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初二上学期)语文 唐诗五首练习题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3课《唐诗五首》同步练习(含答案)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3课《唐诗五首》同步练习(含答案)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3课《唐诗五首》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东皋.(gāo) 驱犊.(dú) 萋.萋(qī)B.鹦.鹉(yīng) 燕.然(yàn) 荆.门(jīng)C.贾.亭(jiǎ) 徙.倚(xǐ) 千载.(zǎi)D.征蓬.(péng) 萧.关(xiāo) 白沙堤.(dī)2.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晓雾将歇.(歇息)B.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回旋)C.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D.念.无与为乐者(考虑,想到)3.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使至塞上》中颈联气势雄伟,眼界宽广,极富画面感,体现了王维诗作“诗中有画”的特点。

B.《黄鹤楼》一诗的颔联将时间和空间组合,产生了历史的纵深感和空间的开阔感,抒发了诗人对岁月难再、世事茫然的空幻感,催生乡愁。

C.《钱塘湖春行》一诗的尾联通过借景抒情,侧面烘托,抒发了诗人对钱塘湖暮春美景的喜爱之情。

D.《野望》颔联写远景、静态,侧重宏观描绘。

颈联转而写人,写动态、近景。

因作者心绪的原因,本是恬淡自然的田园景物,染上一层忧郁、孤独和清冷的色彩。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周约有5万把共享雨伞现身杭州街头,它们分布在杭城的火车站、地铁站、商场、公共区域等地。

(将“公共区域等地”改为“等公共区域”)B.坦桑尼亚信息服务部部长哈桑·阿巴西表示,来自中国的影视作品是坦桑尼亚民众了解中国经济发展与城市生活。

(在句末加上“的重要途径”)C.为了孩子的前途和未来,逼得众多父母必须“押”着孩子去做很多事。

(删去“逼得”)D.选择散养的父母一定要实时检视自己的理论是否过期,教育方式要符合孩子的特点,等等。

(将“教育方式”改为“教育模式”)5.下列句子中,使用典故的一项是()A.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B.征蓬出汉塞,归雁人胡天。

C.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2023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材同步练习:13 唐诗五首(含答案)【可编辑可打印】

(2023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材同步练习:13 唐诗五首(含答案)【可编辑可打印】

唐诗五首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东皋薄.暮望(接近)B.长河..落日圆(指黄河)C.水面初.平云脚底(刚刚)D.仍怜.故乡水(可怜)2.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B.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C.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D.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3.下列诗句中运用典故的一项是()A.萧关逢候骑B.长歌怀采薇C.月下飞天镜D.属国过居延4.判断下列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1)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2)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3)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4)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5)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5.根据提示填空。

(1)《野望》中描写秋意正浓的山野景色的诗句是:,。

(2)《使至塞上》中描写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诗句是:,。

(3)《渡荆门送别》中由欣赏美景转入深沉的乡情之叹的诗句是:,。

(4)《黄鹤楼》中抒写人去楼空、世事苍茫之感的句子是:,。

(5)其诗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是唐代山水诗人,他的字是。

他的《使至塞上》描绘了风光,反映了战地生活,是千古传诵的名篇。

(6)李白,唐代诗人,字太白,号,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诗人。

人称“”。

课内品读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6~7题。

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6.下列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由写远游开始,既而写沿途见闻和观感,后以思念作结,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形象奇伟,想象瑰丽。

B.诗人这次出游,由水路乘船远行,游览了楚国故地之后,将要前往荆门之外的蜀地。

C.第二联,一个“随”字,化静为动,将群山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一个“入”字,写出了气势的博大,充分表达了诗人的万丈豪情,充满了昂扬的激情,用语贴切。

D.第三联,诗人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水中月如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

八上语文《唐诗五首》同步练习附答案解析

八上语文《唐诗五首》同步练习附答案解析
6 本题考查的是诗歌鉴赏对内容的理解能力。正确答案: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诗歌的基本常识,律诗分为五言和七言,韵脚也较为明显,对考生来说难度不大, 容易辨析和回答。
2 考生要在平时注意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掌握,认真审视提示,根据提示来作答,注意不要混淆了诗句 ,张冠李戴。 3考生要在平时注意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掌握,做此题时注意认真审视提示,不要混淆了诗句,书写要 正确 ,不写错别字。
1 这首诗的颈联和颔联所写景物有何不同?
2 这首诗的首联和尾联所抒发的情感有何异同?
13.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 “此地空余黄鹤楼”和“白云千载空悠悠”中都有一个“空”字,试比较这两个“空”字的意义作用有何不同
9.下列选项对《 钱塘湖春行》一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它描绘了刚刚披上春装的西湖生意盎然的景色,抒写了作者对西湖美好春光的喜 爱。
B.三,四句中,诗人抓住了“争”“啄”这两个极具表现力的词语,勾画、渲染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 啄泥衔草的动态画面。 C.五,六两句,作者看到的是一派繁花盛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而浅浅的小草,翠绿如茵,刚刚能 将马蹄埋没。 D.结尾处写诗人来到绿树成荫的白沙堤上,这里的景色美不胜收,让人久久不忍离去,他不禁发出“最爱 ”这样的赞叹。 10.不属于江南三大名楼的是( )。
诗人。有
“ ”之美誉,与杜甫并称“
”。
7.下面对王维的《使至塞上》一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以简练的笔墨写此次出使的经历:诗人轻车简从,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

