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如皋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阶段考试语文试题
【精准解析】江苏省南通市如皋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阶段考试语文试题
![【精准解析】江苏省南通市如皋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阶段考试语文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f7e1668c76eeaeaad1f3307e.png)
江苏省如皋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阶段考试高一语文2020.05一、现代文阅读(2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儒家的政治伦理汤一介古人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这就是说,没有“以人为本”的“道德理想伦理”“政治伦理”是无从谈起的。
如何“修身”?孔子提出要“修德”“讲学”“徙义”“改过”,这样才能“下学上达”,成为君子,才能使自己有个“安身立命”处。
如何“齐家”?儒家把“孝”作为家庭伦理的基本。
《论语·学而》中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经注疏》(《孝经》是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中说:“父子之道,自然慈孝,本乎天性,则生爱敬之心,是常道也。
”“爱”与“敬”发乎人之本性,非外力所加,自然如此。
费孝通先生对此有一新的解释说,家庭伦理“孝”的意义在今天主要应体现在“尊敬祖先和培养优秀的后代”上。
这就是说,对祖先要尊敬,对后代要担负起精心培养的家庭责任。
如何“治国”?在中国,如果说“家庭”是个小社会,“国”则是一个大社会。
一般认为,中国前现代是专制的“人治”国家,而西方近代则是“民主”的“法治”国家。
我认为,这种说法并不全面,应该说在前现代儒家的理想应是以“礼法合治”治国。
《礼记·坊记》曰:“君子礼以坊德,刑以坊淫,命以坊欲。
”意谓“礼”是君子为防止超越道德所设立的界限;如果用“礼”不能防止道德败坏,那么就要用“刑”来制止为非作歹、祸乱社会的行为;如果“刑”还有不足之处,则可以用“法令”来补充,以防止社会贪欲横流。
可见,“礼”“刑”“令”三者功能不同,但都带有制度性的意义。
贾谊《陈政事疏》中说:“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是故法之所用易见,而礼之所为生难知也。
”这是说,“礼”的作用是要在人们犯错之前就加以防范,而“法”是在人们犯错之后加以惩治。
“刑法”的作用易见成效,而“礼”的作用难以立竿见影。
江苏省如皋中学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5月段考试题(无答案)苏教版
![江苏省如皋中学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5月段考试题(无答案)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73958344c1c708a1294a4482.png)
江苏省如皋中学2020年度第二学期阶段练习高一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9分)1.下列各组加点字的读音全不相同....的是()(3分)(▲)A.脉.脉/山脉.参差./差.别提.防/提.高监.生/国子监.B.朱拓./开拓.间.或/间.道遂.心/毛遂.怔.忪/怔.怔C.咀嚼./嚼.舌炮.制/炮.烙兴.奋/高兴.脖颈./颈.项D.呜咽./下咽.屏.障/屏.气拮据./收据.堡.垒/堡.子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3分)(▲)A.中国国家馆在东方的晨曦里,在美轮美奂....的世博园建筑群中,发出耀眼的中国红。
B. 独在异乡身无长物....的他,因为有了这么多热心人的帮助,顺利地渡过了难关。
C.人们提到秋白同志,总会说起他是那样大公无私,光明磊落,求全责备....自己。
D.在那样的社会大环境下,有着鲜明反抗意识的晴雯必然首当其冲....地成为统治阶级迫害的对象。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综合报告指出,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严峻,环境恶化状况尚未得到根本遏制,并且未来的环境压力将继续加大。
B.日益狭窄的个人活动空间和社会交往范围,越来越重的职场竞争和工作压力,使现在的上班族很难享受到生活和工作的快乐。
C.林书豪从默默无闻的龙套迅速变身为超级球星的短暂过程中,奥巴马总统一直关注着这名华裔控卫,并且已经成为林书豪的狂热球迷。
D.美国重返亚太,并暗中纵容和怂恿中国周边一些国家利用领海问题不断挑起争端,其根本原因还是冷战思维所导致的。
二、文言文基础知识与文言文阅读(30分)(一)4.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无误..的一项是(3分)(▲) A.屈平属.草稿未定(写作)举类.迩而见义远(事物)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思念)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分别)B.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效法)吾尝三战三走.(逃跑)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扶持)厚币委.质事楚(委托)C.力能扛.鼎,才气过人(举起)项王军壁.垓下(筑起营垒)吾闻汉购.我头千金(悬赏征求)期.山东为三处(约定)D.王翦将数十万之众距.漳、邺(到达)民众而士厉.(振奋)卒起不意,尽失其度.(法度)天雨.粟,马生角(落下)5.下列各句不属于...倒装句式的一项是( )(3分) (▲)A.尚不觉寤而不自责B.与籍避仇于吴中C.乃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D.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6.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3分) (▲)A.稍蚕食诸侯 B.使使以闻大王C.倚柱而笑 D.太子迟之(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2020-2021学年江苏省如皋市高一下学期检测语文开学摸底考试卷含详解
