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实验动物的基本技术和方法

合集下载

生理学实验指导第七章循环实验

生理学实验指导第七章循环实验

第七章 循环实验实验十三 蛙心起搏点观察一、目的和原理哺乳动物心脏的特殊传导系统除结节区外,均具有自动节律性,但各部分的自律性高低不同,以窦房结的自律性最高,正常的心脏搏动每次都有窦房结发生,依次传到心房、心室引起收缩,故窦房结被称为哺乳动物的心起博点。

两栖类动物的心起博点是静脉窦。

本实验的目的是用局部加温和结扎的方法观察蛙心起博点及蛙心脏不同部位自律性的高低。

二、实验对象蟾蜍或蛙。

三、实验器材和药品蛙类手术器械、蛙心夹、滴管、线、小试管、任氏液。

四、实验步骤和观察项目(一) 取蟾蜍一只,用探针破坏蟾蜍的脑和脊髓后,将其仰卧位固定在蛙板上,用剪刀剪开胸骨表面皮肤并沿正中线剪开胸骨,可见心脏包在心包中,仔细剪开心包,充分暴露出心脏。

(二) 参照图7-1,观察心脏的解剖,在胸面可以看到 一个心室,其上方有两个心房。

心室右上角连着一个动脉干,动脉干根部膨大部分称动脉球。

动脉向上分左右两支。

用玻璃分针从动脉干背面穿过,借以将心脏翻向头侧。

于心脏背面两房下端可看到颜色较紫篮的膨大部分为静脉窦。

静脉窦与下腔静脉相连。

静脉窦与心房的交界处称窦房沟,而心房与心室的交界处称房室沟。

认准心脏各部分位置后,注意观察静脉窦、心房和心室的跳动程度并计数它们在单位时间内的跳动次数。

(三) 盛有35~40℃热水的小试管(或稍烧热的探针)分别靠近心室、心房、静脉窦,观察和记录心脏跳动次数有何变化。

(四) 用镊子在主动脉干下穿一线备用。

用玻璃分针穿过主动脉干下面,将心尖翻向头端,暴露心脏背面,在静脉窦和心房交界的半月形白线(窦房沟)处用线结扎阻断静脉窦和心房之间的传导,观察心房、静脉窦的跳动频率有何变化。

(五) 待心房、心室的跳动恢复后,分别计数静脉窦和心房、心室的跳动频率,并比较其频率差别。

然后再取一线在房室沟处作一结扎(斯氏第二结扎),阻断房室之间的传导,观察心房和心室的跳动情况。

分别计数每分钟跳动次数。

将实验结果填入下列表格。

动物喂养实验

动物喂养实验

第七章动物喂养实验近年来,由于存在严重的在畜禽日粮中大量不规范使用抗菌促生长药物的现象,致使畜禽产品中有不同程度的药残,从而严重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

随着我国加入WTO,畜产品的无害化将更迫切,特别是利用中草药、益生素等绿色添加剂来代替或减少畜禽日粮中常规使用的各种抗生素与促生长添加剂已成为饲料业的研究热点。

因此,能够替代抗生素、抗菌药物而又无毒副作用无残留的微生态制剂目前已被广泛应用。

在养猪生产中,断奶仔猪发生腹泻是影响其生产的一大难题。

断奶仔猪由于其消化系统、免疫功能不够完善,抵抗细菌的能力较差,易被病原微生物侵袭而造成消化不良、下痢、体弱、生长缓慢,饲料报酬低等[1]。

病原性细菌如大肠杆菌 K88、猪霍乱沙门氏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是引起仔猪发生腹泻的主要病原菌,常给养猪生产带来极大的损失。

雏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杆菌引起的严重危害雏鸡及育成鸡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2],给养鸡业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

但随着临诊上抗菌药物的得不断增多,以及滥用抗生素造成的禽肉和禽蛋产品中药物残留队人类健康地影响,促使人们探讨应用生物防治方法开控制雏鸡白痢。

因此,研究微生态制剂防治仔猪肠道肠道传染病和雏鸡白痢,对于促进仔猪和雏鸡健康成长,提高生产性能具有现实的和重要的意义,并且为益生素制剂的研制开发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与实践依据。

7.1实验材料和方法7.1.1 微生态制剂本试验室研制,以粗酶制剂吸附芽孢杆菌制成复合微生态制剂,内含腊样芽孢杆菌B02,有效活菌数在2.5×1012个·kg-1以上;纤维素酶、蛋白酶等复合酶制剂。

7.1.2 试验动物健康长白断乳小猪60头,45日龄,体重15-20 kg,未经猪沙门氏菌菌苗免疫,购自杨凌示范区五泉猪场。

一日龄公雏鸡200只,体重38-40 g,未经鸡白痢沙门氏杆菌菌苗免疫,购自西北农历科技大学农学院种鸡场。

7.1.3 基础日粮[3]仔猪基础日粮配方见表7-1。

动物实验设计

动物实验设计
要是检验实验的方法是否正常,也是实验质量控 制的主要质量标准之一。 • 阴性对照:不发生已知的实验结果,主要验证实 验方法的特异性,防止假阳性结果的产生。 • 空白对照:指对对照组不施加任何措施,主要反 映研究对象在实验过程中的自身变化。
5、分组的随机化
随机(random)化原则是提高组间的均衡性的 一个重要手段;也是资料统计分析时,进行统计 推断的前提。随机化抽样的目的就是要使总体中 每一个研究对象都有同等机会被抽取分配到实验 组或对照组。 • 完全随机化设计(完全随机分配) • —在动物数量少的情况下不适用 • 随机化模块设计( 分层随机分配 )—性别模块 体 重模块 • 其他设计—
分危险的。
动物实验记录的规范要求
• 一、记录的一般性要求 • (一)实验记录的主要内容 • (二)实验记录的书写和保存 • 二、实验记录 • (一)实验准备过程的记录 • (二)动物设施和实验室运转的记录 • (三)实验操作的记录 • (四)仪器操作的记录 • 三、记录的归档及实验结果的处理 • (一)实验记录的归档 • (二)实验结果的处理
一、动物实验设计的要素
二、动物实验设计的原则
第二节 动物实验设计的内容和步骤
一、动物实验设计的步骤
二、动物实验设计方案的内容
1、实验动物的选择
1 选用与人的机能、代谢、结构及疾病特点相似的 实验 动物
2 选用遗传背景明确,具有已知菌丛和模型性状显著且 稳定的动物
3 选用解剖、生理特点符合实验目的要求的动 4 选择不同种系实验动物存在的某些特殊反应 5 选用人畜共患疾病的实验动物和传统应用的实验动物
验,以便实验结束后数据的分析和统计,有利于 得出科学客观的实验结论。 • 5﹒研究方法 • 根据实验设计确定本次实验的方法,详细记录本 次实验所要采取的具体实验设计、技术路线、实 验方法详细叙述每个实验步骤

