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及教案
六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全册教案
六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全册教案一、教案内容:第1课:认识自我,接纳自我1.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自我认识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接纳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树立自信心。
2.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树立自信心。
3. 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如何接纳自己的不足,提升自信心。
4. 教学方法:讨论法、自我反思法5. 教学过程:(1)导入:让学生谈谈对自己外貌、性格、能力的认识。
(2)主题活动:让学生写下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并进行分享。
(3)讨论:如何接纳自己的不足,提升自信心。
(4)总结: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树立自信心。
二、教案内容:第2课:情绪管理,快乐成长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情绪的类型及特点。
(2)培养学生学会情绪管理,做情绪的主人。
引导学生认识情绪,学会情绪管理。
3. 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如何应对负面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4. 教学方法:游戏法、讨论法、情绪调节技巧学习法5. 教学过程:(1)导入: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情绪类型及特点。
(2)游戏活动:通过情绪脸谱游戏,让学生认识不同情绪。
(3)讨论:如何应对负面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4)情绪调节技巧学习:让学生学习一些情绪调节的方法,如深呼吸、换位思考等。
(5)总结:引导学生学会情绪管理,做情绪的主人。
三、教案内容:第3课:人际沟通,和谐相处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人际沟通的重要性。
2.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认识人际沟通的重要性,学会与人沟通。
3. 教学难点:4. 教学方法:情景模拟法、讨论法、沟通技巧学习法(1)导入:让学生谈谈自己在与人沟通中遇到的困惑。
(2)情景模拟:通过情景剧表演,让学生学会与人沟通的技巧。
(4)沟通技巧学习:让学生学习一些沟通技巧,如倾听、表达、同理心等。
四、教案内容:第4课:学会合作,共同成长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合作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2.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认识合作的重要性,学会合作。
六年级上学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六年级上学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提高自我心理保健意识。
3. 引导学生积极面对人际关系,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
4. 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1. 第五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内容。
2. 结合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进行适当的拓展和延伸。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座、讨论、案例分析、情景剧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
2. 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互动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3.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给予学生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四、教学安排1. 每周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共计15周,每节课40分钟。
2. 课程内容按照教材和教学大纲进行,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学习态度和表现。
2. 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和人际关系的变化。
教案示例:第一课时:认识心理健康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提高自我心理保健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自我心理保健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方法1. 讲座:介绍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和体验。
3. 练习:教授一些自我心理保健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四、教学安排1. 讲解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0分钟)。
2. 学生分享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和体验(10分钟)。
3. 教授自我心理保健的方法和技巧,学生进行实际操作(10分钟)。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自我心理保健的方法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六、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认识到自我形象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自我形象。
二、教学内容1. 自我形象的基本概念。
2. 积极自我形象的重要性。
3. 培养积极自我形象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1. 讲座:介绍自我形象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六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上册)
六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上册)第一章:认识自我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自我认识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树立自信。
1.2 教学内容:讨论自我认识的意义。
分享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练习自我介绍,增强自信。
1.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自我认识的重要性。
分享经验: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互相鼓励。
自我介绍练习:让学生练习自我介绍,增强自信。
第二章:情绪管理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情绪的类型和特点。
培养学生学会管理情绪,保持积极心态。
2.2 教学内容:介绍情绪的类型和特点。
讨论如何管理情绪,保持积极心态。
学习情绪调节的方法,如深呼吸、放松等。
2.3 教学方法:情绪类型介绍:通过图片、故事等方式介绍情绪的类型和特点。
情绪管理讨论:让学生讨论如何管理情绪,保持积极心态。
情绪调节方法学习:教授学生情绪调节的方法,如深呼吸、放松等。
第三章:人际交往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学会倾听、表达和尊重他人。
3.2 教学内容:讨论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学习倾听、表达和尊重他人的技巧。
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真实场景,练习人际交往。
3.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技巧学习:教授学生倾听、表达和尊重他人的技巧。
角色扮演: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真实场景,练习人际交往。
