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分子生物学

合集下载

中山大学专业课参考书目

中山大学专业课参考书目

631生物化学A:①《生物化学》(第三版)(上下册),王镜岩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40细胞生物学:①《细胞生物学》(第二版),翟中和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②《细胞生物学》,王金发编著,科学出版社,2003。

641生物综合:①《普通生态学》,孙儒泳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②《人类生态学》,周鸿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③《医学生物化学》,陈诗书等编,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

④《生理学》(第三版),周衍椒等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

850细胞生物学B:①《细胞生物学》(第二版),翟中和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②《细胞生物学》,王金发编著,科学出版社,2003。

868生物化学B:①《生物化学》(全国统编教材,第6版),周爱儒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869生理学:①《生理学》(第五版),姚泰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以下为各院系复试专业课参考书目(生命科学学院海洋生物学、水生生物学)动物学:①《普通动物学》,刘凌云,郑美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6(生命科学学院动物学)动物学(含昆虫学,动物生态学):①《普通动物学》,刘凌云,郑美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生命科学学院药物分析学)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和中药分析部分):①《仪器分析教程》,北京大学仪器分析教学组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生命科学学院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普通昆虫学:①《普通昆虫学》彩万志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1版。

(生命科学学院发育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物理学、食品安全生物学、信息生物学)分子生物学:①《分子生物学》(第二版)(Molecular Biology,2ed)Robert F.Weaver,科学出版社,2002。

②《现代分子生物学》(第二版),朱玉贤、李毅,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③《基因工程原理》(第二版),吴乃虎,科学出版社,1998。

(生命科学学院神经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神经生物学》寿天德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中山大学2020—2021学年第1学期生物技术《现代分子生物学》考试试卷(附答案)

中山大学2020—2021学年第1学期生物技术《现代分子生物学》考试试卷(附答案)

中山大学2020—2021学年第1学期
《现代分子生物学》考试试卷(A卷)
院/系年级专业姓名学号
考生答题须知
1.所有题目答题答案必须做在考点发给的答题纸上,做在本试题册上无效。

请考生务必在答题纸上写清题号。

2.评卷时不评阅本试题册,答题如有做在本试题册上而影响成绩的,后果由考生自己负责。

3.答题时一律使用蓝、黑色墨水笔或圆珠笔作答(画图可用铅笔),用其它笔答题不给分。

4.答题时不准使用涂改液等具有明显标记的涂改用品。

中山大学2020—2021学年第1学期《现代分子生物学》考试试卷(A卷)
标准答案。

中山大学662生物化学(一)真题答案笔记重难点学长学姐考研复习资料

中山大学662生物化学(一)真题答案笔记重难点学长学姐考研复习资料

中山大学662生物化学(一)真题答案笔记重难点学长学姐考研复习资料一、详情《中山大学考研662生物化学(一)复习全析【含真题与答案,共四册】》根据往年中山大学662生物化学(一)的官方参考书目:《生物化学》(王镜岩上册)《生物化学》(王镜岩下册)同时,2020年中山大学662生物化学(一)的考试范围为:662生物化学(一)重要生物分子如糖、脂质、蛋白质、酶、核酸、维生素、激素等的结构与功能;生物膜结构与物质运输的机理;物质代谢及其调节;生物能学与生物氧化;分子生物学基础如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细胞代谢与基因表达调控等;现代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基本技术与方法。

该书通过提供院系专业相关考研内部信息,系统梳理核心考点,总结分析各章节内的重难点知识点往年考察情况,详细分析各章中的重点内容与难点内容,且通过考题预测的形式巩固上述知识点,并对历年真题进行透彻的解析,使考生复习更有针对性,从而提高复习效率。

二、适用范围适用院系:生命科学学院:【海洋科学、生物学(植物学、动物学、生理学、水生生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物理学、生物信息学)、生态学、植物保护、生物工程(专业学位)】生态学院:【生态学】农学院:【生态学、植物保护】适用科目:662生物化学(一)具体内容详情可以移步逸仙中大考研网--考研资料一栏,点击对应专业查看这里提醒大家,在复习备考的时候不要只顾闷头苦学,还要多多分析自己的专业情况,比如分数线、报录比,什么时候报名,什么时候现场确认都要重视起来,这些信息推荐以后查询逸仙中大考研网,都有总结好,非常节省搜集整理信息的时间,建议大家加入收藏夹,经常访问查阅。

