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静物的构图运用技巧[教育]
静物素描,很需要这三项技能!

静物素描,很需要这三项技能!(一)素描静物绘画中应该如何构图?素描静物构图一般注意以下原则即可。
1、构图要饱满画面处处都有内容,中心和四个角都是构图所要经营的区域,静物摆放要合理,大小要适中。
2、画面要均衡均衡但不对称。
我们讲的均衡是不对称的均衡,是变化和不同的均衡。
画面的重心点也就是主体物的位置。
切忌居中,要放在黄金分割线上,以静物为主体,衬布为衬托,发散式构图。
主体物一般要放在画面偏上的部分,平面要多一些,立面面积要相对小一点,这样前后的空调纵深和透视角度会增强。
3、光源要准确确定主体物的位置要根据光源方向,例如:亮部的面积要大,暗部的面积要小些(顺光),暗部的面积大,亮部的面积会小些(逆光)。
4、形式内容要统一画面统一中要求变化,调和要求对比。
画面物体聚散要得当,静动要结合,要虚实相生、平中有奇、小中见大、以少胜多。
这些构图的法则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事物的发展,这些法则也在不断发展。
因此,在绘画过程中,既要遵循这些法则,又不能犯教条主义的错误,生搬硬套某一种形式法则,而要根据内容的不同,灵活运用。
(二)素描静物的整体如何把握?整体是相对局部而言,局部是整体的一部分,局部存在于整体之中,而整体通过局部得到体现。
对于初学者来说,一方面是加强对整体意识的理解,另一方面是在观察和表现中关注整体关系,改正注意力局限在某一个点上的不良习惯。
(例如在画一个头像时,必须整体地观察对象,如画眼睛时要考虑到和耳朵或者鼻子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孤立的画眼镜,陷入局部;)必须相互对比,要把它们有机地联系起来。
整体存在于造型的各种因素里,从轮廓到色调,从形体表现到空间表现无处不在。
培养整体意识可从观察事物入手,多观察多比较,这样才能明确各个事物之间的关系,以便更好地把握整体。
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再到整体,贯穿与整个作画的过程中。
反复比较,培养与整体关系的协调能力,建立良好的整体意识。
(三)素描静物画面的节奏感如何把握?跟音乐一样,素描静物也需要一定的节奏感,有韵律的素描自然可以给人美的享受。
素描静物塑造技法

素描是一种通过使用简单的线条和阴影来描绘物体形态和质感的绘画技法。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素描静物塑造技法:
轮廓线描绘:开始时,可以用轻柔的线条勾勒出物体的整体外形,即物体的轮廓线。
注意捕捉物体的主要形状和比例关系。
建立基础形体:在轮廓线的基础上,使用简单的几何形状(如矩形、椭圆等)来表达物体的基本体积。
这有助于确保物体的比例和整体结构的正确性。
轻重线条:运用不同粗细和深浅的线条来表现物体的轻重关系和表面质感。
对于明暗交界处,可以使用较粗的线条,而对于光亮部分可以使用较细的线条。
阴影的表现:阴影是创造物体立体感的关键。
通过使用交叉阴影或渐变阴影等技巧,可以表现出物体的形体和质感。
阴影可以通过加深线条、增加交叉线条或使用梯度来表现。
视点选择:选择一个适当的视点来观察静物,这将影响到物体的形状、透视和阴影。
通过变换视点和观察角度,可以捕捉到不同的细节和立体感。
细节处理:在表现细节时,要注意使用更细的线条和精确的观察。
细节应该根据物体的特征和纹理来描绘,例如凹凸、纹路、光线反射等。
增加层次感:通过叠加和重叠不同的线条和阴影,可以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和深度。
这可以通过对物体的前景、中景和背景进行分层来实现。
实践和观察:通过反复的实践和观察真实的静物,不断熟悉物体的形态和质感。
在绘画过程中,要保持专注和耐心,并不断调整和修正,以达到更准确和生动的效果。
这些技法可以帮助艺术家在素描静物时更好地表现物体的形状、质感和立体感。
练习和不断的实践是提高素描技巧的关键,同时观察真实的静物和其他艺术家的作品也能够提供灵感和参考。
静物素描打形的方法和技巧

