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一体化开发设计与实施

合集下载

tod导向下轨道交通站点一体化设计研究——以苏州地铁7号线莫阳站为例

tod导向下轨道交通站点一体化设计研究——以苏州地铁7号线莫阳站为例

T O D 导向下轨道交通站点一体化设计研究—以苏州地铁7号线莫阳站为例Research on Integrated Design of Rail Transit Stations Under the Guidance of TOD--------T a k in g M oyang Station o f Suzhou M e tro L in e 7 as an E xam ple霍婷(中交铁道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北京100088)HUO Ting(CCCC Railway Consultants Group Co.Ltd., Beijing 100088, China)【摘要】从TOD 导向下轨道交通站点一体化设计的含义和模式着手,以苏州地铁7号线莫阳站为例,对地铁车站的一体化设计进行分析,进而为T O D 导向下轨道交通站点的一体化设计提供借鉴。

[Abstract ] This article starts with the me 如 i ng and mode of i ntegrated design of rail transit stations under the guidance of T OD, and analyzesthe integrated design of subway stations by taking Moyang Station of M etro Line 7 in Suzhou as an example to further integrate the rail transit _____________市政•交通•水利工程设计Municipal 'Traffic" Waler Resources Engineering Design【文章编号】1007-9467 (2020) 02-0087-02施的一体化设计。

在TOD 模式的导向下,通过对站点地上、地 下空间及周边土地空间进行高强度、多功能的立体开发,将交 通体系与城市其他要素有机结合,形成轨道交通和住宅、商 业、办公等空间的融合。

轨道交通车站控制室的一体化设计及应用浅析

轨道交通车站控制室的一体化设计及应用浅析

轨道交通车站控制室的一体化设计及应用浅析摘要:随着我国轨道交通行业的发展,担负行车、消防等监控管理功能的车站控制室地位变得愈加重要,本文分析车站车站控制室的管理现状,介绍了车站控制室的一体化设计方案及其在广州地铁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轨道交通车站控制室一体化轨道交通的车站控制室是运营监控管理、对外服务的窗口,随着我国轨道交通行业的发展,对车站车站控制室的监控管理需求越来越高,南京、厦门、长沙、宁波等城市轨道交通相继进行了车站车站控制室的一体化实践。

由于各地城市特点、轨道交通标准的不同,本文整合国内的实施车站控制室一体化经验,以广州轨道交通四号线南延车站为案例进行一体化设计实践,并介绍了一体化车站控制室应用效果。

1 现状分析:车站控制室是车站行车组织控制的场所,同时作为车站机电设备监控和消防值班室,室内设置有各种行车、通信、设备监控、消防控制等设备,并配备有多名车站值班人员在室内进行日常监督管理和紧急操作控制的各项工作。

另外,由于我国国情特点,车站控制室还肩负着紧急医疗、行车引导、客流引导的运营职能。

因此,车站控制室的工艺设计如何能更好的为运营提供舒适、高效的环境是极为重要的。

但由于室内面积有限,职能繁多,目前车站车控室设计存在较多的问题,主要如下:1)目前车站控制室设备布局凌乱,各专业的管线都是明管、明线,视觉上不美观,同时,运营接管以后,采购的文件柜、座椅等与之前各专业设备风格不统一,布置也不尽合理。

装修与设备的配合、整体功能的实用性、方便性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

3)车控室作为公共窗口,建设从管理敷设、设备安装、装修布置、家具增购等过程,各类施工和安装边界不明、施工混乱、风格不一,导致车站控制室整体装修风格不和谐,无舒适感;2)由于城市布局对客流影响,上下班高峰期特点等,车站控制室还需要负责,行车组织、防爆设备、紧急救护、车务备品等物资的的存放和管理,由于各类物品体积、重量、功能不一,原有的车站控制室设备及柜体布置早以不能满足运营车务的工作需求。

论一体化开发理念在轨道交通工程中的应用

论一体化开发理念在轨道交通工程中的应用
理 念


城 市交通 与 土地 利用 的协 调是 解决 城市 交通 问 题、 实现 土地 利 用 集 约 化 的 重 要 前 提 … , 是 决 定 也
l 创造舒适 的 I 空间 步行
城市 能 否实现 可 持续 发展 的关键 J 。 以轨道交通站点为 中心 , 将其与周边 区域生态 、 交
地面交通( 共汽车 、 公 出 租 车) 的交 通 设 旎 建 设
2 相关 研 究成 果 概 述
2 1 国外 相关 研究 .
图 1 轨 道 交 通 站 点 关 系 示 意
规划 的理解 , 深化 了对 土 地 利 用 和交 通 系统 相 互 关 系 的认识 , 力 于实现 交通 系统 的新 目标 , 不必要 致 使 的交 通量 降 到最 低 。 近 年来 , 可持 续 发 展 观 在 土地 和 交 通规 划 中得
到深 入贯 彻 , 土地 利 用 和 交 通 规 划也 由割 裂 孤 立状
由于城 市发 展往 往体 现 为城 市用 地和 城市 交通

