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词作鉴赏大全

合集下载

辛弃疾的代表作及赏析

辛弃疾的代表作及赏析

辛弃疾的代表作及赏析辛弃疾的代表作及赏析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写过非常多且非常出名的诗词,本文就来分享一篇辛弃疾代表作及赏析,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篇1:鹧鸪天代人赋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岗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鉴赏】这首写农村风光的词,看上去好象是随意下笔,但细细体会,便感觉情味盎然,意蕴深厚。

上阕头二句在描写桑树抽芽、蚕卵开始孵化时,用了一个“破”字非常传神地写出了桑叶在春风的催动下,逐渐萌发、膨胀,终于撑破了原来包在桑芽上的透明薄膜。

“破”字不仅有动态,而且似乎能让人感到桑芽萌发的力量和速度。

第三句“平岗细草鸣黄犊”“平岗细草”和“黄犊”是相互关联的,黄犊在牛栏里关了一冬,当放牧在平坡上时被乍见春草,欢快无比。

“鸣”虽写声音,但可以让人想见黄犊吃草时的悠闲,神态。

第四句中的“斜日”、“寒林”、“暮鸦”按说会构成一片衰飒景象,但由于用了一个动词“点”字,却使情调发生了变化。

“点”状乌鸦或飞或栖,有如一团墨点,这是确切的写实,早春的寒林没有树叶,所以黑色的乌鸦,在林中历历可见,故曰“点”这不得不使人想到马致远《天净沙》的警句“枯藤老树昏鸦”。

两相比较,给人的感受很不相同,马致远是在低沉地哀吟,而作者却是在欣赏一幅天然的图画。

词的上阕主要是写近处的自然风光,下阕则将镜头拉远,进而涉及人事。

“山远近,路横斜”,一笔就将视线拉开了,在山区这种路成为村落与村落之间联系的纽带,也成为与外面世界联系的桥梁,生活在山间的人们,时常觉得那路会给他们带来新的东西,所以词人对眼前蜿蜒于山间的路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青旗沽酒有人家”,横斜的路,去向不止一处,但词人的注意力却集中在有青旗标志的酒家上。

山村酒店,这是很有特色的一处地方风景。

词人在一首《丑奴儿近》中就写过:“青旗卖酒,山那畔别有人家。

只消山水光中,无事过这一夏。

古代诗词鉴赏辛弃疾的忧国忧民之作

古代诗词鉴赏辛弃疾的忧国忧民之作

古代诗词鉴赏辛弃疾的忧国忧民之作辛弃疾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爱国诗人,他的诗词作品以忧国忧民的主题而闻名。

本文将就辛弃疾的忧国忧民之作进行鉴赏。

一、《破幽梦·春去也》春去也,不暇待。

百花残瓣,独自独自,凭栏空白。

玉人何处居,游子何处归。

天涯海角,浑是离愁滋味。

这首词以春去的寓言,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兴衰的忧虑之情。

通过描绘花谢孤立、形单影只的景象,表现了春天的离去带给人们的孤独与无奈。

其中的“玉人何处居,游子何处归”,揭示了战乱和政治动荡所带来的分离和流离的痛苦。

全词深情而慷慨激昂,让人感受到作者对国家疾苦的关切。

二、《青玉案·元夜时》元夜时,金波动。

倚楼听风,长夜何处,问辽东。

寥落夜,谁与共红妆。

雨过山村,落晖映碧草,想君心上。

辛弃疾这首七绝以元宵之夜为背景,文中透露出作者对国家动荡的担忧。

在夜晚倚楼听风,作者思念远方的亲人和国家,对家园的忧虑溢于言表。

诗词以景入情,以细腻的描写将作者对国家、亲人的思念表达出来,文字简练而铿锵有力,令人动容。

三、《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只有情难寄。

万里长征人未还,但将旧物凭君赠。

这首词是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以平凡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动乱和亲人离别的忧思。

词中的“问世间,情是何物?”表明作者对于情感的探究,而“天南地北双飞客”的形象描绘了他自己追求理想的过程。

词人所描述的万里长征,传达了作者对于自己和同胞不幸命运的关切。

词中的“但将旧物凭君赠”表达了作者对亲友的思念,凸显出词人对国家的忧国忧民之情。

四、《青玉案·元夕》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首词以元宵之夜的寂寥和离愁形象来表达作者对国家的忧虑。

通过东篱把酒的描写,词人淡淡地透露出自己的情感和忧虑。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将元宵的残寂与国家的动乱相连,令人深感作者的忧国忧民之情。

辛弃疾名作五首词欣赏

辛弃疾名作五首词欣赏

辛弃疾的五首词他,文能挥笔填词,武能上马杀敌;他,被称为“词中之龙”,他,一生赤子,追求收复山河;他,是与苏轼齐名的豪放派词人;他是辛弃疾。

辛弃疾一生怀着赤子之心,想要收复失地,恢复旧山河却一生未能如愿,死前依然含恨,令人可悲可叹。

斯人已逝,惟有他的词作,依然流传,诉说着他的梦想与悲伤。

分享辛弃疾的五首诗词,一起体会辛弃疾的激昂与梦想。

一、豪壮悲凉的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明代文学家杨慎说:辛词当以“京口北固亭怀古”《永遇乐》为第一。

写下这首词时,辛弃疾66岁了,北伐抗金又有了新动作,迟暮的辛弃疾当然支持,可是,又充满了担忧。

一首词中,三个历史人物,七个典故,将辛弃疾的壮志与担忧尽数道出。

辛弃疾盼望着北伐能够成功,可对于北伐的冒进充满了担忧。

全词豪壮悲凉,义重情深,放射着爱国主义的思想光辉。

词中用典贴切自然,紧扣题旨,增强了作品的说服力和意境美。

一生都在为国着想,一生都怀着一颗赤子之心,这就是辛弃疾。

二、动人的爱情词:《青玉案·元夕》《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写豪放词,辛弃疾是一把好手,写起爱情词来,辛弃疾也是信手拈来。

这是一个元宵之夜,火树银花,宝马香车,通宵达旦的游乐,好不欢乐。

就在这时,词人遇见了一女子,那是他在梦里寻找了千百次的人,一朝相见,惊喜不言而喻。

“遗世独立”的美人,是真美女,还是心中的理想,我们不得而知。

从此,在中国文学史上,多了一个美丽的相遇,在中国人的心里印下一个美好的记忆。

辛弃疾十首佳词赏析

辛弃疾十首佳词赏析

辛弃疾十首佳词赏析辛弃疾,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豪放派代表人物之一1、《青玉案·元夕》宋代.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释义:像东风吹散千树繁花一样,又吹得烟火纷纷,乱落如雨。

豪华的马车满路芳香。

悠扬的凤箫声四处回荡,玉壶般的明月渐渐西斜,一夜鱼龙灯飞舞笑语喧哗。

美人头上都戴着亮丽的饰物,笑语盈盈地随人群走过,身上香气飘洒。

我在人群中寻找她千百回,猛然一回头,不经意间却在灯火零落之处发现了她。

2、《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宋代.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释义:人年少时不知道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

