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二年级下数学重点归纳
人教版二年级下数学重点归纳二年级下册数学是学生们接触到的第一个数学教材,它是学生们数学学习的基础。
在这一学期里,学生们将继续学习有关数的加减法运算、形状和图形、时间和金钱等内容。
本文将重点归纳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的重点内容。
一、数的加减法运算数的加减法运算是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二年级下册数学的核心。
在这一学期,学生们将学习两位数的加减法运算。
学生们需要掌握两位数的数的读法、数的大小比较和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同时,学生们还需学会两位数的数的拆分和组合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们的数学思维和计算能力。
二、形状和图形形状和图形的学习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们将学习二维形状的认识和分类,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
学生们需要学会形状的辨认和描述,以及形状的特点和属性。
此外,学生们还需学习简单的几何变换,如翻折、对称等,进一步培养学生们的观察和思维能力。
三、时间和金钱时间和金钱的学习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学生们将学习日常时间的读法和认识,如钟面的认识、整点和半点的读法等。
此外,学生们还需学会简单的时间计算和时间的应用,如时间的前后、时间的长短等。
对于金钱的学习,学生们将学习认识货币的种类和面值,学会货币的认识和计算,以及简单的金钱应用,如购买物品、找零等。
四、图表和数据图表和数据的学习是培养学生们观察和分析能力的重要途径。
学生们将学习图表的认识和分析,如柱状图、折线图等。
学生们需要学会从图表中获取信息,并进行简单的图表的制作和解读。
同时,学生们还需学习简单的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如数据的分类、数据的比较等。
五、应用题应用题是数学学习的重要部分,它是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一种方式。
在二年级下册数学中,学生们将学习一些简单的应用题,如实际问题的解决、日常生活中的计算等。
学生们需要学会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运用适当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通过对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的重点内容的归纳,我们可以看出,数学学习需要学生们全面发展自己的能力,既要培养学生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又要培养学生们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重难点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重难点知识点归纳1. 单位换算- 时间的基本单位:秒- 分钟等于60秒:1分钟 = 60秒- 小时等于60分钟:1小时 = 60分钟- 1小时 = 60分钟 = 3600秒- 货币的基本单位:元- 10角 = 1元- 10分 = 1角- 100分 = 1元2. 三角形- 三角形由三条边组成- 直角三角形:一个角度为90度的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边相等,我们称之为“腰”,而斜边则是斜着的那一边-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边相等,我们称之为“腿”3. 数组- 数组是一种有序的数据集合- 数组可以存储不同类型的数据,如数字、字符串等- 数组的索引从0开始,第一个元素的索引为0,第二个元素的索引为1,以此类推- 数组的长度是固定的,在创建数组时需要指定长度- 使用索引可以读取或修改数组中的元素4. 乘法计算- 乘法是一种简便的计算方法- 乘法满足交换律:a × b = b × a- 乘法满足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 乘法满足分配律:a × (b + c) = a × b + a × c5. 分数的加减- 分数由分子和分母组成,分子表示份数,分母表示总份数- 分数的加法:将两个分数的分子相加,分母保持不变- 分数的减法:将两个分数的分子相减,分母保持不变- 分数的分子可以约分,即将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相同的数,使得分子和分母之间没有公约数6. 长度和面积单位换算- 长度单位换算:1千米 = 1000米,1米 = 100厘米,1厘米 = 10毫米- 面积单位换算:1平方千米 = 平方米,1平方米 = 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 = 100平方毫米以上是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重难点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数学知识点总结一、加减法运算1.加法:将两个或多个数的数目加在一起,求它们的和。
2.减法:用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求它们的差。
二、乘法运算1.乘法:将两个或多个数的值进行重复相加或相减,求它们的积。
2.乘法口诀表:掌握乘法口诀表是进行乘法运算的基础,是日常生活中进行快速计算的方法。
三、整数运算1.整数加减法:对于整数的加减法,只要根据正数和负数的原则进行计算即可。
2.整数乘法:乘法的规则同样适用于整数,正数与正数相乘为正,负数与负数相乘为正,正数与负数相乘为负。
3.整数除法:整数除法的结果可能是整数,也可能是小数,需要根据具体的题目进行计算。
