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数字电视传输系统

合集下载

数字电视系统方案

数字电视系统方案

数字电视系统方案1. 引言数字电视系统是一种基于数字信号传输的电视系统,相比传统的模拟电视系统具有更高的画质、更多的频道数量以及交互性能。

本文将介绍数字电视系统的基本原理、技术要求以及实施方案。

2. 数字电视系统的基本原理数字电视系统是利用数字信号传输技术将电视内容传输到用户终端的一种系统。

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技术:2.1 数字压缩技术数字电视系统传输的信号是经过数字压缩技术处理后的。

数字压缩技术能够将原始的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并通过压缩算法减小信号的数据量,从而提高传输效率。

2.2 调制与解调技术数字电视系统中,信号需要经过调制与解调技术进行处理。

调制技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适合传输的模拟信号,而解调技术则将接收到的信号还原为数字信号。

2.3 多路复用技术为了提高频道数量和传输效率,数字电视系统采用了多路复用技术。

这种技术能够将多个信号合并到同一个传输信道中,从而实现多个频道的同时传输。

3. 数字电视系统的技术要求数字电视系统在设计和实施时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技术要求:3.1 信号质量要求数字电视系统传输的信号应具备良好的质量,包括清晰度、稳定性和抗干扰性。

用户在观看电视节目时不应出现画面模糊、抖动或干扰等问题。

3.2 频道数量要求数字电视系统应具备较多的频道数量,能够满足用户对不同类型节目的需求。

同时,需要保证各个频道的清晰度和稳定性。

3.3 交互性能要求数字电视系统应具备一定的交互性能,能够提供用户点播节目、互动投票等功能。

这样可以增加用户的参与感和娱乐体验。

4. 数字电视系统的实施方案4.1 网络建设数字电视系统需要建设一套稳定可靠的网络,用于信号的传输和接收。

这里推荐使用光纤网络,由于光纤具有带宽大、传输速度快的特点,能够更好地支持高清视频信号的传输需求。

4.2 设备选型数字电视系统需要合适的设备来实现信号的传输和接收。

对于信号的传输端,可以选择支持数字信号传输的调制器和多路复用器;对于信号的接收端,可以选择数字电视机顶盒或支持数字信号接收的电视设备。

浅谈数字电视的传输

浅谈数字电视的传输

浅谈数字电视的传输摘要:通过对数字电视传输的介绍,分析了调制方式的不同,而采用的接收方法,着重分析了无线数字电视在市区、乡村的覆盖特点和在用户端的接收情况。

关键词:数字电视传输无线接收 MER BER数字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给广播电视带来了一场具有深远意义的革命,推动着广播电视技术新体系的建立,与传统的模拟技术相比,数字广播电视技术新体系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传播方式从单向、固定转变为交互、移动;服务方式从单一服务转变为多样化,个性化服务;运行方式从离散、小规模、低效率转变为集约化、规模化、高效益,从封闭走向开放、融合、竞争。

广播电视最先进入数字化的是后期制作中的数字编辑工作站,现在电视台几乎都已拥有非线性编辑系统和硬盘播出系统,这样,很自然就希望输入的视音频信号也是数字信号,这就要求摄录设备也必须数字化,同时要求在节目存储,传输的数字化。

不论是非编或是硬盘播出,发射都要进行信号传输。

因此,数字传输显得特别重要。

下面,就数字电视的传输谈几点看法,供同行参考。

一、数字电视与模拟电视传输的区别1、数字电视系统同模拟电视系统在信号传输上有着本质的区别,在数字电视系统中,频道和节目不在是同一个概念。

模拟电视一个8MHZ带宽频道只能传送一套节目,而数字电视系统在一个频道内可以传输多套节目。

数字化的传输对改善图像清晰度,图像传输质量,增加节目套数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更为重要的是,它能够很方便地构筑视频、音频、图像、文字、数据为一体的综合平台,达到多媒体综合信息服务的目的。

数字电视系统在传输时,它是以TS流的方式进行的,在传输信号电平低,遇到干扰时,会造成马赛克、静像丢包,严重时可使几个包收不到信号,使多个频道内的多套节目同时出现劣化。

在模拟电视系统中在传输时信号电平弱或遇到干扰,画面会出现雪花,网纹、发白、重影、伴音出现杂音,还会出现严重的交互调。

2、数字电视信号的构成数字电视信号在经过信源压缩编码后的多路节目流与辅助数据信号如节目特定信息/业务信息(PS1/S1)等,经节目和系统的时分复用后,再经信道编码的MPEG-2传输流对高频载波进行既调幅又调相即正交调制(QAM),调制后即一个载波或一个频段包含多个节目流。