动物实验技术 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

动物实验技术 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

5 4
6
2、家兔:
方法:首先固定家兔,再将扩口器放入口中,置于上,下门齿 之后,将14号导尿管从扩口器中央的小孔通过,沿咽后壁插 入食道。插入后,应检查导尿管是否确实插入食道,可将导尿 管外端的口入一只盛满水的烧杯中,如无气泡产生,表明导尿 管被正确插入胃中,再将导管与注射器相连,注入药液。
Oral feed
第 二 节 实验动物的选择原则
选择什么样的实验动物是医学科学研究工作 中一个重要环节,因为在不适当的动物进行实验, 常可导致实验结果的不可靠,甚至使整个实验徒 劳无功,直接关系到科学研究的成败和质量。
一、查阅文献,加强交流: 通过充分地查阅文献,可了解本领域、本 项目以往使用的实验动物情况及其研究结果, 有利于充分利用前人的研究成果、研究思想, 避免重复研究。 传统应用的实验动物是科技工作者长期以来 实践经验的积累,各个专业、各个课题都有自 己常用的动物品和品系。
Blood Collection From Cardiac Puncture in Mouse
(二)家兔的采血: 1、耳缘静脉采血 2、心脏取血 3、颈动脉
Small blood samples can be collected from a lateral ear vein.
Slide 30.
兔耳缘静脉注射,取血时,可在其耳内面 局部拔毛。
(三)脱毛法:用于手术前动物皮肤局部脱毛。 方法: 首先剪短动物被毛。然后涂脱毛剂,2-3分钟后用温 水清洗干净,最后涂上一层油脂。 脱毛剂的配制: 下列3种方法适用于小鼠,小鼠和家兔。 1、硫化纳3克+肥皂粉1克+淀粉7克+水适量,调成糊状。 2、硫化纳8克+淀粉7克+糖4克+甘油5克+硼砂1克+水 75毫升 3、硫化纳8克+水100毫升

实验动物学 第七章 动物实验质量监控

实验动物学 第七章  动物实验质量监控
2、1937—1959年:美国用黄体酮保 胎和治疗先兆流产,600女婴生殖 器男性化。
3、1954—1956年:法国的有机锡 胶囊引起207人视力障碍和102人 死亡。
4、1966—1972年,日本的氯碘喹 啉造成上千人失明或下肢瘫痪。
5、1959—1962年,西德的沙利度胺(反应 停)引起万余名婴儿畸形。
目前对新药的要求— “安全、可控、有效”。
动物毒性实验会出现4种结果: *、真阴性—没有毒性(正常结果)。 *、真阳性—有毒性(正常结果)。 *、假阴性—药物毒性不被察觉,用到
人身上后直接危及人类的健康与生命。 *、假阳性—使一个很有前途的新药被
淘汰。
(一)药害事件:
1、1935—1937年: 美国用二硝基 酚减肥,引起白内障及骨髓抑制, 死亡177人。
未成年实验动物体重——小鼠15-18g、 大鼠80-100g 、豚鼠150-200g 、 兔1.5-1.8kg 、猫1.0-1.5kg 、犬 6-8kg(成年)。
(二)性别:一般宜选用雌雄各半。 (三)生理状态与健康情况:
健康,无怀孕、哺乳等。 (四)品系、等级:
白化、SPF级动物运输途中被 污染等。
该药品生产和出厂前未做动物实 验,导致其毒性未被发现,由此可见, 动物实验质量是关乎人命的大事。
(2) 1937年:美国田纳西州的马先 吉尔药厂推出了“磺胺酏—马先吉 尔”,一种专给小孩服用的又香又 甜的消炎药水,使用二甘醇做溶剂, 导致358名儿童肾功能衰竭,107人 死亡。
(3)1990年:孟加拉国使用二甘醇 代替丙二醇生产一种“退热净”酏 剂,导致339名儿童肾衰竭,80多 人死亡。
在设计动物实验,选择实验动 物和评价实验结果时,都要对上述 内容进行监控,才能确保动物实验 获得成功。

