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VIII)
2021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含解析
2021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分)下列说法(不考虑基因突变),不正确的是()A.个体表现隐性性状可作为推断其基因型是纯合体的依据B.后代全部出现显性性状则可推断双亲是显性纯合体C.若生物后代出现隐性性状则其显性亲本一定是杂合体生物表现出显性性状则基因型可能是显性纯合体,也可能是显性杂合体D.考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基因型、表现型.分析:杂合子中表现出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没有表现出的性状是隐性性状;显性性状的基因型有2种,显性纯合子和杂合子,隐性性状的基因型1隐性纯合子.解答:解:A、隐性性状一旦出现,其基因型即为隐性纯合,A正确;B、显性纯合子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后代全是显性性状,因此不能说后代全部出现显性性状则可推断双亲是显性纯合体,B错误;C、若是后代出现隐性性状,其隐性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因此其显性亲本一定含有隐性基因,即为杂合子,C正确;D、如果生物是显性性状,则该生物可能的显性纯合子,也可能是杂合子,D正确.故选:B.点评:对于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概念的理解,及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与基因型关系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2.(2分)两杂种黄色籽粒豌豆杂交产生种子120粒,其中纯种黄色种子的数目约为()A.0粒B.30粒C.60粒D.90粒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的基因型分离比是1:2:1,性状分离比是3:1.解答:解:由题意分析可知两杂种黄色籽粒的基因型都是Yy,其杂交产生的后代基因型及比例是YY:Yy:yy=1:2:1,其中纯合子YY为黄色,占总数的,所以纯种黄色种子的数目约为120×=30(粒).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其应用,意在考查学生利用已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3.(2分)孟德尔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该方法的基本内涵是:在观察与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后,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证明假说.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为什么F1只有显性性状、F2又出现隐性性状?”属于孟德尔提出的问题之一B.“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属于孟德尔假说的内容C.“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D.“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属于假说内容考点:孟德尔遗传实验.分析:假说﹣﹣演绎法的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孟德尔的假说内容“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个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解答:解:A、孟德尔实验后提出“为什么F1只有显性性状、F2又出现隐性性状?”等问题,故A正确;B、“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不属于孟德尔假说的内容,是孟德尔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故B错误;C、“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即演绎推理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例接近1:1,再设计测交实验对分离定律进行验证,故C正确;D、“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属于假说内容,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孟德尔的实验,意在考查学生识记和理解假说演绎法的相关过程,比较抽象,需要同学们细心分析.4.(2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的不同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B.杂种后代中显现不同性状的现象称性状分离C.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D.等位基因是指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考点:生物的性状与相对性状;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基因型、表现型.分析: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等位基因是指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解答:解:A、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A错误;B、性状分离是指杂种后代中显现不同性状的现象,B正确;C、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如AA和Aa,C正确;D、等位基因是指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相对性状、性状分离、等位基因等概念,要求考生识记相对性状、性状分离和等位基因的概念,掌握基因型、表现型及环境之间的关系,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5.(2 )如图是某种遗传病的系谱图.3号和4号为正常的异卵孪生兄弟,兄弟俩基因型均为AA的概率是()A.0B.C.D.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由于5号是患病女性,而其父母都正常,所以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分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解答:解:由于父母均无病,但却有一个有病的女儿,说明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所以父母均为杂合子Aa.又由于3和4同异卵孪生兄弟,所以他们是AA的概率都为.因此,兄弟俩基因型均为AA的概率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遗传病方式的判断、概率的计算、基因的分离定律等相关知识,提升了学生的理解、分析、计算能力,而熟悉遗传系谱图准确判断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是快速答题的关键.6.()下列基因型中,具有相同表现型的是()A.A ABB和AaBB B.A ABb和Aabb C.A aBb和aaBb D.A Abb和aaBb考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基因型、表现型.分析:表现型是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分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基因型是指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如A_、B_表示为显性性状,而aa、bb表现为隐性性状.解答:解:A、AABB和AaBB均表现为双显性性状,A正确;B、AABb表现为双显性性状,而Aabb表现为一显一隐,B错误;C、AaBb表现为双显性性状,而aaBb表现为一隐一显,C错误;D、AAbb表现为一显一隐,而aaBb表现为一隐一显,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基因型、表现型,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型、表现型的概念,能根据基因型判断个体的表现型,再根据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答案即可.7.(2 纯合子黄色圆粒豌豆与纯合子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实验中的自由组合现象是指()A.F1全部表现为黄圆B.F2中四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C.F2中出现了黄皱、绿圆两种新类型D.F2中的黄皱、绿圆各占总数的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解答:解:A、F1全部表现为黄圆,可判断性状的显隐性关系,但没有发生自由组合现象,A 错误;B、F2中四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表示的是子二代的性状分离比,没有表现自由组合现象,B错误;C、F2中出现了黄皱、绿圆两种新类型,与亲本不同的性状是自由组合产生的,C正确;D、F2中的黄皱、绿圆各占总数的,说明的是新类型的比例而不是现象,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学生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8.(2 若某植物的基因型为AaBb,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在该植物的自交后代中,表现型不同于亲本且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A.B.C.D.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植物的基因型为AaBb,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符合基因自由组合规律.在该植物的自交后代中,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有A_bb、aaB_、aabb3种.解答:解:基因型为AaBb的植物自交后代中,A_B_:A_bb:aaB_:aabb=9:3:3:1,其中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占,而其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即AAbb,aaBB,aabb共占的比例为.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9.(2分遗传学的奠基人孟德尔之所以在研究遗传规律时获得了巨大成功,关键在于他在实验的过程中选择了正确的方法.下面各项中,除哪一项外均是他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A.先只针对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进行研究,然后再研究多对性状的遗传规律B.选择了严格自花受粉的豌豆作为实验材料C.选择了多种植物作为实验材料,做了大量的实验D.应用了统计学的方法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考点:孟德尔遗传实验.分析: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1)选材:豌豆.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的植物,自然状态下为纯种;品系丰富,具多个可区分的性状,且杂交后代可育,易追踪后代的分离情况,总结遗传规律.(2)由单因子到多因子的科学思路(即先研究1对相对性状,再研究多对相对性状).(3)利用统计学方法.(4)科学的实验程序和方法.解答:解:A、先只针对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进行研究,然后再研究多对性状的遗传规律,这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A正确;B、选择豌豆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B正确;C、选择了多种植物作为实验材料,做了大量的实验,但只有豌豆的实验最为成功,这不是孟德尔遗传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C错误;D、利用统计学方法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孟德尔遗传实验的过程、解释、方法,能总结孟德尔遗传实验能获得成功的原因,再准确判断各选项选出正确的答案.10.(2 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的小麦进行杂交,这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F1杂种形成的配子种类数和F2的基因型种类数分别是()A.4和9 B.4和27 C.8和27 D.32和81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解答本题,考生应掌握解题一般方法.