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交互作用论
第七章社会学习理论
第七章社会学习理论本章学习目标1.了解社会学习理论的意义2.掌握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3.掌握观察学习的过程4.学会用社会学习理论的思想指导学习本章概述本章介绍了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思想以及代表人物艾伯特·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提出了交互决定论、观察学习等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以人、环境和行为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观点为基础,强调观察学习的重要性,并指出人的符号表征能力是观察学习的前提保证,同时也认为人的认知调节能力对思想和行为的产生有很大作用。
但总体讲,社会学习理论其着重点在于强调社会因素对人类学习的重要性。
学习自我效能感调查问卷同学们,为了了解你们的自我效能感,请参与本次调查。
你的回答只反映你对相关问题的基本看法或做法,没有好坏对错之分。
谢谢合作!问卷共有10个描述,每个描述有四个选项供选择。
请认真阅读每一个描述,选择与你的认识或情况最接近的一个选项,将对应的数字填在后面的括号中。
1= 完全同意(或完全符合)2= 部分同意(或部分符合)3= 不太同意(或不太符合)4= 完全不同意(或完全不符合)例如:我对自己的学习充满信心。
( 2 )1.我觉得凭我的能力可以学好大多数的功课。
()2.有的时候遇到一个难题,我并没想混过去算了。
()3.我在大多数考试前不会担心自己可能会考不好,对考试有把握。
()4.我在学校还是能做到努力学习的。
()5.如果我不想让自己的学习成绩太差,我就有办法做到。
()6.考试后,我不会因为自己成绩不理想而长时间的心神不宁。
()7.当老师在学习上批评我时,我会尽快想办法改正。
()8.当其他同学学习比我好时,我相信我今后会超过他们。
()9.总的说,我还是能够把握自己的学习的。
()10.我对自己的学习充满信心。
()11.对我来说,坚持英语学习信念和达成目标是轻而易举的。
()12.有英语学习困难时,我通常能想到一些应付的方法。
()13.当成绩不理想时,我能够有效地激励自己。
交互作用论
交互作用论**交互作用论**交互作用论是一种心理学理论,主张人类的行为是由个体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所塑造的。
这一理论强调了个体与环境之间的互动以及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认为人的行为是受到外部环境刺激的影响,并且通过个体自身的主动作用来做出回应。
在交互作用论中,个体被视为一个活跃的主体,具有自主选择和主动适应的能力。
个体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并不是简单的单向关系,而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调整的过程。
换言之,个体与环境之间的互动,是双方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而不是单方面的被动接受或主动影响。
交互作用论注重个体对环境的感知和理解,以及个体在此基础上做出的反应。
个体的行为不仅取决于外部环境的刺激,还取决于个体对环境的认知和评价。
因此,个体在不同的环境中可能产生不同的行为反应,这种情况在交互作用论的观点中被非常重视。
交互作用论的核心理念是人类行为是由个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的。
个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不仅仅是单独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因此,了解个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行为的发生和发展。
在实际应用中,交互作用论的思想为心理学领域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
通过研究个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机制,为个体的心理健康和行为干预提供更加有效的理论支持。
需要指出的是,交互作用论并不认为个体与环境之间是平等的,而是认识到个体和环境之间的互动是不平衡的,并且双方之间存在着不可逆转的影响。
因此,在理解和应用交互作用论时,需要考虑到个体和环境之间的力量对比和关系稳定性。
总的来说,交互作用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认识和理解人类行为的视角,强调个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塑造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深入研究和应用交互作用论,可以更好地揭示人类行为背后的机制,并为个体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为全面和深刻的解释。
第七章交互作用论
第七章交互作用论交互作用论是一种社会学理论,它强调个体之间相互影响的重要性。
这个理论认为,社会行为和社会结构是个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在这个理论中,个体不再被视为孤立的个体,而是作为一个社会网络中的一部分来被研究。
交互作用论强调个体的行为是根据其与他人的互动而产生的。
个体通过与他人进行社交互动来建立社会关系,并从这些关系中获取所需的信息和资源。
这些互动还可以影响个体的价值观、态度和行为方式。
交互作用论认为,个体的行为和社会结构是通过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不断地调整和塑造的。
交互作用论的一个基本假设是,社会行为是通过符号交流来实现的。
人们通过语言、姿势、眼神等方式进行非言语和言语交流,并通过这些交流来理解并解释他人的行为。
符号交流不仅仅是信息传递的手段,它还可以表达情感、传递意义和建立关系。
因此,交互作用论认为个体通过符号交流来建立社会关系,并通过这些关系来调整和塑造自己的行为。
另一个重要的观点是,个体的行为是基于其对他人的期望和对他人行为的解释。
