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义务教育教材一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义务教育教材一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义务教育教材一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篇1一、学生情景分析本学期任教一(1)班体育,男生比女生明显较少,总共35人。
学生好动活泼,心思散漫,还比较懒散。
二、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坚持身体的正确姿势,使之初步具有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卫生习惯,发展身体素质,提高身体基本活动本事,促进身心的健康成长;使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有关体育、卫生与保健的常识,学习和初步掌握体育与保健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发展体育与保健的综合本事打好基础;对学生进行团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遵守纪律、团结互助、活泼勇敢、积极向上等优良品质。
三、教学目标:1、进一步了解上体育课和锻炼身体的好处,明白一些保护身体健康的简单常识和方法。
2、进一步学会一些基本运动,游戏,韵律活动和舞蹈的方法发展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本事。
3、体验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遵守纪律,与同学团结合作。
4、体验体育活动中的心理感受和在体育活动中具有展示自我的愿望和行为。
5、观察并能够说出同伴在体育活动中的情绪表现和培养在必须困难条件下进行活动的本事。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抓教学常规;学做广播操和队列练习。
难点: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学习本事的培养。
五、教学措施:1、认真钻研新《课标》,正确理解课的指导思想和教学目标,努力到达课标要求。
2、密切结合实际制定教学计划和备课,根据一年级学生心理和生理特点,认真上好体保课。
3、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认真组织好学生的两操及课外活动。
4、进行教学评议。
六、教学考核:1、体保出勤率及课堂常规(10%)情感方面2、身体素质及活动本事(90%)技能方面义务教育教材一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篇2新的学期开始了,为了开展良好的教学工作,进行有步骤的教学,顺利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根据学校工作安排,特制行本学期的教学计划。
一、学期教学目标:1.全面锻炼,努力增强学生的体质。
一年级科学下册全一册教案
教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一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如动植物的特点、天气变化、简单物理现象等。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方式,让学生了解科学知识。
(2)运用图片、模型、实物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激发他们探索世界的欲望。
(2)培养学生合作、分享、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内容1.动物园里的动物2.植物园里的植物3.天气的变化4.光与影5.水的奥秘6.空气的力量7.声音的传播8.电的现象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动植物的基本特点。
(2)让学生掌握天气变化、简单物理现象等科学知识。
2.教学难点:(1)如何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教学方法1.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3.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通过图片、视频等展示动植物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天气变化,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2.探究学习(1)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动植物的特点,如生长过程、生活习性等。
(2)引导学生观察天气变化,记录数据,分析原因。
3.课堂讲解(1)讲解动植物的基本特点,如生长过程、生活习性等。
(2)讲解天气变化、简单物理现象等科学知识。
4.实践活动(1)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实验,巩固所学知识。
(2)开展小组合作,进行科学探究活动。
5.总结评价(1)对学生进行口头提问,检查学习效果。
(2)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评价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六、教学反思1.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2.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最新一年级科学学期教学计划(通用5篇)
最新一年级科学学期教学计划(通用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职场文书、公文写作、党团资料、总结报告、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心得体会、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place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writing, party and youth information,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letters, experi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最新一年级科学学期教学计划(通用5篇)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我们的工作与生活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今后更好的发展,写一份计划,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准备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计划吗?下面是本店铺整理的个人今后的计划范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象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大象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教学工作计划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大象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教学工作计划篇1一、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对待科学学习:想知道,爱提问;愿意合作与交流;尊重他人劳动成果。
2.对待自然:能从自然中获得美的体验,并用一定的方式赞美自然。
(二)知识目标1.了解人体内部的秘密,人为什么要呼吸,心脏是怎样工作的2.了解我们怎样看到物体,怎样保护眼睛3.了解春夏季节的星空。
4.了解生物的生长与繁殖5.认识生活中的机械(三)能力培养1.培养学生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表达、评议和讨论。
2.培养学生分析、采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比如: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利用简单的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相关资料。
3.培养学生能利用简单的工具,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并做记录;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
4.培养学生能对自己的探究活动提出大致的思路或计划。
