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鲁迅》经典阅读教案
语文主题阅读设计:走近鲁迅
![语文主题阅读设计:走近鲁迅](https://img.taocdn.com/s3/m/0f110f543169a4517723a3c8.png)
主题阅读复习课《走近鲁迅》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按文体分类回忆作品的主要内容,把握作品的主题。
2.在比较阅读中,感受鲁迅先生的人格魅力。
教学重点:感受鲁迅先生的人格魅力。
一、千呼万唤始出来──引出鲁迅他黄瘦的脸颊浓密的胡须灰黄的长衫破旧的布鞋组成了他他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他是主张自由和民主的文豪从彷徨到呐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救救孩子”是他的呼声“读书救国”是他的思想端起一支笔——这便是他的枪铺开一叠稿纸——这便是他的甲摆上一张书桌——这便是他的前线他是坟边青青的野草春风吹又生他是一根黑暗中的火柴点燃了生命的灯横眉冷对千夫所指俯首低头甘为牛马他是永恒不朽的民族魂他是新文学的领头人纵然逝去虽死犹生他与中华民族永存同学们一定猜出来了,让我们喊出他的名字!加上“先生”二字,大声地喊出来。
对于这个名字我们并不陌生,他挥着如椽大笔,投身唤醒民众的大潮中;他毕其一生,不断对专制社会进行毫不妥协的批判;他坚持为闰土、孔乙己代言,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有太多的理由需要走近他。
二、天下谁人不识君——认识鲁迅。
1.简介鲁迅。
2.简介初中阶段学过的鲁迅作品。
考一考:分别出自什么?3.能否拥有自己的独门技艺方法加以识记?三、横看成岭侧成峰──重温经典。
下面让我们走进他的作品。
课前让同学们回顾了鲁迅的作品,并将你最喜欢的课文制作了读书卡片,下面请准备1分钟,稍候推选小组代表到前台来展示发言。
可参考学案。
其他同学看着学案,根据这位同学所说做做笔记,注意认真听,稍候提问。
1.小组汇报。
2.有人说,《朝花夕拾》包含了作者“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
请说出一处能够表现作者“温馨的回忆”或“理性的批判”的内容。
3.读完经典小说,也有一些场景、一些情节、一些人物的言行留在我们的心里,挥之不去。
请你选择其中的一篇作品,就你最难忘的内容,仿照示例,续写一句话,并写出相应的课文题目。
示例:一件长衫,尽显迂腐落魄。
(《孔乙己》)一声老爷,喊出隔膜悲凉。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走近鲁迅》核心素养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走近鲁迅》核心素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b148635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94.png)
单元整体设计单元名称第八单元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教材以“走近鲁迅〃为专题编排教学内容,目的是引导学生感受鲁迅先生作为一位伟大文学家的成就以及高尚人格,学习通过记叙事情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少年闰土》生动刻画了一个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闰土形象,表达了“我”与闰土的怀念之情。
《好的故事》通过对梦境中“好的故事”的描绘,反映了作者对实现充满“好的故事”的强烈愿望,表现了作者鲁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歌赞,对理想的热烈憧憬。
周晔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通过自己的真情回忆,说明鲁迅先生是一个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无比怀念、热爱与敬仰之情。
《有的人一一纪念鲁迅有感》通过两种人的对照,对“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人倾注了无限深情,表达了崇高的敬意;而对高踞人民头上的人,则无情地揭露,表明了满腔的愤懑。
“习作”部分要求融入自己的情感,将事情写具体。
“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四个板块。
二、单元教学目标1.教学内容: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走近鲁迅2.单元知识结构:本单元编排了四篇课文,分别是《少年闰土》《好的故事》《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有的人》,其中有两篇是鲁迅先生自己的作品,其余两篇是其他人为纪念鲁迅先生而写,这样编排课文使得鲁迅这一人物形象显得更加真实、丰满、生动。
“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四个板块。
三、教学目标核心素养目标:①文化自信:会写2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郑重、盼望"等词语,积累名言警句并通过背诵、练笔等形式不断丰富语言。
②语言运用:通过阅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鲁迅先生的崇高精神,以及他作为一位伟大的文学家的成就。
③思维能力:通过本单元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了解鲁迅。
④审美创造:学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在平凡的生活中发掘人物、事件的特点,并能利用细节描写凸显人物特点,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
走近鲁迅教学设计
![走近鲁迅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a229f556529647d2628520d.png)
