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法律风险管控制度揭秘

合集下载

浅议我国建筑工程风险管理制度体系的建立、推行和完善

浅议我国建筑工程风险管理制度体系的建立、推行和完善

商设备险等 ) 各种形式 , 工程担保也有十几种 ( 投标担保 、 预付担保 、 维修 利无法做到心中有底 ,对工程建设中的风 险如何认定、分担等也难以把
担保 、 反担保 、 付款担保等 ) 。这些国家经过多年 的工程建设风险管理实 践, 已积累了许多工程风险管理经验 , 建立起 了一整套适合市场运行且政 府 主管部门和行业 内部有关人员都能认同和 自 觉遵守的风险管理制度和 法律法规 。对提高和建立工程项 目建设领域诚信守法经营、 维护建设市场 健康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 十分值得借鉴。 1 我 国建筑工程风险管理制度体系建设 的现状。我 国在工程建设风险 . 2 管理制度体系建设方面还处 于初级阶段。l7 年为适应经济改革和市场 9 9 发展 的需要 , 中国人 民 险公司拟定了建筑工程一切险和安装工程一切 保 险的条款和保单。同年 8 , 月 中国人民银行 、 国家计委、 建委 、 财政部、 外贸 部和国家外汇管理总局颁布了关于办理引进成套设 备补偿贸易等财产保 险的联合通知 。规定 国内基建单位应将引进的建设项 目的保险费列入投 资概算 ,向建设单位强制征收建筑工程一切险和安装工程一切险 。随后 《 担保法》《 、 保险法》《 、建筑法》《 同法》《 、 合 、 招投标法》《 、建筑工程质量管 理条例》 等法律法规相继颁布。各地方也相应 出台了一些地方法规 , 为我 国建筑工程风险管理制度的完善增添了新 的内容 ,同时也说明我 国工程 风险管理制度体系正在加快建立和完善当中。尽管如此 , 国在建立 、 我 推 行和完善工程建设风险管理制度体系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 ,有待于进一
民蕾科技
2 9 第2 0年 期 0
管理 纵横
浅议我 国建筑 工程风 险管理制 度体 系 的 建 立 、 行和 完善 推

国有建筑工程类企业法律风险防控体系指南(—)

国有建筑工程类企业法律风险防控体系指南(—)

国有建筑工程类企业法律风险防控体系指南(一)一、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律风险与防范(一)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的法律风险具体表现:1.组织架构设置不科学、责任不明晰,导致管理责任缺失;2.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未建立起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现代法人治理结构,引发法律风险。

图片源于王荣说国有企业“三会一层”决策机制优化与明晰研究一文应对措施:1.建立公司企业合规或者法律部门,严格按照《公司法》的要求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2.健全以公司章程为核心的企业制度体系,充分发挥公司章程在企业治理中的基础作用,依照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严格规范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以下简称出资人机构)、股东会(包括股东大会,下同)、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党组织和职工代表大会的权责,强化权利责任对等,保障有效履职;3.制定科学完备的“三会一层”1议事规则和工作细则,并严格按制度运作《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指导意见》;4.执行好董事会议事规则,健全董事会专业委员会,发挥好监事会的监督职能,从而更有效地维护好国家、股东与企业的利益,防止损害各方权益的法律风险出现。

(二)“三重一大”2决策不力的法律风险具体表现:“三重一大”政策落实不力,决策程序超越规定引发违规、违纪事件。

应对措施:1.监督公司、子公司、分公司是否执行民主集中制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相关规定;2.监督公司、子公司、分公司是否严格按规定程序和方式形成决策;3.监督公司、子公司、分公司是否按照各项集体决策事项规定,严格遵照制度进行规定和计划;4.年中、年末对“三重一大”开展情况统计、汇总。

(三)未能及时召开职代会的法律风险具体表现:未能及时召开职代会,导致公司及分公司全局工作安排滞后,提案落实不利,影响问题及时解决。

应对措施:按制度规定及时召开职代会,严格执行民1三会一层议事规则就是由股东大会、党委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组成的议事管理规则。

2“三重一大”即: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投资决策、大额资金使用。

建设工程风险管控制度

建设工程风险管控制度

建设工程风险管控制度一、前言建设工程是指利用资金或物质资源,按照一定的设计和规划,将土地上的自然资源转化为特定的功能和用途的工程项目。

建设工程具有复杂性、长周期、高投入等特点,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风险和隐患,一旦出现问题可能给项目造成严重的损失和影响。

为了有效地应对和避免工程风险,有必要建立完善的建设工程风险管控制度,加强对风险的识别、评估和管理。

二、建设工程风险的分类建设工程风险主要包括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管理风险、自然风险和政策风险等几个方面。

具体分类如下:1. 技术风险:指工程设计不合理、施工工艺不规范、材料质量不达标等方面的风险。

2. 市场风险:指工程合同履行风险、项目融资和收益不确定性、市场供求不平衡等方面的风险。

3. 管理风险:指项目管理不完善、人员素质差、内部控制不严等方面的风险。

4. 自然风险:指自然灾害、气候变化、地质气象条件等不可预测的风险。

5. 政策风险:指政策变化、法律法规问题、审批流程不畅等方面的风险。

三、建设工程风险管控制度的设置为了有效地识别、评估和管理建设工程风险,需要对建设工程风险管控制度进行建立和完善。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风险管理组织机构:建立风险管理工作组织机构,明确风险管理的职责和权利,确保风险管控工作的顺利进行。

2. 风险管理流程:建立风险管理的详细流程和相关文件,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和应急预案等环节。

3. 风险管理工具:建立风险管理相关工具和方法,包括风险评估模型、风险对策分析和风险管理软件等。

4. 风险管理培训:对相关人员进行风险管理培训,提高其风险意识和应对风险的能力。

5. 风险管理控制:建立风险管理目标和指标,对风险进行规范的控制和监督。

6. 风险管理评估:建立风险管理评估体系,对风险管理工作进行定期评估和反馈。

四、建设工程风险管控制度的应用在具体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和项目特点,灵活运用建设工程风险管控制度,有效地应对和管理风险。

