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统练题(二)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卷(二)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衡水金卷】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卷(二)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审美活动的本质在于养成生命主体纯粹而积极的情趣、奋发而有为的精神和高雅而致远的气度,所谓“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完成的正是这样一个富有生命力的美育任务。
然而,在社会转型和持续开放的过程中,美育观念则暴露出某些偏颇和消极倾向,一些美育实践表现出技术化、狭隘化或表面化等问题。
对于美育而言,应以其滋养主体生命崇高的人生理想。
这里涉及人的基本审美价值判断小而言之,是对现实生活中事物或现象的高尚、优雅的审美判断;大而言之,是对超越现实功利的长远的审美理想、对创造幸福、和谐、刚健有为的生活境界的一种美丽梦想的审美认知。
后者尤其需要培育国民卓越的审美理想,激发其对中国未来美好愿景的创造激情,否则,何谈一个民族精神生活应当具有的高贵、卓越品质?回望20世纪,历史的残酷和惨烈与袅袅升腾的崇高美,巧妙地融合在民族理想之中;今天,以“崇高感”为核心的审美理想,依然应当是置身于和平与现代化建设中的人们发奋进取、积极建树的精神世界的亮丽灵魂,改革征途中跋山涉水的突破与创新很大程度源自崇高灵魂对理想境界的前瞻。
想象是审美活动的重要内吝,而通过美育练就审美主体的诗性想象力,则是美育的重要目标。
一个伟大的民族,必然需要超越安然生活形态的诗性想象力。
这种诗性想象力,对国民精神文明程度的提升与各种人生价值的达成具有不可估量的孵化作用。
尤其在当前,我们亟待摆脱学科教学中将求知与求美割裂开来的“唯知”主义倾向和技术主义的刻板训练对诗性想象力的束缚。
将求知与求美机械割裂开来的“唯知”主义倾向,抽空了教育本应具备的审美内涵,降低了人文学科本应具有的促进生命全面、圆融、和谐发展的积极能量,无助于审美主体想象力的健康生长。
实然的知识及其体系固然重要,但是比对单一知识的接受更重要的是审美主体对意象的“玩味”和“浸润”。
北京市朝阳区高三语文统一练习(二)及答案
北京市朝阳区高三语文统一练习(二)满分150分,完卷时间150分钟。
一、(3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读音有两处错误的一组是(2分)A.挨(āi)打干坼(chè) 纸屑(xuè) 栉(zhǐ)风沐雨B.曲(qǔ)线蝙(biān)蝠埋(mán)怨自怨自ì(yi)C.着(zhào)急濒(bìn)临戏谑(nüè) 载(zāi)歌载舞D.垂涎(xián) 哺(bǔ)育赔偿(cháng) 杳(miǎo)无踪迹2 下列各组词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A.磬竹难书休养生息一踏糊涂叱之以鼻B.行迹可疑戒骄戒燥集思广议莫衷一是C.执迷不悟合盘托出到处传闻打躬作揖D.复水难收滥竽充数始终不逾切肤之痛3 下面文段的空白处,关联词语依次填入恰当的一项是(2分)太阳好像是天空中最亮的天体。
___________把它放到其他恒星的位置上,那也只是一颗不太明显的小星星,_________肉眼完全看不见了。
___________,在广阔无垠的宇宙空间,一定有数不清的“太阳”,__________它们发出十分强烈的光辉,但_________距离极其遥远而暗得看不见了。
A.即使以致因此尽管因为B.即使甚至因此无论因为C.如果甚至可见虽然由于D.如果以致可见无论由于4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祖冲之经过勤勉的实际工作和实际_______ ,敢于怀疑前人的陈腐学说,敢于推翻前人的错误结论。
②有一个贝壳迷花费了近十年的心血,________到几千种远东出产的贝壳。
③这温泉的温度据说能自然_________,天热的时候凉些,天冷的时候热些。
④看来,这个经历了八百年的风雨________的古塔,究竟还能保存多久,实在难以预料。
A.考查搜集调节腐蚀B.考核搜集调节侵蚀C.考查收集调剂侵蚀D.考核收集调剂腐蚀5 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有误的是(3分)A.鲁迅先生有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北京市昌平区2023年高三年级第二次统一练习语文试卷及答案
北京市昌平区2023年高三年级第二次统一练习语文试卷2023.5本试卷共8页, 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 将答题卡交回。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支撑。
推动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不断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挖掘乡村文化资源。
广大乡村蕴藏着充满特色风情的文化资源。
就物质文化层面而言,乡村有着大量文物古迹、民族村寨、灌溉工程遗产以及自然风光等;从非物质文化层面来说,乡村的民族节庆、戏曲曲艺等文化资源也十分丰富。
我们要深入挖掘乡村文化中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充分发挥其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的重要作用。