喜欢登高远望,为写一首新词无愁而勉强说愁。

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说不出。

想说却说不出,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3、《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宋代.辛弃疾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释义:郁孤台下这赣江的水,水中有多少行人的眼泪。

我举头眺望西北的长安,可惜只看到无数青山。

但青山怎能把江水挡住?江水毕竟还会向东流去。

夕阳西下我正满怀愁绪,听到深山里传来鹧鸪的鸣叫声。

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宋代.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释义:江山千古依旧,割据的英雄孙仲谋,却已无处寻觅。

无论繁华的舞榭歌台,还是英雄的流风余韵,总被无情风雨吹打而去。

那斜阳中望见的草树,那普通百姓的街巷,人们说寄奴曾经居住。

辛弃疾著名词作鉴赏八篇

辛弃疾著名词作鉴赏八篇

辛弃疾著名词作鉴赏八篇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XX历城(今属XX)人,南宋著名词人。

一、●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鉴赏:作者写了不少描写农村生活的佳作,这首词即是其中之一。

X熙载说,“词要清新”,“澹语要有味”(《艺概•词曲概》)。

作者的此作正具有“澹语清新”、诗情画意的特点。

它表现在描写手法、结构和构思三个方面。

在描写手法上,这首小令,没有一句使用浓笔艳墨,只是用纯粹的白描手法,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

作者能够把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态,描写得维妙维肖,活灵活现,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如若不是大手笔,是难能达到此等艺术意境的。

上阕头两句,写这个五口之家,有一所矮小的茅草房屋、紧靠着房屋有一条流水淙淙、清澈照人的小溪。

溪边长满了碧绿的青草。

在这里,作者只用了淡淡的两笔,就把由茅屋、小溪、青草组成的清新秀丽的环境勾画出来了不难看出,这两句在全首词中,还兼有点明环境和地点的使命。

三四两句,描写了一对满头白发的翁媪,亲热地坐在一起,一边喝酒,一边聊天的优闲自得的画面,这几句尽管写得很平淡,但是,它却把一对白发翁媪,乘着酒意,彼此“媚好”,亲密无间,那种和协、温暖、惬意的老年夫妻的幸福生活,形象地再现出来了。

这就是无奇之中的奇妙之笔。

当然,这里并不仅仅是限于这对翁媪的生活,它概括了农村普遍的老年夫妻生活乐趣,是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吴音”,指吴地的地方话。

作者写这首词时,是在XXXX,此地,春秋时代属于吴国。

“媪”,是对老年妇女的代称。

下阕四句,采用白描手法,直书其事,和盘托出三个儿子的不同形象。

大儿子是家中的主要劳力,担负着溪东豆地里锄草的重担。

二儿子年纪尚小,只能做占铺助劳动,所以在家里编织鸡笼。

三儿子不懂世事,只知任意地调皮玩耍,看他躺卧在溪边剥莲蓬吃的神态,即可知晓。

这几句虽然极为通俗易懂,但却刻画出鲜明的人物形象,描绘出耐人寻味的意境。

全明诗辛弃疾集原文与解析

全明诗辛弃疾集原文与解析

全明诗辛弃疾集原文与解析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的文学家、军事家。

他的诗歌作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激情澎湃,因此也被誉为“全明诗”的代表之一。

本文将为你带来辛弃疾的一些著名诗歌原文与解析。

1. 《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解析:这首词以元宵佳节为背景,以独特的形象描绘了东风吹散的花瓣和繁星如雨的壮丽景象。

通过宝马雕车和玉壶等华丽的描绘,表达了宫廷庆典的热闹氛围。

词中还通过“蛾儿雪柳黄金缕”来描绘女子的美貌和温柔。

最后,主人公在热闹的人群中寻找心中的那个人,却只能在熄灯之后的灯火阑珊处回首。

2. 《贺新郎·夜雨寄北》同床共枕梦,不觉晓风残月。

处处黄金台,旧事如成幻。

酒斟相逢咏花醉,问谁醒来摇鹊。

解析:这首词以友情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

通过描述共同梦境中枕边归来的梦境,展现出作者与友人间的亲密关系。

黄金台则指的是过去的荣华富贵,旧事如成幻一句,意味着往昔的辉煌已经过去。

最后,词中抒发了对友人的深情,希望友人一切安好,不知何人醒来时摇动鹊鸟。

3. 《汉宫秋·其一》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晴时一洒何曾洒,雨外重阳不重阳。

解析:这首词以花朝节为背景,表达了人生短暂的主题。

作者通过“花开堪折直须折”的写法,表达了要及时珍惜美好时光,勿待时光匆匆而过。

词中也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思考的态度,虽然晴时能够洒一洒,但是雨后的重阳却无法再重复。

这种对人生短暂、珍惜当下的思考,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以上是辛弃疾的部分著名诗歌原文与解析。

辛弃疾的诗歌作品独具风格,情感真挚,字里行间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世间真情的思考。

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含蓄的表达,辛弃疾的诗歌作品给人以无限的思考空间,值得我们品味和欣赏。

辛弃疾最有名的诗词鉴赏

辛弃疾最有名的诗词鉴赏

⾟弃疾最有名的诗词鉴赏⾟弃疾最有名的诗词鉴赏 ⾟弃疾存词600多⾸,他的词的基本思想内容是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精神,以下是⼩编分享的⾟弃疾的诗词鉴赏,欢迎借鉴! ⾟弃疾《破阵⼦》 醉⾥挑灯看剑,梦回吹⾓连营。

⼋百⾥分麾下炙,五⼗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前⾝后名。

可怜⽩发⽣。

赏析赏析 这⾸词写于淳熙⼗五年左右,⾟弃疾退居江西上饶之时。

⾟弃疾不仅是词⼈,还是⼀个爱国的将领,他积极主张抗⾦北伐,任职期间坚持练兵备战,因⽽不断遭受主和派的排斥和诬陷。

其实除了主和派的排斥,也包括⾟弃疾⾃⾝的经济问题。

淳熙⼋年,⾟弃疾在江西安抚使任上,⼜⼀次被劾罢官,于是不得已在上饶闲居达20年之久。

《破阵⼦》是⾟弃疾寄给好朋友陈亮的⼀⾸词。

⾟、陈⼆⼈才⽓相若,抱负相同,都是⼒主抗⾦复国的志⼠。

词中回顾他当年在⼭东和耿京⼀起领导起义军抗⾦兵的情形,描绘了义军雄壮的军容和英雄战⽃的场⾯,也表现了作者对不能收复中原的悲愤⼼情,是报国⽆门的悲愤之情凝聚⽽成。

“醉⾥挑灯看剑,梦回吹⾓连营。

” “挑灯看剑”,把灯头挑亮⼀些,把宝剑拔出来看看,看剑的⽬的,希望剑能发挥抗敌、杀敌报国的这种作⽤,可是剑徒然⽣锈,没有施展⽤武的机会。

“梦回吹⾓连营。

” “梦回”不是梦中回到,虽然单独在这个句⼦⾥也能说通,但是⾟弃疾的词⾥⽤到“梦回”的地⽅很多,应该是梦醒。

⼀梦醒来,到处听到吹⾓连营的号⾓之声,⾟弃疾仿佛⼜回到昔⽇的战场上。

正因为杀敌报国⼼切,所以连梦寐中都想着杀敌报国,想着回到战场上去。

下⾯就是写对当年战争⽣活的回忆。

“⼋百⾥分麾下炙,五⼗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 “⼋百⾥”是⼀种⽜,⽤今天的话可能就是⼀种菜⽜,有的⽜是专门养了吃⾁的,也有⼀些是⽼⽜,到最后跑不动了⼲不了什么事了,就只能杀了吃⾁。