建筑工地风险防控及安全等级管理制度

建筑工地风险防控及安全等级管理制度

建筑工地风险防控及安全等级管理制度一、总则1.1 目的为确保建筑工地的安全与稳定,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1.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所有建筑工地,包括但不限于新建、改建、扩建、拆除等工程。

1.3 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同时做好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

2. 全面负责,分级管理:各级部门和人员应全面负责工地的安全管理工作,实行分级管理。

3. 科学规范,持续改进:根据工程特点,科学规范地进行风险评估和安全管理,不断总结经验,持续改进。

二、组织架构与职责2.1 组织架构建筑工地应设立以下组织机构:- 项目经理部:负责工地的整体安全管理工作。

- 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工地的日常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 施工班组:负责本班组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2.2 职责1. 项目经理部:- 负责组织制定工地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 负责组织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 负责组织安全生产大检查和事故处理。

2. 安全生产管理部门:- 负责监督、检查工地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 负责组织安全生产培训和应急演练。

- 负责收集、整理安全生产资料,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档案。

3. 施工班组:- 负责落实本班组的安全生产措施。

- 负责本班组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 负责及时报告安全事故。

三、风险评估与防控3.1 风险评估建筑工地应定期进行风险评估,识别和评价可能存在的安全生产风险,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3.2 防控措施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取以下防控措施:1. 物理防控: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如安全网、防护栏杆等。

2. 技术防控:采用先进的安全技术,如监测系统、报警系统等。

3. 管理防控: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提高人员安全意识。

四、安全生产培训与教育4.1 培训内容安全生产培训内容包括法律法规、安全生产知识、操作技能等。

4.2 教育对象所有工地从业人员,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

建筑工程公司安全风险管控制度

建筑工程公司安全风险管控制度

建筑工程公司安全风险管控制度一、背景介绍建筑工程是一项高风险的行业,涉及到大量的人员和设备,如果安全风险得不到有效管控,将对工程的顺利进行和参与者的人身财产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建筑工程公司必须建立完善的安全风险管理制度,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工程安全、质量和进度。

二、安全风险管控制度的制定目的1. 保障建筑工程参与者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2. 遵守国家有关建筑安全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3. 完善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体系,提高工程质量和进度;4. 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减少因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三、安全风险管控制度的内容1. 安全管理组织体系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组织体系,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责任和权力,确保安全管理工作有效推进。

2. 安全培训和教育对建筑工程公司全体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紧急处理能力,确保员工在工作中能够按照规章制度操作,规范施工作业。

3. 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规范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包括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隐患排查、安全奖惩制度等。

4. 安全技术措施采取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包括建筑工程的安全设计和施工方案审批、施工设备设施的安全检测、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护用具等。

5. 安全风险评估和管控建立安全风险评估和管控制度,对建筑工程可能发生的安全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控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和措施。

6. 安全检查和监督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和监督,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对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行为进行及时纠正。

7. 安全责任追究建立安全责任追究机制,对违反安全管理规定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确保安全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

8. 安全风险应急预案建立健全的安全风险应急预案,针对不同类型的安全事故制定相应的处置措施和应急救援方案,确保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各类安全事故。

四、安全风险管控制度的实施1. 公司领导班子要高度重视安全风险管控工作,将安全管理与工程管理同等看待,确保安全管理制度的贯彻执行。

建筑施工项目的法律风险控制

建筑施工项目的法律风险控制

建筑施工项目的法律风险控制建筑施工项目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体系,涉及众多的参与方和各种各样的法律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法律风险是无法避免的。

因此,建筑施工项目的法律风险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建筑施工项目中常见的法律风险,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首先,建筑施工项目中常见的法律风险之一是合同纠纷。

合同是建筑施工项目的基础,但由于合同条款的模糊或不完善,很容易引发纠纷。

为了降低合同纠纷的风险,建议在签订合同时,各方应明确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并规定相应的违约责任和解决争议的方式。

此外,项目方还应定期对合同进行审查,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合同纠纷。

其次,建筑施工项目中常见的法律风险之二是施工质量问题。

建筑施工项目涉及到众多的工程技术和质量标准,如果施工质量不达标,将给项目方和参与方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法律风险。

为了控制施工质量问题的风险,建议项目方在施工前应对施工方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查,并明确施工方的责任和义务。

同时,项目方还应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施工质量问题。

此外,建筑施工项目中常见的法律风险之三是安全事故。

建筑施工项目涉及到高空作业、重型机械操作等危险环境和工作方式,如果不加以控制,很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为了降低安全事故的风险,建议项目方在施工前应制定详细的安全管理制度,并向参与方进行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同时,项目方还应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管,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此外,建筑施工项目中还存在着其他的法律风险,如环境污染、知识产权侵权等。

为了控制这些风险,建议项目方在施工前应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同时,项目方还应加强与各方的沟通和合作,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应对法律风险。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项目的法律风险控制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任务。

项目方应认识到法律风险的存在,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建筑施工项目的顺利进行,并降低法律风险带来的损失。

建筑行业风险防控管理制度

建筑行业风险防控管理制度

建筑行业风险防控管理制度引言为了加强建筑行业的风险防控,提高工程质量,确保工程安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旨在对建筑行业进行全面风险识别、评估、控制和管理,以降低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保障工程建设顺利进行。

一、风险防控组织架构1. 建立以企业为单位的风险防控组织,企业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各部门负责人为本部门风险防控责任人。

2. 设立风险防控部门,负责企业内部风险识别、评估、控制和管理工作。

3. 项目成立风险防控小组,项目负责人为组长,成员包括技术、施工、质量、安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

二、风险识别与评估1. 风险识别:企业及项目风险防控部门应定期对项目进行全面风险识别,包括设计、施工、验收等各个阶段。

2. 风险评估: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识别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风险等级。