有问题也可以咨询老师和学姐,人都挺好的,他们做考研比较久了,资料和专业课的班也是信得过的,我有的同学是经过他们的培训的。

三、内容详情一、内部信息必读:网罗中山大学该专业的考研各类内外部信息,有助于考生高屋建瓴,深入地了解中山大学对应专业的考研知识及概况,做到纵观全局、备考充分。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中山大学研究生院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中山大学研究生院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的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高级专门人才,要求学生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具有团结合作,勇于追求真理和献身于科学研究及教育的精神。

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厚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熟悉学科的发展趋势,并需掌握一定的相关学科的知识。

熟练地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有关领域中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能熟练地运用至少一门外国语。

二、研究方向基因表达与调控;基因的结构、功能与进化;医药生化及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含基因工程);分子进化;癌变的分子机理;生物信息学;功能基因组学及其相关技术;RNA 基因与调控;分子免疫学;肿瘤治疗的分子基础;微生物分子遗传学;微生物分子生态;海洋分子生物学;植物分子生物学;药物发现及分子生物学;蛋白质组学与免疫学;鱼类分子免疫学;免疫细胞信号传导。

三、学习年限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及中大研院[2003]3号《中山大学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工作试行办法》的规定要求。

硕士学制三年。

四、课程设置五、考核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及中大研院[2003]3号《中山大学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工作试行办法》的规定要求。

六、学位论文的工作及发表论文的要求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及中大研院[2003]3号《中山大学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工作试行办法》的规定执行。

本专业特别要求必须在SCI源杂志发表(含接受)一篇研究论文或在中文一级学报发表(含接受)二篇以上研究论文方可授予博士学位。

七、必读和选读书目1、张昀,生化进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2、颜子颖,王海林译,精编分子生物学实验指导,19983、吴乃虎,基因工程原理,科学出版社,19984、王德宝,刘望夷,转移核糖核酸—结构、功能合成,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5、刘良式等,植物分子遗传学,科学出版社,19976、李宝健,面向21世纪生命科学发展前沿,广东科技出版社,19967、T.A.布朗,基因组,科学出版社,20028、Baxevanis A.D., Ouellette B.F.F. 生物信息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9、Bruce Alberts. 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s,200210、Watson J.D., et al. 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gene 199311、Robert F. Weaver. Molecular biology. McGraw-Hill,200212、David M. Hillis et al. Molecular Systematics,199613、Alfred Goodman Gilman, et al. The Pharmacological Basis of Therapeutics, eighth edition,Mcgraw-Hill Inc., 199514、Science15、Nature16、Cell17、Gene18、PNAS U.S.A19、EMBO Journal20、Nucleic Acids Research21、Biochemistry22、Journal of Biochemistry23、Eur. Biochemistry24、Tissue Antigen25、Journal of Immunology26、Journal of Molecular Biology。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011年硕士复试面试安排表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011年硕士复试面试安排表

10
3月29日 下午2:30
曾宪梓堂北院318
1
3月30日 中午12:30 3月29日 下午3:30
曾宪梓堂南院402
071006
神经生物学
所有方向 A组 01药物基因工程 02基因工程和功能基因组 03微生物代谢与分子遗传 04分子遗传与基因工程 B组 06非编码RNA与疾病 A组 04肿瘤生物学治疗 05细胞信号传导 B组 02干细胞生长分化
9
3月29日 下午2:00
东校区生命科学大楼501室
5
4月1日 下午2:00
南校区马文辉堂101室
8
4月1日 下午14:00
南校区马文辉堂409室
1
3月29日下 午2:30 3月29日 下午3:30
东校区生科大楼609室
071003
生理学
所有方向
8
贺丹青堂会议室
04方向3月29日下午13:00时珍堂二楼讲学厅加考实验
第 1 页,共 4 页
专业代码
专业
方向 A组 01水生经济动物生长繁殖的生理学和分子内分泌学 02水生经济动物神经内分泌与免疫的分子生物学 03水生经济动物良种繁育 07水生经济动物营养学 B组 05水生经济动物免疫学及疫苗学 06水生经济生物病原生物学与病害控制 10水产经济动物资源开发与利用 12鱼类疾病防治技术 A组 05杀虫微生物学及基因工程 06资源微生物学 08病原微生物分子生物学 10病毒功能基因组学
10
3月30日 上午8:30
时珍堂二楼讲学厅
04方向3月29日下午13:00时珍堂二楼讲学厅加考实验
070703
海洋生物学
1
3月31日 上午8:30 3月29日 下午3:00