四、两位数加减法1.十位数加减法:对于两个十位数的加减法,我们首先对十位数进行计算,然后再计算个位数。
2.个位数加减法:对于加减法中的个位数,可以根据进位和借位进行加减运算。
五、三位数加减法第1页/共3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百位数加减法:对于三个数的百位数进行加减法,如果进位或借位,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进位或借位。
2.十位数加减法:对于三个数的十位数进行加减法,可以根据进位和借位进行运算。
3.个位数加减法:对于三个数的个位数进行加减法,可以根据进位和借位进行运算。
六、小数运算1.小数加减法:对于小数的加减法,首先按照小数点对齐的原则进行计算,然后进行进位或借位。
2.小数乘法:对于小数的乘法,可以先将小数转化为整数进行运算,最后再将结果转化为小数。
3.小数除法:对于小数的除法,可以将被除数除以除数,然后根据要求取小数点后相应位数的数字。
七、长度1.厘米: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长度单位,用cm表示。
2.米:较大的长度单位,用m表示,1m=100cm。
3.公里:较大的长度单位,用km表示,1km=1000m。
八、质数和合数1.质数:大于1且只能被1和自身整除的整数,称为质数。
2.合数:大于1且有除了1和自身之外的其他因数的整数,称为合数。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是孩子们研究的一个重要科目,下面我将总结二年级下册数学的知识点。
1、熟练掌握数字的读写,能认识数字0~
20,能读写1~
10,会读写10~
20,掌握加减法标志及其含义,会看到更大的数字,学会用米字格比较大小,学会用数字和算术符号表达数量。
2、研究空间概念,掌握上、下、左、右、里、外、正、
反等方位词,会运用这些方位词表达位置关系。
3、研究表示数量的概念,掌握大小概念及其含义,研究
数量的比较及其原理,研究比较数量的几种方法。
二、数的运算
1、掌握加减法运算,掌握两个数的加法、减法运算,研
究几个数加减法运算,研究加减法运算的规则及其应用,会计算一定范围内整数的加减法。
2、研究比较大小,掌握比较大小的原理,会比较数量的大小,研究比较大小的几种方法,研究大小比较的原理及其应用。
3、研究乘除法,掌握乘除法的原理,研究乘除法的规则及其应用,会计算一定范围内的乘除法。
三、图形
1、研究图形的概念,掌握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几何图形,研究图形的性质及其含义,研究判断图形对称性的方法。
2、研究图形的运算,掌握图形组合及其原理,会用图形进行几何运算,并能运用几何运算求解实际问题。
3、研究图形的比较,掌握比较图形大小的方法,研究比较图形大小的几种方法,研究图形比较的原理及其应用。
以上就是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的知识点汇总。
在研究这些知识点的过程中,孩子们需要积极参与,才能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从而更好的应用到实际的生活中。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的知识点
⼈教版⼆年级数学下册的知识点 ⼆年级的数学对于孩⼦来说⼗分重要。
⼩编在此整理了⼈教版⼆年级数学下册的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到您。
⼈教版⼆年级数学下册的知识点 第⼀单元数据收集整理 1、⽤画“正”字的⽅法收集数据。
2、⽤统计图表来表⽰数据的情况。
3、根据统计图表可以做出⼀些判断。
4、数据收集---整理---分析表格。
第⼆单元表内除法(⼀) ⼀、平均分 1、平均分的含义:把⼀些物品分成⼏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平均分的⽅法: (1)把⼀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平均分时,可以⼀个⼀个的分,也可以⼏个⼏个的分,直到分完为⽌。
(2)把⼀些物品按每⼏个⼀份平均分,分时可以想:这个数可以分成⼏个这样的⼀份。
⼆、除法 1、除法算式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除法算式表⽰。
2、除法算式的读法:通常按照从前往后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读法不变。
新课标第⼀⽹ 3、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的数叫被除数,除号后⾯的数叫除数,所得的数叫商。
三、⽤2~6的乘法⼝诀求商 1、求商的⽅法: (1)⽤平均分的⽅法求商。
(2)⽤乘法算式求商。
(3)⽤乘法⼝诀求商。
2、⽤乘法⼝诀求商时,想除数和⼏相乘等于被除数。
四、解决问题 1、解决有关平均分问题的⽅法: 总数÷每份数=份数被除数=商×除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个因数=积÷另⼀个因数数除=被除数÷商 2、⽤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法: (1)所求问题要求求出总数,⽤乘法计算; (2)所求问题要求求出份数或每份数,⽤除法计算。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 1、轴对称图形:沿⼀条直线对折,两边完全重合。
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
成轴对称图形的汉字: ⼀,⼆,三,四,六,⼋,⼗,⼤,⼲,丰,⼟,⼠,中,⽥,由,甲,申,⼝,⽇,⽈,⽊,⽬,森,⾕,林,画,伞,王,⼈,⾮,菲,天,典,奠,旱,春,亩,⽬,⼭,单,杀,美,品,⼯,天,⽹,回,喜,莫,罪,夫,⿊,⾥,亚。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1. 加法和减法运算:掌握两位数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包括进位和退位。
2. 乘法的认识:了解乘法是多少个相同的数相加,掌握乘法的口诀。