走近鲁迅教学设计走近鲁迅教学设计一、情境导入1•听老师说一段肖像描写,猜猜他是谁?他时常穿着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短短的头发,刷子似的直立着,浓密的胡须成了一个隶书一字,你能猜出他是谁吗?从这段肖像描写中你能感受到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吗?(生回答)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对鲁迅先生的真实写照,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有太多的理由需要走进鲁迅,走近他的作品,走近他笔下的人物。
板书:走近鲁迅(齐读)二、回顾课文1 •在第五组课文的学习中,我们对鲁迅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清大家把课文翻开,回顾一下,学过的课文,结合你搜集的资料,说一说从这一单元中你对鲁迅有那些了解?(生翻书,回顾、举手汇报)2. 全班交流:(1) 生评、补充、鲁迅名字的由来(2) 作品(3) 别人的评价三、课外阅读汇报1. 鲁迅的作品很多,他的小说:语言精粹,凝炼而又含蓄,主人公大多是社会最底层的小人物。
他的散文在平淡质朴的笔墨间蕴籍着深邃的思想;他的杂文:旗帜鲜明,爱憎分明,尖锐泼辣,大家以后读初中、高中、大学时会更多的学习到这类作品。
2. 课前老师曾布置大家专门读读鲁迅的小说,那么你能说说你读过鲁迅的那篇小说,对文中的哪个人物印象深刻?(生汇报)3. 作为一代宗师鲁迅先生他笔下的人物特点突出,性格鲜明,这与他对人物进行细致的肖像描写是分不开的,在读鲁迅小说的时候,老师就要求大家一边读一边把对人物进行肖像描写的句段画下来,现在请大家按照小黑板中的要求再读原文:出示阅读要求:仔细读一读自己画出的肖像描写的语段, 想一想,作者抓住了人物的哪几个特点来写,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
(生自读,练习说一说)(指生读)4. 全班交流,谁来读你画的肖像描写的句子,说说体会?(师随着学生的汇报进行引导点拨)(1)孔乙己:穿长衫而站着喝酒,身材高大而不能自食其力,年龄很大过着贫困潦倒的日子。
这一段精彩的肖像描写,不仅形象地刻画了孔乙己的外部形态,而且入木三分地揭示了孔乙己迂腐的性格特征。
走进鲁迅教学设计-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走进鲁迅教学设计-经典教学教辅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fb7f76b7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98.png)
六年级上册第五组“群文浏览•走近鲁迅”教学设计【本组教材阐明】鲁迅先生以笔为兵器,战役了终身,被誉为“民族魂”。
毛泽东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国文明革命的主将。
本单元课内四篇文章和《同步浏览》八篇文章及两首小诗分别描述了鲁迅儿时、中年、老年和去世以后的故事,从不同侧面表现了鲁迅的性情特点及崇高的精神品质。
在教学中,旨在引导先生透过这些故事,比较全面、比较深入地了解鲁迅其人,从中遭到感染、熏陶和教育。
同时,也学习一些描写人物的表达方法。
【设计理念】以“单元整合、群文浏览”策略为指点让先生经过浏览同步教材,感受鲁迅的美好心灵、高尚品质,领会真情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暖和和感动。
以知识树为线,完成教学内容、教学时空、教学方法的全面开放,使先生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彼此浸透,无机整合。
【教学内容】人教课标版教材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五单元课文:《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面》《有的人》;人教版引荐《同步浏览》教材《倾听鸟语》第五单元部分文章:《父亲对我的教育》《回忆鲁迅先生》《秋夜》《访鲁迅故居》。
【教学目标】指点先生在浏览过程中理清文章的思绪,领会含义深入的句子并继续学习描写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并积累精致、优美的描写语句;引导先生透过课内外鲁迅的作品或关于鲁迅的文章,比较全面、深入地了解鲁迅的性情特点,感受鲁迅先生的崇高精神;经过“问文”、“聊文”、“赏文”“记文”等活动继续培养先生博览的兴味和在浏览中质疑、感悟、积累的习气。
【教学重点】继续培养在浏览中考虑、在浏览中积累的习气;让先生能在浏览中了解鲁迅。
【教具预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步骤】一、预备。
1.引入说话,明确方法;看图听介绍猜人物。
课件出示人物简介:世纪风云人物。
我国有这样一位大文豪,他被毛泽东称为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经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短短的头发刷子似的直竖着,浓密的胡须成一个隶书的“一”字……他,就是──(板书:鲁迅)鲁迅以笔为兵器,战役了终身,被誉为“民族魂”!(出示“知识树”树干:“走近鲁迅”)2.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第五单元,走进鲁迅。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组“走近鲁迅”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组“走近鲁迅”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56d519a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39.png)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组“走近鲁迅”教学设计第一篇: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组“走近鲁迅”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组“走近鲁迅”教学设计设计理念:本单元的设计,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既兼顾精读课例的教学,让学生深入文本,实现文本、教师、同学间的平等对话,品析词句、体会思想感情、感悟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并渗透、领悟一定的学习方法,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又兼顾略读课例的教学,放手让学生运用精读课例中学到的方法自学,起到“反三归一”的作用,旨在通过大量阅读,最后让孩子们感悟点什么,实现从量的积累到质的突破。
