第五章 章末归纳整合 15张

合集下载

金字塔原理思维导图:第五章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

金字塔原理思维导图:第五章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

金字塔原理思维导图:第五章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 (1)1.演绎推理(三段法) (2)1.1.第一种模式 (2)1.1.1.阐述世界上已存在的某种情况 (2)1.1.2.阐述世界上同时存在的相关情况 (2)1.1.3.说明两种情况同时存在的隐含意义 (2)1.2.第二种模式 (2)1.2.1.出现的问题或存在的现象 (2)1.2.2.产生问题的根源,原因 (2)1.2.3.解决问题的方案 (2)2.归纳推理 (3)2.1.正确定义该组思想,找到一个能表达该组思想所有共同点的名词 (3)2.2.识别并剔除该组思想中与其它思想不相称的思想(不属同类,不具有共同点)31.演绎推理(三段法)1: 由一个大前提和一个小前提推导出一个结论的形式2: 推导过程不要超过四个步骤3:尽量放在较低层次,减少推理过程中插入其它干扰信息。

1.1.第一种模式1.1.1.阐述世界上已存在的某种情况1.1.2.阐述世界上同时存在的相关情况第二个思想必须是对第一个思想的主语或谓语的评述1.1.3.说明两种情况同时存在的隐含意义1.2.第二种模式1.2.1.出现的问题或存在的现象1.2.2.产生问题的根源,原因1.2.3.解决问题的方案2.归纳推理1:比演绎推理更难,更需要创造性思维。

2:大脑首先要找到若干不同的事物(思想,事件,事实)具有共性,共同点,然后将其归纳到同一个目标组中,说明其共性。

2.1.正确定义该组思想,找到一个能表达该组思想所有共同点的名词2.2.识别并剔除该组思想中与其它思想不相称的思想(不属同类,不具有共同点)。

《苏菲的世界》章节知识结构整理

《苏菲的世界》章节知识结构整理

《苏菲的世界》章节知识结构整理本书一共分为两部分,共有两个大章节,我们将对这两个大章节进行整理。

第一部分:人物与事情第一章:新的早晨第二章:哲学家的诞生苏菲收到了第二封信,讲述了自然哲学的起源,从古希腊哲学家到现代哲学家的发展历程。

这一章节使苏菲对哲学的历史和意义有了一定了解。

第三章:万物从哪里来苏菲收到了第三封信,讨论了宇宙的起源问题,包括宇宙大爆炸理论、原始生命和进化论等。

这一章使苏菲开始思考宇宙的本质和奇迹。

第四章:神秘的存在第五章:最古老的哲学问题这一章节中,苏菲探讨了存在与现实的问题,包括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外部世界的真实性等。

这让苏菲开始思考自己与世界的关系。

第六章:人是什么苏菲收到了第六封信,讨论了人类的本质和意识的问题,包括人类有意识的优势和对知识的需求。

这一章对苏菲的思考打开了大门,使她对自己的了解更上一层楼。

第七章:疾病与治疗苏菲收到了第七封信,讲述了疾病与治疗的问题,苏菲开始思考疾病和健康对人类的影响,以及医学的发展。

第八章:理性和感性苏菲收到了第八封信,探讨了理性与感性的问题。

这一章引发了苏菲对如何看待世界和生活的思考。

第九章:必然性与自由意志苏菲收到了第九封信,这个信件介绍了必然性与自由意志之间的关系,使她开始思考人类行为的动因和自由选择的可能性。

第十章:今天是他们的生日苏菲感觉到她的行动和思想被掌握和控制,这一章介绍了一个秘密组织,并揭示了信件背后的真实力量。

第二部分:自然哲学第十一章:阿里斯多德向苏菲解释他自己苏菲在森林中遇到了一个女子,她自称是古希腊哲学家阿里斯多德。

阿里斯多德向苏菲解释了自然哲学和人类的本质。

第十二章:梦之影子苏菲走进了一幢大楼,里面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博物馆,包括物理学、信仰和心理学等方面。

