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绿江大桥施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刘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鸭绿江大桥试桩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1、工程概况
1.1、工程简介
新鸭绿江大桥位于丹东市东南部,朝鲜新义州西南部,为连接中朝两国的重要桥梁,是丹东与朝鲜之间新的交通要道,也是未来鸭绿江江面之上的一大景观点。鸭绿江大桥工程横跨鸭绿江,鸭绿江大桥东岸为中国境内的丹东市浪头镇,西岸为朝鲜的新义州地区。
1.2、试桩目的
鉴于项目建设规模较大,为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和结构的安全可靠,提供桩基础设计和施工实施科学的依据,在工程正式实施前进行必要的工程试桩。验证设计承载力,提供各土层及桩端有关参数,测定桩基沉降和变形,研究成孔工艺,评估成桩质量,特进行桩基静载试验,主要内容与目的如下:
1)通过本次试验对钻孔灌注桩的泥浆级配;水下混凝土级配;成孔、成桩(清孔、下钢筋笼、二次清孔、灌混凝土)、后注浆等施工工艺进行专题研究及科学试验与检测分析。为确定合适的施工机具设备,确定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等提供重要的参数。
2)通过本次试验提出桩侧的分层极限摩阻力和桩端极限承载力,验证地质报告提出的相关数据。确定进行试桩的钻孔灌注桩在注浆前、后的单桩极限承载力。为验证、指导大直径钻孔灌注桩的设计提供重要参数。
1.3、试桩数量、位置及参数
(1)试桩数量及位置
根据设计和业主的要求,在主桥边跨15#墩和主塔21#墩靠近XZK08和XZK12两个地质钻孔附近各进行一根试桩,分别为SZ1、SZ2。试桩位置如下图1-1、1-2所示:
图1-1SZ 1(试桩1)桩位示意图
图1-2 SZ 2(试桩2)桩位示意图
(2)试桩参数
依据设计和业主要求,试桩采用自平衡法测试,选择承载力较高的中风化岩层作为持力层,试桩桩底标高与正式工程桥梁桩基相同,SZ1桩径取为1.5m,SZ2桩径取为2.5m。根据地质勘察报告估算试桩的极限承载力,并确定试桩的最大加载量。试桩参数见表3。
试桩参数表表3
桩号桩径(m) 桩长(m) 桩底标高(m) 预估极限承载力(kN)
SZ1 φ1.548.0 -43.0 36680
SZ2 Φ2.544.9 -49.6 85750
1.4、工程地质简介
1.4.1工程地质概况
根据设计提供地质勘察报告显示,该桥揭露的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冲洪积素填土(种植土)、粉质粘土、粉砂、细砂、中砂、卵石,安山质角砾凝灰岩、砂岩等。主桥所含地层情况分述如下:
①种植土:黑灰色,稍湿,可塑,含植物根系;土层厚度为0.3-8.2米,顶底高程分布范围为5.88-(-5.7)米。
③粉细砂(中砂):灰褐色,饱和,松散-稍密状态,分选一般,局部见少量碎石及粉土。
该层在所有钻孔中均有出露,该层砂土存在液化现象,液化底深度范围6.7-17.2米,土层液化指数为7.06-54.88,液化程度中等-严重,土层厚度为1.0-15.8米,顶底高程分布范围为3.03-(-14.64)米。
④1卵石:灰色,饱和,稍密-中密,一般粒径20-40mm,约点55%,母岩成份为片岩等,填充物为砂土等。
④2卵石:灰色,饱和,密实,一般粒径20-40mm,约点55%,母岩成份为片岩等,填充物为砂土等。
⑤2强风化安山质角砾凝灰岩:灰绿色,原岩结构构造已大部分破坏,岩芯呈块状,节理裂隙发育,进尺1.5-2.1米/小时。
