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8.doc

合集下载

北京市大兴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北京市大兴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北京市大兴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语文一、基础·运用(共10分)大兴有着悠久的历史,古称“天下首邑.”。

在中华民族抗击日寇铁蹄践踏的①岁月里,这块英雄的土地,成为支援.京西、冀中武装抗日重要的红色根据地。

无数革命先烈,曾经在这里为了祖国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抛头颅.,洒热血。

北平(北京)以南,以现在大兴区域为核心,构筑起的“平南”敌后武装抗日战线,用悲壮和牺牲谱.写了②的红色篇章。

1.在横线①②处依次填写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①坚苦②可歌可泣B.①坚苦②歌功颂德C.①艰苦②可歌可泣D.①艰苦②歌功颂德2.下列语句中加点字拼音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大兴有着悠久的历史,古称“天下首邑.(yì)”。

B.成为支援.(yuán)京西、冀中武装抗日重要的红色根据地。

C.无数革命先烈,曾经在这里为了祖国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抛头颅.(lú),洒热血。

D.用悲壮和牺牲谱.(bǔ)写了②的红色篇章。

“新大兴,新国门”平南红色文化线上主题展,旨①(zài)更好地整合红色资源,通过图文、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②(zài)现战争年代革命先烈的斗争智慧,重温大兴高光时刻,为“新大兴,新国门”注入红.色基因...,打造平南红色文化名片。

3.结合语境,在横线①②处根据拼音依次选填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①在②再B.①在②在C.①再②在D.①再②再4.结合前面两段文字,推断加点词语“红色基因”的意思。

(2分)答:平南红色文化线上主题展,在“新冠”疫情防控形势下,探索传播新模式。

通过采取全新视角、全域布局、全程谋划、全员参与的宣传推广模式,建立和巩固立体式、矩阵式、多层次的大兴区文化宣传工作主阵地。

同时,利用现有资源,推动平南红色文化研究持续深入,提高平南红色文化的传播声量。

以期达成扩大区域影响,创新展示空间的效果。

5.画直线句作为这段文字的结束语,表达欠妥,请加以修改。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共9套)(含答案)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共9套)(含答案)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含期中试题1套,期末试题2套,共9套)第一单元检测卷(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积累运用(30分)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6分)学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我们领略了战士们冲破敌人重重阻遏,歼灭和击溃一切顽抗敌人的气势,那气势只能用“锐不可挡”来形容;学习《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我们了解诺贝尔奖是根据诺贝尔的(遗嘱/遗愿)设立的,是为了(奖励/鼓励)那些为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朗读《“飞天”凌空》,我们仿佛又看到了中国姑娘吕伟在第9届亚运会中夺得10米高台跳水冠军的(雄姿/英姿),仿佛又听到了观众那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朗读《一着惊海天》,我们心潮彭湃,豪情万丈,①②③,在同一时刻汇聚:我们的祖国真正强大起来了!(1)文中加点的词语的读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阻遏.(è)锐不可挡B.歼.灭(qiān)心潮彭湃C.击溃.(kuì)豪情万丈D.冠.军(guān)震耳欲聋(2)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遗嘱鼓励英姿B.遗愿奖励雄姿C.遗愿奖励英姿D.遗嘱奖励英姿(3)文中三处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①追思与缅怀②光荣与梦想③决心与信念B.①光荣与梦想②决心与信念③追思与缅怀C.①追思与缅怀②决心与信念③光荣与梦想D.①光荣与梦想②追思与缅怀③决心与信念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锐不可当(抵挡)摧枯拉朽(腐朽)B.翘首而望(抬起头来)屏声敛息(收敛)C.引吭高歌(喉咙)所向披靡(倒下)D.一丝不苟(敷衍了事)殚精竭虑(尽)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这是达卡多拉游泳场的8千名观众一齐翘首而望,屏声敛息的一刹那。

B.这两位美术家的绘画都非常好,画法各有千秋。

C.比赛即将拉开帷幕,队员们彼此发出海誓山盟,立志夺冠。

2011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doc

2011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doc

2011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试卷第Ⅰ卷(共70分)一、选择。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

(共12分。

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捕.获(pǔ)单薄.(bó)情不自禁.(jìn)B.翘.首(qiáo)脂.肪(zhǐ)追本溯.源(shuò)C.诘.责(jié)鸟瞰.(kàn)谆.谆教诲(zhūn)D.惬.意(xiá)机械.(jiè)惩.恶扬善(chéng)2.依据对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判断词语意思都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色——变本.加厉解释:“本”有“原来”的意思。

