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一数学听课记录
初中数学听课记录表(实用20篇)
初中数学听课记录表(实用20篇)首先,数学课上的老师教学方法独特,深入浅出。
我记得有一次,老师讲解平行线的性质,他拿起两根铅笔,示意它们是平行线,然后把一根削尖,使其变为斜线。
通过这个简单的动作,老师生动地演示了平行线的性质。
这让我们立刻明白平行线的定义和性质,大大提高了我们学习的兴趣和效果。
其次,数学听课让我学会了思维的逻辑推理。
在数学课堂上,老师经常给我们一些推理题,要我们运用已知的条件进行逻辑推演。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进行观察、思考和推理,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并运用我们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通过这样的练习,我逐渐养成了逻辑思维的习惯,不仅在数学上受益匪浅,在其他学科和生活中也同样受益。
再次,数学听课让我培养了一种严谨和细致的态度。
在解题过程中,我们必须仔细观察条件,严格按照步骤进行推理,不允许有丝毫马虎。
即使在一道看似简单的题目中,稍有过失也会导致答案错误。
因此,数学课上我们需要有耐心和恒心,一步一个脚印地解题,通过反复揣摩和思考,一丝不苟地完成每个环节。
这种态度不仅在解题过程中有益,更能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
此外,数学听课帮助我理解了数学知识的应用和意义。
我曾经对一些数学知识的用途感到困惑,觉得它们很抽象而且与现实生活没有太大关系。
然而,在数学课上,老师往往会给我们一些例子,让我们看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例如,老师教授了平均数的概念后,举了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考试成绩的平均计算、工作日的平均工资等等。
通过这些例子,我逐渐理解了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和必要性,也更加积极地学习数学。
最后,数学听课培养了我的自学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数学课上,老师往往会布置一些课后习题,要我们自己独立完成。
通过这样的练习,我学会了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再依赖老师的引导和提示。
此外,在一些难题上,我也学会了与同学们互帮互助、共同攻克难关。
我们在讨论中互相启发,相互补充知识,共同解决问题。
初中数学听课记录(通用5篇)
教师实习听课是⼀项必不可少的实习内容,听课记录是听课的第⼀⼿资料,是课后进⾏教学反思交流的材料和依据,更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下⾯是店铺为⼤家收集整理的初中数学听课记录,欢迎阅读。
初中数学听课记录篇1 ⼀、导⼊新课 1.师⽣谈话,交流有关国旗的知识。
师:每周⼀,⽼师参加学校的升旗活动,⼼中都会感到⼀种神圣和激动,谁给⼤家介绍⼀下你所了解的关于国旗的知识? 2.引出国旗规格问题。
让学⽣读兔博⼠⽹站的内容。
3.估计学校所挂国旗的规格。
⼆、新课学习 1.结合学校所挂国旗的规格写出长和宽的⽐。
2.化简所写的⽐,并交流结果。
3.由长和宽的⽐类推宽和长的⽐。
长和宽的最简⽐是3:2,反过来,宽和长的⽐就是2:3了,他们是有关联的。
4.任选两种规格的国旗,分别求出长和宽或宽和长的⽐值。
师:对,同学们看⽹站中给我们提供了五种规格的国旗,我们现在就从中任选两种,分别求出长和宽或宽和长的⽐值。
学⽣在练习本上试作。
5.观察交流计算结果,汇报⾃⼰的发现。
交流中,教师把学⽣所求的⽐值按“长和宽的⽐值”“宽和长的⽐值”分类板书,⽅便引导学⽣观察计算结果 6.引导学⽣观察写出的⽐和⽐值,找出发现的规律。
师:刚才,同学们任选了两种不同规格的国旗,分别求出了长和宽或宽和长的⽐值,现在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7.认识⽐例,通过两个⽐的⽐值相等,把两个⽐⽤等号联起来,建⽴⽐例的数学模型。
我们就可以把⽐值相等的两个⽐⽤等号连接,写成下⾯的形式如: 240:160=144:96= 师:(板书)好,这样我们就接触到了我们今天要学的新知识--⽐例(板书)你能具体说说什么是⽐例吗? 8.认识⽐例各部分的名称。
师:组成⽐例的四个数叫做⽐例的项。
两端的项叫做⽐例的外项,中间的项叫做⽐例的内项。
⽐例的基本性质: 1.提出试⼀试问题,让学⽣⽤计算器计算。
2.交流计算结果,说⼀说发现了什么。
认识⽐例的基本性质。
初中数学听课记录(范文20篇)
初中数学听课记录(范文20篇)初中数学听课记录(范文20篇)第一篇:二元一次方程本课以解一元一次方程为基础,引入了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老师使用了实例讲解的方式,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了方程的含义和解题方法。
通过反复练,学生逐渐掌握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的过程。
第二篇:整式的加法与减法这堂课主要讲解了整式的加法和减法。
老师通过清晰的步骤和实际问题的应用,帮助学生掌握了整式的相加相减规则,并进行了大量的练。
第三篇:平行线的性质本课介绍了平行线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老师通过画图和举例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了平行线之间的关系以及平行线与转角的关系。
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掌握了平行线性质的应用方法。
第四篇:相交线与转角这节课主要介绍了相交线与转角的关系。
老师通过绘制大量实例图,并讲解相交线的分类和性质,帮助学生理解了相交线与转角之间的规律,并通过实例问题进行了练。
第五篇:角的度量与角的分类这节课主要讲解了角的度量和分类。
老师通过使用角度量具和讲解基本术语,帮助学生掌握了角的度量方法和角的分类规则。
学生通过练,提高了角度量和角度分类的能力。
第六篇:三角形本课主要介绍了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老师通过多种实例,讲解了三角形的分类、边长关系和角度关系,并进行了相关题训练。
学生掌握了三角形的相关知识,提高了解题能力。
第七篇:四边形这节课主要探讨了四边形的基本性质和分类。
老师通过绘制图形和解题的方式,讲解了四边形各种特性,并通过实例问题进行了练,提高了学生对四边形性质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八篇:平行四边形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老师通过讲解和练,帮助学生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和性质,以及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