![2020-2021学年江苏省如皋市高一下学期检测语文开学摸底考试卷含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47929911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6e.png)
2020-2021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初调研测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如果我们把中华文明比喻成一棵生生不息的大树,孔子儒学是这棵大树的主干,这棵大树的底部是孔孟老庄在内的春秋战国先哲,孔孟老庄这些先哲的思想深深扎根于我们上古时期文明的土壤。
当我们理性冷静地回望过去,我们会发现中国在上古时期,从尧舜以来,在夏商周时期,中华文明已有一个漫长的发展期。
看待中国儒学,我们不能说因为孔子是儒学的创始人,所以我们就只从孔子开始讲起。
在很大程度上,孔子是在中华五千年的中间位置。
孔子学术的特点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述就是传述,就是继承,就是发扬光大,孔子尊崇尧舜禹汤文武周公,述而不作。
我们说孔子好学,好学得先有所可学,就是学习先贤。
学习先贤思考人与人相处的根本原则,“养生送死”,无非是人生活于这个世界上,每个人何以生活得更好,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还需要养生、送死。
孔子还思考由民生而人生的问题,抓住根本,治理一个小小区域,进而治理整个鲁国、整个天下,这是空间的放大。
除此而外,孔子还说时代发生了变化,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原则、管理的方式会有一定程度的变化,但这种变化就是损和益,损就是把那些不符合时代要求的去掉一些,益则是根据新的时代要求增加一些,但深层的东西不会变,“虽百世,可知也”。
在这里,孔子想表达的其实是一种时间的绵延连续。
孔子说的三代、十世、百世则是时间的绵延。
不管是时间的绵延还是空间的放大,孔子最为关注的还是能够超越暂时与区域性的深层次的根本问题。
作为一个自然人,我们有自己的自然追求;作为一个社会的人,有人与人之间相处的社会性。
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从根本上接合与调和,孔子思考的深刻恰恰就在于此。
儒家的“儒”字,很像一个人在洗澡,以水冲洗沐浴濡身。
其实这个儒,在商周时期就是相礼的人,也就是古代举行礼仪活动时,别人不懂的礼仪他懂,他的身份就是儒,是一种职业。
江苏省如皋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江苏省如皋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96e4d1ca52d380eb63946d63.png)
2020—2021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一)语文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中国的建筑体系是世界各民族数千年文化史中一个独特的建筑体系。
它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世代经验的累积所创造的。
3500年来,中国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发展了这个体系的特长,不断地在技术上和艺术上把它提高,达到了高度水平,取得了辉煌成就。
中国建筑体系都有一定的风格和手法,为匠师们所遵守,为人民所承认,我们叫作中国建筑的“文法”。
建筑和语言文字一样,一个民族总是创造出他们世世代代所喜爱、因而沿用的惯例,成了法式。
中国建筑怎样砍割并组织木材成为梁架,成为斗拱,成为一“间”,成为个别建筑物的框架,怎样用举架的公式求得屋顶的曲面和曲线轮廓;怎样结束瓦顶;怎样布置并联系各种不同的个别建筑,组成庭院:这都是我们建筑上两三千年沿用并发展下来的惯例法式。
无论每种具体的实物怎样地千变万化,它们都遵循着那些法式。
构件与构件之间,构件和它们的加工处理装饰,个别建筑物与个别建筑物之间,都有一定的处理方法和相互关系,所以我们说它是一种建筑上的“文法”。
至于梁、柱、门、窗、墙、瓦、槛、阶、栏杆庭院、夹道等等,那就是我们建筑上的“词汇”,是构成一座或一组建筑不可少的构件和因素。
这种“文法”有一定的拘束性,但同时也有极大的运用的灵活性,有多样性的表现。
也如同做文章一样,在文法的拘束性之下,仍可以有许多体裁,有多样性的创作,如文章之有诗、词、歌、赋、散文、小说等。
建筑的“文章”也可因不同的命题,有“大文章”或“小品”。
大文章如宫殿、庙宇等等;“小品”如山亭、水榭、一轩、一楼。
文字上有一面横额,一副对子,纯粹作点缀装饰。
建筑也有类似的东西,如在路尽头的一座影壁,或横跨街中心的几座牌楼等等。
它们之所以都是中国建筑,具有共同的中国建筑的特性和特色,就是因为它们都用中国建筑的“词汇”,遵循着中国建筑的“文法”。
