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导管未闭9详解
动脉导管未闭的科普知识课件

动脉导管未闭的症状
运动耐力差:婴儿可能活动时容易疲倦 。
动脉导管未闭 的风险因素
动脉导管未闭的风险因素
早产儿:提前出生的婴儿发生 动脉导管未闭的风险较高。 先心病:某些先心病患者患动 脉导管未闭的可能性较高。
动脉导管未闭 的诊断和治疗
动脉导管未闭的诊断和治疗
体格检查:医生通过听心脏杂音等体格 检查来初步判断有无动脉导管未闭。
发展为高血压:长期存在的动脉导管未 闭会导致肺血压升高,最终可能引发系 统性高血压。
感染:未能关闭的动脉导管可以增加感 染的风险。
预防动脉导管 未闭
预防动脉导管未闭
由于动脉导管未闭的具体原因 尚不明确,目前没有特定的预 防措施可供采用。
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
动脉导管未闭 的原因
动脉导管未闭的原因
造成动脉导管未闭的原因尚不完全清楚 ,可能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以及胎儿 发育过程中的异常有关。
提前出生婴儿和出生时患有某些疾病 的婴儿更容易患动脉导管未闭。
动脉导管未闭 的症状
动脉导管未闭的症状
呼吸困难:婴儿呼吸急促、费 力。
心脏杂音:医生可能在体检时 听到婴儿胸部的异常心脏杂音 。
超声心动图检查:超声心动图是最常用 的诊断工具,能够准确显示动脉导管的 情况。
动脉导管未闭的诊断和治疗
药物治疗:对于某些病例,医 生可能会通过给予药物来促使 动脉导管尽快关闭。
手术治疗:如果药物治疗无效 或病情较为严重,可能需要进 行手术关闭动脉导管。
动脉导管未闭 的并发症
动脉导管未闭的并发症
动脉导管未闭 的科普知识课
件
目录 什么是动脉导管未闭? 动脉导管未闭的原因 动脉导管未闭的症状 动脉导管未闭的风险因素 动脉导管未闭的诊断和治疗 动脉导管未闭的并发症 预防动脉导管未闭
动脉导管未闭介绍演示培训课件

一般正常。
血清学检查
无特异性指标。
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
诊断依据
根据典型的体征、X线、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动脉导管未闭的诊断并不困 难。
鉴别诊断
需要与先天性主动脉-肺动脉间隔缺损、主动脉窦动脉瘤破裂等疾病进行鉴别。 这些疾病虽然也有类似的症状和体征,但超声心动图和心血管造影等检查可以提 供更准确的鉴别诊断依据。
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的动脉导管未闭并发症,如感染性心内膜炎、肺 动脉高压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如导管闭合术、心脏瓣 膜置换术等。
效果评估
治疗后应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和效果评估,包括症状改善 、心功能恢复、生活质量提高等方面。同时,根据评估结 果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PART 05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倾听与理解
01
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理解患者的感受和情绪,给予关心和支
持。
情绪疏导
02
通过心理疏导技巧,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增
强治疗信心。
认知行为疗法
03