这一章介绍了不同学科领域的重要思想家和他们的学说。

第十三章:相对主义苏菲进入了另一个博物馆,探讨了相对主义和现代科学理论的问题。

这一章对苏菲来说是一个思维的挑战。

2018生物必修1课件:章末整合五

2018生物必修1课件:章末整合五
解析 结合气体的交换可以判断,CO2和O2不可能同时吸收或者 放出。
方法三 光合作用的有关计算方法 典例3 下图是某植物叶片CO2吸收量和叶片表面温度的关系曲线, 据图分析:
该植物在25 ℃、适宜光照、1.5%与21%的O2浓度下,每小时单位 叶面积积累的葡萄糖的差值是_1_0_._2__mg。(相对分子质量:CO2— 44,葡萄糖—180,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实质
合成有机物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供细胞利用
场所
叶绿体
条件 只在光下进行
活细胞(主要在线粒体) 有光、无光都能进行
联系
迁移训练
2.某同学绘出了4幅在不同光照下一个叶肉细胞中CO2与O2的产生、 利用以及进出细胞情况的示意图,细胞呼吸利用的和光合作用制 造的有机物均为葡萄糖。正确的一幅图是( B )
(2)酶的催化作用
实验组:底物+相应酶液―检―测→底物是否
①实验设计思路
被分解
对照组:底物+等量蒸馏水―检―测→底物不
被分解
②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底物性质利用相应试剂检测, 若底物被分解,则证明酶具有催化作用,否则不具有 催化作用。 ③实验变量:自变量是相应酶液的有无,因变量是底 物是否被分解。
规律方法整合
方法一 巧记核心概念——酶 典例1 下列关于酶的化学成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A.一般地说,酶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 B.酶是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的 C.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 D.淀粉酶和过氧化氢酶都是蛋白质 解析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一类有机物。 绝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谢谢观看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
迁移训练
3.某实验小组将玉米幼苗置于一密闭容器内,测定温度对光合作用 和细胞呼吸的影响(用容器内CO2的变化量表示)。实验结果如下 (“+”表示增加,“-”表示减少),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章末整合提升

章末整合提升

栏目 导引
第五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或不同意。城市机动车速度较慢不是因为自行车多了,而是 因为城市内车多路少,道路的发展跟不上车辆的增长速度, 加上部分道路规划不合理,空载、运输效率低下等。
栏目 导引
第五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资料 3
资料分析
1.公交优先可能会使自行车的数量减少。 2.本题要学会分析总结,从不同的角度,尽量拓展思维, 言之有理即可。例如,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完善道路网,错 开上下班的时间,分散城市职能等。 资料 4 资料分析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资料 2
资料分析
1.在这里主要指的是大气污染源。工矿企业、家庭炉灶和 汽车的排放物中,含有大量的煤烟粉尘、硫氧化合物、碳氢 化合物、氮氧化合物等有害物质。 2.同意。由于自行车太多,影响了城市的道路交通,使城 市道路拥堵,机动车运行速度减慢,此时燃油不充分,汽车 尾气排放量增加,加剧空气污染。
栏目 导引
第五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第二节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教材 P83 活动 尽管各地交通运输布局对聚落形态的影响不同,但能得出一 般规律:水运地位相对下降,而公路、铁路及其他现代化运 输方式的地位明显上升;聚落由沿河流呈带状分布变为面状 分布。
栏目 导引
第五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教材 P84 读图思考 地 区 自然环境 地势起伏 不同点 交通 线路少、 方 稀少 小 都分布在人 口稠密、交 通相对方便 稠密 大 的地方 人口 网点 密度 相同点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②表现
市区边缘 的高速公 a.很多商业网点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或_________
路沿线。 b.大城市中商业中心的形成和布局,与交通运输的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课件第五章 章末整合 (2)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课件第五章 章末整合 (2)

题型突破深化提升
专题六
解(1)把 z=-1+i 代入方程 z2+az+b=0,得-a+b+(a-2)i=0,所以
- + = 0,
解得 a=2,b=2.
-2 = 0,
(2)由(1)知方程为 z2+2z+2=0.
设另一个根为 z2.
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1+i+z2=-2,
所以 z2=-1-i.
章末整合
专题一
专题二
专题三
专题四
专题五
题型突破深化提升
专题六
方法技巧 复数四则运算一般用代数形式,加、减、乘运算按多项式
运算法则计算,除法运算需把分母实数化.复数的代数运算与实数有
密切联系,但又有区别,在运算中要特别注意实数范围内的运算法则
在复数范围内是否适用.
复数的运算包括加、减、乘、除,在解题时应遵循“先定性、后解题”
专题四
专题五
题型突破深化提升
专题六
专题四 复数的模
例4已知复数z=(2x+a)+(2-x+a)i,其中x,a∈R.当x在(-∞,+∞)内变化时,
试求|z|的最小值g(a).