一般配子种类数=2n(n表示等位基因的对数);后代基因型种类数等于每对基因后代基因型种类的乘积.解答:解:根据题意可知,F1的基因型为AaBbCc,它产生的配子就相当于拿出一个A或a,一个B或b,一个C或c,他们之间自由组合,为2×2×2=23=8;F2为AaBbCc自交的结果,一对一对等位基因进行分析,Aa进行自交产生的后代基因型为AA、Aa、aa三种,以此类推Bb自交产生的后代基因型也为三种,因此F2的基因型种类数=3×3×3=33=27种.故选:C.点评:本题着重考查了基因自由定律的应用,在解答首先逐对基因考虑,然后利用乘法法则进行计算,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并且掌握一般计算规律,难度适中.11.()豌豆子叶的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种子(R)对皱粒种子(r)为显性.某人用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的豌豆进行杂交,发现后代出现4种类型,对性状的统计结果如图所示.请据图分析亲本的基因型是()A.Y yRr;yyRr B.Y YRr;yyRr C.Y yRr;YyRr D.Y yRr;yyrr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进行杂交的后代中,圆粒:皱粒=3:1,说明亲本的基因组成为Rr和Rr;黄色:绿色=1:1,说明亲本的基因组成为Yy和yy.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分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解答:解:通过对性状的统计结果分析,圆粒:皱粒=3:1,黄色:绿色=1:1,所以亲本的基因型是YyRr和yyRr.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12.(2 桃的果实成熟时,果肉与果皮粘连的称为粘皮,不粘连的称为离皮;果肉与果核粘连的称为粘核,不粘连的称为离核.已知离皮(A)对粘皮(a)为显性,离核(B)对粘核(b)为显性.现将粘皮、离核的桃(甲)与离皮、粘核的桃(乙)杂交,所产生的子代出现4种表现型.由此推断,甲、乙两株桃的基因型分别是()A.A ABB、aabb B.a aBB、AAbb C.a aBB、Aabb D.a aBb、Aabb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已知离皮(A)对粘皮(a)为显性,离核(B)对粘核(b)为显性.先根据亲本的表现型写出可能的基因型,再根据子代的表现型判断亲本最终的基因型;也可以根据每个答案中后代出现的情况跟题干中的结果是否吻合来解题.解答:解: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解答该题较简单的方法是分别计算法.AABB、aabb 的子代的基因型是AaBb,表现型只有1种;aaBB、AAbb的子代的基因型是AaBb,表现型也只有1种;aaBB、Aabb的子代的基因型是AaBb和aaBb,表现型只有2种;aaBb、Aabb的子代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表现型有4种,所以只有aaBb、Aabb的子代有4种表现型.故选:D.点评:本题要求掌握和理解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等相关知识点,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才能自由组合.通过分析表现型推断亲本的基因型.13.(基因A、a和基因B、b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一个亲本与aabb测交,子代基因型为AaBb和Aabb,分离比为1:1,则这个亲本基因型为()A.A Abb B.A aBb C.A ABb D.A aBB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的时间为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解答:解:从题文中可以看出,亲本与aabb测交,子代基因型为AaBb和Aabb,那么亲本的基因型中A(a)基因一定是纯合的,而B(b)则是杂合的,所以亲本的基因型是AABb.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和计算能力.14.关于细胞分裂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图与b图所示细胞染色体数不同,染色单体数相同B.b图和c图所示细胞各含有2个四分体C.c图和d图所示细胞具有相同的染色体数和不同的染色体组数D.图中所有细胞可以属于同一生物体考点: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减数第一、二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分析:据图分析,a图细胞内有同源染色体,而且着丝点分裂,表示有丝分裂后期;b图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赤道板上,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c图细胞中具有同源染色体,而且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表示丝分裂中期;d图无同源染色体,而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内染色体组数目判别方法是细胞内形态相同的染色体有几条,则含有几个染色体组.解答:解:A、a图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数目为0,b图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染色体数目4条,染色单体8个,故A错误;B、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在b图中含有2个四分体,c图没有四分体,故B错误;C、c图和d图所示细胞都具有4条染色体数,2个染色体组,故C错误;D、根据不同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均可判断体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则所有细胞均可来自同一生物体,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中等,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和识别细胞图的方法,可采用两看法,一看是否是否有同源染色体,无则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有可能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或有丝分裂,二看细胞内是否有联会现象,有则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无则为有丝分裂.15.()在高等动物的细胞分裂中,同时存在同源染色体和姐妹染色单体的时期是()A.有丝分裂的前期B.有丝分裂的后期C.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考点: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减数第一、二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分析:有丝分裂过程中含有同源染色体,染色单体变化:间期出现(0→4N),后期消失(4N→0),存在时数目同DNA.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与有丝分裂过程基本相同,区别在于有无同源染色体.解答:解:A、有丝分裂的过程中具有同源染色体,而且经过间期染色体复制,每条染色体上含有2条染色单体,故A正确;B、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细胞中没有染色单体,故B错误;C、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则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但具有染色单体,故C错误;D、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则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而且着丝点分裂,也没有染色单体,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的变化,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16.(2 )若A和a、B和b分别是两对同源染色体,下列哪四个精子来自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A.A B、AB、ab、ab B.a B、Ab、AB、ab C.A b、aB、Ab、Ab D.A b、Ab、ab、ab考点:精子的形成过程.分析: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因为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所以一个初级精母细胞能产生2种基因型不同的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类似于有丝分裂,因此每个次级精母细胞产生2个基因型相同的精细胞.由此可见,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4个精子,但只有两种基因型.解答:解:A、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能减数分裂形成4个精子,但两两相同,如AB、AB、ab、ab,A正确;B、B选项中的精子有四种基因型,不可能来自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B错误;C、一个初级精母细胞能形成4个精子,且两两相同,故C错误;D、D选项中虽然只有两种基因型,但缺少B基因,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重点考查精子的形成过程和结果,要求考生识记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特别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明确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4个精子,但只有两种基因型,再结合题干中精子和初级精母细胞的基因型作出准确的判断.17.(2 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萨顿利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B.摩尔根等人首次通过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C.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每条染色体上都有若干个基因考点:基因与DNA的关系.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基因、DNA和染色体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决定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每个染色体上有一个或两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含多个基因.每个基因中含有许多脱氧核苷酸.解答:解:A、萨顿利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A正确;B、摩尔根等人首次通过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B正确;C、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C错误;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每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要注意,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主要表现在:1、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稳定性.2、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染色体在也是成对的,在配子中只有成对基因中的一个,同样,成对的染色体也只有一条.3、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也是.4、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是自由组合的.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18.(血友病的遗传属于伴性遗传.某男孩为血友病患者,但他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都不是患者.血友病基因在该家庭中传递的顺序是()A.外祖父→母亲→男孩B.外祖母→母亲→男孩C.祖父→父亲→男孩D.祖母→父亲→男孩考点:伴性遗传.分析:本题是对伴X隐性遗传病的特点的考查,回忆伴X隐性遗传的特点,然后根据题干给出的信息进行解答.解答:解:由题意知,血友病的遗传属于伴性遗传,某男孩为血友病患者,但他的父母不患病,因此血友病是伴X隐性遗传病,正常女性个体有可能是该病致病基因的携带者,男性个体没有携带者要么患病,要么没有该病的致病基因,该男孩的父亲、祖父、外祖父都不患病,含有该病的致病基因,因此该患病男孩的致病基因来自他的母亲,母亲的致病基因来自他的外祖母,因此血友病基因在该家庭中传递的顺序是外祖母→母亲→男孩.