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第7课《维新变法运动》课件
《维新变法运动》课件
起因
1 中国面临局势变化
与西方列强的接触,使中国开始面临全新的现代化进程。
2 士人的崛起
士人阶层开始出现思想上的分化,出现了重视国家现代化的改革派。
目标
借鉴西方的经验
大力推行洋务运动,引进先进 装备和技术。
推进政治改革
盘活人才,打破传统官僚体制, 运用新的思想和体制。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鼓励工业化发展,扶持农业, 推行市场经济改革。
影响和意义ຫໍສະໝຸດ 启迪觉醒借鉴西方经验,启迪觉醒,促进 社会发展。
社会进步
推行中西文化合并,促进社会进 步,为中国近代史开启了新的一 页。
国家独立
摆脱列强压迫,恢复国家独立, 迈向现代化文明社会。
总结和展望
维新变法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历史事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 历史价值。展望未来,我们应该结合当今的社会背景和现实问题,独立思考, 勇敢变革,推动社会进步,使我们的国家更加繁荣、强大。
《维新变法运动》PPT课 件
维新变法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社会变革。它是对中国传统社会和 政治制度进行改革的尝试,具有极其深远的历史影响。
背景
“口岸开放,思想开放”
维新变法运动是在中国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 结果。
国家面临严重危机
甲午战争、义和团运动、庚子国变等近代史上的重 大事件,让国家面临极大的威胁。
主要领导人
康有为
维新变法的主要思想家之一。
梁启超
维新变法的主要推动者之一。
谭嗣同
维新变法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是变法中的重要人物。
策略与手段
1
维新思想的传播
推行新文化运动,倡导科学思想,推广
机构体制的改革
2
第七课维新变法运动
课题:第七课维新变法运动课时:一节课课程类型:新课教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目标:认知与技能:知道公车上书的基本史事和“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提高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了解严复的主要思想及其代表作,知道其对近代思想发展的积极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回忆,引导并启发学生通过对相关问题的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通过讨论维新变法运动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以及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让学生认识到戊戌变法是为了挽救民族危亡而进行的自上而下的爱国进步的改良运动,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起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了解“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和严复的主要思想,体会维新人士勇于创新变革的精神。
教学难点:如何认识戊戌变法对社会的影响和认识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教学方法:以合作学习法为主等。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在上新课之前,请同学们先关上课本,我们回顾第三节课(甲午中日战争)所学的内容。
生:回顾中师:1894年7月至1895年4月爆发了什么战争,交战双方是哪两个国家及其战争结局怎样?生:爆发了甲午中日战争;交战双方分别是中国和日本两个国家;战争结果是中国战败了并签署了《马关条约》。
师:那么《马关条约》的签订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哪样影响?生: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并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
一、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师:前面我们学习了19世纪末农民阶级爆发的义和团爱国运动以及封建地主阶级为了挽救统治危机进行了洋务运动,现在我们一起学习下作为当时爱国的知识分子他们是怎么做的——第七课维新变法运动。
上课之前请同学们先思考一个问题,假如你生活在19世纪末,作为爱国青年的你们会怎样做?生:自由发挥中师:同学的回答都有各自的道理,现在请同学们翻开课本35页,看看当时的有识之士为挽救民族危亡进行怎样的探索?我给同学们五分钟的时间,大家快速浏览下该课内容。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7课《戊戌变法》课件
“百日维新”知识小结
时 间
质
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 任用维新人士。 经济上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 思想文化上 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 开放言论。 军事上 训练新式军队。
百 日 维 新
性
政治上
内
容
意
义
戊戌变法(百日维新)
1、性质: 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 改良运动。
点
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 富强的道路,《马关条约》的 签订,使中国陷入了更为严重 的民族危机。 为摆脱民族危机,康有为、 梁启超等掀起了一场维新变法 运动,继续探索救国道路。 变法以失败告终,但在当 时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变 法的失败也证明了:在半殖民 地半封建的旧中国,资产阶级 改良的道路行不通!
