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橡胶混凝土界面粘结强度的措施
搅拌设备设计讲座_第十六讲_增强混凝土界面粘结强度的措施

工程机械
S pe cia l S e mina r
专
搅拌设备设计讲座(第十六讲)
题
讲
增强混凝土界面粘结强度的措施 *
座
!!!!!"
!!!!!"
长安大学 冯忠绪 王卫中 张晓波 江建卫
!!!!!!!!!!!!!!!!!!!!!!!!!!!!!!!!!"
摘 要: 界面是混凝土结构中最为薄弱的环节。提出用振动搅拌或二次投料搅拌工艺 来 增 强 混 凝 土 的 界 面 强 度 。 介 绍 振 动 搅 拌 和 二 次 投 料 搅 拌 工 艺 的 机 理 、试 验 装 置 及 其 试 验 结果。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证明, 这两种方法是提高混凝土界面粘结强度及其他性质的有 效途径。
结果表明: 采用先拌砂浆法搅拌 40 s 的混凝土 强度比传统工艺搅拌 40 s、50 s、68 s 时分别提高了 24%、 强 度 比 传 统 工 艺 搅 拌 50 s、68 s 时 分 别 提 高 了 16.8%、4.4%。
实际使用中, 先拌砂浆法和水泥裹石法适用的 搅拌机型不同。先拌砂浆法宜于采用转速可自动调 节的双卧轴搅拌机来实现。搅拌速度可根据负荷变 化调节, 节省能耗。缺点是高速搅拌砂浆时易出现甩 浆、粘锅; 而水泥裹石法宜于采用复式搅拌机, 两台 搅拌机可同时搅拌不同骨料, 搅拌时间的重叠使搅 拌周期大大缩短, 效率提高。缺点是结构复杂。针对 目前市场上普通双卧轴搅拌机 普遍采用机械传动 只能实现单速搅拌的特点, 笔者提出了新的方案, 即 在保证不出现甩料、粘锅的前提下使两次搅拌的速 度保持相同, 且高于传统搅拌速度。表 4 为采用先拌
中最薄弱的环节。因此, 一次搅拌工艺固然简单, 但 顺序对混凝土内部结构形成的影响, 综合提高混凝
提高胶水强度的方法

提高胶水强度的方法1.提高表面粗糙度当胶粘剂良好地浸润被粘材料表面时(接触角θ<90°),表面的粗糙化有利于提高胶粘剂液体对表面的浸润程度,增加胶粘剂与被粘材料的接触点密度,从而有利于提高粘接强度?2.表面处理由于被粘材料存在氧化层(如锈蚀)?镀铬层?磷化层?脱模剂等形成的“弱边界层”,被粘物的表面处理将影响粘接强度,铝及铝合金的表面处理,希望铝表面生成氧化铝结晶,而自然氧化的铝表面是十分不规则的?相当疏松的氧化铝层,不利于粘接?3.渗透已粘接的接头,受环境气氛的作用,常常被渗进一些其他低分子?例如,接头在潮湿环境或水下,水分子渗透入胶层;聚合物胶层在有机溶剂中,溶剂分子渗透入聚合物中?低分子的透入首先使胶层变形,然后进入胶层与被粘物界面?使胶层强度降低,从而导致粘接的破坏?4.迁移含有增塑剂被粘材料,由于这些小分子物与聚合物大分子的相容性较差,容易从聚合物表层或界面上迁移出来?迁移出的小分子若聚集在界面上就会妨碍胶粘剂与被粘材料的粘接,造成粘接失效?5.压力在粘接时,向粘接面施以压力,使胶粘剂更容易充满被粘体表面上的坑洞,甚至流入深孔和毛细管中,减少粘接缺陷?对于粘度较小的胶粘剂,加压时会过度地流淌,造成缺胶?因此,应待粘度较大时再施加压力,也促使被粘体表面上的气体逸出,减少粘接区的气孔?6.胶层厚度较厚的胶层易产生气泡?缺陷和早期断裂,因此应使胶层尽可能薄一些,以获得较高的粘接强度?另外,厚胶层在受热后的热膨胀在界面区所造成的热应力也较大,更容易引起接头破坏?7.负荷应力在实际的接头上作用的应力是复杂的,包括剪切应力?剥离应力和交变应力?(1)切应力:由于偏心的张力作用,在粘接端头出现应力集中,除剪切力外,还存在着与界面方向一致的拉伸力和与界面方向垂直的撕裂力?此时,接头在剪切应力作用下,被粘物的厚度越大,接头的强度则越大?(2)在设计时尽量避免采用会产生剥离应力的接头方式?(3)交变应力:在接头上胶粘剂因交变应力而逐渐疲劳,在远低于静应力值的条件下破坏?强韧的?弹性的胶粘剂(如某些橡胶态胶粘剂)耐疲性能良好。
新老混凝土界面粘结性能的影响因素及增强措施

