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危急值报告范围
检验科危急值报告标准
检验科危急值报告标准
引言
危急值报告是指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一些化验结果超出正常范围且可能对患者造成严重危害的情况。
这些危急值通常需要立即报告给临床医生,以便他们能够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本文档旨在为检验科提供危急值报告的标准和流程,以确保迅速、准确地报告危急值,并促进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危急值定义
危急值是指化验结果超出正常范围,且具有以下特点之一的情况:
对患者生命有直接威胁的情况,如极高的血糖水平、严重的电解质失衡等;
对病情诊断和治疗决策产生重要影响的情况,如白细胞计数异常、肝功能异常等。
报告标准
以下是危急值报告的标准:
1.一般情况下,危急值的报告时间不应超过30分钟,需要尽快向临床医生通报。
2.危急值的报告内容应清晰、准确,包括患者基本信息、化验
项目、异常结果、结果单位等。
3.报告方式可以是电话通报、短信通知或电子报告系统,但必
须确保临床医生能够及时收到和理解报告信息。
4.每次危急值报告应有明确的记录,包括报告时间、报告人员、报告方式以及接收人员的回应情况。
流程示意图
以下是危急值报告的流程示意图:
危急值报告流程示意图](流程示意图链接)
结论
危急值报告是确保患者安全和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检验科需
要建立标准的报告流程,保证危急值能够快速、准确地通报给临床
医生。
本文档提供了危急值报告的标准和流程,为检验科提供了指
导和参考,以提高危急值报告的质量和效率。
检验科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数值范围
检验科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数值范围临床检验(查)“危急值”报告制度20XX年版临床检验(查)“危急值”,是以正常值做为标靶而制定的临床紧急救治数据,是指检验(查)结果与正常参考范围偏离较大,当这种试验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
此时如果临床医师及时得到检验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可能挽救患者的生命,避免严重后果的出现。
因此把这种有可能危及患者安全或生命的临床检验数值称为“危急值”。
鉴于临床检验(查)“危急值”对于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意义,特制定本制度。
一、临床检验科室处置流程㈠医技科室工作人员发现“危急值”情况时,检查(验)者首先要确认仪器、设备和检查过程是否正常,操作是否正确;核查检验标本采集、运送是否有误,检验项目质控、定标、试剂是否正常,仪器传输是否有误。
㈡在确认检验(查)过程各环节无异常的情况下,需立即电话通知临床科室人员“危急值”结果,并在《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上填写以下内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门诊号)、科室、床号、申请医师、检验项目、检验结果、收样时间、出报告时间、临床接收人员和检验者姓名等;并由临床接受人员即时复述确认检验结果。
(见附一)㈢临床检验科室对原标本留取标本备查。
㈣危急值报告由临床检验科室当值检测工作人员负责执行,临床检验科室科室负责人予以监督和每月审核。
二、临床科室处置流程㈠临床科室医务人员接获有关“危急值”报告的电话,并按要求复述一遍结果后,应在临床科室《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上认真记录报告时间、检查结果、报告者。
㈡临床科室医务人员接获“危急值”时,除按要求记录外,应立即将检查结果报告主管医师或值班医师,同时记录汇报时间、汇报医师姓名;㈢主管医生或值班医生应根据病情,结合“危急值”报告结果,对该患者的病情做进一步了解,必要时予以重新抽样检查,对“危急值”报告进行分析和评估,立即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同时及时报告上级医师或科主任,必要时报医院总值班或者医务部;(见附二)㈣主管医师或值班医师需在接获“危急值”6小时内,在病程记录详细记录报告结果和所采取的相关诊疗措施。
检验科危急值报告范围