第四章:应对压力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压力的来源和影响。
培养学生学会应对压力的方法。
4.2 教学内容:讨论压力的来源和影响。
学习应对压力的方法,如放松、寻求帮助等。
分享应对压力的成功经验。
4.3 教学方法:压力来源讨论:让学生讨论压力的来源和影响。
应对方法学习:教授学生应对压力的方法,如放松、寻求帮助等。
成功经验分享:邀请学生分享应对压力的成功经验。
第五章:建立良好习惯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5.2 教学内容:讨论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2024年小学六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学计划(三篇)
2024年小学六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项发展性、预防性的教育活动,其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素质。
鉴于小学生肩负着培育跨世纪人才的重要使命,且少年时期是心理与生理发展的关键阶段,我们不仅要强化思想文化道德素质的培养,还需密切关注其心理健康状态。
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基础教育的一个鲜明特征。
从小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挖掘其潜能,构建健康人格,对于提升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及未来人才的质量,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我们致力于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优化教育教学方法及班主任工作方式,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学科性和实效性,从而为学校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创造积极的环境。
二、具体目标1. 实施心理辅导,确保学生心理咨询工作的有效进行。
2. 加强心理咨询室的常规建设,充分发挥其职能,进一步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宣传、动员、普及和教育活动。
3. 组织班级男女心理健康委员的专项培训。
4. 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以提高教育教学的整体质量。
5. 在家长学校中举办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6. 充分利用班队会时间,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每学期至少举办四节以心理健康为主题的班队会)。
三、主要工作(一)强化队伍建设,提升专业素养1. 深入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资料,提高认识水平,充实自我,掌握心理辅导的基本知识、方法和形式,并鼓励全体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灵活运用心理知识及教育方法,不断丰富教学策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2. 通过家委会、家长会等平台,组织学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内容,引导家长逐步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不断提升家长在此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二)扎实开展学生心理辅导及心理咨询工作1. 完善心理咨询室的建设,做好学生心理咨询工作,并针对重点案例进行跟踪调查,建立心理档案。
2. 设立心理咨询信箱,为学生提供便捷的心理咨询和心理训练服务。
3. 定期出版心理健康园黑板报,传播心理健康知识。
六年级上心理健康教学计划(精选5篇)
六年级上心理健康教学计划六年级上心理健康教学计划(精选5篇)时间过得太快,让人猝不及防,我们又将奔赴下一阶段的教学,让我们对今后的教学工作做个计划吧。
如何把教学计划写出新花样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六年级上心理健康教学计划(精选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六年级上心理健康教学计划1一、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处于少年心理向青年心理过渡期,既带有少年的天真,有时常表现出青年人的成熟。
随着知识的积累和对事物体验的深化,六年级学生内心世界比较丰富。
除了注意事物外表的形式之外,更注意对事物的分析和主观体会,对很多问题都可以做出自己的回答。
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六年级学生可以找到主要矛盾,抓住事物的关键,同时表现出不服输的反抗精神,往往家长说服不了孩子。
六年级学生独立意识和成人感增强,他们不希望老师家长把他们当小孩对待,但他们在独立处理人际关系和其他实际问题上还很不成熟,需要成人指导和帮助。
二、教学目标1、确立学习目标,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如何有效地利用学习时间,获取“一份辛勤一份收获”的愉悦感;2、让学生懂得合理安排好学习和休息,休息好,精神饱满,精力充沛,学习效率会更高。
适度上网,有所节制,切不可过分沉迷。
3、形成正确的集体意识及友谊观,克服不良的小团体意识,培养面临毕业升学的适当态度;4、进行初步的青春期教育。
三、教学重点1、让学生明白要成为一个成功的人,就人从小立志,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付出许多代价,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2、让学生知道人要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要相信自己,信任自己有潜能、能成功。
3、让学生学会不但学会与同性交朋友,而且要学会要与异性交朋友。
4、让学生找到自己的缺点和优点,正确认识自己、接受自己和喜欢自己。
并且要学会欣赏别人,珍惜生命。
让学生明白上网时间过长,会影响休息,要分清网络虚拟世界。
四、教学措施1、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学生心理、胜利的特点及发展规律,运用心理健康的理论和方法,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
2024年小学六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学计划范本(五篇)
小学六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学计划范本一、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含义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小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和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
同时,切实有效地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也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和广大小学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项共同的紧迫任务。
二、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说到底就是要促进小学生个性心理的全面发展。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服从于小学生素质教育的总目标,即以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为根本宗旨,以培养适应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数以亿万计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目的。
