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运动训练

合集下载

慢性心力衰竭规范化诊疗新进展答案-2024年华医网继续教育临床内科学心血管病学

慢性心力衰竭规范化诊疗新进展答案-2024年华医网继续教育临床内科学心血管病学

慢性心力衰竭规范化诊疗新进展答案2024年华医网继续教育临床内科学心血管病学目录一、慢性心力衰竭疾病概述 (1)二、心力衰竭管理指南解读——国家心力衰竭指南2023 (3)三、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药物治疗进展 (5)四、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药物治疗进展 (7)五、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应用 (9)六、心力衰竭合并非心脑血管疾病的管理 (11)七、心力衰竭常见合并症的临床管理 (14)八、慢性心力衰竭人群运动处方的制定及实施 (16)九、晚期心力衰竭的机械循环支持治疗 (17)十、心衰患者容量管理策略 (19)十一、冠心病伴舒张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与治疗 (21)十二、正性肌力药物在晚期心力衰竭中的应用 (23)十三、心力衰竭的实验室诊断 (25)十四、心脏超声基础 (27)十五、急性右心衰竭的规范化治疗 (29)一、慢性心力衰竭疾病概述1.在心衰的分期中,哪一期患者表现为有心衰风险因素但无症状和体征?()A.A期B.B期C.C期D.D期E.以上都是参考答案:A2.基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将心衰分为哪几个类型?()A.急性心衰、慢性心衰B.左心衰、右心衰、全心衰C.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射血分数改善的心力衰竭、射血分数轻度降低的心力衰竭、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D.收缩性心衰、舒张性心衰E.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射血分数中度降低的心力衰竭、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参考答案:C3.以下属于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II级的是()A.休息时也有症状B.活动明显受限C.活动轻度受限D.活动不受限E.不能下床并需静脉给药支持参考答案:C4.我国心衰的主要病因是()A.高血压和冠心病B.瓣膜病C.扩张性心肌病D.内分泌代谢性疾病E.肺部疾病参考答案:A5.慢性心衰的治疗目标是()A.预防住院B.改善临床状态C.降低死亡率D.提高生活质量和功能能力E.以上都是参考答案:E二、心力衰竭管理指南解读——国家心力衰竭指南20231.对心衰“易损期”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指心衰住院患者在出院后3个月内B.发生心血管死亡或心衰再住院的风险较低C.推荐住院期间临床稳定后或出院前尽早启动GDMTD.出院前应该仔细评估容量负荷状态,优化减容治疗方案E.推荐在患者出院后 1-2 周内进行早期随访参考答案:B2.以下哪项措施不是心力衰竭A期患者一级预防的推荐?()A.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B.高血压患者,推荐积极降压治疗C.定期使用利尿剂D.2型糖尿病,推荐SGLT2iE.高心衰风险T2D患者使用沙格列汀参考答案:C3.以下哪个药物在HFrEF、HFmrEF、HFpEF治疗中均得到I类推荐A.SGLT2iB.β受体阻滞剂C.MRAD.ACEi/ARB/ARNIE.维立西呱参考答案:A4.对于HFrEF药物管理建议,不是I类推荐的是()A.维立西呱B.ACEI/ARB/ARNIC.MRAD.β受体阻滞E.SGLT2i参考答案:A5.以下对射血分数改善的心力衰竭管理错误的是()A.维持药物治疗B.可以停用改善疾病预后“新四联”药物C.定期随访D.继续生活方式管理E.避免大量饮水,过度输液、酗酒参考答案:B三、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药物治疗进展1.关于SGLT2i在HFrEF人群中开展的大型3期临床研究,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研究目的均为探索在标准治疗基础上加用SGLT2i对射血分数降低性HF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B.EMPEROR-Reduced研究及DAPA-HF研究的主要终点均达成C.EMPEROR-Reduced研究及DAPA-HF研究均纳入了LVEF小于40%的心衰人群D.EMPEROR-Reduced研究及DAPA-HF研究的研究对象均合并糖尿病E.EMPEROR-Reduced研究及DAPA-HF研究的研究对象包括不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参考答案:D2.以下对VICTORIA研究和对维立西呱相关推荐错误的是()A.研究纳入近期发生失代偿性心力衰竭,射血分数低于45%的患者B.研究证明维立西呱可降低高风险心衰患者心血管死亡和首次因心衰住院发生风险C.推荐近期发生过心衰加重事件、NYHA II - IV级,LVEF<45% 的心衰患者,在标准治疗基础上尽早加用维立西呱(IIa)D.低血压不是维立西呱的禁忌症E.妊娠期妇女是禁忌参考答案:D3.关于ARNi在HFrEF中的应用,描述错误的是()A.对于症状性 NYHA Il-Ill 级的 HFrEF 患者,建议使用 ARNi以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1A类推荐B.ARNi有ARB和脑啡肽酶抑制剂的作用,后者可升高利钠肽、缓激肽和肾上腺髓质素及其他内源性血管活性肽的水平。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主要症状和治疗计划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主要症状和治疗计划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主要症状和治疗计划一、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主要症状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心脏疾病,其主要特征是心脏无法有效泵血至全身,导致体内液体潴留和充血。

这种情况会引起各种明显的症状,包括以下方面:1. 呼吸困难: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患者可能感觉气喘或不能深呼吸。

这是因为肺部受到了液体积聚的影响,导致呼吸道受限。

2. 浮肿:由于液体潴留在组织中,特别是下肢、腹部以及静电aldosterone水平升高所造成。

3. 疲劳和乏力:由于心脏泵血不足,身体无法得到足够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供应,患者经常会感到乏力和虚弱。

4. 心悸:患者可能感到自己的心脏跳动异常快速或跳动不规律。

5. 咳嗽和咳痰:由于肺部淤积的液体刺激呼吸道,引发持续性咳嗽以及有时伴随有血痰。

6. 食欲不振和消化问题:充血性心力衰竭也会影响消化系统功能,导致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情况。

除了上述主要症状外,充血性心力衰竭还可能伴随其他一些辅助征象,例如焦虑、睡眠障碍、体重增加等。

这些不同的症状组合可根据个体情况而异,且与心脏未能有效泵血至全身有关。

二、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计划针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计划通常旨在减轻症状、控制进展,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一般而言,治疗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药物治疗:药物是控制充血性心力衰竭最常用和有效的方法之一。

常见的药物包括利尿剂,用于减轻体内液体潴留;血管扩张剂,如ACE抑制剂和β受体拮抗剂,用于降低心脏负荷并改善心脏功能;洋地黄类药物,可以增强心肌收缩力等。

2. 膳食管理:充血性心力衰竭需要进行严格的膳食管理。

患者应限制盐的摄入量,以减少液体潴留和浮肿。

此外,饮食要注重均衡,并遵循医生或营养师给出的建议。

3. 心理支持:面对充血性心力衰竭带来的症状及治疗过程中的不适感,患者往往会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因此,在治疗计划中也应包含心理支持措施或者适时咨询专业心理咨询师。