引导患者调整不良认知和行为模式,学会积极应对疾病带来的
挑战。
家属参与和沟通技巧培训
家属参与
鼓励家属积极参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过程,提供情感支持和生活 照顾。
患者教育内容设计
疾病知识普及
向患者详细解释动脉导管未闭的 发病原因、症状表现、治疗方法
及预后等相关知识。
日常生活指导
教育患者如何合理安排饮食、保 持适量运动、避免过度劳累等,
以降低并发症风险。
用药指导
告知患者药物的名称、作用、用 法、用量及可能的不良反应,强
调遵医嘱按时服药的重要性。
动脉导管未闭(PDA)

动脉导管未闭(PDA)作者:康素玲单位:焦作市人民医院动脉导管未闭(PDA)即降主动脉与肺动脉之间存在异常通道,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多见于早产儿。
【病理改变】动脉导管在胎儿时期是重要的通道,连接主动脉和肺动脉,使得肺动脉内富含氧气和营养物质的血液大部分通过动脉导管进人降主动脉,供应盆、腹腔及下肢。
胎儿出生后,肺循环阻力迅速降低,动脉导管功能性关闭,肺动脉和主动脉之间无血流相通,一般三个月左右动脉导管被纤维组织代替形成动脉韧带,从而完全关闭。
若半年后,动脉导管持续存在,即形成动脉导管未闭。
动脉导管分三型:1.管型:导管两端口径一致,导管较长;2.窗型:导管极短,口径较宽,宽度大于长度;3.哑铃型:导管中间细,两端粗;4.动脉瘤型:导管两端细,中间宽。
血流动力学改变:主动脉的压力无论收缩期还是舒张期均明显高于肺动脉,所以主动脉内的血液会持续进入肺动脉内,并且速度较高,无肺动脉高压时,分流速度一般超过3m/s。
降主动脉内的血液一部分供应盆、腹腔及下肢,一部分通过动脉导管进入肺动脉,使得肺循环血流量增加,左心回血量增加,左心房室增大;长期分流,使得肺小血管痉挛、硬化,阻力增加,形成肺动脉高压,进而引起右心增大、肥厚,当肺动脉压接近或超过主动脉压时,就会出现双向分流或右向左分流,病人出现紫绀,此时称Eisenmenger综合征。
异常交通—动脉水平的左向右分流(双期)—肺循环血流量增多—左心回心血量增加—左心容量负荷过重—左心增大—长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右心肥厚、增大—双向分流或右向左分流【超声改变】一二维及M型超声:图1 左室长轴切面显示左室形态饱满(左室大)。
图2 M型超声显示:左室内径增大,室壁厚度、运动幅度、收缩期增厚率均正常,心功能正常。
图3大动脉短轴显示降主动脉与左右肺动脉分叉处可见导管回声,准确测量导管的长和宽,为封堵术提供参考。
二多普勒超声:图4 大动脉短轴彩色多普勒显示:肺动脉内可见来自降主动脉的五彩血流,沿肺动脉外侧壁走形。
动脉导管未闭,图文详细讲解

一,动脉导管未闭1,在学习动脉导管未闭前必须先掌握胎儿的血液循环解剖胎儿的动脉血完全来自母体胎盘的脐静脉(以胎儿的心脏为起点,出心为动脉,进心为静脉),通过静脉导管(与动脉导管名字相伴,是连接脐静脉与下腔静脉之间的血管),进入下腔静脉,汇入右心房,这一股动脉血液三分之二通过卵圆孔进入左心房,到左心室,通过主动脉射出心脏,供应头颈上肢。
头颈上肢循环后的静脉血通过上腔静脉回流到右心房,这股静脉血液和来自下腔静脉的完全动脉血液汇合进入右心室,通过肺动脉射出心脏,大部分的血液通过动脉导管进入降主动脉,供应腹部盆腔下肢。
降主动脉的髂内动脉分出脐动脉进入胎盘,进行物质交换其中还有一部分的血液进入肺动脉分支,通过肺静脉回到左心房,这部分血液进入到左心室,通过主动脉射出;另外一部分血液是下肢盆腔腹部的血液回流到下腔静脉进入右心房。
,2,掌握动脉导管闭合机制(1)动脉导管闭合的解剖生理机制:动脉导管的结构与主动脉及肺动脉均不相同,大部分的组织是螺旋状排列的平滑肌,当其收缩时候,可以保证导管的长度不变,管腔的直径缩小,使导管内膜对合。
