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道路勘测设计讲义-第八章平面交叉口
第八章 平面交叉口设计
(三)拓宽车道的长度
交叉口的进口道设臵了拓宽车道后,为不影响横 向相交道路上的直行车流,在横向相交道路的出口道 应设加速车道。进口道处拓宽车道的长度应能满足转 弯车辆减速所需长度,也应保证转弯车辆不受相邻等 候车队长度的影响;出口道的加速车道应保证加速所 需长度。拓宽车道长度由渐变段长度、减速所需长度 或等候车队长度组成。
分流点 合流点 n(n 2)
n (n 1)( n 2) 冲突点 6 n相交道路数
2
平面交叉口交错点数量
交叉口类型 冲突点 三路交叉口 四路交叉口 五路交叉口 3 16 50
分流点
3 8 15
合流点
3 8 15
总数
9 32 80
分析上述可得以下两点结论: (1)在无交通管制的交叉口,都存在各种交错点。 其数量是随相交道路条数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其中 增加最快的是冲突点。因此,在规划和设计交叉口 时,应力求减少相交道路数量。 (2)产生冲突点最多的是左转弯车辆。四路交叉 口若没有左转车流,则冲突点可由16个减至4个,而 五路交叉口则从50个减到5个。因此,在交叉口设计 中如何正确地处理和组织左转弯车辆,是保证交叉口 交通通畅和安全的关键所在。
拓宽交叉
渠化设计
第三节 交叉口的交通组织设计
一)、交叉口的车道交通组织设计方法 基本原则: 交叉口各相交道路的车道数,应根据交通控制策略、 交通量、车道的通行能力及交叉处用地条件等决定。 在城市道路上还应考虑大量非机动车交通的需要。 从渠化交通考虑,交叉口最好按车种和方向分别设 臵专用车道,以使左、直、右行的机动车和非机动 车能在各自的专用车道上排列停候或行驶,避免相 互干扰,以提高通行能力。
进口道车道的宽度,应尽量与路段保持一致。如因占地 等限制,需要变窄车道宽度时,最窄不得小于3m,一般 在3~3.5m之间。 拓宽车道包括右转车道和左转车道两种。
道路勘测设计 交叉口平面设计PPT学习教案
3)加宽进口道,以便新增一条专用左转车道。 采用压缩中央分隔带和进口道中线偏移方法形成专用
左转车道时,其长度LZ应保证左转车不受相邻停候车队长 度的影响,见上图。
第8页/共19页
第4页/共19页
4
《道路勘测设计》Ch6道路交叉口设计
T(Y)形交叉口:直行道路最右侧第一条直行车道与相交道 路最靠中线的第一条左转车道轴线的交点。
3)从最危险冲突点向后沿行车轨迹线各量取停车视距 4)连接
第5页/共19页
5
《道路勘测设计》Ch6道路交叉口设计
3 交叉口的拓宽设计
3.1 平 面 交 叉 口 拓宽 渠化设 计原则
2)环道的机动车道宜为3-4条,最内侧车道 作绕环用,最外侧为右转车道,中间为交织车道。 每条车道宽度应包括弯道加宽宽度。非机动车车 行道宽度不应小于交汇道路中的最大非机动车行 道宽度,也不宜超过6m。
第15页/共19页
15
《道路勘测设计》Ch6道路交叉口设计
3)中心岛上不应布置人行道。环道外侧人 行道宽度不应小于交汇道路中的最大人行道宽度。
第11页/共19页
11
《道路勘测设计》Ch6道路交叉口设计
4.1 中心 岛最小 半径
1) 按设计 车速计 算Rd
环道内侧车道宽
V2
b
Rd
127( i)
2
横向力系数,取0.14~0.18
路面横坡,取1.5%~2.0%
环道计算行车速度以相交道路中 最大计算行车速度的0.5-0.6倍计取。
第12页/共19页
12
《道路勘测设计》Ch6道路交叉口设计
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道路勘测设计 第八章 公路交叉
第八章 公路交叉设计【本章学习要点】 本章重点讲述公路与公路、管线交叉的形式及各种形式平面交叉、立体交叉的适用范围,通过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平面交叉的设计内容与设计方法,立体交叉图形识别。