4. 遵循医嘱:患者需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变化,并定期复诊以及接受必要的检查。

步行运动训练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的康复

步行运动训练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的康复
Abta t Obetv : To e au t h e a itt nefcso l x rietann a e nme iiet ea yo e r src : j cie v laet er h bl ai fet fwak e e cs riig b s do dcn h rp n h at i o
再 次住 院 比率 明 显 低 于 B 、C组 ( 均< 00 ) P . 5 ;A 组 与 运 动 训 练 前 及 B 、C组 比较 静 息 心 率 明 显 下 降 ,6 n步 行 mi 距离 和 L F显 著 增 加 ( < O o ) VE P . i ;3组 血 压 和 L Dd 明显 变 化 。结 论 :按 运 动处 方 进 行 步 行 训 练 方 式 对 于 心 VE 无 力衰 竭 患 者 的 心 脏 功 能 康 复是 有 效 。并 安全 的 。
F C u - u . Z E - e , F Yu - e g,CHE L - u n, HE n - n , HUANG u - h n , Z U h n h i OU n f i U nhn N iy a Do gmi g Jnz ag HAO h ‘ i Z i me ・
f n t n i a i n s wih c n e tv e r al r CHF .M e h d : A o a f6 1CHF p te t al r a e t e — u ci n p te t t o g s i eh a tf i e( o u ) to s ttl 2 o a in s( l t e t d wi r d he ii e r n o y a sg e O t r e g o p :g o p A,2 2 c s s r a e t l x r ie t an n c o d n x r ie c n ) a d ml s i n d t h e r u s r u 1 a e 。te td wi wa k e e cs r i ig a c r i g e e cs h p e c i t n:g o p B,2 3 c s s r a e t n o r g x r ie u t o te e cs r s rp in;g o pC ( o to r s rp i o ru 0 a e ,t e t d wih e c u a ee e cs ,b twi u x r iep e c i t h o ru c nr l g o p .2 6 c s s wih u x r ie tan n . Re t g h a t r t ( r u ) 0 a e . t o te e cs r i i g s i e r a e RHR) n ,b o d p e s r ( P) n wa k n e t lo r s u e B ,6 mi l i g t s

太极拳运动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康复的作用

太极拳运动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康复的作用
te t d w t h d W xn o n h n t eb s f o t et e a y r e ihS a o b ig f r6 mo t so h a eo ui h r p .Th a o r n eNYHA a da u cin ca s q a t f i ,6 c r i f n t ls , u l y o f c o i le
姚成 栋 ,李 福 ,马 毅 兵
摘要 : 目的 :观察 长 期 太 极 拳 运 动 对 慢 性 心力 衰 竭 ( CHF )患 者 康 复 的 作 用 。方 法 :选 择 C HF患 者 10例 ( 功 5 心 能 Ⅱ级 ) ,随 机分 为常 规 治 疗 对 照 组 ( 简称 对 照组 ,7 O例 ) 和 太 极 拳 运 动 康 复 组 ( 复 组 ,8 康 O例 ) ,对 照组 给 予标 准 心 力 衰 竭常 规 药 物 治 疗 ,康 复组 在 常 规药 物 治 疗 的基 础 上 进 行太 极 拳 康 复 运 动 , 为期 6个 月 。 两组 患 者 于入 组 时 及 6个 月期 满 时 分 别 测试 心 功 能级 别 、生 活 质 量 评 分 、6 n步 行 距 离 ( MW T 、左 室 射 血 分 数 ( VE ) 和左 室 mi 6 ) L F 舒 张 末 期 内径 ( V D ) L E d 。结 果 :与 对 照 组 比较 ,康 复 组 在 心 功 能 分 级 、 生 活 质 量 评 分 [ (5 4 1. ) 分 : ( 4. ± 22 3 . 士 1. )分 ] MW T [ (6 ± 12 m : (5 土 9 )m] VE [ (9 6 士 7 2 ) : ( 8 6 ± 9 3 ) ] 26 45 、6 41 0) 54 4 、L F 3. 2 . 8 4 . 3 . 7 、 L E d[ (5 3- . ) mm ; (0 7 .) mm3均 有 明 显改 善 ( < O 0 ) V D 6.481 6 . 士6 5 P . 1 。结 论 :太 极拳 运 动 能 有 效 改 善 慢性 心 力 衰 竭 患者 的心 功 能 和 生 活 质 量 ,促 进 患 者 的 康 复 。 关 键 词 :太极 拳 ;心 力衰 竭 , 充血 性 ;康 复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胸腔积液
第三心音奔马律及静脉 压增高(>16cmH2O )
治疗5天以上体重减轻
肺活量降低至最大肺活量的1/3 心动过速(≥120次/分钟) 治疗5天以上体重减轻≥4.5kg
≥4.5kg
符合两项主要标准或一项主要标准加两项次要标准即可确诊
康复评定
1.心电运动试验 以心电图为主要检测手段,通过逐步增加运 动负荷,观察受试者运动时各种反应,判断 心、肺骨骼肌储备功能功能和机体对运动实 际耐受能力(首选方法) 禁忌症:不稳定心衰
A期 高危期,无器质性心脏病或心力衰竭症状, 有效
可发展为心脏病的高危因素
治疗
B期 已有器质性心脏病,无心力衰竭症状
有效
干预
C期 器质性心脏病,既往或目前有心力衰竭症状
D期 需要特殊干预治疗的难治性心脏病
概述
分级(1928年NYHA)
分级
评定 标准
Ⅰ级 患者有心脏病,平时一般体力活动不引起疲乏、心悸、呼吸困难 或心绞痛,日常活动不受限制
包括8个领域,36个项目,评定分为5个等级。 每一维度最大可能评分为100分,最小分为0分, 8个维度评分之和为综合分数,得分越高代表功能 损害越轻,QOL越好
康复评定
SF--36 主要用于14岁以上普通人群 各类病人总体健康状况的评价 (躯体功能、躯体角色、肌肉疼痛、总的健 康状况、活力、社会功能、情绪角色、心 理卫生)
AHA危险分层标准(A-D级)
康复评定
6 分钟步行试验 是一项简单易行、安全方便的试验,用以评 定HF患者的运动耐力的方法。要求患者在 平直的走廊里以尽可能快的速度行走,测定 6 分钟的步行距离 426 ~550m 为轻度心功能不全 150 ~425m 为中度心功能不全 <150m为重度心功能不全