体化 的逐 步演 变过 程 , 因此 , 交通 系 统和 土地利 用
的相互 关 系从 2 0世纪 2 0年代 以来 就一 直受 到城 市
地 理学 者 、 通工 程 师和 城市规 划 师 的持续 关注 , 交 并 出现 了与此 相关 的一 系列 研究 成果 。 随 着城 市 化 进 程 的推 进 , 究 者 摆 脱 了对 交 通 研
态变 成综 合 、 协调 的有 机整 体 , 不 断通过 宏 观和微 并
观 层 面实 现 内部交 流 与沟通 。

6・
铁 路 工程 造 价 管 理
21 0 0年 9月
摘 要: 以轨道交通发达 区域 的典 型工程 实例为对 象, 分析指 出其成功 的原 因在 于 因地制 宜地将 一体化 开发 理念

轨道交通资源一体化开发战略内涵与模式

轨道交通资源一体化开发战略内涵与模式
素 的经济价值 。
( 三) 强化各种资源要素在种类上 、 空间上 、 价值上的高效积
聚和组合 , 将相 同要 素和不 同要素进行集 团化 、 规模化 、 网络 化 开发 , 形成 以核心资源为主 , 各种 辅助资源和衍 生资源为辅的结 构合理 、 组合有序 的一体化资源体系。 ( 四) 优化资 源的开发利用与经 营管理方式 , 摒弃粗放式 的
源, 应从 城 市发展 的角度进 行 高效 合理 利用 , 因此 , 从“ 经营城
市 ”的战略理念 出发 重新 审视轨道交通资源一体化开发 的内涵
和特性显得极为必要 。

、 一

体 化 开 发 概 念


体化 ” 概 念的含 义可以理解为 : 将两个或 两个 以上 的互
资源开发模式 , 尊重 已有 的高效 开发方式之外 , 在规划 、 建设 、 经 营管理等阶段推进过程 中, 充 分利用现代先进技术 , 不断 提高开
发利用的高科 技含量 , 提高资源开发利用 的经济效率和效益。
不相同 、 互不协调 的事项 , 采取适 当的方式 、 方法 或措施 , 将其 有 机地融合为一个整体 , 形成协同效力 , 以实现组织策划 目标 的一
项措施。
南京地铁正面临着轨道交通大建设的机遇 ,将给城市带来 更 多的轨道交通资源 ,一体化 高效 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将成为
( 一) 充 分挖掘轨道交 通新线 资源的价值 , 在保障社会效 益
的同时 , 重点是经济效 益的提升 , 不仅 是对现有 的常态 资源 , 还

1 3 9 -
体化 ; 横向一体化 , 即通过联合或合并获得同行竞争企业的所 有
权或控制权。
四、 一体化开发模式 南京市轨道交通新线资源一体化开发模式 界定为资源开发 公司按照一体化开发的理念 ,梳理 与挖掘轨道交通新线资源 的 种类 和数量 , 判断资源要 素的价值属性 , 拓展 资源要素 的内涵 , 建立不 同资源 要素问的空间联 系与价值联系 , 从点 、 线、 面一体

南京地铁综合管理一体化信息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南京地铁综合管理一体化信息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 192•南京地铁综合管理一体化信息平台体现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功能方面广泛地覆盖南京地铁的业务运作流程,支撑南京地铁管理目标的实现,本文分析了南京地铁信息化存在的问题,结合业务管理模式,介绍了该平台的设计和实现,完整展现南京地铁综合管理一体化信息平台的全貌和主要特点以及亮点,旨在通过该平台最大程度地实现资源整合,业务流程再造,实现地铁集团的信息化。

随着新线建设的不断推进,南京地铁集团已迈入全面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新型网络化运营管理模式也对信息化建设提出新的要求。

根据南京地铁集团战略规划、内部控制体系以及信息化规划目标,南京地铁推进了一体化的信息系统建设工作。

同时,随着应用系统的不断增多,打通各应用系统之间的壁垒,实现数据的共享、集成和互联互通已成为必然趋势。

按照“战略主导、IT 推进、适当前瞻、促进融合”的信息化建设原则,立足成熟套装软件,充分借鉴国内外地铁行业的信息化建设经验,并整合既有IT 资源,精心研发,构建了集团综合管理一体化信息平台,实现各应用之间的互联互通。

1 信息化现状分析南京地铁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早,历经十几年的运行,面临的问题及挑战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1)应用兼容性及扩展性不足。

早期的一些信息化建设选型产品停止升级,无法满足企业业务需求及未来可扩展性发展的需要。

(2)接入渠道单一。

应用服务局限于南京地铁集团的内部网络环境及个人办公电脑,使用渠道单一、操作繁琐难用的现状已经不能满足企业高效率协同办公的业务要求。

(3)缺乏面向服务的架构设计考虑。

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时,通常以满足企业内各业务域或者单个业务部门的应用需求为导向,构建起一个个应用系统,更多是着眼于当前一个个应用系统的业务需求实现。

