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长福闲聊柴胡桂枝汤

合集下载

蔡长福老师论“大柴胡汤”

蔡长福老师论“大柴胡汤”

蔡长福老师论“大柴胡汤”2012-7-16 某男 70岁视频网诊。

2010年4月中风脑梗塞以后下肢行动不便。

三天前自觉重心不稳,走路时身体向前倾栽感,体内如有火笼烧灼,面赤冒油,声音洪亮,不怕冷但太冷也不能耐受,早上出汗,头长期有紧缚感,后项脖子紧胀僵硬多年,肩膀沉重,舌头怕烫,时有恶心欲呕,无口苦口干,日饮水3斤左右,可饮冷水,大便不畅,小便不黄,长期失眠(服安眠药史)。

处方:柴胡80g 半夏40g 黄芩50g 大黄30g 白芍60g 枳实40g 桂枝30g 葛根80g 石膏80g 知母30g 生姜80g. 大枣20个. 一付吃两天。

服药后回访,身体前倾、早上出汗、恶心欲呕等症状明显改善,头脖子紧缚感明显解除,以前从来不流汗的脚也出汗了,走路比以前更平稳;其余症状无明显改善。

案析:面赤冒油、可饮冷水为阳明热盛,致津液干涸而冒油;火笼烧灼,身体向前倾栽感,为三阳热盛,上冲头部所致;肩颈脖子僵硬说明太阳表证未解;时有恶心欲呕为少阳柴胡证。

蔡老经验歌诀:“小便不黄病在三阳,小便若黄困在脾湿”,治以大柴胡汤,加石膏、知母清解阳明郁热,桂枝、葛根解太阳表证,并防大黄攻下而引邪入里,闭门留寇。

蔡老说:桂枝、小柴胡都是治小病之方,只有大柴胡才是治大病之方。

过了桂枝、白虎、小柴胡,三阳病最终都要归于大柴胡,此时病人往往柴胡证不明显,凡医不识此时当径投之,而认为无方可用。

小柴胡证久不解则转为大柴胡证,致肝肾脾之阴皆耗。

小柴胡汤中去参草加芍枳大黄则为大柴胡,柴胡调肝,泻肝阳保肝阴,白芍保太少厥三阴之阴而能治肝阳上亢,黄芩清六经热,枳实引邪下行,大黄攻逐邪实,生姜大枣保中焦,故攻而能守,驱邪而不伤正,邪去正自安。

蔡老认为六经辩证超越了阴阳辩证,更超越了八纲辩证。

治病当首辨病在何经,而后立法谴方,方可临证而不乱。

弟子世燊整理。

柴胡桂枝汤

柴胡桂枝汤

柴胡桂枝汤【方剂出处】柴胡桂枝汤,出自汉·张仲景《伤寒论》【配方组成】桂枝去皮,一两半(4.5g);黄芩一两半(4.5g);芍药一两半(4.5g);人参一两半(4.5g);甘草炙,一两(3g);半夏洗,二合半(6g);大枣擘,六枚;生姜切,一两半(4.5g);柴胡四两(12g)。

【用法用量】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

温服一升。

本云:人参汤,作如桂枝法,加半夏、柴胡、黄芩,复如柴胡法,今用人参作半剂。

【功效作用】解肌散邪,清热调气。

【主治】外感风寒,发热自汗,微恶寒,或寒热往来,鼻鸣干呕,头痛项强,胸胁痛满,脉弦或浮大。

【临床应用】1.中医病证:太阳中风证与少阳胆热证相兼。

发热,恶寒,汗出,肢节疼痛,微呕,胸胁胀满或疼痛,心下拘急,口苦,舌红、苔薄黄,脉浮或兼紧或弦。

2.西医疾病: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慢性肠胃炎、消化性溃疡、慢性活动性肝炎、脂肪肝、慢性胰腺炎、精神分裂症、神经症、癫痫、心律失常、冠心病、高血压、心房纤颤、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经前紧张征、过敏性皮炎、神经性皮炎等临床表现符合太阳少阳兼证或脾胃肝胆不和者。

【用药分析】方中柴胡清胆热,疏胆气;黄芩清泻郁热,降泄浊热;桂枝解肌温通;芍药益营缓急;生姜、大枣调理脾胃,益卫和营;半夏降泄浊逆;人参、甘草、大枣补中益气,顾护胃气。

【用方思路】1.柴胡桂枝汤既是辨治太阳少阳兼证即太阳中风证与胆胃不和证相兼的重要代表方,又是辨治诸多杂病如心病、脾胃病、肝病、感染性疾病等的重要基础方。

2.方中柴胡、桂枝、生姜既是治表药,又是治里药;桂枝、芍药既是治营卫药,又是治脏腑药;柴胡、黄芩既是疏散外热药,又是宣泻里热药;人参、大枣、甘草既是补益营卫药又是补益中气药。

从方巾用药用量及调配分析得知,柴胡桂枝汤的应用并不局限于太阳少阳兼证,还可用于辨治诸多杂病,如消化、循环、呼吸、泌尿等系统疾病。

3.运用柴胡桂枝汤辨治的基本病证(无论病变部位在表还是在里)是寒热郁结夹虚;根据方中用药分析,本方辨治的病证主要是寒热夹虚。

柴胡桂枝汤真乃退热神方也

柴胡桂枝汤真乃退热神方也

柴胡桂枝汤真乃退热神方也9月26日中午,我一位亲戚三岁的小孩发烧,问我开方。

我开柴胡桂枝汤加味,一剂热退,无反复。

方子组成:柴胡30克、桂枝10克、赤芍10克、黄芩10克、党参10克、生甘草10克、制半夏10克、大枣10枚(掰开)、生姜12片、细辛6克、生石膏30克、青蒿10克(后下)、连翘10克。

水煎服。

这个方子是由广州的李芳医生(本小编)开的,曾经治好过我一家三口的高热不退,都是一两剂药解决问题,且没有反复和后遗症。

后来,我对这个方子的剂量进行了适当的调整,也治愈了身边很多人的感冒发烧,基本上是药到病除,无反复,无后遗症,一两剂药就能退烧,恢复正常体温。

如果是小朋友服用,我一般建议,煎好药之后,先给三分之一左右,喝点温开水,观察情况。

如果小孩有汗出来,体温就会降下来,后面的药就不用吃了。

如果没有汗,过两个小时以后再给三分之一。

我用这个方子基本不用辨证,只要感冒发烧即可使用,鲜有差池!柴胡桂枝汤,出自《伤寒论》,具有和解少阳,调和营卫之功效,主治外感风寒,发热自汗,微恶寒,或寒热往来,鼻鸣干呕,头痛项强,胸胁苦满,脉弦或浮大。

它是小柴胡汤和桂枝汤的合方,可治伤寒太阳少阳合病,既有和解少阳,解肌发表之功,可治外感伤寒太少两阳之病,又有外和营卫,内调气血之效,可治内外杂病营卫气血经脉不通之病。

