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浙江省人教版高考物理知识点汇编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完整版)

人教版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完整版)

人教版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完整版)高中物理需要记的公式很多,高三复习的时候,有的题涉及到的公式往往需要翻阅几本书去查找,以下是整理的一些人教版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欢迎阅读参考。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归纳1.平均速度V平=S/t (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 –Vo^2=2as3.中间时刻速度 Vt/2=V平=(Vt+Vo)/24.末速度Vt=Vo+at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 +Vt^2)/2]1/26.位移S= V平t=Vot + at^2/2=Vt/2t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相邻连续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Vo):m/s加速度(a):m/s^2 末速度(Vt):m/s第1页共6页时间(t):秒(s) 位移(S):米(m) 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

(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2高中物理公式总结归纳——自由落体1.初速度Vo=02.末速度Vt=gt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4.推论Vt^2=2gh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度直线运动规律。

(2)a=g=9.8 m/s^2≈10m/s^2 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高中物理公式总结归纳——竖直上抛1.位移S=Vot- gt^2/22.末速度Vt= Vo- gt (g=9.8≈10m/s2 )3.有用推论Vt^2 –Vo^2=-2gS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 (抛出点算起)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

2020年高考之高中物理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

2020年高考之高中物理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

2020年高考之高中物理知识点梳理力学部分:1、基本概念:力、合力、分力、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三种常见类型的力、力的三要素、时间、时刻、位移、路程、速度、速率、瞬时速度、平均速度、平均速率、加速度、共点力平衡(平衡条件)、线速度、角速度、周期、频率、向心加速度、向心力、动量、冲量、动量变化、功、功率、能、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机械能、简谐运动的位移、回复力、受迫振动、共振、机械波、振幅、波长、波速2、基本规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12个方程);三力共点平衡的特点;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一、第二、第三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行星、人造地球卫星、万有引力完全充当向心力、近地极地同步三颗特殊卫星、变轨问题);动量定理与动能定理(力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冲量与动量变化的关系—功与能量变化的关系);动量守恒定律(四类守恒条件、方程、应用过程);功能基本关系(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重力、分子力、电场力、引力做功的特点);功能原理(非重力做功与物体机械能变化之间的关系);机械能守恒定律(守恒条件、方程、应用步骤);简谐运动的基本规律(两个理想化模型一次全振动四个过程五个物理量、简谐运动的对称性、单摆的振动周期公式);简谐运动的图像应用;简谐波的传播特点;波长、波速、周期的关系;简谐波的图像应用;3、基本运动类型:4、基本方法:力的合成与分解(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多边形、正交分解);三力平衡问题的处理方法(封闭三角形法、相似三角形法、多力平衡问题—正交分解法);对物体的受力分析(隔离体法、依据:力的产生条件、物体的运动状态、注意静摩擦力的分析方法—假设法);处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解析法(解方程或方程组)、图像法(匀变速直线运动的s-t图像、v-t图像);解决动力学问题的三大类方法:牛顿运动定律结合运动学方程(恒力作用下的宏观低速运动问题)、动量、能量(可处理变力作用的问题、不需考虑中间过程、注意运用守恒观点);针对简谐运动的对称法、针对简谐波图像的描点法、平移法5、常见题型:合力与分力的关系:两个分力及其合力的大小、方向六个量中已知其中四个量求另外两个量。

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浙江

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浙江

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浙江作为一门科学性较强的学科,物理在高考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掌握物理知识点不仅能够帮助我们顺利通过高考,还能够培养我们的科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对浙江高考物理知识点的总结。

1. 运动与力学运动是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位置的变化。

物体的运动可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加速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在加速直线运动中,牛顿第二定律成为重要的物理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雅各比定理可以用来解决多体问题。

