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地综合设计
民用建筑工程室外场地管线综合设计
![民用建筑工程室外场地管线综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8ad03986bec0975f465e2f8.png)
管、 电力 电缆 、 电信 电缆 、 有线电视电缆、 路灯 电缆 、 消防信号线 等智能化管 线, 还有检查井 、 排洪沟 、 化粪池等构筑物。 给水管又分生活给水及消防给水 , 且生活和消防给水又分市政直接给水管及二次加压供水管 ; 消防给水又分消 火栓 给水 及 自动 喷水 灭 火 给 水 管线 ; 电力 管 一 般 分 高 、 低压 两种 , 高 压 电缆 ( 1 0 k V ) 是 从 市 政 管 网到 开 闭所 , 及 开 闭 所 到变 配 电室 之 间 的 管线 ; 低 压 电缆
豳囝圈
规划设计
民用建筑 工程 室外场地 管线综合设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摘要: 民用建筑工程进行管线综合设计是十分必要的。只有事先科学规范的确定各类管线在地上、 地下的空间位置 ; 才能避免 工程管线之 间以及管线与建筑物、 构筑物、 景观 、 绿化之间的相互干扰和矛盾, 为各类管线能够以最经济合理的方式敷设提供解决方
3工程管线在道路下面的敷设顺序
3 . 1 工程 管线 在 道路 下面 的 敷设位 置 宦 相对 固 定 。从 道路 红 线 向道 路 中 心线 方 向平行 布 置 的次序 , 应 根 据 工程 管线 的性 质 、 埋 设 深度 等确 定 。 分 支线 少、 埋设 深 、 检 修周 期 短和 可燃 、 易燃 和损 坏 时对 建 筑物 基 础安 全 有影 响 的 工
一
井和 消防 栓 等 。给水 管一 般 与燃 气管 放在 同 一侧 道路 人行 道 上 。
2 . 4场地 内管线必须在规划设计条件给定的接人点与城市管线衔接, 而 不能在其它地方衔接。因此确定好城市管线的接入点, 对于管线综合 的妥善 衔接 尤为 重要 。 2 . 5主 干管 多沿 道路 布 置 ,其平 面位 置 的确 定 于道 路 横 断面 的设 计 有 这 密切 联 系 。当 管线 在 道路 用 地 中布 置 不 下 时 , 应 分 析原 因 , 采 取相 应 处 理 措 施; 若管线过于集中, 应将性质相近、 相 同的管线集中布置 , 缩小管线敷设 占 用 的宽度 ; 若道 路 过窄 , 则应 优化 道路 横 断面 或 改进 管线 的相 对位 置 关系 。
综合与实践 设计学校田径运动会比赛场地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综合与实践 设计学校田径运动会比赛场地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0252e594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d8.png)
弯道中各分道的长度分别是多少米? 一个弯道中,第一分道到第八分道的长度分别是: 113m、117m、121m、124m、128m、132m、136m、139m
(2)在一个标准的400m跑道内,100m,200m, 400m,800m,1500m等比赛跑道的起点相同吗?为 什么?
100m比赛跑道起点相同,因为400m标准跑道有一条超 过100m的直跑道; 200m,400m,800m,1500m等比赛跑道起点不相同, 因为每个弯道各分道长度不同,导致每个分道总长度不 同,所以起点不同.
布置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第一分道的总长度是多少米? 弯道是什么形状? 弯道中各分道的长度分别是多少米?
以半径为36m的田径场为例:
(1)一个标准的400m跑道的直道长是多少米? 一个直道长86.96m,两个直道长173.92m
第一分道的总长度是多少米? 第一分道的总长度为400m
弯道是什么形状? 半圆形
你发现了什 第n分道的么长规度律:? π×[36+1.2×(n-1)]
(3)在400m跑道内如何规划400m跑比赛和4×100m 接力跑比赛的起跑线?
(4)若学校只有300m跑道,如何规划200m跑比赛 的起跑线?画出示意图,和同学交流.
任务2:田赛项目跑道的设计 (1)跳高比赛的场地设置有什么具体要求?
跳高比赛场地应设在跑道弯道与足球场端线 之间的半圆区内
(2)跳远场地中长方形沙坑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米? 助跑区的设计有什么要求?Leabharlann r圆240 360
r扇形2
143.59m2
任务3:综合考虑其他问题 (1)铅球比赛场地安排在运动场什么位置较好?