解|z|2=(2x+a)2+(2-x+a)2=22 +2-2x+2a(2x+2-x)+2a2.

令 t=2x+2-x,则 t≥2,且22 +2-2x=t2-2,
把 z2=-1-i 代入方程 z2+2z+2=0,则左边=(-1-i)2+2(-1-i)+2=0=右边,
所以 z2=-1-i 是方程 z2+2z+2=0 的另一个根.

《苏菲的世界》章节知识结构整理

《苏菲的世界》章节知识结构整理

《苏菲的世界》章节知识结构整理《苏菲的世界》是一部哲学小说,以教育者的身份出现的人物是阿尔伯特·克诺,故事以一个十五岁的女孩苏菲为主线,展开了一段教授哲学的旅程。

小说中包含了许多哲学思想和哲学家的名言,主要以对人类存在和人类生活的疑问为主题,通过揭示哲学史上的重要时刻和思想的发展历程,以概括性的方式介绍了哲学思想的相关知识。

第一章《一个空白页》这一章主要介绍了苏菲的生活和她对自己存在的疑问。

阿尔伯特·克诺通过给苏菲寄送一封神秘的信件,引发了她对生命的思考,并展示了哲学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章《世界的起源》这一章从人类对世界的起源的不同观点入手,介绍了宗教和哲学对于此类问题的回答。