论战主题: 要不要变法 论战双方:
荣 禄等。代表顽固派
康有为等。代表维新派
结论(作用):通过论战,使维新思想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传播,为戊戌变法的进 行创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但由于当时民族资产阶级外受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压 迫,内受本国封建势力的束缚,虽有反抗压迫进行斗争的要求,但规模小,力量 弱,所以想依靠封建皇帝进行变法。(形成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二、戊戌变法主要代表人物
康有为,广东南海人
梁启超,广东新会人
三、公车上书——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
公车——举子、举人 汉朝时,政府都是用公车 接送应试的举子,后来就 把参加科举考试的举子叫 做“公车”。由于这次上 书是康有为组织参加科举 考试的各省举子所为,因 此历史上就称为“公车上 书”。
公车上书知识小结
课堂练习
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势力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 快哉快哉!”议一议,“贼”指谁?为什 么“无力回天”?为什么说自己“死得其 所”?这次变法失败说明了什么?
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7课 维新变法运动》PPT课件 (1)
2、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3、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选一选
1.颁布“明定国是”诏的皇帝是(
A.慈禧太后
B.光绪皇帝
C.道光皇帝
D.宣统皇帝
2.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是(
A.公车上书
B.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 诏
C.《天演论》的发表
D.《马关条约》的签订
3.严复译述的《海国图志》,把(
如果戊戌变法是维新派精心培育的一 棵幼苗,在当时的环境下它能不能茁壮成长?
顽固派
光绪帝
破
无实权 坏
麻木
枯萎
老百姓
软 弱
资产阶级维新派
改良道路在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 的中国行不通
中南海瀛台,后党 政变后,光绪帝被囚禁 在这里。
载湉(1871--1908) 1875年即位,年号光
百日维新——戊戌变法
为唤醒变世法人而。 牺牲的第
快 哉
一人——谭嗣同
无两 力昆
向 天
谭嗣同为什么说自己“死得其所”?
维新运动兴起时声势浩大,变法运动得到了光绪 皇帝的支持,但却只持续了短短的103天,它失 败的原因是什么?
1、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
2、寄希望于无实权的皇帝,脱离人民群众
3、对顽固势力抱有幻想
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它在中国近代史上有 着重要的历史意义,请你总结一下
2019年初中PPT课件
二零一九年六月七日
一、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
• •
背景:甲午战败,民族危机加深 时间: 1895年
• 发起人:康有为、梁启超
• 主要内容:反对议和,请求变法
影响:
康有为
“维新派”:主张在保存中国传统的君 主政体和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部分地学 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文化、教育。
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7 戊戌变法》PPT课件 (18)
5、光绪帝积极支持维新派并实施变法的主要原 因是 ( ) ①变法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②光绪帝不甘 做亡国之君 ③变法可巩固以他为首的“帝 党”的势力 ④根据慈禧太后实行“新政” 的旨意
有利于资 产阶级参 与政权
政治上: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
任用维新人士。
有利于民族
资本主义的
经济上: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发展
文化教育上: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
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军事上:训练新式军队。 有利于
军事 强大
有利于传播 资产阶级 思想
不愿做亡国之君的光绪和 支持他的珍妃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6、康有为创办的《万国公报》起的主要作用是 A.使强学会有了自己的机关刊物 B.在它的周围聚集了维新派人士 C.较广泛地宣传了维新变法的道理 D.使中国人开始了解到西方世界的状况
7、戊戌变法在近代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突出表现在 A.使中国出现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成分 B.中国人开始学习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 C.进行了实现政治近代化的重要探索和尝试 D.使变法维新成为中国人追求的共同目标
慈禧幽禁中光绪帝之 处中南海瀛台。
“宁可亡国,不可变法” “宁赠友邦,不与家奴”
三条上谕
一、革除翁同訸的一切职务, 驱逐回籍。 二、授任薪职的二品大臣须到 皇太后面前谢恩。 三、任命荣禄署理直隶总督, 统率北洋三军。
他来生以 留”“ 与,不 同劝“无有有 志梁力行 ,启心回者 将超杀天, 死远贼;无 留走,以给东图自瀛将己,。将 日本使馆死为得他其提所供,保护,他傲 然说:“快各哉国,变快法哉,无!不”从流
八年级历史第7课《维新变法运动》课件
为变法而 牺牲的第一 人——谭嗣同
失败原因: 1、变法触动了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的利 益,遭到了他们的反对,并且顽固派拥有 实权。 2、维新派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 3、变法脱离了广大的人民群众。 4、资产阶级的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
假如你是维新志士 中的一员,面对清政府 的追捕,你是选择逃, 还是选择留?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 家有哪些体会或收获?
