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孝顺父母的好孩子教案
“做个孝顺的孩子”主题班会课教案(通用10篇)
![“做个孝顺的孩子”主题班会课教案(通用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0f39352b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f5.png)
“做个孝顺的孩子”主题班会课教案“做个孝顺的孩子”主题班会课教案(通用10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做个孝顺的孩子”主题班会课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做个孝顺的孩子”主题班会课教案篇1活动目的:从国学经典中挖掘有用题材,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养成习惯教育,即懂得知孝。
教育和教诲学生孝顺父母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做起。
活动形式:讲故事问问题行动要求活动过程:一、激情导入:孩子们,是谁把你们带到这个世界上的?又是谁把你们养了这么大?在这十年中,父母为你们的成长付出了多少艰辛与心血啊!你能说说父母为了你所做的一些让你感动的事吗?二、问卷小调查。
三、以后你打算怎样做?相机引出主题班会。
四、你对“孝顺”一词如何理解?1、古代孝顺父母的含义:一味顺从,见父母有过错而不劝说,使他们陷入不义之中,这是第一种不孝;家境贫穷,父母年老,自己却不去当官吃俸禄来供养父母,这是第二种不孝;不娶妻生子,断绝后代,这是第三种不孝。
2、现代孝顺父母的含义:孝顺,就是尽心,奉养父母,顺从父母的意志。
五、你认为什么是孝顺父母?(学生回答)六、看看古人孝顺父母的故事:(“二十四孝”故事两则)(一)、故事一:亲尝汤药(二)、故事二:卧冰求鲤(三)、学生谈谈心中的感受七、全班同学诵读以下孝顺父母的名言警句: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小羊跪着吃奶,小乌鸦能反过来喂养老乌鸦,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
……八、日常生活中,你是怎样孝顺父母的?(学生回答,引导:你每天都为父母做过些什么?)九、教师总结:孝敬父母从点滴做起‘并不是轰轰烈烈才是孝敬父母的。
作家毕淑敏曾言孝心无价。
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
也许是一顶纯黑色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本上的一个好字。
做个孝顺的孩子主题班会课教案PPT
![做个孝顺的孩子主题班会课教案PPT](https://img.taocdn.com/s3/m/f2489a24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fb.png)
社会稳定
孝顺也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石。 一个充满孝心的社会,必然是一 个尊重长辈、注重家庭伦理的社 会,这样的社会更加和谐、安定
。
道德传承
孝顺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对于培养良好社会风气、传承优 秀道德文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 践行孝顺,可以推动社会道德水
平的提升。
03
经典故事与案例分析
古代孝顺典范故事
语、尊重他们的意见等。
关爱父母
关心父母的身体健康和心理状 态,主动为他们分忧解难,让
他们感受到子女的关爱。
顺从父母
在合理范围内,顺从父母的意 愿和要求,不违背他们的意愿
行事。
传承家风
继承和发扬家庭的优良传统和 家风,让家庭文化得以延续。
孝顺与家庭和谐、社会稳定的关联
家庭和谐
孝顺是家庭和谐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个孝顺的孩子能够营造出一 种尊老爱幼、和睦相处的家庭氛 围,有利于家庭的稳定和幸福。
02
孝顺的定义与内涵
孝顺的词源解释
• 词源解释:孝顺是一个合成词,由“孝”和“顺”两个字组成 。孝,指的是尊敬和关爱父母;顺,则是指顺从父母的意愿。 因此,孝顺就是尊敬、关爱父母,并顺从他们的合理意愿。
孝顺行为的具体表现
01
02
03
04
尊敬父母
在日常生活中,要时刻表现出 对父母的尊敬,如使用礼貌用
黄香温席
黄香是东汉时期的官员和孝子,他为了让父亲睡得更舒适, 每天夜晚都会提前为父亲温好席子。这个故事体现了孝顺的 细致入微和坚持不懈。
老莱娱亲
老莱为了让自己的父母尽可能多地享受生活的乐趣,每天变 换自己的角色,让老人们笑得合不拢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孝顺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供养,更是精神上的关怀和慰藉。
《做孝顺父母的好孩子》活动设计
![《做孝顺父母的好孩子》活动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066f29b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2f.png)
《做孝顺父母的好孩子》活动设计《做孝顺父母的好小孩》说课设计选题理由1、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当对学生实施这方面的教育。
2、三年级的小孩差不多开始明白事,明白得感受父母的爱,但这还不够,还应该引导他们明白得回报父母的爱。
这是三年级语文教材第五单元的要求。
恰好这一单元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我就以此为契机,开展一次主题为“做孝顺父母的好小孩”的综合实践活动。
3、三年级的小孩差不多会做一些简单的家务,具备了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动手制作能力。
活动目标技能目标:通过活动,会做至少两件简单的家务活,设计和制作生日贺卡,能写出歌颂父母的文章。
方法目标:在活动中,试着采纳调查、访问等方法了解父母生日;通过观看、记录等方式了解父母的辛劳情形;以上网、查阅资料等形式收集尊敬、孝敬父母的名人名言和名人故事;用自己的各种实际行动向父母表示孝顺。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这次活动,使学生能更深切地感受到父母对他们的爱和养育他们的辛劳,进而在语言和行动中回报父母的爱,做个孝顺父母的好小孩。
同时让学生养成爱劳动的好适应。
活动重、难点活动重点:使学生能更深切地感受到父母对他们的爱和养育他们的辛劳,用自己的各种实际行动向父母表示孝顺。
活动难点:利用多种形式开展活动,并把活动坚持下去,形成适应。
教法、学法采纳以学生探究性学习为主的学习方法,充分尊重学生的实践性和自主性,教师适时、适当地进行指导。