故选:B.点评:对于伴X隐性遗传的特点的理解应用是解题的关键.19.(2 如图为患血友病的某家族系谱图,该病为伴X隐性遗传,其中7号的致病基因来自()A.1号B.2号C.3号D.4号考点:伴性遗传.分析:由题干可知,血友病是伴X隐性遗传,7号患病男性,其致病基因应该来自母亲5号;5号正常,应该是致病基因的携带者;由于1号正常,不含有致病基因,所以5号的致病基因来自2号,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7号患病男性,其致病基因应该来自母亲5号;5号正常,应该是致病基因的携带者.由于1号正常,不含有致病基因,所以5号的致病基因来自2号,所以7号的致病基因最终来自2号.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人类的遗传病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遗传系谱图的能力,对遗传病遗传规律的掌握等,难度适中.20.(人类的卷发对直发为显性性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遗传性慢性肾炎是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有一个卷发患遗传性慢性肾炎的女人与直发患遗传性慢性肾炎的男人婚配,生育一个直发无肾炎的儿子.这对夫妻再生育一个卷发患遗传性慢性肾炎的孩子的概率是()A.B.C.D.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人类的卷发对直发为显性性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用A、a表示),遗传性慢性肾炎是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用B、b表示),则卷发患遗传性慢性肾炎的女人的基因型为A_X B X_,直发患遗传性慢性肾炎的男人的基因型为aaX B Y,直发无肾炎的儿子的基因型为aaX b Y,由子代的基因型推亲代的基因型,则这对夫妇的基因型为AaX B X b、aaX B Y.解答:解:由以上分析可知这对夫妇的基因型为AaX B X b×aaX B Y,他们生育一个孩子是卷发的概率为,患遗传性慢性肾炎的概率为,所以这对夫妻再生育一个卷发患遗传性慢性肾炎的孩子的概率为.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及应用、伴性遗传,首先要求考生根据题干信息推断出这对夫妇的基因型;其次要求考生利用逐对分析法计算出该夫妇再生育一个卷发患遗传性慢性肾炎的孩子的概率.二、双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21.(3分个家庭中,父亲是色觉正常的多指(由常染色体显性基因控制)患者,母亲的表现型正常,他们却生了一个手指正常但患红绿色盲的孩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孩子的色盲基因来自祖母B.父亲的基因型是杂合子C.这对夫妇再生一个男孩,只患红绿色盲的概率是D.父亲的精子不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考点:常见的人类遗传病;伴性遗传.分析:由于多指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色盲是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因此可以根据表现型初步确定基因型,然后再根据儿子的基因推测双亲的基因型,再利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进行相关计算.解答:解:A、孩子的色盲基因来自母亲,母亲的色盲基因可以来自她的母亲或父亲,所以孩子的色盲基因可能来自外祖母或外祖父,A错误;B、假设多指基因用A表示,红绿色盲基因用X b表示,父亲基因型:A_X B Y,母亲基因型aaX B X_,子代基因型为aaX b Y,根据子代的基因型可确定父亲的基因型为AaX B Y,B正确;C、由B项确定父亲的基因型为AaX B Y,母亲的基因型为aaX B X b,这个对夫妇再生一男孩,只患色盲的概率是:(正常指的概率,男孩色盲的概率),C正确;D、父亲的精子不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D错误.故选:BC.点评:本题考查了伴性遗传以及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等方面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及应用能力,难度适中.22.(3 )已知玉米籽粒黄色对红色为显性,非甜对甜为显性.纯合的黄色非甜玉米与红色甜玉米杂交得到F1,F1自交或测交,预期结果正确的是()A.自交结果中黄色非甜与红色甜比例9:1B.自交结果中黄色与红色比例1:1,非甜与甜比例3:1C.测交结果为红色甜:黄色非甜:红色非甜:黄色甜为1:1:1:1D.测交结果为红色与黄色比例1:1,甜与非甜比例3:1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2021-2022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IV)
2021-2022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IV)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7页,第Ⅱ卷7至10页。
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请按要求在答题卷(1-2页)作答,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
2、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卷上务必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班级填写清楚。
请认真核对考号、姓名、班级和科目。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XXXXXX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有氧呼吸过程中,从细胞质基质进入线粒体的物质有( )A.丙酮酸、和O2B.葡萄糖、ATP和C. CO2、葡萄糖和H2O D.丙酮酸、和葡萄糖2.有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分解释放的能量将( ) A.全部用于生物合成等生理过程B.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一部分转移到ATP中C.全部转移到ATP中D.一部分供给生命活动需要,一部分转移到ATP中3.实验表明,对离体蛙的心肌细胞施用某种毒素,心肌细胞对K+,C6H12O6的吸收量不受影响,但对Ca2+的吸收量却明显减少。
试分析,这种毒素可能的作用机理是( )A.改变了心肌细胞膜的结构,使膜的流动性加快,对物质的吸收加快B.抑制了心肌细胞膜上Ca2+载体蛋白的活性,使细胞吸收Ca2+的速率减慢C.抑制了心肌细胞内呼吸酶的活性,细胞的有氧呼吸降低,为主动运输提供的能量减少D.改变了心肌细胞膜两侧的Ca2+浓度,使细胞主动吸收Ca2+的速率降低4.某成熟植物细胞经某种处理后仍保持活性,但在0.3 g/mL蔗糖溶液中不会再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实验操作正确。
试问:先前的“某种处理”所用的试剂是( ) A.纤维素酶 B. 0.5 g/mL溶液 C.清水 D. 10% HCl溶液5.生物体内酶的作用及特点是( )A.能使不能发生的化学反应发生 B.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C.为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提供能量 D.催化效率与无机催化剂相同6.检测酵母菌细胞呼吸的产物,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如果产生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则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B.如果产生的气体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黄色,则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C.无论进行有氧呼吸还是无氧呼吸,酵母菌都能产生CO2D.酵母菌发酵时不产生气体,但其发酵液能使重铬酸钾变灰绿色7.如图是利用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实验的示意图,图中A物质和B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是( )A. 1∶2 B. 2∶1C. 8∶9 D. 9∶88.在保持细胞存活的条件下,蔗糖溶液浓度与萝卜条质量变化的关系如图。
2021-2022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3月)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
2021-2022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3月)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第Ⅰ卷(选择题,共66分)本卷共33题,每题2分,共66分。
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下图所示为人体体液相关组成及各成分间的关系,①~⑤的名称依次是( )A.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淋巴细胞外液B.细胞外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内液C.细胞外液组织液血浆淋巴细胞内液D.细胞内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外液2、下列物质中,在正常情况下不应该出现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A.抗体B.糖原C.胰岛素D.氨基酸3、癌症晚期的病人往往会出现全身浮肿现象,其主要原因可能是()A.机体摄入水量过多B.代谢缓慢而导致营养过剩C.血浆中蛋白质减少,渗透压降低,渗出到组织液中的水增加D.组织液中的水大量渗入毛细血管,使毛细血管膨胀4、下列对人体内环境理化特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B.人体血浆的pH通常是7.35~7.45C.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 ℃左右D.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强,可使血浆渗透压升高,引起组织水肿5、高等动物细胞内产生的CO2排出体外的途径是()。
A.细胞→内环境→循环系统→呼吸系统→体外B.细胞→内环境→呼吸系统→循环系统→体外C.细胞→循环系统→内环境→呼吸系统→体外D.细胞→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内环境→体外6、以下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稳态就是指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处于稳定状态②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③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④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很强的,即使外界环境剧变,人体也能保持稳态的平衡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7、如图为一些细胞间的联系,a、b为置于神经细胞B和神经细胞D的膜外的电流计的两个微型电极,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该图表示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其兴奋的传导途径是细胞E→细胞D→细胞C→细胞B→细胞AB.给皮肤细胞A一个刺激,电流计的指针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C.若从a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细胞b处,效应器仍能产生反应D.相同体积的细胞D和细胞E,后者的细胞膜面积和高尔基体的数量通常小于前者8、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A.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内为正、膜外为负B.神经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大C.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递D.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9、下图表示一段离体神经纤维的S点受到刺激而兴奋时,局部电流和神经兴奋的传导方向(弯箭头表示膜内、外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直箭头表示兴奋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10、如图表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重点中学2021-2022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2021-2022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将其涂在答题卡上。