但是前提需要动脉导管内弹力纤维层发生断裂,然后形成局部内膜垫,如果这两个前提没有发生,动脉导管就无法关闭。
(2)影响动脉导管平滑肌收缩的两个重要因素血氧浓度和前列腺素,前者是促进作用,后者是抑制作用早产儿的动脉导管壁对于高氧的敏感度低,对于前列腺素的敏感度高,所以早产儿的动脉导管发生率高(3)正常新生儿动脉导管纤维化的解剖闭合(真正意义上的闭合)的时间生后2-3周,动脉导管未闭患者在一岁后闭合的可能性极小3.病理解剖(1)动脉导管位置动脉导管位于主动脉峡部和肺动脉分叉偏左肺动脉侧。
主动脉峡部:主动脉缩窄段病变的部位绝大多数(95%以上)在主动脉弓远段与胸降主动脉连接处,亦即主动脉峡部主动脉峡部(2)正常动脉导管长度及直径内径是3.5mm,外径5-6mm,长度1.25cm(3)未闭动脉导管解剖形态分类及各个特点管形、漏斗形、窗形和动脉瘤形管形:多为中小导管,手术中分离结扎困难小漏斗形:最多见的1种,导管的主动脉端显漏斗样膨大,向肺动脉侧变细,最细的动脉导管颈部靠近肺动脉,是分离后结扎的部位窗形:较少见,多为巨大导管合并肺动脉高压,管壁薄,手术难度大,分离过程引起破裂,导致大出血的机会较多动脉瘤形:不多见,导管总部显瘤样膨大,壁薄,手术中应该小心(4)动脉导管三角前界为左膈神经,后界为左迷走神经,下界为左肺动脉,三角内有动脉导管、左喉返神经、心浅丛。
《动脉导管未闭》课件

动脉导管未闭是一种心脏先天疾患,导致肺血管的高压及肺动脉高压,引发 呼吸困难和发育迟缓。本PPT课件旨在介绍该疾病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 现、
动脉导管在胎儿期应该闭合,但未 闭合导致出现动脉导管未闭。
遗传因素
部分动脉导管未闭与遗传有关。
环境因素
母亲在怀孕期间暴露于有害环境, 如空气污染物,也可能影响胎儿。
病理生理
左右心分流
动脉导管未闭后,氧合血混合在一起,导致左右心 分流。
肺动脉高压
肺血管床压力进一步上升,引发肺动脉高压。
肺血管床压力升高
血液被迫流回肺部,导致肺血管床压力升高。
心衰竭
心脏无法完成其对身体的充分供血任务,导致心力 衰竭。
减少环境污染
减少接触空气污染物和有害物质的机会。
避免使用有害药物
避免使用对胎儿有害的药物,如某些抗癌药物。
治疗
外科手术
手术是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主要方 法之一。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通常用于缓解症状和减轻 病情。
保守治疗
保守治疗措施包括改变生活方式、 饮食习惯和药物治疗。
预后
• 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改善预后。 • 未能及时治疗可能导致心衰竭、肺动脉高压等严重后果。
预防
营养供给
孕妇应注意饮食及补充所需营养素。
临床表现
• 连续性机器样杂音、肺动脉瓣区亢进 • 呼吸困难 • 发育迟缓 • 先心病发作 • 端坐呼吸
诊断
体征
听诊检查和肢体征象检 查可以发现心脏杂音和 心律失常。
心电图
心电图检查可以明显发 现心电图特征性的改变。
胸部X线
胸部X线检查可以显示 心脏和肺部的影像。
超声心动图
动脉导管未闭的科普知识课件

预后
预后
预后良好:大多数患有动脉导 管未闭的儿童在接受适当的治 疗后能够恢复正常,生活质量 不受影响。
长期随访:治疗后需要进行定 期的随访,以确保动脉导管关 闭情况良好,并排除其他心脏 问题的发生。
预后
日常生活:患有动脉导管未闭 的儿童可以正常参加日常活动 ,但有时可能需要注意一些限 制性的活动,如剧烈运动的限 制。
动脉导管未闭 的科普知 预后
介绍
介绍
什么是动脉导管未闭:动脉导管未 闭是一种先天性心脏病,指的是在 新生儿出生后,原本应该在胎儿期 关闭的动脉导管没有关闭的情况。
介绍