判断:“本色”指原来的面貌;“变本加厉”之变得比原来更加严重。

B.兴致.——专心致.志解释:“致”有“实现”的意思。

判断:“兴致”指兴趣实现了;“专心致志”指专心地去实现志向。

C.预测.——变化莫测.解释:“测”有“推测”的意思。

判断:“预测”指预先推测;“变幻莫测”指变化多端,难以推测。

D.畅.游——畅.所欲言解释:“畅”有“尽情”的意思。

判断:“畅游”指尽情地游览;“畅所欲言”指尽情地说出想说的话。

3.在下面与段中,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分藏于大陆和台湾的元代名画《富春山居图》首次在台湾“合璧”展出。

这幅描绘富春江两岸秀丽景色的画作,年代久远,画作的墨迹已有些暗淡,丝毫掩盖不住它内在的神韵。

A.因为所以但是B.不仅而且但是C.尽管但是所以D.由于而且所以4.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每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为了倡导公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今年我国确定的主题是“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

”B.传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为纪念我国著名诗人屈原而设立的。

因为屈原,人们记住了端午。

语文中考试题及答案2020年

语文中考试题及答案2020年

语文中考试题及答案2020年2020年的语文中考试题及答案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等。

以下是一些模拟试题及其答案的示例:一、文言文阅读例题1:阅读以下文言文段落,回答问题。

《岳阳楼记》节选:“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1. 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胜状:_____- 浩浩汤汤:_____2. 翻译句子“朝晖夕阴,气象万千”为现代汉语。

答案:1. 胜状:壮丽的景色。

- 浩浩汤汤:形容水势浩大,波涛汹涌。

2. 翻译:早上阳光灿烂,傍晚阴云密布,天气变化多端。

二、现代文阅读例题2:阅读以下现代文段落,回答问题。

《我的老师》节选:“我的老师,他总是用温和的语气和我们说话,从不大声呵斥。

他总是耐心地解答我们的每一个问题,即使有些问题在我们看来非常幼稚。

”1. 根据文段,描述老师的特点。

2. 你认为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是什么?答案:1. 老师的特点包括:温和、耐心、不轻易发怒。

2. 老师对学生的影响可能是: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鼓励学生提问,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三、作文例题3:以“我的梦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答案示例: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医生。

医生是一个神圣的职业,他们用知识和技能拯救生命,给人们带来健康和希望。

在我的心中,医生不仅是治疗疾病的专家,更是传递爱与关怀的使者。

为了实现这个梦想,我将努力学习医学知识,培养良好的医德医风,将来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

(注:作文部分的答案示例仅为提供一个思路,实际作文应根据个人经历和感受来撰写。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示例,实际的中考试题及答案会根据各地教育部门的命题而有所不同。

考生应以实际考试的试题为准,并参考官方发布的标准答案。

中考语文古诗词阅读题带答案

中考语文古诗词阅读题带答案

中考语文古诗词阅读题带答案(一)诗歌鉴赏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7~8题。

(6分)约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7.请从听觉角度赏析本诗景物描写的句子。

(3分)8.品味“闲敲棋子落灯花”一句中“敲”字的妙处。

(3分)(一)(6分)7.(3分)“雨”是“黄梅时节”的雨,声音细密低回,是低音部;“蛙”是“青草池塘”的蛙,声音密集响亮,是高音部。

(1分)“家家”“处处”写出了声音分布的空间之广与节奏之快,表现了夏夜雨中蛙鸣的热闹,以声衬静,(1分)表现了诗人等待的烦闷与内心的孤寂。

(1分)8.(3分)敲,敲击,一个动作。

(1分)生动含蓄地表现出诗人约客不来的怅惘无奈之情和敲棋自遣的寂寞孤独之感。

(2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5~7题。

咏潮[宋]米芾怒气号声迸海门①,州人传是子胥魂②。

天排云阵千雷震,地卷银山万马奔。

势与月轮齐朔望,信如壶漏报晨昏。

吴亡越霸成何事?一唱渔歌过远村。

【注】①海门:指钱塘江与海交汇的地方,是海潮入江的必经之处。

②子胥魂:子胥即伍子胥,他帮助吴王夫差打败越国,后因夫差听信谗言而被“赐剑自裁”。

传说他死后,灵魂化为波涛之神。

5.下列对诗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怒气号声迸海门”一句,先声夺人,以形象、凝练的语言状写钱塘江潮水经过海门之时,涛声震耳、浪花迸溅的雄壮景象。