3. 风险分类:根据风险来源、性质和影响范围,将风险分为自然灾害、技术风险、管理风险、市场风险、法律风险等。

三、风险控制与管理1. 风险控制:针对不同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明确责任人和应对流程。

2. 风险管理:加强风险监测,定期对风险控制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确保风险在可控范围内。

3. 应急预案:针对重大风险,制定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四、风险防控培训与宣传1. 企业应定期组织风险防控培训,提高员工的风险防控意识和能力。

2. 加强风险防控宣传,提高社会公众对建筑行业风险防控的认识和支持。

五、监督与考核1. 企业应加强对项目风险防控工作的监督与考核,确保风险防控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2. 建立风险防控激励与约束机制,对表现优秀的部门和个人给予奖励,对未履行职责的严肃处理。

六、制度修订与完善1. 企业应根据行业发展、法律法规变化及实际工作需要,定期对风险防控管理制度进行修订。

2. 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的风险防控经验,不断完善风险防控体系。

结语本制度的实施旨在加强建筑行业风险防控,保障工程质量与安全,促进建筑行业健康发展。

建筑施工风险防控与安全分级制度

建筑施工风险防控与安全分级制度

建筑施工风险防控与安全分级制度一、前言建筑施工是一项高风险的活动,为了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减少风险,制定一套科学、合理、有效的风险防控与安全分级制度至关重要。

本文档旨在阐述建筑施工风险防控与安全分级制度的基本原则、具体措施和实施流程,为我国建筑施工行业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建筑施工风险防控原则1. 预防为主:在施工过程中,应以预防事故的发生为主,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

2. 综合治理:针对施工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应采取综合治理的方式,从源头上控制风险,确保施工安全。

3. 动态管理:施工风险防控应贯穿于施工全过程,根据施工进度和环境变化,及时调整风险防控措施。

4. 责任到人: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安全责任,确保每个人都对施工安全负责。

三、建筑施工安全分级制度1. 风险评估:根据施工项目的特点,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风险等级。

2. 风险分级: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将风险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分别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3. 安全措施:针对不同等级的风险,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包括工程技术措施、组织管理措施、个人防护措施等。

4. 监测与检查: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监测与检查,确保风险防控措施的落实到位。

5. 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理程序和责任人员。

四、建筑施工风险防控与安全分级制度实施流程1. 项目启动:在项目启动阶段,组织专业团队进行风险评估,确定风险等级。

2. 制定方案: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风险防控和安全分级方案,明确各项安全措施。

3. 培训与宣传: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和宣传,提高安全意识,掌握安全防护知识。

4. 现场管理: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确保风险防控措施的落实到位。

5. 监督检查: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6. 应急处理:发生安全事故时,启动应急预案,迅速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7. 持续改进: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和完善风险防控与安全分级制度。

建筑行业管理制度的法律风险防范

建筑行业管理制度的法律风险防范

建筑行业管理制度的法律风险防范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和法律环境的不断变化,建筑企业面临着许多法律风险。

为了有效地防范和应对这些风险,建筑行业管理制度应当具备一系列的法律防范机制。

本文将从合同管理、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等方面探讨建筑行业管理制度的法律风险防范。

一、合同管理建筑行业的核心是合同的签订和履行。

合同管理对于企业和业主之间的权益保护至关重要。

在制定合同管理制度上,建筑企业应当注重以下方面的法律风险防范:1.明确合同的主体及权益。

建筑企业在签订合同时应核实对方的主体资格,并明确双方的权益和责任。

2.合同条款的明确与合法性。

合同应包括工程范围、价格、工期、质量标准等明确的条款,并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避免模糊和漏洞。

3.变更和索赔管理。

建筑企业应根据实际工程情况,及时处理变更和索赔事项,并遵循合同约定和相关法律的规定,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二、工程质量建筑行业的工程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发展质量。

为了防范法律风险,建筑行业管理制度应实施以下法律风险防范机制:1.合格的设计和施工人员。

建筑企业应确保项目的设计和施工人员持有有效的执业资格,并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以提高设计和施工水平。

2.严格的质量监管。

建筑企业应设立专门的质量监管部门,定期对各个阶段的工程进行检查和验收,确保工程质量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3.建立质量保证机制。

建筑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确保项目按时、优质、合格地完成,减少工程质量引发的法律纠纷。

三、安全生产建筑行业是高风险行业,安全生产工作至关重要。

为了防范法律风险,建筑行业管理制度应实施以下法律风险防范机制: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制度。

建筑企业应制定并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制度,包括工地安全管理、设备安全使用和职工培训等方面,确保工程施工安全。

2.及时处理安全事故。

建筑企业应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部门,及时处理和报告安全事故,并依法赔偿受害人的损失,避免产生法律纠纷。

建筑工程风险防控制度

建筑工程风险防控制度

建筑工程风险防控制度一、建筑工程风险管理介绍建筑工程是一个涉及多方面因素的复杂系统工程,其建设过程中存在着各种不可预测的风险。

为了保证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降低工程投资风险,建筑单位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风险管理体系,实施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

本文将从建筑工程风险管理的概念、特点、原因和风险评估方法等方面进行介绍,分析当前建筑工程风险管理面临的挑战,提出相应的风险防控措施。

二、建筑工程风险管理的概念和特点1.概念建筑工程风险管理是指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建筑工程实施风险识别、分析、评估、控制和监控,以及针对性的预案制定和跟踪措施,综合运用一站式的风险管理服务,保障建筑工程质量、安全、进度和投资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2.特点(1)不确定性:建筑工程过程中涉及多方面因素,包括人力、物力、工期、环境等,其发展过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2)复杂性:建筑工程涉及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术,需要协调各项工作,具有复杂性。