活动预备教师预备:活动打算表格七份,吹塑纸七张,家务劳动记录每生一份,光荣榜一张,投影仪。
学生预备:卡纸一张,笔记本一个,彩笔,剪刀。
活动时刻四周活动过程一、问题点击,生成主题回忆三年级语文教材第十七课《可贵的沉默》和第二十课《妈妈的账单》的内容,引导学生明白得父母的爱是无私的,也是无价的,尽管我们报答不完,但我们能够通过实际行动多少回报一点。
如此,就生成了这次活动的主题:做孝顺父母的好小孩。
二、制订活动打算1.引导学生确定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精编)做个孝顺的孩子主题班会课教案
![(精编)做个孝顺的孩子主题班会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dcc136fa0116c175f0e48fd.png)
做个孝顺的孩子主题班会课教案活动目的:从中国经典中挖掘有用的科目,有目的地教育学生养成习惯,即懂得孝道。
教育教育学生孝顺父母,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有一颗感恩的心。
活动形式:讲故事,问问题,呼吁行动活动流程:激情介绍:孩子,是谁把你带到这个世界的?谁养了你这么多?在过去的十年里,你的父母为你的成长付出了多少艰辛和心血!你能告诉我一些你父母为你做的事情吗?二、问卷调查。
3.你以后打算做什么?摄像机引导主题班会。
4.孝这个词怎么理解?1.古代孝道的含义:一味顺从,见父母有错而不劝,致使父母陷入不义,这是第一种不孝;家里穷,父母老了,却不去当官赡养父母。
这是第二种不孝;不娶妻生子,却断绝后人,是第三种不孝。
2.现代的孝道就是孝道,即全心全意地关心父母,服从父母的意志。
5.你觉得什么是孝顺?(学生回答)第六,看古人的孝道故事:(二则“二十四孝”)(1)故事1:尝汤(2)故事二:卧冰寻鲤(3)学生说出自己心中的感受七、全班同学读下面这句孝敬父母的名言:羊有跪求哺乳之恩,乌鸦有反哺之意。
小羊跪着吃奶,小乌鸦可以轮流喂老乌鸦,报答父母的恩情。
天地之性,人贵;人之行大于孝,孝大于严父。
八、在日常生活中,你如何孝顺父母?学生答导:你每天为父母做什么?)九、老师总结:孝敬父母,从点点滴滴做起。
作家毕淑敏曾经说过,孝是无价的。
也许是大洋彼岸的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讯息。
也许是纯黑的医生帽,也许是练习本上的好词。
也许是一桌佳肴,也许是一个野果和一朵小花。
也许是几万块钱,也许只是一枚有体温的硬币,但在孝顺的天平上是对等的。
10.以歌曲《感恩的心》结束本次班会。
2024年做个孝顺的孩子主题班会课教案
![2024年做个孝顺的孩子主题班会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97c7593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ae.png)
2024年做个孝顺的孩子主题班会课教案主题:做个孝顺的孩子一、课堂导入(约10分钟)1. 导入视频:播放一段相关的孝敬父母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到孝顺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2. 提问引导:老师提问学生们是否知道什么是孝顺,孝顺的表现方式有哪些?鼓励学生积极回答,同时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
二、课堂讲解(约15分钟)1. 孝顺的定义:解释什么是孝顺,解释孝顺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2. 孝顺的表现方式:- 尊敬和顺从父母:尊重家长的意见和决定,对家长有礼貌并顺从其要求。
- 关心和照顾父母:关心父母的健康和生活需求,主动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 学业上的努力:努力学习,争取取得好成绩,让父母引以为傲。
- 尊重家庭价值观:遵守家庭规定和价值观,不违背家庭的原则和价值观。
- 经济上的承担:适当承担家庭的经济责任,尽自己的能力为家庭分担经济压力。
三、小组讨论与分享(约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孝顺案例进行讨论。
案例包括对父母的孝顺表现,以及这种表现带给父母和孩子本身的影响。
2. 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分享讨论结果。
其他小组成员可以提问和发表自己的观点。
3. 老师对每个案例给予点评,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提升自己的孝顺程度。
四、情景表演与讨论(约20分钟)1. 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情景表演,表演关于孝顺的场景,例如父母生病时的照顾、考试成绩不理想时的坦诚与反思等。
2. 每个小组表演完毕后,其他小组可以提出建议和改进意见。
3. 老师进行点评和总结,提供进一步的指导和建议。
五、小结与回顾(约10分钟)1. 老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并总结出如何做个孝顺的孩子的关键要点。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心和孝顺父母,践行所学的知识。
六、课后作业(约5分钟)1. 学生回家后,用书面形式写一篇《我的孝顺经历》,记录自己在生活中对父母的孝顺行为,以及这些行为给自己和父母带来的影响。
2. 下节课学生可以进行分享,相互交流孝顺的经历和学习成果。
《做一个孝顺的人教案设计
![《做一个孝顺的人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ea68aa1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3b.png)
做一个孝顺的人教案设计愚孝有智孝之分,前者是指盲目的孝敬,后者是指明智的孝顺。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人类社会的基本道德,是以孝义来规范家庭伦理关系的,对于我们中华民族来说,孝道是毋庸置疑的美德。
所以,做一个孝顺的人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也是每个家长都应该重视的教育问题。
那么,我们如何去培养孩子做一个孝顺的人呢?那就需要我们设计一份适合孩子成长的教案,来让孩子学会做一个孝顺的人。
一、明确教育目标在开始制定教案的时候,我们首先需要明确我们的教育目标是什么。
“孝”不只是单纯的听从父母,也不是单纯地随意地买礼物孝敬父母,而是需要孩子能够掌握一些实质的知识和技巧去关注和关爱父母。
因此,我们在制定目标的时候,应该是:引导孩子理解和尊重家庭的伦理道德,让孩子能够对父母关注和关爱,通过亲情与爱心,赢得父母的信任和尊重。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加有效地达到我们的教育目的。
二、确定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的制定上,我们需要从基础的认识层面来进行。