“分麾下炙”就是把⽜⾁分给部下。

“五⼗弦翻塞外声”,写战场上的那种⾳乐,写将领秋天点兵,击⿎、弹奏这种军政之乐。

辛弃疾高考诗歌鉴赏5篇

辛弃疾高考诗歌鉴赏5篇

辛弃疾高考诗歌鉴赏5篇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

后被主和派排挤,退隐山居。

1207年病逝,追赠少师,谥号“忠敏”。

辛弃疾词风“激昂豪迈,风流豪放”,代表着南宋豪放词的最高成就。

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辛弃疾高考诗歌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满江红·点火樱桃词牌名:满江红|朝代:宋朝|作者:辛弃疾点火樱桃,照一架、荼蘼如雪。

春正好,见龙孙穿破,紫苔苍壁。

乳燕引雏飞力弱,流莺唤友娇声怯。

问春归、不肯带愁归,肠千结。

层楼望,春山叠;家何在?烟波隔。

把古今遗恨,向他谁说?蝴蝶不传千里梦,子规叫断三更月。

听声声、枕上劝人归,归难得。

《满江红·点火樱桃》是南宋词人辛弃疾所创作曲达的一首政治抒情诗。

此词的上片描写景物时,并没有摄取那些与愁苦情绪相对应的落花飞絮,斜风细雨等物象,而是以春末时节极富生命力的物象为主。

下片中词人将春愁转为乡愁,又转为古今之遗愁。

明写作者暮春时分的乡愁,又暗写了志士寂寞和国愁等丰富感情。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词牌名:水龙吟|朝代:宋朝|作者:辛弃疾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是南宋文学家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全词就登临所见挥发,由写景进而抒情,情和景融合无间,将内心的感情写得既含蓄而又淋漓尽致。

虽然出语沉痛悲愤,但整首词的基调还是激昂慷慨的,表现出辛词豪放的风格特色。

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词牌名:木兰花慢|朝代:宋朝|作者:辛弃疾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

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

无情水都不管;共西风、只管送归船。

辛弃疾诗词鉴赏

辛弃疾诗词鉴赏

辛弃疾诗词鉴赏
辛弃疾是中国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他的诗词充满了豪放、激昂的情感,表达了他对国家、民族和社会的深刻思考和关注。

以下是对辛弃疾的几首代表性诗词的鉴赏:
1.《青玉案·元夕》
《青玉案·元夕》是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它以婉约的笔调描绘了元宵节的灯会盛景,通过描绘热闹的场景和美女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同时,这首词也展现了作者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腻的情感,以及对语言的娴熟运用。

2.《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是辛弃疾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它通过描绘建康城的景色和抒发作者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忧虑和关注。

同时,这首词也展现了作者豪放的个性和豁达的心态,以及对自然的敏锐感受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是辛弃疾的一首豪放词,它通过描绘战争的场面和抒发作者的豪情壮志,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民族和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同时,这首词也展现了作者的文学才华和军事素养,以及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探索和思考。

总的来说,辛弃疾的诗词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情感表达,展现了他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才华。

他的诗词不仅抒发了个人的情感和思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氛围。

通过对辛弃疾诗词的鉴赏,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他的思想和情感世界,感受他的人格魅力和文学造诣。

辛弃疾诗词鉴赏

辛弃疾诗词鉴赏

辛弃疾诗词鉴赏辛弃疾诗词鉴赏别茂嘉十二弟(辛弃疾)绿树听鹈鴂,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

啼到春归无啼处,苦恨芳菲都歇。

算未抵人间离别: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看燕燕,送归妾。

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

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

正壮士、悲歌未彻。

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谁共我,醉明月?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辛弃疾) 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

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

无情水都不管,共西风、只管送归船。

秋晚莼鲈江上,夜深儿女灯前。

征衫,便好去朝天,玉殿正思贤。

想夜半承明,留教视草,却遣筹边。

长安,故人问我,道愁肠殢酒只依然。

目断秋霄落雁,醉来时响空弦。

摸鱼儿(辛弃疾)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

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

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阑,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汉宫春·立春(辛弃疾)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

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

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

浑未辩、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

却笑东风,从此便薰梅染柳,再没些闲。

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

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

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

念奴娇·书东流村壁(辛弃疾) 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

刬地东风欺客梦,一枕云屏寒怯。

辛弃疾诗词解析

辛弃疾诗词解析

辛弃疾诗词解析
辛弃疾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将领,他的诗词充满了豪放和悲壮的情怀。

以下是对辛弃疾部分诗词的解析:
1. 《青玉案·元夕》:这首词描绘了元宵佳节的热闹场景,通过“众里寻他
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在寻找心中理想伴侣的过程中,历经千辛万苦,最终在不经意间发现了她的情感历程。

同时,词中也透露出作者对国家前途的担忧和对人民生活的关心。

2.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这首词是辛弃疾在闲居期间写给好
友陈亮的,通过对自身经历的回顾和对国家命运的感慨,表达了作者的豪情壮志和忧国忧民之情。

其中“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等句,描绘了战争场面的激烈和壮烈,也反映了作者对战争的独特见解和对未来的期望。

3.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怀古》:这首词通过对古代英雄事迹的追忆,表
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自己遭遇的不满之情。

其中“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等句,深刻地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4.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通过对京口北固亭的描写,表达了
作者对国家统一的渴望和对民族精神的坚守。

其中“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等句,反映了作者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期望和信心。

总的来说,辛弃疾的诗词充满了豪放和悲壮的情怀,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人民生活的关心。

他的诗词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具有思想意义和社会价值。

辛弃疾诗词赏析

辛弃疾诗词赏析
其实, 自造口至汴京相隔数千里,即使没有青山阻拦,也不可能望见。词人要借此表达 的,是他对沦陷故土的深切怀念。而拦在他眼前的“无数山 ”,隐喻的是阻拦抗金的势力。
I
远处,看不见故土家园。失望中,词人低头俯视,脚下滚滚赣江在群山中穿行,弯弯曲 曲,朝东流去。这令忧愁的他突然释怀。青山虽然遮住了人们遥望故土的视线,但却挡不住 奔腾不息的江水,江水注定是要向东流的。因此,主和派、投降派暂时的阻挠,终究挡不住 抗金救国的历史潮流。“毕竟 ”两字,真切地传达出辛弃疾对未来的必胜信心。
I
寓情于景
上片:
比喻
下片: 用典 为国为民
景色:江天、山景、落日、断鸿、游子 动作:看、拍、会、登 张翰 —乐于归隐
许汜 —谋取私利 刘备 —雄才大略 桓温 —叹时光流逝
I
上片所写景物,是作者登临时即目所见,从中引出漂泊南方、渴望报国,
而无用武之地的幽愤。
下片述怀言志,三个典故叠用,表达收复失地的壮志、壮志难酬的悲愤以
及知音难觅的痛苦。
这首词作者通过写登建康赏心亭的所见所感,抒发作者收复失地,统一祖
国的雄心壮志和功业未成的 心情,表现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的 ,表
达深沉的


