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南方凤凰台历史二轮复习资料(广东专用)专题训练训练1-5【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高考总复习二轮高频考点聚焦训练
历史详解详析
训练1中西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
1. C 解析:“周公的王道政治”是指西周的政治制度,主要包含宗法分封制和礼乐制度,故C项正确;王位世袭制出现于夏朝;井田制属于土地制度,是西周的主要经济制度,故B项错误;郡县制确立于秦朝,故D项错误。
2. B 解析:材料的意思是说:丞相、大臣都是按皇帝谋划好的事情去做,所有事情都由皇帝决定。故选B项。A项概括不全面;C项说法错误;材料并没有反映相权与君权的矛盾,排除D项。
3. B 解析:材料反映博议制度是指天子往往召集群臣博议,来决定军国大事,A项错误;军国大事由群臣博议,一方面可以减少决策失误,同时又可以防止宰相专权,故B 项正确;古代中国并未出现议会,C项错误;博议制度属于中央机制的调整,而不是中央集权的加强,D项错误。
4. A 解析:材料反映:皇帝命令有不当的,也要议论;现在没有人进谏,这是不正常的,故A项正确;B项是清代军机处的职责,B项错误;C项是中书省的职责,C项错误;D项是门下省的职责,D项错误。
5. A 解析:由题干可知,该制度指的就是科举制,A项正确;君主制度本身并不能起到题干中所说的作用,B项错误;分封制度更不能起到这样的作用,C项错误;中央集权制度重点解决的中央和地方的问题,而不是社会各阶层的问题,D项错误。
6. B 解析:题干只是君主的意愿受到大臣的反对而无法实行,不能说明中央集权遭到削弱,A项错误;B项与题意相符,B项正确;题中没有体现“分化事权”,C项错误;宰相与谏官的权力是否加强题中没有体现,D项错误。
7. D 解析:材料省略号之前的内容可以看出行省是中书省的派出机构,受中书省的制约;省略号之后的材料可看出行省有较大的权力,这就实现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有机结合。A、B、C三项均只涉及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一部分。
8. C 解析:A、B两项与史实不符;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还得取决于皇帝的批红,D项与史实不符。从材料信息看,内
阁权力提高,地位也日益重要,故选C项。
9. B 解析:清代规定官员任职必须远离家乡,其主要目的是尽可能避免官员利用亲属血缘等关系,结党营私,导致吏治腐败。C项与题意无关,A、D两项是这项措施的长远影响,B项正确。
10. A 解析:从材料可知雅典具有精英政治倾向,A项正确;雅典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公民大会,所以合法的公民都可以参加,故B项错误;雅典民主政治实行直接民主,公民得以充分享受政治权利,故C项错误;D项与材料内容没有关系,D项错误。
11. C 解析:材料体现对私有财产的保护,C项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债务奴隶制度,A项错误。这里仅就债权人的财产权做出规定,并未涉及其他一切合法权利,B项错误。掺杂某些原始性法规的特点不能表现《十二铜表法》的本质,D项错误。
12. D 解析:根据“人法和神法的结合”可知基督教赋予婚姻神圣的意义,认为婚姻具有不可拆散性,而在此之前,罗马法是允许离婚的,且不需要什么特别理由和手续,由此可见基督教丰富了罗马法内容,故D项为正确答案。
13.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分析归纳。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中“由于征诸乡里……”和所学知识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雅典公民”的范围回答。第二小问,根据雅典享有公民权人数较少的情况分析。第(3)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进行归纳。第二小问,根据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的发展变化归纳。
答案:(1) 原因:国家建设需要对选拔新的官员提出了要求;“武力功臣”的凋零也为新的选官制度的推行创造了条件。 (每点2分,共4分)
原因:察举人才来自民间;被察举的都是有德行、才能或专长的人;理论上人人都有被察举的机会。(每点2分,共6分,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也酌情给分)
(2) 说明:不是。(1分)
因为只有公民才享有民主权利,而公民只占雅典人口的少数;广大妇女、儿童、奴隶、外邦人等被排除在外。(每点3分,共6分)
实质:雅典的民主政治是奴隶制民主(少数人的民主)。 (2分)
(3) 变化:财产、种族、性别等歧视政策逐渐被取消,逐步实现普选。 (3分)
原因:政治上,没有选举资格的群体不断为争取选举权而斗争;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
的发展;思想上,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和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每点2分,共6分,其他符合史实,言之成理的答案也酌情给分)
14. (1) “乡举里选”、察举制、科举制。(3分)
(2) 政治:通过科举考试,选派文官任地方官,加强了中央集权;
思想:科举考试中以儒家经典为教科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科举过程中对儒学的推崇,有利于儒家思想的传播、普及;
文学:重视文化的学习,有力地推动了宋词的繁荣。(每点2分,任答三点给6分) (3) 体现:选民选举自己的代表组成议会,议会可以行使立法权,制约政府的行政权。(3分)
类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4分)
(4) 限制条件:地域、身份、财产、性别、种族、年龄等。(任答三点给6分)
历史趋势:政治民主化。(2分)
训练2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
1. D 解析:司母戊鼎是商代礼器,A项错误;甲骨文中出现“蚕、丝”,并不能说明养蚕和丝织技术是从商代开始,B项错误;唐三彩是唐代陶器而非瓷器,C项错误;人面鱼纹盆反映了原始时代高超的彩陶技术,D项正确。
2. C 解析:A项无法体现的是稳定物价;商鞅对商人收重税,主要是重农抑商,不是严禁流通,B项不正确;材料反映商鞅直接动机在于抑制商贾,C项正确;商鞅有提倡节俭之意,但不是直接动机,D项不正确。
3. B 解析:汉代,长安城中的“市”是进行商品交易的固定场所,与居民所住的里或坊严格分开。“市”由官府管理,政府设置官员管理物价、税收等,交易时间有严格的规定。故选B。
4. D 解析:从材料可知均田制不仅有国有土地还有私有土地,A项错误;结合题意可知私有土地没有被取消,B项错误;材料反映私有土地所有者在所有土地不足均田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