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合理用药探讨
幼儿园合理用药与健康检测制度
![幼儿园合理用药与健康检测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e4cf8f0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3b.png)
幼儿园合理用药与健康检测制度导言:幼儿园作为儿童教育的重要环节,应当关注儿童身体健康和合理用药。
为了保障儿童的安全和健康,建立幼儿园合理用药与健康检测制度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分析为什么需要这两个制度,并探讨如何有效实施。
1. 幼儿园合理用药制度的重要性合理用药对儿童的健康至关重要。
儿童机体发育尚未成熟,药物对其影响更加敏感。
而幼儿园是孩子们日常生活的场所,孩子在幼儿园的时间占据了他们一天中的大部分,因此合理用药制度势在必行。
2. 合理用药制度的基本原则幼儿园合理用药制度应基于以下原则:药物使用的必要性、合适性,剂量和用法的准确性,用药监测和评估的全面性。
3. 幼儿园合理用药制度的主要内容合理用药制度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用药决策的依据和流程,药物库存和管理,用药监测和评估,不良反应的处理等。
4. 建立健康检测制度的意义幼儿园建立健康检测制度有助于及早发现儿童身体异常,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定期的健康检测可以提前预防和治疗儿童常见疾病,并为幼儿园提供准确的儿童健康数据。
5. 健康检测制度的内容和频率健康检测制度的内容包括身高、体重、视力、听力、口腔健康等方面的检测。
对于幼儿园来说,建议每学期进行一次全面的健康检测,并根据需要进行额外的专项检查。
6. 技术设备和专业人员支持建立健康检测制度需要配备相应的技术设备和专业人员支持。
例如,测量身高体重的设备,以及专业的医生和护士团队。
7. 家长的参与和沟通保持与家长的良好沟通是健康检测制度顺利实施的关键。
家长应被要求提供孩子的健康档案和相关医学报告,以便幼儿园能够更好地了解孩子的身体状况。
8. 检测结果的分析和管理针对健康检测产生的各项数据,幼儿园应制定完善的分析和管理系统。
这将有助于对儿童的身体发育进行全面的评估,并及时采取个别化的干预措施。
9. 制度实施中的挑战和应对策略在建立幼儿园合理用药与健康检测制度的过程中,我们可能面临一些挑战,如家长的担心、成本因素等。
合理用药的重要性与方法探讨
![合理用药的重要性与方法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76123e74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f8.png)
合理用药的重要性与方法探讨用药是现代医疗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合理用药不仅能够有效治疗疾病,还能避免不必要的药物副作用和经济负担。
本文旨在探讨合理用药的重要性及其方法。
一、合理用药的重要性(段落1)合理用药是确保患者获得最佳治疗效果的关键。
如何选取适当的药物、正确使用以及避免滥用或错误使用对患者来说都非常关键。
(段落2)合理用药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副作用和安全风险。
如果患者过量或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可能导致严重的身体损害或致命后果。
通过遵循医生指示和正确使用药物可以降低这些风险。
(段落3)合理用药有助于控制医疗成本。
医疗费用是患者普遍面对的一个问题,在选择和使用药物时注意到节约成本也是非常重要的。
二、实现合理用药的方法(段落1)与医生建立信任和有效的沟通是合理用药的关键。
医生是我们选择药物和治疗方案的主要依赖。
充分告诉医生自己的症状、既往病史以及已经使用过的药物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评估患者需求,并对药物给予正确建议。
(段落2)了解药物信息也是实现合理用药的重要一环。
患者应该对所使用的药物有足够的了解,包括剂量、适应症、不良反应等。
可以通过阅读包装说明书或咨询专业人士来获取这些信息。
(段落3)遵循医嘱并按时服药也是实现合理用药的关键。
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建议准确用药,并严格遵守给定的剂量和时间表,不得随意增减剂量或中断治疗。
(段落4)避免滥用非处方药也是实现合理用药的一种方法。
当感到不适时,一些人倾向于自行购买非处方药进行自我处理。
然而,滥用非处方药可能会导致不必要的风险和问题,并且可能掩盖潜在的疾病。
(段落5)定期咨询医生以及药物复查也是实现合理用药的重要一环。
药物治疗应该是一个动态过程,在治疗过程中监测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及时与医生沟通并进行调整。
三、特殊人群的合理用药(段落1)儿童和孕妇在用药方面需要特别关注。
儿童对某些药物可能更敏感,需要根据年龄和体重进行剂量调整。
孕妇则需谨慎选择药物,最好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儿科合理用药的探讨
![儿科合理用药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b3e1776125c52cc58bd6bea0.png)
高 ;3婴 儿期 : () 自胎 儿 娩 出时 开 始 至 1 岁 之 前 , 周 此期 生长 发 育 最 迅 速 , 容 易患 传 染 病 、 染性 和 营 养 性 疾 病 ;4幼儿 期 : 周 岁 但 感 () 自1 至 满3 岁 之前 ; ) 龄前 期 : N 岁 至6 N 岁入 小 学 前 ; ) 周 (学 5 自3 ~7 ( 学 6
处 于 不 同发 育 阶 段 的 儿 童 有 不 同的 生 理 特 点 , 据 4 J 解剖 根 ,L 生 理 特 点 , 将 4 J 分 为 6 :1胎 儿 期 : 期 从 受 精 卵 形 成 至 小 可 ,L 期 () 此 儿 出 生 为止 , 0 , 期 是 胎 儿 发 育 十 分 重 要 的阶 段 , 组织 器 共4 周 此 各 官 处 于 形 成 阶 段 , 多 药 物 可 致 n J 的 器 官 损 害 和 胎 儿 死 亡 ;2 许 #L () 新生儿期 : 自胎 儿 娩 出 时 开始 至 满 2 d 前 , 期 患 病 率 和 死 亡 率 8之 此
易透 皮 吸 收 。 2 2 药 物 的分 布 .
