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虫病

合集下载

家畜寄生虫学 第七章 线虫病

家畜寄生虫学 第七章  线虫病

虫体是一种柔软纤细粉红色的线虫,呈 毛发状,剖解时从真胃中收集到虫体,因吸 血呈现淡红色,雌虫由于白色的生殖器官和 红色肠管相互扭转形成红白二线相互捻转的 特征。虫体前端尖细,口囊小,口囊内背侧 有一角质矛状小齿,称背矛。在虫体近前端 食道前1/3处两侧有一对向后侧方伸出的颈 乳突。
虫随血流 右心 肺脏
穿过肺毛细血管 离
开血管 在肺泡中经第Ⅲ 次蜕皮(发育为第Ⅳ 期幼虫)
再沿支气管、气管上行到口腔 随着吞咽运动 经过食
道、胃,最后到小肠,在小肠中第Ⅳ 次蜕化,发育为成虫。

返回
流行广泛,主要危害仔猪。 流行的主要原因: 1.蛔虫生活史简单。 2.繁殖力强,产卵数多。 3.卵对外界的抵抗力强,虫卵由4层膜组成,可 以保护胚胎和幼虫。 4.虫卵对各种化学药品有较强的抵抗力。
返回
由于幼虫移行,可造成各器官的损害,主要对肝和肺的 损害。肝脏小点出血和肝细胞浑浊肿胀、变性和坏死; 幼虫由肺毛细血管进入肺泡时,小血管破裂,肺脏出血 和水肿,严重者伴发肺炎。 成虫寄生阶段,可引起宿主营养吸收障碍,发育不良; 寄生数量多时,可导致肠破裂、穿孔,并继发腹膜炎而 死亡;宿主吸收虫体分泌的毒物和代谢产物,引起过敏, 出现痉挛、兴奋和麻痹等症状;
少肌型:肌细胞大而少,不深入假体腔。
肌肉层 (只有纵肌)
多肌型:肌细胞多而长,纺锤型,深入体腔。 全肌型:肌层薄,肌细胞细而密,排列整齐。
假体腔:生殖道位于其中,内有生殖器官和体腔液, 消化道
线虫的体表有角质层。
角皮光滑或有横纹,或有纵纹,有的有凸出
物(头泡、颈翼、尾翼、颈沟、乳突等)。
有附着、感觉和辅助交配等功能。
第三节 猪旋毛虫病
一、形态特征 二、生活史 三、流行病学 四、致病作用与临床症状 五、诊断 六、治疗 七、预防

兰花线虫病症状及防治方法

兰花线虫病症状及防治方法

兰花线虫病症状及防治方法兰花线虫病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兰花中的线虫病,由线虫侵入兰花根部所致。

线虫繁殖会影响兰花的生长,导致植株衰弱与萎缩。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兰花线虫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一、症状1、叶子变黄兰花叶子冠和老叶逐渐变黄,病变后的叶片表面显示出黄斑,这是线虫侵染的明显迹象。

同时,兰花的叶子变得脆弱,容易掉落和折断。

2、根系紊乱线虫侵染根系会对兰花的供水和营养摄取产生严重的影响,导致其根系出现紊乱。

植株根系逐渐腐烂导致植株失去支撑,最终导致植株的死亡。

3、花的变形兰花线虫病也会导致花的质量下降,花朵可能呈现出变形和矮小的现象。

花骨朵也可能变得扭曲和皱缩,开花时间上的变化和并不是预期的花期都是兰花线虫病的明显迹象。

4、产量下降线虫侵染后,兰花的生长速率变得缓慢,导致花苞产量和收成量都会减少。

这些症状是兰花线虫病的显著特征,如果及时注意并且采取正确的防治方法,可以避免其对植物产生的影响。

二、预防与治疗1、营养营养对植物健康和抵御线虫入侵的极有益处。

给兰花适当的肥料,就可以增强植物的免疫能力,抵御线虫入侵。

2、隔离如果你已经诊断出兰花线虫病,那么将其从其他植物和健康的兰花隔离开来,以避免线虫繁殖并向其他植株传播。

3、清理根系不要让旧的根系在土壤中残留太长时间。

新的土壤可以更好地营养兰花,清理掉旧的根系可能会更好地防止线虫传播。

4、防治剂使用药物可帮助兰花对抗线虫入侵。

它可以防止线虫的扩散和繁殖,并阻止它们对植物的进一步破坏。

5、防止过度浇水兰花线虫病的主要来源是根部缺氧。

如果兰花处于潮湿的环境中,则会减少它的生长和代谢,并会引起线虫的入侵。

适当的灌溉和透气将有助于避免此类病害。

总而言之,兰花线虫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但只要及时诊断和采取正确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就可以避免其对植物产生的影响。

