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自然观(1)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以雕塑为例:铜是其质料,某人的形状是其 形式,雕塑家是其动力,为了达到这样一座雕 像就是其雕刻的目的
以建房为例:砖瓦是其质料,房屋的设计是 其形式,建筑师是其动力,房屋的使用是其目 的
20
亚里士多德 (Aristotle,公元前384-322)
宇宙论与四元素说
永恒不变的月上世界:由完美的“以太”构成;形 状是完美的球形,运动是完美的匀速圆周运动。
辩证法思想的奠基人
这个有秩序的宇宙(COSMOS)对万物都是相同的, 它既不是神也不是人创造的,它过去、现在和将来永
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按照一定的分寸燃烧,按照一 定的分寸熄灭。
万物皆流、无物常驻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对立产生结合,从不一致的音调里产生出完美的和谐;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一、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 二、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发展
1
一、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
1、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 2、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3、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2
自然界
最广义的自然界,就是指自身表现具有无限多样性 的整个存在,就是我们这个宇宙的总和。包括人和 社会。
狭义的自然界即与人类社会相对立的自然界,是自 然环境的同义语。
24
中国古代哲学自然观
五行说 阴阳说 道家自然观
25
五行说
见于《洪范》,成书于公元前4或3世纪之间。 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
土。 五行,译为five elements(五种元素),又译
为:five activities, five agents,five powers. 观点:五行相生相克,导致事物或现象。
8
米利都学派
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2017版本)
四、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发展新形式 1、系统自然观 2、人工自然观 3、生态自然观
自然是什么?
本质:自身发生并存 在着 自然与人工 “长”出来的建筑物
《失控》第一章即开篇明义:人造
与天生的联姻正是本书的主题。 KK指出,人造物与自然生命之间 有两种趋势正在发生: 生命变得越来越工程化。
1. 2.
物质结构
留基伯和德漠克利特:原子 论。他们把原子理解为最小不 可分、坚硬不可入、在空间的 虚无中永恒运动的物质微粒。
宇宙结构
阿那克西曼德:地球是 一个圆筒,被太阳、月球诸 天体层层包围。 毕达哥拉斯学派:地球、 天体和整个宇宙是一个圆球, 一切天体都作均匀的圆周运 动,因为球形和正圆形是最 完善的几何体。 欧多克斯:提出了以地球 为中心的同心圆几何结构, 这就是最早的地球中心说。 亚里士多德:接受了欧多克 斯的宇宙体系,但他认为天 体是物质实体,而不仅仅是 一种几何结构。 阿里斯塔克:日心说的先 驱,过于激进,未被接受。 核心的观念:天体做圆 周运动,地球上的事物只有 直线运动。
1、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渊源和基础
(2)基础:自然哲学的产生。自然哲学是在奴隶社会的脑力 劳动和体力劳动相分工,产生了“学者传统” 的背景下产生的。 自然哲学试图借助经验观察和理性思维解释自然界,而且自然 哲学不再是零星的知识片段而是成体系的。
解 法 的 无 象 不 对 人 现 始 自然 的、 原 的 曲 。 释 种歪 解释 一 理的 合
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 局。——周朝盖天说宇 宙观
古代人们大多用直观的物质作为
第二,简单性。
中国古代和古希腊人对自然界
万物本原的认识都是从最简单 的外部现象开始,从宏观上选 取一种或几种简单物质作为自 然界万物的始基,尽可能把复 杂的自然事物和现象简单化, 用简单性思维去认识周围的世 界,用简单的原理解释复杂的 自然现象。而不是从简单的自 然事物和现象内部去揭示它的 复杂性。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当代形态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当代形态一、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基本内涵1.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 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古希腊朴素自然观、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等,在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等科学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 例如,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界的统一性,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表明自然界各种能量形式之间的相互转换关系,生物进化论阐述了生物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规律,这些科学成果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
2.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核心观点- 强调自然界的物质性。
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 自然界的辩证性。
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例如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并且生态系统处于不断的发展和演替过程中。
- 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于自然界,同时人类又通过实践活动对自然界产生影响。
1.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建立。
相对论改变了人们对时空的传统认识,量子力学揭示了微观世界的特殊规律,这些科学理论促使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更加深入和全面。
例如,量子纠缠现象挑战了传统的局域性观念,对理解微观粒子之间的相互关系有了新的视角。
- 生命科学的进展。
基因技术、克隆技术等的出现,使人们对生命的本质和遗传规律有了新的认识。
