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雷电防护技术

合集下载

《雷电防护》课件

《雷电防护》课件
案例三原因
变压器防雷设施不完善,接地电阻过大。
事故教训与防范措施
教训二
防雷设施应定期检测和维护, 确保其有效性。
措施二
旅游景区应设置明显的雷电预 警标识,引导游客采取防雷措 施。
教训一
建筑物、设施和人员应采取全 面的雷电防护措施。
措施一
高层建筑应安装有效的防雷设 施,并定期检测和维护。
措施三
农村和山区应加强防雷设施建 设,提高防雷能力。
雷击。
远离高耸物体
在室外时,应尽量远离高耸的 物体,如大树、高塔等,以避 免成为雷电的导电路径。
避免使用金属物品
在室外时,应避免使用金属工 具,不要穿戴金属饰品,以防 成为雷电的导电目标。
寻找低洼处躲避
在室外遇到雷电天气时,应迅 速寻找低洼处躲避,避免站在
高处或空旷地带。
室内雷电防护措施
关好门窗
拔掉电器插头
雷电防护的基本原则
预防为主
采取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雷电 灾害的发生。
整体防护
分流泄放
通过分流和泄放措施,将雷电电流引 入地下,避免对人类和设施造成危害 。
对建筑物、设备和人员进行全面防护 ,不留死角。
03
雷电防护措施
室外雷电防护措施
安装避雷针
避雷针是室外雷电防护的主要 措施,能够有效地将雷电引入 地下,避免建筑物和人员受到
在雷电天气时,应确保室内门窗紧闭,避 免雷电通过门窗进入室内。
应将家中的电器插头全部拔掉,特别是电 视、电脑等电器的电源线,以防雷电通过 电源线传导进入室内。
不使用电话和互联,应避免使用固定电话和上 网,因为这些线路可能将雷电引入室内。
应避免接触金属管道和自来水管等金属物 品,以防成为雷电的导电目标。

太原市雷电灾害防御条例(2024年修正)

太原市雷电灾害防御条例(2024年修正)

太原市雷电灾害防御条例(2024年修正)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太原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4.08.09•【字号】•【施行日期】2024.08.09•【效力等级】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市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正文太原市雷电灾害防御条例(2015年11月6日太原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五次会议通过2016年1月20日山西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批准根据2020年11月27日山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批准的2020年10月29日太原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六次会议通过的《太原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太原市城市供水管理办法〉等五件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22年9月28日山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批准的2022年8月19日太原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太原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太原市城市绿化条例〉等四件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二次修正根据2024年7月26日山西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批准的2024年5月21日太原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的《太原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太原市立法条例〉等四件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三次修正)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监测预警与防雷工程第三章检测维护与调查鉴定第四章法律责任第五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雷电灾害防御,有效避免和减轻雷电灾害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和公共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山西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雷电灾害防御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雷电灾害防御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科学防御、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原则。

第四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雷电灾害防御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雷电灾害防御工作的协调机制,将雷电灾害防御工作纳入公共安全监督管理的范围,为雷电监测、预报、预警、预防体系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防雷安全知识培训ppt课件

防雷安全知识培训ppt课件
与发射塔雷达相应的线路均应做好金属屏蔽措施;
VTS设备防雷-发射塔
避雷针的 等效电路
避雷针的作用
I
RZ
VTS设备防雷-机房
机房防雷的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是等电位; 防静电地板、金属吊顶、金属门窗、机柜(箱、
壳)、支架、线桥等等金属物体应作好等电位连接 处理; 类似集装箱的金属房屋是最好的屏蔽措施,如遇高 电位,其整体为均势电位,不产生电位差; 接地电阻的大小为非必要概念,不必苛求极小接地 电阻
主配电柜 避雷器
SEB
电表
分配电柜
浪涌避雷器 器
PEN
kWh
LPZ 0
EBB
LPZ 1
LPZ = 防雷保护区 SEB =配电柜
EBB =等电位连接排
EBB LPZ 2
设备 浪涌避雷
L1 L2 L3 PE N
感应雷防护-等电位连接
等电位汇流排
EBB
电源
外部防雷系统
水管
燃气管 阴极保护输送管
Z
基础接地极
基于综合防护的七点防雷措施
①选取适宜的接闪方式:雷电能量有50%可直接流入大地,还有50% 的能量将通过各种感应方式,平均流入外露的各电气通道(如电源 线、信号线和金属管道等)。
②安全引导雷电入地:作好雷击电流引下工作,避免雷击电流旁向 闪击,最大限度的消除雷电流对电子设备的感应作用。
③完善的共地措施:首先是由降阻剂、接地棒和铜带的配合使用, 达到更低的地电阻。然后利用地极间的瞬态连接技术,达到电源地 、防雷地、保护地和信号地之间的电位平衡,形成共地系统,防止 雷电通过接地系统对设备的反击。减少感应雷击对弱电设备的感应 损坏。
防雷安全知识培训
课程内容

雷电防护技术

雷电防护技术

1.概述雷电(Lightning)是一种壮观而又令人恐怖的大气自然现象。

雷电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安全,常使建筑、电力、电子、通信和航空、航天等诸多领域遭受严重破坏。

随着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由雷击引起的灾害事故正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到目前为止,雷电作为一种强大自然力的爆发,尚无法有效地加以制止,人们力所能及的工作是设法限制雷击所造成的破坏作用,将雷击的危害减小到尽可能低的限度。

雷电防护(Lightning Protection)科学技术也在人类认识自然、抵御自然灾害的过程中不断发展。

人类自从认识雷电起,就积极地想方设法采取各种措施以减轻其危害。

1749年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 1706~1790)发明了避雷针(Lightning rod),成功地防止了直接雷击。

