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之苏轼(12)不识庐山真面目
《题西林壁》原文及翻译赏析
苏轼《题西林壁》原文及翻译赏析原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①题西林壁:题:书写;西林:庐山上的西林寺。
宋元丰七年(1084年),诗人游江西庐山时,把这首诗题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②横看:正面看,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地看。
③侧:从侧面看。
④远近高低:指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不同的角度看。
⑤不识:认不清。
⑥只缘:只因为。
⑦身:自身。
⑧山:指庐山。
翻译正面看到连绵起伏的山岭,侧面望见巍然耸立的山峰,再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千姿百态各不相同。
不能认识庐山的真实面貌,只因为自己就置身在这座山中。
赏析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一句说的是游人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等不同角度观察庐山面貌是可以得到不同观感的。
有时你看到到是起伏连绵的山岭,有时你看到的是高耸入云端的山峰。
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
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
这不仅仅是游历山水才有这种理性认识。
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一首小诗激起人们无限的回味和深思。
所以,《题西林壁》不单单是诗人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同时也是苏轼以哲人的眼光从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认识。
由于这种认识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所以诗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给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启人心智。
不识庐山真面目全诗
不识庐山真面目全诗导语:不识庐山真面目全诗《题西林壁》作者:苏轼原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1、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西林寺在庐山西麓。
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2、横看:从正面看。
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侧:侧面。
3、各不同:各不相同。
4、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5、缘:因为;由于。
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诗意: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赏析: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
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
《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
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心中所想)。
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思是什么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思是什么“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出自苏轼的《题西林壁》,字面意思是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形容由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尚不全面,故不识事物其真正本质。
题西林壁【作者】苏轼【朝代】宋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赏析】《题西林壁》是诗人游观庐山后的总结。
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写诗人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
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
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苏洵长子。
嘉祐二年(1057)进士。
累除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礼部尚书。
曾通判杭州,知密州、徐州、湖州、颍州等。
元丰三年(1080)以谤新法贬谪黄州。
后又贬谪惠州、儋州。
宋徽宗立,赦还。
卒于常州。
追谥文忠。
博学多才,善文,工诗词,书画俱佳。
于词“豪放,不喜剪裁以就声律”,题材丰富,意境开阔,突破晚唐五代和宋初以来“词为艳科”的传统樊篱,以诗为词,开创豪放清旷一派,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
有《东坡七集》《东坡词》等。
苏轼《题西林壁》全诗译文及赏析
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西林寺在庐山西麓。
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横看:从正面看。
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侧:侧面。
各不同:各不相同。
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缘:因为;由于。
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西林:西林寺,在现在江西省的庐山上。
这首诗是题在寺里墙壁上的。
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都呈现不同的样子。
之所以辨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身处在庐山之中。
赏析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一句说的是游人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等不同角度观察庐山面貌是可以得到不同观感的。