(完整版)八上唐诗五首练习题

(完整版)八上唐诗五首练习题

黄鹤楼崔颢先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哪处是?烟波江上令人愁。

1、以下解析不合适的一项为哪一项( 3 分)()A.前四句抒写人去楼空、世事沧桑的感想。

两个“空”字分别突出空间的虚无和时间的邈远。

B.颈联描述登楼所见之景,天地之间阳光朗照,远瞭望去,连天的衰草凄清荒芜。

C.尾联借景抒情,以夕阳西下江面烟波浩渺之景,寄寓诗人远离故土、羁旅他乡的悲凉思乡之情,而自问自答的方式更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孤单空寂之情。

D.全诗视野广阔,写景自然,抒情真挚,为咏黄鹤楼诗作之绝唱,素来为人传诵。

使至塞上 (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夕阳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选出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解析不合适的一项为哪一项()A.首二句交待此行目的、到达地点和作诗缘由,“欲问边”,是出使的目的。

B.颔联是诗人借蓬草自况,写飘零之感。

古诗中说到蓬草,大多是自叹出身。

由“归雁”一词知道,此次出使边塞的时间是秋天。

C.颈联中,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怪壮美的塞外风光。

“大漠孤烟直,长河夕阳圆”,笔力挺拔,境地雄浑,视野广阔,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D.本诗经过写诗人出使塞上的旅途以及旅途中所见的塞外风光,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孤单、孤单、悲伤、飘零的孤寂心情。

诗中既反响了边塞生活,同时也显露出作者对都护的赞叹。

2. 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征蓬”两句,既表述了诗人前往边境慰问将士之事,又描述了边塞独到之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自己被排挤出朝廷的幽微难言的内心感情。

B、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明亮明丽的塞外风光,其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更是交口夸赞的千古名句。

C、诗中的“圆”字与“直”字,都用得传神传神,特别讲究光景的画面感,充分表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

D、“都护在燕然”和前面的“属国过居延”遥相响应,点了然诗人此次出使路途之远。

第13课《唐诗五首》练习题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3课《唐诗五首》练习题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3课唐诗五首练习题(含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东皋.(gāo) 千载.(zài) 鹦.(yīng)鹉洲B.落晖.(huī) 属.(shǔ)国荆.(jì)门外C.驱犊.(.dú) 日暮.(mù) 带禽.(qíng)归D.征蓬.(péng) 崔颢.(hào) 没.(.mò)马蹄2. 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B.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C.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D.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东皋薄.暮望(接近)牧人驱犊.返(小牛,这里指牛群)B.芳草萋萋..鹦鹉洲(草木茂盛的样子)白云千载空悠悠..(飘飘荡荡的样子)C.长河..落日圆(指黄河)萧关逢候骑..(负责侦察、巡逻的骑兵)D.江入大荒..流(辽远无际的原野)几处早莺争暖树..(温暖的树)4. 下列诗句不是对偶句的一项是( )A.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B.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C.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D.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5. 下面诗句运用了典故的一项是( )A. 萧关逢候骑B. 长歌怀采薇C. 月下飞天镜D. 属国过居延6.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唐代文学家,豪放派词人代表。

我们在初中课本上学过他的《记承天寺夜游》。

B. “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

如周敦颐的《爱莲说》。

C. 古代常用的敬辞和谦辞如今仍在广泛使用,例如请教他人时常说“赐教”,询问别人的年龄时常说“贵庚”,发表自己的见解时常说“拙见”。

初二唐诗五首试题及答案

初二唐诗五首试题及答案

初二唐诗五首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首诗是杜甫的作品?A. 《静夜思》B. 《春望》C. 《登鹳雀楼》D. 《望岳》答案:B2.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孟浩然答案:A3.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出自哪位诗人之手?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孟浩然答案:C4.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孟浩然答案:B5.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孟浩然答案:D二、填空题6. 李白的《静夜思》中,“举头望明月,________。

”答案:低头思故乡7. 杜甫的《春望》中,“国破山河在,________。

”答案:城春草木深8. 王维的《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________。

”答案:黄河入海流9. 孟浩然的《望岳》中,“会当凌绝顶,________。

”答案:一览众山小10.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日照香炉生紫烟,________。

”答案:遥看瀑布挂前川三、简答题11. 请简述李白的《静夜思》中所表达的情感。

答案:《静夜思》表达了诗人在夜晚看到明月时,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深切情感。

12. 杜甫的《春望》一诗中,诗人是如何描绘战争给国家带来的破坏的?答案:在《春望》中,杜甫通过“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等诗句,描绘了战争给国家带来的破坏,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

四、论述题13. 比较李白和杜甫的诗歌风格,并举例说明。

答案:李白的诗歌风格豪放、奔放,如《将进酒》中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展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