运用这“文法”的规则,为了不同的需要,可以用极不相同的“词汇”构成极不相同的体形,表达极不相同的情感,解决极不相同的问题,创造极不相同的类型。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二案中学2021年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二案中学2021年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9ba6324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86.png)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二案中学2021年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只取千灯一盏灯乔忠延江南水乡的众多古镇,我独钟千灯。
于是,坐飞机,乘汽车,赶去寻访。
千灯果然有灯。
清水滋润的河边是一条古旧的石板街,就在那石板街边的店铺中间,有一座古屋,里面陈列着很多的灯,据说,真够上千盏了。
那些灯有陶捏的,有瓷质的,有铁铸的,有铜制的。
品类众多,造型各异,几乎每一盏灯都闪射着人们心灵中智慧的光芒。
无疑,千灯在江南水乡里是亮色独具的。
然而,我追溯的却不是这聚合起来的文物拼盘。
流动的河水,飞翘的屋檐,都能够标示本土文化的辉泽。
流动的河水名为尚书浦,因为曾经疏浚河道的是明朝尚书夏元吉,尚书名气就不小了,可他手下主事的一位官员竟然是比他名气还要大的海瑞。
这河流岂可小瞧!凝固的屋檐也不弱,他的羽翼下名人辈出,有江南丝竹的首创者、陶渊明的后裔陶岘,有世人尊为昆曲鼻祖的顾坚,有明代的抗倭英雄陈先锋,还有昆山市出自南宋的第一位状元卫泾……一个小镇,孕育出这么多的人杰精英,实属罕见。
更罕见的是,明清以来考中的进士居然多达35人!这样浓郁的文化氛围令人陶醉,也令人叩问:是否千灯这方水土当真不凡?当真有千盏明灯辉映着人们的心智?我远道造访,莫非就是奔这智慧的明灯来的?其实不然。
我倾心的是石板街最南端的一座院落。
屋舍不能算阔大,花园不能算精巧,陈设不能算豪华,不要说和山西的乔家、常家等大院相比,即使和周庄的沈园,同里的退思园相比也有差距。
然而,就是这个院落令我顶礼膜拜,因为这里走出了一个令世人刮目相看的文士,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顾炎武。
顾炎武原来叫继坤,改名炎武是因为清兵南下,社稷将倾。
为了抵御外侵,4他决心投笔从戎,抗击敌寇。
只是,寡难敌众,失败后他不得不背井离乡,远走北国。
然而,他立定志向,誓不叛明,决不屈膝为官。
顾炎武四处游走,严谨治学,撰出《日知录》、《亭林诗文集》等著作,成为名声显赫的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在明末清初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作三位大儒。
江苏省如皋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6月阶段考试语文试题
![江苏省如皋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6月阶段考试语文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8bb5ee39561252d380eb6eaa.png)
江苏省如皋中学2019-2020学年6月份阶段考试高一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小题生命的禅阎纲社会只对承受痛苦的人表示同情,但唯有对战胜痛苦和命运的人才会表示敬意。
对于那些微笑面对死神的人,死神不过是一个引渡者和黑衣使者。
史铁生以他独特的文字魅力和悲天悯人的情怀,以轮椅和文学为方舟,泅渡了自己也普度了众生。
凡人,必死,又得活着,这是一道生命哲学的尖端命题。
人活着,靠的是精神;死了,留下精神;死,也得有点精神。
史铁生虽然不能拒绝最残酷的命运,却仍然可以选择有尊严的生活。
他被逼到命运的悬崖上,突然发现自己还有一双可以迎风展开的翅膀。
他越来越不满足于外世界的伪善和现实主义的模式化,与其说“艺术高于生活”,不如说“艺术异于生活”,因为艺术中有“我心中”的生活,正应了王阳明的一句名言:“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越到后来,史铁生越是转身内世界,解剖一己之私,揭示人的灵魂,在地狱的无边煎熬中,在人性善与恶、爱与憎、生与死的不同视角的轮番拷问中,忍痛为鲜活的生命问路。
宁静的孤独,受刑般的病痛,孤独与病痛,是史铁生世俗地狱里附加的地狱。
他一边承受双重地狱,一边感悟人的心经。
他说:“死神就坐在门外的过道里,坐在幽暗处、凡人看不见的地方,一夜一夜耐心地等我,不知什么时候,它就会站起来,对我说,嘿,走吧。
我想我大概仍会觉得有些仓促,但不会犹豫,不会拖延。
”死神掳走了史铁生的生命,无法没收他的灵魂;灵魂在人们的内心点燃长明灯。
贯穿于文品中的人格,是史铁生长明灯永生的精灵,冥冥中呼唤精神的自由与个性的解放,有如汤显祖《牡丹亭记题词》所言:“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
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在探究灵与肉悲欣交集的课题中,至善至美是史铁生深刻的内涵,是他终其一生艰难参悟的禅。
“从炼狱到天堂”“你的身体似一座炼狱,而你的灵魂光明如天堂”“不疯魔,不成活”不在炼狱里疯魔受难,洞穿世俗,澄怀悟道,哪能明彻本心度化升天?在史铁生看来,人世沧桑,生来就是孤独的;无法赶上欲望时,又是痛苦的;不想死又不得不死时,是恐惧的。
2020-2021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高一(下)二调语文试卷(附答案详解)
![2020-2021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高一(下)二调语文试卷(附答案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08b56f3e80eb6294dc886c91.png)