B.“州人传是子胥魂”一句融历史传说于诗中,仿佛潮水因子胥之冤而奔涌激荡,怒号不已,增添了诗歌的厚重感,发人深思。

C.颈联中“朔望”指农历每月初一、十五,“壶漏”是古代的一种计时器,该联写因潮水涨落有规律,人们就据此确定日期和时间。

D.“吴亡越霸成何事”指历史上的兴衰变迁算不了什么,这是诗人观潮的感慨;“一唱渔歌过远村”抒发了诗人潇洒超脱的情怀。

6.“天排云阵千雷震”一句有版本作“天排云阵千家吼”,你喜欢哪一个版本?请简述理由。

(3分)7.“地卷银山万马奔”中的“卷”字用得精妙,请说说妙在何处。

昭通市昭阳区2023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题与参考答案

昭通市昭阳区2023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题与参考答案

昭通市昭阳区2023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题与参考答案一、语文知识积累1~6题,每题2分,第7题8分,共20分。

有教养的人待人处世绝不会自吹自擂。

有教养的人懂得珍惜别人的时间(有句谚语说得好:国王的礼貌是恪(kè)守时间)。

有教养的人______别人的事一定尽力去做,他不会摆架子、“翘.鼻子”。

谈论“风度”的书籍很多。

怎么样打扮才算合适,不致让周围的人们侧目而视?对于诸如此类的问题,这些书大都有______的论述。

遗憾的是,人们却很少从这些书中汲(xī)取有益的见解。

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我认为原因在于这些讲解优雅风度的著作有个______,就是人们很少解释为什么需要优雅风度,究竟其必要性何在。

有些人有一种错觉,似乎优雅风度就是矫.揉造作,是出于无聊,是附庸(yōng)风雅,是毫无意义的忸(niǔ)怩作态。

当然,优雅风度可能是外在的。

但是就整体而论,优雅风度是靠祖祖辈辈一代又一代人的经验积淀.而成的,并且标志着人们渴望变得更高尚,渴望生活更优越、更美好的愿望,这是一种世代相传、持续不懈的追求问题的关键究竟何在呢?要养成优雅风度应该遵徇.哪些准则?——搜集那些难以逐一熟记的关于行为举止的“道德箴言”,是不是一件______的事情呢?1. 文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 恪(kè)守B. 汲(xī)取C. 附庸(yōng)风雅D. 忸(niǔ)怩作态2. 文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翘.鼻子B. 矫揉.造作C. 积淀.D. 遵徇.3. 文中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 许诺详细缺憾显而易见B. 允诺详尽缺陷轻而易举C. 许诺详尽缺陷显而易见D. 允诺详细缺憾轻而易举4. 对文中划线句子的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就是很少解释人们为什么需要优雅风度,其必要性究竟何在。

B. 就是人们很少解释为什么需要优雅风度,其必要性究竟何在。

C. 就是为什么很少解释人们需要优雅风度,究竟其必要性何在。

北京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

北京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

北京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一、基础•运用(共14分)初一年级同学开展了以“自然•生命”为主题的学习活动,观察自然界中的花木,进行观察日记写作。

请你协助完成以下任务。

1.(6分)学写观察日记。

ㅤㅤ九月,由夏入秋,天气转凉,万千生命正悄然发生着变化。

此时,正是撰写观察日记的好时节!那么,?ㅤㅤ首先,当然要选择好观察对象,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去观察和记录。

观察时,不只是简单地看,还要调动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感官。

比如,观察植物的生长环境、外观色彩、枝叶形状时,用手摸一摸它的质地触感,轻轻闻一下它的气味……其次,可以阅读相关文学作品,学习写作技巧。

例如,在①的《春》、②的《济南的冬天》、刘湛秋的《雨的四季》这些课文中,比喻、拟人、通感等多种修辞方法颇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它们能化抽象为具体,让文章更富有感染力。

最后,我们才开始动笔写作。

写作时要注意条理性,分清主次与详略。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语文观察日记与生物观察记录不同,它不是纯理性、纯客观的描述,需要使用联想、修辞等艺术手法,提升文字的表现力。

(1)依次在横线①②处填入恰当的作家姓名。

①②(2)有的同学想把学写观察日记的方法表格化,以方便记笔记,请依据上文内容补全表格。

学写观察日记选择观察对象观察和记录有目的、有针对性①②撰写观察日记有条理分清主次、详略③(3)根据语境,在文段中的画线处补写一句话,使语意完整通顺。

2.(8分)观察日记展读。

ㅤㅤ下面语段是梁同学观察日记的一部分,请阅读并完成小题。

ㅤㅤ①你看那殷红的橡树、干红的山楂、血红的龙柏,还有那些红枣、红辣椒、红金瓜、红柿子等【甲】都像黄金玛瑙似的闪着红光。

最好看的是荞麦,②从根到梢一色jiāo()红,齐刷刷地立在那里,远远望去就如山腰里挂下的一方红毡【乙】点缀这红色世界的还有黄和绿。

③山坡上偶有几株大杨树矗立着,像金色的大扫帚,把蓝天扫得洁净如镜。

镜中又映出那些松柏林,在这一派暄热的色彩中泛着冷绿,更衬出这酽酽的秋色。

2024年部编版八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4年部编版八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4年部编版八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指定位置。