数字有线电视传输系统

数字有线电视传输系统
互动性功能
数字有线电视传输系统支持多种互动性功能,如电子节目指南、视频点播、网络浏览等,提供更加丰 富的家庭娱乐体验。
有线电视网络运营
节目传输管理
数字有线电视传输系统能够实现节目 的加密、解密、信号调制等处理,确 保节目安全、稳定地传输。
网络维护与监控
数字有线电视传输系统具备网络故障 诊断、远程监控等功能,有助于提高 有线电视网络的运营效率。
调制方式
数字有线电视传输系统采用QAM(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等调制方式,具有较高的调制效率和可靠性。
调制质量
调制质量直接影响信号传输的质器
混合器
将多个频道的信号混合在一起,以便在同一传输 介质上传输。
混合方式
数字有线电视传输系统
• 引言 • 数字有线电视传输系统的组成 • 数字有线电视传输系统的优势 • 数字有线电视传输系统的应用场景 • 数字有线电视传输系统的未来发展
01
引言
数字有线电视传输系统的定义
数字有线电视传输系统是一种利用数字信号传输电视节目的 技术系统,它通过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进行传输,提 高了信号的抗干扰能力和传输质量。
大型活动直播
高清画质
数字有线电视传输系统能够提供高清、 流畅的直播画面,满足大型活动直播的 需求。
VS
实时传输
数字有线电视传输系统支持实时传输,确 保活动现场的画面能够迅速、准确地传送 到观众端。
05
数字有线电视传输系统的未来发展
高清超高清电视传
01
高清超高清电视传输技术
随着消费者对高清、超高清视频内容需求的增长,数字有线电视传输系
数字信号传输过程中具有纠错功能,能够自动纠正传输过程中的错误,确保信号 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数字电视传输和数字视频广播系统

数字电视传输和数字视频广播系统
接收端:外信道包括外码数据解交织、外码 纠错解码、外码解能 量扩散等。
内信道:包括内码卷积交织、内码卷积编码、内码数字调制;
接收端:内信道包括内码数字解调、内码卷积解码、内码卷积解交 织等。
内码卷积编码常采用格状编码。格状编码往往又和调制技术有 机地结合起来。格状编码调制技术又称码调。
内信道格状编码的一种是卷积编码 ( 卷积编码的编码方法可以 用卷积运算形式表达 ),经过卷积编码后,原来无关的数字符号序 列前后一定间隔之内有了相关性。应用这种相关性根据前后码符关 系来解码,比起逐个信号判决解码性能要好得多。
图 6.1.5 数字电视卫星传输系统 (a) 发射侧电路框图;
接收侧电路框图如图 6.1.5 ( b ) 所示,它是发射侧的反过程。 图 6.1.5 数字电视卫星传输系统 (b) 接收侧电路框图
卫星系统既可以是一个单载波系统又可以是多载波系统。数字 电视卫星传输是为了满足卫星转发器的带宽及卫星信号的传输特点 而设计的。如果我们将所要传输的有用信息称为 “核”,那么它的 周围包裹了许多保护层,使信号在传输过程中有更强的抗干扰能力, 视频、音频以及数据被放入固定长度打包的 2 传输流中,然后进行 信道处理。在卫星系统中,信道处理过程如下:
图 6.1.7 带有正交频分多路数字调制的数字电视传输系统 (b) 接收侧电路框图
2. 残留边带 ( ) 调制方案
1994年美国大联盟 方案传输部分采用残留边带 ( ) 进行高速数字调制,该地面广播收、发系统如图 6.1.8 所示。
对于发射机部分,图像、伴音的打包数据先送入 编码器,再经数据交织、格状编码、多路复用 ( 数字 视 / 音频数据、段同步、行同步复用 ),再插入导频信 号。
一. 数字通信系统
数字通信系统的组成如图 6.1.1 所示。整个 通信系统包括信源部分、信道部分和信宿部分。 信源部分主要由信源编码组成,信道部分主要 由信道编码、传输线路 ( 也简称信道 )、信道解 码组成,信宿部分主要由信源解码组成。

数字电视数据传输技术

数字电视数据传输技术

数字电视数据传输技术CATALOGUE目录•数字电视基础知识•数字电视数据传输技术概述•数字电视数据传输关键技术•数字电视数据传输技术的发展趋势•数字电视数据传输技术的应用场景•数字电视数据传输技术的挑战与解决方案数字电视的定义数字电视是一种电视广播系统,它使用数字技术来传输和接收电视信号。

数字电视的特点数字电视具有高清晰度、高稳定性、高抗干扰能力、低信号传输成本等优点。

数字电视的定义与特点模拟电视使用模拟信号传输,而数字电视则使用数字信号传输。

信号传输方式图像清晰度信号干扰数字电视的图像清晰度比模拟电视高,能够提供更清晰的画面效果。

数字电视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能够更好地抵抗各种信号干扰。

03数字电视与模拟电视的区别0201优势数字电视具有高清晰度、高稳定性、高抗干扰能力等优点,能够提供更好的观看体验。

应用数字电视广泛应用于家庭、学校、医院等场所,是一种重要的多媒体信息传播方式。

数字电视的优势与应用1传输方式与标准23美国先进电视系统委员会(ATSC)制定的标准,采用MPEG-2压缩技术,传输速率可达19.4Mbps。

基于ATSC标准的传输方式欧洲数字电视广播(DVB)制定的标准,采用MPEG-2压缩技术,支持多种传输介质(卫星、有线电视和地面无线电)。

基于DVB标准的传输方式日本智能电视(ISDB)制定的标准,采用MPEG-2和MPEG-4压缩技术,支持多种传输介质(地面无线电、有线电视和卫星)。

基于ISDB标准的传输方式对视频、音频和数据信号进行压缩,减少传输数据量。

信源编码对数据进行编码,增加数据冗余度,确保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信道编码将数据编码与载波信号结合,使数据能够在信道中传输。

调制技术编码与调制技术数据传输协议与规范MPEG传输协议用于数字电视数据传输的标准协议,支持实时流媒体传输。

RTP/UDP协议用于实时数据传输的协议,提供可靠的端到端传输服务。

DSM-CC协议用于在IP网络中传输ATSC数据流的协议。

中国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

中国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

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李栋(中国传媒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一、系统描述1综述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支持固定(含室内、外)接收和移动接收两种模式。

