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世界地理复习系列课件东亚和日本》
合集下载
专题07 东亚和日本(课件)高中地理区域地理复习课件(世界地理、中国地理)
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
日本自然地理特征
河湖
日本河流密布。绝大多数河流水流
湍急,河水在流出山谷和盆地之后不久
即汇入大海。河流短小湍急,流量较大,
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含沙量小,北部河
流有结冰期地轴,与水地能球表资面源相丰交富的两。点
·
日本的湖泊数量不是很多。因火山
活动频繁,日本的湖泊中火山口湖和断
有200多座火山,其中活火山80座;每年有感地震 达1500多次,平均一天4~5次。处于环太平洋火山 地震带,地热资源丰富。
·
日本自然地理特征
气候 分析日本的气候特征,并比较东西部的降水差异及形成的原因。
海洋性显著的季风气候:日本属季风气候,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由于四面环海 及沿岸日本暖流(黑潮)的影响,日本的海洋性季风气候十分强烈,与同纬度的亚洲大陆相比,冬暖夏凉, 气温年较差较小,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分别出现在8月和2月;降水丰富,而且分布较均匀。 东西部的降水差异及原因:太平洋沿岸夏季降水较多,夏季东南季风带来海洋湿润气流,受山地的抬升, 在太平洋沿岸形成丰富的地形雨。日本海沿岸冬季降水较多(多降雪),冬季西北季风经过日本海带来水 汽,受到山地的抬升,在日本海沿岸形成丰富的降雪。
(1)导致该岛滨海地区樱花初放日期自南向北土壤
D.降水
(2)导致A地樱花初放日期比
C地晚的主要因素是( D? )
A.地形
B.降水
·
C.土壤
D.洋流
(3)导致 B地樱花初放日期比
A、 C地晚的主要因素是( A? )
A.地形
B.洋流
C.纬度
D.降水
学以致用
层湖较多,沿海地区则有一些湖泊是海
迹湖。为实现发电和河流开发等目的,
日本自然地理特征
河湖
日本河流密布。绝大多数河流水流
湍急,河水在流出山谷和盆地之后不久
即汇入大海。河流短小湍急,流量较大,
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含沙量小,北部河
流有结冰期地轴,与水地能球表资面源相丰交富的两。点
·
日本的湖泊数量不是很多。因火山
活动频繁,日本的湖泊中火山口湖和断
有200多座火山,其中活火山80座;每年有感地震 达1500多次,平均一天4~5次。处于环太平洋火山 地震带,地热资源丰富。
·
日本自然地理特征
气候 分析日本的气候特征,并比较东西部的降水差异及形成的原因。
海洋性显著的季风气候:日本属季风气候,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由于四面环海 及沿岸日本暖流(黑潮)的影响,日本的海洋性季风气候十分强烈,与同纬度的亚洲大陆相比,冬暖夏凉, 气温年较差较小,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分别出现在8月和2月;降水丰富,而且分布较均匀。 东西部的降水差异及原因:太平洋沿岸夏季降水较多,夏季东南季风带来海洋湿润气流,受山地的抬升, 在太平洋沿岸形成丰富的地形雨。日本海沿岸冬季降水较多(多降雪),冬季西北季风经过日本海带来水 汽,受到山地的抬升,在日本海沿岸形成丰富的降雪。
(1)导致该岛滨海地区樱花初放日期自南向北土壤
D.降水
(2)导致A地樱花初放日期比
C地晚的主要因素是( D? )
A.地形
B.降水
·
C.土壤
D.洋流
(3)导致 B地樱花初放日期比
A、 C地晚的主要因素是( A? )
A.地形
B.洋流
C.纬度
D.降水
学以致用
层湖较多,沿海地区则有一些湖泊是海
迹湖。为实现发电和河流开发等目的,
【高中地理】世界地理复习:东亚与日本ppt
日本发展经济的有 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是什么? 有利:海上运输优势,丰富的人力资源。 筑波 不利:铁矿、石油、煤炭等矿产资源贫
广岛
乏,绝大部分依赖进口。
神户
丰田
长崎
主要工业区
日本渔业
北海道 渔场
千岛 寒流
日本 暖流
日本发达的交通
世 日本新干线 界 最 长 的 青海 函底 海隧 底道 隧; 道
浓缩日本
气候温暖湿润,水资源丰富
社会经济: 工农业发达,交通便利,城镇众多 自然:高原、山地较多,气候干燥,水资源缺少 社会经济: 工农业落后,交通落后
西部内陆 人口稀疏
2.经济特征:
①世界水稻、茶叶、蚕丝的主要产区
沿海地区
②沿海优良港口,发展工农业、交通、 科技对外贸易条件优越 ③形成许多经济发达区和新兴工业区
(四)贸易 1.最大贸易对象:美国 2.进口原材料:石油------中东、东南亚 (五)主要城市 1.首都:东京-----最大城市 2.对外贸易港口:横滨、神户 (六)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主要的城市及工业区的分布
日本工业分布有何特点呢?主要集中在哪里呢? 日本工业分布过度密集会带来那些弊端呢?新兴工业向哪里发展?