静物素描打形的方法和技巧
静物素描打形的方法和技巧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观察和构图:在开始绘画之前,仔细观察静物的形状、线条和光影,并选择一个适合的构图。
可以利用取景器或用手做一个简单的遮挡物,寻找一个有趣且有层次感的视角。
2. 比例和线条:在绘画前,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出静物的轮廓和主要的构造线。
通过测量和比较,确保物体各部分的比例准确。
使用轻柔、流畅的线条来绘制整个物体的轮廓。
3. 调整阴影和光影:观察和理解物体上的明暗关系,把握好阴影和光影的变化。
在画面中运用阴影和光影的对比来增强物体的立体感和深度。
4. 渐变和层次感:利用铅笔的不同角度和线条的轻重,打出物体表面的渐变效果。
通过使用分层的阴影和光影,使物体看起来更有立体感。
5. 注意细节和纹理:观察静物的细节,尤其是质地和纹理的变化。
利用铅笔的不同硬度和绘制的压力,来描绘物体的纹理和细节。
6. 照亮静物:根据物体所在的环境和光线的方向,确定物体接收光线和反射光的部分,并细致地描绘出这些部分。
7. 注意观察和反复练习:绘画是一个需要不断观察和练习的过程,通过不断地观察真实的静物,并且多次练习,逐渐掌握打形的技巧和熟悉画笔的运用。
[美术素描静物构图注意事项]美术静物素描构图
![[美术素描静物构图注意事项]美术静物素描构图](https://img.taocdn.com/s3/m/2cc55634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fb.png)
[美术素描静物构图注意事项]美术静物素描构图
少儿兴趣网权威发布美术素描静物构图注意事项,更多美术素描静物构图注意事项相关信息请访问少儿兴趣网。
1、静物的形体结构复杂多样的静物门类,或圆钝或纯方。
这在构图时要注意到基本形体类别要有变化,远近要适宜,主次要分清。
统一为‘主’物,变化为‘次’物,同时高低,长短搭配要适宜。
总之一句话:方中有圆,长中有短,大中有小,高低有别。
2、静物的色调由于静物是用单色塑造形体的,所以更要注意色调的搭配。
静物固有的基调,所选的物体要有黑,白,灰的对比。
体积和空间位置上要把握好黑,白,灰色块和谐统一的关系,不要将面积大小和等量主次搞混。
3、静物的质地不同质地的静物,所衬托出的情感变化也是不同的。
在搭配静物时,适宜的质地对比,有利于在比较中表现不同质感的视觉特征,增强画面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4、静物的光影与布局首先要肯定稳定的光源能使静物的体积关系和质感、情态得到鲜明的体现。
自然光下的静物,其色调与空间层次是多元而丰富的,给人以平和自然的亲切之感。
再者,布局静物时主体与陪衬关系一定要明确。
要综合考虑到质感、体积、色调等各种因素进行布局。
注意他们之间的亲、疏关系;前后关系;体积大小和轻重的均衡关系。
多考虑构图的多样性来权衡静物的摆放。
静物素描结构图写生步骤详解,零基础学素描

静物素描结构图写生步骤详解,零基础学素描1、审题后,分析静物的结构先在草稿纸上单个地勾画出各物体的基本造型,并进一步分析各物体造型的基本结构,了解各物体造型结构的来龙去脉。
2、确定基本构图,勾画大体轮廓在构图时要注意主次分明,将主体物安排在视觉中心位置,同时也要注意画面的均衡与呼应关系,准确地把握画中比例关系。
3、注意结构关系,以免素描的静物单调进一步画出物体的各种结构,这一步骤是结构素描中形体塑造的关键。
结构的交待要从整体出发,从透视解剖的角度出发,画出各种结构面的转折与延续,要注意理解形体的穿插,防止单调和空洞。
4、深入塑造形体,强调空间关系强调出线条的准确性和表现性。
在深人刻画阶段,处理物体的主体与空间关系,局部与整体关系时,理性思维占据了较大的比重,但同时也不要忽视了感性思维的作用。
要突出结构素描默画中线条严密,互相交错的节奏变化韵律。
5、整理调整整体收拾画面,以求造型更准确,形体更厚实,画面的整体效果更统一、更概括、更生动。
海边风景,漫无边际的海洋生命线,充满着渴求后的希望,这希望完全寄托在海边的小茅屋和丛林之中。
画出椰子树和房子的位置,初步形成了这两个部分的大体走向和初步形态。
素描海边风景图素描海边风景的完成稿素描海边风景的绘画步骤1、首先确定画面的大体外形轮廓,然后画出海边风景的大体轮廓线。
素描海边风景轮廓素描海边风景的绘画步骤一2、继续画出椰子树和房子的位置,初步形成了这两个部分的大体走向和初步形态。
素描海边风景初步形态素描海边风景的绘画步骤二3、整体铺上一层浅浅的色调,分出明暗关系,增加画面的立体感和画面感。
素描海边风景天空与海素描海边风景的绘画步骤三4、加重风景最暗部,拉开画面的空间关系,使景物的视野开阔,画面感觉非常出色。
素描海边风景小屋素描海边风景的绘画步骤四5、画出海面上的水纹和倒影。
这部分要用比较虚的笔触来表示水波的纹理。
素描海边风景水纹素描海边风景的绘画步骤五6、用软一点的笔刻画出椰子树,注意树干的质感的表现。
高教版《素描》教案静物的构图[001]
![高教版《素描》教案静物的构图[001]](https://img.taocdn.com/s3/m/cb9a1190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8e.png)
高教版《素描》教案静物的构图[001]教学目标:1.了解静物构图的基本原则和构图方法。
2.理解静物的形状、线条、空间、比例等基本问题,并通过演练练习,提高画面观察能力。
3.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深浅值、明暗关系、光影效果等绘画技巧,提高素描技能。
教学重点:1. 了解静物构图的基本原则和构图方法。
2. 掌握深浅值、明暗关系、光影效果等绘画技巧,提高素描技能。
教学难点:1. 理解静物的形状、线条、空间、比例等基本问题。
2. 通过演练练习,提高画面观察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知学生画出一个静物,大家来围观,评论这个静物构图是否合理。
在围观后,进行简单介绍,引入今天的静物的构图。
二、新课内容展示1. 静物构图的基本原则静物构图的基本原则是整体性、对称性、稳定性、规律性和对比性。
整体性要求构图有一个整体的表现,要有整体感;对称性是指构图的两边或多边在对称位置上的感觉;稳定性是指构图的平衡结构,缺乏斜向的线条;规律性是指构图中线条方向、大小、形状等按照规律变化;对比性是指构图中物体大小、形状、明暗等产生的对比效果。
2. 静物构图的方法静物构图要注意以下几点:(1) 构图的线条要清晰,不宜随意描绘。
描摹静物,分析绘画前的整体感性印象,努力获取静物的韵味。
(2) 构图首先要控制静物的大小,按照实际情况选取适宜的尺寸比例。
(3) 构图应注意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避免静物之间的重叠、堆叠或交叉插画之类的问题。
(4) 构图还涉及静物所处空间的表现,即深度感。
静物的形体、明暗和光影效果也是构图的重要方面。
三、练习活动1. 画一个静物让学生动手尝试,初步掌握静物的构图和整体感性印象。
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绘画情况,检测出具体问题,及时进行纠正。
2. 画中铅笔黑白渐变练习渐变的效果,提高深浅值的把握能力。
3. 绘制光影效果练习对光影的把握,凸现静物的立体感。
四、总结最后,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回答一些关键问题,检测出学生的学习成果。
素描静物构图规律