在固定接收模式下,可以提供标准清晰度数字电视业务、高清晰度电视业务、数字声音广播业务、多媒体广播和数据服务业务;在移动接收模式下,可以提供标准清晰度数字电视业务、数字声音广播业务、多媒体广播和数据服务业务。

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支持多频网和单频网两种组网模式,可根据应用业务的特性和组网环境选择不同的传输模式和参数,并支持多业务的混合模式,以达到业务特性与传输模式的匹配,实现业务运营的灵活性和经济性。

2统框图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发送端完成从输入数据码流到地面电视信道传输信号的转换。

首先对外部输入的MPEG-2 TS包(188字节)码流进行扰码(随机化)和前向纠错编码(FEC),然后进行从比特流到符号流的星座映射,映射的符号流经过交织后形成基本数据块。

基本数据块与系统信息组合(复用)后,经过帧体数据处理形成帧体。

而帧体与相应的帧头(PN序列)复接为信号帧(组帧),经过基带后处理转换为基带输出信号。

该信号经正交上变频转换为射频信号(UHF和VHF频段范围内)。

发送端原理如图1所示。

图1 发送端原理框图每个频道的射频带宽为8MHz(有效带宽7.56MHz),每个频道可同时传输5—6套标准清晰度电视节目或1套高清晰度电视节目(或2套准高清晰度电视节目)。

可提供20种数据率的选择(从4.8Mbps—32.4Mbps)。

我国的地面数字电视有两种方式:单载波和多载波。

信号处理很多部分是相同的。

在多载波系统中,共有3780个载波,载波间隔为2kHz,可能使用的调制方式主要有4QAM、16QAM、32QAM、64QAM等,传输的数据按一定的规则分配在各个载波上同时传输。

在单载波系统中,只有一个载波,它完成全部的传输任务,它同样有上述可能的调制方式。

在单位时间内,单载波系统和多载波系统完成的任务量(数据率)是相同的。

数字电视光纤传输系统设计

数字电视光纤传输系统设计

数字电视光纤传输系统设计1.引言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在数字电视中,采用了双向信息传输技术,增加了交互能力,赋予了电视许多全新的功能,使人们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获取各种网络服务,包括视频点播、网上购物、远程教学等新业务。

利用光纤传输数字电视节目具有频带宽、容量大、损耗低、重量轻,抗干扰能力强、保真度高、工作性能可靠等优点。

2.数字电视2.1数字电视定义数字电视是电视数字化和网络化后的产物。

是指包括节目摄制、编辑、发送、传输、存储、接收和显示等环节全部采用数字处理的全新电视系统。

也可以说数字电视是在信源、信道、信宿3个方面全面实现数字化和数字处理的电视系统。

其中电视信号的采集(摄取)、编辑加工、播出发送(发送)属于数字电视的信源,传输和存储属于信道,接收端与显示器件属于信宿。

其具体传输过程是:由电视台送出的图像及声音信号,经数字压缩和数字调制后,形成数字电视信号,经过卫星、地面无线广播或有线电缆等方式传送,由数字电视接收后,通过数字解调和数字视音频解码处理还原出原来的图像及伴音。

数字电视已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电视,而是能提供包括图像、数据、语音等全方位的服务,是3C(计算机(Computer)、通讯(Communication)和消费类电子产品(Consumer Electrics))融合的一个典范,是计算机、传输平台、消费电子三个环节的聚焦点。

2.2 数字电视的应用范围1.基本业务:只要节目源许可,用户可以收看数百套数字电视节目,以及几十套调频广播节目和数字音频广播(DAB)节目。

2.扩展业务:可提供如图文电视、电视会议、数据信息广播、加密电视、视频点播等。

3.增值业务:可通过双向传输系统进行交互式的多功能应用,如互联网接入、远程教学、远程医疗、电子邮件、计算机联网、数据通讯、家庭保安监控等多媒体信息服务。

2.3 数字电视的优势数字电视技术与原有的模拟电视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1.图像传输质量较高,距离远。

第五章通信传输系统

第五章通信传输系统

管理单元、管理单元组(AU、AUG) AU是为高阶通道层和复用段层提供适配功能的
信息结构。AU由一个相应的高阶VC和一个相应的 管理单元指针(AU 、PTR)组成。一个或多个在 STM帧中占有固定位置的AU组成管理单元组(AUG)。
指针的作用就是定位,定位是将帧偏移信息收进支 路单元或管理单元的过程。
光纤或光缆:是传送光信号的光纤传输线。 光中继器:是起补偿光衰减和矫正波形失真的作 用。
2019/7/22
现代通信网技术
第三节 SDH
SDH是由一些光同步数字传输网的网络 单元(NE)组成的,在光纤或通过其他媒 介上进行同步信息传输、复用和交叉连接的 网络。
2019/7/22
现代通信网技术
SDH与PDH的比较 PDH: 逐级复用;开销比特少;系列兼容差;
2019/7/22
现代通信网技术
2019/7/22
现代通信网技术
传输系统所使用的传输介质和传输速率有关, 如:基群PCM的传输介质一般采用市话对称电缆、 市郊长途电缆及光纤等;二次群速率较高,需采 用对称平衡电缆,低电容电缆或微型同轴电缆及 光纤等;三次群以上的传输需采用同轴电缆或毫 米波导及光纤等。
2019/7/22
现代通信网技术
2019/7/22
现代通信网技术
在时分多路复用系统中,高次群是由
若干个低次群通过数字复用设备汇总而成 的。对于32路PCM系统来说,其基群的速 率为2.048kbit/s。其二次群则由4个基群汇 总而成。速率为8448kbit/s,话路数为 4x30=120话路。对于速率更高、路数更多 的三次群以上的系统,目前在国际上尚无 统一的建议标准。
2019/7/22
现代通信网技术
当S全为I和全为R′时,就可算出C-4容器纳的信 息速率IC的上、下限,即:

第五章有线电视的传输系统

第五章有线电视的传输系统
聚乙烯
派生特性
符号
含义
P
屏蔽
Z
综合
随着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新型电缆代号可能会超出表中所列含义。 有线电视系统中使用的射频同轴电缆,芯线绝缘外径分为4.80mm、 7.25mm、9.00mm、11.50mm、13.00mm、15.00mm和17.30mm等几种,我 国用5、7、9、12、13、15和17等数字来表示
微波最早被用来传送电话、电报、传真和电视节目,并通过微波中 继站构成了覆盖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微波传输网络。最初的微波电视信号 采用调频方式,占用频带宽,一般仅传送1~2个频道信号。
为了能够收看到距离较远、套数更多的电视节目,在20世纪60年代 末国外开始将微波技术应用于有线电视系统,国内的有线电视微波系统 在近几年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与同轴电缆和光缆传输相比较,微波传 输具有以下一些优点: 1)微波传输适用于地形较复杂(如需跨过河流、山谷)以及建筑物和 街道的分布使铺设电缆光缆较为困难的地区。另外,利用微波可跳过面 积较大的无居民区,以避免铺设没有收入的传输线路,造成不必要的浪 费。 2)由于不需要铺设大量的有线传输媒质,微波传输的建造费用少,建 网时间短,维护方便。而在50km视距范围内,微波传输是相当稳定的。 因此,在传输距离较远时,微波传输具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
(3)抗干扰性能强 由于光纤的基本成分是石英,为非导体,它不受 电磁场干扰,雷电、高压电也不会侵入而产生触电或毁坏设备等事故。 同时,光纤抗化学腐蚀能力强,安全可靠。
(4)保真度高 光纤传输通常不需要中继站(或中继站极少),不会 引入非线性失真,使信号传输质量大大提高。同时,光纤中传输的信 号不易泄漏,保密性好。
2.光纤及光缆
光纤是由导光材料制成的纤维丝,基本结构包括纤 芯和包层两部分。纤芯由高折射率的柔软玻璃丝制成, 是光波的传输介质;包层材料的折射率比纤芯稍低一些, 它与纤芯共同构成光波导,形成对传输光波的约束作用。 光在光纤中发生全反射,光就会在芯线内来回反射,曲 折向前传播。

数字电视工作原理

数字电视工作原理

数字电视工作原理数字电视是指利用数字信号进行传输和接收的电视系统。

与传统的模拟电视相比,数字电视具有更清晰的图像、更高的音质以及更多的频道选择。

数字电视系统由数字信号传输、数字信号接收和解码三个主要部分组成。

下面将详细介绍数字电视的工作原理。

一、数字信号传输数字电视通过数字信号传输技术将图像和音频信号转换为数字数据,并通过一定的传输方式传送到用户终端。

常见的数字信号传输方式有地面传输、卫星传输和有线传输。

地面传输主要利用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网进行信号传输,信号通过发射塔传输到用户的电视天线,再经过解码器解码后显示在电视机上。