实验动物学——第七章动物模型

实验动物学——第七章动物模型
3.抗疾病型动物模型(Negative Animal Model) 抗疾病型动物模型是指特 定的疾病不会在某种动物身上发生,从而可以用来探讨为何这种动物对该疾病有 天然的抵抗力。如哺乳动物均易感染血吸虫病,而居于洞庭湖流域的东方田鼠却 不能复制血吸虫病,因而可用于血吸虫感染的机制和抗病的研究。
4.生物医学动物模型(Biomedical Animal Model) 生物医学动物模型是指利 用健康动物生物学特征来提供人类疾病相似表现的疾病模型。兔甲状旁腺分布比 较分散,位置不固定,有的附着在主动脉弓附近,摘除甲状腺不影响甲状旁腺功 能,是摘除甲状腺实验较理想的动物模型;如沙鼠缺乏完整的基底动脉环,左右 大脑供血相对独立,是研究中风的理想动物模型;鹿的正常红细胞是镰刀形的, 多年来被供作镰刀形红细胞贫血研究;兔胸腔的特殊结构用于胸外手术研究比较 方便。但这类动物模型与人类疾病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研究人员应加以分析比较。
诱发性动物模型的特点在于制作方法简便,实验条件容易控制,复制的模型 符合研究目的,短时间内可以复制大量的动物模型,特别适用于药物筛选。但其 不足之处是诱发性动物模型与自然疾病存在着某些不同,例如诱发性肿瘤与自发 性肿瘤对抗癌药物的敏感性不同。而且有些人类疾病不能用人工方法诱发成功。
2.自发性动物模型(Spontaneous Animal Model) 自发性动物模型是指实验 动物未经任何人工处置,动物自然发生的疾病,或由于基因突变,通过遗传育种 保留下来的动物模型。主要包括突变系的遗传疾病模型和近交系的肿瘤疾病模 型。
(1)遗传疾病动物模型。 突变系的遗传疾病很多,可分为代谢性疾病、分子 性疾病、特种蛋白合成异常性疾病等,如裸鼠、肥胖小鼠、高血压小鼠等。
(2)肿瘤疾病动物模型。 近交系肿瘤动物模型随实验动物种属、品种不同, 肿瘤的发生类型和发病率有很大差异。

动物实验基本操作技术

动物实验基本操作技术

动物实验基本操作技术动物实验作为一种科学研究手段,常用于医学、生物学等领域的实验研究。

为了确保实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研究人员需要正确掌握基本的动物实验操作技术。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动物实验基本操作技术。

首先,动物实验前,需要对动物进行适当的饲养管理,确保其健康状态。

这包括提供适宜的饲料和饮水,保持合适的环境温度和湿度,以及定期清洁和消毒动物饲养环境。

此外,研究人员还需对动物进行身体检查,以排除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健康问题。

其次,对于需要进行手术的实验,研究人员需要具备相关的手术技术。

例如,动物麻醉技术是必不可少的,可以采用静脉注射麻药、局部麻醉或气管插管麻醉等方法。

在动物手术过程中,需要准确切割皮肤或组织,处理血管、神经和器官,以及进行缝合和止血等操作。

因此,研究人员需要熟练掌握相关手术技术,确保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

此外,动物实验中还常使用动物注射技术。

注射技术包括口服给药、皮下注射、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等。

研究人员需要准确计量给药剂量,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和注射器具,并注意注射速度和注射途径的选择。

在实验中,研究人员还需要掌握注射后的观察和记录技巧,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的不良反应。

另外,动物实验还涉及到采集和处理生物样本的技术。

例如,研究人员需要采集血液、组织或其他体液样本,以进行生化分析、细胞培养或组织学检查等。

采样时需要注意卫生与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污染。

采样后,研究人员需要合理保存和处理样本,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此外,动物实验中的数据记录与分析也是十分重要的。

研究人员需要仔细记录实验过程的各种参数,包括实验开始时间、操作步骤、药物剂量、实验结果等。

此外,研究人员还需要进行数据分析,以得出科学合理的结论。

在数据分析过程中,研究人员可以使用统计学方法,如平均值、标准差、方差分析等。

最后,动物实验的伦理与法规也是非常重要的。

研究人员需要遵守相关的伦理规范和动物保护法律法规,保证动物实验的道德性和合法性。

小鼠实验的基本技术和方法ppt课件

小鼠实验的基本技术和方法ppt课件
重。
小鼠皮下注射
小鼠尾静脉注射
• (4)腹腔注射给药法:小鼠的注射量为 0.1-0.2毫升/10克 。
• (5)肌肉注射给药法: • (6)脑内注射给药法:
小鼠腹腔注射
• (四)麻醉法 • 1、吸入麻醉法:常用麻醉剂为乙醚。 • 2、腹腔麻醉法:常用麻醉剂是戊巴比妥钠,
用生理盐水配成浓度为2%的溶液,用量为 0.023毫升/10克体重。
• (五)采血法 • 1、剪尾尖法: • 2、切割尾静脉采血法:
小鼠剪尾采血
• 3、眼部采血: • (1)眼眶后静脉窦采血 • (2)摘除眼球采血法:
小鼠内眦采血
• 4、心脏采血法 • (1)穿刺法:每次采血量为0.5-0.6ml。 • (2)开胸法 : • 5、断头采血法 :可采血0.8-1ml。
• 三、实验材料及标本 18-22克小鼠(每人一只)。
• 四、实验内容及方法 • (一)小鼠抓取固定方法
பைடு நூலகம்
小鼠保定技术
• (二)标记法 • 1、永久标记法: • 2、短期标记法:也称染色标记法 。
• (三)给药法 • (1)口服法: • (2)强制灌胃法:
小鼠灌胃
• 2、注射给药法 • (1)皮下注射给药法: • (2)皮内注射给药法: • (3)静脉注射给药法:剂量为0.05-0.1mg/10g体
• 一、实验目的 • (一)掌握小鼠抓、取、固定的基本方法。 • (二)熟悉鼠类的染色、标记的基本方法。 • (三)掌握鼠类的给药、麻醉的基本操作技术和
方法。 • (四)熟练掌握小鼠基本采血技术和方法。
• 二、实验用品 • 1ml注射器、5毫升注射器、针头、500毫升
烧杯、手术剪、镊子、止血钳、灌胃针头、 棉球、生理盐水、75%酒精等。

医学实验动物学完整教学

医学实验动物学完整教学

医学实验动物学完整教学医学实验动物学完整教学第一章引言医学实验动物学是医学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实验动物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动物体内的生理、病理过程,为人类的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本教学将系统地介绍医学实验动物学的基本概念、实验动物种类、实验动物的饲养与管理、实验动物行为学等内容,以期使学生深入了解医学实验动物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术。