同时,要因地制宜,立足乡村实际,把乡村文化与现代文明要素、农村农民发展需求等结合起来,汲取城市文明及其他文化优秀成果,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推动优秀传统乡村文化创新发展,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培育乡村文化人才。
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也是乡村文化创造和实践的主体。
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加强对乡村本土文化人才的培育。
一方面,打造以普通高等学校、职业学校、研究机构、文化企业等为依托的文化培训基地,着力提升农民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水平。
另一方面,引导文化工作者、文化志愿者、艺术类专业师生等深入乡村对接帮扶。
专业人员可依托农民掌握的具有潜在价值的文化资源,从作品创作、技能展演、场景构建、活动开展、研学组织、服务提升等方面,帮助农民进行多维度、系统化创新应用,切实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同时,健全引进人才机制,营造良好环境,吸引和保障文化从业者、相关院校毕业生等为乡村文化振兴贡献力量。
发展乡村文化产业。
各地文化资源特色不同,以文化产业赋能乡村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的保护利用,需要突出地方特色和产业特点。
例如,手工艺资源丰富的乡村,可以加强民族优秀传统手工艺保护和传承,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艺术家等走进乡村,带动农民结合实际,运用现代创意设计、科技手段和时尚元素开展手工艺创作生产,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进行品牌合作,推动手工艺特色化、品牌化发展,提升经济附加值。
北京市西城区第四中学2020届高三统练二语文试题
【题文】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26.不少于700字。
将题目抄在答题纸上。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将北京城市的发展目标定位为:拥有国际交往环境的大国首都,全球创新网络的中坚力量和引领世界创新的新引擎,彰显文化自信与多元包容魅力的世界文化名城,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的和谐宜居城市,天蓝、水清、森林环绕的生态城市。
北京在这些方面的发展,离不开你的参与,你与北京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请以“我与新北京”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有故事,有描写。
可以写北京发展的某一方面,也可以写多个方面。
【答案】例文我与新北京几年后,大学毕业的我,作为一名人工智能技术研究员,我的工作就是每天和电路芯片打交道。
一日,我们被下派调查产品使用状况,我盯着单子上“菊儿胡同”许久,心想:“这年头哪还有胡同啊?不建个二十层的楼都不够住。
”然而,当我踏进那个巷口,却看到了另一番景象,清晨七点多的阳光斜照在巷子里,树上的鸟儿叽叽喳喳的叫着,胡同口的石墩边围了一群下象棋的老爷子,大妈拎着油条老豆腐的口袋往家里溜达,人堆里一个大爷抬起头,“哎,小伙子,没见过你呀,谁家的?”“我走访……”“哎,瞧我这脑子,老糊涂了,来先上我家吧。
”大爷说着,便踱步走来,领着我去他家,推开门,是一扇牡丹屏风,进了院子,种着许多花花草草,和谐又敞亮,我心里却暗自嘀咕,这样子怎么也不像用高科技的地儿啊。
“来,小伙子”,大爷招呼我,“饿了吧,吃点小笼包吧。
”大爷边说边拿来筷子。
“你瞧,这就是用你的那个蒸锅做的,还有教程,味道堪比早点摊啊。
”我夹起一个放入口中,热乎的蒸汽携带着面的清香散开来,肉馅流露出鲜香烫口的汁液,还有沁心的葱香。
仿佛就如同儿时同母亲坐在早点摊前,边吃边背着老师要检查的古诗,泛黄的记忆纷纷涌起。
“哔……”机器的嗡响在我脚边响起,我低头一看,是扫地机器人。
大爷笑着说:“我腰不好,你大妈腿不好,这院子啊,就靠他扫了。
有一回,它把那种花的土都给我扫走了,我跟你大妈赶紧给它设置,后来再也没错过。
高三教学质量统测(二模)语文试题二及答案解析
四世同堂(节选)老舍常二爷的生活是最有规律的,而且这规律是保持得那么久,倒好像他是大自然的一个钟摆,老那么有规律的摆动,永远不倦怠与停顿。
因此,他虽然已经六十多岁,可是他自己似乎倒不觉得老迈;他的年纪仿佛专为给别人看的,像一座大钟那样给人们报告时间。
因此,虽然他吃的是粗茶淡饭,住的是一升火就像砖窑似的屋子,穿的是破旧的衣裳,可是他,自青年到老年,老那么活泼结实,直像刚挖出来的一个红萝卜,虽然带着泥土,而鲜伶伶的可爱。
每到元旦,他在夜半就迎了神,祭了祖,而后吃不知多少真正小磨香油拌的素馅饺子——他的那点猪肉必须留到大年初二祭完财神,才作一顿元宝汤的。
吃过了素馅饺子,他必须熬一通夜。
他不赌钱,也没有别的事情,但是他必须熬夜,为是教灶上老有火亮,贴在壁上的灶王爷面前老烧着一线高香。
这是他的宗教。
他并不信灶王爷与财神爷真有什么灵应,但是他愿屋中有点光亮与温暖。
他买不起鞭炮,与成斤的大红烛,他只用一线高香与灶中的柴炭,迎接新年,希望新年与他的心地全是光明的。