药物 分 布 的 主要 因素 是 脂 肪含 量 、 液 腔 隙 比 例 、 物 与 蛋 白 体 药 质结 合 程 度 等 。 幼 儿 脂 肪 含 量 较 成 人 低 【 , 婴 2 脂溶 性 药 物 不 能 充 】 分 与之 结 合 , 浆 中游 离 药 物 浓 度增 高 。 幼 儿 体 液 及 细 胞 外 液 血 婴 容 量 大 [, 溶 性 药 物 在 细 胞 外 液 被 稀 释 , 浆 中游 离 药 物 浓 度 2水 】 血 较 成 人 低 , 细 胞 内 液浓 度较 高 。 幼 儿 的血 浆 蛋 白结 合率 低 , 而 婴 游 离 型 药 物 较 多 , 体 内 存 在 较 多 的 内 源性 蛋 白结 合 物 , 胆 红 素 且 如
儿科用药现状分析与管理对策
![儿科用药现状分析与管理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966b8ad8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ff.png)
儿科用药现状分析与管理对策摘要:近年来,我国儿童相关疾病的患病率普遍增加,治疗儿童疾病时临床用药问题一定要引起医生的注意。
临床上使用的药物,在起到一定治疗效果的同时,要兼具安全性、合理性,这与患儿的健康息息相关。
绝大部分患儿病情轻微,只需要进行药物治疗即可治愈。
因此,药物治疗是儿科常见治疗办法,正确用药可促进患儿疾病的康复。
药物安全是保证患儿安全最有效的措施,若临床用药不当将会给患儿的健康造成伤害。
合理使用药物可以治病救人,不合理使用药物则会致病害人。
护士作为药物治疗的直接执行者与观察者,在临床用药的各个细节中一定要认真对待,谨慎处理,严格把关。
护理工作进行的如何,直接关系到患儿的药物治疗的效果,护士在整个过程中始终处于第一线。
关键词:儿科;用药;安全要点儿科临床治疗用药时经常会出现各种问题,本文将重点探讨如何提高儿科治疗合理用药的方法,以调研某个医院 2020年 1月至2022年 1月整整两年内的所有就医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共计病例200例,结合实际的治疗方法,总结临床表现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以此作为基础,探讨临床进行儿科治疗时如何选择适当的药物,以及用药时应该注意哪些内容。
1 背景临床儿童进行就医的情况非常普遍,儿童在我国占据了很大一部分群里,因为他们的身体及生理机能发育尚未完善,当今社会居住的生活环境也日趋复杂,因此临床上儿童的发病率只高不低。
经调查发现,临床上经常会发生治疗儿童患者时用药不当而导致的失误问题。
不合理的用药会引起儿童患者的临床症状,常见如皮肤出现疱疹、加重咳嗽以及一些消化系统功能异常、肝疾病等,严重者甚至造成患者急性肾衰竭以及泌尿系统受损等。
这些病例症状均给医生提出了严重的警示作用,在日后进行临床治疗时一定要结合儿童的身体情况及生理基本特征,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治疗能够降低临床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
很多儿童都正在处于生长的关键时期,他们的身体机能发育不够成熟,身体内部的肾脏、肝脏、神经系统、免疫器官等众多系统发育不够成熟,因此如果临床治疗时给予成人的药物进行治疗就会加重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
儿科常用中成药的合理使用
![儿科常用中成药的合理使用](https://img.taocdn.com/s3/m/4332e43c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9f.png)
儿科常用中成药的合理使用儿童是我们社会的未来,他们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常见的儿科疾病,例如发热、感冒、腹泻等。
在儿科中,中成药被广泛应用于儿童的治疗中。
本文将就儿科常见疾病中比较常用的中成药进行探讨,并分享合理使用中成药的注意事项。
1.感冒感冒是儿童常见的疾病之一,中成药中常用的有板蓝根颗粒、连花清瘟胶囊等。
这些药物具有清热解毒、消炎镇痛的作用,能够缓解儿童感冒时的发热、咳嗽、鼻塞等症状。
在使用中,需要根据儿童的年龄和体重合理控制剂量,并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用药。
2.发热发热是儿童常见的症状之一,通常由于感染所致。
在儿科中,常用的解热药有小儿退热颗粒、小儿清热颗粒等。
这些药物能够降低儿童的体温,并缓解由于高热引起的不适感。
在使用解热药时,需要注意控制剂量和频率,以避免过量使用导致不良反应。
3.腹泻腹泻是儿童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常见的中成药有小儿多潘立酮颗粒、小儿复方七厘散等。
这些药物具有止泻、调节肠道功能的作用,能够缓解儿童腹泻引起的腹痛、腹胀等症状。
在使用中,需要根据腹泻的原因和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并严格按照医生的用药指导进行用药。
4.咳嗽咳嗽是儿童常见的症状之一,常见的儿童咳嗽中成药有小儿感冒颗粒、小儿百部止咳糖浆等。
这些药物具有平喘、止咳的作用,能够缓解儿童咳嗽引起的不适感。
在使用中,需要根据儿童的年龄和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并遵循医生的用药指导。
在合理使用中成药时1.年龄和剂量:儿童的年龄对药物的剂量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使用中成药时需要根据儿童的年龄选择合适的剂量。
2.药物选择:不同的中成药对疾病的治疗作用和适应证有所差异,因此在使用时需要根据疾病的类型选择合适的药物。
3.用药时间:在使用中成药时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用药指导进行用药,并遵循用药时间的要求,不得擅自停药或延长用药时间。
4.不良反应:中成药虽然具有一定的疗效,但也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
在使用中需要注意观察儿童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如出现应及时就医。
儿童用药安全知识演讲稿(3篇)
![儿童用药安全知识演讲稿(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401cb9a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b9.png)
第1篇尊敬的各位家长、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站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个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话题——儿童用药安全。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是我们共同的期盼。
然而,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用药安全问题是每一个家庭都无法回避的问题。
今天,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向大家介绍儿童用药安全知识。
一、儿童用药的重要性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身体各器官、系统的发育尚未成熟,对药物的反应与成人有很大差异。
因此,儿童用药不当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据统计,我国每年因用药不当致死的儿童高达数千人。
因此,关注儿童用药安全,是保障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
二、儿童用药的基本原则1. 合理用药:在为儿童用药时,应遵循“能不用则不用,能少用则少用,能口服不注射,能肌注不静脉注射”的原则。
2. 对症下药:根据儿童的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避免盲目用药。
3. 剂量适宜:儿童用药剂量应根据年龄、体重、病情等因素进行调整,避免剂量过大或过小。
4. 安全用药:选择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小的药物,避免使用可能对儿童身体造成损害的药物。
5. 个体化用药:每个儿童对药物的反应都有所不同,因此,用药时应根据个体差异进行调整。
三、儿童常见用药误区1. 抗生素滥用:很多家长认为抗生素可以包治百病,实际上,抗生素只能治疗细菌感染,对病毒感染无效。
