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年代

合集下载

普通地质学—地质年代

普通地质学—地质年代

第六章地质年代地质年代:指地球上各种地质事件发生的时代。

地质年代两层含义:1.相对年代:地质体形成或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

2.绝对年代:地质体形成或事件发生距今的年龄。

由于主要是运用同位素技术,所以又称为同位素地质年龄。

相对年代和绝对年代两者结合,才构成对地质事件及地球、地壳演变时代的完整认识。

第一节相对年代的确定一、地层层序律沉积岩的原始沉积总是一层一层叠置起来的,其原始产状一般是水平的或近于水平的,并且总是先形成的老地层在下面,后形成的新地层盖在上面,这种正常的地层叠置关系称为地层层序律(叠置原理)。

地层:地质历史上某一时代形成的层状岩石。

在岩层未受变动或变动不强烈地区,地层层序律是完全可以使用的。

当岩层受到强烈变动,如发生倒转、错动等现象时,就不能简单使用。

二、生物层序律生物层序律(化石层序律):不同时代的地层中具有不同的古生物化石组合,相同时代的地层中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古生物化石组合;古生物化石组合的形态、结构愈简单,则地层的时代愈老,反之则愈新。

其实就是进化论原理的具体运用,即生物演化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生物种属由少到多,而且这种演化和发展是不可逆的。

因而,各地质时期所具有的生物种属、类别是不相同的。

时代越老,所具有的生物类别越少,生物越低级,构造越简单;时代越新,所具有的生物类别越多,生物越高级,构造越复杂。

三、切割律或穿插关系地壳运动和岩浆活动的结果,使不同时代的岩层、岩体和构造出现彼此切割穿插关系,利用这些关系也可以确定岩层、岩体和构造的形成先后的顺序。

切割律(穿插关系):较新的地质体总是切割或穿插较老的地质体,或者说切割者新、被切割者老。

第二节同位素年龄的测定(绝对地质年代的确定)自然界的矿物和岩石一经形成,其中所含有的放射性同位素就开始以恒定的速度蜕变,这就像天然的时钟一样记录着它们自身形成的年龄。

当知道了某一放射元素的蜕变速度后,就可根据这种矿物晶体中所剩下的该放射性元素(母体同位素)的总量(N)和蜕变产物(子体同位素)的总量(D)的比例计算出来。

2.3 地质年代及其特征

2.3 地质年代及其特征
Leabharlann 工程地质学工程地质学
工程地质学
3.岩性对比法 以岩石的组成、结构、构造等岩性方面的特 点为对比的基础。认为在一定区域内同一时期 形成的岩层,其岩性特点基本上是一致的或近 似的。 该方法也只能适用于一定的地区。
工程地质学
4.古生物化石方法 生物的演化规律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 杂。因此,在不同地质年代沉积的岩层中,会 含有不同特征的古生物化石。含有相同化石的 岩层,无论相距多远,都是在同一地质年代中 形成的。所以,只要确定出岩层中所含标准化 石的地质年代,那么这些岩层的地质年代,自 然也就跟着确定了。
•土壤
凡第四纪松散物质沉积成土后,再在一个相当长的稳定环境 中经受生物化学及物理化学的成壤作用所形成的土体,统称为 土壤。
工程地质学
•土体
未经受成壤作用的松散物质经受压密固结作用,逐渐形成具 有一定强度和稳定性的土体,这就是工程地质学中所说的土体, 是人类活动和工程建设研究的对象。 根据地质成因类型划分,可将第四纪沉积物的土体分为:残 积土、坡积土、洪积土、冲积土、湖积土、海积土、风积土及 冰积土等。
工程地质学
§2.3 地质年代及其特征
主要内容: 地质年代 地质年代的确定方法 地层单位 第四纪地质特征
工程地质学
2.3.1 地质年代
地质年代定义 在整个地球历史中可分为若干发展阶段,地球发展的时间 段落称为地质年代。 地质年代应用 了解一个地区的地质构造,岩层的相互关系,以及阅读地 质资料或地质图。 地质年代的分类 绝对地质年代:说明地层形成的确切时间,不说明过程。 相对地质年代:说明地层形成的先后顺序,相对新老关系, 从而说明地壳发展的历史过程。地质工作中,一般以应用相 对地质年代为主。
工程地质学

地质年代

地质年代

地质年代单位
年代地层单位
宙…………………………宇 代…………………………界 纪…………………………)
★38亿年前,海洋中开始有了生命的活动。从出 现最原始的原核细胞生物-蓝绿藻。 ★ 32-29亿年前能起光合作用的藻类开始繁殖, 后者能消耗二氧化碳,产生出氧气。 ★大约到27亿年前,游离氧在海洋中出现。绿色 植物的大量繁殖,更加快了大气和海洋环境的变 化,使其有利于高等喜氧生物的发展。
第二节 同位素年龄测定
1.具有不同原子量(中子数不同、质子数相同)的 同种元素的变种称为同位素。有的同位素其原子 核不稳定,会自动放射出能量,即具放射性,称为 放射性同位素。如238U,235U, 234U,232Th,87Rb, 40K等。经过放射性衰变(放出 a粒子,β粒子,r射 线)变成稳定同位素。 放射性同位素都具有固定的蜕变速度。某一放射 性元素蜕变到它原来数量的一半所需的时间称为 半衰期。它是一个常数。如 238U- >206Pb半衰期为 4.49×109年,234Th的半衰期为24.1天。
岩石地层单位可分为群、组、段等不同级别: 群(group)-是岩石地层的最大单位。包括厚度 大、成分不尽相同的但总体外貌一致的一套地 层。如青龙群、黄马青群等。 组(formation)-是岩石地层的基本单位。它由 一种岩石组成,也可以由两种或多种的岩石互层 组成。如栖霞组、龙潭组等。 段(member)-是组内次一级的岩石地层单位。 代表组内岩性相当均一的一段地层。如栖霞组中 的梁山段、臭灰岩段。
“宙”:是最大一级的地质年代单位,它往往反 映了全球性的无机界与生物界的重大演化阶段, 整个地质历史从老到新被分为冥古宙、太古宙、 元古宙和显生宙4个宙,每个宙的演化时间均在5 亿年以上。 “代”:是仅次于“宙”的地质年代单位,往 往反映了全球性的无机界与生物界的明显演化阶 段。每个代的演化时间均在5000万年以上。 “纪”:是次于“代”的地质年代单位,它往 往反映了全球性的生物界的明显变化及区域性的 无机界演化阶段。每个纪的演化时间在200 万年以 上。