5.引导学生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并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与他人交换意见。
二、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能对自己的探究活动提出大致的思路或计划。
引导学生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并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与他人交换意见。
三、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内容生动活泼,有很大的弹性和开放性。
注重突出科学、环境、社会、技术的联系,加强了和其它学科的联系。
本册教材引入专题研究这一教学内容。
包括以下几部分:人体内部的秘密、我们怎样看到物体、生物的生长与繁殖、春夏星空、生活中的机械、研究与实践。
根据新科学课程标准,本册重在培养学生以下几种科学素养:科学探究:知道科学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
能进行观察、实验、制作等探究活动。
对生物、机械等科学内容进行探究。
科学价值观:保持与发展想知道,爱提问、大胆想象、乐于探究的愿望。
关心科学对待新事物及stse之间的联系。
正确的理解科学,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
互助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学习中尊重事实、注重环境保护和与自然和谐相处。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部编版科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部编版科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本学期我担任一年级的科学教学任务,一年级的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有一定的掌握,但在具体的科学探究过程中,学生的探究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因此,在新的学期,我将继续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是一年级下册的科学教材,主题是:石头与泥土、水、空气和动物与植物。
通过学习,学生将学习有关石头与泥土、水、空气和动物与植物的知识,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本册教材共有四个单元,每个单元都包含一个主题,以及若干个探究活动和实践活动,这些活动将围绕主题展开,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实施。
三、教学目标1. 在观察中学习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2. 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并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
3.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使学生能够通过合作完成科学探究活动。
4.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学生能够意识到科学与社会的联系。
四、教学措施1.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采用直观的教学方式,如图片、视频、实物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学习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 鼓励学生多进行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4. 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使学生能够通过合作完成科学探究活动。
5. 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学生能够意识到科学与社会的联系。
五、教学进度周次课次教学内容教时备注1-2 1 石头与泥土22-3 2 水24-5 3 空气26-7 4 动物与植物28-9 复习210-11 期末考试六、教学评价1. 学生的科学素养评价,包括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2. 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评价,包括实验操作、数据分析和问题解决等。
3. 学生的学习态度评价,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合作精神等。
一年级科学教学计划(精选3篇)
There is no desperate situation in the world, only people who are desperate.整合汇编简单易用(页眉可删)一年级科学教学计划(精选3篇)一年级科学教学计划1一、所教年级学生现状分析本学期一年级学生1个班。
这些学生视野虽然比较开阔,但是,在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听课的技巧相对不如课改前的学生。
课堂上看来很活跃、很热闹,但是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方面却非常缺乏,动手实验时,常常是在为了玩而玩,而不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去玩,想出办法了再玩。
因此学生课堂上常常表现的是玩完后,一问三不知,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本学期的科学课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要对学生主动探究科学知识的能力进行专门的训练,发展学生们的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在本学期中我要从抓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入手,在小制作、小种植、小实验、小调查、小操作等方面入手,结合科学课的新课程标准,合理的运用电教媒体,创造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把科学课的新课程标准落实到科学教学中去,使科学教学进入到一个走进新课程改革的新时期。
二、本册教材的知识系统和结构本册书23课。
从知识方面可以分为六个方面:1、科学在我们身边:(1---3)课,以学生玩玩具的生活经验为线索展开,拓展到了解身边熟悉的、常见的事物,教材中设计了丰富多彩的学生感兴趣的探究活动,通过亲历活动,使学生“走近科学",初步感悟到身边处处有科学,生活离不开科学的道理。
2、我们怎么知道:(4--9)课,以“学生对身边事物已有的观察、认识”为引领,进一步认识身边的物体,解释观察到的现象,探索其中的奥秘,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步骤,为学生亲历科学提供一把入门的钥匙。
3、水的科学:(10---14)课,以‘‘学生对水已有的认知"为线索,通过让学生了解自然界中水资源的分布、欣赏自然界水体的美丽、了解水的三态、认识水中物体的沉浮、进行水的多少的比较、认识水的压力等各种探究活动,层层展开,逐步推进,使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手段和方法,了解、认识水的特点。
大象出版社小学一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大象出版社小学一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大象出版社小学一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篇1一、学情分析一年级小学生虽然年龄小,但是好奇心强,学习积极性高,拥有活跃的思维并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
根据他们的年龄和心理特征,此阶段的课程内容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扩大学生知识范围,进一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学习科学的兴趣,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自我研究的能力,联系他们的实际生活,用所学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最终达到将科学知识创造性应用到生活中去。