1.虽然蓝藻、乳酸菌、酵母菌的细胞结构及功能有很大区别,但是它们A.都没有核膜和染色体B.都能通过有丝分裂增加细胞数目C.都能进行DNA分子的复制D.都能进行繁殖和有氧呼吸2.下面有关蛋白质的论述,正确的是A.每种蛋白质的分子结构中都含有肽键B.每种蛋白质都含有C、H、O、N、P、Fe元素C.蛋白质都是酶D.蛋白质是调节细胞和生物体新陈代谢的唯一物质3.下列有关核酸的说法错误的是A.新型冠状病毒中也含有DNA和RNAB.生物体中的核酸具有携带遗传信息、催化、参与细胞器构建等多种功能C.人体内的核酸,其组成物质中有5种碱基、2种单糖、1种磷酸D.真核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中都含有DNA和RNA4.科学家用显微技术除去变形虫的细胞核,发现其新陈代谢减弱,运动停止,当重新植入细胞核后,发现其生命活动又能恢复,这说明了A.细胞核是遗传物质的贮存和复制场所B.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C.细胞核是细胞遗传特性的控制中心D. 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5.下列有关真核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叶肉细胞内,氧气的产生发生在叶绿体内膜上B.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DNA能够发生复制C.核糖体是蛋白质的“装配机器”,由蛋白质、磷脂和RNA组成D.胰腺细胞内,核酸合成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核6.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渗透作用实验装置,实验开始时长茎漏斗内外液面平齐,记为零液面,实验开始后,长茎漏斗内部液面的变化趋势为(注:坐标原点处表示零液面,膀胱膜不变形)7.影响酶催化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温度、反应物浓度、酶的浓度等。
如图表示在最适温度下,某种酶的催化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若在A点提高反应温度,反应速率会加快B.若在A点增加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将加快C.若在B点增加酶的浓度,反应速率会减慢D.若在C点增加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将加快8.细胞内糖分解代谢过程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细胞能进行过程①和③或者过程①和④B.动物细胞内,过程②比过程①释放的能量多C.真核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能进行过程①和②D.乳酸菌细胞内,过程①产生[H],过程③消耗[H]9.下列哪些生理活动会导致细胞内ADP的含量增加:①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K+和Na+②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③血液中的葡萄糖进入红细胞④甘油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③④10.如图表示20℃时玉米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对于曲线的下列说法最恰当的是A.a点时叶肉细胞产生ATP的细胞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B.b点位置不会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移动C.c点时光合作用强度等于细胞呼吸强度D.当植物缺Mg时,b点右移11.下列有关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不同,产生CO2的场所也不同B.与夏季相比,植物在冬季光合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光照时间缩短C.离体的叶绿体基质中添加ATP、NADPH和CO2后,不能完成暗反应D.密闭玻璃容器中降低CO2供应,植物光反应不受影响,但暗反应速率降低12.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低等植物细胞,能看到的结构是A.赤道板、染色体、细胞膜、中心体B.细胞壁、染色体、纺锤体、中心体C.纺锤体、赤道板、染色体、叶绿体D.细胞壁、核糖体、染色体、细胞板13.蛋白质分子能被肽酶降解,至于哪一个肽键被断裂则决定于肽酶的类型。
2021-2022年高一10月月考(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一10月月考(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含答案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5小题,1-35每小题 1 分,36-45每小题 2 分共 55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熊猫是我国的国宝,在熊猫和熊猫宝宝之间充当遗传物质的“桥梁”作用的细胞是A .精子和卵细胞B .胚胎C .血细胞D .骨髓细胞2.塞卡病毒病是由塞卡病毒引起的并通过蚊媒传播的一种急性疾病,下列关于塞卡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A .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生物B .没有细胞结构,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C .能引发传染病,在人工配置的培养基上可以生存D .能引发传染病,通过细胞分裂繁衍后代3.数学课上,小明正在那儿冥思苦想,想攻克一道竞赛题,此时,直接参与这一活动的最小结构是A .血液B .神经细胞C .大脑D .神经系统4.若以图甲代表与生命系统相关概念的范围,其中正确的是5.若用同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每次仅调整目镜或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到下列各图。
则其中视野最暗的是 供选项 a b cA 生物大分子 细胞 组织B 个体 种群 群落C 生态系统 群落 种群D 系统 组织器官6.如图所示:甲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观察时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物像。
下面描述正确的是A.观察物像丙时应选用甲中①④⑥组合B.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调节顺序: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标本→转动细准焦螺旋C.若丙是由乙放大10倍后的物像,则细胞的面积增大为原来的10倍D.若丙图观察到的细胞是位于乙图右上方的细胞,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应向右上方移动装片7.一个细胞就是一个小型工厂,这个工厂每时每刻都在运转,生产出各种各样的产品。
下列与其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是所有生物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B.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C.同一生物体的细胞结构和功能都相同D.单细胞生物都是原核生物8.地球上约90%的氧气来自藻类植物,这些植物中有的属于原核生物有的属于真核生物。
2021-2022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含解析
2021-2022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70分)1.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的是()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②血红蛋白、氧气和葡萄糖③葡萄糖、二氧化碳和激素④激素、细胞内液和氨基酸.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2.下列是有关细胞生活的环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B.组织液是体内所有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C.在人体的体液中,细胞内液约占,细胞外液约占D.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少3.下列过程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A.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B.葡萄糖脱氢分解产生丙酮酸C.食物中的蛋白质经消化被分解成氨基酸D.胰岛细胞合成胰岛素4.人体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下列现象属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A.寒冷时骨骼肌不自主战栗B.胰岛B细胞受损出现尿糖C.剧烈运动后,人体体温略有升高D.饮水不足时,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5.下列有关血糖平衡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胰岛素能降低血糖浓度,可促进④、⑥、⑦过程B.胰高血糖素能促进②、③过程,也能影响⑥、⑦过程,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C.②、⑤、⑥过程可以发生在肌肉、肝脏细胞中D.当身体产生足够的胰岛素时,胰高血糖素的含量降低6.有关生物体对刺激做出反应的表述,错误的是()A.病毒感染→人体T细胞分泌特异性抗体→清除病毒B.外界温度降低→哺乳动物体温调节中枢兴奋→体温稳定C.摄入高糖食品→人体胰岛素分泌增加→血糖水平回落D.单侧光照→植物体生长素重新分布→向光弯曲7.突触小体不能完成的生理过程是()A.丙酮酸的氧化分解B.突触小泡与细胞膜的融合C.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D.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8.如图表示人体缩手反射的相关结构(虚线内表示脊髓的部分结构),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要检测反射弧是否完整和正常,可在⑤处给予适宜的电刺激B.若抑制某神经元的呼吸作用,将会影响神经兴奋的传递C.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都存在化学信号与电信号的转换D.在②处给予适宜的电刺激,大脑皮层会产生痛觉9.下丘脑在人体生命活动中有重要的作用,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a引起下丘脑分泌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b引起下丘脑分泌②抗利尿激素C.c引起下丘脑分泌③胰高血糖素D.d引起下丘脑产生④电位变化10.下面有关人体神经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兴奋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是通过突触间隙来传递的B.突触小泡释放递质时,进入线粒体的ADP量会明显增多C.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D.学习是人体通过神经系统不断接受环境的变化而形成新行为的过程11.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刺激支配肌肉的神经,引起该肌肉收缩的过程属于反射B.神经细胞上神经冲动的传导都以局部电流为前导C.降低环境中的Na+浓度,刺激产生的动作电位峰值会降低D.引起突触后神经细胞兴奋的过程中,Na+通过被动运输进入突触后膜内12.下列有关动物体内激素调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促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甲状腺,而甲状腺激素可作用于多种器官B.被手术切除性腺的动物血液中的促性腺激素含量将降低C.延长光照可提高鸡产蛋率,鸡的产蛋率与体内的雌激素水平密切相关D.垂体功能受损的幼犬会出现抗寒能力减弱等现象13.研究者给家兔注射一种可以特异性破坏胰岛B细胞的药物﹣链脲佐菌素(STZ)进行血糖调节研究,为了准确判断STZ是否成功破坏胰岛B细胞,应()①在兔饱足状态下②在兔空腹状态下③测定血糖含量④测定尿液是否含糖⑤测定血液胰岛素含量.A.①③④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②③④14.如图表示机体内生命活动调节的途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图示可以说明神经系统可控制内分泌系统的活动B.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不受④过程的调节C.