铅球比赛场地应设在跑道弯道与足球场端线 之间的半圆区内
运动会场地布局设计
![运动会场地布局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058acac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ff.png)
运动会场地布局设计运动会是学校最重要的一项活动,它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团队协作能力,还有益于他们的身体健康。
在组织一场成功的运动会之前,一个合理的场地布局设计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如何设计一个适合运动会的场地布局。
一. 场地选址选择一个合适的场地是运动会场地布局的首要步骤。
场地应该具备以下条件:1. 足够大的空间:场地应当有足够大的空间来容纳各项比赛项目和观众席位。
根据运动会规模的不同,场地的面积也会有所差异。
例如,大型学校可能需要一个大操场,而小型学校可以选择利用校内各个场地进行分散比赛。
2. 平整的地面:场地必须要有一个平整的地面以确保运动员们的比赛安全。
凹凸不平的地面可能会导致摔倒或受伤的风险。
3. 良好的照明和通风条件:充足的照明和通风是保证比赛进行顺利的关键。
特别是在晚上的比赛项目中,良好的照明是必不可少的。
基于以上条件,学校可以选择自己的操场、体育馆或者附近的专业体育场作为运动会场地。
二. 布局设计在确定了合适的场地之后,接下来需要设计运动会的场地布局。
以下是一些建议:1. 分区域设置:根据不同的比赛项目或活动类型,将场地分成不同的区域。
例如,田赛项目可以在一个区域进行,而田径赛跑项目可以在另一个区域进行。
这种区域分割可以帮助观众清晰地了解每个区域的比赛项目,并且便于工作人员管理。
2. 主席台和颁奖区:设立一个主席台用于重要人物观看比赛,并且为获胜者颁奖。
主席台应该位于场地的中央位置,以便于观众观看比赛。
颁奖区应该设在主席台旁边,方便颁奖仪式的进行。
3. 观众席:为了满足观众的需求,需要设置足够数量的观众席位。
观众席应该尽可能靠近比赛场地,以便他们观看比赛。
在布局中确保有足够的通道和出入口,以确保观众的安全。
4. 辅助设施:在场地布局中,不要忽视一些重要的辅助设施,如休息区、医疗站和卫生间等。
这些设施应该位于场地附近,并且便于参与者和观众使用。
三. 流线设计为了确保比赛的顺利进行,流线设计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场地设计的四要素
![场地设计的四要素](https://img.taocdn.com/s3/m/d5a79e17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95.png)
场地设计的四要素场地设计是指对一个具体的场所进行规划、设计,并满足人们在该场所中的各种需求。
好的场地设计不仅能够满足功能需求,还能够提升空间体验和整体品质。
在场地设计中,有四个关键要素是必不可少的,它们分别是功能性、流线性、美感以及可持续性。
功能性是场地设计的首要要素。
一个设计良好的场地应该能够满足人们在该场所中的各种实际需求。
无论是商业场所还是住宅区,都需要考虑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例如,商业场所需要有充足的空间来展示商品,舒适的休息区域,以及便捷的交通通道。
住宅区则需要有适宜的公共设施和便利的社区生活设施。
流线性是场地设计的第二个要素。
一个流线性良好的设计能够使人们在场所中自然而然地移动,并提高空间的舒适度。
流线性的设计通常是根据人们的行为和动线来规划的。
例如,商业场所通常会根据商品陈列和购物流程来设计通道和陈列区域,以引导顾客流动。
住宅区则需要考虑到人们的出行习惯和生活方式,使得居民可以方便地到达各个公共设施和社区服务区。
美感是场地设计的第三个要素。
一个美观的场地能够提升空间的舒适度和整体品质。
美感的设计主要通过景观设计、材料选择和色彩运用等来实现。
例如,商业场所可以通过精心布置的景观和高质量的材料来营造出高档和吸引人的氛围。
住宅区则可以通过绿化景观和多样化的建筑风格来提升居住品质和居民的生活幸福感。
可持续性是场地设计的第四个要素。
一个可持续的设计能够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尽量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可持续性的设计主要包括对能源的节约利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废物的再利用和环境生态的保护等。
例如,商业场所可以采用节能设备和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来减少能源消耗。
住宅区可以采用雨水收集系统和植物槽来合理利用水资源,并通过绿化带和湿地景观来改善环境生态。
综上所述,功能性、流线性、美感以及可持续性是场地设计的四个重要要素。
这些要素都相互关联,缺一不可。
好的场地设计应该能够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并提供良好的空间体验和整体品质。
场地设计的主要内容
![场地设计的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c0119547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7b.png)
场地设计的主要内容场地设计是指在其中一特定的空间中,通过合理的规划和布局,将场地的功能与美观性相结合,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期望的过程。
它涵盖了室内设计和室外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空间规划与布局:场地设计的首要任务是进行空间规划与布局,确定各个功能区域的位置和尺寸。
通过合理的布局,可以实现场地的最优利用,提高空间利用率。
2.环境氛围的营造:场地设计需要考虑营造与场地定位相符合的环境氛围。
不同的场地有不同的氛围需求,可能是温馨舒适、时尚高雅、活力四溢等。
通过色彩、材质、照明等设计手段,打造出与场地定位相契合的环境氛围。