检验科“危急值”报告范围检验科“危急值”报告流程:四、“危急值”报告程序和登记制度(一)门诊、急诊病人“危急值”报告程序医技科室工作人员发现门诊、急诊患者检查(验)出现“危急值”情况,应及时通知门诊、急诊医生,由门诊、急诊医生及时通知病人或家属取报告并及时就诊。
一时无法通知病人时,应及时向门诊部、医务科报告,值班期间应向总值班报告。
必要时门诊部应帮助寻找该病人,并负责跟踪落实,做好相应记录。
门诊、急诊医生须将诊治措施记录在门诊病历中。
(二)住院病人“危急值”报告程序1、医技科室发现“危急值”情况时,在确认检查(验)过程中各个环节无异常后,将检查(验)结果发出,立即电话通知病区医护人员,并在《“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中完整记录各项内容。
2、临床医生和护士在接到“危急值”报告电话后,应立即派人取回报告,并及时将报告交管床医生或值班医生。
必要时立即报告上级医生或科主任,结合临床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接电人员认真做好《“危急值”报告登记本》记录工作,并负责跟踪落实。
3、管床医生需在接到“危急值”报告后将所采取的相应诊治措施及时记录在病程记录中。
(三)体检中心“危急值”报告制度医技科室发现“危急值”情况时,立即电话报告体检中心相关人员或主任。
体检中心接到“危急值”报告后,复述确认后,立即通知病人速来医院接受紧急诊治,并帮助病人联系相关医生,给予该病人必要的诊治措施。
体检中心负责跟踪落实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五、登记制度“危急值”报告与接收须遵循“谁报告、谁接收、谁记录”的原则。
各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应分别建立检查(验)“危急值报告登记本”,对“危急值”的相关信息和处理做好详细登记。
六、督查制度(一)临床、医技科室要认真组织学习“危急值”报告制度,从而掌握“危急值”报告项目与“危急值”范围和报告程序。
各科室要有专人负责本科室“危急值”报告制度实施情况的督察,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二)本制度自文件下发之日起,“危急值”报告制度的落实执行情况,将纳入科室医疗质量考核内容。
检验科危急值报告的项目和范围
检验科危急值报告的项目和范围科危急值报告是医学检验科对患者体液或组织标本进行分析后的结果,其中的项目和范围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
一般情况下,科危急值报告会包括以下项目和范围:1.血液学项目:血液学项目包括血常规、血型、凝血功能等指标。
对于血常规来说,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计数等指标异常都可能导致危急情况。
例如,白细胞计数过低可能表示患者感染或骨髓功能抑制;血小板计数过低可能导致出血风险增加。
2.生化学项目:生化学项目包括血糖、肾功能、肝功能等指标。
例如,血糖水平过高可能表示患者存在糖尿病或者严重的应激反应;肾功能不全可能导致尿毒症而需要紧急治疗;肝功能异常可能反映患者肝脏受损或肝炎等情况。
3.免疫学项目:免疫学项目包括炎症标志物、免疫球蛋白水平等指标。
例如,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可能表示患者存在炎症或感染;免疫球蛋白水平降低可能导致患者免疫功能低下。
4.微生物学项目:微生物学项目包括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等指标。
细菌培养结果的报告可以及时提供感染的细菌种类和药物敏感性信息,以指导临床治疗。
5.分子生物学项目:分子生物学项目包括基因检测、病毒核酸检测等指标。
例如,在临床上常见的乙型肝炎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核酸检测项目,在急性感染时,如果检测出阳性结果,应该立即向临床医生报告。
科危急值报告的范围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
一般来说,急性、危及生命或病情恶化的情况下需要提供科危急值报告。
例如,重度贫血、高血糖昏迷、严重肝功能损害等都需要及时向临床医生报告。
科危急值报告的编制应该遵循一定的流程和标准。
医院和检验科应该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临床需要制订相应的报告标准,并确保科危急值报告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以便医生能够迅速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此外,科危急值报告应该有明确的报告方式和渠道,确保报告能够直接送达到负责患者的临床医生手中。