在人类社会将近两个半世纪的防雷史上,以避雷针为主体的传统防雷技术,无疑对生命、财产、建筑物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暴露了传统防雷技术的局限性。

一方面是随着新技术的应用带来了新的雷击方式,另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雷电发生机理及其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刻。

现在,雷电防护技术已进入了综合防护阶段。

八十年代以来,微电子技术特别是电子计算机技术作为高新技术的发展的支柱技术,其应用已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

由于微电子设备对雷电电磁脉冲(LEMP--Lightning Electromagnetic Pulse)特别敏感,雷电这种无时无地都在发生的自然现象对现代社会高度依赖的计算机网络等电子系统潜伏着严重的不安全性,雷电造成的灾害影响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国民经济造成严重危害。

由于电子设备普遍存在绝缘强度低、过电压和过电流耐受能力差,对电磁干扰敏感等弱点,一旦建筑物受到直接雷击或其附近区域发生雷击,雷电过电压、过电流和脉冲电磁场会通过供电线、通信线、接收天线、金属管道和空间辐射等途径侵入建筑物内,威胁室内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和安全运行。

3 雷电防护技术

3 雷电防护技术

第三章 雷电防护安全技术
二、防雷装置的安装及要求
1.避雷针
避雷针由接闪器、引下线、接地体和支持物四部分组成。 由于直击雷是雷云和大地间的直接放电,突出地面的高耸建 筑物,最易首先接触先驱放电而遭到破坏。因此,在许多需 要保护的构筑物上或建筑物附近都设置有避雷针。
第三章 雷电防护安全技术
a)避雷针的结构 避雷针和接闪器
第三章 雷电防护安全技术
5)增大绝缘子片数,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装 设避雷器或保护间隙,如下图所示。
采用避雷器加强保护的架空线路
第三章 雷电防护安全技术
§3-4 建筑物的防雷措施
一、建筑物的防雷分类
建筑物应根据其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电事故的可 能性和后果,按防雷要求分为三类。 1.第一类防雷建筑物
第三章 雷电防护安全技术
§3-1 雷电的一般知识
§3-2 防雷装置
§3-3 雷电防护措施 §3-4 建筑物的防雷措施 §3-5 高层建筑物的防雷接地
第三章 雷电防护安全技术
雷电存在于自然界,是大气中自然放电的现象。由于
电云负电荷的感应,使附近地面积累正电荷,地面与雷
云之间形成强大的电场。
第三章 雷电防护安全技术
虑各项因素,采用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设计 施工。完善的防雷设施如下图所示。
(6)雷灾发生时应及时处理,果断采取措施,避免再
次遭受雷击。
第三章 雷电防护安全技术
设计完善的防雷设施图
第三章 雷电防护安全技术
2.旋转发电动机的防雷保护
以防雷保护为出发点,电动机可分为两大类:
非直配电动机——通过变压器再接到架空线路上去的电
第三章 雷电防护安全技术
学习目的
1.了解雷击防护的基本原理。

电气雷电防护技术

电气雷电防护技术

在作业现场附近,应设置避雷设 施,如避雷针等。
室内作业人员的雷电防护措施
在雷雨天气下,应避免使用家 用电器,如电视、电脑、电话 等。
应将家用电器的电源插头拔掉 ,避免因雷电感应而造成电器 损坏或人员伤亡。
在室内作业时,应避免使用金 属工具,并注意防止因雷电感 应而造成人员伤亡。
家庭生活中的雷电防护措施
03
电气设备的雷电防护措施
变电所的雷电防护措施
避雷针安装
在变电所的屋顶和烟囱上安装避 雷针,以引导雷电流入地下。
接地措施
将变电所的金属设备、构架等与接 地网连接,确保雷电流能够安全泄 入大地。
防雷设备配置
配置避雷器、电涌保护器等防雷设 备,对变电所的进出线进行保护。
配电线路的雷电防护措施
避雷线架设
避雷网原理及应用
拦截和分流雷电原理
避雷网通过将多个避雷针或避雷线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密集的防雷网络,能够 更有效地拦截和分流雷电电流,从而保护大面积的区域免受雷电的破坏。
应用范围
避雷网广泛应用于各种大型建筑物、构筑物、工业设施等,用于防止直击雷和感 应雷的破坏。同时,在电力系统和通信系统中,避雷网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电气雷电防护技术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雷电现象及其危害 • 雷电防护技术原理 • 电气设备的雷电防护措施 • 人身安全的雷电防护措施 • 雷电防护技术的未来发展
01
雷电现象及其危害
雷电现象概述
雷电的产生
雷电是由于大气中的电荷积累到 一定程度后,形成电场和电流, 最终产生放电现象。
雷电的种类
雷电包括直击雷、感应雷和球形 雷等,其中直击雷是对电气设备 和人身安全危害最大的雷电形式 。