中大生物科学类大一课程表

中大生物科学类大一课程表

中大生物科学类大一课程表
一、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生物科学作为一门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学科,得到了越来越多高校的重视。

本文将为您介绍中山大学(中大)生物科学类大一课程表,分析其中的专业课程、基础课程、选修课程及实践课程,帮助考生和在校学生更好地了解该专业的学习内容和要求。

二、中大生物科学类大一课程概述
1.专业课程
在中大生物科学类大一课程中,专业课程主要包括生物学导论、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

这些课程旨在为学生奠定扎实的专业基础,培养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基本认识和科研能力。

2.基础课程
基础课程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等。

这些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提供基础知识支持。

3.选修课程
选修课程涵盖了生物科学领域的各个方向,如生物信息学、生态学、遗传学、生物统计学等。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拓宽知识面,提高自身竞争力。

4.实践课程
实践课程包括实验课程、实习课程等。

通过实践课程,学生可以将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课程设置意义与启示
中大生物科学类大一课程设置充分体现了专业特点和时代要求,既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又强调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对于学生而言,要善于把握课程内容,积极拓宽知识面,为今后的科研和职业生涯打下坚实基础。

四、结语
本文对中山大学生物科学类大一课程表进行了简要分析,希望对广大考生和在校学生有所帮助。

中山大学广东2023年本科生招生专业要求

中山大学广东2023年本科生招生专业要求

中山大学广东2023年本科生招生专业要求中山大学2023年本科生招生专业要求:一、理学类:1、物理学:物理学基础、统计物理学、物理实验、应用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作业数学物理学、空间物理学、核反应物理学、量子场论物理学、固体物理学、应用粒子物理学;2、数学:数学分析、数论、复变函数论、广义函数论、数值分析、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组合数学、金融数学、应用微积分高等数学、随机过程、数学建模;3、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子模拟、化学生物学、应用环境功能分析;4、生物学:生物物理学、生理学、发育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生态学、行为生物学、系统发育生物学;二、工学类:1、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学传动、机械工程电子技术、汽车技术、热能与动力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电控制工程、机械系统设计、机器人学等;2、电子信息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光电子技术与技术、电子封装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等;3、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虚拟现实技术与应用、网络工程等;4、材料科学与工程类:材料物理与化学、金属材料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功能材料与器件、复合材料等;5、水利类:水利水电工程与技术、水文与水资源、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制图等;6、安全科学与工程类:计算机网络安全与攻防技术、网络及系统安全、信息安全技术、物联网安全技术等;7、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类: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生态学、可持续发展规划与管理、社会与规划管理。

三、经济类:1、经济学:经济思想史、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比较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经济史、国际经济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 2、金融学:金融市场学、投资学、金融工程、国际金融学、金融分析、宏观经济学、金融保险学等;3、会计学:会计经济学、会计专业基础、审计与税法、财务分析、商业银行管理等;4、管理学:管理理论与实践、社会资源开发与利用、企业信息管理、制造系统技术管理、创新管理、经济与社会结构等。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
??01基因工程药物与基因治疗 "
(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1英语一
(3)661生物综合(B)或662基础医学综合
(4)903生理学
复试专业课:
F5011生物化学
"
??02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
??03端粒、端粒酶与肿瘤衰老
??04血管增生性疾病的分子机制
??05病毒性疾病的分子生物学
??05医学细胞与分子遗传学
??06眼遗传病研究
071009 细胞生物学
??01细胞结构与功能及激光医学 "
(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1英语一
(3)661生物综合(B)或662基础医学综合
(4)902生物化学(B)
复试专业课:
F5021细胞生物学
"
071010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70医疗仪器的应用
100101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08方向招收的考生入学后在口腔医学院培养。
??01神经退行性变的病理机制和实验治疗 "方向(01、02、03、04、05、06、07、08、09、10、
11)
(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1英语一
(3)306西医综合
复试专业课:
??09纳米医学与组织工程材料 方向(09) (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1英语一 (3)361高等数学(B) (4)902生物化学(B) 复试专业课: F5021细胞生物学
??07计算机在医学物理学中的应用
??08医学信号与图像处理及其网络通信 方向(08) (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1英语一 (3)361高等数学(B) (4)904电子技术 复试专业课: F5008微机技术及其应用(加试计算机综合程序设计)