地面传输的数字电视信号具有广播覆盖范围广、传输稳定可靠等特点。

卫星传输则是借助卫星进行信号传输,将数字电视信号通过发射到卫星上,再通过卫星信号接收器接收并解码显示在电视机上。

卫星传输的数字电视信号可以实现全球范围的覆盖,但对于地理条件条件较差或难以接收到卫星信号的地区可能存在困难。

有线传输则是利用有线网络进行数字信号的传输,数字电视信号通过光纤或同轴电缆传输到用户的终端设备,再通过解码器解码显示在电视机上。

有线传输的数字电视信号传输速度快,可传输的频道数量多,适用于高密度人口地区。

二、数字信号接收数字电视信号在传输到用户终端后,需要经过数字信号接收设备进行接收。

接收设备包括数字电视机、机顶盒等。

数字电视机内置了数字信号接收功能,可以直接接收并解码数字电视信号。

用户只需通过天线等方式连接数字电视机即可观看数字电视节目。

对于传统电视机,需要通过机顶盒进行数字信号接收。

机顶盒接收并解码数字电视信号,然后再将解码后的信号传输给电视机进行显示。

用户需要将天线信号连接到机顶盒,并通过视频线等方式将机顶盒与电视机连接。

三、数字信号解码数字信号接收设备接收到数字电视信号后,还需要进行解码操作,将数字信号转换为可显示的图像和音频信号。

解码的过程中,数字信号会经过压缩与解压缩的处理。

数字信号的压缩可以减小信号的体积,提高传输效率。

数字电视体系及有线数字电视传输技术

数字电视体系及有线数字电视传输技术
数字电视与传统的模拟电视在信号处理方式、传输方式、显示方式等方面都有显 著的区别。
数字电视的发展历程
数字电视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从早期的实验性应用到现 在的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数字电视已经成为了现代电视产业 的主流。
数字电视的发展受到了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数字化技术的 进步、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消费者对高质量电视服务的需 求等。
VS
技术应用
AVS标准在中国的有线电视网络中得到广 泛应用。它支持多种音视频编码格式,包 括H.264、MPEG-2等。此外,AVS还支 持多频段传输和IP网络传输,可以满足不 同网络条件下的传输需求。
H.264标准及技术应用
H.264标准
H.264(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H.264/MPEG-4 AVC,简称H4V)是由国际电联(ITU )和MPEG(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联合 制定的数字音视频压缩标准。它采用了AVC( Advanced Video Coding,高级视频编码)技术,可 以在较低的码率下实现高质量的音视频传输。
技术的融合
三网融合技术将促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在技 术层面的融合,如采用统一的IP协议、统一的传输格式 等,以提高网络效率和降低运营成本。
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发展趋势
高速宽带网络的普及
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将加快高速宽带网络的普及,以提供更高质量 的视频传输和数据传输服务。
互动性和个性化服务
信号干扰问题及解决方案
信号干扰问题
在有线数字电视传输过程中,信号可能会 受到各种形式的干扰,如电磁辐射、信号 衰减等,导致信号质量下降,影响电视接 收效果。
解决方案
采用先进的信号调制技术,如QAM( 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四 相位幅度调制),提高信号的抗干扰能力 ;在信号传输过程中添加冗余校验,确保 信号的可靠性;对传输网络进行定期维护 和升级,保证传输设备的性能。

数字电视光纤传输系统课程设计

数字电视光纤传输系统课程设计

数字电视光纤传输系统课程设计数字电视光纤传输系统摘要:光纤通信是以光波作为信息载体,以光纤作为传输媒介的一种通信方式。

构成光纤通信的基本物质要素是光纤、光源和光检测器。

光纤传输具有频带宽,传输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传输距离远等特点,可利用光纤传输数字电视节目,使电视节目具有频带宽、容量大、损耗低、重量轻、抗干扰能力强、保真度高、工作性能可靠等特点,不仅能扩大有线电视覆盖面,提高整个有线电视系统的指标,而且解决了全电缆网放大器维护难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技术和生产工艺的进步,光纤传输网将成为有线电视的最主要传输手段。

关键字:光纤通信,数字电视,传输系统Abstract: fiber-optic communication is light as an information carrier, optical fiber as a transmission medium of communication. The basic material elements constituting the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 is an optical fiber, the light source and the photodetector.Fiber transmission frequency bandwidth, transmission speed, strong anti-interference ability, transmission distance, the use of fiber-optic transmission of digital television programs, television programs has a frequency bandwidth, large capacity, low loss, light weight, strong anti-interference ability. high-fidelity, reliable, not only to expand the cable TV coverage, improve the indicators of the entire cable system, and solve the full cable network amplifier maintenance difficult problem.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advances in technology and production processes, fiber optic transmission network will become the the cable most important means of transmission Keywords: fiber-optic communication, digital television, transmission system1. 概述光纤通信是利用光波在光导纤维中传输信息的通信方式。

数字电视信号传输技术分析

数字电视信号传输技术分析

数字电视信号传输技术分析
数字电视是指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通过数字传输技术进行传输和接收的电视系统。

数字电视信号传输技术的发展使得电视信号的传输质量和效果得到了大幅提升,并且可以实现更多的功能和服务。

1. 数字电视广播技术:数字电视广播技术是指通过卫星、有线电视网络或地面传输等方式将数字电视信号传输到用户终端,并由终端设备进行接收和解码。

数字电视广播技术包括DVB(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系列,其中包括DVB-C(有线电视)、DVB-S (卫星电视)和DVB-T(地面传输)等。

2. IPTV技术:IPTV(Internet Protocol Television)技术是指将数字电视信号通过IP网络进行传输,用户通过宽带接入设备(如ADSL或光纤)接收和解码信号。

IPTV可以实现高清、流畅的视频传输,同时可以提供个性化的互动功能,如点播、时移、回看等。

3. 数字电视机顶盒技术:数字电视机顶盒是一种接收和解码数字电视信号的设备,通过数字电视机顶盒可以将数字电视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输出至电视机进行播放。

数字电视机顶盒可支持多种数字电视传输标准和信号格式,如DVB-T2、MPEG-4等。

4. 数字电视节目制作技术:数字电视节目制作技术包括高清视频拍摄、剪辑、特效制作等一系列技术,并通过数字信号传输技术将制作好的节目发送到用户终端进行播放。

数字电视信号传输技术的发展使得电视节目的画质更加清晰、色彩更加鲜艳,同时也开辟了新的业务领域,如互动电视、点播电视等。

数字电视信号传输技术也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丰富多样的电视节目选择和功能体验,使用户能够更好地享受数字化生活带来的便利和快捷。

数字电视传输技术ppt课件

数字电视传输技术ppt课件
节目1 PMT
码流 类型 PID
1
视频
54
2
音频
48
3
音频
49
4
数据
50
5
PCR
90
38
数字电视前端硬件平台--2.3复用器
2.3.2、复用器的原理 条件接收表(CAT) ➢给出有关条件接收系统的信息,指定授权管理信 息(EMM)所在的TS包的PID值及其它相关参数。 ➢CAT所在的TS包的PID=1。 网络信息表(NIT) ➢提供与多组传送流、物理网络及网络传输相关的 信息,如调谐频率、编码方式、调制方式等参数。 ➢PID由PAT指定。
2.1.3、设备选型
序号
项目
1
视频编码方式
2
视音频编码速率
3
音频采样频率
4
音频编码方式
5
音频编码速率
6
输出TS流的符合