第二章实验动物的基本概念本章主要介绍实验动物的定义、分类、特点和用途。

学生将了解到实验动物是指特定用途的动物,如小鼠、大鼠、兔子等。

实验动物按用途分为实验动物和试验动物,按物种分类有小型实验动物、中型实验动物和大型实验动物等。

同时,还将介绍实验动物应用于医学研究的重要性,以及与人体相似性、易于饲养繁殖、实验时间短等特点,使学生了解到实验动物在医学研究中的价值。

第三章实验动物的饲养与管理本章将介绍实验动物的饲养与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包括实验动物的饲养场所、饲养设备、饲料的选购与配制、饮用水及其他环境条件的管理等。

学生将学习到如何确保实验动物的合理饲养与环境条件,以保证实验动物的健康和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第四章实验动物行为学实验动物行为学是研究实验动物的行为规律及其与环境、其他因素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本章将介绍实验动物行为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实验动物的行为特征、行为观察和行为测试方法等。

学生将了解到通过对实验动物行为的观察与测试,可以获得实验动物的行为数据,从而进一步研究其生理、心理过程。

第五章实验动物的动物学特性本章将重点介绍实验动物的动物学特性,包括动物的解剖学特征、生理学特征、生长发育特征等。

学生将通过学习,掌握实验动物的基本解剖学结构、生理学功能和生长发育规律,以便于理解和分析实验动物实验结果。

第六章实验动物的传染病学实验动物的传染病学是研究实验动物与人、动物间传染病的学科。

本章将介绍实验动物传染病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传染病的概念、传染途径、传染源、传染力等内容。

第七章 常用实验动物 (NXPowerLite)

第七章 常用实验动物 (NXPowerLite)

4,听觉和嗅觉都十分灵敏,喜爱幽静和空 气新鲜的环境,胆小怕惊. 5,对环境影响很敏感,耐寒不耐热,耐干 燥不耐潮湿.喜清洁厌污秽 6,喜穴居. 7,性情温顺但群居性差,同性好斗. 8,有啮齿类行为,喜欢磨牙,啃木. 9,寿命:7~15年
(二)解剖生理特点: 1,骨骼系统: 与啮齿类动物不同的是有6颗切齿,多了 一对小切齿,紧贴在一对大门齿后. 2 0 3 3 齿式2( I 1 C 0 p m 2 M 3 )=28 成年兔骨骼只占体重8%,易骨折.
6,体内不能合成维生素C(猴和豚鼠), 维生素C必须来源于饲料中.缺乏维生素C 会发生坏血症. 7,猕猴的牙齿在大体结构和显微解剖, 在发育的次序和数目方面和人类相似.猕 猴 2 1 2 属的乳齿齿式2( I 2 C 1 pm 2 )=20,固定 2 1 2 3 I C pm M )=32 . 齿式2( 2 1 2 3 8,猕猴有汗腺动中最 常用的实验动物之一.犬的神经系统和 血液循环系统发达特别适合在生理和病 理生理等实验研究.
(三)慢性实验研究
由于犬可以通过短期训练能够配合实 验,所以适合于进行慢性实验,如条件反 射实验,各种实验治疗效果实验,毒理学 实验,内分泌腺摘除实验等. 又如犬的消化系统发达,与人有相同 的消化过程,所以特别适合作消化系统的 慢性实验,如以无菌手术方法做成食管瘘, 肠瘘,胰液管瘘,胃瘘,胆管瘘来观察胃 肠运动和消化吸收,分泌等变化.
2,消化系统: 肠非常长,约为体长的8倍,尤其盲肠发 达.家兔的回肠与盲肠相连处膨大形成一 后壁的圆囊,称为圆小囊,这是家兔所特 有的.
圆小囊的作用:一,消化功能,分泌碱 性液体,中和盲肠中微生物分解纤维素所 产生的各种有机酸.二,免疫功能,是淋 巴组织.三,神经内分泌功能,分泌脑肠 肽及溶菌酶等. 盲肠的作用:一,其中的微生物将纤维 素转化为淀粉和其他糖.二,产生软粪, 软粪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B.

动物实验的基本技术方法

动物实验的基本技术方法


2、大鼠的抓取与固定 3、豚鼠的抓取与固定
•4 、 家 兔 的
抓 取 与 固 定
1、2、3均为不正确的抓取方法(1.可损伤两肾, 2.可造成皮下出血,3.可伤两耳),4、5为正确的抓 取方法。颈后部的皮厚可以抓,并用手托兔体。

兔的固定:一般采用台式和马蹄形。四肢用粗 棉绳活结绑住,拉直四肢,将绳绑在兔台四周 的固定木块上,头以固定夹固定或用一根粗棉 绳挑过兔门齿绑在兔台铁柱上;
于全身血容量的10%,短期的反复采血(间隔24h), 每次采血量不宜超过全血量的1%,每周采血8%,其 血红蛋白需数周才能恢复至正常浓度。200g大鼠,按6 %,全血容量12ml,单次采血1.2ml是安全的,反复采 血每次不宜超过0.12ml。
采血对机体的影响

血糖水平、皮质类固醇激素、催乳激素、肾上腺素、 生长激素、胰岛素、血管紧张肽酶原和血清酶类。
常用的编号标记溶液有: ①3%一5%苦味酸溶液,涂染成黄色; ②2%硝酸银溶液,涂染成咖啡色(涂后需光照10 min); ③0.5%中性红或品红溶液,涂染成红色; ④煤焦油酒精溶液,涂染成黑色; ⑤龙胆紫溶液,涂染成紫色。 标记时用标记笔签蘸取上述溶液,在动物体表 不同部位涂上斑点,以示不同号码。

四、实验动物被毛的去除方法
动物的被毛常常因为会影响实验的操作和实验 结果的观察,因此实验中通常 去除或剪短动物 的被毛。去除被毛的方法有四种:剪毛、拔毛、 剃毛和脱毛。 1、剪毛法 一般将动物固定后,用弯头手术剪 紧贴手术者左手绷紧的动物皮肤,依次将所需 实验部位的被毛剪去。可先粗剪,然后再细剪, 不可用手提着动物剪被毛,这样易剪破皮肤。 剪下的毛集中放在一个容器内,不要遗留在手 术台周围,避免注射器等夹毛。

