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案
五年级小学劳动课教案20篇

五年级小学劳动课教案20篇教案标题:五年级小学劳动课教案20篇教案1:主题:认识劳动的重要性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将能够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并了解到不同劳动的特点和意义。
教学内容:1. 劳动的定义和分类2. 劳动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3. 不同劳动的特点和意义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劳动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探究: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劳动的定义和分类,并列举一些劳动的例子。
3. 概念讲解:教师讲解劳动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思考不同劳动的特点和意义。
4. 实践活动: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一个劳动项目进行实践,并撰写一篇关于该劳动的报告。
5. 总结:学生展示自己的劳动报告,并进行总结讨论。
6. 拓展: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采访一位从事特殊劳动的人,并写一篇采访报告。
教案2:主题:学习农田劳动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到农田劳动的内容和技巧,并体验农田劳动的辛苦和快乐。
教学内容:1. 农田劳动的内容和意义2. 农田劳动的技巧和方法3. 农田劳动的辛苦和快乐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农田劳动的场景,引起学生对农田劳动的兴趣。
2. 探究: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农田劳动的内容和意义,并列举一些农田劳动的例子。
3. 技巧讲解:教师讲解农田劳动的技巧和方法,并进行示范。
4.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农田劳动实践,体验农田劳动的辛苦和快乐。
5. 总结:学生总结归纳农田劳动的内容、技巧和意义,并进行分享。
6. 拓展: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调查当地农田劳动的现状,并写一篇调查报告。
教案3:主题:学习家务劳动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到家务劳动的内容和重要性,并学会一些家务劳动的基本技能。
教学内容:1. 家务劳动的内容和重要性2. 家务劳动的基本技能和方法3. 分担家务劳动的意义和方法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家务劳动的场景,引起学生对家务劳动的兴趣。
五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全册

五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纸艺制作:第一章《走进纸的世界》,包括纸的特性、种类及基本制作技巧。
2. 布艺制作:第二章《布的巧手》,涵盖布料选择、基本缝纫技巧及应用。
3. 木工制作:第三章《木的韵味》,介绍木材识别、基本木工工具使用及木工作品设计。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纸艺、布艺和木工制作的基本技巧,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创新和审美能力,提高生活品质。
3. 培养学生合作、分享、尊重劳动成果的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纸艺、布艺和木工制作技巧的掌握,尤其是缝纫和木工工具的使用。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思考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示范用纸、布、木材、缝纫机、木工工具等。
2. 学具:学生用纸、布、木材、剪刀、针线、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精美的纸艺、布艺和木工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分别讲解纸艺、布艺和木工制作的基本技巧,以示范和讲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3. 实践操作:a. 纸艺制作:学生跟随教师示范,制作简单的纸艺作品。
b. 布艺制作:学生两人一组,合作完成简单的布艺作品。
c. 木工制作: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简单的木工作品制作。
4. 随堂练习:设置难度适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纸艺制作:重点突出纸张种类、制作技巧等。
2. 布艺制作:重点突出布料选择、缝纫技巧等。
3. 木工制作:重点突出木材识别、工具使用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纸艺制作:以“春天”为主题,制作一幅纸贴画。
b. 布艺制作:以“环保”为主题,制作一个环保布袋。
c. 木工制作:制作一个简单的木制笔筒。
2. 答案: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针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a. 纸艺制作: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剪纸艺术,进行创意剪纸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劳动与技术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小学劳动与技术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第一单元:袋子的折法课时1:折袋子的方法-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掌握折袋子的基本方法,理解折叠原理。
- 教学内容:袋子的折法,折叠原理。
- 教学步骤:1. 向学生介绍袋子的常见用途,并引导他们思考袋子的制作材料和工艺。
2. 展示不同形状的袋子,并帮助学生理解如何使用折叠原理制作袋子。
3. 示范折叠袋子的具体步骤,让学生跟着一起操作。
4. 引导学生探索不同折叠方式对袋子大小和形状的影响,并进行总结和讨论。
- 拓展活动:请学生在家中尝试用不同材料制作袋子,并记录制作过程和体会。
下节课进行分享。
课时2:袋子的装饰-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研究袋子的装饰方法,提升袋子的美观度。
- 教学内容:袋子的装饰方法,如何选择合适的装饰材料。
- 教学步骤:1. 回顾上节课所学的折袋子的方法,并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家制作的袋子。
2. 向学生介绍袋子的装饰方法,如贴纸、彩绘等。
3. 展示不同袋子的装饰效果,并引导学生讨论美观度和实用性的关系。
4. 让学生动手进行袋子的装饰实践,指导他们选择合适的装饰材料和方式。
5. 学生完成装饰后,组织他们分享自己的作品,并进行展示和评价。
- 拓展活动:请学生设计自己独特的装饰方式,并尝试在其他物品上进行类似的装饰。
下节课进行展示和讨论。
第二单元:手电筒的制作课时1:手电筒的原理-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了解手电筒的基本原理,理解电路的构成。
- 教学内容:手电筒的原理,电路的构成。
- 教学步骤:1. 向学生展示手电筒的外观,并引导他们思考手电筒的工作原理。
2. 介绍手电筒的基本构成,包括电池、灯泡和开关等。
3. 讲解电路的基本知识,让学生了解电流的流动和电路的闭合条件。
4. 示范拆卸手电筒,展示其中的电路构成,并引导学生观察和理解。
5. 让学生进行电池和灯泡的实验,验证电路的闭合条件和手电筒的工作原理。
- 拓展活动:请学生在家中寻找其他电器,并尝试拆卸和观察其电路构成。
2024年五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全册

