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基础学心超,一天一图一讲解005】之肺动脉长轴切面
心脏超声常用标准切面图解
心脏超声常用标准切面心脏超声我们一般从胸骨左缘区、心尖区、剑下区、胸骨上凹这四个检查区来扫查,其中胸骨左缘区、心尖区是常规检查部位,对各切面的扫查方法及超声上的所示的解剖结构。
首先将探头置于胸骨左缘第3、4肋间,示标指向右肩,声束与右肩及左肋间的连线平行,打出来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所显示的解剖结构如图1所示。
图1二维超声上从前向后显示的解剖结构依次为:右心室前壁、右心室、室间隔、左心室、左心室后壁、左心室流出道、主动脉瓣、主动脉窦部、近端升主动脉、左心房,该切面是诊断风湿性心脏病及先天性心脏病的常用切面。
在左心室长轴切面基础上,顺时针旋转探头90°,示标指向左肩,打出来胸骨旁大动脉短轴切面,如图2。
图 2 英文分别代表RV OT: 右心室流出道;ST V: 三尖瓣隔瓣;R:右冠瓣;L:左冠瓣;N: 无冠瓣;PA: 肺动脉;RA: 右心房;IA S: 房间隔;LA: 左心房在这个切面显示的解剖结构有:左心房、房间隔、右心房、三尖瓣、右心室、肺动脉瓣、肺动脉主干及其分叉、主动脉瓣。
通过该切面观察房室间隔连续性、室壁连续性、三尖瓣瓣叶位置及活动度、主动脉瓣瓣叶数目及活动度, 其也是观察室间隔缺损分型、观察主肺动脉间隔缺损、大动脉关系和永存动脉干的重要切面。
接着在胸骨旁大动脉短轴切面上探头继续稍向上翘,可显示主肺动脉及左右肺动脉分支和深部的降主动脉横断面如图3所示,这个切面是观察动脉导管未闭的重要切面。
图 3 英文分别代表P A:肺动脉;A O:主动脉;RP A:右肺动脉;LP A:左肺动脉;R A:右心房;L A:左心房在胸骨旁大动脉短轴切面基础上,探头向心尖部侧动可获得三个重要的切面分别是二尖瓣水平切面、乳头肌水平切面、心尖水平切面。
其中二尖瓣水平切面如图4所示。
图 4 英文分别代表R V:右室;IV S:室间隔;AM L:二尖瓣前叶;PM L:二尖瓣后叶;此切面主要室用来观察二尖瓣叶病变以及左心室各节段室壁运动幅度在二尖瓣水平探头继续向心尖方向测动,得到二尖瓣乳头肌水平切面。
心脏超声常用切面及解剖
心脏超声常用切面及解剖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就像一个不知疲倦的“泵”,源源不断地为身体各个部位输送血液。
而心脏超声检查则是一种无创、便捷且能够直观了解心脏结构和功能的重要手段。
在进行心脏超声检查时,医生会通过不同的切面来观察心脏的各个部位,从而对心脏的健康状况做出准确的评估。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心脏超声常用的切面以及与之相关的解剖结构。
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
这个切面可以清晰地显示出左心室、左心房、主动脉瓣、二尖瓣等结构。
从图像上看,我们能看到呈长管状的左心室,它的心肌壁厚实有力,不停地收缩和舒张。
左心房位于左心室的后方,相对较小。
主动脉瓣位于主动脉根部,像一扇精巧的“门”,控制着血液从左心室流向主动脉。
二尖瓣则连接着左心房和左心室,它的开闭有序,确保血液单向流动。
再看胸骨旁短轴切面,包括心底短轴切面、二尖瓣水平短轴切面和乳头肌水平短轴切面等。
心底短轴切面能够很好地展示主动脉瓣的三个瓣叶,它们均匀分布,协同工作。
二尖瓣水平短轴切面可以观察到二尖瓣的前后叶,以及左心室的横切面形态。
乳头肌水平短轴切面则能看到乳头肌的位置和形态,乳头肌对于维持二尖瓣的正常功能起着重要作用。
接下来是心尖四腔心切面。