议一议
4. 要善于接受先进思想,勇 于学习先进文化 5. 做任何”诏的皇帝是( )。 A.慈禧太后 B.光绪皇帝 C.道光皇帝 D.宣统皇帝 2.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是( )。 A.公车上书 B.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 诏 C.《天演论》的发表 D.《马关条约》的签订 3.严复译述的《海国图志》,把( )介绍到 中国。 A.西方先进科技 B.西方进化论学说 C.世界各国地理历史 D.民主和科学
梁 启 超 像
梁启超 (1873-1929)广 东新会人,中国 资产阶级启蒙思 想家,政治活动 家、教育家、学 术大师。
从课本上找出 公车上书的主 要内容。
公车上书图
拒 和
变 法
3、影响: ——揭开了维新变法的 序幕
二、警世洪钟《天演论》
公车上书后,维新派为了 进一步推动变法运动的发 展,开展了哪些活动?
光 绪 帝 像
1898.6 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
国家 大计
“明定国是诏”
“维新变法”的目的是什么?要 变的是什么?要实行什么制度?
它以“救国”为宗旨,变 的是封建专制制度,要实行 君主立宪制度
3、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及作用:
项目 内容 作用
革新政治,维护统治;触 犯守旧贵族的利益 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 发展 开放言论;取消 多余的衙门和无 政治 用的官职 经济 发展农工商业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 维新变法运动课件 北师大版
列强侵华战争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中国近代化探索
地主阶级提出--师夷长 技以制夷
洋务运动—封建地主阶级
破产
维 兴起 新 变 发展 法 高潮 运 动 结局
公车上书
思
警世洪钟 想 《天演论》 启
百日维新 蒙 作
最终失败 用
一 序幕--康有为公车上书
1、背景《:马关条约》后,民族危机的加深
刘光第
杨锐
杨深秀
康广仁
林旭
畅想天地
戊戌变法是一次救亡图存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和思想解放运动,你认为戊戌变法的失败仅仅是 慈禧太后发动政变造成的吗?为什么?
如果戊戌变法是维新派精心培育的一 棵幼苗,在当时的环境下它能不能茁壮成长?
顽固派
光绪帝
破 坏
无实权
麻木
枯萎
老百姓
软 弱
资产阶级
改良道路在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 会的中国行不 通
开始标志
• 1898年6月 光绪帝 “明定国是”诏书
光 绪 帝 像
“明定国是诏”
戊戌变法主要内容
类别
内容
经济方面 发展农工商业
军事方面 训练新式陆海军
政治方面
开放言论;取消多余的衙门和 无用的官职
文化教育
开办新式学堂,培养新式人才, 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创办报刊。
顽固封建势力不能容忍
维新运动的发展。有人上书 慈禧太后,要求杀了康有为、 梁启超;甚至宫廷内外传言 将废除光绪,另立皇帝。
死有 得心 其杀 所贼 ,,
去我 留自 肝横 胆刀
快 无 两向
哉力 快回 为变法而牺牲的第 哉 天 一人——谭嗣同 ! ,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戊戌变法课件
《马关条约》
“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 、偿二百兆始” —— 梁启超
刊物: 建立组织:
《万国公报》 强学会
梁启超பைடு நூலகம்
谭嗣同
严复
康广仁
康有为 梁启超
9
思考:以下视频反映了哪条维新措施的影响?
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
22
康有为打着孔子的旗号,发动维新变法运动 人称“跪着造反”,其根本原因是 A.维新派力量薄弱 B.减少变革的阻力 C.为变法寻找根据 D.封建观念的影响
A
温故知新:(复习P29,小组互提2分钟)
时间: 60—70年代 口号: 自强 曾国藩 前期: 安庆内军械所 最早 曾国藩、李鸿章: 企业: 江南制造总局 最大 (军用) 左宗棠 福州船政局 时间: 70-90年代 口号: 求富 后期: 原因: 为军事工业服务 (民用) 李鸿章: 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 企业: 张之洞: 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
三、戊戌六君子 失败原因: 触犯了顽固派利益 六君子:谭嗣同、林旭、刘光第、杨锐、杨深秀、康广仁 性质: 资产阶级爱国政治运动 变法意义: 作用: 思想启蒙 自学提示:阅读课本P35,完成提纲。
2.戊戌六君子
1898年9月28
日,谭嗣同、林旭、 刘光第、杨锐、杨 谭嗣同
林旭
刘光第
深秀和康广仁六人
有人说洋务运动是: “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阴。” 这里的“花”和“柳”分别是指什么?