气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0
500 400 300 200 100 1 4 7 0 10(月)
40
降 水
20
400
0
300
( mm )
- 20
200
- 40
100
- 60 1 4 7
0 10 ( 月 )
温 带 大 陆 性 气 候
二、人文地理
1.人口 (1)人种: 黄种人 (2)分布及成因 自然: 平原面积广阔,土壤肥沃, 东部沿海 人口密集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第1讲 东亚和日本
为均匀。冬季较为温暖、夏季较为凉爽
,气温年较差较小
原因:a.因四周环海,受海洋影响 大 b.沿岸又有强大的日本暖流。
大陆性强
海洋性强
(1)最高温出现在8月,最低温出现在2月; (2)年平均气温较高,无霜期较长; (3)北海道东部沿海一带多雾,日照少,阻碍
农作物生长; 寒暖流交汇
(4)夏秋季台风,既带来降水又造成灾害。
高原高山气候
东亚气候类型多样; 季风气候显著; 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广。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 成因:面临世界最大的太平洋,背靠世界最 大的亚欧大陆,海陆热力差异显著。
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差异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哈尔滨
上海
分布:受纬度位置的影响,日本北部一、月气韩温国:北0部℃、以下朝(鲜寒及冷)我0国℃秦以岭上淮(河温暖 以北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日本南部雨韩季:国南部)及短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地长区 为亚热带带季风气候。
北海道
国
经纬度位置: 130°E—145°E
旗
徽
太
本州
平 洋
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九州
濑户内海 四国
二、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特征
(1)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 (2)地势中间高,四周低,起伏大; (3)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4)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二、东亚的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特征
⑴ 地形多种多样 ⑵ 主要地形及分布:
• 西部内陆:多高原和山地 • 东部沿海:多平原和丘陵
• 东部半岛和岛屿:多山地和丘陵 ,平原狭小
⑶ 地西高东低 ⑷ 海岸线曲折,多半岛、 岛屿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件 东亚和日本
气候特征
气候类型及分布,特征(①气温何时高何时低、气温年较差大小; ②降水量大小、降水季节变化)等
水文水系
水文:流量及季节变化、汛期、结冰期、含沙量、凌汛、流速、水能 水系:流向、流程,水系形状,流域面积,河道宽窄深浅,水网密度
东亚
东亚思维导图
一、东亚的位置与范围
1.绝对位置
① 半球位置 • 北半球,东半温 带
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
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西临日本海,西隔日本海 和朝鲜海峡与俄罗斯、朝 鲜、韩国相望,西南隔东 海与中国相望
日本
130 ° 135 °
组成
北海道、本州、四国、九 州四个大岛和附近的多个 小岛屿组成
北海道岛
濑户内海 九州岛
千岛群岛
关东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
曲折的海岸线对经济会有 什么影响?
岛国曲折的海岸线,多优 良港湾,这对日本的渔业、 造船业、海上运输和对外 经济联系十分有利。
日本多火山、多地震等地质灾害
有200多座火山,其中活火山80座;每年有感地震1500 多次,平均一天4~5次
地处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多火山、地震。
欧亚板块
富士山 3776m 陆 地
日本最高峰,是一座活火山
太平洋板块
边缘海
(日本海)
岛弧
(日本)
海沟 洋盆
二、东亚的自然地理特征
说出图中数字所在区 域的气候类型
1 4
5
2 3
二、东亚的自然地理特征
2、气候特征
西部内陆地区大陆 性气候显著。
西部地区深居大陆 内部,距离海洋远, 加之地形阻挡。
东部沿海地 区 季风 气候 显著
濑户内海冬夏降水少的原因: 地处冬夏季风背风坡,降水少。
高考一轮复习东亚和日本 ppt课件
交通便利,有优良港口
气候干旱,水源缺乏 高原山地为主 交通不便
农业 工业
农业发达,水稻、茶叶、蚕丝 发达
畜牧业
畜产品加工业、矿产资 源的开发
3、各国概况
朝鲜
畜牧业占重要地位。
韩国
现代工业发达的国家。
蒙古 日本 中国
工农业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家。
以种植水稻为主,森林、矿产资源丰富。 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
(1)成因:
深居内陆,远离海洋
到达的海洋水汽
地形的阻挡(地势西高东低) 少,气候干燥
(2)特点: 冬冷夏热,降水少,夏季稍多。
(3)分布: 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地区 和蒙古等地
三、人文地理环境
三、人文地理环境 1、人口
东亚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
(1)分布: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平原 (原因) 沿海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平原面积广阔,土地 肥沃,水源充足,工农业发达.
东亚和日本
一、东亚的位置与范围 找出东亚地区濒临哪个大洋?背靠哪块大陆?
亚欧大陆
太平洋
经纬度:北纬20度到北纬50度,东经80
度到东经140;
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读图查阅:
1.东亚地区有哪 些国家? 2.临海国,内陆 国,半岛国,岛 国分别是?
中国 北京
蒙古 乌兰巴托
朝鲜
平壤
韩国
首尔
(2)人种: 黄种人为主
(3)民族: 汉族、蒙古族、大和族、朝鲜族等
2、西部内陆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差异较大
沿海(经济发展较快) 内陆(经济发展缓慢)
范围 中国东部沿海、韩国、日本 位置 濒临海洋,距海近,海岸线长
中国西北和青藏地区 、蒙古
远离海洋,深居内陆
气候干旱,水源缺乏 高原山地为主 交通不便
农业 工业
农业发达,水稻、茶叶、蚕丝 发达
畜牧业
畜产品加工业、矿产资 源的开发
3、各国概况
朝鲜
畜牧业占重要地位。
韩国
现代工业发达的国家。
蒙古 日本 中国
工农业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家。
以种植水稻为主,森林、矿产资源丰富。 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
(1)成因:
深居内陆,远离海洋
到达的海洋水汽
地形的阻挡(地势西高东低) 少,气候干燥
(2)特点: 冬冷夏热,降水少,夏季稍多。
(3)分布: 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地区 和蒙古等地
三、人文地理环境
三、人文地理环境 1、人口
东亚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
(1)分布: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平原 (原因) 沿海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平原面积广阔,土地 肥沃,水源充足,工农业发达.
东亚和日本
一、东亚的位置与范围 找出东亚地区濒临哪个大洋?背靠哪块大陆?
亚欧大陆
太平洋
经纬度:北纬20度到北纬50度,东经80
度到东经140;
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读图查阅:
1.东亚地区有哪 些国家? 2.临海国,内陆 国,半岛国,岛 国分别是?
中国 北京
蒙古 乌兰巴托
朝鲜
平壤
韩国
首尔
(2)人种: 黄种人为主
(3)民族: 汉族、蒙古族、大和族、朝鲜族等
2、西部内陆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差异较大
沿海(经济发展较快) 内陆(经济发展缓慢)
范围 中国东部沿海、韩国、日本 位置 濒临海洋,距海近,海岸线长
中国西北和青藏地区 、蒙古
远离海洋,深居内陆
高考一轮复习世界区域地理之东亚和日本 (共28张PPT)
⑴特点:利用便利的海运条件,大量 进口原料,出口工业制成品,对国际 市场依赖程度高。
⑵分布: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有五大工业区:京滨工业区、名古屋 工业区、阪神工业区、濑户内海工业 区、北九州工业区(落实到地图上)
⑶工业部门:钢铁、汽车、电子、造 船、化学、纺织 ⑷对外贸易:是日本经济发展的支柱, 主要对象美国,其次是西欧、亚洲国 家。
河流特点
日本
低山丘陵为主 海岸曲折,港湾优良
关东平原 富士山
境内多山,平原狭小,关东平原是最大平原(东京附近)
多火山、地震的国家
有200多座火山,其中活火山80座;每年有感地震1500多次,平均一天4~5次。
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日本位于特殊的板块 位置,在太平洋板块 与亚欧板块交界地带, 地壳活动频繁。
日本的人口: 面积狭小,人口稠密(超过1 亿),本州岛人口最多。
农业单产高,多用小型机械,稻米可自给 (水稻种植业),其他农产品需大量进口。
有利条件:
1、科技发达
2、气候条件优越
不利条件:
1、地形复杂
2、人均耕地少
渔业发达,捕鱼量常居 世界第一位。
北海道渔场---日本暖 流与千岛寒流交汇形成。
教学 内容
东亚的位置和范围 东亚地区国家沿海和内陆的差异 日本的位置与范围 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亚洲东部 太平洋西侧
亚欧大陆
太平洋
中国 蒙古
临海国 内陆国
朝鲜 韩国 日本
半岛国 岛国
哪些国家与我国陆地相连?哪些隔海相望?