2020-2021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高一(下)二调语文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1.下列加点字词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列坐其次.次:地方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治:社会安定金.就砺则利金:金属小学而大遗.遗:赠送B. 悟.言一室之内悟:感悟木直中.绳中:合于术业有专攻.攻:学习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施:延续C. 况修短随.化随:依附第.以今日事势观之第:只是非能.水也能:善于藉寇兵而赍.盗粮赍:付与D. 摄.乎大国之间摄:夹处固知一.死生为虚诞一:把……看作一样六艺经传皆通.习之通:全面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惑:疑惑二、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35.0分)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汉代许慎《说文解字》中说:“儒,柔也”。
一个“柔”字,切中要义,味道全出。
宋词专家叶嘉莹先生在一档节目中就特地提到了中国文化的“弱德之美”。
她由“儒”字的“柔”这一本义出发,加以阐释,把儒家所代表的中国文化性格多维度地彰显出来了。
“儒”字中含一个“需”字,“需”有“等待”之义。
孔子就说过:“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孔子这里说的其实就是“需”的意思,它体现的显然是一种等待的姿态。
华裔英籍女作家韩素音,在描述一位华侨时说:“他是个中国人,有极好的耐心,能等待和忍耐。
”这的确典型而鲜明地体现了中国人所特有的品性。
韩素音在参观走访了中国内地之后,曾经感慨道:“我在这里重新发现了中国的弹性--它所固有的柔顺性,这使它不受外界危机的影响,同时也使它克服一次又一次动乱。
”因此,我们虽说“儒者柔也”,但并不是说柔就是软弱无力,就是废弃一切作为。
老子认为,“天下莫柔弱于水”,但是“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这正是“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的道理所在。
俗话说“水滴石穿”,就是“以柔克刚”的一个十分典型的例子。
其实,我们只有通过“水”的意象,才能最真切地体味到“儒”之“柔”。
柔是“水”最为突出的特性。
江苏南通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阶段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江苏南通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阶段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1dcbc47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70.png)
石港高级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阶段检测语文试卷满分: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 (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在辽阔的中国大地上,保留着各式各样的传统建筑。
从庄严雄伟的宫殿坛庙,到粉墙黛瓦的江南园林;从多姿多彩的民居村落,到雪域高原的辉煌寺庙。
这些传统建筑以其悠久的历史传承、高超的营建技术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在世界建筑史上独树一帜。
早在《诗经》中就用“如鸟斯革,如晕斯飞”来形容栋宇飞檐的华美之姿;又有“作庙翼翼”描绘宗庙建筑的严正巍峨。
在《诗经》记录的内容中,除周代的社会生活,还有如此大量的有关建筑艺术的描绘。
中国传统建筑大多具有优美柔和的轮廓和丰富多彩的形式,仅屋顶就有平顶、坡顶、尖顶、圆拱顶等,还可以结合平面形状把几种样式组合成更加复杂、变化多端的屋顶形式。
传统建筑的类型十分丰富,尤其在园林建筑中,如亭、台、楼、阁、堂、榭、轩、舫等,不一而足,可根据需要灵活布置。
古人还非常注重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将建筑的形体和周围的地形地貌、山水植被等进行整体的组织安排,巧妙处理每一处组群建筑的体量、尺度、造型、肌理及光影色彩,使其产生大小高低、主从虚实、远近疏密、动静阴阳等空间变化,从而给人以完美的视觉体验和心理感受。
透过传统建筑丰富多彩的形式,我们还可以发现其中的传统技艺的特点。
千百年来,经过一代代工匠的辛勤劳动和智慧积累,逐渐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建筑营造技艺。
中国传统建筑主要以木结构为承重结构,根据地域分布分为井干式、抬梁式、穿斗式等。
木结构采用柱、梁、檁、枋构成的构架作支撑,承载屋顶、楼面的重量,抵抗风力和地震,墙壁只起围蔽、隔断和稳定柱子的作用。
木构架采用榫卯连接,加上木材本身的柔性,使木构架在抗震性能上表现突出,因此,许多著名的古建筑如天津薊州独乐寺观音阁、山西应县木塔等,历经多次大地震而完好保存至今。
古人还创造了“斗拱”结构部件和“材分”的模数单位,进而定型化加工和组装,从而简化了单体建筑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使中国传统建筑体系很早就迈进了标准化、模数化和预制装配化的阶段;同时,设计与营造有了明确的分工,设计师和工匠们可以更加专注于空间的总体布局和整体的艺术效果。
江苏省如皋市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三次调研考试试题(扫描版)
![江苏省如皋市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三次调研考试试题(扫描版)](https://img.taocdn.com/s3/m/306e75fff18583d048645942.png)