这样,整合课文内容,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大大节省了学习时间,真正做到轻负高效。
学习目标:1.掌握“写人文章”的学习方法,并领悟“写人的文章”如何写作。
2.学习“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一般方法。
3.进一步走近鲁迅,感悟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
学习流程:一、精读《少年闰土》,以例悟法 1.结合已有知识,导入新课(出示鲁迅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个人吗?对他你有哪些了解?谁来简练地谈一谈。
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地认识鲁迅,走近鲁迅。
(板书:走近鲁迅)谁来说说这一组有哪几篇课文组成?老师对这位伟人的了解,还是从读他的作品开始的。
我们就先来学习鲁迅的作品,学习小说《故乡》中的一个片断《少年闰土》。
(师边说边板书:《少年闰土》)2.预习汇报,整体感知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课前大家都已经预习了课文,通过预习,你觉得闰土是个怎样的孩子?哪个地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3.理解感悟,领悟方法顺着学生思维而导,抓住重点段落理解感悟,领悟方法。
(1)学习“瓜地刺猹” a.读书思考。
师:为什么“瓜地刺猹”时,闰土会给你留下深刻印象呢?请大家读读瓜地刺猹的句子,边读边思考。
不是。
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
要管的是獾猪,刺猬,猹。
月亮地下,你听,啦啦地响了,猹在咬瓜了。
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有胡叉呢。
走进鲁迅作品教案
![走进鲁迅作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71a858c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ea.png)
走进鲁迅作品教案教案标题:走进鲁迅作品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鲁迅作品的背景和主题。
2. 分析鲁迅作品的文学特点和艺术手法。
3. 探讨鲁迅作品对当代社会的影响和意义。
4.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批判思维。
教案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介绍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作家,他的作品对中国文学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提问:你们对鲁迅作品有了解吗?你们最熟悉的鲁迅作品是哪一部?为什么?二、学习背景(10分钟)1. 讲解鲁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包括他的教育经历、文学理念和社会背景。
2. 分析鲁迅作品的主题,如对封建社会的批判、对人性的思考等。
三、文学特点与艺术手法(15分钟)1. 分析鲁迅作品的文学特点,如写实主义、讽刺、夸张等。
2. 探讨鲁迅作品中的艺术手法,如比喻、象征、对比等。
四、作品欣赏与批判(20分钟)1. 选取鲁迅的一篇作品进行阅读,如《狂人日记》或《阿Q正传》。
2. 学生分组讨论作品中的主题、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3.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如作品对社会的启示、对人性的思考等。
五、作品与当代社会的联系(1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鲁迅作品与当代社会的关系,如作品中的社会问题是否仍然存在,是否有类似的人物和情节等。
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发现。
六、总结与展望(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2. 鼓励学生继续阅读鲁迅作品,深入了解他的思想和艺术成就。
教案评价:1. 通过导入和学习背景的环节,激发学生对鲁迅作品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结合文学特点和艺术手法的分析,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和批判思维。
3. 通过作品欣赏与批判的环节,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4. 结合当代社会的联系,拓展学生对鲁迅作品的理解和思考。
5. 通过小组讨论和展望的环节,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注意事项:1. 教师应提前准备鲁迅作品的文本和相关资料。
走近鲁迅主题阅读教学设计
![走近鲁迅主题阅读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86e464a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55.png)
教学设计理念
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教学设计应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培养阅读兴趣和能力:通过多种阅读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 考力。
引导深度思考:设计有深度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本的主题和思想。