地质年代

地质年代
青白口纪Qb1000多细胞动物高级藻类出现
中元古代
蓟县纪JX1400真核动物出现(绿藻)
长城纪Ch1800古元古代吕梁运动
滹沱纪Ht2300五台运动 五台纪Wt2500阜平运动
太古代
新太古代Ar32800(阜平运动结束,五台运动开始)原核生物出现(菌类及蓝藻)
中太古代Ar23200(迁西运动结束,阜平运动开始)
二叠纪P290兽行型类裸子植物出现
石炭纪C362单孔类种子蕨科达类出现
泥盆纪D410总鳍鱼类节蕨石松真蕨植物出现(海西)华力西构造阶段
早古生代
志留纪S439裸蕨植物出现
奥陶纪O510无颌类出现
寒武纪∈570硬壳动物出现加里东构造阶段
元古代
新元古代
震旦纪Z680不具硬壳动物出现
南华纪Nh800晋宁运动
地质年代 地质,即地壳的成分和结构。根据生物的发展和地层形成的顺序,按地壳的发展历史划分的若干自然阶段,叫做地质年代。“宙”、“代”、“纪”、“世”分指地质年代分期的第一级、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地质年代分期的第一级是宙,分为隐生宙(现已该称太古宙和元古宙)和显生宙。
太古宇 地层系统分类的第一个宇。太古宙时期所形成的地层系统。旧称太古界,原属隐生宇(隐生宇现已不使用,改称太古宇和元古宇)。(太古宙)地质年代分期的第一个宙。约开始于40亿年前,结束于25亿年前。在这个时期里,地球表面很不稳定,地壳变化很剧烈,形成最古的陆地基础,岩石主要是片麻岩,成分很复杂,沉积岩中没有生物化石。晚期有菌类和低等藻类存在,但因经过多次地壳变动和岩浆活动,可靠的化石记录不多。旧称太古代,原属隐生宙(隐生宙现已不使用,改称太古宙和元古宙)。
中生代 显生宙的第二个代。分为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约开始于2.5亿年前,结束于6500万年前。这时期的主要动物是爬行动物,恐龙繁盛,哺乳类和鸟类开始出现。无脊椎动物主要是菊石类和箭石类。植物主要是银杏、苏铁和松柏。(三叠系)中生界的第一个系。三叠纪时期形成的地层系统。(三叠纪)中生代的第一个纪,约开始于2.5亿年前,结束于2.05亿年前。在这个时期里,地质构造变化比较小,岩石多为砂岩、石灰岩等。因本纪的地层最初在德国划分时分上、中、下三部分,故名。动物多为头足类、甲壳类、鱼类、两栖类、爬行动物。植物主要是苏铁、松柏、银杏、木贼和蕨类。(侏罗系)中生界的第二个系。侏罗纪时期形成的地层系统。(侏罗纪)中生代的第二个纪,约开始于2.05亿年前,结束于1.35亿年前。在这个时期里,有造山运动和剧烈的火山活动。由法国、瑞士边境的侏罗山而得名。爬行动物非常发达,出现了巨大的恐龙、空中飞龙和始祖鸟,植物中苏铁、银杏最繁盛。(白垩系)中生界的第三个系。白垩纪时期形成的地层系统。(白垩纪)中生代的第三个纪,约开始于1.35亿年前,结束于6500万年前。因欧洲西部本纪的地层主要为白垩岩而得名。这个时期里,造山运动非常剧烈,我国许多山脉都在这时形成。动物中以恐龙为最盛,但在末期逐渐灭绝。鱼类和鸟类很发达,哺乳动物开始出现。被子植物出现。植物中显花植物很繁盛,也出现了热带植物和阔叶树。(新生界)显生宇的第三个界。新生代时期形成的地层系统。分为古近系(下第三系)、新近系(上第三系)和第四系。

地 质 年 代

地 质 年 代
接受沉积、褶皱上升、沉积间断、遭受剥蚀 斗再次下降、再沉积。
1 水平沉积 3 风化剥蚀 Nhomakorabea2 褶皱隆起
4 下沉再沉积
角度不整合
角 度 不 整 合 接 触
3.化石层序律 即利用地层中所含化石来确定地层的年代。
利用化石跨地区对比地层
4.地质体之间的切割律
(二) 绝对地质年代
常用放射性同位素及其衰变常数
工程地质与水文
地质年代 地质年代就是地质科学中用来说明地壳中各
种岩层形成时间和顺序的一种术语。即地球历 史的纪年和标定地球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亦 即地球历史阶段,叫地质年代。它包括两方面 的含义:一是指地质事件发生距今的实际年数, 称为绝对地质年代。二是指地质事件发生的先 后顺序,称为相对地质年代。
48.8
0.0142
绝对地质年代则是指地层形成和地质事件发生的 距今年龄。是根据测出岩石中某种放射性元素及 其蜕变产物的含量而计算出岩石的生成后距今的 实际年数。利用公式计算
测定绝对地质年龄计算公式
(三)地质年代表 一、 地质年代表 地质年代表是将地球上的各种地质事件,
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进行系统地时代编 排后列出的反映地质历史的时间表。19世 纪以来,人们根据生物地层学的方法,逐 步进行了地层的划分和对比工作,并按时 代早晚顺序进行编年、列表。1881年在意 大利召开的第二届国际地质学大会上曾经 通过了一个定性的地质年代表。
母同位素
子同位素
半衰期 (109a)
衰变常数 (10-10a-1)
铀(U238) 铅(Pb206) 4.4680
0.15513
铀(U235) 铅(Pb207) 0.7038
0.98485
钍(Th282) 铅(Pb208)

地质年代详细列表

地质年代详细列表

隐生宙是一个地质时代,从地球形成的45亿年前,到显生宙开始的5.4亿年前。

隐生宙分为元古代和太古代。

太古代是地质发展史中最古老的时期,始于迄今46亿年前(地球出现),结束于迄今24亿到38亿年前。

之所以如此模糊,一是因为有人把迄今38亿年前早期岩石还没有形成的时期单划分成冥古代;二是由于年代久远,太古代的保存下来的地质纪录非常破碎、零散。

地球的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命的形成都发生在这一重要而又漫长的时期。

大约38亿年前,地球形成最初的永久地壳,至35亿年前大气圈、海水开始形成。

太古代晚期出现原核生物。

迄今24亿年前细菌和蓝藻开始繁盛生命,出现“生命大爆炸”,元古代开始。

埃迪卡拉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跳转到:导航, 搜索埃迪卡拉纪,或称新远古纪III(Neoproterozoic),是隐生宙最后的一段时期。

一般指620-542百万年前。

学者曾用这个名字指不同阶段,但是2004年5月13日,国际地质学会(International Union of Geological Sciences,IUGS)宣定日期,这是这个组织在120年第一次加时期定义。