个体不仅要理解他人的行为,还要通过对他人行为的解释来决定自己的行为。
因此,交互作用论认为,个体的行为是基于对他人行为的理解和解释的。
这种解释是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了解他人的动机和与他人进行交流来获得的。
交互作用论强调个体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和彼此影响的复杂性。
个体在互动中相互依赖,彼此影响。
在这个过程中,个体通过社会交互来塑造彼此的行为和态度。
因此,交互作用论认为,个体的行为是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来塑造的。
交互作用论还强调社会结构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社会结构是指人们在社会互动中所处的社会地位、角色和规范。
社会结构可以限制和规范个体的行为,也可以为个体提供机会和资源。
个体在社会互动中根据社会结构的规范和期望来行动,并通过行动来改变和塑造社会结构。
总的来说,交互作用论认为,个体的行为是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来塑造的。
个体通过符号交流与他人建立社会关系,并通过这些关系来获取信息和资源。
管理学第七章第三节
• 菲德勒认为普遍适用于各种情境的领导模式并不存 在,相反,在不同的情况下都有可能找到一种与特 定情境相适应的有效的领导模式 • 认为领导工作面临的情境具体可分解为:
•
• •
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 (好坏) 工作任务结构(明确、不明确) 领导者的职权大小(强弱)
• 菲德勒根据这三种情境因素的不同组合,归纳出8 种不同类型的环境条件;并认为:
1、当任务不明或压力过大时,指示型领导带来更 高的满意度
2、当下属从事结构化任务时,支持型领导会带来 更高的工作绩效和满意度 3、对高智力或者经验丰富的下属,指示型领导可 能被视为累赘 4、组织中的正式权力关系越是明确,越官僚化 , 领导者应展现支持型行为,降低指示行为
第三节
领导权变理论
没有一种普遍适用的“最好的” 领导理论和方法,领导行为效果的好 坏,除了领导者本人的素质和能力外, 还取决于诸多客观因素,如被领导者 的的特点、领导的环境等,它们是诸 多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
这个观点可用公式表示如下:
领导=f (领导者、被领导者、环境)
因此,没有一种“最好的”领 导行为。一切要以实践、地点、条 件为转移,这便是领导的权变理论 的实质。
菲德勒认为:领导行为是和 该领导者的个性相联系的,所 以领导者的风格或领导方式基 本是固定不变的。当一个领导 者的风格或方式与情境不相适 应时,解决的办法是:改变情 境,使之与领导风格相适应。
二、领导的生命周期理论
此理论首先由卡曼提出,后由赫 塞Paul Hersey)和布兰查德 (Kenneth Blanchard)进一步 发展。 这是一个重视下属的权变理论。 他们认为,依据下属的成熟程度 选择正确的领导风格会取得领导 成功。
基本的路径——目标理论模 型如下图所示。路径——目标理 论提出了两类情境或权变变量作 为领导行为——结果关系的中间 变量。领导人的行为会影响下属 的工作动机,而个人和环境特点 也会影响这种关系的性质。
交互作用论
交互作用论交互作用论是社会学和心理学中的一个理论框架,强调人与人之间互动和彼此的影响。
该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和思维受到社会环境和其他人的影响,我们的行为和思维是通过与他人互动中不断演化和塑造的。
交互作用论的核心观点是,人的行为和思维是通过与他人和环境互动而产生的。
在这个理论框架中,人被视为一个社会性存在,我们的行为和思维主要是通过和他人的交流和相互作用来实现的。
因此,我们的行为不仅是个人选择的结果,还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
交互作用论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实现,例如通过语言交流、非语言交流和身体接触等。
通过这些交互,我们能够形成和维持社会关系,并共同创造社会现象和文化。
交互作用论指出,我们的个体发展和个性形成是通过与他人的交互和社会化过程实现的。
在交互作用论中,个体不再被视为一个独立的自我存在,而是被认为是一个社会性存在。
我们的行为和思维是通过与他人的交互中不断演化和塑造的。
交互作用论强调,社会因素对我们的行为和思维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我们不能只关注个体内部的因素,还应该考虑社会环境和他人对我们的影响。
交互作用论还指出,交互关系是动态的,不断变化和发展的。
人与人之间的交互是一个相互作用和互动的过程,我们的行为和思维会随着交互的进行而发生变化。
人们的社会角色和身份也是通过与他人的交往中逐渐形成和演化的。
此外,交互作用论还强调了社会互动的重要性。
在社会互动过程中,人们通过相互交流和分享信息来实现知识的建构和共享。
在这个过程中,个体的思想和行为将被社会化,人们逐渐形成共同的观点和行为准则。
总的来说,交互作用论是一个重要的理论框架,用于解释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彼此的影响。
它强调人的行为和思维是通过与他人的交互中产生的,不仅受到个体内部因素的影响,还受到社会环境和他人的影响。
交互作用论的理论观点对于理解社会行为和社会关系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交互作用的基本观点
交互作用的基本观点交互作用是人类社会中的一种重要现象,指的是个体之间在交往和互动中所产生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不同个体之间的交互作用可以是言语上的、身体上的、情感上的或者是无声的,它们共同构成了社会的基本元素。
交互作用的基本观点如下:1.交互作用是社会的基本单位:交互作用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单位,社会的存在是通过人们之间的交互行为而形成的。
人类无法独自生存,只有通过与他人的交互作用才能满足各种需求,发展自己的能力,并实现个人和共同的目标。
因此,交互作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交互作用是社会行为的基础:交互作用不仅是社会的基本单位,也是社会行为的基础。
人们通过交流和互动来表达自己的意愿、分享信息、获取支持和建立关系。
