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和数学才是主科的偏见
中学生偏科的心理因素分析
文科好还是理科好
文科好还是理科好?说到文理分科,很多家长和孩子首先问的是:“文科好还是理科好?”毕竟坊间一直流传着一个说法:“读文科好考大学,读理科好找工作。
”但实际上,这个问题以及这个说法本身就是错的。
很简单,不管文科理科都有热门专业,像文科中的金融传媒,理科中的信息工程;也都有冷门专业,像文科中的历史哲学,理科中的地质考古等,直接将文理科对立比较毫无意义。
归根到底,考大学轻不轻松,找工作容不容易,都最终取决于个人实力和能力。
即使是冷门专业,如果学得很好,照样有好的前途;同理,即使是热门专业,如果学得一塌糊涂,也同样不好找工作。
所以,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文科或理科哪个好,而是孩子自身更适合文科还是理科。
当然,文科和理科在高考和就业方面还是有区别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人才特点:文科讲究伦理和表达为主要能力的形象思维;理科则讲究以推理和研究为主要能力的逻辑思维。
学习特点:文是以记忆、归纳、整理和比较为特点,其中记忆量较大,需要背的知识较多;理科则以记忆、理解、推理和计算为特点,其中需要推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较强。
录取比例:文理科报名人数和录取比例维持1:3的比例,换句话说,文科报名人数是理科的三分之一,相对应的,其录取比例也比理科少三分之二。
另外,理科高等院校比例较多,需求也较多。
就业方面:文科就业以社会为对象的事务性人才为主,主要从事媒体传播、金融财会、教育服务等行业;理科就业则以技术为对象的生产型人才为主,可从事的职业类型也比较多,在此且不罗列。
文理分科选择六大误区误区一:选理科就业好很多家长和学生都认为,理工类学生比文科就业前景好,所以就让孩子选理科。
实际上,高考文科生们并非只能选择纯文专业,还有很多半文半理的专业可供选择。
现阶段而言,半文半理的就业前景也相当不错,有文科学生高考报的市场营销,现在做市场才一年,年薪也有八万五。
退一步说,理科就业好的前提也是要“学好”,如果孩子在理科方面不优秀,只为了现在还说不准的大学就业,一味趋从大众却压抑个性,只会导致高考成绩都不理想,升学大关都过不了,何谈就业前景呢?误区二:读文科没什么用首先,这是一大社会偏见。
东方和西方的科学
东方和西方的科学设计思想: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应增加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习认识自然、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实现本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追求。
语文课程,应注重应用,加强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更新内容,以适应生活和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
要使学生切实提高语文应用能力和语文思维能力,能学以致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思想、能力素质,促进人的发展。
语文应在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使语文的学习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和情感体验。
本节课的教学就是要学生借鉴前贤的远见卓识,学习前贤的辩证思维,切实地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做一个有见识不盲从的独立的人。
养成学生的判断力,让他们知道遇到类似的问题应该怎么做,可以怎么做。
教材分析:本文是本单元“认识和沟通”部分的第一篇阅读材料。
不同国家、民族的起源、地理环境和历史发展过程各不相同,由此形成了多元文明。
随着科技的进步,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进步,全球化的趋势正在加速,各种文明也在加速碰撞,既加速了人类文明的共享,也突显了不同文明的差异、分歧和冲突。
本文追根溯源,阐明了西方科学从东方科学中得益的观点,探讨了西方科学的作风,批评了错误的认识。
传达了这样一种观点:应该承认各种文明都有自己的价值,反对以优劣论文明,要以平等的态度和积极地开展文明对话,减少偏见和敌意,促进共同发展繁荣。
教学思路:对这类学术性质的议论文,学生阅读和理解起来还有些困难,对文章的观点和结构的把握不够清晰。
本次教学,通过对文章的宏观把握和对关键语句的理解,学生能够认识议论文在表达方式、语言使用和整体风格上的特点,能够了解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说理方法的作用,学习运用这些论证方法以提高论说文阅读和写作能力。
自我提高内驱力 提升理科生学习语文的动力
段《 戏剧 与方 言》 给学 生看 。 生在 2 分钟 的欢声 笑语 放 学 O
中领 略到 了方 言和 普通 话各 自的魅 力。 然后 笔者 通过 组
织 一场 “ 通话 和 方 言哪 个 重要 ” 普 的辩论 赛 , 学生 动 用 使