为了让孩子更加深入地理解“孝”的内涵,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让孩子逐渐理解“孝”的内涵,例如:通过讲故事、看视频、演讲比赛等多种方式来帮助孩子更加深刻的理解孝的重要性。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设计一些交互性更强的教育活动,例如:模仿情境的练习活动、德育科普知识测验等,以此来使孩子们更加知晓和体验到孝敬父母的过程。
三、设置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是一个课程任务的具体实施方案,它是由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等所形成的。
从教学角度考虑,一个合理的教学计划会对整个教学工作的开展产生重要的指导作用。
因此,我们制定的教学计划应该是合理的,具体的。
在这里,建议我们可以采用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的教学计划,把教学过程清楚地展示出来,以此来保证一天的教学进度能够顺畅地进行下去。
四、开展教学实验教学实验是考验教学计划的关键过程。
在开展教学实验之前,我们需要事先制定教学方案,确定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需要对教学项目进行调整和完善。
《做个孝顺的好孩子》德育实践课教学设计4
![《做个孝顺的好孩子》德育实践课教学设计4](https://img.taocdn.com/s3/m/2a8efe5025c52cc58ad6be28.png)
《做个孝顺的好孩子》德育实践课教学设计哈尔滨市建伟小学校李晓媛师:有位名人说过:“世上有一部永远也写不完的书——那便是父母。
”父母给予了我们生命,给予了我们生活,给予了我们无微不至的爱,我们该怎样孝顺和感恩父母呢?这节课我们就以《做个孝顺的好孩子》为主题上一节德育实践活动课。
师:现在请大家听一个故事。
(6分钟)枫叶滴血红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对母子住在一座深山里,那里长满枫树,青青翠翠的,非常秀丽。
他们有一间温暖的小屋。
当晚风吹进小屋时,小鸟就会来到窗前起劲地唱歌,年轻的母亲便带着孩子下地劳作,然后上山摘野果、抓野兔;当夜幕降临时,母亲便给她的孩子讲故事唱歌谣。
快乐的日子就这样一天天地过去了,孩子慢慢地长大。
突然有一天,孩子觉得这座山使他厌倦,除了花草树木,除了飞禽走兽,除了阳光雨露,除了自然的一切,没有其他。
他开始讨厌这一切了,却忘了它们曾经带给他快乐。
他不愿再过这样的生活了,但却不知怎样改变这一切。
他把自己的不幸归罪于母亲,以往的爱都在这恨中消失了。
可怜的母亲无法改变孩子的想法,却依然深深爱着他。
她孤独地下地上山,小鸟依然动听地歌声只能让她伤心地想起孩子在身旁时的笑语。
渐渐地小屋变得有些凄凉。
日子又一天天地过去。
突然有一天,雷雨交加,惊走了一切飞禽走兽。
孩子怕极了,躲在母亲的怀里哭,哭累后睡着了,母亲却一夜未眠。
第二天,风雨停歇,但太阳却恶毒地猛晒着。
许多天过去了,依然如此。
外面没有小鸟的声音,水源也枯竭了。
家里的最后一粒粮食都吃完了。
看着孩子干咳着,母亲决定出去碰碰运气。
孩子挣扎着要跟着去,此时他的眼里只有爱。
这是母亲这段日子以来多么希望的事啊,可这回她却坚决把孩子留在家里。
外面的太阳把它火一般地阳光裹住瘦弱的母亲。
放眼看去,花草死了,树也枯了。
当她蹒跚地来到一棵枯树下时,枯树开口了:“好心人,给我一点水吧,我可以给你一个苹果。
”母亲说:“我没有水,我给你一点血吧。
”于是拿起身边的石头割破了自己的手。
弟子规 第二课 做个孝顺的好孩子 教案
![弟子规 第二课 做个孝顺的好孩子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552781b1a37f111f1855be5.png)
第二课:做个孝顺的好孩子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意思,诵读课文。
技能目标:通过诵读让学生意识到应该孝敬父母,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情感目标:懂得孝敬父母,做一个孝顺父母的好孩子。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诵读课文。
教学难点:让学生懂得孝顺的重要性,培养孝顺父母的好品质。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快乐导读:世上有人,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来,让我们有机会看到花儿的美丽,听到流水的歌唱,闻到泥土的芬芳;当我们摔倒时,他们会心疼,当我们成功时,他们会从心里笑出声来。
这就是我们的爸爸妈妈!那我们怎样才能做到爱爸爸妈妈呢?首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动物们是怎样做的。
播放歌曲《小乌鸦爱妈妈》(见ppt)听完歌曲让学生说感受。
老师总结:这首歌教导我们要孝顺父母,那么怎样做才是孝顺父母呢?二、揭示课题:课题:怎样做个孝顺的好孩子讲解“孝”字的造字本义(见ppt)三、学习经典原文:经典原文(一)(见ppt)1、老师范读。
2、生齐读,师点评纠正不足。
3、师讲解字义、文意。
4、全班诵读。
同样学习经典原文(二)、(三)、(四)。
四、分组pk诵读(一)至(四):1、生齐读(一)至(四)2、分四组pk,每组读一节五、联系生活:观看视频《扇枕温衾》,生谈感受,师总结。
六、学习经典原文(五)至(八):学习方法同(一)七、分组pk诵读(五)至(八):1、生齐读(五)至(八)2、分四组pk,每组读一节第二课时八、启迪故事:1、师配乐讲故事《富家孝子陆文郎》。
2、生谈感受。
九、活动广角:1、观看视频《陆绩怀橘》。
2、分组讨论陆绩的行为。
十、温故知新:1、学生做习题。
2、老师讲解。
十一、总结诵读:1、师总结全部内容。
2、全班集体诵读本课内容。
十二、家庭作业:回家做一件孝顺父母的事。
把今天所学原文抄写一遍。
做一个孝顺父母的好孩子教案
![做一个孝顺父母的好孩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4ec6c39aaea998fcc220e4e.png)
视频欣赏《乌鸦反哺》,同学们谈谈观后体会。
三、深刻反思,交流体验。
说说自己在体验中如何孝顺父母。
主题深化
感受家庭的温馨,珍惜父母的爱,学会感恩,做一个孝顺父母的好孩子。
全班齐唱《感恩的心》。
主题
做一个孝顺父母的好孩子
教学目标
1、体验亲情,懂得生活中父母如何用点滴的爱滋润我们茁壮成长。
2、知道孝敬父母,体谅父母,与父母和谐相处,应该学会感恩,以实际行动回报亲情。
教学重点
使学生能更深切地感受到父母对他们的爱和养育他们的辛苦,用自己的各种实际行动向父母表示孝顺。
活
动
过
程
实践体验活动
1、做好宣传工作,营造活动氛围,课间播放《父亲》、《母亲》、《感恩的心》等歌曲,让学生深刻的领会到父爱如山,母爱如水。公布活动方案,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2、指导学生进行体验:
做一件让父母感动的事,比如:为父母洗脚,为父母做一次家务等,写体会,全班交流。
实施过程
步骤
目的
内、体验父母对子女的情深似海,震撼学生心灵,为学生的行为起到知道和促进的作用。
2、交流孝顺父母体验感受,发表看法,使主题得到升华。
一、引入主题。
在乐曲中,教师宣布《做一个孝顺父母的好孩子》主题。
告诉孩子学会孝顺父母的教案
![告诉孩子学会孝顺父母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dc87010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61.png)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孝顺,明白孝顺的重要性,并掌握表达孝心的方法。
2. 培养学生关爱家人、积极向上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1. 学习什么是孝顺。
2. 掌握表达孝心的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提高学生的孝敬父母的意识,使其学会关心家人,热爱家庭。
教学内容:1. 孝顺的概念及其重要性讲解什么是孝顺。
孝顺是指儿女对父母的尊敬和感恩,在长大成人后,不仅仅限于口头上的问候和诸如此类的礼仪,应该更注重行动、真心实意地为父母做些事情,用行动来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感恩心情。
此部分需要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自己去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以及孝心的意义,进而增强其自身的情感认同和价值观。
2. 孝心表达的方法这部分主要是讲解如何表达孝心。
内容可以包括:1)口头表达:简单地问候一句“妈妈,你辛苦了”,说几句关心的话语;2)书面表达:写一封感恩信,让父母深切地感受到你的孝心;3)日常行动:打扫卫生、做饭等,给妈妈或者爸爸分担一下日常生活压力,体现出关爱之意;4)陪伴时间:用真诚的心陪家人聊聊天,听听家人说些自己的故事或者倾诉心事,这些都是非常珍贵的陪伴时间。
3. 培养孝顺品质的方法这部分内容希望通过一些班级或者学校团体活动来培养孝心品质,例如:1)孝敬节,增强学生孝敬父母的意识,让他们在家庭生活中更加关心家人;2)家庭论文比赛,鼓励学生用essay的方式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与孝心;3)课程桌游,游戏中教导孩子与家人和睦相处、尊敬、关怀等品质。
4. 总结这部分重点强调孝心不是一时刻的表现,而是长期的行动。
子女应该从小从身边小事开始,把孝顺化为家人关系中不可或缺的品质,让每一个行动都能表达出内心的孝心。
教学过程:一、导入请同学们先看一段小视频,视频中的孩子们不断地给父母表达爱的话语,你们想一想我们平时有没有用发自内心的话来表达对父母的感谢和爱。
同时也可以通过一些画面、照片或者学生的课外作文等方式来引入此环节。
二、讲授孝顺的概念及其重要性在导入之后,引导学生由此发散到孝顺的概念,让他们来谈谈如何理解孝顺,并引导他们思考孝顺对于人生的影响。
做个孝顺的孩子主题班会教案
![做个孝顺的孩子主题班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1efb610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a6.png)
做个孝顺的孩子主题班会教案一、教案背景1. 活动目的:通过本次班会,让学生深刻理解孝顺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孝顺意识,促使学生在生活中践行孝顺行为。
2. 活动对象:初中生3. 活动时间:45分钟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孝顺的定义、表现及重要性。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践行孝顺行为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孝顺的情感认同,培养学生的孝顺意识。
三、教学内容1. 孝顺的定义:孝顺是指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关心、照顾和回报。
2. 孝顺的表现:听从父母的合理安排,关心父母的身体健康,帮助父母分担家务,尊重父母的意见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关于孝顺的小故事,引发学生对孝顺的思考。
2. 新课导入:介绍孝顺的定义、表现及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孝顺的典型例子,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孝顺的魅力。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孝顺行为。
5. 分享交流: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大家共同交流、学习。
7. 课后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孝顺的感悟,加深对孝顺的理解。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了解学生对孝顺的认识。
2. 学生表现:关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孝顺行为,评估本次班会的效果。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感悟,分析他们对孝顺的理解和体会。
六、教学资源1. 故事素材:关于孝顺的寓言故事、真实案例等。
2. 图片素材:与孝顺相关的图片,如子女照顾父母的照片等。
3. 视频素材:关于孝顺的短视频,如子女为父母做饭、帮忙做家务等。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孝顺的定义、表现及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孝顺的典型例子,引导学生体会孝顺的魅力。
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孝顺行为。
4. 分享交流法: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大家共同交流、学习。
八、教学环节1. 导入:通过一个关于孝顺的小故事,引发学生对孝顺的思考。
怎样做一个孝顺的孩子——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二
![怎样做一个孝顺的孩子——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二](https://img.taocdn.com/s3/m/407f8561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88.png)
