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中学语文教学研究网考2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阅读与写作(1)》网考网核大作业形考试题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阅读与写作(1)》网考网核大作业形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8b0be08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04.png)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阅读与写作(1)》网考网核大作业形考试题及答案题目2文化学阅读文化学阅读就是用文化学的观点和方法通过文字语言解读作品的文化内涵,通过习俗制度透视作品的思想原则,通过经济结构透视作品的价值观念,通过科学技术透视作品的哲学基础,通过文学艺术透视作品的审美趣味的阅读方法。
题目3语义学阅读语义学阅读就是以文本为基础,从字、词、句含义的释读入手,细致分析表达技巧,层层解剖内在的结构层次,全力开掘多方面主题内涵的阅读方法。
题目4接受美学接受美学就是以读者为中心,注重作品意义空白或不确定性,重视作品价值的两极组合。
题目5律诗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每篇句数、字数、平爪、用韵、对仗等都有一定规定,主要包括五律、七律两种。
押韵上偶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对仗上,颔联、颈联必须对仗。
题目6寓言寓言一种含有讽谕意义的短小故事,本质是以故事的感性形式来表现思想的理性内核。
一、简答题(每题8分,共32分)题目7小说的文体特征答:小说的文体特征以叙述和描写笔法为主,采用灵活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法;通过情节细腻完整地刻画人物性格;允许进行艺术虚构。
文献性是指一些学术论文可以长期保存,供检索和查阅,作为后人进行更深入研究、探讨时的借鉴。
这种论文往往具有长期使用、参考的价值。
题目9文化学解读的主要方法答:(1)通过文字语言解读作品的文化内涵。
(2)通过习俗制度透视作品的思想原则。
(3)通过经济结构透视作品的价值观念。
(4)通过科学技术透视作品的哲学基础。
(5)通过文学艺术透视作品的审美趣味。
题目10接受美学阅读的基本特征答:(1)以读者为中心。
(2)文本的召唤结构。
(3)意义空白或不确定性。
(4)作品价值的两极组合。
三、论述题(每题10分,共30分)题目11运用诗歌的鉴赏方法,解读李白的诗《将进酒》答:李白喊酒的诗篇极能表现他的个性,这类诗固然数长安放还以后所作思想内容更为深沉,艺术表现更为成熟。
《将进酒》即其代表作。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任务2网考形考样题及答案-国开电大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任务2网考形考样题及答案-国开电大](https://img.taocdn.com/s3/m/0c6d97f13968011ca2009125.png)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任务2网考形考样题及答案-国开电大
一、单项选择(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多选、错选均不得分(每题3分,共39分))
1 、下面哪个选项不属于阅读教学的设计依据?()
A、要依据课程标准
B、要尊重教材
C、要考虑学情
D、彰显"语文性”
答案:D
2 、下列关于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与感悟的表述哪个是错误的()
A、鼓励学生思维的横斜逸出
B、引导学生学会个性化解读
C、教师的个性解读必须先行
D、教师必须与教学参考书的解读保持一致
答案:D
3 、下列关于平等对话中共享表述正确的是()。
A、对话分为显性对话和隐性对话
B、隐性对话不包含互相学习
C、问答属于隐性对话
D、互相鼓励属于显性对话
答案:A
4 、下列不属于阅读的横向层级有()
A、阅读选择力
B、阅读思考力。
国家开放大学一网一平台电大《教育学》形考任务判断题网考题库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一网一平台电大《教育学》形考任务判断题网考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c1facd4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6f.png)
国家开放大学一网一平台电大《教育学》形考任务判断题网考题库及答案一、判断题1 .教育学学科独立的标志是《普通教育学》。
【正确答案】错2 .《论语》的产生标志中国教育学的萌芽。
【正确答案】对3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正确答案】错4 .普通教育学是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
【正确答案】错5 .社会可以制约教育的发展,而教育无法制约社会的发展。
【正确答案】错6 .教育能推进一个社会的民主化进程。
【正确答案】错7 .现代化的教育观念是指产生于现代社会时期的教育观念。
【正确答案】错8 .人的素质不是先天遗传的,完全是后天影响教育的结果,人完全是教育的产物。