并在活动中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交流和主动创新意识。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科书以主题研究的形式编排了四个单元。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构建单元,体现了“生活经验”引领下的内容综合化,将“科学探究、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整合。
促使学生在“事物宏观的外部表象与微观的内部特征”之间建立联系,进行以“逻辑推理”为主的思维技能训练。
三、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待科学想知道,爱提问,愿意合作与交流,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睦相处,真爱生命。
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观察与探究是五年级集中训练的过程与方法,要结合具体学习内容,在探究过程中有意识地强化训练。
增强学生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勇气,有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所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去。
(二)知识目标1、帮助学生了解地球内部的秘密,初步了解地球内部的结构特征。
2、探究声音产生的秘密,知道声音传播的途径和方式,认识噪音的来源和危害。
3、知道秋冬星空的主要星座,初步发现星空变化的规律,让学生参与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
4、能判断物体是由不同的材料组成的,能按材料对物体分类,认识某些材料的性质(如导电、溶解、传热、沉浮等)能将材料的特征和用途想联系起来,区分常见的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一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实验、玩玩具等活动,引导从生活与经验中提出问题,带着问题进行学习。
2、通过用眼看身边事物的颜色与形状、用耳辨别各种声音、用皮肤感知物体的冷热与干湿、用鼻闻物体气味、用舌尝物体味道等活动,来感受物体外部特征及现象,初步学会运用感官去认识周围事物。
并综合运用观察、比较与分类法进行探究活动,学会用简单语言初步描述所观察物体或现象的信息进而得出结论的意识。
3、通过认识和使用放大镜、削笔刀等工具,初步认识使用工具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学会运用简单工具的功能和方法,结合身边材料和简单工具,动手完成简单的任务。
4、科学探究不但注重结果,更要注重过程。
课内充分参与活动,经历探究的全过程;课外运用学到的方法,自主参与家庭实验探究。
5、认识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激发学生好奇心。
二、学生情况分析:通过半年来的科学课的自主学习和科学探究,学生已掌握许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学习科学的兴趣,喜欢动植物,能参与课堂学习,动手实践操作,但观察的注意力不集中,没有目的的观察,不会从动手操作中总结经验,学生的合作交流也不强,喜欢单独行动。
本学期在学生在以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并通过主动探索知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发展他们对科学的理解、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多方面的科学素养。
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基础各不相同,教师需要关注个体差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活动,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教材分析:本套教科书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学生生活经验的扩展为主线,以学生探究能力、思维能力培养为富先进行整体建构;将“探究技能”、“方法指导”、“安全提示”等多种探究元素融合在探究过程之中,提高探究水平;通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拓展活动”等模块化设置,形成完整的探究链条;设置单元评价,以融合化的“科学知识”、“科学探究”、“科学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四个方面目标为依据,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意识,促进学生发展。
粤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粤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全文共3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粤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篇1一、教材分析:《科学》一年级上册由《我们都是科学家》、《我眼里的生命世界》、《生命之源——水》、《它们是什么做的》、和《提出问题》五个单元组成本册教材以观察活动为基本结构和呈现方式,重视构建良好的活动结构,而且贴近儿童生活,适应学习主体的发展需求在科学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覆盖了三大领域:《我眼里的生命世界》——生命世界、《生命之源——水》——地球与宇宙、《它们是什么做的》——物质世界在科学探究方面,考虑倒一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还不可能从事较为独立、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出于科学探究始于提出问题,细致观察的特点,教材将着重点放在发展学生的提问能力、观察能力和对科学观察的理解之上、全册是以学生有系统的观察活动为主线展开的,尽管各个单元的学习内容、观察对象不同,但在活动的设计上充分考虑了观察能力有步骤、有计划地发展、教材综合性地考虑了科学探究方面诸多能力的培养、为了发展学生的科学判断能力,教材还充分体现了对观察记录的重视、全册教材自始自终都强调了学生的亲身经历和体验教材在活动设计中,力图从对待科学、对待自然、对待科学学习、对待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等多方面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二、教学目标:1、能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并能选择自己探究的问题2、能以亲身经历来理解科学,并与科学家的经历做对比,找出两者之间的相似之处,进一步明确科学是什么,体会做科学的满足感3、通过寻找有生命的物体,建立起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特点的有生命物体的科学概念,使学生知道自然界中的物体分为生物和非生物两类,知道生物有能够繁殖、长大、呼吸、吃东西、运动等几个基本特征4、过对植物的观察、分类,引导学生认识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了解植物的多样性,知道植物作为有生命物体所具有的基本特征;通过对两个不同类动物的观察以及对它们之间的比较,认识动物的一般特征5、通过对人的观察,与植物、动物进行比较,找出不同和相同之处,从而进一步理解生物的特征,完成现阶段对“生物”这一大概念的认识、并以活动经历和体验的形式进行爱护动植物、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6、能有顺序、有目的、仔细地观察、运用看、摸、听等多种方法进行观察,综合运用感官感知事物、并能用文字、图画、表格等多种形式记录和呈现观察结果、和同学交流,相互评价观察结果7、能从多角度认识水的重要作用,理解水是生命之源的真正含义;能够用多种方法证明物体中含有水8、能够利用自己的感官和简单的器材,通过观察、对比等方法收集整理有关水的资料,进一步认识水的基本物理性质,并能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现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讨论、思考,得出结论,发现和提出关于水的相关问题,并能够用多种方法(语言文字符号等)将用过观察所发现的现象表述出来9、在观察、研究的各种活动中,学生能够逐渐做到注重事实、留心观察、尊重他人的意见,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同时通过对水的观察,保持和发展学生乐于探究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10、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多种方法认识一些常见材料,知道材料有天然、人造之分11、通过对身边常见的纸的观察研究,能不断发现和提出关于纸的相关研究问题、经历对一张纸的外部特征进行多角