(3)长周期性:建筑工程从规划、设计、施工、验收到交付使用,需要相对较长的周期,容易受外部因素的影响。

(4)高风险性:建筑工程工程量大,资金投入多,技术含量高,容易受自然环境、政策法规、市场行情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存在较高的风险。

三、建筑工程风险的原因1.自然风险:自然因素如地质构造、气候变化、地形、水文等会影响建筑工程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2.市场风险:市场因素如建筑材料价格波动、政策法规变化、市场需求变化等会对建筑工程的投资、回报和技术要求等方面产生影响。

3.技术风险:技术因素如设计不合理、施工质量差、监理不到位等会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4.管理风险:管理因素如工程管理混乱、组织架构不合理、监督管理不到位等会对建筑工程的进度、成本、质量等方面产生负面影响。

四、建筑工程风险评估方法1.典型评估方法(1)定量评估法:通过数据统计,对风险因素的概率、影响程度和风险程度进行量化分析,以数字化的形式表达风险的大小和影响程度。

建筑业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及措施

建筑业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及措施

建筑业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及措施说到建筑业的安全风险管控,大家一定都知道,这可是个事关生命的大问题!毕竟,咱们在建造房子、桥梁这些大工程的时候,真的是充满了不确定性,稍微不留神,安全隐患就来了。

所以,建筑业安全风险的管控,必须得像吃饭睡觉一样重要,不能马虎。

要说具体怎么做,那就得先从分级开始说起。

分级管控?啥意思呢?就是把风险划分成不同的等级,不同级别的风险,咱们得采取不同的措施。

就像你出去爬山,山坡不一样,爬起来的难度自然也不一样,风险控制的力度也得不一样。

咱们说说第一类风险,叫做高风险。

这类风险,顾名思义就是那些极有可能发生事故的情况。

比如说高空作业啊,起重机操作啊,或者是电焊、切割等火花四溅的活儿。

这些都得好好管,不然一旦出问题,那可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想想看,吊车一不小心掉下来了,砸到人或者砸坏设备,那损失可不小!所以,针对这些高风险的工作,咱们得采取严格的管控措施,首先得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每个工人都得经过培训,并且每次作业前,还得进行安全检查。

你说这是不是和早上吃早饭差不多,每天的安全检查就像是吃个“安全大餐”,不吃怎么行?咱们要聊聊中风险,这类风险呢,虽然不是特别高,但也不能掉以轻心。

像是土方开挖啊,或者是一些施工机具的操作。

这类工作看起来没啥大问题,平时做得多了,大家可能会有点“放松警惕”,但是出个小差错,后果也挺严重。

就像你拿个钉子随便钉,觉得没啥,结果钉歪了,掉下来了砸了别人一脑袋。

为啥?因为你没认真。

管控这些中风险,就得注重细节,工作前必须检查设备是否完好,检查人员是否戴好安全装备,一切都得按规矩办。

不能说“今天忙,先忽略一下”,这种侥幸心理要不得!就是低风险了,这些风险相对来说比较小,像是一些辅助性工作,工地周围的环境管理这些。

这些工作可能很多人觉得没啥大不了,但恰恰是这些不起眼的细节,往往能决定安全的成败。

就像是打扫卫生的时候,别人都扫地了,结果你没擦桌子,没关窗户,结果屋里进了风,把工具给吹倒了,这不就是因为一点小疏忽导致的安全隐患么?所以,低风险的工作,同样不能掉以轻心,大家得认真对待每一件小事,哪怕是搬个小工具,都得轻拿轻放,避免发生任何不必要的事故。

建筑行业管理制度的风险防控与保障

建筑行业管理制度的风险防控与保障

建筑行业管理制度的风险防控与保障在建筑行业,管理制度的风险防控与保障是至关重要的,它关乎到工程质量的安全性和信誉的提升。

本文将从项目管理、质量安全控制和合同管理三个方面详细探讨建筑行业管理制度的风险防控与保障。

一、项目管理项目管理是建筑行业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项目策划、实施、监控和评估等全过程。

项目管理的风险防控与保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制定科学合理的项目计划:在项目启动阶段,应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确保项目进度的合理安排。

同时,要评估项目风险,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避免项目延误和其他不可预见的风险。

2. 做好项目组织管理:建立完善的项目组织结构,明确各个部门和人员的责任和权限,确保项目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同时,要加强沟通协调,解决项目中出现的问题,避免因管理不当而导致的风险。

3. 强化供应链管理:建立健全的供应链管理制度,选择有信誉和实力的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确保供应商的产品和服务质量稳定可靠。

同时,要加强对供应商的监督和管理,确保他们能够按时交付符合要求的产品和服务。

二、质量安全控制在建筑行业,质量安全是关乎人民群众安全和利益的重要方面。

加强质量安全控制是建筑行业管理制度的核心要求。

以下几点是建筑行业质量安全的风险防控与保障措施:1. 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建筑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并进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得到有效控制。

同时,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提高其质量管理和安全意识。

2. 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建筑企业要遵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安全。

同时,要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员工的法律意识和遵纪守法的意识。

3. 加强工程监测和检验:建筑企业要加强对工程施工过程的监测和检验,及时发现施工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同时,要定期对已竣工的工程进行检验,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三、合同管理合同管理是建筑行业管理制度中的关键环节,它涉及到合同的签订、履约和纠纷解决等方面。

建筑行业风险管理制度的策略与应对措施

建筑行业风险管理制度的策略与应对措施

建筑行业风险管理制度的策略与应对措施在建筑行业中,风险管理制度是非常关键的,因为建筑工程涉及到高风险的活动和复杂的工作环境。

为了确保人员安全、项目顺利进行以及避免潜在的法律纠纷,建筑企业需要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制度。

本文将探讨建筑行业风险管理制度的策略与应对措施。

一、风险评估与识别在制定风险管理制度之前,建筑企业需要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与识别。