学生在练中提高了解决平行四边形问题的能力。
第九篇:相似三角形这节课主要讲解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应用。
老师通过图形的比例关系和相似判定方法,帮助学生理解了相似三角形的特点和应用。
通过大量练,学生提高了解决相似三角形问题的能力。
七年级下数学听课记录
七年级下数学听课记录第一节课 - 分数的加减法- 老师首先讲解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符号表示。
- 老师通过实例演示了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并解释了运算规则。
- 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练,通过练加深了对分数的加减法的理解。
第二节课 - 分数的乘法和除法- 老师引入了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并介绍了相应的计算规则。
- 老师通过具体的例子演示了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的步骤。
- 学生们在课堂上完成了一些练题,提高了对分数乘除法的掌握程度。
第三节课 - 分数的化简与约分- 老师讲解了分数的化简和约分的概念,并提供了一些实际的例子。
- 老师解释了化简和约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找到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约数来实现。
- 学生们在课堂上进行了一些化简和约分练,巩固了相关的知识。
第四节课 - 带分数的运算- 老师介绍了带分数的概念以及运算方法。
- 老师通过示范解题,教授了带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运算规则。
- 学生们在课堂上解决了一些带分数运算的问题,提升了对带分数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第五节课 - 小数的认识与运算- 老师向学生们介绍了小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以及小数与分数的关系。
- 老师讲解了小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运算的步骤。
- 学生们在课堂上进行了小数运算的练,加深了对小数的理解和计算技巧。
第六节课 - 百分数的认识与计算- 老师向学生们介绍了百分数的概念,并讲解了百分数与分数和小数的关系。
- 老师教授了百分数的计算方法,包括转化为分数和小数的步骤。
- 学生们在课堂上进行了一些百分数的计算练,巩固了相关知识。
以上是七年级下数学课的听课记录,涵盖了分数、带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七年级上册数学听课记录20篇
数学听课记录大家好,我是七年级上册数学的老师。
在这个学期里,我将为大家带来20堂精彩的数学课程。
以下是我为你们准备的听课记录,请大家一起来学习数学知识吧!第一节课:数学基础知识在这堂课上,我们复习了整数的概念和运算法则,学习了如何进行整数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运算。
此外,我们还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来巩固所学的知识。
第二节课:约分与简化在本节课上,我们学习了分数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通过例题演示,我们掌握了如何约分以及简化分数的方法,并进行了一些练习题。
第三节课:分数的加法与减法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通过实例演练和练习题,我们掌握了分数加减法的具体步骤和技巧。
第四节课:分数的乘法与除法在这节课上,我们学习了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
通过示例分析和练习题,我们巩固了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和应用技巧。
第五节课:百分数与百分比在此节课上,我们学习了百分数的概念和百分比的意义。
通过例题演示和实际问题,我们能够灵活地将分数与百分数相互转换,并能运用百分比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第六节课:利率与利息在这堂课上,我们学习了利率和利息的概念以及计算方法。
通过实际例题的分析和应用,我们掌握了计算利息的具体步骤和技巧。
第七节课:运算律与法则在本节课上,我们复习了整数和分数的运算律和法则,并通过练习题来巩固所学的知识。
第八节课:平均数与中位数此节课上,我们学习了平均数和中位数的概念,并通过实例演练和应用,掌握了如何计算平均数和中位数。
第九节课:比例与比例问题在这节课上,我们学习了比例的概念和比例的性质,并通过练习题掌握了求解比例的方法和应用技巧。
第十节课:图形的周长与面积在这堂课上,我们学习了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概念,并通过练习题巩固了如何计算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第十一节课:三角形的性质在本节课上,我们学习了三角形的性质,包括角的性质和边的关系,并通过实例演练来巩固所学的知识。
第十二节课:正方形与长方形在这节课上,我们学习了正方形和长方形的性质,并通过实际问题来运用所学的知识。
七年级上册数学听课记录模板范文
七年级上册数学听课记录模板范文一、基本信息。
1. 听课日期:[具体日期]2. 授课教师:[教师姓名]3. 授课班级:七年级[X]班。
4. 授课课题:[课题名称]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时长])1. 教学内容。
- 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如温度计上的刻度、楼层的标识等,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有理数。
- 提问学生对这些现象中的数字有什么认识,引导学生思考正数、负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学生反应。
- 学生们积极观察展示的图片,对教师的提问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纷纷举手发言。
- 部分学生能够准确说出正数和负数的一些实际意义,如温度计上零上和零下的温度分别用正数和负数表示。
(二)知识讲解([时长])1. 有理数的概念([时长])- 教学内容。
-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一些数字,包括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和分数(正分数、负分数),然后给出有理数的定义: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 教师通过举例详细解释有理数的概念,如3是正整数,属于有理数; -2是负整数,也是有理数;1/2是正分数,是有理数; -3/4是负分数,同样是有理数。