2. 药物过量:为了追求快速见效,有些家长会擅自增加药物剂量,导致儿童出现药物中毒。
3. 药物混用: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更快康复,会同时使用多种药物,这种做法容易导致药物相互作用,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4. 药物依赖: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安静、听话,会给孩子使用含有镇静剂的药物,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药物依赖。
四、如何确保儿童用药安全1. 家长学习用药知识:家长应主动学习儿童用药知识,了解常用药物的作用、用法、用量及不良反应。
2. 遵医嘱用药: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不要擅自给儿童用药。
儿科合理用药原则及不合理用药
![儿科合理用药原则及不合理用药](https://img.taocdn.com/s3/m/5eefbf85d0d233d4b14e698d.png)
准确诊断患儿的病情 , 针 对患儿 的具体 情况 , 给予 相应 的药物 治疗 , 避免用药后患儿 出现药物不 良反应 , 对 治疗效 果产生 消
极影 响。一般来说 , 临床诊 断 中, 医师要 首先诊 断患儿 是病 毒
感染 还是细菌感染 , 才能 针对患 儿 的实 际情况 , 给予 患儿合 适
量, 并且 分割药 物很 容易 破坏药物 剂型 , 还会对药 物的稳定 性 产生严重影响 , 导 致药物在患儿体 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也 发生
的药物治疗。在儿科中 , 常见 的病 毒性感 染有病 毒性腮 腺炎 、 麻疹 、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 水 痘及 病毒性肠 炎等 , 这些疾病 的体
征及症状 均不 相同 , 治疗 中要有所针对才能取得治疗效果 。关
临床 合 理 用 药 2 0 1 3年 4月第 6卷 第 4期 中
C h i n J o f C l i n i c a l R a i t o n l a D r u g Us e , A p i r l 2 0 1 3 , Vo 1 . 6 N o . 4 B
物进 行分析 , 现综述如下 。 1 儿科合理用药 的原则 1 . 1 合理 药物选择 在给予 患儿药物治 疗前 , 医师必须 要先
反应 的一个 重要原 因是 未选择 适 当的药物 治疗剂量 。由 于临 床药 物中 , 大多数未规定 儿童用药剂量 , 因此 , 给药时 常用 的药 物换算方 法大多根据成人用药剂量进行换算 , 换算时会将患 儿 的体 质量 、 年龄或者 体表 面积计算小儿 用药剂 量 , 这 些换算方 法都各有优缺 点。临床用药 中 , 更 应该 针对患 儿 的具 体情 况 , 同时结合 临床 经验 , 选用合适 的剂量 。如果 需要 给予患儿联合 用药治疗 , 也要针对具体情况 , 适 当调整用药剂量 。
儿科合理用药的分析探讨
![儿科合理用药的分析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64b2abe9b4daa58da1114a5d.png)
儿科合理用药的分析探讨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儿科合理用药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115例儿科患者作为研究组,对患者采取合理用药措施。
同时,在相同的时间段选取选取113例儿科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患者采取医院常规儿科用药措施。
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研究组患者各种不良反应(包括消化系统异常、肝功能异常、皮疹、其他不良反应等)发生概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儿科合理用药能够有效减少儿童对药物的不良反应,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从而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值得推广。
【关键词】儿科;合理用药;分析探讨由于儿科患者的特殊性,他们对于药物的耐受和代谢能力普遍较差,本身抵抗力也不高。
在治疗儿科患者时,如果滥用药物,很可能导致儿童对药物产生强烈的不良反应,甚至威胁儿童的健康[1]。
因此,儿科合理用药问题一直是国家和医院比较重视的问题,本文主要对儿科合理用药进行探究分析,具体操作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115例儿科患者作为研究组,研究组患者中,包含67例男患者和48例女患者,患者年龄在3天到13.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5±2.3)岁。
患者住院时间在7天到31天之间,平均住院天数为(13.2±4.5)天。
在相同的时间段选取选取113例儿科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中,包含61例男患者和52例女患者,患者年龄在2.5天到14.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3±2.7)岁。
患者住院时间在6天到32天之间,平均住院天数为(13.1±4.2)天。
两组患者临床数据无显著差异,P>0.05,数据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用药措施。
研究组患者采用合理用药措施,首先医院制定出严格的用药安全管理措施,要求每一位医生必须严格按照用药安全管理进行用药。
探讨儿科用药存在的问题与儿科合理用药
![探讨儿科用药存在的问题与儿科合理用药](https://img.taocdn.com/s3/m/b0a0a11476eeaeaad0f33021.png)
探讨儿科用药存在的问题与儿科合理用药摘要:目的:对儿科用药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针对分析结果,研究促进儿科合理用药的可行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5月~2019年5月间儿科科室的用药情况,将进行了用药规范管理的69例患儿设为观察组,另外未进行用药规范管理的53例患儿设为对照组。
对比两组患儿的实际用药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的呼吸系统症状(咳嗽、鼻塞、呼吸急促等)、消化系统症状、肝功能不全、急性肾功能衰竭、泌尿系统受损和皮疹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规范用药管理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规避不合理用药的风险,经用药干预后的患儿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较少。
要加强对临床儿科用药选择,用药剂量、剂型,给药方式的干预和管理,确保合理用药,改善治疗效果。
关键词:儿科;合理用药;问题;措施受年龄影响,儿童的各器脏功能和生理机制与成年人存在较大的差别,药物代谢、排泄能力均低于成年人,因而临床儿科科室中的不合理用药问题,易致使患儿发生不良反应,甚至引发药源性疾病[1]。
本文回顾了我院2018年5月~2019年5月间儿科科室的具体用药情况,对儿科科室的用药干预过程及其效果进行分析,进而研究了规范用药管理的有效举措。
现将详细结果陈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研究选择的122例患儿均于2018年5月~2019年5月间在我院儿科科室接受药物治疗,排除严重代谢性疾病、全身重大疾病及精神疾病不能配合药物治疗等情况。
将采用了用药规范管理的69例患儿设为观察组,另外未采用用药规范管理的53例患儿设为对照组。
观察组年龄6个月~10岁,平均年龄为(5.64±1.02)岁;对照组年龄5个月~11岁,平均年龄为(6.05±0.45)岁。
将两组患儿的性别和年龄基本资料资料做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对比两组患儿的用药干预情况发现,对照组未采取具有约束性质的用药规范管理措施;观察组进行了用药规范管理,主要通过合理用药宣传教育、用药监督管理和用药抽检评测方式对儿科科室用药进行干预。
[儿童合理用药探讨] 儿童合理用药八大原则