总之,科危急值报告的项目和范围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医院和检验科应该建立相应的标准和流程,并确保报告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以提供给临床医生及时有效的治疗指导。
检验科危急值报告范围
检验科“危急值”报告流程:四、“危急值”报告程序和登记制度(一)门诊、急诊病人“危急值”报告程序医技科室工作人员发现门诊、急诊患者检查(验)出现“危急值”情况,应及时通知门诊、急诊医生,由门诊、急诊医生及时通知病人或家属取报告并及时就诊。
一时无法通知病人时,应及时向门诊部、医务科报告,值班期间应向总值班报告。
必要时门诊部应帮助寻找该病人,并负责跟踪落实,做好相应记录。
门诊、急诊医生须将诊治措施记录在门诊病历中。
(二)住院病人“危急值”报告程序1、医技科室发现“危急值”情况时,在确认检查(验)过程中各个环节无异常后,将检查(验)结果发出,立即电话通知病区医护人员,并在《“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中完整记录各项内容。
2、临床医生和护士在接到“危急值”报告电话后,应立即派人取回报告,并及时将报告交管床医生或值班医生。
必要时立即报告上级医生或科主任,结合临床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接电人员认真做好《“危急值”报告登记本》记录工作,并负责跟踪落实。
3、管床医生需在接到“危急值”报告后将所采取的相应诊治措施及时记录在病程记录中。
(三)体检中心“危急值”报告制度医技科室发现“危急值”情况时,立即电话报告体检中心相关人员或主任。
体检中心接到“危急值”报告后,复述确认后,立即通知病人速来医院接受紧急诊治,并帮助病人联系相关医生,给予该病人必要的诊治措施。
体检中心负责跟踪落实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五、登记制度“危急值”报告与接收须遵循“谁报告、谁接收、谁记录”的原则。
各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应分别建立检查(验)“危急值报告登记本”,对“危急值”的相关信息和处理做好详细登记。
六、督查制度(一)临床、医技科室要认真组织学习“危急值”报告制度,从而掌握“危急值”报告项目与“危急值”范围和报告程序。
各科室要有专人负责本科室“危急值”报告制度实施情况的督察,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二)本制度自文件下发之日起,“危急值”报告制度的落实执行情况,将纳入科室医疗质量考核内容。
检验科项目危急值及临床意义
检验科项目危急值及临床意义检验科项目危急值是指一些特定检验指标的结果超出了正常范围,且对患者的健康状况造成严重威胁的情况。
这些危急值的出现需要及时采取紧急措施,以避免患者出现不可逆的损伤甚至危及生命。
临床意义是指回顾患者的病史和症状,结合检验结果,对患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1.血液学项目:-血红蛋白浓度:危急值<7.0g/dL,在意识模糊、心动过速、肢体无力等症状下提示严重贫血,可能需要输血治疗。
-血小板计数:危急值<10×10⁹/L或>1000×10⁹/L,低于10×10⁹/L提示严重的血小板减少症,可能导致出血,而高于1000×10⁹/L提示严重的血小板增多症,可能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2.生化学项目:- 血糖:危急值<2.0 mmol/L或>22.2 mmol/L,在低血糖时可能出现抽搐、昏迷等症状,而高血糖可能提示糖尿病或其他急性并发症。
-肝功能标志物(ALT、AST、总胆红素):危急值可以提示肝脏受损或黄疸的程度。
-肾功能指标(肌酐、尿素氮):危急值的升高可能表明肾功能急性损伤,这对筛查急性肾衰竭、肾结石等疾病很重要。
3.微生物学项目:-血培养:可能检测到严重的细菌感染,如果结果为阳性,可能需要立即开始抗生素治疗。
-尿培养:可能检测到泌尿系统感染,对尿路感染的早期筛查很重要。
4.血气分析:-pH值:危急值<7.2,可能提示酸中毒或碱中毒的严重程度。
- 二氧化碳分压(pCO₂):危急值<20 mmHg,可能表明严重的呼吸性酸中毒。
危急值的确定需要参考临床指南、国际标准和本地实际情况,不同机构可能会有略微的差异。