在这个切面上,我们可以同时看到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四个心腔。
四个心腔犹如四个房间,各自承担着不同的功能。
左心房和左心室位于图像的左侧,右心房和右心室位于右侧。
房间隔和室间隔将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分隔开来,保证血液在各自的循环系统中流动。
通过这个切面,医生可以评估心房和心室的大小、形态,以及房室间隔的完整性。
还有心尖五腔心切面,它是在四腔心切面的基础上,增加了主动脉的显示。
这样能够更全面地观察左心室流出道和主动脉瓣的情况,对于评估左心室的射血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剑突下四腔心切面也是常用的切面之一。
这个切面对于观察房间隔的完整性特别有帮助,尤其是对于一些经胸超声检查难以显示清楚的房间隔缺损,剑突下切面可能会提供更清晰的图像。
心脏超声常用切面及解剖
心脏超声常用切面及解剖心脏超声常用切面及解剖心脏超声是一种可视化的无创检查方法,适用于心脏形态、结构、运动和血流方面的检查。
常见的心脏超声检查包括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
在实施心脏超声检查时,医生需要利用心脏的解剖结构和常用切面来进行图像分析和诊断。
心脏解剖心脏是一个由底部和四个主要部分组成的肌肉泵。
这些部分包括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和左心室。
心脏通过分离开的心内膜分为左右两侧,内膜上分别生长有三尖瓣和二尖瓣。
当心脏舒张时,血液从双上腔和肺静脉进入右心房;当心脏收缩时,血液将被推送到右心室,然后通过肺动脉进入肺部。
氧合后的血液从肺静脉回流到左心房,接着通过二尖瓣流入左心室。
在左心室收缩期间,血液将被推送到主动脉,从而将血液输送到身体各部位。
常用切面1. 二维心脏超声(1) 心底四腔切面心底四腔切面是通过心脏的底部进行扫描,以显示心脏的四个腔室。
切面图像将心脏分为两个部分:一个呈长方形的左心室和一个较短的右心房。
正常情况下,左心室的大小应该与右心房相似。
在这个切面图像中,医生可以观察到心脏的大小和形状,以确定心脏是否存在障碍。
(2) 心底两腔切面心底两腔切面是通过心脏的底部进行扫描,以显示心脏的两个腔室。
图像将左心室和右心房显示为两个不同的区域。
通过观察心脏的大小,形状和壁运动,医生可以确定心脏的健康状况,并检测心脏血流是否通畅。
(3) 心底短轴切面心底短轴切面是垂直于心底四腔切面的切面。
医生可以看到左心室和右心室的短轴平面,包括两个室缘的心尖部分以及两个室缘之间的间隔。
通过这个切面,医生可以确定心室的大小和形状,并检测到心脏内血液的流向。
(4) 心底长轴切面心底长轴切面是绕过心脏从左侧进行扫描的切面。
这个切面可以提供有关心脏的横向和前后移动的信息。
医生可以观察到左心室的长轴线和尖部,以及右心室的前壁和底部。
通过这个切面,医生可以测量室壁的厚度和运动,以及心室的容量。
(5) 心底二尖瓣切面心底二尖瓣切面是垂直于心底短轴切面的切面。
心脏超声常用切面及解剖
心脏超声常用切面及解剖心脏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安全且有效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它能够帮助医生清晰地观察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为诊断和治疗心脏疾病提供重要依据。
在进行心脏超声检查时,医生会通过不同的切面来获取心脏各个部位的图像,从而全面了解心脏的情况。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心脏超声常用的切面及相关解剖结构。