怎样做一个孝顺的孩子——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二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个人应该拥有的基本美德之一。
作为孩子,要想长大成为一个有责任、有担当、有爱心的人,就需要学会如何做一个孝顺的孩子。
本文将从情感沟通、生活卫生、精神寄托、家庭和睦四个方面来论述怎样做一个孝顺的孩子。
一、情感沟通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也是孝顺之道最终落脚的地方。
一个孩子是否懂得孝顺,取决于他和家人之间的情感沟通是否密切。
我们可以用以下几种方式来加强情感沟通,以做一个孝顺的孩子。
1、多与父母交流:孝顺的第一要素就是体谅和关注父母。
孩子应该学会仔细倾听父母的话语,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
同时,孩子也应该与父母分享自己的生活经验,让父母更好地了解自己。
2、每天都表达爱意:这种表达可以是行动,也可以是言语。
孩子可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父母感受到他们的孝顺和爱意。
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也应该经常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
3、保持联系:即使如今社交媒体高度发达,但孩子与父母之间的直接交流同样重要。
孩子在外学习或工作时,都应该保持与父母的联系,以便及时地了解家庭的情况和健康状况。
二、生活卫生孝顺并不仅仅意味着关注父母的情感,更意味着关注他们的生活和身体健康。
我们可以从日常生活细节中发现如何做一个孝顺的孩子。
1、保持家庭卫生:在家庭生活中,孩子应该积极参与家务活动,保持家庭的整洁和卫生。
无论是清洗卫生间、擦拭地面还是收拾床铺,都要认真负责,不偷懒不推脱。
2、照顾父母的健康:孝顺的孩子应该积极为父母做好生活起居,清洗、煮饭、购物等都要亲力亲为,关心父母的饮食和锻炼等问题,帮助他们保持健康和活力。
3、学会急救知识:当家中发生突发情况,孝顺的孩子应该知道怎样保护自己和家庭成员,如拨打电话求救、施救措施等。
三、精神寄托孝顺的孩子不仅关心父母的情感、生活和健康状况,也要关注他们的精神寄托。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表达怎样做一个孝顺的孩子。
1、由衷赞扬:孩子要学会给父母鼓励和支持,包括使他们感到高兴的话语和鼓励。
做个孝顺的孩子主题班会课教案
![做个孝顺的孩子主题班会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1435b1e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c0.png)
做个孝顺的孩子主题班会课教案主题:做个孝顺的孩子教学目标:1. 了解和理解孝顺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尊重父母、关心家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3. 激发学生关心社会、关爱环境的意识。
教学内容及活动:1. 导入(10分钟)a. 播放一段与孝顺相关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孝顺的含义和重要性。
b. 学生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孝顺的理解,并提出自己对于孝顺的定义。
2. 讲解(20分钟)a. 老师讲解孝顺的含义和重要性,并引用一些经典故事和名人事迹来说明孝顺的力量和影响。
b. 老师与学生一起探讨如何具体表现孝顺,例如尊重父母的意见,帮助家人分担家务,关心爷爷奶奶的身体,关爱弟弟妹妹等。
3. 游戏训练(15分钟)a. 分成小组进行游戏,比赛哪个小组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给父母写一封感谢信的任务。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家人的感激之情。
b. 小组展示感谢信,学生交流分享完成任务时的感受和反思。
4. 案例分析(20分钟)a. 老师出示一些与孝顺相关的案例,例如某个学生为了节约家庭开支主动放弃自己的零花钱,某个学生在暑假期间主动承担家里的家务等。
b. 学生分小组讨论这些案例,分析和评价案例中学生的孝顺行为,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言行来实现孝顺。
5. 亲子关系讨论(20分钟)a. 学生讨论自己与父母之间的关系,评估自己在家庭中的表现,以及自己与父母之间存在的问题和困扰。
b. 学生和家人一起制定一个小小的计划,以改善自己与父母之间的沟通和关系,例如多与父母交流,多帮助家庭等。
6. 总结(10分钟)a.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内容和体会。
b. 学生与全班分享自己对孝顺的新认识和改变。
课后延伸活动:1.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亲子关系的文章,讲述自己对父母的感激之情和改变。
2.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记录自己孝顺行为的经历,并整理成一份孝顺行为日志。
3. 鼓励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的讨论和分享,评估学生对孝顺的理解和认同程度。
有孝心的好宝宝教案
![有孝心的好宝宝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8c887d8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20.png)
有孝心的好宝宝教案第一篇:有孝心的好宝宝教案有孝心的好宝宝活动目标(1)体验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产生孝敬父母的心理认同。
(2)初步了解孝敬父母的礼仪行为方式。
(3)懂的尊重、关爱长辈是一种美德。
活动重点体验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细心照顾,产生孝敬父母的心理认同,初步了解日常孝敬父母的礼仪行为。
活动难点:1、体验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及辛苦。
2、获知孝敬父母的方式,懂的尊重、关爱长辈是一种美德。
活动准备:砖块(用报纸包好)若干;小彩色花,纸条、爱心底版;课件《弟子规》动漫;照片幻灯;好娃娃歌曲视频;音乐感恩的心;孝心红花榜;“孝”字及含义幻灯;老师的孝心礼物活动过程:一情境创设,感受被爱1、故事引入:《兔妈妈的宝贝》师:孩子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郭老师要给你们将一个好听的故事。