2. 电磁学电磁学是物理学的重要分支之一,涉及电荷、电场和电流等概念。

库仑定律描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电场强度与电荷之间的关系。

电容器是存储电荷能量的装置,而电流是电荷在导体中的流动。

欧姆定律给出了电流强度与电阻、电压之间的关系。

电磁感应和法拉第定律描述了磁场的产生和变化过程,电磁感应现象的应用包括发电机和变压器等。

3. 光学光学是研究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现象的学科。

光的传播速度是一个常数,即光速299,792,458m/s。

根据光的传播方式,光可以分为直线传播和波动传播。

折射定律描述了光线从一种介质传入另一种介质时的偏转规律。

镜子和透镜是常见的光学器件,通过改变光的传播方向来实现物体的成像。

4. 热学热学是研究热量的传递、转化和热力学定律的学科。

温度是物体热状态的一种度量,常用单位是摄氏度。

热量是一种能量形式,热的传递方式包括传导、对流和辐射。

热力学第一定律描述了能量的守恒,热力学第二定律则描述了热流的方向性。

5. 声学声学是研究声音产生、传播和感应的学科。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机械波,传播的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声音的强度与发声体的振幅和振动频率有关,音量则与声音的强度成正比。

共振现象是一种使物体振幅增加的现象,广泛应用于音乐器械和建筑物的设计中。

这些是浙江高考物理知识点的主要内容,掌握了这些知识点,我们就能够在高考中取得较好的成绩。

同时,物理知识的学习也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实验和应用的方式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020年高考物理知识点归纳大全

2020年高考物理知识点归纳大全

2020年高考物理知识点归纳大全高考物理知识点有很多要及时进行归纳总结,那么为了方便学习物理提高学习效率,下面由小编为整理有关2020年高考物理知识点归纳的资料,供参考!2020年高考物理知识点归纳:运动学知识点总结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运动形式.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需要选定参照物(即假定为不动的物体),对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所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对它的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照物来研究物体的运动.2.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只有质量没有形状和大小的点,它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仅凭物体的大小不能做视为质点的依据。

3.位移和路程:位移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是从物体运动的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路程和位移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仅就大小而言,一般情况下位移的大小小于路程,只有在单方向的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4.速度和速率(1)速度: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①平均速度:质点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或位移)的平均速度v,即v=s/t,平均速度是对变速运动的粗略描述.②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沿轨迹上质点所在点的切线方向指向前进的一侧.瞬时速度是对变速运动的精确描述.(2)速率:①速率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②平均速率:质点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和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在一般变速运动中平均速度的大小不一定等于平均速率,只有在单方向的直线运动,二者才相等.5.加速度(1)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它是矢量.加速度又叫速度变化率.(2)定义: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的变化Δv跟发生这个变化所用时间Δt的比值,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用a表示.(3)方向:与速度变化Δv的方向一致.但不一定与v的方向一致.[注意]加速度与速度无关.只要速度在变化,无论速度大小,都有加速度;只要速度不变化(匀速),无论速度多大,加速度总是零;只要速度变化快,无论速度是大、是小或是零,物体加速度就大.6.匀速直线运动(1)定义: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位移相等的直线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2)特点:a=0,v=恒量.(3)位移公式:S=vt.7.匀变速直线运动(1)定义: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等的直线运动叫匀变速直线运动.(2)特点:a=恒量(3)公式:速度公式:V=V0+at位移公式:s=v0t+ at2速度位移公式:vt2-v02=2as平均速度V=以上各式均为矢量式,应用时应规定正方向,然后把矢量化为代数量求解,通常选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凡是跟正方向一致的取“+”值,跟正方向相反的取“-”值.8.重要结论(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的位移差值是恒量,即ΔS=Sn+l–Sn=aT2=恒量(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某段时间内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即:9.自由落体运动(1)条件:初速度为零,只受重力作用.(2)性质:是一种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a=g.(3)公式:10.运动图像(1)位移图像(s-t图像):①图像上一点切线的斜率表示该时刻所对应速度;②图像是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图像是曲线则表示物体做变速运动;③图像与横轴交叉,表示物体从参考点的一边运动到另一边.(2)速度图像(v-t图像):①在速度图像中,可以读出物体在任何时刻的速度;②在速度图像中,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等于物体的速度图像与这段时间轴所围面积的值.③在速度图像中,物体在任意时刻的加速度就是速度图像上所对应的点的切线的斜率.④图线与横轴交叉,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反向.⑤图线是直线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或匀速直线运动;图线是曲线表示物体做变加速运动.2020年高考物理知识点归纳:力(常见的力、力的合成与分解)1)常见的力1.重力G=mg (方向竖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点在重心,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2.胡克定律F=kx {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k:劲度系数(N/m),x:形变量(m)}3.滑动摩擦力F=μFN {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数,FN:正压力(N)}4.静摩擦力0≤f静≤fm (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fm为最大静摩擦力)5.万有引力F=Gm1m2/r2 (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6.静电力F=kQ1Q2/r2 (k=9.0×109N?m2/C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7.电场力F=Eq (E:场强N/C,q:电量C,正电荷受的电场力与场强方向相同)8.安培力F=BILsinθ (θ为B与L的夹角,当L⊥B时:F=BIL,B//L时:F=0)9.洛仑兹力f=qVBsinθ (θ为B与V的夹角,当V⊥B时:f=qVB,V//B时:f=0)注:(1)劲度系数k由弹簧自身决定;(2)摩擦因数μ与压力大小及接触面积大小无关,由接触面材料特性与表面状况等决定;(3)fm略大于μFN,一般视为fm≈μFN;(4)其它相关内容:静摩擦力(大小、方向)〔见第一册P8〕;(5)物理量符号及单位B:磁感强度(T),L:有效长度(m),I:电流强度(A),V:带电粒子速度(m/s),q:带电粒子(带电体)电量(C);(6)安培力与洛仑兹力方向均用左手定则判定。