步行训练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功能康复的影响

步行训练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功能康复的影响

关 键 词 :心力 衰 竭 ,充血 性 ;运 动 试 验 ;心 脏 功 能 试验 ;老 年人 文 章编 号 :1 0 — 0 4 ( O 0 54 6O 0 80 7 2 l )O —5 一4
Do: 1 . 9 9 jis . 0 8 0 7 . 0 0 0 . 2 i 0 3 6 /.s n 1 0 — 0 4 2 1 . 5 0
a 步 r n 行 距 离 和左 室 功 能无 明显 差 异 ( > 0 0 )运 动 训 练 6 月 后 各 组 死 亡 情 况 没 有 差 别 ; 行 运 动 训 练 组 总 再 次 i P .5 ; 个 步
住院 率 (0 4 : 3 6 ) 因 心血 管 疾 病 再 次住 院 率 ( 18 : 2 8 ) 2 . 3 . 和 1. % 2. 明显 低 于 列 照 组 ( P均 < 00 ) 与运 动训 练 .5 ;
Abtat Obet e sr c: jci :To e au t h fet fwakn riig o g d p t ns wih c r nch atfi r ( v v laeteefcso lig tann n a e ai t t ho i e r al e CHF) e u .
W a k n r i i g i pr v s he r u c i n i g d p te t t hr ni a t f iu e / l i g t a n n m o e a tf n t o n a e a i n s wih c o c he r a l r , YAN u H a,FU Chu — i n hu ,ZOU — En
前 及 对 照组 治 疗 后 比较 , 复组 治 疗 后 静 息 心 率 明 显 下 降 [ 7. ± 1. )次/ n (7 . 士 】 . )次 / i 康 (2 1 7 5 mi, 4 3 68 a r n:(6 ± 68

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运动康复的研究进展

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运动康复的研究进展

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运动康复的研究进展孙秋;肖丽娜;石帆【摘要】各种原因导致的心力衰竭是心脏病病人丧失劳动力和死亡的常见原因,是当今医学面临的一大挑战.心脏运动康复即通过有氧、抗阻等运动对心力衰竭病人进行训练,从而改善病人心力衰竭症状,延缓疾病进展,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及运动耐量.现就如何进行心脏康复运动适应证、康复运动禁忌证、安全性、运动形式及康复效果评价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期刊名称】《全科护理》【年(卷),期】2018(016)030【总页数】4页(P3732-3735)【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康复运动;研究【作者】孙秋;肖丽娜;石帆【作者单位】550003,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550003,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550003,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54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不同原因导致心肌损伤,造成心室功能或结构受损,从而导致心脏充盈和射血分数功能障碍,并伴有疲乏、呼吸困难和体液潴留等临床表现,前两者导致病人活动受限,后者导致水肿,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1]。

据《中国心血管病2013摘要报告》统计:在我国人群中,心力衰竭的患病率达到0.9%。

至2015年,我国心力衰竭病人已达450万例,且人数正呈逐年上升趋势,其生存率与肿瘤相当[2]。

近年来,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已取得很大进步,但病人仍受其临床症状的困扰,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下降[3]。

为减轻各种临床症状,过去认为心力衰竭病人应该限制体力活动,以减轻心脏负荷,但近年来,随着心脏康复运动研究的进展,心脏运动康复已成为唯一能降低CHF病人发病率、病死率及改善生活质量的二级预防方案[4],并成为一级推荐治疗方案[1]。

国外对于CHF运动康复的研究较为成熟[5],我国对CHF的运动康复研究开展较晚,本研究就国内外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康复运动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CHF病人运动康复治疗方案的实施提供依据。

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士)《专业知识》练习题+答案

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士)《专业知识》练习题+答案

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士)《专业知识》练习题+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肌力训练的作用不包括()。

A、帮助维持肌病患者的肌肉舒缩功能B、明显地改善糖代谢水平C、防治制动后的肌萎缩D、增强腹肌和盆底肌训练防治内脏下垂E、促进外周神经损伤后的肌力恢复正确答案:B2.肌肉肌腱完全断裂,缝合术后3个月可以开始做什么训练?()A、负重运动B、被动运动C、不负重的主动运动D、用力牵拉E、抗阻运动正确答案:A3.脑卒中患者恢复期康复治疗目的是()。

A、进一步恢复神经功能,争取达到步行和生活自理B、使用辅助器具,补偿患肢功能C、训练和利用患者残余功能,尽可能使患者回归家庭,回归社会D、积极处理急性期发生的并发症,并预防新的并发症出现E、以床上被动运动为主,开展床上生活自理的康复训练正确答案:A4.脑性瘫痪的言语治疗不包括()。

A、语言发育迟缓训练B、进食训练C、构音障碍训练D、日常生活交流能力的训练E、Vojta法训练正确答案:E5.冷冻疗法是指什么温度范围的治疗?()A、﹣100℃以下B、﹣100~0℃C、0℃至体温以下D、0℃E、﹣200℃以下正确答案:B6.插入电位延长及出现自发电位常表示()。

A、肌纤维失神经B、肌炎C、肌强直D、肌营养不良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E7.Ⅰ度烧伤患者后期瘢痕增生伴有痒感,最好采取的治疗是()。

A、红外线疗法B、音频电疗C、蜡疗D、直流电碘离子导入疗法E、超声波疗法正确答案:B8.烧伤创面植皮术后,关节制动的期限是在术后()。

A、1周内B、4周C、5周D、2周E、3周正确答案:A9.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肌力训练的原理是()。

A、增强心脏功能B、通过改善肌肉血液循环,从而改善内呼吸过程C、增强通气功能D、改善脑功能E、增强血液功能正确答案:B10.下列哪项是听理解严重障碍的失语症?()A、完全性失语B、经皮质运动性失语C、命名性失语D、Broca失语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A11.下列哪项是肩关节的功能位?()A、肩外展50°,前屈40°,内旋25°B、肩外展50°,前屈40°,内旋15°C、肩外展50°,前屈20°,内旋25°D、肩外展30°,前屈20°,内旋15°E、肩外展30°,前屈40°,内旋15°正确答案:C12.人体对电流的阻抗随电流频率的上升而有什么变化?()A、无变化B、下降C、上升D、不定E、双相正确答案:B13.在无运动瘫痪及失调的情况下,患者不能完成以前所能完成的动作,称为()。

医学三基康复科习题库(附答案)

医学三基康复科习题库(附答案)