3. 乘法的应用:学会使用乘法进行简单的计算,包括两位数与个位数相乘、两位数相乘。
4. 小数(0.1)的认识:了解小数是整数的一部分,能够用小数表示简单
的物品数量。
5. 分数的认识:认识分数是整体的一部分,能够用分数表示简单的物品数量。
6. 三角形和四边形的认识: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并能够辨认和拼凑出不同的形状。
7. 长短、厚薄、高低的比较:能够用比较的方式描述和判断物体的长短、厚薄、高低等特征。
8. 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掌握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方法,包括使用大小关系符号(大于、小于、等于)进行比较。
9. 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培养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包括找规律、列算式、推理等。
第1页/共2页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0. 顺时针和逆时针转动:能够按照给定的方向转动物体,包括顺时针和逆时针转动。
11. 时间的认识:认识钟面的构造和指针的作用,学会读取和表达时间。
12. 用标准单位量长度:认识厘米和米,能够用标准单位量物体的长度。
这些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的主要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知识点归纳
《数据收集整理》知识点归纳统计表可以用来收集数据。
例1、调查本班参加兴趣小组的人数。
(1)参加科技小组的人最多,参加美术小组的人最少。
(2)参加篮球小组的有13人。
统计时,可以用“正”字记录数据,“正”字每一笔表示一个1,一个“正”字表示的数是5。
例2、投票做班长。
正正正正正(1)小明的票数是12张,小亮的票数是21张,小刚的票数是18张。
(2)小亮的票数最多,当选班长。
《表内除法(一)》知识点归纳平均分是分物时所用的一种思想,指在分物时,使得每一份都一样多。
例1、把6颗糖平均分成2份,则每一份都有3颗糖。
平均分的时候,可以一个一个地分,也可以几个几个地分,直到分完为止。
如果要按几个一份来平均分,求可以分几份,可以一份一份地数,每分一份就从总数中减去这一份的数,直到分完为止。
例2、有18支铅笔,按每6根一份来分,可以分几份?分析:分第一份就用了6根铅笔,剩下18-6=12(支)。
分第二份再用了6根铅笔,剩下12-6=6(支)。
分第三份也用了6根铅笔,剩下6-6=0(支)。
分第三份之后铅笔就全部分完了,所以按每6根一份来分,可以分三份。
除法可以用来表示平均分的意思。
例3、把6颗糖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算式为:6÷2=3(份)“÷”叫做除号,读作“除以”。
例4、6÷2=3读作:六除以二等于三。
在一个两个数相除的算式中,“÷”前面的数叫做被除数,“÷”后面的数叫做除数,所得的结果叫做商。
例5、在算式6÷2=3中,6是被除数,2是除数,3是商。
被除数、除数、商之间的关系:①被除数÷除数=商②被除数÷商=除数③商×除数=被除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已知被除数和除数,求商,可以逆向思考,用乘法口诀找出合适的数作为商。
例6、求12÷3等于多少,可以想乘法口诀,什么乘3等于12。
因为乘法口诀“三四十二”,所以12÷3=4 。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一、数的概念1、数的定义:数是用来表示物体数量的符号,它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可以用来表示物体的数量、长度、重量等。
2、数的分类:数可以分为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等。
3、数的表示:数可以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也可以用中文大写数字表示。
二、数的运算1、加法:加法是把两个或多个数相加,得到一个新的数,叫做和。
2、减法:减法是把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得到一个新的数,叫做差。
3、乘法:乘法是把两个或多个数相乘,得到一个新的数,叫做积。
4、除法:除法是把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得到一个新的数,叫做商。
三、数的应用1、计算:数学是一门计算的学科,它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比如计算面积、体积、距离等。
2、比较:数学可以帮助我们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比如比较两个数的平方根、立方根等。
3、分析:数学可以帮助我们分析问题,比如分析函数的变化规律、求解方程等。
四、数的性质1、交换律: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即a+b=b+a,a×b=b×a。
2、结合律:加法和乘法的结合律,即a+(b+c)=(a+b)+c,a×(b×c)=(a×b)×c。
3、分配律:加法和乘法的分配律,即a×(b+c)=a×b+a×c,a+(b×c)=a+b×c。
五、数的排列组合1、排列:排列是指把n个不同的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叫做一个排列。
2、组合:组合是指从n个不同的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叫做一个组合。
六、数的图形1、线段:线段是由两个点连接而成的,它可以用来表示距离、长度等。
2、圆:圆是由一个点和一个半径组成的,它可以用来表示圆的面积、周长等。
3、三角形: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它可以用来表示三角形的面积、周长等。