2024年五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章节一:生活小技巧1.1 物品收纳与整理1.2 简易维修与保养2. 章节二:传统手工艺2.1 编织技巧2.2 木工技艺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生活中实用的收纳、整理、维修与保养技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2. 培养学生对传统手工艺的兴趣和热爱,传承民间传统文化。
3.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观察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物品收纳与整理的方法和技巧传统手工艺的制作步骤和技巧2. 教学重点:学会实用生活技能,提高生活品质体验传统手工艺的魅力,传承民间文化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投影仪、电脑、音响设备示范用收纳盒、维修工具、编织材料、木工材料2. 学具:学生分组,每组准备收纳盒、编织材料、木工材料等学生自备剪刀、胶水、尺子等基本工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收纳、整理、维修保养问题,引发学生兴趣。
提问: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类似的问题?是如何解决的?2. 教学新课(15分钟)讲解教材章节内容,结合实例演示收纳、整理、维修保养的方法和技巧。
引导学生掌握传统手工艺的制作步骤和技巧。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编织技巧为例,讲解制作过程,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以木工技艺为例,示范制作过程,学生跟随操作。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收纳、整理、维修保养实践操作。
学生进行编织和木工技艺的实践操作。
学生展示作品,分享心得体会。
六、板书设计1. 生活小技巧1.1 物品收纳与整理1.2 简易维修与保养2. 传统手工艺2.1 编织技巧2.2 木工技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个家庭收纳方案,并说明收纳方法。
制作一个简易的木工作品,如小木勺。
2. 答案:收纳方案:根据家庭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收纳空间和收纳方法。
木工作品:根据教材示例,选择合适的木料,按照制作步骤完成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问题,给予个别指导。
五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全册)

五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的劳动兴趣。
(2)培养学生基本的劳动技能,如整理、打扫、洗涤等。
(3)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共同完成劳动任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体验劳动的过程,掌握基本的劳动方法。
(2)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等方法,规划劳动任务,提高劳动效率。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让学生认识到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的重要途径,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了解劳动的意义(1)通过讨论、讲述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劳动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事物出发,认识劳动的广泛性。
(1)培养学生按时起床、整理床铺、打扫卫生等基本生活习惯。
(2)教育学生爱护公共财物,不随意损坏。
3. 第三章:学习基本的劳动技能(1)教授学生洗涤、打扫、整理等基本劳动技能。
(2)引导学生掌握使用劳动工具的方法,提高劳动效率。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实践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与他人沟通、协作。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对劳动的认识和态度。
2. 通过实践操作,评价学生掌握劳动技能的情况。
3. 搜集学生作业、作品等,评估学生的劳动成果。
五、教学时间1. 第一章:2课时2. 第二章:2课时3. 第三章:2课时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将劳动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2. 注重学生的安全教育,教育学生在劳动过程中注意自我保护。
3.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劳动中获得成就感。
五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第二部分)六、教学内容1. 第四章:学会合作劳动(1)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具体的劳动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引导学生学会分工、协调、沟通,提高劳动效率。
五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全册)

五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
2. 培养学生学会基本的劳动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 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讲述劳动的意义和重要性。
2. 学习基本的劳动技能,如扫地、拖地、擦窗户等。
3. 学习如何与他人合作完成劳动任务。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理解劳动的意义,学会基本的劳动技能。
2. 难点: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述劳动的意义和重要性。
2. 演示法:示范基本的劳动技能。
3. 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
4.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如何与他人合作完成劳动任务。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劳动的意义。
2. 新课:讲解劳动的重要性,示范基本的劳动技能。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劳动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4.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劳动的收获,分享合作完成劳动任务的喜悦。
5.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帮助家长完成一项劳动任务,并记录感受。
五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第二部分)六、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简单的家务劳动技能,如洗涤衣物、烹饪简单菜肴。
2. 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家务的能力,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关心家人的情感。
七、教学内容:1. 学习洗涤衣物的方法和技巧。
2. 学习烹饪简单菜肴的基本步骤。
3. 学习如何合理安排家庭日常生活中的劳动。
八、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学会洗涤衣物和烹饪简单菜肴的基本方法。
2. 难点: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家务劳动的能力。
九、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洗涤衣物和烹饪菜肴的基本步骤。
2. 演示法:示范洗涤衣物和烹饪菜肴的过程。
3. 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完成洗涤衣物和烹饪菜肴的任务。
4.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享完成家务劳动的心得体会。
十、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家务劳动的重要性。
五年级上劳动教案