日本的经纬度位置:
30 °N ~ 45°N,130°E ~ 145°E
大部分位于 北温带
日本的经纬度位置:
高考世界地理复习专题05 亚洲 东亚与日本(课件)
其原因是什么?而日本太平洋沿岸地区的水资源却显得较为紧张,原因
又是什么?
因为夏季风会带来丰富的海洋水汽,形成大量地形雨,从而补给地表径 流;而夏季日本海一侧处于背风坡,雨水较少。 因为日本太平洋沿岸 属世界著名工业区,城市密集,人口众多,工业与生活用水需求量大。
(4)濑户内海沿岸地区河流在冬、夏季节的降水补给均比较少,解释其原因。
区域地理知识框架
一、位置与范围 包括的地区或国家
绝对位置 相对位置
二、自然地理概况
地形 气候 水文(重要河流、湖泊) 土壤 生物 自然资源
人口、民族
三、人文地理概况
经济概况(工业、农业、 交通、商贸、旅游等)
城市
学习目标
亚洲的位置、范围。 亚洲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东亚的位置范围、自然与人文特征。 日本的自然特征与经济特点。
短 ④高温期与多雨期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下图示意东亚部分地区,读图完成1~2题。
蒙古
甲 黄 河
日本海
黄
乙
丙
海
2、日本一月0℃等温线与北纬38度纬线基本吻合,中国一
月0℃等温线与北纬33度纬线基本吻合,该事实说明( C)
A.日本一月平均气温受冬季风影响大 B.日本南北温差大 C.日本常绿阔叶林的分布纬度比中国高 D.日本雨季开始时间比中国早
5、下面对日本的正确叙述是( B)
①日本著名的活火山富土山,位于四国岛 ②日本最大的岛屿是九州岛 ③日本的季风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冬季温和,夏季凉爽, 降水较多 ④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条件是国内丰富的人力 资源,较高的科技水平,优良的港湾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 ( C)
又是什么?
因为夏季风会带来丰富的海洋水汽,形成大量地形雨,从而补给地表径 流;而夏季日本海一侧处于背风坡,雨水较少。 因为日本太平洋沿岸 属世界著名工业区,城市密集,人口众多,工业与生活用水需求量大。
(4)濑户内海沿岸地区河流在冬、夏季节的降水补给均比较少,解释其原因。
区域地理知识框架
一、位置与范围 包括的地区或国家
绝对位置 相对位置
二、自然地理概况
地形 气候 水文(重要河流、湖泊) 土壤 生物 自然资源
人口、民族
三、人文地理概况
经济概况(工业、农业、 交通、商贸、旅游等)
城市
学习目标
亚洲的位置、范围。 亚洲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东亚的位置范围、自然与人文特征。 日本的自然特征与经济特点。
短 ④高温期与多雨期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下图示意东亚部分地区,读图完成1~2题。
蒙古
甲 黄 河
日本海
黄
乙
丙
海
2、日本一月0℃等温线与北纬38度纬线基本吻合,中国一
月0℃等温线与北纬33度纬线基本吻合,该事实说明( C)
A.日本一月平均气温受冬季风影响大 B.日本南北温差大 C.日本常绿阔叶林的分布纬度比中国高 D.日本雨季开始时间比中国早
5、下面对日本的正确叙述是( B)
①日本著名的活火山富土山,位于四国岛 ②日本最大的岛屿是九州岛 ③日本的季风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冬季温和,夏季凉爽, 降水较多 ④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条件是国内丰富的人力 资源,较高的科技水平,优良的港湾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 ( C)
高考地理复习课件 世界地理之《东亚与日本》(共46张PPT)精编版
(6)气候:
分析濑户内海冬夏降水少的原因
②东西两岸降水季节分配和形式不同
高田
冬 雪
冬 季
东京
夏 季夏
雨
濑户内海
东岸:以降雨为主,降水集中于夏季。
潺潺的流水
夏
西岸:以降雪为主,降水集中于冬季。
冬
海洋性季风气候小结
①季风气候显著。 ②南北气候有较大的差异:本州北部和北海道属温带季风气候; 本州南部和九州、四国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发展畜牧业
知识梳理 3、东亚的气候
一、东亚概况
思考4:不同纬度气候类型、气候特征差异 以及产生差异的原因
哈尔滨
上海
受纬度位置的影响
日本北部、朝鲜、韩国北部、及我国秦岭淮 河以北地区为温带季风
日本南部(九州、四国、本州南部)韩国南 部及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地区为亚热带季风
比较近同纬度哈尔滨与东京的气温降水特 温点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一二、、东日亚本概况 思考:日本工业地带分布的特点及原因?