而杜甫的诗歌则以深沉、忧国忧民著称,如《春望》中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结束语:通过这份试题,我们不仅复习了初二所学的唐诗五首,还深入理解了这些诗歌的内涵和诗人的情感表达。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唐诗五首》 同步巩固练习(文字版,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唐诗五首》 同步巩固练习(文字版,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唐诗五首》同步巩固练习说明:包括《野望》《黄鹤楼》《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有配套的ppt 供使用。

一、名句填空。

1.(1)王绩《野望》一诗中,以动写静,衬托出秋日晚景的优美与宁静,也写出了放牧和打猎的人随愿而归的诗句是:,。

(2)崔颢《黄鹤楼》一诗中,抒发了游子悲苦的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3)由描写边塞景象的句子“长烟落日孤城闭”,可以联想到王维《使至塞上》中的诗句“,。

”(4)李白《渡荆门送别》一诗中,化静为动,表现雄浑开阔的意境的诗句是:,。

(5)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一诗中,从俯视角度描写花草的优美的诗句是:,。

(6)《野望》中引用典故,表现诗人身处乱世,前途无望,孤独抑郁心情的句子是:,。

(7)《使至塞上》中描写了奇丽壮美的塞外风光的句子是:,。

(8)《渡荆门送别》中描写月映水中、云霞飘飞的句子是:,。

(9)《钱塘湖春行》中通过描写花草来体现西湖早春生机勃勃景象的句子是:,。

二、基础知识。

2.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牧人驱犊.(dú)返B.芳草萋.(qī)萋鹦鹉洲C.都护在燕.(yàn)然D.绿杨阴里白沙堤.(dī)3.下列诗句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山山唯落辉B.征篷出汉塞C.水面初平云脚低D.昔人已辞黄鹤去4.下列对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东皋薄.暮望(接近)B.仍怜.故乡水(怜惜)C.来从.楚国游(往)D.单车欲问.边(慰问)5.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苏轼曾评价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B.李白,号香山居士,他的诗豪迈奔放,别具一格,与杜甫并称“李杜”。

C.白居易是中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丰富,内容深刻,表达平易浅近。

D.李白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说的便是崔颢的《黄鹤楼》。

6.下列有关诗歌内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野望》写的是山野秋景,遣词造句朴素自然,意境清新恬淡,在闲逸的情调中,带几分彷徨和苦闷,是王绩的代表作。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2课 唐诗五首 练习(含答案和解析)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2课 唐诗五首 练习(含答案和解析)

C.黄河横贯大漠,望不到尽头一个“长”字,既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又表达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感受 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雄浑开阔,诗中有画,堪称千古绝句,体现这首诗歌哀婉消沉的 艺术特色
三、填空题
16. (2分) 《钱塘湖春行》紧扣环境和季节特征写景,以“
出了
给游人带来的喜悦之情。
”字为线索,同时以“春”字为着眼点,写
13. (3分) 下列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A.第一、二句叙事,写诗人以使者的身份,轻车简从,要到遥远的西北边塞去慰问将士。 B.第三、四句叙事兼抒情,以“蓬”“雁”自比,暗写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飘零之感。 C.第五、六句“直”“圆”两字精炼传神,线条简约,描绘的景物不多,但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D.第七、八句写诗人经过长途跋涉到达边塞,侦察兵萧关却骑马来报:“长官正在燕然前线。”
D.第四联写途中遇到侦察骑兵,得知都护在前线打破敌军的军情,显示出朝廷使臣对边疆战事的关 心。
15. (3分) 下列对《使至塞上》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重点笔墨在于写景,以大漠、秋景为背景,用征、归雁、孤烟、长河、日圆等景物,组成一 幅塞外风光图
B.第二联用“出”、“入”描绘动态景物,第三联用“直”、“圆”描绘静态景物,动静结合,使画面富于变 化,意境深远
(1)前两句写作者的生活遭遇和心绪,捕捉了
的典型动作加以描写,传神地表达了作者
的感情。
(2)请赏析“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一句。
3. (4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两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友人(李白)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唐诗五首》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唐诗五首》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唐诗五首》测试题(含答案)一、字词书写(本大题共2小题)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东皋.( ) 薄.暮( ) x ǐ( )倚 驱dú( ) 采w ēi( ) 崔颢.( ) 千载.( ) 燕.然( ) 征蓬.( )2. 文学常识填空。

(1)王绩,字( ),唐代诗人。

贞观初,以疾罢归河渚间,躬耕东皋,自号“( )”。

(2)王维,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 ),号( )。

与( )合称“王孟”,有“( )”之称。

(3)李白,字( ),号( ),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与( )并称“李杜”,对后代的诗歌创作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4)白居易,字( ),晚年又称( ),唐代大诗人。

有“( )”之称。

代表作有《卖炭翁》《长恨歌》《琵琶行》等。

二、翻译(本大题共1小题)3.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东皋薄.暮望 ②徙倚..欲何依 ③长歌怀采薇..④使.至塞上 ⑤单车欲问.边 ⑥长河..落日圆 ⑦仍怜.故乡水 ⑧几处早莺争暖树..三、情景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4. 根据提示默写诗句。