临床常用柴胡桂枝汤治疗太阳少阳合病、发热、咳嗽、喘证、胁痛、胃脘痛、呕吐、痹症、水肿等病症。

方中柴胡透泄少阳之邪从外而散,疏泄气机之郁滞,黄芩助柴胡以清少阳邪热,柴胡升散,得黄芩降泄,则无升阳劫阴之弊;半夏、生姜降逆和胃,人参、大枣扶助正气,正气旺盛,则邪无内向之机,可以直从外解。

加味中的细辛解表散寒,祛风止痛,温肺化饮;生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青蒿芳香清冽,清透表里,具有清热退蒸,清暑截疟,除湿杀虫的功效。

连翘清热解毒,散结消肿。

诸药合用,退热效果更加明显,真乃退热神方也!本平台之前推出过柴胡桂枝汤退热的文章,大家相互参看一下,能更好的掌握运用起来:小孩高热看中医,另一个不错的选择。

蔡长福《桂枝汤临证指南》节选(一)

蔡长福《桂枝汤临证指南》节选(一)

蔡长福《桂枝汤临证指南》节选(一)上古之时,有一个农夫生下三个女儿,家境贫寒无粮度日,农夫便丢下老婆儿女出外贸易。

几年后回来,看到女儿都长大了而且长得很漂亮,连老婆也长漂亮了。

丈夫便认定,老婆在他外出的期间跟了其他男人,他把老婆痛骂了一顿。

老婆非常伤心,说:“你冤枉了为妻了”。

丈夫不相信,就质问老婆,这些年到底如何生存下来的。

老婆说:“你走后,我们便终日挑野菜为生。

有一天你大闺女,挑了一大筐野菜回来,它的根很大,刮掉皮,看起来像萝卜,吃起来味道还好,我们就是吃这个东西为生的。

”丈夫便叫来闺女对证。

大闺女说:“有一天我在挖菜时来月经肚子疼,必须得用手按着肚子,不按就疼得没办法,后来越来越疼,疼得躺倒在地上,然后闻到一种花香,感觉很舒服。

于是就挖了那种花的根来吃,吃起来味道还好,特别是吃了之后肚子好了很多。

我就把这种野菜挖回家,和母亲妹妹一起当粮食吃。

”本来二妹和小妹来月经的时候也有肚子疼的毛病,吃过了这个东西也都好了。

这女孩是因为来月经体质虚,阴阳转不过来,腹中拘急疼痛,吃这个东西能治好。

父亲不相信,说:“你带我去找找那种东西。

”闺女便带着父亲到野地里去了,指着一种长得十分茂盛的植物说:“就是这种植物,当时我们到处挑野菜挑不到,就把它挖回去,这种野菜叶子能吃,根也能炒菜,就是这个东西救了我们一家,我们就是以它为食,度过了这么几年。

我们的身体都吃好了,病也好了,人也漂亮了,你不要冤枉了娘。

”父亲听后又惊又喜,嘱咐闺女们赶紧动起手来,多挖一点。

挖回家中,房前屋后把它种上,但不要对外人说。

几年之后他们一家人又丰满又好看,别人就很奇怪他们家闺女怎么跟别家的闺女差别这么大,终究还是纸包不住火啊!大闺女就把他怎么发现这个野菜,怎么用这个野菜养好身体的事,和乡亲们仔细说了一遍。

乡亲们听了之后,也开始在附近挖采这种野菜来食用。

这东西既能充饥当饭,又能美容,还能治病。

大姑娘吃了满面红光,二姑娘吃了白里透红,三姑娘吃了细腻白嫩。

蔡长福:如何从六经辨治乳腺病?(下)

蔡长福:如何从六经辨治乳腺病?(下)

蔡长福:如何从六经辨治乳腺病?(下)
导读:蔡长福,男,安徽淮南人,生于1946年,从医四十余年,现行医于安徽马鞍山市。

师承民间中医并潜心钻研经典,博涉经史百家,学验俱富,治病慎思明辨,在学术思想上,崇古而不泥古,在临床实践上擅用经方,独具心得,众多疑难杂症,多应手而愈,对腰椎病,乳腺疾病,胰腺病等等都有很深入的造诣。

患者敬重,学生赞扬。

所收弟子众多。

创办江南蔡氏经方医馆,自编中医歌诀如《热病一百问》、《太阳表证歌》等等,撰有《蔡长福经方锦囊》,并集《伤寒杂病论》与《黄帝内经》之精华自创《六经辨证图谱》,使读者可以更好的通伤寒之理,临床上见病知源。

接上文:
6
乳腺癌病案
蔡长福老师治疗疾病独具手眼,临床疗效比较卓越,根据自己临床实际经验,创作了乳腺疾病辨治歌诀,这部分歌诀并不能涵盖所有乳腺疾病的治疗办法,但是可以给予医生治疗思路的启发:乳腺疾病医辨证,辨清表里再用方寒胀怕冷不出汗,麻附细辛逍遥方热胀痛疼臂难举,麻黄汤加逍遥方乳核疼痛病人怕,药用柴胡桂姜方解说:乳腺疾病医辨证,辨清表里再用方寒胀怕冷不出汗,麻附细辛逍遥方
热胀痛疼臂难举,麻黄汤加逍遥方
乳核疼痛病人怕,药用柴胡桂姜汤
蔡老师根据病人生活工作条件,流汗多,易受寒,推测病人郁热被表寒封闭,并且身体虚,于是使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并逍遥散加川芎,服用一个疗程(十天)以后,病人久久不来复诊,过了一个多月后病人来看望蔡老师,说自己一切症状消失了,非常感谢老师。

一般医生治疗乳腺疾病多从肝郁气滞、痰凝血瘀等立方,蔡老师的思路或许可以给大家一些启发。

民间中医蔡长福讲伤寒——论“肝外有胆胃外有谷”

民间中医蔡长福讲伤寒——论“肝外有胆胃外有谷”