[编辑]名字来源这个期的开始与其他地质时代不同,不按照化石变化。

在这个时期的出现的软体生物很少留下化石。

埃迪卡拉纪是从一个有不同化学成份的岩石层开始。

这个岩石层13C非常少,说明当时全球性的冰河时期结束。

(参见《科学》杂志文章)。

埃迪卡拉的名字来自南澳大利亚得里亚的埃迪卡拉山。

1946年,Reg Sprigg曾在这里发现显生宙以前的化石。

研究这些化石的Martin Glaessner认为这是珊瑚和海虫的先驱。

以下几十年,南澳大利亚还找到很多的隐生宙化石,其他各大洲也找到一些。

这些化石一起叫做埃迪卡拉动物。

埃迪卡拉动物埃迪卡拉动物化石出土越多,反而越没有规律。

有几种化石比较象后来动物的先驱。

埃迪卡拉后期,有一些虫子爬行的痕迹,也找到一些小的硬壳动物。

可是大部分的埃迪卡拉动物是一些不能动的球,盘,叶状体,和以后的动物没有什么关系。

关于地质年代的知识

关于地质年代的知识

关于地质年代的知识1. 什么是地质年代地质年代是指地球历史上不同时期的划分,用于描述地球上不同地质事件的发生和演化过程。

地质年代是根据地层中化石的存在和地质事件的序列来确定的,通过对不同地质年代的地层进行研究,可以了解地球的历史和演化。

2. 地质年代的划分依据是什么地质年代的划分依据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化石和地层。

化石是地质学家用来确定地质年代的重要依据之一,化石是生物的遗骸或痕迹,它们存在于不同地层中并有不同的年代,根据不同化石的组合和演变,可以确定地质年代的划分。

地层则是指不同时期地壳中的岩石层序,根据岩石层序的特征和地质事件的发生顺序,可以确定地质年代的划分。

3. 地质年代的划分有哪些方法地质学家使用多种方法来划分地质年代,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放射性同位素年代测定法。

放射性同位素年代测定法利用了放射性同位素的特性,通过测量岩石或矿物中的放射性同位素的衰变速率来确定它们的年龄。

其他方法还包括地层对比法、古生物学方法和地球化学方法等。

4. 地质年代的划分有哪些主要的地质年代单位地质年代的划分从大到小依次为:代、纪、世、期和阶。

最大的单位是代,它表示地球历史上的重要阶段,如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等。

代下面是纪,纪又分为三个: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纪下面是世,世表示地质历史上的一个时期,如白垩纪、侏罗纪和三叠纪等。

世下面是期,期表示地质历史上更小的时间段,如早白垩世、中白垩世和晚白垩世等。

期再细分为阶,阶表示更具体的地质时期,如白垩纪的底部有下白垩统、中部有中白垩统和上部有上白垩统等。

5. 地质年代的划分有哪些重要的地质事件地质年代的划分主要基于地质事件的发生和演化过程。

重要的地质事件包括地壳的运动和变形、火山喷发和地震活动、气候的变化和大规模生物灭绝等。

地壳的运动和变形包括板块构造的形成和演化,火山喷发和地震活动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表现,气候的变化可以导致冰期和间冰期的交替,大规模生物灭绝则对生物进化和生态系统演变产生重要影响。

【地质学】地质年代

【地质学】地质年代

标准化石
地质历史中,演化快,延续时间短,特征显著, 数量多,分布广的生物化石。 如,三叶虫、笔石、腕足动物
菊石
三 叶 虫
§1.
相对年代的确定
相对年代的确定就是要判断一些地质事件 发生的先后关系。这些地质事件保留在地质 历史留下的物质纪录中。 可根据几个基本原则来判断 地层层序律 生物层序律
☞ 切割穿插定律
新生代(界) 第四纪(系) 新近纪(系) 古近纪(系) Q R
同位素年龄(百万年)
0 65
白垩纪(系) 中生代(界) 侏罗纪(系) 三迭纪(系) 显生宙 二叠纪(系) 石炭纪(系) 泥盆纪(系) 志留纪(系) 奥陶纪(系) 寒武纪(系) 震旦纪(系)
K
J
T 248
古生代(界)
P C D S O C
隐生宙
250 Ma
生 态 环 境
150
Ma
生 态 环 境
0.5 Ma
生 态 环 境
生物地层学
不同地区的地层对比
生物化石使不同地区的岩层划分与对比 成为可能
不同地区的地层对比
地层层序律和生物层序律为不同地 区的岩层划分与对比提供了依据。
不同地区的地层对比
对用于地层划分与对比的生物 化石要求有一定的条件:
对于侵入体之间或侵入体与围岩之间的相 对年代(顺序)的确定,可使用切割定律。
切割穿插定律 ——
侵入者年代新,被侵入者年代老, 切割者年代新,被切割者年代老。
6
1 4 5 3
2

2(3)
时代老


时代新

岩 石 的 切 割 与 穿 插 关 系
岩体与沉积岩的穿插关系
晚于被切割的地层的时代

科普知识探索地球的地质年代

科普知识探索地球的地质年代

科普知识探索地球的地质年代地球的地质年代是指地球形成以来不同地质事件的发生和变化所标示的时间段。

通过对地质年代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地球的演化历程,探索地球上各个时期的生态环境和生命演化情况。

本文将介绍地球的地质年代,并探索其中的科普知识。

一、前寒武纪(Precambrian)前寒武纪是地球历史上最久远的一个地质年代,大约开始于地球形成后的40亿年,一直延续到距今约5.41亿年前。

这个时期的地球表面没有得到记录,因此我们对于该时期的了解相对有限。

然而,科学家通过对岩石、矿物和标本的研究,推测出地球形成时的环境条件以及早期生命的出现。

二、寒武纪(Cambrian)寒武纪始于距今约5.41亿年前,结束于大约距今约4.85亿年前。

这个时期见证了生命在地球上的快速发展和多样化。

寒武纪是生物化石最为丰富的地质时期之一,过去的地球有了蓬勃的海洋生物群落,包括各种化石如三叶虫等。

三、奥陶纪(Ordovician)奥陶纪始于距今约4.85亿年前,结束于约距今约4.43亿年前。

这个年代是早期生物多样性的高峰时期,海洋生物进一步演化出多样化的类群。

奥陶纪还见证了地球表面的大规模冰川运动,形成了全球范围的冰期。

四、志留纪(Silurian)志留纪始于距今约4.43亿年前,结束于约距今约4.19亿年前。

在这个时期,陆地上的生物开始崛起,首次出现了植物和陆栖无脊椎动物。

海洋生物也进一步发展,遗留下了丰富的化石记录。

五、泥盆纪(Devonian)泥盆纪始于距今约4.19亿年前,结束于约距今约3.59亿年前。

这个时期是陆生植物的迅速发展时期,陆地上开始出现了树木和森林。

泥盆纪还见证了鱼类的进化,并出现了首批四足动物。

六、石炭纪(Carboniferous)石炭纪始于距今约3.59亿年前,结束于约距今约2.84亿年前。

这个时期有着广阔的煤炭资源形成,并形成了丰富的植物和昆虫化石。

同时,由于植物吸收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导致地球的气候条件逐渐改变。

地球地质年代简表

地球地质年代简表

地球地质年代简表地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约46亿年前的地质时代,而地质年代是对地球历史进行划分和分类的一种方式。