![[儿童合理用药探讨] 儿童合理用药八大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edec7b0b856a561253d36fab.png)
《[儿童合理用药探讨] 儿童合理用药八大原则》摘要:儿童,尤其是新生儿,肾血流量低,肾小管分泌酸能力低,尿液pH值高,影响碱性药物排泄,在用药之前必须进行正确的诊断才能有针对性地选择药物,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综上所述,作为儿科医护人员,应该树立高尚的医德,以谦虚谨慎的态度为人民服务,努力钻研专业技术,提高儿科用药水平,促进儿童健康成长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26.001 根据小儿解剖生理特点,可分为:①胎儿期:从受精卵形成至小儿出生为止;②新生儿期:自胎儿娩出时开始至满28天之前;③婴儿期:自胎儿娩出时开始至1周岁之前;④幼儿期:1~3周岁;⑤学龄前期:3~6周岁入小学前;⑥学龄期:6周岁至青春期开始之前。
儿童药物体内代谢特点药物吸收的速度和程度取决于药物的理化性质、机体情况和给药途径。
新生儿胃酸浓度低,排空时间长,肠蠕动不规律,如青霉素等抗生素在成人胃内可被分解,但对新生儿则可很好地被吸收。
新生儿肌肉量少,末梢神经不完善,肌肉给药则吸收不完全。
经皮肤给药时,婴幼儿皮肤角质层薄,体表面积大,药物较成人更易透皮吸收。
药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脂肪含量、体液腔隙比例、药物与蛋白质结合程度等。
婴幼儿脂肪含量较成人低,脂溶性药物不能充分与之结合,血浆中游离药物浓度增高。
婴幼儿体液及细胞外液容量大[1],水溶性药物在细胞外液被稀释,血浆中游离药物浓度较成人低,而细胞内液浓度较高。
婴幼儿的血浆蛋白结合率低,游离型药物较多,且体内存在较多的内源性蛋白结合物,因此与血浆蛋白结合力强的药物能与胆红素竞争结合蛋白,使游离型胆红素浓度升高,出现高胆红素血症,甚至核黄疸。
新生儿的血脑屏障不完善,多种药物均能通过,可以使之不良作用增高。
新生儿肝药酶系统不成熟,直到出生后8周此酶系统活性才达正常成人水平。
新生儿还原硝基和偶氮的能力以及进行葡萄糖醛酸、甘氨酸、谷胱甘肽结合反应的能力很低,对依靠这些结合反应灭活的药物也特别敏感[2]。
幼儿园合理用药知识案例分析
![幼儿园合理用药知识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03a45ed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07.png)
幼儿园合理用药知识案例分析主题:幼儿园合理用药要求:探讨幼儿园合理用药的意义、注意事项、案例分析,以及如何有效预防幼儿园儿童的用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幼儿园是幼儿教育的基础,幼儿园是幼儿成长的重要场所,其他方面的发展都需要在保证健康的情况下呈现。
然而,由于幼儿园儿童的身体免疫系统比较弱,容易感染各种疾病,药物就成为了必需品。
但是,幼儿园儿童在用药时,却存在许多不可控因素。
下面我们将从幼儿园合理用药的意义、注意事项、案例分析,以及如何有效预防幼儿园儿童的用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等几个方面来梳理。
意义合理用药意味着以手术、膳食营养、体育锻炼等方法治疗疾病,“三分药七分扶”的治疗思想体系,旨在减轻儿童对药物的依赖,提高健康免疫力,降低各类副作用的产生,缩小因药物引起孩子们和家长们的经济和时间上的损失。
注意事项首先,用药前需要了解药品的相关信息,特别是剂量与用法,并咨询医生、使用前作深入了解,避免药物使用不当,给幼儿整个家人带来无法弥补的影响。
其次,用药情况要详细记录,包括名称、剂量、用法、用药时间、家长反应等等。
这将方便父母和医生追踪并跟进幼儿疾病情况,及时做出调整。
最后,幼儿园一定要做好药品的存放、服用等细节工作,保证儿童的安全和健康。
案例分析自从内儿子上了幼儿园,感冒便成了寻常之事。
每当感冒时,不仅要发烧散热,还要吃药。
然而,内儿子在服用药物时,却总是又随意,又浪费。
后常常挑药吃,总是把日常上菜时配的营养餐置若罔闻。
娘亲发掘了它的问题,认为我们的用药方式是有很大问题的,所以它该用什么药物还应当以什么方法用药为主。
现在,它已经改成了听话宝宝,按部就班地用药了。
预防措施幼儿园一定要牢记,在幼儿园的管理中,儿童的健康和幸福是重中之重,一刻也不能掉以轻心。
针对儿童可能出现的问题,需要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
首先,幼儿园应该加强儿童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其次,要严格规范学生家长向幼儿园提供药物的程序,所有药品必须在教育部门的指导下购买并提供合理的用药说明。
儿童合理用药重要性的探讨
![儿童合理用药重要性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12e9040890c69ec3d5bb7567.png)
低, 可造成药 物不 良反应相对高发 。 但是在 临床上 , 儿童药物 的滥 发症 、 心血管系统并发症 、 骨质疏松及椎骨压迫性骨折 、 神经精神 用。 不合理 用药现象 时有发 生 , 对儿 童的身体 发育造成 较大的危 异 常等 。 部分 患儿 由于反复长期 大量应用 出现类 肾上腺皮质 功能 害。 所以儿童合理用药及其 重要 的嘲 。 掌握儿童不 同阶段 的生理特 亢 进综合征 , 因抑 制生长激素 的分 泌而造成 负氮平衡 , 使生长发
种生机蓬勃 、 发育迅 速的生理特点表现得更 为突 出。对 于儿童来 题 。
说, 生 长发育是 一个连续 的的过程 . 不 同的阶段有 不 同的形成 速 3不合理应 用糖皮质激素分析
度。 每个 阶段 的相互影 响 , 任何 一个发育 阶段 的障碍都可能影 响
目前临床上糖皮 质激素在儿童疾病 中存 在使 用不当 、长期 、
体 内酶系统 发育也 尚不健全 , 因此 , 相对于成人 , 他们对药物 的吸 迅 速退热 , 但在原 因不 明的情况下给患儿使用糖皮质激素可 改变
收、 排泄 等过程都有很大 的差异 , 婴幼儿对 药物的反应 比较敏感 , 热型, 掩盖病情 , 促进 细菌或病毒感染扩 散而加重病情 。 部分临床
用抗 菌药物 治疗 。预防 、 无针对性的抗菌药物的滥用对 无细菌感 四环素族能与血液 中的磷酸钙结合 . 沉积 在生长 阶段的骨骼和牙 染 的患儿不仅无法取得相应 的治疗效果 。 而且会导致 细菌耐药菌 齿上 , 影 响骨骼 正常生长 , 使齿变黄 ; 大剂量青霉素 可致神经肌 肉 株 的产生 , 并在一定程 度上增加患者的治疗 费用。部分 临床医生 阻滞 , 表现为 呼吸抑 制 ; 氯霉素能引起再 生障碍性贫血 、 引起粒细
儿童合理用药探讨
![儿童合理用药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75fda7a259eef8c75ebfb358.png)
摘要儿童都处于生长发育的阶段,肝肾功能、胃肠道功能、分泌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和发育都未健全,其药动学和药效学与成人差异更为显著,因此加强儿童合理用药,意义深远,本文从药物的使用方法、药物的使用剂量、杜绝滥用抗生素以及药物的特殊的贮存进行分析,加强药学服务,指导儿童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由于儿童药物繁多,药物的用量、用法以及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均能造成不良反应,而且小儿处于不断发育的时期,各脏器功能尚未发育发育健全,因此小儿用药必须从结合小儿的病理、生理等特点出发,选择正确的给药方法,严格控制用量,杜绝抗生素的滥用,严格掌握适应症,正确掌握药物的保持方法,确保药物的疗效,以达到合理用药的目的,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关键词:儿童合理用药健康成长目录引言 (1)一.儿童生理特点与药品不良反应的关系 (1)二.儿童用药不安全的两大原因 (1)三.儿童合理用药基本原则 (2)1.基本原则 (2)2.儿童安全合理用药注意事项 (3)四.正确分析药物的毒副作用 (4)五.儿童合理用药目的 (5)六.儿童合理用药原则 (6)七.结束语 (7)八.参考文献 (8)引言儿童都处于生长发育的阶段,肝肾功能、胃肠道功能、分泌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和发育都未健全,其药动学和药效学与成人差异更为显著,因此加强儿童合理用药,意义深远,本文从药物的使用方法、药物的使用剂量、杜绝滥用抗生素以及药物的特殊的贮存进行分析,加强药学服务,指导儿童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一.儿童生理特点与药品不良反应的关系儿童生长发育迅速,药品在体的代过程与成人有很大的差异,易发生不良反应。