后半夜,他发困的时候,他会出去看一看天上的星;经凉风儿一吹,他便又有了精神。
进来,他抓一把专为过年预备的铁蚕豆,把它们嚼得嘣嘣的响。
他并不一定爱吃那些豆子,可是真满意自己的牙齿。
天一亮,他勒一勒腰带,顺着小道儿去“逛”大钟寺。
没有人这么早来逛庙,他自己也并不希望看见什么豆汁摊子,大糖葫芦,沙雁,风车与那些红男绿女。
他只是为走这么几里地,看一眼那座古寺;只要那座庙还存在,世界仿佛就并没改了样,而他感到安全。
看见了庙门,他便折回来,沿路去向亲戚朋友拜年。
到十点钟左右,他回到家,吃点东西,便睡一个大觉。
大年初二,很早的祭了财神,吃两三大碗馄饨,他便进城去拜年。
今年,他可是并没有到大钟寺去,也没到城里来拜年。
他的世界变了,变得一点头脑也摸不着。
夜里,远处老有枪声,有时候还打炮。
他不知道是谁打谁,而心里老放不下去。
像受了惊吓的小儿似的,睡着睡着他就猛的一下子吓醒。
北京市顺义区2023届高三第二次统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顺义区2023届高三第二次统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2023.4)1.D2.A3.D4.B5.【参考】①农业: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型,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发展;(2分)②农村:是实现乡村振兴的路径;(1分)可以增加农民收入;(1分)③国家:是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程度的体现;(1分)可以为粮食安全提供精确服务,确保国家安全。
(1分)意思对即可给分。
6.B7.D8.C9.C10.示例:荀子在儒学层面阐明了王道,阐述了礼乐文明,(1分)是值得肯定的。
(1分)但其喜欢“放言高论”(1分),苏轼不认同荀子追求标新立异的举止。
(1分)同时作者认为荀子为人刚愎自用且不知谦逊,赞扬自己太过分(1分),并不认可他否定先贤的做法。
(1分)意思对即可给分。
11.(1)参考:不是自己应当祭祀的鬼神,而去祭祀他,这是谄媚。
(3分)(2)孔子赞同见义勇为。
(1分)认为“勇”应与“义”结合在一起,需要用“义”来节制。
(1分)孔子认为一味好勇,而厌恶贫穷,容易犯上作乱。
(1分)孔子、子贡认为“勇”也要用“礼”来节制。
(1分)(3)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12.C13.C14.【示例】:作者使用《述而》的典故,表明作者与孔子处境相似,暗示自己的政治主张不能实现,抒发自己无奈的慨叹。
(2分)作品中几处词句表达作者知己不多,同道者少,抒发自己的孤单落寞之情。
(1分)作者借用“停云”典故,表达渴求陶渊明式的知己之情。
(1分)“江左”两句则表达作者对当下统治者的不满。
(1分)。
因愤懑,只能移情山水的无奈之情。
(1分)意思对即可给分。
15.(1)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素月分辉,明河共影(2)久之,能以足音辨人(3)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一句一分,该句有错字该句不得分。
16.B17.A18.【参考】:①因拔草对根产生了初步认识,认识到根的坚韧。
(1分)②在缺煤少炭的年代,可以充当燃料。
(1分)③由洋姜、榆树等植物的根,深化了作者对“宿根”和“榆木疙瘩”的认识。
北京昌平区2022年高三年级第二次统一练习语文试题(含答案)
北京市昌平区2022年高三年级第二次统一练习语文试卷 2022.5本试卷共8页,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为帮助老人跨越数字鸿沟,上海市将数字无障碍确定为“底线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出许多有温度、有成效的实招,希望打造出跨越数字鸿沟的“上海方案”。
上海市从“规范、场景、服务”三方面入手,提升老人的数字化体验。
“规范”是通过相关规范导引,对政府网站、应用程序等完成适老化和无障碍改造,让网站对老人更友好、更适用。
“场景”主要是通过建设“为老服务一键通”场景,如“预约就医一键成”“叫车出行一键达”“政策咨询一键知”等,以达到让老人在接受数字化服务时不再依赖手机。
“服务”是通过建设“数字为老培训基地”等措施为老年人提供数字化技能培训。
不仅有实打实的举措,上海还尝试创新体制机制,为跨越数字鸿沟打牢基础,最重要的就是广泛动员各方力量,让政府、企业等各施所长,形成合力。
上海市今年举办的开发者大会,吸引数百家企业参与到跨越数字鸿沟的行动中。
比如,音频头部企业喜马拉雅利用大数据分析,挖掘老年群体的兴趣,有针对性地组织和推送相关内容;许多老人也在喜马拉雅平台上担当“主播”,成为“银发网红”。
和企业相比,政府的长处在于营造环境、培育生态,为跨越数字鸿沟提供公共产品。
相关部门在前端通过开放场景、引领需求,引导企业快速找准为老服务的切入点;在后端,政府通过开放数据、优化接口、建立规范,推动相关产品和服务更加适老化、更具体验感。
这种叠加了政府公信力和市场活力两方面优势的生态,使得跨越数字鸿沟的行动在突出公益性的同时,也具备了自我造血能力,形成了内生驱动的良性循环。
为提高老人数字化体验度、感受度和满意度,上海市根据不同老人的数字化适应能力,为他们跨越数字鸿沟“引荐”最合适的“伙伴”。
其中,“随行伙伴”聚焦会使用手机的老人群体,围绕交通、医疗、金融、文娱、政务等常用领域,开展互联网应用的适老化和信息无障碍改造,为这些群体开发更多大屏、大字、语音操作、简洁直达的App、公众号和小程序。