- 强调0也是有理数,它是特殊的整数。
- 学生反应。
- 大部分学生认真听讲,在笔记本上记录有理数的定义和教师所举的例子。
- 少数学生对有理数概念中的“整数和分数统称”理解较慢,教师发现后,再次举例说明,这部分学生逐渐理解。
2. 有理数的分类([时长])- 教学内容。
-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有理数分类的思维导图,将有理数分为整数和分数两大类,整数又分为正整数、0、负整数;分数分为正分数、负分数。
- 让学生根据分类,将一些给定的有理数进行归类练习,如5, -1,0,1/3, -2/5等。
- 在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巡视并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分类,强调分类的标准和依据。
- 学生反应。
- 学生们积极参与练习,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地对有理数进行分类,但有个别学生将 -1错误地归为分数类,经过教师提醒后改正。
七年级上册数学听课记录20篇
七年级上册数学听课记录20篇1、听课记录:数的表示与数线图本节课主要讲解了充分认识数的含义及数的表示方式,其中包括正数、负数、零以及小数等。
同时还介绍了怎样利用数线图来表示数的大小,并通过练习来加深学生的理解。
2、听课记录:分数的含义及分数的加减本节课讲解了分数的含义和相关概念,包括分子、分母、真分数和假分数等。
同时还介绍了基于相同或不同分母的加减法,并通过练习来加深学生的理解。
3、听课记录:小数的基本概念及运算本节课重点讲解小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包括小数点的读法、大小比较以及加减法。
老师还给学生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例题进行讲解和实践,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小数的知识。
4、听课记录:算法与代数式本节课主要介绍了算法和代数式的概念与应用。
这些知识点在后续的代数学习中都有很大的作用,因此老师在讲解时重点讲解了基本概念和应用方法,特别是需要注意的问题和易错点。
5、听课记录: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及应用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和图象,以及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老师在讲解时注重实例说明,给学生们带来了具体的感受和应用场景。
6、听课记录: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及应用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和应用,包括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它在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学生们通过模拟实际问题的场景进行计算,深入了解了反比例函数的应用。
7、听课记录:初步认识比例本节课主要介绍比例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方法,包括它的关系和计算方法。
老师通过比例的实例来加深学生的理解,从而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比例的概念和应用。
8、听课记录:初步认识函数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函数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方法,包括函数图像和函数方程。
老师通过实例演示和练习来解释和加深学生的理解,让学生们更好地认识和掌握函数的相关概念和应用。
9、听课记录:解方程初步本节课讲解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和步骤,并通过丰富的实例来进行演示和实践。
学生们通过实际问题的处理,更好地了解了解方程的方法和应用。
10、听课记录: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实际应用问题本节课以实际问题为背景,教授了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初中数学优质课听课记录
初中数学优质课听课记录今天我参加了一堂初中数学的优质课,由于课程内容精彩纷呈,我特地进行了详细的听课记录。
以下是我的听课记录,希望对大家学习数学有所帮助。
1. 导入部分- 老师用一个有趣的数学难题引入课堂,激发了我们的学习兴趣。
- 老师解释了这个问题的背景和重要性,让我们明白了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 知识点一:整数运算- 老师先复习了整数的概念和加减乘除法则。
- 老师通过一些例题的讲解,详细展示了整数运算的方法和技巧。
3. 知识点二:分数的运算- 老师讲解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
- 老师通过实际物品的划分演示,加深了我们对分数的理解。
- 老师讲解了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并通过例题进行了练习。
4. 知识点三:代数方程- 老师引入了代数方程的概念,并解释了它在数学中的重要性。
- 老师通过实际例子,解释了如何列方程以及解方程的方法。
- 老师示范了一些常见的代数方程的解法,并帮助我们理解了解方程的意义。
5. 知识点四:几何图形与测量- 老师让我们回顾了几何图形的基本知识,如点、线、面等。
- 老师通过实物展示、投影仪演示等方式,介绍了常见几何图形的性质和测量方法。
- 老师指导我们进行几何图形的绘制和测量实践,加强了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6. 知识点五:概率与统计- 老师简单介绍了概率与统计的概念,让我们了解到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 老师通过一些具体实例,帮助我们理解概率与统计的基本原理。
- 老师讲解了一些概率计算的方法,并鼓励我们进行实际的统计调查。
7. 总结部分- 老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了简要回顾,并强调了重点和难点。
- 老师鼓励我们多做练习,通过实践提高数学水平。
- 老师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学习资源和参考资料,以便我们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
通过这堂数学优质课的学习,我不仅巩固了数学的基础知识,还学到了很多新的数学概念和解题方法。
老师的讲解方式生动有趣,深入浅出地让我们理解了复杂的数学知识。