2020-2021如皋市高一语文第二学期第三次调研答案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I1.(3分)A(B项“奠定了比较文学研究的基础”无中生有;C项“因此”强加因果:“美国和法国文学是比较的热点”无中生有,在文中没有依据;D项“哲学与宗教与心理学,甚至与数学等都可以进行比较”偷换概念)。
2.(3分)C(C项“人们才把国别之间没有联系的文学现象放在一起加以比较”曲解文意。
“国别文学之间即使没有发生过关系,照样可以进行比较研究”是“平行的研究”观点。
)3.(3分)C(根据材料一中“平行的研究”“即国别文学之间即使没有发生过关系,照样可以进行比较研究”可知,C项不属于这类研究,选项中的两个研究对象之间可能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
)4.(4分)比较文学是产生于19世纪,用比较的方法来研究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文学与文学或者文学与其他的艺术形式、意识形态的关系的跨越国界和语言界限的文学研究。
(属概念1分,特点各1分)5.(6分)①材料二在论证思路上采用总分结构(1分),先提出观点,然后加以论证,阐明无论在中外文学还是各国文学之间,都存在着众多的并无影响事实联系却又十分相似的情况。
(2分)②选段主体部分采用了举例论证的手法加以论证(1分)。
先举无联系的中外文学作品,再举东西方各自文化体系与文学传统中可追溯到各自的源头的文学作品,论证层次清楚。
(2分)(二)现代文阅读Ⅱ6.(3分)D (D项“表示对他的不信任”错误,应是“对自己找弟弟回家种地”感到不好意思。
)7.(3分)C (C项,“使情节更具有真实性”表述错误,前年大勇从韩姓男人手中买过一头病骡子,现在又让他俩相遇,同时寻找在3纵的亲人,这样安排应该是“使情节更具有戏剧性”。
)8. (4分)①“找到大勇,说,兄弟,你慢慢打听着”表现了男人对大勇的关心;②“我,我回家了”表现了男人在得知儿子牺牲的消息后的痛苦悲伤(一点2分,意对即可)9.(6分)①结尾写“赵小勇光荣牺牲”,写出了战争的残酷性;②照应上文韩姓男子的儿子的牺牲,强调革命的胜利是千千万万革命先辈前赴后继,弘扬了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深化了作品主题;③赵小勇等的英勇无畏,离不开大勇、韩姓男子等家人的理解支持、鼓舞,高度赞扬了土改时民众的高尚觉悟,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强化了悲剧之美。
南通市如皋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南通市如皋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beadae84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d6.png)
如皋市2021-2022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二)语文注意事项:1.作答试卷前,请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考试证号写在答题卡上,将考试证号正确填涂在答题卡上。
2.将选择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非选择题一律在答题卡上作答。
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中国哲学,在根本态度上很不同于西洋哲学或印度哲学,我们必须了解中国哲学的特色,然后方不至于以西洋或印度的观点来误会中国哲学。
中国哲学在本质上是知行合一的,主张思想学说与生活实践融成一片,中国哲人研究宇宙人生的大问题,常从生活实践出发,以反省自己的身心实践为入手处;最后又归于实践,将理论在实践上加以验证。
即是,先在身心经验上切己体察,而得到一种了悟;了悟所至,又验之以实践。
要之,学说乃以生活行动为依归。
中国哲人探求真理,目的乃在于生活之迁善,而务要表现之于生活中,孟子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深研学问之鹄的,在于自得于道,到自得于道的境界,便能有最大的精神自由。
不仅儒家有如此见解,即“散于万物而不厌”的惠施,其理论也以“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为归结。
要之,理论是生活的解说,生活是理论的表现。
在日常行动上表现真理,要做到著衣吃饭都是“至理之流行”。
中国哲人在方法上更极注重道德的修养,以涵养为致知之道。
庄子说:“且有真人而后有真知。
”所谓真人即是无好恶爱憎之情感,忘生死善恶之区别的人。
必有真人的修养,才能有真知。
荀子说:“人何以知道?曰心,心何以知?曰虚一而静。
”必有“虚一而静”的修养,然后能知道。
宋儒张载说:“穷神知化,乃养盛所致,非思勉之能强;故崇德而外,君子未或致知也。
”崇德乃致知之途径,中国哲人,都以为欲求真知,须有一种特殊的修养。
穷究宇宙人生的真际,要先在德行实践上作工夫。
江苏省如皋中学2020_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试题无答案
![江苏省如皋中学2020_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试题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cebd0ee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7f.png)
江苏省如皋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试题(无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7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2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中国老百姓把进剧场(戏院)欣赏京剧(以及其他戏曲艺术)说成是“看戏"。