度、多方法的观察描述的活动过程、能用对比试验的方法观察比较纸的性能,初步感知物体的性能与用途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古代的造纸技术和现代的造纸工艺,通过简单的造纸活动,体验纸张的来之不易,懂得珍惜、节约纸张12、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适当的工具,认识一些常见的纺织材料,并能够根据材料的特性、用途、来源或其他标准对纺织材料进行分类,知道它们的区别、特点和用途13、了解常见金属的,根据材料的特性、用途、来源或其他标准对金属进行分类14、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工具对塑料进行研究,知道塑料有很多优点,但也有缺点15、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乐于试用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关心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正确使用材料,注意安全与健康,养成节约材料的好习惯16、能针对某一特定的观察、设计情景,提出问题;知道问题可以有多种来源,爱提问题是一种好品质、能尝试把不能通过观察、调查、实验找到答案的问题转变成可能;并能根据有价值的科学问题标准提升自己能够探究的问题三、教学措施:1、首先加强教师自身的科学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是最主要的、平时要充分利用空闲时间,应用新课程理念,用好《大纲》、《教材》、《教师用书》三本书;认真学习科学教学大纲,科学教材,认真钻研科学教法学法,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科学教师、2、结合所教班级、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采取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兴趣粤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篇2一、指导思想积极贯彻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科技教育应从娃娃抓起”的指示,适应“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引导少年儿童开展各类科技活动,培养少年儿童科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少年儿童的科学素质,努力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教科版
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教科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一年级下册科学的全部内容。
2. 掌握教材中的重点知识和技能。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动物的特征和习性- 了解不同动物的特征和习性。
- 学习如何观察动物。
2. 第二单元:植物的生长和繁殖- 了解植物的生长和繁殖方式。
- 学习如何种植和照料植物。
3. 第三单元:物体的性质- 认识物体的不同性质。
- 学习如何进行简单的实验。
4. 第四单元:天气和季节- 了解不同季节的特点和天气变化。
- 学习如何观察天气和预测天气变化。
5. 第五单元:身体健康和卫生- 学习如何保持身体健康和个人卫生。
- 了解一些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三、教学重点1. 帮助学生了解科学知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验和观察来加深对科学的理解。
3. 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提问,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通过观察不同的现象和物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 实验法:通过开展简单的实验,帮助学生探索科学知识。
3.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和互动,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想象力。
4. 游戏法:通过科学游戏和活动,增加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参与度。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实验和观察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观察力。
2. 通过小测验和口头提问,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3. 鼓励学生进行小组或个人项目,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资源1. 一年级下册科学教科书。
2. 实验器材和材料。
3. 图片和视频资料。
4. 网络资源和多媒体设备。
七、教学安排1. 每周安排2节科学课,每节课45分钟。
2. 每单元安排5-6节课,包括知识讲解、实验和活动。
八、教学反思1.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调整。
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意见,及时进行解答和反馈。
3. 定期与其他科学教师交流,分享经验和教学资源。
以上是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的简要内容。
2024年小学一年级科学教学计划(2篇)
2024年小学一年级科学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观察和发现能力。
2.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科学实验(1)采集和记录观察材料,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如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观察水的变化等。
(2)观察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解释。
2. 动物世界(1)介绍不同种类的动物,如哺乳动物、鸟类、昆虫等。
(2)学习动物的基本特征和习性。
3. 植物世界(1)介绍不同种类的植物,如树木、花卉、蔬菜等。
(2)学习植物的结构和生长规律。
4. 自然界中的物体(1)介绍不同种类的物体,如固体、液体、气体等。
(2)学习物体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5. 声音和光线(1)学习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过程。
(2)学习光线的产生和传播过程。
6. 环境保护(1)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
(2)学习如何减少垃圾、节约能源等环保知识。
三、教学方法:1. 观察实验法: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自然现象,进行简单的实验。
2. 探究式学习法: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探索并寻找答案。
3. 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互相交流和分享发现。
4.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使用图表、图片、视频等多种媒体手段辅助教学。
四、教学活动:1. 进行植物种植实验,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学习植物的结构和生长规律。
2. 进行水的实验,观察水的变化过程,学习水的三态变化规律。
3. 参观动物园,观察不同种类的动物,学习动物的基本特征和习性。
4. 进行声音实验,学习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规律。
5. 进行光线实验,学习光线的产生和传播规律。
6. 进行环保宣传活动,学习如何保护环境。
五、教学评估:1. 观察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判断学生是否能够准确观察和记录实验材料。
2. 问答评价: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于科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3. 实验报告评价:要求学生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并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解释。
