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奴儿令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丑奴儿令(促养直①赴雪夜溪堂之约)

康与之

冯夷剪碎澄溪练,飞下同云③。著地无痕,柳絮梅花处处春。

山阴此夜明如昼,月满前村。莫掩溪门,恐有扁舟乘兴人。

注:①养直:苏庠,字养直,号后湖病民,能词。②冯夷:河神名,又称“河伯”。③同云:

云成一色,天将下雪之景,一称“彤云”。

小题1:词的上阕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6分)

小题2: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莫掩溪门,恐有扁舟乘兴人”表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5

分)

小题1:①想象。(1分)诗人想象天上有溪流澄澈如白练,河神把白练剪碎,撒下,(1分)写出漫天大雪、雪花片片洁白飞舞之景,想象奇特而有意趣。(1分)②比喻。(1分)诗人把漫天飞舞的雪花比作柳絮、梅花,(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雪花飘舞之轻盈、美丽,表达了诗人的喜爱之情。(1分)

小题2:表现了一个情趣雅致、洒脱率性的诗人形象。(1分)由雪花飞舞,诗人想到“柳絮、梅花”,感觉处处是春,颇富雅趣;而月光朗照,更引雅兴。(2分)催请友人赴约,不掩溪门,期待友人乘船而至,潇洒脱俗。(2分)

小题1: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手法题,诗歌手法主要有抒情方式(直接、间接),直接有直抒胸臆,间接有借景抒情、即使感怀、怀古伤今、托物言志,一般用于整首诗歌;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衬托、渲染、铺垫、动静、虚实、抑扬等,主要用于某一联的赏析;第三是修辞。此题主要是比喻的修辞和想象的手法,答题时结合诗句具体解释,然后答出效果。

小题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人物形象的分析的题目,结合文中生活的环境和最后的心情总结人物形象。由环境可以看出人物的情趣高雅。不掩溪门,期待友人乘船而至,表现潇洒脱俗。

秋思寄子由①

黄庭坚

黄落山川知晚秋,小虫②催女献功裘。

老松阅世卧云壑,挽著沧江无万牛③。

【注】①元丰四年,诗人任吉州太和县令,甚不得意。此时苏子由被贬在筠州为监盐酒税。诗人因

秋而思,写了这首诗。②小虫:蟋蟀。③“挽著沧江无万牛”化用杜甫《古柏行》诗句“大厦如倾要梁栋,万牛回首丘山重”,意为大厦如若倾倒要有梁栋支撑,古柏重如丘山万牛也难拉动。

(1)请从景与情的角度简要分析诗歌前两句。(4分)

这两句借景抒情,借描写晚秋自然景物的凋落与蟋蟀催促妇女织布赶制裘

衣,表现了诗人感叹时光流逝、才华难展、落魄无依的郁闷心境。(答“烘托”

亦可)

(2)“老松阅世卧云壑,挽著沧江无万牛”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什么

样的情感?(4分)

意为老松饱尝人间世态,高卧云壑,只有沧江挽纤的上万头牛才能把它拖

走,既寄托了诗人拒绝与恶浊的社会现实同流合污的孤傲之情,也表达了作者

对友人的慰勉之意。

8.全诗虽只短短四句,却蕴涵着相当丰富的情感。请简要分析。(5分)

9.诗的后两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请简要分析。(6分)

8.这首诗抒发了作者落魄无依的郁闷感受(1分),仕途坎坷多难、功名未遂的感慨

(2分),强烈地表达了与恶浊的社会现实格格不入的孤傲之情(1分),也有慰勉苏子由

(苏辙)之意(1分)。(本小题5分。意思对即可给分。)

9.这两句运用了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2分),把自己比做高卧云壑的老松,还语

带夸张地说只有沧江挽纤的万牛才能把老松拖走(2分),生动形象、瘦硬蕴藉的语言有力

地表达了诗人决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格(2分)。(本小题6分。修辞手法答出比喻即可

得2分。【秋思寄子由黄庭坚阅读答案鉴赏】秋思寄子由黄庭坚阅读答案鉴赏。其他经得起

推敲、合乎情理的赏析亦给相应分。)

小题1:第二句中“催”字用得十分传神,说说这样写的好处。(4分)

答:

小题2:在黄庭坚的诗中经常出现“岁寒三友”的形象,结合全诗,赏析本诗中“老松”的形象。

(4分)

答:

小题1:

“催”有“催促”之意,运用拟人的手法(1分)写出晚秋天凉,促织鸣声四起,催促妇女织布,赶制裘衣。(1分)今又到了晚秋的季节,光阴徒催人老,(1分)诗人借此表达自己当年也曾想要干一番事业而至今落魄,一事无成的郁闷心境(1分)

小题2:

在草木凋零、小虫鸣叫的晚秋时节,唯有一棵老松安卧云壑,冷眼静观,只有沧江挽纤的万牛才能把老松拉走。(2分)老松正是看透炎凉世态、不与世俗合污、毅志坚定的诗人形象的象征。(2分)

小题1:

试题分析:

此题为炼字题。答题格式基本为:字的含义+句中意义+作者情感。开头两句,表面上是在描写晚秋自然景物的凋落,而实际上是借此来反衬诗人落魄无依的郁闷心境。“小虫”,指促织(即蟋蟀)。晚秋天凉,促织鸣声四起,催促妇女织布,赶制裘衣。言外之意是:又到了晚秋的季节,妇女们都在辛劳不息,自己当年也曾想过要干一番事业而落魄至今,一事无成,再也难以展露才华。光阴徒催人老。一个“知”字,一个“催”字,表达出这种难遣的郁闷心境。

小题2:

试题分析:

三四句,诗人的笔锋陡然一转,把自己比作高卧云壑的老松,早已饱尝了人间的炎凉世态,对功名富贵之类都看透了。因此,绝不与时俗同流合污。他说,只有沧江挽纤的上万头牛才能把老松拖走。言外之意是;此志甚坚,难以动摇。诗人在这里化用了杜甫“云壑布衣鲐背死”和“万牛回首丘山重”两句诗,显得贴切自然。

恨别

杜甫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

【注】河阳,地名,唐司徒李光弼在此大败叛军。

8. 诗人在首联和尾联中抒发了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5分)

8.首联中‚四千里‛,恨离家之远;‚五六年‛,伤战乱之久(1分)。这些

数量词体现了个人的困苦经历,国家的艰难遭遇,表现了作者思念家乡、忧国忧

民的情感(2分)。尾联回应首联,抒写诗人听到唐军战胜叛军后的喜悦,以及对

尽快平定叛乱的渴望。(2分)

9. 清人沈德潜评论这首诗的颈联时说‚若说如何思,如何忆,情事易尽。

‘步月’、‘看云’,有不言神伤之妙‛。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6

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