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三年级下数学课件-简单的小数加、减法_苏教版
![三年级下数学课件-简单的小数加、减法_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7d5642a102768e9950e73828.png)
3.7-1.4 =2.3(米) 答:水深2.3米。
2.45 +6
2.51 ×
2.31
+ 4.5
-
2.76 ×
5.5 4.6
0.9 √
2.45 +6
8.45
2.31 + 4.5
6.81
4 .1 -2 . 3
1. 8
6 .8 + 6 .5
13 . 3
课堂小结
+ 3.6 5.6
小数加减法,小数点 一定要对齐。数位上 没有数可以添“0” 后再进行计算。
学以致用
0.1 + 0.6
2.5 + 3.3
0.9 — 0.7
6.8 — 5.2
0.7
5.8
0.2
1.6
张大爷买来一些铁丝,修篱笆用去 4.6米,做晾衣架用去3.2米。修篱笆和做 晾衣架一共用去多少米?
4.6+3.2 =7.8(米)
简单的小数 加减法学习目标来自1.理解和掌握简单小数加、减法的计 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计算小数加、减法,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 单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经历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 的推导过程,发展迁移类推的能力,体 验探究的乐趣。
复习导入
用竖式计算下面2道题:
612+78=
679-39=
1、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起相加减。
典题精讲
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买两个练习本多少钱?
老师今天买了两样商品共花了2 .3元,老师给 了售货员3元钱,请问售货员要找给老师多少钱?你 能用竖式帮老师算一算吗?
3 - 2.3= 0.7(元)
元角
3.0 — 2.3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3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丨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3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丨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bc630c7b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66.png)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3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丨苏教版我今天要上的是三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案,具体是8.3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苏教版,今天的内容主要集中在第36页至38页。
我会引导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概念,并且学会如何进行小数的加减运算。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小数加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并且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小数点的处理是小数加减法的难点,学生们需要理解小数点在运算中的作用。
而重点则是让学生们能够独立完成小数加减法的运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和幻灯片,同时也会准备一些练习题供学生们练习。
五、教学过程六、板书设计我会设计一些简洁明了的板书,帮助学生们理解和记忆小数加减法的规则。
七、作业设计我会设计一些小数加减法的练习题,让学生们能够通过练习巩固今天学到的知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今天的教学效果,看看学生们是否掌握了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同时,我也会寻找一些拓展延伸的材料,以便在下一节课中进一步深化学生们对小数加减法的理解。
这就是我今天要上的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希望通过我的教学,学生们能够掌握这一部分的知识,并且能够灵活运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需要重点关注。
教学内容的选取和安排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有效地学习和掌握知识。
教学目标和难重点的确定,以及教具与学具的准备,这些都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的设计和作业的布置,以及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这些都是为了确保学生能够巩固和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关于教学内容的选取和安排,我选择了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案,主要集中在第36页至38页的简单小数加减法。
这一部分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也是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
因此,我选择了这个内容作为今天的教学内容,希望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们能够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PPT课件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6ff7181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9c.png)
0. 6
答:1碗面条比1碗馄饨贵 0.6 元。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同步练习
课堂练习
任意选两种食品,先求这两种食品价格的和, 再求价格的差,并和同学交流。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竹竿全长 3.7米。
露出水面部 分长1.4米。
水深多少米?
3.7 - 1.4 = 2.3(米) 3.7
- 1.4 2.3
答:水深2.3米。
简苏单教的版小数数加学、减三法年级 下册
8 小数的初步认识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情境导入
图中告诉我们 了一些什么?
每种早餐的 价格。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探究新知
例4
(1)买1个馒头和1杯豆浆一共要多少元?
0.5 + 0.7 =
(
)
5角加7角是1元2角,也就是1.2元。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同步练习
(1)买1本练习本和1支钢笔,一共应付多少元? 0.6 + 8.5 = 9.1(元) 答:一共应付9.1元。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同步练习
(2)1支圆珠笔比1支钢笔便宜多少元? 8.5- 2.8 = 5.7(元)
答:1支圆珠笔比1支钢笔便宜5.7元。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同步练习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小数加、减法: (1)小数点对齐,从末尾加起; (2)加、减的方式和整数加、减法相同。
同学们下课啦!
(1)买1个馒头和1杯 豆浆一共要多少元?