民间中医蔡长福讲伤寒——论“肝外有胆胃外有谷”我们前人真有本事,这六条经走到哪里好像都已经看见了,每条经的穴位走到哪里,都很清楚。

六条经是六道气,它的走向是有规律的,见到太阳病就知道肾亏、骨空了。

葛根汤吃过了还不好,就知道脏腑虚,要用白芍补虚;见少阳病不好,就知道是肾虚。

他是感冒了,这不错,但也表明他体质虚。

为什么感冒总不好?就是体质虚了、肾亏了。

见到阳明病,我们也就知道他的十二椎空了,不顶事了。

如果脚大拇指有毛病,这就是厥阴与少阳的毛病。

我有一个甲沟炎病人就是这么治的,好象用的是柴胡桂枝汤吧,脚的食指有肉垫、有毛病,那就是太阳病。

为什么讲足太阳、足阳明?万丈高楼平地起,人也从脚开始讲。

厥阴少阳与其它脏腑的表里不一样,它们两个不分家,肝上长着胆,其它的脏腑都分家。

肝胆连体连的近,跟大树一样,这个树再发个树头,它也有个根。

少阳的根看着长在肝上,实际上长在胆上。

胆汁的颜色是绿的,如果胆的功能有问题了,胆汁就有点黄。

血热和黄疸热混合在一起,就会胰腺炎爆发。

阳明病无汗,谷疸病暴发,阳明久热、太阴有热,不能发汗,发汗就毁。

小便黄,如果是真黄,天天发黄,黄的染地,不能发汗!用茵陈蒿。

如果一发汗,把毒提到血里面来了,这叫误治,必死无疑。

对患者要问小便,小便真的发黄,随时随地染地,有的小便黄但喝水就不黄,这是正常的,这是有点热聚在膀胱,这不是真正的黄。

尿总是发黄和一时黄不一样,这点非常重要,问诊一定要问到,因为问不到、发汗就完。

最可怕的是仲景的黄疸篇,我们不知道它的厉害。

外边的医生不知道六经,光知道厥阴厉害,厥阴厉害这不错,但肝脏轻易不生病。

肾不亏,肝不坏;肾功能好,肝不会生病,水生木嘛。

肾虚,大肠再有热,肝脏没有人养,胆热也不养肝了,骨髓的营养上不去,肝就坏了,十四椎到九椎都不养了,所以人就不行了,肝就坏了。

从十九椎往上排,十八小肠、十七关元,十六大肠、十五气海,十四椎以下是腑,十四椎是肾,十三谷、十四肾是脏,剩下的是脏。

《蔡长福经方锦囊》节选1--3各家经方

《蔡长福经方锦囊》节选1--3各家经方

《蔡长福经方锦囊》节选1--3各家经方蔡长福经方锦囊》节选之(1)太阳病表证歌(节选)项背几几强太阳,脉浮无汗葛根汤,有汗桂枝添葛入,脉沉栝楼桂枝方;结胸项强如柔痉,大陷胸丸下必康;但见少阳休汗下,柴胡去半入篓良。

---- 《医宗金鉴》仲景写下六经辨,写下三阴和三阳;提笔写下太阳病,临床诊断要问详;开卷就是桂枝汤,临床医生切莫忘;太阳为何要生病,膀胱气衰常受凉;桂枝汤证常携带,反复叮咛不可忘;一条红线通伤寒,太阳病上桂枝汤;太阳经上找表证,把握表证良医当!1.头上怕冷兼表证,膀胱经上找太阳;头疼病人分六种, 也分三阴和三阳.额头头疼阳明证, 颈椎头疼太阳伤,两侧头疼少阳病, 厥阴头疼头顶凉,2颈椎僵硬兼表证,风寒袭表在太阳;3背后怕冷巴掌大,营卫不调在太阳;4背后发胀见表证,风寒携带在太阳;5背上腰痛兼表证,肾气不足找太阳;6腿弯腿肚酸又胀,风寒携带在太阳;7四肢无力兼表证,常常受凉伤太阳;8足跟昆仑常疼痛,下元不足找太阳;9长期怕冷兼表证,营卫表虚找太阳;10两膀酸疼臂难举,上焦不足缺阳光;11遇寒就咳太阴病,太阳不足把肺伤;12吃口冷饭胃难受,表不顾里找太阳;13两手酸疼麻又胀,阳气不达找太阳;14四肢无力身无劲,太阳少阴缺阳光;上述症状是表证,临证加减桂枝方;上述症状怎么治,打开伤寒第一章;鬼门打开算解表,找到仲景解表方;1头上怕冷要解表,桂枝麻附细辛汤;2颈椎僵硬要解表,要用桂枝加葛汤;3背后怕凉要解表,要用苓桂术甘汤;4背后发胀要解表,要用柴胡桂枝汤;5腰疼背胀要解表,要用桂枝加芍汤;6腿肚发胀要解表,要用桂枝石膏汤;7四肢无力兼表证,苓桂术甘麻附汤;8足跟昆仑常疼痛,要用芍甘附子汤;9长期怕冷兼表证,桂枝麻黄理中汤;10两膀酸疼臂难举,要用大柴青龙汤;11遇冷就咳先解表,要用桂枝干姜汤;12.。

13.。

《蔡长福经方锦囊》节选之(2)肺痿脓疡篇(节选)(一)脉气人气先天气,动力有形很正常;肺为华盖最为上,内合皮毛下大肠;老年体衰便难解,条条肺气通大肠;真元不化肺气败,华盖在上常受凉;寸脉沉迟肺痿证,沉数变动肺脓疡;肺脏外感最为近,肺气不足常受凉;太阳不把太阴顾,寒痰冷饮聚胸膛;遇寒就咳病常在,大口痰饮吐不光;久咳不愈肺痨病,咳喘如雷闷又胀;两肩抬息喘难卧,立刻就把命来伤;西医命名肺心病,犯起病来要挂氧;稠痰脓痰咳不尽,痰中带血肺胀伤;久咳不愈易癌变,医生误诊怕不良;中医调理还能治,放疗化疗太冤枉。

蔡长福老先生的中医歌诀

蔡长福老先生的中医歌诀

蔡长福老先生的中医歌诀蔡长福,一位默默无闻的民间中医高人,言必称伤寒内经,治病不离六经,方不出伤寒金匮——不论治一般的病还是红斑狼疮、尿毒症、糖尿病、肝癌等重病疑难病。

用他的话来说,世间就两种病:寒热之变。

蔡老学中医之初,也是博览群书,勤学苦练,直到有一天,发生了一件事件彻底改变了他:这天,他的大师兄来访,他出去倒茶,回来时忽然看到大师兄正在一页一页地烧一本书,近前一看竟然是在烧《温病条辨》,他大惊,急忙问道:你为什么烧我的书?大师兄平静地说:你只要学好伤寒论,就什么病都会治了。

自此,蔡老就一心一意苦心钻研伤寒,并且把学习的体会、感悟和临床的经验编成歌诀,讲医或看病时,随口就说出一串串歌诀。

比如我见他治一个胃反流患者,摸脉后,问几个症状,随口吟出这么几句:太阴阴邪脉沉迟,吐食腹满有时疼,手足自温利不渴,里中汤主悸加苓。

用好桂枝汤走进太阳篇。

太阳乃膀胱经也。

桂枝汤是张仲景的群方之首,张仲景以桂枝配方81方风寒病治愈率百分之七十以上,可见张仲景对桂枝是多么重用。

可荡净世界,人人难免受空调、风扇、摩托车、电瓶车、冷饮、凉啤酒、冬天不穿棉袄之苦,病在眼前,医生的临床不能小题大作,舍近求远,大胆用方,桂枝汤症百分之七十以上人人都有。

医者不用桂枝方盲人瞎马夜无光仲景治病六大法:仲景写下伤寒论,六经辩症是总纲;伤寒就是诊断学,留给后人做临床;三百九十七法症,一百一十三个方;良医诊断去找病,辨清病源找处方;庸医拿药去找病,这种医生不能当;错误用方医生罪,苦不堪言病人伤;开鬼门洁净腑去腕陈坐:仲景治病六大法,六法牢记胸中藏;第一大法开鬼门,温经解表发汗良;第二大法洁净腑,顺水行舟要清肠;去腕陈坐第三法,热结旁流攻下良;第四大法滋补肾,辨清寒热回肾阳;第五大法实脾土,温胃健脾莫用凉;第六大法调营卫,调和营卫桂枝汤;六经辨证:仲景写下六经辨,六经辨证是提纲;第一写下太阳病,太阳病上桂枝汤;二阳阳明有表症,发汗解表葛根汤;三经本是少阳病,和解少阳小柴汤;二阳并病有表症,柴胡桂枝各半汤;四经本是太阴病,桂枝加芍太阴方;五经本是少阴病,少阴没有桂枝方;尺中脉迟禁发汗,要用桂枝建中汤;读者回忆想一想,哪篇没有桂枝方;八十一方篇篇用,哪有医圣不效方;仲景写下太阳篇,桂枝治病是群方;太阳中风表不解,桂枝解表第一方;桂枝加减用得好,随心所欲百病良。