检验科作为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病人的生命安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通过设定危急值并及时报告给医生,可以帮助医生迅速采取必要的紧急处理,提高病人的生存机会,为病人提供更好的医疗保障。
总结起来,检验科项目危急值及临床意义对于及时发现患者健康状况严重紊乱、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检验科危急值的正常参考值
检验危急值的正常参考值一、白细胞计数:参考值:(4~10)×109/L决定水平临床意义及措施:0.5×109/L低于此值,病人有高度易感染性,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性治疗及预防感染措施。
3×109/L低于此值为白细胞减少症,应再作其他试验,如白细胞分类计数、观察外周血涂片等,并应询问用药史。
11×109/L高于此值为白细胞增多,此时作白细胞分类计数有助于分析病因和分型,如果需要应查找感染源.30×109/L高于此值,提示可能为白血病,应进行白细胞分类,观察外周血涂片和进行骨髓检查。
二、血红蛋白(HGB):参考值:成年男性120~160g/L成年女性110~150g/L决定水平临床意义及措施:5g/L低于此值应予输血,但应考虑病人的临床状况,如对患充血性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则不应输血。
95g/L低于此值时,应确定贫血的原因,根据RBC的多项参数判断此属于何种类型,在作血涂片观察红细胞参数及计数网织红细胞是否下降的基础上,测定血清铁、B12和叶酸浓度,经治疗后观察Hb的变化。
男性180g/L 女性170g/L高于此值应作其他检查如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血清B12 和不饱和B12结合力、氧分压等综合评估,对有症状的病人应予以放血治疗。
230g/LHb超过此值时,无论是真性或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均必须立即施行放血治疗.三、血小板(PLT):参考值:(100~300)×109/L决定水平临床意义及措施:10×109/LPLT计数低于此值,可致自发性出血.若出血时间待于或长于15分钟,和(或)已有出血,则应立即给予增加血小板的治疗.50×109/L在病人有小的出血损伤或将行小手术时,若PLT低于此值,则应给予血小板浓缩物。
100×109/L在病人有大的出血性损伤或将行较大手术时,若PLT低于此值,则应给予血小板浓缩物 .600×109/L高于此值属病理状态,若无失血史及脾切除史,应仔细检查是否有恶性疾病的存在.1000×109/L高于此值常出现血栓,若此种血小板增多属于非一过性的,则应给予抗血小板药治疗。
检验科危急值报告内容及范围
检验科危急值报告内容及范围一、“危急值”的定义“危急值”(Critical Values)是指当这种检验、检查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临床医生需要及时得到检验、检查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就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机会。
二、“危急值”报告制度的目的1、“危急值”信息,可供临床医生对生命处于危险边缘状态的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避免病人意外发生,出现严重后果。
2、“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制定与实施,能有效增强医技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和责任心,提高医技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增强医技人员主动参与临床诊断的`服务意识,促进临床、医技科室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合作。
3、医技科室及时准确的检查、检验报告可为临床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及时的诊疗服务。
三、“危急值”报告程序和登记制度(一)患者“危急值”报告程序1、检验人员、审核人员一旦发现病人检验结果达到“危急值”,应立即向科主任报告,并检查标本质量,确认标本是否符合要求,该标本其他相关项目有无异常。
确认仪器、设备和检查过程是否正常,项目质控、定标、试剂是否正常,仪器传输是否有误,操作是否正确,查看当天其他已做标本该项目的总体情况有无异常。