【正确答案】错9 .教育不是人类社会的独有现象,动物界中也存在。
【正确答案】错10 .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他的观点属于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正确答案】对I1教育目的包括教育方针,教育方针的确立必须符合教育目的。
【正确答案】错12 .在五育中,智育对应着数学、语文课,体育对应着体育课,美育对应着美术课,它们是一一对应的。
【正确答案】错13 .智育就是知识教育,是实施全面教育的认知基础和知识基础。
【正确答案】对14 .个人全面发展的本质和核心就是个人的智力和体力尽可能广泛、充分、统一和自由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
【正确答案】对15 .教育目的体现了人类发展的总体方向,可以超越国家、社会、历史而存在,不具有时代性。
【正确答案】错16 .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忽视了受教育者个人的发展,因此,我们应当坚持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
【正确答案】错17 .在我国,特殊教育既包括对生理和心理发展缺陷的儿童少年的教育,也包括天才教育和品德不良儿童少年的教育。
【正确答案】错18 .义务教育即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强迫教育。
【正确答案】对19 .学前教育即幼儿教育。
【正确答案】错20 .档案袋评价属于发展性评价。
最新电大《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
![最新电大《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5f93d4848d7c1c708a145ce.png)
三一文库()*电大考试*《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作业1:一、填空题:1、原始社会教育、奴隶社会教育、封建社会教育2、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3、知识观、新的学生观、生活4、语文内容和形式5、家庭藏书、报刊杂志、音像资料、电脑器材、家庭文化环境、家庭文化活动、家庭亲友交往、学生学习6、多样性原则、综合性原则、灵活性原则二、简答题1、中国古代语文教学有哪些主要特点和经验?答:中国古代教学的的主要特点是:在封建教育阶段①语文教学与文化、史、哲等方面的教学相结合起来;②先蒙先识字后读经书;③读经为主,文选为辅。
中国古代语文教学的经验为:①识字教学、集中识字、为读写打下基础,识字课本使用韵语和对偶,便于记诵,正确正理“文”与“道”的关系;②熟读精思、博览;③写作教学注重培养基本功,多读多写多改,作文模仿着手。
2、简答如何优化选择教学方法?答:语文教学化选择的依据:①要依据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②要依据教学目标和任务;③要依据教学内容;④要依据教师素质;⑤要依据学生特点。
语文教学方法的原则有:①多样性原则;②综合性原则;③灵活性原则;④创造性原则。
三、论述题1、谈谈对语文课程综合性的认识。
答:语文课程综合性表现在:①语文课程目标和综合性是多元性的知识、能力、过程与务实、情感与态度与价值三个维度,综合呈现为识字与写字、阅读与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三个领域的综合。
②课程内容的综合性,语文课程资源非常丰富,既在课内,也在课外,既要教知识,也要教能力;③语文教学方法的综合性是指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阅读教学,就要运用识字认词语理解;④课程资源的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阅读教学,既要运用汉字认识词语理解,语文教学中重视课堂资源的开发,综合利用多种课程资源。
四、分析题:1、结合《归田园居》的教学,谈谈在师生关系、教师地位、学生地位、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目标内容等方面分析比较在你所进行过的教学中(某一节课)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教育研究方法形考作业形考网考形成性考核册-国家开放大学电大
![教育研究方法形考作业形考网考形成性考核册-国家开放大学电大](https://img.taocdn.com/s3/m/aa7bfdcdad02de80d4d840cb.png)
样本(K=3)
n
X
σ
1
44
109
12
2
46
108
13
3
50
103
15
4、有10名被试学生的反应时间如表9.3所示,求其标准差。
表9。3 10名被试的反应时间计算表
序号
反应时间
离差
离差平方
1
186.1
35.50
1260.25
2
174.3
23.70
561.69
3
118.4
3.两个平均数差异性的检验比一个平均显著性检验增加了哪些前提条件?
4.叙述计算资料统计分析方法的功能。
5.简单叙述非参数检验方法与参数检验方法相比的特点。
6.简单叙述T检验的条件。
7.单测检验与双测检验的区别在哪里?
8.简述方差及方差差异的显著性检验的区别。
9.简述相关系数的显著性及差异显著性检验的方法。
9.简述评判记录。
10.简述文献法的概念和特点。
11.比较内容分析法与文献法的异同点。
12.简述内容分析法的一般过程。
教育研究方法作业2
第五章
简答题
1.无结构式问卷与结构式问卷的主要区别在哪里?