在公路网中,公路与公路、管线纵横交错,形成交叉。
相交公路在同一平面上的交叉称为平面交叉,交叉的地方称交叉口,相交的公路分别在不同平面上的交叉称立体交叉。
第一节 公路交叉口分析在平面交叉口上,不同方向的车流和行人互相影响干扰,不但会降低车速、阻滞交通、降低通行能力,而且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平面交叉口是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路交通的咽喉部位,它直接影响到公路的使用质量,所以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公路的交叉规划和设计,必须符合安全、经济、合理、舒适和美观的要求。
一、平面交叉口的交通分析各车流驶入交叉口后,以直行、右转弯或左转弯的方式,汇入欲行驶方向的车流后再驶离交叉口。
由于行驶方向的不同,车辆间的交错就有所不同。
当行车方向互相交叉时(此时一般行车路线的交角大于45º),两车可能发生碰撞,这些地点称冲突点;当来向不同而汇驶同一方向时(此时一般行车路线的交角小于45º),两车可能发生挤撞,这些地点称合流点。
显然,交叉口的冲突点和合流点,是危及行车安全和发生交通事故的地点,统称危险点,其中,冲突点的影响和危害程度比合流点大得多。
因此,设计交叉口时,应尽量消除、减少冲突点,或采用渠化交通等方法,把冲突点限制在较小的范围内。
公路与公路平面交叉的冲突点和合流点的分布如图8-1示。
图中,“.”为冲突点,“。
”为合流点。
图8-1 平面交叉口的危险点a)三路交叉口)五路交叉口)四路交叉口分析图8-1后可知:1.交叉口危险点的多少,视交叉口相交路线的数量和型式而异,且随相交路线数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
如图8-1中a )为三路相交的交叉口,有3个冲突点、3个合流点;b )为四路十字形交叉口,有16个冲突点、8个合流点;c )为五路交叉口,有50个冲突点、15个合流点。
道路勘测设计第八章
二、交叉口的交通分析
第8章 道路平面交叉设计
1、三个点:分流点 合流点 冲突点——不同方向车辆以较大的角度相交的点。 2、两个结论: ①无交通管制且相交道路均为双车道时 分流点=合流点= n ( n 2 )
冲突点=
n ( n 1 )( n 2 )
2
6
②产生冲突最多的是左转变车辆。 3、三种方法(消灭冲突点) ①实行交通管制 ②采用渠化交通 ③修建立体交叉
车辆交通组织方法
第8章 道路平面交叉设计
三、组织渠化交通 1、渠化交通:在车道上划线,或用绿带和交通岛来分隔车流,使 各种不同类型和不同速度的车辆沿规定的方向互不干扰地行驶, 这种交通称为渠化交通。 2、渠化交通的作用: ①避免车辆相互干扰,增加行车安全; ②可利用交通岛的布置限制车辆行驶方向; ③利用交通岛的布置,限制车道宽度,控制车速,防止超车; ④利用交通岛或分隔带设置交通标志。 3、交通岛的类型 方向岛——指引行车方向 分隔岛——分隔车道车流 中心岛——组织交通 安全岛——供行人过街时用 4、交通岛的形状和尺寸:见P239-240
第8章 道路平面交叉设计
六、环道的横断面 七、环形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以四路相交为例 1、环道上只设一条机动车道 NA=N右1+N直1+N左1+N直2+N左2+N左3 设进口道的左、直、右交通量均相等, 则NA=N右+2N直+3N左 再设N右=N左, 则NA=2(N右+N直+N左) 而整个环道的通过量N环为 N环=4(N右+N直+N左) 所以,N环=2NA
(二)识别距离
第8章 道路平面交叉设计
识别距离的定义:为保证车辆安全顺利通过交叉口,应使驾驶员在 交叉口之前的一定距离能识别交叉口的存在及交通信号和交通 标志等,这一距离称为识别距离。 1、无信号控制的交叉口 采用各相交道路的停车视距 2、有信号控制的交叉口