七、数的概率1、概率的定义:概率是指某件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它是一个介于0到1之间的数字,表示某件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二年级下册知识点人教版数学
二年级下册知识点人教版数学
以下是二年级下册知识点人教版数学内容的一些主要内容:
1. 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要求掌握三位数之间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包括进位和借位的概念。
2. 三位数的比较大小:要求能够根据给定的三位数的大小进行比较,包括使用<、>、=符号进行比较。
3. 三位数的拆分与组合:要求能够将一个三位数按照十位、个位进行拆分,并能够根据拆分的数进行组合。
4. 两位数的整十整百加法和减法:要求能够进行整十整百的两位数加法和减法运算。
5. 百位数的理解:要求理解百位数的意义,即它在一个数中的位置具有的大小。
6. 两位数的比较大小:要求能够根据给定的两位数的大小进行比较,包括使用<、>、=符号进行比较。
7. 足够多的加法与减法:要求通过足够多的练习,巩固和提升对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操作熟练度。
8. 第一组数的加减法:要求能够通过第一组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观察出规律并推广到其他运算中。
9. 数量的对比:要求能够根据给定的数量进行大小的判断,并能够进行比较。
10.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要求学习如何对一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并进行简单的统计分析。
以上仅是二年级下册知识点人教版数学的一些主要内容,具体的教材内容和练习可以根据教材进行学习。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总复习提纲知识要点及练习题
二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要点:1、表内除法一2、表内除法二类型主要内容举例重点说明一、乘加、乘减混合运算1、看图列式一共有多少个蘑菇×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减法;注意:1、运算顺序2、运算符号2、口算18-6×3= 7×9+7= 4×9-6=14+2×3= 25÷5+15= 10-9÷3=二、乘、除混合运算1、摆一摆、算一算练习:用5根小棒可以摆一个用这些小棒摆 ,可以摆几个=乘、除混合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注意:运算符号2、口算3×2×8= 2×4÷8= 48÷6÷4=三、拓展训练1、填空5×4 = 5×3 +2×2 + = 2 × 3 = 2×4 -3×6 - = 3 × 5 = 3×7 -可以根据乘法的意义计算,也可以先计算出一个算式的结果,再根据结果进行计算;2、关于混合运算的灵活运用1、计算8÷2×9,运算顺序是:先算再算2、算式和合起来可以写成4×9÷6;根据乘除混合运算进行填空;3、解决问题总数不变每个小组需要2本书,这些书可以分给几个小组先分析出“这些书”指的是图中画出的书,每册有3本,有4册;要求出“可以分给几个班”先要求出“一共有多少本书”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1、画一画第一行:第二行:第一行图形的个数是第二行的倍,并圈出来;2、二年级同学参加舞蹈队的有9人,参加数学班的有27人,数学班人数是舞蹈班的几倍3、学校门前摆了3行花,每行8盆,又摆了6棵盆栽,花是盆栽的几倍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3、乘、除法意义三、综合练习1、看图列式,体会乘、除法含义及关系;2、解决实际问题1、看图写出两个乘法算式、两个除法算式;2、 21个1如果小白兔每天吃3个 ,可以吃几天2如果这些萝卜吃了一个星期,小白兔平均每天吃几个3如果每天吃5个,吃了4天后,剩多少个(4)如果每天吃4个,小白兔要吃6天,够吗实际问题类型主要内容举例重点说明加、减两步应用题1、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1妈妈带了1000元,买了一部电话和一台饮水机;还剩多少元电话 250元饮水机 300元2学校买来720本图书,送给一年级100本,送给二年级260本,剩下的放入图书馆,放进图书馆多少本3同学们要折340只纸船,第一天折了170只,第二天折了130只,两天后还差多少只纸船没有折4王老师买了一套西服,给了售货员400元,找回20元,西服上衣280元,西服裤子多少元4、混合运算和实际问题5、万以内数的认识5、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6、千克与克的认识类型主要内容举例重点说明一、认识质量单位1、认识质量单位2、建立1千克、1克的质量3、千克与克之间的进率1、表示质量的单位有和 ,它们的分别用字母和表示;2、1大袋洗衣粉大约重1千克;1小袋波力海苔大约重1克;1个2分硬币约重1克;1袋饼干大约重100克;1大袋薯片大约重200克;1千克=1000克 1kg=1000g注意“分别”说明后面字母的顺序要与前面你填写的单位的顺序一致;在做给物体填单位的题目时,可以与给出的集中物品比较;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1一个苹果大约重240 ;2一袋方便面大约重110 ;3妈妈买来的西瓜重6 ;4小亮的书包约重4 ;5电视机的包装上写着“总重28 ”;6小明的体重30 , 他的一支笔重30 ;7一袋盐大约重500 ;8一个苹果大约重190 ;9一只鲸鱼大约重9000 ;10方法:一看物想一想所给物品在生活中的样子,它重不重二看数看给出的数是大数还是小数,结合物品填单位三看结果对照我们知道的洗衣粉1千克,海苔1克,比一比,检查一下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3 kg = g 2000 g = kg6000克 = 千克 kg = 7000 g6千克> 克 7000 g < kg4千克< 