如果感受器、①、下丘脑、⑦、和内分泌腺组成机体内的某一反射活动的反射弧,则效应器为图中的组织D.如果图示中的内分泌腺为甲状腺,则⑥的增加可引起③和④的减少15.为了研究兴奋在神经元轴突上的传导是单向的还是双向的,取新鲜的神经﹣肌肉标本(实验期间用生理盐水湿润标本),设计了下面的实验装置图(C点位于两电极之间的正中心).在图中A、B、C、D四点分别给以适宜的刺激,无法得出正确结论的刺激点是()A.A B.B C.C D.D16.若在图甲所示神经的右侧给予一适当的刺激,则电流表偏转的顺序依次是()A.②→①→②→③→②B.②→③→②→① C.③→②→①→② D.③→②→①17.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信号分子在细胞间起重要作用.如图为细胞之间信息传递的模型,图中I、II表示细胞,E、F表示物质.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如上图表示缩手反射过程,细胞Ⅱ膜上的F表示受体蛋白B.如上图表示初次免疫过程,E经吞噬细胞处理后呈递给Ⅱ,Ⅱ受刺激后可能产生淋巴因子C.如上图表示血糖调节过程,且E与F结合后,Ⅱ内糖原含量上升,则Ⅰ代表胰岛A细胞D.如上图所示,若E与F结合后,促使Ⅱ产生并释放了一种物质X,且X使E的生成量增加,这种调节方式属于反馈调节18.下图为人体内肾上腺素合成的简化过程.对肾上腺素的合成和分泌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与肾上腺素的合成和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B.外界环境温度下降会降低催化肾上腺素合成的酶的活性,使肾上腺素合成和分泌减少C.垂体可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调节肾上腺素的合成和分泌D.寒冷和低血糖刺激可以增加肾上腺素的分泌19.某种局部麻醉药在神经兴奋传递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此种麻醉药可以使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B.此种麻醉药通过被动转运的方式进入细胞C.此种麻醉药可以阻断Na+内流D.此种麻醉药只有与辣椒素同时注射才会产生效应20.如图是正常人体处在温度变化的环境中,机体散热量变化曲线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t3~t4时段,产热量等于散热量B.t1~t2时段,散热量增加是由于人体体温与环境温度的温差增大造成的C.t2~t3时段,散热量减少,这是体温调节的结果D.t3~t4时段的散热量大于0~t1时段,t3~t4时段的体温低于0~t1时段21.如果某人的下丘脑受到损伤,则可能导致()①体温调节能力下降②调节血糖的能力下降③影响抗利尿激素的合成④影响渴觉的形成.A.①②③ B.①②C.③④D.①②③④22.下面有关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给正常小鼠每天饲喂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3天后,该小鼠新陈代谢增强,血浆中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减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含量增加B.给正常小鼠饲喂一定量的胰岛素,一段时间后,小鼠会出现四肢无力,活动减少,甚至昏迷等低血糖症状C.动物的生命活动既有神经调节,又有体液调节,但是主要是神经调节D.将大白鼠从25℃移至0℃的环境中,由于环境温度下降,大白鼠出现的生理反应是耗氧量减少,体表血管收缩,散热量减少23.在下列关于酶和激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激素的作用与神经系统的作用密切联系B.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酶C.激素产生后一般作用于其他细胞D.能产生酶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激素24.如图表示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过程(其中a、b、c、d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①②表示有关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只有a、b、d三类细胞能识别抗原B.产生抗体的细胞只能由b直接分化形成C.①和②过程都需要抗原的刺激才能发生D.c、d的功能各不相同,根本原因是DNA不同25.如图为人的体液免疫图解,请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①~⑤均能识别抗原B.细胞⑤为靶细胞C.细胞③为B细胞D.阶段Ⅳ、V为体液免疫的效应阶段26.通过以下方法所获得的免疫能力在体内保持较长时间的是()A.成人注射丙种球蛋白(抗体)B.注射乙肝疫苗C.婴儿通过母乳获得某些抗体 D.注射淋巴因子27.下列关于免疫活性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B细胞在淋巴因子作用下快速产生大量的抗体B.青霉素是一种可导致过敏反应的免疫活性物质C.可用人工标记的抗体对机体组织中的抗原进行检测D.体液中的溶菌酶参与杀灭细菌的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28.下列有关人体内免疫的描述,正确的是()A.血液中未参与免疫反应的淋巴细胞都是记忆细胞B.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可直接转变为效应T细胞C.动物体内的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浆细胞D.医生为病人注射肉毒杆菌抗毒素进行治疗,目的是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发挥体液兔疫作用29.与激素调节相比,高等动物神经调节的特点是()①调节速度快②调节速度慢③作用范围广泛④作用部位准确⑤作用时间短⑥作用时间比较长.A.①④⑤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①③⑤30.某人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让绵羊的红细胞吸附x物质,然后将这些细胞与含有某种免疫球蛋白y的溶液混合,发生凝集反应并形成红细胞集团.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机体中产生y的细胞不能特异性识别x物质B.y物质与酶、神经递质三者发挥作用后均立即失去活性C.机体中产生y的细胞只能由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产生D.吞噬细胞清除红细胞集团的过程不消耗能量31.乙酰胆碱是可引起突触后膜兴奋的递质,某病人血清中含有对抗乙酰胆碱受体的抗体,该病人所患疾病及表现为()A.自身免疫病,肌无力B.自身兔疫病,肌肉痉挛C.过敏反应,肌无力 D.过敏反应,肌肉痉挛32.如图表示人体通过体液免疫消灭破伤风杆菌外霉素的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2、3均起源于造血干细胞B.仅细胞4中含有合成物质a的基因C.②、③过程与细胞膜的蛋白质有关D.物质a主要分布在血清中33.科学研究揭示,与病毒和肿瘤作战的T细胞,具有短期保护和长期保护的分工.当研究人员捕捉到刚刚分化的T细胞时,T细胞相反的两极分别生成了两类不同的蛋白,一类蛋白带有“战士”的标记,另一类则显示“记忆细胞”的特性,而记忆T细胞能潜伏多年,以防备此异物再次入侵.下列关于记忆T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A.记忆T细胞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后,能够迅速地产生大量抗体B.记忆T细胞一旦产生就能够永久记忆C.记忆T细胞能使靶细胞裂解死亡D.记忆T细胞和效应T细胞相比,细胞中的DNA相同,RNA不同34.分析以下几种情况,两株胚芽鞘将弯向同一方向的是()A.B.C.D.35.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在植物体内生长素含量是很少的B.在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从形态学上的顶端运输向基部C.在植物体内生长素的运输都不需要能量D.单侧光下燕麦胚芽鞘顶端的生长素可从向光侧横向运输到背光侧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30分)36.下丘脑在人体生理调节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请据图回答问题(甲、乙、丙、丁为人体内的某结构或细胞,A、B、C、D为激素).(1)当人体处于寒冷环境中时,图中激素A(填名称)在血液中的含量明显升高.其作用是,这一生理活动的调节方式是;同时激素D (填名称)分泌也增多,并且骨骼肌产生不自主战栗.引起骨骼肌战栗的神经传导途径为:→传入神经→→传出神经→骨骼肌.(2)当人体内的血糖浓度降低时,丁可以直接感知血糖浓度的变化,也可以接受下丘脑的控制,通过有关神经作用使分泌的(填激素名称)增多;同时激素D也增多.上述过程从反射类型看属于反射.(3)下丘脑除参与图中的调节过程外,还能分泌(填激素名称),由甲释放到血液中,调节人体内水盐的平衡.(4)如果血液中物质A的含量过高,会抑制下丘脑和甲的分泌活动,这种调节作用称为.37.图甲是缩手反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丙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据图回答:(1)乙图是甲图中(填字母)所示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乙图中的B是下一个神经元.(2)发生缩手反射时,使兴奋从A传到B的信号物质是.(3)图丙中“﹣○﹣<”表示一个完整的神经元,若①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⑤代表神经支配的小腿肌肉,则③称为.若刺激图丙中b点,图中点可产生兴奋.(4)图乙中神经递质质A细胞合成,经过高尔基体包装加工,形成突触小泡,突触小泡再与融合,通过A细胞的作用进入突触间隙.(5)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会引起B细胞产生,使突触后膜的电位发生相应变化.38.图表示人体内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图中数字分别代表相应的生理活动,试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虚线所表示的箭头是时所引起的免疫反应.(2)图中的“某物质”指的是.(3)下列细胞中,能处理并呈递抗原的是,不能识别抗原的是,具有特异性识别能力的是.(填下列代号)A.吞噬细胞B.T细胞C.B细胞D.记忆细胞E.效应B细胞F.效应T细胞(4)效应T细胞的作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产生“某物质”,并通过它们加强各种有关细胞的作用来发挥免疫效应;二是与靶细胞密切接触,最终导致.(5)效应B细胞产生的免疫物质主要存在于中,在多数情况下,该物质的作用是与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消化.(6)注射从已经康复的SARS患者体内取得的血清,对SARS有治疗作用,原因是.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70分)1.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的是()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②血红蛋白、氧气和葡萄糖③葡萄糖、二氧化碳和激素④激素、细胞内液和氨基酸.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1)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2)内环境中的物质:①小肠吸收的物质在血浆、淋巴中运输:水、盐、糖、氨基酸、维生素、血浆蛋白、甘油、脂肪酸等.②细胞分泌物:抗体、淋巴因子、神经递质、激素等.③细胞代谢产物:CO2、水分、尿素等.【解答】解:①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①正确;②血红蛋白是胞内蛋白,不是内环境的组分,氧气和葡萄糖是内环境的组分,②错误;③葡萄糖、二氧化碳和激素是内环境的组分,③正确;④细胞内液不是内环境的组分,激素和氨基酸是内环境组分,④错误.故选:A.2.下列是有关细胞生活的环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B.组织液是体内所有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C.在人体的体液中,细胞内液约占,细胞外液约占D.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少【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1、体液的概念和组成:在生物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称为体液.体液中除含有大量的水以外,还含有许多离子和化合物.它包括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细胞外液是细胞生活的直接液体环境,是体液的一部分.2、内环境的概念: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解答】解:A、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A正确;B、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并不是所有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比如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血浆,B错误;C、在人体的体液中,细胞内液约占,细胞外液约占,C正确;D、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少,D正确.