医学三基康复科习题库(附答案)一、单选题(共71题,每题1分,共71分)1.顽固性三叉神经痛最佳方法可选用( )A、冷疗B、深部脑刺激C、射频D、热疗(超短波)E、间动电疗正确答案:C2.下列关于脊髓灰质炎的描述,错误的是A、常常遗留比较严重的后遗症B、主要引起脊髓前角运动神经细胞的损害C、病毒主要侵犯外周神经系统D、脊髓灰质炎是一种传染病E、脊髓灰质炎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正确答案:C3.下列异位骨化的处理,错误的是A、运动时需要注意无痛原则B、通常需要采用药物、理疗及手术等综合措施C、早期一般采用冷疗D、最主要的是防治治疗中产生损伤E、早期一般采用热疗正确答案:E4.哪项不是上肢运动功能检查项目( )A、拇、示、中指抓握、侧捏B、拇指与其他各指的对捏C、前臂的旋前旋后功能D、运用上肢放置物体E、两点分辨位置正确答案:E5.下列哪项不是肌痉挛的主要处理措施A、神经溶解治疗B、巴氯酚C、解除诱因D、矫形器E、手法松动正确答案:E6.脑卒中肢体功能恢复的顺序是A、足→手→髋B、肩→手→足→髋C、上肢→下肢D、肩→拇指→手E、下肢→上肢正确答案:E7.李某,男,9 岁。

幼时患小儿麻痹后遗症表现为右下肢无力跛行,右下肢较左下肢短缩 2cm。

肌肉轻度萎缩,肌力减退,肌力均在 3~4 级,但仍能独自行走、上下楼梯稍费力,生活自理。

属以上何类型( )A、心肺残疾B、残障C、残损D、感官残疾E、残疾正确答案:E8.一个步态周期是指( )A、从一侧足的足跟着地起,到同一侧足跟再次着地为止的连续过程所用的时间B、从一侧足的足跟着地起,到双足的足跟着地止C、从一侧足尖着地起,到另一侧足的足跟着地止的连续过程D、从一侧足跟着地起,到双足再下一次足尖着地止的连续过程E、从一侧足的足尖着地起,到同一足的足跟着地止的连续过程正确答案:A9.周围神经损伤不包括A、神经失用B、神经断裂C、白质变性D、轴突断裂E、瓦勒氏变性正确答案:C10.下列肥胖标准不正确的是A、男性腰围和臀围比>0.9B、女性体内脂肪百分量>25%C、女性腰围和臀围比>0.8D、男性体内脂肪百分量>25%E、体重质量指数>28正确答案:E11.王某,男,54 岁。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康复运动疗法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康复运动疗法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康复运动疗法本文介绍了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康复运动疗法,包括CHF患者的CHF病理生理学及康复运动治疗机理,心肺功能的评估,禁忌证和适应证以及康复运动疗法。

标签: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康复运动;心肺功能1 概述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是指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肌收缩力减弱、心排血量下降而引起的一组综合征,为各种器质性心脏病的晚期表现或最终归宿。

其在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ca Death,SCD)占有54.6%[1],也是最主要的死亡原因。

临床治疗包括药物和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有ACE抑制剂、地高辛、血管扩张剂等,而非药物疗法治疗:电生理治疗、心肌修复-干细胞治疗、左心室辅助装置、全人工心脏、外科手术、血液净化治疗、基因治疗、患者的教育管理等[2]。

然而心衰所导致的外周肌肉失健(deconditioning)并不能因为临床治疗而得到纠正,无疑是残疾的一种类型。

CHF患者骨骼肌能量代谢的重要供能方式是无氧代谢的糖酵解,这种氧利用障碍的代谢异常并非是骨骼肌血氧供应异常的直接反应。

一般认为各种原因引起的骨骼血循环改变,以及CHF心源性骨骼肌功能性废置可能是这种异常的基本因素。

但引起CHF骨骼肌细胞结构异常的具体机制尚不清楚。

有研究提示[3],反复而适量的骨骼肌煅炼或氧运动训练,不仅可以提高CHF患者的运动耐力,而且还可以提高骨骼肌的氧合能力及其功能。

对CHF患者采用适度的康复运动治疗,近期内心脏功能即可得到更好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4]。

2 CHF病理生理学及康复运动治疗机理2.1 病理生理改变2.1.1 心血管方面的改变CHF最主要主诉及主要特征之一是运动耐量下降,体力活动受限等。

维持运动能力的心泵功能主要包括:心率储备、心肌收缩力和心室扩张潜力、维持右心功能的能力和降低外周循环阻力的能力、耐受肺毛细血管压增高的能力。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康复治疗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康复治疗

用 的文 献 , 共3 1 篇 文章 , 其 中随机对照研究 1 4 篇, 随机 交叉
研究 8 篇, 非随机对 照研 究 2 篇, 运动前后 比较研究 7 篇 。其 中2 7 / 1 1 / 1 6 篇发 现生
担, 迫切需要康 复治疗的参与。
1 心脏康复对 C HF患者有效的证据
存质 量提 高 , 1 / 3 1 篇发 现死 亡率下 降 , 1 / 3 1 篇发 现心脏 事件
相关再住 院率下 降。至 2 0 0 8 年, E T对 C HF 患者安 全有效的
观念被普遍接受 ” 。
长 期 以来 , 心脏 病学 界一直 提倡 C HF患者 多休息 和 限
制 体力活 动 。 自上世纪 8 0 年 代 以来 , 这种观 念开始逐 渐改
变。
2 0 1 0 年发 表 的一 篇系 统综 述n , 检索 比较 常 规治疗 与
E T + 常规 治疗对 C H F效果的随机对照研究 。至2 0 0 8 年1 月,
1 9 9 0 年, 第 一 篇 运动 训 练 ( e x e r c i s e t r a i n i n g , E T ) 对 于
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R e h a b i l i t a t i o n Me d i c i n e ,J a n . 2 0 1 4 ,V o 1 . 2 9 , N o . 1

综述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康复治疗
刘淑 芬 陈丽 霞 。
C HF 患者疗 效的文章 发表 。这 是一个设计 良好 的研究 , 使 用 了严格 的对照 。结果 显示 , E T能将 C H F患者 的峰值氧耗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康复运动疗法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康复运动疗法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康复运动疗法作者:韦华清兰枝东蒙恩绩来源:《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年第13期【摘要】本文介绍了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康复运动疗法,包括CHF患者的CHF病理生理学及康复运动治疗机理,心肺功能的评估,禁忌证和适应证以及康复运动疗法。

【关键词】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康复运动;心肺功能1 概述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CHF)是指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肌收缩力减弱、心排血量下降而引起的一组综合征,为各种器质性心脏病的晚期表现或最终归宿。

其在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ca Death, SCD)占有54.6%[1],也是最主要的死亡原因。

临床治疗包括药物和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有ACE抑制剂、地高辛、血管扩张剂等,而非药物疗法治疗:电生理治疗、心肌修复-干细胞治疗、左心室辅助装置、全人工心脏、外科手术、血液净化治疗、基因治疗、患者的教育管理等[2]。