素描静物构图规律一、为什要学构图?通过不同方式构图可以让画面更有效的表现出作画者的思想。
二、素描构图知识素描构图知识当初学者面对画纸时,第一个问题就是画多大,画在什么位置,这就是构图。
构图的目的在于增强画面表现力,更好地表达画面内容,使主题鲜明,形式新颖独特。
主题突出,意图明确,具有形式美感是构图的基本要求。
三、素描构图原则素描构图原则素描构图中强调变化与统一、对称与均衡的原理。
变化与统一所谓变化是指相异的因素并在一起所形成的对比效果。
在素描造型中,各种造型因素,如结构、形体、明暗等形成的差异和矛盾就叫做“变化”。
变化趋于动感、对比,给人以新鲜强烈、丰富多彩的效果,但过分对比容易造成杂乱、松散,而失去美感。
统一是指构图中各部分元素之间的相互联系。
在素描中,通过各种相同或类似的因素,将变化的局部组成有机联系的整体叫作“统一”,统一的实质就是一种协调关系。
统一趋于静感,给人一种安定调和、有条不紊的感觉,过分统一容易造成单调、乏味,而失去美感。
以下是三个构图案例:素描构图图1:静物摆放单调而乏味素描构图2图2:多样但有散乱感素描构图3图三:左右均衡,聚散得当,符合多样统一但原理。
对称与均衡对称形式分为相对对称和绝对对称两种,而在素描构图中要切忌使用绝对的对称形式。
对称的构图具有单纯、简洁的美感。
以下是三个构图案例:静物全部放到了后面,导致前面空,画面构图不平衡。
静物都集中放到了一边,画面构图不平衡。
画面中的静物摆放均衡,画面稳定。
四、构图的三个作用:1、主动引导观者。
2、主动表明主次。
3、主动传达情绪。
五、常用素描构图几种方法:三角形构图,素描静物中最常用到的三角形构图是最常见的和最稳定的构图形式,静物分成三组放在三个顶点上。
此类构图画面稳定、主体突出、层次明确、错落有致,适合静物数量较少的组合。
三角形的三条边是由不同方向的直线合拢而成,而不同的线条组成不同形式的三角形,产生不同的趋势和变化。
如果你坐在静物正面中间位置,可能会更多采用三角形构图。
素描静物的构图运用技巧