什么是“戏”?“戏”并不是剧本所写的故事、情节,而是京剧舞台在观众面前呈现的一个意象世界,一个情景交融的美的世界.京剧的“戏”(意象世界),当然也要依靠剧本,依靠剧本所提供的故事情节,但更重要的是依靠演员的表演。
就京剧舞台意象(“戏”)的构成来说,剧本所提供的故事情节,往往只构成一个框架,一种背景,而意蕴和韵味主要不在这里,意蕴和韵味主要在于演员的表演.所以梅兰芳说京剧舞台艺术的特点是“以演员为中心”。
京剧演员是京剧舞台意象创造的主体。
就像俗话说的,“戏”在演员身上。
京剧演员的表演,最基本的手段被人们概括为四个字:唱、念、做、打。
唱、念、做、打,其实就是歌舞的结合。
京剧中的“唱”占首要地位。
京剧首先是一种唱腔艺术.京剧中凡是有名的戏都有若干精彩的唱段,并在观众中广为流传。
京剧唱腔的韵味,往往体现了京剧艺术的最高境界。
不懂得欣赏京剧唱腔的韵味,就不能在观赏京剧时获得深层次的美感.“念"是指念白,就是人物的说话,在京剧中主要起叙事的作用。
念白分韵白和京白两种.韵白是音乐性很强的朗诵,比较文雅。
有身份的人一般用韵白。
京白是在北京话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朗诵语言,具有干净、利落、爽快的特点。
一般是身份低的人使用.“唱”要有韵味,“念"也要有韵味。
“做”和“打”是演员利用形体动作来表现人物和情境。
做,包括身段、眼神、独舞、群舞等,其中有纯粹的舞蹈,但多数是把日常生活里的动作舞蹈化。
打,是武术、杂技的舞蹈化,用来表现竞技或战斗的场面。
由于京剧艺术的“虚拟”的特点,所以演员的“做"和“打”的表演有极其广阔的空间。
在《拾玉镯》中,少女孙玉娇和青年书生互相对视,顿生爱意,两人目光似乎连成一条有形的线。
南通市2020-2021年度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I)卷
![南通市2020-2021年度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I)卷](https://img.taocdn.com/s3/m/a278eb518762caaedc33d4cd.png)
南通市2020-2021年度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9高一上·玉溪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道德勇气是人类过道德生活的一个必要条件。
道德勇气要求人类具有维护和践行道德的坚强意志力。
如果一个人缺乏必要的道德勇气,(),并且具有向善求善的道德情感,他也不可能勇敢地趋善避恶。
缺乏道德勇气的人会在面对善恶选择问题的时候保持沉默。
一旦这种行为变成一种习惯,他们就患上了道德失语症。
道德勇气是衡量人类具有“意德”的一个重要指标,是人类修炼道德修养的一个重要表现。
“意德”是人类基于他们的坚强道德意志力而形成的一种德行。
拥有意德的人善恶分明,________,勇于捍卫善的尊严,敢于贬抑恶的存在价值,他们身上有一股________。
纵然是在善恶进行激烈博弈或尖锐斗争的情况下,他们依然能够________,大义凛然地挺善抑恶。
如果全社会的人普遍缺乏道德勇气,挺善抑恶就难以________,善恶不分则必然成为一种常态,社会道德风尚也不可能令人满意。
道德勇气不足是一些人在面对善恶选择问题上不愿意或不敢发表意见的根源,也是他们患道德失语症的根源。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疾恶如仇浩然正气挺身而出蔚然成风B . 疾恶如仇浩然正气毛遂自荐风靡一时C . 义无反顾无私无畏毛遂自荐蔚然成风D . 义无反顾无私无畏挺身而出风靡一时(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虽然他知道辨别善恶的重要性B . 虽然他知道鉴别善恶的重要性C . 纵然他知道鉴别善恶的重要性D . 纵然他知道辨别善恶的重要性(3)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道德勇气是衡量人类是否具有“意德”的一个重要指标,是人类修炼道德修养的一个重要表现。
江苏省南通市2020年高一(下)期中语文试卷
![江苏省南通市2020年高一(下)期中语文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493da997c1c708a1284a4499.png)
江苏省南通市高一(下)期中语文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0分)1.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礼记》有云:“君子之交淡如水。
”与的人交往,经常是清且淡;如同作画淡雅,才能耐看。
但写文章,却要,一波三折;正如人们游览名山,多爱它的嵯峨多姿,变化莫测。
A. 情投意合清澈跌宕起伏B. 志趣相投清新跌宕起伏C. 情投意合清新此起彼伏D. 志趣相投清澈此起彼伏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中华书局在经过论证与调研之后,认为原教材所承载的中华文化内容乃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内容,具有广泛的共同性和普适性。
B. 江苏海安在社区文化建设中,通过建立道德银行、评选孝子孝女、举办“邻里节”等形式,大大加强了居民的道德水准和文明程度。
C. 近期全省受冷空气影响,气温明显下降,许多人又穿上了冬衣,但今春气温是否较去年同期有所降低,有关专家没有作出明确回答。
D. 近年来,国际原油价格回落,俄罗斯经济立刻进入寒冬,国民生产总值急剧下降,其根本原因是俄罗斯过分依赖石油出口所导致的。
3.下列诗句中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男儿何不带吴钩B. 千树万树梨花开C. 长江万里白如练D. 疑是银河落九天4.下列三组是推荐给中学生阅读的书目,每组书目拟一个标题。