新高考八省联考2025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2(解析版)
新高考八省联考2025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2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材料一:文学主题与历史主题、时代主题紧密相连。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当今中国的时代主题,也是新时代文学的主题。
心系民族复兴伟业,热忱描绘新时代新征程的恢宏气象,是当代作家的使命所在。
以脱贫攻坚为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摆脱贫困的广袤乡土正朝着乡村振兴的目标迈进。
相应地,在文学界涌现出赵德发《经山海》、陈毅达《海边春秋》、王松《暖夏》、季栋梁《西海固笔记》等以脱贫攻坚为主题的优秀作品。
这些作品虽然题材各异,形式风格不同,但从中我们能看到因地制宜的脱贫实践,看到扶贫干部、乡村群众、创业青年、支教老师等人物故事,感受到苦干实干的奋斗精神。
与此相似,生态文明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新命题,也拓宽着我们的思想视野,给文学创作提供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
作家们瞄准这些命题,以文学的方式记录时代步伐,描绘发展画卷。
新时代文学主题更加鲜明,源于当代作家更加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和更加自觉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同时也离不开作家在文学创作上的锤炼打磨。
“登高使人心旷,临流使人意远。
”越来越多的作家意识到,只有深刻把握民族复兴的时代主题,以文学的方式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不断锤炼文学深入时代、表现时代的能力水平,新时代文学才能真正做到与时代同频共振。
深刻把握民族复兴的时代主题,是当代作家贯穿创作始终的功课。
这不仅意味着作家要带着历史视野穿透现实,认识时代主题的独特性与丰富性,书写时代主题所带来的重大社会变革以及蕴含其中的中国精神;还意味着要对文学手法进行探索打磨,更独到地切入主题,更艺术性地呈现主题,将主题高度真正转化成艺术高度。
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传统、现代因素相互交织,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彼此并存,既不同于以往的历史,也不同于经典作家已有的文学叙述。
北京市顺义区高三第二次统练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北京市顺义区高三第二次统练语文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
共21道小题,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答案请务必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作文请务必写在作文纸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27分)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部都正确的一项是A.励精图治拌脚石堤(dī)岸奴颜婢膝(qī)B.针砭时弊孺子牛皈(guī)依妄自菲薄(bó)C.责无旁待挑大梁熨(yù)帖觥(guāng)筹交错D.好高骛远放冷剑俊(jùn)杰提纲挈(xié)领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近日,北京持续雾霾天气,能见度极差,空气污染严重,这使得京城的空气质量一路下降,景象令人叹为观止。
B.近来,欧洲牛肉制品掺杂马肉的事件闹得风风火火,欧盟方面坚称,“马肉丑闻”并非食品安全事件,不必恐慌。
C.据悉,国外及合资汽车品牌每年在中国市场投入巨资,宣传、推广公车采购,而自主品牌汽车在这方面难以望其项背。
D.华人导演李安作品《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获第85届奥斯卡4项大奖,是继《断背山》之后再次登堂入室之作。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据报告,春节期间,中国人在境外的消费总额达到85亿美元,其中51%的花费在欧洲,主要以消费名表、皮具、化妆品等。
B.“微博”这种网络社交工具的广泛使用,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和质量,促进了公民社会的发展,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C.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使我们可以通过社交服务网站与朋友保持更加直接和方便的联系,进一步扩大交际范围。
D.目前,我国正大力推进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革命,着力发展低碳技术,并对能源、产业等政策进行重大调整。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说话间,一阵温暖的春风轻轻拂来。