源”如 何从根 源 上促进 理科 学生 学 习语 文 呢? 。 笔者发 现 , 对于 心智 比较成 熟 的高 中生来讲 , 促进 他们 的“ 自我提 高
、
构建 和谐 、 融洽 、 友好 的师 生关 系
不少语 文老 师 出于对 自身 学科 的重视 ,千方 百 计地
加 强语 文 学科 的学 习强度 和深 度 , 占用 自 课 、 育 课 , 修 体
抢 占 科 学 习时间 , 班加 点补 习语 文 、 写课 文。这 样 理 加 默 做 不但 收效 甚微 , 而且 学生对 这样 的老 师也敬 而远 之。
程 的设 计 中 , 分考 虑 理科 学 生学 习语 言 、 解语 言 、 充 理 积 累语 言和运 用语 言 的能力 ,结合他 们在 理科 知识 构成 下
形 成 的独特 的“ 性” 与他们 做生 活 中的朋友 、 习上 的 个 , 学 导师 , 解他们 学 习理科 的艰 辛 , 助他们 解决 学 习语 文 理 帮 时遇到 的 困难 , 师生 间构 建起 团结 、 互助 、 任 、 信 友好 、 和 谐 的 关系 , 生肯 定会 在 “ 其 师” 学 亲 的基 础上 “ 其道 、 信 听
学 生 自我 提高 的动机 也是 非 常必要 的。如何 使 自我 提高
内驱 力促 进理科 生学 习语 文 呢? 笔者 在 以下几个 方 面做
了尝试。
一
文储备 的引 导和建 设。 理科 生平 时会花 大量 时 间在理 科
教科书的本质_教学活动文本
十 一 五” 规 划 2 教学方式变革中的公民素养教育研究” ( 课 题 批 准 号: 0 1 0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 “ * 本文系全国 教 育 科 学 “ ) 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D E A 1 0 0 2 2 2 收稿日期 :2 0 1 3 0 6 2 7 - - 作者简介 : 孙智昌 ,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学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 教育学博士 , 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
[ 1]
于教科书内容的选取 和 组 织 ; “ 活动本质观” 提 出了 “ 以活动立论 ” 以破除 “ 教材即知识仓库的 , 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 教 传统观点 ” 诲性 ” 观点突出了教 科 书 的 意 识 形 态 性 ; “ 文化 标准的确立 ” 观强调了教科书内容选择与建构的 文化导向性等 。 然而 , 笔者认为 , 这些教科书本质观还都存 在着某 些 偏 颇 和 不 当 之 处 , 有 进 一 步 商 讨 的 必 教学性 ” 观点只是一般地讨论了教科书 要。如 “ 与教学目标 、 教学模式 、 教学环境和教学评价的 关系 , 而 且 只 是 在 操 作 层 面 来 认 识 教 科 书 的 本 质 ;“ 教学之 材 ” 观 偏 重 学 生 对 “ 客观知识” 的 掌握 ; 而 “ 学材 ” 观是似是而非的 , 因为它忽视 ;“ 三体性 ” 对话者 ” 的 了教学活动的双边性或 “ ,没有突出 理 解” 观点只关注了哲学 解 释 学 的 “ ;“ 教科书本质的 “ 活动性 ” 社会经验 ” 观偏重从 “ 客体 ” 的角度探 讨 教 科 书 设 计 , 没 有 突 出 “ 主 活 动 本 质 观” 只 是 一 种 观 点,没 体 ” 的视角 ; “ 有展开论证 ; “ 教 诲 性” 和 “ 文 化 标 准 的 确 立” 的观点所看到的只是教科书的一些特性 , 而并非
中学生偏科现象调查及研究
中学生的偏科现象是长期困扰我国中学教育的一个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人们对智力的认识逐渐加深,随着多元智力理论的出现,人们将焦点都集中在特长教育上,全面发展似乎己经成为一种历史。
但在学校教学和教师的实际操作过程中,都把偏科现象当作“短腿”看待,甚至出现“抑长补短”的情况。
“补短教育”受到了很多人的指责,人们也开始对改善偏科现象的必要性提出质疑,最终使得对偏科的研究停滞。
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偏科确实是一个困扰众多教师和学生的问题。
如何对青少年展开全面发展教育,如何让青少年真正了解偏科问题的严重性,以及如何去正确面对和克服这一现象。
本文以此为内容进行了一次调查。
一、问卷的编制、发放及回收调查方法及对象:运用问卷调查法和实地走访法两种方式进行调研。
调查对象为宜春中学、宜春四中和宜春三中高一、高二、高三共12个班的全体学生,以及宜春中学、宜春四中和宜春三中的48位老师。
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问卷494份,回收率达到98.8%,其中有效问卷490份,有效率达到98%。
二、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一)对偏科的认识层面表1对偏科的认识调查数据表明80%以上的老师已经意识到偏科这一现象的严重性。
60%以上的同学对偏科现象没有引起重视。
(二)偏科现象涉及层面从问卷调查中知道被调查的学生当中有48.59%的中学生存在偏科现象,有61.36%老师认为很多中学生存在偏科现象。