新老混凝土界面粘结性能的影响因素及增强措施目录一、内容概述 (2)二、新老混凝土界面粘结性能的重要性 (3)三、影响新老混凝土界面粘结性能的因素 (3)1. 原材料及配合比设计 (5)1.1 水泥种类与强度等级 (7)1.2 骨料粒径与级配 (7)1.3 添加剂种类与掺量 (9)1.4 配合比设计原则及优化方法 (10)2. 界面处理与施工工艺 (11)2.1 界面剂种类与性能要求 (13)2.2 施工方法与环境条件影响 (14)2.3 界面粗糙度与粘结性能关系 (16)3. 外部荷载与环境因素 (16)3.1 应力状态与分布对粘结性能影响 (18)3.2 温度变化对粘结性能影响 (19)3.3 湿度与化学侵蚀作用分析 (21)四、新老混凝土界面粘结性能增强措施 (22)1. 优化原材料及配合比设计 (23)1.1 选择合适水泥和骨料类型 (24)1.2 调整添加剂种类和掺量优化性能 (24)1.3 合理设计配合比提高界面强度 (26)2. 改进界面处理与施工工艺技术 (27)2.1 选用高性能界面剂提高粘结效果 (28)2.2 采用先进施工方法和设备保障施工质量 (30)2.3 控制界面粗糙度改善粘结性能 (31)3. 应用外加剂改善粘结性能 (32)五、实验方法与评价标准 (33)六、案例分析 (33)七、结论与展望 (35)一、内容概述在土木工程中,新老混凝土的衔接与接合通常是一项挑战,因为它们之间的粘结性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这一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增强措施,以改善新老混凝土界面的粘结性能。
界面粘结性劣化原因:文中首先分析界面粘结劣化的主要原因,包括新混凝土中含碱性较低的砂浆或骨料对旧混凝土表面的化学侵蚀,水分侵入导致的混凝土膨胀与收缩,以及键槽清理不彻底等。
界面增强原理:然后详细介绍界面粘结强度增强的基本原理,包括机械咬合和摩擦力增强,粘接材料(如树脂、砂浆、短纤维)的力学与化学反应。
让混凝土增黏的方法

让混凝土增黏的方法我折腾了好久让混凝土增黏这事,总算找到点门道。
我一开始真的是瞎摸索。
我就想着往里面加东西呗,我最先尝试的是加水泥,我寻思着水泥不是混凝土的重要组成部分嘛,多加点也许就黏了。
我就一股脑地加了好多水泥进去,结果呢,混凝土变得特别硬,根本不是增黏了,就像是原本是个柔软的面团,被我搞成了石头。
后来我又想,那加点胶之类的东西会不会行呢?我找了家里装修剩下的白乳胶,就那么倒了一些进去。
刚开始混合的时候,看起来好像有点效果,但是等了一会儿,发现不太对劲。
这混凝土虽然有了点黏性,但是变得不均匀了,就像你炒菜的时候盐没撒匀一样。
有些地方黏糊糊的,有些地方还是干巴巴的。
这肯定也是不行的。
再后来我听说有一种叫做增稠剂的东西。
我就专门去买了一些回来试。
我把增稠剂按照说明书上大概的比例往混凝土里加,就像你冲咖啡的时候加糖一样,小心翼翼地加。
但是这个比例很难掌握得特别准,我第一次加的时候好像加多了一点,这混凝土搅拌起来都有点费劲,感觉都变成那种很浓稠的泥浆了。
不过呢,至少它黏性是真的增加了很多,而且比较均匀。
然后我就又试了几次,摸索那个比较合适的比例。
还有一个我尝试的方法是加纤维。
我把那些细小的纤维加到混凝土里,就像在面条里加菜一样。
这些纤维能够在混凝土里起到一种拉住的作用,让它变得更黏。
不过这个也有讲究,纤维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太长了搅拌的时候容易打结,像你扎头发的时候如果头发太长就容易缠在一起。
太短呢又没什么效果。
而且加的量也要控制好。
我觉得啊,如果你想要让混凝土增黏的话,增稠剂是个比较靠谱的办法,但是一定要多试验几次找到合适的比例。
加纤维这个方法也不错,可以两种一起试试。
不过在每做一次尝试的时候,你一定要少量地做,就像做菜放盐一样,先放一点尝一尝,不行再放一点。
可别像我最开始那样,一下子加很多东西,最后搞出个四不像的混凝土。
对了,如果有条件的话,你还可以咨询一下专业搞建筑或者懂混凝土调配的人,他们肯定能给你更准确的建议,毕竟我也是自己慢慢地摸索,很多地方可能还不够好。
混凝土结构加固界面粘连技术探析

混凝土结构加固界面粘连技术探析摘要:在对混凝土结构加固界面粘结性能的影响因素及加固界面粘连的工作机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将化学植筋方法引入到加固界面的粘连处理中,提出了改进的加大截面加固法,并对其设计原则及施工工艺进行探讨,以期在工程应用中取得较佳效果。
关键词:新旧混凝土界面改进的加大截面法化学植筋混凝土材料因其强度高、可塑性强、经济、耐久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水利、军事、交通等工程建设当中。
可以这样说,混凝土结构已成为构筑现代文明大厦的奠基石。
但是由于混凝土的腐蚀、截面受损、碳化等病害严重威胁着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能,必须对新旧混凝土结构进行加固处理。
在混凝土结构的加固处理中,加固界面的粘连方式和粘连受力性能对新旧混凝土结构的整体工作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因而,探索新旧混凝土界面的粘连机理、工作性能,建立较为完善的计算理论和方法,对新旧混凝土界面的粘连工艺进行改进,能更好地推动现有建筑结构加固改造,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1、加固界面粘结性能的影响因素分析混凝土结构的加固界面受力比较复杂,影响其粘结性能的因素非常多,概括而言,主要涉及以下六个方面:1.1界面的处理我们一般按照以下四个步骤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加固补强:①表面处理;②涂粘结剂或浇粘结层;③浇筑新混凝土;④养护。
其中对旧混凝土进行表面处理是最为关键的一步。
所谓表面处理,即去除旧混凝土表面所有附着的、松动的和已损坏的砂浆、骨料及其它杂物杂质,使坚固的部分骨料露出表面,形成一个粗糙的表面以提高界面粘结性能。
一般而言,粗糙度越大,界面粘连强度越高。
1.2加固补强材料的合理选择对混凝土结构的加固补强而言,不仅要求新旧混凝土具有良好的粘连性能,也要求新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及热膨胀系数接近于原混凝土,进一步要求新混凝土具有与原混凝土相等或者更高的强度及耐久性能。
因此,应选择那种具有低收缩、高强度、高密实度和低孔隙率等特点的加固补强材料。
1.3旧混凝土基层的质量情况旧混凝土中基层混凝土的碳化深度、密实程度、受化学介质腐蚀程度等都会影响新旧混凝土界面粘性。
混凝土梁的粘结加固方法