故选:B.3.下列过程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A.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B.葡萄糖脱氢分解产生丙酮酸C.食物中的蛋白质经消化被分解成氨基酸D.胰岛细胞合成胰岛素【考点】内环境的组成;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突触的结构.【分析】内环境即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凡是发生在其中的生理过程均符合题意,发生在细胞内的或外分泌液中的均不可.【解答】解:A、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发生在组织液中,A正确;B、葡萄糖脱氢分解产生丙酮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B错误;C、食物中的蛋白质经消化被分解成氨基酸发生在消化道内,并非细胞外液,C错误;D、胰岛细胞合成胰岛素发生在细胞内,D错误.故选:A.4.人体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下列现象属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A.寒冷时骨骼肌不自主战栗B.胰岛B细胞受损出现尿糖C.剧烈运动后,人体体温略有升高D.饮水不足时,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考点】稳态的生理意义.【分析】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1)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2)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和化学物质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5)稳态失调的实例:①血糖平衡失调﹣﹣低血糖、糖尿病等;②pH失调﹣﹣酸中毒、碱中毒;③渗透压失调(如呕吐等)﹣﹣细胞形态、功能异常;④体温失调﹣﹣发热、中暑等.【解答】解:A、寒冷时骨骼肌不自主颤栗会增加产热,使体温保持相对稳定状态,A错误;B、胰岛B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出现尿糖已无法维持血糖稳态,B正确;C、剧烈运动后,血浆中的乳酸含量会升高,但由于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能使血浆pH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相对稳定状态,C错误;D、饮水不足时,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使细胞外液渗透压保持相对稳定状态,D错误.故选:B.5.下列有关血糖平衡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胰岛素能降低血糖浓度,可促进④、⑥、⑦过程B.胰高血糖素能促进②、③过程,也能影响⑥、⑦过程,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C.②、⑤、⑥过程可以发生在肌肉、肝脏细胞中D.当身体产生足够的胰岛素时,胰高血糖素的含量降低【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分析】1、血糖的来源:食物中的糖类的消化吸收、肝糖元的分解、脂肪等非糖物质的转化;去向:血糖的氧化分解为CO2、H2O和能量、合成肝糖元、肌糖元(肌糖元只能合成不能水解)、血糖转化为脂肪、某些氨基酸.2、血糖平衡调节:由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分布在胰岛外围)提高血糖浓度,促进血糖来源;由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分布在胰岛内)降低血糖浓度,促进血糖去路,减少血糖来源,两者激素间是拮抗关系.3、分析题图:图示表示血糖的来源和去路,其中①②③表示血糖的三个来源;④表示血糖进入组织细胞;⑤⑥⑦表示血糖的三个去路.【解答】解:A、胰岛素能促进全身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即促进图中④、⑤、⑥、⑦过程,A正确;B、胰高血糖素能促进糖原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即促进图中②、③过程,B正确;C、⑤表示糖类的氧化分解(细胞呼吸)、⑥表示糖原(肌糖原和肝糖原)合成过程,这两个过程都可以发生在肌肉、肝脏细胞中,但②糖原分解发生在肝脏细胞中,不能发生在肌肉细胞中,C错误;D、胰岛素的分泌量增加会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因此当身体产生足够的胰岛素时,胰高血糖素的含量降低,D正确.故选:C.6.有关生物体对刺激做出反应的表述,错误的是()A.病毒感染→人体T细胞分泌特异性抗体→清除病毒B.外界温度降低→哺乳动物体温调节中枢兴奋→体温稳定C.摄入高糖食品→人体胰岛素分泌增加→血糖水平回落D.单侧光照→植物体生长素重新分布→向光弯曲【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病毒感染后能引起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并通过浆细胞分泌抗体,清除病毒.外界温度降低后,机体通过神经和体液调节,能维持体温稳定.人体摄入高糖食品后,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但通过胰岛素的调节,能维持血糖平衡.单侧光能导致生长素横向运输,造成分布不均匀.【解答】解:A、病毒感染机体后,浆细胞能分泌抗体清除病毒,故A错误;B、外界温度降低,哺乳动物皮肤感受器兴奋,兴奋通过传入神经传到体温调节中枢,通过神经中枢分析综合,再通过传出神经将兴奋传到皮肤、血管、内分泌腺等,最终使机体体温维持相对平衡,故B正确;C、摄入高糖食品会导致人体血糖浓度升高,故胰岛素分泌增加,胰岛素通过降低血糖浓度,使血糖浓度恢复正常水平,故C正确;D、单侧光下,植物茎部向光侧生长素向背光侧运输,导致背光侧生长素含量高,促进生长作用强,故植物表现为向光生长,故D正确.故选:A.7.突触小体不能完成的生理过程是()A.丙酮酸的氧化分解B.突触小泡与细胞膜的融合C.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D.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考点】突触的结构.【分析】突触小体能够通过胞吐完成神经递质的释放,出现突触小泡和细胞膜的融合,需要的能量是由细胞呼吸供应,因此可以发生丙酮酸的分解,突触小体完成的信号转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解答】解:突触小体能够通过胞吐完成神经递质的释放,会出现突触小泡和细胞膜的融合,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需要的能量是由细胞呼吸供应,因此可以发生丙酮酸的分解,突触小体完成的信号转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故选:D.8.如图表示人体缩手反射的相关结构(虚线内表示脊髓的部分结构),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要检测反射弧是否完整和正常,可在⑤处给予适宜的电刺激B.若抑制某神经元的呼吸作用,将会影响神经兴奋的传递C.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都存在化学信号与电信号的转换D.在②处给予适宜的电刺激,大脑皮层会产生痛觉【考点】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反射的过程;脑的高级功能.【分析】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本题的知识点是人体缩手反射,梳理相关知识点,分析图解,根据问题提示结合基础知识进行回答.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①是效应器、②是传出神经、③神经中枢、④传入神经、⑤是感受器.【解答】解:A、因为⑤是感受器,在⑤处给予适宜的电刺激,如果①处有反应,说明反射弧完整和正常,A正确;B、因神经传导需要消耗能量,所以抑制某神经元的呼吸作用,将会影响神经兴奋的传递,B正确;C、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电信号先转换成化学信号,以递质形式作用于下一神经元,再转换成电信号,C正确.D、由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是单向的,所以在②处给予适宜的电刺激,大脑皮层不会产生痛觉,故D不正确.故选:D.9.下丘脑在人体生命活动中有重要的作用,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2021-2022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VII)
2021-2022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VII) 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纸和答题卡,试题自己保留。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纸和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清楚。
请认真核准考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1-20题每小题1分,21-35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各组生物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番茄的红果和圆果 B.绵羊的长毛和狗的短毛C.水稻的早熟和晚熟 D.棉花的短绒和粗绒2.正常人的褐眼(A)对蓝眼(a)为显性,一个蓝眼男子和一个其母是蓝眼的褐眼女子结婚。
从理论上分析,他们生蓝眼孩子的概率是( )A. 25%B. 50%C. 75%D. 100%3.一株杂合高茎豌豆进行自花传粉,得到的种子先播下15粒,都长成了高茎豌豆,那么原来那株豌豆的第16粒种子种下去,也长成高茎豌豆的可能性是()A. 100%B. 4∕16C. 12∕16D. 04. 右图表示孟德尔为了验证分离假设所做的测交实验遗传图解,对于图解中各数字所表示的内容,错误的是( ) A. ①—白花 B. ②—C. ③—C、cD. ④—1:1③5.有一种严重的椎骨病是由一隐性遗传因子(a)引起的。
现有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有病的儿子和一个正常的女儿,则该女儿携带致病遗传因子的可能性是( )A.2/3 B.1/3 C.1/2 D.1/46.种植基因型为AA和Aa的豌豆,两者数量之比是1:3,自然状态下(假设结实率相同),其子代中基因型为AA、Aa、aa的数量之比为()A.1:2:1 B.5:2:1 C.3:2:1 D.7:6:37.人的秃顶是由常染色体显性基因B控制的,但只在男性中表现。
2021-2022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VI)
2021-2022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VI)第I卷(选择题,共50分)注意: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选出后,请写在答题纸上。
一、选择题:(1—30题,每题1分,31—40题,每题2分,共50分)1.一对杂合黑色豚鼠交配产下4只小豚鼠,其性状表现为()A.全部黑色 B.黑白各一半C.黑白之比为3:1 D.以上情况均有可能发生2.采用A ~ D中的哪些方法,可以依次解决①~④中的遗传学问题()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为纯种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度④检验异花传粉的植物杂种F的遗传因子组成1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 B.杂交、杂交、杂交、测交C.测交、测交、杂交、自交 D.测交、杂交、自交、测交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性状分离与显性纯合子杂交进行B.测交也可用F1C.杂种后代中,一定出现性状分离D.若杂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则一定符合3﹕1的分离比4.黄色子叶豌豆与绿色子叶豌豆杂交,F1为黄色子叶,F2中绿色子叶豌豆有1942粒,那么黄色子叶豌豆的总数和杂合的黄色子叶豌豆粒数依次为() A.3884和1942 B.1942和647C.5826和1942 D.5826和38845.两株高茎豌豆杂交,F1中既有高茎又有矮茎,选择F1中高茎豌豆让其全部自交,则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A.3﹕1 B.1﹕1 C.9﹕6 D.5﹕16.一动物精原细胞在进行减数分裂过程中形成了4个四分体,则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分子数依次可以是()A.8、8、8 B.2、4、8 C.8、16、16 D.8、0、8 7.鼠的毛色由遗传因子B和b控制,甲、乙两只黑毛雌鼠分别与丙褐毛雄鼠交配,甲三胎共生了9只黑毛幼鼠和8只褐毛幼鼠,乙三胎共生了19只全为黑毛的幼鼠。