五年级上劳动教案1. 《清洁小能手》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打扫教室卫生,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过程: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怎么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哦!就像给教室这个大朋友洗个澡一样。
首先,我们要分成小组,就像小蚂蚁们一起合作搬食物那样。
一组同学负责扫地,你们看,扫地就像画画,要把每一个角落的灰尘都“画”到畚箕里。
二组同学擦黑板,黑板就像一个大的黑色画布,我们要把它擦得像镜子一样亮,能照出我们的笑脸哦。
三组同学整理桌椅,把它们摆得整整齐齐的,就像士兵在排队一样。
大家一起动手,让我们的教室变得又干净又漂亮!学生互动:“哎呀,这里有个小纸团,我来把它扫掉。
”“我擦黑板擦得可干净啦,你们看!”“我们把桌椅摆得好整齐呀,感觉教室都变大了呢。
”教学效果:学生们积极参与,教室变得整洁干净,他们感受到了劳动的成果和快乐。
2. 《衣物整理大师》教学目标:教学生学会整理自己的衣物,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
教学过程: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我们的衣服也需要一个整齐的家哦。
就像我们住在漂亮的房子里一样,衣服也喜欢住在干净整齐的衣柜里。
首先,我们把衣服分类,上衣、裤子、裙子分别放一堆,这就像给不同的小动物找到它们的家一样。
然后,把上衣叠起来,先把袖子折过来,再对折,就像把一个小长方形变成更小的长方形。
裤子呢,把两条腿对齐,从裤脚往上卷,卷成一个小圆柱。
裙子就像折扇子一样,一层一层折好。
最后,把它们都放进衣柜里,摆放整齐。
这样,我们找衣服的时候就很方便啦!学生互动:“我学会叠衣服啦,好开心!”“看我叠的裤子,像不像一个大麻花?”“我要把衣柜整理得像商店里一样整齐。
”教学效果:学生掌握了衣物整理的方法,提高了自理能力,房间变得更加整洁。
3. 《小小厨师之凉拌菜》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简单的烹饪知识,学会做凉拌菜,体验劳动的乐趣。
教学过程:嘿,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当小厨师啦,做美味的凉拌菜哦!就像魔法师变魔法一样,我们能把普通的蔬菜变得超级好吃。
五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全册)

五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的重要性和价值,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
2. 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4.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环境保护。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认识劳动a. 讲解劳动的含义和价值b. 讨论劳动的意义c. 分享身边的劳动故事2. 第二课时:学习基本劳动技能a. 教授简单的劳动技巧b. 学生动手实践c. 指导与反馈3. 第三课时:团队协作与集体荣誉a. 讲解团队协作的重要性b. 开展团队游戏活动c. 引导学生体验集体荣誉感4. 第四课时:热爱生活,关注环境保护a. 讲解环保知识b. 学生动手制作环保小制品c. 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做到环保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引导学生认识劳动。
2. 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实践,掌握基本劳动技能。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4.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生活中的实例,关注环境保护。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劳动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2. 学生掌握基本劳动技能的情况。
3.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的表现。
4. 学生对环境保护的关注程度。
五、教学资源1. 劳动工具:如扫把、拖把等。
2. 环保材料:如废旧报纸、塑料瓶等。
3. 团队游戏器材:如绳子、圈圈等。
五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第二部分)六、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
2. 教授学生简单的家电使用方法,增强安全意识。
3. 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4. 引导学生理解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学会珍惜。
七、教学内容1. 第五课时:生活自理能力培养a. 讲解生活自理的重要性b. 学生实际操作,如整理床铺、打扫卫生等c. 指导与反馈2. 第六课时:简单家电使用与安全a. 教授家电的基本使用方法b. 讲解家电使用的安全常识c. 学生动手实践,如开关、插座操作等3. 第七课时:创新与问题解决a. 讲解创新的重要性b. 开展创新活动,如改进生活用品、设计新工具等c. 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学会解决4. 第八课时:珍惜劳动成果a. 讲解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b. 学生参与农田劳动、蔬菜种植等实践活动c. 引导学生学会珍惜八、教学方法1. 采用情景模拟法,模拟生活场景,让学生实际操作,培养生活自理能力。
小学五年级劳动教育课教案(10篇)

小学五年级劳动教育课教案(10篇)小学五年级劳动教育课教案篇1教学目标:一、通过听《海娃的歌》、《劳动歌》,唱《不再麻烦好妈妈》、《种玉米》,理解劳动的喜悦与欢乐。
二、结合口风琴的键盘位置认识字母谱f、s,并能准确地吹奏。
三、能主动投入编创歌词、编创动作、填充字母谱、编创旋律等音乐实践活动。
教具准备钢琴、录音机、教学磁带等教学过程一、聆听《劳动歌》1、初听前,教师可讲述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故事,引起学生听音乐的兴趣。
听后提示:《劳动歌》给你什么样的感受?2、复听时,自编动作表演,可分小组设计动作,尤其对“用力”的表现。
使学生通过动作表现、理解劳动内容。
二、表演《不再麻烦好妈妈》1、听歌曲录音或教师范唱感受歌曲。
2、启发学生叙述妈妈对自己的呵护、辛劳,指导学生用柔和的声音、真挚的情感演唱歌曲。
3、歌曲中的妈妈可以理解为其他和辈,再将自己力所能及的劳动编创成新歌词演唱。
4、边唱边表演,看谁表演得好。
三、编创与活动1、结合键盘图认识字母谱,知道手的位置。
让学生看图说出f用4指,s 用5指演奏。
2、教师带着学生依次吹奏五个音,让学生动脑想一想,还可以怎样吹奏这五个音,吹奏的方法有多样。
3、在三个音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分组填写唱名字头,以小组为单位填充旋律,看哪一组填充得好、唱得准确。
4、可以在教室里画上格子,填上字母谱边走边唱。
看谁唱出的旋律多。
!小学五年级劳动教育课教案篇2一、教学目标1、了解木加工技术变化和发展的过程,理解技术革新的意义。
2、认识、了解常见的木工工具,学习、掌握一些简单的木工工具的使用方法。
3、学会基本的.木料截取与连接的方法。
二、教学准备教师:木工工具若干,有关木工技术的录像,图片或资料。
学生:小钢锯、钉锤、起子、钢笔、直尺、大头针、乳胶、砂纸、木边料等,有关木工技术的信息资料。
三、活动过程1、出示、交流活动前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查找到的一些关于木工技术的资料。
如:鲁班的故事。
教师介绍一些木工工具的使用与注意点。
五年级劳动技术上册全册教案