蔡长福治病临床心得。

蔡长福治病临床心得。

蔡长福治病临床心得。

小便不利而渴,治疗病机是关键:五苓散证和柴胡桂枝干姜汤证都有“ 小便不利而渴” 证,但五苓散证属太阴虚寒的胃肠蓄水证;而柴胡桂枝干姜汤证除了太阴虚寒证以外,还有津伤热郁的少阳实热证,属少阳、太阴合病,所以前者用淡渗利湿的茯苓、猪苓、泽泻治疗口渴、小便不利,而后者却用清热滋阴的天花粉治疗口渴、小便不利。

脸的变化,就是随着胃和脾变化:脸的变化是随着胃和脾变化的,你就奔着太阴阳明这条路,化热你就加清热的,化寒就加温里的,大便不通了你就加攻下的,汗多的去掉麻黄,口渴的加石膏加知母,反反复复,所有的表证,身上的疤,身上的疙瘩,扁平疣,长刺猴的,脸上长疙瘩、长痘痘,老年斑,性病梅毒,葛根加减都能治的好。

血府逐瘀汤,能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一个是头痛,各种各样的头痛,如果这个头痛没有表症,没有里症,没有气虚,没有痰饮,忽犯忽好,百方不效,用此方一剂而愈。

不知血瘀亦令人自汗盗汗。

用血府逐瘀汤一两付汗已。

四逆汤主证与直中少阴主证:患者有恶寒身痛脉紧等证,有时非太阳表邪久久不解,而是外感直中少阴之证,亦即仲景所谓直中伤寒,若精神不振但欲寐,即是寒邪直中少阴之麻黄附子细辛汤证。

四逆汤主证本是手足逆冷,下利清谷等,治疗四逆汤。

寒邪直中少阴亦可有手足厥逆,乃因水谷不继,能量大亏所致,并非阳微欲绝之象。

所谓“ 发热恶寒发于阳者”,但开表即愈。

所谓“ 无热恶寒发于阴者”,论治则当温阳与解表并行,倘因表气不畅,内生郁热,又当兼以疏散。

口苦:白天口苦,是胃火,胃火盛必伤津液,津伤者口舌必干,火能毁万物,比如烧饭,时间久了饭能烧成锅巴能烧糊,糊者就苦。

夜里口苦,白天不苦,是胆热。

白天夜里口都苦,就是阳明少阳热积久了。

鼻子出血的一个医案:如果遇到鼻子出血,就是阳明热。

治疗葛根汤去桂枝,桂枝是阳性的,热性的,影响鼻子出血,吃过了发散的快,去桂枝,加上青蒿,黄连,连翘,石膏,用上生甘草,所以几天,就彻底的把这个病治好了,这是治疗鼻子出血的一个医案。

蔡长福诊疗病历之痛经

蔡长福诊疗病历之痛经

蔡长福诊疗病历之痛经于某女452012-9-5初诊面色暗,眼圈青黑,痛经,怕热不怕冷,颈椎难受,月经提前(10天左右)食欲不好,零食多,血糖低,喝酒可,汗多,腋下汗多每天都有洗澡肠胃差,体质虚,温度不够舌淡苔少脉细尺脉迟柴胡50 桂枝30 干姜30 炙甘草20 牡蛎30 黄芩30 天花粉30 吴茱萸20 党参20二付四天2012-9-9大便好,晨解,舌淡红,苔白腻上方加葛根602012-9-14喜欢吃姜,夏天凉拌生姜吃,夏天极易出汗,大便好,不敢饮冷,激动时手心易出汗<!--[if !supportLists]-->1.<!--[endif]-->桂枝45 白芍30 炙甘草30 厚朴30 杏仁15 葛根40 干姜20 8付十五天<!--[if !supportLists]-->2.<!--[endif]-->炙甘草40 干姜20 党参白术20 茯苓20 陈皮30 半夏20 6付十五天2012-9-16药后脸泛红,颈咯咯响2012-12-9还是有点痛经,提前2-3天,喝水多,大便好,眼圈黑减轻,吃饭可以了柴胡60 黄芩25 半夏25 龙骨25 牡蛎25 茯苓25 桂枝25 大黄20 葛根40 天花粉30 茵陈30 栀子20 四付十天2012-12-17 从星期五到现在头晕,走路坐着都在晕,躺在时有眩晕,腿发软,鼻子左边热,药后稍拉肚子,想吐茯苓60 桂枝45 白术30 炙甘草30 一付三顿2012-12-18头晕好多了还是晕2012-12-19基本好了茯苓30 桂枝20 白术10 炙甘草10 黄芪30 葛根40 柴胡30 当归20 附子30 黄芩20 干姜20 五付十天。

蔡长福老师医学十大贡献简述 (2)

蔡长福老师医学十大贡献简述 (2)

蔡长福老师医学十大贡献简述此文为蔡长福先生弟子徐风瑞于“2014年蔡长福六经辨证临床研修班”讲课内容。

王佳钰整理。

我是2012年正月初九那一天凌晨三点到的马鞍山,因为当时师傅正在休息,我怕打扰他,所以一直在外面等到上午九点给师傅打电话,这才见到我的恩师蔡长福先生。

我为什么在第一天就对师傅产生这么大的信心,就是因为,那一天来了一个老太太,走路不放便,需要两个人搀扶才能走路,平时都是坐轮椅的,来时主诉是:从臀部一直沿大腿的后外侧痛到脚小指,因为疼痛不能走路,老太太很辛苦,家里人带着她请师父治疗。

我记得当时师父诊脉后就给她开了葛根汤,白虎汤,大柴胡汤,大承气汤,这四个方的一个合方。

当时我刚从学院里出来,对于这种开方的思维是不能掌握的,师傅用了生大黄30克,芒硝又加30克,让老太太分两次服下,我就想这样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太太怎么能用芒硝大黄30克给她泻下?然后师傅说没事没事,你看着吧。

老太太吃了第一碗药后没有泻下,师傅说再加芒硝,再给她吃一碗,然后就又给她吃了一碗,直到晚上这位老太太才开始泻下,泻下以后出现一个奇迹,老太太进厕所时是由两个人搀扶着进去的,但当她出来时她就自己出来的,当时我还录了像,这位老太太一身轻松以后,反复在屋子走来走去,走来走去,满面笑容。

面对这样的疾病,如果是后世医家用任何方剂都不可能达到这样的疗效,这种认识让我产生非常大的信心还有一个手心出冷汗的小女孩,也是那天随老太太一起来的,蔡师傅给他开了乌梅丸,两三天后观察她疗效,发现这个手心出冷汗的情况大减,这是第一天我见到的案例,所以对蔡师傅有非常大的信心那时候我们两个就每天都在一起,从上午八九点钟,探讨中医学的各种问题,一直探讨到凌晨两点三点,每天都是如此,这样我最终决定要拜师,然后就写下了我的拜师贴。