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 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 狭长地带(临海型)。
原因:多优良港口, 便于原料运入和产品 的输出。
北九州工业地带
京滨工业地带 中京工业地带 阪神工业地带 濑户内海工业地带
(2)工业地带: 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三湾一海)地 带(东京湾,伊势湾,大阪湾,濑户内海)
比较项目
经 海陆位置 济 和交通 发 地形和土 展 地资源 条 件 气候 的 差 科技力量 异
东部沿海 临海,有优良港口,交 通条件优越
多平原、丘陵,耕地多
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 季风气候(湿润)
较强
西部内陆 深居内陆,距海遥远, 交通不便 多高原、山地,草地多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世界地理—东亚和日本(共29张PPT)
东部沿海工农业发达,人口城市众多,内陆以畜牧 业为主经济落后。试分析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
东部沿海: 地处沿海,平原广阔 季风气候,温暖湿润 水资源丰富 长期耕作,土壤较肥沃 劳动力充足 多优良港口,交通发达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
西部内陆: 地处内陆,多高原山地 干燥,大陆性气候明显 草原广阔 矿产丰富 交通不便 经济落后,科技力量较弱
小结:
图中145°E东侧的四 个岛屿被俄罗斯人称为“烟雾列岛”,简要分 析原因
小岛四面环海,水汽充足;岛屿附近寒流经过,遇冷水汽 凝结成雾。(或这些岛屿附近寒暖流交汇,暖流带来丰沛 的水汽,遇寒流降温形成大雾天气。)
四、人口和居民
人种:黄种人 宗教:佛教 民族: 朝鲜、韩国的主要民族是朝鲜族
蒙古国是蒙古族 日本是大和民族 中国以汉族居多的多民族国家
五、经济
东亚是目前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地区 之一。这里一向是水稻、茶叶、蚕丝等农产品的主要产区。
(1)朝鲜:以农业为主,森林、矿产资源丰富。 (2)韩国:新兴工业国,经济以汽车、电子、服装等 为主,进出口贸易发达。 (3)日本:是本区现代工业最发达的国家。 (4)蒙古:畜牧业和畜产品加工业在经济中占有重要 地位 (5)中国:香港、台湾和东部沿海的一些地区是经济 发达和新兴的工业区。
② 工业向南北两端扩展 (九州南部,九州岛---硅岛;本州东北部)
③ 首都东京:最大城市、
交通枢纽、金融中心
思考:日本工业布局向国土南北两端发展的原因是?
科学城:筑波 硅谷:北九州
筑波 北九州
太平洋、濑户内海沿岸的老工业区已呈现“饱和状态”, 地价昂贵,工业成本高(根本原因);工业污染影响严重; 国土南北两端环境较好; 有现代飞机场和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支撑
东部沿海: 地处沿海,平原广阔 季风气候,温暖湿润 水资源丰富 长期耕作,土壤较肥沃 劳动力充足 多优良港口,交通发达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
西部内陆: 地处内陆,多高原山地 干燥,大陆性气候明显 草原广阔 矿产丰富 交通不便 经济落后,科技力量较弱
小结:
图中145°E东侧的四 个岛屿被俄罗斯人称为“烟雾列岛”,简要分 析原因
小岛四面环海,水汽充足;岛屿附近寒流经过,遇冷水汽 凝结成雾。(或这些岛屿附近寒暖流交汇,暖流带来丰沛 的水汽,遇寒流降温形成大雾天气。)
四、人口和居民
人种:黄种人 宗教:佛教 民族: 朝鲜、韩国的主要民族是朝鲜族
蒙古国是蒙古族 日本是大和民族 中国以汉族居多的多民族国家
五、经济
东亚是目前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地区 之一。这里一向是水稻、茶叶、蚕丝等农产品的主要产区。
(1)朝鲜:以农业为主,森林、矿产资源丰富。 (2)韩国:新兴工业国,经济以汽车、电子、服装等 为主,进出口贸易发达。 (3)日本:是本区现代工业最发达的国家。 (4)蒙古:畜牧业和畜产品加工业在经济中占有重要 地位 (5)中国:香港、台湾和东部沿海的一些地区是经济 发达和新兴的工业区。
② 工业向南北两端扩展 (九州南部,九州岛---硅岛;本州东北部)
③ 首都东京:最大城市、
交通枢纽、金融中心
思考:日本工业布局向国土南北两端发展的原因是?
科学城:筑波 硅谷:北九州
筑波 北九州
太平洋、濑户内海沿岸的老工业区已呈现“饱和状态”, 地价昂贵,工业成本高(根本原因);工业污染影响严重; 国土南北两端环境较好; 有现代飞机场和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支撑
东亚和日本(共49张)PPT课件
(1)发展经济的条件
有利条件: 1、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素 质高 2、较高的科技水平 3、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不利条件:
1、矿产资源贫乏
2、国内市场狭小
2021
35
(2)经济特征:
①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现代化程 度高
②对外依赖性强 (需要从国外进口大量的原料和燃料,产品
销售也依赖国际市场),发展外向型经济(进 口-加工-出口)
Ø特点: 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西北风。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2)西部内陆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高山高原气候
2021
15
三、人口和经济
1、人口数量及分布 总人口14.4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 四分之一 主 要分布在 东部沿海平原 ,是世界上人口最稠 密的地区之一。 2、人种 黄种人为主,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区
渔业发达,捕鱼量 常居世界第一,鱼是日 本人的重要食品。有世 界著名的 北海道 渔场, 函馆和下关为主要渔港。
2021
43
(3)农业存在问题和对策
问题: 日本从事农业的人数不多, 耕地面积小, 旱涝灾害频发。
措施:
发展水利,
合理施用化肥,
发展生物技术,
精耕细作,20提21 高单产。
44
(4)主要农作物
(2)海岸线曲折,东部沿海多半岛和岛 屿,半岛和岛屿上多山地和丘陵,平原 狭小
2021
11
2、 河 流
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
半岛、岛屿上河流短促
2021
12
3、东亚的气候
2021
13
回顾: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
2021
14
3、东亚的气候
(1)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
有利条件: 1、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素 质高 2、较高的科技水平 3、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不利条件:
1、矿产资源贫乏
2、国内市场狭小
2021
35
(2)经济特征:
①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现代化程 度高
②对外依赖性强 (需要从国外进口大量的原料和燃料,产品
销售也依赖国际市场),发展外向型经济(进 口-加工-出口)
Ø特点: 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西北风。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2)西部内陆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高山高原气候