2.简述个别访问谈和集体访谈各自适用的情况。
3.简述访问发的一般步骤。
4.简述结构访问法。
5.简述非结构访问法。
85
85
87
89
60
64
65
66
68
69
70
71
72
73
74
76
77
78
79
80
国开(中央电大)本科《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网上形考(任务一至五)试题及答案
![国开(中央电大)本科《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网上形考(任务一至五)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be414c702768e9950e73898.png)
国开(中央电大)本科《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网上形考(任务一至五)试题及答案国开(中央电大)本科《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网上形考(任务一至五)试题及答案说明:适用专业:小学教育。
课程考核:形考(比例50%、手段网络);终考(比例50%、手段机考)。
形考任务一试题及答案简答题 1. 简述我国传统语文教育留下了哪些宝贵遗产。
[答案]孔子提倡启发诱导,因材施教;孟子主张专心有恒,由博而约;韩愈强调学必有师,文以载道;朱熹赞成熟读精思,虚心涵泳;王夫之提出学思并重,知行结合等。
2. 语文课程有哪些功能?其基本功能和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案]语文课程具有多重功能,包括工具功能、教育功能和发展功能。
语文课程的基本功能和主要任务是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3. 语文课程的发展功能涵盖哪些主要内容? [答案]培养以思维为核心的包括注意、观察、想象、记忆在内的一般认识能力;培养以理解语文学习过程为基础的语文自学能力;培养互助合作学好语文的能力;培养在实践活动中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培养发现问题和研究问题的能力;培养初步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4. 结合自身语文教学实践,谈谈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基本特点。
[答案]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其内涵包括:首先,这是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统一。
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体现了我国素质教育的普遍性要求,它涵盖了思想性、文化性、审美性、发展性、创造性等,也就是全面提高人的素养。
而工具性是语文课程所具有的特殊性,是与其它课程相区别的特点,也是绝对不容许忽视的。
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学生是在掌握语文工具的过程中提高人文素养的;反过来人文素质的提高又促进对语文工具的掌握。
第二,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语文包涵两个方面:语言文字的形式方面和它所负载的文化、文学、思想、情感等内容方面,学习语文课程不仅要理解课文的内容,而且要学习课文的表达形式。
国开电大小学语文教学论形考任务四
![国开电大小学语文教学论形考任务四](https://img.taocdn.com/s3/m/e580d1f7daef5ef7ba0d3cd2.png)
题目1
小学语文课程行动研究的基本流程为明确问题、收集数据、初步研究、确定行动计划、实施行动计划、研究结果的总体评价。
选择一项:
对
错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2
小学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基本原则是导向性原则、协调性原则、单一性原则、可行性原则。
选择一项:
对
错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3
观察法有三个特征,一是观察的目的性,二是观察的客观性,三是观察的确定性。
选择一项:
对
错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4
调查法的特征有:自然性、直接性、灵活多样性、适用性。
选择一项:
对
错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5
实验法过程中的变量主要有自变量、因变量、相关变量。
选择一项:
对
错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6
实验法的特征有主动变革性、控制性、因果性、唯一性。
选择一项:
对
错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7
陶行知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理论。
选择一项:。
电大《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网考期末复习题.doc
![电大《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网考期末复习题.doc](https://img.taocdn.com/s3/m/cff5d019524de518974b7d2f.png)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期末复习题在班级学习报告会后,提交一份独立撰写的学习和实施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报告。
要求字数:800字。
最近教研组组织学习新课标学习,全组老师都认为,《语文课程标准》以全新的教学理念引导教师转变教学思路,改进教学行为,积极尝试课程改革。
在实践中,也深深体会到新课程的实施给语文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但有时也会出现手捧语文书,不知怎么教的困惑。
关于语文素养语文是一门终身受用的学科。
在新课标中明确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无须置疑,就这一能力的张现,必须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进而提高能力,增强人文素养。