第七章 药物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第七章  药物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二、急性毒性试验LD50 LC50 计算方法 1、改进寇氏法 要求:每组动物数相等;剂量按等比级数;Pn<0.2 Pm>0.8 根据试验条件及试验结果,选用LD50的计算公式 此法易于了解计算简便可信限不大结果可靠特别是在试验前对受试样 品的急性毒性程度了解不多时尤为适用 2、概率单位-对数图解法 预试验以每组2~3 只动物找出全死和全不死的剂量。 动物数一般每组不少于10 只各组动物数量不一定要求相等。 剂量及分组一般在预试验中得到的两个剂量组之间拟出等比的六个剂 量组或更多的组此法不要求剂量组间呈等比关系但等比可使各点距离相 等有利于作图。 作图计算 三、测定LD50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测定前,应进行预试验。 2、注意动物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3、注意环境因素的影响。 4、注意操作因素的影响。 5、注意实验条件的一致性。 6、观察时间一般为14天。 7、一般情况下,各剂量组的死亡分布有一定规律。
第七章第七章药物研究的动物实验方药物研究的动物实验方第一节第一节药物试验剂型剂量与药物试验剂型剂量与样本数确定样本数确定一受试物的剂型配制在药物研究的动物试验中需要用溶剂助溶剂或赋形剂将受试物配制成一定剂型后给动物使用
第七章 药物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第一节 药物试验剂型、剂量与样 本数确定
一、受试物的剂型配制 在药物研究的动物试验中,需要用溶剂、 助溶剂或赋形剂将受试物配制成一定剂型后 给动物使用。 溶剂、助溶剂的要求:无毒性、与受试 物无反应、制成的溶液稳定。 常用的溶剂:水、生理盐水、植物油等。 常用的助溶剂:吐温-80
(二)、实验动物用药量的计算方法 动物实验所用的药物剂量,一般按 mg/kg体重或g/kg体重计算,应用时须从 已知药液的浓度换算出相当于每kg体重 应注射的药液量(ml数),以便给药。 例:计算给体重1.8kg的家兔,静脉 注射20%氨基甲酸乙酯溶液麻醉,按每 kg体重1g的剂量注射,应注射多少ml?

n07第七章 消化率的测定

n07第七章 消化率的测定

回肠—直肠吻合术

优点

手术过程相对简单,猪恢复快,易于收集到代表 性的样本, 日粮类型不受限制

缺点

由于游离大肠,使得受术猪的正常生理状况受到 影响,能量、氮、水、电解质均有不同程度的改 变
回 直 肠 吻 合 术

家 禽 盲 肠 切 除 法
4、活动尼龙袋技术(MBNT)

采用体外胃蛋白酶预消化,然后用作了回直肠吻合术的猪,经十二
第二组
基础日粮 + 被测饲料
试验期
基础日粮
消化率的计算
D(%) = (B-A) X100 + A F
式中:D为被测饲料养分消化率 A为基础饲粮养分消化率 B为混合饲粮养分消化率
F为被测饲料养分占混合饲粮该养分的比例。
假定
基础饲粮养分消化率不变 养分间无互作效应
四、消化试验的基本步骤与要求
1、动物选择 2、日粮配制 3、试验步骤 4、食糜的收集和处理
优缺点


属于全取样法,样本代表性好,可不用指示剂 操作复杂
H
绵羊内脏肠管结构模型图(引自Huntington等,1989) a、隔膜;b、肝脏;c、胆囊;d、门静脉;e、胃脾静脉;f、空肠;g、前肠系膜静脉;h、肠系膜 静脉侧枝;i、肠系膜静脉远端分枝;j、盲肠;k、回盲静脉;l、大肠; I、灌注对氨基马尿酸(PAH)需做插管处;M、采集肠系膜血液需做插管处;P、采集门静脉血液需 做插管处;H、采集肝静脉需做插管处

培养不同的时间,最长培养时间:

精料:12—36h 优质饲草:24—60h 劣质饲草:48—72h

在一定的时间里4、8、16、24、48h(精料), 8、16、24、 48、72h(粗饲料) 取出,冲洗,干燥,恒重

实验动物学基础 第七章 实验动物饲养与管理

实验动物学基础 第七章  实验动物饲养与管理
用饲料。如缺锌饲料、高胆固醇饲料、致肝癌饲料、蛋白质缺乏料等。
三、实验动物饲料的配合
• 在饲养实验动物时,应根不同动物对营养的需求来选择饲料确定合理的饲料配方, 以保证动物能从饲料中获得足够的营养。
• 1、配合原则:首先应满足所饲喂动物的营养需要,尽量选用营养丰富、来源充足、 价格合理的原料进行配合;尽量选用多种饲料原料,以使各种营养成分互补,充 分考虑不同种类动物的消化特点,注意日粮的适口性。应考虑饲料是否需要经灭 菌处理,是否需要添加其它营养成分,还应考虑饲料的贮存时间。
• (三)、按所饲喂的动物种类及生理阶段进行分类 • 1、按所饲喂的动物种类分类:可分为大鼠料、小鼠料、豚鼠料、兔料、猪料、狗料等。 • 2、按生理阶段分类:可分为育成料、繁殖料、维持料等。 • (四)、按饲料的用途或功能分 • 在开展动物实验的过程中,往往因实验的需要,而专门加工制作并饲喂受试实验动物实验
• 5) 熏蒸 较常使用的饲料熏蒸消毒剂是环氧乙烷气体,经其处理的饲料营养成分变 化不大,但必需放在室温环境中充分的通风,以免药剂残留,影响动物生理特性, 否则残留的物质被吸收后,要在肝脏中被代谢分解,其可能对肝脏造成毒性。
• 6) 运输 运输过程造成饲料损害的原因有因挤压造成粒状饲料的破碎,包装破损和 运输环境不良导致营养成分的丢失、变质或污染。可选用硬质容器、塑料袋、厚纸 袋包装。硬质容器可防止饲料被压碎;塑料袋可隔潮,但饲料本身必须干燥,以防 长期存放而长霉;厚纸袋通气性好,最好混合使用上面的包装材料。国外有采用冷 藏、充氮运输车运送饲料的,在封柜前将氮气充入货柜。
• 7、维生素饲料:维持动物正常生理机能所必需的低分子有机化合物。由于需要量 极微,多作为营养物质添加剂使用。
• 8、饲料添加剂:指配合饲料中加入的各种微量成分。包括氨基酸、维生素制剂、 微量元素、抗菌素、抗氧化剂、驱虫药物、防霉剂等。