第八章平面交叉口设计
2. 确定车道数的方法 ⑴ .选定交叉口的形式后,进行交通组织设计,初定车道数。 ⑵.按交通组织方案进行车道数的验算。
一般,交叉口的车道数比路段上多一条
二. 交叉口通行能力
停车线断面法
确定交叉口通 行能力的方法
冲突点法
交叉口通行能力是各进口道通行能力之和
第二节 交叉口的交通组织设计
一. 车辆交通组织
1. 任务
⑴.保证车流、行人安全 ⑵.提高通行能力
2. 方法
⑴.正确组织不同方向的车流 ⑵.设置合适的车道数 ⑶.合理布置交通岛、信号灯、交通标志 ⑷.渠化交通
3. 具体措施
⑴.设置专用车道 ⑵.组织左转车辆 ⑶.组织渠化交通 ⑷.调整交通组织 ⑸.实行信号控制
⑴.绿灯时间通过的左转车辆数 穿越时距----从前列直行车的
最后一辆到达冲突点时起算,隔一 段时间t,通过一辆左转车,再间 隔一段时间t,后列直行车列的第 一辆车到达冲突点为止,这段时间 为穿内越蒙古时工距业大。学
穿越时距约8.0秒,而直行车流的车头时距为3.5~4.0秒, 可见,每两个直行车的空档位可提供一左转机会,故此,每周 期可左转车辆的最大值为:
⑴.冲突点随相交道路条数的增长而快速增长,由左转或直行造成的冲突点总数为:
⑵.产生冲突点最多的是左转交通
⑶.设置交通控制信号可以降低冲突点数量. 3.减少或消灭冲突点的方法
N n2 (n 1)(n 2) 6
⑴.设置交通控制信号。禁止、限制交通,封闭支路等
⑵.渠化交通---在车道上划线, 或用绿带和交通岛来分隔车流, 使各种不同类型行不同速度的车 辆能象渠道内的水流一样,沿规 定的方向互不干扰地行驶。合理 布置交通岛、组织车流分道行驶 ,变冲突点为交织点。
道路勘测第8章 道路平面交叉设计
3.加铺转角式交叉口转角半径
R1=R-(B/2+F)
V2 R 127( ih )
其中:B-机动车道宽度(m),一般取3.5m; F-转弯处非机动车道宽度(m) R-右转车道中心线半径; V-右转弯设计速度(Km/h),取路段 速度的0.5-0.7倍,计算可取0.6倍; μ-横向力系数,0.15-0.25
一. 交叉口的视距 3. 视距三角形的绘制 ⑴.确定停车视距。
⑵.找出行车最危险冲突点。
⑶.从最危险的冲突点向后沿行车轨迹线各量取 停车视距。
⑷.连接末端构成视距三角形。
(二)识别距离
识别距离:为保证车辆安全顺利通过交叉口,应使驾 驶员在交叉口之前的一定距离能识别交叉口的存在及 交通信号和交通标志等,这一距离称为识别距离。 1.无信号控制的交叉口 对无任何信号控制的交叉口,可采用各相交道路的停 车视距 。 2.有信号控制的交叉口 对有信号控制的交叉口,在车辆正常行驶条件下,识 别距离应使驾驶员能看清交通信号和显示内容,能有 足够时间制动减速直至停车,但这种制动停车并非急 刹车。 V V2 SS t 3.6 26a
4.环形交叉:
在交叉口中央设置中心岛,用环道组织渠化交通,使进入 环道的所有车辆一律按逆时针方向绕岛单向行驶,直至所 要去的路口离岛驶出的平面交叉,俗称转盘。
第二节 交叉口的交通组织设计
一. 车辆交通组织
⑴.保证车流、行人安全 任务
⑵.提高通行能力
⑴.正确组织不同去向的车流 ⑵.设置合适的车道数
黑图案。 设在人行横道线两端适当位置。
第三节 交叉口的视距与圆曲线半径
一. 交叉口的视距 1.交叉口视距保障的目的:
保证驾驶员在进入交叉口前的一段距离内,能看到相 交道路上的行车情况,以便能及时采取措施顺利驶过 或安全停车。
道路勘测设计交叉口设计
(辆/小时)
(8-8)
式中:
Q主―――主要道路双向交通量 (辆/小时); q―――主要道路交通流率,q = Q主/3600 (辆/秒); α―――主要道路临界间隔时间 (s)。对停车标志控 制的交叉口为6~8s;对让路标志为5~7s;
β―――次要道路最小车头时距(s)。对停车标志控 制的交叉口为5s;对让路标志为3s。
5、 一条直右混行车道的通行能力等于一 条直行车道的通行能力。
6、一条直左右混行车道的通行能力等于 一条直左混行车道的通行能力。
精选ppt