这些数据说明现在中学生偏科现象很严重,涉及面很广。
我们不得不严肃的去面对这一现象。
(三)偏科现象产生的原因1.学生个人因素据调查发现,喜欢人数最多的科目是微机占78.72%,然后是音乐70.21%,再次就是语文、英语、数学分别为65.96%、65.96%、61.70%。
学生对语文的厌恶率最低为13.83%,次之为微机14.89%,厌恶率在20%以上的有:数学21.21%,化学27.66%,体育28.72%,政治30.85%,物理31.92%。
为什么女性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领域中的代表性较少?
为什么女性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领域中的代表性较少?随着近年来女性地位的提高,不少女性开始涉足到各行各业中,但是我们不难发现,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领域,女性的代表性依旧较少。
那么,为什么会存在这种状况呢?下面,我们就来探究一下这个问题。
一、历史和社会因素首先,历史和社会因素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一大原因。
在田野调查和实验室实验等领域,男性专家和研究者的人数远远超过女性,而这一方面是由于那些机会和制度限制的结果,如女性禁止参加大学的历史事件等等。
并且,此外,与男性相比,女性在许多方面面临更多的家庭和育儿责任,这导致女性竞争力较少,很难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领域获得丰厚的奖赏和拓展更广阔的职业发展前景。
二、传统角色类型其次,传统角色类型也是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
很明显,社会上的固定性别和传统观念也使得人们接受了某些规定行为,例如男性通常被指定从事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等领域,而女性则通常被视为从事自然科学、医学和教育领域。
因此,这样的先入为主的偏见很难在短时间内根除。
三、少女在学校教育方面的课程此外,技能培训在学校教育方面的课程设置,也是女性缺席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是因为学校教育对于男女学生的知识体系基础及发展方向有标准化的追求,而未去体现出少女在国家教师及志愿导师的带领下逐渐适应并适应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的成长道路。
四、女性的能力与气质最后,女性的能力和气质也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因素,虽然这方面的研究结果不尽触及,但是我们可以看出,相对于男性,女性在关注细节、以及协作和交流方面相对更具有优势,这些特点有助于她们在人际方面获得成功,而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领域中,则需要具有较强的理性、系统性和抽象思维能力,这需要女性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努力。
总之,其实这个问题是个来自于历史和传统习俗的复杂问题。
当今,我们应该从各个角度来认识和解决这个问题,使我们的社会向更加平等和美好的方向转变。
中国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中国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综合素质教育还有待提升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综合素质教育被视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的重要途径。
然而,在当前的中国教育体系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之处。
首先,教学内容过于注重知识灌输。
当前中国教育注重考试成绩,导致许多学校和老师只关注学生是否掌握了书本知识,忽略了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创新意识以及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这种单向度追求分数对孩子们整体发展并没有好处。
其次,评价制度过于偏重科目成绩。
由于大部分高考侧重语文、数学、英语三门主科成绩,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其他非主科甚至艺术类或体育类科目在评估中所占权重。
很多家长也更加倾向于鼓励孩子攻读理工类专业而忽视其他领域潜在的兴趣与天赋。
另外一个问题是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分配。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地区之间的差距仍然很大,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教育资源差异。
优质教育资源更多集中在少数大城市和富裕地区,而农村和一些欠发达地区则缺乏必要的教学设施、师资力量等条件。