中山大学 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

中山大学 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

微生物学专业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2006.03.06)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微生物学及相关生物技术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

要求学生进一步学习与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在本学科及相关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与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至少熟悉一门外语,熟练掌握计算机的使用,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高校教学工作能力;身心健康,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研究方向1.微生物生物化学与分子遗传学2.微生物分子生物学与生物技术3.微生物分子遗传学4.环境微生物分子生物学5.微生物代谢工程与发酵新技术6.微生物分子生物学与生物防治7.杀虫微生物与基因工程8.资源微生物学9.微生物与生化药学10.病原微生物分子生物学11.微生物与生化药学三、学习年限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及中山大学文件中大研院(2003)3号“中山大学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工作试行办法”的规定执行。

硕士学制三年。

四、课程设置五、考核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及中山大学文件中大研院(2003)3号“中山大学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工作试行办法”的规定执行。

六、学位论文工作及发表论文要求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及中山大学(2003) 3 号“中山大学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工作试行办法”的规定执行。

本专业特别要求必须在SCI源刊物发表(含接受)1篇研究论文或在中文一级学报发表(含接受)2篇以上研究论文方可授予博士学位。

七、主要参考书目1刘志恒,现代微生物学,科学出版社,20022徐建国,分子医学细菌学,科学出版社,20003陈代杰,微生物药物学,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4林永成,周世宁,海洋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5贾盘兴,噬菌体分子生物学,科学出版社,20016Frederick M(颜子颖,王海林译)精编分子生物学实验指南,科学出版社1998,北京7Sambrook , J . : et al. (金冬雁等译): 分子克隆实验指南第三版科学出版社2001北京.8Glazer, A. et al. (陈守文喻子牛等译):微生物生物技术. 科学出版社,2002,北京.9赵利淦等: 反义RNA和DNA,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 武昌.10Snyder L., Champness W., Molecular Genetics of Bacteria, 2nd Edition, ASM Press, 200211Prescott L.M., Harley J.P., Klein D.A.: Microbiology. 5th International Edition, McGraw Hill Press, 200212Lewin , B . : Genes (最新版).13Pennington S.R., Dunn M.J., Proteomics: From Protein Sequence to Function, BIOS Scientific Publishers Ltd, 200114Mount D.W., Bioinformatics: Sequence and Genome Analysis, 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 Press, 200115Aeolph , K . W . : Microbial Gene Techniques,Academic Press , INC , 1995.16Cann A.J., Principles of Molecular Virology, 2nd Edition, Academic Press, 199717Stephanopoulos G. N. et al. Metabolic Engineering. Academic Press, New York, 1998. 18Demain A. L. et al. Manual of Industrial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 (2nd Ed). 重要期刊1.微生物学报2.微生物学通报3.生物工程学报4.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报5.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6.生物工程进展7.遗传学报8.遗传9.海洋与湖沼10.Nature及其子刊11.Science12.Cell13.PNAS14.Molecular Biology15.Journal of Bacteriology16.Microbiology and Molecular Biology Reviews17.Annual Review of Microbiology18.Molecular Microbiology19.Trends in Microbiology20.Trends in Biotechnology 21.Trends in Biochemical Sciences22. FEMS Microbiology Reviews23.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24. Enzyme and Microbial Technology25. Current Opinion in Biotechnology26. Biotechnology and Bioengineering27.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28.Journal of Biotechnology29.Microbiology-Uk30.Archives of Microbiology31.Journal of Applied Microbiology32.Letters in Applied Microbiology33.Research in Microbiology34.Canadian Journal of Microbiology35.Current Microbiology36.Biotechnology Progress。