交互作用可以包括语言交流、身体语言、非言语行为等各种形式,这些行为是人们在社会中行动的依据,并决定了人们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角色。
3.交互作用是社会变迁和发展的驱动力:交互作用不仅可以维持社会的稳定,还是社会变迁和发展的驱动力。
在交互作用中,人们不仅会传递信息和知识,还会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行为,从中获得新的经验和技能。
通过不断的交流和互动,人们可以进行合作、创新和适应环境的需求,推动社会的变革和进步。
4.交互作用的效果受到固定因素和可变因素的影响:交互作用的效果不仅受到个体的固定因素,如性别、年龄、职业等因素的影响,还受到可变因素,如环境、情绪、动机等因素的影响。
通过交互作用,人们可以改变自己的观念、态度和行为,也可以对他人的观念、态度和行为产生影响。
因此,交互作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不仅受到固定因素的制约,也受到可变因素的影响。
5.交互作用的质量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交互作用的质量直接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良好的交互作用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合作和信任,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创造力,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反,交互作用的质量低下可能导致误解、冲突和疏离,削弱社会的凝聚力和发展潜力。
因此,提升交互作用的质量是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任务。
交互作用理论
交互作用理论人际交互作用理论是指人们之间在社会环境中的相互作用过程,它是研究人类思想、行为和社会环境之间动态关系的综合科学,它将非常复杂的社会因素划分成若干具体的概念,这些概念用来描述和解释人们面对社会环境时的行为。
人际交互作用理论的发展始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当时正值行为主义和结构主义相互冲突的时候。
行为主义者认为,社会环境中所有的行为都是有意识的,而结构主义者则认为,社会环境是由既定的结构形成的,人们所做的事情无非是再现这种结构。
然而,人际交互作用理论将这两种观点结合起来,它认为人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可能同时受到既定的结构和有意识的行为的影响,人们之间的交互是双向的,他们之间同时既受到来自社会环境的影响又在改变它。
人际交互作用理论的研究贯穿了哲学、心理学、实验社会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人际交互作用理论的主要学者包括金斯堡、泰勒、弗洛伊德、胡克和凯尔斯等。
这些学者认为,要理解人们之间的交互,首先必须要了解他们对自己和社会环境的认识,以及他们之间的情感、思想和行为的交互。
人的行为与情感都受到环境的影响,环境也相应地被人的行为和情感所影响。
人际交互作用理论的核心思想是“角色”(role)論,这是由弗洛伊德、胡克和凯尔斯提出的,根据角色論,每个人都有定义清晰的角色,有特定的任务要完成,必须遵守特定的规则和规则,从而实现人际交互。
角色可以是社会、文化或个人所赋予的,也可以是某种行为任务。
因此,人际交互作用理论突出了人们在交互过程中的行为角色。
另外,它也重视人们之间的“共情”,共情指的是人们之间对对方行为的理解,理解能够创造积极的效果,强化积极的行为,反之也是如此。
人际交互作用理论揭示了人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它让人们理解到社会结构与个体行为之间的联系,还分析了人们之间的交互过程,研究了社会沟通、社会整合和社会影响等社会现象。
第七章交互作用论
第一节
社会文化与人格的交互作用论
马林诺夫斯基
弗兰兹.鲍亚士 本尼迪克特 米德
二、林顿和卡丁纳的文化与人格相互作用论
1.对文化的理解
他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必须开始于人的生物学特征。” 为此,他提出了“文化与人格相互作用理论”,强调了人 格在文化创造和变迁中的能动作用,认为人格是文化的产 物,又是文化的创造者。
他是根据人际关系的特点来划分人格发展的六个阶段的。① 婴儿期,从出生到语言能力成熟。②儿童期,从语言能力成 熟到学会寻求玩伴。③少年期,从寻求玩伴到亲近同性同伴。 ④前青春期,从同性亲近到生殖欲成熟。⑤青春初期,从生 殖欲到情欲行为的模式化。⑥青春后期,与特定异性建立稳 定的关系。经过以上六个阶段,个人便进入成人期,发展成 为一个真正的人。
2.自我系统
个体为了消除焦虑,就会形成一种具有防御功能的自我觉 知系统或一套衡量自己行为的标准,这就是自我系统。
自我系统最早形成于与母亲或抚养者的关系,是在母亲的 赞许或责备的互动交往中逐渐塑造形成的。
3.人格化
人格化是指个人在追求生理需要和减少焦虑的经验中对自己、 他人及各种事物所形成的具有态度倾向性的形象。包括对自 己人格化,对他人人格化,对某种观念人格化。
沙利文的人际关系人格理论从不同的方面对人格 作了论述,需要和焦虑是人格发展的动力,动能 和自我动能是人格的行为方式,自我系统是人格 中的自我评价系统,人格化是世界在个人心中的 形象,他还对人格的成长历程按年龄阶段作了描 述,对人格的研究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第三节 环境的作用
社会学家C.N.Cooley(1864-1929)认为,“人格 是社会的产物,只能通过社会互动产生”。
马克萨斯人
太平洋的波利尼西亚,男女比例失调,婚姻制度是一妻多夫制。 妻子把大部分时间花在打扮自己和满足几个丈夫的需要上,为 此甚至不给哺乳期的婴儿喂奶。孩子主要由母亲的大丈夫和小 丈夫照料。成人对孩子基本上放任不管,缺乏基本的纪律要求。 性行为也不受限制。 孩子得不到来自母亲的爱和安全感,依恋对象是父亲或别的男 人,而且从小就产生了对女人的恐惧和憎恨。男人间表现出较 多的团结合作,女人间则表现出较多的相互嫉妒。虽然没有性 压抑,但仍有神经症。 与这些基本人格结构相对应,在马克萨斯的民间传说中,女人 被描绘成恶毒、黑心的剥削者;她们吃人,抢夺儿童的食物。 没有类似俄狄浦斯的神话,却有类似厄勒克特拉(恋父杀母) 的传说。
第七章 群体中的相互作用
1、社会助长:我们是怎样受在场影响的?