二、缺乏个性化教育当今社会注重个性发展与创新能力培养,在这方面,当前中国的教育体系还有诸多不足。
首先是因为过渡关注学生知识掌握度而忽视了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发展。
这使得许多学生感到没有被理解和尊重,在追求卓越成绩背后失去了对学习本身的热情。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潜能和兴趣领域,而将所有人都纳入相同标准下进行测评无疑限制了他们全面发展以及自我实现可能性。
其次是由于一些校外辅导机构盛行以及家长竞争心态强烈,导致班级规模庞大,学校教育资源过度集中。
这样的情况使得老师往往难以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并无法做到因材施教。
同时,缺乏一对一的指导也限制了学生个人潜力的发掘和培养。
最后是国内高校招生制度与就业压力造成了追逐热门专业、忽视兴趣与能力匹配等现象。
许多家长和学生为了拿到好工作或社会地位而盲目追求热门专业,加重了一些流行专业和技能人才市场饱和程度。
三、缺乏职业教育随着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世界产业结构变革以及技术进步日新月异,当前中国教育还面临一个重要问题是不够注重职业教育培养。
学习中的刻板印象与偏见
在学习过程中,刻板印象和偏见是我们难以避免的问题。
刻板印象指的是以片面、固定的观念看待事物或人的倾向。
而偏见则是在对事物或人的判断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偏袒或歧视。
这些观念和偏见源自我们的认知和经验,但同时也受到社会、文化和教育环境的影响。
学习中的刻板印象常常表现为对某些学科或主题的固有想法。
例如,一些人可能认为数学只适合天赋聪明的人,而不努力的人永远不可能擅长数学。
这种刻板印象导致了对数学学习的抵触情绪,阻碍了个体在数学领域的发展。
同样地,一些人可能认为文科学科注重背诵、理解程度不高,从而对文科学科持有不公平的刻板印象。
这样的观点阻碍了个体对文科学科的全面发展。
刻板印象还可能影响我们对他人的看法。
很多时候,我们对他人的评价往往倾向于以一种消极的或标签化的方式来定义。
例如,有些人可能认为只有成绩表现好的学生才是聪明的,而其他学生则被贴上懒惰、无能等的标签。
这种刻板印象不仅伤害了个体的自尊心,也迫使他们在学习中表现得完美无缺,从而导致了更大的压力。
偏见则是更深层次的问题,它来源于我们对特定群体或文化的成见。
它可能是由于一些人的身份、肤色、宗教信仰等特征而导致的。
学习中的偏见可能表现为给予某些学生更多的关注和机会,而忽视其他学生的存在。
例如,教师可能会更倾向于将注意力集中在成绩优秀的学生身上,而忽视了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
消除学习中的刻板印象和偏见是一项持久的工作,但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减少它们的影响。
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每个个体的学习潜力是不同的,没有人天生就是完美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劣势,我们需要以一个更全面的视角来看待他们。
其次,教育者和学校应该提供更多样化的课程和教学方式,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兴趣。
这样可以减少学生对特定学科或主题的刻板印象,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此外,我们也应该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通过多样化的集体学习和合作项目,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尊重彼此的不同。
这样可以打破偏见,促进一个更包容和平等的学习环境。
高中生如何选择文理科
高中生如何选择文理科文理分科一直争议不断,但它作为目前的一种客观存在,可以说是高中生面临的第一次重大选择,学生的发展之路也将自此发生改变。
以下是较为合理合理的选文理的方法:一、杜绝盲目选科盲目选科主要有以下几种:(1)“一边倒”,根据哪科选的人多就选哪科;(2)根据传统观念,认为哪科好就选哪科;(3)学习态度不好,认为哪科好念就选哪科;(4)过早的为工作寻找门路,认为哪科好赚钱就选哪科;(5)情感冲动,为了某个好朋友或舍不得原班集体和班主任老师而选科,认为与某人交好而随之选择(包含早恋因素);(6)根据家长的要求选择。
二、适合自己,切忌盲从高中阶段的学生基本具备了一定的职业能力倾向,选择文理时一定要从自己实际出发,结合自己的特点和兴趣所在,慎重选择。
有不少学生在分班时比较盲从,看到自己班内很多同学都报理,自己也跟着报理,形成“随大流”现象,还有的学生和自己的好朋友商量着报同一科,好能继续呆在一个班,这两种现象都比较普遍。
三、选择文理要切合实际由于重理轻文的社会风气,许多家长在指导学生文理分科时,带有一定的倾向性社会偏见,他们没有发展的眼光,只是根据目前高校的招生现状和就业形势,不切实际地要求孩子选择理科,他们认为只要选择了理科,孩子前途的保障系数就大大提高了,更有甚者认为只有选择理科,未来才有出路。
这些认识显然都是错误的。