但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伦理和社会问题,如基因编辑婴儿事件引发的关于人类伦理底线的讨论。
- 信息技术的革命。
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人类与自然相互作用的方式。
例如,通过卫星遥感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地球的生态环境变化,大数据分析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自然现象的规律。
2. 当代社会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 全球气候变化。
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地球气温升高,引发海平面上升、极端气候事件增多等问题。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自然观是关于自然界及其与人类关系的总的观点;它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本体论基础和方法论前提;它和自然科学发展相一致,并随其第一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改变自己的形式;它在发展历程中,始终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等论争,并由止推动其演化和进步。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自然观的高级形态,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核心;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具有革命性、科学性、开放性和与时俱进等特点的辩证自观观,是自然辩证法的重要理论基础。
人类历史上的自然观分类:神话及原始宗教的自然观哲学的自然观科学的自然观第一节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自然观的演化过程与理论形态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17-18世纪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19世纪自然科学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基本历史线索800B.C —— A.D.500 —— A.D.1500(1543)—(古希腊罗马时期) (中世纪)— A.D.1800(1755/1796) ——1900(1895)(近代科学前期) (近代科学后期)——Now(现代科学时期)一、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一)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渊源和基础1、原始社会的人类实践水平和认识能力低下,活动范围狭窄,他们对自然界既产生了客观现实的、朴素的观念,又形成了对自然的泛神论的观念2、社会分工:奴隶社会的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工导致阶级分化;哲学与自然科学融合,形成整体知识形态的自然哲学(二)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观点和特点1、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主要观点自然界是具有无限多样性的统一体自然的本体是某种具体物质形态自然界处于永恒的产生和消灭之中,处于流变的运动变化中人和动物来源于自然界古希腊朴素唯物论的基本观点:倾向的实体主义——万物的本原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阿那克西曼德认为无定形是本原阿那克希米尼认为气是本原赫拉克利特认为火是本原恩培多克勒认为水、气、火、土四元素或四根是本原,阿那克萨哥拉认为种子是本原德谟克利特认为原子是本原后来希腊晚期的伊壁鸠鲁和罗马的卢克莱又进一步丰富和完善。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自动排沙、控制进水量等问题,消除了水患,使川西平原成为“水旱从人”
的“天府之国”。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作用。截至1998年,都
江堰灌溉范围已达40余县,灌溉面积达到66.87万公顷。
2021年3月12日9时15分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43/102
(2) 软系统方法论
• 软系统方法论是处理人类活动中出现问题的 系统方法。主要分析问题不够明确、任务范 围无法完全确定的情景。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3/102
第一节 系统自然观
• 自然观:自然观是人们关于自然界以 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总看法、总观点。
• 系统自然观提出了系统存在和演化的 思想;强调了自然界的复杂性与简单 性、线性与非线性的统一
2021年3月12日9时15分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4/102
自然界的定义:
• 结构与元素的关系
2021年3月12日9时15分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11
2021年3月12日9时15分
碳 60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12/102
• 3.系统的环境――与系统发生相互作 用又不属于这个系统的所有事物的总 和。
• 环境对系统的作用:
• ①环境为系统提供生存条件,控制系 统的发展变化;
2021年3月12日9时15分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38/102
3、常见的几种系统科学方法
• 系统分析与系统综合方法 • 软系统方法论 • 反馈与控制方法 • 信息方法
2021年3月12日9时15分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39/102
(1)系统分析与系统综合方法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的核心观点之一,它拥有独特的理论基础和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认为,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存在的物质基础和社会力量的源泉,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
在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中,自然被赋予了重要的地位,它不只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环境,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条件和限制。