要注意植物的生长状态,适当的灌溉和营养将有助于兰花对抗线虫入侵,防止其繁殖和传播。

春季线虫的防治知识点总结

春季线虫的防治知识点总结

春季线虫的防治知识点总结春季线虫的防治知识点总结春季是许多植物生长的季节,但同时也是由于气温升高和湿度增加而导致线虫病害频发的季节。

线虫是一类微小的寄生性动物,可以侵害植物的根系和地下部分,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在农业和园艺中,线虫病害被认为是引起作物减产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了解春季线虫的防治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总结春季线虫的防治知识点,以供参考。

一、了解常见线虫病害在春季,常见的线虫病害主要包括根结线虫病、瘤胫线虫病和螺旋线虫病。

根结线虫病是由硬皮线虫引起的,其特征是植物根系上形成瘤状结构;瘤胫线虫病是由瘤胫线虫引起的,植物根系上会出现具有瘤状增大的症状;螺旋线虫病是由螺旋线虫引起的,植物叶片上会出现螺旋状损伤。

了解不同线虫病害的特征是进行防治的基础。

二、建立合理的田间管理措施1. 土壤消毒:春季是进行土壤消毒的好时机。

可以选用化学土壤消毒剂或热水灭菌等方法。

化学土壤消毒剂可以在施用前将土壤调整至适宜的酸碱条件和湿度,然后将消毒剂用草木灰等中和,再施用在土壤上。

热水灭菌需要将水加热至65-70摄氏度,然后浇灌到土壤上,达到灭菌效果。

2. 揭土培养:通过揭开土壤表面的一层土壤,暴露在阳光下,可以有效地杀死线虫的卵和幼虫。

每隔一段时间进行揭土培养,可以有效地控制线虫的数量。

3. 合理施肥:合理施肥可以增强植物的抵抗力,从而减轻线虫的侵害。

适量施入磷、钾等营养元素,减少氮肥的施用。

因为氮肥会增加植物的蛋白质含量,从而增加线虫的寄生和繁殖。

三、合理选择抗性品种选用抗性品种是有效防治春季线虫的重要措施之一。

通过研究,已经发现了许多抗性品种。

在选择品种时,应该参考抗性品种的抗病性,尽量选择对线虫病害具有较强抗性的品种。

同时,在品种选择方面也要注意适应当地的生态环境和种植条件。

四、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一种环保、非药物的防治方法。

可以通过引入天敌(如寄生线虫、捕食性线虫等),来控制线虫的数量。

线虫病害检测实验报告

线虫病害检测实验报告

线虫病害检测实验报告
线虫病害检测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了解和学习线虫病害的检测方法,掌握线虫病害的诊断技能。

二、实验器材和试剂
1. 试验材料:线虫病害患病的植物样品。

2. 试验器材:显微镜,玻片,盖玻片,显微镜相机。

3. 试剂:10%酒精溶液。

三、实验步骤
1. 取线虫患病的植物样品,仔细观察其叶片上是否有线虫根部附着。

2. 将植物样品放入10%酒精溶液中,浸泡一段时间,使线虫脱落。

3. 取少量线虫悬液放在玻片上,加盖玻片,通过显微镜观察并拍照。

4. 根据观察结果判断是否存在线虫病害。

四、实验结果
经过观察和拍照发现,植物样品上存在线虫病害。

通过显微镜观察,可以清晰地看到线虫在植物根部附着,对植物造成了危害。

五、实验分析
线虫病害是一种常见的植物病害,给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造成
了很大的损失。

通过本实验的检测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识别出是否存在线虫病害,为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六、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学习并掌握了线虫病害的检测方法,提高了病害诊断的技能。

线虫病害是一种常见的植物病害,对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在实际生产中,我们应加强对线虫病害的防治措施,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能力,从而保证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猪各种线虫病的防治

