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减值准备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产减值准备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
作者:陈俊元
来源:《科学与财富》2015年第33期
摘要:尽管资产减值准则的不断更新,对企业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资产减值准则仍在一定程度上留有盈余管理的空间。本文对完善资产减值准则、抑制盈余管理提出了合理的对策建议。对辨析我国企业盈余管理行为,使投资者对它的投资行为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会计准则;资产减值;盈余管理
1引言
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始终是会计界关注的焦点之一。为了真实地反映企业资产的质量,《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将其适用范围从过去的八项扩大到全部资产,同时更规定了“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本文通过分析资产减值准则对盈余管理产生的影响,以突出压缩盈余管理在各个方面操作空间的必要性,找出合理控制盈余管理操作空间的方法,促进资产减值准则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2 资产减值准则与盈余管理的关系
会计准则本身的质量决定了其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会计准则的不完善能导致盈余管理行为的产生,盈余管理又会促进会计准则的完善与进步。只有会计准则本身存在漏洞或规范不健全的时候,盈余管理才能被管理层利用。
2.1 资产减值准备为盈余管理提供了现实可能性
首先,资产减值准备满足契约摩擦。契约具有不完备性,而企业的许多契约以会计盈余作为评估契约履行情况的依据。又由于资产减值会计选择权的存在,使减值的计提与转回存在一定的灵活性。
其次,资产减值准备满足信息不对称条件。会计人员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对此进行职业判断,因此增加了投资者的审阅难度,在我国现在证券市场发展不完善的情况下,投资者无法辨别资产减值准备中哪些是真正的减值,哪些是秘密准备。管理当局会拥有的一部分私人信息都不被投资者和其他信息使用者所知晓。
2.2 盈余管理推动了资产减值准备的发展与完善
资产减值准则通过对每一项资产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披露所做出一系列的规定,保证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限制了管理当局利用信息不对称操纵会计信息的自由,使资产减值准则日趋完善。我国资产减值准备理论的发展历程也反映了这种互动关系。资产减值政策的相继出台是具有强制性的约束机制,从资产减值会计的发展历程不难看出,每个具体准则出台都是建立在其有一定的基础之上的,或者为了修正会计方法对会计信息反映的不良影响,或者为了抑制盈余管理行为对会计盈余调节的负面影响。资产减值一经确定不得在以后期间转回,以防止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
3 资产减值准备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3.1资产减值准则对盈余管理的遏制作用
(1)已计提减值不允许转回压缩盈余空间
资产减值会计准则中的不允许转回,压缩了会计盈余管理空间,有利于制约盈余管理行为。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规定,资产的减值准备一经计提,不得在企业继续持有期间转回计入损益,只允许在资产处置时再进行处理,减少了企业利用减值准备的计提和冲回在各会计期间之间调节利润的可能性。有效遏制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调节会计盈余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盈余管理的空间。
(2)提高信息披露要求制约盈余行为
准则“发生重大资产减值损失的,应当在附注中披露导致每项重大资产减值损失的原因等相关信息。这样的规定增强了对信息披露要求的力度,将更完整真实的信息披露出来,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其披露范围,限制企业任意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手段,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使报表使用者更好地判断公司经营状况和报表信息的可靠性。
(3)减少计提随意性制约盈余行为
减少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随意性有利于制约盈余管理行为。现行的会计准则对计提时间作了明确说明,明确在“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当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对于发生了减值的应当计提减值准备。这一现行的规定遏制了上市公司中期不计提减值准备而在年末一次计提的行为,有助于投资者及时了解和预测上市公司的真实业绩,以便于其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现行的准则还规定,除商誉外,只有当资产存在减值迹象时才需估计其可收回金额,进而判断其是否发生了减值、是否需要确认一项损失,减少了上市公司计提减值准备的随意性,制约了盈余管理的行为。
3.2 资产减值准则仍留有盈余管理空间
尽管准则在某些方面缩小了盈余管理的空间,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资产减值准则也是有两面性的,目前在我国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现行的资产减值会计准则并不会大幅度降低企业会计盈余管理水平,在某种程度上也为盈余管理提供了一定的空间。
(1)变更折旧方法给盈余管理提供了空间
资产减值会计准则规定,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的改变应当作为会计估计变更,采用未来适用法处理,不再进行追溯调整。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变更不再追溯调整,使得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变更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来进行盈余管理。
(2)职业判断给盈余管理提供了空间
与旧政策相比,资产减值准则在减值迹象的判断及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等方面都要求企业会计人员做出准确的职业判断,会计人员的个人主观判断空间大大增加,为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创造了条件。现行的会计准则规定了资产是否发生减值迹象,首先就要估计其可收回金额,再看可收回金额是否低于账面价值。要估计资产公允价值就要赋予会计人员足够的职业判断,从而涉入很多人为因素,而每个人都是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所以公允价值很可能并不公允,而成为上市公司进行会计盈余管理新的工具。
(3)资产减值的信息披露方面
在新会计准则落实过程中,对于信息透明度的披露提出了新的要求,它必须要全面对企业相关事实与数据的分析进行披露和减值,但在这个方面依旧存在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新会计准则对资产公允值以及相关处置费用的计量方式都要进行明确,对于“重大资产减值”的判断标准,准则中没有作明确具体的阐述,也没要求披露对“重大资产减值”的财务影响。资产减值披露没有包含每一项资产,信息披露不够完整,没有体现出最本质的内容,仅仅是形式上的要求,达不到运用信息披露来限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要求。
总之,在企业盈余管理预防的过程中,资产减值政策的落实是非常关键的要素,是能够提升企业客观认识收益的关键,也可以更加客观、公正的将财务状况反映出来,目前所通用的减值准则不但要与国际会计标准相适应,同时还要结合本国经济发展现状,对企业行为进行全面规范,使得盈余管理作用无法得到最大发挥。从长远角度来看,治理盈余管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因此也难以避免新会计准则在落实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和纰漏,这些问题对上市公司运用资产减值政策留有了极大的操作空间,但是这需要准则制定者与不断出现的新问题相互结合,进行完善,从而保障经济市场的稳定。而上文资产减值准备对盈余管理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进而能够看到两者之间的关系密切,实际过程中必须要全面细致的进行分析并应用。
4 完善资产减值准则抑制盈余管理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