雷电防护技术ppt

雷电防护技术ppt

雷电防护技术的未来挑战与机遇
挑战
雷电防护技术在未来发展面临着一些挑战,如雷电现象的复 杂性、防雷设备的维护和管理、防雷技术的更新换代等问题 ,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机遇
雷电防护技术在未来发展中也存在着许多机遇,如新兴技术 的应用、国际合作和交流的加强、新市场的开拓等,可以推 动雷电防护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国外研究
美国、日本、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的雷电防护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并广泛应用在电 力、通信、航空航天等领域。
国内研究
我国在雷电防护技术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 距。
雷电防护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精细化研究
未来雷电防护技术将向着更加精细化的方向发展,针对不同的雷电效应和防护需求,采取 更加精准的防护措施。
多学科融合
雷电防护技术将与多学科进行融合,包括气象、电磁、材料科学等,以推动该领域的技术 创新和进步。
智能化应用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雷电防护技术将向着更加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实现雷电预警、 防护、评估等环节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雷电防护技术的创新与突破
01 02
材料创新
新型材料的出现和应用将为雷电防护技术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如石墨烯、碳纳米管等新型纳米材料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和耐高温 性能,可提高防护装置的性能。
雷电防护技术的分类及工作原理
雷电防护技术的分类
直击雷防护
根据雷电的危害方式和特点,雷电防护技术 可分为直击雷防护、侧击雷防护、感应雷防 护等。
主要是通过避雷针、避雷带等设备将雷电流 引入地下,从而避免雷电直接击中建筑物或 设备。
侧击雷防护
感应雷防护
主要是通过避雷网、避雷带等设备将雷电流 引入地下,从而避免雷电侧击击中建筑物或 设备。

《雷电防护》课件

《雷电防护》课件
警信息通过广播、电视、手机短信等方式及时发布,提醒公众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雷电监测的方法与技术
总结词
雷电监测的方法包括卫星遥感、雷电定位系统、地面监测站等,这些技术有助于获取雷电活动的详细信息,为预 警和防护提供科学依据。
详细描述
卫星遥感技术利用卫星搭载的传感器监测地球表面的气象数据,通过分析这些数据的变化,可以预测雷电活动的 发生。雷电定位系统利用多个传感器网络,结合雷电产生的电磁场变化,确定雷电的位置和参数。地面监测站则 通过安装在地面的传感器,实时监测雷电活动,获取详细的雷电信息。
分流泄流
通过分流泄流措施,将雷电流引 入地下,避免雷电流对建筑物和 设备造成损坏。
等电位连接
将建筑物内的金属管道、设备等 连接在一起,形成等电位,避免 产生电位差,从而消除雷电感应 的影响。
Part
03
雷电防护措施
室外雷电防护措施
总结词
室外雷电防护措施主要包括避免 雷雨天气外出、远离高耸物体、 保持安全距离等。
Part
04
雷电预警与监测
雷电预警系统的原理与作用
总结词
雷电预警系统通过监测气象数据,预测雷电活动,为公众提供预警信息,减少雷电灾害 损失。
详细描述
雷电预警系统利用先进的传感器和监测设备,收集气象数据,如温度、湿度、气压、风 速等,通过分析这些数据的变化,结合雷电产生的气象条件,预测雷电活动的发生。预
保持安全距离
在室外空旷地带,应保持与高大 建筑物、高压线等设施的安全距 离,以防被雷电击中。
避免雷雨天气外出
在雷雨天气时,应尽量避免外出 ,以减少遭受雷击的风险。
远离高耸物体
在室外时,应远离高耸的物体, 如树木、电线杆等,以避免成为 雷电的导电路径。

雷电防护主要技术

雷电防护主要技术

雷电防护主要技术1.直击雷防护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易受雷击部位,遭受雷击后果比较严重的设施或堆料,高压架空电力线路、发电厂和变电站等.应采取防直击雷的措施。

装设避雷针、避雷线、避雷网、避雷带是直击雷防护的主要措施。

避雷针分独立避雷针和附设避雷针。

独立避雷针不应设在人经常通行的地方。

避雷针的保护范围按滚球法计算。

2.二次放电防护为了防止二次放电,不论是空气中或地下,都必须保证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与邻近导体之间有足够的安全距离。

在任何情况下,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防止二次放电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3米,第二类防雷建筑物防止二次放电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2 米,不能满足间距要求时应予跨接。

3.感应雷防护有爆炸和火灾危脸的建筑物、重要的电力设施应考虑感应雷防护。

为了防止静电感应雷的危险,应将建筑物内不带电的金属装备、金属结构连成整体并予以接地。

为了防止电磁感应雷的危险,应将平行管道、相距不到100毫米的管道用金属线跨接起来。

4.雷电冲击波防护变配电装置、可能有雷电冲击波进入室内的建筑物应考虑雷电冲击波防护。

为了防止雷电冲击波侵入变配电装置,可在线路引入端安装阀型避雷器。

阀型避雷器上端接在架空线路上,下端接地。

正常时避雷器对地保持绝缘状态;当雷电冲击波到来时,避雷器被击穿,将雷电引入大地,冲击波过去后.避雷器自动恢复绝缘状态。

对于建筑物,可采用以下措施:(1)全长直接埋地电缆供电,入户处电缆金属外皮接地;(2)架空线转电缆供电,架空线与电缆连接处装设阀型避雷器,避雷器、电缆金属外皮、绝缘子铁脚、金具等一起接地;(3)架空线供电.入户处装设阀型避雷器或保护间隙,井与绝缘子铁脚、金具一起接地。