六、教学资源:1. 图书资料:根据教学内容,准备适合学生阅读的图书资料。
一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精选8篇)
一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一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精选8篇)时光飞逝,时间在慢慢推演,我们的工作又将在忙碌中充实着,在喜悦中收获着,请一起努力,写一份计划吧。
可是到底什么样的计划才是适合自己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篇1一、学生情况分析本班共有37人,21个男生,16个女生。
入学已经有一学期,在情感态度、行为习惯方面都很有了很大的提高,希望通过本册教学,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二、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
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
教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
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
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3、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为切实地引导活动型教学的开展,教材设计将改变传统教材编写中以教师的“教”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消解以“预成的学习结果”为核心的教材组织模式下课文加练习的刻板结构,将活动型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过程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
大象版科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大象版科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刚接触科学课程,他们对周围的世界充满好奇,具有强烈的探索欲望。
这个阶段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但是他们对直观、有趣的事物容易产生兴趣。
他们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关于自然现象和简单事物的初步认识,但这些认识往往比较零散和表面。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这些特点,采用生动有趣、简单易懂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逐步建立起系统的科学认知。
二、教材分析。
1. 内容结构。
- 大象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材涵盖了多个科学主题,包括植物、动物、我们周围的材料等内容。
教材通过一系列有趣的活动、故事和观察,引导学生逐步了解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 例如,在植物单元中,学生将学习认识身边常见的植物,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从种子到发芽、长叶、开花结果等不同阶段。
在动物单元里,会介绍常见动物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
2. 教材特点。
- 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便于学生在生活中找到相关的实例进行观察和学习。
例如,教材中提到的校园里的植物、家中饲养的小动物等,都是学生熟悉的事物。
- 强调实践活动,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
很多知识都是通过让学生亲自参与观察、比较、分类等活动来获取的,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目标。
1. 科学知识目标。
- 认识身边常见的植物和动物,能说出它们的名称、主要特征和生活环境。
- 了解一些常见材料的基本性质,如软硬、光滑粗糙等,并能根据这些性质对材料进行简单分类。
2. 科学探究目标。
- 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对事物进行观察,描述事物的特征。
- 学会简单的比较和分类方法,能根据一定的标准对物体进行比较和分类。
- 在教师的指导下,能提出简单的问题,并尝试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寻找答案。
3. 科学态度目标。
- 对周围的事物和现象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科学探究活动。
- 在探究过程中,愿意与同学合作交流,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想法。
教科版全册科学教案:一年级下册
教科版全册科学教案:一年级下册教学目标- 了解和认识周围的物体和现象,培养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 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和发现的欲望。
-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实践操作的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课:四季变化教学目标- 能够观察并描述四季的变化。
- 了解春、夏、秋、冬的特点。
- 学会绘制四季的图画。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观察四季的图片,激发学生对四季变化的兴趣。
2. 学习:介绍春、夏、秋、冬的特点,让学生观察并讨论各个季节的不同之处。
3. 练习:让学生用颜色纸和画笔绘制春、夏、秋、冬的图画,展示出每个季节的特点。
4. 总结:回顾四季的特点,让学生分享他们绘制的图画。
第二课:动物的特点教学目标- 能够观察并描述不同动物的特点。
- 了解动物的食物来源和栖息地。
- 学会绘制简单的动物图画。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动物的图片,引起学生对动物的兴趣。
2. 学习:介绍不同动物的特点,包括外貌、食物来源和栖息地等方面。
3. 练习: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用颜色纸和画笔绘制动物的图画。
4. 总结:让学生分享他们绘制的动物图画,并讨论不同动物的特点。
第三课:植物的生长教学目标- 能够观察并描述植物的生长过程。
- 了解植物的种子、幼苗和成熟植物的特点。
- 学会绘制植物的生长图画。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植物的种子、幼苗和成熟植物的图片,引起学生对植物的兴趣。
2. 学习:介绍植物的生长过程,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种子、幼苗和成熟植物的特点。
3. 练习:让学生用颜色纸和画笔绘制植物的生长图画,展示出种子、幼苗和成熟植物的不同阶段。
4. 总结:让学生分享他们绘制的植物图画,并讨论植物的生长过程。
教学评价-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参与度、观察和描述能力等。
- 收集学生绘制的图画,评估他们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 鼓励学生互相分享和讨论他们的观察和绘画成果。
教学资源- 四季变化的图片。
- 不同动物的图片。
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及进度表一、教材内容分析一年级下册由我们周围的物体和动物两个单元构成,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有7个教学内容,分别是《发现物体的特征》、《谁轻谁重》、《认识物体的形状》、《给物体分类》、《观察一瓶水》、《它们去哪里了》《认识一袋空气》。
动物单元有6个教学内容,分别是《我们知道的动物》、《校园里的动物》、《观察一种动物》、《给动物建个家》、《观察鱼》、《给动物分类》。
两个单元总计13个教学内容,原则上每个教学内容需1课时来完成教学。
另外每个单元最后都有科学阅读内容。
这两个单元从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都强调了在比较中观察,以及对观察对象的描述和记录。
另外,分类和识别在两个单元中也都处在重要的位置。
尽管这些活动主要是从运用感官及简单工具的层面上展开的,但对小学生理解什么是科学、科学家如何做科学都十分重要。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一年级学生大多为六、七岁,他们对物体的认识主要围绕质量、体积、状态等表观特征展开。