首先要营造轻松和谐的阅读氛围。
要让学生自主阅读,在读中体验与思考,获得人生感悟。
关于这一点,老师不必硬性规定每周读几篇,可安排10-15分钟,在晚读时与同学交流读书心得,获得读书的动力、积累经验等。
其次要提供广博生动的阅读平台,借此开始拓展学生阅读视野,激发学生一定的阅读目标。
老师可采取各种方式集中古今优秀书目,让学生自由阅读。
如:同学捐借,图书室借阅,教师捐借等。
同时,还可以开展及时的阅读交流会,激发学生阅读。
第三,要开展精彩有效的阅读活动。
例如:开展每周一次的“寻访名人足迹活动,“读书经验谈”活动,“名人风采谈”活动,“智慧大比拼”活动,进而期望学生多角度阅读。
第四,语文课堂要给学生以良好的人文熏陶。
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语言要精炼、连贯、生动突岀语文的人文性,给学生以极佳的示范,使学生在语言表达中极力追求更高境界。
因此,只有我们语文教师关注学生语文活动中的每一个细节,并且注重自身语文素养的提高,方能使学生语文素养得以提高,进而增强语文综合能力。
关于阅读在课堂教学中,首先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在阅读文本教材,提出第一个目标就是“读完本文后,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围绕着这个目标,设计的问题可能是多种多样的。
电大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形成性考核册答案2
![电大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形成性考核册答案2](https://img.taocdn.com/s3/m/81b82c1ec281e53a5802ffe8.png)
一、简答题1、如何理解写作活动的两个转化?一是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转化。
作文构思完毕,就是动笔作文了。
就要经历一个心理过程——由内部言语转化为外部言语。
在这一过程中,往往要反复思考,认真地择词、用句,思考着怎样才能把所要表达的事物表达清楚。
这是一个使思维(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趋向于准确和严密的过程,同时也是选用恰当的词、句等语言形式过程,是发展思维和运用语言的统一。
二是模糊思维到具体思维的转化。
在作文(记叙文、说明文)动笔时,学生的心理还要完成另一重转化——把模糊的印象变得形象化、具体化。
这时,场面、环境、形象、声音、色彩、质地……甚至氛围,一切都要呈现在头脑里。
不仅有丰富的想象,而且还伴随着异常活跃而丰富的情感活动。
理解写作的两个转化,可以使我们知道学生的作文过程是一个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和直觉思维,兴趣、情感和认识活动,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的过程,是一个充满了活跃的创造的过程,从而采取正确的教学策略从事作文教学。
2、口语交际教学目标的特征是什么?(1)发展性。
这是与新课程理念的核心“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相一致的。
(2)整体性。
整合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和方法”、“知识与能力”三个维度的要求,三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
其整体性不仅有利于学生培养口语交际能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有利于学生提高其人格素养和生存能力。
(3)操作性。
围绕教学目标、为达成教学目标服务,又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语文的规律,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3、什么是程序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是主要反映活动的过程和步骤,主要用于指导实际操作,它说明做什么?怎样做的知识用于指导操作。
4、语文陈述性知识的教学应该注意什么问题?(1)向学生呈现足够数量的有关某一概念的正例,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从中抽取它们共同的本质特征;再以准确的语言归纳出一个命题,揭示出概念的定义。
(2)突出概念的本质特征,控制概念的非本质特征。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比较初等教育》终结性考试2套标准试题及答案2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比较初等教育》终结性考试2套标准试题及答案2](https://img.taocdn.com/s3/m/fce26784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1b.png)
(精华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比较初等教育》终结性考试2套标准试题及答案盗传必究第一套试卷总分:100 答题时间:90分钟客观题一、填空选择题(共10题,共40分)1.随着进步教育运动的发展,以杜威为首的实用主义教育哲学思想一度成为美国众多初等学校进行课程改革的依据,许多美国初等学校按照杜威的"”来编制和安排初等学校的课程、编制课程计划。
正确答案:儿童中心论2.现行的法国初等学校课程主要是1985年所颁布的全国小学教育计划所规定的,共7门:法语、数学、科学与技术、历史与地理、、艺术、体育。
正确答案:公民教育3.美国小学教师的专业标准体现在教师教育课程的入学标准、、以及资格证书三方而。
正确答案:学历标准4.20世纪的前半期,法国初等教育的改革主要是围绕建立"”而进行的。
正确答案:统一学校5.在一般情况下,德国基础学校教师的工作量是每周任课节,并兼一项学校管理工作,大约相当于5课时的工作量,例如图书、体育用具管理、电化教室等等。
在所任课程中,每人几乎都要教种教材,如教物理的兼教化学,教数学的兼教德语等等。
正确答案:28、三四6.英国比较教育家尼古拉斯•汉斯认为,"”是比较研究各国教育中,必须特别重视的因素.正确答案:民族性7.日本1998年颁布的《小学学习指导纲要》的第一章中明确规定了道德教育的目标,即:“道德教育的目标是,根据《教育基木法》及《学校教育法》所确定的教育根本精神,为了培养将尊重人类的精神和发挥于家庭、学校、其他社会的具体生活之中,具有丰富的情感,致力于创造个性丰富的文化和发展民主的社会及国家,进而为和平的国际社会做贡献,开拓未来的有主体性的日本人,而培养作为其基础的道德性。