雷电防护技术与标准

雷电防护技术与标准
第2页/共237页
第条 建筑物防雷设计,应在认真调查 地理、地质、土壤、气象、环境等条件和雷电 活动规律以及被保护物的特点等的基础上,详 细研究防雷装置的形式及其布置。 第条 建筑物防雷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的 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规 定。
第3页/共237页
第二章 建筑物的防雷分类
物的环境。
在爆炸性粉尘环境中粉尘应分为下列四种。 一、爆炸性粉尘:这种粉尘即使在空气中氧气很少的环境中也
能着火,呈悬浮状态时能产生剧烈的爆炸,如镁、铝、铝青 铜等粉尘。 二、可燃性导电粉尘:与空气中的氧起发热反应而燃烧的导电 性粉尘,如石墨、炭黑、焦炭、煤、铁、锌、钛等粉尘。 三、可燃性非导电粉尘:与空气中的氧起发热反应而燃烧的非 导电性粉尘,如聚乙烯、苯酚树脂、小麦、玉米、砂糖、染 料、可可、木质、米糠、硫磺等粉尘。 四、可燃纤维:与空气中的氧起发热反应而燃烧的纤维,如棉 花纤维、麻纤维、丝纤维、毛纤维、木质纤维、人造纤维等。
五、独立避雷针和架空避雷线(网)的支柱及其接地装置至被 保护建筑物及与其有联系的管道、电缆等金属物之间的距离 (图),应符合下列表达式的要求,但不得小于3m:
1.地上部分:当hx<5Ri时, Sa1≥0.4(Ri+0.1hx) 当hx≥5Ri时, Sa1≥0.1(Ri+hx)
2.地下部分:
Sel≥0.4Ri 式中:Sa1──空气中距离(m);
注:正常运行是指正常的开车、运转、停车, 易燃物质产品的装卸,密闭容器盖的开闭, 安全阀、排放阀以及所有工厂设备都在其设 计参数范围内工作的状 态。
第7页/共237页
爆炸性粉尘环境应根据爆炸性粉尘混合物出现的频繁程度和持续时间,按 下列规定进行分区。
10区:连续出现或长期出现爆炸性粉尘环境; 1l区:有时会将积留下的粉尘扬起而偶然出现爆炸性粉尘混合

雷电防护技术ppt

雷电防护技术ppt

雷电防护技术的应用前景
未来雷电防护技术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泛,不仅应用于电子设备及人身安全防护领域,还可以应用于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等领域,从而为人们的安全保驾护航。
雷电防护技术的未来挑战
虽然目前的雷电防护技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如提高雷电防护的效率、降低防护成本等,因此未来的雷电防护技术仍然面临着不断的挑战。
某通信基站防雷实例分析
该机场拥有众多建筑物和设施,包括航站楼、跑道、滑行道等,对防雷要求较高。
某机场防雷实例分析
设备情况
该机场的防雷方案主要包括接地、电源浪涌保护等措施,同时也采用了信号浪涌保护器等现代防雷技术。
防雷方案
通过这些防雷措施的有效实施,该机场在雷电天气下能够正常运行,未发生雷电事故,证明了防雷方案的有效性。
防雷装置的检测与维护
03
雷电防护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雷电防护技术在电力系统的应用
由于电力系统的线路和设备在户外运行,容易受到雷电的影响。雷电对电力系统的危害表现为设备损坏、电压波动和电力中断等。
电力系统遭受雷击的危害
为了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雷电防护技术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合理设计防雷方案,选用合适的防雷设备,以及定期检测和维护防雷设施,能够降低雷电对电力系统造成的危害。
THANK YOU.
谢pt》
CATALOGUE
目录
雷电防护技术概述雷电防护技术基础知识雷电防护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新材料与新技术在雷电防护技术中的应用雷电防护技术实例分析总结与展望
01
雷电防护技术概述
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由云层与地面之间电荷的放电现象引起。雷电按发生时间可分为直击雷和感应雷。
雷电防护技术在通信系统应用的重要性

雷电安全防护技术

雷电安全防护技术

THANKS
感谢观看
雷电的发生原因
大气中的静电 静电是雷电产生的基础 带电粒子的运动引发了雷电现象
云层之间的不同电荷 正负电荷的分布导致云层间的电荷差
异 电荷间的放电产生闪电
触发雷电的条件 需要一定的电荷积累 气象条件的变化也会触发雷电的发生
气象条件与雷电的关系
气象条件是影响雷电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温度、湿度、气压和风向风 力的变化都可能引发雷电现象。特定的气象条件如高温多湿的环境会增 加雷电发生的概率,了解这些关系可以更好地预防雷电事故的发生。
信息化建设挑战
数据安全保障 技术更新换代
成本投入
雷电安全防护技 术管理的持续改

雷电安全防护技术管理需要持续改进,制定改 进方案是关键一步,执行改进方案需要全员参 与,评估改进效果能够帮助组织总结经验,不 断优化管理方式。
● 06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Chapter
雷电安全防护技 术的发展历程
雷电安全防护技术经历了从传统避雷针到现代 防雷设备的演变过程。在不同领域中,雷电安 全防护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取得了显著成就, 但也面临着挑战。
雷电安全防护技术的发展历程
传统避雷针 起源于18世纪
应用情况 不同领域的实践
现代防雷设备 利用先进技术
成就 取得显著进展
展望雷电安全防 护技术的未来
未来,新技术将进一步应用在雷电安全防护中, 为防护工作带来新的发展机遇。雷电安全防护 技术将呈现全球化发展趋势,并在未来的发展 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防雷装置的安装
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01 检查安装位置是否合适
安装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02 注意安全防护措施
安装后的检测和维护