【高考复习】2020版高考物理 知识点汇总+答题技巧43页

【高考复习】2020版高考物理 知识点汇总+答题技巧43页

2020版高考物理 知识点汇总+答题技巧1.质点的直线运动知识背一背一、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1)质点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切记能否看做质点与研究物体的体积大小,质量多少无关。

(2)位移和路程一般情况下,位移大小不等于路程,只有物体作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大小才等于路程。

在题目中找一个物体的位移时,需要首先确定物体的始末位置,然后用带箭头的直线由初始位置指向末位置(3)参考系参考系具有:假定不动性,任意性,差异性。

需要注意: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二、平均速度、瞬时速度(1)平均速度平均速度是粗略描述作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某一段时间(或位移)里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物体通过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其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而公式02t v v v +=仅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值得注意的是,平均速度的大小不叫平均速率。

平均速度是位移和时间的比值,而平均速率是路程和时间的比值。

(2)瞬时速度瞬时速度精确地描述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运动快慢,即时速度的大小叫即时速率,简称速率。

三、加速度:应用中要注意它与速度的关系,加速度与速度的大小、方向,速度变化量的大小没有任何关系,加速度的方向跟速度变化量的方向一致。

四、自由落体运动与竖直上抛运动自由落体运动实际上是物理学中的理想化运动,只有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把实际的落体运动看成是自由落体运动,第一、物体只受重力作用,如果还受空气阻力作用,那么空气阻力与重力比可以忽略不计,第二、物体必须从静止开始下落,即初速度为零。

重力加速度g 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在同一地区的同一高度,任何物体的重力加速度都是相同的。

重力加速度的数值随海拔高度增大而减小,随着维度的增大而增大竖直上抛运动还可以根据运动方向的不同,分为上升阶段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和下降阶段的自由落体运动。

其实竖直上抛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互为逆运动,具有对称性,这一规律可以方便我们解题五、运动图象①位移图象:纵轴表示位移x ,横轴表示时间t ;图线的斜率表示运动质点的速度。

2020人教版高中物理高考总复习必备知识

2020人教版高中物理高考总复习必备知识

2020⼈教版⾼中物理⾼考总复习必备知识第⼀单元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定义式)v=。

(2)有⽤推论-=2as。

(3)中间时刻速度=。

(4)末速度v t=v0+at。

(5)中间位置速度=。

(6)位移s=v0t+at2。

(7)加速度a=-(以v0为正⽅向,a与v0同向(加速)则a>0;反向则a<0)。

(8)实验⽤推论Δs=aT2(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

易错提醒:(1)平均速度是⽮量。

(2)物体速度⼤,加速度不⼀定⼤。

(3)a=-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

2.⾃由落体运动(1)初速度v0=0。

(2)末速度v t=gt。

(3)下落⾼度h=gt2(从v0位置向下计算)。

(4)推论=2gh。

易错提醒:(1)⾃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2)a=g=9.8 m/s2≈10 m/s2(重⼒加速度在⾚道附近较⼩,在⾼⼭处⽐平地⼩,⽅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1)位移s=v0t-gt2。