两年来我们也见到了蔡师傅从一个很少有人知道的民间医生,慢慢的变成了在全国具有重大号召力的明医,真的是有越来越多的人崇尚于实际临床,不尚空谈的一种学说,这种现象是让我们感到非常高兴的。

蔡长福老师常用方剂(上)

蔡长福老师常用方剂(上)

蔡长福老师常用方剂(上)蔡长福前辈常用方剂+蔡长福论湿热、热结旁流与杂病关系+蔡老师对几种癌症的治疗思路蔡长福前辈常用方剂1、内补当归汤:当归30桂枝40白芍80炙甘草40附子20干姜40熟地502、大柴胡汤合茵陈蒿汤合小承气汤方:柴胡60黄芩30白芍50枳实30大黄20厚朴40栀子15茵陈303、大剂甘草干姜汤炙甘草160炮姜804、麻附细合逍遥散麻黄15附子15细辛15柴胡15白芍15当归15生白术15茯苓155、桂枝汤合白虎汤小承气汤小柴胡汤桂枝三十,葛根六十,白芍三十,炙甘草二十,石膏六十,知母二十,厚朴六十,枳实二十,槟榔二十,大黄三十后下,柴胡四十,黄芩二十6、葛根汤合大柴胡汤、白虎汤、茵陈蒿汤:葛根20麻黄10桂枝10甘草10柴胡20黄芩10半夏10枳实10大黄10石膏30知母10茵陈20栀子107、小柴胡加白虎汤加黄连泻心汤四物汤加干姜柴胡20黄芩10半夏10党参10炙甘草10石膏20知母10黄连5大黄9当归10白芍10干姜15,生姜大枣另加8、阳旦汤加理中汤加白虎汤加小柴胡桂枝20白芍30炙甘草60干姜30葛根40麻黄10石膏40知母20柴胡40黄芩20生姜50大枣15枚每剂药服用两天,一共5剂扶太阳,扶太阴,泻阳明,泻少阳,热泻阳扶,病自愈。

9、阴旦汤麻杏石甘汤加瓜蒌黄连桂枝30炙甘草20黄芩30麻黄10杏仁15石膏30干姜30葛根40黄连20半20栝楼20生姜50大枣15每剂药服用两天,一共3剂10、大承气汤大黄100克、芒硝50克、厚朴100克、枳实50克11、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味柴胡40桂枝25干姜30炙甘草20牡蛎30黄芩20天花粉20苍术20独活20五付,十天12、续命汤加减法麻黄汤+桂枝汤+葛根汤+麻杏石甘汤+麻附细汤+四物汤+玉屏风散麻黄15克(分袋装,先煮15分钟,去沫)桂枝15克,杏仁15克,甘草15克,芍药15克,干姜15克,大枣6枚(破开),石膏20克,黄芩15克,葛根30克,党参20克,川芎15克,当归20克,细辛10克,附子15克,黄芪15克,白术15克,防风10克,荆沥10克。

蔡长福闲谈柴胡桂枝汤[指南]

蔡长福闲谈柴胡桂枝汤[指南]

蔡长福闲谈柴胡桂枝汤[指南]蔡长福闲聊柴胡桂枝汤撑饱胀满痛,放屁多,你把这几个问题在脑海里面记住,来了病人这样一问,你就把它四个概念全部知道了身上可疼,疼是怕冷怕热,怕冷可有汗无汗,那就定下来一个表证。

疼可出汗,出汗。

可怕风,怕风。

还有定下来表证经证,。

经证化热,概念就来了,就好办了,柴胡桂枝各半汤搞定了,无汗加葛根,加麻黄,他说热气大,鼻子冒热气,口干,加白虎汤进去。

柴胡桂枝各半汤,加葛根汤白虎汤一起合上去,表、经、热、气、寒一个方干完。

他吃过撑胀,肚子满想吃,吃过难受,厚朴七物汤。

放屁特多的小承气大承气。

再问问是条状还是球状,条状小承气可以,球状大承气可以。

如果你要加柴胡桂枝各半汤,可以带替大承气小承气。

大黄厚朴枳实带一点多放一点,大黄搞的时间短一点,也可以代替几个承气汤。

柴胡桂枝各半汤合一个承气汤,表里都解掉了,都包括了。

你再不通也通了,表的热也解除了,经的热也解除了,脾还得到保护了,你把这三个问题想通了,你看病一般不会失错了。

一直到中央干部你照使,没错的。

你一摸两手脉一样都是弦,浮弦半弦半沉弦,两脉沉都一样,这就是柴胡桂枝汤,没事的。

如果桂枝柴胡汤上去了,你要看,如果脉偏左大,柴胡为主,偏右大的,桂枝为主,偏热大的加石膏,一左一右你分清哪个位置为主。

兼方,合方,并方,还要弄清。

什么叫兼方,什么叫并方,什么叫合方,太阳病桂枝证、少阴病麻黄附子细辛汤,它俩叫合方。

太阳方合少阴方一合叫合方。

阴阳相合吗。

阳明葛根证出现了,他脾虚,葛根汤加理中汤合方。

少阳证对厥阴证,他们俩叫合方。

这三合为六合,为六合又为三合,三合里头明白了就好办了。

兼方,他左脉大,右脉小,他有桂枝证还有柴胡证,以柴胡为主,叫兼方。

并方,太阳病阳明证他们俩出现在同一个位置。

这些搞不清楚,你的病看不圆满,大病复杂病搞不定,处理一时都处理不了,你上不了道上不了路~你把这些问题搞明白了,其实身体就是这些问题,没有那么复杂的。

那柴胡桂枝汤还能治疗什么病,那多了,各种不明症状都管,难受啊,身上痒胀啊,不想讲话啊,懒洋洋的啊,吃饭不香啊,头昏目眩,口喷抹涎,肚子吃饱闷胀,都管用。

郝万山:30年我一直用这个方子(柴胡桂枝汤)

郝万山:30年我一直用这个方子(柴胡桂枝汤)

郝万山:30年我一直用这个方子(柴胡桂枝汤)【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注:语音由机器人阅读,体验不好,要求高的可以不听,在此见谅.文源:通玄医道郝万山:30年我一直用这个方子146 条“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太阳伤寒六七日的时候,正好是太阳病的自然病程结束了,邪气就会传经,传到哪一经呢,从临床症状来看,“发热、微恶寒”是邪气还在表,表邪生重不重呢,不重,只是微恶寒。

“支节烦疼”,支是四肢,节是关节,烦是什么意思?心烦,四肢关节心烦,这话通吗?烦是什么意思?支节疼这个好理解。

“烦犹剧也”,这个话不是我说的,而是《周礼》郑玄注,郑玄注的是《周礼》,郑玄注这个烦字的时候说“烦犹剧也”,烦在这种特殊的语言环境中,它不当心烦讲也不当发热讲,而当剧烈、当“很”“甚”来讲。