“花” 指:实现富国强兵。 “柳”指:促进民族工业发展。
现在世界还有国王吗?
英国女王
君主立宪制
日本天皇
光绪帝
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维新变法运动(课件)
5.作用: 戊戌维新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变法图强的社会呼声日益高涨。
6.性质:
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是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是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7、作用:
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四.维新变法运动的失败
慈 禧 太 后
戊戌政变
囚禁光绪帝的 中南海瀛台涵远楼
戊戌六君子
结论:资产阶级改良的道路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行不通!
历史证明:
资产阶级改良的道路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行不通!
去 留 肝 胆 两 昆 仑
我 自 横 刀 向 天 笑
“贼”是指什么人?他为什么说自己“死得其所”
贼是指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 谭嗣同认为自己为变法图强,挽救国家、 民族命运而献出生命,是光荣的,是值得 的。他说自己“死得其所”,正反映了其 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的爱国主义情感。
发展农工商业
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 的发展
训练新式陆海军 提高军队作战力。由于 皇帝没有军权,措施少 而空洞 政治 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革新政治,维护统治; 取消多余的衙门和 触犯顽固派的利益 无用的官职. 文化 开办新式学堂,培 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和 养人才,科举考试 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 伤害守旧的封建文人 废除八股文
◆主张:他认为西方胜过中国的地方,不仅在器 械,更在___,中国只有实行_ __,才能“自强保种” ◆作用:震动了 ,推动了_________运动的发展。
◆地位:他是中国近代的______________. 中国西学第一 ——康有为称赞严复的话
三、短暂的百日维新---戊戌变法 ——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潮 光 绪 帝
民族危机日趋严重
三、短暂的百日维新---戊戌变法
第7课《维新变法运动》
力量对比
政治力量 军事力量
维 新 维新派依靠光绪帝 想争取袁世凯保护 光绪帝 你能预见变法的结局如何 派
(无权)
顽 固 派
以慈禧太后为首 (掌握实权)
袁世凯统帅新建陆 军投靠顽固派
3、戊戌政变,变法失败
1898年9月21日,
慈禧太后发动政变, 光绪帝囚禁,继而大 肆逮捕维新派,废除 变法法令,变法失败。
发展农工商业 训练新式陆海军
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开办新式学堂,培养新式人才 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
政治
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
京师大学堂是北京大学的前 身,它是维新变法期间根据光绪 帝的命令建立的。
京师大学堂
变法措施为什么会在官员中 引起极大的震动?
变法措施极大地触犯了封建顽固势力的 切身利益
(“废除八股取士”会损害一些死读书的 “守旧愚昧之人”,堵住他们的入仕之途; “取消多余的衙门何无用的官职”,将使一 部分旧官僚失去官职,另一部分没定官职 的旧官僚也会产生反应。因此,变法措施 引起了极大的震动。)
维新派 “能变则变,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
顽固派: “祖宗之法不可变。”“宁可亡国,不可变法”
维 新 变 法 运 动
兴起
公车上书
发展
警世洪钟
《天演论》
高潮
百日维新
结局
最终失败
1、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是( D ) A、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形成 B、各地学会的建立 C、强学会的成立 D、“公车上书” 2、不属于维新派为变法而做准备的活动是( D ) A.创办报刊 B.组织学会 C.开办学堂 D.创办企业 3、为维新变法运动提供西学理论基础的是( B ) A.魏源 B.严复 C.康有为 D.梁启超
历史:第7课《维新变法运动》教学课件(北师大八年级上)
了解严复的思想及其对近代中国思想 发展的影响;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 分析戊戌变法的成败和得失,提高综合分 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课前进行预习,查阅并提取有关严复 的有效信息,提高阅读和分析加工信息的 能力;通过讨论,养成主动学习、乐于合 作的学习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戊戌变法是为了挽救民族危亡而 进行的自上而下的爱国进步的改良运动, 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推动了中 国近代化的进程。
实施变法的背景:
康有为第五次上书,指出形势已经到了“瓜分豆 剖”“揭杆斩木”的地步,朝廷如不及时革旧图新, 则国亡无日。同时,康有为在总理衙门驳斥了顽固派 “祖宗之法不可变”的谬论:“祖宗之法是用来治理 祖宗的领土的,今天祖宗的领土都保不住了,祖宗那 套法还有什么用呢?时代变了,祖宗之法也非变不 可!”从而可以看出,维新派是有胆识的,他们的主 张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爱国的、进步的。“不甘做 亡国奴”的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 “国是”:国家的大政方针。