I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 余,山深闻鹧鸪。
菩萨蛮:本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也用作曲牌。亦作“菩萨鬘” ,又名“子夜歌”“重叠金”等。双 调四十四字,属小令,以五七言组成。上下片均两仄韵转两平韵。 造口:一名皂口,在江西万安县南六十里(《万安县志 》)
曰: “君有国士之名,今天下大乱,帝主失所,望君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
而君求田问舍,言无可采,是元龙所讳也,何缘当与君语?如小人,欲卧百尺

辛弃疾诗词赏析

辛弃疾诗词赏析

辛弃疾诗词鉴赏【作者简介】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

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

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

但部分作品也流露出抱负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消极情绪。

有《稼轩长短句》。

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1.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口造壁》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译文】郁孤台下这赣江的流水,水中有多少行人的眼泪。

我举头眺望西北的长安,可惜只见到无数的青山。

但青山怎能把江水挡住,浩浩江水终于向东流去。

江边日晚我正满怀愁绪,听到深山传来声声鹧鸪。

【赏析】故国远在千山之外,滚滚清江水是国人血泪汇成,其哀、其痛自不待言,人虽是勉强哽住,鹧鸪却早已替人哀失国之痛。

青山碧水中有郁郁悲壮之音,正是稼轩素来风骨。

2.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译文】东风拂过,数不清的花灯晃动着,仿佛催开了千树花,焰火纷乱,往下坠落,又像是空中的繁星被吹落了,宛若阵阵星雨。