然而心衰所导致的外周肌肉失健(deconditioning)并不能因为临床治疗而得到纠正,无疑是残疾的一种类型。

CHF患者骨骼肌能量代谢的重要供能方式是无氧代谢的糖酵解,这种氧利用障碍的代谢异常并非是骨骼肌血氧供应异常的直接反应。

一般认为各种原因引起的骨骼血循环改变,以及CHF心源性骨骼肌功能性废置可能是这种异常的基本因素。

但引起CHF骨骼肌细胞结构异常的具体机制尚不清楚。

有研究提示[3],反复而适量的骨骼肌煅炼或氧运动训练,不仅可以提高CHF患者的运动耐力,而且还可以提高骨骼肌的氧合能力及其功能。

对CHF患者采用适度的康复运动治疗,近期内心脏功能即可得到更好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4]。

2 CHF病理生理学及康复运动治疗机理2.1 病理生理改变2.1.1 心血管方面的改变 CHF最主要主诉及主要特征之一是运动耐量下降,体力活动受限等。

维持运动能力的心泵功能主要包括:心率储备、心肌收缩力和心室扩张潜力、维持右心功能的能力和降低外周循环阻力的能力、耐受肺毛细血管压增高的能力。

充血性心力衰竭-疾病研究白皮书

充血性心力衰竭-疾病研究白皮书

充血性心力衰竭-疾病研究白皮书第一部分充血性心力衰竭-疾病概述 (2)第二部分充血性心力衰竭-疾病的病因分析 (4)第三部分充血性心力衰竭-疾病的主要症状及临床表现 (7)第四部分充血性心力衰竭-疾病的发展趋势分析 (9)第五部分充血性心力衰竭-疾病患者的分布情况 (11)第六部分充血性心力衰竭-疾病的鉴别诊断 (13)第七部分充血性心力衰竭-疾病的权威治疗医院与机构 (15)第八部分充血性心力衰竭-疾病的临床治疗方案 (17)第九部分充血性心力衰竭-疾病的护理方案 (19)第十部分充血性心力衰竭-疾病的科学管理 (22)第一部分充血性心力衰竭-疾病概述充血性心力衰竭-疾病概述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是一种心脏病,由于心脏无法有效泵血,导致心脏无法满足身体对氧气和营养物质的需求而产生的临床综合征。

该病症通常由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引起,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I. 疾病背景心力衰竭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是心血管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住院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据统计,全球每年约有920万例新发心力衰竭病例。

尽管近年来在心脏病的治疗和预防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病率仍然呈上升趋势,对患者和医疗资源造成了巨大负担。

II. 病因与分类充血性心力衰竭可由多种疾病和因素引起,最常见的包括:高血压:长期高血压导致心脏肥厚,减弱其泵血功能,最终导致心力衰竭。

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疾病引起的心肌梗死导致部分心肌损害,影响心脏泵血功能。

心脏瓣膜病:瓣膜病变如二尖瓣或主动脉瓣狭窄或关闭不全会导致心脏负荷增加,最终导致心力衰竭。

心肌病:心肌病是指心肌结构和功能异常,可能由遗传因素、感染、毒素或其他未知因素引起。

内分泌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等内分泌疾病可导致心血管系统损害。

根据心脏结构和功能状态,充血性心力衰竭可以分为左心衰竭、右心衰竭和全心衰竭。

长期运动训练使慢性稳定型心力衰竭患者标准药物疗效更佳

长期运动训练使慢性稳定型心力衰竭患者标准药物疗效更佳
m i aki e ta d e h ar i gr phy w e e m e s r d i l te sbe o ea fe n w l ng t s n c oc d o a r a u e n alpa int f r nd a tr ET . Re ut A fe e r, lf s ls: t r1 y a et
me ii et e a y i a in swih c n e tv e r f i r CHF) M eh d :Th 0 CHF p te t r a d ml s d cn h r p p t t t o g si e h a t al e( n e u . tos e3 ai n s we e r n o y a — sg e o a 1 y a x r iet an n r u ( ,n 1 )a d n n e e cs r i i g g o p a o t o G2 i n d t 一 e re e cs r i i g g o p G1 一 5 n o — x r ie tan n r u sa c n r l( ,n= 1 ) .6 5
维普资讯
血 管 康 复 医学 杂 志 2 0 0 8年 2月第 1 第 1期 C i JC riv s Re aiMe , e 08 Vo ! . 7卷 hn ado ac hbl dF b2 0 , l


康 复 论 著

v n rc lre d da tl i n in ( e tiua n — isoi dme so IVEDd dmiih d mak dy b t n G1 a d G2 ( o to r u ) r : fo c ) i ns e r e l o h i n c n r lg o p G1 rm

慢性心衰患者的康复练习题

慢性心衰患者的康复练习题

慢性心衰患者的康复练习题1.慢性心衰患者康复训练的作用A.增加肺活量,预防肺部感染B.改善胃的消化功能,有利于机体健康的改善C.提高骨骼肌对运动的适应性及氧合代谢能力D.改善骨骼肌组织学和生物学性状E.以上均是2.心力衰竭时,机体不可能出现哪项变化A.通过紧张源性扩张加强心肌收缩力B.交感神经兴奋使心率加快C.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增加血容量D.组织摄氧和利用氧能力增强E.动脉压和静脉压可保持正常3.心力衰竭时有关心率加快的叙述,哪项是不正确的A.无论急性或慢性心力衰竭,心率都加快B.心率加快是最容易被迅速动员起来的一种代偿活动C.心率越快其代偿效果越好D.心率加快可能与交感神经兴奋有关E.代偿作用有限,不太经济4.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康复治疗的禁忌证是()A.稳定性慢性心衰B.心功能I级C.心功能I级D.心功能II级E.运动中血压和心率不升5.慢性左心衰竭导致()A.肺气肿B.肺不张C.肺水肿D.肺脓肿E肺褐色硬化6.慢性左心衰竭早期表现常是() 。