这包括对项目中存在的各种潜在风险进行评估,如人身安全风险、财务风险、技术风险等。

通过识别潜在风险,建筑企业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管理策略。

二、优先级排序与风险分级将潜在风险按照重要性和可能性进行排序和分级是风险管理制度的关键步骤之一。

通过对风险进行优先级排序,建筑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哪些风险可能对项目造成较大的影响,从而合理分配资源和采取相应措施。

三、制定风险管理计划制定风险管理计划是确保风险能够有效管理的重要一步。

该计划应包括涵盖各个方面的策略和措施,包括但不限于:1.人员培训和意识教育:建筑企业应定期培训员工,提升他们对风险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员工需要了解如何预防和应对各种潜在的风险,以确保安全和项目进度。

2.建立风险管理团队:建筑企业可以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团队,负责监督和管理项目中的风险。

该团队应具备专业知识和经验,并能够及时响应和处理风险事件。

3.建立紧急应急预案:为了应对风险事件的发生,建筑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紧急应急预案。

预案应包括相应的处置流程、沟通机制以及协调措施,以保障安全和迅速解决问题。

4.建立有效的监测与反馈机制:监测建筑工程中的风险情况是风险管理的关键环节之一。

建筑企业应建立有效的监测与反馈机制,及时收集、整理和评估项目中的风险信息,并根据情况及时做出调整和优化。

四、风险控制与防范风险控制是风险管理策略的核心内容,建筑企业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控制和防范风险的发生。

这其中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严格遵守安全规范和标准:建筑企业应严格遵守国家和行业的安全规范和标准,确保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符合安全要求,防范可能的安全事故。

建筑工程风险管理的法律责任与风险控制机制

建筑工程风险管理的法律责任与风险控制机制

建筑工程风险管理的法律责任与风险控制机制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建筑工程的规模和复杂度也在不断增加。

然而,建筑工程的风险也随之增加,一旦发生事故,不仅会造成财产损失,还可能导致人员伤亡。

因此,建筑工程风险管理的法律责任和风险控制机制变得至关重要。

首先,建筑工程风险管理的法律责任是保障建筑工程的安全和质量。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理等各个环节都有相应的法律责任。

例如,建筑工程设计师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和能力,对于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负有责任;建筑工程施工方应当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建筑工程监理方应当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如果在建筑工程过程中发生事故,相关责任方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其次,建筑工程风险管理的法律责任还包括对第三方的损害赔偿责任。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对周围环境和他人的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

例如,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音、粉尘等污染物可能会对周边居民的生活造成困扰;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对道路交通产生一定的影响,导致交通拥堵等问题。

因此,建筑工程责任方还需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以弥补第三方因建筑工程施工而遭受的损失。

然而,仅仅依靠法律责任并不能完全保障建筑工程的安全和质量。

为了更好地控制风险,建立风险控制机制也是必要的。

建筑工程风险控制机制包括风险评估、风险预警和风险防控等环节。

首先,风险评估是指对建筑工程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进行评估和分析,确定风险的概率和影响程度。

通过风险评估,可以为后续的风险预警和防控提供依据。

其次,风险预警是指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及时发现和预警可能出现的风险,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控。

风险预警可以通过监测设备、人工巡查等方式进行。

最后,风险防控是指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技术手段,减少风险的发生和影响。

例如,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加强现场管理等。

建筑法律风险管理

建筑法律风险管理

建筑法律风险管理建筑行业是一个法律风险较高的行业,涉及到项目规划、设计、施工、交付等多个环节,不同环节都存在着法律风险。

因此,建筑法律风险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建筑法律风险的特点和管理策略。

一、建筑法律风险的特点建筑法律风险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多方参与:建筑项目中,涉及的参与方众多,包括甲方业主、乙方设计单位、丙方施工单位等。

每个参与方在合同中都有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因此,各方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法律纠纷的可能性较高。

2. 法律环境复杂:建筑行业受到众多法律法规的约束,包括建设法律、土地法律、环境法律等。

这些法律规定了建筑项目的合法性和施工标准,如果未能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就可能面临法律风险。

3. 合同风险:建筑项目中,合同是参与方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主要依据,但合同中的条款繁杂且具有风险。

如果在起草和履行合同过程中存在瑕疵或失误,就可能导致法律纠纷。

二、建筑法律风险管理策略为有效管理建筑法律风险,以下是一些可行的策略:1. 加强合同管理:合同是建筑项目的法律依据,因此,在项目启动前,应制定合同管理制度,规范各方在合同签订、履行过程中的行为。

同时,加强合同审查和评估,确保合同条款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定期开展法律培训:为了提高参与方对法律的认识和理解,建议定期组织法律培训。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合同法、建筑法律法规、争议解决方法等方面,以增强参与方的法律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

3. 健全风险管理机制: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机制,包括风险识别、评估、控制和应对。

在项目启动阶段,应对可能出现的法律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确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并建立风险备案和监测追踪机制。

4. 加强合规意识:对参与方建立合规意识,明确各方在项目中的法律责任和义务。

同时,建立内部合规管理制度,规范行为,确保项目在法律框架内进行。

5. 强化合同管理团队建设:建议建立专业合同管理团队,负责合同的起草、审查和履行。

通过专业团队的管理,能够提高合同管理的专业性和准确性,降低合同风险。

中国建筑法律风险管控制度揭秘

中国建筑法律风险管控制度揭秘

秦玉秀:中国建筑法律风险管控制度揭秘发布时间:2012-04-25 来源:建筑时报| 作者:秦玉秀|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副总法律顾问兼法律部总经理秘笈一:建立企业法务管理的根本着力点在于体系建设媒体:中国建筑是从何时开始推行企业和项目的法律风险全面管控制度建设的?有什么特点?秦玉秀:中国建筑的企业架构是总部——工程局(设计院、国内外直营公司)——号码公司——区域分公司——项目。

各级企业作为独立法人直接面向市场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由于各级施工企业处于完全竞争性的市场中,面临的市场环境极为复杂,潜藏着各式各样的法律风险。