技术指标
符合GB/T XXXX MP@ML 4:2:0
MP@ML 4:2:0 1.5 Mbps 15Mbps 32/48/44.1 kHz
符合GB/T17975.3-2002和 GB/T17191.3-1997的第1层和 第2层格式。环绕声可选。 32 kbit/s - 384 kbit/s
包含正确的PAT、PMT
备注 MP@4:2:2 (可选)
SDT (可选)
24
数字电视前端硬件平台 -2.1MPEG-2编码器 常用接口 同步并行接口(SPI) 异步串行接口(ASI) 串行数据接口(SDI)
25
数字电视前端硬件平台 -2.1MPEG-2编码器
2.1.4编码器的使用 一套节目对应一路MPEG-2编码器; 输入音视频信号,输出TS流;ASI接口; SDH来的是TS流,无需MPEG-2编码器; SDH是DS-3或E3接口,需适配器转换为ASI接口; 增加MPEG-2编码器,还是增加数字卫星接收机? 如果卫星上的节目下来就是模拟的,那只能采用编 码器。

第五章 数字电视传输系统

第五章   数字电视传输系统

4.5.1 系统基本组成
2.干线传输系统 干线传输系统 传输系统是把前端的电视信号送至分配网络的中间传输 部分。 部分。 信号的传输方式主要有: 信号的传输方式主要有: 同轴电缆传输,应用普遍,衰耗较大, 同轴电缆传输,应用普遍,衰耗较大,要使用放大 器和均衡器,可传输距离较短。 器和均衡器,可传输距离较短。 光纤传输, 光纤传输,通过光发射机把高频电视信号转换至红 外光波段,使其沿着光导纤维传输, 外光波段,使其沿着光导纤维传输,在接收端再通过 光接收机把红外波段的光变回高频电视信号。 光接收机把红外波段的光变回高频电视信号。 微波传输,把高频信号的频率变到几GHz到几十GHz GHz到几十 微波传输,把高频信号的频率变到几GHz到几十GHz 的微波频段,定向或全向发射, 的微波频段,定向或全向发射,在接收端再把它变回 高频电视信号。 高频电视信号。
将数字视频信源、数字音频信源、数据3 将数字视频信源、数字音频信源、数据3种信号复 将多个节目流复用在一起形成传输流。 将多个节目流复用在一起形成传输流。 用在一起成为节目流。 用在一起成为节目流。
4-9 数字电视传输系统框图
4.3 数字电视传输系统
数字电视系统信道部分 数字电视系统信道部分 信道
4.5.2 光纤传输
光纤传输
光发 射机 光中 继器 光接 收机 用户分 配系统
前端
分光器
图4-20
光纤传输的基本原理框图
根据对高频副载波预调制的方式分为(调幅、调频、数字调制), 根据对高频副载波预调制的方式分为(调幅、调频、数字调制), 目前用的最多的是多路条幅光发射机。 目前用的最多的是多路条幅光发射机。 方式, (1)AM-IM方式,采用残留边带调幅的方法,把不同的视频、音频 ) 方式 采用残留边带调幅的方法,把不同的视频、 信号调制到不同的高频副载波上,经混合器混合后, 信号调制到不同的高频副载波上,经混合器混合后,得到一个宽带 高频信号,再用它去调制光信号的强度。 高频信号,再用它去调制光信号的强度。 方式, (2)FM-IM方式,调频 ) 方式 方式, (3)PCM-IM方式,先变为数字信号,时分复用,调制光的强度。 ) 方式 先变为数字信号,时分复用,调制光的强度。