五年级劳动技术上册全册教案第一课:认识劳动技术
目标
- 了解劳动技术的定义和作用
- 研究不同类型的劳动技术
教学内容
1. 劳动技术的概述
- 劳动技术的定义
- 劳动技术的作用和重要性
2. 劳动技术的分类
- 手工劳动技术
- 机械劳动技术
- 电子劳动技术
- 智能劳动技术
3. 劳动技术的实践应用
- 实例分析不同领域中的劳动技术应用
- 讨论劳动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
1. 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讨论一个实例,如汽车制造、烹饪等领域中的劳动技术应用,并展示给全班。
2. 观看视频:播放与劳动技术相关的视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讨论。
3. 课堂练:为学生提供一些实际生活场景,让他们思考如何应
用不同类型的劳动技术来解决问题。
扩展活动
1. 校外拓展:组织学生参观一些工厂或工作场所,让他们亲身
体验不同类型的劳动技术应用。
2. 研究项目:要求学生选择一个感兴趣的领域,例如建筑、农
业等,深入研究该领域中的劳动技术应用,并分享他们的发现。
评估方式
- 学生小组的展示和讨论表现
- 课堂练和参与度
- 学生对劳动技术应用的理解程度
参考资源
- 劳动技术教材
- 相关视频资源
- 实际生活中的劳动技术实例
以上为五年级劳动技术上册全册教案的概要。
在教学过程中,请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进度进行调整和适应。
五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全册

五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纸艺设计:第一章《走进纸艺世界》,详细内容为纸艺的基本知识、制作方法和创意设计。
2. 木工技艺:第二章《初识木工技艺》,详细内容为木工工具的使用、木材的特性及基本制作方法。
3. 编织技巧:第三章《探索编织技巧》,详细内容为编织的基本方法、编织图案的设计和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纸艺、木工技艺和编织技巧的基本知识和制作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创造力。
3. 增进学生对传统技艺的了解,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纸艺、木工技艺和编织技巧的制作方法及创意设计。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创造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材、示范作品、制作工具、多媒体设备等。
2. 学具:剪刀、胶水、彩纸、木板、木工工具、编织材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纸艺、木工技艺和编织技巧的实物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课题。
2. 新课内容:(1)纸艺设计:讲解纸艺的基本知识、制作方法和创意设计,结合示范作品进行分析。
(2)木工技艺:介绍木工工具的使用、木材的特性及基本制作方法,现场演示制作过程。
(3)编织技巧:教授编织的基本方法、编织图案的设计和应用,展示编织作品。
3.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纸艺、木工技艺和编织技巧的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纸艺设计:基本知识:纸张种类、颜色、形状等。
制作方法:折叠、剪切、粘贴等。
创意设计:主题、元素、色彩搭配等。
2. 木工技艺:工具使用:锯、刨、凿等。
木材特性:硬度、纹理、含水率等。
制作方法:拼接、雕刻、打磨等。
3. 编织技巧:基本方法:平针、挑针、收针等。
图案设计:几何图形、花卉、动物等。
应用:饰品、家居用品、服饰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幅纸艺作品,要求主题明确,色彩搭配和谐。
制作一个木工小物件,如笔筒、小木船等。
编织一条围巾或帽子,要求图案美观,实用性强。
小学五年级劳动教育课教案【9篇】

小学五年级劳动教育课教案【9篇】小学劳动教育教案怎么写?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小学五年级劳动教育课教案【9篇】!小学五年级劳动教育课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让学生学会利用废弃的碎布制作布贴娃娃。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生活实践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制作部件和粘贴部件这两个过程。
三、教学难点:各部件的剪切、粘布和粘到底板上的顺序。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件礼物,看看,这是什么?对,这是我们南城县实验小学的小朋友制作的,漂亮吗?你们想不想也来做一个。
请小朋友仔细地观察,这个娃娃是由什么做成的?对,碎布,课前,老师让大家准备一些废弃的碎布,都准备好了吗?今天这节课,老师就来教小朋友们用碎布头做一个布贴娃娃。
板书课题:布贴娃娃,并将礼物粘贴到黑板上。
2、讲解新课我想请问一位小朋友,这个布贴娃娃是由哪些部件组成的。
请看大屏幕,是这些吗?(课件演示其组成部件)这些部件都是由碎布做成的,咦,还有哪些部件,没显示在大屏幕上。
对,眼睛是用纽扣做的,头发是用毛线做的,它们都不需要用碎布。
那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利用碎布来制作一个布贴娃娃呢?下面,我请一位小朋友来读一下大屏幕上的制作说明,其他的小朋友仔细地听,认真地想,想想怎样制作布贴娃娃。
老师根据制作说明的这六点,将制作一个布贴娃娃归纳为两个大步骤,板书:制作部件,粘贴部件。
先看第一步:制作部件。
制作部件就是将各个部件从彩卡上剪下来,粘贴到各色布上,再将布剪成各部件形状。
老师以制作“头”为例,演示制作一个部件的方法。
在演示的时候,向学生讲解剪切的方法,粘布的方法、选布的要求。
部件“头”做好之后,告诉学生其它部件的制作方法和它是一样的。
再看第二步:粘贴部件。
粘贴部件就是将做好的部件一个一个粘到底板上。
用课件演示具体粘贴顺序和过程。
学生劳动教育教案五年级(精选6篇)