所拟标题与各组书目对应最恰当的一项是()第一组:《武夷山脉》《中国地理百科》《瓦尔登湖》《徐霞客游记》第二组:《不抱怨的世界》《积极思考的力量》《马克思传》《哲学的故事》第三组:《白鹿原》《麦田里的守望者》《这些人,那些事》《风中的院门》A. 钟灵毓秀他山之石人间百态B. 自然风物人生智慧人间百态C. 钟灵毓秀人生智慧百家争鸣D. 自然风物他山之石百家争鸣5.下列四副对联中,与韩愈无关的一项是()A. 韩潮学派百三汇,公起文章八代衰B. 金石文章空八代,江山姓氏著千秋C. 天意起斯文,不是一封书,安得先生到此;人心归正道,只须八个月,至今百世师之D. 翁去八百载,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6.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到京师》一诗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城雪初消荠菜生,角门深巷少人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阶段考试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儒家的政治伦理汤一介古人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这就是说,没有“以人为本”的“道德理想伦理”“政治伦理”是无从谈起的。
如何“修身”?孔子提出要“修德”“讲学”“徙义”“改过”,这样才能“下学上达”,成为君子,才能使自己有个“安身立命”处。
如何“齐家”?儒家把“孝”作为家庭伦理的基本。
《论语·学而》中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经注疏》(《孝经》是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中说:“父子之道,自然慈孝,本乎天性,则生爱敬之心,是常道也。
”“爱”与“敬”发乎人之本性,非外力所加,自然如此。
费孝通先生对此有一新的解释说,家庭伦理“孝”的意义在今天主要应体现在“尊敬祖先和培养优秀的后代”上。
这就是说,对祖先要尊敬,对后代要担负起精心培养的家庭责任。
如何“治国”?在中国,如果说“家庭”是个小社会,“国”则是一个大社会。
一般认为,中国前现代是专制的“人治”国家,而西方近代则是“民主”的“法治”国家。
我认为,这种说法并不全面,应该说在前现代儒家的理想应是以“礼法合治”治国。
《礼记·坊记》曰:“君子礼以坊德,刑以坊淫,命以坊欲。
”意谓“礼”是君子为防止超越道德所设立的界限;如果用“礼”不能防止道德败坏,那么就要用“刑”来制止为非作歹、祸乱社会的行为;如果“刑”还有不足之处,则可以用“法令”来补充,以防止社会贪欲横流。
可见,“礼”“刑”“令”三者功能不同,但都带有制度性的意义。
贾谊《陈政事疏》中说:“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是故法之所用易见,而礼之所为生难知也。
”这是说,“礼”的作用是要在人们犯错之前就加以防范,而“法”是在人们犯错之后加以惩治。
“刑法”的作用易见成效,而“礼”的作用难以立竿见影。
这说明,“礼”要靠道德教化长期养成,“法”是一种外力所加的不得不备之举,不遵守“礼”的要求,就叫“出礼”(或“越礼”),“出礼”就会“入刑”。
所以中国儒家认为“礼”和“法”有着表里相依的关系。
《汉书·礼乐志》中说:“礼节民心,乐和民声,政以行之,刑以防之。
礼、乐、政、刑,四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
”“礼”的作用是调节人民心之所求,“乐”的作用是表达人民追求和谐相处的要求,“政”是要求处理“政务”顺民情而能行通,“刑”是为了防止人民“出礼”而“入刑”所设立的。
我认为,这也许是儒家“以人为本”的政治伦理所求。
如何“平天下”?此句应理解为“如何使天下平”。
此“平”或有三义:“平”可作“和平”解,如尧对舜说“协和万邦”,各邦国和平相处;“平”也可作“平等”解,如孔子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亦可作“平安”解,如“仁者安仁”“老者安之”“修己以安人”。
“天下平”,包括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和平”,也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还包括每个人身心内外的“平安”“安宁”,这样就真正“天下太平”了。
(摘编自《北京大学学报》,有删节)1.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刑”要在“礼”不能防止道德败坏时实施,是在人们犯错之后加以惩治,旨在制止为非作歹、祸乱社会的行为,以防止社会贪欲横流。
B.作者认为中国在古代实际上是专制的“人治”国家,采用“礼法合治”方略治理国家不过是儒家的政治理想罢了。
C.“礼”要靠道德教化长期养成,它是君子所设立的防止超越道德的界限,其作用是在人们犯错之前加以防范,其作用显而易见,更有效。
D.“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修身”是基础,而“政治伦理”的实现也是以“道德理想伦理”的实现为基础的。
2.下列关于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表述,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A.修身,就是要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追求正义和真理,改正错误,从而使自己成长为君子,使自己有一技之长,有“安身立命”之所。
B.齐家,要把“孝”作为家庭伦理的根本,对父母既爱且敬,这种“爱”和“敬”既发乎天性,同时又受外力的影响而产生。
C.治国,就是要以人为本,防止人们道德败坏,使人知礼、行礼,而处理政事则要顺应民情,使人民和谐相处。
D.平天下,就是要使每个人都身心安泰,使人与人之间平等和谐,使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之间和平相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中引用“四海之内皆兄弟”“仁者安仁”“老者安之”“修己以安人”等句,主要是为了对“平”在传统文化中的意思作解说。
