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宏观经济学角度分析就业难现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宏观经济学角度分析就业难现象

近十多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但是,经济的高增长没有带来高就业。一般而言,一定的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就业增长也是一定的,然而我国的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的贡献却不是很明显。中国目前有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及存在大量的大学、大专毕业生面临就业选择,甚至毕业即失业的境况。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加之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就业难既有社会原因、政策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现在大学生面临的问题是:毕业就是失业这一悲惨现实。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事关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和大学生共同的努力。

如何造成这种就业难,招工难的问题,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就业难的形成的几个原因:

一、众所周知,经济危机往往导致就业难。经济危机的影响,这个是直接原因。特别是美国的次贷金融危机,从美国传染到全球,引发全球发到国家的经济衰退,并导致全球就业萎缩,中国就业市场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打击。所以在此形势下近几年中国的就业形势还是不容乐观的。

二、中国现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且中国的经济是建立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上的,已经有了上千的历史。中国经济的发展与变革才有半个世纪之久,特别是近三十年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中国大部分人民还处在旧思想和新变革的时期,这就决定了中国的市场经济的发展并不是能一蹴而就的。

随着改革开放和中国经济的腾飞,中国的经济体系正在从粗犷型到技术性的改变,这也决定了劳动力从体力劳动向脑力劳动的变化。由于教育体系更不上经济发展的步骤,这就使大部分体力劳动力闲置。

特别是在经济学中,人就是劳动力,而劳动力便是商品的一种。商品的价格体现在商品的价值之中,这就决定了人必须提高自身价值,才

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经济。

三、中国的产业状况影响,中国现在主要以生产制造业为主,服务业为次,这个是主要原因,而制造业人才的招聘非常简单,只要你懂这个技术就可以了,所以大多公司宁要学历比较低的员工,也不想要学历高的大学生,因为大学生要求待遇高,而且容易跳槽,这样公司会留不住人才。

四、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企业找不到人”,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学校教育与社会脱钩。一方面科技发展飞快,知识更新过快,学校的课程和专业所讲的知识无法与时俱进,常常出现滞后的现象;另一方面,中国以前处于计划经济之下,高校实行“统包统分”,而在市场经济下,则改变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相对之下,高校的问题就暴露出来。首先,学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造成供需结构不平衡的矛盾突出;其次,高校的就业指导力度不够;接着,高校培养的部分学生质量不够硬;最后,学校低投资使学校的“硬件”和“软件”都滞后,特别是高校老师在工作中,科研压力大,没时间精心备课,不讲究教育方法,讲课满堂灌,课后不辅导,考试标准不严,考试一锤定音。使学生在专业知识极大欠缺;

五、国家用人体系的变化往往决定就业形势的改变。国家在不断适应不断进步的社会下和应对就业难的形势不断变革用人体系。特别是考虑到在短期内增加对大学生的需求。国家在军队、武警以及其他社会服务事业单位增加对毕业生雇佣量。特别是公务员的考试使万千毕业生趋之若鹜,中国每年都有数百万公务员考生,带来的是上千为之一的录取率。近日,国家把公务员考试前提是两年的就业经验,是大学毕业生又失去了一次就业的可能。所以往往国家用人体系的变革带来的是就业形势的改变,也许是有利于就业,更可能是无利于就业。

六、大部分大学生集中于沿海地区或比较发达的城市,导致竞争加大。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沿海城市和经济特区已经步入社会主义前端,并继续拉大和内地的贫富差距。这就面临了一个巨大的问题便是大部分内地劳动力向沿海城市和经济特区转移,造成了该地区劳动力过剩。特别是被公认为精英阶层的大学生,“精英情结”、“小资情调”的观念深深影响着他们。找工作时,穷地区不想去,沿海发达

地区挤破头。所以地域差异的后果之一便是内地招不到人和沿海发达地区用人饱和。这在无形中带来了就业难的问题。所以地区差异的改变可以缓解就业的压力。

以上是对严峻就业形势的分析,面对就业难我们应从自身的角度着立于人才的培养。只有这样我们在严峻就业形势下走的越远,遇到的机遇越多。作为21世纪的有用的人才我们必须立足于以下观点:首先,加深每个人对人才的认识。在现在市场经济下,人才不再是会读书,会写字。而是具有综合能力的,较高的个人修养和强烈的责任心和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全才。

其次,大学生自身应该加强自身素质的培训,在校期间应该多学专业知识,加强大学生就业前培训。

最后,了解中国经济发展。只有对现实世界的加深,对中国、甚至是整个世界的宏观经济有个整体的了解的化,就会像诸葛亮那样不出茅庐而知天下三分。作为一个要面临就业的人我们必须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便可以在以后就业的道路上一帆风顺。

综合以上所述,可以认识到就业形势是不容乐观的,只有着立于对自身的人才培养我们才能应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自身的提高就决定了以后就业的资本和机遇的增加。所以提高自身能力便是一变应万变。

就业难的现象是我国市场经济初期的阶段性问题。通过政府、学校、和用人单位和大学生的共同努力,就业难将会得到妥善的解决。我们将相信不久的将来,每个人都会体现自己的价值来,为民族的发展,国家的建设和社会的发展作出相应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陈传德《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人民出版社 20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