(1) 王绩在《野望》中引用典故,表现诗人身处乱世,前途无望,孤独抑郁心情的句子是:( ),( )。

(2) 崔颢在《黄鹤楼》一诗中情景交融,抒发了游子悲苦的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 )。

(3)王维的《使至塞上》中,抓住沙漠中典型的景物,进行了刻画,写出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它被誉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这个名句是:( ),( )。

(4)《渡荆门送别》中以游动的视角写出了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象的句子是:( ),( )。

(5)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特点从俯视角度描写花草的优美的诗句是:( ),( )。

四、综合性学习(本大题共1小题)5. (汉川一模)综合性学习。

材料一:《中国诗词大会》徽标(右)材料二:《中国诗词大会》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主旨,通过演播室比赛的形式,重温经典诗词。

八年级上册语文《唐诗五首》同步习题

八年级上册语文《唐诗五首》同步习题

《唐诗五首》测试习题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叙事,交代了作者出使塞上时轻车简从、路途遥远的情况和出使的目的。

B.颔联以景喻人,诗人以“蓬”“雁”自比,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C.颈联写塞外奇观,其正确的朗读节奏应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D.尾联写作者到了边塞却未遇到将官,表达了作者对都护没有前来拜见自己的不满。

(2)《而庵说唐诗》评价本诗时说:“‘大漠’‘长河’联,独绝千古。

”请仔细品读颈联,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描述该联的画面。

②请从语言和表现手法两个方面赏析其“独特”之处。

2.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野望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诗句“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2)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3.古诗赏析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诗歌首联和颔联借两个“空”字抒发了之感。

(2)李白登临黄鹤楼曾言: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细读全诗,简析此诗在写景方面的精妙之处。

4.阅读古诗《渡荆门送别》,完成下列问题。

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此诗是诗人出蜀至荆门时所作,首联,颔联、颈联写景,尾联抒情,含蓄地抒发了之情。

(2)古人用语往往一字传神。

“山随平野尽”句中哪个字用得好?试作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第二课时1.答案:(1)D(2)①示例:浩瀚无边的沙漠上,一缕孤烟扶摇直上,直插云霄;苍茫暮霭中,滔滔河水绵延千里,一轮红日在水天相接的地平线上缓缓下沉。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唐诗五首》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文字版,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唐诗五首》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文字版,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唐诗五首》同步练习包括:《野望》《黄鹤楼》《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一、基础知识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1),长歌怀采薇。

(王绩《野望》)(2),白云千载空悠悠。

(崔颢《黄鹤楼》)(3),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4)月下飞天镜,。

(李白《渡荆门送别》)(5)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1)王绩《野望》中描写秋意正浓的山野景色的诗句是:,。

(2)崔颢《黄鹤楼》中直抒胸臆,抒发游子悲苦的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3)王维《使至塞上》中以“征蓬”写自己飘零之感的诗句是:,。

《渡荆门送别》中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山的变化的诗句是:,。

(4)(5)《钱塘湖春行》中正面写典型的江南春湖的湖光水色的诗句是:,。

二、课内阅读【一】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3.根据你的理解,在下面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2分)本诗的开头叙述诗人①,接着记录沿途的自然风光,结尾用人物问答的方式叙写了②。

4.列出第二联构成对偶的词语,简要分析这一联运用对偶的表达效果。

(3分)【二】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5.颈联中的“芳草萋萋”写出了“芳草”_____________的特点。

6.诗歌前两联有实写,有虚写,请对此作简要赏析。

【三】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A.本诗借景打情,写出诗人前往楚地途中的所见所感。

B.首联写诗人乘舟到“荆门外”,交代了诗人的行踪。

C.颔联描写长江两岸特有的景色,体现山水的静志美。

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唐诗五首》练习题 附加答案

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唐诗五首》练习题 附加答案

唐诗五首练习(一)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此诗是诗人出蜀至荆门时所作,首联____________,颔联、颈联写景,尾联抒情,含蓄地抒发了______________之情。

2.诗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你加以描绘。

(不超过100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人用语往往一字传神。

“山随平野尽”中哪个字用得好?试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全诗以“行”为线索,从“孤山寺北贾亭西”起,到“___________________”终。

以“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自然美景美不胜收,诗人意犹未尽的感受给读者无穷的回味。

(请用诗中的原句填空)2.颔联中有两个动词用得极妙,请找出来作简要赏析。

(1)颔联中两个用得极妙的动词:______、______。

(2)赏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 1.叙事思乡2.诗人乘舟而下,两岸连绵起伏的群山像画卷一样伴随小舟而展开,它们在广阔的原野处消失了;浩浩荡荡的长江水,奔涌向前,流入了广阔无际的原野,诗人的视野顿时变得开阔了,心情也喜悦开朗了。

八上语文《唐诗五首》练习题及答案

八上语文《唐诗五首》练习题及答案

八上语文《唐诗五首》练习题及答案一、基础演练1.解释下列词语。

(1)薄:(2)徙倚:(3)落晖:(4)相顾:2.请有感情地背诵《野望》,并把这首诗写在下面。

野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第一句“东皋薄暮望”,交代了地点:_____,时间:_____。