克 3000 g > kg注意符号:看清是“=”还是“>”或“<”,符号不同,填的数不同;是“>”或“<”时,要先换算成单位一样的题目后再填空;3、在里填上>、<或 =3千克 3000克 1400克 2000克1kg 999g 4500g 5kg1700克 1700千克 18千克 1800克700g 70kg 990g 1000g 3300g 33kg注意:单位不一样的先把单位统一后再比较;1千克=1000克1后面加了3个“0”4、口算45kg+47kg= 360g+500g= 43kg-29kg=3200kg+900kg= 270g+30g= 1kg-600g=320kg-80kg= 5100g-900g= 2kg-1300g=1、计算要准确2、结果加单位5、看台称,读出物体的质量;西瓜重:西红柿重:1、看清称上的单位是“千克”还是“克”;2、看箭头所指的数字是几;5 36、解决问题1、1个2分硬币约重1克, 个2分硬币约重10克;2、10袋饼干重1千克,一袋饼干重克;3、1块糖约重10克, 块糖约重10千克;4、一筐桃重38千克,筐重2千克,桃重多少千克5、1千克西瓜2元,一个5千克的西瓜多少元6、7只鸭子21千克,一只鸭子多少千克7、拓展练习一只鸡重2千克,一头猪重多少千克一头猪 9只鹅1只鹅 4只鸡8、图形与变换类型主要内容举例重点说明一、图形1、锐角和钝角1、根据要求给出一个点,或一条边画出一个钝角、锐角和直角;··2、画出一个直角大的角,画出一个比直角小的角;3、会从实物中找到钝角、锐角和直角如何正确的画角,画角的工具使用9、统计苹果西瓜香蕉桃芒果1、哪两种水果喜欢的学生同样多2、如果级组举办晚会,应该买最多的是什么水果3、二年级一共有多少学生人4、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解决它吗10、找规律类型主要内容举例重点说明一、图形的排列规律形状和颜色的循环变化1、基本练习⇧ ⇦⇩▫ ▫ ▫⓪①②③①②③⓪②③⓪①2、提高练习⌦↓↓⌦↓⌦注意:图形变化的规律,图形变化的方向二、数列的排列规律一个数列每相邻两项的差组成的数列是等差数列1、基本练习① 4、6、8、、12、 ;② 1、4、9、16、、 ;③ 35、、29、26、、 ;④ 9、18、27、、 ;⑤ 3、6、8、11、13、、 ;⑥ 2、3、5、8、13、、 ;⑦ 99、94、89、、79;⑧ 25、1、30、2、35、3、、2、变式练习在 2、3、5、8、12、16、23、30中找出一个与众不同的数 ;注意:找出数列之间的规律,再填数403530252015105。
二年级下册数学内容知识点人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内容知识点人教版一、整数和小数1. 整数的认识在二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材中,学生将开始认识整数。
整数是由正整数、负整数和0组成的数集,学生将学会使用正整数、负整数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并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来理解整数的概念。
2. 小数的认识除了整数,二年级的学生还将开始接触小数的知识。
通过认识十分位、百分位的概念,学生将学会如何将分数转化为小数,并进行小数的加减法运算。
二、长度、质量、容积和时间1. 长度的认识学生将学会认识米、分米、厘米、毫米等长度单位,学习如何进行长度的换算,以及如何使用尺子、卷尺等测量工具进行长度的测量。
2. 质量的认识在质量方面,学生将学会认识千克、克等质量单位,并学习如何进行质量的比较和换算,以及使用天平等工具进行质量的测量。
3. 容积的认识学生将学习认识升、毫升等容积单位,学会进行容积的换算,并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容积的概念。
4. 时间的认识在时间方面,学生将学会认识时、分、秒等时间单位,学习如何进行时间的换算,以及如何使用钟表进行时间的读写。
三、图形和位置1. 图形的认识学生将学习认识圆、三角形、矩形、正方形、椭圆等基本图形,学会辨认各种图形,并进行图形的分拆、拼接等操作。
2. 位置的认识通过图形的位置变换,学生将学会认识左右、上下、里外、远近等基本的位置词语,以及学会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述物体的位置。
四、数据的收集和整理1. 数据的收集学生将学习如何利用调查、观察等方法进行数据的收集,培养学生对真实生活中数据的敏感性和观察能力。
2. 数据的整理通过图表、表格等形式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学生将学会如何使用直方图、饼图等手段直观地呈现数据。
五、加减法1. 个位数的加减法学生将学会进行个位数的加减法运算,掌握进位、退位的规则,并通过实际问题进行综合运用。
2. 两位数的加减法在掌握了个位数的加减法后,学生将开始学习两位数的加减法运算,学会进位、退位的方法,并灵活运用到解决问题中。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必考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数据收集整理1、第2页,求总人数就是把人数加起来;没有选择的同学,最有可能选择的是人数最多的那一种。
2、第3页,投票。
一个对勾表示1个数据,一个圆圈表示1个数据,一个正字表示5个数据。
3、第6页6(3),买哪几种水果合理,选择水果时至少两种。
4、第6页6(3),现在每个小长方形表示2份报纸,原来长方形的数目要除以2。
第二章表内除法(一)1、除法解决的是平均分的问题。
它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平均,一种是几个。
24页4题2、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25页6,9题。
3、算除法,想乘法口诀。
有的乘法口诀可以列两个除法算式,有的只能列一个除法算式。
第三章图形的运动1、将一个图形对折,左右两边可以完全重合,我们就说这个图形是(对称)的,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那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画的时候用直尺,画虚线,穿透这个物体。