在确认以上各环节无异常的情况下,立即复查检验项目,复查结果与第一次结果吻合无误后,立即电话通知临床科室人员,告知“危急值”结果。
及时签发正式检验报告,报告单上内容应符合规范,并注明“已复查”标识。
其他医技科室发现“危急值”情况时,诊断医师应确认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应立即电话通知临床科室,并以最快方式将检查报告单送到临床科室。
2、相关医护人员接到“危急值”报告电话后,详细、规范登记,并及时报告值班医生。
负责或值班医生接报告后,应立即结合临床情况迅速采取相应措施,需讨论、会诊者,及时通知上级医师、科主任甚至医务科。
(二)、登记制度“危急值”报告与接收遵循“谁报告,谁登记。
检验科危急值测定项目和范围
检验科危急值测定项目和范围
1. 引言
本文档旨在列举检验科危急值的测定项目和范围,为检验科从
业人员提供相关信息和指导。
2. 检验科危急值测定项目
检验科危急值测定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 血液学项目:如血红蛋白浓度、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等;
- 生化学项目:如血糖测定、肝功能指标测定、肾功能指标测
定等;
- 凝血学项目:如凝血酶原时间测定、国际标准化比值测定等;
- 免疫学项目:如白细胞分类计数、C反应蛋白测定等;
- 微生物学项目:如细菌培养鉴定、抗生素敏感性试验等;
3. 检验科危急值的范围
检验科危急值的范围主要包括以下情况:
- 项目值超过或低于正常参考范围的临界值;
- 项目值与患者病情密切相关,可能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的情况;
- 项目值与重要医疗决策密切相关的情况。
4. 注意事项
在测定和处理检验科危急值时,检验科从业人员应注意以下事项:
- 必须遵循相关的操作规范和标准流程;
- 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即时报告和传达危急值结果给临床医生或相关人员;
- 记录和归档危急值的处理过程和结果。
5. 结论
本文档列举了检验科危急值的测定项目和范围,为检验科从业人员提供了相关指导。
在处理检验科危急值时,请严格遵守规范和流程,确保对患者的及时且准确的处理和报告。
检验科危急值报告制度范本
一、目的为确保患者生命安全,提高医疗质量,及时、准确地报告危急值,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检验科所有检验项目,包括住院、门诊及急诊等。
三、危急值定义危急值是指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的某些重要检查结果的界限值。
当检查结果达到或超过危急值时,应立即报告临床科室。
四、危急值项目及范围1. 危急值项目:包括但不限于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糖、电解质、心肌酶、凝血功能等。
2. 危急值范围:根据临床工作需要,医院建立危急值项目表,制定危急限值。
并根据临床需要定期修改,删除或增加某些试验项目,以适合于本院病人群体的需要。
五、危急值报告流程1. 检验科工作人员在发现检验结果达到危急值时,应立即向本组专业主管(组长)报告。
2. 专业主管(组长)对检验结果进行审核和复核,确认无误后,立即电话通知病区护士。
3. 病区护士接到电话通知后,可派人到检验科取报告单,并及时将书面检验报告交床位医师或值班医师。
4. 通过LIS和HIS接口,检验科实时向病区护士和医生工作站发出屏闪或警示框,给出危急值内容(包括患者基本信息、检测项目、检测结果等)。
5. 临床科室接收到危急值信息后,应及时识别,并在半小时内做出相应处理,并在病程记录中详细分析、记录。
六、危急值记录1. 检验科建立《检验危急值结果登记本》,详细记录检验日期、患者姓名、病案号、科室床号、检验项目、检验结果、复查结果、临床联系人、联系电话、联系时间(具体到分钟)、报告人等项目。
2. 临床科室接到危急值报告时,应立即通知临床医师并做好登记、签字等。
七、危急值异议处理1. 临床医师对危急值结果存有异议时,应主动联系相应检查部门进行重新检查。
2. 检查部门接到异议后,应及时进行复查,并在规定时间内反馈结果。
八、危急值沟通与培训1. 检验科应积极与相关临床科室进行沟通,确定危急值项目以及范围,并记录相关资料。
2. 定期对检验科工作人员进行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的培训,提高危急值报告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检验科危急值范围及正常值