0.5 + 0.7 = 1.2 ( 元 )
可以用竖式计算:
元角
0. 5 + 0. 7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1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1](https://img.taocdn.com/s3/m/aa8fd68e49649b6648d7476d.png)
0.5 + 0.7
1.2
讨论:
1. 小数加法的竖式计算要注意什么? 2. 在计算小数加法时,为什么要把 小数点对齐?这个小数点应该点在 什么位置? 3. 计算整数加法和计算小数加法有 什么相同的地方?
小结:
相同数位对齐 ,小数点对齐。 要从低位开始算起。 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 点上小数点。
元角
3.0 — 2.3
0.7
讨论
讨论:得数前面的0和小数点能不能 不写?
计算小数减法和计算整数减法有什么 相同的地方?
小结:
相同数位对齐 ,小数点对齐。
要从低位开始算起,位数不够用“0” 补齐。
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 点上小数点。
练一练:
将下列式子用小数计算: 1米6分米+2米3分米=
5+ 3 = 10 10
编后语
做笔记不是要将所有东西都写下,我们需要的只是“详略得当“的笔记。做笔记究竟应该完整到什么程度,才能算详略得当呢?对此很难作出简单回答。 课堂笔记,最祥可逐字逐句,有言必录;最略则廖廖数笔,提纲挈领。做笔记的详略要依下面这些条件而定。
讲课内容——对实际材料的讲解课可能需要做大量的笔记。 最讲授的主题是否熟悉——越不熟悉的学科,笔记就越需要完整。 所讲授的知识材料在教科书或别的书刊上是否能够很容易看到——如果很难从别的来源得到这些知识,那么就必须做完整的笔记。 有的同学一味追求课堂笔记做得“漂亮”,把主要精力放在做笔记上,常常为看不清黑板上一个字或一句话,不断向四周同学询问。特意把笔记做得很
苏教版三年数学下册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学习目标
1. 经历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掌握一位小数的加, 减法计算方法,并能用来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苏教版三下简单的小数加减法ppt课件
![苏教版三下简单的小数加减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c87f2b5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3d.png)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4.3+2.1= 6.4
3.2-0.8= 2.4
7.3-0.4= 6.9 3.6+5.7= 9.3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6.5元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 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 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 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 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你可以买其中 的两样商品, 你想买什么? 要花多少钱?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赛课课件)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共20张PPT)
![(赛课课件)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共2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ab750701eb91a37f0115c14.png)
6.3-1.5=4.8
6.3 - 1.5 ———— 4.8
9.6-6.2=3.4
9.6 - 6.2 ———— 3.4
1.5+1.9=3.4
1.5 + 1.9 ———— 3.4
3.1-1.2=1.9
3.1 - 1.2 ———— 1.9
课后习题
2.判断。
(1)小数都比1小。 (× ) (× ) (× )
(1)两次一共运走了多少吨煤?
【答案】3.4+2.7=6.1(吨)
答:两次一共运走了4.8吨煤。 (2)还剩多少吨煤没有运完?
【答案】6.8-6.1=0.7(吨)
答:还剩0.7吨煤没有运完。
课后习题
1.列竖式计算。 4.3+2.8=7.1
4.3 + 2.8 ———— 7.1
5.9-2.4=3.5
5.9 - 2.4 ———— 3.5
数列,每2个数之间相差0.5,所以2.0+0.5=2.5,2.5+0.5=3.0。
5.小华身高1.5米,小芳比他矮0.2米,小芳身高多少米?
【答案】1.5-0.2=1.3(米) 答:小芳身高1.3米。
课后习题
6.一根3.3米长的绳子,剪掉8分米后,还剩多少米?