猪各种线虫病的防治

猪各种线虫病的防治1.猪蛔虫病⑴治疗。

可使用下列药物驱虫,均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①甲苯咪唑。

每千克体重10~20毫克,混在饲料中喂服。

②氟苯咪唑。

每千克体重30毫克,混在饲料中喂服。

③左咪唑。

每千克体重10毫克,混在饲料中喂服。

④噻嘧啶。

每千克体重20~30毫克,混在饲料中喂服。

⑤丙硫咪唑。

每千克体重10~20毫克,混在饲料中喂服。

⑥阿维菌素。

每千克体重0.3毫克,皮下注射或口服。

⑦伊维菌素。

每千克体重0.3毫克,皮下注射或口服。

⑧多拉菌素。

每千克体重0.3毫克,皮下或肌肉注射。

⑵预防①定期驱虫。

在规模化猪场,首先要对全群猪驱虫;以后公猪每年驱虫2次;母猪产前1~2周驱虫1次;仔猪转入新圈时驱虫1次;新引进的猪需驱虫后再和其它猪并群。

产房和猪舍在进猪前应彻底清洗和消毒。

母猪转入产房前要用肥皂清洗全身。

在散养的育肥猪场,对断奶仔猪进行第一次驱虫,4~6周后再驱一次虫。

在广大农村散养的猪群,建议在3月龄和5月龄各驱虫一次。

驱虫时应首选阿维菌素类药物。

②保持猪舍、饲料和饮水的清洁卫生。

③猪粪和垫草应在固定地点堆集发酵,利用发酵的温度杀灭虫卵。

已有报道猪蛔虫幼虫可引起人的内脏幼虫移行症,因此杀灭虫卵对公共卫生也具有重要意义。

2.类圆线虫病⑴治疗可用甲苯咪唑,每千克体重30毫克,一次口服。

也可使用噻苯唑(每千克体重30~50毫克,一次口服),丙硫咪唑(每千克体重40毫克,一次口服),伊维菌素(每千克体重0.3毫克,一次皮下注射或口服)驱虫。

⑵预防由于虫卵及幼虫对干燥的抵抗力很低,经常保持圈舍干燥是非常重要的。

清除猪粪,并进行堆集发酵。

此外,应定期对猪群进行预防性驱虫。

3.猪后圆线虫病⑴治疗①丙硫咪唑。

每千克体重10~20毫克,混入饲料喂服。

②左咪唑。

每千克体重8~15毫克,混入饲料喂服。

③阿维菌素或伊维菌素。

每千克体重0.3毫克,皮下注射或口服。

④多拉菌素。

每千克体重0.3毫克,皮下或肌肉注射。

⑤氰乙酰肼。

寄生虫 第二章 线虫病

寄生虫 第二章 线虫病

第二章动物蠕虫病——线虫病动医1001班栾姗(102101113)(一)简述线虫的形态和构造;1、一般形态形状:线状、呈圆柱状、毛发状,纺锤形。

分头端、尾端;背面、腹面;两侧。

颜色:新鲜的线虫多为乳白色或黄白色,粉红色。

体表: 不分节,虫体表面有纵纹、横纹。

大小:1 mm~1 m。

性别:雌、雄异体2、构造(1)线虫的体表:线虫体表由一层无色、略为半透明的角皮所覆盖。

角皮由位于其下的皮下组织分泌而成。

许多线虫的角皮还分化形成了多种特殊的组织构造,包括头泡、颈泡、唇、叶冠、颈翼、侧冀、尾翼、颈乳突、尾乳突、性乳突、交合伞、饰板和饰带、刺、嵴等;这些特殊的组织构造不仅具有附着、感觉、辅助交配等功能,而且它们的形状、位置及排列也是分类的重要依据。

1)头部与体部2)口领3)叶冠4)5)头泡6)颈泡7)颈沟8)颈乳突及尾乳突9)颈翼、侧冀及尾翼10)饰板和饰带11)尾觉器(2)体壁与体腔:体壁:由角皮层、皮下层、肌层组成。