桃树们兴奋起来,传电般地着,桃花飞舞,纷纷扬扬的。
头上彩霞纷飞,我被成了一个粉红的桃花人。
高三语文第二学期统练二参考答案
高三语文第二学期统练二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0分。
1【答案】B2【答案】D3【答案】C4【答案】B5【答案】C6【答案】A7.竹子不仅可以入画,还非常实用,苏轼在他的《定风波》中写到:“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19分。
8【答案】D。
(A苏轼《浣溪沙·端午》;B梅尧臣《五月五日》;C李静山《节令门·端阳》;D李朴《中秋》)9【答案】C(黄庭坚《清明》,此两句用到了两则典故,第一是《孟子》中的“齐人有一妻一妾”,另一则是“介子推不言禄”,通过对比表现出人有不同的价值追求,否定前者肯定后者,并没有“怀人伤己”。
)10【答案】B,缅怀的是贾谊,他曾为长沙王太傅。
11【答案】空惆怅:世人忙于节日的喜庆,而不理解或淡忘了端午节厚重的历史内涵(1分),表达了作者对此的慨叹(1分)以及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怀念之情(1分)。
无人解:抒发了作者不为世俗理解的孤寂落寞情怀(1分),也表达了对屈原忠义气节的崇敬(1分)。
12.【答案】屈原以忠见斥,隐于沅湘,披蓁茹草,混同禽兽,不交世务,采柏实以合柱膏,用养心神,被王逼逐,乃赴清冷之水。
楚人思慕,谓之水仙。
其神游于天河,精灵时降湘浦。
楚人为之立三、本大题共5小题,共22分。
13【答案】C。
贵:崇尚、重视。
以为宝贵。
14【答案】C。
都是……的人(A凭借;因为。
B替、给;介词,被动。
D语气助词;哪里、怎么)15【答案】D(A“出身寒微”于文无据,“书信重修饰”表述错误。
B“立刻名重一时”错误,赋写成后当时人并未重视。
C作者无此意,文章介绍左思,但并不是为了说明“……等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10分。
18.【答案】D。
科学研究已经表明,人体内的一些化学物质会影响人们的喜怒哀乐,所以许多时候人们并非自己情绪的真正掌控者。
19.【答案】A。
由第二段“多巴胺是神经元中传导神经兴奋的一种化学物质,当多巴胺传导顺畅的时候,大脑内部就会产生一系列化学变化,使我们产生快感”可知,使我们产生快感的是多巴胺传导顺畅与否,与它的量没有关系。
西安市高三上册语文第二次统练试卷(II)卷
西安市高三上册语文第二次统练试卷(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 (2015高一上·雅安期中) 下列各项词语中读音和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 叱(chì)骂瞋chēn目寥廓轻歌慢舞B . 创伤(chuāng)勾(gòu)当惆怅偃旗息鼓C . 装载(zǎi)箕踞(jù)缘分题要钩玄D . 隽永(juàn)琐屑(xuè)扫描剑拔弩张2. (2分) (2019高三下·石家庄月考)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为迎办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市容园林系统集中力量营造整洁有序、大气靓丽、优质宜居的城市形象。
B . 随着厂商陆续推出新车型,消费者又再次将目光聚焦到新能源车上,不少新能源车的增长在15%到30%左右C . 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完成后,将为尽早实现京津冀北运河全线通航打好基础,并将成为北运河的一个重要旅游节点。
D . 中国越发展得好,越能够成为捍卫正义的中坚力量,守护好和平的来之不易,与各国相互尊重、共同繁荣,建设人类命运的共同体。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5分)3. (6分) (2019高二上·南充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
社会需要的是真抓实干的人,而非巧舌如簧的人;是一心为公的人,而非的人;是追求进步的人,而非贪图荣华的人。
当代青年要改变一些不合时宜、与“大气候” 的陈规陋习、陈腐风气,跟官气、躁气、暮气说再见。
学校管理层、教育主管部门以及社会各界,都需要给青年成长的时间和成熟的空间,在他们出现过失的时候少些“大棒”“板砖”和“紧箍”,而是给予的指导、正人先正己的引导,从而使其在面对象牙塔之外的纷繁世事之时,有活力又有定力,不至于,也不至于被一时的名利“遮望眼”。
摒弃“官本位”思想不能仅仅停留于倡议,或者是简单地依靠自律。
北京市顺义区2024届高三第二次统练语文试卷及答案
顺义区2024届高三第二次统练语文试卷2024年4月本试卷共10页,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 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诗史”一词从晚唐《本事诗》开始正式成为文学批评概念。
何为“诗史”?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理解。
普遍的看法认为杜甫的诗具有“史”的认识价值。
除对现实生活的记录和描写外,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在杜诗中都有真实的反映,其内容指向了确凿可证的具体史事。
因此,杜诗不仅可以证史,而且还提供了许多史书未载的史实,可以补史之阙。
于是,众多的学者开始走上以诗证史、以史证诗的“不归之路”。