混凝土梁的粘结加固方法混凝土梁的粘结加固方法混凝土梁是建筑结构中常见的梁型构件,其主要功能是承载和传递楼板或屋面的载荷。
然而,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如自然灾害、结构老化、负荷变化等,混凝土梁可能会出现裂缝、腐蚀、破损等问题,导致其承载能力降低,存在结构安全隐患。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粘结加固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混凝土梁的维修和加固工程中。
本文将从简单的表面处理到复杂的外加构件加固等多个方面,探讨混凝土梁的粘结加固方法。
一、表面处理粘结加固的第一步是对混凝土梁表面进行处理,以提供良好的粘结性能。
表面处理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清洁表面:首先要清除混凝土梁表面的尘土、污垢和脱落物,可以采用高压水枪冲洗、机械刷洗等方式。
这样可以确保胶粘剂能够充分与混凝土接触。
2. 去除腐蚀物:如果混凝土梁表面存在腐蚀,需要先进行腐蚀物的去除。
可以使用钢刷、砂轮机、喷砂等方法将梁表面的腐蚀物清除干净,以保证加固材料的粘结性能。
3. 混凝土修补:如发现混凝土梁表面存在严重破损、裂缝等问题,需要进行修补。
可以使用混凝土修补材料进行局部修补,以确保粘结加固的效果。
二、界面处理界面处理是粘结加固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其目的是增加胶粘界面的粘结强度。
常用的界面处理方法有以下几种:1. 切割槽口:在梁的表面切割一定深度的槽口,以提高胶粘剂在界面处的粘结面积。
槽口的形状可以选择V形、U形或其它形式,以满足不同的粘结加固要求。
2. 预应力:预应力技术可以通过在梁的界面处施加预应力,增加界面的牢固性。
常用的预应力材料有钢筋、碳纤维等,通过拉力预应力的方式,在梁的界面处形成很高的界面粘结强度。
三、胶粘剂选择在进行粘结加固时,选择合适的胶粘剂非常重要,因为胶粘剂的性能直接关系到加固效果。
常用的胶粘剂有以下几种:1. 环氧树脂:环氧树脂是一种性能优良的胶粘剂,具有很高的粘结强度和耐久性。
它可以与混凝土梁表面密切结合,形成高强度的胶粘界面。
谈硅烷偶联剂对橡胶透水混凝土强度提升效果

山西建筑SHANXI ARCHITECTURE第47卷第5期・15・2 0 2 1年3月Vat. 07 No. 5Mae. 2221文章编号:109-6525 (2221) 05-215-23谈硅烷偶联剂对橡胶透水混凝土强度提升效果★陈永锋1袁松年2任隽丰7耿德华1陆志红1沈亚芳1(1.江苏先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常州9184192.常州市市政工程管理中心,江苏常州918219; 3.东南大学,江苏南京910096)摘 要:橡胶透水混凝土是一种新型材料,不仅具有优秀的透水性能,同时也能够回收利用废旧橡胶,但其主要缺陷在于强度较低,不能承受较重交通荷载。
使用硅烷偶联剂对废旧橡胶颗粒进行改性处理,制作试件对材料的7 d 立方体抗压强度、28 d 立方体抗压强度和28 d 立方体劈裂抗拉强度进行测试,对硅烷偶联剂的改性效果进行了研究。
分析结果表明:废旧橡胶颗粒的加入会极大地降低透水混凝土的强度,降幅超过50% ;使用硅烷偶联剂对废旧橡胶颗粒进行改性处理,材料的强度降低较少,能够满 足使用需求,具有实用价值。
关键词:硅烷偶联剂,橡胶透水混凝土,强度提升中图分类号:TU549 文献标识码:A1研究背景目前废旧橡胶的处理成为了全世界的一大难题,较低的废旧轮胎橡胶回收利用率也导致了巨大的资源浪费[1。
因而橡胶混凝土这一材料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和焦点,废旧 轮胎通过粉碎可以制成橡胶颗粒,然后将其掺入水泥混凝土中,这样可以提高水泥混凝土的耐久性能和使用性能。
另一方面,使用透水混凝土具有不错的环境效益,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水侵蚀与水质恶化等环境问题。
橡胶透水混凝土(Rubberized Pervious Concrete , RPC ) 材料兼具了橡胶混凝土和透水混凝土的优点,一方面能够 满足透水、透气的使用要求,另一方面通过回收利用废旧橡胶,减少了橡胶产生的污染,并且通过橡胶对水泥混凝土进 行改性,提高了材料的韧性,使其变成一种半柔性材料,因 此橡胶透水混凝土是一种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环境友好型材料。
增强混凝土界面粘结强度的方法