【答案】3.3-0.8=2.5(米)
答:还剩2.5米。 【解析】本题中给出的两个数字单位不一样,当单位不一样时是不可
以直接相加减的。首先要把低级单位8分米转换成高级单位,即8分米
直到公元1592年,瑞士的数学家布尔基对小数的表示方法作了较大的改进,
他用一个小圆圈将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分割开,例如:5。24……数中的小圆圈
实际起到了小数点的作用。又过了一段时间,德国的数学家克拉维斯又用小黑点 代替了小圆圈。于是,小数的写法就成了我们现在的表示方法。 但是,用小数表示,在不同的国家也有不同的方法。现在,小数点的写法有 两种:一种是用“,”;一种是用小黑点“.”。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数学教案_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数学教案_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dbd11d1ddccda38366baf4a.png)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数学教案_教学设计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数学教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互动探究学习、迁移知识训练的方式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倡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计算小数加、减法,进而解决实际问题并从中体会和感悟小数加、减法的算理。
教学重点:会正确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知道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数位对齐。
教学难点:在计算过程中体会算理,加深对小数加碱方法的理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揭示学习内容1、教师谈话:我们以前学习了整数加减法,那么,整数加减法是怎样计算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老师这里有2道题,请2个同学来做一做,其他同学一边看他们的计算过程,一边思考3个问题:①写竖式时要注意什么?②计算是从哪算?③计算时要注意什么?2、指名计算48+9= 25-17=教师引导学生观察。
3、反馈题目是否正确,指名回答三个问题。
4、教师小结:通过练习,我们知道在计算整数加减法时:①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低位开始计算。
②那位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那一位不够建要向前一位退1再减。
这是以前学的整数加减法,那么小数怎么计算呢?今天请你们来研究简单小数的加减法,板书课题:简单小数的加减法。
二、探究新知1、利用主题图,提出问题并列出算式。
(1)出示主题图。
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通过观察你能说一说图中告诉了我们什么吗?(开学了,同学们到文具店买学习用具,每个蓝色笔记本0.9元,每个书包25.8元,每个文具盒6.8元每个红笔记本2.6元??)(2)利用你获取到的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呢?你会列式吗?引导学生一人说提出的问题,一人说怎样列式,教师板书学生所说的算式,在学生提问并列式的基础上,教师引出主题,如果一个同学买了一个卷笔刀和一支铅笔,我们可以提出几个问题?是什么问题呢?(一个卷笔刀和一支铅笔共花多少元?一个卷笔刀比一支铅笔贵多少元?一支铅笔比一个卷笔刀便宜多少元?)教师肯定他们的说法后反问:你们会列式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列式)0.8+0.6= 0.8-0.6=这2道题怎么算呢?请你们来研究研究。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数学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数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361a310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a9.png)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数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小数的加减法基本原理和方法;
2.学会应用小数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3.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其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与规律;
2.掌握小数加减法的基本方法,包括按位对齐、补零等;
3.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需要对问题进行理性分析和抽象化,将其转化为数学模型。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
第一课时:小数的加法
1.小数加法的定义、意义和规律;
2.小数加法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小数加法的实际应用。
第二课时:小数的减法
1.小数减法的定义、意义和规律;
2.小数减法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小数减法的实际应用。
第三课时:小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1.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实际应用;
2.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相关技巧;
3.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常见难点解析。
四、教学方法
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小数加减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点;
2.例题演练法:教师通过示例演练,帮助学生熟悉小数加减法的应用;
3.课前预习法:教师通过布置课前作业,要求学生提前熟悉学习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
五、教学评价
1.通过课堂练习、作业、小测验等形式进行评价;
2.评价内容涵盖知识点掌握情况、解题能力及实际应用能力等;
3.评价结果用于教学效果的反馈并调整教学策略。
六、教学资源及参考文献