华丽的香车宝马在路上来来往往,各式各样的醉人香气弥漫着大街。

凤萧那悦耳的音乐之声四处回荡,月亮在空中发出明亮的荧光,光华流转。

热闹的夜晚里,鱼、龙形的彩灯在翻腾。

美人的头上都戴着亮丽的饰物,身上穿着多彩的衣物,在人群中晃动。

她们面带微笑,带着淡淡的香气从人面前经过。

辛弃疾的诗及赏析

辛弃疾的诗及赏析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山东已为金兵所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贪污豪强,注意安定民生;一生坚决主张抗金;在美芹十论、九议等奏疏中,具体分析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对夸大金兵力量、鼓吹妥协投降的谬论,作了有力的驳斥;要求加强作战准备,鼓励士气,以恢复中原;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江西上饶、铅山一带;晚年韩□tuo1胄当政,一度起用,不久病卒;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但部分作品也流露出抱负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消极情绪;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辞海1989年版年代:宋作者:辛弃疾——丑奴儿内容: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得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注释:丑奴儿:即采桑子;层楼:高楼;赏析:这首词是作者带湖闲居时的作品;通篇言愁;通过“少年”时与“而今”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受压抑、遭排挤、报国无路的痛苦,也是对南宋朝廷的讽刺与不满;上片写少年不识愁滋味;下片写而今历尽艰辛,“识尽愁滋味”;全词构思新巧,平易浅近;浓愁淡写,重语轻说;寓激情于婉约之中;含蓄蕴藉,语浅意深;别具一种耐人寻味的情韵;夏承焘唐宋词欣赏:他这首词外表虽则婉约,而骨子里却是包含着忧郁、沉闷不满的情绪;……用“却道天凉好个秋”这样一句闲淡的话,来结束全篇,用这样一句闲淡话来写自己胸中的悲愤,也是一种高妙的抒情法;深沉的感情用平淡的语言来表达,有时更耐人寻味;张碧波辛弃疾词选读:这首词写得委婉蕴藉,含而不露,别具一格;年代:宋作者:辛弃疾——蝶恋花·戊申元日立春席间作内容谁向椒盘簪彩胜整整韶华,争上春风鬓;往日不堪重记省,为花长把新春恨;春未来时先借问,晚恨开迟,早又飘零近;今岁花期消息定,只愁风雨无凭准;鉴赏: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五年戊申1188正月初一这一天,刚好是立春;在这样的节日,人们忙着庆贺这个双喜的日子;尤其是年轻人,更是天真烂漫,兴高采烈,欢呼新春的到来;但是,这样的节日场景,对于长期削职闲居,壮志难酬的辛弃疾来说,无疑是别有一番滋味,眼看着这一派歌舞升平的气象,却怎么也乐不起来;自然界的节候推移,触发了他满腔的忧国之情;这一年他已四十九岁,屈指一算,他渡江归宋已经整整二十七个年头了;二十七年来,他无时不盼望恢复大业成功,可是无情的现实却使他一次又次地失望了;于是,他在春节的宴席上挥毫写下这首小词,借春天花期没定准的自然现象,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对国事与人生的忧虑;这也是辛词善于以比兴之体寄托政治感慨的一个特点;这首词的开篇通过节日里众人热闹而自己索然无味的对比描写,表达了自己与众不同的感伤情怀;“谁向椒盘簪彩胜整整韶华,争上春风鬓”,说的是当时民间春节风俗;旧俗,正月初一日各家以盘盛椒进献家长,号为椒盘;彩胜,即幡胜;宋代士大夫家多于立春之日剪彩绸为春幡,或悬于家人之头,或缀于花枝之下,或剪为春蝶、春钱、春胜等以为戏;整整是辛弃疾所宠爱的一位吹笛婢,这里举以代表他家中的年轻人;正当美好年华的整整等人,争着从椒盘中取出春幡,插上两鬓,春风吹拂着她们头上的幡胜,十分好看;这里通过描写节日里不知忧愁为何物的年轻人们的欢乐,来反衬自己“忧愁风雨”的老年怀抱;接下来两句:“往日不堪重记省,为花长把新春恨;”笔锋一转,说明自己并非不喜欢春天,不热爱生活,而是痛感无忧无虑的生活对于自己早已成为“往日”的遥远回忆;并且,其不爱春天热闹的原因还有更深的意义;在过去的岁月里,作者岁岁苦盼春来花开,可年复一年,春天虽来了,“花”的开落却无凭准,这就使人常把新春怨恨,再没有春天一来就高兴的旧态了;显然这里一个“恨”字,已不是简单地恨自然界的春天了;接下来,作者从一个“恨”字出发,着重写了自己对“花期”的担忧和不信任;字里行间,充满了怨恨之情;这种恨,是爱极盼极所生之恨;“春未来时先借问,晚恨开迟,早又飘零近;今岁花期消息定,只愁风雨无凭准;”作者急切盼望春来,盼望“花”开,还在隆冬就探询“花期”;但花期总是短暂的,开晚了让人等得不耐烦,开早了又让人担心它很快凋谢;今年是元日立春,花期似乎可定,从他平时言行我们不难了解,可是开春之后风风雨雨尚难预料,谁知今年的花开能否如人意作者在这里写的虽是自然界的变化,实际上是在曲折地表达了对理想中的事物又盼望、又怀疑、又担忧,最终还是热切盼望的矛盾复杂心情;作者之所以会有如此缠绵反复、坚凝执着的心理呢就是因为他心中有抗金复国这一项大事业所谓“花期”,即是作者时时盼望的南宋朝廷改变偏安政策,决定北伐中原的日期;就在他写此词前两个月,太上皇赵构死了,这对于恢复大业也许是一个转机;如果宋孝宗此后善作决断,改变偏安路线,则抗金的“春天”必将到来;可是锐气已衰的孝宗此时已无心于事业,赵构刚死,他就下令皇太子赵悙“参决国事”,准备效法他老子传位于太子,自己当太上皇享清福了;由此看来,“花期”仍无定准,“风雨”也难预料;上饶离临安不远,作者想必已听到这一消息;而他在词中所感叹的“花期”无定、“风雨”难料,也是由此而发;通篇此词,作者比兴结合,含而不露,十分自然地表达了他政治上的感受和个人遭遇的愁苦复杂的心情;年代:宋作者:辛弃疾——千年调内容蔗庵小阁名曰“卮言”,作此词以嘲之卮酒向人时,和气先倾倒;最要然然可可,万事称好;滑稽坐上,更对鸱夷笑;寒与热,总随人,甘国老;少年使酒,出口人嫌拗;此个和合道理,近日方晓;学人言语,未会十会巧;看他们,得人怜,秦吉了;鉴赏:宋孝宗淳熙十二年1185,辛弃疾经历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次被罢官的痛苦生活,这一年,他被免职后居住在江西上饶,这首词就是作者在这一时期写作的;由于他的好友郑汝谐字舜举的居所有一个小阁楼名叫“卮言”,由此,作者产生了写这首词的想法;这首词最大的艺术特点,就是选取某些特征相似的事物,来尽情描绘,多方比喻,辛辣讽刺,鞭挞世俗,达到了畅快淋漓的境地;词人于讽刺中又表现自己的节操和态度,故它不仅仅止于讽刺,自己的形象也显露了出来,起到了对比作用;这首词由于比喻生动、贴切,不仅增加了词的含蓄性,给人更多的联想,而且也增强了词的形象性与幽默性,于幽默、嘲讽之中,透露出作者的愤激之情与鄙夷之色;年代:宋作者:辛弃疾——永遇乐内容戏赋辛字,送茂嘉十二弟赴调烈日秋霜,忠肝义胆,千载家谱;得姓何年,细参辛字,一笑君听取;艰辛做就,悲辛滋味,总是辛酸辛苦;更十分、向人辛辣,椒桂捣残堪吐;世间应有,芳甘浓美,不到吾家门户;比着儿曹,锳锳却有,金印光垂组;付君此事,从今直上,休忆对床风雨;但赢得、靴纹绉面,记余戏语;鉴赏: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由作诗转为填词,到了辛弃疾时,则更进一步以词代文,表情达意,这首永遇乐,就是这一方面的成功之作;茂嘉,辛弃疾的族弟,因他在家中排行第十二;稼轩词中有两首送别茂嘉之作,一首虞美人,作于茂嘉远谪广西之时;这首永遇乐是送茂嘉赴调;根据宋代的有关规定,地方官吏任期届满,都要进京听候调遣,如果没有特殊原因,另予调遣时,都会升官使用;所以这是一件喜事,是一次愉快的分别;因为这是送同族兄弟出去做官,稼轩颇有感触,便说起他们辛家门的“千载家谱”;“戏赋辛字”,从自己姓辛这一点大发感慨与议论,以妙趣横生的戏语出之,而又意味深长;“烈日秋霜,忠肝义胆,千载家谱”,词的一开头就掮出家谱,说辛家门先辈们都是具有忠肝义胆的人物,而且他们都禀性刚直严肃,如“烈日秋霜”,令人可畏而又可敬;“烈日秋霜”,比喻风节刚直,如新唐书·段秀实传赞:“虽千五百岁,其英烈言言,如严霜烈日,可畏而仰哉;”词的开头三句“自报家门”,倒不是虚夸,而是有史为证的;辛氏是一个古老家族,传说夏启封支子于莘,莘、辛声相近,后为辛氏;商有辛甲,一代名臣,屡谏纣王,直言无畏;全词就象在写兄弟二人在聊家常,气氛亲切、坦诚,语言风趣优美,从开头到结尾都在围绕姓氏谈天说地,把“辛”这一普通姓氏解说得淋漓尽致,寓化于谐,明显地表现出作者通过填词来抒发感情,发表议论的这一进步倾向,这对于传统的词作来说,有点格格不入;但无论从思想内容还是艺术表现手法,都不失为值得肯定的尝试;年代:宋作者:辛弃疾——虞美人·别茂嘉十二弟内容绿树听鹈鴂,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间离别;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看燕燕,送归妾;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谁共我,醉明月鉴赏:辛弃疾的这首词大约作于他闲居铅山期间;茂嘉是他的堂弟,其事迹未详;这首词的内容和作法与一般的词不同,其内容方面几乎完全与对茂嘉的送行无关,而专门罗列古代的“别恨”事例,形式方面,它又打破上下片分层的常规,事例连贯上下片,不在分片处分层;之所以如此,乃是因作者平时胸中郁积事多,有触而发,非特定题目所能限制,故同类事件纷至涌集,而不为普通的诗文格式所束缚;词的开头几句:“绿树听鹈鴂,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采用了兴与赋相结合的创作手法;实中有虚,虚中有实;说它是“赋”,因为它写送别茂嘉,是在春去夏来的时候,可以同时听到三种鸟声,是写实;鹈鴂,一说是杜鹃,一说是伯劳,辛弃疾取伯劳之说;说它是“兴”,因为它借闻鸟声以兴起良时丧失、美人迟暮之感;伯劳在夏至前后出鸣,故暗用离骚“恐鹈鴂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意,以兴下文“苦恨”句;鹧鸪鸣声像“行不得也哥哥”;杜鹃传说为蜀王望帝失国后魂魄所化,常悲鸣出血,声像“不如归去”;词同时用这三种悲鸣的鸟声起兴,形成强烈的悲感气氛,并寄托了自己的悲痛心情;接着“算未抵、人间离别”一句,是上下文转接的关键;“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这又是承上启下的两句;句中说啼鸟只解春归之恨,如果也能了解人间的这些恨事,它的悲痛一定更深,随啼声眼中滴出的不是泪而是血了;为下句转入送别正题作了省力的铺垫;“谁共我,醉明月”承上面两句转接机势,迅速地归结到送别茂嘉的事,点破题目,结束全词,把上面大片凌空驰骋的想象和描写,一下子收拢到题中来,有此两句,词便没有脱离本题,只是显得善于大处落墨、别开生面而已;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辛弃疾不愧为宋代一代文豪辛弃疾的这首词,之所以感人,除了其感情、气氛强烈外,还得力于它的音节;它押入声的曷、黠、屑、叶等韵,在“切响”与“促节”中有很强的摩擦力量,声如裂帛,声情并至;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一评此词“沉郁苍凉,跳跃动荡,古今无此笔力”,反映了古人对此词的推崇;年代:宋作者:辛弃疾——忆王孙内容秋江送别,集古句登山临水送将归;悲莫悲兮生别离;不用登临怨落晖;昔人非;惟有年年秋雁飞;鉴赏:辛词既用九辩成句,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的悲伤,也就不言而喻了;”登山临水“,也有跋山涉水依依惜别之情;”悲莫悲兮生别离“,见于屈原九歌;少司命,它的下句是”乐莫乐兮新相知“;从本句可以推知,辛弃疾所送别的是刚刚结识的知心朋友,因此”悲莫悲兮“,格外悲伤;中国文学史上屈宋并称,辛弃疾将宋玉和屈原的词句组合一起,不仅意思连贯,而且使人读起来分外有味,可以说集得巧;“不用登临怨落晖”,这是杜牧九日齐山登高中的句子,这一联为“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怨落晖”;这里“登临”二字与“登山临水”相呼应;落日斜晖,暮色降临,朋友相聚,兴犹未尽,不觉又到了分手时刻;登临送别,能不使人分外伤感吗为此,人们常常怨恨落晖无情;另一方面,日出日落,青山绿水,本是大自然的本来面目,又有什么值得让人怨恨呢这句意似排遣,实为深沉的离别之恨;“昔人非”一句,来自苏轼陌上花“江山犹是昔人非”的诗句;限于格律,用“昔人非”三字概括全句意思;“江山犹是”与不用怨落晖紧紧相承;“昔人非”一句寓意深刻,其中有多少世事更替、人情变幻结句“惟有年年秋雁飞”,出自李峤汾阴行;汾阴行以汉武帝汾阴祭后土祠的盛况反衬眼前所见的凄凉;“昔时青楼对歌舞,今日黄埃聚荆棘;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不见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飞;”可见,辛弃疾由送别写起,逐步扩大到人生感慨和当时朝政的失望之情;南宋偏安一隅,不思恢复北方沦陷的领土,故主张坚决抗金的辛弃疾,借此表示痛心之情;这首词虽是集古句而成的,但写得如此深沉,并且转接自如,表现出辛弃疾不愧为南宋一代杰出词人;。