所以“支节烦疼”呢,就是四肢关节剧烈的疼痛,这提示了风寒邪气侵袭四肢。

风寒邪气侵袭四肢这个证候我们会在什么地方遇到呢,会在太阴病篇遇到,在太阴病篇有“太阴中风,四肢烦疼,脉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

什么叫太阴中风啊?是太阴系统被风邪所伤,伤到哪个部位呢,四肢烦疼,四肢剧烈的疼痛,四肢和脏腑相比,它属于表还是属于里呢?当然属于表,所以脉应当是浮的,因为四肢是表啊。

正气抗邪于表,气血浮盛于外,脉应当是浮。

“脉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轻取,脉由浮而转微了,提示了邪气退。

阴涩,沉取,阴脉是沉取,沉取由涩脉而转长,阴涩而长,沉取由涩而转长,提示了里气的恢复。

脉由浮而转微,由沉取由涩而转长,提示了邪气退而正气复,所以这种四肢烦疼可以自愈,这是在太阴病篇的一条。

我们到太阴病篇还要详细的谈,你们在这里没有听太明白没有关系的。

太阴病篇还有一条说:“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太阴里虚寒能够发汗吗?太阴里虚寒它能够脉浮吗?所以他这里所说的太阴病就是指的风邪侵袭四肢的那种四肢烦疼这个证候,它叫太阴病,它叫太阴中风。

柴胡桂枝各半汤加上葛根汤加上小承气■全身胀(蔡长福)

柴胡桂枝各半汤加上葛根汤加上小承气■全身胀(蔡长福)

柴胡桂枝各半汤加上葛根汤加上小承气■全身胀(蔡长福)
我治一个老太婆,六十多岁,她全身胀,她胀到什么程度呢?那脸也大,那身上的肉就跟水牛一样,一年四季没有汗,她开始是背后胀,两肋胀,脖子胀,前头胀后头胀,到处求医就是治不好,老师啊,我这可是病?我一号脉,双关脉都浮弦有力,大家根据症状脉象看一看这是什么病?我说你肚子胀不胀?肚子也胀,你胀到什么样?我三顿饭只能吃两顿,有时早晨不吃,有时中午吃一顿晚上就不敢吃了。

我讲,你可烦躁?他讲:烦躁,我见到我老头就烦,见到就想骂他。

我讲:不是你想骂他,你是心理不高兴,你脏气不通,表里不通。

我又问:可淌汗?她讲不淌汗。

大家想想用哪一个方子对这个老奶奶的症状?条文上可有?柴胡桂枝各半汤加上葛根汤加上小承气,十天吃过了以后老奶奶瘦了十二斤,以后再也不胀了,也不骂人了,走路也有劲了,她以前上楼三楼都是歇几歇才能上去。

大家看太阳上多么重要啊,太阳病无处不在,太阳风无处不在,所以太阳病在人身上就这么重要。

你只要身体后面难过的那就是太阳病。

【蔡长福:治疗肩周炎经验(续)】

【蔡长福:治疗肩周炎经验(续)】

【蔡长福:治疗肩周炎经验(续)】
大柴胡合并白虎桂枝汤
这种患者一般食欲旺盛,消化力强,口渴多饮,一感冒则全身疼痛。

蔡老师四五年前治疗一个男性患者,四十多岁,马鞍山本地人,体形肥胖,容易出汗,食欲极旺盛,脾气暴躁,平常容易恶心,一感冒就会肩膀疼痛难忍,如同痛风发作一样。

颈椎有响声。

蔡老师给予大柴胡合并白虎桂枝汤加减治疗,每二日剂量为,柴胡60、白芍30、黄芩30、半夏20、大黄30、枳实20、石膏80、党参30、知母30、红枣、生姜不用。

服用十几天后,疼痛症状消失,病人食欲接近正常,脾气变温和,体型也变瘦了。

小结
蔡老师对肩周炎的发病机理有独特的看法,不同于一般中医认识。

根据蔡老师的实际经验,大体来说,肩周炎属于少阳阳明合病较多。

读者也看到了,上面几个方证,无论如何加减,大柴胡汤是一个不变的基础方。

蔡长福老师认为少阳经行走于人体两侧,肩膀也是属于人体两侧的部位,因此此部位病变多属少阳。

几乎人人都有表证的隐匿携带,体表受邪长期不知不觉不解除,年龄增大,久久入里化热,热邪积聚两肩膀,而成为肩周炎。

以上几个方证是蔡长福医生几十年实践验证的精华,但是仍然不能涵盖一切肩周炎的治疗办法,医生临床应该“以无法为有法”,不可偏执一端或者数端,一切以患者实际脉证为治疗依据。

民间中医蔡长福讲伤寒——说“能吃能喝就是最好的扶阳”

民间中医蔡长福讲伤寒——说“能吃能喝就是最好的扶阳”

民间中医蔡长福讲伤寒——说“能吃能喝就是最好的扶阳”——说“能吃能喝就是最好的扶阳”到底营卫在人身上怎么个说法才是对的,我来给大家一个答案,这个答案不是我给,按照仲景六经辨证,按照营卫的理论,我来给大家谈一谈。

营是营,卫是卫,这是仲景所提,医圣在太阳篇上两千年前就提出来了,他知道营卫就知道营卫源来源于何处,他能提出营卫,他老人家能不知道营卫是什么?太阳病恶风怕冷,仲景说,用桂枝汤调和营卫,他说只有桂枝汤才能调和营卫,这一句话你知道有多少读者都不明白,营到底是什么?卫到底是什么?对人体来说,营卫也就是人的生命,营卫没有了,我们的生命也就没有了,营卫这么重要么?重要!营卫是人脏腑的根本,是生命的根本,营卫代表体质的好坏,代表脏腑的盛衰,营卫那就是活着的信号,所谓的信号,那就是脾胃之气吧。

脾胃之气就是营卫源,没有脾胃之气那营卫之气彻底没有了,那人就死了,人死还有信号么?有胃气者生,无胃气者死,仲景说调和营卫,调的就是脾胃,脾胃虚狠了,没有脾胃之气了,那还谈营卫之气么?卫气就是胃发出来的,营就是脾发出来的,这叫脾胃相连,脾胃正常发出营卫之气。

仲景说调和营卫,那就是补脾胃不足吧。

胃虚狠了,没有卫气,脾虚狠了没有营气,仲景才设下桂枝汤。

用桂枝来调动卫气,用白芍来引起脾的营气,这是平常人脾胃虚,桂枝汤耽误日久,该用桂枝汤没有用,这个营卫之气生不出来了,张仲景用桂枝汤再次把胃气调动起来,再生营卫之气,叫人再活一次。

这种营卫虚的人肾虚已久,造成脾胃久虚,不能抗风与寒,胃气不得外发,营气得不到再生,他用桂枝汤再生再造。

用桂枝通阳,再还太阳的温度,用白芍补脾,叫脾阴再造再生,有了脾胃再生再造,调动脏腑的一切,这种脾胃虚的人是扶阳还是调和营卫,这是我们在临床上立法遣方的关键,因为脾胃虚狠了,这种人常常怕冷,你要发汗,更伤营卫之气,他冷更冷,虚更虚,如果用麻黄汤,动经伤气,那就是伤了脾胃之气,如果你要是扶阳,这种脾胃虚弱的人常常冷,你要认为是缺附子缺干姜,那你肯定要用大量的附子、干姜。