本文将通过分析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来探讨其对人类社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一、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的。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是一个无限复杂、无限多样的系统,它是由矛盾和相互作用构成的。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了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主动关系,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在与自然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实现的。
2.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认为,生产力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相互作用的驱动力。
生产力的发展不仅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也对自然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而生产关系则是人类社会生产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们直接影响着生产力的发展和自然界的利用。
3. 自然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认为,自然与社会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
自然界为人类提供了各种物质资源和能源,并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条件。
同时,人类的社会活动也对自然界产生了显著影响,包括环境破坏、资源枯竭等问题。
4. 可持续发展。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强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它认为,人类社会必须建立在与自然界和谐共生的基础上,保护和恢复自然资源,实现经济、社会和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实践意义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对人类社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1. 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强调充分利用和发展自然资源,提高生产力水平。
它指导着人类社会对自然界的科学研究和有效利用,推动着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在希腊哲学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中,差不 多可以找到以后各种观点的胚胎、萌芽。因 此,如果理论自然科学想要追溯自己今天的 一般原理发生和发展的历史,它也不得不回 到希腊人那里去。”
——恩格斯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二、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1、16、17世纪自然科学之革命
哥白尼1543年发表《天体运行论》 (地心到日心)
“向自然事物方面的教会权威挑战。 从此自然研究便开始从神学中解 放出来。”
——恩格斯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二、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1、16、17世纪自然科学之革命
布鲁诺之宇宙无限论 (打碎天球)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二、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1、16、17世纪自然科学之革命
物质要素组成的,这些共存在于一个统 一体中的诸要素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甚 至是异质的。(要素与系统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一、系统自然观
(2)组成自然物质系统的各个要素是通 过它们之间内在发生的相互联系、相互 作用和相互制约关系,才能组成有机统 一的整体。(整体性)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一、系统自然观
开普勒行星三 定律(打破天 体正圆、匀速 运动的信条)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二、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1、16、17世纪自然科学之革命
伽利略运动学(从思辨式的 质的研究到数学化的量的 研究)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二、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1、16、17世纪自然科学之革命
牛顿完成第一次自然 科学的大综合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第一讲: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界定
定义:自然辩证法是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一般 规律、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 术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的学科。
马克思的自然观及其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马克思的自然观及其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摘要: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自然界及其与人类关系的总的观点,其核心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它所追求的价值理念与蕴藏的方法论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相契合,对于当前生态危机治理、生态文明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
关键字:马克思;自然观;生态文明;启示一、马克思主义自然观1.1 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先于人类而存在。