一、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这是心脏超声检查中最常用的切面之一。
患者通常采取左侧卧位,探头置于胸骨左缘第3、4 肋间。
在这个切面上,可以看到右心室前壁、右心室腔、室间隔、左心室腔、左心室后壁、主动脉瓣、主动脉根部、左心房等结构。
从图像的前方开始,首先看到的是右心室前壁,其厚度相对较薄。
紧接着是右心室腔,呈三角形。
室间隔将右心室和左心室分开,正常情况下,室间隔应该是平整且厚度均匀的。
左心室腔较大,呈椭圆形,左心室后壁的厚度通常比前壁略厚。
主动脉瓣位于主动脉根部,呈现三个半月形的瓣叶。
主动脉根部连接着左心房,左心房位于图像的后方。
通过这个切面,可以测量左心室的大小、室间隔和左心室后壁的厚度,评估主动脉瓣的形态和功能,以及观察左心房的大小和结构。
二、胸骨旁短轴切面包括胸骨旁心底短轴切面、二尖瓣水平短轴切面和乳头肌水平短轴切面。
胸骨旁心底短轴切面:探头位置与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相似,但稍向上倾斜。
在此切面上,可以看到主动脉根部呈圆形,三个主动脉瓣叶清晰可见,形如“奔驰”标志。
肺动脉主干从主动脉前方分出,肺动脉瓣也能观察到。
此外,还能看到左右心房、房间隔等结构。
二尖瓣水平短轴切面:探头位置略向下移动。
此时,主要显示二尖瓣口的形态,二尖瓣的前后叶呈“鱼嘴样”开合。
同时,可以观察到左心室壁的心肌节段。
乳头肌水平短轴切面:继续向下移动探头。
能看到左心室的两个乳头肌,分别为前外侧乳头肌和后内侧乳头肌,它们附着在左心室壁上,对于评估左心室的收缩功能有重要意义。
三、心尖四腔心切面患者取左侧卧位或平卧位,探头置于心尖搏动处。
这个切面可以同时显示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四个心腔,以及房间隔、室间隔、二尖瓣、三尖瓣等结构。
最简略超声心动图的各个切面打法
最简略超声心动图的各个切面打法(附图详解)心脏的解剖结构假想心脏在胸腔的位置对操作很有帮助,这样能更好地理解超声心动图的各个切面图2.1心脏在胸腔和中纵隔的位置。
心脏一长轴约为心尖搏动处与右肩连线的方向。
大血管在中纵隔中央进入或离开心脏底部.,心尖部位于乳头的左下方,因而心脏底部是在心尖部上方。
假想将一把剑从左胸靠近.左乳头处刺人,从右肩穿出,该剑大体方向就是顺着心脏长轴的方向。
心腔具有方向性,右心室位于胸腔的前面,如同一只香蕉围绕在左心室的周围,最后面的是左心房。
令人称奇的是,在大多数切面中.主动脉瓣和主动脉根部都位干所有结构的中心。
标准超声心动图声窗由于肋骨和充满空气的肺脏阻碍了超声波传播,使我们只能.从胸腔的某些位置上观察心脏。
标准的超声心动图声窗位置包括左侧胸骨旁、心尖、肋下、胸骨上以及.右侧胸骨旁通过这些.声窗可观察到大多数人的心脏,并且大多数情况下能够获取几乎所有的心脏信息。
为了采集.最佳图像,患者应翻向左边,使身体向左侧倾斜45度左手臂放置于头后,右手放在一侧图2.3患.者的体位。
为了得到最佳图像,嘱患者左倾45度卧位,左手臂置于头后。
如有必要,嘱患者进一步向左翻动。
将探头置于合适的位置以便采集胸骨旁长轴切面图像,此时探头标志朝向患者右肩(箭头)。
这种姿势可使患者心脏向前移动,并打开肋间隙。
嘱患者呼气或者屏气,通过减少肺脏容积.减少呼吸运动的影响而提高胸骨旁切面的图像质量。
轻微吸气可改善心尖切面的图像质量。
操作者的位置及操控探头操作者坐在患者右手边,保持舒适并稳定。
仲开右手臂绕过患.者,到达胸前的超声声窗。
如果操作者需要弯身绕过患者时,应尽量保持脊柱垂直,否则操作者很快会感觉不舒服!如握笔一样,将探头轻微控制于拇指、示指和中指之间图2.4操作超二声探头。
如握笔一样用大拇指、示指以及中指握住探头。