故事的名字叫《兔妈妈的宝贝》。
在美丽的森林里住着兔妈妈和她的孩子小兔,在兔妈妈的眼里啊,小兔可是她最疼爱的宝贝。
每天,兔妈妈都精心照顾着小兔。
2、提问:师:哪个小朋友能告诉我,你是谁的宝贝?谁能告诉我,爸爸妈妈是怎么照顾你的吗?幼儿回答。
、播放幻灯片,梳理经验。
(师幼共同探讨,也可以由幼儿自己介绍。
)师:宝贝们,你们的爸爸妈妈真好。
让我们来看一看图片,再次感受一下爸爸妈妈对你们的爱。
(师或幼儿自己介绍生活上对你无微不至的照顾,学习上对你的细心帮助,还陪着你在游戏中寻找快乐)小结:我们的爸爸妈妈细心的照顾我们,关心我们的学习,同我们一起游戏,这些都证明爸爸妈妈非常爱我们。
二认知冲突,产生认同1、讲述故事第二段。
故事里的兔妈妈也很爱她的孩子,每天天还没亮,兔妈妈就起床,走很远的路去摘新鲜的萝卜。
夏天小白兔睡觉时,为了不让小兔被蚊子咬,兔妈妈和爸爸就轮流坐在床边为小兔打蚊子。
冬天,天冷了,兔妈妈就给小兔做暖和的外衣。
爸爸妈妈还陪小兔做游戏。
时间一天天过去,兔妈妈爸爸老了,终于累病了,小兔伤心极了,她想,我是大孩子了,爸爸妈妈为了照顾我都累病了,我一定好好照顾他们,让他们快点好起来。
2024年《孝敬父母》主题班会教案(精选
![2024年《孝敬父母》主题班会教案(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a5162449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2c.png)
2024年《孝敬父母》主题班会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道德与法治》教材第七单元《家庭·学校·社会》中的第2课《孝敬父母》。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父母对子女的付出和期望,认识孝敬父母的重要性,学习如何以实际行动孝敬父母,培养尊敬长辈、关爱家人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父母对子女的无私付出和期望,认识到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做人的本分。
2. 使学生学会以实际行动孝敬父母,培养尊敬长辈、关爱家人的良好品质。
3. 增强学生的家庭责任感,使他们懂得在家庭中要相互关爱,共同为家庭幸福做出贡献。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以实际行动孝敬父母。
重点:认识孝敬父母的重要性,学会尊敬长辈、关爱家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播放歌曲《父亲》,引导学生感受父母对子女的关爱。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与父母之间的感人故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孝敬父母》。
2. 知识讲解(1)讲解父母对子女的付出和期望,让学生认识到孝敬父母的重要性。
(2)讲解如何以实际行动孝敬父母,如:关心父母的身体健康、体贴父母的辛劳、帮助父母分担家务等。
3. 例题讲解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并回答问题。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如何孝敬父母,并进行交流分享。
5. 小结六、板书设计主题:《孝敬父母》1. 父母的付出与期望2. 孝敬父母的重要性3. 实际行动孝敬父母a. 关心父母身体健康b. 体贴父母辛劳c. 帮助父母分担家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所学知识,以“孝敬父母”为主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作文。
2. 答案:学生作文(范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积极参与家庭活动,以实际行动孝敬父母,并将所学知识传播给身边的人,共同营造尊老爱幼的社会氛围。
孝敬父母的教学设计方案(3篇)
![孝敬父母的教学设计方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086b4a1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bb.png)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和现代意义。
- 理解孝敬父母的具体表现和重要性。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表达孝敬的情感和行动能力。
- 提高学生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
3.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 增强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 介绍孝敬父母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
- 分析孝敬父母在传统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2. 孝敬父母的具体表现:- 通过案例和故事,展示孝敬父母的不同形式。
- 分析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体现孝敬父母的行为。
3. 孝敬父母的重要性:- 讨论孝敬父母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和谐的意义。
- 分析孝敬父母与家庭关系、社会道德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阶段1. 情境导入:- 通过播放家庭亲情视频,唤起学生对家庭的记忆和情感。
2. 问题提出:-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孝敬父母?为什么我们要孝敬父母?(二)展开阶段1. 讲授新课:- 讲解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和现代意义。
- 分析孝敬父母的具体表现,如尊重父母、关心父母、照顾父母等。
2. 案例分析:- 通过真实案例,展示孝敬父母在不同家庭背景下的具体表现。
- 引导学生讨论和分析案例,加深对孝敬父母的理解。
3. 互动讨论:- 分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孝敬父母?- 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想法,互相学习。
(三)实践阶段1. 角色扮演:- 组织学生进行孝敬父母的角色扮演,模拟实际情境。