讲述了不同文化中的创世神话和科学进展,引出了哲学的思考。

第三章《天主上帝》这一章主要围绕上帝的存在和多神论之间的争议展开,提出了物质论和精神论的不同观点。

引出了柏拉图的理论,讨论了上帝的存在和神学。

第四章《自然哲学》这一章介绍了古希腊哲学家对自然的思考和他们对自然法则的探索。

通过介绍亚里士多德的理论,讲述了自然与人类的关系,以及人类在自然界中的地位。

第五章《走进希腊》这一章主要介绍了古希腊哲学思想的发展和不同学派的出现。

通过介绍苏格拉底的思想和对哲学的激励,阐述了美德的重要性和人类智慧的追求。

第六章《人类生活的基本问题》这一章从人类对自己生活的不满意开始,讲述了人类对于生活的意义和快乐的追求。

通过介绍伊壁鸠鲁和斯多亚派的思想,探讨了道德和快乐的关系。

第七章《政治哲学》这一章主要介绍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于政治的思考。

讨论了政治组织和社会公正的问题,并解释了理想国家的可能性。

第八章《中世纪的哲学》这一章通过介绍基督教的兴起和中世纪的宗教哲学,讲述了信仰和理性的关系。

重点讨论了奥古斯丁和阿奎那对于上帝存在的论证。

第九章《启蒙时代》这一章介绍了启蒙时代的思想家对传统权威的质疑和对理性的赞美。

通过讲述伏尔泰和康德的思想,强调了人类理性和思维的重要性。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章末复习》教案-最新教学文档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章末复习》教案-最新教学文档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章末复习一、思维导图【知识点:邻补角、对顶角、同位角、内错角的定义】【解析】A 、∠1与∠2有一条公共边,另一边互为方向延长线,故A 正确; B 、∠1与∠3的两边互为方向延长线,故B 正确; C 、∠2与∠4C 正确; D 、∠3与∠4是同旁内角.故D 错误; 故选:D2.如图,直线AB 、CD 相交与点E ,DF ∥AB .若∠D=70°,则∠CEB 等于( ) A .70° B .80° C .90° D .110°平行线平行公理及推论 平行线性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平移作图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知识点:平行线的性质】【解析】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选D3. 如图,将三块相同的三角板不重叠不留空隙地拼在一起,观察图形,在线段AB ,BD ,DE ,EC ,CA ,AE 中,相互平行的线段有( ) A .4组 B .3组 C .2组 D .1组 【知识点:平行线的判定】 【解析】解:如图,︒90=ACE ∠=B AC ∠,则CE ∥AB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90=CED ∠=ACE ∠,则DE ∥AC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ECD ∠=AEC ∠,则AE ∥B D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所以在线段AB ,BD ,DE ,EC ,CA ,AE 中,相互平行的线段有CE ∥AB 、DE ∥AC 、AE ∥B D 这3组, 故选:B .4. 如图,在10×6的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个单位,将三角形ABC 平移到三角形DEF 的位置,下面正确的平移步骤是( ) A .先向左平移5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 B .先向右平移5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 C .先向左平移5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 D .先向右平移5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 【知识点:平移】【解析】在平移过程中,平移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形状和大小都相同,因此对应线段和对应角都相等.选A(第2题5. 下列各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 ) A .同位角相等 B .内错角相等 C .邻补角相等 D .对顶角相等 【知识点:真命题与假命题】【解析】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对顶角相等.选D6. 如图,点D 在直线AE 上,量得∠CDE=∠A=∠C ,有以下三个结论:①AB ∥CD ;②AD ∥BC ;③∠B=∠CDA .则正确的结论是( ) A .①②③ B .①② C .① D .②③ 【知识点: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解析】解:∵CDE ∠=A ,∠CDE ∠=C ∠,∴CD ∥AB ,B C ∥AD , ∴CDA ∠=B ∠,即正确的结论有①②③,故选A .7. 如图7,直线a ,b 相交于点O ,若∠1等于40°,则∠2等于( ) A .50° B .60° C .140° D .160°图7 图8 图9【知识点:邻补角的定义】【解析】∠2为∠1的邻补角,故选C 8. 如图8,已知AB ∥CD ,∠A =70°,则∠1的度数是( ) A .70° B .100° C .110° D .130° 【知识点:平行线的性质】【解析】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对顶角相等.1=AOD=180A 110∠∠︒-∠=︒,选C9. 已知:如图9,AB CD ⊥,垂足为O ,EF 为过点O 的一条直线,则1∠与2∠的关系一定成立的是( ) A .相等B .互余C .互补D .互为对顶角【知识点:垂线的性质】【解析】AB CD ⊥,∠DOB=90°,故︒90=2∠+1∠,选B 10. 如图10,AB DE ∥,65E ∠=,则B C ∠+∠=( )ABCDED BAC 1ab1 2OABCD EF 2 1 OB EDA CFA .135B .115C .36D .65图10 图11【知识点: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 【解析】AB DE ∥,65E ∠=,E ∠=AFC ∠=C ∠+B ∠,选D11. 如图11,小明从A 处出发沿北偏东60°方向行走至B 处,又沿北偏西20方向行走至C 处,此时需把方向调整到与出发时一致,则方向的调整应是( ) A .右转80° B .左转80° C .右转100° D .左转100° 【知识点:平行线的判定及应用】 【解析】如图,设字母D ,E ,F ,CD 为调整后的路线 ∵向北方向线是平行的, ∴︒180=AB F ∠+A ∠, ∴︒︒︒120=60-180=AB F ∠,∴︒︒︒100=20-120=CB F -∠AB F ∠=AB C ∠, 又∵AB ∥CD ,即,方向的调整应为右转80° 故答案为:A12. 下列语句:①三条直线只有两个交点,则其中两条直线互相平行;②如果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截,同旁内角相等,那么这两条平行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垂直;③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其中( )A .①、②是正确的命题B .②、③是正确命题C .①、③是正确命题D .