在面对一个物体时,一年级学生大多可以说出其最明显的特征,如黄色的橡皮、透明的玻璃。
但是学生大多不会描述那些不显著的特征,如与质量和体积相关的特征。
通常,只有当描述物体特征的任务明确指向与质量或体积相关的特征时,学生才能说出哪个更大、哪个更重。
尽管一年级学生掌握的词汇有限,不知道如何描述物体的特征,但是他们认识物体的主要困难并不在于不能描述,而是缺乏认识物体的角度,不能从更多角度、更全面地描述物体,无法稳定地从物体的外部特征、质量和体积三方面认识物体。
虽然经过一个学期的科学学习,学生的观察与描述能力有了明显的发展,但是一年级学生依然处于形象思维阶段,他们的抽象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仍然比较弱,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仍然非常重要。
三、教学目标1.物体的颜色、形状、轻重、厚薄、表面粗糙度等特征可以被我们观察和描述。
2.能运用多种感官和简单的方法观察和描述事物间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3.知道动物是有生命的,是生物。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及教案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及教案一、教学计划1. 教学目标:一年级下册的科学课程旨在通过生动的实验和活动,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同时为他们打下坚实的科学知识基础。
具体目标包括:加深学生对常见自然现象的理解,如天气、动植物的生长等。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鼓励他们动手实践,主动探索。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他们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习惯。
2. 教学内容:本课程将涵盖以下主题:天气与气候:通过观察和实践,让学生了解不同的天气现象及其形成原因。
动植物的生长: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动植物的生长过程及其所需条件。
简单的物理实验:如浮力、重力等,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探究精神。
3.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
结合实验教学,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感受科学的魅力。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视频、图片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表现、实验操作和课后作业等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培养他们的反思能力和合作精神。
二、教案示例主题:天气与气候教学目标:了解常见的天气现象及其形成原因。
学会观察天气变化,记录天气数据。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了解天气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教学准备:天气现象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天气记录表、温度计、湿度计等观察工具。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向学生展示不同的天气现象图片或视频,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提问学生:“你们喜欢什么样的天气?为什么?”引导学生讨论天气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2. 讲授新课:向学生介绍常见的天气现象(如晴天、雨天、雪天等)及其形成原因。
讲解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引导学生理解气候对动植物生长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天气观察活动,教授他们如何使用温度计、湿度计等工具记录天气数据。
让学生每天观察并记录天气变化,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数据记录能力。
4. 课堂小结: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天气观察记录,讨论天气变化的原因及其对生活的影响。
广东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广东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掌握一年级科学下册各个单元的知识和技能。
2.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思维和动手能力。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第一单元:我与物体2.第二单元:动物的生活3.第三单元:植物的生活4.第四单元:我的身体5.第五单元:物体的运动6.第六单元:环境卫生7.第七单元:天气的变化8.第八单元:四季更替三、教学重点1.探究物体的特性和用途。
2.理解动物和植物的生活特点。
3.认识身体的结构和功能。
4.观察物体的运动规律。
5.培养环境卫生意识。
6.了解天气变化规律和四季更替现象。
四、教学方法1.开展实物教学,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类等方式认识物体的特性。
2.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验和思考能力。
3.利用多媒体教学,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进行户外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感受科学的魅力。
五、教学过程1.第一单元:我与物体1.1通过实物展示和图片展示,让学生观察物体的特性,并学习物体的用途和分类。
1.2开展物体的特性探究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观察、比较和分类。
1.3进行小游戏,巩固学生对物体特性的认识。
1.4进行实验,让学生探究物体的浮沉、磁性等性质。
2.第二单元:动物的生活2.1通过图画和视频,让学生了解不同的动物及其生活习性。
2.2进行观察和记录,让学生亲身观察小动物,并记录它们的生活习性。
2.3进行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研究动物的保护和利用方法。
2.4进行户外参观,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和了解不同动物的生活状态。
3.第三单元:植物的生活3.1通过实物展示和图片展示,让学生了解不同的植物及其生长习性。
3.2进行观察和记录,让学生亲身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并记录其特点。
3.3进行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研究植物的保护和利用方法。
3.4进行户外参观,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和了解各种植物的生长环境。
4.第四单元:我的身体4.1通过实物展示和图片展示,让学生了解人体的结构和功能。
小学一年级科学教学计划下册(必备8篇)
小学一年级科学教学计划下册(必备8篇)小学一年级科学教学计划下册第1篇一、教学目标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
二、教学资源分析1、提供足够的材料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完成探究任务。
2、帮助学生把现象、数据转化为证据,利用证据得出结论。
3、建立科学概念,让学生的认识沿着概念形成的规律发展。
4、一定要让学生亲自经历制作的过程,才能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从年龄结构和心理特征来看,学生对一切事物都充满着好奇心,有较强的求知欲,在教师的引导下基本能主动开展探究活动。
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的能力还是比较薄弱,能主动开展的学习的学生比较少,比较依赖于教师的教;学生用自己擅长的方法来表述自己的观点以及合作研究学习的能力与意识还是比较薄弱。
因此教师的教学要积极地发展学生探究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愿意用自己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认识与观点。