在人类产生之前,自然界就一直按照自身的规律发展着,它没有为人类的产生而停止发展,也没有因为人类的发展而停止发展,这是自然界的客观性。
人类产生之后,通过不断实践和认识,逐渐认识到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的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人类要想生存就必须依赖于自然界,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离开自然界人类将无法继续生存,人类在发展过程中所需的一切都来自于自然,对于人类而言,自然界是不可或缺的。
1.2 实践对自然界的能动作用实践是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实践,实践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最本质特征。
人类依赖于自然界而存在,为了能够更好的生活必须不断地向自然获取,而这个获取活动就是人的实践过程,实践是连接人类与自然的桥梁,缺了这个桥梁,人类会同动物一样被动地接受自然。
人类进行的任何实践活动都是为了满足自身的某种需求,但是作为自然存在物,人的实践活动必然会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和约束,人的实践活动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在自然允许的范围内发挥主观能动性,否则,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状态将会遭到破坏,造成人与自然的对立。
1.3 人与自然界的异化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应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但是马克思发现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发生了异化,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造成了人与自然的根本对立。
资本主义的生产,由于其逐利性,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危机。
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
1.1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主义自然观的形成
一 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 1 直观性 从某种有形体的、直观的东西去寻求自然现 象多样性的统一。如: 泰勒斯提出“万物源于水”。 2 辩证性 把自然界看成一幅由种种联系和过程交织起 来的画面。如:赫拉克利特说过:“这个世界, 对于一切存在物都是一样的。它不是任何神所创 造的,也不是任何人所创造的;它过去、现在、 未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 烧主义自然观 以实践论为基础 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自然史和人类史的统一 人的受动性和能动性的统一 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的统一 具有科学性和彻底的革命性等特点。
四 人与自然的关系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 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 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 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了完全不同的、出
恩格斯说:“把自然界分解为各个部分,把自然 界的各种过程和事物分成一定的门类,对有机体 的内部按其多种多样的解剖形态进行研究,这是 四百年来在认识自然方面获得巨大进展的基本条 件。但是,这种做法也给我们留下了一种习惯, 把自然界的事物和过程孤立起来,撇开广泛的总 的联系去进行考察,因此就不是把它们看作运动 的东西,而是看作静止的东西;不是看作本质上 变化着的东西,而是看作永恒不变的东西;不是 看作活的东西,而是看作死的东西。这种考察事 物的方法被培根和洛克从自然科学中移到哲学中 以后,就造成了最近几个世纪所特有的局限性, 即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3 思辨性 缺乏实证,用猜测和想象去说明自然现象。如: 德谟克利特提出,万物是由最小不可分、坚 硬不可入的原子组成。 不是以实验为基础,是一种想象。区别于近 代道尔顿的原子论。
二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1 机械性 承认自然界事物的机械运动及其因果关系,主 张还原论和机械决定论。 2 形而上学性 承认世界的物质性和永恒不变性,用孤立、静止、 片面的观点解释世界。 3 不彻底性 仍主张“自然界的绝对不变性”、神的“第一推 动力”和“合目的”的上帝创造论。
北京交通大学研究生课程《自然辩证法》课件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上)
什么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自然观的高级形态, 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核心。马克思主义 自然观是具有革命性、科学性、开放性和 与时俱进等特点的辩证自然观,是马克思 主义自然辩证法的重要理论基础。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
一、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
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 是指古代自然哲学家们以 古代科学技术为基础,概 括和总结自然界及其与人 类的关系所形成的总的观 点,它是马克思主义自然 观形成的最初思想渊源。
(2)自然哲学冲破原始宗教神话世界观的桎梏, 从哲学角度凭借经验和观察思考自然界,为朴素 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一、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
(四)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作用 1.古代中国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作用
(1)老子主张的“反者道之动”(道向相反的方面转 化)、相辅相成等思想“对于中华民族影响很大”, 也成为辩证法思想产生的重要渊源之一。
二、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2)钟表、望远镜、显 微镜等技术的发展和中 国的火药、指南针、印 刷术等技术的传入,促 进了欧洲的社会革命, 促进了实验科学和数学 的发展,为机械唯物主 义自然观的形成奠定了 实践基础。