2010中山大学考研指定参考书目

2010中山大学考研指定参考书目

241 英语①《新编英语教程》(1-3册),李观仪等,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242 俄语①《俄语入门》第二册,周鼎、徐振新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②《大学俄语基础教程》第二、三册,张智罗、童强等,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243 日语①《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初级上、下册,集体合著,人民教育出版社、光村图书出版株式会社,2005。

244 法语①《公共法语》上、下册,吴贤良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245 德语①《大学德语》修订本(1-2册),赵仲、戴鸣钟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002。

246 西班牙语①董燕生、刘建:《现代西班牙语》第一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②董燕生、刘建:《现代西班牙语》第二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③岑楚兰、蔡绍龙:《新编西班牙语阅读课本》第一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47 韩语①郭一诚:《韩国语能力考试真题精解及模拟800题(中级)》,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48 阿拉伯语①新编阿拉伯语( 1-4册),国少华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ISBN7560033199②《阿拉伯语阅读》(上、下),《阿拉伯语阅读》组,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ISBN756000620。

308 护理综合根据考试大纲确定。

332 教育综合①王道俊、王汉澜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341 社会工作原理①《社会工作概论》,王思斌,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004)。

②《社会学》,戴维.波普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③《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侯均生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343 汉语基础1、《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344 口腔综合①《牙体牙髓病学》(第三版),樊明文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②《口腔颌面外科学》(第六版),邱蔚六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③《口腔修复学》(第六版),赵铱民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④《口腔解剖生理学》(第六版),皮昕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⑤《口腔组织病理学》(第六版),于世凤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中山大学质粒提取技巧及常见问题分析2讲课文档

中山大学质粒提取技巧及常见问题分析2讲课文档
么EDTA呢?大家知道EDTA是Ca2 +和Mg2+ 等二价金属离子的螯合剂,配在 分子生物学试剂中的主要作用是:抑制DNase的活性,和抑制微生物生 长。在溶液I中加入高达 10 mM 的EDTA,无非就是要把大肠杆菌细胞 中的所有二价金属离子都螯合掉。如果不加EDTA,其实也没什么大不 了的,只要不磨洋工,只要是在不太长的时间里完成质粒抽提,就不用 怕DNA会迅速被降解,因为最终溶解质粒的TE缓冲液中有EDTA。如果 哪天你手上正好缺了溶液I,可不可以抽提质粒呢?实话告诉你,只要用 等体积的水,或LB培养基来悬浮菌体就可以了。
❖ 3)一些大肠杆菌菌株(如HB101的一些变种衍生株) 用去污剂或加热裂解时可释放相对大量的糖类,当随后用 氯化铯-溴化乙锭梯度平衡离心进行质粒纯化时它们会惹出麻烦。糖类会在梯度中紧靠超螺旋质粒DNA所占 位置形成一致密的、模糊的区带。因此很难避免质粒DNA内污染有糖类,而糖类可抑制多种限制酶的活性。 故从诸 如HB101和TG粒的拷贝数都非常高,以致于不需要用氯霉素进行选择性扩增就可 获得高产。然而,某些工作者沿用氯霉素并不是要增加质粒DNA的产量,而是要降 低细菌细胞在用于大量制备的溶液中所占体积。大量高度粘稠的浓缩细菌裂解物, 处理起来煞为费事,而在对数中期在增减物中加入氯霉素可以避免这种现象。有氯 霉素存在时从较少量细胞获得的质粒DNA的量以与不加氯霉素时从较大量细胞所得。 ❖ 结合碱裂解法和试剂盒法,我发展出一种大量制备高纯度质粒的
方法,将在本次课的后面介绍。
第十页,共30页。
碱法质粒抽提用到三种溶液:
❖ 溶液I,50 mM葡萄糖 / 25 mM Tris-Cl / 10 mM EDTA,pH 8.0;
❖ 溶液II,0.2 N NaOH / 1% SDS; ❖ 溶液III,3 M 醋酸钾 / 2 M 醋酸。