1.新生儿皮肤、黏膜相对面积较大,且黏膜娇嫩角质薄,有些外用药可透过皮肤吸收引起全身性损害。
2.新生儿、婴幼儿血脑屏障发育不成熟,药物易于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而导致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如阿片类引起呼吸抑制,抗组胺药、氨茶碱、阿托品等引起昏迷及惊厥,氨基糖苷类使听神经受损,在成人不易透过血脑屏障的药物如多立酮(吗叮啉)在婴幼儿也易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关于小儿用药课程思政案例
![关于小儿用药课程思政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794498a8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a1.png)
关于小儿用药课程思政案例关于小儿用药课程思政案例一、引言近年来,小儿用药问题备受社会关注。
作为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儿用药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在培养合格医生的道德素养和责任感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通过深入探讨小儿用药课程思政案例,在提高医学生思政教育质量的为合理用药提供保障。
二、背景小儿用药的安全性和科学性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
合理的用药能够最大程度保障孩子的健康,而不恰当的用药可能会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和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医学教育必须重视小儿用药课程的思政教育内容,引导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医学伦理观念和责任感。
三、案例分析1. 案例背景介绍某医科大学小儿用药课程设计一个思政案例:小明,一名5岁男孩,因发热、咳嗽等症状就诊。
医生怀疑是上呼吸道感染,建议给予退烧药和咳嗽药治疗。
然而,小明的家长担心孩子对药物的副作用,希望尽量避免使用药物。
这一情景引发了医学生的思考:医生和家长之间应当如何权衡利弊,做出合适的决策?2. 思政主题探讨:平衡患者权益与药物治疗在小儿用药课程中,思政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引导学生平衡患者的权益与药物治疗之间的关系。
医学生应当意识到,患者的权益和安全必须始终置于首位。
然而,药物治疗在一定情况下是必要的,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效果。
在权衡利弊时,医生需要充分沟通并解释药物的风险和益处,帮助患者作出明智的决策。
3. 案例解答与分析医学生应当首先了解小儿用药的特殊性和安全性问题,以便更好地与家长进行沟通。
在这种情况下,医生可以解释退烧和咳嗽药物对孩子的益处和可能的副作用,并提供进一步的建议。
可以建议家长尝试非药物疗法,如物理降温或温水喉咙漱洗,以缓解发热和咳嗽症状。
医学生还应当告知家长,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药物治疗可能是必要的,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四、总结与回顾小儿用药课程思政案例促使医学生深入思考医患关系、药物利益与风险的平衡,以及患者权益的保护。
思政案例能够帮助学生从伦理和道德层面审视小儿用药问题,加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专业素养。
儿童安全用药
![儿童安全用药](https://img.taocdn.com/s3/m/2bb9c866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7f.png)
儿童安全用药儿童是家庭的希望和未来,他们的健康成长是每个家长最关心的事情。
然而,当儿童生病需要用药时,家长们往往会面临一些困惑和挑战。
因为儿童的生理特点和体质与成人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在给儿童用药时需要更加慎重和谨慎。
本文将就儿童安全用药这一话题展开讨论,帮助家长们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儿童用药的相关知识。
首先,家长们在给儿童用药时需要注意药物的种类和剂量。
儿童用药的种类通常分为抗生素、退烧镇痛药、抗过敏药等,而每种药物的剂量都是根据儿童的年龄、体重和病情来确定的。
因此,在给儿童用药之前,家长们必须先咨询医生或药师,了解清楚药物的种类和正确的用药剂量,切忌随意增减药量,以免对儿童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其次,家长们在给儿童用药时要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禁忌。
许多药物在儿童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消化道不适、过敏反应等,家长们必须密切观察儿童用药后的情况,一旦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就医。
此外,一些药物在儿童中是禁用的,如阿司匹林等药物在儿童中使用可能会引发雷氏综合征,导致严重的肝脏和脑部损害,因此家长们在给儿童用药时务必要慎重选择,避免使用禁忌药物。
最后,家长们在给儿童用药时还需要注意药物的存放和服用方法。
许多药物对光线和温度都有一定的要求,家长们在存放药物时要选择阴凉干燥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此外,家长们在给儿童服药时要根据药物的剂量和服用方法正确给予,避免因服药不当而影响药效。
综上所述,儿童安全用药是家长们在护理儿童健康成长过程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正确的用药方法和注意事项对于儿童的健康至关重要,家长们务必要加强对儿童用药知识的学习和了解,做到科学、合理、安全地用药,为儿童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健康教育在儿科合理用药中的作用探讨
![健康教育在儿科合理用药中的作用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ea72c9e6102de2bd96058857.png)
了一些 值得 重视 的 问题 。临 床麻 醉 题 目考试 结 果 发现 , 专业训 练 , 每一 位 住 院 医 师在 培 训 中可 以充 分 地 、 让 全 “ 分 组 ” 占 比率 仅 为 3 7 , 痛 治 疗题 目考 试 结 果 面地学 习专业 相关 知 识 , 大 限度 地 避 免 因各 医院专 业 1 所 .% 疼 最
险因素, 促进健康 , 提高生活质量。医院健康 教育是其 抗生 素 和解 热镇 痛药 品种 很 多 , 而且 这 些 药物 的滥用 现 中一种 重要 途 径 , 以 医院 为 基 地 , 它 以患 者 及 其 家 属 为 象非 常普 遍 。对 非感 染性 疾病 , 纯 性 腹 泻 以及 一般 感 单 对 象 , 过 医护 人 员 有 目的 的 教 育 过 程 , 患 者 增 进 健 冒发 热患 儿 , 通 使 医生 或 患儿 家长 常 不究 其 因先 用 抗 菌素 或 康知识 , 改变不利于健康的行为和问题 , 积极 配合 医院 解 热镇 痛 药 , 至 同 时 使 用 多 种 同类 药 物 。并 且 , 用 甚 使 治疗 , 而 达到健 康 的 目的。 从 解 热镇 痛 药退 热 时 , 生 及 护 士 一 般 仅 笼 统地 交 待 “ 医 高
1 1 成 人药 物剂 型 用于 儿童 患者 常 规 的 片剂 或胶 囊 药 次数 , 样 , 多 患 儿 的 陪 护人 员 无 法 很 明 确 地 区 分 . 这 很
剂多为成人 口服药物 , 如需 给儿 童使 用 , 就要分割 片剂 或胶 囊剂 内容 物 , 这些 操作 很 难 准确 掌 握 剂量 。若 分 割 过程 中使 得剂 量不 足则 延误 治疗 ; 服 用过 量 则 易 引起 若 毒 副作用 。而且 有 些 特 殊 剂 型如 控 释 剂 型 一 旦 被 分 量 使用 就失 去 了控 释 作 用 , 响 了药 物 正 常 释放 速 度 , 影 达 不到应 有 的治 疗效 果 。 12 儿科 处方 中经常 出现 的 问题 儿 科 用 药 剂量 是 根 .