2021
15
三、人口和经济
1、人口数量及分布 总人口14.4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 四分之一 主 要分布在 东部沿海平原 ,是世界上人口最稠 密的地区之一。 2、人种 黄种人为主,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区
渔业发达,捕鱼量 常居世界第一,鱼是日 本人的重要食品。有世 界著名的 北海道 渔场, 函馆和下关为主要渔港。
2021
43
(3)农业存在问题和对策
问题: 日本从事农业的人数不多, 耕地面积小, 旱涝灾害频发。
措施:
发展水利,
合理施用化肥,
发展生物技术,
精耕细作,20提21 高单产。
44
(4)主要农作物
(2)海岸线曲折,东部沿海多半岛和岛 屿,半岛和岛屿上多山地和丘陵,平原 狭小
2021
11
2、 河 流
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
半岛、岛屿上河流短促
2021
12
3、东亚的气候
2021
13
回顾: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
2021
14
3、东亚的气候
(1)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
第43讲 东亚和日本(复习课件)2024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课件(新高考专用)
(3)濑户内海沿岸地区河流在冬、夏季节的降水补给均比较少,解释其原因。
• 濑户内海沿岸地区冬季有北部的山脉阻挡西北季风带来的日本海水 汽,夏季有南部的山脉阻挡东南季风带来的太平洋水汽。
新教材·新高考
返回导航
2024一轮复习
2. 阅读日本河流的图文资料及日本工 业分布图,回答问题。 日本河流众多,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 。位于太平洋沿岸的山区年降水量多 达3 000毫米,而面临日本海的地区与 濑户内海沿岸地区年降水量较少。
(1) 简述图示区域的地形特征。
(2) 说明该企业可在冬季种植芒果的自然优势,并简述利用新型温室大棚
生产的社会经济意义。
(3) 分析日本粮食竞争力较弱的主要原因。
新教材·新高考
返回导航
课堂 探究
(2021·浙江1月选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日本农业发达,但该国粮食价格缺乏 竞争力,随着其国内农产品市场逐步放开,粮 食自给率从1960年的79%下降到2018年的37%。 如图为亚洲部分地区缩略图。 材料二 图中甲地某农业企业开发出一种新型 温室大棚,通过调节地下管道中的水温,控制 大棚内温度,种植原产于热带的芒果,可使其 在冬季上市。
(3) 分析日本粮食竞争力较弱的主要原因。
① 农业劳动力短缺,生产成本高;
② 山地多,耕地破碎,难以实施大规模生产;
③ 耕地面积少,地价高。
新教材·新高考
2024一轮复习
返回导航
课堂 探究
(2021·浙江1月选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日本农业发达,但该国粮食价格缺乏 竞争力,随着其国内农产品市场逐步放开,粮 食自给率从1960年的79%下降到2018年的37%。 如图为亚洲部分地区缩略图。 材料二 图中甲地某农业企业开发出一种新型 温室大棚,通过调节地下管道中的水温,控制 大棚内温度,种植原产于热带的芒果,可使其 在冬季上市。
• 濑户内海沿岸地区冬季有北部的山脉阻挡西北季风带来的日本海水 汽,夏季有南部的山脉阻挡东南季风带来的太平洋水汽。
新教材·新高考
返回导航
2024一轮复习
2. 阅读日本河流的图文资料及日本工 业分布图,回答问题。 日本河流众多,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 。位于太平洋沿岸的山区年降水量多 达3 000毫米,而面临日本海的地区与 濑户内海沿岸地区年降水量较少。
(1) 简述图示区域的地形特征。
(2) 说明该企业可在冬季种植芒果的自然优势,并简述利用新型温室大棚
生产的社会经济意义。
(3) 分析日本粮食竞争力较弱的主要原因。
新教材·新高考
返回导航
课堂 探究
(2021·浙江1月选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日本农业发达,但该国粮食价格缺乏 竞争力,随着其国内农产品市场逐步放开,粮 食自给率从1960年的79%下降到2018年的37%。 如图为亚洲部分地区缩略图。 材料二 图中甲地某农业企业开发出一种新型 温室大棚,通过调节地下管道中的水温,控制 大棚内温度,种植原产于热带的芒果,可使其 在冬季上市。
(3) 分析日本粮食竞争力较弱的主要原因。
① 农业劳动力短缺,生产成本高;
② 山地多,耕地破碎,难以实施大规模生产;
③ 耕地面积少,地价高。
新教材·新高考
2024一轮复习
返回导航
课堂 探究
(2021·浙江1月选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日本农业发达,但该国粮食价格缺乏 竞争力,随着其国内农产品市场逐步放开,粮 食自给率从1960年的79%下降到2018年的37%。 如图为亚洲部分地区缩略图。 材料二 图中甲地某农业企业开发出一种新型 温室大棚,通过调节地下管道中的水温,控制 大棚内温度,种植原产于热带的芒果,可使其 在冬季上市。
高考地理复习世界地理之东亚与日本ppt课件
冬
编辑课件
35
海洋性季风气候小结
①季风气候显著。
②南北气候有较大的差异:本州北部和北海道属温带季风气候; 本州南部和九州、四国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③气候具海洋性特征。因四周环海,受海洋影响大,降水丰富, 年降水量达1000-2000毫米。与亚洲大陆同纬度区相比,冬季 较为温和,夏季较凉爽。
④东西两岸降水形式和季节分配不同。东岸以降雨为主,降水 集中于夏季;西岸以降雪为主,降水集中于冬季。濑户内海周围被山
➢特点: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西北风。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低温少雨)。
利:雨热同期------对水稻等农业生产有利 不利:旱涝灾害频发,水利工程量大 2、西部内陆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山气候
--------发展畜牧业
编辑课件
10
知识梳理 3、东亚的气候
一、东亚概况
思考4:不同纬度气候类型、气候特征差异 以及产生差异的原因
编辑课件
7
知识梳理 2、东亚的地形
一、东亚概况
东亚沿40°N地形剖面图
编辑课件
8
知识梳理 3、东亚的气候
一、东亚概况 思考1:亚洲气候类型及东西部气候差异?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编辑课件
9
三、东亚的气候
1、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
➢成因: 面临世界最大的太平洋,背靠世界最大 的亚欧大陆,海陆热力差异明显。
①发展条件
c.岛国多深水良港
不利条件: a.矿产资源贫乏 b.国内市场狭小
②发展途径
a.大力发展海上航运 b.进口原料、燃料,出口工业品
c.开拓国际市场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东亚与日本(共55张PPT)
②重视发展教育和科技,实施“科教兴国” 战略.
3、外贸
⑴主要贸易对象: 美国、亚洲和西欧; ⑵贸易港口:
神户 横滨
48
总结:发达的“加工-贸易型”经济
1、经济发展的条件 不利条件:国土(狭小)市场、矿产贫乏 有利条件:丰富的人力资源、较高的科技水平、岛国,多港
湾的有利条件。 2、特点: (1)扬长避短,发展经济。对外贸易发达,但经济对外依
• 日本海沿岸冬季多降雪的原因?
•
日本暖流带来带暖湿气流和来自蒙古西伯利
亚的寒流交汇形成大量水汽,并且气温低,于是形
成降雪。
•
日本是亚洲核能发电量最多的国家。试简述其优先 发展核电的理由?