4.设施设备的配置:场地设计需要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选择适当的设施和设备进行配置。
例如,在儿童乐园的场地设计中,需要配置适龄儿童的游乐设备和安全设施,保障儿童的安全与享乐。
5.绿化景观设计:对于室外场地设计而言,绿化景观的设计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通过植物的种植和景观的布置,可以增加场地的美观性,提升人们的舒适感和愉悦感。
6.室内装饰与陈设:在室内场地设计中,室内装饰与陈设是不可或缺的内容。
通过合理的装饰和陈设,可以营造出与场地定位相符合的室内环境,提升用户对场地的体验。
7.照明设计:照明设计是场地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适当的照明设计可以改善场地的光线环境,营造出舒适、温馨的氛围,同时也能够突出场地的特点和重点区域。
8.建筑结构与材料选择:在场地设计中,建筑结构和材料的选择对于场地的功能和美观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合理的建筑结构和选择适当的材料,可以增强场地的耐久性和美观性。
总之,场地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任务,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包括空间规划与布局、环境氛围的营造、功能区域的划分、设施设备的配置、绿化景观设计、室内装饰与陈设、照明设计、建筑结构与材料选择等等。
通过合理的设计,可以建立一个满足人们需求和期望的场地,并最大限度地提升用户的体验和舒适感。
场地总平面布局5大设计要点
![场地总平面布局5大设计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35ee1853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61.png)
场地总平面布局5大设计要点1.功能布局:功能布局是指将场地划分为不同区域,根据不同功能进行合理的分配。
首先需要确定场地的主要功能,例如公园可以包括休闲区、运动区、儿童区等。
然后,根据这些功能分配适当的面积和位置,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例如,休闲区可以位于场地的中央位置,运动区可以位于较为开阔的地方,儿童区可以靠近休闲区,但又有一定的独立性。
2.空间流线:空间流线是指场地中各个区域之间的连接关系和流动路径。
一个良好的空间流线能够使用户在场地中自由流动,并且能够方便地到达不同的区域。
设计时需要考虑到用户的需求和场地的尺寸,避免不必要的距离和转弯。
例如,在公园中可以设置主要的步行路径,以便游客能够方便地访问各个景点。
3.视觉景观:视觉景观是指场地中的各种视觉元素,包括绿化、艺术装置、建筑物等。
设计时需要考虑这些元素的位置和布局,以达到美观的效果。
例如,在一个公园中,可以在入口处设置一个独特的雕塑或水景,作为引导和标志,同时也能够提供良好的视觉效果。
4.绿化布局:绿化布局是指在场地中合理布置绿色植物,以提供舒适的环境和自然的氛围。
设计时需要考虑到植物的种类和生长要求,以及它们在场地中的分布和密度。
例如,在一个展览馆的周围可以种植一些高大的乔木,以提供遮阳的作用,而在展览馆内部可以设置一些小型花坛或盆栽,增加绿色的感觉。
5.场地尺度:场地尺度是指场地的大小和比例,与场地周围的环境相适应。
设计时需要考虑到场地的周边环境和功能需求,以确定适当的尺度。
例如,在校园中,一个大型的集会广场可以满足学生活动和大型集会的需求,而一个小型的庭院可以提供安静的休闲空间。
总而言之,场地总平面布局的设计要点包括功能布局、空间流线、视觉景观、绿化布局和场地尺度。
这些要点相互关联、相互影响,需要综合考虑,以实现场地的功能性和美观性。
同时,还需要根据具体的场地和使用需求进行个性化的设计,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和期望。
设计场地布局方案
![设计场地布局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5507934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af.png)
设计场地布局方案背景在各类活动、会议和展示中,场地布局方案是非常关键的环节之一。
一个合理的布局方案不仅可以提高场地的使用效率,还可以让参与者更好地理解和参与其中。
因此,设计一个优秀的场地布局方案是至关重要的。
设计原则在设计场地布局方案时,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灵活性:场地布局应该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以满足不同活动的需要。
不同的活动可能需要不同的场地布局,因此场地布局应该能够灵活自如地进行调整。
2.效率性:场地布局应该使得场地的使用效率最大化。
每个角落都应该得到合理利用,避免出现无意义的空隙或者拥挤的区域。
3.参与性:场地布局应该能够鼓励参与者积极参与活动。
例如,合理的空间划分或者展示布置可以让参与者更好地理解和参与其中。
4.安全性:场地布局应该考虑到参与者的安全问题,合理划分出安全通道和安全出口,并在必要时设置安全设施。
设计步骤在设计场地布局方案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第一步:确定活动类型首先,需要确定本次活动的类型。
不同类型的活动对场地布局有不同要求。
例如,一场演讲需要较大的舞台和灯光,而一场图片展示则需要较多的展具和展板。
第二步:分析场地场地条件在确定了活动类型之后,需要仔细分析场地的条件。
场地的面积大小、形状、高度、周边环境等因素都会影响到场地布局方案。
第三步:确定场地布局目标根据活动类型和场地条件,需要确定场地布局方案的目标。
例如,是否需要充分利用场地空间?是否需要优化观众席位或者展示区域?是否需要让参与者积极参与活动?第四步:进行场地布局方案设计在明确了场地布局方案的目标之后,可以进行具体的设计工作。
设计工作包括场地主体布局、展具展板摆放、音视频设备设置、灯光效果设计等多个方面。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合理划分出活动区、休息区、服务区等不同区域,并在需要时鼓励参与者积极参与活动。