有不按自己志愿选科考取大学,孩子将来在自己不喜欢的领域也未必有多少发展潜力。
更可悲的是,孩子在今后的工作中没有多少人生快乐可言,特别是那些志趣在文而被家长强求学理的孩子,他们今后的工作会由于缺乏兴趣和动力而乏味枯燥。
而这些又有几个家长考虑过呢?可以断言,那些不顾实际情况盲目选择的结果,最终只能事与愿违。
四、应注意几个误区(一)重理轻文的误区:曾几何时,盛行一句话“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受此影响,在选择文理时,优秀生很少问津文科,只有理科吃不消的人才会进入文科班。
政治课、历史课被看作是放松课、休息课,遭受冷遇,其实这种做法是没有道理的。
文理分科的原理
文理分科的原理文理分科是指根据学生的学习倾向和兴趣,将高中阶段的学生分为文科和理科两个不同的学习方向。
文科主要包括语文、历史、地理、政治、法律、经济、文学等课程,理科则主要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等课程。
文理分科的原理主要包括学科属性和学生特长两个方面。
首先,文科和理科的分科基于学科属性。
不同的学科有着不同的学习内容、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
文科的学科属性主要是以人文社科为主,注重对社会、历史、语言等方面的研究和分析,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而理科的学科属性主要是以自然科学为主,注重对自然现象、自然规律的观察、实验和分析,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
根据学科属性的不同,文科和理科在学习内容、考试形式、学术要求等方面都存在差异。
其次,文理分科还基于学生的特长和兴趣。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倾向和兴趣,有的学生对文字、语言、思考等方面较为敏感和感兴趣,适合选择文科方向进行深入学习;而有的学生对数字、实验、分析等方面有较强的兴趣和能力,适合选择理科方向进行深入学习。
分科能够让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向,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发展潜能。
同时,学生能够在兴趣所在的学科领域中更好地展现自己的才能和优势,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发展空间。
文理分科的实施原理还体现在深化学科教育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综合性目标上。
分科后,学生在相应学科的学习中更加深入和专业,可以更好地掌握学科核心知识和方法,培养学科特长和专业能力。
例如,文科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解读文本、文章,通过分析和思辨培养自己的人文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理科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知识,通过实验和探究培养自己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此外,分科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
然而,文理分科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问题和挑战。
首先,分科可能会导致学生在选课时较早地固定学科方向,限制了学生可以接触和了解其他学科的机会,对学生的兴趣培养和发展有一定的局限性。
高三第一次月考后家长会
9
二、面对“月考分析”,家长应有的认识 ▪明确现状,但不能对号入座。 ▪月考不等于高考,高考才是真功夫。 ▪一年的时间变数极大(认识,心态,方法, 时间安排,毅力,投入,家庭)。
周梓强 321.5 94 3
李永泉 317.5 102 4 陈子健 317.5 102 4 李杨坤 316.5 109 6 曾锦隆 314.5 115 7 蔡子杰 308 139 8 温可莹 307.5 140 9 曾思华 306.5 145 10 刘诚延 306.5 145 1014
语文: 语文:刘诚延(121,6名) 戚安怡(117,17名)
2021/4/5
31
家长要做孩子的定心丸,以自己的沉稳 给孩子烦乱的心以慰籍,给他(她)传达 一种坚定而稳重的信心。
家长们,你们有信心, 你们的孩子就会有信心!
让你们的信心 给孩子们拼搏的动力!
32
相信老师,相信孩子! 给自已信心,给孩子信心!
信心,比金子重要! 谢谢!
33
英语老师寄语:
1. 英语是主科,是很容易拉分的科目,也是很容易上 去的科目,只要态度好,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会学 好。
高三10班第一次月考分析会
欢迎各位家长!
您的到来,让孩子们在高考路 上有更大的信心,更强劲的动 力……
1
信心 智慧 成功
高三(10)班班主任:
2
欢迎家长的到来!
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空来参加此次 家长会,关心、帮助、督促贵子女是 我们共同的心愿!