有时你看到到是起伏连绵的山岭,有时你看到的是高耸入云端的山峰。
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
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
这不仅仅是游历山水才有这种理性认识。
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一首小诗激起人们无限的回味和深思。
所以,《题西林壁》不单单是诗人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同时也是苏轼以哲人的眼光从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认识。
由于这种认识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所以诗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给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启人心智。
不识庐山真面目全诗
不识庐山真面目全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全诗【题西林壁】作者:苏轼原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1、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西林寺在庐山西麓。
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2、横看:从正面看。
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侧:侧面。
3、各不同:各不相同。
4、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5、缘:因为;由于。
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诗意: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赏析: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
瑰丽的山水————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1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
【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
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心中所想)。
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
《题西林壁》原文、译文及赏析—小学必读
《题西林壁》原文、译文及赏析—小学必读原文:题西林壁苏轼〔宋代〕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都呈现不同的样子。
之所以辨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身处在庐山之中。
注释: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西林寺在庐山西麓。
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横看:从正面看。
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侧:侧面。
各不同:各不相同。
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缘:因为;由于。
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西林:西林寺,在现在江西省的庐山上。
这首诗是题在寺里墙壁上的。
赏析: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一句说的是游人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等不同角度观察庐山面貌是可以得到不同观感的。
有时你看到到是起伏连绵的山岭,有时你看到的是高耸入云端的山峰。
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
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
这不仅仅是游历山水才有这种理性认识。
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一首小诗激起人们无限的回味和深思。
所以,《题西林壁》不单单是诗人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同时也是苏轼以哲人的眼光从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认识。
由于这种认识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所以诗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给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启人心智。
《题西林壁》原文及赏析
《题西林壁》原文及赏析《题西林壁》原文及赏析《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从正面看庐山的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人们之所以认不清庐山本来的面目,是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啊!赏析: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
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
《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
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
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
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
《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
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全诗
不识庐山真面目全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全诗《题西林壁》作者:苏轼原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1、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西林寺在庐山西麓。