素描静物的构图运用技巧构图原理的运用将“变化统一”的构图原理和形式美的法则,用来分析优秀作品的构图,可从中受到启迪;或用以指导自己在写生中对构图的研究与练习,将有利于加深对构图原理的认识,提高构图能力。
画面空旷,单调,物象与空间失去恰当的比例关系,造成过分悬殊的对比,削弱了两者之间的整体联系。
将物象加大一些,运用衬布的变化充实和丰富画面,可加强物象与空间的统一因素(图76)。
“空”——丰富画面求得充实画面闷塞,“不透气”,物象与画面空间过分“统一”,缺少对比与变化因素。
缩小物象,增加“透气”的空间,使两者构成恰当的比例关系。
在空间的衬托下,使物象集中而鲜明地呈现于画面(图77)。
“闷”——缩小物象求得对比画面呆滞、刻板、完全对称的布局,造成“统一”有余,变化不足。
适当调整物象的空间位置打破完全对称的布局,加强变化的因素,构成均衡的构图形式。
通过主次,轻重的对比求得变化,增强构图的美感(图78)。
“板”——打破对称求得变化画面只有“聚”的统一,而无“散”的变化,造成“挤压”感。
要改变物象过分聚集的布局,形成前后左后,疏密有致,高低错落,互相响应的布局,在统一中变化,增强构图的美感(图79)。
“聚”——疏密对比求得变化画面重心偏移失去均衡。
物象集中偏向画面一侧,虽有变化但失去统一,造成画面的不稳定感。
适当调整物象的空间位置,构成异形同量的均衡布局,以“异形”求变化,“同量”求统一,保持重心稳定,取得统一而富于变化的构图(图80)。
“偏”——调整重心求得稳定画面零散,缺少联系。
变化与统一的关系处理不当,只注意了前后左右的空间变化,忽视了相对的集中统一,造成构图松散。
调整布局,形成相对集中的构图中心,通过“聚”与“散”,“主”与“次”的对比,在变化中求统一(图81)。
“散”——主次对比求得变化。
一、素描静物构图安排的具体要求

一、素描静物构图安排的具体要求(1)、画面平衡构图要“上进下松”,物体可以靠近到画纸的上部,下面要多留空,左右留空相当。
画面中心应少偏上,物体位置不能过于偏向某一方面,画面重心要稳。
(2)、主次分明表现的主要对象或体量大的物体是主体物,其余则是次要或陪衬物。
主体物要刻画精到,视觉效果要突出,形成视觉中心。
组合摆放静物要明确主次关系,特别是形体大小要有区别。
(3)、对比协调组合的物体应该有高低、大小、方圆形状的不同;摆放的状态有直立、倾卧、动势方位的变化;组合物体要有疏有密、有多有少;物体色调深浅要有搭配、相互衬托;物体重叠、遮挡要有“隐”有“现”,物体之间要有联系才能协调。
(4)、疏密的当物体组合要有聚有散,数量上要有对比,不能分散、凌乱、平均摆放。
有疏密才有节奏。
重叠、靠近、遮挡是“聚合”形成密的感觉;单独的、单个的物体是“分散”,形成疏的感觉。
疏密要适当,互相要有连贯性。
(5)、互相呼应所谓互应是指物体彼此之间应由联系,有呼应,才会形成整体统一的基调。
例如投影可以把分开摆放的物体联系在一起,衬布在视觉上达到了把分散的物体联系在一个整体的作用。
物体之间的呼应,如茶壶对着那个方向、水果的摆放方位、衬布皱褶的方向都会形成呼应的效果。
二、素描静物的明暗关系物体受光线的照射,呈现出受光面、背光面的自然现象即为明暗。
运用明暗规律表现物体是素描造型的一种手段。
1、明暗与光的关系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不论其形状大小、质地如何不同,都会产生黑、白、灰的深浅变化。
明暗是表现物体形体结构以及质感、量感、体积感和空间感的有效手段。
人的视觉所能见到的一切明暗,都是光照的结果。
没有光,看不见物体,也就无所谓明暗关系了。
2、明暗中的“三大面”和“五大调”我们把明暗色调的变化规律,用“三大面”和“五大调”来概括。
“三大面”是指物体在空间中受光线的影响而产生最大形体面的变化,俗称“黑、白、灰”三大层次面。
“黑、白、灰”的大明暗变化的表现能产生最基本的形体效果。
素描静物常见构图

圆形构图 C形构图 S形构图
三角形构图
以旋转、运动和收缩的审美效果。当圆形被拉长时,就会变成椭圆,椭圆形构图 不仅有静态效果,也会产生动态效果,同事还具有较为明显的整体感。物体布局 围成一个圈,主体物偏向中央位置(看情况),常用于竖构图中。
圆形构图给人以饱满、均衡、完整的感觉。圆形间延伸感较强。常用于竖构图中。
S形构图形式给人以律动感,节奏感,增添画面活跃的氛围。常用于竖构图中。
线条是构图的要素之一,曲线是线型中最具有美感的线条。
三角形构图给人以稳定的感觉,主体物会显得比较突出,是最常见、最容易
掌握的构图,尤其在静物较少时,三角形构图是比较合理的。主体物一般放在三 角形最高点,其他两点分别摆放次要物体。
黄金分割是指将整体一分为二,较大部分与整体部分的比值等于较小部
分与较大部分的比值,其比值约为0.618。这个比例被公认为是最能引起美感的 比例,因此被称为黄金分割。
AC/AB=BC/AC
《素描静物的构图》教案.doc