儿科合理用药原则及不合理用药
![儿科合理用药原则及不合理用药](https://img.taocdn.com/s3/m/367f215d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c8.png)
儿科合理用药原则及不合理用药摘要:目的评估儿科合理用药监控系统的应用效果,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提高儿童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讨论儿科不合理用药情况的趋势、不同类型不合理用药情况的比例以及与其他因素的关联。
结果不合理现象对于儿童的用药安全和疗效都存在一定的影响,需要提高科研和临床实践中对于儿童药物的合理性和安全性的重视程度。
结论合理用药监控系统还可以促进医生之间的交流和知识共享,从而提高整体的医疗质量和用药安全。
关键词:儿科用药,不合理用药,用药原则,探讨1儿童药物研究和临床实践中的不合理现象(1)儿童用药缺乏临床试验数据支持:由于伦理和法规等方面的限制,很多药物在儿童中的临床试验数据较少,医生在用药选择时缺乏充分的依据。
(2)儿童适应症不明确:很多药物的适应症并未明确包括儿童,导致医生在用药时缺乏明确的指导,容易引发不合理用药行为。
(3)儿童剂量和给药途径不合理:由于儿童的生理特点和体重变化,药物的剂量和给药途径需要根据年龄和体重进行调整,但在实际临床中,经常出现剂量不足或过量、给药途径选择不当等问题。
(4)用药信息不全可能无法获得全面和及时的用药信息,如药物相互作用、不良反应等,这可能导致不合理用药的发生。
2儿科合理用药监控系统的应用与效果2.1 系统实施和应用案例儿科合理用药监控系统是一种利用信息技术和医疗数据进行儿科药物使用监测和管理的系统。
下面是几个儿科合理用药监控系统的应用案例:案例一:儿科电子处方系统一些医院儿科部门实施了儿科电子处方系统,通过将患儿的临床信息、药物信息和用药规范整合到系统中,医生可以便捷地制定儿童的用药方案。
系统会自动进行用药的审核和警示,提醒医生关注不合理用药情况,如药物禁忌、药物相互作用等。
这种系统在改善儿科用药质量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
案例二:儿科药物剂量计算软件儿科药物剂量计算软件是一种帮助医生准确计算儿童用药剂量的工具。
它考虑了儿童不同年龄段的生理特点和药物动力学参数,并根据患儿的体重、年龄等信息,自动生成合理的用药剂量方案。
幼儿园A1班学情分析:儿童安全用药指导方案
![幼儿园A1班学情分析:儿童安全用药指导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f7bab4b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9a.png)
幼儿园A1班学情分析:儿童安全用药指导方案一、引言在幼儿园A1班的日常教学管理工作中,儿童的健康安全一直是我们非常关注的重点。
儿童特别是在幼儿园阶段,由于芳龄较小,对药物的认识和使用能力有限,因此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容易发生用药错误。
为了更好地保障儿童的健康安全,特别制定了儿童安全用药指导方案。
二、儿童安全用药指导方案的必要性幼儿园A1班的学生芳龄大多在3-4岁之间,正处于身体和认知发育的关键阶段,他们对药物的认知和理解能力尚未完全形成。
一旦发生用药错误,可能会带来严重的身体伤害。
制定儿童安全用药指导方案,对于提高儿童用药安全意识,减少用药错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儿童安全用药指导方案的内容1. 药品储存管理- 药品应存放在幼儿无法接触到的地方,确保药品安全。
- 药品储存处应通风干燥,避免阳光直射,防止药品变质。
2. 用药常识教育- 通过课堂教学、游戏互动等形式,向儿童传授常见的感冒、发烧等疾病的用药知识。
- 指导儿童正确辨认药品图标和颜色,避免误食错误的药物。
- 演示正确的口服和外用药的使用方法,强调用药时间和用量。
3. 用药安全演练- 定期组织用药安全演练活动,让幼儿在模拟场景中掌握正确的用药方法。
- 强调不得擅自服用他人的药物,不得将药品随意投掷或捏碎。
四、儿童安全用药指导方案的实施效果分析经过一段时间的儿童安全用药指导方案的实施,取得了以下显著效果:1. 儿童用药错误率明显下降。
2. 儿童对药品的认知和理解能力得到提升。
3. 家长对儿童用药安全意识的关注度明显提高。
五、对儿童安全用药指导方案的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幼儿园A1班的老师,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儿童安全用药指导方案的重要性。
只有通过不断加强儿童用药安全知识的教育和培养,才能最大程度地避免用药错误带来的各种不良影响。
也希望家长能够共同参与到儿童用药安全的教育中,共同保障孩子们的健康安全。
六、总结通过以上的儿童安全用药指导方案的实施效果分析以及个人观点和理解,我们可以看到,儿童安全用药指导方案在幼儿园A1班的学生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儿童用药安全问题及合理用药的探讨论文(共2篇)
![儿童用药安全问题及合理用药的探讨论文(共2篇)](https://img.taocdn.com/s3/m/6ea1087f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fb.png)
儿童用药安全问题及合理用药的探讨论文(共2篇)_药学论文第1篇:儿童用药安全问题及合理用药的探讨小儿是处于迅速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特殊人群,其解剖、生理、病理、免疫等方面与成人都有很大的不同,许多脏器发育尚不完全。
因此,儿科用药绝不能把它简单的看成是成人的缩影。
但儿科用药不合理现象目前依然存在。
现对小儿用药安全常见问题作一分析,以及对如何合理用药作一探讨。
一、小儿用药问题分析1、解热镇痛药的滥用发热是婴幼儿最为常见的症状之一,解热药是儿科常用药物。
原则上3个月以下的小儿发热应慎用解热药,在物理降温无效的情况下可选择外用栓剂以减少副作用。
当前适用于小儿解热镇痛药品种剂型相对较多,扑热息痛和布洛芬是小儿解热药中最安全的品种。
但在我国已公布的非处方药目录中,有近百种抗感冒或解热镇痛药中含有扑热息痛,除少数为单方制剂外,绝大多数是复方制剂。
在非处方消费者中,有很大一部分人超过推荐剂量使用,甚至把退热药当预防性药用。
而有些临床医生,由于对复方制剂成分了解不够,易造成该药的重复使用而使药物使用过量,特别是对3岁以下的小儿,更易造成肝、肾、血液系统等器官的损害。
2、抗生素的滥用目前这个问题非常普遍。