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2、横看:从正面看。
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侧:侧面。
3、各不同:各不相同。
4、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5、缘:因为;由于。
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诗意: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赏析: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
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
《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
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心中所想)。
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
《题西林壁》苏轼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题西林壁》苏轼原文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
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
庐山横看绵延逶迤,崇山峻岭郁郁葱葱连环不绝;侧看则峰峦起伏,奇峰突起,耸入云端。
从远处和近处不同的方位看庐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气势又不相同。
后两句写出了作者深思后的感悟:之所以从不同的方位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原来是因为“身在此山中”。
也就是说,只有远离庐山,跳出庐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庐山的真正仪态。
全诗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作品原文:版本一题西林壁⑴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⑵,远近高低各不同⑶。
不识庐山真面目⑷,只缘身在此山中⑸。
版本二题西林壁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看山总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作品注释:⑴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西林寺在庐山西麓。
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⑵横看:从正面看。
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侧:侧面。
⑶各不同:各不相同。
⑷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⑸缘:因为;由于。
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作品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创作背景:苏轼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由黄州(治所在今湖北黄冈)贬所改迁汝州(治所在今河南临汝)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
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
《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
据南宋施宿《东坡先生年谱》记载可知此诗约作于元丰七年五月间。
作品鉴赏:此诗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题西林壁古诗的解意
题西林壁古诗的解意题西林壁古诗的解意《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
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下面是关于题西林壁古诗的解意的内容,欢迎阅读!《题西林壁》苏轼宋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古诗的意思: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注释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西林寺在庐山西麓。
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名句赏析——“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元丰七年(1084)春末夏初,苏轼畅游庐山十余日,被庐山雄奇秀丽的景色所吸引。
因此,他挥毫写下十余首赞美庐山的诗,这是其中的`一首。
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
庐山横看绵延逶迤,崇山峻岭郁郁葱葱连环不绝;侧看则峰峦起伏,奇峰突起,耸入云端。
从远处和近处不同的方位看庐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气势又中不相同。
后两句写出了作者深思后的感悟:之所以从不同的方位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原来是因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也就是说,只有远离庐山,跳出庐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庐山的真正仪态。
这两句充满了意味深长的哲理,并成为人们广为传诵的警句。
作者: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汉族,四川人。
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
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创作背景:苏轼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由黄州(治所在今湖北黄冈)贬所改迁汝州(治所在今河南临汝)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
西林壁苏轼的古诗
西林壁苏轼的古诗古诗《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