事情_____。

4.颔联写薄暮中的“秋夜静景”,山对树、____对____,____对______。

二、课内阅读(背诵古诗)1.根据语意,写出相关的句子。

(1)《钱塘湖春行》以花草来写早春景色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野望)写薄暮中所见景物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借陶渊明“登东皋以舒啸”的诗句,暗含诗人归隐之后,尝耕东皋之意。

B.颔联和颈联运用工笔细描的表现手法,精细地描画出了农村生活的真实场景。

C.颔联和颈联运用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使诗歌充满画面感,突出了乡村气息。

D.尾联表明了诗人在现实当中难觅知音,孤苦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高士贤人。

3. 第三联描写眺望到的景象,那是怎样的景象?4. 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一、基础演练1.本诗选自《》,崔颢(hào)(约公元704—754年),()代诗人,他才思敏捷,善于写诗,以《黄鹤楼》诗,颇令李白折服。

八年级上册语文13《唐诗五首》同步练习(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13《唐诗五首》同步练习(含答案)

13 唐诗五首基础过关1.下列诗句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东皋薄暮望,徙(xǐ)倚欲何依。

B.牧人驱犊(dú)返,猎马带禽归。

C.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qī)萋鹦鹉洲。

D.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tíng)。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东皋薄暮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徙倚欲何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相顾无相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昔人已乘黄鹤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芳草萋萋鹦鹉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仍怜故乡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表内横线处正确填写诗歌名句。

行走之地行走之诗行走之味塞上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维《使至塞上》)奇美壮丽的塞外风光。

江上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渡荆门送别》)水中映月、云霞飘飞的江上风光。

湖畔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莺争暖树、燕啄春泥的春日风光。

4.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对偶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C.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D.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5.古人不但有“名”,还有“字”。

下列“名”与“字”不属于同一个人的一项是( )A.苏轼,字子瞻B.吴均,字叔庠C.王绩,字无功D.白居易,字太白6.下面对诗歌的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野望》颔联写动态、远景,侧重细致描绘;颈联转而写人,写静态、近景。

B.《黄鹤楼》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漂泊异地的伤感与思乡之情。

部编版(五四制)八年级上学期语文 第三单元 13唐诗五首 测试卷(附答案)

部编版(五四制)八年级上学期语文 第三单元 13唐诗五首 测试卷(附答案)

部编版(五四制)八上语文第三单元13唐诗五首1.本课集中了五首唐人律诗,大都自然明朗,格调清新。

请抄录你最喜欢的一首并尝试着熟读成诵,领略律诗声韵和谐、抑扬顿挫的韵律之美。

要求:书写正确,字迹工整。

2.辨字组词。

(1) 徙徒(2) 犊椟(3) 晴睛(4) 洲州(5) 蓬篷(6) 候侯(7) 镜境(8) 蹄啼3.判断下列诗句朗读节奏的划分是否正确。

(正确的打“T”,错误的打“F”)(1)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2)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3)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4)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5)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4.下列加点的字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东皋薄.暮望(接近)B.日暮乡关..何处是(故乡)C.长河..落日圆(黄河)D.仍怜.故乡水(可怜)5.根据要求,引用文中相关诗句填空。

(1) 《野望》中,景物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鲜活起来的诗句是:“ ,。

”(2) 《黄鹤楼》这首诗中,表达诗人烟波江上日暮怀归之情的诗句是:“ 。

”(3) 东坡居士曾盛赞王维的诗“诗中有画”。

王维《使至塞上》中的诗句“ ,”以清晰的线条、鲜明的色彩勾勒出一幅雄奇壮丽的塞上风光图。

(4) 《渡荆门送别》中,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的诗句是“ ,。

”(5) 《钱塘湖春行》中,借助莺、燕的活动传达了春天来临的信息,也透露出诗人的喜悦之情的诗句是“ ,。

”6.对这五首古诗的主旨理解不正确的项是A.《野望》描写了隐居之地的清幽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着几分彷徨、孤独和苦闷,是现存唐诗中最早的一首格律完整的五言律诗。

B.《黄鹤楼》描写了在黄鹤楼上远眺的美好景色,是一首吊古怀乡之佳作。

C.《使至塞上》描绘了出使边塞的艰苦情况,抒发了作者漂泊天涯的悲壮情怀和孤寂之情。

D.《渡荆门送别》以其卓越的绘景取胜,最象雄浑壮阔,表现了李白少年远游、倜傥不群的个性及浓浓的思乡之情。

初二上册第13课《唐诗五首》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初二上册第13课《唐诗五首》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初二上册第13课《唐诗五首》测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每空3分,共12分)东皋(___)薄暮(___) xǐ(___)倚驱dú(___)采wēi(__)崔颢(___)二、选择题(每题5分,共20分)1.下列诗句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辉。