注重语言积累和运用:通过阅读和讨论,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材料,提高语言表达和运用能力。
教学实施过程与方法
课前准备阶段
确定教学目标: 明确课程的教学 目标,为后续的 教学实施提供指 导。
制定教学计划: 根据教学目标, 制定详细的教学 计划,包括教学 内容、教学方法、 教学时间等。
准备教学资料: 根据教学计划, 准备相应的教学 资料,如教材、 课件、视频等。
布置预习任务: 提前布置预习任 务,引导学生自 主预习,为课堂 教学做好准备。
第七章
走近鲁迅主题阅读教 学的意义与价值
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品 质
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增强思 维能力
拓展阅读视野,增加阅读量
培养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审 美水平
对于学生人格塑造的影响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增强学生的文学素养 塑造学生独立个性 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对于文学教育的启示作用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 素养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学作品 的主题和思想内涵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促进学生对文学经典的传承 和弘扬
对于文化传承的贡献
鲁迅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文 学价值,对于传承中华文化具有重 要意义。
通过鲁迅主题阅读教学,可以提高 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促进 文化传承和发展。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鲁迅主题阅读教学能够引导学生深 入理解鲁迅作品,培养文化自觉和 文化自信。
走进鲁迅
![走进鲁迅](https://img.taocdn.com/s3/m/1cbfc357852458fb770b5681.png)
“走进鲁迅”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第一课时一、课程目标1. 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在搜集有关鲁迅方面资料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其崇高的精神。
2.在活动中使学生学会搜集资料,整理筛选、运用资料,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运用信息的能力。
同时积极与其他学科整合,以多种方式与同学有序有重点地交流分享,养成乐于、敢于、善于与人交流观点的习惯。
让鲁迅这一形象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深刻的烙印。
3.在活动中逐步形成自主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
二、学情分析:在课内五单元课文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识了鲁迅”。
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学习对其产生了极大的研究兴趣,有迫切更深入的了解的欲望。
同时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初步的搜集资料和整理资料的能力。
三、活动实施:(一)、教会学生搜索资料的途径:1、学校有上网条件,开放图书馆,提供有关鲁迅研究的资料。
2.教会学生利用网络查找相关资料。
等大型网站中也有许多搜索引擎。
其次,在选定的搜索引擎右边的空缺出打入要找的主题,如:“鲁迅”,“鲁迅作品”等字样。
最后,点击一下后面的“搜索”或直接按回车,你要找的资料的相关网站就出现了,只要点击一个个网站就可以找到你要的资料了。
3、对报纸上有关的文章进行剪贴、归类整理。
这种做法不但便于资料的积累,更重要的是使报纸充分发挥了作用。
3、从能够接触到专家、鲁迅纪念馆那里借阅、复印有关方面的书籍资料。
4、利用网络技术收集。
5、结合计算机课程,教会学生演示文稿幻灯片的制作方法,使学生学会借助课件直观展示自己的研究结果。
(二)、指导选题:题目不要过大,可以立足学过的课文适当的延伸。
指导学生从小处入手,可适当提供一些选题,开阔思路。
如:别人眼中的鲁迅;鲁迅笔下的人物;鲁迅的作品等。
(三)、确定选题:按照不同的研究方向分组,确定组长。
组长召开小组会议,结合选题,具体分工。
(四)、布置任务:各组学生分头行动,查资料,做好记录。
走近鲁迅任务单第二课时活动过程:(一)学生整理:1、以小组为单位围绕本组研究的主题集中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取舍,相同内容的删掉,补充修改每人的内容。
《走进鲁迅》经典阅读教案
![《走进鲁迅》经典阅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4d439dd26fff705cd170a07.png)
《走进鲁迅》简案设计
一、导入——犹抱琵琶半遮面
1.引读:在江南的一条碎石小路上向我们走来一位作家,他身穿长衫,围着长围脖,这个言辞犀利,忧国忧民,留着胡子的个性刚毅的男子就是——鲁迅。
2.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巨人和旗帜。
毛泽东同志这样说过:“鲁迅在中国的价值,据我看要算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孔子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圣人,鲁迅是新中国的圣人。
”今天,让我们用一种全新的角度认识和他的作品。
二、走进鲁迅——千呼万唤始出来
1.(出示:臧克家《有的人》)学生齐读
2.同桌互读,看视频诗朗诵《有的人》,学生谈感受
3.鲁迅知识竞答(课件出示)
(1)鲁迅知识我知道。
(2)鲁迅作品我能说。
(3)鲁迅名言我会背。
三、赏析作品——横看成岭侧成峰