中山大学分子生物学提纲

中山大学分子生物学提纲

考试范围及题型考试范围包括所讲过的内容考试题有选择题(单选)、是非题和问答题,其中选择题和是非题有50%左右以英语出题课程复习: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两大体系1.原核基因组与真核基因组(prokaryotic genomes and eukaryotic genomes)1.1.大小(size):基因组大小(genome size)一般以单倍体基因组的核酸量来衡量,单位有pg、Dalton、bp 或kb 、Mb等.1 pg = 6.02 x 1011 Daltons = 9.8 x 108 bp. 原核生物的genome size一般都比较小,且变化范围也不大(最大/最小约为20)。

由于原核生物基因组中的非基因DNA(non-genic DNA)的含量较少,因此它们的基因组大小与其所含的基因数目是相对应的.真核生物的genome size一般要比原核生物的大很多,且变化范围也很大(最大/最小可达8万)1.2.基因结构(gene structure: continuous coding sequences, split genes)类核基因组--环状,较小;通常由单拷贝或低拷贝(low-copy)的DNA序列组成;基因排列紧密,较少非编码序列(streamlined)核基因组--多线状;大小一般要比类核基因组大好几个数量级,且变化范围很大;有大量的非编码序列(重复序列、内含子等)1.3.非编码序列(non-coding sequences: repeated sequences, introns)局部分布的重复序列(串联式的高度重复序列)散布的重复序列(SINES, LINES)内含子(intron)I 类II 类III 类核mRNA内含子(nuclear mRNA intron)即剪接体内含子(spliceosomal intron)核tRNA内含子(nuclear tRNA intron)古细菌内含子(archaebacterial intron)1.4.细胞器基因组(organelle genomes: mitochondrial genomes, chloroplast genomes)线粒体基因组--在不同类型的生物(多细胞动物、高等植物、原生动物、藻类、真菌)中变化很大多细胞动物:细小、致密,没有或很少非编码序列高等植物:复杂、不均一,比动物的大得多原生动物、藻类、真菌:或偏向于动物型,或偏向于植物型,但又有其各自的独特之处叶绿体基因组--比较均一,85 ~ 292 kb(大部分都在120 ~ 160 kb之内);特例:伞藻属(Acetabularia),2000 kb2.转录(transcription)2.1.RNA聚合酶(RNA polymerase)原核生物:1种,全酶(holoenzyme)由核心酶(2α, β, β’)与σ亚基组成,σ亚基的作用是a)降低酶与非特异DNA的亲和力; b)提升酶与启动子的亲和力。

生物化学与基础分子生物学实验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中山大学

生物化学与基础分子生物学实验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中山大学

第一章测试1.利用限制性内切酶水解核酸后,通过比较水解后的片段差异,可以发现不同样本之间的差异。

这种方法可以用于什么检测?A:全基因组测序B:具有一定长度的多聚核苷酸链的测序C:单位点或单基因突变的遗传病检测D:RNA测序答案:C2.如何提高实验的可信性?A:合理设置对照,平行多次实验B:反复重复实验直至所有的结果都一致C:只要实验设计没有问题,实验结果就是可信的D:在保证实验操作无误的情况下一次性做完实验答案:A3.以下关于实验室安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哪一项?A:使用和储存易燃物时要远离火源B:为避免扩散,窒息气体和有毒气体的操作应在独立的密闭房间内进行C:实验前应对所用试剂的分类及特性清楚了解,以便采取适宜的防护手段D:氧化剂在使用时需要远离易燃物答案:B4.如果进行非传染性的病原微生物的相关实验操作,应该在哪个级别的生物安全实验室中进行?A:四级B:二级C:三级D:一级答案:B5.针对呼吸道侵入这一种危险物入侵人体的方式,最适宜的防护手段是A:佩戴护目镜B:戴手套C:戴口罩D:在通风橱或通风罩内进行实验答案:CD6.如何保证生物分子在实验过程中活性及空间结构不发生明显变化?A:尽可能缩短实验时间B:保持适宜的实验温度和反应条件C:在适宜的环境(包括温度、溶液环境)中储存生物样本D:缓慢加样以确保实验操作无误答案:ABC7.生物化学与基础分子生物学实验的数据结果处理方式包括哪些?A:讨论法B:作图法C:列表法D:解析法答案:BCD8.以下哪些属于对化学危害实施工程控制的范畴?A:手套箱B:通风罩C:口罩及护目镜D:通风橱答案:ABD9.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主要依赖于高通量测序技术(也可称为第二代测序技术)的发明。