生理学常用实验动物

生理学常用实验动物

第七章生理学常用实验动物实验动物是经人工繁育,专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物制品或药品鉴定以及其他科学实验的动物。

实验动物具有生物学特性明确、遗传背景清楚、对刺激敏感和反应性一致等特点。

利用实验动物进行医学生物学研究,能保证动物实验的准确性、敏感性和可重复性,且仅用少量动物就能获得精确、可靠的动物实验结果。

实验动物可以代替人类作为研究机体正常生命现象的对象。

生理学是研究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在生理学实验中需要以活的机体、器官或组织细胞作为实验观察对象,但实验又常会对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甚至会危及生命,在人体不便施为。

按照生物进化论的观点,人同各种动物有许多基本相似的构造和功能,在动物身上获得的生理知识可以推用到人体,来探讨人体的某些生理功能。

因此,实验动物可作为人类的替代者。

第一节常用动物的种类、特点及选择实验动物的种类很多,正确选择合适的实验动物是保证实验成功的关键。

一、实验动物选择的基本原则1.选择与人类具有某些相似性的实验动物;2.选用解剖、生理特点符合实验目的要求的实验动物;3.选用标准化实验动物,即指在微生物学、遗传学、环境和营养等方面均符合控制标准的实验动物,教学示范一般选用一级(普通)动物;4.选用与实验要求相适应的实验动物规格(指年龄、体重和性别的选择)。

另外,选择实验动物还要符合经济节约,容易获得的原则。

生理学实验中常用的动物有:蛙(蟾蜍)、家兔、小白鼠、大白鼠、豚鼠、鸽子、猫和狗等。

二、几种常用实验动物的特点及用途1.青蛙和蟾蜍二者均属两栖纲、无尾目类动物。

其心脏在离体情况下可保持较长时间的节律性跳动,多用于研究心脏的生理、药物对心脏的作用等。

蛙的体型小,神经肌肉标本易于制备,其腓肠肌和坐骨神经是研究外周神经、运动终板等生理功能的理想材料,且价格低廉,易于获得。

2.家兔属于哺乳纲,啮齿目,兔科。

性情温顺、安静,是生理学实验教学中较多采用的实验动物。

家兔颈部有减压神经独立分支,纵隔由两层纵隔膜组成,将胸腔分为左右两部分,互不相通,适用于急性心血管实验及呼吸实验;家兔的肠管长、壁薄,对儿茶酚胺类反应灵敏,可进行小肠平滑肌的生理学特性的观察;也可用于卵巢、胰岛等内分泌实验。

动物实验技术与方法

动物实验技术与方法

小白鼠后眼眶静脉丛取血方法
大白鼠后眼眶静脉丛取血方法
1
股动脉采血:大量取血时常用此法。需手术分离股动脉。小鼠的一次采血量可达0.5ml,大鼠可达2.0ml。
2
断头采血
3
心脏采血Biblioteka 狗股动脉取血方法猕猴后肢静脉取血方法
小白鼠断头取血方法
大白鼠颈静脉取血方法
兔耳缘静脉取血方法
第八章
狗颈静脉取血方法
皮毛:有无光泽、出血、干燥; 眼:有无眼屎、流泪、白内障、角膜损伤等; 耳:有无外伤、耳壳曲折、中耳炎等; 四肢:有无弯曲、脱臼、外伤、关节炎; 肛门:有无下痢、血便、脱肛等。
动物外观健康检查
编号标记 目的:为了分组 要求:清晰、耐久、简便、适用 颜料标记 颜料标记适应于较大量的大、小鼠等小动物的编号。常用的颜料有5%苦味酸溶液 (黄色)、2%硝酸银溶液 (咖啡色)、0.5%中性品红溶液 (红色)、煤焦油的酒精溶液(黑色)。颜料号的原则是先左后右,从上而下。
兔、犬:导尿管 脑脊液采集 胸腔积液 腹腔液 其他:胃液、胆汁、关节液
消化液采集
胃液的采集 通过刺激,使胃液分泌增加,再用插胃管的办法抽取胃液。
胆汁的采集 采集胆汁需要施行手术。
胰液的采集 胰液的采集基本同胆汁的采集。
尿液采集
5.静脉注射
小鼠尾静脉注射方法
小鼠尾静脉注射方法
狗前肢内侧皮下静脉注射方法
狗后肢静脉注射方法
猪灌胃方法
第六章
各种动物一次给药能耐受的最大容量(ml) 动物 灌胃 皮内注射 皮下注射 肌肉注射 腹腔注射 静脉注射 小鼠 0.9 0.1 1.5 0.2 1.0 0.8 大鼠 5.0 0.1 5.0 0.5 2.0 4.0 兔 200 0.2 10 2.0 5.0 10 猫 150 0.2 10 2.0 5.0 10 猴 300 0.3 50 3.0 10 20 狗 500 0.3 100 4.0 __ 100

《医学实验动物学》医学实验动物学绪论

《医学实验动物学》医学实验动物学绪论
的动物。
什么是实验动物化?
野生动物或经济动物经过初期的表型分析和筛 选,对具有科学实验价值的动物,经过严格的驯养、 微生物净化、遗传及饲养环境等因素的控制,按实 验要求进行培育,使之达到实验动物的标准。我们 把这种将野生动物或家畜 驯化(Domestication)、培育(breeding) 成实验动物的过程,叫做实验动物化 (Laboratory Animalization)。
20.5
27.4 23.8
18.7
9.8 24.5
8.8
及 12级
100
99.3
100
格 率
13级
100
99.3
100
% (≥60)
14级
100
100
100
实验动物与其他动物区别 ——基本概念的理解
什么叫实验动物?
所谓实验动物(Laboratory Animal): 是经人工饲育、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实行