【过渡】现在我们一起来走进鲁迅的作品,体会鲁迅文章的魅力。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配乐(童年)
1.整体感知文本,分析文本脉络
2.出示段落
(1)学习自由读,谈谈体会
(2)小组合作谈段落的写作手法
3.齐读这一段落,感受鲁迅的写作魅力
四、赞颂鲁迅——要把金针度与人
1.再次赏析《有的人》
2.出示他人对鲁迅的评价语
3.拓展爱国的其他人士【课件出示】。
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走进鲁迅单元备课设计
![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走进鲁迅单元备课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f3a3f08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01.png)
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走进鲁迅一、主题简介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主题是“走进鲁迅”。
在这个单元中,学生将有机会了解我国现代文学巨匠鲁迅先生的生平、文学作品及他的思想。
通过深入学习鲁迅的经典作品,学生将对我国现代文学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能对鲁迅的思想产生共鸣,提高自身的思想和道德水平。
二、单元目标1. 了解鲁迅的生平和思想。
2. 熟悉鲁迅的代表作品,如《狂人日记》、《呐喊》等。
3. 理解鲁迅的文学成就和对我国文学的影响。
4.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5.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
三、教学内容和安排1. 生平和思想第一堂课:简要介绍鲁迅的生平,包括他的成长经历、教育经历、文学生涯以及主要的思想和理念。
2. 代表作品欣赏第二堂课:选取鲁迅的代表作品,如《狂人日记》的选段,让学生进行欣赏和理解,同时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主题和艺术手法。
3. 鲁迅的影响第三堂课:讨论鲁迅对我国文学的影响,以及他对当代社会和文化的启示。
引导学生思考鲁迅的思想对于当代社会的意义。
4. 课外拓展在学校图书馆或者网络上,让学生自主选择一篇鲁迅的短篇小说或散文进行阅读,并撰写读后感,以共享和讨论。
四、教学方法1. 多媒体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展示鲁迅的生平和文学成就。
2. 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在小组中进行讨论和合作,以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问题导入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4. 观摩课堂法:安排学生观摩鲁迅纪念馆或者相关展览,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鲁迅。
五、教学手段1. 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等。
2. 教学资料:鲁迅的相关图片、视频等资料,以及他的代表作品的选段。
3. 课外阅读书籍:提供鲁迅的相关著作或相关研究资料。
4. 实地考察:安排学生到鲁迅纪念馆或相关地点进行实地考察。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及课外阅读报告等形式,考察学生对鲁迅生平和作品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完整word版)《走进鲁迅》群文阅读
![(完整word版)《走进鲁迅》群文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78bc248079563c1ec5da7197.png)
“走近鲁迅”群文阅读教学设计沂水实验中学袁茂珍【教学内容】主题阅读《俯首甘为孺子牛》重点阅读篇目:《我的父亲鲁迅》《回忆鲁迅先生》《许广平眼中的鲁迅》【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继续学习描写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体会细节描写的好处,并积累优美的词句;2、引导学生透过关于鲁迅的文章,比较全面、深刻地了解鲁迅的性格特点,感受鲁迅先生的崇高精神;3、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和在阅读中质疑、感悟、积累的习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在阅读中了解鲁迅,体会细节描写的好处【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主题丛书、《走进鲁迅》自主学习单、群文阅读记录表(附后)。
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主题回顾1、出示鲁迅的诗《自嘲》(1)引导学生感情朗读(2)这是谁的自嘲?(3)对于鲁迅这个名字我们并不陌生,他以笔为武器,投身唤醒民众的大潮中;他坚持为闰土、孔乙己、女佣、车夫、青年代言,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有太多的理由需要走近鲁迅先生。
下面,让我们怀着深深的敬意,恭恭敬敬地跟着老师,书写今天要交流的内容:走近鲁迅。
(书写课题:走近鲁迅)2、回顾课文,知识准备1、课件出示一张鲁迅图片。
(1)本单元有哪几篇课文?这些课文让你了解到了鲁迅的哪些性格特点,感受到了鲁迅先生的什么崇高品质?教师相机板书(2)通过课下阅读《俯首甘为孺子牛》,你读哪些关于鲁迅的作品?书中你印象最深的一片文章是那一篇?简单谈谈自己的理由。
你对鲁迅又有了哪些新的了解?二、小组合作,初步领悟1、明确本节课学习的重点选文:《我的父亲鲁迅》《回忆鲁迅先生》《许广平眼中的鲁迅》。
那么,透过这几篇文章,我们又将看到一个怎样的鲁迅呢?3、提出要求:小组内交流这些选文的主要内容,听清要求,组长做好分工,一人发言时,其他孩子认真倾听。