通过研究不同地质年代中的岩石、化石和地层等信息,科学家们能够了解地球演化的过程和变化。

本文将为您介绍地球的主要地质年代,并简要描述每个年代的特点。

元古宙(46亿-25亿年前)元古宙是地球历史上最早的一个时期,持续了大约21亿年。

在这个时期,大陆的形成和演化非常缓慢,大部分时间都是以海洋为主导。

早期元古宙(46亿-38亿年前)出现了最早的原核生物,这些微生物对氧气并不敏感。

随着时间的推移,晚期元古宙(38亿-25亿年前)逐渐出现了一些复杂多细胞生物。

显生宙(25亿-0.54亿年前)显生宙是地球历史上最长的一个时期,持续了约19.6亿年。

在这个时期内,出现了许多重要事件和进化突破。

早期显生宙(25亿-5.4亿年前)发生了重要的大陆漂移事件,形成了现代大陆的雏形。

同时,也出现了最早的真核生物和复杂多细胞生物。

中期显生宙(5.4亿-2.6万年前)是地球历史上最重要的时期之一。

在这个时期,出现了多种多样的植物和动物,如恐龙、哺乳动物等。

此外,也出现了第一个鸟类和花朵。

晚期显生宙(2.6万年前-至今)是人类演化的时期。

人类祖先从非洲开始迁徙,并逐渐扩散到全球各地。

在这个时期内,地球经历了冰河时代、气候变化等重要事件。

其他地质年代除了元古宙和显生宙之外,还有一些其他重要的地质年代:•古生代(5.4亿-2.5亿年前):古生代是显生宙中最早的一个阶段,包括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和二叠纪等时期。

在这个时期内,出现了许多早期动植物和无脊椎动物。

•中生代(2.5亿-6.6万年前):中生代是显生宙的一个重要阶段,包括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等时期。

在这个时期内,恐龙繁盛,并最终灭绝。

同时,也出现了第一批哺乳动物和鸟类。

•新生代(6600万年前-至今):新生代是地球历史上最近的一个阶段,包括第三纪和第四纪等时期。

在这个时期内,哺乳动物逐渐占据了地球的主导地位,并且出现了人类。

地质年代详解

地质年代详解

地质年代表(单位:百万年)地质年代表第一节地质年代研究地球及地壳的发展演化历史是地质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长达46亿年的漫长地质历史中,地球上经历了一系列的地质事件,如生物的大规模兴盛与灭绝、强烈的构造运动、岩浆活动、海陆变迁等。

地球的发展演变历史正是由这些地质事件所构成的。

所以,要研究地球或地壳的历史,其中最重要、最基础地质年代(geologic time)就是指地球上各种地质事件发生的时代。

它包含两方面含义:其一是指各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称为相对地质年代;其二是指各地质事件发生的距今年龄,由于主要是运用同位素技术,称为同位素地质年龄。

这两方面结合,才构成对地质事件及地球、地壳演变时代的完整认识,地质年代表正是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一、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岩石是地质历史演化的产物,也是地质历史的记录者,无论是生物演变历史、构造运动历史、古地理变迁历史等都会在岩石中打下自己的烙印。

因此,研究地质年代必须研究岩石中所包含的年代信息。

确定岩石的相对地质年代的方法通常是依靠下述三条准则。

(一)地层层序律地质历史上某一时代形成的层状岩石称为地层(stratum)。

它主要包括沉积岩、火山岩以及由它们经受一定变质的浅变质岩。

这种层状岩石最初一般是以逐层堆积或沉积的方式形成的,所以,地层形成时的原始产状一般是水平的或近于水平的,并且总是先形成的老地层在下面,后形成的新地层盖在上面,这种正常的地层叠置关系称为地层层序律。

它是确定同一地区地层相对地质年代的基本方法。

当地层因构造运动发生倾斜但未倒转时,地层层序律仍然适用,这时倾斜面以上的地层新,倾斜面以下的地层老。

当地层经剧烈的构造运动,层序发生倒转时,上下关系则正好颠倒。

(二)化石层序律地层层序律只能确定同一地区相互叠置在一起的地层的新老关系,要对比不同地区的地层之间的新老关系时就显得无能为力了,这时,地质学上常常利用保存在地层中的生物化石来确定。

地质历史上的生物称为古生物,化石(fossil)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遗体和遗迹,它们一般被钙质、硅质等充填或交代(石化)。

工程地质-地质年代

工程地质-地质年代
绝对地质年代是以绝对的天文单位“年” 来表达地质事件的方法,20世纪40年代,放 射性同位素衰裂变定年技术的应用,为测定 矿物、岩石的绝对地质年龄提供了精确的方 法,从而开创了绝对地质年代的研究。通过 岩石样品中所含放射性元素来测定的,可以 用来确定地质事件发生、延续和结束的时间。
测定绝对地质年龄计算公式
a、侵入接触 如岩浆侵入于沉积岩层之中,并使
围岩发生变质,则该岩浆岩侵入体的形成年代晚于 沉积岩层的地质年代。
b、沉积接触 如岩浆岩侵入体形成之后,经过
长期隆起被风化剥蚀,后来在侵蚀面之上又有新的 沉积,且侵蚀面之上的沉积岩层无变质现象,则该 岩浆岩侵入体的形成年代早于其上覆沉积岩层的地 质年代。
地质年代
一、地质年代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二、 地质年代表
一、 地质年代的概念及其表示
地质年代是指地球上地层形成及各种 地质事件发生的时代,它可以用相对的和 绝对的地质年代来表示。 绝对地质年代是指地层形成和地质事件发 生的距今年龄。 相对地质年代是指地层形成和地质事件发 生的先后顺序。
(一) 绝对地质年代
寒武纪是古生代的第一个纪,进入寒武
纪后,地球上出现了广泛的海侵,为海洋生物 的生长创造了条件。寒武纪最显著的特点,就 是具有硬壳的不同门类的无脊椎动物飞速涌现 (即生物大爆炸)。寒武纪海相页岩和石灰岩 地层中产有丰富的三叶虫化石,其化石数量约 占当时化石总量的60%,所以寒武纪也称三叶 虫时代。
三 叶 虫
生物演化是 不可逆的
中生代 菊石化石
复原图
化石。
中生代植物化石
精美的中生代鱼化石
不同时代的地层中具有不同的古生物 化石组合,相同时代的地层中具有相同或 相似的古生物化石组合,古生物化石组合 的形态、结构越简单,地层的时代就越老, 反之古生物化石组合的形态、结构越复杂, 地层的时代就越新。这一规律称为化石层 序法或生物群层序法。