1.《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2.《小学数学教学指导》。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3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丨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3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丨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0e13feb0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61.png)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3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丨苏教版教案: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我是一名教师,今天我要为大家讲解的是三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案,第八章第三节的内容——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材,本节课主要讲解第八章第三节的内容,即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在这一节中,学生们需要学习如何进行小数之间的加减运算,理解小数点在运算中的作用,以及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能够独立进行小数加减运算,并理解小数点在运算中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难点则是让学生理解小数点在运算中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小数加减法,我准备了一些的教具和学具,包括小数点模型、计算器、练习题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我先给学生们展示了一个实际的情景,比如去超市买东西,商品的价格是2.5元,我给了收银员10元,那么收银员应该找给我多少钱呢?2. 讲解小数加法:我通过实际的情景,引导学生理解小数加法的意义。
然后,我讲解了小数加法的运算规则,如何对齐小数点,如何进行加法运算。
3. 讲解小数减法:我同样通过实际的情景,引导学生理解小数减法的意义。
然后,我讲解了小数减法的运算规则,如何对齐小数点,如何进行减法运算。
4. 例题讲解:我给出了一些的例题,让学生们跟着我一起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运算,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5. 随堂练习:我给出了一些的练习题,让学生们独立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我在旁边进行指导和讲解。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设计了一些的小数加减法的运算式,通过板书的设计,让学生们更直观地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七、作业设计我布置了一些的小数加减法的作业题,让学生们回家后进行练习。
题目如下:1. 小数加法:(1)2.5 + 1.2 =(2)3.6 + 2.1 =(3)4.7 + 1.8 =2. 小数减法:(1)5.2 2.1 =(2)7.6 3.2 =(3)8.9 4.5 =答案:1. 小数加法:(1)2.5 + 1.2 = 3.7(2)3.6 + 2.1 = 5.7(3)4.7 + 1.8 = 6.52. 小数减法:(1)5.2 2.1 = 3.1(2)7.6 3.2 = 4.4(3)8.9 4.5 = 4.4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觉得学生们对小数加减法的理解有了明显的提高,他们在随堂练习中能够独立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运算。
小学数学苏教新版三年级下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材解析
![小学数学苏教新版三年级下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材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22b68e4941ea76e58fa04eb.png)
小学数学苏教新版三年级下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材解析教学小数加法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联系题中小数所表示的实际数量进行思考。
可以先让他们说说0.5元和0.7元各表示几角,5角加7角是几元几角,也就是几点几元;然后要求他们试着列竖式计算。
学生用竖式计算后,可以重点讨论以下几个问题,并引导他们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加以解释,在解释过程中逐步理解计算的原理和方法:第一,列式时是怎样想到要把两个加数中的“5”和“7”对齐、“O”和“O”对齐的?第二,小数部分的“5”加“7”得“12”,为什么要在小数部分写“2”,并向整数部分进“1”?第三,小数部分写“2”,并向整数部分进“1”?第三,算出的得数为什么是1.2,而不是12?教学小数减法时,可以先让学生利用给出的竖式进行计算,再重点组织他们讨论如下问题:小数部分“4”减“8”不够减怎么办?从整数部分退1后,相当于用多少角减去8角?算出的得数为什么是0.6而不是6“小数点左边的O能不能不写?“试一试”要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进行思考,把有关求和与求差的问题尽可能都列举出来,然后让他们从中任选一两个问题列式计算。
要注意了解学生在计算中出现的问题,并有针对地及时加以指导。
第1题,给出的加法式题都不需要进位,减法式题都不需要退位,重点让学生再次感知“相同数位对齐”和“从低位算起”这两条基本计算规则。
要注意了解学生在计算中有没有漏写得数中的小数点以及整数部分的O。
还可以让他们说说计算小数加、减法和计算整数加减、法相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第2题,给出的四道加法式题中有三道需要进位,给出的四道减法式题中有三道需要退位,因此组织练习时,要注意了解学生在计算中有没有正确处理进位和退位的问题。
第4题,如果学生没有这样的生活经验,可以通过简单的演示帮助他们理解题意,也可以用线段图直观地表达题中的数量关系。
重点要使学生认识到:用竹竿的全长减去“露出水面的部分”,就是竹竿插入水中部分的长度,也就是水深。
三年级下册数学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苏教版共11张PPT
![三年级下册数学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苏教版共1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d4d0d30168884868762d69b.png)
3. 下面的计算正确吗?若不对,请改正。
(1)
(2)
辨析:(1)错在相同数位没有对齐,4.7中的“4” 在个位上,与13.8中的“3”对齐,再计算。(2) 错在相减后,整数部分的0和小数点没有写。
提升点 1 熟练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4. 小兔子收萝卜。(连一连)
提升点 2 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八 小数的初步认识
第3课时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SJ 三年级下册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1
2
3
4
5
6
知识点
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计算。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7.5
6.0
18.1
0.4
0.4
1.9
相同 小数点
小数点
2. 算一算。
6.8
5.5
4.2
2.8
13.3
2.7
6.3
3.1
易错点
列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时,相同数 位没有对齐或漏掉整数部分的0
5.
(1)王阿姨比刘阿姨多抢了多少元的红包? 5.3-4.8=0.5(元) 答:王阿姨比刘阿姨多抢了0.5元的红包。
(2)两位阿姨一共抢了多少元的红包? 5.3+4.8=10.1(元) 答:两位阿姨一共抢了10.1元的红包。
6. 有一个两位数,先在这个两位数的两个数字之间加 上一个小数点,得到一个小数,再用这个小数和 原来的两位数相加,得数是19. 8。原来这个两位 数是多少? 18+1.8=19.8 答:原来这个两位数是18。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简单的小数加减法](https://img.taocdn.com/s3/m/1c07c277a26925c52cc5bfc7.png)
商品名称 火腿肠 薯 片 果 冻 绿 茶 方便面
单价(单位:元) 0.5/根 0.7/袋 1.8/袋 2.7/瓶 2.4/桶
买一桶方便面比买一袋果冻要多付多少元? 会用竖式计算吗?