- 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孝敬父母的过程。
2. 家庭作业:- 布置作业:回家后,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并记录下来。
- 下次课程时,分享自己的实践经历和感受。
(四)总结阶段1. 课堂小结:-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孝敬父母的重要性。
2. 情感升华:-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激发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3. 课后作业:- 思考并撰写一篇关于孝敬父母的短文。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做个孝顺的孩子主题班会教案
![做个孝顺的孩子主题班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75c076f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a3.png)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主题:做个孝顺的孩子主题班会教案课时安排:1课时(40分钟)教学对象:小学高年级学生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孝顺的含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尊敬父母、关爱家人的情感。
3. 引导学生学会用实际行动来表达对父母的孝顺之情。
教学方法:1.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孝顺的理解和经验。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孝顺的重要性。
3. 实践指导法:通过实际行动的演练,让学生学会如何孝顺父母。
二、教学内容与过程1. 导入:开场提问:“你们认为什么是孝顺?为什么我们要孝顺父母?”学生回答后,总结孝顺的含义和重要性。
2. 案例分析:呈现典型案例,如孝顺的故事、不孝顺的行为等。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的人物行为是否符合孝顺的标准。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自己在家庭中如何表现出孝顺。
每个小组选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4. 实践指导:展示孝顺父母的具体行动,如帮助家务、关心父母健康等。
引导学生演练这些行动,并鼓励他们在家庭中付诸实践。
5.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自己在班会中的收获,以及如何将所学应用到家庭生活中。
布置作业:回家后,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倒杯水、梳头等。
三、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分享和演练环节的积极性。
2. 学生作业:检查学生回家后为父母所做的事情,评价他们的实践表现。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班会的感受和建议,以改进后续的教学工作。
四、教学资源1. 案例材料:挑选一些孝顺与不孝顺的案例,用于引导学生分析讨论。
2. 实践指导资料:提供一些孝顺父母的具体行动,供学生参考。
3. 教学课件:制作PPT,展示相关图片、文字和动画,增强课堂趣味性。
五、教学注意事项1. 注重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谈谈自己的理解和经验,避免讲大空。
2. 在讨论和分享环节,尊重学生的观点,鼓励他们大胆发言。
3. 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做个孝顺的好孩子》德育实践课教学设计3
![《做个孝顺的好孩子》德育实践课教学设计3](https://img.taocdn.com/s3/m/2183eb1c1eb91a37f0115c37.png)
《做个孝顺的好孩子》德育实践活动课教学设计哈尔滨市建伟小学校李晓媛一、背景分析现在的孩子感情还不够丰富,再加上娇生惯养,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习惯,也形成了自私、冷漠的性格。
对身旁的一些人的付出总是习以为常,熟视无睹。
包括对老师的付出、学生的帮助等都没有感恩之心,因此,我想通过本次德育实践活动,唤醒学生沉睡的感恩之情,让学生从身边的人事中学会知恩、感恩,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体会父母、师长、亲人、同学、朋友之间的无私的亲情、友情,懂得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真正内涵。
进而用实际行动去报恩,做一个心中有爱,珍惜他人劳动,知恩报恩的人。
同时,培养自己的责任感,努力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创造一个美好、和谐的社会。
二、活动目的1、古人云:滴水之恩,须当涌泉相报。
感恩,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个正直的人的起码品德。
事实上,我们也非常需要感恩,因为,父母对我们有养育之恩,老师对我们有教育之恩,领导对我们有知遇之恩,同事对我们有协助之恩,社会对我们有关爱之恩,军队对我们有保卫之恩,祖国对我们有呵护之恩……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一个经常怀着感恩之心的人,心地坦荡,胸怀宽阔,会自觉自愿地给人以帮助,助人为乐。
而那些不会感恩的人,血是凉的,心是冷的,带给社会的只能是冷漠和残酷,这样的人如果多了,社会就会变成冷酷而毫无希望的沙漠。
我们鄙视他们,不屑于与他们为伍。
一直以来,"感恩"在我心中是"感谢恩人"的概念。
"恩人"者,乃于己有大恩大德者。
2、学生了解亲情,体验亲情的无私和伟大,感受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3、教育学生学习感恩,让他们拥有一颗感恩的心,生活在感恩的社会里。
三、活动重点通过本课的活动,学生形成感恩意识,尊重他人劳动,感谢他人对你自己的帮助。
四、活动难点在活动过程当中,学生能将所学、所知,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真正做到“知行结合统一”的教学目的,从而真正实现“德育实践活动课”的“导行教育效果”。
如何做一个孝顺的好孩子--班会教案
![如何做一个孝顺的好孩子--班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f95313b79563c1ec5da7165.png)