晚唐李肇《唐国史补》、郑处诲《明皇杂录》等书多引杜诗以证史。
近代的陈寅恪先生将以诗证史的方法系统化、完善化,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近半个世纪以来,诗史互证已成为学人津津乐道的话题。
诚然,杜诗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论者从杜诗中可以寻绎出天文史、地理史、民俗史等丰富的相关史料。
但归根结底,以诗证史是一种历史学的研究方法。
一些研究者只看到了诗史的史料价值,却忽略了诗史在历史学研究之外的意义。
正如郭绍虞先生所说:“大抵自诗史之说兴,而注杜者多附会史实之论。
于是杜诗之真面目、真精神反变得不易理解了。
”从根本上说,诗歌是诗人具有独特魅力之情感的凝结与投射,它与客观、理性见长的历史著作之间有不可混淆的区别。
黑格尔指出:“最完美的历史著作毕竟不属于自由的艺术,甚至用诗的辞藻和韵律来写成历史著作,也不因此就变成诗。
”诗史是诗而不是史,是诗史之诗,是诗人以仁者心观照当下社会现实,从而创作的具有天下意识、忧患意识及其相应艺术特征的诗歌,故不能仅仅把诗歌看成以诗证史的材料。
对诗史的误解之二是将诗史之诗视为政教的工具。
在封建时代,众多学者认定杜甫是忠君的典范。
为了证明杜甫每饭不忘君,一些古代学者在阐释杜甫诗史性作品时,往往肆意歪曲,削足适履。
高三统一考试(二)语文试题
高三统一考试(二)语文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30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怜悯(lián) 泾渭(jīnɡ) 神清气朗(lànɡ)B.细菌(jūn) 喝彩(hè) 怒发冲冠(ɡuàn)C.颈项(jǐnɡ) 监视(jiān) 囤积居奇(tún)D.剽悍(biāo) 逮捕(dài) 戛然而止(jiá)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脉博徇情枉法招揽寻章摘句B.威慑如梗在喉羁押仗义疏财C.寥落若即若离滂沱庸人自扰D.澹泊擢发难数销蚀铺张扬历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他们继承了前人政治革命的遗产,但他们推出的新文化和新文学,却是他们的前人所未曾创造出的。
B.根据各种证据和调查结果表明,月球是一个被反复“改装”过的天体,是一个特殊的宇宙飞船。
C.有人认为,人生在世最艰难的不是谋生,而在处理人际间的关系,这种看法不无道理。
D.各部门都要为大局着想,那种只顾局部且忽视整体利益的做法是必须加以制止的。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攻关的最后阶段,他连续几个月吃住在实验室,对自己严重的肝病尚且漠不关心,对家庭琐事就更无暇顾及了。
B.减少精神压力,保持轻松和幽默,是避免陷入心力交瘁境地的最佳途径和方式。
C.一切商品都必须按质论价,决不能鱼目混珠,把次品当正品出售,败坏了自己的信誉。
D.作为一个哲学家,他的思想是严密的,他的推理陈陈相因,环环相扣,逻辑性极强。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作考场作文,语言是重要的,可审题也一样不可小视,准确地理解题意往往是一篇作文成败的关键。
B.经过研究,梅利斯认为,在一个池塘中培植的绿藻就可以制造出满足10辆汽车所需的氢气燃料。
C.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人民的消费观念、消费水平和消费方式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和转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语文统练题(二)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第I卷一、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加红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罢黜牲畜发憷相形见绌设身处地B.跻身奇数稽查赍志而殁放荡不羁c.热忱铛锅嗔怪瞠目结舌称心如意D.笏板糊弄桎梏飞扬跋扈怙恶不悛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诀窍炫丽斑谰旖旎如释重负B.瞬间诙谐幽默伛偻尉然成风c.脉膊胁肩谄笑坍塌宵壤之别D.宣泄大相胫庭罪孽文采斐然3.对下列词语意义的解释,都正确的一组是A.优待严阵以待慢待以逸待劳B.生事谈笑风生认生出生入死c.著名不可名状名节不名一文D.行期独断独行试行日暮途穷4.下列各句中加红的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从此,每当我为一己私利、一度挫折而苦闷、而踯躅、而浮躁的时候,一想到大海,就豁然开朗。
B.本来大家正在兴高采烈地聊着,有说有笑的。
可是他这一句扫兴的话,使大家哑然失笑,场面立刻冷了下来。
c.在美国投资者眼里,掏巨款为一个累计亏损500多万美元的“搜狐”买单,到底值不值?况且搜狐在上市的第一天就表现得差强人意。
D.这个公司的职员们厌烦自己的工作,于是视工作为最大负担,工作效率提不上去,一个个还怨声载道,工作环境被喻为“有害精神垃圾场”。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即使每个人的人生_________都能成为一个“!”,也应该成为一个圆满的“。
”。
②石头是硬的,水是温柔、软弱的,但______________会水滴石穿!③能言善辩________被人称道,然而“讷于言而敏于行”岂不更好。