学生劳动教育教案五年级(精选6篇)学生劳动教育教案五年级篇1教学目标:1、学习用彩泥制作大公鸡。
2、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有创意地制作大公鸡制作准备:彩泥。
制作过程:1、导入:大公鸡挺拔矫健的身影,再加上一身光滑漂亮的羽毛,总是显得那么自信。
我们来用彩泥制作大公鸡。
2、观察思考彩泥制作的大公鸡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在造型和色彩上各有什么特点?3、实践探索A、塑造身体(1)选择2—3、种颜色邻近的彩泥,揉合后做公鸡的身体,使其色彩更加丰富。
(2)将彩泥搓成一头粗一头细的条状,并将细的一头向上弯曲。
提示:要注意色彩的搭配和比例大小的协调。
B、刻划头部(1)选择红色彩泥做鸡冠,黄色彩泥做鸡喙并安装好。
(2)选择白色和黑色彩泥做鸡眼眶、眼睛,安装在鸡头部的两侧。
提示:注意大胆使用鲜艳亮丽的颜色。
C、添加翅膀和尾用搓、剪的方法装上翅膀和尾等部分。
D、安装基座做一个大小合适的基座。
把大公鸡安装在基座上。
4、思考与实践你还能依据动物的基本特征做出其他可爱的小动物吗?学生劳动教育教案五年级篇2教学目标:1、学习用彩泥制作面具,感受古老的面具文化。
2、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和创新意识,教学重难点:有创意地制作面具。
制作准备:彩泥、雕塑刀。
制作过程:1、导入:面具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世界各国的民俗活动中,人们在一些传统节日里戴上面具,以表示对自然的崇拜。
在民间的一些戏曲表演活动中,戴面具有也是主要的化妆手段之一,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彩泥制作面具。
2、观察思考这些面具有什么特点?哪些地方最吸引你?3、实践探索A、设计头部和脸形根据想象,设计一个脸型,安放在一块木板上。
B、刻划五官(1)用双手大拇指在面部适当的位置压出两个眼窝。
(2)用夸张的手法,分别做眼睛和鼻子,安装在头部适当位置。
(3)运用挖的方法刻划嘴巴。
制作牙齿,安装在嘴巴中。
(4)塑造一对特别的耳朵,安装在头部两侧。
小提示:安装一定要牢固!C、装饰调整在头顶、额上等处加上适当装饰。
五年级劳动技术课教案

五年级劳动技术课教案五年级劳动技术课教案(一)一、教学目标1、了解木加工技术变化和发展的过程,理解技术革新的意义。
2、认识、了解常见的木工工具,学习、掌握一些简单的木工工具的使用方法。
3、学会基本的木料截取与连接的方法。
二、教学准备教师:木工工具若干,有关木工技术的录像,图片或资料。
学生:小钢锯、钉锤、起子、钢笔、直尺、大头针、乳胶、砂纸、木边料等,有关木工技术的信息资料。
三、活动过程1、出示、交流活动前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查找到的一些关于木工技术的资料。
如:鲁班的故事。
教师介绍一些木工工具的使用与注意点。
①小钢锯的调整使用。
②钉锤的使用。
③起子的使用。
2、介绍木材的特点和用途。
①楠木②泡桐③水曲柳④水杉⑤香樟。
3、解读、明确更各种劳动工具的操作规则与使用注意点,练习使用各种劳动工具。
注意点介绍:①工具使用。
②纪律。
③工具摆放。
④空间。
4、组织学生进行对边角料的截取和连接。
学生操作。
教师从旁指导。
五年级劳动技术课教案(二)一、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小网袋成品,编织示意图或投影片,广口玻璃瓶、罐或大词典、厚书等便于固定袋口绳的教具。
2、学生准备:编网袋所需要的材料和工具。
二、教学重、难点绳与绳之间的打结。
三、教学过程(一)展示提问,导入课题。
1、展示小网袋作品。
2、提问:网袋有什么用处?它啊是如何编织成功的?(引入绳结编织法)3、编网袋需要哪些材料、工具?(检查材料、工具的准备)(二)演示讲解,动手操作。
1、学生自学图示,了解编织过程,提出疑难问题,小组讨论。
2、借助投影或实物演示一步步讨论,明确编织过程:⑴固定袋口绳(可拉直粘贴在课桌边)。
⑵对折线绳骑搭在袋口绳上(排列要整齐)⑶打第一排结(各绳结要与袋口绳等距离。
如没把握,可先做上记号,再打结)。
⑷大第二排结:在记号处从相邻的两个结中各取一根绳合并在一起打结。
⑸将袋口绳环系在广口瓶、罐的沿口处或围绕在纸筒、大词典上(用胶带固定住)。
⑹把第一根绳和最后一根绳合并打结,完成第二排结。
五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全册)