小学小四门社会
小学小四门社会
“小四门”指历史、地理、生物、政治几科目,是相对于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外语而言的。
这种俗称,也反映了对这几门功课的偏见。
且不说这几种知识对人生发展的重要作用,单就目前来讲,小学、初、高中亦被列为重点考试之一,而且所占分数的比例也较大。
小四门的主要学习内容:历史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在背诵知识点的时候最好能分类记忆。
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要以时间为线索,了解事件的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和事件的意义,梳理清楚脉络,便于学习与记忆。
相对于历史而言,地理更侧重于空间,也就是地理位置为主要素。
因此要想加强对地理的学习和记忆,要以地图为依据,看懂地形地貌图、气象地理图、矿产分布图、行政区域划分图等等,同时还要注意循序渐进,先掌握基础知识,再深入记忆。
文理分科时如何进行选择
高中文理分科怎么选这是你最需要知道的问题文理分科是各位高中生和家长很关注的问题。
其实,文理分科也可以看成是学生在高考志愿填报前最重要的一次选择。
宏观上,这是高中生生涯规划中的前提性问题,决定着一个学生未来的职业取向;微观上,是一个学生理性认识理化生和政史地各学科学习能力水平的问题。
对于高一的学生及家长,不分文理共计九科紧张的学习已经让人有些晕头转向,若再权衡各种利弊,做出最合理的决定,确实是很难的事。
以下分析,供各位家长、同学参考。
文理科对应什么样的专业(文科生可报考的专业)(理科生可报考的专业)文理分科注意五个方面第一,文理分科的背后,是学生的未来职业取向问题。
首先,文科、理科这种叫法分别是理工农林医和文史哲的简称。
那么从它们各自的全称也能看出对应的学科专业方向,此外,金融经济管理类多为文理兼收。
其次,从这个分类上我们可以大体看出将来的职业走向,比如你要学医,那就只能学理科,但是假如你想学语言,比如德语,那么你选择理科也是可行的,因为很多高校的语言类专业也是文理兼收的。
选好文理科,基本的出发点是生涯规划,是选好将来的奋斗方向。
这也是个解决文理科将来都能学啥专业的问题,的确有必要在高一就了解它。
第二,综合分析,理性判断自己的文理科能力。
从眼下来说,文理科依然是个具体的学习问题,那么对文理科能力的分析判断也就只能从学习现状出发。
要对自己的文理科能力做出客观的判断,少不了能力检测。
另外,文理分科也本身都在开学一段时间甚至第一学期结束才进行,在这段时间里面,学生对高中文理科的特点、学习难度已经有了明确的感知。
在这种感知之上,再辅之以多次检测,足以评估出一个学生的文理学科能力水平。
这个评价结果自然也就是文理选择的重要依据。
在检测的时候,建议取多次测试后的平均值,会更科学些。
第三,若文理均衡举棋不定,建议选择理科。
有些同学文理科发展比较均衡,甚至会有理科中物理弱化学强、文科中政治弱历史强的情况,综合下来文理科的优势相当。
历史初中历史老师第一次和学生见面讲话
对于刚上七年级的学生来说,历史是一门新课。
因为,小学没有开设这门课,这或许会给他们带来一点新鲜感。
但是长期以来,人们普遍存在一种偏见,认为历史只是一门副科。
什么是副科就是与所谓主科,如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相比,不是那么重要的科目。
既然不重要,那学生自然就会认为不必要那么认真学了。
这种陈旧思想,不仅挫伤了学生学习历史的新鲜感,也给历史教学带来不少的困难。
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所以,如何上好七年级的第一节历史课,是七年级历史教师值得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七年级学生不像高年级的学生,接触过这个科目,有一定的了解。
对于一个新科目,他们或多或少都会存有一定的好奇心和新鲜感,而教师要做好的第一步,就是要学生把这种好奇心和新鲜感继续保持下去,以提高他们对学习历史的兴趣。
下面,我以自己上的第一节导言课为例,谈谈如何上好第一节历史课。
在第一节历史课上,怎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以提高他们对学习历史的兴趣呢我在向学生充分“推销”自己后,直接就跟学生说:“这是我们的第一节历史课,我们不学习书上的新内容。
学生觉得很奇怪:“不学习书上的内容,是让我们自习吗我说:“这节课我们聊天,我们就聊‘历史’这两个字学生说:“老师,你不是在骗我们吧,‘历史’这两个字能聊一节课学生带着怀疑的眼神看着我。
我说:“不信我们看着吧。
我们聊‘历史’这两个字,不得不说‘WWW’。
学生哄笑:“老师,你不是教我们上网吧,什么‘WWW’,我们上网早就会用了…”我说:“此‘WWW’,非彼‘WWW’…”学生马上被我风趣的语言给吸引住了。