点 ,本文提出新方案 ,即在保证不出现甩料 、粘锅的
前提下使两次搅拌速度保持相同 ,且高于传统搅拌
速度 。表 4 (见下页) 为采用先拌砂浆法时单速二次
搅拌和双速二次搅拌与传统搅拌的对比试验结果 。
试验结果表明 :单速二次搅拌 30 s 的混凝土强
度比双速二次搅拌 40 s 和传统搅拌 40 s 时分别提
Abstract : The interfacial t ransitio n zo ne is a weak link of co ncrete st ruct ure , and a main reaso n of co ncrete cracks , so it is t he mo st important way to increase interfacial bo nd st rengt h by imp roving t he st ruct ure of t he co ncrete interface. This paper p ut s forward t wo met hods , vibratory mixng met hod and seco ndary mixing met hod , to st rengt hen co ncrete interfacial bo nd st rengt h. The mechanisms and experimental devices of vibratory mixing met ho d and seco ndary mixing met hod are developed and tested. The result s show t hat t he co ncrete st rengt h can be increased by vibratory mixing met hod , and t he interface st ruct ure is changed and imp roved by seco ndary mixing technology. 4 tabs , 6 figs , 9 ref s. Key words : road machinery ; co ncrete ; interfacial bo nd st rengt h ; vibratory mixing ; seco ndary mi xi n g
增强橡胶粘合力的方法

增强橡胶粘合力的方法嘿,朋友们!咱今天就来讲讲怎么增强橡胶的粘合力。
这事儿啊,就好比让两个好朋友手牵手,得让他们紧紧地黏在一起,可不能轻易就松开啦!咱先说说橡胶本身吧,这就像是盖房子的砖头,质量可得过硬。
要是橡胶质量不咋地,那后面再怎么努力可能都白搭咯。
所以啊,咱得挑好的橡胶,就跟挑好苗子一样。
然后呢,清洁可太重要啦!就跟咱洗脸一样,得把那脏东西都洗掉,让橡胶表面干干净净的。
要是上面有灰尘啊、油污啊啥的,那能粘得牢才怪呢!你想想,脸上脏兮兮的能贴上面膜不?一个道理嘛!接下来就是处理剂啦!这玩意儿就像是给橡胶化个妆,让它变得更迷人,更容易和别的东西黏在一起。
不同的橡胶得用合适的处理剂,可不能瞎搞哦。
再说说胶水吧,这可是关键中的关键!得选对胶水,就像找对象一样,得找个合适的。
太弱的胶水,那肯定不行,稍微一动就散了;太强的胶水呢,有时候又不好控制。
所以啊,得好好琢磨琢磨。
涂胶水的时候也得有技巧,不能涂得太薄,也不能太厚。
太薄了粘不牢,太厚了又浪费还可能出问题。
这就跟涂面霜似的,得涂得均匀合适。
还有啊,粘贴的时候得用力压一压,让它们充分接触。
这就好比两个人拥抱,得抱紧了才显得亲密嘛。
在操作过程中,可得有耐心。
不能心急火燎的,想着一下子就搞定。
慢工出细活呀,朋友们!你想想,要是匆匆忙忙地弄,能弄好吗?还有环境也很重要哦!温度啊、湿度啊都得注意。
太热了不行,太冷了也不行,就跟人一样,太闷热了不舒服,太冷了也受不了。
增强橡胶粘合力这件事啊,其实说难也不难,只要咱每一步都认真对待,就像对待宝贝一样,那肯定能让橡胶粘得牢牢的。
咱可不能马马虎虎的,不然到时候出了问题,那不就傻眼啦!所以啊,大家都要上心哦,让咱的橡胶粘合力杠杠的!这多好呀,用起来也放心,也不用担心会松开。
大家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呢?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混凝土中添加橡胶颗粒的强化方法

混凝土中添加橡胶颗粒的强化方法一、研究背景混凝土作为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其性能的优越性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领域。
但是,传统的混凝土存在着抗裂性能差、韧性差、耐久性差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的使用寿命和性能。
因此,探索新的混凝土强化方法并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其中,添加橡胶颗粒是一种常见的强化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性能。
二、橡胶颗粒的物理性质及作用机理橡胶颗粒是一种具有高韧性、高弹性的材料,其主要成分是橡胶,具有较好的耐久性和耐候性。
将橡胶颗粒添加到混凝土中,可以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韧性和耐久性。
橡胶颗粒的添加可以增加混凝土的能量吸收能力,使其在承受外力时更加韧性,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此外,橡胶颗粒的添加还可以减少混凝土的密度,提高混凝土的隔热性能和吸音性能。
三、橡胶颗粒的制备方法橡胶颗粒的制备方法有多种,常见的方法有机械破碎法、加热压缩法和化学法等。
其中,机械破碎法是一种较为简单的制备方法,可将废旧轮胎等废弃物利用起来,制备成橡胶颗粒。
具体制备过程为:首先将废旧轮胎进行切割,然后使用颗粒机或磨粉机进行破碎,最后筛分得到不同粒径的橡胶颗粒。
四、混凝土中添加橡胶颗粒的方法将橡胶颗粒添加到混凝土中的方法有两种:干法和湿法。
干法添加法是将橡胶颗粒直接加入混凝土的干料中,与水泥、砂、骨料等物料一起拌和。
湿法添加法是将橡胶颗粒与水进行混合后再加入混凝土中。
五、橡胶颗粒的掺量橡胶颗粒的掺量对混凝土性能的提高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般来说,掺入橡胶颗粒的含量在5%~20%之间。
掺量过少,难以起到明显的强化效果;掺量过多,可能会对混凝土的强度产生影响。
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掺量。
六、橡胶颗粒混凝土的性能橡胶颗粒混凝土相比传统混凝土具有更好的抗裂性能、韧性和耐久性。
实验表明,掺入橡胶颗粒的混凝土抗裂性能提高了50%以上,韧性提高了60%以上,耐久性提高了30%以上。
此外,橡胶颗粒混凝土还具有较好的隔热性能和吸音性能。
增强橡胶混凝土界面粘结强度的措施