将手和探头轻轻地放在患者胸部。
轻微调整探头位置以改善图像质量。
标准切面胸骨旁(左心室)长抽( PSLAX)切面将探.头放置于胸骨左缘第2一4肋间就能采集该切面图像(图2.2和图2.3 )。
心脏切面
十、剑突下四腔心切面 探头放置于剑突下,声束水平指向左上方。 十一、剑突下下腔静脉纵轴切面 探头呈纵切位置于剑窦下向右上倾斜可获此切面。 十二、剑突下主动脉短轴切面 在探查剑突下四腔心切面基础上,将控头向上倾斜。 十三、胸骨上窝主动脉弓长轴切面 探头置于胸骨上窝,声束方向朝向左颈部。 十四、胸骨上窝主肺动脉及左肺动脉切面 在上述主动脉弓长轴弓长轴切面基础上将探头向左下倾斜可获此切面。 主要显示肺动脉分叉部及左肺动脉分支。 十五、胸骨上窝主动脉弓短轴切面 在探查胸骨上窝主动脉弓长轴切面的基础上将探头逆时钟旋围90°,使 声束方向指向右颈部。
超声心动图切面介绍
骆 文
主动脉发自左心 室,向右前上方行走。 肺动脉起至右心室, 向左后上行,位于肺 动脉的前方,发出 5cm处,在主动脉弓 上方分叉为左右肺动 脉。
探头的放置部位 通常有:胸骨 旁位、心尖位、 剑突下位和胸 骨上窝位,其 中以前两者多 用。
二维超声心动图
二维超声心动图的切面图像是对心脏三个相互垂直的方位即长轴 、短轴和四腔心平面,将探头放置于胸骨旁、心尖、剑下和胸骨上窝 等几个不同部位,进行“切割”所获得。常用的基本切面如下: 一、左室长轴切面 探头置于胸骨旁第3、4肋间,探头方向与右肩到左肋膈角连线平 行。 二、大动脉水平短轴切面 探头置于胸骨旁第2、3肋间,在探查左室长轴切面基础上将探头 顺钟向旋转90°。 三、二尖瓣水平短轴切面 在大动脉水平短轴切面基础上将探头稍向下倾斜获得二尖瓣水平 短轴切面。
开立产品心脏调节
1、掌握受检者心脏体表投影位置,正确扫描手法 2、降低灰阶曲线参数1~2级,突出对比分辨效果 3、提高灰阶曲线5~7级,显示心肌组织密度 4、降低增益调节,根据图像效果 5、减小μ-Scan值,提高自适应图像处理参数 6、尽可能减小彩色取样框,提高图像帧频 7、彩色参数调节,PRF及彩色图谱调节
【零基础学心超,一天一图一讲解002】之右室流入道长轴切面
【零基础学⼼超,⼀天⼀图⼀讲解002】之右室流⼊道长轴切⾯导语:
“零基础学⼼超,⼀天⼀图⼀讲解系列”由北京⼤学⼈民医院超声⼼动图室主任朱天刚教授发
起,旨在培养“超声零基础”临床医师掌握超声⼼动图技术,提⾼临床诊断和治疗决策能⼒。
零基
础学⼼超,⼀天⼀图⼀讲解,⾜不出户,尽知⼼超精髓!
⼀、识图断⾯
【点击可聆听⾳频讲解】
⼆、解剖结构
【RV:右⼼室;RA:右⼼房;CS:冠状静脉窦;IVC:下腔静脉】
【点击图像可放⼤】
三、知识讲解
探查⽅法:
探头放置胸⾻旁左缘第3、4肋间,从胸⾻旁左⼼室长轴切⾯位置尽量将探头移向外侧,指
向剑突⽅向和后内侧三尖瓣⽅向,使声束从胸⾻后⽅穿⼊⼼脏,超声平⾯处于左锁⾻上窝
到右腹股沟的连线上。
辨识结构:
三尖瓣、右室流⼊道近端、右⼼房、右⼼室、下腔静脉。
临床意义:
(1)评估三尖瓣前叶和后叶的结构和功能;
(2)测量三尖瓣反流压差;
(3)对右房右室植⼊的起搏器观察起搏导线的位置、⾛形、回声、有⽆赘⽣物形成等;
(4)对于感染性⼼内膜炎患者,需要特别注意此切⾯下腔静脉⼊⼝有⽆赘⽣物形成。
⼩技巧:
⼼尖四腔⼼切⾯是观察三尖瓣前叶和膈叶对合不良的重要切⾯,⽽右室流⼊道切⾯是观察
三尖瓣前叶和后叶对合不良的重要切⾯。
当⼼尖四腔切⾯未发现明显三尖瓣反流,此切⾯更容易观察到三尖瓣反流,且反流束⽅向多与声束平⾏,测量三尖瓣最⼤反流压差结合右房压可⽤于估测肺动脉压。
参考⽂献
1.刘延玲,熊鉴然.《临床超声⼼动图学》.科学出版社.2014
下期预告:【主动脉短轴切⾯】。
心脏检查手绘图及彩超正常切面图
胸骨旁左心室长轴切 面
主要观察:主动脉、心腔、 室间隔和瓣膜的结构和活动 情况,是左侧心腔测量的标 准切面之一。
胸骨旁主动脉根部短 轴切面
谢谢!