作品形式:教学设计所属学科:美术所属学段:高中《素描静物的构图》教案荆门市东宝中学教学目的: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向学生介绍构图的形式,使学生了解影响构图的因素,掌握构图的原则。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创造的思维能力。
掌握三角形的构图形式,能对构图的内容进行分析,运用所学规律进行构图。
3、情感目标:让学生在构图的过程中体验创造的乐趣,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三角形构图教学难点:构图的原则及影响构图的因素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2、活动探究法;3、集体讨论法。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引:请看屏幕:(文字)用五个圆形的物体组成一组画面。
学生活动。
结:为啥这样摆放好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出示课题:素描静物的构图【讲授新课】一、构图的定义问:什么叫构图?答:(略)结:艺术家为了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和美感效果,在一定的空间,安排和处理人、物的关系和位置,把个别或局部的形象组成艺术的整体。
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称为“章法”或“布局”。
补:今天我们主要研究静物的构图,配置静物时要注意物与物之间的联系。
在绘画中构图的形式多样我们一起来看看有那些构图形式?二、构图形式:1、水平式(安定有力感)2、垂直式(严肃端庄)3、S 形(优雅有变化)4、圆形(饱和有张力)5、三角形(正三角较空,锐角刺激)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三角形构图:这种三角形可以是正三角也可以是斜三角或倒三角,其中斜三角较为常用,也较为灵活。
三角形构图具有安定、均衡但不失灵活的特点。
三、影响着构图的因素(图6) 问:那些因素影响着构图?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回答。
答:(略)结:构图是画面的二维平面布局和分割。
包括物体的位置、形状、大小、颜色等都属于构 图的范畴。
下面且让我们来看看这些因素对构图的影响: 左右均衡,有稳定感。
重心不稳,失去平衡。
,画面丰富。
状位置有疏有密,构图合理。
零零散散,构图不美。
有方有圆形状一样,缺少变化。
素描中的静物绘技巧

素描中的静物绘技巧在素描中,静物绘画是一种常见的练习方法,也是艺术家们磨砺技巧和观察力的途径之一。
通过绘制静物,艺术家能够锻炼对光影、形状和质感的观察和捕捉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素描中的静物绘技巧,帮助您提升绘画技能。
一、观察和构图在进行静物绘画之前,艺术家首先需要仔细观察所选择的物体。
观察要从整体到局部,先捕捉物体的轮廓、比例和整体形状,然后再关注细节。
良好的观察能力对于准确绘制物体的形状和细节至关重要。
在观察的基础上,艺术家需要进行构图。
构图是指确定静物在画面中的位置和大小。
艺术家可以通过移动或旋转物体的角度,选择合适的视角和布局来实现构图的目的。
良好的构图可以使画面更加有吸引力,并突出物体的特点。
二、运用明暗对比在素描中,明暗对比是表现光影效果的重要手段。
艺术家需要观察物体上的明暗变化,并使用不同的线条和阴影来描绘物体的形状和质感。
绘制明暗阶调时,可以运用不同的阴影层次和线条的厚度来表现物体的光线和阴影效果。
通过加深阴影部分和增加光线部分的明亮度,可以突出物体的立体感和光影变化。
三、注重质感和纹理在素描静物绘画中,艺术家需要注重物体的质感和纹理的表达。
不同的物体表面具有不同的质感和纹理特点,艺术家可以运用不同的线条和阴影来描绘这些特点。
例如,对于光滑的物体,可以使用细腻的线条和柔和的阴影来表现其光滑的表面。
而对于粗糙的物体,可以使用粗犷的线条和深厚的阴影来表现其粗糙的质感。
四、注意透视和比例在绘制静物时,艺术家需要注意透视和比例的准确性。
透视是指在画面中正确的呈现物体远近和大小的能力。
通过运用透视原理,艺术家可以使画面更加真实和立体。
比例是指在画面中正确地表现物体各部分之间的大小关系。
艺术家需要仔细观察物体的比例,并在绘画过程中保持准确。
错误的比例会导致物体的形状和比例出现问题,影响整个画面的效果。
五、勤于练习和积累最后,要提高素描中的静物绘画技巧,艺术家需要勤于练习和积累经验。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尝试,艺术家可以逐渐提高对静物的观察和描绘能力。
静物结构素描必看