其中项目经理部作为直接的生产单元更是直接与业主、分包商、材料商发生经济行为,承担项目履约的责任,是利润的产出地和风险的多发地。

建立企业法务管理的根本着力点在于体系建设通过对各企业类型法律风险的分析,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在中国建筑内部仅仅加强总部的法律工作是不够的,为有效防范经营法律风险,从2001年以来,中国建筑逐步重视加强企业法制建设工作,提出企业“运作规范化、管理法制化”的工作要求,着力部署加强企业法律事务工作体系建设。

2002年中国建筑总部正式设立了法律事务部,从机构队伍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着手全面推进企业法制建设,制定颁布法律事务管理制度,要求系统各级企业建立法律事务工作机构,充实人员。

2004年,抓住国资委在53家中央企业进行总法律顾问制度试点的契机,进一步确立以企业总法律顾问制度建设为核心、建立健全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的目标,并在四家二级企业进行总法律顾问试点。

2006年,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公司决定将企业总法律制度全面推进,要求二级、三级施工企业全部设立总法律顾问,建立法律工作机构并配备相应法律专业人员。

在公司总部的引导和推动下,各级企业法律事务工作逐年发展,主要的二级、三级施工企业均设立了法律事务工作机构,法律工作队伍也逐年壮大。

在法律体系搭建完毕的基础上,2009年借助公司整体上市的契机,中国建筑将法律管理逐步向企业经营业务各个领域渗透,最终形成了业务全覆盖的法律管理。

建筑安全风险管控制度

建筑安全风险管控制度

建筑安全风险管控制度建筑安全风险管控制度是一套用于预防和应对建筑安全风险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方法。

有效的建筑安全风险管控制度不仅能保障建筑物的安全性,还能提高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效率和可持续性。

以下是一份建筑安全风险管控制度的设计方案,详细介绍了各项措施和责任分工。

一、制度概述二、安全风险评估和防范1.组织开展安全风险评估,确定建筑物在各个阶段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和控制措施。

2.编制安全风险预防和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3.加强对建筑材料和设备的质量控制,确保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防止使用不合格材料和设备。

4.施工现场设置建筑物安全警示标识,提醒人员注意安全。

三、安全责任分工1.建筑业主负责履行法定安全责任,委托专业的安全管理机构进行检查和评估。

2.施工单位负责组织安全管理,设立全职安全人员,并提供安全教育培训。

3.设计单位应根据相关法规和标准规范,设计安全可靠的建筑结构和消防系统。

4.监理单位应对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要求。

5.各类服务业人员须进行安全培训,并建立安全意识和技能考核制度。

四、现场安全管理1.施工现场应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制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定期检查和整改。

2.施工现场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设置警示标识和安全标志,并指定专门人员负责安全监督。

3.建筑施工现场应设置临时间或阻挡措施,防止行人和车辆进入危险区域。

4.对特殊工艺和高风险作业,应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安全预案,并有专人负责指导和监督。

五、使用阶段安全管理1.建筑物使用单位应设立安全管理岗位,并配备安全管理人员,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和培训。

2.建筑物应设置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标识清晰,保持畅通。

3.定期检查和维护建筑物的防火设施和消防设备,确保正常运行。

4.加强对电气设备和线路的巡视和维护,防止发生火灾。

六、事故应急管理1.建立健全事故应急预警和处理机制,明确各级责任和行动方案。

2.建筑物使用单位应建立应急疏散预案,定期组织演练,确保人员能够迅速有效地疏散。

建筑行业风险防控管理制度

建筑行业风险防控管理制度

建筑行业风险防控管理制度一、前言建筑行业是一个重要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但同时也是一个高风险行业。

因此,建筑行业风险防控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风险管理的概念入手,系统分析建筑行业风险防控管理制度的实施路径和方法。

二、风险管理的概念风险是指不确定的或有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可能对企业或项目造成损失或影响目标实现。

风险管理是指企业为了实现自身目标,识别、评估和控制可能影响目标实现的各类风险的过程。

风险管理的核心是对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控制。

三、建筑行业风险防控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建筑行业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行业,存在着众多风险,如安全风险、质量风险、投资风险等。

一旦发生,将会对企业和项目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因此,建立健全的风险防控管理制度对于降低风险、提高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四、建筑行业风险防控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1. 风险识别与评估建筑行业的风险主要来自于项目、市场、技术、管理、外部环境等方面。

首先,企业需要做好风险识别工作,分析项目的各项指标和环节,找出可能存在的风险点。

其次,对于识别出的风险点进行评估,确定风险的概率、影响程度和应对措施,以便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2. 风险控制与应对措施对于已经识别出的风险,企业需要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与应对措施。

具体来说,可以通过加强管理、优化流程、完善制度、提升技术等多种手段进行风险控制,确保风险得到妥善处理并不断降低。

3. 风险监控与评估风险防控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而是需要不断监控和评估的过程。

企业在实施风险防控措施后,要及时监控风险的动态变化,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保持风险防控措施的有效性。

4. 风险应急响应面对突发风险事件,企业需要有相应的应急响应机制。

建筑企业可以通过预案制定、培训演练、设备备用等手段,建立良好的应急响应体系,确保在发生风险事件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

五、建筑行业风险防控管理制度的实施路径和方法1. 建立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建筑企业可以成立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负责全面监管和管理企业的风险防控工作。

建筑重大安全风险管理制度

建筑重大安全风险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建筑行业安全生产管理,预防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建筑行业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建筑施工企业及其施工现场,包括在建工程项目、拆除工程、工程监理等。

第三条建筑施工企业应建立健全重大安全风险管理制度,明确责任,落实措施,确保施工现场安全生产。

第二章重大安全风险识别与评估第四条重大安全风险识别:1. 施工现场应定期开展安全风险识别,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重大安全隐患进行排查;2. 重大安全风险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深基坑、地下暗挖工程、高大模板工程、起重吊装作业、高空作业、有限空间作业、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等。