A.劳力性呼吸困难B.阵发夜间呼吸困难C.端坐呼吸D.咳大量粉红色泡沫样痰7.慢性右心衰竭最常见的症状是()A疲倦、乏力B心源性呼吸困难C.咳嗽、咳痰D.腹胀、纳差、恶心、呕吐E.头量、心悸8.心功能降低时最早出现的变化是A.心输出量降低B.心力贮备降低C.心脏指数降低D.射血分数降低E.动脉血压降低9.左心衰竭时A.射血分数降低,心脏指数降低,肺动脉楔压升高B.射血分数降低,心脏指数降低,肺动脉楔压降低C.射血分数升高,心脏指数降低,肺动脉楔压升高D.射血分数降低,心脏指数升高,肺动脉楔压降低E.射血分数降低,心脏指数升高,肺动脉楔压正常10.左心功能不全时发生呼吸困难的主要机制是A.心脏缺血缺氧B.低血压C.肺淤血、肺水肿D.体循环淤血,回心血量减少E.以上都不。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护理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护理
Ⅰ级:不限制一般体力活动,积极参加体育锻 炼,但必须避免重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
Ⅱ级:适当限制体力活动,增加午睡时间,强 调下午多休息,不影响轻体力工作和家务劳动。
Ⅲ级:严格限制一般体力活动,每天有充分的 休息时间,但日常生活可以自理或在他人协助下 自理。
Ⅳ级:绝对卧床休息,舒适体位,生活他人照 顾,可在床上做肢体被动运动、轻微的屈伸和翻 身,逐步过渡到床边坐起和下床活动。
心力衰竭时由于尿量减少,水钠代偿性潴留,全身 循环血容增多,前负荷增加;心衰时交感神经兴奋性 增高,小静脉收缩,容量血管床减少,导致前负荷增 加,心肌缺血缺氧。前负荷的大小决定了心肌收 缩的初长度。在心脏瓣膜关闭不全时,前负荷过 重,久之,可导致心力衰竭。
(2)后负荷或称压力负荷,是指心脏收 缩时所必须承受的负荷,相当于心腔壁在 收缩时的张力,但一般常与主动脉压作为 左心室后负荷的指标。
心力衰竭时有肺循环和体循环的瘀 血,故也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功能不全是一个更广泛的概念, 心力衰竭是指伴有症状的心功能不全, 但心功能不全不一定有心力衰竭。
又称气急或气促,是病人在休息或较轻 体力活动中自我感觉到的呼吸异常。循环 系统疾病引起的呼吸困难最常见病因是左 心衰竭,也可出现于右心衰竭、心肌病、 心包炎等。
由于心排血量突然骤减、中断或严重低 血压而引起一时性脑缺血、缺氧,表现为 突发的短暂意识丧失。常见原因有心律失 常、心脏瓣膜病、心肌梗塞、心肌疾病、 心脏压塞等。
(1)前负荷是指:心脏收缩前的负荷,即指心 室舒张末期的容积或舒张末期的压力。影响前负 荷的因素有全身血容量、静脉系统紧张度、心室 剩余血量、心室充盈压等。
7.遵医嘱及时正确用药,注意药物作用和副作用。
(1)洋地黄:注意用药前后心率及洋地黄的毒性反 应,用洋地黄前后测脉搏,脉搏低于60次/分时, 不用洋地黄。

其他主治系列-康复医学【代码:348】-专业知识-内科疾病

其他主治系列-康复医学【代码:348】-专业知识-内科疾病

其他主治系列-康复医学【代码:348】-专业知识-内科疾病[单选题]1.冠心病患者的主要功能障碍不包括()。

A.行为障碍B.心血管功能障碍C.全身运动耐力减退D.呼吸功能障碍(江南博哥)E.认知障碍[单选题]2.患者,女,68岁,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住院治疗,好转而出。

现出院2周,此时康复运动方案不宜选择()。

A.跑步B.室内外散步C.园艺活动D.家庭卫生E.作业治疗[单选题]3.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康复治疗的目的不包括()。

A.提高生活质量B.尽可能减轻症状C.治疗引起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原发病D.延长寿命E.保持一定的社会交往和工作能力[单选题]4.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原理不包括()。

A.改善肺通气和换气功能B.控制感染C.改善痰液性状D.消炎E.促进排痰[单选题]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复治疗的禁忌证不包括()。

A.合并近期肋骨骨折B.合并严重肺高压C.合并不稳定心绞痛D.病情稳定的COPD患者E.明显肝功能异常[单选题]6.关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肌训练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吹蜡烛法是吸气训练B.呼吸肌训练可以改善呼吸肌耐力,缓解呼吸困难症状C.腹肌训练是在仰卧位,腹部放置沙袋作挺腹训练D.吸气训练方法是:采用口径可以调节的呼气管,在患者可接受的前提下,将吸气阻力增大,以增加吸气肌耐力E.吹瓶法是呼气训练[单选题]7.下列不是哮喘缓解期的康复治疗方案的是()。

A.健康教育B.放松训练C.控制体重D.有氧运动E.控制环境诱发因素[单选题]8.以下不是冠心病Ⅰ期康复适应证的是()。

A.无心衰B.无明显心绞痛C.血压基本正常D.安静心率为120次/分E.偶发室性期前收缩[单选题]9.过去被列为冠心病康复治疗禁忌证的情况,而现在正在被逐步列入适应证的范畴的是()。

A.Ⅲ期康复B.临床治疗,暂不康复C.Ⅱ期康复D.Ⅰ期康复E.Ⅳ康复[单选题]10.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康复治疗的原理不包括()。

A.改善认知功能B.改善骨骼肌失健C.改善血液流变学D.改善自主神经功能E.改善运动能力[单选题]11.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物理治疗,不应采用的方法是()。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危害与治疗原则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危害与治疗原则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危害与治疗原则一、引言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常见且危险的心脏疾病,其发生率逐渐增加。

本文将重点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对患者的危害以及治疗原则。

二、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危害1. 心功能受损:在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由于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导致全身组织器官供氧不足、代谢产物堆积,进一步加重了患者的症状。

2. 呼吸系统受影响:由于左心功能减退,肺循环淤血,导致肺水肿及呼吸困难等与呼吸相关的症状。

3. 肾功能损伤: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容易出现低灌注状态和液体滞留,对肾脏造成损伤,甚至发展为急性肾损伤。

4. 体液潴留:因为右心负荷过大,患者可能会表现出浮肿、体重增加、下肢水肿等症状,给患者带来不适和影响。

三、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原则1. 控制基础疾病:对于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要进行积极治疗以控制其进展。

这包括采取药物治疗、手术干预或介入治疗等方法。

2. 利尿剂的应用:利尿剂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关键药物之一。

它能够通过促进尿液排泄来减少液体潴留,并缓解组织器官的水肿。

3. 血管扩张剂的使用:血管扩张剂能够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功能,并降低全身循环阻力。

常用的血管扩张剂包括ACE抑制剂、ARB受体拮抗剂等。

4. 心脏健康饮食:饮食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饮食应偏向高纤维、低盐、低脂肪,并且限制饮水量以减少液体潴留。

5. 心衰复苏治疗:对于某些情况下突然发生的急性心力衰竭,需要采取紧急复苏措施来改善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症状。

四、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并发症及处理1. 心律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常伴有各种心律失常,如室上性心动过速、房颤等。