A.不曾居然固然B.未必或许毕竟c.未必居然固然D.不曾或许毕竟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心想事成”是近年来使用频率最高的祝辞,它不仅普遍用于节日,而且被广泛用在书信里。
还经常见诸于报端,成了一种“廉价礼品”。
B.这个学院根据学生基础不同,采取分流教育法,保证学生毕业后全部推荐安置工作,使学生无后顾之忧。
c.近一段时间以来,由于道路交通的改善,公交服务质量的提升,为百姓的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D.我们从古今中外卓越的伟人身上,都可以找到某些成功的偶然性,但他们每一个人才学广博,勤于劳作,又体现了成功的必然性。
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段,完成7—10题。
①人的智能不像人的身高那样,能一测便知;也无法通过几道智商题,简便地判断其优劣。
人的智能不是单一的,它是在长期生活和工作中,在极其复杂的环境中,通过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而形成发展起来的,可以说人的智能是多种多样、极其复杂的。
②现代生物学家认为,智能离不开人脑中的核酸与蛋白质分子,是它们对现实世界的信息处理和信息反馈的力量,即人的各种能力的总和。
其中包括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适应能力、学习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生物学的研究表明,尽管人的左脑和右脑的构造无甚差别,但它们各自掌管的智能却显然不同。
譬如,人脑左半球遭受损伤,那么他的语言能力丧失殆尽,而对音乐才能、空间想象能力及处理人事关系能力的影响却十分有限。
如果受伤部位在右半脑,情况则正好相反。
因此,生物学家认为,语言能力是一种专门的智能,它同音乐、空间想象等智能并无必然的内在联系,这就为智能的多元性奠定了基础。
③心理学是研究智能最活跃的园地。
一位美国学者认为,构成人的智能的因素很多,用一种数学方法是无法表示这些因素的。
他把构成智能的因素,看成三个变项,像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那样。
每个变项中都由一些相关要素组成。
第一项包括人的认识、记忆、分散思维、复合思维和评价,第二项是形象、符号、语义和行为,第三项中有单元、类别、系统关系、转换及含蓄。
将每个变项中任一要素组合,便可得出120种不同的结果。
于是一些心理学家提出智能可能具有120种因素,那么,由此组成的人类智能形式有多少种呢?④人的智能,目前己鉴别出来的形式有七种。
今天,人们通常所说的智能,一般是指语言和逻辑数学这两方面的智能。
因为,这两种智能高的人,学习和工作往往比较出色。
事实上还有其他五种形式智能,就是音乐才能、空间想象力、运动能力和两种形式的个人智能———交际能力和个人自处能力。
在每个人身上,这七种智能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
尽管大多数人都具有这七种智能的潜在才华,但表现突出的一般只有二到三种,心理学家把这两三种智能,归纳成一个智能组合型。
用这种组合型来评价一个人的智力倾向,无疑要比传统的智商测验,更接近客观实际。
当然,这种智能组合不是一成不变的。
例如一个儿童的智能组合是语言、空间想象和运动能力,也许到青年时代,他的智能组合是语言、数学逻辑和交际能力,年老体衰时,可能又有新的组合。
智能形式不但随时间、年龄而变化,而且依社会职业、文化程度的不同而不同。
⑤“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人的智能组合类型和高低是千差万别的。
有一种传统偏见、至今仍然抑制着人们智能的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
例如,考试、招工、晋升,都用逻辑数学和语言智能来测定一个人。
这种传统的做法,对人类其他五种形式的智能,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浪费。
事实上许多职业并不要求人们具有很高的语言和逻辑数学方面的才能;相反,许多工作往往需要人们有较强的空间想象力和运动能力等。
如果我们敢于打破传统的做法,分析与预测人们智力组合类别和优势,选择能充分发挥智能强项的方向,那么不仅有助于社会,也有助于个人智能的进一步发展。
7.对“智能的突出特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人的智能不是单一的,不能一测便知,也不能简便地判断其优劣。
B.人的智能是在长期生活和工作中,在极其复杂的环境中通过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而形成发展起来的。
c.人的智能是多种多样的、极其复杂的。
D.人的智能离不开人脑中的核酸与蛋白质分子,是人的各种能力的总和。
8.第二段说“这就为智能的多元性奠定了基础”,对“智能多元性的基础”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智能是由人脑中的核酸与蛋白质分子决定的。
B.智能是人的各种能力的总和,其中包括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适应能力、学习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c.人脑各部分各自掌管的智能不同,各种智能无必然的内在联系。
D.语言能力是一种专门的智能,它同音乐、空间想象等智能并无必然的内在联系。