2 综合管理一体化信息平台南京地铁综合管理一体化信息平台涉及集团公司和各直属子单位,且与各个业务系统互相关联,数据交叉共享,信息量大,具体建设内容包括:企业门户群系统、管理驾驶舱、办公自动化、行政事务办公系统、工作流平台、企业服务总线、统一信息发布、统一身份管理系统、移动门户等应用系统的建设以及与其他业务系统的集成,基于南京地铁的业务需求特点,采用集中式数据管理;数据库采用Oracle Database 11g ,部署于IBM 小型机,相同配置的2台小型机采用双机双工方式工作,通过Oracle RAC 机制实现的数据库的高可用性。

城市轨道交通站城一体化设计研究——以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14号线清水河站为例

城市轨道交通站城一体化设计研究——以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14号线清水河站为例

城市轨道交通站城一体化设计研究——以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14号线清水河站为例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及轨道交通建设的发展,轨道交通与城市发展脱节的弊端逐渐显露,为缓解这些问题,需要结合轨道交通车站及站点周边城市空间进行站城一体化开发,本文依托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14号线清水河站的设计实践,从区域发展、城市更新、竖向设计等方面入手,为城市轨道交通站城一体化设计提供相应策略。

关键词:轨道交通、城市空间、站城一体化设计、清水河站、实例分析一、研究背景和目的1.1 研究背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不断扩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许多城市出现了城市道路交通拥堵、城市公共空间利用率低的问题。

随着居民生活需求增长,城市交通系统有待优化、城市土地利用率有待提高。

轨道交通系统由于具有速度快、效率高、运量大的特点,能够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逐渐成为城市区域间的重要联络方式。

目前,我国主要城市均已实现了规模化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但在实际运营中却忽视了与城市发展的结合,造成了城市空间资源的浪费。

为缓解这些问题,需要结合轨道交通地下空间及站点周边城市空间进行站城一体化开发,实现城市空间紧凑发展,以解决城市资源总量不足的问题,并有效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空间的使用效率,以实现城市更好地发展。

1.2 研究目的本文从区域发展、城市更新、竖向设计等方面入手,依托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14号线清水河站的设计实践,提出城市轨道交通站城一体化设计的相应策略,为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提供参考。

二、相关设计理念及案例2.1 站城一体化设计理念站城一体化设计是指将作为交通节点的车站公共空间的建设与站点周边城市空间的建设作为整体进行思考,通过车站空间与城市空间的融合,构建全新的城市空间形象,并提升站点及沿线地区经济发展。

2.2 站城一体化设计案例香港地铁将军澳线及其站点周边城市空间,是以轨道交通为核心的城市空间结构,以车站为导向的设计思想引导了周边城市的规划方案。

重庆 轨道交通tod综合开发一体化设计导则

重庆 轨道交通tod综合开发一体化设计导则

重庆轨道交通tod综合开发一体化设
计导则
重庆轨道交通TOD综合开发一体化设计导则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轨道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重庆,作为中国的山城,其地形地貌独特,交通状况复杂,因此,轨道交通在解决城市交通问题上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为了更好地实现轨道交通与城市发展的融合,提升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的综合开发水平,特制定《重庆轨道交通TOD综合开发一体化设计导则》。

一、设计原则
整体性原则: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的综合开发应与城市整体规划相协调,形成统一的城市空间结构。

人本性原则:设计应充分考虑乘客的出行需求和舒适度,打造便捷、舒适、安全的出行环境。

可持续性原则: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合理利用资源,实现绿色、低碳、循环的发展。

二、设计要点
站点选址与布局:站点选址应充分考虑周边人口密度、商业发展等因素,布局应合理、紧凑,方便乘客出行。

交通组织:优化交通流线,实现多种交通方式的无缝衔接,提高交通效率。

空间利用:充分利用地上、地下空间,打造立体化的交通与商业综合体,提升土地利用效率。

建筑设计:建筑风格应与城市风貌相协调,同时注重功能性与美观性的结合。

三、实施建议
加强规划引领:明确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的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确保综合开发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强化政策支持:制定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本参与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的综合开发。