参考文献
[1] Maso J C. Interfaces in cementitious composites[M]. New York: Taylor & Francis Croup,1992.
1 橡胶胶粒( 粉) 与水泥砂浆界面粘 结的增强机理
对于橡胶胶粒( 粉) 与水泥砂浆界面粘结的增 强机理,目前有两种比较认可的观点. 一种是根据
Maso 对集料 - 水泥界面层形成机理的假说[1],在骨 料与水泥胶体拌合过程中,橡胶胶粒表面形成一层 厚度仅有几微米到几十微米的水膜层,而水泥胶体 颗粒在橡胶胶粒表面处的浓度接近于零,并随着离 橡胶胶粒表面的距离的增大而提高. 由于水膜层的 存在而使得水泥胶体与橡胶粒之间的结合力变小, 从而影响界面的粘结性能. 另一种是吴中伟教授提 出的大中心质理论[2 - 3],大中心质( 橡胶胶粒) 和大 介质( 水泥浆体) 之间存在大中心质效应,这种效应 是由橡胶胶粒和水泥砂浆相互作用造成的,取决于 橡胶胶粒表面的性质如吸附性、化学性质、成分和变 形性质等. 而两种材料截然不同的表面性质导致了 其表面难以结合,所以为了增强橡胶胶粒和水泥胶 体界面的粘结性能,必须对橡胶胶粒的表面进行处 理或采用适当的施工方法以确保橡胶胶粒与水泥浆 之间良好的粘结性能.
另一种方法是使用偶联剂与胶粉混合经强力搅拌后包覆在胶粉表面其中的有机基团可能部分地与胶粉相互扩散聚合耦合成憎水的且相互贯穿的聚合物网状结构而无机基团硅醇则和水泥凝胶结合在水泥颗粒表面形成一层缩合的硅氧烷分子层从而使胶粉与水泥凝胶更牢固地联结在一起进而增强了橡胶混凝土的强度
第 31 卷第 6 期 2010 年 12 月
混凝土粘聚性调整技巧

混凝土粘聚性调整技巧搅混凝土生产实践常常会遇到中低强度等级混凝土粘聚性差的问题。
常常表现为露石、浆石分离,保水性差。
一般在正常减水剂掺量时,混凝土无离析现象,但露石现象比较明显,即浆体和碎石分离,没有包裹性。
这种情况,很多砼行第一反应就是提高砂率,但这种做法无法根本性解决问题。
大家还会把减水剂掺量降低0.1%~0.2%,此时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就变差了,坍落度损失又加快,混凝土出机后30min坍落度损失超过60mm,导致现场施工困难。
一粘聚性差1、外加剂减水剂一般是增幅流动性的。
引气剂也能增加流动性,还可以改善黏聚性,降低泌水性。
加入少量增稠剂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增大流动性和黏聚性,降低泌水性。
2、掺合料如优质的粉煤灰,硅灰等超细微粒掺合料。
加入一定量的掺合料加以拌合,也是能达到上面所说的效果,就是增大流动性,降低泌水性,减少离析,增大黏聚性。
3、集料一般来说吧,集料的级配好,那么保水性以及黏聚性都不会差的。
4、水泥一般来说水泥对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的影响主要是水泥的需水量跟泌水性。
需水量大的水泥拌制的新拌混凝土的流动性较小,但是一般黏聚性跟保水性较好。
当然泌水性的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保水性是差的。
(1)砂筛分析对于混凝土的粘聚性及保水性而言,细骨料中0.30mm及0.15mm以下的细颗粒含量至关重要。
细骨料的品质及颗粒级配往往是被忽视的,特别是在如今细骨料入库不能完全把控品质,存在很多变数的情况下。
国内外标准都建议分别达到15%及5%以上。
混凝土拌合物粘聚性差时,可以适当复配细砂增加0.30mm以下颗粒含量,提高粘聚性,没有细砂时,可以增加粉煤灰用量。
对于中低强度等级混凝土来说,砂细度模数宜为2.5左右,粒径小于0.30mm颗粒含量20%为宜。
(2)浆体量浆体是由胶材、水、外加剂和含气量组成,应计入混凝土含气量对裹浆浆体的贡献。
混凝土中细骨料填充粗骨料空隙,浆体填充骨料空隙。
通常条件下,中低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单方浆体体积为0.28~0.33m3,浆体含量不足,不能有效填充、包裹骨料易造成粘聚性变差。
增强混凝土表面强度的方法措施