检验科危急值范围及正常值危急值范围和正常值是根据不同检验项目的临床意义和实践经验来确定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检验项目的危急值范围和正常值的示例:1. 血常规指标:- 血红蛋白(Hb):正常值范围:男性130-180g/L,女性120-160g/L危急值范围:Hb<70g/L 或>200g/L- 血小板计数(PLT):正常值范围:150-400×10^9/L危急值范围:PLT<20×10^9/L 或>1000×10^9/L2. 生化指标:- 血糖(Glu):正常值范围:3.9-6.1 mmol/L(空腹)危急值范围:Glu<2.2 mmol/L 或>22.2 mmol/L- 肌酐(Cr):正常值范围:女性44-80 μmol/L,男性62-115 μmol/L危急值范围:Cr>500 μmol/L- 肝功能指标:正常值范围: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LT)男性10-40 U/L,女性7-35 U/L 天门冬氨酸酶(AST)男性15-40 U/L,女性15-35 U/L危急值范围:ALT 或AST >5倍正常上限3. 血气分析指标:- pH值:正常值范围:7.35-7.45危急值范围:pH<7.2 或>7.6- 二氧化碳分压(PCO2):正常值范围:35-45 mmHg危急值范围:PCO2<20 mmHg 或>80 mmHg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医疗机构和实验室可能会有略微的差异,因此具体数值还需参考当地的临床实践指南和标准。
此外,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其他检验结果综合评估结果的临床意义。
危急值
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一、临床危急值项目和报告范围(一)检验科危急值项目和报告范围1.血清K+、Na+、Cl-、Ca2+:K+浓度低于3.00mmol/L或高于6.00mmol/L;Na+浓度低于125mmol/L或高于155mmol/L;Cl-浓度低于85mmol/L或高于120mmol/L;Ca2+浓度低于1.50mmol/L或高于3.50mmol/L;2.血糖浓度低于2.50mmol/L或高于30.0mmol/L;3.白细胞低于2.50×109/L或高于30.0×109/L mmol/L;4.血小板计数低于20×109/L;5.血红蛋白低于30g/L或高于200g/L;红细胞压积低于0.15或高于0.60;6.血气分析:PH低于7.25或高于7.55;PCO2低于25mmol/L或高于80mmol/L;血氧饱和度低于0.75;7.APTT≥70秒或INR≥4.00;8.尿素≥20mmol/L;9.肌肝≥530 umol/L;10.血淀粉酶≥300U/L;11.尿淀粉酶≥1200U/L;12.新生儿胆红素≥340umol/L;13.cTnI≥0.5mg/L;14.CK-MB≥200U/L;15.NT-BNP≥750pg/mL;16.其他如抗HCV抗体、抗HIV抗体、TP/RPR等传染病标志,要求必须做准,并出现阳性结果应立即报告临床,必要时通知临床重新采集,以备复查;17.快速冰冻切片诊断病理结果与临床预期不符合;18.疑难配血;19.多重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特殊感染情况。
(二)放射科危急值项目和报告范围1.中枢神经系统:①严重的脑出血、脑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急性期;②严重的硬膜下/外血肿急性期;③脑疝、急性脑积水;④颅脑CT或MRI扫描诊断为颅内急性大面积脑梗死(范围达到一个脑叶或全脑干范围或以上);⑤脑出血或脑梗塞复查CT或MRI,出血或梗塞程度加重,与近期片对比超过15%以上。
危急值范围及目录
临床“危急值”项目内容目录一、检验科“危急值”目录1.中枢神经系统:(1)严重的颅内血肿、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急性期;(2)硬膜下/外血肿急性期;(3)脑疝,急性脑积水;(4)颅脑CT诊断为颅内急性大面积脑梗死;(5)脑出血或脑梗死复查CT,出血或梗死加重,与近期片对比超过15%以上;(6)耳源性脑脓肿。
2.脊柱、脊髓疾病:脊柱骨折;脊柱长轴成角畸形,椎体粉碎性骨折压迫硬膜囊,脊髓重度损伤;多发肋骨骨折伴肺挫裂伤及或液气胸;骨盆环骨折。
3.呼吸系统:(1)气管、支气管异物;(2)液气胸,尤其是张力性气胸;(3)肺栓塞,肺梗死。