• 1、日本本土资源稀缺.石油、天然气、煤炭主要从外国进 口,不适合发展火电.
• 2、日本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带上,地震频发,水电站危险系 数高、修理成本高.
分布变化 近年来,日本把海外投资、建立海外生
产和销售基地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美 国、西欧、中国、东南亚)。
——直接靠近原材料和燃料产地和消费 市场。
3、发展模式: 进口
加工 出口
日本工业发展必须具备哪些有利条件?
(从工业区位因素去分析)
(1)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 (2)科技发达,资金雄厚; (3)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素
质高。
结合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和工业特点,分析日本 工业发展的制约或不利条件?
不利条件:国内矿产资源缺乏,原料、燃料靠进口; 国内市场狭小,过分依赖国际市场; 国土面积狭小,制约工业在地域上的扩展。
思考
日本为了促进和稳定经济的高速持续发展 采取了哪些措施?
发展途径: ①大力发展海上航运,进口原料、燃料, 出口产品,开拓国际市场.
3、外贸
⑴主要贸易对象: 美国、亚洲和西欧; ⑵贸易港口:
神户 横滨
48
总结:发达的“加工-贸易型”经济
1、经济发展的条件 不利条件:国土(狭小)市场、矿产贫乏 有利条件:丰富的人力资源、较高的科技水平、岛国,多港
湾的有利条件。 2、特点: (1)扬长避短,发展经济。对外贸易发达,但经济对外依
• 日本海沿岸冬季多降雪的原因?
•
日本暖流带来带暖湿气流和来自蒙古西伯利
亚的寒流交汇形成大量水汽,并且气温低,于是形
成降雪。
•
日本是亚洲核能发电量最多的国家。试简述其优先 发展核电的理由?
• 1、日本本土资源稀缺.石油、天然气、煤炭主要从外国进 口,不适合发展火电.
• 2、日本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带上,地震频发,水电站危险系 数高、修理成本高.
分布变化 近年来,日本把海外投资、建立海外生
产和销售基地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美 国、西欧、中国、东南亚)。
——直接靠近原材料和燃料产地和消费 市场。
3、发展模式: 进口
加工 出口
日本工业发展必须具备哪些有利条件?
(从工业区位因素去分析)
(1)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 (2)科技发达,资金雄厚; (3)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素
质高。
结合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和工业特点,分析日本 工业发展的制约或不利条件?
不利条件:国内矿产资源缺乏,原料、燃料靠进口; 国内市场狭小,过分依赖国际市场; 国土面积狭小,制约工业在地域上的扩展。
思考
日本为了促进和稳定经济的高速持续发展 采取了哪些措施?
发展途径: ①大力发展海上航运,进口原料、燃料, 出口产品,开拓国际市场.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区域地理 世界地理 3.1 《东亚和日本》
日本的国土
北海道岛
九州岛
本州岛 四国岛
琉球群岛
地形特征
地形特征: 以山地和丘陵为主 沿海有狭窄的平原 最高山----富士山( 3776米) 最大的平原---关东平原
地势特征: 中部高,四周低。 山地将日本的国土分为太 平洋一侧和日本海一侧
富士山 3776m
日本最高峰,是一座活火山
日本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
因是( A )
A.该地受海洋和暖流影响 B.该地不受西北季风影响
C.该地多山地丘陵地形
D.该地受寒流影响大
感 谢!
看到这些图片,你想到哪个国家?
日 本
日本樱花
日式料理
多地震
日本国旗
日本国徽
日本的自然特征
日本的人文特征
日本在世界的位置
130°E 135°E
日本的地理位置
绝对位置:
30°N~45°N,130°E~145°E 主体在北温带
相对位置:
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西临日本海 西部与俄罗斯、中国、朝鲜、韩 国隔海相望
海岸线特征及对日本经济的影响 • 曲折,多优良港湾。 • 利于渔业、造船业、海上运
输、对外联系
日本海
朝鲜海峡 濑户内海
鄂霍次克海
河流特征
河流:短小而急促
• 水能资源丰富, • 不利于航运
海洋性强的季风气候
气温的南北差异: • 南部:亚热带季风气候,夏
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 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夏
• 海岸线: 曲折,多半岛和岛屿
东亚地形对河流有什么影响?
东亚地形对河流的影响
①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流,沟 通了东西,方便沿海和内地 的联系。 ②在地形阶梯处,落差大, 蕴藏水能资源。 ③半岛和岛屿河流短小湍急, 水能丰富,但不利于航运。
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东亚及日本-课件精选全文
①地形多样,多高原山地丘陵 ②地势西高东低,起伏大
对农业的影响
利于多种经营
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方便了沿海和内
地的经济联系。
东西落差大,半岛、岛屿上河流短促,水力资源
丰富,但不利于航运。
③海岸曲折,沿海有许多半岛和岛屿
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来自海洋上的 湿润气流(夏季风)深入内陆,形成丰富的降水。
海陆位置
濒临海洋,距海近,海岸线长
远离海洋,深居内陆,多临国
地形
地形 类型
地形 特征 类型
东部沿海:地势较低,平 半岛,岛屿: 原为主,间有丘陵或低山 多山地、丘陵
地势较高,多山地高原
①地形多样,多高原山地丘陵②地势西高东低,起伏大 ③海岸曲折,沿海有许多半岛和岛屿
季风气候
类型 温带大陆性气候
气候
成因 特点
日本概况
1.描述日本的位置及组成。
经纬度位置:30°N~45°N,130°E~145°E
位 置
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西临 日本海,西南隔东海与中国相望
相对位置:东亚东部
组成: 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
及3900多个小岛组成的群岛国家。面积约37.8 万km2,相当于我国云南省。
250
20
200
10
150
100
0
50
-10
0
-20
1 2 3 4 5 6 7 8 9 101112
(1)由沿海向内陆的三地,降水的差异表现为降水总量逐渐减、少 降水季节分配更不均匀、雨季时间越来越 短 。气温特点的差异 表现为:由沿海向内陆气温年较差逐渐增大,夏季温度 逐渐升高; 仙台的最高月均温出现在 8 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世界地理复习系列课件东亚和 日本》
高考世界地理复习系列课件东亚和 日本》
3、季风气候显著 (1)东亚的气候类型及分布 东亚东部从南到北分布有热带、亚热带、温带三种季风气候, 中国西北部和蒙古境内受夏季偏南风的影响较小,降水很少, 属于干旱、半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2)东亚的气候显著成因 东亚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地区之一。冬季盛行偏北风, 风由寒冷的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吹向太平洋,风力强劲( 图), 受其影响,大部分地区气候寒冷干燥。夏季盛行偏南风,风从 太平洋、印度洋带来丰沛的水汽( 图)。降水由沿海向内陆 减少。
高考世界地理复习系列课件东亚和 日本》
哪些国家与我国陆地相连?哪些隔海相望?