南宋词人辛弃疾的诗词鉴赏

南宋词人辛弃疾的诗词鉴赏

南宋词人辛弃疾的诗词鉴赏(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合同协议、演讲稿、策划方案、报告大全、条据文书、公文素材、教育资料、散文诗歌、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 draft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documentary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prose and poetry,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南宋词人辛弃疾的诗词鉴赏南宋词人辛弃疾的诗词鉴赏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句子吧,从句法角度说,句子是使最大的语法单位。

辛弃疾词作欣赏13版

辛弃疾词作欣赏13版

• 《水龙吟》词牌简介 • 水龙吟出自李白诗句“笛奏水龙吟”。又 名《龙吟曲》、《庄椿岁》、《小楼连 苑》。此调句读各家不同,《词谱》分立 二谱。起句七字、第二句六字的以苏轼词 为正格。一百零二字。上片十一句四仄韵, 下片十一句五仄韵。上下片第九句都是一 字豆句法。起句六字、第二句七字者,以 秦观词为正格,一百零二字,上片十一句 四仄韵,下片十句五仄韵。后结作九字一 句,四字一句。此调气势雄浑,宜用以抒 写激奋情思。 • 【定格】 • 仄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仄平平仄(韵)。 中平仄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韵)。 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平平仄(韵)。 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仄,平平仄 (韵)。 • 中仄中平中仄(增韵),仄平平、中平平 仄(韵)。中平中仄,中平平仄,中平平 仄(韵)。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平平 仄(韵)。仄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 平仄(韵)。
【水龙吟】 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 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 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 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 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 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鲙,尽西风,季 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 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 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 揾英雄泪!
分析: 此词上片借物起兴, 以伤春、惜春、留 春、怨春来象征当 时的抗金形势,表 达对时局的忧虑; 下片托古喻今,以 美人的失宠、见妒、 闲愁、苦思,比况 自己的遭遇、抗金 人士的现实处境。 作者运用香草美人的 比兴手法。是辛婉 约词的代表作。
集评 【谭献评词辨卷二】权奇倜傥, 纯用太白乐府诗法。“见说 道”句是开,“君不见”句 是合。 【艺蘅馆词选丙卷】梁启超曰: 回肠荡气,至于此极,前无 古人,后无来者。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稼轩 “更能消几番风雨”一章, 词意殊怨,然姿态飞动,极 沉郁顿挫之致。又云:稼轩 词,于雄莽中别饶隽 味。……“休去倚危栏,斜阳 正在,烟柳断肠处”,多少 曲折,惊雷怒涛中时见和风 暖日,所以独绝古今,不容 人学步。

辛弃疾的诗词和赏析大全

辛弃疾的诗词和赏析大全

辛弃疾的诗词和赏析大全诗歌的思想内涵要超出时代“思想的平均分数”,要高于时代“朦胧的火星”,对人生有更深理解,对时代有更深评价。

我在此整理了辛弃疾的诗词和赏析,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辛弃疾的诗词和赏析11青玉案·元夕辛弃疾〔宋代〕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作为一首婉约词,这首《青玉案》与北宋婉约派大家晏殊和柳永相比,在艺术成就上毫不逊色。

上片写元夕之夜灯火辉煌,游人如云的热闹场面,下片写不慕荣华,甘守寂寞的一位美人形象。

美人形象便是寄托着理想人格的化身。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王国维把这种境界称之为成大事业者,大学问者的第三种境界,确是大学问者的真知灼见。

2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宋代〕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溪桥一作:溪头)从表面上看,这首词的题材内容不过是一些看来极其平凡的景物,语言没有任何雕饰,没有用一个典故,层次安排也完全是平平淡淡。

然而,正是在看似平淡之中,却有着词人潜心的构思,淳厚的感情。

在这里,读者也可以领略到稼轩词于雄浑豪迈之外的另一种境界。

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宋代〕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辛弃疾之词,风格豪放,气势雄浑,境界开阔,已成为不刊之论,是学者所共识的,但论及最能代表其风格的作品时,众人皆推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殊不妥。

辛弃疾诗词鉴赏

辛弃疾诗词鉴赏

辛弃疾诗词鉴赏篇一:辛弃疾诗歌鉴赏词中之龙------辛弃疾【词作品读】《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赏析】这首词是作者带湖闲居时的作品。

通篇言愁。

通过“少年”时与“而今”的对比,表现了文章内容受压抑、遭排挤、报国无路的痛苦,也是对南宋朝廷的讽刺与不满。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赏析】这首词为公元1176年(宋孝宗淳熙三年)出版者任江西提点刑狱,驻节赣州、途经造口时所作。