“那么,什么是‘WWW’呢什么是历史(What)这是第一个“W”。
学生恍然大悟:“哦,这就是老师说的第一个W”。
接着,我让学生讨论什么是历史。
面对突如其来的问题,学生一开始面面相觑,后来便有几个胆大的学生站起来回答,有的讲“历史就是过去是事情”,有的讲“历史就是以前”,还有的讲“历史就是古代发生的事情”,对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我表示充分的肯定。
我们为什么要进行作文评析
我们为什么要进行作文评析作者:龚昱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11年第02期中学作文教学,这是一个十分沉重的话题。
它的沉重主要表现在:以应试为中心的作文教学已十分明显地影响着中学语文的教和学。
为了求高分,师生不遗余力地追求形式,寻求取得高分的方略,而放弃了对学生作文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有的老师为了完成阅卷任务,在时间紧任务重人手有限和允许有误差的幌子下,胡乱地得出比较有争议的分数,反过来又影响了作文教学。
应试教学的负面作用正腐蚀着中学作文教学。
有些老师的批改实在不敢恭维。
他们花相当的精力投入到阅读教学,重课文分析而轻作文教学。
有些教师由于责任心差,作文批改已演变成只看卷面勾个分。
几十篇的作文批改,没有眉批和总批,更不用说面批了,花不了几十分钟就大功告成了。
对学生作文里的字、词、句、章方面的问题视而不见。
学生经历了多年的作文训练,文章里的落款格式、标点符号、错别字、病句等仍然随处可见。
由于得不到有效的指正,有的已经是积重难返了。
急功近利的应试教学,也缩小了学生的生活圈子,闭门造车式的文章。
除了空话、套话,就是谎话、假话。
少数学生对母语学习,对作文训练持有偏见,认为“语文是主科中的副科”而不予重视。
许多学生有学好语文写好作文的愿望,但是心有余力不足,功课太多,负担太重,活动空间有限,生活内容相对单调,封闭式的管理更是把他们限制在学校的小天地内,学生写作没有活水,哪来灵感哪有激情?狭小的生活圈子、高效的应试机制,使学生对母语、对作文敬而远之,这种以邻为壑的态度导致他们不是把写作当作母语学习的一部分,而是把它当作苦差使,然后表现为一蹴而就,敷衍了事。
一些获奖作文和中、高考满分作文以及有老师指导而完成的发表文章,缺少有效的点评分析,误导了读者。
那些名目繁多的作文选,所谓创新作文,打着“新概念”的旗号在形式上做花样,哗众取宠,给一些投机取巧的学生提供了抄袭的蓝本,使原本需要艰苦劳动的作文,在他们的眼里,却变成了一堆文字游戏。
科技让教育更加精彩
龙源期刊网 科技让教育更加精彩作者:许新健来源:《教育》2017年第36期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使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发生了根本性改变,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提出了着眼21世纪的长远战略构想。
1995年,我国首次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实现科教兴国,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必须“从娃娃抓起”。
培养中小学生的科技素质是顺应历史的发展,是面对世界范围内的现代科技革命的历史性抉择。
小学科技教育的现状分析首先,我国教育领域对小学科技教育教学存在认识上的偏差。
我国由于长期施行应试教育教学模式,使得许多学校一味追求学生的升学率,而升学考试并没有科技教育方向的科目,而是以语文、数学、英语三大科目为主,这就导致学校在判断学生学习好坏时的标准以三大主科的成绩为主,而忽视了科技教育课程的重要性。
其次,对小学科技教育的偏见使得科教教师队伍的结构出现问题。
小学科技教育学科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这就要求执教教师应该具有很强的专业性。
但是,现实情况表明小学科技教育团队整体素质还不达标,队伍老龄化、教授不专业等问题比比皆是。
第三,小学科技教育过分依赖教材,缺乏创新和实验精神。
教材作为小学科教课程的基础,起到的是为教学活动提供设计方案和进度设置的作用。
而小学科技教育这门课程的特点在于其需要很多创造性的实验课程,因此,小学的科教教材仅仅只是提供一个样本,而剩下的部分则需要教师带领学生举一反三,充分运用生活中和自然界的真材实料来完成教学活动。
但是从当前阶段来看,教师们大都缺乏科教创新精神和实践精神。
小学科技教育的优化路径以笔者所在的广州市花都区新华街第二小学为例,小学科技教育的优化路径主要包括这样几个方面:营造良好科技教育环境环境是影响人成长和成才的重要因素,而学校作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影响更是重大。