4、学生分小组交流三、赏析精彩,学习写法(一)《回忆鲁迅先生》1、文中的鲁迅留给你的总体印象是什么?作为良师益友,萧红选择了哪些生活琐事来表现鲁迅的性格的?笑声明朗第一部分步履轻捷第二部分鉴赏服饰第三部分2、哪部分给你的印象最深刻?出示重点段落、交流:(1)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
初中初三语文上册《走近鲁迅》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初三语文上册《走近鲁迅》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04e4077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ad.png)
本章节将通过对鲁迅先生及其作品的深入学习,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得到全面提升,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人格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学情分析
本章节的教学对象为初三学生,他们在前两年的学习中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语文知识,具备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在此基础上,学生对鲁迅先生及其作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大多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理解和全面认识。因此,在本章节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初中初三语文上册《走近鲁迅》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文学成就及其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能够概述其主要作品及文学特点。
2.通过对鲁迅先生作品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深入理解和独特见解。
3.学会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鲁迅作品中所反映的社会问题,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文学素养。
5.拓展家的作品,进行对比分析,拓宽学生的文学视野,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6.课堂小结,巩固所学:在每个教学环节结束后,教师应进行简要小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7.作业布置,拓展思考:布置具有思考性和实践性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继续深入思考鲁迅作品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简要回顾,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
2.强调鲁迅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阅读鲁迅作品,深入体会其精神内涵。
4.提醒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5.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素养。
走近鲁迅——也读《朝花夕拾》教学设计
![走近鲁迅——也读《朝花夕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cb8b470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c9.png)
走近鲁迅—也读《朝花夕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消除与经典的隔膜。
2、通过速读、精读与默读,了解《朝花夕拾》中鲁迅的童年、少年与青年的人生经历。
3、整体感知鲁迅的形象,激发学生进一步深入阅读文本。
教学重点1、调动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感知鲁迅形象,消除与经典的隔膜,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
2、结合深入阅读的活动,渗透阅读方法教学难点1、学生阅读理解程度不一,文本切入点要和学生阅读情况高度结合。
2、感知鲁迅形象,消除与经典的隔膜,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有这样一个人,他曾用一支笔划开万丈天幕,让长夜无明的旧中国透射出点点星光,有人说他呐喊如雷,震醒了一个麻木的民族;有人说他笔,锋似刀,直刺敌人的心脏。
同学们说说他是谁啊?一一鲁迅。
你了解鲁迅吗,你知道鲁迅有哪些称号吗?鲁迅是一一是啊,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甚至被称为我们国家的民族魂,我们不禁好奇这样一个顶天立地的伟人,他到底有着什么样的成长历程呢?今天啊,老师就想和大家一起重新阅读一下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去翻一翻鲁迅的成长日记,去走一走鲁迅当年的路O二、研读赏析一走近鲁迅(屏幕出示《朝花夕拾》书本图片)有谁先来说一说《朝花夕拾》这部散文集有哪些文章呢?(很不错)我还想简单的检测一下大家对《朝花夕拾》这本书内容的了解程度,请大家看大屏幕。
(幻灯片显示《朝花夕拾》填空题,学生逐个回答)(一)略读一一童年的快乐与烦忧检测环节中大家都表现的很不错,下面老师想交给大家一个稍微难一点的任务。
请大家打开书快速阅读《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五篇文章,找一找鲁迅小时候都玩些什么。
(生分组快速阅读一一任务分配:1组:《狗•猫•鼠》2组:《阿长与《山海经〉》3组:《五猖会》4组:《无常》5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明确——逗弄隐鼠、听长妈妈讲长毛和美女蛇的故事、看绘图版的《山海经》、看迎神赛会活无常、买吹嘟嘟、在百草园寻找乐趣、在三味书屋的后园里折腊梅花、寻蝉蜕、捉了苍蝇喂蚂蚁、课上偷描绣像……)过渡:这么多游玩的项目,大家都玩过吗?你呢,你小时候主要喜欢玩些什么呢,那时玩的开心吗?老师也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小时候喜欢玩的一些东西,请大家看一些图片这些都是我们80后的回忆。