动脉导管的功能:动脉导管是 胎儿期唯一连接主动脉和肺动 脉的血管,起到将大部分血液 绕过肺部直接供应全身的作用 。
症状
心脏杂音:通过听诊心脏,医 生可能会发现未闭的动脉导管 造成的异常心脏杂音。
治疗
治疗
药物治疗:一些药物可以帮助缓解 动脉导管未闭造成的症状,如非甾 体类抗炎药物和升压药物。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症状的患者, 可能需要进行手术,通过手术关闭 未闭的动脉导管。
治疗
经导管治疗:对于一些不适合 手术的患者,可选择经导管介 入治疗,通过导管将器械送入 体内进行治疗。
谢谢您的 观赏聆听
动脉导管未闭的影响:未关闭 的动脉导管会导致血液在主动 脉和肺动脉之间的循环不平衡 ,可能引发一系列心脏和呼吸 系统的问题。
症状
症状
呼吸困难:由于血液循环不正 常,可能导致心脏负担过重, 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
发绀:因为未关闭的动脉导管 可能导致氧血症,呼吸系统无 法提供足够的氧气,导致皮肤 、嘴唇出现发绀的现象。
动脉导管未闭的科普知识PPT课件

IV. 动脉导管未闭的预后和生活方式
患者及其家人应遵循医生的指 导,保持健康的饮食和适当的 体力活动,以促进良好的心脏 健康。
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
心导管介入治疗:通过心导管手术,医 生可以通过导管插入血管,将血管内的 设备放置在动脉导管上,帮助闭合手术:对于严重症状的患 者,可能需要进行外科手术来 修补或关闭动脉导管。
IV. 动脉导管 未闭的预后和
生活方式
IV. 动脉导管未闭的预后和生活方式
大多数动脉导管未闭的婴儿可以通过适 当的治疗得到有效控制,并能够过上正 常的生活。
心脏杂音:医生在听诊时可能会听到心 脏杂音,这是由于血液通过开放的动脉 导管流动而产生的声音。
II. 动脉导管未闭的症状
发育迟缓:动脉导管未闭可能 导致患儿发育迟缓,因为氧气 和营养无法充分供应到身体各 部分。
III. 动脉导管 未闭的治疗方
法
III. 动脉导管未闭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对于一些轻度症状的患者, 医生可能会采用药物来帮助关闭动脉导 管,如非那西丁。
动脉导管未闭 的科普知识 PPT课件
目录 I. 什么是动脉导管未闭? II. 动脉导管未闭的症状 III. 动脉导管未闭的治疗方法 IV. 动脉导管未闭的预后和生 活方式
I. 什么是动脉 导管未闭?
动脉I导.管什未闭么是是一种动先脉天性导心管未闭?
脏病,指的是出生后动脉导管 未能在预定的时间内关闭的情 况。
动脉导管是连接肺动脉和主动 脉的一条血管,在胎儿期起到 供应氧气的作用。通常在出生 后的几天或几周内,动脉导管 会自行闭合,但对于患有动脉 导管未闭的婴儿来说,这条血 管仍然开放。
动脉导管未闭9详解课件

Part
06
动脉导管未闭的案例分享
典型案例一
患者情况
患者为5岁男孩,因反复肺炎就诊 ,查体发现心脏杂音。
治疗效果
术后患儿恢复良好,无并发症, 随访未见异常。
诊断过程
心脏超声检查显示动脉导管未闭 ,直径约3mm。
治疗方案
行心导管检查,确诊后行经皮动 脉导管未闭封堵术。
典型案例二
患者情况
诊断过程
治疗方案
治疗效果
患者为12岁女孩,因运 动后胸闷就诊,查体发
现心脏杂音。
心脏超声检查显示动脉 导管未闭,直径约5mm
。
行心导管检查,确诊后 行经皮动脉导管未闭封
堵术。
术后患儿恢复良好,无 并发症,随访未见异常
。
典型案例三
01
02
03
04
患者情况
患者为3岁男孩,因反复感冒 就诊,查体发现心脏杂音。
诊断过程
心脏超声检查显示动脉导管未 闭,直径约2mm。
分类
根据未闭导管的形态和大小,动 脉导管未闭可分为管型、窗型和 漏斗型等类型。