中国 -临海国、 蒙古 -内陆国 朝鲜、韩国 -半岛国、 日本 -岛国
高考世界地理复习系列课件东亚和 日本》
分析东亚的地形、地势特点、海岸线的特点
高考世界地理复习系列课件东亚和 日本》
2、地形特征 (1)多半岛和岛屿,海岸曲折(多港湾) 沿海有许多半岛( 朝鲜半岛-东亚最大、山东半岛、辽东半 岛)、岛屿( 日本群岛-东亚最大、琉球群岛、南海诸岛、台 湾岛-中国第一大岛、海南岛)和边缘海( 日本海、黄海、东 海、南海)。 (2)地势西高东低 西部内陆(中国西部内陆和蒙古)多高原和山地 东部沿海(中国东部沿海和)多平原、丘陵 东部的半岛和岛屿(朝鲜、韩国、日本)多山地和丘陵,平 原面积狭小,河流短促。 结论:地势西高东低,许多大河从西往东注入太平洋。
2012高考世界地理 复习系列课件
高考世界地理复习系列课件东亚和 日本》
世界地区的划分
按照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人们 将世界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 亚、北非、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欧洲西部、 欧洲东部和北亚、北美、拉丁美洲、大洋洲、 南极洲13个地区。
高考世界地理复习系列课件东亚和 日本》
地势:西高东低
自 地形特征 海岸线曲折,多岛屿、半岛
河流特征
然
世界上最典型的季风气候——东亚季风
环 境
气候
东:季风气候
类
北:温带季风 南:亚热带季风
型 西:温带大陆性气候
其它
人种:黄种人等
居民 民族:汉族、朝鲜族、大和族、蒙古族等
分布:主要在沿海平原,是世界人口最稠密地区之一
经济差异
东部:经济发达(位置、交通、耕地、 森林、人口、工农业等)
西部:经济欠发达(内陆、条件差、人口 稀少、资源丰富、畜牧业发达)
高考世界地理复习系列课件东亚和 日本》
东亚和日本
高考世界地理复习系列课件东亚和 日本》
高考世界地理复习系列课件东亚和 日本》
一、东亚概况
1、位置和范围 海陆位置: 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侧, 纬度位置: 20°N-50°N 73ºE-145ºE,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范围: 包括中国、朝鲜、韩国、蒙古和日本等国家。 其中朝鲜、蒙古同我国接壤,日本、韩国与我国隔海相望。
⑧ ⑥⑤
⑦
⑨ ④
① ③
②
⑿
⑽ ⑾
⒀
1 东亚
, 2 东南亚 , 3 南亚 , 4 中亚 ,
5 西亚
, 6 北非 , 7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
8 欧洲西部 , 9 欧洲东部和北亚 , 10 北美 , 11 拉丁美洲 ,12 大高考洋世界洲地理日复,本习》系1列3课件南东亚极和洲 。
区域地理复习结构
某区域
高考世界地理复习系列课件东亚和 日本》
④名山成旅游资源,少数挺拔峻峭的山峰成为名山和重要 旅游资源: 如五岳( 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 岳恒山、中岳嵩山),四大佛山( 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 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或旅游名胜 ( 黄山、庐山、武夷山、巫山三峡、台湾阿里山日月潭、 桂林山水、长白山白头山天池、天山天池、承德避暑山庄、 湖南张家界、北京八达岭、四川九寨沟、敦煌石窟或莫高 窟、洛阳龙门石窟、江西井冈山等; ⑤发展多样化的农业,山区起伏大,气候垂直变化明显,提 供多样化的作物生长条件,世界任何作物都可以在我国找 到适合种的地方,也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副 多种经营,建立生态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高考世界地理复习系列课件东亚和 日本》
山区优点: 山区其他资源丰富,在发展林业、牧业、旅游业、采矿业等 方面,往往具有优势。 ①森林多,山区是我国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地区: 最大林区 是东北原始林区包括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第二大林区是西 南原始林区包括喜马拉雅山南坡和雅鲁藏布江大拐变处以 及横断山区,第三是东南丘陵人工次生林区包括台闽赣等; ②丘陵可发展林果,丘陵多己开辟为梯田、果园、或栽培 经济林木; ③草山草坡都是重要草场资源( 如阿尔泰山、天山北坡、 南方草山草坡都是我国发展牧业的重要草场资源)。
甲图 哈尔滨各月气
乙图 东京各月气温
温和降水量的高考分世配界地理复习系列课件和东降亚和水量的分配
日本》
4、东亚地形对环境的影响 (1)影响气候: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利于(夏季 风)来自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丰富降水; (2)影响河流(水系): 地势西高东低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 流,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 (3)影响河流(水文): 地形呈阶梯状使河流在流经阶梯之间 的河段,由于具有较大的地形落差,蕴藏极为丰富的的水能 资源。 (4)影响河流(水系水文): 半岛和岛屿上多丘陵山地,使河 流短促,落差大,水能丰富。 (5)影响植被与含沙量(水文): 半岛和岛屿上多丘陵山地, 加上气候湿润,有利林木生长,森林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小。
高考世界地理复习系列课件东亚和 日本》
高考世界地理复习系列课件东亚和 日本》
高考世界地理复习系列课件东亚和 日本》
(3)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区别 根据气温和降水的不同,东亚季风又分为温带季风( 甲图 和亚热带季风( 乙图)。 温带季风气候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雨季较短; 亚热带季风气候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雨季较长。
位置、范围 主要区域特征(地形、气候、资源、经济等) 主要国家及主要城市
某国家
自 位置范围
然 地形地质
地 气候特征 理 自然资源
经 居民 济 地 经济 理来自工业 农业 城市与交通 市场与贸易
高考世界地理复习系列课件东亚和 日本》
知 识 结 构
概 述
东 亚
日 本
概况:范围、国家、位置(经纬度、海陆位置)
高考世界地理复习系列课件东亚和 日本》
3、季风气候显著 (1)东亚的气候类型及分布 东亚东部从南到北分布有热带、亚热带、温带三种季风气候, 中国西北部和蒙古境内受夏季偏南风的影响较小,降水很少, 属于干旱、半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2)东亚的气候显著成因 东亚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地区之一。冬季盛行偏北风, 风由寒冷的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吹向太平洋,风力强劲( 图), 受其影响,大部分地区气候寒冷干燥。夏季盛行偏南风,风从 太平洋、印度洋带来丰沛的水汽( 图)。降水由沿海向内陆 减少。
高考世界地理复习系列课件东亚和 日本》
哪些国家与我国陆地相连?哪些隔海相望?