”正确答案:对生命的敬畏之念8.为了促进中小学师资力量、教育质量的平衡,加强校际之间的人事交流,日本实行中小学教师制度。
一个教师在某一学校工作年限一般为5年,最多不超过10年,就要调动到同一地区其他学校任教。
国开电大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形考任务2参考答案
![国开电大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形考任务2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5ba4f56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bd.png)
·题目、现行小学语文教材(统编版)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答案】答:1、统编教材小学语文的编写特点之一——单元结构体例灵活“统编本”语文教材的结构是分单元组织教学,若干板块的内容穿插安排在各个单元之中。
2、小学低年级分三个板块,一是课文,二是识字写字,三是汉语拼音。
3、在实际教学中,汉语拼音教学可以相对集中完成,识字写字教学和课文教学可以有更多的融合。
4、小学中高年级开始有单元设置,单元设计非常丰富,一般有思考练习题,单元课后还有语文园地(包括:趣味识字、字词句运用、展示台、日积月累等,有的还有书写提示)。
5、此外,就是“和大人一起读”这也是新教材的一个亮点。
6、“统编本”语文教材结构上明显的变化,是采用“双线组织单元结构”,按照内容主题,如,学校生活、童话世界、美好品质等组织单元,形成一条贯穿全套教材的、显性的线索,同时又有另一条线索,即将“语文素养”的各种基本“因素”,包括基本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以及写作、口语训练等等,分成若干个知识或能力训练的“点”,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分布并体现在单元导读、课文导读或习题设计之中,使“内容主题”与“训练要素”形成统一的整体。
7、“双线组元”这种灵活的结构体例,会对教学带来实质性的改变,表现在以下几点:三是有利于增强语文训练的目的性、针对性、系列性。
8、课改以来,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得到尊重,语文课堂活跃得多。
9、但由于目标不明晰,教学中随意性强,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点不突出,热热闹闹的感悟多,实实。
·题目、我国传统的写字教学有哪些可供参考的经验?【答案】答:1.儿童入学集中识字为先蒙童入塾之后,第一件事就是识字,习惯于采取先集中识字再读书的方法。
《史籀篇》、《苍颉篇》就是秦汉以前的蒙童识字课本,这种先识字再读书的方法一直沿袭到明清。
清人王筠在《教童子法》中对此有所总结:“蒙养之时,识字为先,不必遽读书。
国开(中央电大)本科《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网上形考(任务一至五)试题及答案(Word最新版)
![国开(中央电大)本科《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网上形考(任务一至五)试题及答案(Word最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d098473280eb6294dc886c6e.png)
国开(中心电大)本科《小学语文教学探讨》网上形考(任务一至五)试题及答案通过整理的国开(中心电大)本科《小学语文教学探讨》网上形考(任务一至五)试题及答案相关文档,渴望对大家有所扶植,感谢观看!国开(中心电大)本科《小学语文教学探讨》网上形考(任务一至五)试题及答案说明:适用专业:小学教化。
课程考核:形考(比例50%、手段网络);终考(比例50%、手段机考)。
形考任务一试题及答案简答题 1. 简述我国传统语文教化留下了哪些贵重遗产。
[答案]孔子提倡启发诱导,因材施教;孟子主见认真有恒,由博而约;韩愈强调学必有师,文以载道;朱熹赞成熟读精思,虚心涵泳;王夫之提出学思并重,知行结合等。
2. 语文课程有哪些功能?其基本功能和主要任务是什么?[答案]语文课程具有多重功能,包括工具功能、教化功能和发展功能。
语文课程的基本功能和主要任务是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3. 语文课程的发展功能涵盖哪些主要内容?[答案]培育以思维为核心的包括留意、视察、想象、记忆在内的一般相识实力;培育以理解语文学习过程为基础的语文自学实力;培育互助合作学好语文的实力;培育在实践活动中综合运用语文学问的实力;培育发觉问题和探讨问题的实力;培育初步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4. 结合自身语文教学实践,谈谈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基本特点。
[答案]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其内涵包括:首先,这是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统一。
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体现了我国素养教化的普遍性要求,它涵盖了思想性、文化性、审美性、发展性、创建性等,也就是全面提高人的素养。
而工具性是语文课程所具有的特殊性,是与其它课程相区分的特点,也是确定不容许忽视的。
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学生是在驾驭语文工具的过程中提高人文素养的;反过来人文素养的提高又促进对语文工具的掌握。
其次,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语文包涵两个方面:语言文字的形式方面和它所负载的文化、文学、思想、情感等内容方面,学习语文课程不仅要理解课文的内容,而且要学习课文的表达形式。
教育研究方法形考作业形考网考形成性考核册-国家开放大学电大
![教育研究方法形考作业形考网考形成性考核册-国家开放大学电大](https://img.taocdn.com/s3/m/e8423364ee06eff9aef807d2.png)
6.简述直接访谈和间接访谈法:
7.简述个别访谈和集体访谈法。
第六章
简答题
1.观察法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2.理论准备对于观察有什么影响?