发病机制
01
胎儿出生后,动脉导管应自然关 闭,若未能正常关闭,则形成动 脉导管未闭。
02
发病机制可能与遗传因素、环境 因素、母体疾病等多种因素有关 。
流行病学
动脉导管未闭是一种较为 常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 ,发病率约为0.5%-1%。
液循环。
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定期监测病情变化和调整药物剂
量。
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是一种微创的治疗方 法,通过导管将封堵器或弹簧 圈等装置送至动脉导管处,达 到封堵导管的目的。
介入治疗的优点是创伤小、恢 复快,适用于大多数动脉导管 未闭患者。
动脉导管未闭ppt课件

症状不明显
消炎痛或阿司匹林促使动脉 导管关闭
手术或介入方 法关闭动脉导
管
完全性大血管转位、肺动脉 闭锁、三尖瓣闭锁、严重肺
动脉狭窄等
前列腺素维持E2 动脉导管开放
16
治疗
❖ 一般治疗:减轻患儿体力消耗、吸氧、密切监测 生命体征、营养支持等。
❖ 对症治疗:关闭动脉导管
▪ 早产儿:消炎痛静滴或口服,0.1~ 0.2mg/kg.次, 8~12小时重复1~2次,总量< 0.3~0.6mg/kg
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PDA)
❖ 为小儿先心病常见类 型之一,占先心病发 病总数的15%
❖ 出生后15小时即发生 功能性关闭,约80% 生后3个月,95%生 后1年内在解剖学上 应完全关闭。
❖ 1岁以后未闭合者即 为PDA
1
分型
管形
导管长度多在 1cm左右,直径
肺静脉 PV 上腔静脉 SVC 右心房 RA
肺动脉 PA
PDA
murmu r
下腔静脉 IVC 右心室 RV
4
PDA动脉导管 PV 肺静脉 LA 左心房 AO主动脉 LV 左心室
差异性紫绀
(differentialcyanosis)
当肺动脉压力超过主动脉 压时,左向右分流明显减 少或停止,产生肺动脉血 流逆向分流入主动脉,患 儿呈现差异性发绀,下半 身青紫,左上肢有轻度青 紫,而右上肢正常。
▪ 逆行主动脉造影
• 显示主动脉、肺动脉和PDA同时显影
AAO
PA DAO
14
并发症
➢ 支气管肺炎 ➢ 充血性心衰 ➢ 感染性动脉炎 ➢ 心内膜炎
15
治疗原则
动脉导管未闭

病理生理
左向右分流 主动脉压力↑,肺动脉 阻力↓,主动脉压力˃肺动脉,血液由 主动脉→肺动脉。
分流量 AO和PA的压力阶差 达20-70%
导管粗细
左心房回心血量↑→左心容量负荷↑→ 左心室肥厚、扩大→左心衰竭。
手术方法
前胸正中切口径路 全麻气管插管、体外循环 适用于:1.左侧胸膜粘连重;
2. 结扎后再通; 3. 导管太粗; 4. 合并心内畸形一并矫治。
术式:
心包外结扎术:下牵肺总动脉,切开肺动脉分叉处及左肺动脉反折,游离动脉导管 左右间隙及后壁,套10号丝线结扎;
肺动脉切口内缝合法:血流降温,手指按压血流表面阻断血流,或切开肺动脉,堵 住导管口,减轻术后肺损伤。鼻咽温度降至20-25度,减少血流,经肺动脉切口, 用带垫片的4-0proliine双头针褥式缝合,分别从导管开口的下缘进针,上缘穿出 打结缝闭。开口˃15mm,用涤纶片沿开口边缘做连续缝合缝闭。
升主动脉造影
复杂合并畸形是否有 动脉导管未闭,升主 动脉造影仍是“金标 准”
诊断
第一章节
根据杂音、周围血管征,结合心电图、胸片 超声心动图,进行诊断
手术治疗
适应证
早产儿、婴幼儿反复发生肺 炎、呼吸窘迫和心力衰竭, 药物治疗无效;
左心容量负荷增加,肺血增 多;
心导管检查Qp/Qs≧1.5;
永久性闭塞 (出生后4周)
○ 导管内膜纤维组织弥漫性增生,逐渐 纤维化→动脉韧带。
动脉导管三角