雷电防护技术

雷电防护技术
防雷方案
根据输电线路的实际情况,采用了加装避雷线、降低杆塔接地电 阻、安装线路避雷器等多种措施进行防雷。
效果评估
经过改造和优化后,输电线路在雷电天气下未再出现跳闸事故,证 明了雷电防护工程的实用性。
06
总结与展望
雷电防护技术的成果与不足
成果
雷电防护技术已经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 应用,包括电力、航空航天、军事等领域 。在雷电防护技术的研究方面,已经取得 了很多进展,例如对雷电的形成机制、雷 电的危害和防护措施等方面有了更加深入 的认识。
感谢观看
内部防护
在建筑内部安装电涌保护器、等电位联结等措施,有效防止 雷电波侵入和电磁脉冲干扰。
电子设备的雷电防护
接地措施
将电子设备的金属外壳、线路等接地,使电流迅速流入大地,避免设备受损 。
安装电涌保护器
在电子设备前端安装电涌保护器,限制雷电波的电压和电流,保护设备免受 雷电冲击。
电力系统的雷电防护
架空地线
挑战
雷电防护技术的发展还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例如 ,雷电预警和预测技术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还需要进一 步提高;对于一些特殊区域的雷电防护,需要研发更 加适合的防护技术和设备;同时,雷电防护技术的应 用范围还需要进一步拓展,特别是在航空航天、军事 等领域的应用,需要更加注重技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THANKS
雷电的危害及方式
雷电的危害
雷电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对建筑物的破坏、对电子设备的干扰以及对人的电击三个方面。
雷电的危害方式
雷电的危害方式主要有直击雷、感应雷和雷电波入侵三种方式。直击雷是指雷电直接击中建筑物或人员,造成 极大的破坏和电击伤害;感应雷是指雷电引起的电磁感应现象,导致电子设备受到干扰和破坏;雷电波入侵是 指雷电通过电力线、信号线等途径入侵室内,对电子设备和人身安全造成威胁。

浅谈自动气象站的雷电防护工程技术

浅谈自动气象站的雷电防护工程技术

浅谈自动气象站的雷电防护工程技术自动气象站是现代气象观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自动化实时气象观测的必要设备。

在雷电频繁的气象环境中,自动气象站的雷电防护工程技术尤为重要。

雷电防护技术是指在保证设备安全运行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雷击损坏,保护设备资产的技术。

自动气象站的雷电防护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立过电压保护系统过电压保护系统是防止设备被雷击时,产生的暂态过电压侵入设备而造成设备损坏的一种防护措施。

过电压保护系统主要包括雷电对地保护、防雷接地系统、放电管、避雷针等。

自动气象站所采用的测量仪器、传感器等设备中,大多含有微电子器件。

当雷电产生的暂态过电压超过器件耐受电压时,就会产生电击穿或击垮的现象。

为此,需要设置防雷接地系统,将摄像设备接地,将过电压放入大地。

二、采用防雷设备雷电是一种电磁波,会产生高频的电磁场和电磁感应,对设备进行影响和破坏。

为此,需要对自动气象站进行有效地防护。

避雷针是一个十分有效的防雷设备,能够将雷电引向地面,降低设备被雷击的几率。

自动气象站应尽可能在高地露出的场所上安装避雷针,提高极点的高度,减少设备被雷击的几率。

三、进行地质勘探为了更好地防止自动气象站遭受雷击,需要对现场地质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

如区域的地质状况、地下水情况、地质构造等因素,均会对设备的雷电防护产生影响。

进行地质勘探,可以帮助人们确定设备放置的位置和避雷针的安装位置等细节问题。

四、定期检查和维护自动气象站用于气象预报和气象灾害监测,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对于相关工作至关重要。

设备的损坏和故障会对气象预报和灾害监测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

因此,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是保证设备稳定运行和延长设备寿命的关键。

以上四个方面是自动气象站雷电防护工程技术的主要内容。

做好这些方面的工作,可以保证自动气象站在雷电环境下的安全运行,提高气象观测和预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雷电防护技术

雷电防护技术

(3) 对地放电过程
雷云
3~5 km 地面
+
下 行 先 导
+ + + ++++ + + + + + +
+
i 主 放 电
+ + + + +++ + + + + + +
+ + +
+
t
(4) 对地面高的建(构)物放电与上行雷
下行先导
+ + 上行先导 + +++ +++
上行雷
(5)对地放电的多重性
12重雷放电记录图象
如果电荷连续分布在空间,则电通量为 NE=∮sEnds=∫σρdσ 将面积分转化为体积分,则有
NE=∮sEnds=∫σdivEdσ=∫σρdσ 上式对任意体积都成立,所以体积分的被积函数处处相等,则有高斯 定理表述式: divE=ρ/ε0
城市 武汉 长沙 广州 南宁 成都
雷电日 37.8 49.5 49.5 88.6 36.9
沈阳
长春 哈尔滨 上海
27.1
36.6 30.9 32.2
贵州
昆明 拉萨 西安
பைடு நூலகம்48.9
62.8 73.2 17.3
南京
杭州 合肥 福州 南昌 济南 郑州
35.1
40.0 30.1 57.6 58.5 26.8 22.6

四、静电场的势
因电场对电荷有作用力,则当电荷在电场中移动时, 必然要做功。根据功和能量的关系,可以确定电场与能量 的关系,即电场中有势能。通过计算得知,电荷在电场中 沿闭合路径移动一周所做的功等于零,表明点电荷激发的 电场是保守的。 rotE=0 表示静电场的旋度为零,说明电场是无旋的,电荷间的作 用力是直线进行的。 电势的定义: 对于电场中电荷在两点间的势能差为 u2-u1=-q∫12E· ds 此式表明在静电场中,点2与点1之间试验电荷的电势能差 等于将电荷由1点移到2点所做的负功。负号表示电荷移动 过程中做了功,就减少了电荷具有的势能。显见电荷的势

雷电防护安全培训制度范文

雷电防护安全培训制度范文

雷电防护安全培训制度范文(____字)第一章:总则1.1 目的与依据为了加强雷电防护工作,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保护企业财产和人员安全,制定本培训制度。