一、文言文阅读(共24分)(一)默写与运用(12分)1.巴东三峡巫峡长,。

(郦道元《三峡》)2.烈士暮年,。

(曹操《龟虽寿》)3. ,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4.冰霜正惨凄,。

(刘桢《赠从弟(其二)》)5.傍晚,小明漫步江边,感受春风拂面,于是心情大好,投放饵食与鱼儿逗乐,此番情景不由让他想起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中的两句话“,。

”(二)阅读下列选文,完成第6—10题(12分)【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记游松江①吾昔自杭移高密②,与杨元素同舟③,而陈令举、张子野皆从余过李公择于湖④,遂与刘孝叔俱至松江⑤。

夜半月出,置酒垂虹亭上⑥。

子野年八十五,以歌词闻于天下,作《定风波》令,其略云:"见说贤人聚吴分,试问,也应傍有老人星。

"坐客欢甚,有醉倒者,此乐未尝忘也。

今七年耳,子野、孝叔、令举皆逝,而松江桥亭,今岁七月九日海风架潮,平地丈馀,荡尽无复孑遗矣。

追思曩时⑦,真一梦耳。

元丰四年十二月十二日,黄州临皋亭夜坐书。

【注释】①松江:在上海市郊。

②高密:今属山东。

③杨元素:杨绘,王安石执政时,因反对新法,被贬。

④陈令举:陈舜俞,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被贬。

⑤刘孝叔:刘述。

⑥垂虹亭:即后文所言之松江桥亭。

⑦曩(náng)时:昔时,指七年前。

6.【乙】文中“吾”就是【甲】文的作者(人名),他是(朝代)人。

(2分)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2分)(1)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2)遂与刘孝叔俱.至松江()8.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画线句。

(完整版)语文课程标准考试试题答案

(完整版)语文课程标准考试试题答案

(完整版)语文课程标准考试试题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A.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B.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C.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D.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答案:D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应达到()。

A. 100万字B. 150万字C. 200万字D. 250万字答案:C3.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的语文课程的总目标?()A. 知识与能力B. 过程与方法C.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D. 知识与技能答案:D4. 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A. 理解、感悟、欣赏B. 理解、运用、创新C. 感悟、运用、创新D. 理解、感悟、运用答案:D5.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写作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A. 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B. 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C. 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D. 想象力、创造力、表达能力答案:C6.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的口语交际教学目标?()A. 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B. 培养学生文明、和谐、有效的口语交际能力C. 培养学生独立、创新、合作的精神D. 培养学生与人沟通、交流、合作的能力答案:C7.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关于识字与写字教学,以下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 识字与写字教学应同步进行B. 识字与写字教学可以分开进行C. 识字教学应先于写字教学D. 写字教学应先于识字教学答案:A8.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关于古诗文教学,以下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 应当重视古诗文背诵B. 应当忽视古诗文背诵C. 应当适当减少古诗文背诵D. 应当增加古诗文背诵答案:A9.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关于综合性学习,以下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 综合性学习应当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过程B. 综合性学习可以替代其他语文教学活动C. 综合性学习只是一种辅助性的教学活动D. 综合性学习无需过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答案:A10.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关于评价建议,以下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 评价应以考试为主要手段B. 评价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C. 评价应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D. 评价应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语文课程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个维度。

中考语文试题标点符号的题及答案

中考语文试题标点符号的题及答案

中考语文试题标点符号的题及答案中考语文试题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是一个重要的考查点,它不仅关系到句子表达的准确性,也体现了学生对语言规范的掌握程度。

以下是一些可能出现在中考语文试题中的标点符号题目及答案示例:1. 题目:请在下列句子中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 句子:今天天气真好,我们一起去公园玩吧!答案:今天天气真好,我们一起去公园玩吧!2. 题目: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春天来了,花儿开了,草儿绿了。