数字电视的传输流及复用技术课件.ppt

数字电视的传输流及复用技术课件.ppt
12
PCM30/32
• PCM30/32路系统利用A律的分段方法进行非均匀量化。 PCM30/32路一帧周期125微秒,将一帧平均分成32份, 每一份称之为时隙,每时隙间隔为125/32,即3.91微秒。 每一时隙传送8bit编码,每帧传送32*8=256bit编码。 每帧的第一号时隙TS0传送帧同步码,第16时隙TS16 传送信令,其余30个时隙传送话音。
• 将顺序连续传送的复用信息流按一定的时 隙长度分段,构成具有特定结构和时隙长 度的传送单位,称之为包。包分为包头和 净荷。
• 将包按照先后顺序组成一个连续的包序列, 在实际信道中进行传输。
16
2种复用/解复用的方式
• 第一种:各包按照相同的结构分配时隙。 电话系统采用该种结构。
• 第二种:每路信息所占用的包的数量由所 需的频带决定,包可以是固定长度的,也 可以是可变长度的。MPEG-2采用该种复用 方式,视频,音频和辅助数据分配在不同 的TS包内。
可以与TS包同步,以TS包为单位进行。 (5)接收机成本低廉:固定长度的TS包结构的系统解复用非常简单,只需
识别出每个TS包中的标识码即可。
33
5.2.2 PES包的组成与功能
1、包起始码 2、ES流标识符 3、PES包长度 4、PES头标志 5、PES头域
34
• 压缩后所有ES流被打成不同长度的包,叫做 PES(packetized elementary streams)。通 常PES包的长度不固定,音频PES包一般不 超过64KB,视频一般一帧一个PES包。
2. 将视频、音频的PES以及辅助数据按不同的格式 再打包,然后进行复用,即分别生成了TS和PS。
24
二、PS和TS介绍
• PS和TS的格式是分别针对不同的应用而优 化设计的,PS为本地应用设计,TS为广播 应用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5 数字电视有线传输系统
• 有线电视系统是采用高频电缆、光缆和微波等作为 有线电视系统是采用高频电缆、 传输媒质,在电视中心和用户终端之间传递声音、 传输媒质,在电视中心和用户终端之间传递声音、 图像、数据及其他信息的一种闭路电视系统。 图像、数据及其他信息的一种闭路电视系统。 • 特点:传输质量高,节目频道多,便于开展按节目 特点:传输质量高,节目频道多, 收费( )、节目点播 收费(PPV)、节目点播(VOD)及其他双向业务 )、节目点播( ) 。 • 大多采用 大多采用QAM(正交调幅 的调制方式。 正交调幅)的调制方式 正交调幅 的调制方式。
(1)模拟卫星电视广播系统的频道划分
Ku频段和C频段分别可容纳24个电视频道。 避免相邻频道间干扰的两种干扰措施: 频率分隔使用法,在不同地区使用不同的频道。 即在同一个地区使用1,3,5,…等频道,而另一地区使 用2,4,6,…等频道; 电波极化分隔法,对不同频道采用不同处理。 即在同一地区,对于1 1,3,5,…等频道采用水平极化 波,对于2,4,6,…等频道采用垂直极化波,利用不同极化 波之间的隔离特性克服相邻频道干扰。可以充分利用卫星 频谱资源,使用广泛。
4.5.2 光纤传输
光纤的特性 光纤的损耗, 光纤的损耗,表示光纤中传输一定距离后其能量损失 的程度,用单位长度的光纤对光信号损失的dB数来表示, dB数来表示 的程度,用单位长度的光纤对光信号损失的dB数来表示, dB/km。与光纤材料本身的吸收、散射, 即dB/km。与光纤材料本身的吸收、散射,及制造工艺有 关。 光纤的色散,光在光纤中传播时, 光纤的色散,光在光纤中传播时,由于输入信号中包 含不同频率或不同模式的光,其传播速度略有差别, 含不同频率或不同模式的光,其传播速度略有差别,不 同时到达输出端,会时的输出波形展宽变形,形成失真。 同时到达输出端,会时的输出波形展宽变形,形成失真。 光纤的色散分为三种:模式色散、 光纤的色散分为三种:模式色散、材料色散和结构色 散。
4.5.2 光纤传输
• 光纤的分类
按光纤的结构可分为均匀光纤与非均匀光纤。 按光纤的结构可分为均匀光纤与非均匀光纤。 结构可分为均匀光纤与非均匀光纤 即根据光线的芯子和包层的折射率分布是否均匀进行 分类。 分类。
传输特性可分为单模光纤与多模光纤 按光信号在光纤中的传输特性可分为单模光纤与多模光纤。 按光信号在光纤中的传输特性可分为单模光纤与多模光纤。 单模光纤,只传输一种模式的光纤。 单模光纤,只传输一种模式的光纤。 一种模式的光纤 模式色散, 特点:避免了模式色散 传输频带很宽,容量很大。 特点:避免了模式色散,传输频带很宽,容量很大。 多模光纤,传输模式不止一个,允许多种 多种电磁场分布方式同 多模光纤,传输模式不止一个,允许多种电磁场分布方式同 时存在。 时存在。 特点:传输性能较差 容量小 但芯径较大、制造、 较差, 特点:传输性能较差,容量小,但芯径较大、制造、链 接比较容易,光源要求不高。 接比较容易,光源要求不高。
使用范围 与其他业务共用 供集体接收使用 卫星广播优选
0.62~0.79 2.50~2.69 11.7~12.2 11.7~12.5 22.5~23.0 40.5~42.5 84.0~86.0
与其他业务共用 卫星广播专用 卫星广播专用
4.4.1 卫星电视广播的基本规定
•卫星广播电视的基本规定 卫星广播电视的基本规定 3.频道划分 3.频道划分
4.4.1 卫星电视广播的基本规定
•卫星广播电视的基本规定 卫星广播电视的基本规定 3.频道划分 3.频道划分
(2)数字卫星电视广播系统的频道划分
两种节目复用方式: 频分多路方式(SCPC),按一定频率间隔分配频道。 每个载波只传输1套广播电视信号,一个转发器内同时 存在多个载波,其特点是个套节目可在不同地点上星。 时分多路方式(MCPC),频道划分方式与时分复用的频道 数量有关,频道数量越多,占用的频带越宽。 每个载波可同时传输多套广播电视信号,特点是1个转 发器内只有1个载波,频带和功率利用率高,多套节目要经 过复接后在同一地点上星。
卫星电视广播系统: 卫星电视广播系统:
星载转发器
地面接收站
4.4.2 数字卫星电视广播系统的组成
上行发射站
上 传
视频
节目1 节目
变 频 QPSK QPSK 信 道 编 码 制 和 微 波 功 率 放 大
视频编码 子带编码 视频编码 子带编码 数据编码
打包
送 节
打包
流 复 用 及 加 扰
音频 视频
节目n 节目
4.4.2 数字卫星电视广播系统的组成
上行发射站
将节目制作中心送来的电视信 号进行一定的处理和调制后, 上变频为上行微波频率发送给 卫星,并负责对卫星系统的工 将上行发射站送来的上行微 作状态进行检测和控制。 波信号进行变频和放大,变 成下行微波信号并转发给地 将接收到的下行微波信号经下 面接收站。 变频、解调和处理后,重新恢 复出原电视信号,并将它传送 给电视机,或进行开路转发, 或进行闭路传送。
接收端
错 解 码
外信道 外信道 内信道
4-9 信道部分详图
4.4 数字电视卫星传输系统
卫星电视广播特点:覆盖面广、质量较好、 卫星电视广播特点:覆盖面广、质量较好、资源 丰富。 丰富。 趋势——直播至户,卫星直播服务。 直播至户, 趋势 直播至户 卫星直播服务。 调制方式——QPSK(四相移键控)方式。 调制方式 QPSK(四相移键控)方式。 QPSK
信宿部分
4.3 数字电视传输系统
数字电视传输系统
•信源部分 信源部分 •信宿部分 信宿部分
节 传 目
数字视频信源压缩编码
节 目
数字视频信源压缩解码
传 输 流 多