(2)末速度v t=v0-gt。

(3)有⽤推论-=-2gs。

(4)上升最⼤⾼度H m=(从抛出点算起)。

(5)往返时间t=(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易错提醒:(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向,加速度取负值。

(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

(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1.误认为a与Δv成正⽐,与时间t成反⽐(1)表达式a=是加速度的定义式,⽽不是加速度的决定式。

(2)物体的加速度a由F和m决定,对于同⼀个匀加速运动,Δv越⼤则时间t越长,⽽是不变的。

2.将加速度的正负错误地理解为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还是做减速直线运动的判断依据(1)加速度的正负与正⽅向的规定有关。

(2)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还是做减速直线运动,判断的依据是加速度的⽅向和速度⽅向是相同还是相反。

(3)当加速度与速度同⽅向,如v0>0,a>0时,物体做加速运动;当加速度与速度反⽅向,如v0>0,a<0时,物体做减速运动。

2020届高考物理常考基础知识归纳(人教版)

2020届高考物理常考基础知识归纳(人教版)

2020届高考物理常考基础知识归纳(人教版)一、运动学:1.匀变速运动:(1)V t = V0 + a t ,S = v o t +a t2,V t2 -V02 = 2as,(知3求2,矢量式规定V0为正,匀加a>0,匀减a<0)(2) V t/ 2 === £ V s/2 = (3)Ds = aT2,Sm一Sn=( m-n) aT2(4)v0=0匀加速比例,取相等时间间隔,位移比1:3:5……(2n-1);取相等位移间隔,时间之比为1::……((5)右图为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

⑴( T=5×0.02s=0.1s)⑵利用“逐差法”求a:2.典例:“刹车陷阱”先求停止时间,求汽车最后1s内位移逆向思维最简单,一个物体先静止做匀加后匀减知总位移和总时间求最大速度图像法最简单。

房屋漏水求房高用比例法,火车由静止匀加速通过一个人求车厢节数用控制变量法和微元法,求通过第n节车厢时间用比例法。

一根杆做自由落体通过下方一个点的时间用差值法。

一个物体做匀变速运动,前3s位移s1,第7s位移s2,求a?用最简单。

3.追及和相遇问题的求解方法:v相等是判断能否追上的临界条件。

哥妹同时同地同向运动,妹做速度为v的匀速运动,哥做v0=0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度运动,谁追谁?哥追妹。

能不能追上?能,。

追上前的最大距离?。

图像法做最简单。

哥妹同时同向运动,哥在妹前方s0处,妹做速度为v的匀速运动,哥做v0=0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度运动,谁追谁?妹追哥。

设哥妹速度相等时,哥妹的位移差为,若s0=,妹哥相遇1次,若s0>,妹哥相遇0次, 若s0<,妹哥相遇2次,第一次妹追哥,第二次哥追妹。

这题以哥哥为参考系最简单。

4.竖直上抛运动:(对称性) 分段法记忆:上升最大高度:H = ,t上=t下= 。

整体法:是初速度为V0加速度为-g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注意是S和V的正负,一个小球从离地面15米高的地方以初速度10m/s 竖直上抛,求落地时间?整体法:,分段法注意对称性,逆向思维和比例法,自由落体前2s的位移分别为5米和15米。

浙江高考物理知识点大全

浙江高考物理知识点大全

浙江高考物理知识点大全一、力学力学是物理学的基础,也是高考物理的重要部分。

力学主要包括运动学、动力学和静力学。

1. 运动学运动学研究物体的运动状态和规律。

其中,常见的知识点包括:- 匀速直线运动:距离、速度、时间的关系;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

- 全程变速直线运动: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关系;匀减速运动和匀变速运动的特点。

- 斜抛运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运动相互独立,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