(二) 无信号控制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当主要道路与次要道路相交时,若次要道
路交通量不大,可不设交通信号控制。根据主 要道路优先通行的交通规则,次要道路上的车 辆必须等待主要道路上的车辆之间出现足够长 的间隔时间而通过交叉口。
―――对向直行车道一个周期的 通行能力(辆/周期);
N 直= Tg
vS tS
/ 2a
―――对向直行车道一个周期的 实际通行能力(辆/周期);
精选ppt
②利用黄灯时间 黄灯亮时通过车数为
n2
TY
v1 / 2a t1
(辆/周期)
(8-6)
式中:TY―――每周期黄灯时间 (s)。
因此,一条左转车道的通行能力N左为
如图8-12所示,为了保证各种右转车辆
能以一定速度顺利转弯,交叉口处的缘石或行
车道边缘应做成园曲线或多心复曲线,园曲线
的半径R1称为转角半径,可按下式计算。
R1
R
(
B 2
F)
(m)
(8-11)
精选ppt
式中:B―机动车道宽度 (m),一般采用3.5m; F―非机动车道宽度 (m); R―右转车道中心线半径 (m),可按上
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1)
(三)环道 环道即环绕中心岛的单向行车带,其宽度取决于相交道路的交通 量和交通组织。 一般,靠近中心岛的一条车道作绕行之用,最靠外侧的一条车道 供右转弯之用,中间的一至二条车道为交织之用,环道上一般设计 三到四条车道。因为车辆在绕岛行驶时需要交织,在交织段长度小 于二倍(考虑占地和经济性)的最小交织段长度范围内,车辆只能顺 序行驶,不可能同时出现大于二辆车交织,所以不论车道数设计多 少条,在交织断面上只能起到一条车道的作用。因此环道的车道数 一般采用三条为宜,如交织段长度较长时,环道车道数可布置四条 ;若相交道路的车行道较窄,也可设二条车道。如果采用三条机动 车道,每条车道宽3.50~3.75m,并按前述弯道加宽中单车道部分 的加宽值,当中心岛半径为20 ~ 40m时,则环道机动车道的宽度 一般为15 ~ 16m。 公路上一般不超过3条车道,一般总宽12米。
拓宽设计
精选ppt
3.渠化(分道转弯式)—设置导流岛、划分车 道等使单向右转或双向左右转车辆以较大半 径分道行驶。右转弯车辆行驶速度和通行能 力都较高。直行及左右转交通量大或斜交、 畸形交叉口。主要解决分道转弯半径、保证 足够视距和满足导流岛端部半径的要求。
精选ppt
渠化设计
精选ppt
4. 环 交 ( 转 盘 ) —在交叉口中 央设置中心岛 ,用环道组织 渠化交通,使 进入环道的所 有车辆一律按 逆时针方向绕 岛单向行驶。 多路交叉、公 路交叉、交通 量不太大。
道路勘测设计
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精选ppt
第八章 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
主要内容 一、交叉口交通分析和设计
原则 二、交叉口的形式及其选择 三、交叉口的交通组织设计 四、平面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五、交叉口的视距 六、交叉口转角的缘石半径 七、交叉口立面设计
道路勘测设计第八
4).环形交叉:
在交叉口中央设置中心岛,用环道组织渠化交通,使进入环道 的所有车辆一律按逆时针方向绕岛单向行驶,直至所要去的路
口离岛驶出的平面交叉,俗称转盘。 特点:驶入交叉口的各种车辆可连续不断地单向运行,没有 停滞,减少了车辆在交叉口的延误时间;
环道上行车只有分流与合流,消灭了冲突点,提高了行 车的安全性;
3).扩宽路口式:
为使转弯车辆不影响其它车辆的正常行驶,在交叉口连接 部增设变速车道和转弯车道的平面交叉。
3).扩宽路口式:
为使转弯车辆不影响其它车辆的正常行驶,在交叉口连接 部增设变速车道和转弯车道的平面交叉。
3).扩宽路口式:
为使转弯车辆不影响其它车辆的正常行驶,在交叉口连接 部增设变速车道和转弯车道的平面交叉。