本制度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企业实际情况和安全管理要求。

1.2 适用范围本培训制度适用于我公司所有员工、承包商和临时工,并且在雷电环境下工作的人员。

第二章:培训内容2.1 雷电的基本知识2.1.1 雷电的形成原因和特点2.1.2 雷电的危害和损害2.1.3 雷电的工作原理和传导路径2.1.4 雷电防护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2 雷电的防护措施2.2.1 雷电防护的基本要求2.2.2 雷电接地系统的建设和维护2.2.3 防护设备的安装和使用2.2.4 雷电防护设施的排查和维护2.3 雷电防护的操作规程2.3.1 雷电警报的响应和处置2.3.2 雷电预测和监测方法2.3.3 防雷设备的操作规范2.3.4 雷雨天气下的安全措施第三章:培训方式3.1 理论培训通过讲座、培训教材、幻灯片等方式,进行雷电防护的基本知识的讲解和理论培训。

3.2 情景模拟培训通过模拟雷雨天气下的操作场景,进行实际运作和模拟演练,提高员工的应变能力和处置效率。

3.3 实地考察组织参观雷电防护工程或者邀请相关专家现场讲解,了解实际案例和工程建设经验。

第四章:培训计划4.1 初次培训新进员工、承包商和临时工应在入职前进行初次培训,培训内容包括雷电防护的基本知识、防护措施和操作规程。

4.2 定期培训公司应定期组织雷电防护培训,包括理论培训、情景模拟培训和实地考察,并根据工作需要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4.3 紧急培训在发生雷电事故或者防护设备故障时,应及时组织紧急培训,强化相关知识和操作技能。

第五章:培训考核评价5.1 考核方式培训结束后,应进行培训考核,包括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能力的评价。

5.2 考核内容考核内容包括雷电防护的基本知识、操作规程和应急响应能力。

5.3 考核结果根据考核结果,对培训人员进行评价,合格人员给予奖励,不合格人员进行再培训。

雷电防护安全培训制度范本

雷电防护安全培训制度范本

雷电防护安全培训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为了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减少雷电灾害的发生,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培训制度。

第二章培训目标本培训制度的培训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了解雷电的基本知识和危害;2. 掌握防雷设施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3. 了解防雷保护措施的具体操作方法;4. 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5. 培养员工负责任、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

第三章培训内容1. 雷电基本知识1.1 雷电的形成原理1.2 雷电的危害及对人体的影响2. 防雷设施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2.1 雷电保护的基本原理2.2 防雷设施的种类及其作用2.3 防雷设施的安装要求和使用注意事项3. 防雷保护措施操作方法3.1 防雷保护的预防措施3.2 防雷设施的日常巡查和维护3.3 雷电警报和应急处理措施4. 安全意识与应急处理能力4.1 安全意识的培养方法4.2 雷电灾害应急处理流程4.3 雷电灾害的自救与互救第四章培训方法1. 理论培训1.1 通过讲解、演示等形式,向员工普及雷电基本知识、防雷设施的使用方法和防雷保护措施的操作方法。

1.2 组织员工学习雷电灾害案例,增强员工防护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2. 实践培训2.1 组织员工进行防雷设施的日常巡查和维护,并指导员工掌握防雷设施的使用方法。

2.2 组织模拟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

第五章培训考核1. 培训结束后,将进行培训考核,考核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两个方面。

2. 理论知识考核采取笔试形式,根据成绩进行评定,合格标准为及格线60分。

3. 操作技能考核采取实际操作形式,根据操作规程进行评定,合格标准为熟练掌握操作方法。

第六章培训档案1. 培训档案包括培训记录和考核成绩。

2. 每次培训结束后,将培训记录和考核成绩整理归档,并保存至员工个人档案中。

3. 档案信息的保密性原则,只有相关的管理人员和员工自己可以查阅。

第七章培训周期1. 定期培训:每年至少进行一次雷电防护安全培训,确保员工保持防护知识的更新和复习。

防雷知识系列(三)-雷电防护基础

防雷知识系列(三)-雷电防护基础

防雷知识系列(三)-雷电防护基础现代防雷技术的理论基础在于:闪电是电流源,防雷的基本途径就是要提供一条雷电流(包括雷电电磁脉冲辐射)对地泄放的合理的阻抗路径,而不能让其随机性选择放电通道,简言之就是要控制雷电能量的泄放与转换。

德国专家希曼斯基在《过电压保护理论与实践中》提出了现代防雷保护的三道防线:外部保护---将绝大部分雷电流直接引入地下泄散;内部保护及过电压保护----阻塞沿电源线或数据线、信号线引入的侵入波危害设备;过电压保护----限制被保护设备上雷电过电压幅值。

这三道防线相互配合,各尽其职,缺一不可。

IEC LPZ防雷分区按电磁兼容的原理把信息系统所在建筑物或构筑物按需要保护的空间由外到内分为不同的雷电防护区(LPZ),以确定各LPZ空间的雷击电磁脉冲的强度及应采取的防护措施。

雷电防护区可分为:直击雷非防护区(LPZ OA):本区内的各类物体完全暴露在外部防雷装置的保护范围之外,都可能遭到直接雷击;本区内的电磁场未得到任何屏蔽衰减,属完全暴露的不设防区。

直击雷防护区(LPZ 0B):本区内的各类物体处在外部防雷装置保护范围之内,应不可能遭到大于所选滚球半径雷电流直接雷击;但本区内的电磁场未得到任何屏蔽衰减,属充分暴露的直击雷防护区。

第一屏蔽防护区(LPZ1):本区内的各物体不可能遭到直接雷击,流经各类导体的电流比LPZ 0B区进一步减小;且由于建筑物的屏蔽措施,本区内的电磁场强度也已得到了初步的衰减。