B.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C.征蓬出汉塞,归燕入胡天。

D.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2.下列作品与作者、作者所属朝代搭配有误的一项是()A.《野望》─王维—唐代B.《黄鹤楼》—崔颢—唐代C.《渡荆门送别》—李白—唐代D.《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代3.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徙倚欲何依(徘徊)B.芳草萋萋鹦鹉洲(草木茂盛的样子)C.仍怜故乡水(可怜)D.几处早莺争暖树(向阳的树)4.下列各句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B.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C.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D.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三、诗句默写(每空5分,共50分)1.《野望》中描写秋色一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黄鹤楼》中用对偶的描写在黄鹤楼上所见之景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使至塞上》以传神之笔勾画出一幅塞外奇特雄浑壮美景象,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一诗中,点明出发地.目的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抓住早春特点,从俯视角度描写花草(植物)的优美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赏析题(18分)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请你从意境、修辞、语言等任何一个角度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参考答案一、略二、1B 2 A 3C 4D三、1.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2.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4.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5.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四、“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描写奇特壮丽的边塞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八年级上册语文:唐诗五首练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唐诗五首练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练习卷唐诗五首1.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回答问题。

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诗人在傍晚野望时,描绘出了怎样的景色?用了什么手法?(2)诗中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回答问题。

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慨?(2)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所展现的景象。

3.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回答问题。

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诗中以“征蓬”和“归雁”喻,传达出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

(2)诗的颈联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之名句。

请你从中选出两个字或一个词加以赏析。

4.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回答问题。

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月下飞天镜”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描绘了一幅图。

(2)“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5.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回答问题。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本诗通过描写西湖早春明媚的风光,抒发了诗人的感情。

尤其是“”三个字更是直抒胸臆,似乎让我们看到了诗人流连忘返、陶醉于湖光山色之中的情景。

(2)这首诗处处紧扣初春的季节特征,把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

请从诗歌画线句中选择一个体现季节特征的词语加以说明。

6.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回答问题。

秋夜喜遇王处士①王绩北场芸藿②罢,东皋刈黍归。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唐诗五首》同步练习题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唐诗五首》同步练习题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唐诗五首》同步练习题13.唐诗五首一、填空题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东皋()薄暮()徙倚()落晖()征蓬()候骑()沙堤()都护()燕然()荆门()芳草萋萋()2.名句默写。

1)《使至塞上》中被XXX赞叹为“下古壮观”的名句的句子是。

以“蓬”“雁”自比,暗写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飘零之感的句子是。

2)江南有三大名楼:黄鹤楼、岳阳楼和滕王阁。

请默写两句有关黄鹤楼的诗句3)《黄鹤楼》中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4)《渡荆门送别》中描写荆门的地理形势和壮阔景象的句子是。

含蓄抒发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5)《野望》中写薄暮中所见景物的诗句是。

6)《钱塘湖春行》中以花草来写初春景色的诗句是。

二、选择题3.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徙倚欲XXX(徘徊)XXX落晖(落日的余光)B.东皋薄暮望(稀薄)晴川历历汉阳树(分明的样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唐诗五首》同步练题子)C.芳草萋萋鹦鹉洲(草木茂盛的样子)几处早莺争暖树(向阳的树)D.乱花渐欲迷人眼(五颜六色的花)征蓬出汉塞(飘飞的蓬草。

古诗中常用于比喻远行之人)4.下列诗句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A.相顾/无/相识,长歌/怀/XXXB.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C.昔人/已乘/XXX去,此地/空余/黄鹤楼D.最爱XXX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5.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野望》这首五言律诗写的是山野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几分彷徨和苦闷。

B.《渡荆门送别》中“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是写景名句,它比如用电XXX摄下的一组活动画面,给人以流动感和空间感。

“随”字将静止的山岭摹状出活动的趋向来。

“入”宇则力透纸背,写出了长江的气势。

C.《黄鹤楼》中“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以虚写的手法描绘了作者心中的美景。

D.《渡荆门送别》是五言律诗,既蕴含了诗人对前程的展望,也有他对故乡的深情眷恋。

二、综合性进修6.核心素养提升,综合性研究。

八年级语文上册《唐诗五首》知识点+同步练习

八年级语文上册《唐诗五首》知识点+同步练习

八年级语文上册《唐诗五首》知识点+同步练习1、八年级语文上册《唐诗五首》知识点+同步练习一、简介王绩(约589-644),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唐代诗人。

隋末举孝悌廉洁科,除秘书正字。

不乐在朝,求为扬州六合丞。

因简傲纵酒被劾,弃官还故乡。

唐武德中,诏以前朝官待诏门下省。

贞观中,以疾罢归河渚间,躬耕东皋。

工诗赋,尤擅五言诗。

其诗多写饮酒与田园隐逸生活,平淡质朴,不染梁陈雕琢浮华旧习,于唐初诗坛独具面貌。

二、故事背景王绩入唐后以前朝官待诏门下省。

贞观中以足疾罢归。

此诗当作于诗人辞官隐居之时。

三、课文翻译原文:东皋:地名,在今山西万荣,弃官后隐居于此。

皋,水边高地。

薄暮:傍晚。

薄,接近。

徙倚:徘徊。

依:归依。

落晖:落日。

犊:小牛。

这里指牛群。

禽:泛指猎获的鸟兽。

采薇:采食野菜。

译文:黄昏伫立在东皋怅望,徘徊着不知归依何处。

每棵树都披上枯黄的秋色,每一座山峰都涂上余晖。

猎人骑着骏马带回猎物。

大家相对无言并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

放牧的人赶着牛群回家。

四、问题归纳1.首联写了什么内容?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有何作用?首联写傍晚诗人在东皋伫望山野秋景及感受。