A:错B:对答案:A10.实验只要设置了空白对照,就可以说明实验结果的可靠了。

A:错B:对答案:A11.数据记录过程是否规范并不会影响结果处理的准确性。

A:对B:错答案:B12.CaCl2不属于有毒腐蚀性的化学危险品,所以取用CaCl2时可以直接用手抓取。

分子生物学学校排名

分子生物学学校排名

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1北京大学A+12华中农业大学A2武汉大学A+13兰州大学A3清华大学A+14同济大学A4浙江大学A+15南京大学A5复旦大学A+16山东大学A6中国科学技术大学A+17四川大学A7吉林大学A+18华南农业大学A8华中科技大学A19厦门大学A9中山大学A20西南大学A10上海交通大学A21汕头大学A11中国农业大学A22中南大学AB+等(46个):南京农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四川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河北医科B等(47个): 福建师范大学、首都医科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吉林农业大学、辽宁大学、青岛农业大学C等(31个):名单略排名学校名称等级23湖南师范大学A24华东理工大学A25大连理工大学A26暨南大学A27大连医科大学A28西北农林科技大学A29东北师范大学A30南开大学A31北京师范大学A、东北农业大学、河北医科大学、山西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东北林业大学、福建、辽宁大学、青岛农业大学、郑州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新疆农业大学、安徽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林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湖北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南京医科大学、云南大学、内蒙古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江西农业大学、深圳大学、广西大学、河北大学、宁波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大连大学、辽、东南大学、石河子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天津大学、江南大学、南京林业大学、上海大学、哈尔滨科大学、大连大学、辽宁医学院、安徽医科大学、山西医科大学、贵州大学、福州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南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昌大学、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徐州医学院、黑龙江大学、广东医学院、湖南农交通大学、南华大学、沈阳药科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兰州理工大学、沈阳农业大学、中国医科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湖南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西北大学、东华大学、湖南大学、苏州大学、江苏大医科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天津科技大学、新疆医科大学、河南师范大学、黑龙江八江苏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广西医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师南师范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佳木斯大学、宁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扬州大四川师范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江苏科技大学、扬州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昆明医学院、广西民族学院。

中大生物科学类大一课程表

中大生物科学类大一课程表

中大生物科学类大一课程表摘要:一、课程概述二、课程设置1.生物学基础课程2.专业核心课程3.实验操作课程4.通识教育课程三、课程安排1.第一学期2.第二学期3.第三学期4.第四学期四、课程特点正文:正文中山大学生物科学类大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扎实的生物学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课程涵盖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等多个领域,既有理论教学,也有实验操作,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一、课程概述中山大学生物科学类大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扎实的生物学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课程涵盖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等多个领域,既有理论教学,也有实验操作,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二、课程设置1.生物学基础课程- 普通生物学:介绍生物科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分类系统,为学习其他生物学课程奠定基础。

- 生物化学: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和代谢,为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领域提供理论支持。

- 分子生物学:探讨基因、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为遗传工程和基因疗法等生物技术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 遗传学:研究生物遗传规律和基因传递、突变、表达等过程,为遗传改良和基因诊断等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2.专业核心课程- 细胞生物学:研究细胞结构、功能和生命活动规律,为细胞工程和细胞疗法等生物技术领域提供理论支持。

- 生态学:探讨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及其规律,为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 进化生物学:研究生物进化过程和机制,为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和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 微生物学:研究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生态和分类等,为微生物资源利用和微生物技术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3.实验操作课程- 生物学实验技术:教授生物学实验的基本原理、技术和方法,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真核生物的基因转录及其调控
2. 真核RNA聚合酶识别的启动子
(3)RNA聚合酶III识别的启动子(III类启动子, class III promoters) 位于基因内部


5S rRNA基因(+50 ~ +83) tRNA基因

位于基因外部,类似RNA聚合酶II识别的启动 子(含TATA box)
四、真核生物的基因转录及其调控
2. 真核RNA聚合酶识别的启动子 (1)RNA聚合酶II识别的启动子 TATA区(the TATA box)