特里普利特(Triplett,1898):自行车手在一起比赛时, 他们的成绩要比各自单独和时间赛跑时的成绩好
早期社会心理学Allorp1920年研究
实验目的: 要求被试根据所给的词汇(如建筑、实验 室),在纸上尽可能地写出相关的词汇。
实验设计:
实验共分三次,每次要求被试必须在一分钟内 完成,其中有独立完成的,和另外两个人在场完成 的。
2、群体的特征
(1)共同目标
这是群体形成的先决条件和原因,也是群体的重 要特征。 (2)结构和规范 群体是有组织化的人群,每一个成员在群体中都 占据一定的位置,执行一定的角色,承担一定 的义务并享有一定权利。 (3)归属感和交互作用 群体成用。
人多好办事?
(二)社会惰化
1、社会惰化:他人在场使我们放松 19世纪80年代,法国农业工程师林格曼 (Ringlemann,1913)发现:在团体拔河中集体 所付出的努力仅有所有个人单独努力之总和的一 半。这种现象我们称为社会惰化(懈怠)。
用力的方向和时间?
社会惰化(social loafing):又称为社会懈怠或社 会逍遥,是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个事情时,个人所 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
3、群体决策理论
(1)社会决策图式理论
关于如何将成员的个体选择整合为群体决策的社会决策模 型,是关于个人影响力在群体决策整合过程中如何发挥 作用的理论。
3、群体决策理论
(2)群体决策的信息取样模型 斯达塞 群体中决策形成前有关决策的信息在成员中 的分布情况,会对讨论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并可能产生多种形式的偏差: 一是分享信息偏差; 二是偏好误差。
二、群体决策
(一)群体决策 (二)群体极化 (三)群体思维
小学教育心理学第七章:建构主义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户外探索
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中的建构主义与人本 主义学习理论的意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 积极心理状态
学生通过主动学习和合作 学习,培养积极心理状态 和自信心。
2 全面发展
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理论 强调个体需求和兴趣,促 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 应对挑战
学生通过解决问题和探索 实践,培养应对挑战的能 力和创造力。
建构主义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比较
建构主义
学生主动构建知识 社会交互作用
人本主义
关注个体需求和人格发展 鼓励自主性和创造力
小学教育中的建构主义与人本主义学习理 论的实践
教学活动 工作坊
学生在小组中合作,设计和实施自己的教学活动。
科学实验 探究
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索科学世界,培养探究精 神。
阅读与写作
实践,提升学习效果。
3
合作学习
学生在小组中合作,共同构建知识和解 决问题。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教育应用
个体化教学
根据学生的个体需求和兴趣设计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教学活动。
情感支持与关怀
教师要给予学生情感上的支持和关心,营造积极的学习环境。
启发式教学
教师通过提出启发性问题和情境,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
小学教育心理学第七章: 建构主义与人本主义学习 理论
建构主义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是小学教育心理学中的重要概念。本章将介绍 这两种学习理论的基本概念、教育应用以及在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中的意义。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概念
1 知识的建构
学生通过与现实世界互动,主动构建新知识 和理解。
2 社会交互作用
学生通过与他人合作和讨论,促进学习和思 维的发展。
交互作用资料
交互作用在日常生活和社会关系中,交互作用是一种普遍存在且至关重要的现象。
它涉及个体、群体和组织之间的互动,通过信息交流和行为反馈产生影响和结果。
交互作用可以发生在各种不同的情境和层面上,在人际关系、商业活动、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交互作用的基本概念、影响因素以及如何有效地管理和利用交互作用。
交互作用的定义交互作用指的是两个或多个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
在社会学和心理学领域,交互作用一般指个体之间的互动和沟通,包括言语交流、非言语交流以及行为反馈。
在生态学和生物学领域,交互作用可以描述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捕食关系、共生关系等。
交互作用的类型个体层面的交互作用在个体层面,交互作用主要包括人际关系和群体动态。
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作用可以通过语言、表情、肢体语言等方式进行,影响彼此的情绪、态度和行为。
在群体动态中,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影响整个群体的文化、规范和发展方向。
组织层面的交互作用在组织层面,交互作用包括内部成员之间的协作和沟通,以及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互动。
组织内部的交互作用影响着组织的效率、创新和文化氛围,而组织与外部环境的交互作用则决定了组织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交互作用的影响因素交互作用的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情境、参与方的特征、沟通方式等。