我相信,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我能够在数学方面取得更好的成绩。
2024年初中数学听课笔记记录(通用16篇)
2024年初中数学听课笔记记录(通用16篇)范文范本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写作水平,并且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
范文范本收集了许多经典的范文,通过阅读和学习这些范文,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初中数学听课记录(1)小数化分数,再说一说小数化分数的方法。
0.21.50.3751.25。
问:要把小数扩大100倍(缩小100倍)小数点应怎样移动?——指名说(目的:为后面的移动小数点作准备)。
(2)分数化小数,再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课件出示题(指名化)(强调:除不尽的保留两位小数)。
(3)把分数改写成百分数:课件出示课题(指名改写)。
启发思考观察:百分数有什么特点(分母都是100的分数可以直接转化成百分数)。
(4)填空。
指名说0.25=25/100=25%说明了什么?(说明分数、小数、百分数之间可以互化)。
初中数学听课笔记范文上午听了一节王老师的数学课,颇不理想。
尽管数学课知识方面我不够专业,无法评判,但是从课堂总的安排来看,存在一定的问题。
首先是备课不深入,没有结合课标和学生学习目标来备课,教师没有挖掘出教材深层次反映出来的数学规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很肤浅,一知半解,尽管学习了,但仍然是懵懂的。
其次,教师没有关注学生课堂表现,本节课,学生集中精神听课不超过25分钟,个别学生甚至不到15分钟,而教师并没有注意到这些学生的课堂表现,从而加以要求。
所以在评课时我给这位老师讲,要时刻关注学生课堂表现,不断规范学生的课堂行为,这是一个教师最基本的教学能力,如果这一点做不到,那么自己的`教学效率就上不去。
第三,没有实现当堂完成作业。
近三年时间,我们结合学校实际,一直在践行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尤其是在理科教学上,最为关注的一点就是看这个教师能不能当堂完成作业,并以此来评价一个教师的教学效率。
遗憾的是,尽管这节课内容很简单,只有两个知识点:图形的展开和正方体的对应面和相邻面,讲完之后还有15分钟时间,而这15分钟时间,学生却无所事事,干等着下课。
初中数学听课记录
初中数学听课记录《初中数学听课记录》哇塞!今天我有幸去听了一节初中数学的课,这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呀!一进教室,就看到同学们整整齐齐地坐着,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期待的神情。
老师呢,一脸笑容地站在讲台上,手里拿着一本数学书和一支粉笔,看起来胸有成竹。
上课铃响了,老师开始讲课啦!“同学们,今天咱们要一起来探索三角形的奥秘!”老师的声音清脆又响亮。
老师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大大的三角形,然后问道:“大家看,这像不像我们生活中的什么东西呀?”同学们纷纷举手回答。
“像屋顶!”“像三明治!”哈哈,大家的想象力可真丰富。
老师笑着说:“对呀,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接着,老师开始讲解三角形的内角和。
她让我们拿出纸和笔,自己动手画几个三角形,然后量一量每个角的度数。
我赶紧动手画起来,心里想着:这能有什么神奇的?可当我把量好的角度加起来时,居然真的都接近180 度!我惊讶得瞪大了眼睛,这也太神奇了吧!老师又问:“那如果我们把三角形的三个角剪下来,拼在一起,会怎么样呢?”同学们都迫不及待地动手剪起来。
我也小心翼翼地剪着,心里充满了好奇。
当我把三个角拼在一起时,哇!真的拼成了一个平角!这难道就是数学的魔力?在课堂上,同学们也特别积极。
有个同学站起来说:“老师,我觉得数学就像一个神秘的宝藏,等着我们去挖掘!”另一个同学接着说:“对呀,每次解开一道难题,都像是找到了一颗闪闪发光的宝石!”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课堂气氛热闹极了。
老师还讲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她举了个例子:“你们看,自行车的车架为什么是三角形的?”我想了想,恍然大悟:“因为三角形稳定,不容易变形呀!”老师笑着点点头:“没错,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大家要多观察哦!”这节课过得可真快呀!快下课的时候,老师让我们总结一下今天学到的知识。
同学们都踊跃发言,我也不甘示弱,把手举得高高的。
下课铃响了,我还沉浸在数学的世界里。
这节课让我明白了,数学不是枯燥的数字和公式,而是充满了乐趣和奥秘的知识海洋。
初中数学优质课听课记录
初中数学优质课听课记录1. 课程介绍今天上午我们班迎来了一节精彩的初中数学优质课。
这节课的主题是“平面图形的性质与计算”。
我们的老师用生动的教学方法和清晰的语言将这个较为抽象的数学概念讲解得深入浅出,让我们全班同学都对这个主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课堂内容首先,老师使用实例引入了平面图形的基本概念,包括点、线、面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通过多个生活中的例子,让我们形成了对平面图形的直观理解,为后续的知识掌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接着,老师系统地讲解了平面图形的性质,包括边数、角数、对称性等。
他通过简单的推理和举例,引导我们思考并发现这些性质之间的规律和关联。
在他的引导下,我们积极思考,互相讨论,使得学习变得更加积极主动。
3. 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了让我们更好地掌握这些性质,老师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他向我们介绍了几种常用的解题方法,包括作图法、运用数学公式和定理等。
他告诉我们,在处理问题时一定要灵活运用这些方法,并鼓励我们多多练习,形成自己的解题思路。
4. 实践应用在课堂的最后,老师设计了一些实际问题来考察我们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这些问题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涉及到建筑设计、日常购物等。
通过解答这些问题,我们不仅巩固了知识点,还感受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增强了学习的兴趣。
5. 总结与展望这节初中数学优质课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通过老师的讲解和互动,我对平面图形的性质和计算方法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同时,这节课也让我明白了数学不仅是学校教学的一部分,更是应用于我们日常生活的工具。