增强混凝土表面强度的方法措施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用性和抗压强度。
然而,在一些特殊情况下,需要进一步增强混凝土的表面强度,以满足特定的工程需求。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和措施,用于增强混凝土表面强度。
1. 表面处理剂表面处理剂是一种可以应用在混凝土表面的化学物质,能够与混凝土发生反应,形成一层致密的保护层。
这种保护层可以填充混凝土表面的微孔和裂缝,提高表面的密实性和硬度。
常见的表面处理剂有硅酸盐和硅酸酯,可以通过喷涂、涂刷或浸泡等方式施工。
表面处理剂不仅可以增强混凝土表面的强度,还能提高其耐磨性和耐化学侵蚀性。
2. 增加混凝土配合比增加混凝土配合比中的胶凝材料(水泥和粉煤灰等)的用量,可以增加混凝土中的浆体含量,提高表面的致密性和强度。
同时,还可以适当减少混凝土中的骨料用量,使得表面的骨料暴露更多,增加摩擦力和抗滑性。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过高的配合比可能会导致混凝土开裂和收缩问题,因此需要合理控制配合比的比例。
3. 表面养护混凝土浇筑后,及时进行表面养护是保证混凝土表面强度的重要措施。
养护可以通过覆盖保湿膜、喷水保湿或涂抹固化剂等方式进行。
保湿能够减少水分的蒸发,使混凝土表面保持湿润状态,有利于水泥的水化反应和混凝土强度的提高。
固化剂可以形成一层致密的保护膜,防止混凝土表面的水分流失和污染。
4. 表面研磨表面研磨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可以去除混凝土表面的松散颗粒和污染物,使表面更加平整和坚实。
研磨可以采用机械磨削或化学研磨的方式进行。
机械磨削通常使用砂轮或金刚石工具,通过切削和磨粒的作用,去除混凝土表面的不均匀部分。
化学研磨则是利用化学溶剂或酸碱溶液,溶解混凝土表面的不均匀物质,达到平整和强化的效果。
5. 表面涂层表面涂层是一种常用的增强混凝土表面强度的方法。
涂层可以形成一层保护层,能够抵御外界的侵蚀和磨损。
常见的涂层材料有环氧树脂、聚氨酯和硅酸盐等。
涂层施工前需要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处理,如清洁、打磨和修补等,以保证涂层与混凝土的粘结力和附着力。
混凝土粘结强度的提高方法

混凝土粘结强度的提高方法一、引言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建筑材料,其性能直接影响建筑物的安全和耐久性。
其中,混凝土的粘结强度是评价其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决定了混凝土与钢筋、预应力钢束之间的粘结性能,对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变形和裂缝控制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如何提高混凝土的粘结强度是混凝土工程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二、混凝土粘结强度的影响因素混凝土的粘结强度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混凝土的配合比:混凝土的配合比直接影响其强度和粘结性能。
如果配合比不合理,混凝土中可能存在过多的孔隙和空隙,从而降低了混凝土的密实性和粘结强度;反之,如果配合比过于紧凑,则会增加混凝土的收缩和裂缝的产生,降低混凝土的粘结强度。
2.混凝土材料的种类和品质:混凝土中的水泥、骨料、粉煤灰等材料的种类和品质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例如,水泥的品种、品质和掺量等因素都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粘结性能;骨料的形状、质量和分布等因素也会影响混凝土的密实性和粘结强度。
3.养护条件:混凝土的养护条件对其强度和粘结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养护时间和养护温度等因素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从而影响混凝土的粘结强度。
4.钢筋的种类和附着长度:钢筋的种类和附着长度对混凝土的粘结强度也有影响。
通常情况下,粗钢筋的粘结强度优于细钢筋,而钢筋的附着长度也会影响混凝土的粘结强度。
5.界面处理方法: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界面处理方法也会影响混凝土的粘结强度。
通常情况下,采用机械锚固、化学锚固、电化学锚固等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粘结强度。
三、混凝土粘结强度的提高方法为了提高混凝土的粘结强度,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采取有效措施。
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混凝土粘结强度的提高方法。
1.配合比的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直接影响其强度和粘结性能。
因此,在混凝土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粘结强度。
国内橡胶粉界面改性方法及其表征的研究现状