地质年代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地质年代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前寒武纪已知最老的动物化石为埃迪卡拉动物 群,最老的植物化石为同圆藻。
第33页,共79页。
2.3 地质年代
前寒武纪泥岩中
最老的动物化石
埃迪卡拉动物群
第34页,共79页。
2.3 地质年代
最老的 植物化石同圆藻
前寒武纪 迭层石灰 岩中的层 状藻类体
第35页,共79页。
2.3 地质年代
寒武纪是古生代的第一个纪,进入寒武纪后,
起被风化剥蚀,后来在侵蚀面之上又有新的沉积,且 侵蚀面之上的沉积岩层无变质现象,则该岩浆岩侵入 体的形成年代早于其上覆沉积岩层的地质年代。
c、穿插构造 如岩浆岩侵入体相互穿插、切割,则 被穿插、切割的岩体的形成时代老,穿插、切割者的 形成时代新。
第23页,共79页。
2.3 地质年代
第24页,共79页。
2.3 地质年代
水平岩层
第6页,共79页。
2.3 地质年代
倾 斜 岩 层
第7页,共79页。
2.3 地质年代
直 立 近 直 立 岩 层
第8页,共79页。
2.3 地质年代
倒 转 褶 皱
第9页,共79页。
2.3 地质年代
② 化石层序律
在地史中,生物演化的总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 级到高级,以往出现过的生物类型,在以后的演化过程中 决不会重复出现,即生物演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是不可 逆的。
纪向下再划分出第四级地质年代单位 (世),大部分纪都三分,如寒武纪分为早 寒武世、中寒武世、晚寒武世,侏罗纪分为 早侏罗世、中侏罗世、晚侏罗世等;少数纪 二分,如白垩纪分为早白垩世、晚白垩世等。
第30页,共79页。
2.3 地质年代
对应于特定地质年代的时间段落中形成的地层, 称为时间地层单位。

地质年代的概念

地质年代的概念

地质年代的概念地质年代的概念地质年代是指地球历史上不同的时期,每个时期都有其特定的地质事件和生物演化。

了解地质年代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球的演化历程,同时也对研究自然资源、环境变化等具有重要意义。

一、什么是地质年代?地质年代是指地球历史上不同的时期,每个时期都有其特定的地质事件和生物演化。

它是一个时间单位,用来描述地球历史上不同阶段的演化过程。

根据不同的标准和分类方法,可以将地质年代分为不同层次和阶段。

二、如何划分地质年代?划分地质年代主要依据两种方法:绝对时间法和相对时间法。

1.绝对时间法绝对时间法是通过测定岩石中放射性元素的衰变速率来确定其形成时间。

这种方法可以精确到数百万年甚至数千万年级别,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中。

2.相对时间法相对时间法则是通过比较岩层中各种化石出现和消失的先后顺序来确定各个地质年代的相对顺序。

这种方法主要应用于地层学和古生物学领域。

三、地质年代的分类地质年代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最常用的是国际年代表(Geologic Time Scale,GTS)。

GTS将地球历史分为若干个时期和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地质事件和生物演化。

1.宙宙是最大的时间单位,指的是从宇宙大爆炸到现在这段时间。

根据不同标准的计算,它大约为138亿年至150亿年。

2.纪纪是指地球历史上较长时间段的划分,通常包括了几个千万年或者上亿年。

目前公认的纪有四个: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3.世世是指一个纪中较小时间段的划分,通常包括了几百万至一千万年。

目前公认的世有十一个:始祖世、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和第三系。

4.期期是指一个世中较小时间段的划分,通常包括了几十万至一百万年。

目前公认的期有三十五个,其中最著名的是三叠纪的三个期:早三叠世、中三叠世和晚三叠世。

5.世界世界是指一个期中较小时间段的划分,通常包括了几十万年至几百万年。

目前公认的世界有数百个,其中最著名的是新生代第四系冰川时期的四个世界:格鲁吉亚、阿尔卑斯、威斯康星和伊利诺伊。

地球地质年代简表

地球地质年代简表

地球地质年代简表
以下是地球地质的主要年代及其特征的简表:
1. 前寒武纪(46亿年前-5.41亿年前):地球形成,没有化石
记录,主要依靠地球化学和地质学证据。

2. 寒武纪(5.41亿年前-4.85亿年前):生物多样性迅速增加,最早的多细胞生物出现,如三叶虫。

3. 奥陶纪(
4.85亿年前-4.41亿年前):海底动物迅速演化,
广泛分布。

4. 志留纪(4.41亿年前-4.04亿年前):陆地上出现第一批脊
椎动物,如鱼类。

5. 泥盆纪(4.04亿年前-3.54亿年前):古大陆上的植物开始
繁荣。

6. 石炭纪(3.54亿年前-2.9亿年前):煤炭形成的时期,地球
氧气含量大幅上升。

7. 二叠纪(2.9亿年前-2.54亿年前):古生物多样性高峰,卡
帕山脉形成。

8. 三叠纪(2.54亿年前-2.07亿年前):恐龙出现,植物适应
陆地环境。

9. 侏罗纪(2.07亿年前-1.45亿年前):恐龙繁荣,第一批哺
乳动物出现。

10. 白垩纪(1.45亿年前-6,500万年前):恐龙繁荣达到巅峰,鸟类出现。

11. 古近纪(6,500万年前-2,580万年前):哺乳动物逐渐取代
恐龙的主导地位。

12. 第三纪(2,580万年前-1,780万年前):生物多样性增加,
现代植物和动物出现。

13. 第四纪(1,780万年前-至今):冰河时期交替出现,人类
出现和发展。

这只是地球地质年代的简要概述,整个地球地质历史非常复杂,其中涵盖了更多的地层和时期。

地质年代

地质年代

第六章地质年代地质年代是指地球上各种地质事件发生的时代地质学上计算时间的方法有两种:(1)相对年代(Relative Time or Age):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2)绝对年代(Absolute Time or Age ):地质事件发生的距今年龄。

由于主要是运用同位素技术,所以又称为同位素地质年龄。

相对年代和绝对年代两者结合,才构成对地质事件及地球、地壳演变时代的完整认识。

6.1 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主要依据:地层学方法、古生物学方法和构造地质学方法等。

一、地层学方法沉积岩的原始沉积总是一层一层叠置起来的,其原始产状一般是水平的或近于水平的,并且总是先形成的老地层在下面,后形成的新地层盖在上面,这种正常的地层叠置关系称为地层层序律(叠置原理)(Low of Superposition)。