2. 动力学动力学研究物体运动的原因和运动规律。

其中,常见的知识点包括:-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条件。

- 牛顿第二定律:力、质量和加速度的关系;单位质量的物体受到的力称为重力加速度。

-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 摩擦力: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静摩擦力的最大值与力的大小成正比。

- 弹力:弹簧的伸长和压缩;胡克定律。

3. 静力学静力学研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下的条件和规律。

其中,常见的知识点包括:- 受力分析:外力和支持力的平衡条件;力的合成和分解。

- 力矩:力臂和力的垂直距离的乘积;力矩的平衡条件。

- 平衡条件:重力和支持力的平衡条件;绳子和斜面的平衡条件。

二、热学热学是研究物质的热现象以及热与其他形式的能量之间相互转化的规律。

热学主要包括热力学和热传导两部分。

1. 热力学热力学研究热能转化和热能利用的规律。

其中,常见的知识点包括:- 热量和温度:热量的传递方式;温度的测量和传递方式。

- 热力学第一定律:内能、功和热量的关系;内能的增加等于物体吸收的热量减去物体对外界做的功。

- 热力学第二定律:热能只能由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热量不会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

- 热力学第三定律:趋于绝对零度时,物体的熵趋于零。

2. 热传导热传导研究物体内部的热传递过程。

其中,常见的知识点包括:- 导热定律:热传导的速率和物体的导热系数、温度差和截面积的关系;导热系数的大小与物体的材料有关。

2020年高考物理知识点归纳

2020年高考物理知识点归纳

2020年高考物理知识点归纳高考物理知识点有很多要及时进行归纳总结,那么为了方便学习物理提高学习效率,下面由小编为整理有关2020年高考物理知识点归纳的资料,供参考!2020年高考物理知识点归纳:运动学知识点总结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运动形式.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需要选定参照物(即假定为不动的物体),对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所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对它的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照物来研究物体的运动.2.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只有质量没有形状和大小的点,它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仅凭物体的大小不能做视为质点的依据。