这两句诗以平平淡淡的叙述,写在暮色之中,诗人伫立在东皋之上,举目四望,一种莫可名状的孤寂无依的愁绪涌上心头,且无法平静下来,以此观景自然会涂上一层心理上的不平静色彩,表现了孤寂无依的彷徨心情。

同时为中间四句写景提供巧妙的铺垫。

2. 赏析颔联“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这句诗的精妙所在。

颔联是诗人对眼前景观的粗线条的描绘,着重于色彩的透明度,棵棵树木已染上萧瑟的枯黄的秋色,起伏的山峦唯见余晖,这是多么宁静、开阔、美丽的画面。

纵使在淡淡的暮霭之中,人们还是能够感觉到山野间秋林、余晖的光与色的强烈辉映。

3.赏析“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

颈联着力刻画视野所见山野放归的生动场景,为整个静谧的画面,注进一股跳动的情致和欣然的意趣。

句中的几个动词“驱”“返”“带”“归”,用得自然而精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唐诗五首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东皋.(gāo)薄.暮(bó) xǐ(徙)倚驱dú(犊)采wēi(薇)崔颢.(hào)千载.(zǎi)燕.然(yān)征蓬.(péng)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东皋薄.暮望(接近)(2)徙倚..欲何依(徘徊)(3)长歌怀采薇..(比喻隐居不仕)(4)使.至塞上(出使)(5)单车欲问.边(慰问)(6)长河..落日圆(指黄河)(7)仍怜.故乡水(喜爱)(8)几处早莺争暖树..(向阳的树)3.文学常识填空。

(1)王绩,字无功,唐代诗人。

贞观初,以疾罢归河渚间,躬耕东皋,自号“东皋子”。

(2)王维,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

(3)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与杜甫并称“李杜”,对后代的诗歌创作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4)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称香山居士,唐代大诗人。

有“诗魔”之称。

代表作有《卖炭翁》《长恨歌》《琵琶行》等。

4.根据提示默写诗句。

(1)王绩在《野望》中引用典故,表现诗人身处乱世,前途无望,孤独抑郁心情的句子是: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2)崔颢在《黄鹤楼》一诗中情景交融,抒发了游子悲苦的思乡之情的诗句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3)王维的《使至塞上》中,抓住沙漠中典型的景物,进行了刻画,写出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它被誉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这个名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4)《渡荆门送别》中以游动的视角写出了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象的句子是: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5)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特点从俯视角度描写花草的优美的诗句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5.(汉川一模)综合性学习。

材料一:《中国诗词大会》徽标(右)材料二:《中国诗词大会》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主旨,通过演播室比赛的形式,重温经典诗词。

节目中所有诗词题目几乎全部出自中小学课本,涵盖豪放、婉约、田园、边塞、咏物、咏怀、咏史等各个类别,聚焦忠孝、仁义、爱国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

材料三:《中国诗词大会》一方面运用舞蹈、动画、音乐等视听技术手段,对演播室进行360度意境营造,让诗词在演播室中“活”起来;另一方面精心设计嘉宾解读环节,让“冷”知识在“热”背景中复活。

(1)结合材料,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活”:生动,指传统诗词在声光电的背景中变得生动起来。

“热”:指多元的呈现方式。

(2)马腾同学想编辑一个诗集《金戈铁马——唐代经典边塞诗赏析》作为初中生活的特别纪念,请你从下列作品中推荐合适的篇目B、D、F、G、H、I(至少四首,填写序号即可)A.崔颢《黄鹤楼》 B. 岑参《逢入京使》C. 杜牧《泊秦淮》D. 王翰《凉州词》E. 杜甫《石壕吏》F. 王维《使至塞上》G.王昌龄《出塞》 H. 李贺《雁门太守行》I. 杨炯《从军行》 J.夏完淳《别云间》(3)《中国诗词大会》播出以后,网友对其徽标赞声一片。

请你说说徽标设计的妙处。

示例:图标的上半部分为极具中国元素的弯月和彩云,下半部分为极具书法特点的“中国诗词大会”六个字。

其中,“中”字作了变形处理,让我们似乎看见飘逸的诗仙李白在对月饮酒或伟大的词人苏轼在望月思亲,给人一种浓郁的诗意感。

(一)阅读王绩的《野望》,回答下面的问题。

6.请赏析诗的颔联和颈联。

颔联总写秋色,是静景、远景,颈联写牧人与猎马,是动景、近景。

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7.“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这两句表面说自己在现实中无认识之人,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

实则流露出诗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

(二)阅读崔颢的《黄鹤楼》,回答下面的问题。

8.诗的首联和颔联借今昔变化之大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抒发人去楼空、世事苍茫的感慨。

9.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个字?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请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