一、现实生活中的虚实景象
二、大师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品中虚实的表现
三、静物结构素描中线条虚实的表现 (一)近实远虚 (二)主实次虚
一、现实生活中虚实景象
虚 实
一、现实生活中虚实景象
二、大师作品虚实的表现
列维坦(俄)
二、大师作品虚实的表现
列维坦(俄)
二、大师作品虚实的表现
列维坦(俄)
二、大师作品虚实的表现
近实远虚的表现: 近处物体: 实; 结构线条清晰,细节刻画深入;
线条轻重对比强烈
远处物体: 虚; 结构线条相对模糊,细节刻画 较少;线条轻重对比弱
三、静物结构素描中线条虚实的表现
思考:
请同学们想一想,静物结 构素描中近实远虚是不是近处 画得重远处画得轻就可以了? 如果不是请说说理由。
三、静物结构素描中线条虚实的表现
(二)主实次虚
三、静物结构素描中线条虚实的表现
欢迎指导
安格尔
二、大师作品虚实的表现
二、大师作品虚实的表现
凡高
三、静物素描中线条虚实的表现
凡高
三、静物结构素描中线条虚实的表现
(一)近实远虚
三、静物结构素描中线条虚实的表现
三、静物结构素描中线条虚实的表现
三、静物结构素描中线条虚实的表现
三、静物结构素描中线条虚实的表现
三、静物结构素描中线条虚实的表现
美术:静物素描创意构图原则

构图的基本原理是“变化与统⼀”1、变化:是相异的因素并置在⼀起所造成的对⽐效果。
在素描造型中,各种造型因素如结构、形体、⽐例、明暗等形成的差异、⽭盾叫做“变化”。
变化的实质是⼀种双⽐关系。
变化趋于动感、对⽐,给⼈以新鲜强烈、丰富多样的感觉。
但是,过分对⽐易造成杂乱、松散⽽失去美感。
2、统⼀:是指构图中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
在素描造型中,通过各种相同或类似的因素,将变化的局部组成有机联系的整体叫做“统⼀”,统⼀的实质是⼀种谐调关系。
统⼀,趋于静感,给⼈以安定调和,有条不紊的感觉。
但是,过分的统⼀易造成单调,泛味⽽失去美感。
3、变化统⼀:在构图中,变化与统⼀是⼀种相互对⽴,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
任何趋于完美的构图,都是具有变化与统⼀两个⽅⾯的因素,或在统⼀中求变化,或在变化中求统⼀,以构成有机联系的整体。
变化统⼀的原理,体现着“对⽴统⼀”这⼀物质世界的根本规律。
作为形式美的基本原理,它⼜可表现为构图中的对称与均衡、对⽐与调和、安定与⽐例等形式法则。
对称与均衡对称是同形同量的组合,对称⼜可以分为相对的和绝对的两种对称形式。
在素描造型构图中极少使⽤绝对的对称形式。
对称体现着统⼀的原理。
对称的画⾯结构富于静感,呈现庄重、整齐的美感,但是处理不当会导致构图单调、呆板,严谨的绝对对称,多⽤于图案设计和装饰绘画的构图。
均衡是异形同量的组合。
均衡体现着变化的原理,其画⾯结构富于动感,具有⽣动⽽富于变化的表现特征。
均衡式构图表现为以下形式。
1、同量式均衡:即异形同量的构图形式,以形的差异,对⽐求得变化、量的均衡则保持稳定。
2、异量式均衡:以保持构图的重⼼稳定为前提,通过异形异量的对⽐,使构图富于变化。
3、意向式均衡:即运⽤虚实、呼应、借助联想,求得构图的均衡,产⽣虚实相⽣,呼应相随,⽣动⽽富于情趣的艺术效果。
对⽐与调和对⽐是变化的⼀种形式,指形、⾊、质、量等各种因素的差异。
⼀切⽭盾的或相同因素少的物象,都可呈现出对⽐。
静物素描知识点总结