希望以后还能多上这样的优质课程,开拓我们的思维,培养我们的数学素养。
让我们在数学的世界里感受到无穷的魅力!。
七年级数学听课记录40篇
七年级数学听课记录40篇第一篇:数与式的认识在这堂课上,老师首先讲解了数与式的概念。
数是用来计数和度量的,而式则是由数、运算符号和字母组成的。
通过一些实际例子,我们了解到了数与式的区别和联系。
同时,老师还向我们介绍了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四种基本运算,并带领我们做了一些简单的练习。
第二篇:整数的加法和减法在这堂课上,老师教给了我们整数的加法和减法。
首先,她向我们解释了整数的概念,即包括正整数、负整数和零。
然后,她介绍了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规则,并通过一些实际例子进行了讲解。
最后,老师布置了一些练习题,让我们巩固所学内容。
第三篇:整数的乘法和除法在这堂课上,老师向我们介绍了整数的乘法和除法。
她首先讲解了整数的乘法规则,包括正数相乘、负数相乘和正负数相乘的结果。
然后,她讲解了整数的除法规则,包括正数除以正数、负数除以正数和负数除以负数的结果。
同时,老师还解释了除法中可能出现的余数和商的概念,并通过一些实例进行了讲解和练习。
第四篇:分数的认识在这堂课上,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分数的概念。
她解释了分数是由分子和分母组成的,分子表示分割的份数,分母表示总的份数。
同时,老师还向我们介绍了分数的相等、约分和分数的大小比较等概念,并通过一些例子进行了讲解和练习。
第五篇: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在这堂课上,老师教给了我们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她首先讲解了分数的加法规则,包括同分母分数的相加和异分母分数的相加。
然后,她讲解了分数的减法规则,包括同分母分数的相减和异分母分数的相减。
同时,老师还通过一些实例进行了讲解和练习,巩固我们的学习成果。
第六篇:分数的乘法和除法在这堂课上,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分数的乘法和除法。
她讲解了分数的乘法规则,即分子相乘、分母相乘。
同时,她还讲解了分数的除法规则,即分子相除、分母相除。
并通过一些实例进行了讲解和练习,帮助我们掌握分数的乘除运算。
第七篇:小数的认识在这堂课上,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小数的概念。
她解释了小数是整数与分数的结合表示方式,并通过一些实例向我们展示了小数的应用场景。
七年级上册数学听课记录模板范文
七年级上册数学听课记录模板范文一、听课基本信息。
1. 授课教师:[教师姓名]2. 授课时间:[具体时间]3. 授课地点:[教室地点]4. 授课班级:七年级[X]班。
5. 授课内容:[章节名称]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时长])1. 教师活动。
- 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的数学实例,如温度计上的刻度、海拔高度等,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有理数的概念。
- 提问学生:“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这样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你们能再举一些例子吗?”2. 学生活动。
- 学生积极思考,纷纷举手回答。
例如,收入和支出、前进和后退等。
3. 教学评价。
-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和鼓励,引导学生关注这些相反意义的量在数学中的表示方法,自然地导入新课。
这种导入方式贴近生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授([时长])1. 有理数概念的讲解([时长])- 教师活动。
- 在黑板上写出一些数,如 +3, -5, 0, 1/2, -0.7等,然后讲解有理数的定义: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 进一步解释整数包括正整数、0和负整数;分数包括正分数和负分数。
并且通过举例,让学生判断每个数属于有理数中的哪一类。
- 学生活动。
- 学生认真听讲,跟随教师的思路进行思考。
在教师举例让学生判断时,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大部分学生能够准确判断。
- 教学评价。
- 教师讲解清晰明了,从具体的数到抽象的概念,逐步引导学生理解有理数的定义,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但在讲解过程中,可以更多地让学生自己举例,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2. 有理数的分类([时长])- 教师活动。
- 在黑板上画出有理数分类的思维导图,将有理数分为整数和分数两大类,整数下面再细分正整数、0和负整数,分数下面再细分正分数和负分数。
- 让学生根据思维导图,对一些给定的有理数进行分类练习。
- 学生活动。
- 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分类练习,同桌之间互相交流讨论,然后个别学生到黑板上进行展示。
- 教学评价。
- 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有理数的分类,直观形象,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七年级上册数学听课记录20篇
数学听课记录一:整数运算本节课,老师给我们讲解了整数运算的基本知识。
首先,老师重点强调了同号相加,异号相减的原则。
我明白了同号相加是直接将两个数的绝对值相加,并在结果前面加上相同的符号;而异号相减是将两个数的绝对值相加,并在结果前面加上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
老师还给我们讲解了整数的乘法和除法规则,让我对整数运算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数学听课记录二:小数的四则运算今天我们学习了小数的四则运算。
老师先让我们回顾了如何将小数相加、相减,然后又教给我们如何将小数相乘、相除。
我发现小数的四则运算与整数的运算有很多相似之处,只是要注意保留小数点的位置。
通过老师的详细讲解和示范,我对小数的四则运算有了更好的掌握,并且能够熟练地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数学听课记录三:等式的性质在本节课上,老师给我们讲解了等式的性质。
首先,老师教给我们判断一个等式是否正确的方法,那就是在等式的两边进行相同的变换,如果等式仍然成立,那么它就是正确的。