前界为左膈神经,后界为 左迷走神经,下界为左肺 动脉,三角内有动脉导管、 左喉返神经、心浅丛。
左喉返神经由迷走神经分 出,绕动脉导管下缘向上, 沿食管、气管沟走形,损 伤导致声音嘶哑。
动脉导管未闭名词解释

动脉导管未闭名词解释
动脉导管未闭是一种心脏病,它发生于宝宝刚出生的几个星期内。
在
正常情况下,动脉导管是一个关键的胚胎发育阶段的结构,它提供了
胎儿心脏与母亲体内氧气的交换。
然而,在宝宝出生后,动脉导管应
该关闭以保持正常的心脏功能。
如果这个过程没有完成,则称为动脉
导管未闭。
动脉导管未闭经常被简称为PDA。
该疾病在出生时被发现,通常是因
为新生儿出现呼吸困难、发凉的皮肤和哭声低沉。
此外,医生也可以
在体检和心脏超声检查中发现该疾病。
在未治疗的情况下,动脉导管未闭可以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包括肺动
脉高压和心力衰竭。
因此,医生通常会建议宝宝尽快接受治疗。
治疗
方法包括手术和医疗治疗,通常可以很好地控制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总结起来,动脉导管未闭是一种心脏病,它发生于新生儿出生后不久,如果不治疗,可以导致严重的并发症。
治疗包括手术和医疗治疗,可
以控制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做好预防和早期诊断和治疗是至关重要的。
健康知识之动脉导管未闭

健康知识之动脉导管未闭动脉导管连接主动脉弓的降部与肺总动脉或左肺动脉之间,若出生后1年此导管未闭,则称动脉导管未闭。
可分导管型、窗型和漏斗型。
它使主动脉血经未闭的导管进入肺动脉,造成肺血流量增加,可发生肺动脉高压。
临床表现1.症状与分流量有关,较轻者无症状,重者症状与上述的先心病一样,可并发肺部感染与感染性心内膜炎。
2.体征在胸骨左缘第2肋间左锁骨下方有连续性机器样杂音,多半有震颤,当肺血流量超过体循环1倍以上时,在心尖区可闻及舒张期杂音,脉压增宽。
3.特殊检查(1)心电图:可正常,也可表现为左心室或双室肥厚,左心房肥大。
(2)超声心动图:可探见未闭的动脉导管,多普勒超声可见动脉导管与肺动脉内有连续性高速湍流(左至右分流),左室左房扩大,肺动脉增宽。
(3)胸片:肺血增多,肺门血管影搏动明显,肺动脉段凸起,左室增大。
诊断与鉴别诊断1.诊断根据上述杂音与超声心动图所见可作出诊断。
2.鉴别诊断(1)主肺动脉隔缺损:杂音最响部位位于第1肋间且向右。
超声心动图可见肺总动脉主动脉增宽,其间有缺损。
(2)主动脉窦瘤破入右心室:杂音与动脉导管未闭相似,但病人发病突然,常伴有心悸、胸痛症状。
治疗原则1.手术治疗应本病易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故应争取尽早手术。
一般首选非手术介入封堵治疗。
只要掌握好适应证,介入封堵手术的安全性成功率较高。
经典手术可采用结扎或切断缝合导管。
伴有严重肺动脉高压、右向左分流者禁忌手术。
2.内科治疗同上述,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
预后除少数患者未闭的导管分流量大且已失去手术机会者可发生肺动脉高压、心力衰竭外,一般预后均较好。
小结:主动脉血---进入肺动脉(连续性杂音)。
动脉导管未闭详解优秀课件

术后高血压护理
a:发现血压异常增高者,立即通知医生采取有效的降 压措施。 b :严格掌握输液量及速度。 c :适当镇静。 d :保持胸腔闭式引流的通畅,严密观察并记录引流液 的颜色、性质和量。注意有无内出血情况发生。 e :神志观察:血压持续升高,可导致脑动脉痉挛,致 脑组织缺血、缺氧,血管壁通透性增高,发生脑水肿、 出血等。 f :防治左心衰竭。
禁忌症