我要求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还应记笔记,并能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去。
四、教学方法设计1、加强理论的学习,特别是小学科学课中关于“科学探究学习”的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的思想与方法;2、深刻领会并认真贯彻执行《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3、加强自身素养、知识水平以及业务能力的提升并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4、认真钻研教材和各类教学参考书,浏览网络、杂志等,学习先进经验、科学设计教学策略;为学生的探究活动创设良好氛围;5、潜心解读学生、了解学生、知道学生认知规律以及学生学习的心理;6、积极收集、准备各类探究活动材料提供有结构材料;发展学生搜集各类活动资源和素材能力并用于探究活动;7、张扬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特长,努力开发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注重学生自主性探究和个性特长的培养。
2024年大象版小学一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2024年大象版小学一年级科学教学计划一、学习目标1.了解科学是什么,掌握科学的基本概念。
2.认识周围的自然事物,培养对自然的观察和研究兴趣。
3.了解动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方式,使学生了解大象作为一种动物的特征和分类。
4.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通过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科学是什么2.动物的基本特征3.动物的分类方式4.了解大象的特征和分类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介绍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动物的基本特征。
2.实践探究法: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观察、研究和分类动物。
3.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互相交流和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合作意识。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科学的基本概念,动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方式。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类能力。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科学是什么1.引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引入科学概念,让学生了解科学的基本概念。
2.讲授:讲解科学的基本概念和科学研究的对象。
3.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第二课时:动物的基本特征1.引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不同的动物,让学生了解动物的外貌特征。
2.讲授:讲解动物的基本特征,包括有机体的组成、动物的运动方式等。
3.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观察和描述不同的动物外貌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第三课时:动物的分类方式1.引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不同的动物,引导学生观察和品味动物的多样性。
2.讲授:讲解动物的分类方式,包括按照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等方式进行分类。
3.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观察和分类不同的动物,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类能力。
第四课时:了解大象的特征和分类1.引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大象的外貌特征,引发学生对大象的兴趣。
2.讲授:讲解大象的特征,包括体形、鼻子、牙齿等特点。
3.实践活动:组织学生绘制大象的形象,通过绘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上学期一年级科学教学计划执教:黄婷一、指导思想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全面落实《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等内容,进行科学启蒙教育,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为宗旨,科学课程由“启蒙课程”改为“基础课程”,并修订了课程目标。
根据目标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和社会变迁的影响,在科学技术的研究实验中考虑伦理道德的价值取向。
二、学生情况分析本学期为学生进入小学科学学习的第二个学期,在经历了一年级上册科学学习的基础上,学生认识了周围常见的物体(如材料、工具)、事物的现象、特征或性质(如大自然、天气),学习了有关科学知识,培养科学观察、比较、分类,动手做实验、进行设计制作的基本技能,重点发展了学生观察、描述、比较、分类的认知能力,激发了学生对科学这门课程的兴趣和探究科学的兴趣。
本学期的教学应建立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发展学生观察、描述、比较、分类的认知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导学生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感悟什么是科学,体会技术对生活的影响。
三、教材分析及重难点分析湘科版《科学》教材一年级下册从儿童的已有经验、生活实际和周围环境要素出发,在卡通人“指南车”的引导下,前4个单元以认识周围常见物体——水和空气、常见动植物的特征或性质为线索,学习认识事物的方法。
最后一个单元是“制造产品”(纸飞机)的工程技术单元,旨在引领学生围绕工程的核心“设计”,在可利用的条件下制造纸飞机,开始具体地学习如何“做技术”。
本册共布设28个丰富有趣的探究活动,继续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展开比较、分类、小制作、小实验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探索,从而学习有关的科学知识,培养科学观察、比较、分类,动手做实验,进行设计制作的基本技能,重点发展学生观察、描述、比较、分类的认知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导学生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感悟什么是科学,体会技术对生活的影响。
本册教材安排了“水”“空气”“形形色色的动物”“各种各样的植物”“纸飞机”5个主题单元,共计15篇课文。
5个主题单元可以分为3组,第一组是物质科学领域的水和空气单元;第二组是生命科学领域的动物和植物单元;第三组是工程与技术领域的纸飞机。
第一单元“水”:教材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观察并研究我们所熟悉的物质“水”,从水的基本特征人手,通过观察、辨识、比较、实验等方法认识“水”,了解人们对水力的应用,体会事物具有两面性。
第二单元“空气”:空气和水相比,最大的差别是看不见它。
正由于看不见,所以儿童常常忽略它的存在。
学生认识空气要难于认识水。
因此本单元置于水单元之后,同时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学生要将观察和研究水的方法迁移运用到认识空气当中去,教材按“找空气一观察并研究空气”的顺序组织教学,始终通过对水和空气的比较去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空气和水的基本特征。
第三单元“形形色色的动物”:本单元将开始带领学生从身边常见的动物入手,继续感受动物是生物,感受动物的多样性,体会动物与人类关系密切,并初步树立保护身边动物的意识。
单元认知线索是从认识常见的动物开始,然后选择猫和鸡两种动物训练学生观察和描述动物特征的方法,再从不同的动物个体中学会归纳动物的共同特征,最后拓展认识动物和我们的关系。
第四单元“各种各样的植物”:植物和动物相比,学生更容易被动物的“动”吸引。
为遵循学生的认知特征,将植物单元置于动物单元之后。
本单元也将利用学生在认识形形色色的动物单元学到的认识方法,迁移到对植物的认识。
开始带领学生从身边常见的植物人手,继续感受植物是生物,通过观察和简要描述不同植物的特征,尝试给植物分类,感受植物的多样性,体会植物与人类关系密切,并初步树立保护周围植物的意识。