五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概念,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观念。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实践等形式,提高学生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劳动、团结协作的精神,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劳动的意义教学要点:让学生了解劳动的概念、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观念。
教学活动:讲解劳动的意义,举例说明劳动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在家庭、学校的劳动经历。
2. 第二课时:劳动与技术的关系教学要点:让学生理解劳动与技术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教学活动:讲解劳动与技术的关系,分析劳动中运用技术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探讨如何将技术应用于劳动。
3. 第三课时:劳动安全常识教学要点: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安全知识,提高学生在劳动中的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活动:讲解劳动安全常识,演示劳动操作的正确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4. 第四课时:尊重劳动,珍惜劳动成果5. 第五课时:劳动与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要点: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创新实践的观念。
教学活动:讲解劳动与技术在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合作意识。
2. 实践操作:评价学生在实践环节中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四、教学资源1. 教材:五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材。
2. 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辅助学生理解。
3. 实践材料:准备相关实践操作的材料,如工具、器材等。
4. 视频资源:收集与劳动与技术相关的视频资料,用于课堂展示。
五、教学建议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
五年级劳动上册(全册)教案

五年级劳动教学计划一、教材概况本册教材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的精神,又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编写。
本册教材为二期课改后实行的新教材,以社会生活为主要内容,编排了一些看看、说说、做做的内容。
尤其强调实践性,要求学生都要亲自动手实践,以提高动手能力。
本册教材内容主要有:1、茶杯套2、奇妙的针法组合3、小钱包4、植树5、可爱的小陶童6、哈哈照相机7、常春藤扦插育苗法8、校服上的小标记9、养鸡10、肉饼蒸蛋11、制作休闲躺椅模型12、点亮金箍棒13、制作喷水动力车14、制作独轮手推车模型15、洗衣机的使用16、能歌善舞的傣族姑娘。
这些内容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而且,教师还应根据实际适当补充校本教材,以提高学生对劳动技术课的兴趣,提高动手能力。
二、班级学生情况本学期我担任的五年级劳动技术课教学,学生对劳动技术课还是比较喜欢,他们喜欢动手,喜欢做实验,这对我来说有利于上好本学期的劳动技术课。
所以,我有信心上好五年级的劳动技术课。
三、教学要求1.教育学生初步懂得劳动创造社会财富、劳动光荣、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道理;从小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遵守纪律、认真负责、耐心细致、不怕困难的劳动态度和勤劳俭朴、爱护劳动工具、珍惜劳动成果等优良品质;初步树立质量观念和环境保护意识。
2.使学生学习一些浅显的劳动知识,学会使用一些常用工具;初步掌握自我服务劳动和一般的家务劳动的基本技能;能进行简单的生产劳动。
3.通过劳动课的教学和实践,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并注意培养学生观察、思维、想象的能力和创造精神,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四、教学措施根据本学期五年级劳动技术课的要求、内容和班级学生实际,我决定采取以下教学措施1.认真钻研教材,熟悉教材,备好每一堂课,尤其做到亲自动手。
凡要求学生会做的小制作、小物件,首先自己会做,并在课堂上认真做好演示,激发学生上劳动技术的兴趣。
2.努力学习信息技术,摸索信息技术与劳动技术课整合的方法。
五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全册)