以上结论皆错 【知识点:真命题、假命题】【解析】三条直线只有两个交点,则其中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所以①正确; 如果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截,同旁内角相等,那么这两条平行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垂直,所以②正确;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前提是在同一个平面内.所以③错误.故选AE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3. 如图,把小河里的水引到田地A 处就作AB ⊥l ,垂足为B ,沿AB 挖水沟,水沟最短. 理由是___________.14. 如图,将周长为8的三角形ABC 向右平移1个单位后得到三角形DEF ,则四边形ABFD 的周长等于___________. 【知识点:平移的性质】【解析】根据题意,将周长为8的△ABC 沿BC 方向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DEF , ∴AC =DF ,1+B C =CF +B C =B F ,1=AD ; 又∵8=AC +B C +AB ,∴10=AC +1+BC +AB +1=DF +BF +AB +AD =的周长ABFD 四边边. 故答案为:10.15、如图15,直线a b ∥,直线c 与a b ,相交.若170∠=,则2_____∠=.图15 图16 图17 【知识点:平行线的性质】 【解析】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答案为70°16、如图16,已知170,270,360,∠=︒∠=︒∠=︒则4∠=______︒. 【知识点: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应用】 【解析】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答案为60°17、如图17,已知AB ∥CD ,BE 平分∠ABC ,∠CDE =150°,则∠C =______. 【知识点: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内角和】【解析】解:∵︒150=CDE ∠∴∠︒︒︒30=150-180=CDE -∠180?=CDB ∵BE 平分∠ABC ,∴︒︒60=30×2=AB D ∠2=AB C ∠18、如图18,已知a b ∥,170∠=,240∠=,则3∠=________.A B C DE F1 2 b ac b a c d1 2 3 4 ABC DEAB C ab1 23 321DCBA图18 图19 图20【知识点: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 【解析】对图形进行角标注:19、如图19所示,请写出能判定CE ∥AB 的一个条件.【知识点:平行线的判定、开放型题】【解析】A ∠=DCE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B ∠=ECB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80ECA ∠A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20、如图20,已知AB CD //,∠α=_________. 【知识点:平行的性质与判定综合运用、辅助线】 【解析】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2分) 21、推理填空:(本小题6分)如图:①若∠1=∠2,则∥( ) 若∠DAB+∠ABC=1800,则∥( )②当_____∥_____时,∠ C+∠ABC=1800( )当_____∥_____时,∠3=∠C ( ) 【知识点: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简单的推理】【解析】解:①AB ,CD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AD ,BC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②AB ,CD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AD ,BC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22、(本小题6分)如图,∠1=30°,AB ⊥CD ,垂足为O ,EF 经过点O .求∠2、∠3的度数.【知识点:对顶角、垂线的性质、简单的推理与计算】 【解析】解:∵CD ⊥AB ∴︒90=DOB ∠ 又∵︒30=1=∠3∠ 即:︒︒30=3,∠60=2∠A B120° α 25°CD23、(本小题10分)如图,已知E 、A 、B 在一条直线上,AD ∥BC,AD 平分∠EAC,则∠B =∠C ,试说明理由.【知识点:平行线的性质,几何语言的书写】【解析】解:C ∠=B ∠,理由如下:∵ AD//BC ∴CAD ∠=C ,∠EAD ∠=B ∠ 又∵AD 平分∠EAC24、(本小题10分)已知,如图,CD ⊥AB ,GF ⊥AB ,∠B =∠ADE ,试说明∠1=∠2.【知识点:平行的性质与判定综合运用、推理】【解析】证明:∵A DE ∠=B ∠(已知),∴B C ∥DE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DCB ∠=1∠.(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AB ⊥GF ,AB ⊥CD ∴FG ∥CD (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DCB ∠=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1∠(等量代换)25、(本小题10分)观察如图所示中的各图,寻找对顶角(不含平角):(1)如图a ,图中共有______对对顶角; (2)如图b ,图中共有______对对顶角; (3)如图c ,图中共有______对对顶角.(4)研究(1)~(3)小题中直线条数与对顶角的对数之间的关系,若有n 条直线相交于一点,则可形成对对顶角?(5)若有2019条直线相交于一点,则可形成多少对对顶角? 【知识点:对顶角的定义、规律探索、】【解析】(1)图a 中,相交的直线有1对:所以有2对对顶角;(2)图b 中,相交的直线有3对:AB 与CD ,AB 与EF ,EF 与CD ,所以有6对对顶角;(3)图C 中,相交的直线有6对:AB 与CD ,AB 与EF ,AB 与GH ,CD 与EF ,CD 与GH ,EF 与GH ,所以有12对对顶角.(4)n 条直线相交于一点,则有 1)/2-n(n 对相交直线,1)-n(n 对对顶角. (5)把2001=n 代入1)-n(n 得4002000=1)-2001(200126、(本小题10分)如图(1),AB ∥CD ,在AB 、CD 内有一条折线EPF. (1)求证:∠AEP+∠CFP=∠EPF.(2)如图2,已知∠BEP 的平分线与∠DFP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Q ,试探索∠EPF 与∠EQF 之间的关系.(3)如图3,已知∠BEQ=31∠BEP ,∠DFQ=31∠DFP ,则∠P 与∠Q 有什么关系,说明理由. (4)已知∠BEQ=n 1∠BEP ,∠DFQ=n1∠DFP ,有∠P 与∠Q.(直接写结论) 【知识点:平行线的判定、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解析】解:(1)如图(1),过点P 作PG//AB ,∵AB//CD ,∴PG//CD 又∵EPF ∠=2∠+1∠∴∠AEP+∠CEP=∠EPF(2)如图(2),由(1)可得, ∵∠BEP 的平分线与∠DEP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Q,(3)如图(3),由(1)可得 (4)由(1)可得C E ∠+A E P∠=P ∠,DFQ ∠+BEQ ∠=Q ∠_1 ( )_ P _ F _ E_ D_ C_B_ AG12图2FDCBQ 图3P FEDCB A。