2、平移后的物体和之前的相比,(形状)相同,(大小)相同,(位置)不同。
3、一些汉字或字母也是轴对称图形。
33页第2题。
第四章表内除法(二)1、比较大小时,先把计算结果标出来,然后根据题意按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排列。
注意,排列是算式,不是结果。
40页第3题。
2、应用题中,购物是必考题,仔细看题,列式计算。
42页例3。
第五章混合运算1、混合计算要注意脱式计算。
先算哪一步,可以在算式下面轻轻画一条横线。
注意数字和数字对齐,符号和符号对齐。
如果遇到难以计算的两位数加减法时,可以再草稿纸上算出结果,再写到卷子上。
47-49页例题。
2、列式计算。
列式计算要注意,只列一个综合算式,不写单位不写答,而且要脱式计算。
列式时,先要想清楚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找准关键字(和表示相加,差表示相减,积表示相乘,商表示相除),再进行列式。
3、列综合算式。
先算最上面的算式,再和其他数进行计算,最后直接写出得数。
注意,第一步的算式一定要加上括号。
49页3题,51页6,9题。
最全面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最全面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作为学生的我们,数学是必学的科目之一。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一定的知识点和技能,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本文将为大家总结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的所有知识点,希望对大家在学习数学时有所帮助。
1. 两位数的认识和比较:表示两位数可以用“十位数+个位数”的方式,例如56=5×10+6。
比较两位数的大小需要先比较十位数的大小,再比较个位数的大小。
2. 两位数的加减法:加法的结果是两个数的数量之和,如53+28=81;减法的结果是两个数的数量之差,如63-32=31。
3. 三位数的认识和比较:表示三位数可以用“百位数+十位数+个位数”的方式,例如785=7×100+8×10+5。
比较三位数大小需要先比较百位数的大小,再比较十位数的大小,最后比较个位数的大小。
4. 三位数的加减法:加法的结果是三个数的数量之和,如365+187=552;减法的结果是两个数的数量之差,如 452-316=136。
5. 整数的认识:整数包括正整数、负整数和零,正整数可以用“+”表示,负整数可以用“-”表示。
6. 正整数的加减法:加法的结果是两个数的数量之和,如 37+65=102;减法的结果是两个数的数量之差,如 98-65=33。
7. 初步认识同分母多分数:同分母多分数是指分母相同,分子不同的几个分数,例如1/3、2/3、3/3。
8. 认识生活中的简单比例:比例是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冒号(:)或比例符号表示,例如 1:3,1比3。
在生活中有很多简单的比例,例如男女比例为1:2。
9. 使用秤量尺进行长度度量:长度可以用米、分米、厘米等单位来度量,使用秤量尺可以测量长度。
需要注意保持尺的水平,避免测量误差。
10. 两个相同形状的图形之间的比较:两个相同形状的图形之间可以进行比较,比较的方法可以是分割、将一部分放大或缩小等。
11. 认识几何图形的性质:几何图形有不同的形状,例如正方形、长方形等,每种图形都有自己的性质,例如正方形四条边相等,对角线相等,长方形对角线相等。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数据收集整理知识点:1、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
一个"正〞字代表数量〔 〕。
2、用统计图表来表示数据的情况。
在统计图中一格可以代表数量1,也可以代表其他数量,比方2和3等等。
3、根据统计图表可以做出一些判断。
练习:1. 结合图表,补充完整。
2.每个表示( )个人。
3.星期〔 〕去科技馆的人最少,星期〔 〕去科技馆的人最多。
4.星期〔 〕和星期〔 〕去科技馆的人数同样多,共有〔 〕人。
5.小丽想去科技馆,你建议她星期几去?为什么?6.你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2.请你和你的小伙伴—起合作统计一下本班同学选择课外小组的情况,并将结果填到下表中。
(1)我最喜欢( )小组。
(2)喜欢( )小组的人数最多。
(3)喜欢( )小组的人数最少。
喜欢〔 〕组和〔 〕组的人同样多。
(4)选择羽毛球组的有( )人。
(5)选择篮球组的有( )人。
(6)你对学校开展的课外小组有什么好的建议"3.学校组织过的几次体检"视力情况怎样"请你选择一年级、四年级和六年级各一个班来填写统计表。
(1)一年级5.0以上有( )人。
(2)六年级5.0以上有( )人。
(3)四年级4.2以下有( )人。
(4)六年级( )的人数最多。
(5)5.0的视力是正常的,低于5.0的一年级的有( )人;六年级的有( )人。
(6)从统计表中你还可以得到哪些信息"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一〕知识点:1、轴对称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两边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叫〔〕,折痕所在的直线叫〔〕。
2、平移:当物体横着、竖着、斜着直线运动,并且物体的〔〕、〔〕和〔〕不变,只是〔〕发生变化,这种运动是平移。
3、旋转:物体绕着*一点或轴进展圆周运动的现象就是旋转。
图形旋转是〔〕和〔〕没变,〔〕发生了变化。
练习:1.下面图形各有几条对称轴,画一画。
〔〕条〔〕条〔〕条〔〕条2、时针运动是〔〕现象,拉抽屉是〔〕现象。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常考易错题)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常考易错题)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复习总结