二、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四)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作用
1.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成创 造了条件
(2)自然界在其内部各元素间的矛盾作用下,无限和 永恒地变化和发展着。
(3)宇宙是有形的、有限的和运动的;生物是进化的, 并在其中分化出了人。
(4)人类通过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等路径及演绎推 理等方法认识自然界。
一、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
3.古代中国和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比较 (1)在认识自然界的本原方面,都持有一元论或 多元论的观点。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1409
• 恩格斯指出:“在这里早已完全是一种原 始的、自发的唯物主义了,它在自己的萌 芽时期就十分自然地把自然现象的无限多 样性的统一看作是不言而喻的,并且在某 种具有固定形体的东西中,在某种特殊的 东西中去寻找这个统一,比如泰勒斯就在 水里去寻找。”
• 哲学家阿那克西曼德认为,“万物都出于 一种简单的元质”。“它是无限的、永恒 的而且无尽的,而且‘它包围着一切世 界’——因为他认为我们的世界只是许多 世界中的一个。元质可以转化为我们所熟 悉的各式的实质,它们又都可以互相转 化”。
• 还有公元前300年左右,亚历山大里亚的欧 几里德,他把当时已有的几何学知识整理 并发展成为严密的庞大体系。
古希腊的数学成就与毕达哥拉 斯学派的几何学成就及其数理 思想直接相关。欧几里德的 《几何原本》全面总结了前人 的几何学知识,从公理出发运 用演绎方法证明了包括467个 命题的几何学全部定理。几何 学从此成为一门科学和古代最 成熟的学科。
(二)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1. 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与机械 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科学基础 (1) 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哥白 尼革命 哥白尼革命: 1543 年波兰 天文学家哥白尼的《天体运 行论》标志着自然科学从哲 学中独立出来;
日心说是关于自然观的革命性变革:日心 说代替地心说;摒弃了神创论的宇宙观, 中世纪经院哲学反对人们研究自然,倡导 对自然的盲目信仰,轻视实践和经验的作 用。而哥白尼提出理论要与观测结果相符 合,丰富了唯物主义认识论。哥白尼还批 判了经院哲学的观点,提出天体与地球都 受统一的自然法则支配。打击了宗教创世 说,向宗教神学发出挑战。
(2)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作用
• 当时人们还不具备科学地观察自然界细节 和部分的能力,因而自然界被作为整体来 考察,直观的方法是人们获取知识的唯一 手段。这种自然观使人们具有从自然界具 体物质本身来描述事物的唯物主义立场和 从整体、联系、发展的观点认识自然界的 辩证的方法。所以,在这个时代曾出现过 文明辉煌的时代,留下众多不朽的文化遗 产。
1-1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的思想渊源(朴素、机械)1
(6)亚里士多德的自然哲学
亚里士多德(BC384—BC322 年),是古希腊哲学和科学的集 大成者。古希腊斯吉塔拉人,世 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 学家和教育家之一。是柏拉图的 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公元前 335年,他在雅典办了一所叫吕 克昂的学校,被称为逍遥学派。 马克思曾称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 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恩格斯 称他是古代的黑格尔。
西米尼、赫拉克利 那克萨戈拉、留基
特)
伯、德谟克利特等)
不变
爱利亚学派
毕达哥拉斯学派
(巴门尼德等)
1.1自然界本原的探讨
• 爱利亚的巴门尼德(Παρμενίδης) ,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哲学家,最 重要的“前苏格拉底”哲学家之一。
• 生于爱利亚(Ἐλέα,位于现在意大 利南部沿岸),主要著作是用韵文写 成的《论自然》,如今只剩下残篇。
专题一: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一、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 二、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
(一) 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
1、 古希腊自然哲学的主要观点
1.1自然界本原的探讨
围绕着两条主线进行: 一是自然界的本原是“一”还是“多”(是由一 种元素还是由多种元素构成); 另一个是自然界是“变化的”还是“不变化的” 对此产生了四种立场或四种派别:
• 奥古斯丁批判中期希腊哲学家的怀疑论思想; • 贝伦伽尔主张用辩证法研究神学,由此后来产生了“
辩证神学”;围绕“共相”是否存在的问题,展开了 “唯名论”(否定)和“唯实论”(肯定)的争论; • 吉洛姆继承了伊壁鸠鲁的原子论;L培根倡导的经验 和实验科学;奥康倡导的新的“唯名论”,从内部批 判了经院哲学。 • ——这些都促进了从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向机械唯物 主义自然观的过渡。
第1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位?
5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的思想渊源主要是朴素 唯物主义自然观和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的理论基础和重要标志 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6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
9
附1:五行
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思想家创造的一种哲学思 想。以日常生活的五种物质:金、木、水、火、 土元素,作为构成宇宙万物及各种自然现象变 化的基础。这五类物质各有不同属性,如木有 生长发育之性;火有炎热、向上之性;土有和 平、存实之性;金有肃杀、收敛之性;水有寒 凉、滋润之性。五行说把自然界一切事物的性 质分别纳入这五大类的范畴。
16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
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主要观点:
自然界的本原存在于‚某种具有固定形体的东西