第五条重大安全风险评估:1. 对识别出的重大安全风险,应进行风险评估,确定风险等级;2. 风险等级分为:特别重大风险、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

第三章重大安全风险控制与预防第六条重大安全风险控制措施:1. 制定专项施工方案,明确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2. 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3. 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监管,确保安全措施落实到位;4. 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和应急救援设备;5. 建立应急救援机制,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处置。

第七条重大安全风险预防措施:1. 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2. 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3.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共同防范重大安全风险;4. 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第四章责任与奖惩第八条重大安全风险责任:1. 施工单位应承担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主体责任;2. 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负总责;3. 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职责。

第九条重大安全风险奖惩:1. 对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2. 对违反安全生产规定、造成安全事故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秦玉秀:中国建筑法律风险管控制度揭秘发布时间:2012-04-25 来源:建筑时报| 作者:秦玉秀|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副总法律顾问兼法律部总经理秘笈一:建立企业法务管理的根本着力点在于体系建设媒体:中国建筑是从何时开始推行企业和项目的法律风险全面管控制度建设的?有什么特点?秦玉秀:中国建筑的企业架构是总部——工程局(设计院、国内外直营公司)——号码公司——区域分公司——项目。

各级企业作为独立法人直接面向市场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由于各级施工企业处于完全竞争性的市场中,面临的市场环境极为复杂,潜藏着各式各样的法律风险。

其中项目经理部作为直接的生产单元更是直接与业主、分包商、材料商发生经济行为,承担项目履约的责任,是利润的产出地和风险的多发地。

建立企业法务管理的根本着力点在于体系建设通过对各企业类型法律风险的分析,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在中国建筑内部仅仅加强总部的法律工作是不够的,为有效防范经营法律风险,从2001年以来,中国建筑逐步重视加强企业法制建设工作,提出企业“运作规范化、管理法制化”的工作要求,着力部署加强企业法律事务工作体系建设。

2002年中国建筑总部正式设立了法律事务部,从机构队伍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着手全面推进企业法制建设,制定颁布法律事务管理制度,要求系统各级企业建立法律事务工作机构,充实人员。

2004年,抓住国资委在53家中央企业进行总法律顾问制度试点的契机,进一步确立以企业总法律顾问制度建设为核心、建立健全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的目标,并在四家二级企业进行总法律顾问试点。

2006年,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公司决定将企业总法律制度全面推进,要求二级、三级施工企业全部设立总法律顾问,建立法律工作机构并配备相应法律专业人员。

在公司总部的引导和推动下,各级企业法律事务工作逐年发展,主要的二级、三级施工企业均设立了法律事务工作机构,法律工作队伍也逐年壮大。

在法律体系搭建完毕的基础上,2009年借助公司整体上市的契机,中国建筑将法律管理逐步向企业经营业务各个领域渗透,最终形成了业务全覆盖的法律管理。

根据公司经营转型的需要,中国建筑将法律管理工作从工程施工领域覆盖至房地产、基础设施和城市综合运营等投资业务,并通过对上述投资项目的立项、决策、审查到过程监控,实现了全过程监控的投资法律管理体系。

根据公司海外业务开展的情况,为有效防范海外经营法律风险,中国建筑从海外法律纠纷案件管理入手,通过推进海外法律体系建设,不断加大海外法律风险防控力度,逐步建立了海外法律管理体系。

目前,中国建筑法律管理实现了从单一法律管理向综合业务管理的转变,实现了从国内法律管理向海内外法律管理的转变。

媒体:这种自上而下的“体系”的建设主要有哪些内容?秦玉秀:简单讲就是自上而下地统一总法律顾问职责,统一法律事务机构的设立要求、统一制度手册和流程、统一在一个法律与合同信息系统下运行、规范岗位及人员的职责、职权、工作方式。

中国建筑各级总法律顾问作为企业高级管理人员,能够全面参与企业重要决策,行使总法律顾问的权利,并按照总法律顾问职责要求保证决策的合法性。

目前各级已实施总法律顾问制度的单位均通过文件形式明确规定,企业总法律顾问必须参加企业重要决策会议,并对重要决策提出法律意见。

同时,中国建筑多个单位的总法律顾问在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认真注意观察分析,善于发现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重大问题,特别是影响企业发展的问题,找出问题的原因和症结,归纳总结、分析研究;在处理企业经济纠纷过程中,及时敏锐地发现、总结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提出改进建议和方案。

通过认真调查研究以及对翔实数据进行定量分析,从法律角度及时向领导提出建议或方案,被接受采纳后形成企业重大经营决策,实现了由被动型向主动型的转变。

中国建筑对各级企业法律事务工作机构提出了统一工作机构设置及职能的要求。

二级企业、二级施工企业的主要区域公司、三级施工企业全部设立法律事务工作机构。

设计院、专业公司、海外机构原则上均应设置单独或合署的法律事务部门。

为项目开发设立的项目公司,可以在合同管理等部门,设置法律事务工作机构或者专职法律事务岗位人员。

统一各级企业法律事务机构工作职能。

其中,二级企业法律事务机构职能应包括法律纠纷案件管理、法律服务、授权管理、合同管理(合同法务)、项目法律事务管理、知识产权管理等。

二级企业对所属单位法律事务工作机构名称、职能岗位设置应统一。

统一法律岗位人员配置标准。

重要子企业法律部门法律岗位人员一般不少于6人,其他二级企业及三级施工企业法律部门法律岗位人员不少于4人,并应满足项目法律顾问设置要求。

由于法律业务的不断增长,中国建筑的法律人员从2002年的190人增加到2010年的851人。

在这十年里我们建立了一整套的包括总法律顾问及法律部门管理制度、项目及合同审查制度、法律事务手册、合同管理手册(施工分册)等制度和文件,使得企业工作有“法”可依。

中国建筑的法律纠纷案件统计、法律人员情况、法律服务统计和合同评审等数据在2008年以前一直采用纸质表格方式进行统计和分析,工作效率偏低,并且数据具有滞后性。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对企业法律与合同管理的动态监控,最终实现法律信息化管理目标,中国建筑在2008年着手建立了法律与合同信息系统。