3.修建立体交叉。将相互冲突的车流从通行空间上分开,使 其互不干扰。这是解决交叉口交通问题最彻底的办法。
第八章 道路交叉设计
▪ 第一节 道路交叉概要 ▪ 一、交叉口的特征
▪ 2.构造特性: ▪ 各条道路在交叉口形成了共有的公共平面,
它应满足各条道路的平、纵面线型和排水 的要求。
▪ 平面交叉口的设计任务之一就是设计好该 公共面。
适用:交通量小,车速低,转弯车辆少的三、四级公路或地方 道路: 也可用于转弯交通量较小的主要道路与次要道路交叉。
2).分道转弯式: 通过设置导流岛、划分车道等措施,使单向右转或双向左、 右转车流以较大半径分道行驶的平面交叉,
道路勘测设计道路平面交叉设计
1、设置专用左转车道
2、实行交通管制 3、变左转为右转
(1)环形交通 (2)街坊绕行 (3)远引掉头
(二)组织渠化交通
定义:在交叉口设置交通标志、标线和交通 岛等,引导车流和行人各行其道的措施称为渠化 交通。
1、渠化的作用 渠化交通在一定条件下可有效提高道路通行
能力,减少交通事故,对解决畸形交叉口的交通 问题较为有效。具体作用见P240(1)~(4)。 2、交通岛设计
按功能分为方向岛、分隔岛、中心岛、安全 岛等。其形状多为直线与圆曲线的组合图形。
按构造分为实体岛、隐形岛和浅碟式岛。
3、公路平面交叉的渠化布置
见P240(1)~(4)。
(三)实行信号控制
采用自动控制的交通信号指挥系统,提高行车 速度和通行能力。
设计注意:合适的转角曲线半径
足够的视距
2、分道转弯式:采用设置导流岛、划分车道等
措施,使转弯车辆分道行驶的平面交叉。
优点:
转弯车辆,尤其是右转弯车辆行驶速度和通 行能力都较高。
适用:
车速较高、转弯车辆较多的主要道路交叉。
设计注意:分道转弯半径
足够的视距 满足导流岛端部半径
3、扩宽路口式:在接近交叉口的道路两侧展宽
三、平面交叉的交通管理方式
1、无优先交叉 适用于相交道路交通量都很小时,无任
何管理控制的交叉口。
2、主路优先交叉 适用于交通量较低的交叉口或有明显主、
次关系的交叉口。主路车流优先通过,不受 影响,次路上设置停车或让路标志。
车流通行顺序:主路直行、主路右转、 次路右转、主路左转、次路直行、次路左转。
1、普通环形交叉:具有单向环形车道,其中
道路勘测与规划设计第八章道路平面交叉设计
➢ 适用:交通量小,车速低,转弯车辆少的次要道路或地方道 路: 也可用于转弯交通量较小的主要道路与次要道路交叉。
(2)分道转弯式:
➢ 通过设置导流岛(方向岛,是在交叉口为将交通流引导到 规定路线,防止其无秩序地行驶为目的而设置的岛)、划 分车道等措施,使单向右转或双向左、右转车流以较大半 径分道行驶的平面交叉。
(2)采用渠化交通。在交叉口内合理布置交通岛、交通标 志和标线、或增设车道等,引导各方向车流沿一定路径行 驶,减少车辆之间的相互干扰。如环形平面交叉可消灭冲 突点。平面上分离
(3)修建环形交叉,将冲突点变为交织点;或者修建立体 交叉,将相互冲突的车流从通行空间上分开,使其互不干 扰。这是解决交叉口交通问题最彻底的办法。空间上分离
三、平面交叉的交通管理方式
三种交通管理方式: ①、无优先交叉:交通量小,无任何交通管理措施; ②、主路优先交叉:分停车让行和减速让行控制两种; ③、信号控制交叉:常采用多相位定周期配时方法。
交通管理方式的选择: ⑴、道路功能、等级、交通量有明显差别两道路交叉或
交通量较大的T形口,采用主路优先交叉; ⑵、交叉口视距不良时,采用停车让行控制交叉; ⑶、相交道路等级低,交通量小,采用无优先交叉; ⑷、采用信号控制:①交通量均大的同等级道路相交;
➢ 特点:驶入交叉口的各种车辆可连续不断地单向运行,没 有停滞,减少了车辆在交叉口的延误时间;环道上行车只 有分流与合流,消灭了冲突点,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交 通组织简便,不需信号管制;对多路交叉和畸形交叉,用 环道组织渠化交通更为有效。主要解决中心岛的形状和半 径、环道的布置和宽度、交织段长度、交织角、进出口曲 线半径和视距要求等问题。