- B. 春天来了,花儿开了,草儿绿了。

- C. 春天来了,花儿开了,草儿绿了。

答案:B(正确使用逗号分隔并列的句子成分)3. 题目:请在下列对话中添加适当的标点符号。

- 对话:小明问老师今天的作业是什么老师回答说今天的作业是复习第一课答案:小明问:“老师,今天的作业是什么?”老师回答说:“今天的作业是复习第一课。

”4. 题目: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他喜欢音乐,也喜欢运动。

- B. 他喜欢音乐,也喜欢运动。

- C. 他喜欢音乐,也喜欢运动。

答案:B(应使用逗号分隔并列的爱好)5. 题目:请在下列句子中使用正确的标点符号来表达强调。

- 句子:这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啊!答案:这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啊!6. 题目: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引号的是哪一项?- A. 他说:“我明天会来。

”- B. 他说明天会来。

- C. 他说:“明天会来。

”答案:A(使用了引号来表示直接引语)7. 题目:请在下列句子中使用正确的标点符号来表达疑问。

- 句子:你明天有空吗?答案:你明天有空吗?8. 题目:下列句子中,使用了书名号的是哪一项?- A. 我最近读了一本书《红楼梦》。

- B. 我最近读了一本书,红楼梦。

- C. 我最近读了一本书:红楼梦。

答案:A(使用了书名号来表示书名)9. 题目:请在下列句子中使用正确的标点符号来表达列举。

- 句子:我喜欢的水果有苹果,香蕉,和橙子。

初三语文模考试题及答案

初三语文模考试题及答案

初三语文模考试题及答案一、积累与运用(共10分)1. 根据题目所给的语境,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

(2分)A. 即使……也……B. 即使……但是……C. 虽然……但是……D. 尽管……也……(1)他______身体不好,______还是坚持工作。

(2)______他很努力,______成绩还是不理想。

答案:(1)C (2)B2. 根据题目所给的语境,选择正确的成语填空。

(2分)A. 画蛇添足B. 画龙点睛C. 画饼充饥D. 画地为牢(2)这篇文章的结尾______,使整篇文章更加生动。

答案:B3. 根据题目所给的语境,选择正确的关联词填空。

(2分)A. 因为……所以……B. 虽然……但是……C. 只要……就……D. 无论……都……(3)______我们努力学习,______能取得好成绩。

答案:C4. 根据题目所给的语境,选择正确的标点符号填空。

(2分)(4)他问我,是去图书馆______还是去公园______?A. ?B. ,C. :D. !答案:B5. 根据题目所给的语境,选择正确的句子填空。

(2分)(5)“______,______。

”这句话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A.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B. 锲而不舍,朽木不折;锲而舍之,金石可镂。

C.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D. 锲而舍之,金石可镂;锲而不舍,朽木不折。

答案:A二、阅读理解(共40分)(一)文言文阅读(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岳阳楼记》节选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瑶池,抚绥四方,观行天下之民,信可乐也。

6.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2024年12月份济南天桥区泺口实验学校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2024年12月份济南天桥区泺口实验学校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12月考试八年级语文试题(时限:120分钟满分:150分)一.(16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题。

谁染枫叶醉,红叶舞秋风。

菜芜下法山村红叶谷内,金灿如火。

一声鸡鸣,让人们如梦初醒,在翘.首以盼中,赏枫之旅如期而至。

①走在崎岖的山路上,不得不由衷感叹大自然的神奇!山上的树叶和颜悦色,或碧绿,或金黄,或绯红,或青褐……各种颜色相互交织,真让人眼花(liáo )乱!时光真是入木三分,已将印记(juān )刻其中。

面对寒风的"杀戮.",这些树叶似乎并未胆怯,将落之时,它们毫无所惧,化作春泥更护花。

②这里,不仅独具自然之美,更具人文之美。

下法山村内有历史悠久的古影壁,建于清朝嘉庆年间。

③两棵古槐树,大的树龄大约1000年左右,小的树龄500年左右,故名"父子槐",如今依然生机勃勃。

④近年来,下法山村连续召开红叶节,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观赏。

1.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或括号中拼音处的字形正确的一项是( )(3分)A.qiào 缭隽lùB. qiáo 撩镌lǜC. qiáo 缭镌lùD. qiào 按售lǜ2.文段中画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A .如梦初醒B .如期而至C .和颜悦色D .入木三分3.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 .①B .②C .③D .④4.新闻小组拟开展下法山村"寻访枫叶之旅"采访活动,请帮助他们完善采访问题。

(3分)5.请在下面文字的横线处写上相应的句子,与上下文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4分)下法山村处处有美丽的风景,它总能给人们带来赏心悦目的感受:泉水叮咚,是大自然奏出的最美乐章;枫叶,;星光闪烁,是大自然送出的最关祝福。

二.(36分)(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文段,完成6~11题。

(21分)【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020-2021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0-2021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八年级语文试卷请各位考生注意:1.本试题共4页,总分120 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将试卷左侧的内容填完整。