五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自主学习的意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尊重他人的品质,增强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劳动的意义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培养热爱劳动的情感。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劳动的价值。
2. 第二课时:劳动技术的掌握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基本的劳动技术。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运用劳动技术。
三、教学过程:1. 第一课时:(1)导入: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劳动的认识,分享生活中的劳动经历。
(2)新课导入:讲解劳动的意义,强调劳动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3)案例分析:分析生活中的一些劳动场景,让学生认识到劳动的价值。
(4)小组讨论: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发挥劳动的作用,提高生活质量。
(5)总结:强调热爱劳动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劳动。
2. 第二课时:(1)导入:回顾上一课的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劳动技术。
(2)新课导入:讲解基本的劳动技术,如扫地、擦窗户等。
(3)示范演示:教师演示劳动技术的操作步骤,学生跟随模仿。
(4)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运用所学的劳动技术。
(5)总结:让学生谈谈在实践中的收获,强调劳动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劳动意义的理解程度。
2. 学生掌握基本劳动技术的熟练程度。
3. 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如团结协作、尊重他人等。
五、教学资源:1. 教学PPT:包含劳动的意义、基本劳动技术等内容。
2. 实践活动材料:如扫把、抹布等。
3. 案例素材:关于劳动价值的真实案例。
4. 小组讨论模板:便于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五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第二部分)六、教学内容:1. 第三课时:劳动工具的使用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并学会使用常见的劳动工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五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案教学目标:学会中国结基本结的编制技法;能组合简单的中国结;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学会压挑编制技法;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重难点:中国结基本结的编制技法;能组合简单的中国节;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单位:姓名:课题:云雀结教学目标:学会编制云雀结,初步了解云雀结的应用。
发展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形成对中国结艺的喜爱之情,体验创新编制的乐趣。
教学方法:探究法、实践法教学重点:云雀结的编制方法。
教学难点:确定绳的走向,正确编制云雀结。
媒体使用:电脑、投影教具学具:成品编制物、绳、铁环等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师:中国结以其典雅独特的造型深受人们的喜爱,课下同学们又收集了有关云雀结的资料,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2、生:汇报课下搜集到的资料。
3、师:介绍自己收集和编制的用到云雀结的中国结。
云雀结有这么多的用途你想学习这种基本结的编法吗?(出示课题)二、探究尝试1、师:在每组的桌面上的铁环上都编好了几个云雀结,同学们可以采用慢慢拆松观察绳的走向,再试着编回去的方法找到编制规律,也可以参照书中第7页的流程图,研究云雀结的编法。
2、生:拆编桌面上的小手镯,观察绳的走向,探寻编制的规律,或参照书中流程图研究编法。
3、师:谁来汇报一下,你们组发现了什么规律。
4、生:汇报展示探究结果。
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师:找到了编制规律,你们想编几个试一试吗?每人编几个云雀结看还有什么问题?生:动手编结。
师:我发现有的同学编着编着遇到困难了,我们大家来帮一帮他们好吗?生:说出在编结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讨论解决问题。
师:点拨:(课件展示)上下穿编是编结时经常用到的,在编云雀结时先编一个环套结,观察从哪出绳,当绳压在编好的横套下时,自上而下绕过硬环穿出环套,当绳在环套上时,自下而上绕过硬环穿出环套,这样反复穿编。
师生共同总结规律并板书:(下绳:自上向下、上绳:自下向上)四、学生实践1、师:通过我们共同研究找到了编制规律,你们再来试一试,不会编的小组同学互相帮一帮,学会了编云雀结后,讨论一下想编什么,把简单设计想法写书来或者画出来。
2、生:实践互相帮助解决问题,思考说一说自己想编什么,填简单设计想法。
3、师:谁愿意把你的设计想法介绍给大家?4、生:介绍设计想法。
5、师:有了设计想法,很想动手做是吗?做之前先来看看本节课的评价表有哪些内容。
提示:制作时根据自己设计的不同,可先在铁丝上直接编,然后再造型;或者用铁丝先造型,然后再编;还可以在装饰物上直接编;或者直接编在实物上。
6、学生实践。
五、评议展示师:同学们做了这么多漂亮实用的作品,我们先来评价一下。
生:填评价表;介绍自己的作品。
师:展示其它利用云雀结编成的小艺术品。
生:欣赏教师、学生搜集的结艺图片。
(大屏幕)师:课下请同学们到市场或者网上搜集信息,看一看编菊花结,需要哪些材料和工具?板书设计:云雀结下绳:自上向下上绳:自下向上课后反思:开学的第一节课学生学习兴趣浓,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
表现为:认真看书,看全本书的内容,书中的插图很吸引学生;动手练习打绳结时都能主动练习。
单位:姓名:课时: 1课时课题:玫瑰花授课教师:教学目标:知识:了解用废旧材料再利用的小知识。
能力:学会用塑料袋、布条、泡泡棉等制作玫瑰花的方法。
态度情感:⑴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和耐心细致的操作习惯。
⑵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与创新精神。
⑶学会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进行小制作、小加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方法:观察尝试法教学重点:掌握玫瑰花的卷编方法。