在交互作用中,情境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不同的情境可能引发不同类型的交互作用。
参与方的特征也会影响交互作用的效果,包括个人的性格、文化背景、经验等。
此外,沟通方式的选择也会对交互作用产生重要影响,有效的沟通方式有助于促进良好的交互作用。
管理和利用交互作用有效管理和利用交互作用对于个人、组织甚至整个社会都至关重要。
在人际关系中,积极主动地与他人互动和沟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是促进良好交互作用的关键。
在组织中,建立良好的内部沟通机制、强化团队合作精神以及与外部利益相关方进行有效互动,能够提升组织的绩效和竞争力。
综上所述,交互作用是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它影响着个体的成长、组织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
[教育学心理学]第七章交互作用论
是塑造一个社会的基本人格结构的基础, 包括家庭组织、群体结构、基本规范、哺乳方式、对小孩的关怀或忽视、大便训练、
性的禁忌、谋生技能等。
次级制度(Secondary institution)
是基本人格结构的投射物, 包括民间传说、宗教信仰、仪式、禁忌系统、思维方式等等,以及一些相关的技术
分析其所处的社会环境与个人独特的早期经验,才能得到比较完整的理解。
(三)人格投射与文化的次级制度
人又是文化的创造者:具有基本人格结构的人能够创造和影响次级制度 或适应性文化。
卡丁纳
基本人格结构通过投射作用产生神话、宗教等次级制度。
投射作用:主体无意识地将自己的过失或不能满足的欲望归咎于外部事物,以便 减轻内心焦虑的过程。
本尼迪克特
(Benedict,R.F.1887一1948)
在北美研究美国的印第安民俗和宗教。 本尼迪克特深信
文化塑造和改变着人格 而不是本能。
《文化模式》
通过对原始部落文化的人格类型的划分与描述,试图说明每一种文 化都可以归纳出一种与其文化相应的主导性的人格类型 。
米德
(Mead,M.1901—1978)
(投射作用使得个体总是趋向把对认知对象评价判断成与自己相类似,总是 将自己的主观感受,主观经验“先入为主”地来认知评价他人)
评价
林顿和卡丁纳的文化与人格相互作用论强调了文化 因素特别是社会的初级制度对人格形成的决定作用
对弗洛依德的本能论进行了重要的修正 也避免了包亚士过于简化的文化对人格的单一决定论。 其理论为人格与社会文化关系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启示和
经典民族志模式
人类学家到一个田野点上进行调查,把观察 到的地方的人民的生活方式记录下来
交互作用论的概念
交互作用论的概念交互作用论(interactionism)是一种社会学理论,强调个体之间通过社会交往和互动来共同构建社会现实。
这一理论认为,社会现实并非客观存在的事物,而是通过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产生和维持的。
交互作用论的核心理念是,人们通过相互交往和互动来共同创造和定义他们所处的社会世界。
个体在社会关系中相互影响和作用,通过互相交流,通过符号和符号系统建立共同意义。
交互作用论强调了个体在社会化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关注个体在不同社会背景下的行动和互动,以及这些互动如何影响和塑造个体的行为和意义。
社会交互是交互作用论的基本概念之一。
它指的是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
社会交互可以包括人际交往、语言沟通、社会角色扮演等形式,它们是社会成员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理解和共享意义的重要途径。
在社会交互中,个体通过互动来建立彼此的认同和共识,从而塑造和维持社会现实。
另一个重要的概念是符号互动。
符号互动是指通过符号和符号系统进行的交际互动。
符号可以是语言、动作、表情、物品等,它们都具有象征性的意义。
个体通过使用和解释符号来理解彼此的行为和意图,并根据这些共同理解来互动。
符号互动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符号的意义是在相互互动中不断建构和重构的,因此符号互动是一种动态的过程。
交互作用论认为,社会现实是由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互动来共同构建的。
个体的行为和意义不是单纯由内在因素决定的,而是与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密切相关的。
交互作用论关注个体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强调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对于个体来说,通过参与社会互动,他们不仅获得了社会化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还为自己的个体身份和角色赋予了意义。
交互作用论的概念为我们理解社会现实的建构提供了一个重要的途径。
它强调了个体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突出了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
通过交互作用论的视角,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个体在社会中的行为和意义,进而促进社会交往的理解和人际关系的建立。
交互作用的基本观点
交互作用的基本观点1. 什么是交互作用交互作用是指在互动过程中,各方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现象。
在不同的领域和层面上,交互作用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无论是在社交关系中的人际交往,还是在自然界的物质反应中,交互作用都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2. 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作用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作用是社会交往中最基本的形式。