在这个信息系统里我们建立了法律纠纷案件管理、合同管理、法律人员信息库、律师库、普法管理、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库等模块,并进行了系统的多次升级。

各级单位通过信息系统这个平台,加强了对工程合同与法律纠纷案件的管理,为履约监控及风险预警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秘笈二:企业法律风险管控体系的生命力在于融入项目媒体:在内部建立法律风险管控制度是很多企业通行的做法。

但为什么你们能取得这样令人羡慕的成绩?秦玉秀:刚才谈的“体系”是我们建立内部法律风险管控制度的一个特点,但仅此显然不够。

实际上,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还非常注重“融入”。

我们认为,任何“体系”的建设都不能偏离企业的生产经营,换言之,企业法律管控体系必须融入生产经营。

中国建筑法律工作始终把服务于企业生产经营作为法律管理的目标,并通过加强法律管理与企业经营的四个方面高度融合,有效提高了企业法律风险防范能力。

一是通过处理诉讼案件,总结企业及项目存在的管理问题。

中国建筑通过对诉讼案件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发现败诉的原因不是企业法律人员专业水平低,而是由于工程项目在资信管理、资料档案保管、质量安全控制、变更索赔、材料采购等方面存在缺失,由于证据不利导致案件败诉。

因此我们及时总结案件,从中归纳出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形成管理建议反馈公司领导。

由于有血淋淋的教训,因此得到公司的高度重视,制定了有针对性的措施,从而堵塞管理中的漏洞。

二是通过建立项目法律顾问管理工作体系,实现风险防范前移。

中国建筑建立了项目法律顾问管理体系,通过法律人员及合约人员共同参与项目履约全过程,加强工程索赔、签证、法律文书及法律文件审核等管理,提高了项目法律风险防控能力,有效控制经营源头的法律风险。

(下转第2版)(上接第1版)我们首创了把法律服务分三个层次融入项目的做法。

一是由专业法务人员领衔一些大中型项目的法律顾问工作;二是在对合约人员进行大量、全面培训的基础上,让他们兼任项目法务经理;三是在一些小项目上聘请预算员担任法务联络员,发现问题后马上通知专业法律人员前往处理。

目前,中建正在施工的4000余个项目有93%设置了项目法律顾问,我自己也兼任了一些(比如央视新大楼)大项目的总法律顾问。

其他800多名专职法务人员也都兼任了2至3个不等的项目法律服务工作。

这样做的好处是充分发挥了专业法务人员在风险防控中的作用,并把法务工作和商务工作有效地结合起来。

项目发生法律风险的概率大大地减低了。

而且,即使发生诉讼纠纷,我们也不会象过去那样陷于被动,因为对证据比较有把握。

三是参与企业重大经营活动,特别注意防范投资风险,保证上市公司符合证券监管要求。

各企业法律部门积极参与各类重大经营活动,包括投标、招标、投资、融资、担保、产权转让,以及企业的分立、合并、改制、重组、破产、解散、收购与反收购、知识产权保护等,实现上述经营活动的合法性审查。

在公司上市后为应对投资规模迅速扩大的局面,中国建筑加强了投资决策的法律管理,并持续推进过程监控法律管理,有效控制投资法律风险。

法律部门对投资项目评估的参与比较深入,一般均采取资料分析与实地考察结合的方式,提早介入投资项目前期工作,参与可行性研究,以深化项目论证效果。

法律部门坚持以防范法律风险为原则,以提高投资项目回报为标准,配合投资部门对投资项目进行严格把关,确保投资质量,防止公司投资业务盲目扩张。

针对公司“投资带动总承包”的市场战略和当前投资项目出现的突出法律问题,我们制订了《投资项目中应注意的若干法律问题》,对房地产、基础设施类投资项目、股权转让实务中的法律问题进行了深入解读,并提出操作建议,规范了下属单位的投资行为,防范可能发生的投资法律风险。

中国建筑成功上市后,公司各项经营活动除了需要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以外,还需要面临证劵监管机构的监控,符合对上市公司合法守规的要求。

由于公司治理结构发生了变化,董事会、监事会、经营层之间不同的权责分配和行使也体现着公司合法守规的要求。

上市后的变化,对公司法律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法律部门需要按照上市公司的要求,完成除公司未上市前法律业务以外的上市公司法律工作,例如公司年报中重大合同披露、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年度律师询证函以及按照国家证监会及北京市证监局要求针对突发性事件及时进行核查和反馈等各项工作。

四是加强对外部形势变化的研究,为生产经营服务。

在发生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中国经济环境的时候,在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调整的时候,以高度的敏感度关注外部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法律问题,协助生产经营部门分析问题,讲解与企业密切相关的法条,寻找对策,及时采取措施有效控制可能带来的法律风险。

通过实现四个方面的融合,法律管理工作成为企业管理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法律部门成为生产经营部门非常依赖的重要力量。

秘笈三:注重实效是企业法律风险管控体系的根本媒体:如此严格的法律风险管控制度与目前市场条件下企业的经营肯定会产生一些矛盾。

怎样处理?秦玉秀:应该承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很现实的。

我认为,有效的企业法务管控首先应该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相吻合。

以法务人员对项目合同的审查为例,我们在看到被审查合同存在“风险”的同时,还应该看到“机会”。

不能一味的“这也不行;那也不行”。

应该积极为企业想办法,尽可能做到既能规避、减少风险,又能承接项目,尽可能促成项目成功。

当然,在有些情况下,企业的负责人最终没有采纳法务人员的意见,但我认为这并不意味着风险管控工作的失败,因为这个决定毕竟是企业负责人在听取法务人员的风险提示并权衡利弊后作出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