3.选择观察的位置要注意什么要求?
4.观察过程中要反思哪些问题?为什么?
5.简述影响测验对象行为的因素。
6.项目预测阶段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7.测验的客观性包含哪些方面?
8.影响外在效度的因素有哪些.?
第九章
简答题
1.简述等级相关的使用条件。
2.简述积差相关法的使用条件。
3简述方和标准的优点、缺点。
4.简述算术平均数的优点、缺点。
5.简述几何平均树的使用条件。
6.简述次数分布表的编制步骤。
第十章
简答题
1.简述平均数检验的一般步骤。
2.假设检验中,作出统计推断的依据是什么?
成绩:
教育研究方法
形成性考核册
专业:
学号:
姓名:
教育研究方法作业1
第一章
简答题
1.简述科学与技术的区别与联系.
2.简述科学的特点.
3.简述科学研究的特点.
4.简述科学研究的类型.
5.简述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
6.简述科学方法的分类.
第二章
简答题
1.简单叙述科研問题提出的一般途径.
2.简述叙述科研問题的一般分类.
5、在某小学四年级中,随机抽查30名学生的语文测验(X)和数学测验(Y)成绩,其结果如表9.4所示。两个测验的满分均为100分,试求两个测验分数的积差相关系数。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文学概论》机考2套真题题库及答案3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文学概论》机考2套真题题库及答案3](https://img.taocdn.com/s3/m/c06c1c27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6b.png)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文学概论》机考2套真题题库及答案3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文学概论》机考2套真题题库及答案盗传必究题库一试卷总分:100 答题时间:60分钟客观题一、判断题(共10题,共40分)1. 在中国古代,文学一词的含义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往往与学识、甚至所有语言性作品形成复杂的联系。
T √ F × 2. 从文化价值看,高雅文化、大众文化、民间文化三个层面之间本身是无所谓高低之分贵贱之别的。
T √ F × 3. 与视觉艺术的形象具有直接性相比,文学艺术的形象性具有间接性。
T √ F × 4. 读者与同时代语境,是指读者阅读行为发生的年代与文本所描述的年代大体相同的情形。
T √ F × 5. 民间文学是普通民众的集体创作。
T √ F × 6. 象征型文本由于追求暗示性和说理性,因而使读者常常产生一种等待解释的感觉。
T √ F × 7. 短篇小说是一个自足的艺术世界,它截取特定时空情境中的一个完整段落,描写其中复杂完整的一个或几个事件,有深度地表现生活的局部。
T √ F × 8. 散文的结构没有固定的模式,而是随意赋形,随物赋形。
T √ F × 9. 所谓“大语境”,指的是文本中的上下文关系,是由文学语言建构起来的整体意义氛围。
T √ F × 10. 鉴赏是实现文本审美价值的基本途径。
T √ F × 主观题二、作品分析题(共1题,共60分)作品分析题:请在下面所给出的诗歌、散文、小说三类文学作品中,选择一部作品进行分析与评价。
同学们可以根据文学概论课程学到的任何理论知识与观点,既可以选取文学的属性描述、文学的语言特点、文学的形象性认知理论、文学体裁的特征表现、文学的阅读理论或者文学批评的相关模式等等对所选择的文学作品进行分析与评价。
具体要求如下:1.必须运用文学理论知识,结合作品展开分析与评价;2.要准确、恰当地使用不低于2限次的学科专业术语;3.问题回答要划分出层次,条理清晰,合乎逻辑;4.避免出现照搬材料内容,就事论事,缺乏理论依据的表述。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教育学网络课形考网考作业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教育学网络课形考网考作业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8432a0767f5acfa0c7cd85.png)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教育学》网络课形考网考作业及答案100%通过考试说明:2020年秋期电大把该网络课纳入到“国开平台”进行考核,该课程共有4个形考任务,针对该门课程,本人汇总了该科所有的题,形成一个完整的标准题库,并且以后会不断更新,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课程总成绩 = 形成性考核×50% + 终结性考试×50%形考任务1一、单选题题目1在中国,最早把“教”与“育”连起来使用的是_____________。