此外,还需要考虑安全问题,划分安全通道和安全出口,设置安全设施。
第五步:场地布局方案评估与改进设计工作完成之后,需要对场地布局方案进行评估和改进。
场地设计-总平面布局(完整版)
![场地设计-总平面布局(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717c6dd2daef5ef7ba0d3cd5.png)
第二节 场地使用分析
在对场地的使用进行分析,了解其组成内容及功能布局,研究特定使 用要求的影响因素,是进行总体布局的基础。
明确项目建设性质 项目建设性质主要有新建项目和改扩建项目两类; 新建项目场地的约束条件较少,设计条件多以自然条件为主,布 局安排灵活自由; 改扩建项目场地的现状条件和周边环境条件复杂,制约因素较多, 设计条件多以建设条件为主。
第五章 场地总体布局
场地总体布局是方案设计和初步设计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 也是整个设计的关键环节。场地总体布局为整个方案设计明确指导思 想和目标;确立基本思路;为方案设计提供基本框架;协调建筑物内 部功能与外部环境。因此场地总体布局决定整个设计的方向,关系到 整个设计的成败。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场地使用分析 第三节 场地分区 第四节 建筑布局 第五节 场地交通组织 第六节 场地绿地配置 第七节 实例分析
依据是业主提出的设 计任务书;
建筑的组成内容是场 地主要功能的体现;
直接功能要求的室外场地:运动场、露天游泳池、室外展场; 完善建筑物内部功能的室外场地:交通集散、绿化景观、工程设施;
以旅馆建筑为例:旅馆建筑主要由客房部分、公共部分和辅助部分组成, 解决这三部分的相互关系和各自形态是场地总体布局的关键,可采取集中 式、分散式或两者结合的混合式布局。在主要入口前,应设有交通集散空 间引导人流和车流;底层休息厅的位置可与室外绿化庭园结合考虑,以获 得室内外空间的流通和环境的赏心悦目。
使用功能特性
场地使用功能分析 使用功能特性
场地设计方案
![场地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8d8cf0b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62.png)
场地设计方案一、背景介绍所谓场地设计方案,是指根据特定场地的需求和要求,通过策划、设计、施工等一系列环节,为场所的使用者提供一个舒适、功能完善的空间。
无论是公共场所还是私人领域,优秀的场地设计方案都能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和体验感。
二、空间规划与布局在场地设计方案中,空间规划与布局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首先,设计师要对场地的功能进行明确划分,确定各个区域的使用需求。
例如,一个儿童游乐场的设计方案,需要考虑到儿童的游戏、娱乐和学习等方面的需求。
其次,设计师要根据场地的尺寸、形状和周围环境等因素,进行恰当的布局。
合理的空间布局可以确保各个区域之间的连贯性,并提供最佳的流线和便捷的通道。
三、环境美化与绿化优美的环境是吸引人们到场所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场地设计方案中,环境美化与绿化的考虑必不可少。
通过艺术化的景观布置、绿色植被的种植以及合适的照明设计,可以为场地带来美感和舒适感。
例如,在一个休闲公园的设计方案中,可以考虑种植各色花卉和参差有致的树木,为人们营造一个自然美丽的环境。
四、功能设施与硬装设计在场地设计方案中,功能设施与硬装设计是保障使用者需求满足的重要手段。
无论是公园还是商业场所,都需要考虑到人们的休憩、交流和娱乐等需求。
例如,在一个大型购物中心的设计方案中,可以设立休息区、餐饮区、游戏区等多个功能区域,通过设置适宜的座椅、桌子、照明设施等,为顾客提供舒适的购物体验。
五、无障碍设计与人性化考虑一个优秀的场地设计方案应该兼顾各个群体的需求,包括老年人、残障人士等。
无障碍设计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场地设计方案中,应该考虑到轮椅通道、扶手设置、高度适宜的设施等,为残障人士提供便利。
此外,人性化的设计也是关注使用者需求的重要方面。
例如,在一个办公场所的设计方案中,可以充分考虑员工的舒适度和工作效率,设置舒适的休息区、人性化的工作台和符合人体工学的家具等。
六、可持续发展与生态保护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可持续发展与生态保护已成为场地设计方案的一个重要方向。
建筑学场地设计
![建筑学场地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193f36a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5f.png)
建筑学场地设计:打造和谐空间的艺术一、场地分析:因地制宜,发挥地理优势1. 地形地貌:在设计之初,要充分了解场地的地形地貌,如平原、山地、丘陵等,以便根据地形特点进行建筑布局。
2. 气候条件:考虑当地的气候特点,如温度、湿度、风向等,为建筑提供适宜的布局和朝向。
3. 水文地质:了解场地水文地质情况,确保建筑地基稳定,同时合理利用水资源。
4. 生态环境:保护原有生态环境,充分利用场地内的植被、土壤等自然资源。
二、功能分区:合理布局,实现空间有序1. 交通组织:确保场地内外交通顺畅,减少交通拥堵,提高出行效率。
2. 功能区域:根据建筑用途,合理划分功能区域,实现动静分区、公私分区。
3. 空间布局:充分考虑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实现空间有序、层次分明。
三、景观设计:融入自然,营造和谐氛围1. 绿化配置:根据场地特点,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实现四季有景、生态平衡。
2. 景观元素:利用地形、水体、植被等元素,营造丰富的景观效果。
3. 空间氛围:通过景观设计,使建筑与自然环境相融合,营造和谐、舒适的空间氛围。
2. 公共空间:打造具有亲和力的公共空间,满足人们交流、休闲等需求。