地层(Stratum):地质历史上某一时代形成的层状岩石。

•当岩层受到强烈变动,如发生倒转、错动等现象时,就不能简单使用。

•在岩层未受变动或变动不强烈地区,地层层序律是完全可以使用的。

地层层序律示意图A-原始水平层理B-倾斜层理C-倒转地层1、2、3、4-示地层从老到新二、古生物学方法生物层序律(Low of Faunal Succesion)又叫化石层序律:不同时代的地层中具有不同的古生物化石组合,相同时代的地层中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古生物化石组合;古生物化石组合的形态、结构愈简单,则地层的时代愈老,反之则愈新。

其实就是进化论原理的具体运用,即生物演化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生物种属由少到多,而且这种演化和发展是不可逆的。

因而,各地质时期所具有的生物种属、类别是不相同的。

时代越老,所具有的生物类别越少,生物越低级,构造越简单;时代越新,所具有的生物类别越多,生物越高级,构造越复杂。

化石(Fossil):保存在地层中古代生物遗体或遗迹。

如动物的骨骼、甲壳;植物的根、茎、叶;动物足迹、蛋、粪、动植物印痕。

一般被钙质、硅质等充填或交代(石化)。

地 质 年 代

地 质 年 代

(a)正常层序
(b)倒转层序
图2-1 地层层序示意图
沉积岩中保存的地质时期的生物遗体和遗迹称为化石。化石的成分常已变为矿物质,但原来 生物骨骼或介壳等硬件部分的形态和内部构造却在化石里保存了下来。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内, 生物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发展演化。年代越老的地层中所 含生物越原始、越简单、越低级;年代越新的地层所含生物越进步、越复杂、越高级。
3)沉积岩与岩浆岩间的接触关系 沉积岩与岩浆岩之间的接触关系可分为侵入接触和沉积接触两类。 (1)侵入接触 侵入接触指后期岩浆岩侵入早期沉积岩中的接触关系,如图2-4(a)所示。早期沉积岩受后 期侵入岩浆的熔蚀、挤压、烘烤和化学反应,在沉积岩与岩浆岩交界处会形成一层接触变质带。 当该层变质带在地表接受风化剥蚀后,岩浆岩暴露地表,会在岩浆岩周围残留一圈接触变质岩, 称为变质晕。 (2)沉积接触 沉积接触指后期沉积岩覆盖在早期岩浆岩上的沉积接触关系,如图2-4(b)所示。早期岩浆 岩因表层风化剥蚀,在后期沉积岩底部常形成一层含岩浆岩砾石的底砾岩。
(a)整合接触
(b)平行不整合接触
图2-2 沉积岩间的接触关系
(c)角度不整合接触
2)岩浆岩间的接触关系 岩浆岩间的接触关系主要表现为岩浆岩间的穿插接触关系。后期生成的岩浆岩常插入早期生 成的岩浆岩中,将早期岩脉或岩体切割开,如图2-3所示。
图2-3 岩浆岩间的接触关系 1—早期生成的岩浆岩;2—后期生成的岩浆岩
不同地质时代的岩层中含有不同类型的化石及其组合,而在相同地质时期的相同地理环境下 形成的地层含有相同的化石,这就是生物层序律。寻找和采集古生物化石标本,尤其是那些对确 定地质年代有决定意义的标准化石,就可以依据古生物地层学方法确定岩层的地质年代。

地质年代及地质年代表_普通地质学

地质年代及地质年代表_普通地质学

生物演化规律:低等→高等;简单→复杂,是不可逆的。 生物层序律:
一方面:年代越新的地层中所含生物进化德越复杂、越高级; 另一方面:不同时期的地层含有不同类型的化石及其组合,而在相同时 期相同环境中所形成的地层(只要原来海洋或陆地想通),都含有相同化 石及其组合。
恐龙倒下死去
软体腐烂, 骨骼存留
水面上升;沉 积物将骨骼和 足印埋藏
化石可用于对比相距很远的地层
地层层序和化石层序是相辅相成的,根据地层层序律确 定地层新老,可以帮助确定化石的新老;反过来,根据地层 中化石的新老,也可以确定地层的新老。这样经过多年的对 比积累就能建立起地层顺序(相对年代)。
地层划分与对比及综合地层柱状图
(一)相对年代的确定
三)切割律或穿插关系确定地质年代
的,因此正常的地层是老的在下,新的在上(即下老上新), 这是确定地层新老顺序的一般规律,叫地层层序律。


若未经构造扰动(断裂、掀斜、褶皱),沉积岩层将保持其 原始水平状态
若岩层是倾斜的,就意味着在岩层沉积后可能发生过某 种构造扰动。
原始水平原理:沉积岩层在沉积时呈水平状或近水平状。
原始水平原理:沉积岩层在沉积时呈水平状或近水平状。
用于测定地质年代的放射性同位素
母体同位素 子体同位素 铅-206(Pb208) 铅-207(Pb207) 铅-208(Pb208) 半衰期 45亿年 7.13亿年 139亿年 母体同位素 铷-87(Pb87) 子体同位素 锶-87(Sr87) 氩-40(Ar40) 氨-14(N14) 半衰期 500亿年 15亿年 5692年
(二)同位素年龄与古地磁法测定岩石绝对年龄
古地磁年龄的测定:地质历史中地磁的南北极是不断变 换的,每一磁性的延续时间也不相同。因此,测定岩石的极 性,确定该极性的延续时间,并通过与已知的标准值对比, 就可以推算该岩石的形成年代。 该方法只能用于中生代以来的岩石年龄测定,因为对更 老的岩石尚未建立起可比较的“标准”。

地质年代

地质年代

地质年代(geologictime)就是指地球上各种地质事件发生的时代。

它包含两方面含义:其一是指各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称为相对地质年代;其二是指各地质事件发生的距今年龄,由于主要是运用同位素技术,称为同位素地质年龄(绝对地质年代)。

这两方面结合,才构成对地质事件及地球、地壳演变时代的完整认识,地质年代表正是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地质年代(Geological Time):地壳上不同时期的岩石和地层,(时间表述单位:宙、代、纪、世、期、阶;地层表述单位:宇、界、系、统、组、段)。

在形成过程中的时间(年龄)和顺序。

地壳上不同时期的岩石和地层,(时间表述单位:宙、代、纪、世、期、阶;地层表述单位:宇、界、系、统、组、段)。

在形成过程中的时间(年龄)和顺序。

地质年代可分为相对年代和绝对年龄(或同位素年龄)两种。

相对地质年代是指岩石和地层之间的相对新老关系和它们的时代顺序。

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根据地层自然形成的先后顺序,将地层分为5代12纪。

即早地质年代期的太古代和元古代(元古代在中国含有1个震旦纪),以后的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古生代分为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共6个纪;中生代分为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共3个纪;新生代只有第三纪、第四纪两个纪。