选择一项:A. 孟子的《孟子:尽心上》恭喜您,答对啦B. 庄子的《庄子》C. 孔子的《论语》D. 许慎的《说文解字》E. 老子的《道德经》题目2提出“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
教育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的教育家是____________。
选择一项:A. 蔡元培B. 卢梭C. 陶行知D. 斯宾塞E. 杜威恭喜您,答对啦题目3教育史上第一个设想出全面完整教育学的人,教育学的真正奠基人是_______________。
选择一项:A. 亚里士多德B. 柏拉图C. 夸美纽斯恭喜您,答对啦D. 苏格拉底E. 赫尔巴特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部具有科学体系的教育学著作是____________。
选择一项:A. 《教育论》B. 《普通教育学》恭喜您,答对啦C. 《学记》D. 《教育漫话》E. 《大教学论》题目5关于教育对象,我国最早提出了有教无类主张的是______________。
选择一项:A. 老子B. 庄子C. 孟子D. 墨子E. 孔子恭喜您,答对啦题目6在教育史上,第一个把教育学建立在心理学和哲学的基础之上进行研究,从而被誉为“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的教育家是____________。
选择一项:A. 洛克B. 夸美纽斯C. 赫尔巴特恭喜您,答对啦D. 杜威E. 斯宾塞题目7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
电大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一体化考试第一次考试答案(保证满分)
![电大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一体化考试第一次考试答案(保证满分)](https://img.taocdn.com/s3/m/bee51c25ed630b1c59eeb513.png)
4.中国语文教学,后半个世纪以(教学方法)改革为主。
5.古代语文读书指读(三、百、千、千)。
6.(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
7.(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8.中国的语文教学可分为古代和(现代)两个阶段。
9.中国古代的学习概念是(习得知识技能)。
合作
探究
讲授
12.阅读教学的经验有:()
熟读
注重基本功训练
精思
评点批注
13.古代语文教学中关于学习写作的经验有( )
注重基本功训练
多读多写多改
从模仿入手
多听多写
14.口语交际的基本心理过程包括()
倾听
表达
交流
15.语文课程具有()的特点
基础性
实践应用性
文学性
综合性
16.古代阅读教学的经验主要有( )。
认真选择阅读读物
培养阅读习惯
形成阅读期待
8.中国传统学习方法的特征是()。
依赖性
被动性
封闭性
个体性
9.()是说中国古代语文教学先教蒙学读物,集中识字。
先后顺序性
主辅配合性
融入性
启蒙性
10.语文知识包括()
社会语言
他人的言语经验
口头表达
个体言语规则
11.()的学习方法对语文教学过程施加了积极的影响。
自主
20.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语文教学采用先读书,后集中识字的办法来进行蒙学教育正确
9.中国语文教学,前半个世纪以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改革为主。正确
10.熟读是领悟的前提,只有在熟读的基础上才可能整体感知。正确
12.阅读是心理活动与语言活动的统一。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关于《错误》这首诗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3.0分)
A、诗人的浪子情怀
B、文化怀乡
C、对人生的迷惘
D、闺人思妇的闺怨诗
2、下列不属于现代诗歌语言的音乐美的是()。
(3.0分)
A、复沓
B、叠词
C、对仗
D、韵律性
3、下列不属于现代诗歌教学意义的表述有()。
(3.0分)
A、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B、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C、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D、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4、“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出自下列哪本书?() (3.0分)
A、《文心雕龙》
B、《论语》
C、《孟子》
D、《周易》
5、下列不属于高中语文教材中现代诗歌选文特点的有() (3.0分)
A、选文的经典型
B、作品的时代性
C、题材与作者身份的多元性
D、内蕴的丰美性