静物素描知识点总结一、素描基础知识1.1 素描的定义素描是绘画的基础,是利用炭条、铅笔或其他绘画工具在画面上用线条、阴影表现物体形体、体积及质感变化的一种绘画形式。
1.2 素描的种类素描按照表现形式和目的可分为工笔素描和写意素描;按照绘画工具可分为炭笔素描、铅笔素描、彩色铅笔素描等。
1.3 静物素描的意义静物素描是绘画艺术的基本训练,有助于提高艺术家对形体、结构、质感和光影的观察、把握和表现能力。
二、静物素描的构图与构图方法2.1 静物素描的构图原则构图原则包括对物体的选择、观察角度、画面比例等方面的考虑。
2.2 构图方法① 视觉中心法:通过物体的形态、大小、位置关系,设置一个视觉中心,使画面有一定的层次和轴线。
② 透视构图法:根据物体的透视效果,进行构图。
③ 美感构图法:根据艺术家的审美感觉和画面整体效果进行构图处理。
三、静物素描的材料和工具3.1 静物素描的材料素描的材料主要包括绘画纸、铅笔、橡皮擦、修正带、素描本等。
3.2 静物素描的工具铅笔、炭笔、橡皮擦、修正带、卷尺、视角比例器等。
四、静物素描的观察与练习4.1 静物的选择静物的选择要具有一定的造型特点,能够体现出艺术家所要表现的主题和意境。
4.2 静物的摆放和光影处理静物的摆放要使整个画面丰富多彩,光源的选择和处理对于静物的表现至关重要。
4.3 观察与练习观察静物时需要关注外形和内在的质感、纹理和光影变化,通过练习提高对静物的观察能力和再现能力。
五、静物素描的表现技巧5.1 线条的运用线条是素描中最基本的表现手段,通过线条的勾勒和张力来表现物体的外形和形体。
5.2 质感的处理静物素描中,通过对光影和色彩的处理来表现物体表面的质感和纹理效果。
5.3 透视的运用静物在不同的角度和透视条件下呈现出不同的形态,艺术家需要运用透视原理来表现物体的立体感。
5.4 光影的处理光影是静物素描中的重要表现内容,艺术家需要观察和把握光影的变化,通过对比明暗来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层次感。
美术考试中素描静物的5点技巧

美术考试中素描静物的5点技巧2017美术考试中素描静物的5点技巧近年来,素描静物的考试多采用默写的形式。
素描静物写生和素描静物的默写是两种不同的感觉和形式,特别是考场上进行没有任何借鉴的默写,对于初学者是有相当难度的。
下面一个和店铺看看素描静物的要点有哪些吧!一、构图占20%:作为二维的平面艺术,绘画的构图决定着一幅作品的最终质量和效果。
构图要符合构图原理,做到画面均衡,通过不同物体的组合,使画面具有较强的韵律和节奏感。
要做到这一步,我们必须了解构图的一般原理,即构图的方法。
首先我们必须明白,构图是在我们的画面上对物体的有机组合,通过对主次关系的构成权衡,利用疏密、聚散的手法,使画面产生一定节奏和美感。
其次是我们还要明白什么样的构图是不合理的。
例如主次不突出,画面构成缺少疏密变化,松散或呆板。
拥挤或空缺、重心不平衡,缺少稳定感等等,这都是构图的大忌。
总之,构图看似简单,实则非常重要。
二、造型与比例占25%:绘画本身就是造型艺术,因此造型的准确与否就凸显出绘画作品质量的高低。
当我们把所要表现的物体,安排在画面上时,主次关系不够明确、形体比例严重失调、对称的物体不对称、形体特征不明显等等这些都会导致画面不舒服,影响了画面的完整,也失去了绘画艺术的感染力。
要做到造型准确完整,一是平时要多观察,记住每类物体的鲜明特征。
二是多用对比手法,发现彼此的类似和差别。
三是养成勤于改过的习惯,对自己平时作画时的不良习惯及时纠正。
只要这样,我们才能轻松准确的掌握造型规律,从而提高造型能力。
三、细节深入与局部刻画占20%:鲁迅说过:"没有细节,就不够真实"。
一幅画面也是如此,如果失去对细节的表现,我们还靠什么传达艺术感染了。
细节即内容,细节即艺术。
当然,作为基础绘画,必要的整体处理是非常重要的,但我们不能把整体当成手段,整体只是一种观念,而不是方法。
一幅素描静物的细节包括:画面物体的质感与空间关系,整体的情调以及每个物体结构特征等等,这些都是我们需要进一步表现的。
静物美术素描知识点总结

静物美术素描知识点总结静物美术素描是绘画的基础,也是美术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它是通过观察和描绘静物来锻炼艺术家的造型能力和审美意识,是绘画技法的基础训练。
下面将从素描的基本概念、素描的构图技巧、素描的表现手法、素描的材料和工具等方面进行详细地总结。
一、素描的基本概念1. 素描的定义素描是用线条和阴影来描绘客观物体形态、轮廓和色度的一种绘画形式。
它是用简练而富有感情的线条和阴影来表现物体的立体形象,对各种造型要素进行捕捉和表现。
2. 素描的特点素描以线条和阴影为表现手段,注重对形与质的描绘,力求真实、准确、生动地再现客观物体的特征。
它在表现立体感和空间感方面有其独特的特点,是绘画创作中一种重要的艺术手段。
3. 素描的作用素描作为绘画的基础,具有重要的艺术教育和训练意义。
它不仅可以培养艺术家的观察力和造型能力,还可以提高绘画技法和表现力,为后续的绘画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素描的构图技巧1. 构图的基本原则素描的构图是绘画创作的基础,是决定作品美感和效果的重要因素。
构图要符合画面的整体要求,突出主题,创造出合理、美观、生动的画面效果。
2. 构图的对称与平衡素描的构图要求画面的安排有对称感和平衡感,力求在画面中央和对称轴上寻求统一和协调,使画面看起来和谐、平衡。
3. 构图的前景与背景素描的构图需合理安排前景和背景的关系,通过前景和背景的对比来突出主题,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和深度感。
4. 构图的节奏与韵律素描的构图要求有一定的节奏和韵律,通过线条和形状的变化来创造画面的动感和节奏感,使画面更加丰富多彩。
5. 构图的空间透视素描的构图需要考虑空间透视的问题,通过线条和阴影的运用来表现画面的深度和立体感,使画面更加生动和有层次感。
三、素描的表现手法1. 线条的表现素描的线条是表现形和质、轮廓和结构的重要手段,它要求有不同的粗细、长短和强弱,通过线条的变化来刻画物体的形态和特征。
2. 阴影的表现素描的阴影是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质感的关键,它要求通过明暗、冷暖的对比来表现物体的光影效果,增强画面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素描静物画法-课件讲课讲稿