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
1、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
2、用统计图表来表示数据的情况。
3、根据统计图表可以做出一些判断。
4、数据收集---整理---分析表格。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
一、平均分
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平均分的方法:
(1)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一个一个的分,也可以几个几个的分,直到分完为止。
(2)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分时可以想:这个数可以分成几个这样的一份。
二、除法
1、除法算式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2、除法算式的读法:通常按照从前往后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读法不变。
3、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叫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所得的数叫商。
人教版二年级下数学重点归纳
人教版二年级下数学的重点内容包括:
1. 认识长度单位:掌握并能够运用长度单位(米、厘米、毫米)来描述物体的长度,建立初步的长度观念。
2. 100以内加减法: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包括不进位加法、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退位减法等。
3. 角的认识:认识角的基本概念,知道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只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4. 认识时间:了解钟表的基本结构,认识时针、分针和秒针,掌握时间的计量单位和进率,能够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
5. 图形与拼组:认识常见的平面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了解这些图形的特点,并能进行简单的拼组。
6. 统计与概率:初步了解统计的基本方法,能够对一些简单的问题进行概率计算。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教材和教辅资料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主要包括加减法运算、长短、重量、时间、形状和位置等内容。
下面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加减法运算1. 加法运算:理解加法的基本概念,学会在10以内进行快速计算,并且能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进行加法计算。
2. 减法运算:理解减法的基本概念,学会在10以内进行快速计算,并且能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进行减法计算。
二、长短1. 长短的比较:通过比较不同物体的长度来进行判断,学会使用比较词语进行描述,如:“长、短”、“更长、更短”等。
2. 长度的测量:学会使用标尺等工具进行长度的测量,掌握基本的长度单位,如厘米、米等。
三、重量1. 重量的比较:通过比较不同物体的重量来进行判断,学会使用比较词语进行描述,如:“重、轻”、“更重、更轻”等。
2. 重量的测量:学会使用秤等工具进行重量的测量,掌握基本的重量单位,如克、千克等。
四、时间1. 时钟的读法:学会读写 Analogue clock,并掌握小时和分钟的读法。
2. 时间的计算:学会根据特定的时间进行计算,如可以计算两个时间之间的时间差等。
五、形状1. 基本的几何图形:学会识别、描述和绘制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基本的几何图形。
2. 形状的比较:通过比较不同形状的特征来进行判断,学会使用比较词语进行描述,如:“相同、不相同”、“更大、更小”等。
六、位置1. 方向的概念:学会识别、描述和使用基本的方向词语,如:“前、后”、“左、右”等。
2. 位置的描述:通过描述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或参照物的方位关系来进行位置的描述,如“在左边、在右边”等。
参考内容:1. 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和规则,通过练习题巩固运算技巧。
2. 长度和重量的基本单位及其换算关系表,学生可以通过实际操作进行练习。
3. 时钟的读法和时间的计算方法,通过实际时间活动进行训练。
4. 基本的几何图形的特征和命名,通过绘制图形和形状比较的练习进行巩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知识点汇总
(一)分拆成几个几加几个几:
在“5个3加3个3等于8个3”、“5个3减3个3等于2个3”的基础上,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分拆方法,主要是把一个两位数分拆成10和几,分拆成最简便方法就是分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也就是把十几分拆成十和几。
还可以先通过交换,然后来分拆;
注意:我在分拆因数的时候,要分拆比较大的因数,书写时要注意格式。
如将14×6这类表内乘法题拆成两个表内乘法题来完成。
(1)可以先交换,变成17×5=10×5+7×5=85,
也可以直接处理 5×17=5×10+5×7=85
(2)可以先交换,变成17×5=9×5+8×5=85,
也可以直接处理5×17=5×9+5×8=85
(二)正方体的展开图:正方体的展开图有很多,形状也是不同的,共有11种之多。