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三点:(1)要促使小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2)要维护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亦即减少和消除各种不良因素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3)要增进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即根据小学生成长发育的规律、特点和需要,采取各种形式和方法,提高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使其人格即个性心理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三、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1)讲授法,即通过课堂教学、辅导答疑和学科渗透等形式,以小学生喜闻乐见、便于接受的方式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2)认识指导法,旨在提高小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程度和水平,如指导阅读、举办故事会、参观访问、课堂讨论、自我表述和自我评价等;(3)活动体验法,即通过亲身参与,加深体验,以丰富和发展小学生良好的情绪和情感,如做游戏、示范表演、实地观察、写作文、谈感想、绘画、演讲等;(4)行为改变法,即在引导小学生在认识上分清良好行为和不良行为基础上,鼓励良好行为,改变不良行为,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行为训练、行为塑造、榜样示范和游戏性的奖励和惩罚,以达到良好行为养成和强化之目的;(5)自我调控法,即通过引导小学生自我教育来提高小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以利于增进心理健康,如鼓励和要求小学生写日记、周记和小结,适当组织展览,谈收获、体会、感受等。
2024年小学六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学计划(三篇)
2024年小学六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发展性、预防性的教育,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小学生肩负着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重任,少年时期是一个人心理、生理发育的关键时期,不仅要重视培养少年思想文化道德素质,还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是小学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现代基础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
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开发学生的潜能,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这对于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提高未来人才的质量,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不断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改进班主任方法,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学科性和实效性,为学校进行新课程改革营造良好的气氛。
二、具体目标1、心理辅导,做好学生心理咨询工作。
2、心理咨询室的常规建设,努力发挥心理辅导室的作用,进一步在全校做好宣传、发动、普及、教育等工作。
3、班级男女心理健康委员的培训工作。
4、丰富教师的教学策略,有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5、家长学校的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6、充分利用班队会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每学期最少开设四节以心理健康为内容的主题班队会)三、主要工作㈠加强队伍建设,提高自身素质1、学习有关心理健康教育资料,进一步提高认识,充实自我,掌握基本的心理辅导知识、方法、形式等,并提倡全体教师在自己的工作实践中运用心理知识及教育方法,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策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2、通过家委会、家长会组织学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内容,使家长逐步认识到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不地提高家长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素质。
㈡认真做好学生心理辅导及心理咨询工作。
1、心理咨询室的常规建设,做好学生心理咨询工作,并能有所侧重地进行跟踪调查,建立心理档案。
咨询途径:⑴学生自愿前往咨询(团体咨询为主)⑵班主任老师推荐⑶辅导老师访谈2、设立心理咨询信箱,做好学生的心理咨询和心理训练工作。
3、办好心理健康园黑板报。
六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及教案
六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提高自我心理保健意识。
2.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增强抗压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与人沟通,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4. 培养学生自主调节情绪的能力,学会关爱自己和他人的心灵。
二、教学内容1. 第七周:认识心理健康,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2. 第八周:学会调控情绪,做情绪的主人4. 第十周:学会感恩,珍惜美好生活5. 第十一周:塑造自信,挖掘自身潜能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讨论法、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2. 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心理调适技巧。
3. 组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教学PPT、案例、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准备心理健康教育手册,供学生课后阅读和自学。
3. 准备小组活动材料,如卡片、贴纸等。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发言、讨论、小组活动等。
2. 学生课后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通过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表现,了解其心理素质的改善。
4. 学生人际关系的变化,关注学生在班级和家庭中的人际交往情况。
六、教学实施1. 第七周:通过讲解和讨论,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和重要性,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
2. 第八周:通过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教授学生情绪调节的方法,帮助他们成为情绪的主人。
3. 第九周:通过小组活动和互动游戏,培养学生的沟通技巧,学会与人和谐相处。
4. 第十周:通过讲解和实践,让学生学会感恩,珍惜身边的人和事,提升积极的生活态度。
5. 第十一周:通过自信心的培养和潜能挖掘活动,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激发内在潜力。
七、教学活动设计1. 第七周:开展“心理健康知多少”问卷调查,让学生自我评估心理健康水平,并分享调查结果。
2024年小学六年级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精选
2024年小学六年级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六年级上册,主要包括第三章“做情绪的主人”和第四章“学会合作,快乐相处”。
详细内容涉及情绪的类型与识别、情绪调节方法、合作的意义、合作技巧等方面。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情绪的类型,学会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绪;2. 培养学生学会情绪调节,增强心理素质,提高抗挫折能力;3. 使学生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掌握合作的基本技巧,增进与同学之间的友谊。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情绪调节方法与合作技巧的实践应用。
教学重点:情绪识别、情绪调节以及合作的意义和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情绪卡片、合作游戏道具。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心情日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个实践情景,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其中人物的情绪变化,引出情绪识别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情绪的类型、识别方法以及情绪调节技巧,结合例题进行详细讲解。