蔡长福前辈解读桂枝汤

蔡长福前辈解读桂枝汤

蔡长福前辈解读桂枝汤蔡长福前辈认为桂枝汤是《伤寒论》中最能体现仲景老祖爷治病思想的一个方子,只要医生能够正确理解桂枝汤的立方立法的用意,围绕着这个中心点出发去重新阅读《伤寒论》,就可以用一个全新的视角来体会老祖爷《伤寒论》中每一法每一方的要点。

师父提出桂枝汤加减应用得当能解决临床百分之七十的病,但是读者必须要明确一点,蔡老极力推崇桂枝汤、鼓励大家临床大胆应用,并非是用桂枝汤原方治疗什么病,这也是蔡老对桂枝汤认识的独到之处,也是蔡老对六经辨证的独特见解。

桂枝汤的临床应用是必须建立在六经辨证基础之上的。

蔡老常说:医生应该学的是医道,医术是其次,懂得了六经辨证的医道才能自如的应用医术,道和术是两个层次的境界。

师父提出桂枝汤是一个大补方,是治疗脾胃虚弱导致的营卫不调。

蔡老认为桂枝汤单独临床使用的机会不多,但是几乎每个处方都要用到桂枝汤,这是由于当今社会的物质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空调风扇的大面积使用,很多人都是太阳风长期携带,从出生那天开始就经常受凉受寒,导致经气化热,三阳的热长期郁积在体内。

医生临床治病如果不能考虑到这个问题上,就算你知道桂枝汤是神方,你也用不好它来解决临床问题。

蔡长福先生新作《桂枝汤临床指南》精彩亮点抢先看弟子谢恩整理(一)仲景为何制定了桂枝汤?本人认为桂枝汤是针对体弱之人设定的。

体弱,弱在何处?弱在脾胃,脾胃一弱,干活出汗,汗后受凉,洗澡后受凉,这就叫太阳病。

张仲景巧设桂枝汤,后人没有认识到这三味药的威力和作用,药不多,用的好,能叫你起死回生。

药不多作用可大了,白芍一味,甘草一味,弥补五脏六腑的不足,桂枝汤中桂枝的热气能外发,加上生姜、大枣能回后天之气,能叫你脾胃再生再造,这三味药在《伤寒杂病论》中是主药。

(二)桂枝性温,发散力最强,透表最快,吃过后,很快热气就对外散发,直达人体的皮层,撑起人体的小太阳保护卫外。

生姜性温发散,外透力最强,它与桂枝一唱一和,热气对外发散。

光有温太阳发散热量的药还不行,所以老祖爷选用白芍敛阴,大枣补中焦脾胃,脾胃之气一足,卫气自然充满,就能卫外。

蔡长福谈三高症(三)第二证——桂枝汤加葛根合白虎汤

蔡长福谈三高症(三)第二证——桂枝汤加葛根合白虎汤

蔡长福谈三高症(三)第二证——桂枝汤加葛根合白虎汤一天早晨,一个锻炼的老者经过我门口,觉得不舒服来找我打脉。

我一打脉,六脉洪大,我看到他的脊梁上搭着一件衣服,我说你颈椎疼吧?他说,疼,脖子一转动就格吧格吧响。

我说,你头晕么?头晕。

你平时好出汗么?他说,我很爱出汗,吃一顿饭就满头大汗。

我再问,你胃口如何?他说,我胃口可好了,能吃能喝。

我看到他的衣服搭在肩膀上,我就知道这个老人怕热,穿不住衣服。

我说,你平时还有没有其他不舒服?他说,对了,我多年来血压一直偏高。

到这里,我就知道怎么回事了,我开了桂枝汤加葛根加白虎承气汤,五剂药十天。

十天以后,患者高兴地走进我的诊所说,自从服药以来,我每天早晨自己量血压,血压都是正常的,而且服药三天之后,我就停掉了降压药,血压也一直保持平稳。

这段时间,我感觉全身都特别轻松,感觉走路走快一点都好像能飞起来了。

有一天,一个老朋友在街道上碰到我,上来就对我讲,哎呦,老哥,你怎么越活越年轻了。

先生,你这药太好了,你再给我调调方子吧。

我用了上方加减,又开了一个月,患者血压一直保持正常,颈椎病也好了。

这是真正的太阳中风不解传入阳明,葛根证出现了,患者不知,医生不明,时间一久,胃里热气越来越大,内热蒸腾,汗自出,所以身上穿不住衣服。

《伤寒论》14“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医宗金鉴》“阳明表证反有汗,桂枝加葛中风传”。

这个病是太阳病日久太阳中风自汗,经热传给阳明,阳明经热化气出现脉洪大,出现大吃大喝大汗,这是标准的桂枝汤白虎汤证,老年人还能吃能喝必然有承气证。

所以我用桂枝加葛根汤解表,白虎清热,承气汤通腑釜底抽薪,血压不治自平。

对于高血压病,西医的治法就是相当于在烧开的水里兑冷水,临时水不沸腾了,过一会水还是会沸腾起来的,这是消极的治疗法。

中医治疗是釜底抽薪,解表除外感,表解寒自去,外感自解,另外用白虎汤消去气分之热,用承气汤引邪下行,釜底抽薪给热气找个出路,哪有不愈之理。

蔡长福谈伤寒(六)——循经找病先解表

蔡长福谈伤寒(六)——循经找病先解表

蔡长福谈伤寒(六)——循经找病先解表
记住三阳九个方子,九个脉象,九个症状,这个方子很大很大啊,你就把这个搞熟了,其它的暂时不要研究,就把这个研究透。

葛根汤研究透,葛根汤是彻底的解表方啊,
三阳的表都解,通天彻地的解表方。

三阳这三
道墙打不开,三阳邪除不掉,内脏你永远治不
好的。

你们临床实验,只要有病治不好,三阳
必然出问题,没解开,解开后,人马上就快活,
肚里什么都舒服,吃饭也香,就是三阳解不开
人才难过。

有时不能按症状来看了,凭病人的感觉,除了循经治病,还要追经找病呢。

追,追到哪里去,追到老家,钻到老祖府我都给你追出来。

实在搞不清楚了,那就问身上哪里疼,哪里疼搞到什么地方?实在找不到了,唉呀,我这阳陵泉这里痛,好,那就定下来了,是少阳的主症,随他出现什么脉,其它症状没有,脉弦目弦耳聋没有,口苦默默不欲食也没有,就抓这一点,少阳经,看设大柴胡还是小柴胡,第一症就给它定位了。

我的学生股骨头疼几十年了,那就环跳疼,几十年了还能走,那没大病,直接钻到股骨头了,人久病了,邪钻到那里去了,那就柴胡桂枝各半汤。

三阳抓住了,有人说老师光讲三阳不讲三阴,没有三阴能讲三阳嘛,三阳通了,三阴自动而愈就通了,非常简单。

我们始终看三阴亏不亏。

看了仲景的三阴篇有几个急下,还要说什么!急下,这个杯子烧热了,就跟失火似的,搞个隔离带,火就不烧了。

热结旁流提醒了多少人啊。

我们就两个痛苦我都写出来了,一个是三阳不解,一个是腑按腑实不接通,就这两大病,没有其它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蔡长福闲聊柴胡桂枝汤
撑饱胀满痛,放屁多,你把这几个问题在脑海里面记住,来了病人这样一问,你就把它四个概念全部知道了
身上可疼?疼是怕冷怕热?怕冷可有汗无汗?那就定下来一个表证。