注重公众参与:广泛听取公众意见,确保综合开发方案能够真正满足市民的需求。

综上所述,重庆轨道交通TOD综合开发一体化设计导则的制定,旨在推动轨道交通与城市发展的深度融合,打造更加便捷、舒适、安全的城市交通环境。

城轨交通的物业开发与交通一体化设计

城轨交通的物业开发与交通一体化设计

交通 的 规 划 、 设计过程中 , 对 与城 市轨 道 交
通项 目相 关 的 物 业 开 发 与土 地 综 合 利 用 进 行专 题 研 究 , 显得尤为重要。 城 市 轨 道 交 通 项 目相 关 的 物 业 开 发 与 土 地 综 合 利 用 专 题 研 究的 内 容 主 要 包 括 以
实现规 划 , 周 边 用 地 可 充 分 结 合 城 轨 车 站
方 法 来进 行 , 即 以 科 学性 为 基础 , 以 综 合 性 为手 段 , 以 整体 性 为 目标 , 进 行 系 统 的 总体
可进 一 步 完 善 城 市 的 基 础 设 施 、 优 化 的 设 置 对 周 边 商 业 、 居 住 等 辐 射 带 动 作 用 城市知名 度和整体竞 争力提供 可靠保障 。
地征 用情 况 , 进行征 地范 围 内的商 业 、 办
( 1 ) 在 轨 道 交 通 项 目实 施 过 程 中 , 由工
城 市 轨 道 交通 相 关 物 业 开 发 与 土 地 综
城 市 的 各项 交 通 用 地 、 交通设施、 交通项 目
未 艾 的阶 段 , 充 分 发 挥 城 轨 车 站 对 于 提 高 合 利 用 是 个 庞 大 的 系 统 工 程 , 需 要 政 府 部 的 建 设 与发 展提 供 综 合 布 局 与 统 筹 规 划 ,
区域 经 济 引领 能 力和 改 善 车 站 周 边 交 通 拥
为重要的 意义 。
交 通 一 体 化 规 划 是 城 市 门 特 别 是 土 地 及 城 市 规 划 管 理 部 门 来 规 并 进 行 综 合评 价 , 总体规划的一部分 。 城 市交通是 一个 复杂的 、 动 态 的 大 系
城 市 投资 环 境 , 为城 市 的 可 持 续 发 展 、 提 高 进 行 统 筹 规 划 , 促 进 市郊 的城 市 化 建 设 , 提 优 化 , 以 便 得 到 一 个 能 最 佳 满 足 居 民 出 行 升土地附加值 。 为 充 分利 用土 地 资 源 , 可 考 要 求 的 , 与 城 市 环 境 相 互 协 调 的 综 合 交 通

(完整版)城市轨道交通从规划设计到建设实施的过程

(完整版)城市轨道交通从规划设计到建设实施的过程

城市轨道交通从规划设计到建设实施的过程城市轨道交通从规划设计到建设实施的过程|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从规划到运营大致需要经过如下几个阶段:线网规划—建设规划—预可(规划方案)—工可—总体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运营。

这期间大概需要8-10年的时间,视线路本身情况和市政府意向来定。

以下详细说明了每个阶段的主要工作任务:一、线网规划线网规划是一个城市在有意向做轨道交通时,首要要做的事情,有了线网规划方案,得到市政府的同意才有可能做接下来的工作。

线网规划的上位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和综合交通规划,这是线网规划的重要依据,规划者要了解城市的现在和未来(包括:城市布局、人口、用地、交通、社会、经济、环境等)。

轨道交通的线路走向要符合城市的总体规划,每一条线都要确定其功能定位,一般有骨干线和次干线之分。

其中骨干线要串联起城市中重要的客流集散点,是城市中客流最集中的廊道,是支撑城市发展的。

另外还有次要线路和加密线、如有必要,还可以有其他系统制式的线路。

此外,还有引导城市重要功能区发展的线路,具有TOD效应。

线网规划一般由规划院或专业咨询公司来做,时间在半年到1年左右,确定城市线网的规模、线网的形态、系统的制式、线路大的走行方向、车站布设、车辆、车辆段选址、联络线及工程总体投资。

确定后上报市政府审批,但无需国家发改委审批。

国家目前对修建地铁(大运量轨道交通)标准是人口大于300万,国内生产总值大于1000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大于100亿,客流规模单向高峰小时大于3万人。

目前很多城市由于发展比较快,做过一轮建设后,都会再做线网修编等工作。

二、建设规划建设规划编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在一轮的建设过程中,明确远期目标和近期建设任务,以及相应的资金筹措方案,控制好轨道交通建设的节奏,依据城市的发展和财力情况量力而行,有序发展。

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编制的主要内容是确定近期建设的线路以及线路建设的时序,线路修建的必要性、建设线路的路由、敷设方式、车站布设、车辆段选址、工程筹划、工程投资及资金筹措等方面。

城市轨道交通的网络化与一体化发展

城市轨道交通的网络化与一体化发展

城市轨道交通的网络化与一体化发展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规模持续扩大,城市交通需求不断增加。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大容量、高效率、低排放的公共交通方式,成为了解决城市交通拥堵、改善市民出行条件的优先选择。

近年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呈现出网络化、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对提升城市交通服务水平、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发展是指在城市范围内,通过多条轨道交通线路的相互连接,形成一个四通八达、高效便捷的交通网络。