在各个不同时期的地层里,大都保存有古代动、植物的标准化石。

各类动、植物化石出现的早晚是有一定顺序的,越是低等的,出现得越早,越是高等的,出现得越晚。

绝对年龄是根据测出岩石中某种放射性元素及其蜕变产物的含量而计算出岩石的生成后距今的实际年数。

越是老的岩石,地层距今的年数越长。

每个地质年代单位应为开始于距今多少年前,结束于距今多少年前,这样便可计算出共延续多少年。

例如,中生代始于距今2.3亿年前,止于6700万年前,延续1.2亿年。

按地层的年龄将地球的年龄划分成一些单位,这样可便于人们进行地球和生命演化的表述。

人们习惯于以生物的情况来划分,这样就把整个46亿年划成两个大的单元,那些看不到或者很难见到生物的时代被称做隐生宙,而将可看到一定量生命以后的时代称做是显生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1-8地质年代简表——据王鸿赖、李光岑《中国地层时代农》(1990)简化者是相辅相成的,却不能彼此代替,因为地质年代的研究,不是简单的时间计算,而更重要的是地球历史的自然分期,力求表明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和阶段,同位素地质年龄有助于使这一工作达到日益完善的地步。

我们把表示地史时期的相对地质年代和相应同位素年代值的表,称为地质年表,或称地质年代表、地质时代表。

1913年英国地质学家A.霍姆斯提出第一个定量的(即带有同位素年龄数据的)地质年表,以后又陆续出现不同时间、不同国家、不同学者提出的地质年表。

目前比较通用的地质年表见表1-8。

此地质年表为一简表,按照生物演化阶段及地层形成的时代顺序,表中列出宙、代和纪,即地质时代从古至今共划分为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和显生宙。

其中元古宙又划分为古元古代、中元古代和新元古代;显生宙划分为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其中新元古代的晚期,划分出一个震旦纪,目前只适用于中国;古生代划分为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中生代划分为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新生代划分为第三纪和第四纪。

纪以下还可以再划分为世,除去震旦纪、二叠纪、白垩纪等是二分外,其余均按三分法,如寒武纪分为早寒武世、中寒武世、晚寒武世,奥陶纪分为早奥陶世、中奥陶世、晚奥陶世,…;但石炭纪原来也是按三分法分为早、中、晚石炭世,近来顷向于按二分法分为早、晚石炭世;至于第三纪和第四纪所划分的世则另有专称,如古新世、始新世…更新世、全新世等,所有关于世的划分,此表一概从略。

所有与地质时代单位(宙、代、纪、世)相对应的地层单位(宇、界、系、统),如太古宙形成的地层称太古宇,古生代形成的地层称为太古界,寒武纪形成的地层称为寒武系,早、中、晚寒武世形成的地层分别称为下、中、上寒武统…,凡此本表也都从略。

各个地质时代单位都标有英文字母代号,宙(宇)的符号采用两个大写字母,如太古宙(宇)的代号为AR;代(界)的代号也是两个字母,但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如古生代(界)的代号为Pt;纪(系)的代号都是采用一个大写字母,如奥陶纪为O,志留纪为S,等等,这些代号都是各自英文名称的缩写。

地质年表的各有关地质时代都列出“距今年龄值”,表的右侧列出与地质时代相应的生物演化阶段。

关于地质历史演化的具体情况,将在本书的最后一部分予以介绍。

标题: 地质学基础:第十三章晚古生代发信站: 水木社区 (Tue Jul 17 18:03:50 2007), 站内第十三章晚古生代晚古生代距今4.09—2.5亿年,晚古生代形成的地层称上古生界,地层年代符号是Pz2。

它划分为三个纪,即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

泥盆纪距今4.09—3.62亿年,这个时期形成的地层称泥盆系(D),该名来源于英国南部的德文郡(Devon),1839年A.塞奇威克和R.I.莫企逊命名,De-von日译泥盆,我国沿用。

石炭纪距今3.62—2.90亿年,这个时期形成的地层称石炭系(C),石炭纪是因其地层中含煤而得名,1822年首见于W.D.科尼比尔《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地质报告》。

石炭系二分性明显,下部以海相灰岩为主,上部以海陆交互相和陆相含煤沉积为主。

因此,西欧把石炭系分为两个系,下部称狄南系,上部称西里西亚系。

北美也是这样,1891年H.S.威廉斯把石炭系划分为下部的密西西比系和上部的宾夕法尼亚系。

前苏联、中国和日本,均采用三分法,即石炭纪分为早、中、晚三个世,相应地层划分为下、中、上三个统。

1979年中国全国地层会议以来,有些地质学者主张中国的石炭系也应二分,下统称丰宁统,上统称壶天统,但尚未完全统一。

二叠纪是古生代最后一个纪,距今2.90—2.50年,其相应地层称二叠系(P),该名来源于俄国乌拉尔西坡的彼尔姆(Perm)州,1841年R.I.莫企逊命名;但二叠是两层相叠的意思,1859年马考(Marcou)根据德国地方性名称Dyas意译而来,德国地层二分性明显,下部为红色砂岩,陆相;上部为镁质灰岩,海相。

现在全世界采用彼尔姆纪(Permian);中国和日本等习惯译称二叠纪。

晚古生代,在加里东运动之后随着陆地面积的不断扩大,陆生生物开始大量发生和繁盛。

植物界从水生发展到陆生,蕨类植物达到极盛,晚古生代晚期出现了裸子植物。

动物界从无脊椎动物发展到脊椎动物,鱼类和无颌类广布于泥盆纪,两栖类全盛于石炭纪和二叠纪。

晚古生代发生了两次生物集群绝灭,一是在晚泥盆世生物量的突然变化和生态系的更替;一是在二叠纪末许多无脊椎动物如三叶虫、蜓、四射珊瑚和床板珊瑚(珊瑚中的两大类)、大部分腕足动物的绝灭,成为划分古生代和中生代的标志。

晚古生代陆生植物繁生,是地史上形成大规模煤炭的时代。

晚古生代后期冈瓦纳大陆是冰川广布的时代。

晚古生代发生海西运动,主要板块发生碰撞,大部分地槽和活动带(除去古特提斯海和古太平洋边缘活动带)褶皱成山,形成统一的劳亚古陆,同时与冈瓦纳古陆相接形成联合古陆。

第一节晚古生代生物界的飞跃发展一、植物界的第一次大发展——蕨类时代地球上的植物,最初以原始形态出现于海水中,到元古宙海水中藻类空前繁盛。

陆地上在一段漫长时期内,几乎没有植物。

早古生代的地壳运动(加里东运动)使海域缩小,陆地扩大,出现了大面积的低湿平原、洼地或湖泊,为植物“征服”大陆提供了外界条件,促进那些本身具备了发展条件的植物,从水生转为陆生,并逐渐向高等植物演化。