3. 互动:分组进行情绪卡片游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绪。
5. 合作技巧讲解:讲解合作的意义,结合实例讲解合作技巧。
6. 实践:组织合作游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合作技巧,增进同学间友谊。
7.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分享一个需要合作解决问题的例子,并进行讨论。
六、板书设计1. 情绪的类型与识别2. 情绪调节方法3. 合作的意义4. 合作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本节课内容,以“我的情绪调节之旅”为主题,写一篇心情日记。
2. 作业题目:列举三个在生活或学习中需要与同学合作解决的问题,并分析如何运用合作技巧解决问题。
答案:学生需结合实际情况,具体分析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在本节课结束后,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积极参与团队合作活动,将所学情绪调节和合作技巧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和人际交往能力。
六年级上学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六年级上学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一、教案概述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认识到自己身心发展的需求。
2. 培养学生积极面对学习压力的心态,提高抗挫折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情绪管理,做到情绪稳定、心情愉快。
5. 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和谐校园氛围。
三、教学内容1. 认识心理健康: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认识到自己身心发展的需求。
2. 面对学习压力:培养学生积极面对学习压力的心态,提高抗挫折能力。
3. 情绪管理:引导学生学会情绪管理,做到情绪稳定、心情愉快。
5. 人际交往: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和谐校园氛围。
四、教学方法1.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悟,互相学习。
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深入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3. 角色扮演:让学生参与角色扮演,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同理心。
4. 情绪调节游戏:引导学生参与情绪调节游戏,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
5.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情况,了解他们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和关注程度。
2. 学生表现: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环节的表现,检验他们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反馈意见,以便对教案进行调整和改进。
4. 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通过课后跟踪调查,了解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变化,评估教学效果。
六、教学计划1. 第1周:认识心理健康2. 第2周:面对学习压力3. 第3周:情绪管理4. 第4周:良好学习习惯5. 第5周:人际交往七、教学资源1. 教材:六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材2. 辅助材料:案例、图片、视频等3. 教具:黑板、粉笔、PPT等4. 游戏材料:情绪调节游戏道具八、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引入案例或问题,引发学生对心理健康的好奇心。
2. 讲解:详细讲解本节课的主题和内容。
3. 活动:组织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
2024年小学六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学计划(4篇)
小学六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学计划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全面素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六年级学生正处在身心飞速发展的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关系、升学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
为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二、教学目标(一)总体目标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
(二)具体目标培养学生自重、自爱、自尊、自信的独立人格及对自我与外界的评价能力;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生活压力和自我身心所出现的变化。
首先:适应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富有责任感和进取心,形成良好的自我认识能力;其次:掌握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卫生常识,适应自我身心变化,能够大方得体地与同学、异性和长辈交往,勤奋精神和刻苦毅力逐渐养成;再次:形成锲而不舍的个性特征,掌握自我心态、情绪的调适方法,改善学习方法,能够在升学和就业方面做出合适的决定。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学生的心理问题从大类上分为障碍性问题和发展性问题。
障碍性问题在学生中极少出现;发展性问题是伴随学生心理发展阶段和交际范围扩大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不适应。
学生的心理问题多表现在人际关系、学习动机和自我认识等方面,如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同学关系、异性关系紧张;学习上出现焦虑、紧张、厌学情绪;自我感觉、体验和评价失当等。
我校学生的心理问题具体表现为:1、学生由于学习适应不良而产生的苦恼学生经历着许多变化,如环境、学习活动、人际交往以及角色的转化等变化,有了变化就要适应而学习适应不良是困扰学生的主要问题。
2、学生的紧张和焦虑情绪这种不良情绪大致有以下情况:对前途和未来过分担忧,自信心下降;出现消极情绪不知如何宣泄,导致自己长时间处于压抑状态,影响学习的效果和人际交往。
六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及教案
六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提高自我心理调适能力。
2.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学会面对困难和压力,增强心理韧性。
3. 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提升人际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五课《心理健康与我》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学会自我心理调适。
教学内容:了解心理健康的定义,分析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学习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
2. 第八课《积极的面对压力》教学目标:培养学生面对压力的积极心态,学会应对压力。
教学内容:认识压力的来源,分析压力对身心健康的影响,学习应对压力的方法。
3. 第十一课《情绪管理》教学内容:了解情绪的分类,分析情绪对生活的影响,学习情绪管理的方法。
4. 第十四课《人际沟通的艺术》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提升人际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学习人际沟通的基本原则,分析人际沟通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5. 第十七课《做快乐的自己》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学会自我接纳和欣赏。