三个城市城镇居民 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如右 图。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你会解答提出的问题吗?
本课小结
掌握简单小数的加、减法的 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运算。
相同数位对齐 ,小数点对齐。 要从低位开始算起。位数不 够用“0”补齐。 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 数点,点上小数点。
解决问题:
1.一支钢笔5.6元,一支圆珠笔2.8元, 一支钢笔比一支圆珠笔贵多少元? 2.小明身高1.5米,李老师比小明高0.3米, 李老师的身高是多少米? 3. 李老师今天买了两样商品共花了2 .3 元, 老师给了售货员3元钱,请问售货员要找给老 师多少钱?你能用竖式帮老师算一算吗?
买一个
和一支
,一共多少钱?
十分位上的数相加 满10,怎么办?
得数前面的0和小 数点能不能不写?
买两个练习本多少钱?
0.9元/本
如果你有两元钱,你能买些什么东西呢? 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1、小数加法的竖式计算要注意什么? 2、在计算小数加法时,为什么要把小数点 对齐? 这个小数点应该点在什么位置? 3、计算整数加法和计算小数加法有什么相 同的地方?
三年级下数学-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苏教版PPT课件(15张)
![三年级下数学-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苏教版PPT课件(15张)](https://img.taocdn.com/s3/m/106dab726bec0975f565e213.png)
(2)竖式计算时为什么小数点要对齐 自学课本P92面例4第(1)题思考: (3)想一想小数加减法计算和以前学习的加减法竖式计算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1)列出算式,你会用竖式计算吗 8要注意什么,小数部分不够减怎么办,我们之前在哪用过这种方法。 (1)读清题目意思,想一想这些物品的价格分别是几元几角。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看谁笔算的又快又准确 48+17= 65 63-29= 34
48
63
+ 17
- 29
65
34
自学重点: 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自学提示:
自学课本P92面例4第(1)题思考: (1)读清题目意思,想一想这些物品的价格分 别是几元几角。能根据问题写出算式吗? (2)会用之前学过的知识口算吗? (3)尝试用竖式计算解决问题 (4)想一想笔算小数加法和以前学习的加法竖 式有什么相同点。 自学课本例4第(2)题 (1)列出算式,你会用竖式计算吗 (2)笔算小数减法,小数部分不够减怎么办? (3)想一想小数加减法计算和以前学习的加减 法竖式计算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小组重点交流:
(1)说说0.5+0.7竖式是怎样计算的 ,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竖式计算时为什么小数点要对齐 (3)笔算3.4-2.8要注意什么,小数部 分不够减怎么办,我们之前在哪用过 这种方法。 (4)尝试总结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点拨自学得失
计算小数加减法时 1,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对齐) 2,从低位算起
(2)竖式计算时为什么小数点要对齐 (1)读清题目意思,想一想这些物品的价格分别是几元几角。 (2)笔算小数减法,小数部分不够减怎么办? (2)笔算小数减法,小数部分不够减怎么办? 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自学课本P92面例4第(1)题思考: + 3. 能根据问题写出算式吗? (1)读清题目意思,想一想这些物品的价格分别是几元几角。 7. (2)笔算小数减法,小数部分不够减怎么办? (1)列出算式,你会用竖式计算吗 自学课本P92面例4第(1)题思考: 8 (米)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优质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优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570bc3d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30.png)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优质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这一单元主要让学生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并通过详细的步骤解释和小数点的运算规则,让学生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加、减法运算,对运算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小数加、减法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对于小数点的处理和运算规则可能会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并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小数点的处理和运算规则,能够正确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实际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练习,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练习本等。