3.答卷时请用蓝色、黑色钢笔或圆珠笔书写。

一基础·运用(共29分)学校开展“我和我的祖国”主题教育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一)阅读下面一则消息,完成1-4题。

(8分)新华社北京 10 月 1 日电 10 月 1 日上午,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一场盛况空前的大阅兵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喜悦的豪情在广场上倾.情绽放。

响彻云①的轰鸣声中,29 架直升飞机,以雷霆万钧之势率先从天安门广场上空飞过。

当飞机的轰鸣声还在耳畔回响,当人们的目光还在不停翘.首眺望,仪仗方队沿着先辈的足迹,踏着胜利的节拍,威武雄壮地通过天安门。

穿过战争与和平的峥嵘岁月,肩负新时代的使命任务,陆军方队、海军方队、空军方队以排山倒海之势相继走来,接受祖国和人民检阅。

紧随其后的是 32 个装备方队,他们以崭新的阵容接受检阅。

一辆辆坦克披坚执锐,一枚枚导弹昂首向天,展示着这个由 580 台(套)地面装备组成的钢铁巨阵所向披靡的气②。

古老沧桑的中华民族,久经风雨的伟大祖国,在这场举世关注的阅兵盛典中焕发出胜利与自豪的荣光。

1.依次给这几段文字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 分)()A.倾情(qīng)翘首(qiáo)B.倾情(qīng)翘首(qiào)C.倾情(qǐng)翘首(qiáo)D. 倾情(qǐng)翘首(qiào)2.在这几段文字横线处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 分)()A.①霄②慨B.①霄②概C.①宵②概D.①宵②慨3.请为这篇消息拟一个标题:(15 字以内)(2 分)4.几位同学观看了国庆阅兵之后,颇有感触。

下面是他们在观后感中写下的句子,其中修辞方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 分)()A.官兵们迈着整齐的步伐排山倒海般地走过天安门广场。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期中测试(一)一、积累与运用(30分)1.(2019河南商丘永城期中)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项是(2分)()A.绯红(fēi)滞留(zhì)不逊(xùn)深恶痛疾(wù)B.翘首(qiáo)气氛(fèn)教诲(huǐ)夕日欲颓(tuí)C.请责(jié)验颊(jiá)默契(qì)屏息敛声(bǐng)D.凛冽(lǐng)炽热(chì)悄无声息(qiāo)2.(2019四川自贡富顺三中期中)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潇洒荟粹遗嘱眼花潦乱B.铿锵操纵建树振耳欲聋C.溃退窒息浩瀚推枯拉朽D.娴熟巍然咆哮掸精竭虑3.(2018安徽合肥肥西刘河初中期中)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如果支付宝的“圈子”里藏污纳垢,就可能吸引不法分子将“病毒“植人其中,对用户权益构成损害B.电影《战狼2》预告片中的部分片段对抑扬顿挫的故事情节进行了细致的描述C.照片中她身穿深色西服套装,或正襟危坐,或嘟嘴卖萌,优雅俊美D.他聪慧好学,多才多艺,阳光帅气,在众多学生中鹤立鸡群,是学生会主席的热门人选4.(2019广东汕头龙湖实验学校期中)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张亮做间读题时非常细心,每一道题他都经过反复深思熟虑之后才动笔。

(去掉“反复”)B.一个成功的作家向来十分重视从丰富的生活积累中去提取观点,归纳材料。

(“归纳材料“与“提取观点对调)C眼下,越来越多的进口水果亮相油头,丰富了水果市场,其独特的形状色泽和口感也吸引了许多顾客尝鲜的欲望。

(将“吸引“改成“勾起D.教育部要求地方有关部门对侵犯少年儿童权益,损害少年儿童身心健康,要从严查处并依法打击。

(在依法打击”后加“犯罪行为”)5.(2019河南洛阳洛龙第一实验学校十月月考)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富春江分上下两段。

【语文】 语文小说阅读专题训练专题练习(及答案)

【语文】 语文小说阅读专题训练专题练习(及答案)

【语文】语文小说阅读专题训练专题练习(及答案)一、中考语文小说阅读专题训练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霞光灿烂的早晨陈忠实不管夜里睡得多么迟,饲养员恒老八准定在五点钟醒来。

