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滚球法进行防雷设计的计算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用滚球法进行防雷设计的计算方法

摘要:“滚球法”是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推荐的接闪器保护范围计算方法之一。笔者阐述了利用滚球法进行防雷设计的设计步骤,并给出了r x、bx的计算公式。

关键词:避雷针滚球法保护范围

1 前言

“滚球法”是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推荐的接闪器保护范围计算方法之一。国标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00年版)也把“滚球法”强制作为计算避雷针保护范围的方法。滚球法是以h r 为半径的一个球体沿需要防止击雷的部位滚动,当球体只触及接闪器(包括被用作接闪器的金属物)或只触及接闪器和地面(包括与大地接触并能承受雷击的金属物),而不触及需要保护的部位时,则该部分就得到接闪器的保护。

利用滚球法进行防雷(两支避雷针及以上)设计时,需要确定的因素包括:防雷类别、避雷针在h x高度的保护半径r x值、避雷针在h x高度联合保护的最小保护宽度b x值。下面将对如何利用滚球法进行防雷设计做简单的阐述。

2 滚球半径h x的确定

按GB50057—199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要求,不同类别的防雷建筑物的滚球半径,如表1所示。

表1:不同类别的防雷建筑物的滚球半径

建筑物防雷类别滚球半径hr(m)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30

第二类防雷建筑物45

第三类防雷建筑物60

3 避雷针在h x高度的xx’平面上的保护半径r x的确定

按GB50057—199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要求,避雷针在h x高度的xx’平面上的保护半径r x值为:

(1)

式中,r x—避雷针在h x高度的xx’平面上的保护半径(m);

hr—滚球半径(m);

h x—被保护物的高度(m);

h—避雷针的高度(m)。

当hx=0时,由公式(1)可以得到避雷针在地面上的保护半径r o值为:

(2)

式中,r o—避雷针在地面上的保护半径(m)。

4 避雷针在hx高度联合保护的最小保护宽度bx值的确定

在防雷设计中,我们不仅需要在图中标注出h值、r x值、D值;而且还要标注出bx值。但在《工业与民用配电手册》和《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1994(2000年版)中,只给出了rx的计算公式,没有给出b x值的计算公式,下面将对bx的公式进行推导:

4.1 双支等高避雷针联合保护范围的做法

通过设计及个人总结,笔者总结出了双支等高避雷针联合保护范围的做法:

(1)分别以A、B为圆心,r0为半径,做圆弧,两圆弧交于点O、O’;

(2)分别以O、O’为圆心, 以r0- r x为半径做圆,与圆A、圆B切于点C、D、E、F;

(3)则封闭圆弧CDEFC为双支避雷针在hx高度的xx’平面上的联合保护范围(如图1)。

图1

4.2 双支等高避雷针在hx高度联合保护的最小保护宽度bx值公式的推导

(1)由图1 可以计算出,当时,双支避雷针在hx高度联合保护的最小保护宽度bx值为:

(3)

即:(4)

式中,D—双支等高避雷针的距离(m);

bx—双支等高避雷针在hx高度联合保护的最小保护宽度(m)。

(2)当时,双支等高避雷针的保护范围为各自单针的保护范围,此时两根针没有联合保护范围,如图2所示。

图2

(3)当D≤2rx时,双支等高避雷针的联合保护范围为两根针各自保护范围的交集,如图3所示。

图3

5 工程应用:

在工程设计中,我们经常设置几支等高的避雷针来进行防雷保护。所以,利用上面的方法就可以绘出完整的防雷保护设计图。下面举例进行说明:

滴西10井区气田地面建设工程集气处理站分离换热区为一级防雷,滚球半径为30m,装置区的防雷保护高度为5.0m。本装置区设置了三座25.0m(基础高度0.2m)高的避雷针进行防雷保护。

(1)利用公式1可以求得避雷针在5.0m高度的保护半径rx值为:

(2)利用公式2可以求得地面保护半径r o的值为:

(3)1#避雷针与2#避雷针在5.0m高度联合保护的最小宽度b12值为:

由于两针间的距离D12为47.9m,由公式3可以求得b12为:

同理可以求得:b23=8.6m,b23=6.1m。

(4)利用上面的方法及计算数据,3支25.0m高的避雷针在5.0m高度保护范围如图4所示:图4 3支25.0m高的避雷针在5.0m高度保护范围

6 结束语

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日益发展,雷电造成的灾害越来越严重,各行业遭受雷电灾害的频率越来越高,经济损失也逐年加重,尤其是城市高层建(构)筑物、易燃易爆场所、计算机及其场地等极容易遭受雷电袭击。人们也在不断地增强防雷电意识,越来越重视加强雷电的防护,防雷设计的重要性日益凸现。通过上述方法,可以准确地计算出防雷的保护范围,有效地保护设备和避免人员伤亡。

参考文献

1 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中国电力出版社,1994.12

2 苏邦礼.雷电与避雷工程,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6.11

3 GB50057—9

4 建筑防雷规范(2000年版),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