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一、作品原文《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二、白话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三、创作背景苏轼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由黄州(治所在今湖北黄冈)贬所改迁汝州(治所在今河南临汝)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
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
《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
据南宋施宿《东坡先生年谱》记载可知此诗约作于元丰七年五月间。
四、作品鉴赏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
庐山横看绵延逶迤,崇山峻岭郁郁葱葱连环不绝;侧看则峰峦起伏,奇峰突起,耸入云端。
从远处和近处不同的方位看庐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气势又不相同。
后两句写出了作者深思后的感悟:之所以从不同的方位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原来是因为“身在此山中”。
也就是说,只有远离庐山,跳出庐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庐山的真正仪态。
全诗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五、作者简介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
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题西林壁》古诗赏析及注释翻译
〔北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上下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
西林:即庐山西林寺。
缘:因为。
此山:指的是庐山。
侧:侧面。
各不同:不相同。
直译
从正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人不清楚庐山本来的面目,只因为自己在庐山中。
简析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
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假设干首庐山记游诗。
《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上下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
庐山是座丘
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
为什么不能识别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苏轼《题西林壁》翻译
苏轼《题西林壁》翻译
苏轼《题西林壁》翻译
苏轼的《题西林壁》描写了庐山变化多姿的山貌,蕴含了非常深刻的人生哲理。
宋代•苏轼《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注释
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西林寺在庐山西麓。
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横看:从正面看。
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侧:侧面。
各不同:各不相同。
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缘:因为;由于。
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说明
《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
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后两句写出了作者深思后的感悟。
全诗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创作背景
苏轼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由黄州(治所在今湖北黄冈)贬所改
迁汝州(治所在今河南临汝) 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
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
《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
据南宋施宿《东坡先生年谱》记载可知此诗约作于元丰七年五月间。
苏轼《题西林壁》古诗赏析及注释翻译
苏轼《题西林壁》古诗赏析及注释翻译 (北宋)苏轼《题西林壁 》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 西林:即庐山西林寺。
缘:因为。
此山:指的是庐山。
侧:侧面。
各不同:不相同。
直译 从正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 从侧面看庐山山峰耸立, 从远处、 近处、 高处、 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人不清楚庐山本来的面目,只因为自己 在庐山中。
简析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 游览庐山。
瑰丽的山水触发逸 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
《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 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 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
庐山是座 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这 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是即景说理, 谈游山的体会。
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 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 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游山 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认识 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 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 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 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 必须超越狭小的 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 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 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 特的感受, 借助庐山的形象, 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 故而亲切自然, 耐人寻味。