当发现或出现心律失常时,应及时评估其危险程度并予以治疗。

2. 肺部感染:由于肺淤血和液体潴留,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易导致肺部感染。

在预防方面要加强呼吸道卫生,尽量避免感染的侵袭。

3. 血栓形成:充血性心力衰竭使得全身微循环不良,易导致静脉内稳定状态下的高凝状态,增加了血栓形成风险。

内科疾病

内科疾病

内科疾病[单项选择题]1、冠心病Ⅰ期的大便训练,错误的是()A.便秘应该使用通便剂B.卧位大便对患者不利C.腹泻可以诱发迷走反射,导致心律失常D.蹲位大便比较容易排便,应尽早让患者蹲位排便E.床边简易坐便器大便,心脏负荷和能量消耗均小于卧床大便参考答案:D[单项选择题]2、男性,65岁,因左冠状动脉主干闭塞致急性左心室广泛心肌梗死,急诊溶栓治疗后胸骨后剧痛明显缓解,现溶栓术后第2天,患者病情平稳,可进行的康复对患者不利的是()A.呼吸训练B.卧位大便C.坐位训练D.床上的肢体活动从不抗地心引力的活动开始E.床上的肢体活动从肢体远端小关节活动开始参考答案:B[单项选择题]3、高血压康复的运动疗法,错误的是()A.锻炼要持之以恒B.不排斥药物治疗C.合并冠心病时活动强度应偏小D.运动时应考虑药物对血管反应的影响E.运动后血压一般低于安静水平,应及时撤除药物,特别是2级以上的患者参考答案:E[单项选择题]4、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康复中的耐力训练,错误的是()A.训练的准备和结束活动必须充分,最好不少于10分钟B.患者一般可以耐受RPE(主观用力计分)15~20的强度C.一般采用症状限制性运动试验中峰值耗氧量的70%~75%D.运动训练开始时应该为5~10分钟,每运动2~4分钟,间隔休息1分钟E.活动量很小的患者,持续活动的总时间只有数分钟,无需专门的准备和放松活动参考答案:B[单项选择题]5、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物理治疗,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共鸣火花对刺激性干咳的镇咳作用较差B.微波疗法治疗时辐射器应对穴位C.共鸣火花治疗采用强刺激,每次20分钟,每日1次,5次为一个疗程D.超短波疗法治疗电容电极应胸背部前后对置E.氦氖激光照射为血管内照射参考答案:D[单项选择题]6、属于慢阻肺呼吸肌训练中腹肌训练的是()A.吸气时挺胸,呼气时两肩向前、低头缩胸B.仰卧位作两下肢屈髋屈膝,两膝尽量贴近胸壁的训练C.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口前10cm处,吸气后用力吹蜡烛,使蜡烛火焰飘动D.采用口径可以调节的呼气管,在患者可接受的前提下,将吸气阻力增大E.用两个有刻度的玻璃瓶,装入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运动训练梁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康复医学科,广州 510080)通讯作者:梁崎 E-mail :liang_qi@慢性心力衰竭是多种心血管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

传统治疗方法主要为强制性卧床休息,以减轻心脏负荷和机体代谢需求,但限制体力活动亦带来诸多弊端。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治疗的研究逐渐增多,其益处亦逐渐被认识。

2008年,欧洲心脏病学会更新了《急/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明确指出运动训练可提高稳定的心力衰竭患者的运动耐量和生存质量,且可能降低轻至中度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率及住院率,推荐患者规律性参加体力活动和运动训练(Ⅰ类推荐,A 级证据)[1]。

2012年,上述指南再次更新,并再次强调运动训练对心力衰竭患者的益处,强烈推荐稳定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进行规律的运动训练[2]。

2013年,美国心脏病学会基金会和美国心脏协会发布的《心力衰竭管理指南》也明确指出运动训练(规律的体力活动)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安全有效,并建议运动训练可作为稳定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常规疗法(Ⅰ类推荐,A 级证据)[3]。

2014年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制定的《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明确指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情况改善后在不引起症状的前提下,应进行规律的有氧运动,以改善心功能和临床症状(Ⅰ类推荐,A 级证据)[4]。

纽约心脏协会(NYHA )心功能分级Ⅱ~Ⅲ级患者可在康复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运动训练(Ⅰ类推荐,B 级证据),以达到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1 运动耐量下降是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主要功能障碍运动不耐受是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主要的功能障碍。

心输出量下降导致运动肌肉供血不足而影响能量供应是运动耐量下降的原因之一,但并不能完全用以解释运动耐量的降低,如运动能力与测得的左心室收缩功能之间的相关性较差[5,6],以及通过药物治疗改善中心血流动力学反应后运动能力的延迟恢复均提示尚有其他因素影响患者的运动耐量[7]。

心力衰竭患者呼吸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可对运动耐量产生不良影响。

患者生理性死腔和无效通气量的比例增加、通气/灌注失调、中枢CO 2化学受体敏感度增加等多种因素均可导致过度换气。

慢性肺动脉高压、呼吸肌力减弱和疲劳、呼吸肌组织化学改变以及肺顺应性下降均可导致呼吸变浅,进一步增加生理性死腔[8]。

上述因素导致患者运动时呼吸困难和疲乏感加剧,运动耐量下降。

影响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耐量的外周因素包括:①外周血管舒张功能异常导致运动肌肉血流供应不足。

研究表明,心力衰竭患者四肢的血流均少于健康人群,这与心力衰竭患者血管舒张功能异常有关[9]。

其机制包括: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内皮素水平增加、钠离子浓度升高及血管的僵硬程度增加等[10,11]。

②肌肉有氧代谢能力下降。

心力衰竭患者肌肉的Ⅰ类纤维减少,代之以Ⅱb 类纤维,前者主要进行有氧代谢,而后者以无氧糖酵解为主。

胞浆和线粒体内有氧代谢相关酶的浓度下降、肌肉线粒体含量减少、肌肉的毛细血管密度降低等均使肌肉对氧的摄取和利用减少[12]。

③肌动力反射激活。

位于骨骼肌上的肌动力感受器在运动早期接受代谢酸性产物刺激,调控肌肉局部的血流变化,同时也与局部交感血管收缩及运动心率增加有关。

心力衰竭患者的肌动力反射过度活跃可导致过度通气和交感神经过度兴奋,使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肌肉灌注减少,亦可导致运动不耐受[13]。

④肌肉体积减少。

与活动减少及限制后肌肉出现失适应改变有关[14]。

2 运动训练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益处规律的运动训练对于心力衰竭患者具有诸多益处,包括控制心血管危险因素,减轻心力衰竭症状,减少住院次数与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

2.1 降低死亡和再住院风险 以运动为基础的心脏康复是否能减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率仍存在争议。

2015年发表的一项荟萃分析纳入了4740例患者、33项随访、超过6个月的随机对照研究,入选患者均为收缩性心力衰竭,且射血分数≤40%;与对照组比较,心脏康复组患者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但尚无显著性差异。