疼可出汗?出汗。

可怕风?怕风。

还有定下来表证经证,。

经证化热,概念就来了,就好办了,柴胡桂枝各半汤搞定了,无汗加葛根,加麻黄,他说热气大,鼻子冒热气,口干,加白虎汤进去。

柴胡桂枝各半汤,加葛根汤白虎汤一起合上去,表、经、热、气、寒一个方干完。

他吃过撑胀,肚子满想吃,吃过难受,厚朴七物汤。

放屁特多的小承气大承气。

再问问是条状还是球状,条状小承气可以,球状大承气可以。

如果你要加柴胡桂枝各半汤,可以带替大承气小承气。

大黄厚朴枳实带一点多放一点,大黄搞的时间短一点,也可以代替几个承气汤。

柴胡桂枝各半汤合一个承气汤,表里都解掉了,都包括了。

你再不通也通了,表的热也解除了,经的热也解除了,脾还得到保护了,你把这三个问题想通了,你看病一般不会失错了。

一直到中央干部你照使,没错的。

你一摸两手脉一样都是弦,浮弦半弦半沉弦,两脉沉都一样,这就是柴胡桂枝汤,没事的。

如果桂枝柴胡汤上去了,你要看,如果脉偏左大,柴胡为主,偏右大的,桂枝为主,偏热大的加石膏,一左一右你分清哪个位置为主。

兼方,合方,并方,还要弄清。

什么叫兼方,什么叫并方,什么叫合方?太阳病桂枝证、少阴病麻黄附子细辛汤,它俩叫合方。

太阳方合少阴方一合叫合方。

阴阳相合吗。

阳明葛根证出现了,他脾虚,葛根汤加理中汤合方。

少阳证对厥阴证,他们俩叫合方。

这三合为六合,为六合又为三合,三合里头明白了就好办了。

兼方,他左脉大,右脉小,他有桂枝证还有柴胡证,以柴胡为主,叫兼方。

并方,太阳病阳明证他们俩出现在同一个位置。

这些搞不清楚,你的病看不圆满,大病复杂病搞不定,处理一时都处理不了,你上不了道上不了路!你把这些问题搞明白了,其实身体就是这些问题,没有那么复杂的。

那柴胡桂枝汤还能治疗什么病?
那多了,各种不明症状都管,难受啊,身上痒胀啊,不想讲话啊,懒洋洋的啊,吃饭不香啊,头昏目眩,口喷抹涎,肚子吃饱闷胀,都管用。

把那个三阳一合内里就调了。

古人说三阳常实三阴常虚,常实不是身体好啊,三阳长期携带叫常实啊,长期带在身上,太阳携带、阳明携带、少阳携带。

三阳常实,久不解,那三阴必病,三阴还不起头来了,它就不调达了,阴阳就不调和了。

他脾气不动,气都不往上来,脾气不降,气机不能下去。

少阳证常带,肝气也不调达了。

阳明携带,他胃气不调达了,看病得综合一下,看病就容易了。

就怕你看病乱套,又想这个条文,又想那个条文,到底哪头对应,你搞不上,所以思路就在眼前,别想太远,那你一天看病百把几十个人,光你背条文也搞不好,来不及啊。

你一个桂枝柴胡各半汤一个兼方合方调和好搞明白了,左手大以柴胡为主,右脉小一点加桂枝汤,这是兼方。

他说背后冷,冷到脖子难受,你摸他的脉还不大,那就麻黄附子细辛汤也出现了,也可加。

他说眼睛难受,可以加葛根汤。

背部冷还有一个苓桂术甘汤?
那个特殊,那是头眩,冷的巴掌大。

白虎汤也有背后冷?
白虎汤冷是一时啊,它快,刹那就过去了,感觉一阵冷。

阳明表证还有汗,桂枝加葛中风传。

这种冷一时就过去了。

你把这几个问题结合起来脑子慢慢想,见了病人左右脉全部通了,见病知证知源知脉,马上就出来了,哪用太复杂,我想快,半天看几十个也不费劲。

桂枝柴胡汤还能治疗什么病?
凡是这个体质虚弱的,长期不愈,乳腺病,梅核气,咽炎,咽炎在半夏散在里面,桂枝炙甘草半夏。

黄芩汤也在里面,你看治疗多少病?甘草干姜汤,加上干姜,甘草干姜汤也上去了,芍药甘草在里面,你看这里面多少方子,治多少病?桂枝甘草汤也在里面,所以这个方子,在心里慢慢刻画,就知道他的道理了,开方就走上道来了。

阳气长期不足,汗后冷,芍药甘草汤在里面了,阴阳双虚就是这个方子。

不论你怎么样,你总会怕冷怕凉,就要用干姜。

或者柴胡桂枝干姜汤。

害怕,烦,惊,加龙骨牡蛎。

你又走上路了。

他说甲亢甲减又不发烧,柴胡桂枝各半汤加葛根汤。

好像师傅以前你治心衰也用过柴胡桂枝汤?
要啊,长期用啊,加茯苓,心衰加茯苓,肠子实了加小承气。

你就来回这样翻,不会错的,效果80%以上,你加减好了90%以上,就看对脉可号的正确。

徒弟问:师傅关于这个两尺脉,两个关脉讲得多,两个寸脉讲得少?
答:寸脉不到顶的多!
问:也有不少窜到鱼际上来了。

答:很少,也有,寸脉不到位的多。

人老都这样了。

问:上热下寒的人,寸脉就上,寸脉就高,我有一阵子寸脉就高。

答:你热气归于上了。

问:寸脉高是不是黄莲汤,栀子汤之类的?答:那放开来讲,栀子都是啊,上面火气盛加黄连。

问:左边寸脉高,跟右边寸脉高有什么区别?答:歌诀上说,右脉独浮黄芩汤,左脉关上浮黄莲汤证(正关)
问:右边的寸脉窜上来了?答:那要解表,肯定有表证,他的寸浮头痛眩生风,必然有病,那麻黄就可以用,那个六脉就这么大,六脉六证被你把住了......
问:尺脉呢,尺脉软,尺脉有力,尺脉沉?
答:尺脉迟,那是肾有问题,那就不能发汗,尺脉涩,是实证,大承气出现了。

迟脉该跳不跳的,被邪气压住了。

问他大便难不难,肚子难受不难受,肯定都难受。

问:尺脉有力呢?答:有热,热结旁流,前列腺,高血压都在里面
问:尺脉软呢?答:尺脉软,阳虚啊,阳浮以外。

问:左右尺脉有什么区别?答:左边尺脉肝肾问题,右边尺脉是大肠肺的问题。

这样来判断。

实际上,人体就这些问题,弄明白了也就这些,面对大病难病,就推理推理,思路能打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