在众多的歌咏庐山的作品中,苏轼的西林寺题壁诗与李白 《望庐山瀑布 》同样著名。
但两首诗的艺术构思却大不一样:李白通过香炉峰瀑布一处景 色的描写,烘托庐山的磅礴气势,激发人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苏轼则没有描写 具体景特, 而是概括抒写浏览庐山的总印象, 从中揭发一种生活哲理来启发读者 的思考和领悟。
苏轼《题西林壁》全诗翻译赏析
苏轼《题西林壁》全诗翻译赏析苏轼《题西林壁》全诗翻译赏析题西林壁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西林寺在庐北麓。
题:写上。
西林:西林寺,在庐山。
横看:正面看,从山前山后看,山横在眼前,所以说横看。
庐山总的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侧:侧看,从侧面看,从山的一端——南端或北端看。
岭:顶端有道路可走的山,形状长而平。
峰:山顶端,形状尖而高。
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自古以来就是浏览胜地。
只缘:只因为。
此山:指的是庐山。
侧:侧面。
各不同:不相同。
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
缘:同“原”,因为;由于。
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译文:1、从正面看庐山、从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2、横看庐山是雄奇的大岭,侧看则是陡峭的高峰,随着视线的转移,从高处、低处、远处、近处各不同角度去看,景象各不相同。
令人迷惑不能认识庐山的真正面目,只因为自己身处庐山之中。
[赏析]《题西林壁》是苏轼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从中揭示一种生活哲理来启发读者的思考和领悟。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
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
《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
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
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宋八大家之苏轼十二、不识庐山真面目前导言:“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拥有非凡文采的苏轼却一生官场失意、仕途不顺,在颠沛流离的贬官途中,在坎坷暗淡的人生谷底,苏轼用诗来不断地化解内心的忧愤,原来“不识庐山真面目”,却“只缘身在此山中”。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教授为您讲述系列节目《唐宋八大家之苏轼》第十二集《不识庐山真面目》,敬请关注。
画外音:苏轼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他诗词歌赋无不精通,尤其是他所创作的词,成为宋词最高水平的代表。
相比于在作词上取得的伟大成就,苏轼的诗也有很高的水准,“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等等名篇佳作,脍炙人口、广为流传,并被收录于当代的中小学语文课本普及推广。
在苏轼的诗中,最为后世所熟知的,莫过于“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随着这首诗的流传,“庐山真面目”也成为了市井熟语。
那么这首《题西林壁》是怎样创作出来的?苏轼的诗中究竟蕴涵着怎样的情怀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教授为您讲述系列节目《唐宋八大家之苏轼》第十二集《不识庐山真面目》,敬请关注。
康震:苏轼是一个文学家,我们大家对苏轼比较熟悉的是他的词,其实我们也知道,他是一个大诗人。
苏轼他这个诗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它总充满了一种奇趣,什么叫奇趣呢?奇就是奇怪的奇,它总是有新奇的地方;趣是说它有很大的趣味,有情趣,所以这个奇趣是苏轼诗的一个很突出的特点。
但是奇趣的诗要写出来的话,那应该是比较崎岖的,没那么容易,不是随意写就能写出来的,所以他那首很著名的写庐山的诗,其实还是费了一番周折,这个大家就不知道了。
写庐山这个诗是有点来历的,宋神宗元丰七年的正月,苏轼在黄州被贬已经是第五年了,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原因我们之前已经讲过了,宋神宗对于苏轼,对他来讲是一个难题的这么一个人物,在看法上有些松动,就是想着说,别老让他在黄州待着了,给他搬一个地儿,挪一个地儿,离京城近一点,所以神宗有一天亲自下手诏,就把苏轼从黄州要把他挪到离开封不远的汝州,这当然是好事了。
四月份苏轼接到了诏书就离开黄州了,他离开黄州以后,因为他的弟弟苏辙当时被贬在云州,他当时跟家里人商量好,他经过庐山先去云州跟他弟弟会面之后,然后再折回来,到庐山、九江这个地方跟他的家人会合,然后一起再去汝州。
他这次来庐山想好好地在山上转一转,他的好朋友佛印还有那位道潜,这都是两位僧人,陪着他在山上转。
他到庐山上之后,发现庐山特别地秀美,而且我们知道,庐山不像石钟山这些山,没什么名气,庐山本来就名气很大,自然历代有很多文人,唐代的诗人、唐以前的诗人都有人歌咏过庐山,庐山本身又美不胜收,所以苏轼自己觉着,我还有必要再为庐山写点什么吗?他跟朋友说,我这次来庐山一首诗都不写。
你注意,这是他来庐山的时候最初的打算是什么都不写。
可是苏轼名气太大,他刚到山上,那山上山下山中腰的那些和尚就都知道大名鼎鼎的苏子瞻来了,然后奔走相告,苏子瞻来了、苏子瞻来了。
当然现实情况什么样咱没见。
苏轼一激动,写了一首诗,说: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
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
——苏轼《初入庐山三首》之一哎哟,这深山老林的,还都认识我。
再往山里走,一激动,想起来了,哟,开始不是跟朋友们说了不写吗?既然已经破了戒了,那就再来一首,他又写了一首诗: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
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
——苏轼《初入庐山三首》之二又说:自昔怀清赏,神游杳霭间。
如今不是梦,真个在庐山。
——苏轼《初入庐山三首》之三庐山是美不胜收、多姿多彩,要把庐山认个遍,那除非是它的老朋友,我对庐山是神往已久,今天来这儿一看,感觉像在梦里头游一样。