3. 精神文化:通过建筑与景观设计,传承地域文化,彰显时代特色。
建筑学场地设计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它要求设计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素养和敏锐的洞察力。
只有充分了解场地特点,关注人类需求,才能打造出既美观又实用的建筑作品。
四、创新理念:引领潮流,展现建筑魅力1. 设计理念:融入创新的设计理念,打破传统束缚,展现建筑的时代感和前瞻性。
2. 技术应用:采用新型建筑材料和技术,提高建筑的节能性、环保性和可持续性。
3. 形态创新:在尊重场地特色的基础上,创造独特的建筑形态,提升建筑的艺术价值。
五、生态环保:绿色建筑,实现可持续发展1. 节能减排:通过优化建筑设计,降低能耗,减少环境污染。
2. 资源利用: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场地规划及设计方案报告
![场地规划及设计方案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3498cf7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86.png)
场地规划及设计方案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提供一份全面的场地规划及设计方案,以满足客户对于可持续发展和多功能使用场地的需求。
通过详细的分析和设计,我们将为客户提供一套创新且实用的解决方案。
2. 概述2.1 项目背景该项目为一家大型综合体开发商所委托,旨在为其新建综合体场地进行规划和设计。
该场地位于城市中心地段,拥有广阔的土地和便利的交通条件,预计成为新的商业和娱乐中心。
2.2 目标- 提供多功能的场地,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 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 创造具有创新和活力的场所,吸引人们居住和工作。
3. 规划设计方案3.1 区域划分根据场地的大小和用途要求,我们将场地划分为以下几个区域:- 商业区:占地面积最大,用于商业办公、购物和餐饮。
- 娱乐区:包括电影院、运动场、酒吧等娱乐设施。
- 绿化区:形成公园和花园,提供休闲和放松的场所。
- 交通区:设置停车场、公交站和自行车停放区。
3.2 设计要点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我们采取了以下几个设计要点:- 绿色建筑:将使用可再生能源和环保材料建设所有建筑物,以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 雨水收集系统:设置雨水收集系统用于浇灌植被和冲洗公共区域,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来水的依赖。
- 公共交通优先:在场地周边设置多个公交站点,鼓励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人车辆使用。
- 自行车道:设计自行车道和自行车停放区,以鼓励居民骑行,减少汽车污染。
- 废物管理:建立废物分类和回收系统,最大限度地减少垃圾对环境的影响。
3.3 建筑设计商业区和娱乐区的建筑设计将充分考虑舒适性和创新性。
建筑将采用现代风格和新材料,同时结合景观设计,营造出富有活力的环境。
在商业区,我们计划建造高层建筑,提供办公空间、商店和餐饮设施。
大型商场将成为商业区的核心,提供多种商品和服务。
在娱乐区,我们计划建造剧院、运动场和酒吧。
剧院将为观众提供丰富的文化和艺术体验,运动场将满足人们锻炼和比赛的需求,酒吧将成为社交和娱乐的场所。
场地管线综合设计原则
![场地管线综合设计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c80d9d2d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98.png)
场地管线综合设计原则场地管线综合设计可真是个超有趣又超重要的事儿呢!就像给一个超级复杂的大机器布线一样,得让每根“血管”(管线)都能顺畅地工作。
首先呀,得考虑功能需求。
不同的管线有不同的任务,像水管是负责送水的,电线管是负责送电的。
如果功能需求没搞清楚,就好比让送水的去送电,那可就乱套啦。
在设计的时候,得明确哪些区域需要大量用水,哪些地方用电需求高,这样才能合理安排管线走向。
然后呢,空间布局很关键。
场地就那么大点儿地方,管线又那么多,可不能让它们互相打架。
要给每根管线都找个合适的“家”,让它们舒舒服服地待着。
比如说,大的管线可以放在下面,小的管线在上面,就像大哥哥照顾小弟弟一样。
而且要避免管线之间的交叉太多,不然一旦出问题,维修都困难。
再就是安全因素啦。
有些管线是带危险的,像燃气管线。
这种管线可得离其他管线远点儿,要是跟电线管挨太近,万一漏电产生火花,那可就像点燃了火药桶一样危险。
同时,也要考虑到在使用过程中,人员的安全。
不能让管线布置在人们容易碰到或者破坏的地方。
还有美观性呢。
虽然管线大部分都在地下或者墙里面,但如果布置得乱七八糟,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一种不美观。
就像一个人的内在虽然重要,但外在整洁也很加分呀。
所以要尽量让管线的布局看起来整齐有序。
另外,成本也要考虑进去。
在满足功能、安全和美观的前提下,能用便宜的材料就不用贵的,能少走些距离就少走些,这样可以节省不少成本呢。
最后呀,还得考虑未来的扩展性。
随着科技的发展或者场地功能的改变,可能会有新的管线需求。
所以在设计的时候,要留一些余地,方便以后添加或者改造管线。
场地管线综合设计就是要把这么多因素都考虑周全,就像照顾一个大家庭的每个成员一样,让它们都能和谐共处,这样整个场地才能正常运转起来呢。
场地规划多种方案
![场地规划多种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64d1443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aa.png)
场地规划多种方案引言场地规划是指根据特定需求和目标,合理安排场地空间的布局和使用。
在进行场地规划时,应综合考虑人流量、功能需求、可行性等因素,以达到最佳效果。