那么甲、乙、丙三只鼠的遗传因子组成依次为()A.BB、Bb、bb B.bb、Bb、BBC.Bb、BB、bb D.Bb、Bb、bb8.家庭性高胆固醇血症是一种遗传病,杂合体约到50岁就常患心肌梗塞,纯合体常于30岁左右死于心肌梗塞,不能生育。
2021-2022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平行班
2021-2022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平行班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5题)1.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A. 观察脂肪细胞时,换用高倍镜后视野会变暗,这时应该使用较小光圈或换平面镜B. 观察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时,主要观察液泡颜色深浅的变化C. 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中,可以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颜色变化的时间长短来检测酒精的产生D. 在叶绿体色素提取实验中,研磨绿叶时应加一些有机溶剂,如无水乙醇等2.有关酶和ATP的说法,正确的是()A. 所有酶均在核糖体上合成B. 检测蛋白酶的催化作用可用双缩脲试剂检验反应物是否完全分解C. 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出的能量少部分转移到ATP中D. 在ATP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T代表三个高能磷酸键3.下列能使ADP含量增加的生理过程有几项()①质壁分离②糖的氧化分解③胃吸收酒精④光反应⑤暗反应A. 一项B. 二项C. 三项D. 四项4.向装有5mL体积分数为3%H2O2溶液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滴新鲜肝脏研磨液,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容器中O2浓度,得到如右图中曲线a(实线)所示结果。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曲线a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H2O2分解速率呈现由快转慢直到停止的特点B. 在t1时,向容器中再加入2滴新鲜肝脏研磨液,可以得到曲线b所示结果C. 在t1时,向容器中再加入2滴质量分数为3.5%FeCl3溶液,可以得到曲线c所示结果D. 在t2时,向容器中再加入5mL3%H2O2溶液,可以得到曲线d所示结果5.如图中的新鲜土豆片与H2O2接触后,产生的现象及推测错误的是()A. 若有气体大量产生,可推测新鲜土豆片中含有过氧化氢酶B. 若增加新鲜土豆片的数量,量筒中产生的气体速度加快C. 一段时间后气体量不再增加是因为土豆片的数量有限D. 为保证实验的严谨性,需要控制温度等无关变量6.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是有分泌功能的细胞产生的②有的从食物中获得,有的在体内转化而来③凡是活细胞都能产生酶④酶都是蛋白质⑤有的酶是蛋白质⑥酶在代谢中有多种功能⑦在新陈代谢和生殖发育中起调控作用⑧酶只起催化作用,其催化作用的实质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A. ①②⑤B. ①⑤⑧C. ③⑤⑧D. ①③⑤7.下列有关生物体化合物或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 蛋白质分子的N多数存在于氨基中B. 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C. 细菌中的碱基A的数量多于TD. 酶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提高生成物的量8.选用下列实验材料、试剂或方法,都不能得到预期实验结果的是()①用18O供给小球藻证明光合作用中卡尔文循环的途径②用H332PO4验证线粒体是ATP合成的主要场所③用淀粉酶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④用醋酸洋红液对根尖染色,观察并判断细胞有丝分裂的时期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某豆科植物种子吸水萌发过程中CO2释放和O2吸收速率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在12~24 h期间,植物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B.在12~24 h期间,细胞的结合水含量不断增加C.在12~48 h期间,萌发种子的有机物总量不变D.胚根长出后,萌发种子的细胞线粒体功能加强10.请分析下列关于生物体中部分物质代谢的图解,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质A、B都是含3个碳原子的化合物B.E可代表肝脏,物质A是新陈代谢中的一种中间物质,B、C依次为乳酸、酒精C.若某人的尿液用斐林试剂水浴加热检测出了砖红色沉淀,则此人可能患糖尿病D.除⑤外,其它过程在人体内都能进行;而酵母菌体内能进行④⑤⑦过程;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产生的D物质进入组织液至少通过2层膜11.下列是几个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实验,对其结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给水稻提供14C02,则14C的转移途径大致是:14C02一14C3一(14CH20)B.利用15N标记某丙氨酸,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将出现放射性,而游离的核糖体无放射性C.给水稻提供14C02.则其根细胞在缺氧状态有可能出现14C2H5OHD.小白鼠吸入1802,则在其尿液中可以检测到H2180,呼出的二氧化碳也可能含有180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甲乙丙A.根据图甲曲线分析,可以判断经过一昼夜,玻璃罩内的植物有机物的量减少B.图甲中D点时光合速率最大C.图乙是用目镜10X、物镜10X组合看到的细胞图像,若将物镜换为40X后再观察,视野中可看到2个完整的细胞D.据图丙可以判断此状态下A处溶液浓度大于B处溶液浓度13.某科研所为提高蔬菜产量进行了相关生理活动的研究(均在最适温度下进行),结果如图所示。
2021-2022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生物试题
2021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四组生物中,细胞结构最相似的是A.变形虫、蓝藻、香菇 B.烟草、变形虫、链霉菌(放线菌)C.黑藻、番茄、杨树 D.酵母菌、灵芝、支原体2.下列事实中,能支持“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观点的是A.SARS病毒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B.我国科学家在1965年首次人工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一种蛋白质)C.利用人细胞质在适宜的体外条件下,可促使葡萄糖分解成乳酸D.草履虫遇到敌害刺激后会迅速逃避3.下列显微镜操作的方法中,正确的一组是○1对光时,阳光照在反光镜上,视野越亮越好○2在进行低倍物镜与高倍物镜的转换时,扳动物镜转换○3使用完毕之后,要用干布拭去载物台上的水和赃物○4装箱之前,应下降镜筒,使物镜插入通光孔中○5取、放显微镜时,要左手托镜座、右手握镜臂,并且要轻拿轻放A、○1○2○3B、○1○2○4C、○3○5D、○2○3○44.下列对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研究的正确顺序是A.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B.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体→种群→群落→生物圈→生态系统C.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种群→生物体→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D.细胞→组织→器官→生物体→系统→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5.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在下列关于细胞基本共性的描述中,正确的有几项①均具有磷脂双分子层与蛋白质构成的膜结构;②ATP是所有细胞可直接利用的能源物质;③都具有核糖体作为蛋白质合成的“机器”;④遗传信息均储存在脱氧核糖核酸分子中;⑤所有生物的新陈代谢都是以细胞为单位进行的A.二项B. 三项C. 四项D. 五项6.在人体的肝脏和骨骼肌中含量较多的糖是12题图 A .乳糖 B .淀粉 C .糖原 D .麦芽糖7.下列各项物质全都属于蛋白质的是A .生物膜上的载体、胰岛素B .胰岛素、生长激素C .酶、抗体D .维生素B 、甲状腺激素8.判定从植物体榨出的液体是否含有脂肪,酵母菌洒精发酵是否彻底,酪蛋白是否充分水解成氨基酸,最好依次选择的试剂 ①苏丹Ⅲ ②Ca(OH)2 ③斐林试剂 ④双缩脲试剂A .①③④B .①②④C .②③⑤D .①②④9.一种蛋白质是由两条肽链组成的,共含有100个氨基酸,若每个氨基酸的相对分子质量平均是120,则该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约是A .1xxB .10236C .10218D .1376410.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各种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完全相同B .生物膜都是由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的膜C .生物膜的研究已经深入到分子水平D .细胞内的生物膜既各司其职,又相互协作,共同完成细胞的生理功能11.科学家在研究家蚕丝腺细胞亚显微结构时,取得这样的数据:粗面型内质网的含量为N 时,蚕丝产量为P ,粗面型内质网含量为2N 时,蚕丝产量为1.5P ;粗面型内质网含量为3N 时,蚕丝产量为2P 。
四川省南充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
四川省南充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生物试题(总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10每题2分,11-20每题3分,共50分)1.细胞不能无限长大,也不是越小越好,关于这种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A.细胞体积越大,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运输的效率会越低B.细胞核中的DNA是有限的,细胞体积过大,则无法控制整个细胞的正常代谢C.生物想要生长,细胞就要不断分裂,所以不会持续长大D.细胞中必须进行各种复杂的新陈代谢活动,需要足够空间进行【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是受物质运输效率的影响,细胞体积越大,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运输的效率会越低,同时细胞核中的DNA是有限的,细胞的体积过大,会不利于细胞核对细胞的控制。
【详解】A、细胞的体积越大,表面积比体积的值越小,即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运输的效率会越低,A正确;B、细胞核中的DNA是有限的,细胞体积过大,则无法控制整个细胞的正常代谢,B正确;C、生物体的生长需要细胞的体积增大和细胞数量增多,但细胞的体积长到一定程度会受物质运输效率和细胞核的限制,因此细胞不能无限长大,且高度分化的细胞会失去分裂能力,只有部分细胞会保留分裂能力,C错误;D、细胞中会进行各种复杂的新陈代谢活动,需要细胞为之提供场所,因此细胞不是越小越好,D正确。
故选C。