4.循环系统:(1)心包填塞、纵隔摆动;(2)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5.消化系统:(1)食道异物;(2)消化道穿孔、急性肠梗阻(包括肠套叠);(3)急性胆道梗阻;(4)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5)肝、胰、脾、肾等腹腔脏器出血。
6.颌面部五官急症:(1)眼眶内异物;(2)眼眶及内容物骨折、破裂;(3)颌面部、颅底骨折。
三、超声科“危急值”目录1.急诊外伤见腹腔积液,疑似肝脏、脾脏或肾脏等内脏器官破裂出血的危重病人;2.考虑急性胆囊炎穿孔的患者;3.考虑急性坏死性胰腺炎;4.异位妊娠破裂并腹腔内出血,瘢痕处妊娠;5.妊娠晚期胎盘早剥,前置胎盘并出血,胎盘植入;6.妊娠晚期出现羊水过少(最大深度<2cm/或羊水指数<5cm),合并胎儿心率过快(>160次/min)或过慢(<120次/min);7.肥厚性心脏病,全心扩大合并急性心衰;8.大量心包积液,前壁前厚度大于等于3cm,合并心包填塞;9.四肢深动脉、深静脉急性栓塞;10.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11.重度肺动脉高压;12.重度主动脉瓣狭窄;13.主动脉瓣大量返流。
四、心电图室“危急值”目录1.心脏停搏;2.急性心肌缺血(不适宜平板);3.急性心肌损伤;4.急性心肌梗死;5.致命性心率失常:(1)心室扑动、颤动 (2)室性心动过速(3)多源性、ront型室性早搏(4)频发室性早搏并Q-T间期延长(5)预激伴快速心房颤动(6)心室率大于180次/分的心动过速(7)二度Ⅱ型及高度、三度房室传导阻滞(8)心室率小于45次/分的心动过缓(9)大于2秒的心室停搏(10)低钾U波增高,高钾(11)双束支及以上多束支阻滞(12)早期复极综合症,Brugada综合症并短QT间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检验科“危急值”报告流程:
四、“危急值”报告程序和登记制度
(一)门诊、急诊病人“危急值”报告程序
医技科室工作人员发现门诊、急诊患者检查(验)出现“危急值”情况,应及时通知门诊、急诊医生,由门诊、急诊医生及时通知病人或家属取报告并及时就诊。
一时无法通知病人时,应及时向门诊部、医务科报告,值班期间应向总值班报告。
必要时门诊部应帮助寻找该病人,并负责跟踪落实,做好相应记录。
门诊、急诊医生须将诊治措施记录在门诊病历中。
(二)住院病人“危急值”报告程序
1、医技科室发现“危急值”情况时,在确认检查(验)过程中各个环节无异常后,将检查(验)结果发出,立即电话通知病区医护人员,并在《“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中完整记录各项内容。
2、临床医生和护士在接到“危急值”报告电话后,应立即派人取回报告,并及时将报告交管床医生或值班医生。
必要时立即报告上级医生或科主任,结合临床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接电人员认真做好《“危急值”报告登记本》记录工作,并负责跟踪落实。
3、管床医生需在接到“危急值”报告后将所采取的相应诊治措施及时记录在病程记录中。
(三)体检中心“危急值”报告制度
医技科室发现“危急值”情况时,立即电话报告体检中心相关人员或主任。
体检中心接到“危急值”报告后,复述确认后,立即通知病人速来医院接受紧急诊治,并帮助病人联系相关医生,给予该病人必要的诊治措施。
体检中心负责跟踪落实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五、登记制度
“危急值”报告与接收须遵循“谁报告、谁接收、谁记录”的原则。
各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应分别建
立检查(验)“危急值报告登记本”,对“危急值”的相关信息和处理做好详细登记。
六、督查制度
(一)临床、医技科室要认真组织学习“危急值”报告制度,从而掌握“危急值”报告项目与“危急值”范围和报告程序。
各科室要有专人负责本科室“危急值”报告制度实施情况的督察,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二)本制度自文件下发之日起,“危急值”报告制度的落实执行情况,将纳入科室医疗质量考核内容。
医务科、护理部等职能部门将不定期对各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危急值”制度的执行情况特别对急诊科、重症监护病房、手术室等危重病人集中科室进行监查。
对违反上述规定的科室和医护人员将按严重违反医疗操作规程的有关规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