“愁”字。

全诗意境开阔,吊古伤今,虚实相映,情景交融。

尾联将“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融情于景,表达了诗人萦回无尽、百感茫茫的忧思之情。

(日暮怀归之情,用烟波浩渺的长江烘托愁思之悠长难尽)(三)阅读王维的《使至塞上》,回答下面的问题。

10.本诗首联交代了出使原因和目的地。

11.赏析颔联“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这两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说自己像远飞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归雁”一样进入“胡天”,既写景,又叙事,一语两指,贴切自然,给人以漂泊不定之感,又使人想到历史的遥远与塞外的浩阔苍凉。

12.本诗的颈联已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请从炼字的角度对这两句诗进行赏析。

示例一:“直”“圆”两字精练传神,线条简约,描绘的景物不多,但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示例二:诗中的“直”字与“圆”字,都用得逼真传神,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

示例三:把孤烟放在广阔的大漠背景之下,渲染了边塞的苍凉之美,“孤”字烘托了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心情。

(四)阅读李白的《渡荆门送别》,回答下面的问题。

13.(孝感中考改编)本诗首联交代了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颔联、颈联写诗人出蜀漫游途中的风景,景象雄浑壮阔;尾联则用拟人手法,生动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家乡)的依恋之情。

14.欣赏诗歌需要“置身诗境”,进行丰富而合理的想象,请描绘出“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这句诗的景象。

(100字以内)示例:诗人乘舟顺江而下,两岸连绵起伏的群山像画卷一样伴随小舟的前行而逐渐展开,最后在广阔的原野尽头消失了;浩浩荡荡的长江水,奔涌向前,望着广阔无际的原野,诗人的视野顿时变得开阔了。

(五)阅读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回答下面的问题。

15.《钱塘湖春行》中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是写初春景象的?“初平”“争暖树”“啄春泥”“没马蹄”(或“早莺”“新燕”“乱花”“浅草”)16.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

它描绘了刚刚披上春装的西湖生机盎然的景色,抒写了作者对西湖美好春光的喜爱。

B.三、四两句中,诗人抓住了争、啄这两个极具表现力的词语,勾画、渲染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画面。

C.五、六两句,作者看到的是一派繁花盛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而浅浅的小草,翠绿如茵,刚刚能将马蹄埋没。

D.结尾处写诗人来到绿树成荫的白沙堤上,这里的景色美不胜收,让人久久不忍离去,他不禁发出“最爱”这样的赞叹。

(解析:“乱花”指各种颜色的野花,从“渐”可以看出,描写的是初春各种花逐渐开放的景象;“繁花盛开、花团锦簇”描写的是各种花开得很艳丽时的情景,与诗歌中描写的“春”景不符。

)(一)(潍坊中考)山房春事(其二)【唐】岑参梁园①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注释】①梁园,西汉梁孝王刘武所建,方圆三百多里。

梁孝王曾在园中设宴,一代才人枚乘、司马相如等都应召而至。

17.诗歌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日暮时分,群鸦乱飞,叫声嘈杂;极目远望只有三两户人家。

描绘了梁园萧条破败的景象。

18.请简要分析诗歌三、四两句运用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

运用拟人和反衬,写庭树不知人去尽,春天到来时依然繁花盛开,用乐景反衬哀情,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凭吊古人的伤痛之情。

(二)(遂宁中考)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①,乾坤②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注释】①坼(chè):裂。

②乾坤:天地。

19.“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一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一个“坼”字写出了湖水仿佛在延伸,大地犹如被切割开,一个“浮”字写出了天地万物仿佛都日日夜夜在洞庭湖水上浮动漂游。

这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洞庭湖壮阔磅礴的气势,富有动感和力度。

2020联和尾联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这首诗体现了“诗圣”杜甫怎样的情怀?“无一字”“有孤舟”可见诗人的孤苦伶仃,“戎马”“关山”点出了写作本诗时的战乱背景。

颈联表现了诗人对自己身世孤苦、晚境凄凉的哀叹;尾联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动荡不安、战乱不休的悲伤。

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体会诗人的情感【典型例题】诗歌《黄鹤楼》中“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日暮”“烟波”给人一种朦胧、弥漫、飘忽的感觉,把水波渺茫、暮霭沉沉的景象形象自然地表现出来了,构成一幅灰暗的背景,烘托出诗人的怀乡之情。

【技法点睛】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结合背景,把握诗词的情感。

这里的背景,一指诗词反映的广阔的社会现实,二指诗人的人生经历。

(2)分析诗眼,透视诗词的情感。

诗眼是解读诗词主旨的一把钥匙,阅读诗词,如果能抓住诗眼,就容易体会诗人的情感。

如从李白《渡荆门送别》中的“仍怜”一词,就能体会到诗人对故乡的依依不舍之情。

(3)解读意象,挖掘诗词的情感。

诗人总是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寄托在自然山川、风花雪月等意象中。

(4)借助典故,探寻诗词的情感。

用典就是运用古籍中的逸事、趣闻、寓言、传说或有出处的诗句等来以古比今,借古抒怀等。

答题格式:这首诗通过描写……的形象或景物,写出了……的情境或氛围,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习题链接】见“拓展阅读”T20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