在讲解过程中,老师还给我们许多例子,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等式的性质。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对等式的性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数学听课记录四:倍数和约数今天我们学习了倍数和约数的知识。
老师首先给我们讲解了什么是倍数,倍数是指一个数可以被另一个数整除的数。
然后,老师又告诉我们什么是约数,约数是指能够整除一些数的所有正整数。
通过一些例子的演示,老师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倍数和约数的概念,并且教会了我们如何判断一个数是否为一些数的倍数或约数。
数学听课记录五:分数的加减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老师先帮助我们回顾了分数的定义和化简方法,然后教给我们如何对分数进行加减运算。
在加法运算中,我们需要先找到分数的通分,然后将分子相加并保持分母不变;在减法运算中,我们需要先找到分数的通分,然后将分子相减并保持分母不变。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对分数的加减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能够独立完成相关习题。
数学听课记录六:图形与面积今天我们学习了关于图形和面积的知识。
初中数学老师听课记录
初中数学老师听课记录今天我来到初中数学课堂,观摩了一节由老师授课的课程。
以下是我对这节课的听课记录和反思。
本节课的主题是关于平行线及其性质的讲解。
课程开始时,老师首先通过引入一个生活场景,让学生们能够体验到平行线的概念。
他给出了两根细杆子,并让两根杆子进行交叉,形成了两个夹角。
接着,老师通过观察夹角的大小和形态,引导学生们发现夹角的运动规律,并将其与平行线的概念相联系。
这种引入问题的方式给学生们提供了一个思考的契机,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接下来,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判定两条线段平行?他给出了两种判定方法:角度相等法和对应角法。
通过具体的几何图形的分析,老师清晰地展示了这两种方法的运用,并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到讨论中。
这样的讲解方式既丰富了课堂的互动,又培养了学生们的思辨能力。
在讲解完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后,老师引入了平行线的性质。
他通过多组实例,展示了平行线与转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等角度的关系。
通过这些实例,学生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平行线的性质,同时也在观察中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
此外,在课堂的过程中,老师注重学生们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多次提问学生,征求他们的思考意见,并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肯定。
这样的引导方式既能够增强学生的参与感,也让他们养成了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在讲解过程中,老师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他在讲解完平行线的性质后,设计了一些推理题,并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其中的规律。
这样的训练能够帮助学生从运用性质到推理规律的转变,提升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总结起来,这节数学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老师采用了引入问题、实例分析和讨论等方法,使课堂内容更加生动有趣。
同时,他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
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们对数学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激发了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通过对这节课的观摩与记录,我深刻认识到了一个好的初中数学老师应该具备的素质和教学方法。
初中数学的听课记录
初中数学的听课记录初中数学的听课记录(通用7篇)初中数学的听课记录应该怎么写?听课是一种对课堂进行仔细观察的活动,它对于了解和认识课堂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下面店铺给大家带来初中数学的听课记录,欢迎大家阅读。
初中数学的听课记录篇1(一)从教学目标上看“锐角三角函数”属于三角学,是《数学课程标准》中“空间与图形”领域的重要内容。
从《数学课程标准》看,中学数学把三角学内容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放在义务教育第三学段,第二部分放在高中阶段。
在义务教育第三学段,主要研究锐角三角函数和解直角三角形的内容,本套教科书安排了一章的内容,就是本章“锐角三角函数”。
在高中阶段的三角内容是三角学的主体部分,包括解斜三角形、三角函数、反三角函数和简单的三角方程。
无论是从内容上看,还是从思考问题的方法上看,前一部分都是后一部分的重要基础,掌握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和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是学习三角函数和解斜三角形的重要准备。
本章包括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主要是正弦、余弦和正切的概念),以及利用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等内容。
锐角三角函数为解直角三角形提供了有效的工具,解直角三角形在实际当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这也为锐角三角函数提供了与实际联系的机会。
研究锐角三角函数的直接基础是相似三角形的一些结论,解直角三角形主要依赖锐角三角函数和勾股定理等内容,因此相似三角形和勾股定理等是学习本章的直接基础。
本章重点是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和直角三角形的解法。
正确掌握了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才能真正理解直角三角形中边、角之间的关系,从而才能利用这些关系解直角三角形。
绕满远老师在上课时对教学目标的把握比较准确,能以学生的现有水平,重视锐角三角函数概念的复习,从而自然过渡到新知识的传授。