如何做个孝顺的好孩子!一、活动目的:1、通过活动,使学生树立孝顺父母的意识,认识到孝顺父母的重要性。
2、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一些孝顺父母的意识典型事例。
让学生懂得孝顺父母的意识,从点滴做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3、通过活动,激发学生今后在家多理解父母,多与父母沟通交流,做个孝顺的好孩子。
二、活动准备:1、典型事例2、古训地点:1309班教室主持:罗小检焦玉丹记录:陈娟三、活动过程(一)引入主题班会内容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两个真实的小故事,新闻媒体上歌颂的“捐肾救母”、“背父上学”、等等。
今天,班会的内容是《如何做个孝顺的好孩子》,希望大家积极参与。
(二)班会内容一、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说到孝道很多学生都会举例子,就是那些新闻媒体上歌颂的“捐肾救母”、“背父上学”、等等。
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孝顺,日常生活中哪能体现孝心?其实“孝”并不只体现在大灾大难的时候,在平常的生活中一些小事也是孝顺的表现,给父母盛一碗饭、倒一杯水、捶一回背、洗一次脚等等。
对父母的爱要在一些细节上,记住父母的生日,会在父母生日的那天真诚的说一声“生日快乐”。
在父母劳累的时候要会说“爸妈,您辛苦了”,在父母帮助或鼓励自己的时候要会说“谢谢”。
作为未成年学生不可能立即就能赡养父母,只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从小养成孝顺父母的良好品德。
二、理解父母懂得父母的辛苦,理解父母的苦衷是孝顺父母的开始。
很多学生都很难理解自己的父母,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有强烈的叛逆心理,最亲的人反而最容易伤害。
其实,可怜天下父母心,天下的父母对孩子的爱都是一样的。
也许表达的形式不同,教育的方式各异,但我们要理解父母的唠叨,学会去了解和体谅他们的性格,学会用心替父母考虑,用心领受父母的教诲与期待,诚心体谅父母的忧虑和烦恼,理解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及为此所做的一切。
只有理解父母,处处为父母着想,才会去由衷地感激、感恩、回报父母,做一个孝顺的孩子。
三、要有责任心中学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培养“责任心”的重要阶段。
培养学生成为懂得孝顺的好孩子的教案
![培养学生成为懂得孝顺的好孩子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de7f43f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1b.png)
尊敬的教师们,您们是否曾经感觉到教育孩子并不容易,因为教育意味着要在孩子的内心深处树立强烈的品德观念和价值观念,这对于任何一个父母或者老师来说都是一项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在当今社会里,几乎所有的父母和教师都希望他们的孩子们成为孝顺、尊敬长辈、而且有着良好品德的人,今天我想跟大家一起谈谈如何培养学生成为懂得孝顺的好孩子,从而让学生们愿意去尊重帮助他们的父母和长辈。
一、为什么要培养孝顺的学生?孝顺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我们一直重视孝顺。
孝顺并不是仅仅针对自己的父母,它也包括了对我们的长辈和社区中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的关注和照顾。
当孩子们懂得了孝顺,他们就会变得更加慷慨和有同情心,而且也会学会更好地理解别人的感受。
这些特质与社交技能共同促进了学生整个成长过程中的融入和发展。
孝顺的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及尊重老师,在学校期间,他们也更有可能更听话、集中注意力、更好地参与讨论和活动。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如何培养学生成为懂得孝顺的好孩子。
二、如何培养孝顺的学生?1. 告诉孩子们什么是孝顺我们应该告诉孩子们什么是孝顺,以便他们理解这个问题在家庭和社区中的重要性。
孩子们应该知道,孝顺不仅仅是指照顾父母,它也包括了尊重长辈和帮助社区中的需要者。
告诉孩子们,当他们想要问自己应该做什么的时候,他们应该想想自己父母或者其他长辈是否会同意或者需要这件事情。
2. 观察和模仿孩子们是天生的模仿者,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个优势让他们观察和模仿那些行为表现很好的家人或者其他孩子。
当孩子们发现自己爱的人对别人采取的行动十分关心,他们也会通过模仿来表达这种关心。
3. 将孝顺的行为纳入教学计划学校对如何培养孝顺的学生也有自己的角色。
作为教师可以将孝顺的行为纳入教学计划中,比如可以在一年级的时候教授孩子们如何与家庭和社区中的长辈更加亲密和充满关心。
在二年级中,我们可以帮助孩子们理解孝顺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如何承担他们自己的责任。
而在三年级上,我们可以帮助孩子们了解自己对于社区也有着某些义务和责任,以此培养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孝顺的内涵和外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视频欣赏《乌鸦反哺》,同学们谈谈观后体会。
三、深刻反思,交流体验。
说说自己在体验中如何孝顺父母。
主题深化
感受家庭的温馨,珍惜父母的爱,学会感恩,做一个孝顺父母的好孩子。
全班齐唱《感恩的心》。
主题
做一个孝顺父母的好孩子
教学目标
1、体验亲情,懂得生活中父母如何用点滴的爱滋润我们茁壮成长。
2、知道孝敬父母,体谅父母,与父母和谐相处,应该学会感恩,以实际行动回报亲情。
教学重点
使学生能更深切地感受到父母对他们的爱和养育他们的辛苦,用自己的各种实际行动向父母表示孝顺。
活
动过程Fra bibliotek实践体验活动1、做好宣传工作,营造活动氛围,课间播放《父亲》、《母亲》、《感恩的心》等歌曲,让学生深刻的领会到父爱如山,母爱如水。公布活动方案,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2、指导学生进行体验:
做一件让父母感动的事,比如:为父母洗脚,为父母做一次家务等,写体会,全班交流。
实施过程
步骤
目的
内容与形式
主
题
展
示
1、体验父母对子女的情深似海,震撼学生心灵,为学生的行为起到知道和促进的作用。
2、交流孝顺父母体验感受,发表看法,使主题得到升华。
一、引入主题。
在乐曲中,教师宣布《做一个孝顺父母的好孩子》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