第二屏蔽防护区(LPZ 2):为进一步减小所导引的电流或电磁场而增设的后续防护区。

第三屏蔽防护区(LPZ 3)需要进一步减小雷击电磁脉冲,以保护敏感设备的后续防护区。

过电压造成建(构)筑物及设备损坏的几个方面(1)雷电A.直击雷:是指雷电直接击在建筑物构架、动植物上,因电效应、热效应和机械效应等造成建筑物等损坏以及人员的伤亡。

一般防直击雷是通过避雷装置即接闪器(针、带、网、线、)引下线构成完整的电气通路后将雷电流泄入大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避雷针接闪器,一般采用长为1~2m左右的热镀锌圆钢或
顶部打扁并焊接封口的热镀锌钢管制成。 在腐蚀性较强的场所,还应适当加大其截面积或采取其他 防腐措施。
第三章 雷电防护安全技术
(2)引下线 引下线是连接接闪器和接地体的金属导体,以使雷电流泄
入大地。引下线应满足机械强度、耐腐蚀和热稳定性的要求,
一般采用镀锌圆钢或扁钢,也可采用镀锌钢绞线。 引下线、接闪器和接地装置应确保连接牢固可靠,一般采 用焊接。
虑各项因素,采用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设计 施工。完善的防雷设施如下图所示。
(6)雷灾发生时应及时处理,果断采取措施,避免再
次遭受雷击。
第三章 雷电防护安全技术
设计完善的防雷设施图
第三章 雷电防护安全技术
2.旋转发电动机的防雷保护
以防雷保护为出发点,电动机可分为两大类:
非直配电动机——通过变压器再接到架空线路上去的电
物,均应接到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上。金属屋面周边每隔
18~24m应采用引下线接地一次。 现场浇制的或由预制构件组成的钢筋混凝土屋面,其钢 筋宜绑扎或焊接成闭合回路,并应每隔18~24m采用引下线 接地一次。
第三章 雷电防护安全技术
(2)平行敷设的管道、构架和电缆金属外皮等长金属物, 其净距小于100mm时应采用金属线跨接,跨接点的间距不应 大于30m;交叉净距小于100mm时,其交叉处亦应跨接。 (3)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应和电气设备接地装置共用,
避雷带
高层楼宇的避雷带多沿屋脊、山墙、 通风管道及平屋顶的边沿等地方敷设
第三章 雷电防护安全技术
类型 图例 主要应用 满身“钢筋铁骨”的国家体育 场--鸟巢,它的金属屋面--钢结构 中的钢构件及钢筋混凝土中的钢 筋,通过焊接方式进行连接,这 样“鸟巢”自身就形成了一个巨 大的避雷网
避雷网
避雷器
避雷器作为避雷针的重要补充, 它是电力、电子及通信设备和系 统广泛采用的避雷装置 避雷器主要用来保护电力设备 和电力线路,也用作防止高电压 侵入室内的安全措施
缆金属外皮、钢管和绝缘子铁脚、金具等应连在一起接地, 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第三章 雷电防护安全技术
(2)架空金属管道,在进出建筑物处,应与防雷电感应 的接地装置相连。 埋地或地沟内的金属管道,在进出建筑物处亦应与防雷 电感应的接地装置相连。 当建筑物太高或其他原因难以装设独立避雷针、架空避
b)接闪器
第三章 雷电防护安全技术
避雷针的避雷原理:利用避雷针的接闪器高出被保护
物的突出地位,把雷电引向自身,然后通过引下线的接
地装置,把雷电流泄入大地,以使被保护物免遭雷击。
第三章 雷电防护安全技术
(1)接闪器
接闪器所用的材料及其尺寸,应满足机构强度和耐腐蚀的
要求,还应有足够的热稳定性。以能承受雷电流的热破坏作用。
§3-1 雷电的一般知识
一、雷电现象及危害
1.雷电的形成及种类
(1)雷电的形成 1)积雨云形成阶段 2)先导放电阶段 3)主放电阶段 雷电现象
第三章 雷电防护安全技术
(2)雷电的种类
1)直击雷
2)感应雷
3)球雷
2.雷电的特点及其危害
雷电放电具有电流大、电压高、冲击性强的特点。
第三章 雷电防护安全技术
雷线、避雷网时,可将混合组成的接闪器直接装在建筑物上。
(3)当树木高于建筑物且不在接闪器保护范围之内时, 树木与建筑物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5m。
第三章 雷电防护安全技术
三、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
为单支、双支、三支等多种形式。
附设避雷针是以建筑物和构筑物本身作为避雷针的支持
物,将接闪器和引下线直接装设在建筑物上。
第三章 雷电防护安全技术
(4)接地装置
接地装置是指接地体和接地线的总称。主要指接地体。
接地体通常采用圆钢、角钢、钢管等钢质材料制成人工接 地体。在土壤腐蚀性较大的地方,接地体应热镀锌或加大截面 积。 接地体的接地电阻要小(一般不超过10Ω )。一般情况下, 接地体均应使用镀锌钢材。 接地体应埋设在行人较少的地方,以防止跨步电压危及行 人安全。
有管帽的管口外处于接闪器保护范围内的间隔
装置内的压力与周 围空气压力的压力 差(kPa) <5 5~25 ≤25 >25 大于空气 大于空气 小于空气 大于或小于空气 排放物的比重 管帽以上的垂直 高度(m) 1 2.5 2.5 5 距管口处的水平 举例(m) 2 5 5 5
第三章 雷电防护安全技术
第三章 雷电防护安全技术
5)增大绝缘子片数,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装 设避雷器或保护间隙,如下图所示。
采用避雷器加强保护的架空线路
第三章 雷电防护安全技术
§3-4 建筑物的防雷措施 一、建筑物的防雷分类