在人际关系中,交互作用体现为沟通、互动、合作等行为。
交互作用的方式和结果不仅受到个体的智力、情感、意愿等因素的影响,还受到社会环境、文化背景等外部因素的制约。
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作用既可以促进互相了解和理解,也可能引发矛盾和冲突。
社交媒体的兴起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作用得到了更广泛和便捷的展开。
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人们可以进行网络互动、信息分享、意见交流等。
这种虚拟的交互作用不仅加快了信息传递的速度,也降低了沟通的门槛。
然而,社交媒体上的交互作用往往缺乏面对面的沟通和身体语言的交流,容易导致信息的误解和沟通的不畅。
3. 交互作用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交互作用在科学研究中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领域。
例如,在物理学中,交互作用是描述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重要概念。
在化学反应中,化学物质之间的交互作用决定着反应速率和反应产物的形成。
在生物学研究中,交互作用是解释生物体间相互影响的关键。
细胞内的分子之间通过信号传导等机制进行交互作用,调节生物体的生理功能和发育过程。
生态学研究中,交互作用描述了物种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进一步影响着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多样性。
社会科学中的交互作用尤为重要。
社会学通过对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作用进行观察和研究,揭示了社会中的规律和模式,如群体行为、社会网络和组织结构等。
经济学研究市场中买方与卖方之间的交互作用,探讨供需关系和价格形成的机制。
4. 交互作用的影响因素和效应交互作用的效应取决于参与交互的个体特征、外部环境和交互过程本身。
个体的性格、态度、价值观等特征影响着个体在交互中的行为和表现。
外部环境的因素包括社会文化、经济制度、政治体制等,决定了交互的场域和规则。
交互作用的基本观点
交互作用的基本观点交互作用的基本观点交互作用是指两个或多个物体或系统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在自然界中,交互作用是普遍存在的,例如地球和月球之间的引力作用、植物之间的竞争关系等。
在人类社会中,交互作用更为复杂和多样化,包括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合作竞争等。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交互作用的基本观点。
一、交互作用的定义及特点1. 定义:交互作用是指两个或多个物体或系统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过程。
2. 特点:(1)双向性:交互作用是双向性的,即两个或多个物体或系统之间相互影响,不存在单向性。
(2)动态性:交互作用是动态变化的,随着时间变化而发生变化。
(3)复杂性:由于涉及到多种因素和因素之间相互影响关系,所以交互作用具有复杂性。
二、不同学科对于交互作用的研究1. 生物学角度:生物学研究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的交互作用,例如食物链、竞争关系等。
2. 社会学角度:社会学研究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作用,例如社会网络、社会关系等。
3. 经济学角度:经济学研究市场中各个经济主体之间的交互作用,例如供求关系、价格变化等。
4. 心理学角度:心理学研究人与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例如认知、情感等。
三、交互作用对于个体和组织的影响1. 个体层面:(1)认知影响:个体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合作,可以获得更多信息和知识,从而对自身认知产生影响。
(2)情感影响:个体之间的情感联系可以促进相互支持和合作,从而提高幸福感和生活质量。
(3)行为影响:个体在与他人进行交往时,会受到他人行为的影响,从而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
2. 组织层面:(1)协同效应:组织内部成员之间通过协同合作实现共同目标,在此过程中可以发挥出协同效应。
(2)竞争效应:组织之间的竞争关系可以促进组织内部的创新和发展,从而提高组织竞争力。
(3)合作效应:组织之间通过合作共同实现目标,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生产力和效率。
四、交互作用对于社会发展的意义1. 促进经济发展:交互作用在市场经济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第七章 交互作用论
阿洛人
东印度群岛,男人负责供应肉食,女人负责供应蔬菜。当母 亲在田间种植蔬菜时,婴儿被留在村子里。吃奶或进食方面 的挫折贯穿于整个童年。对孩子的训练不系统,在说话、走 路、排便等方面都是如此,这体现了对孩子成长的忽视。而 且奖惩标准不明,前后矛盾。同一种行为,有时得到赞许, 有时得到惩罚。 这些初级制度对个人造成严重的人格整合失调。阿洛人疑心 重、焦虑不安,缺乏信心和自重,经常用谎言和诡计诈骗他 人。 相应地,在民间故事中,最常见的主题是因父母而导致的挫 折和对父母的仇恨。在阿洛人的宗教中,没有理想化的神灵。 神不能给人安慰,不能满足人希望得到奖赏的愿望。也没有 积善得福的观念。
三、沙利文的人际关系论
1.人格的定义