1-3

(8-19-:350)

4-6
(10-11:50)

(8-19-:350)
三 (104-1-16:50)

1-3
1.第六章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 2.免疫缺陷动物 实验一:动物实验的基本技术和方法 实验一:动物实验的基本技术和方法 实验二:肿瘤接种技术 实验二:肿瘤接种技术 第八章 动物实验伦理;课程总结
用于科学实验 实验动物主要应用目的是为了科学实验,是人类的替身。
什么是实验用动物?
所谓实验用动物(Experimental Animal, Animal for Research)
野生动物(Wild Animal)
指直接从野外捕获的动物。这种动物 未经人工培育,所携带的微生物和寄生 虫受控于其生活的环境及食物,其个体 与群体间遗传基因杂合。对实验结果敏 感性、重复性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一)
常用动物外科手术器械
(二)手术器械的消毒
手术器械常用的消毒方法有: 手术器械常用的消毒方法有 : 煮沸灭菌法 高压蒸气灭菌法和化学药品灭菌法。 、高压蒸气灭菌法和化学药品灭菌法。 敷料、手术巾、手术衣、 (三)敷料、手术巾、手术衣、帽、口罩的消 毒.
四. 手术人员的准备 为了保证无菌手术的进行, 为了保证无菌手术的进行,手术人员应作一系 列的无菌的准备。 列的无菌的准备 。虽然实验动物有不同的微生物 控制等级, 控制等级 ,但手术人员不管做什么等级动物的手 都应该遵循无菌手术的基本原则。 术 ,都应该遵循无菌手术的基本原则 。因此手术 人员在术前应作下列准备 。 (一)手术所需人数 (二) 更衣 (三) 手、臂的清洁和消毒
(三)SPF级以上动物实验观察室环境设施 SPF级以上动物实验观察室环境设施 条件要求
SPF级以上的动物观察饲养在屏障系统或隔离系统 1.SPF级以上的动物观察饲养在屏障系统或隔离系统 中 其特点是: 其特点是 空气、饲料、 垫料和实验器具均应无菌. ①空气、饲料、水、垫料和实验器具均应无菌. 实验人员要严格按隔离系统操作规程操作。 ② 实验人员要严格按隔离系统操作规程操作。 2.隔离环境观察室内的基本设备 必需设备: 必需设备:超净工作台
第二节实验动物的分组和标记
在实验前对动物进行随机分组和编号标记。 在实验前对动物进行随机分组和编号标记。
分 组 方 法 随机化分组方法 单纯随机抽样 均衡随机抽样 随机化方法 抽签法:用带数字的卡片(如纸牌)随机抽取。 抽签法:用带数字的卡片(如纸牌)随机抽取。 若分两组,可用奇偶数为代表;若分四组,可用4 若分两组,可用奇偶数为代表;若分四组,可用4 种花色为代表随机分组
动物的标记
良好的标记方法应保证号码清楚,简便易认、耐久适用, 良好的标记方法应保证号码清楚,简便易认、耐久适用,对 动物无毒性,操作简便且长时间能够识别。 动物无毒性,操作简便且长时间能够识别。 染色法: 小鼠、豚鼠常用3.5 3.5苦味酸溶液涂成黄色; 染色法:大、小鼠、豚鼠常用3.5-5%苦味酸溶液涂成黄色; 犬用2 硝酸银溶液涂成咖啡色。 兔、猫、犬用2%硝酸银溶液涂成咖啡色。 烙印法: 烙印法:大、中型动物 针刺法: 针刺法:兔 号牌法: 号牌法:犬、猴、猫等大动物 穿耳孔法(耳缘剪孔):小鼠 穿耳孔法(耳缘剪孔):小鼠 ): 断趾编号: 断趾编号:小鼠 剪尾编号: 小鼠, 剪尾编号:大、小鼠,仅限与两组动物区分 被毛剪号: 被毛剪号:大动物 笼子标号: 笼子标号:
第七章 动物实验基本技术 及方法
• 第一节 动物实验前的准备 • 第二节实验动物的分组和标记 • 第三节 实验动物的抓取与固定 • 第四节 实验动物麻醉方法
• 第五节 实验动物的给药、采血方法 实验动物的给药、
第一节 动物实验前的准备
动物实验前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动物实验前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包括理论准 条件准备、预备实验。 备、条件准备、预备实验。 理论准备主要指了解动物实验的基础理论知识, 理论准备主要指了解动物实验的基础理论知识,选 题立项和设定假设、研究计划和方案的制定、 题立项和设定假设、研究计划和方案的制定、实验 方法及实验动物的选择、参考文献的查阅等。 方法及实验动物的选择、参考文献的查阅等。 条件准备指仪器设备的备置和校准、药品的配制、 条件准备指仪器设备的备置和校准、药品的配制、 器械的准备、实验动物的购入、 器械的准备、实验动物的购入、实验场所消毒与器 具配套等。 具配套等。 预备实验是正式实验的预演。 预备实验是正式实验的预演。
IVC系统的操作规程 IVC系统的操作规程
IVC系统的安装和消毒 1、 IVC系统的安装和消毒 IVC系统上的动物饲养盒必须在超 2、IVC系统上的动物饲养盒必须在超 内打开, 净工作台 内打开,无菌 操 作。 实验完毕, 3、实验完毕,动物饲养盒必须在超净 工作台内盖 好上盖 后,方能离开超净工作台,放在IVC系统 方能离开超净工作台,放在IVC系统 IVC 上。 4、检查进气孔和排气孔是否成功对接