2.一般来说,参与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这一生理过程的细胞器有()①线粒体②核糖体③高尔基体④中心体⑤内质网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③⑤【答案】A【解析】【详解】试题分析:在有丝分裂的间期,完成DNA分子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需要核糖体和线粒体;末期细胞壁的形成需要高尔基体,故A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有丝分裂的过程,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3.下列关于“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应剪取洋葱根尖3~5cm的区域放入解离液中解离B.使用盐酸和酒精混合液解离根尖的目的是使组织细胞相互分离C.解离后的根尖应放入龙胆紫溶液中进行染色,染色后用清水洗去浮色D.若想进一步观察低倍镜视野中右下方的细胞,则先换上高倍镜,再将玻片朝左上方移动【答案】B【解析】【分析】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1、解离:剪取根尖2-3mm(最好每天的10-14点取根,因此时间是洋葱根尖有丝分裂高峰期),立即放入盛有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氢溶液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的混合液(1:1)的玻璃皿中,在室温下解离3-5mi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2022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VIII)一、选择题(共35题,每题2分,共70分)1.一定是同源染色体的是()A.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 B.形态大小基本相同的染色体B.C.减数分裂时能够联会的染色体 D.只存在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期的染色体2.下列是动物细胞减数分裂各时期的示意图,正确表示分裂过程顺序的是()A.③→⑥→④→①→②→⑤ B.⑥→③→②→④→①→⑤B.C.③→⑥→④→②→①→⑤ D.③→⑥→②→④→①→⑤3.下图表示某个生物的精子细胞,试根据细胞内基因的类型,判断其精子细胞至少来自几个精原细胞()A.2个 B.3个 C.4个 D.5个4. 下列有关四分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每个四分体包括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四个染色单体 B.每个四分体有四个染色体C.一个四分体包括两个着丝点D.一个具有23对同源染色体的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形成23个四分体5. 某动物的精子细胞中有染色体16条,则在该动物的初级卵母细胞中存在染色体、四分体、染色单体、DNA分子数目分别是()A.32、16、64、64 B.32、8、32、64 C.16、8、32、32 D.16、0、32、326.动物的卵细胞的形成与精子形成过程的不同点是()①次级卵母细胞将进行普通的有丝分裂②一个卵原细胞最终分裂形成一个卵细胞③一个卵原细胞经复制后形成一个初级卵母细胞④卵细胞不经过变形阶段⑤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分裂形成的两个细胞大小不等⑥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初级卵母细胞的一半A.②④⑤B.①③⑤C.②③⑥D.①④⑥7.下图表示正在进行分裂的某二倍体生物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B.含同源染色体2对、DNA分子4个、染色单体0条C.正在进行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D.产生的子细胞仅1个具有生殖功能8.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相同点表现在( )①没有同源染色体存在②后期着丝点断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③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在中期都排列在细胞中央赤道板的位置④对同一生物来说,这两次分裂过程所含的染色体数目相同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9.在减数分裂的整个过程中,细胞分裂次数、染色体复制次数、着丝点分裂次数、染色体减半次数、DNA分子减半次数依次是()A.1、2、2、1、2 B.1、1、1、2、1 C.2、1、1、2、1 D.2、1、1、1、210.下图甲、乙、丙、丁分别表示某种哺乳动物细胞(2n)进行减数分裂的不同时期,其中a表示细胞数目。
请判断b、c、d依次代表的结构或物质()A.DNA分子数、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B.DNA分子数、染色单体数、染色体数C.染色体数、DNA分子数、染色单体数D.染色单体数、染色体数、DNA分子数11.在显微镜下观察动物组织切片,发现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有的是体细胞一半,有的是体细胞的2倍,该切片取自()A.人的小肠切片B.家兔的胚胎C.绵羊的肝脏D.牛的卵巢12.若细胞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该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a→b可表示DNA复制B.b→c可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C.c→d可表示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D.d→e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全过程13.下图表示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的变化曲线,下列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d过程中含有同源染色体B.b过程细胞数目不变C.c过程不发生细胞融合D.a过程中不含染色单体14.下图是来自同一生物体内的、处于四个不同状态的图示。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A.该生物的正常体细胞中含有16条染色体 B.图①与图③所示细胞中DNA含量比例为1:2C.图②与图④所示过程仅发生在某些器官中 D. 由图④可知,该生物一定是雄性个体15.如图所示,横轴表示细胞周期,纵轴表示一个细胞核中DNA含量或染色体数目变化情况,据图分析,表示有丝分裂中DNA含量变化、染色体数目变化和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曲线依次是()A. ④②①③B. ①④②③C. ④①②③D. ①②③④16.甲和乙为一对相对性状,用以进行杂交实验可以得到下列四组实验结果。
若甲性状为显性,则可用来说明实验中甲性状个体为杂合子的实验组是( )①♀甲×♂乙→F1呈甲性状②♀甲×♂乙→F1呈乙性状③♀乙×♂甲→F1呈甲性状④♀乙×♂甲→F1呈乙性状A.②和④ B.①和③ C.②和③ D.①和④17.豌豆的高茎对矮茎是显性,现进行两株高茎豌豆间的杂交,后代既有高茎豌豆又有矮茎豌豆,若后代中的全部高茎豌豆进行自交,则所有自交后代中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的比例为()A.3∶1 B.5∶1 C.8∶1 D.1∶118.玉米的高茎对矮茎是显性,现进行两株高茎玉米间的杂交,后代既有高茎玉米又有矮茎玉米,若后代中的全部高茎玉米进行自由交配,则所有自交后代中高茎玉米与矮茎玉米的比例为()A.3∶1 B.5∶1 C.8∶1 D.1∶119.如图是某遗传病的家谱图.3号和4号为异卵双生.则他们俩基因型都是Aa的概率是()A.5/9 B.1/9 C.4/9 D.5/1620.在西葫芦的皮色遗传中,已知黄皮基因(Y)对绿皮基因(y)显性,但在另一白色显性基因 (W)存在时,则基因Y和y都不能表达。
现有基因型WwYy的个体自交,其后代表现型种类及比例是()A.4种,9:3:3:1 B.2种,13:3 C.3种,12:3:1 D.3种,10:3:321. 如图为患血友病的某家族系谱图,该病为伴X隐性遗传,其中7号的致病基因来自()A.1号B.2号C.3号 D.4号22.纯合的黄圆(YYRR)豌豆与绿皱(yyrr)豌豆杂交,F1自交,将F2中的全部绿圆豌豆再种植(自交),则F3中纯合的绿圆豌豆占F3的()A.1/2B.1/3C.1/4D.7/1223.香豌豆中,只有当A、B共同存在时才开红花。
一株红花植株与aaBb杂交,后代中有3/4开红花;若让该红花植株自交,则其自交后代的红花植株中,杂合体占()A.0 B.1/2 C.2/3 D.8/924.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了3个白化病小孩和1个正常的小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父母双方都是杂合体 B.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小孩为白化病儿子的概率是3/4C.白化病为隐性性状 D.本题的子代结果不符合孟德尔分离规律的分离比25.下图为高等动物的一组细胞分裂图像,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A.乙产生的子细胞基因型为AaBbCC,丙产生的细胞基因型为ABC和abcB.甲、乙、丙三个细胞中均含有两个染色体组,但只有丙中不含同源染色体C.甲细胞形成乙细胞和丙细胞过程中都没有DNA复制D.丙细胞产生子细胞的过程中发生了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26.下列有关减数分裂及受精相关知识的说法错误的是( )A.基因型为AaBb(独立遗传)的雄性动物,其精巢内的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精子的基因型AB、ab或Ab、aBB.一个基因型为AaX b Y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染色体分配错乱,产生了一个AAaY的精子,则其它三个精子的基因型分别是aY、X b、X bC.细胞正常分裂的情况下,果蝇有丝分裂后期的精原细胞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一定含有两条Y染色体D.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可维持前后代染色体数目恒定27. 鸟类的性别决定为ZW型,某种鸟类的眼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和B,b)控制.甲、乙是两个纯合品种,均为红色眼,根据下列杂交结果,推测杂交1的亲本基因型是()A.甲为AAaa,乙为aaBB B.甲为aaZ B Z B,乙为AAZ b WC.甲为AAZ b Z b,乙为aaZ B W D.m]甲为AAZ b W,乙为aaZ B Z B28.人类的多指(A)对正常指(a)为显性,属于常染色体遗传病。
在一个多指患者(Aa)的下列各细胞中,不含或可能不含显性基因A的是()①神经细胞②成熟的红细胞③初级性母细胞④次级性母细胞⑤肌细胞⑥成熟的性细胞A.①②⑥ B.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29.下图为舞蹈症(显性基因B控制)某家庭遗传系谱,若图中Ⅲ7和Ⅲ10婚配,他们生一个孩子出现该病的概率为()A.5/6 B.3/4 C.1/2 D.100%30. 下图中能体现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实质的进程是()A.①B.②C.③D.④31.下图为某家族遗传病系谱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Ⅱ4和Ⅱ5是直系血亲,Ⅲ7和Ⅲ8属于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B.若用A—a表示关于该病的一对等位基因,则Ⅰ2的基因型一定为AAC.由Ⅰ1×Ⅰ2→Ⅱ4和Ⅱ5,可推知此病为显性遗传病D.由Ⅱ5×Ⅱ6→Ⅲ9可推知此病属于常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32.下列关于遗传病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中,男性患者与表现型正常的女性婚配,所生儿子一定患病B.线粒体DNA异常的遗传病,只能由母亲传给儿子C.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中,男性患者与正常女性婚配,所生儿子患病概率为1 D.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中,患病女性的子女肯定带有致病基因33. 以下叙述中,哪一条不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A.正确假设了等位基因控制相对性状 B.正确选用了试验材料C.由单因素到多因素的研究方法 D.科学地设计了试验的程序34. 关于遗传因子为Aa的植物体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数量说法中,错误的是()A.雌配子A:雌配子a=1:1 B.雄配子A:雄配子a=1:1C.雄配子:雌配子=1:1 D.雄配子比雌配子多35. 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但存在着同源区(Ⅱ)和非同源区(Ⅰ、Ⅲ),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Ⅲ上的致病基因控制的,则患者均为男性B.若X、Y染色体上存在一对等位基因,则该对等位基因位于同源区(Ⅱ)上C.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Ⅰ上的显性基因控制的,则男性患者的儿子一定患病D.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Ⅰ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的,则患病女性的儿子一定是患者II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共30分,每空1分)36.(8分)下图表示某雄性动物体内处于不同分裂状态或时期的细胞,请据图回答问题:(1)以上A~E细胞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 (用字母表示);(2)B细胞有DNA 个;(3)D细胞处于分裂的期,含有对同源染色体,D细胞名称;D细胞产生的子细胞为图中的细胞(用字母表示)。
(4)A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精细胞的过程依次是(用字母表示) 。
37.(5分)下表为3个不同水稻杂交组合及其子代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据表回答下列问题:(是否抗病用A.a表示,杆的高低用B.b表示)(1)根据组合,可确定抗病为___ 性性状;(2)写出组合一的亲本基因型:,(3)若组合一中产生的感病高杆个体自交,子代可得到种基因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