主要观察:主动脉机主动脉 瓣、肺动脉及肺动脉瓣、右 心室流出道和三尖瓣等的病 变。
胸骨旁肺动脉长轴切 面
主要观察:肺动脉、肺动脉 分叉的病变,动脉导管未闭 常在此显示。
二尖瓣口水平短轴切 面
主要观察:左心室壁及乳头 肌的病变和测量心腔面积。
胸骨旁乳头肌短轴切 面
主要观察:左心室壁及乳头的 病变和测量心腔面积。
主要观察: 房间隔、四腔心、房室瓣、 室间隔病变。心包积液时, 在此切面易于判断。
剑下两腔心切面
主要观察:左心房、右心房、 房间隔和上下腔静脉等结构, 是观察房间隔病变以及与腔 静脉关系的重要切面。
胸骨上主动脉弓长轴 切面
主要观察:升主动脉、主动 脉弓及降主动脉起始部的病 变。 胸骨上区降主动脉长轴切面 主要观察:降主动脉的病变。
胸骨旁心尖短轴切面
主要观察:左心室近心尖的 病变,如心尖室壁瘤、血栓 等。
心尖四腔心示图和切 面
主要观察:主要显示心脏的 四个心腔、左右房室瓣、房 间隔、室间隔、肺静脉等结 构。
心尖五腔心切面
主要观察:主动脉根部及主 动脉瓣、左心室流出道、房 室瓣、房室心腔、室间隔等 的病变。
剑下四腔心切面
心脏超声切面
心脏超声切面心脏超声标准切面及观察内容于都县人民医院超声科林育生整理)一、心前位(一)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1、探头置于胸骨左缘第三、四肋间,探头上标点指向9~10 点钟,探测平面与右肩、左腰方向平行,使声束沿室间隔方向垂直下切,便可获取清晰的左室长轴切面。
该图应清晰显示右室、室间隔、左室、左房、主动脉、主动脉瓣与二尖瓣等结构。
位于左房底部相邻二尖瓣后叶根部的管腔为冠状静脉窦横断面,而位于该切面左上方的圆形管腔,则为降主动脉横断面。
检查时应注意使探头平面与左心长轴平行,并探及真正的心尖,否则图像可能失真,使长轴较实际值变短。
同时,如果将探头下移,置于心尖处,可获得心尖位左心长轴切面。
此切面上所显示的结构与胸骨旁所显示的左心长轴切面相同,但因声束与左心长轴基本平行,能更完整地观察左室的全貌,显示左室内血流的方向与速度。
2、此切面在临床上的重要价值:a)观察心腔形态,判断右室、左室及左房是否扩大。
b)观察主动脉根部有无增宽,Va lsal va窦有无扩张,主动脉壁有无剥离。
c)观察二尖瓣装置有无异常,瓣叶的活动幅度及开口大小,有无脱垂(包括连枷现象),是否增厚,反射强度如何及有无赘生物等。
d)观察主动脉瓣的反射强度、厚度、开口幅度,有无连枷现象,有无赘生物等。
e)观察主动脉前壁与室间隔的连续完整性,有无中断及骑跨等。
f)观察主动脉后壁与二尖瓣前叶延续关系。
g)探查心壁厚度,特别是室间隔与左室后壁厚度比例,有无增厚及因肌性隆起导致的左室流出道狭窄。
h)测定室间隔的活动幅度、方向及与左室后壁运动的对应情况,确定为同向或逆向运动。
i)注意心壁各区运动情况,观察有无节段性运动失常。
j)注意左心后壁房室交界处的冠状窦有无增粗。
k)观察心内有无异常反射,如黏液瘤、血栓形成、左室的异位腱索及三房心的隔膜等。
l )心外有无异常反射,如心包积液与肿物等。
m)测定心腔直径大小,计算容量与心腔排血功能等。
(二)胸骨旁右室流入道长轴切面:在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基础上将探头向受检者右腰方向略微倾斜,即可获取此切面。
心脏超声基础与应用-讲课
2、乳头肌水平短轴切面
乳头肌水平左室短轴切面的用途
1,腔室大小:左室。 2,室壁厚度:整个左室壁。 3,室壁运动:整个左室壁。
3、心尖水平短轴切面
胸骨旁四心腔切面
RV LV RA LA
收缩期
舒张期
胸骨旁四心腔切面
收缩期
舒张期
心尖四、五腔心切面
四腔心切面的用途
1,瓣膜活动:二尖瓣和三尖瓣形态结构与活动。 2,腔室大小:左房,左室,右房和右室。 3,室壁运动:左室壁的侧壁和后室间隔。 4,室壁厚度:左室壁的侧壁和后室间隔。
常见M—型超声心动图波群
心底波群
二尖瓣波群
心室波群
心底波群
二尖瓣波群
E F
A C D
心室波群
M-mode echocardiographic measurement of left systolic function