屋里静极了,耳边没有了骡马踢踏的骚动声音,也没有牛倒嚼时磨牙的声音。

恒老八坐起来的时候,猛乍想起,昨日后晌,队里已经把牲畜包养到户了。

他昨晚睡在这里,是队长派他看守一时来不及挪走的农具草料。

窗外很黑,隐隐传来一声鸡啼。

他又钻进被窝,却怎么也不能再次入睡……编上了号码的纸块儿,盖着队长的私人印章,揉成一团,掺杂在许多空白纸块揉成的纸团当中,一同放到碗里,摇啊搅啊。

队长端着碗,走到每一个农户的户主面前,由他们随意拣出一只来……队里给牲畜核了价,价钱比牲畜交易市场的行情低得多了,而且是三年还清。

这样的美事,谁不想抓到手一匹马或一头牛哩!八老汉早在心里祈愿,要是能抓到那头母牛就好了。

可惜,这牛到了杨三家里,明年准定生出一头小牛犊,人家的小院里,该是怎样一种生气勃勃的气派……他嫉妒起杨三来了。

杨恒老汉为公社整整喂了十九年牲畜了。

十九年来,他睡在塬坡上的这间饲养棚里。

无数个日日夜夜,牛马嚼草的声音,像音乐一样和谐悦耳。

牛马的粪便和草料混合的气味,灌进鼻孔,渗透进衣裤的布眼儿……可惜!没有抓到一头!这样的生活今天完结啰!从明天开始,他就要在自个的责任田里劳作了。

木格窗户透出一缕缕微微的亮光。

山野里传来一声声沉重的吭哧声,伴和着车轮的吱吱响。

一听见别人干活,恒老八躺不住了,他拉开门栓,一股初冬的寒风迎面扑来,让他打个寒颤。

从村庄通到塬坡上来的小路上,有人躬着腰,推着独轮小车,前头有婆娘肩头挂着绳拽着。

那是杨云山嘛!狗东西,杨庄第一号懒民,混工分专家,刚一包产到户,天不明就推粪上坡了。

勤人倒不显眼,懒民比一般庄稼人还积极了。

他想笑骂那小子几句,想想又没有开口。

既然懒民都赶紧给责任田施冬肥,恒老八这样的正经庄稼人还停得住么?回,赶紧回去。

恒老八下了坡,刚到村口,老伴迎面走来;“人家都给麦地上粪哩,你倒好,睡到这时光!”“八叔━—”玉琴跑着喊着,挡在当面,“我那头黄牛,不吃草咧,你去给看看——”不等老八开口,八婶转过身来:“各家种各家的地,过各家的日月了。

2024年红河州开远市九年级语文复习测试卷(一)附答案解析

2024年红河州开远市九年级语文复习测试卷(一)附答案解析

2024年红河州开远市九年级语文复习测试卷(一)(全卷四个大题,共26个小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本卷为试题卷,考生解题作答必须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1~5题,每题2分,第6题6分,共16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

”青年人的精气神,在书本中涵(hán)养,更在______中砥砺..。

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一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

从“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到“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以知促行、以行求知的辩证方法,滋养着一代代青年“行而不辍(cuò),履践致远”。

课本是平面的,而世界立体生动;文字是无声的,而生活五彩斑斓....。

走进生活,将“有字之书”和“无字之书”结合起来,在博万物中广其识,在涉世道中明其理,才能让青年人更好地汲(jí)取智慧、丰富思想。

多______方能成大事,犯其难方能图其远。

淬炼..挺拔的精神,离不开社会的熔炉;增强干事的本领,少不了现实的______。

广大青年勇于到更广阔的天地、更复杂的环境中去,方能在一次次______中褪去稚(zhì)气,在一次次迎难而上中增添勇气,在一次次爬坡过坎中沉淀底气。

“百舸争流....千帆竞,波涛在后岸在前。

”新时代中国青年要不断实践,不断学习,带着心中热爱奔赴山海,让青春的翅膀更坚强。

1.文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涵(hán)B.辍(cuò)C.汲(jí)D.稚(zhì)2.文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砥砺B.五彩斑澜C.淬炼D.百舸争流3.文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实践经事磨砺摸爬滚打B.实践涉事磨砺摸爬滚打C.实际经事磨难埋头苦干D.实际涉事磨难埋头苦干4.文中对划线句子病因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成分残缺B.句式杂糅C.语序不当D.搭配不当5.下列内容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我们不能把一件事说完就完了,要说出点道理,表明创作者与世界对话的立场②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老院长曹禺说过,剧作家最好也是思想家③写作有什么路数?创作经典有什么诀窍?没有④世上可能只有创作这个工作没有重复,不可复制⑤写不写得了是技巧,写不写得好只有心路A.②⑤①③④B.④⑤②①③C.②③⑥①④D.④③⑤①②6.名篇名句默写。