东南大学道路勘测设计课件-第八章平面交叉口
交通拥堵:新型交通方式和绿色出行可能导致 平面交叉口的交通拥堵加剧
城市规划:新型交通方式和绿色出行可能对平面交叉口的 城市规划提出新的要求,如道路拓宽、交通设施升级等
未来平面交叉口设计理念和关键技术
设计理念:以人为本,注重行人和 非机动车的安全和便利
挑战:如何解决交通拥堵、交通事 故等问题
添加标题
信号控制方式:包括固定信号控制、自适应信号控制、协调信号控制等 优先权管理:包括车辆优先权、行人优先权、自行车优先权等 信号控制策略:包括单点控制、区域控制、协调控制等 信号控制效果:包括减少拥堵、提高通行效率、保障交通安全等
交通仿真和信号优化
交通仿真:通过计算机模拟,预测交叉口的交通流量和拥堵情况
等问题
新型交通方式和绿色出行对平面交叉口的影响和挑战
新型交通方式:如自动驾驶、共享出行等,对 平面交叉口的交通组织和管理提出新的要求
交通安全:新型交通方式和绿色出行可能增加 平面交叉口的交通安全风险
绿色出行:如自行车、电动车等,对平面交叉 口的交通设施和设计提出新的挑战
环境污染:新型交通方式和绿色出行可能对平面交 叉口的环境造成影响,如噪音、尾气排放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关键技术:智能交通系统,包括交 通信号控制、交通信息采集和发布 等
发展趋势:绿色交通、智能交通、 共享交通等
感谢您的观看
特点:平面交叉 口具有交通量大、 冲突点多、管理 难度大等特点。
设计原则:平面 交叉口的设计应 遵循安全、高效、 环保、美观等原 则。
平面交叉口分类:根据交通流量、交 通组织方式、交通信号控制方式等不 同,可以分为信号交叉口、无信号交 叉口、环形交叉口等。
分类和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主要公路的设计速度为80km/h,次要公路为县乡公路 或四级公路的T形交叉,当转弯交通量较大而会导致直行 车辆的过分减速时,应采用加宽式T形交叉。主要公路右 转弯交通量较大者,采用图b的型式;左转弯交通量较大 者,采用c的型式。
b、加宽式T形交 叉
的角度相互交叉的地点。
大学道路勘测设计讲义-第八章平 面交叉口
十字交叉冲突示意图
大学道路勘测设计讲义-第八平 面交叉口
分析:直行与直行、左转与左转、直行与 左转之间产生的冲突点对交通的干扰和行 车的安全影响最大。
交叉口设计时,尤其要减少或消灭 冲突点。
大学道路勘测设计讲义-第八章平 面交叉口
无交通管制的交叉口交错点数量
4) 环形交叉的某些入口因交通量大而会出 现过多的交通延误时,应设置信号。
大学道路勘测设计讲义-第八章平 面交叉口
七、交叉口的类型及其适用范围
平面交叉按其构造组成分为渠化交叉和非 渠化交叉 。
渠化交通:在行车道上划线,或用绿带和 交通岛来分隔车流,使各种不同类型和不同 速度的车辆沿规定的方向互不干扰地行驶。
7 平面交叉的间距应尽量地大。
8 平面交叉设计应以预测的交通量为基本依据。 设计所采用的交通量应为设计小时交通量。当 缺乏交通量预测资料(特别是与次要公路有关部 分)时,其交通量可参考附近类似功能的交叉的 交通量进行推算。
大学道路勘测设计讲义-第八章平 面交叉口
二、交叉口的交通分析
车辆与车辆之间的交错点: 分流点: 合流点: 冲突点:来自不同行驶方向的车辆以较大
交错点 类型
相交道路条数
3
4
5
分流点 3
8
15
合流点 3
8
15
冲突点 3
16
50
合计 9
32
80
大学道路勘测设计讲义-第八章平 面交叉口
三、平面交叉口设计的内容 (1)正确选择交叉口的形式,确定各组成部
分的几何尺寸; (2)进行交通组织,合理布置各种交通设施; (3)验算交叉口行车视距,保证安全通视条
第八章 道路平面交叉设计
大学道路勘测设计讲义-第八章平 面交叉口
第一节 平面交叉设计概述 一、平面交叉设计的原则
1 平面交叉位置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公路网 现状和规划、地形和地物等因素。