由于植物繁茂,大气和水体中的氧也更丰富。

志留纪已开始发现原始的裸蕨植物,但此是陆生植物的先驱。

到泥盆纪才有相当繁盛以裸蕨为代表的陆生植物群。

所以,泥盆纪又称裸蕨时代。

这是植物界的第一次大发展。

这种植物茎的分化还很不完全,没有叶子,只有枝的分叉,是最原始的陆生孢子植物。

这种植物还不能真正适应广大的大陆环境,到泥盆纪晚期就完全绝灭了。

到了石炭二叠纪,代之而起的是较高级的植物,包括石松类、节蕨类和种子蕨类等,如芦木、楔叶木、鳞木、封印木、科达树、翅羊齿、楔羊齿、细羊齿、大羽羊齿等。

这时候植物才从海滨地带延伸到大陆内部,出现了万木参天、郁郁葱葱的景象。

因此,石炭二叠纪又称蕨类时代。

这些植物组成的巨大森林由于地壳的下降运动和流水冲刷常常被泥沙所埋藏,而新的森林又在埋藏层上继续成长,这样周而复始,形成了许多煤层,所以石炭二叠纪是地史上最重要的成煤时代之一。

到了晚二叠世,因为地壳运动十分强烈,环境变化很大,能适应多种环境的以松柏类和苏铁类为代表的裸子植物便相继大量出现了。

二、动物界的两次大飞跃——从无脊椎到有脊椎,从水中到陆上早古生代是海生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的时代。

到泥盆纪,三叶虫类逐渐减少,繁盛于奥陶纪和志留纪的笔石类延续至早泥盆世后期已全部绝灭。

但珊瑚类、腕足类、双壳类、腹足类等科属数量达到极盛。

属于软体动物的头足类菊石(纲)动物在海中开始繁盛,具有小型锥壳的竹节石也大量漂浮洋面。

许多海洋热带底栖动物如层孔虫、苔藓虫、四射珊瑚、床板珊瑚在上古生界地层中常常形成礁体。

珊瑚类、腕足类等有许多属种都是上古生界的标准化石,如拖鞋珊瑚(D2)、多角珊瑚(D)、鹗头贝(D2)、云南贝(D3)、中国石燕(D3)、长身贝(C—P)等。

牙形石仍是地层划分和对比的重要依据。

从早石炭世晚期开始,有一种海生动物称为蜓的,突然繁盛起来,演化迅速,层位稳定,成为石炭-二叠系的重要分带化石。

蜓又叫纺锤虫,属于原生动物有孔虫类,具纺锤形或球形外壳,一般只有几毫米大小,壳内具许多房室,构造各异,种类繁多。

另外,在陆上因有大规模森林出现,石炭-二叠纪昆虫类空前繁盛,已知昆虫种类达1300种以上,大型蜻蜓展翅宽达50—60cm,创古今昆虫中身体最大的记录。

特别应当指出的是,有些动物经过复杂的演变,从无脊椎动物中分化出来,这就是从志留纪开始出现而繁盛于泥盆纪的鱼类。

因此,泥盆纪又称鱼类时代。

我国泥盆纪鱼类超过52个属,多数在江南发现。

当时的鱼类多身披骨甲,没有上下颌骨,称胴甲鱼类或无颌类(通称甲胄鱼);也没有骨质的中轴骨骼或脊椎,中轴还是很原始的。

但这种动物一经出现,这就为向高等脊椎动物发展提供了基础。

从无脊椎动物发展到脊椎动物,这是动物界发展历史的一次大飞跃。

到了石炭纪,有一种叫总鳍鱼的鱼,逐渐演化成两栖类。

因在晚古生代后期,地壳运动强烈,环境多变,许多地方海退,出现湖泊沼泽。

这种总鳍鱼具有坚硬的鳍,内有和陆上四足动物相似的骨骼,同时,它们平时在水里呼吸,而遇到干旱水涸季节,还可以在空气中呼吸,甚至可以勉强用鳍代替四肢在陆上移动。

再进一步演化,终于形成两栖类,最常见的为迷齿类,又称坚头类,广泛生活于成煤沼泽环境。

所以石炭二叠纪又称为两栖类时代。

从水到陆这是动物界发展史上的又一次飞跃。

到了中晚石炭世,随着陆地面积增大和地势分异加剧,许多地方进一步转化为广阔的内陆河湖盆地。

气候由潮湿向干燥变化。

两栖类为适应离水较远的生活条件,其中一支进化到原始的爬行动物。

两栖动物产卵和繁殖后代,不能脱离水体;而爬行动物则完全可以在陆上产卵和繁殖后代,真正地“征服”了大陆。

三、晚古生代最重要的生物事件生物界的演化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其间不断遇到灾难性的事件。

以泥盆纪而论,已经被识别的全球性事件至少有8次之多。

其中最重要一次为发生于晚泥盆世的生物危机,表现为生物量急剧下降,造礁生物消失,竹节石类、腕足动物的3个目、四射珊瑚的10多个科灭亡,这一事件称凯勒瓦瑟尔(Kellewasser)事件,也称弗朗斯-法门事件。

这一事件之后,世界各地普遍海退,蒸发盐广布,南美出现了冰川沉积。

生物事件常常与黑色页岩联系在一起。

因此,生物事件的原因可能与海平面变化、气候干燥、缺氧事件等有关。

除此,晚古生代末期二叠纪生物事件更为明显。

冈瓦纳古陆,包括印度和中国西藏,曾普遍生长舌羊齿植物群,二叠纪末几乎全部绝灭。

许多动物门类在二叠纪末整个目或亚目全部灭亡。

繁盛于早古生代的三叶虫至此全部消失。

蜓类在晚二叠世尚存40多个属,该世结束时全然无存。

菊石在晚二叠世有12个科,该世末有10个科绝灭;腕足类在同期大约有140个属,至二叠纪末所余无几。

为什么发生这一生物事件,迄今尚无一定解释。

或曰与海洋盐度变化、气候变化、地磁极倒转、宇宙线暴、超新星爆发、陨石撞击等有关,或曰与生物营养结构变化、病毒和瘟疫等有关。

第二节海西构造阶段世界古地理格局变化及地史特征一、海西构造阶段地史特征在加里东运动中,特别是在早古生代晚期,就揭开了大陆块从浅海广布向陆地转化的序幕。

从泥盆纪开始,这种倾向更加明显,海陆形势进一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而促进了生物界的演化。

晚古生代的,特别是石炭二叠纪的地壳运动,称为海西运动,也称华力西运动。

晚古生代可以称为海西构造阶段。

海西或华力西是当初因德国的山名而命名的。

在晚古生代,一方面在那些仍然活动着的地槽中进行着巨厚的沉积,例如在西欧地槽(相当于古地中海地槽的一部分,主要包括从现在法国到波兰一带)中,堆积了总厚度有一万五、六千米的上古生界,其他地槽也大同小异;另一方面在许多地台上继续进行沉积,形成上古生界盖层,例如中国地台上的上古生界大约从一千多米(北方)到三、四千米(南方)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