A:合并其他心血管畸形,未闭动脉导管起 代偿作用,如在法洛四联症:肺动脉狭窄、 闭锁、主动脉弓中断等,在未纠正心血管 畸形之前不能闭合导管。 B:严重肺动脉高压,以右向左分流为主患 者,导管已成为缓冲肺动脉高压的引流管 道,也不宜手术。
术前护理
• 1、按一般心外科术前护理常规护理。 • 2、心功能差者,适当限制活动。 • 3、避免受凉,少去公共场所,预防呼吸道感染。 • 4.注意观察体温及白细胞计数,及时发现有无亚急性心内
膜炎
术后并发症
1.术中大出血 2.术后高血压 3.喉返神经损伤 4.假性动脉瘤(术后2周左右) 5.导管再通 6.漏诊的PDA 7.乳糜胸
术后护理
• 1、按心外科术后及麻醉后护理常规护理。行体外循环者按体外循环 护理常规护理。
• 2、注意血压变化。术后可有反应性血压增高及心率增快表现。如收 缩压高于20kpa,脉搏超过140次/分,应立即通报医生处理。
动脉导管未闭详解优秀课件
CONTENTS
概念
动脉导管是胎儿血循环沟通肺 动脉和降主动脉的血管,位于 左肺动脉根部和降主动脉峡部 之间,正常状态多于出生后短 期内闭合。如未能闭合,称动 脉导管未闭。
解剖位置
• 一般动脉导管未闭位于降主动脉近端距左锁骨下动脉起起 始部2—l0mm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⑤动脉瘤状:导管本身呈瘤状膨大,壁薄而脆, 张力高,容易破裂,极少见。
病因
心脏胚胎发育的关键时期是在妊娠的 第 2 ~ 8 周,先天性心血管畸形也主要 发生于此阶段。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 有多方面的原因,大致分为内在的和 外部的2类,其中以后者多见。
内在病因
内在因素主要与遗传有关,特别是染 色体易位和畸变,例如 21- 三体综合征、 13- 三体综合征、 14- 三体综合征、 15三体综合征和 18- 三体综合征等,常合 并先天性心血管畸形;此外,先天性 心脏病患者子女的心血管畸形的发生 率比预计发病率明显的多。
禁忌症
A:合并其他心血管畸形,未闭动脉导管起 代偿作用,如在法洛四联症:肺动脉狭窄、 闭锁、主动脉弓中断等,在未纠正心血管 畸形之前不能闭合导管。 B:严重肺动脉高压,以右向左分流为主患 者,导管已成为缓冲肺动脉高压的引流管 道,也不宜手术。
术前护理
1、按一般心外科术前护理常规护理。
2、心功能差者,适当限制活动。
动脉导管未闭 (PDA)
心血管外科 赵颖 2脉导管是胎儿血循环沟通肺 动脉和降主动脉的血管,位于 左肺动脉根部和降主动脉峡部 之间,正常状态多于出生后短 期内闭合。如未能闭合,称动 脉导管未闭。
解剖位置
一般动脉导管未闭位于降主动脉近端距左锁骨下动脉起起 始部2—l0mm处, 与肺总动脉干左肺动脉根相通。 其上缘与降主动脉交接成 40 角,下缘则交接成 110 — 160 钝角。
3、避免受凉,少去公共场所,预防呼吸道感染。
4.注意观察体温及白细胞计数,及时发现有无亚急性心内 膜炎
术后并发症
1.术中大出血 2.术后高血压 3.喉返神经损伤 4.假性动脉瘤(术后2周左右) 5.导管再通 6.漏诊的PDA 7.乳糜胸
术后护理
1 、按心外科术后及麻醉后护理常规护理。行体外循环者按体外循环 护理常规护理。 2 、注意血压变化。术后可有反应性血压增高及心率增快表现。如收 缩压高于20kpa,脉搏超过140次/分,应立即通报医生处理。 3 、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胸腔引流液的性状与量,并 作好记录。如有血压下降,心率增快、呼吸急促,引流量多者,提示 有内出血的可能,应即刻报告医生。 4 、加强呼吸道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协助咳嗽排痰,动脉导管切 断缝合术后早期,应避免用力剧烈咳嗽,必要时可予镇咳剂内服。伴 肺动脉高压者,要严密观察呼吸,预防呼吸道感染及呼吸衰竭。 5 、观察有无喉返神经损伤症状出现,发现声音嘶哑或饮食呛咳等, 应报告医生处理。