第五章章末整合PPT课件

第五章章末整合PPT课件
15
5
题型突破深化提升
1
1
例6甲、乙两人破译一密码,他们能破译的概率分别为 和 .求:
3 4
(1)两人都能破译的概率;
(2)两人都不能破译的概率;
(3)恰有一人能破译的概率;
(4)至多有一人能够破译的概率.
题型突破深化提升
解:设“甲能破译”为事件 A,“乙能破译”为事件 B,则 A,B 相互独立,从
89)2+(91-89)2+(94-89)2+(107-89)2+(113-89)2]=199.2,
所以 s 甲≈14.1.
1
乙 = (79+86+83+88+93+99+98+98+102+114)=94.
2

=
10
1
10
[(79-94)2+(86-94)2+(83-94)2+(88-94)2+(93-94)2+(99-
包括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另一类反映样本数据的波动大小,包
括样本方差及标准差.通常,在实际问题中,仅靠平均数不能完全反
映问题,还要研究方差,方差描述了数据相对平均数的离散程度,在
平均数相同的情况下,方差越大,离散程度越大,数据波动性越大,稳
定性越差;方差越小,数据越集中,稳定性越好.
题型突破深化提升
从65开始由左到右依次选取两个数字,将在01,02,…,19,20内的编
号依次取出,重复的只算一次,
即依次选取个体的编号为08,02,14,07,11,05,
因此第6个个体的编号为05.
题型突破深化提升
方法技巧随机抽样有简单随机抽样和分层抽样两种.其共同点是

5 章末整合提升

5 章末整合提升

章末整合提升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教材P8探究1.不是。

不论我们位于地球上的哪个地点,都只能观察到银河系的一部分。

具体地讲,由于银河系的半径为5万多光年,太阳系距离银心约为2.6万光年,我们人类肉眼在天空各处看见的个别恒星,全都是银河系的一部分;来自银河系这条带状弧上的光,都是源自银河平面上肉眼不能解析的恒星和其他天体累积的光亮。

2.在夜空中,牛郎星和织女星位于银河的两边。

中国古代的神话故事将无生命的星空赋予了凄美的爱情故事,并借用自然景观,通过诗人的咏叹,抒发了钟情男女的哀怨与离恨。

教材P10活动1.可观测宇宙的半径约为137亿光年,1光年约为9.460 5×1012千米,这样可观测宇宙的半径可折合为1.296 088 5×1023千米。

2.太阳光到达地球约需8分20秒。

可观测宇宙的半径约为日地平均距离的8.640 59×1014倍。

教材P14~15活动略教材P15~16活动1.(1)(2)火星(开放性答案)。

学生可以从火星的质量、体积、平均密度、自转周期及与太阳的距离等方面和地球进行对比,以证明自己的推测。

(3)假如太阳的光照条件变得极不稳定,将会导致地球上的整体自然环境也变得极不稳定。

若这种情况发生在生物形成的初期,会导致生物进化的中断;若这种情况发生在现在或将来,自然环境的突变会导致地球上生物的大量灭绝,甚至危及人类的生存。

2.略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材P17探究1.可以获取如下信息:时间分布:太阳黑子的活动具有周期性,一个周期约为11年。