公车上书的背景:甲午战争后《马关条约》 的签订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列强掀起了瓜 分中国的狂潮,同时也促使人们觉醒。
上书时间:1895年
发起人:康有为、梁启超
上书主要内容:反对议和,请求变法。
阅读教材第35页的小字,这段文字主要介绍 了康有为的政治思想,即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这也是维新派与洋务派政治思想的主要区别。
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谭嗣同等近 代史上的志士仁人善于向西方国家学习、 勇于改革创新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值得 我们学习,逐步形成关心时政、关心国家 的责任感,树立以天下为己任的正确人生 观和价值观。
二、教材分析
本课在第二单元“近代化的艰难起步”中 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以“自强求富”为口号 的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客观上促 进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甲午中日战争后,探 索挽救民族危亡的维新变法运动又在社会上起 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它为后来的辛亥革命和 新文化运动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所以,维新 变法运动和洋务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 等重大事件一样,承担了挽救民族危亡、探索 救国救民的使命,同时不同程度地推动了中国 近代化的步伐。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维新变法运动课件北师大版
军事
开放言论,
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 的官职
发展农工商业
训练新式陆海军
文化教育
创办报刊,开办新式学 堂培养人才,废除八股
文
戊戌变法的失败 光绪
戊戌变法为什么会失败呢?
时间 19世纪40-60年代
近代化历程及其主要战争 近代化历程
洋务运动—封建地主阶级
19世纪60-90年代 (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14
第7课 维新变法运动
一、公车上书
时间:1895年春 背景:《马关条约》签订大大加深了民族危机 发起人:康有为、梁启超 内容:反对议和,请求变法 影响: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思考:维新派和洋务派的思想主张 有何不同?
兴起 维 新 变 法 运 动
发展
高潮
结局
公车上书 警世洪钟 《天演论》 百日维新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7 课《维新变法运动》
课件-北师大版
教学目标
• 1、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
• 2、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
•
会的影响。
• 3、了解魏源、严复等人的主要
•
思想。
教学重点
• 1、了解“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 • 2、严复的主要思想。 • 3、认识戊戌变法的影响。
பைடு நூலகம்
阅读导言,回答 “维新变法”的目的是什么?要变的是什么?要实行什么制度? ➢它以“救国”为宗旨,变的是封建专制制度,要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最终失败
二、警世洪钟《天演论》
1、维新派的活动:
办报刊,组学会,办学堂等
2、严复与《天演论》 a、主要观点:
“物竞天择”
b、影响:
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
严 复 像
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7课 维新变法运动》PPT课件 (9)
小试牛刀
通过30分钟的学习,相 信我们同学学到了不少知识, 那么做几道习题试试吧!你 准备好了吗?
36.中近考代演中播国室教育的变革,是近代化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0分) (1)梁启超在《饮冰室合集》中写道:
“先生(康有为)以为欲任天下之事,开中国之新世界, 莫亟(急迫)于教育。” 请回答:康有为对发展教育持什么态度?
戌变法持百续日10维3天新,最终失败,因此又称
“
”
讨论:怎样理解谭嗣
同的绝命诗“有心杀贼,
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
哉快哉!”?
维 运新 动变
法
记忆目 录
1.目的: 救亡图存 2.序幕: 1895年春,公车上书
3.推动: 严复译述《天演论》,鼓吹变法 4.开始:1895.6 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5.变
法
3.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 明定国是》诏
书,宣布变法。这一年是农历戊戌年,又称 戊戌变法。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 作用。
学法训练:说出以上 一段文字阐述了哪一事件? 这段文字包涵了该事件的 哪些历史要素?
预习检 测
维 运新 动变
法
4.根据下表,填写“维新变法”的主要内
2019年初中PPT课件
二零一九年六月七日
目标导航
• 说出严复的主要思想。 • 简述“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 • 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预习检
测
维 运新 动变
法
1.为了救亡图存,1895年春, 康有为、梁启 超在北京联合参加科举考试的1300多名应试 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历史上称之为 “公车上书”。它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 家有哪些体会或收获?