B.文章引用《礼记·坊记》中的内容,旨在说明我国古代是追求以“礼法合治”来治国的。
其中的礼、刑、令虽功能不同,但都有制度性的意义。
C.贾谊《陈政事疏》中的话,是为了说明“礼”和“法”虽然在作用上有易见和难知的不同,但它们相互依存,没有礼就没有法,没有法就无以行礼。
D.文章引用《汉书·礼乐制》的“政以行之,刑以防之”中两个“之”指代内容不相同,前者指民心民情,后者指人民不遵守“礼”的行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照相师王往照相师来了,女孩们激动起来。
寻找焦点的人,首先成了焦点。
瞧他那一身打扮,大波浪的披肩发,直筒裤子,尖头皮鞋,花格衬衫,套着一个鼓鼓囊囊的红背心,要是村里哪个小伙子装扮成这样,不被人说成“二流子”才怪呢。
可是他这样装扮,村里人觉得理所当然,要知道人家是照相师呢,胸前吊着的相机为他的职业做了证明。
村里人不会用“艺术气质”这样的词语,但是他们知道持有相机的人,应该不同凡俗,异于常人。
人们或远或近地看着他,想象着自己或者某个亲人的面容,仿佛他的到来是为了提醒记忆里的一些事物。
女孩们是他的主要顾客。
她们奔走相告:“照相师来了!照相啵?”啊?在哪儿?听到消息的女孩先是惊喜,然后故意掩饰自己的激动:“我看看有没有合适的衣服,你先去吧。
”传达消息的女孩当然知道对方心理,一个劲催:“还不快收拾,照相师说走就走了。
”照相师不会那么快就走,他那个在城里的家等着他用按快门的方式换来温饱。
他不会白等。
女孩们一个一个站到了他的镜头前。
有单个的,有合影的,也有抱着孩子的,也有搀扶着老人的。
在村里照相,人们要放松得多,他们不用正襟危坐,没有面对陌生人的羞怯。
这也是照相师选择下乡的原因,他每次都能有可观的收入。
他调着焦距,变换着姿势,寻找最佳角度,捕捉人们最自然最生动的表情。
他知道快门按下的瞬间,美与梦想将定格为永恒。
他还知道,对一个照相师来说,拍摄人像看似容易,却是最有难度最显功力的艺术;每一个表情里都有内心的语言,都有被拍摄者的性格,光与影的交汇就是对一个人内心的呈现。
无论是出于艺术的考虑,还是出于生意的原因,他都不敢马虎一点儿。
当他将冲洗出来的照片交到人们手上时,人们会左右端详,如果再夸赞几句,他就觉得极有成就,人们为什么通过瞬间保留下来的自己,感觉自己的存在?这实在是很好玩很让人思索的问题。
是不是人们将某种梦想寄托在了照片上,觉得那个照片上的人是另一个自己?照相师也遇到过不喜欢照相的女孩。
盐码村的女孩小茴就不喜欢照相。
小茴家门前有几株月季,村里的女孩都喜欢以她家的月季为背景照相,人家一来,小茴就悄悄地溜了。
那一天,照相师进村不久就下了雨,他慌乱中来到了小茴家的瓜架下。
小茴和她母亲从地里匆匆回来了,赶紧开了门,叫他去屋子里。
他发现这个平时冷冰冰的女孩其实很好,热情善良,她给他拿来干净的毛巾擦水,给他倒上热腾腾的茶,冒雨去做豆腐的人家打来了豆腐,让他不要过意不去,就像到自己家一样。
吃饭时,照相师发现,小茴的左眼眉梢上角隐藏着一个米粒大的疤痕,不是很深,并不显眼,他想,小茴不爱照相,是不是因为这个细小的疤痕呢?吃了饭,雨也停了,照相师说:“我给你们照张相吧?”母亲笑笑,看着女儿。
小茴低头不语。
照相师走到月季花跟前,摘了一朵,对她说:“我给你照一张拿着花的照片,保证好看。
”小茴的眼角里放出了惊喜的光芒。
她站到月李花跟前,将那朵被雨水润得更显明艳的花举了起来,花朵遮住了她四分之一的脸庞,露出了忧伤而又憧憬的表情。
照相师感到了一种别致的美,神秘,梦幻。
他轻轻按下了快门。
接着,他又给小茴的母亲照了一张,还给母女俩照了合影。
几天之后,照相师送来了照片,小茴扫了一眼,就很快收了起来。
照相师笑笑,说:“你是我拍到的最好看的女孩。
”小茴的脸红了。
照相师又拿出一张照片,说:“你看看,知道这是谁吗?”小茴盯着照片上的女子问:“是谁?”照相师说:“我对象,她腿有残疾,但是人很好,性格开朗,头一次见面,她就把我吸引了。
”“真的很漂亮!”小茴笑着点头。
照相师说:“我们明年想开个照相馆,等你有了男朋友带去我那里合影啊,我免费!”小茴的脸又红了。
照相师笑笑,说:“我走了。
”他走了几步,回头看了一下,小茴已经不见了。
他知道她一定躲到屋里欣赏自己的照片去了。
其实他的妻子并无残疾。
他为这个临时想出的谎言默默地抱怨了自己一下,算是对妻子的歉意,然后大声吆喝起来;“照相啦,照相……照相啦……”(选自《百花园》2021年第3期)4.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A.照相师来到乡下,村里的人就激动起来,奔走相告,这从一个侧面表现了特定时期农村生活条件的落后。
B.照相师不仅有艺术气质,而且有艺术良知,他固然要靠照相赚钱养家糊口,不过他也通过照相把让他照相的人的美与梦想定格为永恒。
C.文中喜欢照相的女孩们和不喜欢照相的小茴形成正反对比,显示出两种不同类型的女孩对待生活的态度截然不同。
D.小茴在照相时举起被雨水润得更显明艳的月季花,遮掩住了她的疤痕,还为她增添了靓丽,照相师说她是他拍到的最好看的女孩,是出于对她的鼓励呵护,希望她自信。
5.“照相师临时想出谎言”这一情节在文中有何作用?6.小说前面主要叙述照相师和村里人的故事,后面主要叙述照相师和小茴的故事,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马伶传[清]侯方域马伶者,金陵梨园部也。
金陵为明之留都,社稷百官皆在,而又当太平盛时,人易为乐,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趾相错也。
梨园以技鸣者,无虑数十辈,而其最著者二:曰兴化部,曰华林部。
一日,新安贾合两部为大会,遍征金陵之贵客文人,与夫妖姬静女,莫不毕集。
列兴化于东肆,华林于西肆,两肆皆奏《鸣凤》,所谓椒山先生者。
迨半奏,引商刻羽,抗坠疾徐,并称善也。
当两相国论河套,而西肆之为严嵩相国者曰李伶,东肆则马伶。
坐客乃西顾而叹,或大呼命酒,或移座更近之,首不复东。
未几更进则东肆不复能终曲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
马伶者,金陵之善歌者也。
既去,而兴化部又不肯辄以易之,乃竟辍其技不奏,而华林部独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