教学内容:认识自我,学会自我接纳,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三、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案例,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学会自我心理调适。
2. 运用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享彼此的经验,提升人际沟通能力。
3. 采用角色扮演法,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学会面对压力和处理人际关系。
4. 运用情绪管理技巧,帮助学生学会调控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3. 学生心理测试结果,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心理辅导。
五、教学资源1. 教学PPT:制作精美的PPT,辅助课堂教学。
2. 案例材料:收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3. 心理测试工具:选用合适的心理测试工具,了解学生心理状况。
4. 教材:选用合适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性的学习资源。
六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及教案
六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要求, 切实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
贯彻国家、省、市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精神, 推进我校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努力培养学生“自知、自尊、自制、自信、自强”的心理素质, 让每一位小学生都拥有健康的心灵, 并真正成为身心健康的新一代。
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 增强自我调控, 承受挫折, 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 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 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 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增强发展自我的能力。
把心理健康教育贯彻在教师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贯彻在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
二实施及工作原则心理健康教育本着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的未发展的总体思路,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努力做到以下几方面的基本原则:1.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 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2.面向全体学生, 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 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 使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3.关注个别差异, 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4.以学生为主体, 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5.心理健康教育要做到科学性与针对性相结合;6.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7.尊重、理解与真诚同感相结合;8.预防、矫治和发展相结合;9.教师的科学辅导与学生的主动参与相结合。
三教学目标和任务1.最终目标: 努力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 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 开发个体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 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具体目标:初步制订出适用于本校情况的心理健康课教材, 将每周的心理健康课切实有效的开展起来, 并在课程中做好观察和预案, 帮助学生应对各种“压力源”, 贯彻智力开发技巧在课堂中的应用。
六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及教案
六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及教案一、教案简介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及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
3. 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内容1. 心理健康的概念: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心理、生理、社会适应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状态。
2.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心理健康对个体的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都有积极影响。
4. 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面对困难和挫折,保持乐观,积极面对,勇于尝试和改变。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重要性以及自我调适方法。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及如何调适心理。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悟,互相学习和支持。
4. 实践演练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实际操作,提高自我调适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故事、图片等引导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2. 讲解:详细讲解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自我调适方法及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心理健康的作用及如何调适心理。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悟,互相学习和支持。
5. 实践演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实际操作,提高自我调适能力。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实践操作等。
2. 学生作业:收集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他们对心理健康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分享、沟通交流、团队合作等。
4.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及建议。
七、教学反思1. 教学内容: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检查是否全面、清晰地传达了心理健康知识。
2. 教学方法:评估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适应学生的需求。
3. 课堂管理:反思课堂管理是否得当,学生是否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4. 学生反馈: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六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全册教案