中‛或‚某种特殊的东西中‛; 自然界在其内部各元素间的矛盾作用下,无限和 永恒地变化和发展着; 宇宙是有形的、有限的和运动的;生物是进化的, 并在其中分化出了人; 人类通过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等路径及演绎推理 等方法认识自然界。
29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特征:
机械性。把自然界的所有运动都看成是机械运动,
‚质的一切差异和变化都可以归结为量的差异和 变化‛。 不彻底性。即承认自然界的物质性,又主张自然 界具有绝对不变性,物质运动来自上帝的‚第一 推动‛等。 形而上学性。用孤立静止的观点解释自然界, ‚最终归结到造物主创造整个自然界的唯心主义 营垒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2、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的社会科学渊源
马恩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建立在对德国古典自然哲 学的超越之上。 “马克思和我,可以说是把自觉的辩证法从德国唯心主 义哲学中拯救出来并用于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唯一 的人。” ——恩格斯
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3、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思想
(2)有助于我们科学地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 的关系。 人与自然的协调,是人类改造、利用与保护自 然的统一。人工自然是我们劳动的成果,已接 受了人的目的性,它是按照人的选择与设计而 进化得。它已成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备条件, 人的利益已包含在人工自然之中,并成为人工 自然的内在规定性。人工自然的价值是人自身 价值的体现。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身。
三、生态自然观
1、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基本观点 ( 1 )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 基础。人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人是自 然界的一部分,人在自然界之中,离不 开自然界;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自 然界。
三、生态自然观
(2)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 马克思明确提出人创造环境的思想。主 张依靠积极的、能动的实践活动来实现 对环境的改造,使之为我所用,从而实 现人类自身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的创造 性必须把改造自然、建设自然、美化自 然有机结合起来。
一、系统自然观
(2)组成自然物质系统的各个要素是通 过它们之间内在发生的相互联系、相互 作用和相互制约关系,才能组成有机统 一的整体。(整体性)
一、系统自然观
(3)一切物质系统都具有其特殊功能。 (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一、系统自然观
(4)自然物质系统的特殊功能是在其与 周围环境发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 互制约的关系中表现出来的。(开放性、 建构性)
(3)有助于我们更好实现生产模式的转轨。 现代生产必须从扩大外延为主转向提高内涵为主。要 最大限度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就要对天然资源反复 进行加工和利用,使生产的物质资源从天然资源为主, 转向人工资源为主。提高生产的内涵,关键是提高产 品的人工创造的含量,提高产品的“人化” 程度。劳 动对象经过人加工、改造的程度,是社会生产发展的 重要标志。天然自然与人工自然的本质区别,在于人 在创造人工自然的过程中,赋予了天然自然新的信息。 因此,提高产品的内涵就是提高产品的信息量。
2 人工自然观确立的重大意义
(1)有助于我们沟通自然与社会两大领域, 进一步揭示自然与社会的本质联系。 人工自然是自然与社会的结合部,具有自 然和社会双重属性。人工自然是自然目的 性与社会目的的统一。人工自然的创造和 发展规律,是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统一。 确立人工自然观,有助于发现新的自然与 社会规律。把人工自然观引入自然科学领 域,也会使自然科学的面貌焕然一新。
牛顿完成第一次自然 科学的大综合
二、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2、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贡献与问题
b、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问题:机械性 拉普拉斯给出了机械决定论的经典形式,如果知道宇宙的 初始状态和所有规律,就可以推出无论是昨天还是明天任何 一个时刻的宇宙状态。 人之自由意志
?
…… 前一个神经状态 神经冲动 肌肉运动 喝茶
古代自然观具有直观性、思辨性和猜测性。
二、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1、16、17世纪自然科学之革命
哥白尼1543年发表《天体运行论》 (地心到日心) “向自然事物方面的教会权威挑战。 从此自然研究便开始从神学中解 放出来。” ——恩格斯
二、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1、16、17世纪自然科学之革命
“人工自然”的三个层次
人工自然II 1、人类可以适度控制的自然 2、人类已初步改造的自然 3、人类按自己的需要建造的自然
“人工自然”的三个层次
人工自然III 1、人类创造出的具有社会意义的实物系 统 2、人类将创造出的体现人物质性的新世 界 3、同时完成对自身的彻底改造使人类具 有无限的力量
二、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2、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贡献与问题
b、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问题:形而上学性 由于认为世界是一个机械,而机械是被设计好、决定好、 已经完成了的,未完成的半个机械是不能运行的,不再认为 世界象一个有生命的机体一样可以进一步发展完善,于是就 没有了发展性,于是就产生了“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形而上 世界观。
二、人工自然观
(2)地球人工自然的形成 地球人工自然的形成时,石器得到利用, 从铜和天然陨铁开始,开始了各种金属 的“纯化”过程,同时地质圈的深度蕴 藏物,如矿石、石油或天然气等也越来 越多的引到地表。同时各种地表和地上 资源得到了很大控制和利用。
二、人工自然观
(3)恒星人工自然的形成 恒星人工自然的形成主要是在地表状态 下模拟产生了核裂变和核聚变。另一种 方式是在近地空间(包括月球、火星) 创造出形成适宜人生存的环境等..