有些基因的TATA区序列与其共同序列相 差较大,而只在某些类型的细胞中才表达 的基因则有明显的TATA区 有些基因甚至没有TATA区
看家基因(housekeeping genes) 控制发育的基因
四、真核生物的基因转录及其调控
3. 增强子与沉默子(enhancers and silencers) (1)沉默子 能抑制基因转录的元件,可远距离(无位 置、方向的限制)影响(抑制)基因的转 录 沉默子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影响染色质的结 构(使其变得致密),从而使邻近的基因 不能转录
四、真核生物的基因转录及其调控
四、真核生物的基因转录及其调控
2. 真核RNA聚合酶识别的启动子 (1)RNA聚合酶II识别的启动子(II类启动子, class II promoters) 与原核基因的启动子最相似 可含有四类元件,前三类是核心启动子(core promoter)的元件

TATA区(TATA box) 起始子(initiator) 下游元件(downstream element) 上游元件(upstream element)

U6 snRNA基因 7SL RNA基因 7SK RNA基因
Class III genes with internal promoters
VA RNA: virus-associated RNA
四、真核生物的基因转录及其调控
3. 增强子与沉默子(enhancers and silencers) (1)增强子 能增强转录的元件,但又不是启动子的 一部分(无位置、方向的限制) 增强子常在启动子的上游,但也可以在 基因内部(如内含子中)


有些基因仅有起始子序列作为其启动子
四、真核生物的基因转录及其调控
2. 真核RNA聚合酶识别的启动子 (1)RNA聚合酶II识别的启动子 下游元件(downstream element)

某些基因的启动子中存在 位于转录起始位点下游,无共同序列
四、真核生物的基因转录及其调控
2. 真核RNA聚合酶识别的启动子 (1)RNA聚合酶II识别的启动子 上游元件(upstream element)

核心元件与上游控制元件之间的距离很重要
Promoter elements in the human rRNA gene
核心元件(core element) 上游控制元件(upstream control element, UCE)
Effect of spacing of the two rRNA promoter elements
3. 增强子与沉默子(enhancers and silencers) (1)沉默子 增强子与沉默子有时可以是同一DNA元件 (取决于什么蛋白质因子与其结合)

甲状腺素应答元件(the thyroid hormone response element)
Class II promoter
Core promoter四、真核生物的基因转录及其调控
2. 真核RNA聚合酶识别的启动子 (1)RNA聚合酶II识别的启动子 TATA区(the TATA box)


位于转录起始位点上游约25 bp(以中部计, 在酵母中可达50 ~ 70 bp),共同序列为 TATAAAA(in the nontemplate strand, similar to prokaryotic -10 box) 功能:确定转录起始位点(一般是TATA区 的第一个核苷酸后30 bp);有时甚至是决 定整个启动子是否有作用


在TATA区的上游 GC boxes:富含G和C,如GGGCGG(47 ~ -61 region, in the coding strand)和 CCGCCC(-80 ~ -105 region),可有2 个或更多的拷贝 CCAAT box:共同序列为CCAAT
四、真核生物的基因转录及其调控
SV40 virus early control region
Enhancer
GC boxes
Effects of deletions in the immunoglobulin 2b H-chain enhancer
The enhancer is orientation- and position-independent
2. 真核RNA聚合酶识别的启动子
(2)RNA聚合酶I识别的启动子(I类启动子, class I promoters) 变化较II类启动子大,无甚保守序列(即随 物种而异)

有一定的结构特征


核心元件(core element),转录必不可少
上游控制元件(upstream control element, UCE),高效转录所需

四、真核生物的基因转录及其调控
2. 真核RNA聚合酶识别的启动子 (1)RNA聚合酶II识别的启动子 起始子(initiator)


转录起始位点前后的保守序列 共同序列为:PyPyANT/APyPy
Py: pyrimidine N: any nucleotide A: transcription start point
四、真核生物的基因转录及其调控
2. 真核RNA聚合酶识别的启动子 RNA聚合酶I识别的启动子(I类启动子, class I promoters) RNA聚合酶II识别的启动子(II类启动子, class II promoters) RNA聚合酶III识别的启动子(III类启动 子,class III promoter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