3.位移和路程:位移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是从物体运动的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路程和位移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仅就大小而言,一般情况下位移的大小小于路程,只有在单方向的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4.速度和速率(1)速度: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①平均速度:质点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或位移)的平均速度v,即v=s/t,平均速度是对变速运动的粗略描述.②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沿轨迹上质点所在点的切线方向指向前进的一侧.瞬时速度是对变速运动的精确描述.(2)速率:①速率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②平均速率:质点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和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在一般变速运动中平均速度的大小不一定等于平均速率,只有在单方向的直线运动,二者才相等.5.加速度(1)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它是矢量.加速度又叫速度变化率.(2)定义: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的变化Δv跟发生这个变化所用时间Δt的比值,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用a表示.(3)方向:与速度变化Δv的方向一致.但不一定与v的方向一致.[注意]加速度与速度无关.只要速度在变化,无论速度大小,都有加速度;只要速度不变化(匀速),无论速度多大,加速度总是零;只要速度变化快,无论速度是大、是小或是零,物体加速度就大.6.匀速直线运动(1)定义: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位移相等的直线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2)特点:a=0,v=恒量.(3)位移公式:S=vt.7.匀变速直线运动(1)定义: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等的直线运动叫匀变速直线运动.(2)特点:a=恒量(3)公式:速度公式:V=V0+at位移公式:s=v0t+ at2速度位移公式:vt2-v02=2as平均速度V=以上各式均为矢量式,应用时应规定正方向,然后把矢量化为代数量求解,通常选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凡是跟正方向一致的取“+”值,跟正方向相反的取“-”值.8.重要结论(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的位移差值是恒量,即ΔS=Sn+l–Sn=aT2=恒量(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某段时间内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即:9.自由落体运动(1)条件:初速度为零,只受重力作用.(2)性质:是一种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a=g.(3)公式:10.运动图像(1)位移图像(s-t图像):①图像上一点切线的斜率表示该时刻所对应速度;②图像是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图像是曲线则表示物体做变速运动;③图像与横轴交叉,表示物体从参考点的一边运动到另一边.(2)速度图像(v-t图像):①在速度图像中,可以读出物体在任何时刻的速度;②在速度图像中,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等于物体的速度图像与这段时间轴所围面积的值.③在速度图像中,物体在任意时刻的加速度就是速度图像上所对应的点的切线的斜率.④图线与横轴交叉,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反向.⑤图线是直线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或匀速直线运动;图线是曲线表示物体做变加速运动.2020年高考物理知识点归纳:力(常见的力、力的合成与分解)1)常见的力1.重力G=mg (方向竖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点在重心,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2.胡克定律F=kx {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k:劲度系数(N/m),x:形变量(m)}3.滑动摩擦力F=μFN {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数,FN:正压力(N)}4.静摩擦力0≤f静≤fm (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fm为最大静摩擦力)5.万有引力F=Gm1m2/r2 (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6.静电力F=kQ1Q2/r2 (k=9.0×109N?m2/C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7.电场力F=Eq (E:场强N/C,q:电量C,正电荷受的电场力与场强方向相同)8.安培力F=BILsinθ (θ为B与L的夹角,当L⊥B时:F=BIL,B//L时:F=0)9.洛仑兹力f=qVBsinθ (θ为B与V的夹角,当V⊥B时:f=qVB,V//B时:f=0)注:(1)劲度系数k由弹簧自身决定;(2)摩擦因数μ与压力大小及接触面积大小无关,由接触面材料特性与表面状况等决定;(3)fm略大于μFN,一般视为fm≈μFN;(4)其它相关内容:静摩擦力(大小、方向)〔见第一册P8〕;(5)物理量符号及单位B:磁感强度(T),L:有效长度(m),I:电流强度(A),V:带电粒子速度(m/s),q:带电粒子(带电体)电量(C);(6)安培力与洛仑兹力方向均用左手定则判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2020年高考人教版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目录一、力物体的平衡 (02)二、直线运动 (06)三、牛顿运动定律 (09)四、曲线运动万有引力 (12)五、动量 (16)六、机械能 (19)七、机械振动和机械波 (23)八、分子动理论、热和功、气体 (28)九、电场 (31)十、稳恒电流 (35)十一、磁场 (40)十二、电磁感应 (43)十三、交变电流 (47)十四、电磁场和电磁波 (49)十五、光的反射和折射 (50)十六、光的波动性和微粒性 (53)十七、原子物理 (56)附:常见非常有用的经验结论 (60)一、力物体的平衡1.力的概念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1)说明:定义中的物体是指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定义中的作用是指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2)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是物体发生形变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力是矢量。

2.重力: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1)地球附近的所有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

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但在地球表面附近,可以认为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2)重力的大小如果有G表示重力,m表示质量,g表示重力与质量的比值,地球附近的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可以写成g=G/m,即G=mg公式中重力的单位是牛,质量的单位是千克,因此比值g的单位是牛每千克,符号是N/kg。

其中,比值g的大小g=9.8N/kg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质量为1 kg的物体所受到的重力是9.8 N。

在粗略计算时,g可以取10N/kg。

重力和质量是不同的物理量,它们之间虽有关系,但不能比较,即不能说成是1kg=9.8N。

(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不一定指向地心)。

(4)重心:物体的各部分所受重力合力的作用点,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3.弹力(1)产生原因:由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有恢复形变的趋势而产生的.(2)产生条件:①直接接触;②有弹性形变.(3)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弹力的受力物体是引起形变的物体,施力物体是发生形变的物体.在点面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面;在两个曲面接触(相当于点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过接触点的公切面.①绳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且指向绳收缩的方向,且一根轻绳上的张力大小处处相等.②轻杆既可产生压力,又可产生拉力,且方向不一定沿杆.(4)弹力的大小:一般情况下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弹簧弹力可由胡克定律来求解.★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的大小和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即F=kx.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它只与弹簧本身因素有关,单位是N/m. 4.摩擦力(1)产生的条件:①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存在压力;③接触面不光滑;③接触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滑动摩擦力)或相对运动的趋势(静摩擦力),这三点缺一不可.(2)摩擦力的方向:沿接触面切线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与物体运动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3)判断静摩擦力方向的方法:①假设法:首先假设两物体接触面光滑,这时若两物体不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没有相对运动趋势,也没有静摩擦力;若两物体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有相对运动趋势,并且原来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跟假设接触面光滑时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同.然后根据静摩擦力的方向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确定静摩擦力方向.②平衡法: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以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4)大小:先判明是何种摩擦力,然后再根据各自的规律去分析求解.①滑动摩擦力大小:利用公式f=μF N进行计算,其中F N是物体的正压力,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甚至可能和重力无关.或者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②静摩擦力大小:静摩擦力大小可在0与f max 之间变化,一般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由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5.物体的受力分析(1)确定所研究的物体,然后找出周围有哪些物体对它产生作用。