2.学具:学生练习本、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实际例子,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有3个苹果,你的朋友给你2个苹果,你一共有几个苹果?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有3.5元,你的朋友给你1.2元,你一共有多少钱?让学生初步理解小数加法的意义。
三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丨苏教版(共17张PPT)
![三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丨苏教版(共1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c80af5ea6c30c2259019eff.png)
三年级下册数学课件-8.1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丨苏教版 (共17张PPT)
用竖式计算:
32+54= 68-27=
48+9= 25-17=
1、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起相加减。 2、哪位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哪位 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再减。
三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简8.单1的简小单数的加小减数法加丨减苏法教丨版苏教(共版17张(共PP1T7)张PPT)
0.4+0.5 4.7-0.8 0.7+0.9
三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简8.单1的简小单数的加小减数法加丨减苏法教丨版苏教(共版17张(共PP1T7)张PPT)
1.2-0.8 5.4+3.7 8.5-3.7 3.9-1.5
6.4+3
三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简8.单1的简小单数的加小减数法加丨减苏法教丨版苏教(共版17张(共PP1T7)张PPT) 三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简8.单1的简小单数的加小减数法加丨减苏法教丨版苏教(共版17张(共PP1T7)张PPT)
三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简8.单1的简小单数的加小减数法加丨减苏法教丨版苏教(共版17张(共PP1T7)张PPT) 三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简8.单1的简小单数的加小减数法加丨减苏法教丨版苏教(共版17张(共PP1T7)张PPT)
三年级下册数学课件-8.1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丨苏教版 (共17张PPT)
三年级下册数学课件-8.1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丨苏教版 (共17张P.7 = 1.2 ( 元 )
可自以己用尝竖试一式下计吧算! 。 元 角
0. 5
三年级下册数学课件-8.1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丨苏教版 (共17张PPT)
三年级下数学-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苏教版PPT课件(11张)
![三年级下数学-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苏教版PPT课件(11张)](https://img.taocdn.com/s3/m/c1b7813da58da0116d17497a.png)
பைடு நூலகம்
4米,爸爸比妹妹高多少米? 6米,做晒衣架用去3. (3)算一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 (1)买1个馒头和1杯豆浆一共要多少元? (1)买1个馒头和1杯豆浆一共要多少元? (2)估一估:分别要多少钱? 29+36=
☆“水深”和“竹竿的长度”有什么关 系?
创编练习:
(2)估一估:分别要多少钱?
还可以用竖式计算:
小组讨论: (1)为什么加法计算中整数部分是1,而减法计算中整数部分是0? (2)在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时有什么注意点? (3)计算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想想做做
0.7
5.8
0.2
1.6
3.张大爷买来一些铁丝,修篱笆用去4.6米,做晒衣架用去3.2米。 修篱笆和做晒衣架一共用去多少米?
(1)为什么加法计算中整数部分是1,而减法计算中整数部分是0? (1)买1个馒头和1杯豆浆一共要多少元? (2)在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时有什么注意点? 3米,妹妹比小华矮0. 29+36= 6米,做晒衣架用去3. 6米,做晒衣架用去3. (1)你能用几元几角分别描述一下每种食品的价格吗? (3)计算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口算热身
12+17= 29 38-7=31 45+9= 54 29+36= 65 28-24=4 73-19=54
(1)买1个馒头和1杯豆浆一共要多少元?
(2)买1碗面条比1碗馄饨贵多少元?