本文将介绍三种不同的场地规划方案,并对每种方案的优缺点进行分析。
方案一:分散式布局方案描述分散式布局是将不同功能的区域分散到场地的不同部分。
例如,将休闲区域分散在场地的各个角落,教育区域位于场地的一侧,娱乐区域位于场地的另一侧。
优点1.灵活性高:分散式布局可以根据不同需求和人流量进行调整,灵活适应各种活动。
2.区域独立:不同功能区域之间相互独立,活动互不干扰,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
3.资源分配均衡:通过分散布局,可以均衡地利用场地的各个角落,充分利用资源。
缺点1.空间利用率低:分散式布局可能会导致场地空间的浪费,因为不同功能区域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2.场地管理复杂:由于分散布局引入了多个独立的区域,场地管理可能变得更复杂,需要增加管理人力和成本。
方案二:集中式布局方案描述集中式布局是将不同功能的区域集中在场地的中心位置。
例如,将休闲区域、教育区域和娱乐区域都位于场地的中心。
优点1.空间利用率高:集中式布局可以更有效地利用场地空间,将各个区域集中在一起,减少空间浪费。
2.交通便利:由于各个区域集中在一起,人员可以更方便地在不同区域之间移动,提供更好的交通便利性。
3.管理方便:由于区域集中,场地管理可以更加集中化,减少管理成本。
1.活动干扰:集中式布局可能导致不同功能区域之间的活动干扰,影响使用体验。
2.灵活性低:集中式布局由于布局较为固定,灵活性较低,难以满足特定需求的调整。
方案三:分区式布局方案描述分区式布局是将场地划分为多个不同功能的区域,并根据特定需求进行合理规划。
例如,将休闲区域、教育区域和娱乐区域划分为不同的区域,但仍保持一定的集中度。
1.灵活性和空间利用率的折中:分区式布局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了灵活性和空间利用率。
不同功能区域之间相对独立,但仍保持一定的集中度,既能满足特定需求的调整,又能充分利用场地空间。
如何做建筑方案设计场地设计
![如何做建筑方案设计场地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68eda43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8f.png)
建筑方案设计场地设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在城市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设计方案旨在打造一个融合人文关怀与现代科技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为城市居民提供舒适宜居的生活空间。
设计师以“人文关怀、科技兴城”为设计理念,通过创新的设计手法和前瞻的思维,为城市增添一处独特的建筑景观。
场地背景选址于城市中心的一处占地面积约10000平方米的开发用地,周边环境交通便利,商业繁华,人流密集。
场地旁边是一条繁华的商业街,周边建筑大多为高层商业综合体,办公楼等。
设计原则1. 人文关怀:建筑要考虑到人文需求,为居民提供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2. 环保节能:建筑要具备环保节能的特点,节约能源资源;3. 创新技术:引入先进的科技手段,提升建筑的功能性和智能化程度;4. 与周边环境协调融合:建筑要与周边环境保持和谐,增强城市景观价值。
总体规划本设计方案将场地分为主楼和附属建筑两部分。
主楼为一座高度约100米的多功能商业建筑,包括商业、办公和餐饮等功能;附属建筑为配套的停车场、绿化空间等。
主楼采用现代简约的设计风格,外立面采用玻璃幕墙和金属框架,塑造出现代感和科技感。
主楼设计主楼为地上25层,地下2层,总建筑面积约30000平方米。
主楼的北面设有主入口,采用玻璃幕墙设计,透射出商业氛围。
在立面设计上,运用折线结构和几何图形进行组合,打破单调的外观,增加建筑的视觉冲击力。
建筑顶部设计为一座花园露台,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空间。
主楼的一楼和二楼为商业区域,设有品牌服装、餐饮、咖啡厅等商铺,吸引人流和提高周边的商业氛围。
三楼至十五楼为办公区域,设有开放办公区、独立办公室等,满足不同企业的需求。
十六楼至二十五楼为餐饮区域,设有西餐厅、中餐厅等不同风格的餐厅,供居民和游客享用美食。
附属建筑设计附属建筑为地下停车场和绿化空间。
停车场位于主楼地下,设有三层地下停车位,可容纳约200辆车辆。
绿化空间设于主楼周围,种植各种花卉和绿植,打造城市的绿色景观,提升城市的环境品质。
设计场地布局方案
![设计场地布局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a53192f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df.png)
设计场地布局方案场地布局方案是一项重要的设计工作,目的是使用合理的空间布局来最大化使用面积,并在有效的空间内提供最佳的操作效率。
在场地布局方案设计之前,需要考虑一系列因素,如用户需求、工艺性能等因素,因此布局方案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才能得出最合理的方案。
步骤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场地布局设计流程步骤:1.收集数据在设计布局方案之前,需要先收集与该场地相关的数据。
例如,场地面积、使用者需求、运营周期等。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您了解您的客户需求和生产运营流程。
2.评估场地现状通过对场地现状的评估,了解场地的每项独特需求。
这些数据可用于确定最佳布局,例如流水线/工作站的位置和最佳工作空间的尺寸和大小。
3.设计对策通过现状评估,选择布局方案。
这些方案通常需要包括生产设备位置、工作站和运输区域等。
每个选项都需要分别检查其优缺点,以确保最佳布局方案。
4.绘制布局图完成布局方案后,将其转化为可视化图形。
例如CAD布局和平面图,这有助于更好的了解场地布局,方便与客户分享和讨论。
5.优化分析对方案进行评估和优化。