空间分布:太阳黑子分布相对集中,主要集中在太阳南北纬30°内,且南北对称。

动态分布:在一个周期内,太阳黑子从南北纬35°开始,逐渐向太阳赤道位置集中。

2.略教材P18~19活动1.(1)(2)有相关性。

理由:大气上界水平面太阳辐射的分布没有考虑地面的大气状况,但即使考虑不同纬度地区上空大气状况的差异,其与地面的太阳辐射分布还是有很大的相关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就基本停止的是( )
A.工厂使用煤和石油


B.动物的呼吸作用
版 生

C.植物的光合作用
D.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必修③
第5章 章末归纳整合
[答案] C
[解析]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沿食物链进行的,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相互依存的,联系生物界与非生 人

物界的生物是生产者、分解者,而生产者在此过程中起
版 生
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人 教 版 生 物
必修③
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章末归纳整合
人 教



必修③
必修③
人 教 版 生 物
第5章 章末归纳整合
1.(2011·江苏,17)我国西南横断山区被公认为全球生
物多样性的关键地区,不同海拔区域蝶类物种多样性研 人

究结果见下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版 生

物分解有机物,产生可燃气体,属于分解者;生态系统
中,物质是可以循环利用的,而能量是单向逐级递减的,
C 项的叙述违背了这一原则,因此是错误的。
必修③
第5章 章末归纳整合
C.20 条
D.25 条

[答案] D
教 版


必修③
第5章 章末归纳整合
[解析] 由于 A 含有五个种群则 A→D 变为五条食
物链,A→B 为五条途径,B→E 变为两条途径,B→C
变为两条途径,则变为 5×2×2=20 条食物链,共有 25 人


条。


必修③
第5章 章末归纳整合
2.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切断下列过程,碳循
版 生

必修③
第5章 章末归纳整合
垂直带



海拔(m)
<1000 1000~2000 2000~2500
植被类型 热带季雨林 常绿阔叶林 常绿落叶混交林

蝶类种数
349
452
201
教 版

垂直带




海拔(m) 2500~3000 3000~3500
蝶类种数
136
125
>3500 100
植被类型 针阔混交林 针叶林
会因植被类型有所差异,所以 C 项错误,D 项正确。
必修③
第5章 章末归纳整合
1.如图所示的是一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若 A 包
含五个种群(A1、A2、A3、A4、A5),B 包含两个种群(B1、 人

B2),则其营养结构实际含有食物链( )
版 生

必修③
第5章 章末归纳整合
A.10 条
B.15 条
高寒灌丛草甸
必修③
第5章 章末归纳整合
A.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是群落演替的结果
B.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反映了群落的空间结构
特征


C.蝶类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带植被类型无关



D.蝶类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带气候特征有关
[答案] D
必修③
第5章 章末归纳整合
[解析] 本题考查群落与物种的多样性。不同垂直带
B.沼气池中的微生物也是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C.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


D.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
版 生


[答案] C
必修③
第5章 章末归纳整合
[解析] 考查点:本题考查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
及应用。
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是由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 人

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四部分构成,在沼气池中,微生
的植被类型差异是按温度不同垂直分布的结果,A 项错
误;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是指植物在地域上的垂 人

直分布,是由于海拔高度引起温度变化造成的,而群落
版 生

的空间特征是指群落内部各物种占据的空间不一样,二
者不能相提并论,B 项错误;群落中植物为动物创造了
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因此,动物的分布也

着关键性作用,没有生产者的光合作用,物质循环和能
量流动就无法进行,生态系统稳定性就会被破坏。
必修③
第5章 章末归纳整合
3.(2011·常州)下图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关
于该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人 教 版 生 物
必修③
第5章 章末归纳整合
A.微生物也能利用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