教招高中语文试题及答案

教招高中语文试题及答案

教招高中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恣意(zì)踯躅(zhí)舐犊情深(shì)B. 蹉跎(cuō)剽悍(piāo)锲而不舍(qiè)C. 踌躇(chú)瞠目结舌(chēng)怙恶不悛(quān)D. 忖度(cǔn)桎梏(gù)蹑手蹑脚(niè)2.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他这个人做事总是丢三落四,让人不放心。

B. 他虽然学富五车,但是做起事来却常常捉襟见肘。

C. 他为人正直,从不阿谀奉承,真是一个不卑不亢的人。

D. 他虽然年轻,但是做事却老气横秋,让人佩服。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环保有了更深的认识。

C. 为了避免不再发生类似事件,学校加强了安全管理。

D. 他因为生病,所以没能参加这次比赛。

4.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虽然年轻,但是工作能力很强。

B. 他虽然年轻,却是工作能力很强。

C. 他虽然年轻,但是工作能力很强。

D. 他虽然年轻,却是工作能力很强。

5.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虽然年轻,但是工作能力很强。

B. 他虽然年轻,却是工作能力很强。

C. 他虽然年轻,但是工作能力很强。

D. 他虽然年轻,却是工作能力很强。

6.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B. 他虽然年轻,却是工作能力很强。

C. 他虽然年轻,但是工作能力很强。

D. 他虽然年轻,却是工作能力很强。

7.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虽然年轻,但是工作能力很强。

B. 他虽然年轻,却是工作能力很强。

C. 他虽然年轻,但是工作能力很强。

D. 他虽然年轻,却是工作能力很强。

8.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虽然年轻,但是工作能力很强。

B. 他虽然年轻,却是工作能力很强。

初三语文卷子试题

初三语文卷子试题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销声匿迹B、锐不可挡C、大相径庭D、恣态万千(答案:A)解析:B项“锐不可挡”应为“锐不可当”,C项“大相径庭”使用正确,但此处为干扰项,D项“恣态万千”应为“姿态万千”。

故A项正确。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他对待工作一丝不苟,深受领导赏识。

B、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C、他这个人很随和,总是附庸风雅地和别人聊天。

D、这场比赛,他发挥得淋漓尽致,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

(答案:C)解析:A项“一丝不苟”形容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也不马虎,使用恰当;B项“引人入胜”指十分吸引人的,使人沉醉的优美的境界,多指山水风景或文艺作品吸引人,使用恰当;C 项“附庸风雅”指本来文化水平不高,却硬要装作有文化修养的样子,含贬义,此处使用不恰当;D项“淋漓尽致”形容文章或说话表达得非常充分、透彻,或非常痛快,使用恰当。

故C项错误。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增长了见识。

B、他说话的声音不但很响亮,而且很清楚。

C、我们要养成每天读报,关心国家大事。

D、他的家乡是江苏省南京市人。

(答案:B)解析:A项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应去掉“通过”或“使”;B项正确;C项成分残缺,缺少宾语中心语,应在“读报”后加“的习惯”;D项搭配不当,“家乡”和“人”主宾搭配不当,应去掉“人”。

故B项正确。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他问我:“你去不去?我说不去。

”B、“都来了!”她说。

C、这本书真好看!他说。

D、你到哪里去了?他问道。

(答案:B)解析:A项“我说不去”前的句号应在引号内,C项“他说”前的感叹号应为逗号,D项“他问道”后的句号应为问号,且应放在引号内。

故B项正确。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的司马迁。

C、《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的文言长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的蒲松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北京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第8
页-中考
2013北京中考语文试题答案公布。


1
页:2013北京中考语文试题第
7
页:2013北京中考语文答案
三、综合性学习
9、【解析】提取主要信息。

难度比去年略高,信息阅读量大,
要求的信息点多。

答案示例:
近年来中国纪录片首播时长和总投资都逐年递增,先后推出多部纪录片精品,但与故事片的产量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但远远低于故事片的产量),纪录片还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

10、答案示例:
①精心选择主题
②独有饮食文化展示
③剪辑方式新颖,技术设备先进
④情感传递性强
⑤文化认同感强
11、【解析】拟标题。

难度大,要求把握整体材料,侧重考查纪录片的核心意义。

答案示例一:
体验中国独有文化
答案示例二:
见证中国人文历史、社会发展的轨迹
四、文言文阅读。

12、答案:(1)高高的
(2)靠近
13、答案:抬头仰望,神情跟苏(东坡)、黄(鲁直)不相同。

14、答案要点:①长不盈寸
②各具情态
③船舱旁边左右各四扇的小窗(或高起而宽敞的船舱)
④神奇精湛卓越的雕刻艺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