网络化发展有助于提高轨道交通的运营效率,降低乘客出行成本,增强城市交通的竞争力。

1.线路布局优化在轨道交通网络化发展中,线路布局的优化是关键。

应根据城市发展规划、人口分布、交通需求等因素,合理规划轨道交通线路,实现城市各个区域、重要节点的高效连接。

此外,应注意线路之间的换乘设计,提高换乘效率,方便乘客出行。

2.技术装备升级为实现轨道交通网络化发展,需要不断提高技术装备水平。

例如,采用自动化、智能化调度系统,提高轨道交通运营效率;引进更先进的列车控制系统,实现列车运行的精准控制;采用高铁、城际轨道交通技术,提高长距离出行速度等。

3.运营管理创新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发展还需创新运营管理模式。

例如,实施差异化票价策略,引导乘客错峰出行;采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轨道交通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和预测;引入民间资本参与轨道交通建设与运营,提高投资效益等。

二、城市轨道交通一体化发展城市轨道交通一体化发展是指在城市范围内,将轨道交通与其它交通方式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协调统一、高效便捷的交通体系。

一体化发展有助于提高城市交通的整体效率,缓解交通拥堵,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1.多种交通方式融合城市轨道交通一体化发展需要与其他交通方式相互融合,实现优势互补。

例如,与公交车、出租车、私家车等地面交通方式相结合,形成立体化的交通网络;与城市轨道交通换乘便捷的自行车道、步行道等慢行系统相结合,满足乘客多样化的出行需求。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一体化交通设计流线组织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一体化交通设计流线组织研究

中图分类号 TU24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739X (2024)02-0091-06 收稿日期 2023-06-28摘 要 轨道交通作为城市大运量的交通工具,主要满足中长距离出行需求,提供站与站之间线型走廊的便捷服务。

当前,复杂的交通网络与多样的客流特征需要高效的交通换乘体系,加强轨道交通一体化换乘流线衔接对于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该文通过分析轨道交通站点与多种交通形式换乘组织方式及特点,提出不同交通形式之间换乘设置原则,分析目前实际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结合黄村火车站案例,探讨如何打破城市被铁路割裂的现状问题,在进行一体化开发换乘的基础上对城市功能空间进行有机缝合,实现站城融合。

基于案例研究,试图说明具有一定普遍意义的换乘设置原则,为今后其他项目的设计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轨道交通站点 一体化设计 换乘流线组织Abstract As a large-capacity urban transport system, rail transport mainly meets the demand for medium and long distance travel, and provides convenient services in line corridors between stations. Currently, the complex transport network and diverse passenger flow characteristics require an efficient transport interchange system, and it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strengthen the integrated interchange flow connection of rail transport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urban transport. We analyze the organizational method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changes between rail stations and various forms of transport, then we put forward the principles of interchange settings between different forms of transport, and analyze the difficulties encountered dur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current practical projects. Combined with the case of Huangcun Railway Station, we discuss how to break the current problem of the city being divided by railways, and how to organically stitch the city's functional space on the basis of integrated development and interchange to achieve station-city integration. Based on the case study, we attempt to illustrate the principles of interchange settings with some general significance, so as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design of other projects in the future.Keywords Rail stations, Integrated design, Interchange flow organization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一体化交通设计流线组织研究The Flow Organization of Integrated Traffic Design Around Urban Rail Transit Stations张 伟 | Zhang Wei 王子岩 | Wang Ziyan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化建设的推进,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及周边的规划和建设越来越引起业内人士的关注。

苏州轨道交通与地面交通一体化规划及实践

苏州轨道交通与地面交通一体化规划及实践

苏州轨道交通与地面交通一体化规划及实践李文峰;刘亮平;樊钧【摘要】加强轨道交通与地面交通衔接,有利于充分发挥轨道交通系统的骨干作用,实现城市交通系统的一体化.从苏州轨道交通发展现状出发,梳理总结了轨道交通与地面交通一体化规划的主要思路,全面评估轨道交通1、2号线的规划实施情况,结合典型站点总结归纳轨道交通站点设施一体化规划的成功经验,最后针对城市轨道交通与地面交通一体化规划建设有待完善的方面,结合实践经验从规划体系和实施保障等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期刊名称】《都市快轨交通》【年(卷),期】2016(029)006【总页数】6页(P20-25)【关键词】苏州轨道交通;交通一体化;规划与实践【作者】李文峰;刘亮平;樊钧【作者单位】苏州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江苏苏州215004;苏州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江苏苏州215004;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苏州215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231截至2015年底,全国已有26座城市开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共3 618 km,当年新增运营线路445 km,全年客运总量近138亿人次,比上年126亿人次增加了12亿人次。

城市轨道交通在解决城市交通问题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

与此同时,轨道交通在营运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如在交通系统内部,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之间缺乏系统整合与协调,轨道交通站点与其他交通方式缺乏一体化换乘设计,相互之间换乘衔接不便[2]。