9.关于“这种智能组合不是一成不变的”的根本原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构成人的智能的因素很多。
B.在每个人身上,智能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
c.每个人表现突出的一般只有二到三种智能,把这两三种智能归纳成一个智能组合型。
D.智能形式随时间、年龄而变化,依社会职业、文化程度的不同而不同。
10.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在每个人身上,七种能力的发展极不平衡,因而人们不可能全面发展这些智能。
B.用智能组合类型评价一个人的智力倾向更接近客观实际,人们可以突出表现这种组合类型的两三种智能,扬长避短,发挥才华,有所作为。
c.人的智能组合类型和高低是千差万别的,这使得传统偏见至今抑制着人们智能的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
D.智能形式随时间、年龄而变化,依社会职业、文化程度不同而不同,因此智能自然会被发现并得到发展。
三、文言阅读阅读下文,回答ll—15题。
贞观元年,吏部尚书长孙无忌尝被召,不解佩刀入东上阁门。
出阁门后,监门校尉始觉。
尚书右仆射封德彝议:以监门校尉不觉,罪当死:无忌误带刀入,徒二年,罚铜二十斤。
太宗从之。
大理少卿戴胄驳曰:“校尉不觉,无忌带刀入内,同为误耳。
夫臣子之于尊极,不得称误,准律云:‘供御汤药、饮食、舟船,误不如法者,皆死。
’陛下若录其功,非宪司所决。
若当据法,罚铜未为得理。
”太宗曰:“法者非联一人之法,乃天下之法,何得以无忌国之亲戚,便欲挠法耶?”更令定议。
德彝执议如初,太宗将从其议,胄又驳奏曰:“校尉缘无忌以致罪,于法当轻,若论其过误,则为情一也,而生死顿殊,敢以固请。
”太宗乃免校尉之死。
是时朝廷大开选举,或有诈伪阶资者,太宗令其自首,不首,罪至于死。
俄有诈伪者事泄,胄据法断流以奏之。
太宗曰:“朕初下敕,不首者死,今断从法,是示天下以不信矣。
”胄曰:“陛下当即杀之,非臣所及;既付有司,臣不敢亏法。
”太宗曰:“卿自守法,而令朕失信耶?”胄曰:“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言者当时喜怒之所发耳。
陛下发一朝之忿,而许杀之;既知不可,而置之以法。
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臣窃为陛下惜之。
”太宗曰:“朕法有所失,卿能正之,朕复何忧也!”11.对下列句子中加红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夫臣子之于尊极尊极:指皇帝B.罚铜未为得理得理:合乎道理c.德彝执议如初执议:坚持主张D.陛下当即杀之当即:应当立即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红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出阁门后,监门校尉始觉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B.何得以无忌国之亲戚,便欲挠法耶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c.若论其过错,则为情一也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D.太宗乃免校尉之死乃强起扶杖,执图诣寺后13.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更令定议。
B.校尉缘无忌以致罪,于法当轻。
c.而生死顿殊,敢以固请。
D.胄据法断流以奏之。
14.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戴胄严正执法的一组是①校尉不觉,无忌带刀入内,同为误耳。
②误不如法者,皆死。
③法者非朕一人之法,乃天下之法。
④既付有司,臣不敢亏法。
⑤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
⑥朕法有所失,卿能正之。
A.①④⑥c.②③⑤B.②④⑤D.①③⑥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戴胄反驳封德彝对长孙无忌和监门校尉犯罪所作的判决,认为依照准律校尉和长孙无忌都应判处死罪。
B.太宗下令重议定罪,封德彝执意如初,太宗将从其议。
戴胄驳奏认为校尉应轻判,他和长孙无忌犯的过错是一样的,不能判校尉死而长孙无忌不死。
c.朝廷大开选举,对伪造宫阶资历又来自首的犯罪人,戴胄据法量刑,未按太宗的命令判其死罪。
D.太宗认为戴胄这样做是让天下人看到皇帝命令不讲信用,戴胄则劝导他不能因一时之怒就滥杀无罪的人。
第II卷四、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朕初下敕,不首者死,今断从法,是示天下以不信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臣窃为陛下惜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17.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请说出第三联诗句的意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这首诗在写法上有什么突出的特点?请从两方面来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