第五单元“纸飞机”:教材借助让一张纸飞起来、飞得远这个需求为本单元的主线,主要的做法是改变纸的形状,其次依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他们会想到做成纸飞机可以让纸飞得更远。
通过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学生初步感受一个简单的经验型技术的流程,以达到一年级学生渗透技术工程思想的目的。
内容的组织上是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让一张纸飞得远”,然后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进行初步的尝试,接着带领学生利用提供的材料和工具,通过看图纸制作一架纸飞机来达到让纸飞得远的目的,在实践活动中学生与他人合作、反思,调试、改进纸飞机,初步感受科技的进步是一个不断根据人类需求而改进的过程。
本册教材为学生提供了适合他们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的学习内容,循序渐进,由浅人深;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上,实现了单元内及前后单元由“扶”到“放”的过程。
四、教学措施(一)把握小学生心理特点,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要搞好小学低年级科学课教学,既要了解学生的已有认知水平,还要了解这个年龄段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其他方面的一些心理特点,针对这些特点开展教学活动。
1.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小学低年级学生对周围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没见过的、不了解的事物充满兴趣,爱问“这是什么”“为什么”等问题,这是科学课教学非常好的心理基础。
教学中要善于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通过既有教育价值、学生又感兴趣的教学内容,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对科学与科学课的热爱;同时还要特别注意保护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的好奇心随着科学课的教学逐年增长,而不是衰退。
为此,要尊重他们的探究兴趣,对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包括与教学内容无关的问题)给予及时、合理的反馈。
学生之所以提出一些看似怪异的问题总有一定原因,有些原因是成人不理解的。
对于这些问题,应该通过梳理、筛选等方法,或找到与现阶段学习内容的相关联系,发现问题的价值与意义,或巧妙地将其引导到学生力所能及的、可关注到的视野里,引发学生有目的地进行课外学习。
2.精心安排多种活动小学一年级学生处在从幼儿向少儿过渡阶段,爱观察、爱动手、爱玩,这是他们的天性。
为此,在一年级科学课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一心理特点。
一是尽可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实践活动开展教学,避免在长时间内单纯地采用讲述、问答的方法;二是可以适当选用教学游戏的方式,让他们在玩中学。
在使用教学游戏时,要注意科学课的游戏是教学游戏,既要有游戏性,又要有目的性、科学性和教学性,不能单纯为了激发兴趣做游戏。
3.尊重每一位学生“小学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每位学生获得良好的科学教育。
”小学低年级学生热情、积极,对科学课充满喜爱,对科学课老师无限信任,对科学课上的各项探究活动、老师的各项要求都会积极响应、努力表现。
这也是科学课教学非常好的心理基础,需要充分运用。
与此相关的,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又很脆弱,经不起学习活动的失败,经不起教师的责难和批评。
这就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精心准备、努力上好每节课,使学生更好地感受到过程的重要以及成功的欢乐。
教学中,教师对待所有学生应一视同仁,公平、民主;要多用鼓励、表扬,慎用、少用批评,鼓励、表扬、提示或批评都要具体、有针对性,使科学课的学习成为愉快的学习,科学课成为学生最喜爱的课程,科学课老师成为学生最喜爱的老师。
(二)加强教学组织,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经过一个学期科学的学习,对于学科特色分明、实践活动丰富的科学课,学生常常会毫不掩饰地表现出喜欢。
同时,也会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对教师提出过的一些学习要求有的还做不到,有的遗忘了,未形成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
这是低年级教学的一个共性问题,对教学效果有直接的影响。
根据这个特点,建议教师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教学组织工作严谨的、符合儿童发展规律的教学组织工作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保障。
备课时,不仅要考虑怎样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怎样培养技能与发展他们的能力,还必须细致、全面地考虑各项教学活动怎样有序、有效地开展——在活动中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怎样避免或解决。
越是低年级、动手活动多、教学环境复杂(例如室外考察)的课,越要周密考虑。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必须重视科学课的教学组织管理的研究备课。
教学中一切可能发生的事情和采取的措施都要尽可能地想在前面,常常是哪里想不到哪里就出了问题。
在这方面,有很多成功的教学经验可循,也有很多因教学组织不严密而造成教学混乱的教训值得吸取。
一般来说,为使各项教学活动有序有效地进行,活动前首先要明确基于问题解决的活动目的、方法、步骤、注意事项;活动中要有监控,出现影响学习方向、学习效果的共性问题要及时纠正;活动后要有具体、针对性的评价。
值得注意的是:教学组织工作既要严格、周密,同时又要根据教学实际情况,灵活地处理一些问题。
教师提出的各种要求、采取的各种措施,都应是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学习,而不是将学生“管死”,束缚学生的思维和学习积极性。
2.注重科学课教学常规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常规是根据学科教学特点、要求制定的,经过较长时间培养训练形成的、学生自觉遵守执行、已成习惯的教学规矩。
教学常规在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一种无声的要求,是教学中师生间、生生间互动的一种默契,是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
教学常规既有共性,又会因教师的教学特点、教学风格不同而具有某些特性。
在一年级的下学期,依然要把教学常规教育作为教学的一个重点,并与教学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良好的教学常规的培养在教学中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小学低年级科学课要着重构建的教学常规大致有如下一些方面:上科学课时要带什么学习用品,这些学习用品应该放在什么地方;如果在科学课专用教室上课,有什么特殊要求;老师讲述、讲解、演示时,怎样注意听讲;观察、实验时,小组学生怎样分工合作;观察、实验后,怎样收拾各种器材;野外考察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汇报交流观察实验结果时,应该按照怎样的程序介绍(首先说观察对象、实验目的,然后说采用的观察、实验方法,之后再说在观察、实验中有什么发现);研讨时,怎样发表自己的意见,倾听其他同学的意见,怎样对其他同学的发言进行评价,怎样对其他同学的评价进行肯定和辩解;归纳概括结论、判断解释问题时,应该按照怎样的逻辑表达;教学反思时,应该思考哪方面的问题,如果有评价手册应该怎样填写;对于老师布置的课后研究项目,应该如何完成……这一切,都要有计划地坚持一贯地训练培养,使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对整个小学阶段乃至更高阶段科学课的学习,以及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明确观察要求,注重观察能力的培养透过观察我们可以领略这个奇妙的世界。
从观察所得的信息引发我们的好奇心,对周围的事物提出问题,引发思考,作出解释并作进一步的探究。
观察能力是学习科学的最基本技能,是发展其他探究技能的基础。
搞好观察活动,应该注意以下问题:1、必须准各好观察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