评估后确定其是否需要进一步修改,以实现最佳设计,并根据最终决策书制定必要的行动计划。
如何设计一个好的场地布局方案下面分享一些关键的设计要素,帮助您设计最佳的场地布局方案:1.明确需求最合理的设计方案应该包含已暴露出的问题并满足客户的需求。
2.降低运输成本布局的优化可以降低运输成本,同时为生产运作创造更大的空间和流程,并提高整体生产效率。
3.确定空间等级通过确定分配的空间等级,帮助确定最佳流程,以及生产设备和工作人员的位置。
4.使用符合安全标准的设备兼顾人员安全和设备安全,可以确保设计方案在操作上最为可靠和可持续。
5.优化空间分配将设备功能区和工作区面积最大限度的使用,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操作性能和空间利用率。
结论场地布局设计涉及到多个因素,包括用户需求、工艺性能等多种因素。
在设计之前,需要对数据进行收集和评估,并采用科学的流程来完成每个步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 场地综合设计“场地综合设计”试题的主旨是根据有关规范和设计任务书,在提供的场地现状图内,完成一项小而全的总平面设计,用以考查应试者驾驭总平面设计的综合能力。
其中,设计任务书一般均给出拟建主、次要建筑单体的用途、平面尺寸和层数。
并提出对建筑物、道路、停车场、其他活动场地布置及景观与竖向设计等方面的要求。
提供的场地现状图应标明场地范围、建筑红线、场地内外的地形、地物和道路,以及控制点的标高。
要求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建筑物布置和室外空间构成、道路及交通组织、停车场与其他活动场地的安排、竖向标高的确定、绿化及景观布置等。
我国现行的相关规范与规定主要有以下几种:《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 37—8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 16—87),2001年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1年局部修订;《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 50220—95);《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 83—99);《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m93);《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 50—2001);《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2003年版; 其他有关建筑抗震、防洪、气象、制图标准等规范;各单项建筑设计规范中有关基地和总平面部分;《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有关章节。
8.1场地总平面设计要点8.1.1制约总平面布局的外部条件1.场地自然条件:场地内的地形、气象、地质、水文等条件,都可能制约场地总平面的布置。
设计中应当崇尚自然,保持自然植被、水域、水系和景观,以保护生态环境。
另外,还应正确处理设计布局与自然条件的关系,对于地形坡度较陡,地质条件复杂之处,应采取适当工程措施加以利用,以充分发挥土地效用。
2.场地环境条件:场地设计应与周围环境、地域文脉密切配合,以适应场地的区位条件、交通条件,以及其周围环境的建筑、绿化和卫生等条件。
并有效防止环境噪声、交通干扰和风沙侵袭等不利影响,使场地的总平面布置与周围的环境协调统一为有机整体,并力求新意与特色。
3.场地现有设施:应妥善处理场地总平面布置与周围公用设施的关系,合理选择管线连接点与走向、交通出入口等。
做到敷设简便、线路短捷、使用方便和节省投资。
对场地内原有的公用设施、地上与地下的建(构)筑物,以及可能保留的树木,要充分合理利用,并有机地组织到总平面布置中。
4.安全与防灾:场地设计应考虑安全及防灾(防洪、防海潮、防地震、防滑坡等)措施。
8.1.2使用要求与功能分区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组成,建设地区的自然条件,以及生活习惯都会影响使用的功能要求。
应研究项目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联系、干扰、次序,以及它们对场地环境的要求与影响——闹与静、集中与分散、开放与封闭等等。
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基础上,决定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和位置,从而进行合理的功能分区。
1.影响功能分区的因素:建设项目的规模、性质,场地的自然条件、大小形状、交通条件、环境条件及不同的设计处理都对功能分区产生影响。
2.功能的分区和组织:根据建设项目的性质、使用功能、交通联系、防火与卫生要求,将性质相近,联系密切,对环境要求基本相同的建(构)筑物及设施分成若干组,再结合用地的内外具体条件,合理地进行分区。
3.注意节省建设用地:功能分区应充分结合地形,以节约用地。
并合理组织建筑,尽可能集中布置。
预留地也应尽可能集中和单独设置于一侧。
4.场地布置的功能关系图:如前所述,鉴于建设基地所在地域的位置、地形、地物、形状,以及周围状况都会影响总平面布局,因此,各个项目的总平面布局总是千变万化,无一雷同——这也正是总平面设计的魅力所在,使设计者可以充分发挥其创造力。
但是,任何总平面设计又均有共同的内在因素可依,例如每个项目的使用功能就是相对稳定的,而且在总平面设计中必须满足。
现仅将幼托及中小学总平面布置的功能关系图举例如下(见图8—1和图8—2)。
8.1.3场地内的交通组织交通流线及设施合理的布置,才能将建设项目各组成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
1.交通流线的安排:(1)交通线要明确清晰,易识别。
通畅便捷,尽量减少迂回。
(2)要符合使用规律和活动特点,以及交通运输方式和自身的技术要求,如宽度、坡度、回转半径等。
(3)不同的交通线路要避免干扰以及相互冲突。
2.交通流量的安排:由于项目的建筑性质不同,人、车、货流量也不一样,设计时应加以区分,要有侧重点。