议一议
4. 要善于接受先进思想,勇 于学习先进文化 5. 做任何事情都要有百折不 挠的毅力。
选一选
1.颁布“明定国是”诏的皇帝是( )。 A.慈禧太后 B.光绪皇帝 C.道光皇帝 D.宣统皇帝 2.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是( )。 A.公车上书 B.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 诏 C.《天演论》的发表 D.《马关条约》的签订 3.严复译述的《海国图志》,把( )介绍到 中国。 A.西方先进科技 B.西方进化论学说 C.世界各国地理历史 D.民主和科学
开办新式学堂, 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和西 培养人才;科举 方科学技术的传播;伤害 文化 考试废除八股文; 守旧的封建文人 创办报刊 训练新式陆海军 提高军队作战力。由于皇帝没有军权, 军事 措施少而空洞
想一想:光绪帝的变法措施哪 些触犯了封建顽固势力的切身 利益? 4、结局:
百日维新——戊戌变法
变法的结局:变法最终失败。 戊戌变法持续了103天,因此又称“百日维 新”。
4.戊戌变法发生在农历戊戌年,这一年是( A.1895年 B.1897年 C.1898年 5.某地因废祠堂改学堂,废八股改策论而受
)。 D.1901年
到当地官员传讯,他们抗辩道:“此乃当今
皇上旨意,何罪之有?”这个“皇上”指的是 ( )A.康熙帝 B.道光帝 帝 6.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的相同之处有( )。 C.光绪帝 D.雍正
梁 启 超 像
梁启超 (1873-1929)广 东新会人,中国 资产阶级启蒙思 想家,政治活动 家、教育家、学 术大师。
从课本上找出 公车上书的主 要内容。
公车上书图
拒 和
变 法Βιβλιοθήκη 3、影响: ——揭开了维新变法的 序幕
二、警世洪钟《天演论》
公车上书后,维新派为了 进一步推动变法运动的发 展,开展了哪些活动?
第7课 维新变法运动
兴起 发展
高潮 结束
“维新派”:资产阶级改良派,主 张在保存中国传统的君主政体和 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部分地学习 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文化、教 育。 代表人物:
谭 嗣 同
严复
康有为 梁启超
维新派和洋务派的政治主张有 何区别?
洋务派: 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工业 维新派: 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
为变法而 牺牲的第一 人——谭嗣同
失败原因: 1、变法触动了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的利 益,遭到了他们的反对,并且顽固派拥有 实权。 2、维新派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 3、变法脱离了广大的人民群众。 4、资产阶级的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
假如你是维新志士 中的一员,面对清政府 的追捕,你是选择逃, 还是选择留?
一、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
汉代用公家的马车接送被选拔 公车: 的读书人赴京,后来就以“公 车”作为进京应试举人的代称。
《马关条约》后,民 1、背景: 族危机的加深
2、经过:时间、地点,发起人
1895.北京.康有为和梁启超
康 有 为 像
康有为(1858— 1927)广东南海人, 清末资产阶级改良派 领袖,认为西方的制 度好,主张“要救国, 只有维新;要维新, 只有学外国”。
1、维新派的活动: 办报刊,组学会,办学堂等
2、严复与《天演论》
严 复 像
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
2、严复与《天演论》
a、主要观点: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政治上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实行维新变法以自强保种。 b、影响: 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
三、短暂的“百日维新” 1、背景: 《马关条约》后,民 2、开始: 族危机大大加深
光 绪 帝 像
1898.6 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
国家 大计
“明定国是诏”
“维新变法”的目的是什么?要 变的是什么?要实行什么制度?
它以“救国”为宗旨,变 的是封建专制制度,要实行 君主立宪制度
3、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及作用:
项目 内容 作用
革新政治,维护统治;触 犯守旧贵族的利益 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 发展 开放言论;取消 多余的衙门和无 政治 用的官职 经济 发展农工商业
为变法而牺 牲的第一 人—谭嗣同
变法志士被杀,新政措施尽废, 变法还有意义吗? 变法影响: 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 议一 有哪些体会或收获? 议 1. 任何一次变法或改革的出现,总是 社会发展的需要。 2. 改革是国家、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 3. 任何变法或改革都不会是一帆风顺 的,总是伴随着激烈斗争,甚至出现 挫折失败,为此要付出沉重代价甚至 流血牺牲。
①改革政治
③翻译外国书籍 A.①②③ C.①②④
②兴办新式学
④建设海军 B.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想一想
材料一: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照昆仑。 ——《狱中题壁》 材料二:“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 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 请自嗣同始! 材料三:“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 哉快哉!” 请回答:1.上面的诗句和话是谁说的? 2.为什么他说自己死得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