因此,想要营造良好的科教环境,首先应该从校园氛围入手,营造良好的校园科教文化环境。
学校以“幸福园·快乐行”为核心办学理念,将师生幸福作为学校发展的根本,致力构建幸福校园育人的新思路,让师生享受幸福教育,与快乐同行。
民族学生信息素养
小学生信息素养现状分析与提升策略芝罘岛小学刘忠成【摘要】信息素养简单的说它包括:能够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并且懂得如何去获取信息,如何去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的信息。
而这些正是21世纪所必备的,失去了信息就失去了一切。
本人作为一线教师,针对学校、老师、学生以及家长对于信息素养的重视程度深有感触,为此本人感觉到深深的忧虑,客观的分析了当前师生信息素养,并提出了一些探索式的意见和对策,目的是为了将师生信息素养整体提高。
【关键词】信息素养信息技术现状策略【正文】“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的本质是全球信息化需要人们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
信息素养这一概念是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于1974年在美国提出的。
目前,信息素养已成为评价一所学校质量的主要标尺。
因为,教师的信息素养关乎着课堂的效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尽管只是起着辅助的作用,但是如果运用的恰到好处,能够优化教学效果,使枯燥无味的课堂变得生动活泼,此外,教师信息素养直接关系着获取信息的能力,闭门造车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了;现在的课堂学生是课堂的主导,老师的作用领头羊,因此学生信息素养更是不能小视,它关系着学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及惊醒合作学习等能力的大与小,关系到学生的终身发展。
就师生素养的培养而言,暗含因果关系,因为只有教师的信息素养高,教出的学生信息素养才能搞,才能给社会培养出更多更合格的人才。
因此具有高的信息素养的教师队伍对于教育至关重要。
一、师生信息素养现状以我们学校的教师为例:我校的教师们各个都能够使用计算机,但在应用能力方法差异比较明显。
年龄较大,临近退休的教师,虽说他们会使用电子计算机,只是局限于QQ接受文件之类的应用,对于制作课件等应用并不了解,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也没有学习信息技术的打算;中青年教师学习过信息技术,但是并不系统,但是可以制作精美的课件;刚刚大学毕业的对于各种操作都很娴熟,不过对于编程知之甚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和数学才是主科的偏见
龙凤完小:蒋晓芳
通过家访我了解到一些家长对英语学科并不是很重视,他们认为把语文和数学学好了就可以了,至于英语反正自己都不懂,孩子喜欢就学吧。
不知道这是我作为一名英语教师的悲哀,还是该为这位家长的孩子担忧。
可想而知,有这样思想的家长,能培养出一个对英语有兴趣的孩子吗?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相辅相成,不是学校老师重视就能把孩子的成绩提高的。
有的家长从来不关心自己孩子的学习,只要他们吃好穿好不生病,他们当家长的轻松就好了。
还有的家长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成绩这一块就完全与他们没有关系。
我甚至还听到这样的一种说法:你看他家孩子多聪明啊?学习成绩那么好。
你看这个孩子成绩那么差,一定是老师没有教好。
他们不从自身找问题的关键,反而认为成绩不好只与老师有关,成绩好是自家孩子聪明。
作为一名老师听到这样的话我,只有默默的为和我一样从事教育行业的同事感到不平。
虽然不是所有的家长都和我听到的那个家长一样的想法。
但正因为有他们的存在我们的教育的悲哀。
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学科。
有很多家长不理解小学生学英语干什么?就语文数学都没有学好。
还学英语。
所有对英语学科有所偏见,对孩子的英语学习也不关心,只关心语文数学,可想而知他们孩子的英语成绩会怎么样了?家长都不重视,考试了也不问问英语成绩怎么样?时间久了,孩子就自然而然的把英语给放弃了。
再到后来是
你老师无论怎么努力都很难改变英语在学生心目中的重要性了。
作为一名英语学科的老师真的很希望有些家长能改变这一的状况,对英语成绩多一些关心,给孩子多一些鼓励、多一些重视。
不再只把语文和数学当主科,把英语学科也重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