运动训练可明显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再住院风险,同时显著提高其生存质量。

运动对总死亡率和生存质量的作用效果不受左心室功能不全程度、心脏康复方式、运动强度、随访时间等因素的影响[15]。

2.2 提高运动耐量 心力衰竭患者的运动耐量与生存率之间密切相关。

运动训练可增加心力衰竭患者的最大摄氧量和运动耐量,并延迟无氧代谢,明显增加患者极量运动和亚极量运动的能力。

一项荟萃分析提示,运动训练对提高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运动耐量具有明确作用。

此研究共纳入1126例NYHA心功能分级Ⅱ或Ⅲ级的原发性或继发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均增加了这些患者的平均峰值摄氧量、运动持续时间及6分钟步行距离;同时提示运动强度越大,持续时间越长,最大摄氧量增加越显著[16]。

上述研究中心力衰竭患者的运动训练方式是多样化的,可在院内监护下进行,也可在家庭中自行完成;训练方式可为平板运动或自行车;持续时间由8周至3个月不等;运动强度为低至中度;峰值摄氧量增加的幅度为12%~31%。

大多数变化发生于第3周,但如果患者依从性好,坚持训练,6个月时仍能获得进步[17]。

长期的运动训练也可提高NYHA心功能分级Ⅲb级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运动耐量。

最近发表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为期12个月、强度为50%~60%最大运动负荷的功率自行车训练,使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由(24.1±1.2)%增加至(38.4±2.0)%,最大摄氧量由(15.3±0.8)ml/(min•kg)提高至(19.5±0.9)ml/(min•kg),NYHA心功能分级下降[18]。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运动训练方案包括下列参数:运动总量(通常以总能量消耗表示)、运动频率、单次运动时间以及运动强度。

运动训练的哪一参数对运动耐量的改变效应最大,Vromen等[19]的一项荟萃分析试图解答这一问题。

该研究结果显示,运动总量是决定运动耐量提高幅度的最主要因素,其次是单次运动时间和运动频率,而运动强度对运动耐量的影响最小。

因此研究者建议,为提高心力衰竭患者的运动耐量,训练方案应着重于运动总量,而运动总量的增加则通过增加运动频率和单次运动时间来实现。

近年来,随着高强度间歇性有氧运动训练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的增多,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间歇性有氧运动训练不仅对患者是安全的,在提高患者的运动耐量方面甚至优于传统的中/低强度持续性有氧运动训练[20]。

一项荟萃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慢性心力衰竭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平均为32%)的患者,间歇性有氧运动训练较中强度持续性有氧运动训练更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峰值摄氧量,但二者对射血分数的影响相似[21]。

2.3 运动训练与心室重塑 既往关于运动训练是否导致心室不良重塑尚存争议。

Jugdutt等[22]研究发现,在Q波前壁心肌梗死患者中,运动组患者心室收缩协调障碍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不运动),运动训练12周后射血分数由43%降至30%。

但Cannistra等[23]研究显示,在心肌梗死后患者中,无论运动组还是对照组(不运动)患者心室既有扩张、不变,也有扩张、改善,两组之间并无显著性差异。

ELVD-CHF研究结果表明,长期的运动训练,对稳定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具有抵抗心室重塑的作用[24]。

一项纳入了813例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训练的研究结果表明,超过6个月的有氧运动训练可显著提高心力衰竭患者的射血分数,降低左心室收缩末期和舒张末期容积,但低于6个月的有氧运动训练则无相应的效果[25]。

2.4 改善呼吸系统功能 研究表明,运动训练可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通气功能异常,降低每分通气量和每分通气量与生成CO2的比率(VE/VCO2)。

运动训练可以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通气状态,减少患者气促的发生,其可能的机制为运动训练推迟了血乳酸的堆积、通气/灌注改善、肌动力反射减轻等[26]。

针对呼吸肌进行的肌力训练在增加吸气肌和呼气肌肌力的同时也可增加心力衰竭患者的峰值摄氧量[27]。

在Vent-HeFT研究中,12周的有氧运动训练可增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吸气肌肌力、峰值摄氧量及左心室射血分数,如同时进行吸气肌训练,则吸气肌肌力增加更为显著,同时呼吸困难的改善也更加明显[28]。

因此建议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运动治疗方案中增加吸气肌训练。

2.5 改善神经激素系统 心力衰竭患者血浆儿茶酚胺水平升高与较差的预后有关。

Kiilavuori等[29]研究发现,运动训练使心力衰竭患者休息时血浆去甲肾上腺素水平降低19%。

Hambrecht等[30]研究则发现,患者运动训练后不仅休息时血浆肾上腺素水平降低,进行次极量运动时的肾上腺素水平和交感神经活性也降低。

Negrao等[31]研究发现,4个月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训练能显著降低肌肉交感神经活动至健康人群水平,如患者同时服用β受体阻滞剂则效果更为显著。

规律运动可以减少交感神经紧张和神经激素活性,亦可增加副交感神经紧张,改善应激能力。

运动训练后患者休息时的心率较运动训练前降低,运动亦使心室节律异常敏感度下降。

2.6 改善外周血管功能 运动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增加运动肌肉血流[32]。

运动训练还可增加心力衰竭患者内皮一氧化氮浓度,在改善血管舒张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33]。

Anagnostakou等[34]研究发现,单纯的有氧运动训练可增加心力衰竭患者的峰值摄氧量,但不能明显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但有氧运动与抗阻训练结合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内皮依赖血管舒张功能。

2.7 改善骨骼肌功能 骨骼肌病变普遍存在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并被认为是运动不耐受的重要原因。

运动训练对心力衰竭患者的骨骼肌病变具有多重改善作用,包括增加肌肉毛细血管密度和肌肉血流灌注,促进氧气在肌肉中的弥散,有益于能量的产生。

同时,运动训练还可增加氧化酶的活性和浓度,并且增加线粒体体积和数量,提高患者肌肉的有氧代谢能力[31]。

肌肉的有氧代谢能力增强与最大运动耐量的提高及亚极量运动状态中无氧代谢的延迟具有相关性[35,36]。

3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运动训练3.1 患者的选择 通常为稳定的NYHA心功能分级Ⅰ~Ⅲ级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推荐运动训练。

虽然进展期和急性期心力衰竭患者被排除在运动训练之外,但一旦患者病情好转,如给予个体化运动方案的早期活动将有利于预防残疾的进一步加重,并为之后的运动训练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过渡阶段,可考虑单独或联合实施逐渐增加的活动,以及呼吸训练和小肌肉的力量训练。

每一种运动方式实施时均需评估患者的临床情况和血流动力学稳定性,患者的安全需得到确认。

3.2 运动训练方式3.2.1 持续性有氧运动训练 在氧代谢稳定状态下,典型持续性有氧运动训练的强度为中至高强度,在此阶段患者需持续运动,时间长者甚至达40~60分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