词人先从眺望和联想中,引起对往事的回想和对故土的思念。

又以“青山”两句,喻激进派为遮掩恢复之志的“青山”,但它挡不住北伐的呼声。

到最后,还是乐不思蜀的鹧鸪占了上风,此鹧鸪是影射最长统冶者。

因此,最后词人还是陷在哀愁中。

全词由江水起兴,鹧鸪点睛,概括了人民抗敌决心不可阻挡但统治者却大违人心的历史事实。

《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赏析】这首词写于作者弹劾解官归居时。

词风清丽,描写了早春乡村景象。

从愉快的景象说起,转到悲苦的心境,这样互相衬托,但是悲苦不等于错愕,“春在溪头荠菜花”句可以见出辛弃疾对南宋偏安局面还托付很大的希望。

作者运用了对照(或对比)的写作手法,将城里愁风畏雨的桃李,与乡间溪头迎春开放的荠菜花相对照,借景抒情,表达了他解官归居后鄙弃城市官场、热忱田园生活的感情。

《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赏析】这首词是词人刚从北方投奔到南宋,在南宋的都城临安所著,当时祖国的半壁江山都在侵略者的铁蹄的之下,词从极力渲染元宵节绚丽多彩的热闹场面入手,反衬出一个孤高淡泊、超群拔俗、不同于金翠脂粉的一如女性形象,寄托着作者民主失意后,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孤高品格《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南宋词人辛弃疾的经典诗词鉴赏

南宋词人辛弃疾的经典诗词鉴赏

南宋词人辛弃疾的经典诗词鉴赏(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合同协议、演讲稿、策划方案、报告大全、条据文书、公文素材、教育资料、散文诗歌、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 draft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documentary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prose and poetry,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南宋词人辛弃疾的经典诗词鉴赏南宋词人辛弃疾的经典诗词鉴赏在中国文学史上,南宋豪放派词人辛弃疾是一位令人敬仰的诗人,在诗作上造诣极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辛弃疾词作鉴赏大全 辛弃疾生平介绍 《清平乐·忆吴江赏木樨》辛弃疾词作鉴赏 ●清平乐忆吴江赏木樨 辛弃疾 少年痛饮, 忆向吴江醒。

明月团团高树影, 十里水沉烟冷。

大都一点宫黄, 人间直恁芬芳。

怕是秋天风露, 染教世界都香。

辛弃疾词作鉴赏 这是辛弃疾闲居上饶时与他的朋友余叔良的一首唱和之词。

余 叔良其人情况不详。

这首词题曰:... 《水调歌头 》辛弃疾词作鉴赏(我志在寥阔) ●水调歌头 辛弃疾 赵昌父七月望日用东坡韵叙太白、 东坡事见寄, 过相褒 借,且有秋水之约。

八月十四日余卧病博山寺中,因用韵为谢,兼寄吴子似。

我 志在寥阔,畴昔梦登天。

摩挲素月,人世俯仰已千年。

有客骖鸾并凤,云遇青 山赤壁,相约上高寒。

酌酒援北斗... 《水调歌头》辛弃疾词作鉴赏(长恨复长恨) ●水调歌头 壬子三山被召,陈端仁给事饮饯席上作 辛弃疾 长恨复长恨, 裁作短歌行 。

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 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 英。

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

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 人间万事,毫发 常重泰山轻。

悲莫悲生离别,乐...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词作鉴赏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 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 兴亡多少事? 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 英雄谁敌手? 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辛弃疾词作鉴赏 稼轩在宋宁宗嘉泰三 年(1203)六月被起用为知绍兴府兼浙... 《踏莎行·庚戌中秋后二夕带湖篆冈小酌》辛弃疾词作鉴赏 ●踏莎行庚戌中秋后二夕带湖篆冈小酌 辛弃疾 夜月楼台,秋香院宇。

笑 吟吟地人来去。

是谁秋到便凄凉? 当年宋玉悲如许。

随分杯盘, 等闲歌舞。

问 他有甚堪悲处? 思量却也有悲时,重阳节近多风雨。

辛弃疾词作鉴赏 词作于绍熙元年庚戌(1190)八月十七日夜... 《千年调》辛弃疾词作鉴赏(卮酒向人时) ●千年调 蔗庵小阁名曰卮言,作此词以嘲之 辛弃疾 卮酒向人时,和气先 倾倒。

最要然然可可,万事称好。

滑稽坐上,更对鸱夷笑。

寒与热,总随人, 甘国老。

少年使酒,出口人嫌拗。

此个和合道理,近日方晓。

学人言语,未 会十会巧。

看他们,得人怜,秦吉了... 《汉宫春·会稽蓬莱阁观雨》辛弃疾词作鉴赏 ●汉宫春会稽蓬莱阁观雨 辛弃疾 秦望山头,看乱云急雨,倒立江湖。

不 知云者为雨,雨者云乎。

长空万里,被西风、变灭须臾。

回首听、月明天籁, 人间万窍号呼。

谁向若耶溪上,倩美人西去,麋鹿姑苏? 至今故国人望,一舸 归欤。

岁月暮矣,问何不鼓瑟吹竽。

...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词作鉴赏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 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 《满江红》辛弃疾词作鉴赏(游清风峡) ●满江红 游清风峡,和赵晋臣敷文韵 辛弃疾 两峡崭岩,问谁占、清风旧 筑? 更满眼、云来鸟去,涧红山绿。

世上无人供笑傲,门前有客休迎肃。

怕 凄凉、无物伴君时,多栽竹。

风采妙,凝冰玉。

诗句 好,馀膏馥。

叹只今人物,一夔应足。

人似秋鸿无定住,事如... 《满江红》辛弃疾词作鉴赏(点火樱桃) ●满江红 辛弃疾 点火樱桃,照一架、荼如雪。

春正好,见龙孙穿破,紫 苔苍壁。

乳燕引雏飞力弱,流莺唤友娇声怯。

问春归、不肯带愁归,肠千结。

层楼望, 春山叠; 家何在?烟波隔。

把古今遗恨, 向他谁说? 蝴蝶不传千里梦, 子规叫断三更月。

听声声、枕上劝... 《卜算子·漫兴》辛弃疾词作鉴赏 ●卜算子漫兴 辛弃疾 千古李将军,夺得胡儿马。

李蔡为人在下中,却是 封侯者。

芸草去陈根,笕竹添新瓦。

万一朝家举力田,舍我其谁也? 辛弃疾 词作鉴赏 这首词被邓广铭收集在《稼轩词编年笺注》(编于光宗绍熙五年至宁 宗嘉泰二年之间),这时辛弃疾正处于人... 《玉楼春·戏赋云山》辛弃疾词作鉴赏●玉楼春戏赋云山 辛弃疾 何人半夜推山去? 四面浮云猜是汝。