国内橡胶粉界面改性方法及其表征的研究现状李俊【摘要】橡胶粉界面性能是影响橡胶混凝土强度的重要因素,通过物理、化学及生物方法可以对橡胶粉进行界面改性,提高橡胶混凝土的强度.化学方法是橡胶粉界面改性应用较广泛的一类,介绍不同的化学改性方法,以及橡胶粉界面改性效果的表征方法.【期刊名称】《城市道桥与防洪》【年(卷),期】2015(000)011【总页数】4页(P50-53)【关键词】橡胶粉;界面改性;化学改性方法;表征方法【作者】李俊【作者单位】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湖北武汉43001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14废旧橡胶从固体废弃物、废弃物再利用到“黑色黄金”的演变,将废旧橡胶材料变废为宝,不仅有效解决环境问题,而且充分利用资源,使废旧橡胶的利用价值得到凸显。
众多学者针对废旧橡胶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并扩展至各相关领域,如轻工、化工、建材和交通领域,废旧橡胶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来源、生产工艺到应用,对废旧橡胶进行全方位的研究。
其中,废旧橡胶材料的再生利用得到众多学者青睐,尤其是将橡胶粉应用于建材和交通领域[1-3]。
目前,橡胶沥青和橡胶沥青混凝土理论技术和工艺水平已经十分成熟,并在实际应用中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近年来,关于橡胶水泥混凝土的研究表明,橡胶水泥混凝土具有良好的韧性、变形能力、抗冻、降噪及抗疲劳等性能[4-7],但掺加橡胶后,水泥混凝土会出现强度衰减、耐磨性降低、施工难度增大等现象,限制了橡胶水泥混凝土的推广应用[8,9]。
究其原因,水泥与橡胶的材料属性不同,造成水泥石与橡胶粉的界面粘结性较弱[10,11]。
针对橡胶混凝土中橡胶界面的改性工艺层出不穷,从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手段,虽然界面改性的原理各不相同,但其目的都是为增强橡胶粉与水泥石之间的界面粘结[12]。
物理处理方法是利用光、热、电等物理技术手段以改变橡胶粉表面的物理力学性能,常用的物理处理方法有机械打磨、超声波、常压介质阻挡放电、紫外线与臭氧、高温烘烤、离子处理等[1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EP 施工工艺提高界面粘结强度的原理.
关键词: 橡胶混凝土; 界面粘结; 表面改性; AEP 施工
中图分类号: TU528. 59
文献标志码: A
橡胶混凝土( 又名弹性混凝土) 是以混凝土为 基材,掺入胶粒( 粉) 制成的土木工程复合材料. 胶 粒( 粉) 主要通过物理作用改善混凝土的内部结构, 而不改变混凝土内部各种材料的化学性能,对其他 的材料无结构性能上的影响.
Vol. 31 No. 6 Dec. 2010
增强橡胶混凝土界面粘结强度的措施
汪海东,曾志兴
( 华侨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福建 泉州 362021)
摘 要: 针对橡胶粒与水泥胶体的界面粘结强度问题,对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了深入分析,总结了目前用物
理方式和化学方式改善其界 面 粘 结 强 度 的 方 法 ,分 析 了 用 氢 氧 化 钠 溶 液 处 理 橡 胶 粒 表 面 的 实 质 ,并 指 出 了
根据 A·巴拉克结晶接触点理论可知[10],要提 高水泥混凝土的强度,可以增强水泥集料接触点的 强度,也可以增大接触点的面积. AEP 施工工艺改 变了混凝土材料的投料顺序和投料的量,其作用为: 一方面在集料的附近生成了一部分水化物,净浆中 的水泥颗粒和已有的水化产物阻止了自由水与集料 表面的直接接触,干扰了 C - H 在骨料表面的结晶; 另一方面增加了界面附近水泥颗粒的浓度,也增加 了水化生成的 C - H - S 凝胶的数量. 这两方面均增 强了水泥与集料接触点的强度. 同时 C - S - H 凝胶 不仅有利于过渡区强度的提高,还打乱了 C - H 的 取向,并使 C - S - H 凝肢由纤维状结构变成了网状 结构,提高了接触点的面积. AEP 施工法提高了橡 胶混凝土界面过渡区的强度.
d. 如果结合物理处理方式和 AEP 制作工艺来 改善橡胶混凝土的界面强度,预计可以达到更好的 改善效果.
参考文献
[1] Maso J C. Interfaces in cementitious composites[M]. New York: Taylor & Francis Croup,1992.
AEP 工艺适用范围比较广泛,只要按照其施工 工艺施工,基本上可以达到施工要求. 但 AEP 施工 法也具有施工程序复杂、材料量不好控制等缺点.
第 31 卷第 6 期
汪海东,等: 增强橡胶混凝土界面粘结强度的措施
59
3结语
a. 通过物理方式,如用清水、乳胶剂对橡胶胶粒 清洗可除去胶粒上的杂质性物质,从而提高水泥浆 体与胶粒间的粘结性能.
第 31 卷第 6 期 2010 年 12 月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Journal of North China Institute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electric Power
文章编号: 1002 - 5634( 201来自) 06 - 0057 - 03
[6] Segre N,Joks I. Use of tire rubber particles as addition to cement paste[J]. 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2000,30 ( 9) : 1421 - 1425.
[7] Segre N,Poulo J M Montero. Surface characterization of recycled tire rubber to be used in cement paste matrix[J]. 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2002,248 ( 2 ) : 521 - 523.