课堂上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教学目标,有机整合教学资源,努力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思想。
(二)从处理教材上看在进行新课时,教师抛出一个问题:一副三角板有几个锐角?分别是多少度?它们的三角函数值分别是多少?请同学们相互交流。
初中数学教师听课记录
初中数学教师听课记录今天听了一节初中数学课,真是让我开了眼界。
进教室的时候,老师正在黑板上画一个大大的圆,边上还写着“π”。
哎呀,那个π简直成了数学界的小明星,听说它跟圆形有着不解之缘。
老师一边画,一边跟同学们聊起了圆的周长和面积,讲得热火朝天,像是给大家讲故事一样。
同学们的反应也很有趣。
有人眼睛一亮,马上举手,像是抓住了什么秘密。
老师就说:“好样的,这就是好奇心!”然后有个同学悄悄问:“老师,这个π到底有多大呀?”老师笑着回答:“π可大可小,跟你想要的圆的大小有关呢!”这时候,教室里传来一阵笑声,气氛轻松得像在家里一样。
老师拿出一些生活中的例子,让大家更容易理解。
比如说,讲到篮球、披萨和游泳圈,听着听着,仿佛在一起品尝美食。
想想,谁不喜欢吃披萨呢!老师说,披萨的大小和它的周长有直接关系,这时候,几个同学的嘴角都忍不住上扬,仿佛已经在想象着美味的披萨了。
然后,老师又给我们介绍了一个新概念,叫做“直径”。
这个词听起来有点吓人,但老师却用简单的语言把它化繁为简。
她说,直径就像是一个大刀切披萨,能把圆分成两半,真是太形象了。
于是同学们都开始动手比划,像在切披萨一样。
哎,这样的互动,真让人觉得课堂不再是死板的讲课,而是活灵活现的交流。
这时候,老师又提出一个问题:“如果我把披萨的直径增加一倍,周长会变成多少呢?”同学们都开始窃窃私语,有的皱眉头,有的咬着笔,思考着。
老师看着他们,眼神中透露出期待。
终于,一个同学站起来,信心满满地回答:“是两倍!”老师激动得拍了拍手,称赞说:“没错!你们真聪明!”瞬间,教室里的气氛又被点燃了。
之后,老师把重点放在公式上,黑板上写满了字,像是秘密武器。
她幽默地说:“看,这些公式就像我们的超级英雄,能帮助我们解决所有圆的问题!”同学们笑得前仰后合,心里顿时觉得这些公式不再是冰冷的数字,而是可以信赖的小伙伴。
课堂中也少不了小插曲。
有个同学在解题时,手一抖,把粉笔掉在地上,瞬间教室里传来一阵“哐当”的声音。
七年级数学听课记录
七年级数学听课记录日期:xxxx年xx月xx日地点:xxxx教室主题:整数的加减运算今天上午,我们七年级的数学课程上,老师向我们讲解了整数的加减运算。
整数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因此老师耐心地向我们解释了整数的定义、运算法则和一些注意事项。
首先,老师向我们明确了整数的定义。
他说,整数包括正整数、零和负整数,可以表示有向的数量,用于描述有方向的物理量,比如温度、海拔等。
接着,老师介绍了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他说,整数的加法比较简单,符号相同的整数相加,保留符号,相加后绝对值不变;符号不同的整数相加,结果的符号由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决定,结果的绝对值为两个整数绝对值的差。
老师还提醒我们在进行整数的减法运算时要特别小心。
他说,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运算,即a - b 等于 a + (-b)。
这样,我们就可以将减法转化为整数的加法操作。
在讲解整数的加减运算规则后,老师通过多个例子向我们演示了实际操作。
他出示了一个算式:“-6 + 3”,要我们用横向加法法则进行计算。
我按照老师的指示,首先将两个数对齐,-6位于3的下方,然后按位进行计算。
对于第一位,-6的符号是负号,3的符号是正号,所以结果的符号由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决定,即结果为负。
对于第二位,绝对值相加是6+3=9,所以计算结果为-9。
通过这个例子的演算,我们更加清晰地掌握了整数加法的操作步骤和运算规则。
之后,老师让我们自己动手计算一些整数的加减运算,并随机点名一个同学回答。
在课程的最后,老师再次重申了整数加减运算的要点,并提醒我们注意遵循运算规则,仔细加减,避免出现错误。
通过今天的课程,我对整数的加减运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整数运算不仅仅是数字的操作,更是思维的锻炼。
在以后的学习中,我将更加努力地掌握整数的运算规则,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计算水平。
数学听课记录内容
数学听课记录内容数学听课记录范文内容(精选5篇)听课是提高教师素质,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
一起来看看数学的听课记录,接下来就由店铺带来数学听课记录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数学听课记录内容篇1教学设计:一、复习1、口算。
(教师说算式,学生口算)2、笔算(出示一个不进位加法算式,学生列竖式计算)。
二、探索新知(—)1、出示课本14的情景图。
2.引导学生观察后交流。
从图上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二)提出问题。
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1. 尝试列式,体会加法的意义。
35+37=?2.交流算法,指名学生说口算的过程。
3.图式结合,探究笔算的算理和算法。
(1)学生操作摆小棒。
(2)组织学生交流,感悟笔算的算理和算法。
(3)尝试列竖式计算,理解笔算加法应注意什么。
弄清为什么“5”与“7”对齐?(相同计数单位的数)(4)PPT演示列竖式,进一步明确“个位与个位对齐,先从个位上的数加起”的道理。
4.即时练习。
师生小结: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
三、巩固练习(一)教材第14页“做一做”。
1.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图意,独立列竖式计算。
2.集体交流。
第3小题在列竖式时要注意什么?(二)ppt显示的第15页第5题,找错误。
四、课堂总结(一)回顾小结,完善课题。
1.今天我学到了什么?2.这节课我们利用加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在计算时,每一位上的数相加是否满十?听课有感:1、周老师整节课的教态自然,调动了孩子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整节课感觉老师的节奏不紧不慢,很有耐性。
3、本课周老师未能突破难点和突出重点,没有板书。
建议:1、课前为了方便练习竖式,老师提前给每个孩子准备草稿,让孩子养成打草稿的好习惯。
2、这节课的课题只是在课件上出现过,在后面的学习中就没有再出现过,所以一节课的课题还是很有必要板书出来,因为孩子看在眼里,才能记在心里。
数学听课记录内容篇2(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复习:圆柱的体积公式是什么?2、从日常生活中引出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数学听课记录
一堂课听完后有哪些记录可以写呢?下面和一起来看看吧!