常时相对 两三峰,走遍溪头无觅处。

西风瞥起云横度,忽见东南天一柱。

老僧拍手笑相 夸,且喜青山依旧... 《千年调》辛弃疾词作鉴赏 ●千年调 开山径得石壁, 因名曰苍壁。

事出望外, 意天之所赐邪, 喜而赋 辛 弃疾 左手把青霓,右手挟明月。

吾使丰隆前导,叫开阊阖。

周游上下,径入 寥天一。

览玄圃,万斛泉,千丈石。

钧天广乐,燕我瑶之席。

帝饮予觞甚乐, 赐汝苍壁。

嶙峋突兀,正在一丘壑... 《永遇乐》辛弃疾词作鉴赏 ●永遇乐 戏赋辛字,送茂嘉十二弟赴调 辛弃疾 烈日秋霜,忠肝义胆,千 载家谱。

得姓何年,细参辛字,一笑君听... 《沁园春 》辛弃疾词作鉴赏(戒酒杯使勿近) ●沁园春 将止酒, 戒酒杯使勿近。

辛弃疾 杯汝来前!老子今朝, 点检形... 《沁园春》辛弃疾词作鉴赏(叠嶂西驰) ●沁园春 灵山齐庵赋,时筑偃湖未成 辛弃疾 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 欲东。

正惊湍直下,跳珠倒溅;小桥横截,缺月初弓。

老合投闲,天教多事, 检校长身十万松。

吾庐小,在龙蛇影外,风雨声中。

争先见面重重,看爽气朝 来三数峰。

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辛弃疾词作鉴赏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 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词作鉴赏 李白 有首叫《越中览古》的诗。

诗中写道:越... 《太常引》辛弃疾词作鉴赏 ●太常引 建康中秋夜, 为吕叔潜赋 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

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斫去桂婆 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辛弃疾词作鉴赏 众所周知,辛弃疾是宋代豪放派词作家 的杰出代表。

他的这首《太常引》... 《喜迁莺》辛弃疾词作鉴赏●喜迁莺 赵晋臣敷文赋芙蓉词见寿, 用韵为谢 辛弃疾 暑风凉月。

爱亭亭 无数,绿衣持节。

掩冉如羞,参差似妒,拥出芙蓉花发。

步衬潘娘堪恨,貌比 六郎谁洁? 添白鹭,晚晴时,公子佳人并列。

休说,搴木末;当日灵均,恨与 君王别。

心阻媒劳,交疏怨极,恩不... 《水龙吟》辛弃疾词作鉴赏(老来曾识渊明) ●水龙吟 辛弃疾 老来曾识渊明, 梦中一见参差是。

觉来幽恨, 停觞不御, 欲歌还止。

白发西风, 折腰五斗, 不应堪此。

问北窗高卧, 东篱自醉, 应别有, 归来意。

须信此翁未死,到如今凛然生气。

吾侪心事,古今长在,高山流水。

富贵他年,直饶未免,也应无味... 《汉宫春·立春日》辛弃疾词作鉴赏 ●汉宫春立春日 辛弃疾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

无端风雨, 未肯收尽余寒。

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

浑未办、黄柑荐酒,更传青韭 堆盘? 却笑东风从此,便薰梅染柳,更没些闲。

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

清 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 生怕见... 《踏莎行》辛弃疾词作鉴赏 ●踏莎行 赋稼轩, 集经句 辛弃疾 进退存亡, 行藏用舍。

小人请学樊须稼。

衡门之下可栖迟,日之夕矣牛羊下。

去卫灵公,遭桓司马。

东西南北之人也。

江沮桀溺耦而耕, 丘何为是栖栖者? 辛弃疾词作鉴赏 在古人心目中, 经是至高 无上的圣贤之教,而诗词 则是不... 《感皇恩》辛弃疾词作鉴赏 ●感皇恩 读《庄子》,闻朱晦庵即世 辛弃疾 案上数编书,非庄即老。

会 说忘言始知道;万言千句,不自能忘堪笑。

今朝梅雨霁,青天好。

一壑一丘, 轻衫短帽。

白发多时故人少。

子云何在,应有玄经遗草。

江河流日夜,何时 了。

辛弃疾词作鉴赏 辛弃疾的这首《...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词作鉴赏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辛弃疾词作鉴赏 这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的一首词。

他在带湖 居住期间,闲游于博山道中,却无心赏... 《粉蝶儿·和晋臣赋落花》辛弃疾词作鉴赏●粉蝶儿和晋臣赋落花 辛弃疾 昨日春如十三女儿学绣,一枝枝不教花瘦。

甚无情便下得雨僝风僽,向园林铺作地衣红绉。

而今春似轻薄荡子难久。

记前 时送春归后。

把春波都酿作一江春酎,约清愁杨柳岸边相候。

辛弃疾词作鉴赏 在宋代词人中,辛弃疾的词以豪放... 《虞美人·别茂嘉十二弟》辛弃疾词作鉴赏 ●虞美人别茂嘉十二弟 辛弃疾 绿树听鹈鴂, 更那堪、 鹧鸪声住, 杜鹃声切。

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

算未抵、人间离别。

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 门翠辇辞金阙。

看燕燕,送归妾。

将军百战身名裂。

向河梁、回头万里,故 人长绝。

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 《虞美人》辛弃疾词作鉴赏(邑中园亭) ●虞美人 辛弃疾 邑中园亭,仆皆为赋此词。

一日,独坐停云,水声山色竞 来相娱。

意溪山欲援例者,遂作数语,庶几仿佛渊明思亲友之意云。

甚矣吾衰 矣。

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馀几! 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

问何 物、能令公喜?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 《八声甘州》辛弃疾词作鉴赏 ●八声甘州 辛弃疾 夜读《李广传》,不能寐。

因念晁楚老、杨民瞻约同居 山间, 戏用李广事, 赋以寄之。

故将军饮罢夜归来, 长亭解雕鞍。

恨灞陵醉尉, 匆匆未识,桃李无言。

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

落魄封侯事,岁晚田园。

谁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马,移住... 《忆王孙》辛弃疾词作鉴赏 ●忆王孙 秋江送别,集古句 辛弃疾 登山临水送将归。

悲莫悲兮生别离。

不用登临怨落晖。

昔人非。

惟有年年秋雁飞。

辛弃疾词作鉴赏 在我国古代文 学 的百花园中,有不少集古人句子 而成的诗词。

它们虽是集古人句子而成,但作者给予了新的意境,使人读来 熟悉而... 《生查子·独游西岩》辛弃疾词作鉴赏 ●生查子独游西岩 辛弃疾 青山招不来,偃蹇谁怜汝? 岁晚太寒生,劝我 溪边... 《生查子·独游雨岩》辛弃疾词作鉴赏●生查子独游雨岩 辛弃疾 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

天上有行云,人在 行云里。

高歌谁和余? 空谷清音起。

非鬼亦非仙,一曲桃花水。

辛弃疾词作 鉴赏 这是辛弃疾作品中又一首即事叙景、寓情于事之作。

此词作年虽然难以确 考,不过可以肯定这是词人削职闲居、... 《蝶恋花 ·戊申元日立春席间作》辛弃疾词作鉴赏 ●蝶恋花戊申元日立春席间作 辛弃疾 谁向椒盘簪彩胜? 整整韶华,争上 春风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