导学单: (1)你能用几元几角分别描述一下每种食品的价格吗? (2)估一估:分别要多少钱? (3)算一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
小华身高1.5米,爸爸比他高0.3米,妹妹 12+17=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3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丨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3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丨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1f221b95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27.png)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3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丨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小数的意义和表示方法。
2.熟练掌握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能够解决与生活相关的问题并用小数进行描述。
二、教学重点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表示方法。
2.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1.通过生活实例加深学生对小数的理解。
2.通过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教师可借助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时计算商品的价格、体育比赛时运动员的成绩等,向学生讲述小数的意义和表示方法。
通过这种导入方式,能够让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兴趣和认知。
2. 讲解小数加减法的概念小数加减法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内容。
首先,教师要向学生讲解小数的概念,包括小数点的位置和小数的表示方法。
随后,在这个基础上,引入小数加减法的内容。
3. 案例分析以实际案例进行计算,如购物时计算商品价格、计算体育比赛的成绩等,让学生通过分析问题的方式领会小数加减法的解题方法。
可以将案例制成小组讨论题目,也可以请学生自行搜索案例进行分析。
4. 补充知识和技巧在讲解小数加减法的基本方法后,教师可以补充一些小数加减法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如两数相加要保留小数点以及精度,以防计算结果出现误差等。
5. 练习题在学生掌握了小数加减法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后,让学生进行练习。
教师可以编写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熟练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五、思考题1.假如你有300元,你可以去买几件衣服?如果每件衣服的价格为78.5元,会剩下多少钱?2.中午去餐厅吃饭,一位同学点了一个饺子馅的煎饺,价格为3.2元;另外一位同学点了一个牛肉汉堡,价格为7.5元。
请你计算,这两位同学一共需要支付多少钱?六、教学总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学生的理解和应答能力,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和引导学习。
同时,教师要注意鼓励学生在学习中积极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素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教学内容:p.104~105
教材简析: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过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和初步认识一位小数含义的基础上教学的。
教材出现了学生十分熟悉的场景,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例题着重解决两个一位小数相加和两个一位小数相减的问题。
引导学生探索加法计算问题时,口算方法是学生容易想到的,是学生里竖式计算算理的基础;竖式计算则需要多一点的指导。
到解决减法问题时,重点放在竖式的计算上,难点是差的整数部分是0,要指导学生正确写出得数。
教材没有总结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只是强调让学生从小数的含义来思考,这样能促进学生加身深对小数含义的理解。
教学重点: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
教学难点: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减法
教学目标:
1、经历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掌握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并能用来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2、提高合作意识,培养主动探究精神,体会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作业中学生错得蛮多的一道题)
□<2.9<□□<13.4<□□>10.6>□□>0.9>□
这些小数各在哪两个相邻的整数之间?
读题后找出关键词:相邻、整数
分别请学生说说答案
二、学习新知
1、出示例题信息,看清楚四样东西的单价:
馒头0.5元豆浆0.7元馄饨1.8元面条2.4元
把这几样食品的价钱分别用几元几角来说说,认识到整数部分表示的是几元,小数部分表示的是几角
2、如果你为自己选两样,当成自己的早餐,你会怎么选?
(馒头和豆浆)
怎么算呢?
0.5+0.7
学生自己尝试用竖式计算,交流算法。
注意结合学生的讲解,加强小数加法与整数加法的比较。
认识到整数加法是从个位加起,而小数加的时候是先加小数部分,它们其实都是从低位加起,满十向前一位进一,要进到整数部分。
相同位数对齐,小数在做加的时候,主要是把小数点对齐。
如果你和妈妈一起去吃早饭,你会怎么选?会算吗?
大家做在自备本上。
交流。
3、如果要你根据这些信息,提用减法计算的数学问题,你会吗?
比如(1)面条比馄饨贵多少钱?
列式并竖式计算:2.4-1.8
讲解时注意讲明白:整数减法的高位如果是0,是没有必要写的;但小数减法减得的整数部分是0,一定要写。
除了比便宜或贵的问题要用减法解决,有没有别的问题也要用减法解决呢?
比如:拿5元去付钱,买馄饨和面条,要找回多少钱?
说说你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注意,此时的5元,为了计算的方便,可以写成5.0元
(竖式略)
方法一:5.0-4.2=0.8元
方法二:5.0-1.8=3.2元,3.2-2.4=0.8元
那如果把找得的0.8元,继续买东西,可以买什么?
买馒头:0.8-0.5=0.3元
买豆浆:0.8-0.8=0元。
注意,此时只要写0元,不要写成0.0元
三、练习巩固
1、完成书上第1题练习: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校对。
2、读懂信息:竹竿全长4.6米,露出水面部分长1.2米,水深多少米?
学生想明白这根竹竿分成了怎样的两部分,再解答。
3、让学生先看图说说这四种花的单价:玫瑰每枝2.2元,满天星每枝0.3元,康乃馨每枝0.6元,月季每枝0.8元
问(1)小芳买了2枝玫瑰,要付多少钱?
可能会有学生想到的是乘法,指出:小数乘法的计算我们现在还不会,可以用加法来计算。
(2)一枝玫瑰比一枝月季贵多少元?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4、在得数比1大的算式后面的□里画“√“。
0.6+0.6□0.1+0.8□ 1.1+0.3□
0.9-0.3□ 2.2-1.1□ 2.5-0.9□
5、布置作业:
p.105第2题,用竖式计算。
课后小记:
在计算的时候,很多学生都觉得非常的简单,更愿意用口算。
学生的作业基本都是当堂完成,质量好。
看来这部分内容还是蛮简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