儿童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原因复杂,其中家长想为孩子快速治愈疾病的迫切期望是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的一个重要因素。
再者,门诊治疗时家长经常点名要抗生素,且越贵越好,医生为迎合患儿家长心理,无原则满足其需要,进而大量使用抗生素。
这种滥用首先体现在病原体不明确的滥用。
对非感染性疾病如肠痉挛、单纯性腹泻以及一般感冒发热儿童,不究其因,先用抗生素,特别是针对上呼吸道感染者。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以病毒多见,占90%以上,仅少数为细菌感染或在病毒感染的基础上继发细菌感染,但有调查结果报道表示抗菌药物使用率高达100%。
虽然孟黎辉等报道的儿科上呼吸道感染使用抗生素的概率为71.32%,但仍高于卫生部规定的使用抗生素控制在50%以下这一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儿童都处于生长发育的阶段,肝肾功能、胃肠道功能、分泌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和发育都未健全,其药动学和药效学与成人差异更为显著,因此加强儿童合理用药,意义深远,本文从药物的使用方法、药物的使用剂量、杜绝滥用抗生素以及药物的特殊的贮存进行分析,加强药学服务,指导儿童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由于儿童药物繁多,药物的用量、用法以及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均能造成不良反应,而且小儿处于不断发育的时期,各脏器功能尚未发育发育健全,因此小儿用药必须从结合小儿的病理、生理等特点出发,选择正确的给药方法,严格控制用量,杜绝抗生素的滥用,严格掌握适应症,正确掌握药物的保持方法,确保药物的疗效,以达到合理用药的目的,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关键词:儿童合理用药健康成长目录引言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儿童生理特点与药品不良反应的关系1二.儿童用药不安全的两大原因1三.儿童合理用药基本原则21.基本原则22.儿童安全合理用药注意事项3四.正确分析药物的毒副作用4五.儿童合理用药目的6六.儿童合理用药原则6七.结束语8八.参考文献 (8)引言儿童都处于生长发育的阶段,肝肾功能、胃肠道功能、分泌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和发育都未健全,其药动学和药效学与成人差异更为显著,因此加强儿童合理用药,意义深远,本文从药物的使用方法、药物的使用剂量、杜绝滥用抗生素以及药物的特殊的贮存进行分析,加强药学服务,指导儿童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一.儿童生理特点与药品不良反应的关系儿童生长发育迅速,药品在体的代过程与成人有很大的差异,易发生不良反应。
1.新生儿皮肤、黏膜相对面积较大,且黏膜娇嫩角质薄,有些外用药可透过皮肤吸收引起全身性损害。
2.新生儿、婴幼儿血脑屏障发育不成熟,药物易于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而导致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如阿片类引起呼吸抑制,抗组胺药、氨茶碱、阿托品等引起昏迷及惊厥,氨基糖苷类使听神经受损,在成人不易透过血脑屏障的药物如多立酮(吗叮啉)在婴幼儿也易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3.小儿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较成人低,游离药物浓度高,易导致药理作用增强甚至中毒。
4.婴幼儿、新生儿由于肝脏代酶及功能系统发育不完善,可使某些药品的代减慢,半衰期延长,易引起不良反应。
由于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和谷胱甘肽还原酶不足,儿童使用某些具有氧化作用的药品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和溶血性贫血。
5.小儿肾功能发育不全,经肾脏排泄的药物排泄慢,可使毒性增加,儿童泌尿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比成人较高。
二.儿童用药不安全的两大原因我国每年儿科门诊量约占医院的20%,儿童是医院的常客,同时也是安全用药隐患的重灾区。
目前,儿童用药不合理比率高达12%~32%,儿童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约12.9%,新生儿更高达24.4%。
这主要由两大原因导致:一是家长缺乏用药常识,存在用药误区。
另一大原因就是我国儿童药物比较缺乏。
目前,我国儿童药品市场存在品种少、规格少、剂型少等问题,九成以上药物没有儿童剂型。
家长们可能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如果医生给孩子开的是非儿童药物,将会面临诸多麻烦。
有时药太苦或有怪味,宝宝不愿意吞。
有时候,需要用手掰、用刀切,费半天劲才能够切出处方上所写的二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片,但很多时候经常切多了或切少了,难以精确计量。
有时候,剩下的药片可能会与别的药片混合,而难以再辨认。
而这些麻烦都为宝宝的用药安全埋下隐患,成为宝宝的隐形“杀手”。
据中国聋儿康复中心统计,我国7岁以下聋儿,超过30%是因药物过量造成的毒副作用所致。
而据《瞭望》新闻周刊报道,儿童药物不良反应率是成人的2倍,新生儿更是达到4倍,中国每年死于不良用药者中1/3都是儿童。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宗云岗介绍,儿童不是缩小版的大人,其器官尚未发育成熟,吸收、代、排泄、敏感度都与大人迥异,药物在体不能充分代,因此比成人更易受药物损害,用药时更应谨慎小心。
常燕群介绍,儿童安全用药主要应掌握三个原则:药量不多也不少、专用药剂安全好、药袋标示最重要。
“前面两点还比较好把握,只要去正规医院请专科医生诊治,一般不会出现问题,第三点就需家长自己留意。
”常燕群介绍,家长去药房取药时,一定要注意核对袋上的、药品总量,给孩子服药时要看清用法用量以及注意事项,同时要注意药品的保存方式,该冷藏的冷藏,千万不要让药品暴晒或受潮,以免影响药品疗效。
三.儿童合理用药基本原则1.基本原则儿童用药的基本原则包括正确诊断及选择合理药物、正确的给药方法(包括剂量、途径、给药时间),避免药物滥用、错用及重复使用,药师要对患儿父母做出正确的给药指导。