走近鲁迅主题阅读教学设计
![走近鲁迅主题阅读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9da4f53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2d.png)
走近鲁迅主题阅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通过阅读鲁迅的作品,使学生了解鲁迅的生平和思想,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欣赏能力。
教学准备:1. 鲁迅的代表作品,如《狂人日记》、《阿Q正传》、《呐喊》等。
2. 教学参考资料,如鲁迅的相关介绍和批评。
3. 教学多媒体设备,如投影仪、音响等。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教师可以通过简要介绍鲁迅的背景和重要作品,唤起学生对鲁迅的兴趣。
例如,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关怀使他的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第二步:教学内容展示教师可以选择一篇鲁迅的作品进行阅读,展示鲁迅的写作风格和思想观点。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帮助他们理解和欣赏作品。
例如,在阅读《狂人日记》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对现代社会的批判和对个体命运的关怀。
第三步:讨论和分析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让他们分享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同时引导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
在讨论和分析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分析。
例如,鲁迅的作品中展现了哪些社会问题?他的思想对当代社会还有什么启示?第四步:创作和表达为了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消化鲁迅的思想,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创作和表达。
学生可以通过写作、绘画、演讲等形式,表达对鲁迅思想的理解和感悟。
同时,教师可以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和建议,鼓励他们发现自己的创作潜力。
第五步:反思和总结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反思和总结今天的学习收获。
学生可以回答一些问题,如对鲁迅的作品有什么新的认识?在阅读和讨论中有什么收获?通过这样的反思和总结,学生可以更好地巩固所学的知识,并对自己的学习有更清晰的认识。
教学评估: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听取学生的表达和作品评价等方式进行教学评估。
同时,可以根据学生的理解和表达情况进行评分,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教学延伸:为了进一步拓宽学生的阅读广度和深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更多的鲁迅作品,如《伤逝》、《朝花夕拾》等。
《走进鲁迅》群文阅读
![《走进鲁迅》群文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c176b73858fb770bf78a5551.png)
“走近鲁迅”群文阅读教学设计沂水实验中学袁茂珍【教学内容】主题阅读《俯首甘为孺子牛》重点阅读篇目:《我的父亲鲁迅》《回忆鲁迅先生》《许广平眼中的鲁迅》【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继续学习描写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体会细节描写的好处,并积累优美的词句;2、引导学生透过关于鲁迅的文章,比较全面、深刻地了解鲁迅的性格特点,感受鲁迅先生的崇高精神;3、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和在阅读中质疑、感悟、积累的习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在阅读中了解鲁迅,体会细节描写的好处【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主题丛书、《走进鲁迅》自主学习单、群文阅读记录表(附后)。
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主题回顾1、出示鲁迅的诗《自嘲》(1)引导学生感情朗读(2)这是谁的自嘲?(3)对于鲁迅这个名字我们并不陌生,他以笔为武器,投身唤醒民众的大潮中;他坚持为闰土、孔乙己、女佣、车夫、青年代言,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有太多的理由需要走近鲁迅先生。
下面,让我们怀着深深的敬意,恭恭敬敬地跟着老师,书写今天要交流的内容:走近鲁迅。
(书写课题:走近鲁迅)2、回顾课文,知识准备1、课件出示一张鲁迅图片。
(1)本单元有哪几篇课文?这些课文让你了解到了鲁迅的哪些性格特点,感受到了鲁迅先生的什么崇高品质?教师相机板书(2)通过课下阅读《俯首甘为孺子牛》,你读哪些关于鲁迅的作品?书中你印象最深的一片文章是那一篇?简单谈谈自己的理由。
你对鲁迅又有了哪些新的了解?二、小组合作,初步领悟1、明确本节课学习的重点选文:《我的父亲鲁迅》《回忆鲁迅先生》《许广平眼中的鲁迅》。
那么,透过这几篇文章,我们又将看到一个怎样的鲁迅呢?3、提出要求:小组内交流这些选文的主要内容,听清要求,组长做好分工,一人发言时,其他孩子认真倾听。
4、学生分小组交流三、赏析精彩,学习写法(一)《回忆鲁迅先生》1、文中的鲁迅留给你的总体印象是什么?作为良师益友,萧红选择了哪些生活琐事来表现鲁迅的性格的?笑声明朗第一部分步履轻捷第二部分鉴赏服饰第三部分2、哪部分给你的印象最深刻?出示重点段落、交流:(1)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