教学难点:玫瑰花制作过程对材料卷编松紧度的调节直接关系到花形的美观与否,所以要让学生掌握好拧卷的松紧度。
媒休使用:实物演示仪电脑教具学具:成品、半成品、各种塑料袋(如方便面袋、一次性塑料袋等)、布条、皱纹纸、泡泡棉等、塑料管(如各种吸管)、透明胶条。
教学过程:一、观察导入师:(把三样材料固定在一张卡片上展示):同学看老师手中有两样大家随手都会仍掉的材料:喝乐百氏用的吸管、包装盒中用来卡垫易碎物品的泡泡棉、还有两块透明胶条。
不要眨眼睛,请你仔细观察观察老师的动作,我要用这些看来无用的材料变成你面前花瓶中一朵漂亮的玫瑰花。
(每组桌上都有一个花瓶,插着一朵制作完成的玫瑰花),师以最快的时间(不超过一分钟)完成玫瑰花的制作。
生:观看老师的制作过程。
师:你看出老师做这朵玫瑰花的时候,主要的一个动作吗?(师边提问,边做拧、卷的动作)生:一边拧一边卷。
师:对,拧与卷就是玫瑰花成功的关键。
师:“看一朵玫瑰花已经盛开在老师的手中了,如果我再给予一些小的装饰,这朵玫瑰花会变得更漂亮。
(边说边进行装饰:粘贴上花萼、再用小块方形透明包装纸包裹花朵),怎么样?是不是像变魔术一样?你想试试吗?”生:学生观看。
(露出喜欢的表情)二、探究、尝试师:在同学们动手之前,老师想先请同学当一当评委。
请你观察一下真的玫瑰花的花瓣由里到外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特点?老师做玫瑰花是不是很形象?优点、缺老师都希望你都能告诉老师。
生:小组观察真玫瑰花与老师制作的玫瑰(每组花瓶)进行讨论。
生:真的玫瑰花里边的花瓣小、外边的花瓣大;里边的花瓣紧密、外边的花瓣展的更开,而且由里向外一层比一层略低。
师:(提示)同学观察的真仔细,如果你想让你做的玫瑰花更漂亮,那就应该把你观察到的玫瑰花的特点表现出来。
而我们用材料是泡泡棉,而且是条状的,花瓣的大小、疏密,层次的高低怎样表现呢?生:自由发言,发表自己的见解。
(对可行的方法,都要可以表扬)师:(小结提示)用拧的松紧来表现花瓣的大小、疏密,用卷的高低来表现花瓣层次的高低。
(意图:引导学生观察真玫瑰花的特点,并发现制作玫瑰花的标准。
)师:好我们已经发现了真玫瑰花的特点,也找到了制作玫瑰花的技巧,下边就请来试一试。
如果你在尝试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打开课本研讨、也可以拆开桌上的成品,还可以邀请老师去参加你们的研究。
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自己手中的材料进行尝试,边尝试边寻找卷编方法。
师:引导:你觉得自己编的好吗?谁愿意到前边把你的好方法介绍给大家吗?让大家利用你的小窍门把玫瑰花做的更漂亮。
(生自由展示自己在制作过程中的好方法)师:谁在制作中遇到了问题?你觉得哪里做得不像也可以请大家为你帮忙、想办法。
(生提出自己在制作中的问题,大家共同解决)生:继续新的制作,或修改自己的作品。
师:巡视指导,及时展示好方法、好作品,并注意发现问题。
师:老师看到很多漂亮的玫瑰花,谁愿意把你的玫瑰花让大家也来欣赏一番。
生:展示自己作品,并进行自我评价。
师:你觉得他的作品怎么样?和自己的作品比有什么优点,当然你也可以给他提出一些好的建议,从而让他的玫瑰花变得更漂亮。
生:自由发表自己的建议。
三、创新实践师:欣赏了同学的作品,真漂亮!我这里还有一些更具特色的花,想欣赏欣赏吗?你知道这些花是用什么材料制作成的吗?(展示:用一次性塑料袋、方便面袋、皱纹纸、布条制作的玫瑰花,而且这些花都有一些小的变化:制作出花蕊、把花枝多粘些叶子、用两种颜色的材料交结在一起编制作等)生:学生观看欣赏。
师:学会了做玫瑰花的方法,那你打算怎么让你手中绽放出的玫瑰花,在生活中得到更多的应用呢?生:我要送给妈妈,因为妈妈最疼爱我……我要把制作出来的花做成书包、衣服上的小装饰……我要做成头花、成小胸针,并且送给我的好朋友……可以插到花瓶中、可以装饰各班教室……师:对学生说出的可行性想法,师给予肯定。
师:你可以根据自己的设想制作各种各样的玫瑰花,当然如果你想创新制作其它的花,老师会期待在你手中的花盛开出更新颖、更漂亮!生:创新实践:根据自己的设计制作玫瑰花或进行各种创新制作。
四、成果展评师:想向大家展示一下你的创新作品吗?生:自愿到前边展示自己的成品、大家自由发言,给予评议。
五、总结激励:师:40分钟过得可真快,马上就要下课了,你还有什么更好的设想没有完成吗?生:自由发言,谈谈自己的设想。
师:看我们的小手多么的了不起,我们可以把看不很平常的东西变成小小的艺术品,真可谓是动手、动脑带给我们无穷的快乐。
我希望同学们课下仔细观察生活中,如果你有什么新的发现与制作一定要和大家一起分享。
课后反思:学生兴趣浓,但给花分层有问题。
《编花篮》教学目标:1、了解打包带的基本特点。
2、学会用打包带的压、挑的技法编一个小物品。
3、在编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以及小组合作的能力4、在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用打包带的压、挑的技法编一个小物件。
教学难点:花篮边的编法。
教具学具:相关作品及各色打包带,剪刀等。
媒体使用:实物投影仪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师:同学们,在《废品巧利用》的课题研究中,我们提出了打包带的问题,为此我们分成两个小组搜集了一些相关的信息,下面请组长简要汇报一下本组的活动情况:第一组:我们是信息搜集组,通过上网和查阅图书的形式知道了打包带的主要材料是聚丙烯,特点是抗拉力强,不易变形,柔韧性好,打包带的颜色有白色,红色,黄色,蓝色等。
用过以后如果随便丢弃,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怎样再利用哪?我们采访了民间艺人翟大妈,下面是我们的采访片断------- 师:第一组的同学给我们提供的信息使我们对打包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接下来我们请第二个组的组长汇报第二组:我们是材料搜集组,下面是我们组同学搜集材料的一些照片(同学们在商店里向售货员阿姨搜集打包带; 同学们在学校里向后勤老师搜集打包带的情景; 由于搜集到的白色打包带比较多,我们又用水彩涂上了各种鲜艳的颜色.师:听了组长的汇报我知道你们课前已经做了很多的准备工作,我也搜集了一些用打包带并尝试着编制的一些作品,(出示实物小鹿,蝈蝈笼)你们喜欢吗?这些都是工艺品,这个篮子即经济又环保,非常实用。
老师这里还有一个小花篮,它是编大篮子的基础,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先来学习小花篮的编制方法。
[板书课题 ]二、探索研究1、老师给每个组的同学带来了一份礼物,快打看看看是什么?(小花篮)喜欢这份礼物吗?请大家认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以下特点:(1)花篮的底用挑一压一的方法编出来的(2)花篮的边是用一根条围成的?(3)横着的条收起做花篮的提梁,竖着的条收起做花篮的边(4)编这个花篮要用到13根条师板书:提梁篮边篮底2、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这么快就了解了花篮的结构,那你想不想么尝试着编一编花篮,一会既可以参照桌上的实物也可以参照书上70页的流程图进行练习,觉得不方便还可以找个伙伴一起研究,会编的地方编快点,不会的地方商量商量,也可以提出来我们一起研究。
3、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同时引导学生好的合作方法:我发现某某同学编的特别快,你有什么好方法吗?生:我是和某某合作的一个人压住,一个人编,编的速度就快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