不要找该物体施于其他物体的力。

比如所研究的物体叫A,那么就应该找出“甲对A”和“乙对A”及“丙对A”的力……而“A对甲”或“A 对乙”等力就不是A所受的力。

也不要把作用在其他物体上的力错误地认为通过“力的传递”作用在研究对象上。

(2)要养成按步骤分析的习惯。

先画重力:作用点画在物体的重心。

其次画接触力(弹力和摩擦力):绕研究对象逆时针(或顺时针)观察一周,看研究对象跟其他物体有几个接触点(面),某个接触点(面)若有挤压,则画出弹力,若还有相对运动或趋势,则画出摩擦力。

分析完这个接触点(面)后再依次分析其他接触点(面)。

再画其他场力:看是否有电场、磁场作用,如有则画出场力。

(3)画完受力图后再作一番检查。

检查一下画出的每个力能否找出它的施力物体,若没有施力物体,则该力一定不存在。

特别是检查一下分析的结果,能否使研究对象处于题目所给的运动状态,否则必然发生了多力或漏力的现象。

6.力的合成与分解(1)合力与分力: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它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而那几个力就叫做这个力的分力.(2)力合成与分解的根本方法:平行四边形定则.(3)力的合成:求几个已知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共点的两个力(F 1 和F 2 )合力大小F的取值范围为:|F 1 -F 2 |≤F≤F 1 +F 2 .(4)力的分解: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叫做力的分解(力的分解与力的合成互为逆运算).在实际问题中,通常将已知力按力产生的实际作用效果分解;为方便某些问题的研究,在很多问题中都采用正交分解法.7.共点力的平衡(1)共点力: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作用线相交于一点的几个力. (2)平衡状态: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叫平衡状态,是加速度等于零的状态.(3)★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的平衡条件: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即∑F=0,若采用正交分解法求解平衡问题,则平衡条件应为:∑F x =0,∑F y =0. (4)解决平衡问题的常用方法:隔离法、整体法、图解法、三角形相似法、正交分解法等等.二、直线运动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形式。

参考系:被假定为不动的物体系。

对同一物体的运动,若所选的参考系不同,对其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考系研究物体的运动。

2.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它是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为使问题简化,而引入的理想模型。

仅凭物体的大小不能视为质点的依据,如:公转的地球可视为质点,而比赛中旋转的乒乓球则不能视为质点。

物体可视为质点主要是以下三种情形:(1)物体平动时;(2)物体的位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限度时;(3)只研究物体的平动,而不考虑其转动效果时。

3.位移和路程:位移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是从物体运动的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路程和位移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仅就大小而言,一般情况下位移的大小小于路程,只有在单方向的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4.速度和速率(1)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方向和快慢的物理量。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经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其大小叫速率。

(3)平均速度:物体在某段时间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是粗略描述运动快慢的。

①平均速度是矢量,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

②平均速度的大小与物体不同的运动阶段有关。

③v=s/t 是平均速度的定义式,适用于所有的运动。

(4)平均速率:物体在某段时间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是粗略描述运动快慢的。

①平均速率是标量。

②v=s/t是平均速率的定义式,适用于所有的运动。

③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往往是不等的,只有物体做无往复的直线运动时二者才相等。