二、人工自然观
人工自然观主张人工自然界是人类通过采取、 加工、控制和保障等技术活动创造出来的.它 具有目的性、客观物质性、实践性、价值性和 中介性等特征。它在总体上经历了一个从简单 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历程,它既有自 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既遵循天然自然的规律, 又遵循其自身的特殊规律,它对人类文明的发 展具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说:“耕作如果自发地进行,而不是有 意识地加以控制——接踵而来的就是土地荒芜、 像波斯、美索不达比亚等地以及希腊那样。”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说:“美索不达比 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 了想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但他们做梦也想 不到,今天这些地方竟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 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就失去了 水分的积聚中心和储藏库。”
a、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b、自然史与人类史的统一 c、天然自然与人化自然的统一 d、人与自然能动性与受动的统一
第二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核心思想是联系和 发展的观点。它主张自然界的一切事物 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自然界在永恒的 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马克思主义自然 观是自然辩证法的重要基础;系统自然 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都是在马 克思主义自然观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一、系统自然观
(2)提供了系统思维方法 所谓系统思维方法,是把对象当作一个 整体的系统加以思考的思维方式,它根 据系统的性质、关系、结构,把研究对 象的各组成要素有机组织起来构成模型, 研究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二、人工自然观
人工自然观是在工程技术活动的基础上 形成的. 区别“自在自然”“人化自然”“人工 自然”的概念.
布鲁诺之宇宙无限论 (打碎天球)
二、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1、16、17世纪自然科学之革命
开普勒行星三 定律(打破天 体正圆、匀速 运动的信条)
二、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1、16、17世纪自然科学之革命
伽利略运动学(从思辨式的 质的研究到数学化的量的 研究)
二、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1、16、17世纪自然科学之革命
三、生态自然观
(3)自然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基础 所谓自然生产力,是“不需要代价的 — — 未经人类加工就已经存在的。”如气 候、水分、土壤、森林、矿藏等;社会 生产力是在自然生产力基础上通过人的 劳动创造出来的。自然生产力是社会生 产力的基础,它制约着社会生产力的发 展。
三、生态自然观
(4)人要与自然和谐一致。
一、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
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阿那克西曼德 认为无定形是本原,阿那克希米尼认为气是本原, 赫拉克利特认为火是本原,恩培多克勒认为水、 气、火、土四元素或四根是本原,阿那克萨哥拉 认为种子是本原。
一、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
“在希腊哲学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中,差不 多可以找到以后各种观点的胚胎、萌芽。因 此,如果理论自然科学想要追溯自己今天的 一般原理发生和发展的历史,它也不得不回 到希腊人那里去。” ——恩格斯
第一讲: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马克思主义学院
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界定
定义:自然辩证法是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一般 规律、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 术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的学科。 内容:四个方面,即自然界发展的一般规律;科 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 一般方法;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 总之,自然辩证法主要有自然观、科技观、方法 论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等内容。
三、生态自然观
恩格斯在总结了人向自然索取的教训后, 精辟地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 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 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 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料的结果, 但是以后和再以后却发生了完全不同的、 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 消除了。”他强调指出:要“认识到自 身和自然界的一体性。”
二、人工自然观
(4)宇宙人工自然的形成 宇宙人工自然的形成是在地球局部产生 宇宙人工物,如各种基本粒子,目前还 进行“黑洞”、“反物质”等方面探索。
“人工自然”的三个层次
根据人工自然中人为因素的多少,可将 人工自然划分为三个层次: 人工自然I 1、人类可以设想、推论到的自然 2、人类仅能感知其信息的自然 3、人类仅以身体涉及的自然
一、系统自然观
(5)自然界系统既存在着又演化着,既 具有确定性又具有随机性,既是简单的、 线性的又是复杂的、非线性的。自然界 是确定性与随机性、简单性与复杂性、 线性与非线性的辩证统一。
一、系统自然观
2 系统自然观确立的重大意义 (1)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首先,系统自然观揭示了自然界的系统性、整体性和 层次性 。 其次,系统自然观揭示了自然界物质系统的开放性、 动态性和自组织性。 再次,系统自然观深刻揭示了自然界的演化问题,阐 明了时间的不可逆性,丰富了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 最后,系统自然观揭示了自然界在循环中有序与无序、 进化与退化的辩证关系,论证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 运动、发展的大循环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