购入动物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购入动物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购买动物时应向供应部门索取动物的相关资料, 1.购买动物时应向供应部门索取动物的相关资料, 购买动物时应向供应部门索取动物的相关资料 如动物的遗传背景和微生物资料( 如动物的遗传背景和微生物资料(动物质量合格 ),以及动物品系 年龄、体重、胎次等。 以及动物品系、 证),以及动物品系、年龄、体重、胎次等。 2.购买动物时应仔细观察动物的状态 购买动物时应仔细观察动物的状态, 2.购买动物时应仔细观察动物的状态,对动物进 行外观的健康检查:皮毛是否有光泽、 行外观的健康检查:皮毛是否有光泽、眼有没有眼 四肢有无肿胀溃烂、肛门周围有无脏物等。 屎、四肢有无肿胀溃烂、肛门周围有无脏物等。同 时要核对动物的数量等是否符合实验要求。 时要核对动物的数量等是否符合实验要求。 3.根据试验观察时间长短的需要 根据试验观察时间长短的需要, 3.根据试验观察时间长短的需要,同时购入或领取 相应数量的饲料和垫料。 相应数量的饲料和垫料。
空气层流架的操作规程
• 使用前, 清洁层流架的内环境,消毒,灭 使用前, 清洁层流架的内环境,消毒, 菌。 • 进入层流架的一切物品必须经过灭菌处理。 进入层流架的一切物品必须经过灭菌处理。 • 打开层流架门之前,应加大层流架内的送风 打开层流架门之前, 以避免架内环境污染。 量,以避免架内环境污染。 • 实验操作时,须在超净工作台内进行。 实验操作时,须在超净工作台内进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动物设施的防护水平: 动物设施的防护水平:实验操作和安全设备汇总 危险度等级 防护水平 实验操作和安全设备 ABSL限制出入, 1级 ABSL-1 限制出入,穿戴防护服和手套 2级 ABSLABSL-2 ABSL- 的操作加:危险警告标志。 ABSL-1的操作加:危险警告标志。 可产生气溶胶的操作应使用Ⅰ级或Ⅱ 可产生气溶胶的操作应使用Ⅰ级或Ⅱ BSC。 级BSC。废物和饲养笼舍在清洗前先 清除污染。 清除污染。 ABSL- 的操作加:准入控制。 ABSL-2的操作加:准入控制。所有 操作均在BSC内进行, BSC内进行 操作均在BSC内进行,并穿着特殊防 护服。 护服。 ABSL- 的操作加:严格限制出入。 ABSL-3的操作加:严格限制出入。进 入前更衣。配备Ⅲ BSC或正压服所 入前更衣。配备Ⅲ级BSC或正压服所 有废物在清除设施前需先清除污染。 有废物在清除设施前需先清除污染。
二.实验药品、试剂的准备 实验药品、 三.实验器械的准备 实验器械准备得充分、适当, 实验器械准备得充分、适当,有助于实验的顺 利完成。 利完成。 不同类型、部位的实验使用的实验器械种类、 不同类型、部位的实验使用的实验器械种类、数 量不尽一致。 量不尽一致。 实验器械包括完成实验所需要的检测仪器、 实验器械包括完成实验所需要的检测仪器、实验 时动物的固定器械、动物外科手术器械。 时动物的固定器械、动物外科手术器械。
3级
ABSLABSL-3
4级
ABSLABSL-4
ABSL:动物生物安全水平;BSC:生物安全柜。 :动物生物安全水平; :生物安全柜。
动物的引进
在动物实验的各项准备工作中, 在动物实验的各项准备工作中,动物的引进是一个 重要的环节。在引进动物前,应确定引进动物的种 重要的环节。 在引进动物前, 品系、规格、数量及动物微生物控制等级等。 类、品系、规格、数量及动物微生物控制等级等。 引进动物前,应检查各项准备工作是否就绪, 引进动物前,应检查各项准备工作是否就绪,如饲 养动物的器具、器材是否准备好, 养动物的器具、器材是否准备好,饲养室的卫生和 消毒情况;此外,还应检查动物的笼卡、 消毒情况;此外,还应检查动物的笼卡、实验记录 垫料、饲料、秤等实验必须品是否准备好。 本、垫料、饲料、秤等实验必须品是否准备好。
(一)普通动物实验观察室环境设施 条件要求
1. 环境特点 ①普通环境设施符合动物饲养的基本要求,不 普通环境设施符合动物饲养的基本要求, 能完全控制传染因子;②没有进行严格的环境 能完全控制传染因子; 控制和微生物控制, 控制和微生物控制,但也应达到普通动物环境 条件的基本要求; 条件的基本要求;③普通环境室内空气与外界 直接相通; 直接相通;④适用于普通动物实验的饲养观察 2.饲养观察室内需要的基本设备
动物实验室及相关设施
动物实验设施是指以研究、试验、教学、生物制品和药 动物实验设施是指以研究、试验、教学、 品生产等为目的,进行实验动物饲养、试验的建筑物、 品生产等为目的,进行实验动物饲养、试验的建筑物、设 备以及运营管理在内的总和,包括: 备以及运营管理在内的总和,包括:一般动物实验环境设 特殊动物实验设施、实验仪器设备。 施、特殊动物实验设施、实验仪器设备。 用于一般动物实验的环境根据对饲养动物的微生物控制程 度和空气净化程度,分为: 度和空气净化程度,分为: • 普通环境(Conventional condition)普通级动物实验 普通环境( condition) • 屏障环境(Barrier Condition)SPF级动物实验 屏障环境( Condition)SPF级动物实验 • 隔离环境(Isolation condition) 悉生和无菌动物实验 隔离环境(
抽卡片法随机分组
随机分组 15 抽卡数字 8 6 4 7 10 13 7 7 6 2 11 4 2 12 9 除以3 除以3的余数 2 0 1 1 1 2 1 1 0 2 2 1 2 0 0 初步分组 c a b b b c b b a c c b c a a 表中b组为6 组为4 需再调整。 表中 b 组为 6 只 , a 组为 4 只 , 需再调整 。 再重新抽一 卡片, 将其数字除以6 卡片 , 将其数字除以 6 得余数为几即挑第几只放入第 三组。 三组。 随机数字表法: 随机数字表法:基本同上 动物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