(1)划分功能分区时,应将出入口设在交通流量大的部位或者将交通量大的部分靠近主要交通道路,确保交通线路短捷,联系方便。
(2)在地形复杂地段,应使交通流量大的部分布置在与主要出入口高差相近的地段上,避免过多的垂直交通和联系不便。
3.人行、车行系统的安排:(1)避免过境交通的穿越,防止外部车流的导人。
(2)尽量避免车行系统与人行系统的交叉重叠。
有大量人群集中活动的主要场所,一般要禁止车流导入,主要货车车流也不应布置在其附近。
(3)人行道应考虑无障碍设计。
4.合理组织人流:(1)一般将各种不同方向的人流,通过步行道或广场进行组织,使之互不交叉、冲突。
(2)经常有大量人流的集散地,如火车站、商业中心、展览馆等,应将人口和出口分开,使人流按一定方向流动。
(3)对短时间集散大量人流的场所,如体育中心、影剧院等,出入口应分设,并根据人流数量、允许集中或疏散时间,考虑出入口的分布位置和足够数量。
(4)人流出入口应与主要交通道路、停车场(库)有便捷的联系,以缩短人流出入的滞留时间。
8.1.4对外交通联系与出入口设置1.当同时毗邻城市主干道和次干道(或支路)时,宜选择次干道一侧作为主要机动车出人口,减少对城市主干道交通的干扰。
2.车流量较多的基地(包括出租汽车站、停车场等),根据《民用建筑设计通 则》,其出入口连接城市道路的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距大中城市主干道交叉口的距离,自道路红线交点计起不应小于80m,距次干道交叉口的距离不小于70m。
(2)距非道路交叉口的过街人行道(包括引道、引桥和地铁出入口)最边缘线不应小于5m。
(3)距公共交通站台边缘不应小于lOre。
(4)距公园、学校、儿童或残疾人建筑的出入口不应小于20m。
(5)当基地通路坡度较大时,应设缓冲段与城市道路连接。
(6)出入口至城市道路问的引道不应占用相邻单位的用地。
(7)与立体交叉口的距离或其他特殊情况时,应按当地规划主管部门的规定办理。
3.《民用建筑设计通则》还规定,对于电影院、剧场、文化娱乐中心、会堂、博览建筑和商业中心等人员密集建筑的基地,在执行当地规划部门的条例和有关专项建筑设计规范时,应保持与下列原则一致:(1)基地至少一面临接城市道路。
该城市道路应有足够宽度,以保证人员疏散时不影响城市正常交通。
(2)基地沿城市道路的长度应按建筑规模和疏散人数确定,并至少不小于基地周长的1/6。
(3)基地应至少有两个以上不同方向通向城市道路的(包括以通道连接的) 出口。
(4)基地或建筑物的主要出人口,应避免直对城市主要干道的交叉口及弯道处。
(5)建筑物主要出入口前应有供人员集散用的空地,其面积和长度尺寸应根据使用性质和人数确定。
(6)停车场面积应符合当地规划部门的规定。
8.1.5建筑的组合布置建筑的组合安排,一般涉及建筑体型、朝向、间距、布置方式、空间组合,以及与场地的地形、道路和管线的协调配合等。
1.建筑体型与用地的关系。
建筑体型是根据建筑的功能、性质、规模、用地条件及环境关系等确定的。
只有在满足建筑本身功能要求的同时,又充分发挥土地的作用,才能使建筑群与环境融合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要根据场地的地形、形状、面积大小,以及原有设施、池沼河湖、绿化分布等情况,采用不同体型的建筑。
根据场地的形状和地形决定建筑平面的各部尺寸。
有地下室的建(构)筑物宜布置在地下水位较低的地方。
根据用地的大小及形态完整与否,可采取分散、集中或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布置方式。
在山区丘陵地带更要注意结合地形,合理地确定建(构)筑物的标高、高度及位置。
2.建筑朝向:建筑朝向是指一栋建筑的位向。
日照和通风是影响建筑朝向的两个主要因素。
(1)日照:应根据场地所在的经、纬度进行日照分析。
1)对于北纬45。
以北的亚寒带、寒带地区,主要是要争取冬季有大量的日照,夏季西晒不是主要矛盾。
为争取提高日照效果,甚至可以采用东、西朝向。
2)在北纬40。
一带,冬季往往要求有大量的日照和避免西北季风。
为保证全年有良好日照,可采用东、南向布置,但西北面不宜布置人流集中活动的房间或主要居室。
3)西南向的建筑主要缺点是:夏季西晒较严重,东北面日照又不足。
4)南北向的建筑,南侧房间不仅有冬暖夏凉的优点,又能有效避免夏季西晒,为我国广大温带和亚热带地区所普遍接受。
(2)通风:就自然通风而言,使建筑物朝向当地夏季主导风向最为理想。
但建筑组群布置后,也可能引起局部地区的风向发生变化。
而地区地形、地物的不同也会形成局部地方风。
因此建筑布局应充分注意这些条件,使夏季获得良好的自然通风,防止冬季寒冷地区和多沙暴地区风害的侵袭。
高层建筑的布置,应避免形成高压风带和风口。
(3)其他因素:1)道路走向也是影响建筑物朝向的重要因素。
沿东西向道路布置南北向建筑是比较理想的,但在南北向道路上为避免东西朝向,布置建筑时则要详加考虑。
2)山区或地形变化复杂地区,为减少土方工程量并便于施工,建筑朝向往往要适应地形等高线的变化。
3)在场地中,若某些方向有林带遮阴、山峰阻寒,或有优美的风景视线时,建筑的朝向也应考虑这些因素。
此时,建筑设计应采取一定的遮阳隔热、防风御寒措施,使不理想的方位仍得自然之利。
3.建筑间距:建筑间距是指相邻两栋建筑间,外墙面相距的距离。
确定合理的建筑间距,应考虑防火、日照、防噪、卫生和通风等要求。
(1)应满足防火要求(见相应的《防火规范》)。
(2)有日照要求的建筑,应达到相关规范规定的日照标准,并符合当地城市规划部门所制定的日照间距。
(3)地震地区的建筑间距见表8—1。
在高耸构筑物(如水塔、烟囱等)的周围,布置使用人数较多的建筑时,要留有一定的安全隔离地带。
(4)有安全、卫生、防爆和保护私密性视距等要求的防护间距,可参照有关标准、规定处理。
4.布置方式:影响建筑布置的因素有气候、地形和地质等现存条件,以及选用的建筑类型和建筑工业化、施工机械化等。
一般来说,平坦地形,布置可较整齐;丘陵山地,布置较为灵活。
布置方式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方式:(1)适当集中。
既将建设项目各主要部分集中布置在一栋较大的建筑内,形成主体建筑,其余则作附属建筑。
较大型的建设项目,有时也按具体要求分别集中进行布置。
(2)适当分散。
既将建设项目各组成内容按性质、功能分别组成若干栋建筑进行布置,彼此干扰较小,且易与绿化结合,但不利于节约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