6、对“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中“甘心”的理解错误的是()。
(3.0分)
A、对母校的炽烈感情让诗人愿意永远与之相依相偎
B、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憧憬
C、呼应前文“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D、向往水草无拘、自在的生活
7、下面哪个选项不属于阅读教学的设计依据?() (3.0分)
A、要考虑学情
B、要尊重教材
C、要依据课程标准
D、彰显“语文性”
8、关于现代诗歌教学的意义表述不正确的是() (3.0分)
A、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B、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
C、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D、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9、下列关于平等对话中共享表述正确的是()。
(3.0分)
A、隐性对话不包含互相学习
B、问答属于隐性对话
C、对话分为显性对话和隐性对话
D、互相鼓励属于显性对话
10、下列不属于阅读的横向层级有() (3.0分)
A、阅读选择力
B、阅读识别力
C、阅读想象力
D、阅读思考力
11、与其他体裁的文体相比,现代诗歌具有以下优点() (3.0分)
A、丰富的表现形式和广泛的题材选择
B、秉承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精髓
C、熔铸了西方文艺思潮的影响
D、拓展了修辞手法的使用范围
12、对教师解读诗歌语言的要求是() (3.0分)
A、生动
B、鲜明
C、准确
D、平实
13、关于讲授《大堰河——我的保姆》的表述不正确的有()。
(3.0分)
A、指导学生把握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
B、体会作品富有流动性的画面美
C、注意艺术形式方面和描述性意象的讲解
D、理清脉络,体会作者深沉的感情
1、学生是学习中的主体,成长中的主体,发展中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必须走在学生前面。
(3.0分)
A、正确
B、错误
2、教师在设计导语时要“温故知新”,重点在通过“故”引向“新”上。
(3.0分)
A、正确
B、错误
3、诗歌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通过作者的情感引发学生的情感,从而找到这些情感的当下价值,达成对学生情感熏陶的目的。
(3.0分)
A、正确
B、错误
4、语文教学是透过言语所承载的内容来学习言语,非语文教学是透过言语去发现或获得言语所承载的内容。
(3.0分)
A、正确
B、错误
5、语文老师具体地感受以及体验文本的过程,其实是可以被其他人比如学生替代的。
(3.0分)
A、正确
B、错误
6、诗歌承担的情感最直接、最开放、最自由、最精致。
(3.0分)
A、正确
B、错误
7、坚持文本作者的创作主体性在先,所以不必考虑编选者是否赋予其新的价值。
(3.0分)
A、错误
B、正确
8、现代诗歌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学思维。
(3.0分)
A、正确
B、错误
9、在进行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设计时,要考虑学生的认知范围,但不需要内容的考虑深度与广度。
(3.0分)
A、错误
B、正确
10、语文教育中,想象力并不是很重要的。
(3.0分)
A、错误
B、正确
11、解放学生的前提就是解放教师。
(3.0分)
A、正确
B、错误
12、教师不需要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把注意点放在不同文体的差异上。
(3.0分)
A、正确
B、错误
13、老师指导学生朗读的时候,评价学生“读得真好”“读得不错”,对学生的朗读水平提高是很有帮助的。
(3.0分)
A、正确
B、错误
1、阅读教学常见的误区有哪些? (12.0分)
一、阅读教学忽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二、阅读教学中抽象概括多于具体形象。
三、长期的被动式接受课堂,导致学生们形成了思维惰性和思维惯性。
1、阅读迁移力 (5.0分)
在理解欣赏的基础上,通过想象、思辨和批判,达到阅读的最终目的,完成知识向能力的迁移,文本向实践的迁移,促进个性完美发展。
2、阅读想象力 (5.0分)
阅读想象力是人在已有形象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
比如当你说起汽车,我马上就想像出各种各样的汽车形象来就是这个道理。
因此,阅读想象力一般是在掌握一定的知识面的基础上完成的。
阅读想象力是在你头脑中创造一个念头或思想画面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