流 多
… 数字音频信源压缩编码 数据编码
输 流 流 多 多 路 路 解 复
数据解码
路 复 用
路 解 用
数字音频信源压缩解码
复 复 用 用
第4章 数字电视传输 系统
主要内容
4. 数字电视传输系统
数字电视卫星传输系统 数字电视有线传输系统 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
4.3 数字电视传输系统
数字通信系统 传 信 源 编 码 输 信 线 道 路 编 码 信 道 ) ) ) ) ( ( ( ( 信系统框图
三 个 区 域 第一区:欧洲、非洲和俄罗斯的亚洲部分、 第一区:欧洲、非洲和俄罗斯的亚洲部分、蒙古及伊朗西部以西的亚洲地区 第二区: 第二区:南北美洲 第三区:亚洲大部分地区、大洋洲(我国属于第三区) 第三区:亚洲大部分地区、大洋洲(我国属于第三区)
分配区域 全球范围 全球范围 第二、 第二、三区 第一区 第三区 全球范围 全球范围
将数字视频信源、数字音频信源、数据3 将数字视频信源、数字音频信源、数据3种信号复 将多个节目流复用在一起形成传输流。 将多个节目流复用在一起形成传输流。 用在一起成为节目流。 用在一起成为节目流。
4-9 数字电视传输系统框图
4.3 数字电视传输系统
数字电视系统信道部分 数字电视系统信道部分 信道
传 外 外 码 码 能 量 错 扩 编 散 码
发送端 RS 纠
内 外 码 数 据 交 织 内 码 卷 积 交 织 内 码 卷 积 编 码 内 码 数 字 调 制 输 线 路 ( 信 道 )
传输
外 码 数 据 解 交 织
外 码
RS 纠
外 码 解 能 量 扩 散
内 码 数 字 解 调
内 码 码 卷 卷 积 积 解 解 交 码 织
目 流
打包

复 用
打包 打包 音频 其他业务
图4-12
数字卫星电视上行发射站的组成框图
4.4.2 数字卫星电视广播系统的组成
星载转发器 星载转发器——空间中继站 星载转发器——空间中继站 —— 两种形式: 两种形式: 直接变频式,将上行微波频率经一次变频, 一次变频 直接变频式,将上行微波频率经一次变频,直接变为 下行频率。 下行频率。
电路简单,但工作频率高,对电路和元器件要求高。 电路简单,但工作频率高,对电路和元器件要求高。
二次变频式,将上行微波频率先变换为中频, 二次变频式,将上行微波频率先变换为中频,经放大 先变换为中频 再变换到下行频率 到下行频率。 后再变换到下行频率。
对元器件要求不高,容易实现高增益和AGC控制。 对元器件要求不高,容易实现高增益和AGC控制。 AGC控制
4.4.1 卫星电视广播的基本规定
卫星广播电视的基本规定 1.同步轨道:只有一条同步轨道,可容纳180颗同 1.同步轨道:只有一条同步轨道,可容纳180颗同 同步轨道 180 步卫星。 步卫星。 2.频段的划分与分配 频段的划分与分配。 2.频段的划分与分配。
4.4.1 卫星电视广播的基本规定
表4-1 卫星电视广播的使用频段 频段名称(GHz) 频率范围(GHz) 频段名称(GHz) 频率范围(GHz) L(0.7) S(2.5) Ku(12.0) Ka(23.0) Q(42.0) E(85.0)
4.5.1 系统基本组成
2.干线传输系统 干线传输系统 传输系统是把前端的电视信号送至分配网络的中间传输 部分。 部分。 信号的传输方式主要有: 信号的传输方式主要有: 同轴电缆传输,应用普遍,衰耗较大, 同轴电缆传输,应用普遍,衰耗较大,要使用放大 器和均衡器,可传输距离较短。 器和均衡器,可传输距离较短。 光纤传输, 光纤传输,通过光发射机把高频电视信号转换至红 外光波段,使其沿着光导纤维传输, 外光波段,使其沿着光导纤维传输,在接收端再通过 光接收机把红外波段的光变回高频电视信号。 光接收机把红外波段的光变回高频电视信号。 微波传输,把高频信号的频率变到几GHz到几十GHz GHz到几十 微波传输,把高频信号的频率变到几GHz到几十GHz 的微波频段,定向或全向发射, 的微波频段,定向或全向发射,在接收端再把它变回 高频电视信号。 高频电视信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