老师讲的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三节《解一元一次
方程--去括号与去分母》的第二课时,去括号这一节是学生在学习了去括号法则和移项之后,进一步系统学习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有关知识。
它既是第三章知识的深化,又为我们以后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提供研究和学习的方法,同时也为含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计算做好准备,具体的说,本节课就是要通过对去括号的掌握和理解,让学生形成系统的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结构,学会学习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因此本节课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本节课的教材所具有的特点是所涉及到的方法和性质比较多,并且都是以题目的形式给出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去暴露学生知识的发生和
发展过程。
老师的这节课最大的亮点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两点:
(1)处处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本节课老师创设了良好的问题情景,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并加以引导、鼓励,培养了学生善于观察、分析问题的习惯。
整堂课中充分体现了学生为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老师为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努力创设宽松、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学生思维活跃,学习气氛高,数学活动的探索效率较高,合作交流能力强。
并且尽快地进入了重点内容,重点内容的教学时间
得到保证,重点知识和技能得到巩固和强化并很好的完成了上述任务,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从教学效果看,教学效率高。
本节课应用教学媒体,有效地利用45分钟,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积极性高,当堂问题当堂解决,学生负担合理。
通过口答、计算、板演可看出学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进步。
学生思维活跃,气氛热烈,教学效率高。
总之,本节课是一节充实的课,引入与过渡非常自然,展现了
教师深厚的教学功底,在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情感、智慧、思维和精力的投入,互动互学的过程,气氛相当活跃,体现出教师在备课时真正做到了知己知彼,既熟知教材,又了解学生。
今天有幸听了数学国培班学员谢老师的《一元一次方程》这一
节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教学过程中,他能巧妙的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能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地获取知识,并注重有机地采取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会数学知识。
我认为本节课以下几方面处理得比较好:
一、注重数学和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意
识
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应强调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的知识经验
和生活背景出发,在研究现实生活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数学、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
谢老师的这节课,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入手,引入新课的学习,老师所创设的情境,都取材于学生
的数学现实中,使学生感到亲切、有趣,使教学活动更富有生气和活力,更能使学生体验数学生活,扎根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从而培养学生逐步形成运用数学的意识,渗透了实践出真知的思想和培养了实践能力。
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整节课的学习,教师始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合作者,而学生始终都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主体作用。
放手让学生探索,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一方面,凡学生能自己探索出来的决不包办代替,凡心学生能独立发现的决不暗示。
在老师出世的问题时,列出不同的方程,老师考虑到学生能独立解决,因此教学时并没有作出任何暗示,而是让学生独立去找,学生在找的过程锻炼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第二方面,学生始终处于“跳一跳”摘果子的学习状态。
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由学生自己跳起来“摘果子”。
在例题变式环节后,老师引导学生自己编题这样的教学,能调动学生的自主力量,促使全体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自己动脑筋去想、遇到问题互相帮助,使学生始终处于“跳一跳”摘果子的学习状态,从而使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享受学习数学的欢乐。
在这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是服务,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服务者、合作者,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得到落实。
总之,整个教学过程,教师敢于“放”,把时间和空间交给学生,让他们通过独立思考、讨论、交流去获得数学知识,使学生得到主动发展。
从这节课的教学给我一个很大的启发:只要教师放开你呵护的双手,就会发现,孩子也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创造者。
几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1.在探索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的时候,先复习回顾等式的性质是否更好?按照教案上的设计有本末倒置的感觉。
2.一直以来,我们都有感觉应用题是学生的薄弱环节,所以教师是否应对应用题应做一定的分析,帮助学生寻找其中的等量关系。
3.对于方程的解的检验,在刚接触一元一次方程的这个时候,我个人觉得应该写出它的过程。
待学生熟练后可以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