10/21/2024
10/21/2024
五.静物写生步骤(结构素描)
10/21/2024
• 1.观察——结构(拆解成几何体)
•
明暗关系
——问题,结构素描还需要观察吗?
• 2.起稿——定形(形体比例)
• 3.找结构——定线(明暗交界线、投影线)
• 4.铺大色调——定面(黑白灰三大面)
• 5.深入刻画——加强三感(体积感、质感、空间感)
• 问题: 1 明暗交界线是如何产生的?
•
2 怎么找出明暗交界线?
•
3 需要注意什么?
• 答案:1 光线 物体体面的转折
•
2 先分出黑白两个面,再
•
去分析物体的体面转折
•
3 不是线而是面
•
要有变化
•
随着结构走
• 总结 : 定线
动动手:1 画出这个苹果的明暗
交界线
2 在自己起的形上画出
苹果的明暗交界线
总结:
• 起稿------定形(形体比例) • 找结构-------定线(明暗交界线、投影线) • 铺大色调------定面(黑白灰三大面) • 深入刻画---加强三感(体积感、质感、空间感)
10/21/2024
10/21/2024
10/21/2024
4.2罐子的绘画步骤
(一)观察结构 • 碰到结构较复杂的物体,第一步先
注意“大体” 1) 明暗色调要整体、概括; 2) 注重黑、白、灰的大关系大层次; 3) 不要深入、不要过细、不要画局部。
以这组静物为例: 画大色调要先明确对
象的黑、白、灰的对比 关系,仔细观察。
明确物体的主次关系, 突出主要物体。
完成大关系时,不要 太深入,注意抓大体, 主要对比物体的黑、白 的关系,再结合形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素描静物的构图运用技巧[教育] 素描静物的构图运用技巧
构图原理的运用
将“变化统一”的构图原理和形式美的法则,用来分析优秀作品的构图,可从中受到启迪;或用以指导自己在写生中对构图的研究与练习,将有利于加深对构图原理的认识,提高构图能力。
画面空旷,单调,物象与空间失去恰当的比例关系,造成过分悬殊的对比,削弱了两者之间的整体联系。
将物象加大一些,运用衬布的变化充实和丰富画面,可加强物象与空间的统一因素(图76)。
“空”——丰富画面求得充实
画面闷塞,“不透气”,物象与画面空间过分“统一”,缺少对比与变化因素。
缩小物象,增加“透气”的空间,使两者构成恰当的比例关系。
在空间的衬托下,使物象集中而鲜明地呈现于画面(图77)。
“闷”——缩小物象求得对比
画面呆滞、刻板、完全对称的布局,造成“统一”有余,变化不足。
适当调整物象的空间位置打破完全对称的布局,加强变化的因素,构成均衡的构图形式。
通过主次,轻重的对比求得变化,增强构图的美感(图78)。
“板”——打破对称求得变化
画面只有“聚”的统一,而无“散”的变化,造成“挤压”感。
要改变物象过分聚集的布局,形成前后左后,疏密有致,高低错落,互相响应的布局,在统一中变化,增强构图的美感(图79)。
”——疏密对比求得变化“聚
画面重心偏移失去均衡。
物象集中偏向画面一侧,虽有变化但失去统一,造成画面的不稳定感。
适当调整物象的空间位置,构成异形同量的均衡布局,以“异形”求变化,“同量”求统一,保持重心稳定,取得统一而富于变化的构图(图80)。
“偏”——调整重心求得稳定
画面零散,缺少联系。
变化与统一的关系处理不当,只注意了前后左右的空间变化,忽视了相对的集中统一,造成构图松散。
调整布局,形成相对集中的构图中心,通过“聚”与“散”,“主”与“次”的对比,在变化中求统一(图81)。
“散”——主次对比求得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