LVV(ml) = 7 x D3/(2.4 + D) (Teichholz method) = D3 (Pombo method) SV (ml) = EDV – ESV CO(ml/min) = SV x HR EF(%) = SV/EDV x 100 FS (%) = (Dd – Ds)/Dd x 100 LVM (gram) = 1.04[(Dd+IVSTh +PWTh)3 – Dd3] – 14 (Devereux method) LVMI(gram/m2) = LVM/BSA
5,结构的连续性:房间隔和室间隔。
七、左室心尖长轴切面
四、心尖左心流入道切面(两腔心)
八、主动脉弓长轴切面
下腔静脉长轴切面
RV IVC
RA
剑突下四腔心切面
肺动脉的切面总结
肺动脉的切面总结
①、在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的基础上,往上移一个肋间隙,有时可以在升主动脉后方见右肺动脉短轴。
②、胸骨旁大动脉短轴切面,显示肺动脉长轴及其左右分叉,不必多说。
③、在心尖四腔心的基础上探头往前倾斜,得主动脉长轴,在此基础上探头继续往前倾,有时可见肺动脉长轴。
④、探头于剑突下向头侧倾斜,探头标记点指向左肘部,得剑下四腔心切面,然后在此基础上再将探头逆时针旋转大约45°,即可见肺动脉长轴。
⑤、将探头置于胸骨上窝,探头标记点指向左肩,使声束指向足侧,然后旋转探头直至平面大约处于身体的矢状切面和冠状切面之间,即主动脉弓长轴切面,此时可见右肺动脉短轴。
在此基础上,探头继续逆时针旋转大约90°,可见右肺动脉甚至左肺动脉长轴。
关于肺动脉,自己的小金库里暂时就这么些图了,以后有机会再补充哈。
拜拜了您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零基础学心超,一天一图一讲解005】之肺动脉长轴切面
导语“零基础学心超,一天一图一讲解系列”
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超声心动图室主任朱天刚教授发起,旨在培养“超声零基础”临床医师掌握超声心动图技术,提高临
床诊断和治疗决策能力。
零基础学心超,一天一图一讲解,足不出户,尽知心超精髓!
一、识图断面【点击可聆听音频讲解】
二、解剖结构【PA:肺动脉;LPA:左肺动脉;RPA:右肺
动脉;AO:主动脉】三、知识讲解
探查方法:探头在显示左室短轴主动脉瓣水平位置再向前和左上倾斜,显示主肺动脉和左右肺动脉分支。
辨识结构:主肺动脉和左右肺动脉、右室流出道(部分)、肺动脉瓣。
临床意义:(1)胸骨旁肺动脉长轴切面对诊断肺动脉瓣病变(观察有无瓣膜狭窄、返流、赘生物等),主肺动脉和左右
肺动脉病变以及动脉导管未闭(PDA)有重要价值。
【图中彩色多普勒区域所示,有两处异常红色血流,下方红色血流显示动脉导管未闭;上方红色血流显示肺动脉瓣返流】(2)根据肺动脉瓣返流压差估测肺动脉舒张压(DPAP)和平均压(MPAP)。
舒张早期跨瓣压差估测肺动脉平均压;舒张晚期跨瓣压差估测肺动脉舒张末压。
(3)诊断和评估肺栓塞的重要切面之一。
四、正常参考值主肺动脉内径(MPA):男性20.7±2.8mm;女性20.2±3.0mm 右肺动脉内径(RPA):男性
12.5±2.5mm;女性11.9±2.5mm左肺动脉内径(LPA):男性12.7±2.4mm;女性12.2±2.4mm【注:适用于18-79岁】参考文献1.刘延玲,熊鉴然.《临床超声心动图学》.科学出版社.2014
2.Yao GH, Deng Y, Liu Y, Xu MJ, Zhang C, Deng YB, et al. Echocardiographic measurements in normal chinese adults focusing on cardiac chambers and great arteries: a prospective, nationwide, and multicenter study[J]. J Am Soc Echocardiogr. 2015,28(5):570-9.
下期预告【胸骨旁左室短轴:二尖瓣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