除了用氢氧化钠溶液对橡胶粉进行处理之外, 文献[9]研究发现,橡胶粉表面用 PVA 和硅烷偶联 剂处理能够显著提高橡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韧性 以及抗疲劳性能. 文献[8]在研究废轮胎橡胶粉的 表面改性方法对水泥胶力学性能的影响时,还使用 另外两种不同的方法对橡胶粉进行表面改性: 一种 是用有机改性剂 Ccl4 ,Ccl4 是一种很强的溶剂,它可 以显著降低胶粉的极性,从而提高胶粉与水泥浆体 的相容性,达到改善胶粉与水泥浆体界面结构的效 果; 另一种方法是使用偶联剂与胶粉混合经强力搅 拌后包覆在胶粉表面,其中的有机基团可能部分地 与胶粉相互扩散、聚合、耦合成憎水的且相互贯穿的 聚合物网状结构,而无机基团( 硅醇) 则和水泥凝胶 结合,在水泥颗粒表面形成一层缩合的硅氧烷分子 层,从而使胶粉与水泥凝胶更牢固地联结在一起,进 而增强了橡胶混凝土的强度. 2. 3 AEP 搅拌工艺
[2] 廉惠珍,童良. 建筑材料物相研究基础[M]. 北京: 清华 大学出版社,1996.
[3] 吴中伟,廉惠珍. 水泥基复合材料科学研究中的辩证思 维[J]. 混凝土,1998( 5) : 3 - 7.
[4] Neil N Eldin,Ahmed Bsenoucl. Rubber tire particles as concrete aggregate[J]. Journal of Materirals in Civil Engineering,1993,5( 4) : 478 - 496.
用化学方法提高界面粘结强度的机理主要是通 过溶解胶粉表面的酸性物质( 如硬脂酸锌) ,或降低 胶粉表面极性,或在胶粉与水泥凝胶界面层形成缩 合的硅氧烷分子层来达到增强胶粉与水泥浆体粘结 性能的目的.
为了解决因硬脂酸锌而影响橡胶混凝土界面过 渡区强度的问题,国内外很多学者做过这方面的研 究工作. 文 献[6]将 在 氢 氧 化 钠 饱 和 水 溶 液 浸 泡 20 min的橡胶粉掺入到水泥净浆中,研究其力学性 能及微观结构. 结果表明,橡胶粉水泥净浆多项力学 性能如抗压、抗折强度、耐磨性、断裂性能都得到不 同程度的提高; 此外,SEM 图像显示用氢氧化钠溶 液处理增强了橡胶粉与水泥浆体界面的粘结强度. 文献[7]利 用 红 外 光 谱 分 析、电 位 滴 定 和 接 触 角 测 定等手段研究了氢氧化钠溶液改变胶粒的表面性 能,通过对改性胶粉和未改性胶粉中滴加盐酸,观察 到改性胶粉所消耗的盐酸量少于未改性胶粉的消耗 量. 这说明氢氧化钠溶液移除了橡胶颗粒表面的酸 性物质硬脂酸锌. 文献[8]研究了废轮胎橡胶的表 面改性对水泥胶砂力学性能的影响,使用无机改性 剂 NaOH 溶液对废橡胶粉进行改性. 研究表明,经过 改性的橡胶粉的混凝土强度得到了提高,说明氢氧 化钠溶液溶解了其表面的酸性物质,此外,经过溶液 浸泡过 的 胶 粉 吸 水 量 减 少 这 也 有 利 于 界 面 强 度 的提高.
[5] Rostami H,Leppre J,Silverstraim T,et al. Use of recycled rubber tire in concrete[C]∥Dhir r K. Pri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ncrete 2000. Scotland: Universtity of Dundee,1993.
[8] 郭灿贤,黄少文,徐玉华. 用于水泥混凝土的废旧轮胎 胶粉的改性方法研究[J]. 混凝土,2006( 1) : 60 - 62.
58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10 年 12 月
文献[4]指 出 用 水 浸 泡 橡 胶 去 除 其 表 面 污 物, 可使橡胶混凝土强 度 比 不 处 理 前 提 高 16% . 文 献 [5]分别用水、胶乳清洗剂对胶粉进行处理后,掺入 混凝土中,分别比较其抗压强度. 结果表明,用水清 洗过的胶粉所制的混凝土与未清洗的胶粉所制的混 凝土相比,抗压强度提高了 16% ,胶乳清洗剂处理 过的胶粉所制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也得到一定程度 的提 高. 可 见,通 过 物 理 方 式 可 以 去 除 橡 胶 胶 粒 ( 粉) 表面的杂质性物质从而提高界面的粘结能力. 2. 2 化学方式
1 橡胶胶粒( 粉) 与水泥砂浆界面粘 结的增强机理
对于橡胶胶粒( 粉) 与水泥砂浆界面粘结的增 强机理,目前有两种比较认可的观点. 一种是根据
Maso 对集料 - 水泥界面层形成机理的假说[1],在骨 料与水泥胶体拌合过程中,橡胶胶粒表面形成一层 厚度仅有几微米到几十微米的水膜层,而水泥胶体 颗粒在橡胶胶粒表面处的浓度接近于零,并随着离 橡胶胶粒表面的距离的增大而提高. 由于水膜层的 存在而使得水泥胶体与橡胶粒之间的结合力变小, 从而影响界面的粘结性能. 另一种是吴中伟教授提 出的大中心质理论[2 - 3],大中心质( 橡胶胶粒) 和大 介质( 水泥浆体) 之间存在大中心质效应,这种效应 是由橡胶胶粒和水泥砂浆相互作用造成的,取决于 橡胶胶粒表面的性质如吸附性、化学性质、成分和变 形性质等. 而两种材料截然不同的表面性质导致了 其表面难以结合,所以为了增强橡胶胶粒和水泥胶 体界面的粘结性能,必须对橡胶胶粒的表面进行处 理或采用适当的施工方法以确保橡胶胶粒与水泥浆 之间良好的粘结性能.
硬脂酸锌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质为: ( C17 H35 COO) 2 Zn + 2NaOH = 2C17 H35 COONa +
Zn( OH) 2 ↓, Zn( OH) 2 = ZnO + H2 O, 从上述反应可以看出,硬脂酸锌与氢氧化钠溶液反 应后得到易溶于水的的硬脂酸钠溶液和微溶于水的 氢氧化锌,但氢氧化锌极不稳定,易分解为氧化锌和 水,使硬脂酸锌从橡胶胶粒表面移去,保证约占橡胶 30% 的碳黑与水泥浆体具有更好的粘结性能,从而 明显改善了胶粒与水泥凝胶界面的粘结强度.
2 提高界面粘结强度的途径
2. 1 物理途径 对橡胶颗粒表面进行物理改性是为了把橡胶颗
粒表面的污物等杂质性物质移去,清洗干净,以提高 其与水泥凝胶表面的粘结力,从而提高橡胶混凝土 的强度.
收稿日期: 2010 - 09 - 25 基金项目: 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 07FJRC05) ; 泉州市 2008 年度科技计划项目( 2008Z11) . 作者简介: 汪海东( 1984—) ,男,河南信阳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钢筋混凝土结构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