因此,加强轨道与地面交通一体化衔接成为轨道建设系统工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环,苏州市借助国内外成功经验,在轨道交通1、2号线的建设过程中提前开展了相关规划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根据《苏州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市区线网共由9条市区线路构成,线路总长391.4 km,总体形成“三纵三横三联”的市区轨道交通线网构架(见图1)。

苏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和2号线已于2012年、2013年开通运营。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站区一体化设计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站区一体化设计

地下 3 层 :为机动车库及地铁
地面人流组织通过广场地面人 素引入地下,解决地下建筑的自然
站厅层、跨宁穿路人行通道、地下 行系统、道路两侧人行道、下沉广场 通风和采光要求,(下转第 4 0 页)
33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3 / 2009 MODERN URBAN TRANSIT
技术装备
浅谈信号系统与安全门接口控制系统(BIDI) 董 波
城市规划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站区一体化设计
韩超
摘 要:在对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站区空间形态特征及一体化设计中重 点问题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宁波市轨道交通 1 号线行政中心 站站区一体化设计方案,对地下空间的功能整合、一体化交通设计、地 下空间环境设计等展开论述。 关键词:车站站区;一体化设计;交通衔接
下沉广场
地面商业
地下商业
地下停车
图 2 地下空间与下沉广场
国家机构功能建筑的建设用地;宁 向高程之间的复杂程度,避免宁穿 穿路与中山路之间的区块为中区, 路东西两侧桥梁桩基对轨道线的影 是南北向的城市轴和东西向水轴的 响,行政中心站设在其北侧。在设计 交汇处,形成以“水、岛屿和文化公 中将地铁站厅层设于地下3层,并
层,并设人行通道下穿宁穿路,使之 层、机动车库,宁穿路以南主要为地 中心站人流经过地铁人行通道进入
成为联系南北两区的步行枢纽。南 下车库、地下商业以及连接各地下 广场地下3层公共停车场、地下1层
北两区则通过设于行政办公综合区 建筑车库的地下网络车道。
自行车库、步行者网络系统、广场地
中轴线上的两个下沉广场,组织人
3.3 列车编组识别功能
系统的子系统,在开启列车门的同 地通信正常的情况下,列车门和安
由于本系统在 6 节编组的列车 时向地面的PSD系统发出“开门”或 全门或屏蔽门可以实现联动开关,

轨道交通建设规划阶段一体化开发思路和方法

轨道交通建设规划阶段一体化开发思路和方法

轨道交通建设规划阶段一体化开发思路和方法本文论述了轨道交通建设规划阶段一体化开发思路和方法,对大庆西站进行了一体化开发规划设计,进而对城市轨道交通类似阶段的一体化开发项目有所借鉴。

标签:一体化开发模式;开发思路和方法城市轨道交通一体化(TOD)开发,即为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公交优先一直是我国城市交通战略的重要原则,而轨道交通是大运量的、高效率的公交方式,也是高成本的。

从城市交通效率、运行效率和轨道交通的投入产出来说,由轨道交通TOD引导城市开发是必要的,也是顺应规律的。

一、城市轨道交通一体化开发的必要性(一)城市结构调整的需要在城市轨道交通TOD开发策略核心是公交引导城市发展,即将城市优势资源集中于轨道轴线进行开发,轨道交通TOD引导的轴向发展更有利于中心城区的疏散,创造舒适、优美的城市环境,从而使城市结构更趋于合理。

(二)城市更新的需要城市更新和TOD均重点关注公共空间、公共交通、慢行系统的提升改善,目的都是让步行者在步行途中获得更加丰富的城市体验。

(三)城市良性运营的需要TOD开发通过采用“轨道+土地综合利用”模式,可将轨道建设的一部份外延效益返还给轨道投资者,利用轨道沿线物业开发回收增值部份,以补贴轨道建造成本及运营亏损,从而使项目达到合理回报。

二、轨道交通建设规划阶段一体化开发思路和方法(一)研究的思路軌道交通的规划阶段总体上分为“线网规划”、“建设规划”、“可行性研究”三个工作阶段。

在轨道交通的建设规划阶段,需依据城市发展目标要求,结合工程实施方案,制定连续性、时效性和灵活性兼顾的修建方案。

其中包括对城市交通发展方向的分析、轨道交通建设条件的分析、建设过程中投融资方案以及相关的风险控制以及保障机制等方面内容的研究。

在轨道交通建设规划阶段进行TOD研究工作,其研究重点在于在前期线网规划的基础上,结合TOD相关设计理念,对轨道交通线站位方案进行优化调整,同时筛选沿线可利用地资源,深入挖掘沿线站点一体化开发潜力,并对有开发潜力的站点进行一体化开发定位及调整,为后期站点一体化设计的详细方案奠定基础。