5.加速度(1)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它是矢量.加速度又叫速度变化率.(2)定义: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的变化Δv跟发生这个变化所用时间Δt的比值,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用a表示.(3)方向:与速度变化Δv的方向一致.但不一定与v的方向一致.[注意]加速度与速度无关.只要速度在变化,无论速度大小,都有加速度;只要速度不变化(匀速),无论速度多大,加速度总是零;只要速度变化快,无论速度是大、是小或是零,物体加速度就大.6.匀速直线运动(1)定义: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位移相等的直线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2)特点:a=0,v=恒量. (3)位移公式:S=vt.7.匀变速直线运动(1)定义: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等的直线运动叫匀变速直线运动.(2)特点:a=恒量(3)★公式: 速度公式:V=V 0+at位移公式:s=v 0t+21at 2速度位移公式:v t 2-v 02=2as 平均速度V=20t v v + 以上各式均为矢量式,应用时应规定正方向,然后把矢量化为代数量求解,通常选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凡是跟正方向一致的取“+”值,跟正方向相反的取“-”值.8.重要结论(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T 内的位移差值是恒量,即ΔS=S n+l –S n =aT 2 =恒量(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某段时间内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即:9.自由落体运动 202t t v v v v +==(1)条件:初速度为零,只受重力作用. (2)性质:是一种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a=g.(3)公式:10.运动图像(1)位移图像(s-t图像):①图像上一点切线的斜率表示该时刻所对应速度;②图像是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图像是曲线则表示物体做变速运动;③图像与横轴交叉,表示物体从参考点的一边运动到另一边.(2)速度图像(v-t图像):①在速度图像中,可以读出物体在任何时刻的速度;②在速度图像中,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等于物体的速度图像与这段时间轴所围面积的值③在速度图像中,物体在任意时刻的加速度就是速度图像上所对应的点的切线的斜率.④图线与横轴交叉,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反向.⑤图线是直线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或匀速直线运动;图线是曲线表示物体做变加速运动.三、牛顿运动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运动状态为止.(1)运动是物体的一种属性,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2)定律说明了任何物体都有惯性.一切物体都有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的的性质。

①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②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不是力。

牛顿第一定律是惯性定律,它指出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只与质量有关。

(3)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牛顿第一定律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但是建立在大量实验现象的基础之上,通过思维的逻辑推理而发现的.它告诉了人们研究物理问题的另一种新方法:通过观察大量的实验现象,利用人的逻辑思维,从大量现象中寻找事物的规律.(4)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基础,不能简单地认为它是牛顿第二定律不受外力时的特例,牛顿第一定律定性地给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牛顿第二定律定量地给出力与运动的关系.2.惯性: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1)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即一切物体都有惯性,与物体的受力情况及运动状态无关.因此说,人们只能“利用”惯性而不能“克服”惯性.(2)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1)牛顿第二定律定量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即知道了力,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出物体的运动规律;反过来,知道了运动,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研究其受力情况,为设计运动,控制运动提供了理论基础.(2)对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F 合=ma,F 合是力,ma是力的作用效果,特别要注意不能把ma看作是力.(3)牛顿第二定律揭示的是力的瞬间效果.即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与它的效果是瞬时对应关系,力变加速度就变,力撤除加速度就为零,注意力的瞬间效果是加速度而不是速度.(4)牛顿第二定律F合=ma,F合是矢量,ma也是矢量,且ma与F 合的方向总是一致的.F 合可以进行合成与分解,ma也可以进行合成与分解.4.★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1)牛顿第三运动定律指出了两物体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因而力总是成对出现的,它们总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种性质的力.(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各产生其效果,不可叠加.5.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范围:宏观低速的物体和在惯性系中6.超重和失重(1)超重:物体有向上的加速度称物体处于超重.处于超重的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F N (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的重力mg,即F N =mg+ma.(2)失重:物体有向下的加速度称物体处于失重.处于失重的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FN(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的重力mg.即FN=mg-ma.当a=g时F N =0,物体处于完全失重.(3)对超重和失重的理解应当注意的问题①不管物体处于失重状态还是超重状态,物体本身的重力并没有改变,只是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不等于物体本身的重力.②超重或失重现象与物体的速度无关,只决定于加速度的方向.“加速上升”和“减速下降”都是超重;“加速下降”和“减速上升”都是失重.③在完全失重的状态下,平常一切由重力产生的物理现象都会完全消失,如单摆停摆、天平失效、浸在水中的物体不再受浮力、液体柱不再产生压强等.6、处理连接题问题----通常是用整体法求加速度,用隔离法求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