六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全册教案第一章:认识自我1. 教学目标1.1 让学生理解自我认知的重要性1.2 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心2. 教学内容2.1 自我认知的概念与意义2.2 自我认知的方法与技巧2.3 自我认知的实践与感悟3. 教学活动3.1 讨论:什么是自我认知?3.2 分享:自我认知的方法与技巧3.3 练习:进行自我认知的实践第二章:情绪管理1. 教学目标1.1 让学生了解情绪的类型与特点1.2 培养学生学会情绪管理,做情绪的主人2. 教学内容2.1 情绪的类型与特点2.2 情绪管理的方法与技巧2.3 情绪管理的实践与感悟3. 教学活动3.1 讨论:我们有哪些情绪?3.2 分享:情绪管理的方法与技巧3.3 练习:进行情绪管理的实践第三章:人际沟通1. 教学目标1.1 让学生了解人际沟通的重要性2. 教学内容2.1 人际沟通的概念与意义2.2 人际沟通的方法与技巧2.3 人际沟通的实践与感悟3. 教学活动3.1 讨论:为什么我们需要沟通?3.2 分享:人际沟通的方法与技巧3.3 练习:进行人际沟通的实践第四章:时间管理1. 教学目标1.1 让学生认识到时间管理的重要性1.2 培养学生学会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2. 教学内容2.1 时间管理的概念与意义2.2 时间管理的方法与技巧2.3 时间管理的实践与感悟3. 教学活动3.1 讨论:为什么我们需要时间管理?3.2 分享:时间管理的方法与技巧3.3 练习:进行时间管理的实践第五章:应对压力1. 教学目标1.1 让学生了解压力的来源与影响1.2 培养学生学会应对压力,保持心理健康2. 教学内容2.1 压力的来源与影响2.2 应对压力的方法与技巧2.3 应对压力的实践与感悟3. 教学活动3.1 讨论:压力从哪里来?3.2 分享:应对压力的方法与技巧3.3 练习:进行应对压力的实践第六章:积极心态1. 教学目标1.1 让学生理解积极心态的重要性1.2 培养学生学会保持积极心态,面对生活挑战2. 教学内容2.1 积极心态的概念与意义2.2 培养积极心态的方法与技巧2.3 积极心态的实践与感悟3. 教学活动3.1 讨论:什么是积极心态?3.2 分享:培养积极心态的方法与技巧3.3 练习:实践积极心态的应用第七章:自我激励1. 教学目标1.1 让学生认识到自我激励的重要性1.2 培养学生学会自我激励,提升自我效能感2. 教学内容2.1 自我激励的概念与意义2.2 自我激励的方法与技巧2.3 自我激励的实践与感悟3. 教学活动3.1 讨论:为什么我们需要自我激励?3.2 分享:自我激励的方法与技巧3.3 练习:尝试自我激励的实际操作第八章:冲突解决1. 教学目标1.1 让学生了解冲突的产生与影响1.2 培养学生学会有效解决冲突,维护和谐关系2. 教学内容2.1 冲突的产生与影响2.2 冲突解决的方法与技巧2.3 冲突解决的实践与感悟3. 教学活动3.1 讨论:冲突是如何产生的?3.2 分享:冲突解决的方法与技巧3.3 练习:模拟冲突解决的场景第九章:适应变化1. 教学目标1.1 让学生认识到适应变化的重要性1.2 培养学生学会适应变化,保持心理平衡2. 教学内容2.1 适应变化的概念与意义2.2 适应变化的方法与技巧2.3 适应变化的实践与感悟3. 教学活动3.1 讨论:为什么我们需要适应变化?3.2 分享:适应变化的方法与技巧3.3 练习:面对变化时的应对策略第十章:心理健康维护1. 教学目标1.1 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1.2 培养学生学会维护心理健康,提高生活质量2. 教学内容2.1 心理健康的概念与标准2.2 心理健康维护的方法与技巧2.3 心理健康维护的实践与感悟3. 教学活动3.1 讨论:什么是心理健康?3.2 分享:心理健康维护的方法与技巧3.3 练习:设计个人心理健康维护计划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认识自我重点和难点解析:学生对于自我认知的深度和广度可能存在局限,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认识自己,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
六年级上学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六年级上学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一、教案概述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提高心理保健意识。
3. 引导学生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改善人际关系。
4. 培养学生面对困难和挫折时积极向上的心态。
三、教学内容1. 认识心理健康: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关注自身的心理需求。
3. 情绪调节: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4. 人际沟通:掌握与他人沟通和交往的技巧,改善人际关系。
5. 面对压力:学会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培养应对压力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座:邀请专业心理教师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
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学会面对心理问题。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心理体验,互相借鉴。
4. 角色扮演:模拟实际场景,让学生学会与他人沟通和交往的技巧。
5. 心理健康测试:进行心理健康测试,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心理状况。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心理测试结果:分析心理健康测试结果,评估学生的心理状况。
3. 学生感悟分享:收集学生在课堂上的感悟分享,了解学生的心理成长。
4. 家长反馈: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心理表现。
5. 课后跟踪调查:对学生在课后一段时间的心理状况进行跟踪调查,评估教学效果。
六、教学计划1. 第一周:认识心理健康2. 第二周:心理素质的提升3. 第三周:情绪调节4. 第四周:人际沟通5. 第五周:面对压力6. 第六周:自我认知与自尊7. 第七周:自信心的培养8. 第八周:心理素质的锻炼9. 第九周:心理疾病的预防与应对10. 第十周:心理健康与生活品质七、教学资源1. 心理健康教育教材2. 心理学相关书籍3. 心理健康测试工具4. 教学课件与视频资料5. 角色扮演道具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2课时2. 第二周:2课时3. 第三周:2课时4. 第四周:2课时5. 第五周:2课时6. 第六周:2课时7. 第七周:2课时8. 第八周:2课时9. 第九周:2课时10. 第十周:2课时九、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六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及教案
六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及教案第一章:引言1.1 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1.1.1 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全面发展1.1.2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习惯,增强心理承受能力1.1.3 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提升生活质量1.2 六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1.2.1 生理发育逐渐成熟,心理变化复杂1.2.2 学习压力增大,自我意识增强1.2.3 同伴关系重要,易受同伴影响1.3 教学方法与原则1.3.1 采用讨论、案例分析、游戏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1.3.2 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参与和互动1.3.3 尊重学生个性,因材施教第二章:知识点讲解2.1 情绪管理2.1.1 认识情绪,学会表达和调节情绪2.1.2 掌握基本的情绪调节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等2.1.3 培养良好的情绪习惯,提升情绪稳定性2.2 人际交往2.2.1 理解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学会与人沟通2.2.2 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如尊重、理解、包容等2.2.3 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提升社交能力2.3 自我认识2.3.1 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学会正确评价自己2.3.2 培养自信心,树立正确的自我观念2.3.3 学会设定目标,努力实现自我价值第三章:教学内容3.1 情绪管理3.1.1 认识情绪,学会表达和调节情绪3.1.2 掌握基本的情绪调节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等3.1.3 培养良好的情绪习惯,提升情绪稳定性3.2 人际交往3.2.1 理解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学会与人沟通3.2.2 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如尊重、理解、包容等3.2.3 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提升社交能力3.3 自我认识3.3.1 