西安地铁换乘设施一体化规划方法和实施建议

西安地铁换乘设施一体化规划方法和实施建议
题 研究 讨 论 , 文 重 点 讨 论 后 者 , 地 铁 与 其 他 公 本 即
共 交通 、 自行车 、 汽 车 、 人 一体 化 的规 划 设计 问 小 行
题 。上 海 、 广州 等一 线 地铁 城市 非 常 重 视 换 乘设 施

的换乘系统规划 , 力其他 交通 方式 扩大轨 道交通 的 借
要 性 和 规 划 方 法 , 出 西 安 地 铁 开 展 相 关 工 作 的 思 提 路 和建 议 。
理念 , 也可 以吸 引常规公 交 、 出租车 、 自行 车等交 通方 式为轨道交通输送客流 , 增加运 营收益 。
2 换 乘设 施一体 化的 规划方法
轨 道 交 通 换 乘 设 施 一 体 化 的 规 划 方 法 如 图 1所
2 )增 大 接 驳 客 流 。通 过 面 向 轨 道 交 通 线 网层 面
务 一体 化等 , 心是 换 乘 设 施 一 体 化 。地 铁 换乘 规 核
划 一体 化 , 括 地 铁 线 路 间 的 换 乘 , 铁 与 其 他 公 包 地 交、 自行车 、 汽 车 、 小 行人 之 间 的换 乘 。前 者 已有专
服 务 辐 射 范 围 , 强轨 道 交 通 的 客 流 吸 引 能 力 , 升 轨 增 提
体化 的规 划和 建 设 , 许 多地 铁 车 站 实 现 轨 道交 在
道交通的方式分担率 , 优化居 民出行的方式结构。 对于轨道交通 运营单 位来 说 , 换乘 设施 一体化 系
统 的规 划 和 实 施 , 仅 体 现 了轨 道 交 通 人 性 化 的设 计 不
伍建 国
( 西安市地下铁道有限责任公司 西 安 70 1 ) 10 8
1 换乘 设施一 体化 的概念

成都市轨道交通场站一体化城市设计导则

成都市轨道交通场站一体化城市设计导则

成都市轨道交通场站一体化城市设计导则成都市轨道交通场站一体化城市设计导则成都市作为西南地区的重要城市,近年来快速发展,城市基础设施也得到了快速升级。

其中,轨道交通在城市交通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如今,成都市轨道交通已经覆盖了众多城市核心区,场站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为了进一步提升轨道交通的服务水平,成都市提出了“轨道交通场站一体化城市设计导则”。

一、建筑外观设计轨道交通场站建筑的外观设计需要符合成都市的城市风貌和文化特色,以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

建筑的形式和造型应当贴合本地风情,同时也需要体现现代感和科技感,塑造场站的品牌形象。

二、内部空间设计场站内部空间的设计是为了满足乘客对便利、快捷、舒适的需求,同时也需考虑功能布局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在内部空间设计中需要考虑到多种因素,例如舒适性、通行流线、空间透明度、业务分布等等。

三、场站利用设计轨道交通场站的周边环境设计需要与城市的规划和用地结构相协调,满足周边居民的需求,改善城市环境。

场站的周边利用设计应当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同时也需符合政策和市场的需求,达到最佳利用效果。

四、绿色生态设计轨道交通场站绿色生态设计涉及到许多方面,例如绿化带的设置、植物的选择等等。

在环保、节能、绿色的理念下,场站的建筑物和周边环境应当贯穿绿色元素,创造出一个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城市绿洲。

五、人机交互设计场站内的人机交互设计是为了让不同年龄、性别、文化背景的乘客都能尽可能愉悦地使用场站的服务。

人机交互设计的内容包括自动售票系统、车站导向标识、维护管理等多个方面。

科技的发展让信息的传递更加快捷和准确,人机交互设计将更直接借助于这些信息化手段。

通过以上五个方面的设计,成都市轨道交通场站一体化城市设计导则旨在打造一个高品质、高水平的轨道交通服务体系,为市民出行带来更加便利、舒适的乘坐体验。

重庆轨道交通tod综合开发一体化设计导则

重庆轨道交通tod综合开发一体化设计导则

重庆轨道交通tod综合开发一体化设计导则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重庆轨道交通tod综合开发成为了当地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为了促进城市发展和提升市民生活品质,制定一套综合的设计导则对于重庆轨道交通tod的开发至关重要。

一、背景重庆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城市,人口规模庞大,经济持续发展。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轨道交通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tod综合开发则是城市规划中的重要内容。

二、导则的制定目的1. 促进城市规划的整体性发展。

通过制定导则,可以将轨道交通和tod综合开发有机结合,减少碎片化规划,形成统一的城市发展蓝图。

2. 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通过合理规划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的tod综合开发区域,实现土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增加城市密度。

3. 提升城市居民生活品质。

通过引入商业、居住等功能在轨道交通站点周边,方便市民出行、生活,为城市居民提供更便利的生活环境。

4. 促进经济发展。

轨道交通tod综合开发不仅有利于提升城市形象,还可以促进商业繁荣,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三、导则的主要内容1. 规划原则: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制定轨道交通tod综合开发的规划原则,统筹考虑城市发展的长远利益。