2 平面交叉的型式应根据相交公路的功能、 交通量、交通管理方式、地形、用地条 件和工程造价等因素而确定。
大学道路勘测设计讲义-第八章平 面交叉口
件; (4)交叉口立面设计,布置雨水和排水管道。
大学道路勘测设计讲义-第八章平 面交叉口
四、交叉口的形式
大学道路勘测设计讲义-第八章平 面交叉口
五、交叉口的交通分析
1. 无交通管制的交叉口,都存在各种交错 点。
2. 产生冲突点最多的是左转弯车辆。
大学道路勘测设计讲义-第八章平 面交叉口
减少或消灭冲突点的方法: 1. 实行交通管制。 2. 采用渠化交通。 3. 修建立体交叉。
3 平面交叉选型和设计中,应优先保证主 要公路或主要交通流的畅通,尽量减少 冲突点,缩小冲突区,并分散和分隔冲 突区。
4 平面交叉的几何设计应结合交通管理方 式及其有关设施一并考虑。
5 平面交叉及其引道上,应保证安全所需 的各种视距。
大学道路勘测设计讲义-第八章平 面交叉口
6 相交公路在平面交叉范围内的路段宜采用直线。 当采用曲线时,宜采用不设超高的曲线半径。 纵面应力求平缓,并设置符合交叉处立面所需 的纵坡。
大学道路勘测设计讲义-第八章平 面交叉口
主路优先: 公路等级和交通量有明显差别 的两条公路相交,或交通量较大的T形交 叉,应采用主路优先交叉。次要公路上采 用让行管理。
大学道路勘测设计讲义-第八章平 面交叉口
下述交叉应采用信号交叉
1) 两条交通量均大且等级或功能地位相同的公 路相交的交叉,难以用“主路优先”的规则管理 时,应设置信号。
2) 两相交公路虽有主次之别,但交通量均大(如 主要公路双向交通量为600辆/h,次要公路一向 交通量为200辆/h)时,采用“主路优先”规则管 理会出现较频繁的交通事故和过分的交通延误, 则应设置信号。
大学道路勘测设计讲义-第八章平 面交叉口
3) 两相交公路的交通量虽未达到上述程度, 但由于有相当数量的行人和非机动车穿 越交叉而引起交通延误,甚至阻塞以及 交通事故时,应设置信号。
(增辟减速车道)
c、加宽式T形交叉 (增辟左转减速车道)
大学道路勘测设计讲义-第八章平 面交叉口
3、县乡公路或三、四级公路相交的十字交叉,可采用图 d所示的非加宽十字交叉。
d、非加宽十字交叉
大学道路勘测设计讲义-第八章平 面交叉口
4、主要公路的设计速度为80km/h,次要公路为县乡公路 或三、四级公路且转弯交通量不大的十字交叉,可采用 图e所示的加宽十字交叉。
大学道路勘测设计讲义-第八章平 面交叉口
六、交叉口的交通管理 平面交叉应根据相交公路的等级、相对功 能地位、交通量等的不同而采用信号交 叉、主路优先和无优先交叉三种不同方式 的交通管理。
大学道路勘测设计讲义-第八章平 面交叉口
无优先交叉:相交两条公路的等级均低且 交通量较小时,应采用无优先交叉。能保 证通视三角区的岔路上均实行“减速让行” 管理;条件受限而只能保证安全交叉停车 视距的岔路上,实行“停车让行”管理。
e、加宽式十字交 叉
大学道路勘测设计讲义-第八章平 面交叉口
(二)、渠化平面交叉:相交公路等级较 高或交通量较大的平面交叉,应采用由分 隔岛、导流岛来指定各向车流行迳的渠化 交叉。
大学道路勘测设计讲义-第八章平 面交叉口
1 主要公路为二级公路的T形交叉,当直行交通 量不大,而与次要公路间的转弯交通量占相当 比例时,可采用图a所示的只在次要公路上设 分隔岛的渠化T形交叉。当主要公路的直行交 通量较大时,则采用图b所示的在主要公路和 次要公路上均设分隔岛的渠化T形交叉。
大学道路勘测设计讲义-第八章平 面交叉口
(一)、 非渠化平面交叉:设计速度较 低,交通量较小的双车道公路相交,可采 用非渠化交叉。
大学道路勘测设计讲义-第八章平 面交叉口
1、主要公路的设计速度≤60km/h,或设计速度为 80km/h,但交通量较小,次要公路为县乡公路或四级公 路的T形交叉,当转弯交通量较小时可采用图a所示的非 加宽T形交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