沙利文强调“人格永远无法与个人生活于其中并因此具有其 本质的人际关系的背景相脱离”。他认为,人格是在人际情 景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是人际关系相对持久的模式,是一 个人在与人相处的社会情景中经常表现出来的生活方式。 人格是一种类似于物理学的能量系统。能量的积累代表紧张, 能量转换或动能的结果使人消除紧张。紧张是需要的表现, 需要产生于人际环境的能量失衡,它驱使有机体通过能量转 换以恢复平衡。需要得不到满足产生焦虑,焦虑也是在人际 关系中发生的,儿童最初的焦虑来自与母亲的关系。
红卫兵
知识青年
80后
90后
社会阶层对人格的影响
对个人社会阶层的区分主要取决于个体所拥有的物质财富 和与之相关的其他因素,如社会声望(职业地位)、受教 育程度、机会以及对自己生活的控制程度。
研究表明,在保守— 激进这一人格维度上,不同的社会 阶层有显著的差别。商人多半较保守,劳动者则多半激进。 有研究表明,低阶层的人是“追随冲动的”,高阶层的人 则是“克制冲动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卡丁纳主张使用制度这一术语
(一)文化与制度
初级制度(Primary institution)
是塑造一个社会的基本人格结构的基础, 包括家庭组织、群体结构、基本规范、哺乳方式、对小孩的关怀或忽视、大便训练、
性的禁忌、谋生技能等。
次级制度(Secondary institution)
是基本人格结构的投射物, 包括民间传说、宗教信仰、仪式、禁忌系统、思维方式等等,以及一些相关的技术
投射的效果
投射的消极作用
如个体在社会认知中的心情是愉快的,则对他人表情的认知判断将趋向是肯 定性质的, 若个体的心情是不愉快的,则对他人表情的认知判断将趋向否定性质的。
投射的积极作用
投射作用会使个体在对确实与自己相类似的人进行社会认知时,对客体的评 价判断会更加地轻易、更加地精确、更加的到位 (投射作用使得个体总是趋向把对认知对象评价判断成与自己相类似,总是 将自己的主观感受,主观经验“先入为主”地来认知评价他人)
初级制度是个人在童年期时就必须面临的基本规范,对初级制度的适应塑造了基 本人格结构,已经形成的基本人格结构反过来又对文化施加影响,产生次级制 度。
(二)基本人格结构与早期经验
林顿和卡丁纳:人格是个人心理过程和心理
状态的有组织的集合。
人格是文化制度与人的需要相互作用与相互适应
关系中形成的
(二)基本人格结构与早期经验
人格化——是指个人在追求生理需要和减少焦虑的经验中对 自己、他人及各种事物所形成的具有态度倾向性的形象。包 括对自己人格化,对他人人格化,对某种观念人格化。
沙利文强调人际关系在人格发展中的重要性,强调 人的可塑性。他根据人际关系的特点将人格发展划 分为六个阶段:
婴儿期,从出生到语言能力成熟。 儿童期,从语言能力成熟到学会寻求玩伴。 少年期,从寻求玩伴到亲近同性同伴。 前青春期,从同性亲近到生殖欲成熟。 青春初期,从生殖欲到情欲行为的模式化。 青春后期,与特定异性建立稳定的关系。 经过以上六个阶段,个人便进入成人期,发展 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人际关系论
沙利文主张把人格放在人际关系中去研究。
他强调“人格永远无法与个人生活于其中并因 此具有其本质的人际关系的背景相脱离”。认 为,人格是在人际情景中形成和表现出来 的,人格本身就是一种相对持久和稳定的人 际交互作用模式。
把人格看成是类似于物理的能量系统: -动能:是相对持久的能量转换模式,这种模式重复 出现,成为有机体的生存特性。动能体现了一个人 处理人际关系的特点。沙利文将动能视为描述人的 行为或人格的最小单位。 -能量转换: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作用的行为,它既可 以是外显的,也可以是内隐的。 -自我系统:个体为了消除焦虑,形成的一种具有防 御功能的自我觉知系统或一套衡量自己行为的标准
文化: 有组织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习惯化规范,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技 术,以及人们对待出生、成长、发展、衰老、死亡的习惯化的态度等等 (林顿和卡丁纳)。当这些规范、技术、态度具有持续性和传播性时, 就是文化。
不论在任何的社会中,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如家庭组织、血缘、规范、凝 聚力、生活目标等。 不仅是个人适应外部世界和社会生活的有效工具,同时也是社会延续和社会 平衡的有效工具。 一方面促进了个体的发展,同时又为个体的需要制造了许多限制,制约着个 体的发展。
研究曾一度集中于原始社会青春期的性心理与性行为
以检验人格是如何被文化塑造的。
专著《萨摩亚人的成年-为西方文明所作的原始人类的青年 心理研究 》
第一次为包亚士的文化决定论提供了确凿而具体的论据。
启示:
生物的因素并不是决定两性心理与行为差异的决定性因素, 相反,社会文化因素在更大程度上决定着两性角色行为与人格类
既是一种研究方法,也是一种文化展示的过程与结 果
经典民族志模式
人类学家到一个田野点上进行调查,把观察
到的地方的人民的生活方式记录下来
透过对部落社会的细部刻画,来说明社会整
体和文化全貌
经济交换关系/家族制度/宗教仪式过程
功能主义学派(Fuctionalism School)
强调从文化的整体性入手,考察每一种文化现象存在的意义,以及其在整个 社会组织中所扮演的功能。
1914年至1918年间 在新几内亚的特罗布里恩德群岛等地与土著居民
共同生活两年多,从而开创了人类学家田野工作 的先例。
补充介绍:民族志
人类学独一无二的研究方法
建立在田野工作中第一手观察和参与之上的关于习俗的
撰写
或者通常说是关于文化的描述 以此来理解和解释社会并提出理论的见解
人际关系论
代表人物:沙利文(H. S. Sullivan)
美国著名的精神病学家,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的主要
代表人物之一。
广泛地吸收了当时美国本土的精神病学、心理学、社会
学、人类学、哲学等丰富的研究成果
着重从人际关系的角度探讨人格及其形成,从而提出了
他独具特色的人际关系的人格理论。
观点
基本赞成鲍亚士等人关于文化塑造人格的思想, 但进一步探讨文化与人格的相互作用
具体说明文化如何决定占主导的 具有典型性的人格类型或人格结构,以及这种基本的人格类型又
是如何影响文化结构的。 该理论强调了人格在文化创造和变迁中的能动作用,认
为人格是文化的产物,又是文化的创造者。
(一)文化与制度
文化与人格相互作用论
代表人物:林顿(Linton, R.)和卡丁纳(Kardiner, A.)