2. 区域规划:根据轨道交通站点的不同特点,制定相应的tod综合开发规划,统一规划城市建设。

3. 功能设置:合理规划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的商业、居住、文化等功能区域,满足市民多样化的生活需求。

4. 绿化设计:注重打造绿色生态环境,增加绿化面积、完善绿道网络,提升城市环境质量。

5. 交通设计:优化交通组织,提高交通效率,促进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形式的衔接。

6. 建筑设计:重视建筑设计的创新与美观性,打造有特色的城市景观,提升城市形象。

7. 公共设施:加强公共设施建设,提高市民生活便利性,促进城市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

8. 文化传承:保护和传承当地的文化遗产,注重文化保护与传承,促进城市文化的多元发展。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一体化发展策略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一体化发展策略

都市快轨交通•第32卷第6期2019年42月《学术探讨V doi:10.3969/j.issn.1672-6073.2019.06.007城市轨道交通站点一体化发展策略冯琳,刘冠男(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100037)摘要:我国仍处在快速城市化阶段,需要加大轨道交通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如何做到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功能融合、相互促进发展,关键在于处理好轨道站点的一体化方案。

通过对东京、香港、北京等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站点一体化开发案例进行对比分析,提出我国轨道交通站点一体化发展的主要策略:坚持轨道交通站点高强度混合开发,梳理全网、全线用地条件,明确各个站点周边开发业态及强度;做好轨道交通站点交通衔接,形成以轨道交通站点为核心的舒适、便捷交通接驳系统,提高站点服务水平;强化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用地的规划控制,细化土地出入条件;把握好建设时序,轨道交通站点与周边用地要统一规划、设计,建设时序要匹配;完善轨道交通站点一体化开发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开发主体、土地出让条件、收益分配等,全面保障轨道交通站点一体化开发的落地实施。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站点;一体化发展;策略中图分类号:U239.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6073(2019)06-0031-07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Urban Rail Transit StationFENG Lin,LIU Guannan(Beijing Urban Construction Design&Development Group Co.,Limited,Beijing100037)Abstract:At present,urban rail transit in China is still in a period of rapid development,with the scale of built,planned,and operational lines reaching record highs.However,the overall passenger flow efficiency and the intensity of passenger flow load are low.In2017,the average load intensity in China was only0.81million person-times/kilometer-day,which is2.4% lower than that of the previous year.The main reason is that the degree of integration between urban rail transit stations and cities is insufficient,the population and posts around the stations are not centralized,and the connection between stations and the main passenger flow points around them is not smooth.The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urban rail transit must be closely linked with urban functions.The stations should be integrated into urban life,form a500m recreational circle with the help of rail stations,promote urban development,and actively cultivate rail passenger flow.Based on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integrated development cases of urban rail transit stations in Tokyo,Hong Kong,and Chinese mainland,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key indicators and corresponding safeguards for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rail transit stations.Keywords:urban rail transit station;integrated development;strategy截至2017年末,中国大陆地区共34座城市开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共计165条线路,运营线路长度达5033km,其中地铁3884km,占77.2%;其他制式收稿日期:2018-01-24修回日期:2019-01-03第一作者:冯琳,女,硕士,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设计,183490602@ l149km,占22.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共计6287字
轨道交通一体化开发设计与实施
轨道交通一体化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了轨道交通一体化开发设计与实施,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看哦!
摘要:鉴于当前轨道交通一体化综合开发滞后于地铁线路建设进度的客观条件,从轨道交通一体化开发已成为提升城市公共空间及综合交通换乘枢纽的核心主导角度出发,提出轨道交通线路设计到一体化实施阶段的关联性,利用土地功能混合使用与公共交通高效换乘的理论,对城市轨道交通一体化土地开发范围和实施模式进行控制、激发和引导,实现城市功能集聚、空间整合和引发城市区域立体化等一系列经济和社会效应。

旨在对当前城市轨道交通一体化开发的模式进行案例研究、反思并提出建议。

因此,研究轨道交通一体化开发模式,对于目前我国以轨道交通为主的城市空间建设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城市公共交通快速建设,1塑造高品质城市空间、改善公共交通对城市形象的影响成为城市空间发展的重要战略。

其中轨道交通站点、车辆基地一体化开发高度的融合性,促进了城市系统间的整合与重构,提升了轨道交通周边土地物业价值、扩大了城市空间容量、优化了城市空间结构、推动了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

由于轨道交通一体化综合开发具有周期长、成本高、与轨道交通线路建设同步实施难度较大等特点,南京地铁对“轨道+土地”综合开发规划模式进行了积极探索、实践与思考,从线路规划设计到一体化开发实施进行统筹考虑,充分利用沿线土地资源,发挥轨道交通对城市发展的高效推动作用[1]。

- 1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