正确诊断及选择合理药物。
正确诊断是合理用药的重要前提。
根据诊断有针对性地选择药物,尤其是抗感染药物。
掌握正确用药剂量,严格按照说明书中规定剂量执行,不宜擅自增加与减量,儿童按年龄、体重或体表面积计算小儿剂量。
临床上结合病情及疾病适当调整。
选择适当的给药途径根据疾病的种类与严重程度,能口服不选肌肉注射、可肌肉注射不选择静脉给药你,最大程度降低输液带来的风险;根据不同的药物选择合适的给药时间。
避免药物滥用、错用及重复使用。
心理、物理治疗可医治,不依赖药物;一种药物可治疗的疾病,不应用多种药物;低级抗菌药物可治疗的疾病,不用高级抗菌药物;选择安全、有效、毒副作用小、适合儿童的药物。
通过血常规、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确定是细菌、病毒感染及相应病原体。
药师要对患儿父母作出正确的用药指导,让父母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仔细观察小儿用药后反应,避免药物间、药物与食物间相互作用。
2.儿童安全合理用药注意事项①注意不同名称相同药物,避免重复给药药物名称不同,化学成分相同,易发生重复给药,引起药物过量。
如力百汀、强力阿莫仙、安奇等,实际均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瑞芝清、普菲特、锐丽等,实际均为尼美舒利;奇宏、瑞奇林、舒美特、希舒美,化学成分相同,均为阿齐霉素。
药师应详细了解患儿的用药信息,掌握药品通用名称,避免重复过量用药。
有些复方制剂名称不同,但成分相同,也应注意避免重复用药。
如某些感冒、止咳药成分相同:金立爽牌氨金黄敏颗粒含对乙酰氨基酚150mg、盐酸金刚烷胺50mg、人工牛黄10mg、扑尔敏2mg,护彤牌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含对乙酰氨基酚125mg、人工牛黄5mg、扑尔敏0.5mg。
许多复方中药制剂,也存在同样问题,如清热解毒口服液、健儿清解液等。
②注意观察小儿用药后反应药师应熟悉药品说明书,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持续时间;嘱托家长观察及了解小儿用药后的反应,以便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
如使用退热药后,儿童如出汗过多,家长就及时给儿童换干爽的衣,并注意保暖,同时为儿童补充足够的饮水,以免虚脱。
用药前应询问小儿父母是否有家族过敏史,尽量避免给与有潜在过敏因素的药物,避开不安全隐患。
③注意选择合理给药途径给药途径有吸入、口服、肌肉注射、静脉注射、皮下注射、肛门直肠给药等。
由于不同剂型、不同给药途径所起的疗效不尽相同,因此正确的给药途径对确保药物吸收、发挥作用至关重要。
应根据病情轻重缓急、用药目的及药物本身的性质选择合理的给药途径。
选择适当的给药途径的原则:①口服给药相对安全;年长儿尽量口服,不能口服的可采用其他途径;②急重症患儿应考虑采用静脉给药;③有些药物(如地高辛),口服较肌肉注射吸收快,应引起注意;④地西泮溶液直肠给药比肌肉注射吸收快,因而更适于迅速控制患儿惊厥;⑤患儿皮肤黏膜用药易被吸收,甚至可引起中毒,体外用药时应注意。
四.正确分析药物的毒副作用是药三分毒,不要过量服用。
有的家长觉得鱼肝油是维生素D,多吃几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殊不知维生素A或D过量会造成中毒。
孩子维生素A、D急性中毒,可引起颅压增高,头痛、恶心、呕吐、烦躁、精神不振、前囟隆起,常被误认为是患了脑膜炎。
慢性中毒表现为食欲欠佳、发烧、腹泻、口角糜烂、头发脱落、皮肤瘙痒、贫血、多尿等。
阿托品滴眼时一次一滴,每天两次,每次用药间隔10小时以上,严禁过量,小儿散瞳使用3天。
点眼时不要用力挤压药瓶,而使药量过大。
滴药后,用手指压迫泪囊处5-8分钟,以免药液流入鼻腔吸收,产生副作用。
有些中药丹剂中,含有朱砂成分,不宜久服。
朱砂中含有汞的成分,容易蓄积体而不易排出。
三、常见药物的不合理应用(一)解热镇痛药的不合理应用据《中国0至5岁儿童病因不明的急性发热诊断处理指南(标准版)及简化版》,<3个月婴幼儿建议采用物理降温方法退热;3个月以上儿童体温≥38.5℃和(或)出现明显不适时,建议采用解热镇痛药;体温<38.5℃,最好不用药物降温;对严重持续性高热建议采用解热镇痛药交替使用方法:如先用布洛芬10mg/kg,4h后用对乙酰氨基酚15mg/kg;或先用对乙酰氨基酚12.5mg/kg,4h后用布洛芬5mg/kg,每4h交替使用,疗程均不超过3天。
患儿低血容量时用布洛芬退热增加肾功能损害机会;发生水痘时使用布洛芬,A组链球菌感染的危险有所增加。
服药时要注意剂量、间隔、服药时间、剂型等,高碳水化合物食物会延缓药物的吸收。
解热镇痛药属对症治疗,诊断不明者慎用,避免同时使用多种药物,可交替使用,高热时推荐应用退热剂与温水擦身物理降温法联合退热。
不推荐安乃近和阿司匹林作为退热药物,因该药用于儿童,可增加胃溃疡和胃出血风险。
五.儿童合理用药目的合理用药的目的是以最少的药物品种和剂量取得最大的疗效和最大的安全,即有效性、安全性、方便性和节约性。
非处方药虽然是经过医药学专家的严格遴选,并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但它们仍然是药品。
因此.在使用时一首先必须对所患的疾病作出准确的诊断.针对病因和主要症状选择适当的药物,按照个体差异给予适当的剂量。
1.明确的诊断同样是感染,要分清是病毒性的、细菌性的,还是真菌性的,或是寄生虫引起的。
只有明确了病原体,才能找到适宜的药物,对症下药,治标又治本。
2.药物的选择①是否有用药的必要:有些疾病不用药物治疗,情况也会好转,而有些疾病则属于可用可不用药,这种情况则应尽量不用药。
②用药的目的:使用该药是希望改变患者什么症状,起到什么治疗效果,目的必须明确.很多药物有多种药理作用,在治疗时往往只利用了其中的一种作用,如强的松等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除了具有抗炎作用,可用于严重急性感染外.同时还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儿童大剂量使用有时可引起惊厥或癫痛样发作.使用新药必须谨慎,用量以资料介绍的剂量从小量开始.逐步调整至推荐剂量,确保安全。
③药物的疗效:针对某种疾病的治疗效果,尽可能选用一线药物。
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时,一线抗生素为青霉素类,而当结核杆菌感染时,一线药物则为异烟麟、链霉素和利福平类。
3.药物的不良反应有些药物的不良反应很轻微,不影响药物的治疗;而一旦与治疗效果相比,不安全性大大超过了疗效,则应立即停止使用该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