由6个正方形的组合图形有多个,不是所有的6个正方形组合成的图形都能折出正方体的。
(三)连乘,连除
1、会读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算式,掌握运算顺序,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提高列综合算式的能力
2、通过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的计算,熟练表内乘、除法计算;理解连乘、连除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答方法,进一步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运算顺序:
(1)在整数四则运算中,计算含有加减法、又含有乘除法的式题,其运算顺序是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2)计算含有括号的式题时,运算顺序是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3)小括号里面既含有加减法、又含有乘除法的式题,运算顺序是小括号里面,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四)相差多少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少多少的问题,也就是求两个数相差多少的问题是用减法计算,因为从较大数里去掉和较小数同样多的一部分就是比较小数多的另一部分,所以用减法计算。
(一)要点:
1、认识千以内的数,知道10个100为1000。
2、能正确读、写千以内的数,并在数位表中表示出来。
3、会将千以内数进行分拆,会把数表示成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
难点:
1、对千以内数的分拆。
个位上的数表示几个一,十位上的数表示几个十,百位上的数表示几个百。
根据数位来写,百位是几,就是几百,十位是几,就是几十,个位是几,就是几,然后将这些数写成连加形式
2、数中间、末尾有零的读写法。
读数时,一个数的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一个数的中间连续有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二)两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数射线(千)读写千以内的数
拓展题:十位上可以填几?3□2 <345
(三)位值图上:掌握个位、十位和百位各自的位值。
一个数从右往左依次是(个)位、(十)位、(百)位、(千)位。
右起第二位是(十)位,千位是右起第(四)位,十位右边是(个)位,十位左边是(百)位;
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1),最大的两位数是(99),最小的两位数是(10),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
三、三位数的加减法
要点:它是按照口算、估算、笔算的顺序安排的,具体内容有:正确口算整十、整百数的加减;进行加减法的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三位数的加法,三位数的减法,结合有关的计算还要掌握探索规律与解决问题。
(一)整百数、整十数的加减法:
整百数加减整百数的计算方法就是把几个百加或减几个百;
1、抢答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800-300= 700-30= 730-450=
600+100= 60+80= 250+360=
900-200= 590+40= 320-280=
2、算一算,比一比,在○里填上“<”、“>”或“=”。
100+300○700-200 250+310○500
380-190○200 270+30○640-340
3、拓展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
( )+350=750 400-( )=80
( )-70=210 280+( )=780
(二)三位数加一位数
横着看,只要计算几十加几,百位上的数不变
加法规律:十位是9,个位上的数又相加满十,答案中百位上的数就要多1,如果三位数中十位上的数不是9,不管进位还是不进位,百位上的数都不变。
减法规律: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个位不够减向十位退1再减”。
(三)三位数加减法
三位数加三位竖式计算规律:相同数位上的数一定要对齐,哪一位相加满十必须向前一位进一,不管几位数加几位数竖式的算法是一样的。
三位数减三位竖式计算规律:哪一位不够减就要从它的前一位退1,使本位上能加上10,然后再减。
(多位数加减法也一样)
关键是简便方法计算:如245 -127 =
算法一:245 –100 = 145 先减百
145 –20 = 125 再减十
125 –7 = 118 最后减个
递等式计算:
245 –127
= 245 –100 –20 –7 先减百
= 145 –20 –7 再减十
= 125 –7 最后减个
= 118
算法二:
245 –127
= 245 –7 –20 –100 先减个
= 238 –20 –100 再减十
= 218 –100 后减百
= 118
算法三:
245 –127
= 248 –130 被减数与减数同时增加3,
= 240 –130 + 8 变成减去一个整十数,
= 110 + 8 整十数减整十数再加上一个个位数。
= 118
(四)估算与精确计算
估算的方法:可以把加数看成接近的整百数或几百几十后,再相加。
也可以用“移补”的方法,看作几百或几百几十再相加。
(五)应用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学写算式答句:
兔的只数×每只兔子的腿数+鸡的只数×每只鸡的腿数=鸡兔共有的腿数师:18条腿有几种可能?生:4种
师:那么就写出4个这样的式子
( )×4+( )×2=18 ( )×4+( )×2=18
( )×4+( )×2=18 ( )×4+( )×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