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学会正确评价自己3.3.2 培养自信心,树立正确的自我观念3.3.3 学会设定目标,努力实现自我价值第四章:教学目标4.1 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增强心理承受能力4.2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习惯,提升生活质量4.3 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4.4 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升社交能力4.5 培养学生自我认识能力,促进全面发展第五章:教学难点与重点5.1 教学难点:情绪调节技巧的掌握和运用5.1.1 引导学生通过实践体验,学会运用深呼吸、冥想等技巧调节情绪5.1.2 帮助学生理解情绪调节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情绪习惯5.2 教学重点: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5.2.1 引导学生学会与人沟通,理解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5.2.2 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社交技巧5.3 教学难点:自我认识能力的提升5.3.1 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己,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5.3.2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观念,培养自信心以上是前五个章节的内容,后续章节将根据您的要求进行编写。
六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全册教案
六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全册教案第一章:认识自我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自我认识的重要性,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自己,培养积极的自我形象。
2. 教学内容:a. 自我认识的含义与意义b. 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c. 如何培养积极的自我形象3. 教学活动:a. 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以及如何提升自我形象。
b. 小组活动:让学生通过互相评价,了解自己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第二章:情绪管理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情绪的类型及影响,学会基本的情绪管理技巧,提高情绪调节能力。
2. 教学内容:a. 情绪的类型与影响b. 情绪管理的重要性c. 基本的情绪管理技巧3. 教学活动:a. 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不同情绪下的应对方式,培养情绪管理能力。
b. 情绪日记:让学生记录自己的情绪变化,学会自我观察和调节。
第三章:人际交往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学会与人沟通的技巧,提高人际关系的质量。
2. 教学内容:a. 人际关系的含义与意义b. 与人沟通的技巧c. 如何处理人际冲突3. 教学活动:a. 情景模拟: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学会与人沟通和处理冲突。
b.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经验和困惑,共同探讨解决方法。
第四章:应对压力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压力的类型及影响,学会基本的应对压力的方法,提高抗压能力。
2. 教学内容:a. 压力的类型与影响b. 应对压力的方法c. 如何提升抗压能力3. 教学活动:a. 分享会: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应对压力的方法,互相学习和借鉴。
b. 压力管理练习: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应对压力的技巧。
1. 教学目标:2. 教学内容:a. 良好生活习惯的意义b. 时间管理的方法3. 教学活动:a. 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生活习惯,讨论良好生活习惯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b. 计划制定:让学生制定自己的生活习惯改善计划,互相监督和鼓励。
第六章:理解与尊重他人1. 教学目标:2. 教学内容:a. 理解他人的重要性b. 尊重他人的差异3. 教学活动:a. 角色互换:让学生体验不同角色的感受,增进对他人理解。
小学六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通用4篇)
小学六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通用4篇)小学六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篇1活动目标1、引导学生认识不良情绪会给人带来的消极影响。
2、帮助学生学会控制不良情绪的策略,拥有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情绪。
活动准备1、教师了解学生存在的经常性的不良情绪及调节这些情绪的方法。
2、确定主持人和小演员,指导排练小品。
活动过程一、听故事,想问题1、小主持人上台绘声绘色地讲述小故事(见《学生活动手册》第25页)。
2、听完故事,同学们思考:为什么东东答不出教师的提问?3、大家交流意见后,教师概括:是啊,我们每个人内心的情绪都是训练自己成为勇敢的水手,才能避开不良情绪的浪头袭击,顺利到达成功的彼岸。
4、教师引导:请想一想还有哪些情绪可能会影响我们的生活、学习,甚至人际关系呢?5、学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二、情绪小测验1、小主持人过渡语:同学们,我们都渴望拥有良好的情绪,因为良好的情绪对于我们的成长和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我们的情绪是否积极、健康呢?请看《学生活动手册》第26页测试题,要求同学们据实填写。
填写完毕后,自测。
2、教师了解全班学生的自测结果,引导:我们今天的活动目标是让每一个都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的不良情绪,真正成为自己情绪的主人。
三、小品表演1、看小品,并讨论:此时,明敏心里到底是怎样想的?她该怎样做?(小品内容见《学生活动手册》第27页)。
2、师:看到明敏这样伤心难过,老师真想帮帮她,让我们去试一试吧!(老师走上前,在明敏耳边轻轻说了几句话,明敏破涕为笑,并拿出揉皱的试卷仔细修改起来。
)猜一猜:老师对明敏说了什么?3、引导交流,注意辨析学生的想法是否合情合理。
4、教师点拨:有时候,我们只要适当鼓励自己,增强自信,并以更严格的要求自律,那么很多情况下产生的不良情绪将会得到控制。
四、打开心锁1、鼓励大家开动脑筋,试着将《学生活动手册》第28页中罗列的不良心情和调节方式用直线连起来。
2、学生交流后,教师概括:同学们,只要有克服不良情绪的信念并及时鼓励自己,努力严格要求自己,你就能真正成为自己情绪的主人。
六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上册)
六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上册)第一章:认识自我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自我认识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积极认识自我,增强自信心。
引导学生学会用积极的方式看待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1.2 教学内容讨论自我认识的意义。
分享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学习如何积极看待自己。
1.3 教学活动让学生画出自己的自画像,并写下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自画像和想法。
教师引导,总结如何积极认识自我。
第二章:情绪管理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情绪管理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学会表达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引导学生学会用积极的方式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2.2 教学内容讨论情绪管理的重要性。
学习如何表达和调节情绪。
学习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2.3 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绘画或写作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表达方式。