⑤3中风化安山质角砾凝灰岩:灰绿色,凝灰质结构,角砾状构造,岩芯呈碎块状、柱状,岩芯常见垂直裂隙及少量水平裂隙,部分为白色钙质条带充填物,从钻探情况看,岩块中岩屑无错动,裂隙面上无明显错动痕迹。钻进速度约0.5-1.3米/小时;该层由浅至深岩石完整性逐渐提高,但局部也存在破碎现象,出现部位无规律可循。
1.4.2 试桩桩周岩土体参数
根据地质勘察资料,各试桩桩周岩土体参数及各层埋深如表1-1,表1-2所示:
SZ1桩周岩土体参数(XZK08)表1-1
土层名称层底标高/m 承载力基本容许值
[fa0]/kPa
桩侧摩阻力标准值
q ik/kPa
地面高程 5.88
填筑土-0.12
细砂-9.22 30
卵石-24.62 160
强风化安山质角砾
凝灰岩
-31.12 160
中风化安山质角砾
凝灰岩
-38.62 200
中风化安山质角砾
凝灰岩
-54.12 1800 240
SZ2桩周岩土体参数(XZK12)表1-2
土层名称层底标高/m 承载力基本容许值
[fa0]/kPa
桩侧摩阻力标准值
q ik/kPa
江底地面高程-4.64
中砂-7.24 25
卵石-13.44 140
卵石-18.64 160 强风化安山质角砾
凝灰岩
-27.44 160 中风化安山质角砾
凝灰岩
-49.6 1800 240
1.5、气象资料
(1)气温
本地区属温带温润地区,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温主要特征值如下:
年平均气温8.5℃;年平均最高气温13.6℃;年平均最低气温4.3℃;年极端最高气温34.3℃(1956年8月2日);年极端最低气温-28.0℃(1952年2月3日)。(2)降水
丹东地区属我国北方降水量较大的地区。降水多集中在7~8月,占全年54.3%;其降水量以7月份最高,平均为296.2mm。进入冬季,降水量大幅度减少,月平均降水量仅为12mm。
(3)风况
据丹东气象台浪头观测站30年的资料统计,年平均风速3.2m/s。年常风向为NE,频率为12%,次常风向为N、NNW,频率为10%。强风向为N,最大风速为20.0m/s(1976年2月28日)。风力≥6级的年平均日数约41.1d,风力≥8级的年平均日数约15.9d。4-8月以S向风为主,8-10月以NE向风为主,冬季NW向风为主,风速及风频率见表5-1。
(4)雾
年平均雾日数(能见度<1km)约49.7d。最多年为71d(1964年);最少年为26d(1954年)。雾日多集中在夏季。冬季雾日出现的机会较少,平均每月为1.8d。(5)冰冻
冰期一般为12月上旬至次年3月中旬。总冰期100天左右,盛冰期45天左右。流冰厚度一般为5~15cm,最厚可达30cm以上。流冰随涨、落潮流流动,最大流冰流速可达1.0m/s。固定冰一般在岸边形成,厚度约为0.4m,最厚可达0.8m。岸冰常呈堆积状,堆积高度一般为2.0m,最高可达4.0m。
(6)寒潮
丹东地区每年秋末、冬初两季受寒潮影响较多。平均在11月上旬出现,翌年2月下旬结束。平均每年寒潮影响4次,尤以11月为多,平均出现2次。强寒潮影响时,偏北风可达7~8级,气温下降达10℃左右,冻害极为严重。
(7)潮汐
由于浪头没有进行系统的潮位观测,用浪头潮位站1955年6月~1968年实测资料,统计得出浪头潮位特征值如下(黄海基面,括号中为大连基面,以下同):最高潮位: 5.837m(5.81m)
平均高潮位: 2.987m(2.96m)
平均低潮位:-0.233m(-0.26m)
平均潮位: 1.377m(1.35m)
最低潮位:-1.833m(-1.86m)
最大潮差: 4.90m
平均潮差: 3.24m
平均涨潮历时:4h30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