美国精神分析学家和文化人类学家, 在批判和继承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和包亚士的人格的
文化决定论基础上,发展了自己的“文化与人格相互作用 理论”,成为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的杰出代表。
文化与人格相互作用论
文化的基本制度只是塑造了基本人格结构, 文化中的每个个体的具体人格(基本的和非基本的人格结构)需要通过具体 分析其所处的社会环境与个人独特的早期经验,才能得到比较完整的理解。
(三)人格投射与文化的次级制度
人又是文化的创造者:具有基本人格结构的人能够创造和影响次级制度 或适应性文化。 卡丁纳
评价
林顿和卡丁纳的文化与人格相互作用论强调了文化 因素特别是社会的初级制度对人格形成的决定作用
对弗洛依德的本能论进行了重要的修正 也避免了包亚士过于简化的文化对人格的单一决定论。 其理论为人格与社会文化关系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启示和
研究的新途径
开辟了对不同文化群体人格差异的跨文化研究新领域。
第七章 交互作用论
人格与文化的交互作用论 压力与需要的交互作用论 环境的作用 个人与情景的交互作用
交互作用论的产生
争论
情景论:强调后天的环境,特别是社会文化环境对人格的决定作
用。
特质论:认为具有跨情景普遍性和跨时间稳定性的特质。
争论的结果
最终谁也没有战胜对方,通过相互的综合,形成了交互作用论。 交互作用论:主张人的行为是个人特质与环境因素交互作用的结
文化的次级制度是挫折经验的潜意识的派生物,是人的愿望的曲折体现。
投这样一种有趣的现象。编辑们列出 他们认为最重要的一个选题分别为:
编辑A:
《怎样写毕业论文》 正在参加成人教育以攻读第二学位
编辑B:
“学龄前儿童教育丛书” 女儿正在上幼儿园
马林诺夫斯基认为
“(文化)在形式上虽有种种变异,但自其所满足人类生活需要之功能上言,则 绝对相同。"
认为弗洛伊德的俄狄浦斯情结
仅适用于父权制社会。 影响亲子关系及儿童人格发展的是文化中的家庭制度、家庭组织以及教养方 式。
弗兰兹·包亚士
(Franz Boas1858—1942)
人类学中一位出类拔萃的人物
(一)文化与制度
制度(Institution)
一个社会的成员所共有的思想或行为相对固定的模式, 它得到人们的普遍接受,对它违背或偏离就会导致个人
或团体内部的失调。
简单地说,制度就是人们彼此相互作用以及与环境相互
作用的模式。
(一)文化与制度
文化与制度的关系 为了使文化这一概念具体化和可操作化,林顿和
型。
文化对人格的决定性作用
本尼迪克特和米德都强调文化对人格的决定性作用
不能仅仅从心理学,还必须从历史的角度上去理解文化类型和习惯行为。 环境因素和社会因素对人格及其类型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影响
他们的研究与文化决定论直接推动了精神分析的发展,新精神分析体系中的 社会文化论就是在他们的影响下形成起来的。 在之后,林顿和卡丁纳等人把他们的文化决定论改造成为文化与人格相互作 用论, 并对当代国民性研究、人格与文化变迁的研究产生了影响。
直接效果
个体的主观意向对于社会认知形成的影响作用比认知对象本身的特征还要 大,即存在“喧宾夺主”的现象。 使得个体在进行社会认知时,会不自觉地将自己身上所具有的一些人格特点 投射到客体身上
从而将一些本不属于对象的心理行为特征强加到对方身上, 掩蔽了客体的真正的人格心理特点, 扭曲了客体的真实面貌, 形成对客体错误的认知图式, 使得认知中的客体不是像客观中的客体,而是越来越趋向像个体本身自己。
本尼迪克特
(Benedict,R.F.1887一1948)
在北美研究美国的印第安民俗和宗教。 本尼迪克特深信
文化塑造和改变着人格 而不是本能。
《文化模式》
通过对原始部落文化的人格类型的划分与描述,试图说明每一种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