《走近鲁迅》任务群教学设计
![《走近鲁迅》任务群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1036cbab90d6c85ec3ac698.png)
《走近鲁迅》任务群教学设计(一)活动准备1、教师准备(1)设计“走近鲁迅”问卷调查,统计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学情。
(2)结合课程标准和必修四梳理探究《走近文学大师》的要求,明确课堂导向,确定活动重点和难点。
(3)搜集、整合、印发有关鲁迅的阅读材料。
(4)指导各组学生确定选题,指导学生完成各自的读书笔记和小组汇报展示。
(5)设计、印发“走近鲁迅”听课反馈表。
2、学生准备(1)完成“走近鲁迅”问卷调查。
(2)自主阅读印发的所有资料,完成各自的读书笔记。
(3)各组确定好小组选题,合作完成小组汇报展示。
注:阅读材料有萧红《回忆鲁迅先生》、郁达夫《回忆鲁迅》、《怀鲁迅》、唐弢《琐忆》、阿累《一面》、鲁迅《鲁迅自传》。
其中,萧红女士的《回忆鲁迅先生》作为精读文章,而其他阅读材料作为助读文章。
(二)活动过程1、图话鲁迅根据调查问卷第3题“你印象中的鲁迅先生形象”,学生画的鲁迅先生肖像图:方正的脸,倔犟的头发,冷峻的横眉,紧促的眉头,深邃的目光,浓密的一字胡,一袭朴素的长衫。
2、词说鲁迅根据调查问卷第4题,统计出“我印象中的鲁迅先生”高频词有:“严肃认真、不苟言笑、坚毅深沉、爱国忧民、有骨气、博学强知、批判、深刻、犀利”……这样的一个鲁迅先生是可敬的,甚至是可畏的,与我们是有距离感的。
曾有人调侃:“中学生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
”然而,这是真实而完整的鲁迅先生吗?带着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开始阅读鲁迅,了解鲁迅,感受鲁迅,亲近鲁迅。
3、我读鲁迅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感兴趣的研究课题,在阅读完相关作品和资料后,完成各自的小组汇报。
4个小组分享展示,另外四个小组担任评委老师,每个同学手中都有一张“走近鲁迅”听课反馈表。
四个小组展示完毕,另外四个小组讨论1分钟,评选出最佳展示小组并说明理由。
4、点评总结(1)小组互评各组讨论评选出最佳展示小组,4个小组学生代表上台发言,评选优秀展示小组并说明理由。
(2)教师点评在小组互评的基础上,对各组汇报展示的同学进行点评,补充说明其优点和不足。
《走进鲁迅》课外阅读课堂教学技术资源支持方案设计
![《走进鲁迅》课外阅读课堂教学技术资源支持方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ed3ba18f705cc17552709ec.png)
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并继续学习描写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并积累精致、优美的描写语句;比较全面、深刻地了解鲁迅的性格特点,感受鲁迅先生的崇高精神。
重点、难点
继续培养在阅读中思考、在阅读中积累的习惯,让学生能在阅读中了解鲁迅。
所用软硬件平台
软件
ppt
硬件
教学平台
信息化教学资源类型
演示文稿
版权声明
如您上传该技术资源设计方案与相关资源则代表您承诺该方案和相关资源都是您本人原创并同意广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转载和使用。
√
可随意转载和使用
允许第三方转载和使用,但需联系告知
不允许第三方转载和使用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技术资源
使用策略
优化对比
课后反思
技术资源的准备
制作PPT。
阅读相关鲁迅的作品、完成阅读记录卡、摘录鲁迅的名言。
课件图片演示。
通过演示更深刻地感受鲁迅先生的崇高精神。
个别同学没完成记录卡。
课堂导入
引入谈话。
学情分析
我们班绝大部分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他们爱阅读,也喜欢和同学们、老师们一起分享自己的预读感悟。希望通过这样的阅读分享课,让孩子们更加喜欢阅读、爱上阅读!
习描写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并积累精致、优美的描写语句。
引导学生透过课内外鲁迅的作品或关于鲁迅的文章,比较全面、深刻地了解鲁迅的性格特点,感受鲁迅先生的崇高精神。
明确主题。
图片演示。
激发兴趣、有效导入。
效果较好。
课堂讲授
回顾课文,知识准备。
谈阅读收获。
课件图片演示。
协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鲁迅先生的人物特点。
效果较好。
学生技能训练与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进鲁迅》简案设计
一、导入——犹抱琵琶半遮面
1.引读:在江南的一条碎石小路上向我们走来一位作家,他身穿长衫,围着长围脖,这个言辞犀利,忧国忧民,留着胡子的个性刚毅的男子就是——鲁迅。
2.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巨人和旗帜。
毛泽东同志这样说过:“鲁迅在中国的价值,据我看要算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孔子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圣人,鲁迅是新中国的圣人。
”今天,让我们用一种全新的角度认识和他的作品。
二、走进鲁迅——千呼万唤始出来
1.(出示:臧克家《有的人》)学生齐读
2.同桌互读,看视频诗朗诵《有的人》,学生谈感受
3.鲁迅知识竞答(课件出示)
(1)鲁迅知识我知道。
(2)鲁迅作品我能说。
(3)鲁迅名言我会背。
三、赏析作品——横看成岭侧成峰
【过渡】现在我们一起来走进鲁迅的作品,体会鲁迅文章的魅力。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配乐(童年)
1.整体感知文本,分析文本脉络
2.出示段落
(1)学习自由读,谈谈体会
(2)小组合作谈段落的写作手法
3.齐读这一段落,感受鲁迅的写作魅力
四、赞颂鲁迅——要把金针度与人
1.再次赏析《有的人》
2.出示他人对鲁迅的评价语
3.拓展爱国的其他人士【课件出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