建筑物应根据其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电事故的 可能性和后果,按防雷要求分为三类。 1.第一类防雷建筑物 2.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3.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第三章 雷电防护安全技术
§3-2 防雷装置
一、防雷装置的种类与应用
常用防雷装置的类型有:避雷针、避雷线、避雷网、 避雷带和避雷器。
第三章 雷电防护安全技术
常用防雷装置举例
类型 图例 主要应用
避雷针
避雷针是供各种铁塔、油灌、烟囱、 高层建筑物等安装使用的,是防雷系 统中不可缺少的设备
避雷线
避雷线适用于长距离高压供电线路 的防雷保护
第三章 雷电防护安全技术
引下线沿支持物敷设方式分为明装和暗装两种。 引下线应经最短的途径接地,弯曲处的角度应大于90º 。 在易受损坏处的一段引下线和接地线,应加硬塑料管、 橡胶管、角钢或钢管等保护。
第三章 雷电防护安全技术
(3)支持物
避雷针的接闪器固定在支持物的顶部,通过支持物将接 闪器伸向一定高度的空间,从而构成避雷针的保护范围。 避雷针按照支持物上接闪器离水平面的高度不同,保护 同一目标避雷针数量不同,以及避雷针的布局结构不同,分
第三章 雷电防护安全技术
2. 避雷器
避雷器并联在被保护设备或设施上,正常时处在不通的 状态。 当出现雷击过电压时,击穿放电,切断过电压,发挥保 护作用。过电压终止后,避雷器迅速恢复不通状态,恢复正 常工作。
a)原理图 b)实物图 避雷器的应用
第三章 雷电防护安全技术
§3-3 雷电防护措施
防雷措施一般分为: 主动措施——将雷电引入大地、在进入建筑物之前予 以堵截。 被动措施——为提高绝缘水平和装设自动重合闸,覆 盖和引流采用避雷针、避雷带或避雷网将 所保护的建筑 物、电气设备和线路覆盖在其保护 范围内,并用引下线和
通常采用的指标有:
(1)耐雷水平 (2)雷击跳闸率(n)
第三章 雷电防护安全技术
容易遭受雷击的架空线路
第三章 雷电防护安全技术
架空线路的防雷保护措施: 1)通过装设避雷线,以防止雷电直接击中导线。 2)通过降低杆塔接地电阻,以防止雷电击中杆塔或避
雷线后反击引起绝缘闪络。
3)装设自动重合闸装置和环网供电。 4)加强线路绝缘和线路交叉部分的保护。
第三章 雷电防护安全技术
二、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
各类防雷建筑物应采取防直击雷和防雷电波侵入的措施。
1.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防直击雷的措施
(1)应装设独立避雷针或架空避雷线(网)。 (2)排放爆炸危险气体、蒸气或粉尘的放散管、呼吸阀、 排风管等的管口外的以下空间应处于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内。
第三章 雷电防护安全技术
存在雷击隐患的新建房屋
第三章 雷电防护安全技术
3.对受雷击伤害人员的救护
雷击时的电流热效应可引起人体电烧伤,严重时使人体 炭化成焦状。 (1)衣服着火者的救护措施 (2)呼吸、心跳停止者的现场救护措施 (3)伤口处理措施 (4)送医院救治
第三章 雷电防护安全技术
二、其他防雷保护措施
1.企业和单位的雷电防护措施
第三章 雷电防护安全技术
学习目的
1.了解雷击防护的基本原理。
2.熟悉防雷装置的分类与应用。
3.熟悉人身雷电防护的技术措施。
4.了解建筑物的防雷分类等级。 5.掌握第一、二、三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技术措施。
第三章 雷电防护安全技术
雷电灾害是“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公布的最严重的 十大自然灾害之一。由于雷电对建筑物、构筑物和电气设 施也有很大的破坏力,所以,电力设施、建筑物特别是有 火灾和爆炸危险的建筑物等,均需考虑防雷措施。
第三章 雷电防护安全技术
二、防雷装置的安装及要求
1.避雷针
避雷针由接闪器、引下线、接地体和支持物四部分组成。 由于直击雷是雷云和大地间的直接放电,突出地面的高耸建 筑物,最易首先接触先驱放电而遭到破坏。因此,在许多需 要保护的构筑物上或建筑物附近都设置有避雷针。
第三章 雷电防护安全技术
a)避雷针的结构 避雷针和接闪器
动机。非直配电动机所受到的过电压均须经过变压器绕组之 间的静电和电磁传递。只要低压绕组不是空载,那么传递过 来的电压就不会太大。 直配电动机——直接与架空线相连的电动机。直配电动 机的防雷保护在电力系统中较难实现。
第三章 雷电防护安全技术
3.输电线路的防雷措施
输电线路的雷击事故在电力系统总的雷害事故中占有很 大的比重。输电线路防雷保护的根本目的就是尽可能的减少 线路雷害事故的次数和损失。 为了表示一条线路的耐雷性能和所采用防雷措施的效果,
(1)企业和单位应定期由专业防雷公司检测防雷设施,
评估防雷设施是否符合国家规范要求。
(2)企业和单位应设立防范雷电灾害责任人,负责防雷
安全工作,建立各项防雷安全工作,建立各项防雷设施的定
期检测,雷雨后的检查和日常的维护。
第三章 雷电防护安全技术
(3)应采用技术和质量均符合国家标准的防雷设备、 器件、器材。 (4)新增加建设和安装的设备应同时对防雷系统进行 重新设计和建设。 (5)建设单位在防雷设施的设计和建设时,应综合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