低、脉压增宽
差异性紫绀(重度肺高压者):艾森曼格综合症
辅助检查
心电图:左室肥大或双侧心室肥大 X线胸片:中、大量分流者,主动脉扩张并呈现漏
斗征,左房、室扩大,肺血增多,透视下见肺门
舞蹈现象 超声心动图 右心导管,升主动脉造影 CT MRI
药物治疗:
采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消炎痛 抑制环氧合酶阻止前列腺素合成 以抵消其扩张动脉导管的作用,促使导管收缩闭合
右向左分流:
艾森曼格综合症
症状
因导管的粗细、分流量的大小及肺循环阻力而不同 分流量小:无症状或症状轻微
分流量大:
反复呼吸道感染
心功能差:乏力、气促、心悸
心力衰竭
合并严重肺动脉高压:紫绀、咯血及腹胀、下肢浮肿等右心
功能不全表现
体征
胸骨左缘第二肋间连续性“ 机器”样杂音,伴有震颤、 P2亢进 周围血管征:水冲脉、枪击音、毛细血管搏动征、舒张压
外部病因
外部因素中较重要的有宫内感染,尤 其是病毒感染,如风疹、腮腺炎、流 行性感冒及柯萨奇病毒等;其他如妊 娠期接触大剂量射线、使用某些药物、 患代谢性疾病或慢性病、缺氧、母亲 高龄(接近更年期)等,均有造成先天性 心脏病的危险。
病理生理
左向右分流:
肺动脉压及肺循环阻力 升高 左心房、室肥厚扩张 脉压增宽
介入治疗:
coil、蘑菇伞堵塞术
手术治疗:
即一般手术法和体外循环手术法。
前者又分为结扎法、钳闭法和切断缝合法。
手术治疗
小儿动脉导管细长管型者可采用结扎法和钳闭法,简 便安全有效,是最常用的方法。导管粗短窗型者,结扎不易 完全闭合管腔,且易撕破管壁,宜作切断缝合。 18岁以上成人伴有肺动脉高压或血管壁钙化,粗大动 脉导管以及导管再通,都应考虑施行体外循环缝闭术,虽然 比较复杂,手术创伤也较大,但安全可靠。
适应症
所有诊断明确的婴幼儿或成人,无论有无症状,如无禁忌证 均可考虑手术。 下列情况尤须进行手术: 1.早产患婴如出现心力衰竭或伴有呼吸窘迫症,经内科和药 物疗法无效,应行抢救手术; 2.足月患婴如有心力衰竭或进行性心脏扩大,可及早手术; 3.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只要以左向右分流为主,即所谓动 力性肺动脉高压,应予以手术。 4.患细菌性心内膜炎时暂缓手术,给予抗生素治疗,待治疗 后2~3月再进行手术。但不能控制感染则争取手术,术后感 染常很快得到控制。至于其他心内畸形可按病情同期施行纠 正术或分期手术。
导管的长度一般为5—l0mm,直径则由数毫米至1—2cm。 其主动脉端开口往往大于肺动脉端开口。
根据动脉导管未闭的大小、长短、形态,一 般可分为5型:
①管状:外形如圆管或圆柱,最为常见;
②漏斗状:导管的主动脉侧往往粗大,而肺动脉 侧则较狭细,因而呈漏斗状,也较多见;
③窗状:管腔较粗大但缺乏长度,酷似主肺动脉 吻合口,较少见; ④哑铃状:导管中段细,主、肺动脉两侧扩大, 外形象哑铃,很少见;
术后高血压
特点:
血压升高的幅度与动脉导管直径成正比 血压升高以舒张压较收缩压变化明显 血压升高为一过性(反应性) 原因: 全血容量与心排血量的增加 外周血管反应性痉挛 神经控制及反射因素的影响 其他因素:血压升高与手术切口疼痛、情绪紧张、 烦躁、兴奋等因素有关
术后高血压护理
a:发现血压异常增高者,立即通知医生采取有效的降 压措施。 b :严格掌握输液量及速度。 c :适当镇静。 d :保持胸腔闭式引流的通畅,严密观察并记录引流液 的颜色、性质和量。注意有无内出血情况发生。 e :神志观察:血压持续升高,可导致脑动脉痉挛,致 脑组织缺血、缺氧,血管壁通透性增高,发生脑水肿、 出血等。 f :防治左心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