教师引导,总结情绪管理的方法。
第三章:人际交往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和解决问题。
3.2 教学内容讨论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学习如何倾听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学习如何与他人合作和解决问题。
3.3 教学活动角色扮演,模拟人际交往的情境。
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角色扮演经验。
教师引导,总结人际交往的技巧。
第四章:应对压力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应对压力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学会放松和缓解压力的方法。
引导学生学会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压力。
4.2 教学内容讨论应对压力的重要性。
学习放松和缓解压力的方法。
学习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压力。
4.3 教学活动让学生尝试不同的放松方法,如深呼吸、冥想等。
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放松方法。
教师引导,总结应对压力的技巧。
第五章:建立目标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建立目标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学会设定和实现自己的目标。
引导学生学会坚持和调整自己的目标。
5.2 教学内容讨论建立目标的重要性。
学习如何设定和实现目标。
学习如何坚持和调整目标。
5.3 教学活动让学生写下自己的目标,并制定实现目标的计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及教案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授课教师:沈婷学校:若羌县第二小学
六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切实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
贯彻国家、省、市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精神,推进我校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努力培养学生“自知、自尊、自制、自信、自强”的心理素质,让每一位小学生都拥有健康的心灵,并真正成为身心健康的新一代。
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自我调控,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发展自我的能力。
把心理健康教育贯彻在教师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贯彻在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
二实施及工作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本着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的未发展的总体思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努力做到以下几方面的基本原则:
1.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
2.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使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
3.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
4.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5.心理健康教育要做到科学性与针对性相结合;
6.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
7.尊重、理解与真诚同感相结合;
8.预防、矫治和发展相结合;
9.教师的科学辅导与学生的主动参与相结合。
三教学目标和任务
1.最终目标:努力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开发个体潜能,培养
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具体目标:初步制订出适用于本校情况的心理健康课教材,将每周的心理健康课切实有效的开展起来,并在课程中做好观察和预案,帮助学生应对各种“压力源”,贯彻智力开发技巧在课堂中的应用。
2.任务: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
健康知识,开展辅导和咨询活动,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四主要内容
1.在健康教育课及日常生活中,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
2.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循序渐进,设置分阶段的具体教育内容:
生活规律与心理健康,适应新生活,感受学习知识的乐趣;个性爱好与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乐于与老师、同学交往,在谦让、友善的交往中体验友情;
对不良行为的认识与矫正以及自信心的培养;
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克服厌学心理,体验成功的快乐;
学会人际交往中的健康心态;五途径和方法
1.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专题讨论、启发式讲授、团体辅导并重;使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体验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及掌握如何保持心理健康的知识。
2.强化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班主任老师在健康教育时间,每个月进行一到两次心理健康教育,让他们也在增进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心理素
质中发挥积极作用;
3.设心理健康专题讲座;
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每学期举办一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讲座和专题报告,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树立正确的心理观念和态度。
4.设个别心理辅导
建立“心语信箱”、“心联馨语”对学生进行一对一地沟通,帮助学生排解心中困扰,对有关的心理行为和心理问题进行诊断、矫治,对极个别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能够及时识别,转介到医学心理诊治部门。
5.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寻找心理健康的契机,注重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人格魅力,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
班级、队活动和班主任工作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六教学进程周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时间内容 1、背书大将 2、记忆良方 3、我会读书4、考试面面观国庆节放假备注教师节国庆节放假古尔邦节期中考试元旦5、为自己加油 6、成功的阶梯 7、时间大师 8、一寸光阴一寸金 9、集体之美10、我的偶像 11、温馨的对话 12、再牵友谊之手 13、最佳搭档 14、我的抉择 15、我来决定复习考试
七德育渗透
虽然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渗透的重要途径,但德育不能“喧宾夺主”,削弱甚至代替心理健康教育的地位。
心理健康教育有着自己特定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等,其主要任务还是在于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要切忌“德育化”倾向,避免将心理健康教育变成直接的道德教学,失去间接德育渗透的优势。
同时,也不能把某些心理问题“道德化”,只有理清了二者之间的关系,明确各自的目标和任务,才能确保德育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有效实施,凸显德育渗透的效果。
若羌县第二小学二零一二年八月二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