中国 -临海国、 蒙古 -内陆国 朝鲜、韩国 -半岛国、 日本 -岛国
高考世界地理复习系列课件东亚和 日本》
分析东亚的地形、地势特点、海岸线的特点
高考世界地理复习系列课件东亚和 日本》
2、地形特征 (1)多半岛和岛屿,海岸曲折(多港湾) 沿海有许多半岛( 朝鲜半岛-东亚最大、山东半岛、辽东半 岛)、岛屿( 日本群岛-东亚最大、琉球群岛、南海诸岛、台 湾岛-中国第一大岛、海南岛)和边缘海( 日本海、黄海、东 海、南海)。 (2)地势西高东低 西部内陆(中国西部内陆和蒙古)多高原和山地 东部沿海(中国东部沿海和)多平原、丘陵 东部的半岛和岛屿(朝鲜、韩国、日本)多山地和丘陵,平 原面积狭小,河流短促。 结论:地势西高东低,许多大河从西往东注入太平洋。
2012高考世界地理 复习系列课件
高考世界地理复习系列课件东亚和 日本》
世界地区的划分
按照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人们 将世界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 亚、北非、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欧洲西部、 欧洲东部和北亚、北美、拉丁美洲、大洋洲、 南极洲13个地区。
高考世界地理复习系列课件东亚和 日本》
地势:西高东低
自 地形特征 海岸线曲折,多岛屿、半岛
河流特征
然
世界上最典型的季风气候——东亚季风
环 境
气候
东:季风气候
类
北:温带季风 南:亚热带季风
型 西:温带大陆性气候
其它
人种:黄种人等
居民 民族:汉族、朝鲜族、大和族、蒙古族等
分布:主要在沿海平原,是世界人口最稠密地区之一
经济差异
东部:经济发达(位置、交通、耕地、 森林、人口、工农业等)
西部:经济欠发达(内陆、条件差、人口 稀少、资源丰富、畜牧业发达)
高考世界地理复习系列课件东亚和 日本》
东亚和日本
高考世界地理复习系列课件东亚和 日本》
高考世界地理复习系列课件东亚和 日本》
一、东亚概况
1、位置和范围 海陆位置: 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侧, 纬度位置: 20°N-50°N 73ºE-145ºE,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范围: 包括中国、朝鲜、韩国、蒙古和日本等国家。 其中朝鲜、蒙古同我国接壤,日本、韩国与我国隔海相望。
⑧ ⑥⑤
⑦
⑨ ④
① ③
②
⑿
⑽ ⑾
⒀
1 东亚
, 2 东南亚 , 3 南亚 , 4 中亚 ,
5 西亚
, 6 北非 , 7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
8 欧洲西部 , 9 欧洲东部和北亚 , 10 北美 , 11 拉丁美洲 ,12 大高考洋世界洲地理日复,本习》系1列3课件南东亚极和洲 。
区域地理复习结构
某区域
高考世界地理复习系列课件东亚和 日本》
④名山成旅游资源,少数挺拔峻峭的山峰成为名山和重要 旅游资源: 如五岳( 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 岳恒山、中岳嵩山),四大佛山( 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 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或旅游名胜 ( 黄山、庐山、武夷山、巫山三峡、台湾阿里山日月潭、 桂林山水、长白山白头山天池、天山天池、承德避暑山庄、 湖南张家界、北京八达岭、四川九寨沟、敦煌石窟或莫高 窟、洛阳龙门石窟、江西井冈山等; ⑤发展多样化的农业,山区起伏大,气候垂直变化明显,提 供多样化的作物生长条件,世界任何作物都可以在我国找 到适合种的地方,也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副 多种经营,建立生态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高考世界地理复习系列课件东亚和 日本》
山区优点: 山区其他资源丰富,在发展林业、牧业、旅游业、采矿业等 方面,往往具有优势。 ①森林多,山区是我国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地区: 最大林区 是东北原始林区包括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第二大林区是西 南原始林区包括喜马拉雅山南坡和雅鲁藏布江大拐变处以 及横断山区,第三是东南丘陵人工次生林区包括台闽赣等; ②丘陵可发展林果,丘陵多己开辟为梯田、果园、或栽培 经济林木; ③草山草坡都是重要草场资源( 如阿尔泰山、天山北坡、 南方草山草坡都是我国发展牧业的重要草场资源)。
甲图 哈尔滨各月气
乙图 东京各月气温
温和降水量的高考分世配界地理复习系列课件和东降亚和水量的分配
日本》
4、东亚地形对环境的影响 (1)影响气候: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利于(夏季 风)来自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丰富降水; (2)影响河流(水系): 地势西高东低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 流,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 (3)影响河流(水文): 地形呈阶梯状使河流在流经阶梯之间 的河段,由于具有较大的地形落差,蕴藏极为丰富的的水能 资源。 (4)影响河流(水系水文): 半岛和岛屿上多丘陵山地,使河 流短促,落差大,水能丰富。 (5)影响植被与含沙量(水文): 半岛和岛屿上多丘陵山地, 加上气候湿润,有利林木生长,森林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小。
高考世界地理复习系列课件东亚和 日本》
高考世界地理复习系列课件东亚和 日本》
高考世界地理复习系列课件东亚和 日本》
(3)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区别 根据气温和降水的不同,东亚季风又分为温带季风( 甲图 和亚热带季风( 乙图)。 温带季风气候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雨季较短; 亚热带季风气候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雨季较长。
位置、范围 主要区域特征(地形、气候、资源、经济等) 主要国家及主要城市
某国家
自 位置范围
然 地形地质
地 气候特征 理 自然资源
经 居民 济 地 经济 理来自工业 农业 城市与交通 市场与贸易
高考世界地理复习系列课件东亚和 日本》
知 识 结 构
概 述
东 亚
日 本
概况:范围、国家、位置(经纬度、海陆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