你注意,他对庐山的认识有一个过程,从一开始他就说要把庐山的真面目看清除了,那除非是跟它神交已久,到这儿很多次的老朋友。
我这次第一次来,我懵懵懂懂地,我还觉着像在梦里头呢。
庐山的美深深地吸引了苏轼,让他本来都说好了不写了,写了,但这时候你注意,那首诗还没写出来呢,为什么呢?得走着,走着那诗才能来着,这不得符合文学创作的规律吗?不带一来就写那个的。
好了,他一边走着,正好他原来有个好朋友,已经过世了,有一本书叫《庐山记》,那肯定就是跟现在一样,苏轼一边走一边拿着“旅游指南”,嗯?得绕着走。
在这个《庐山记》上边记录了前代诗人的两首诗,一首当然不用说了,李白是少不了的,“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孩子都会背,这首诗苏轼自然没有意见。
但第二首诗苏轼看不起,中唐的一位诗人叫徐凝,他写这个诗叫《庐山瀑布》,专门写瀑布,跟李白一样,都是写瀑布的,这诗怎么说呢?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
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徐凝《庐山瀑布》意思是说,这庐山的瀑布就好像从半空里头一直落下来,打着雷就进了江了。
那就是说这个瀑布的声势很大,感觉这瀑布一落下来,把青山都劈成两半。
其实写得挺好的,白居易还说这诗太好了,“赛不得”,意思说什么呢,写不过他。
但在苏轼眼里觉得,这诗不怎么地。
陪他的僧人说苏学士那您也来一首?苏轼说没问题,马上就写: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惟有谪仙词。
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
——苏轼《戏徐凝瀑布诗》什么意思?说古往今来写庐山的诗多了,这是上帝把这个银河给派到人间的,可是只有李白的诗写得最好。
庐山的瀑布飞流直下,它的任务不是为了把徐凝那破诗给洗干净了,等于说庐山瀑布是要给徐凝那诗洗个澡,让它变成一首好诗。
拿徐凝的诗取笑了。
你看,还没怎么样呢,已经较上劲了,先是跟自己的诺言较了个劲,然后又跟徐凝的诗又较了个劲。
接着再往里头走的时候,因为庐山上面有很多石刻,他跟道潜还有佛印,他们走的过程当中看到一个大石头上,刻了一段碑文,这个碑文是佛经里边的一段(话),大家都站在这儿看,看完了以后也就走了。
结果回来的时候苏轼就问身边的人,刚才那碑文写的什么你们还能记得吗?有一个僧人叫自顺,法号叫自顺,“哗哗哗”就背下来了,背了十分之六七。
大家都非常震惊,这记性太好了,学习这么好。
苏轼说你的法号叫什么?说我叫自顺。
苏轼脱口而出说“逆则烦恼,顺则菩提”。
意思说什么呢?如果人的心情不好、不顺畅就会生出烦恼。
如果人的心情舒畅,就会生出菩提。
菩提的意思是正觉智慧的意思。
从此这个自顺就被他的门人们,被这些和尚们称为“顺菩提”,对他的尊称。
这说明什么呢?在庐山里头不光有景,还有人,而且这个人还是个领悟之人。
再往前走,看见一块石头上刻了一首诗,苏轼觉得这个诗写得还不错,一看署名就是这山上的一个和尚,叫可遵。
最后苏轼看了以后,他也不认识这个可遵,就和了一下这首诗。
这首诗咱就没必要再念了,苏轼和的这诗咱也没必要知道。
问题是可遵当时正好在山上,这个可遵和尚颇有几分诗才,可是就因为有这诗才,所以他自己觉得有点牛,还不大看得起别人,结果在山上一听说苏轼苏学士和了他的诗,特高兴,“咣叽咣叽”就从山上跑下来,非要见他一面。
苏轼本来也不认识他,只是和了这首诗,但是没想到这个人就赶紧地满头大汗跑了来,一见他就说,苏学士,我这儿还有好些诗,我想跟您唱和一下。
苏轼不喜欢这种风格。
他跟苏轼又朗诵了自己一首诗,苏轼就没怎么搭腔,叫人抬着轿子就走了,就觉得这个人特别恶俗,他不像个真正的诗人。
这人家可遵还说,哼,苏轼嫉妒我,他走了,他比不了我,他自护其短。
你看,山里头什么鸟都有,有自顺这样的“好鸟”,也有像可遵这样的不怎么地的“鸟”,这就是庐山的妙处,有李白那样的诗,有徐凝那样的诗,有自顺这样的僧人,也有可遵这样的僧人,里边真是美不胜收啊。
你觉得那诗它是轻而易举能写出来的吗?未必。
好了,上庐山来,人也见了;山也看了;瀑布也看了;诗也写了,把徐凝的诗也损了一通。
有两个地方是必须要看的,一个是庐山的东林寺,一个是庐山的西林寺,看完了东林寺再看西林寺,看着西林寺,看着看着,就在一堵墙壁前停下来了,苏轼觉得该写点什么了,然后他就饱蘸浓墨,在墙上就题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写完之后,苏轼说“谱庐山诗尽矣”。
什么呀?我关于庐山的话说完了。
知道吗?这句话很重要,关于庐山,这将是最后的总结,这就是我这次来庐山最大的感受。
我们说苏轼的诗有奇趣,其实头两句很一般,跟白话诗似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咱都能写出来,后两句你写不出来,要不怎么他是苏轼呢,你不是苏轼呢。
它的奇和趣都在后边,“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他这趟进山来一开始就有的感触,他开始觉得像梦游,开始觉得要不是熟悉它的人很难全面地了解庐山,又还不知道在庐山里边有这么多不同的和尚,有不同的领悟、不同的看法、不同的诗,所有这一切都让他产生一种深刻的感觉,对真相要了解太困难了。
这个诗就有这个好处,古典诗歌你知道吗?头两句看似平淡无奇,到了第三句,啪,跳起来了,这一跳,他的高度就跟你不一样了,你到第三句就趴下了,他到第三句跳起来了,不但跳起来了,而且眼睛睁得挺大,把这个事看得特别明白,非常妙。
画外音:对苏轼来说,“庐山真面目”不仅是一个感官命题,更是一个人生的哲学命题,苏轼不仅要探究庐山的真面目,更要托物言志,用庐山的诗来探究人生的真面目。
我们今天不时会用到的成语“雪泥鸿爪”就来源于苏轼对人生真相的追问,来自于一首苏轼年仅二十岁时所作的诗。
那么,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雪泥”和“鸿爪”又是如何打动了苏轼的心呢?康震:其实,苏轼的诗有个很大的特点,一直都在探究真相,一直都在追问真相。
什么真相?那就是老想弄明白这人是怎么回事?他为什么活着?到底活着有什么劲?他这个劲指的是什么?他有了劲和没了劲,最后人的境界有什么不同?从年轻的时候就在追求这个东西。
比如我们都知道,他跟苏辙科举考试考得很好,成绩很高,后来两个人都参加制科考试也考得不错。
那么制科考试完了以后就有一个问题,你们得去做官,朝廷并没有规定说因为你们是兄弟俩,做官就在一个屋里做,那没这样的,俩人就得分手。
但是当时苏洵在京城,那么苏辙就暂时没有去做官,在京城陪他父亲,苏轼就去做官了,苏辙就去送别他,这是他们兄弟两个第一次将要分别,苏轼心中诸多感慨,他走到河南渑池这个地方的时候,感慨就更深重了,为什么呢?因为渑池这个地方是他父亲当时领他们兄弟两个人进京赶考的时候从四川往开封赶的时候路过这地儿,当时渑池这个地方有一座寺庙,他们就住在这儿,住持的和尚叫奉贤法师,而且当时他们在这儿寺庙里还写了首诗题在墙壁上,这番再来奉贤法师已然去世了,被埋在塔底下了,墙壁也已经破败了,诗已经看不清了。
苏轼赋诗一首: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曾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什么意思?“人生到处知何似”,人生是怎么一回事呢?我告诉你人生是怎么回事,下雪了,下大雪了,茫茫大雪下得满地都是,这时候,扑棱棱飞来一只鸟,在这雪地上停下来,不知道在干吗,这不重要,这小鸟停在雪地上停了一会儿,扑啦啦地又飞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