体腔:假体腔,内充满体液,内悬浮呈丝或管状的内部器官。

(3)消化系统:雌虫:口孔—食道—肠—直肠—肛门雄虫:口孔—食道—肠—直肠—泄殖腔(4)排泄系统:分腺型和管型两类。

腺型由一个大的腺细胞构成,位于体腔内,开口于食道后端或肠前端腹面。

管型是由腺型的延伸构成排泄管,常分左右两支位于侧索内,并向前延伸 汇合成小管,开口于腹面的排泄孔。

(5)神经系统与感觉器官:神经系统神经环为神经中枢神经干神经干之间有横支连合单个的神经节感觉器官乳突头感器或侧感器尾感器(6)生殖系统:雌虫:卵巢、输卵管、受精囊、子宫、(排卵器)、阴道、阴门(开口于腹面)(阴门盖)雄虫:睾丸、输精管、贮精囊、射精管、泄殖腔、交合器(交合伞、性乳突、交合刺、引器、付引器)(7)角皮的分化构造:1)横纹2)唇、口领、叶冠3)头囊与颈沟4)翼5)乳突6)角突起、饰带、体棘7)交合伞(二)简述线虫的主要生活史类型;(1)直接型发育(2)感染性虫卵(3)典型蛔虫型:“肝—气管移行”(4)在肝蜕皮为L3,在肺蜕皮为L4,在小肠蜕皮为L5(三)简述猪线虫病的主要病原种类;病原长刺后圆线虫(M.apri)复阴后圆线虫(M.pudendotectus)萨氏后圆线虫(M.salmi)寄生于猪的肺支气管和小支气管内。

鸡几种常见线虫病的诊治

鸡几种常见线虫病的诊治

鸡几种常见线虫病的诊治线虫主要寄生于鸡的小肠,因其形态圆形线状而得名,放养鸡群常普遍感染。

主要导致雏鸡发病,造成饲料报酬的下降。

成鸡是线虫病的携带者和传播者,一般不发病,但增重和产蛋能力下降。

寄生在鸡体内的线虫主要有鸡蛔虫、比翼线虫、胃线虫、异刺线虫、毛细线虫等。

1鸡蛔虫1.1病原形态特征鸡蛔虫病是由禽蛔科禽蛔属的鸡蛔虫寄生于鸡小肠内引起的一种常见寄生虫病。

鸡蛔虫是鸡体内最大的线虫,呈淡黄白色,头端有三个唇片。

雄虫长26~70mm,尾端向腹面弯曲,有2根近等长的交合刺;雌虫长65~110mm,尾端尖而直。

虫卵呈深灰色,椭圆形,卵壳厚。

虫卵大小为70~90μm×47~51μm。

1.2流行病学雌虫在鸡的小肠内产卵,随鸡粪排到体外。

虫卵抗逆力很强,在适宜条件下,约经10天发育为含感染性幼虫的虫卵,在土壤内生存6个月仍具感染能力。

鸡因吞食了被感染性虫卵污染的饲料或饮水而感染。

幼虫在鸡胃内脱掉卵壳进入小肠,钻入肠黏膜内,经血液循环和一段时间后返回肠腔发育为成虫,此过程约需35~50天。

除小肠外,在鸡的腺胃和肌胃内,有时也有大量虫体寄生。

3~4月龄以内的雏鸡最易感染和发病。

1.3临床症状感染的雏鸡表现为生长缓慢、羽毛松乱、行动迟缓、无精打采、食欲不振、消瘦、下痢、贫血、黏膜和鸡冠苍白等症,最终可因衰弱而死亡。

大量感染者可造成肠堵塞而死亡。

1.4病变检查用饱和盐水浮集法检查粪便可发现大量虫卵,尸体剖检在小肠内发现有大量虫体便可确诊。

由于其虫体大,特征明显,不会与其他虫体混淆。

1.5实验室诊断小肠黏膜发炎、出血,肠壁上有颗粒状化脓灶或结节。

严重感染时可见大量虫体聚集,相互缠结,引起肠阻塞,甚至造成肠破裂和腹膜炎。

1.6防治措施1.6.1综合预防搞好环境卫生;及时清除粪便,堆积发酵,杀灭虫卵;增加蛋白质、维生素饲料;做好鸡群的定期预防性驱虫,每年2~3次;发现病鸡,及时隔离。

1.6.2药物治疗①丙硫咪唑,每千克体重10~20mg,一次内服。

线虫病治理流程

线虫病治理流程
确定疫情范围、严重程度及传播风险
1. 详查疫情发生地点、寄主种类、发生面积等。
1. 准确统计疫情数据,为制定防治方案提供依据。
2. 分析疫情传入途径和方式,评估传播风险。
2. 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科学评估疫情风险。
制定防治方案
根据疫情评估结果,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方案
1. 明确防治目标、任务和措施。
1. 防治方案应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3.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昆虫、病原微生物等生物因子进行防治。
3. 保护和利用天敌资源,促进生态平衡。
4. 物理防治:采用高温闷棚、诱捕器诱杀等物理方法进行防治。
4.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物理防治方法。
效果评估与后续管理
对防治效果进行评估,并加强后续管理
1. 定期检查防治效果,评估疫情控制情况。
1. 及时发现并处理防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线虫病治理流程
治理阶段
主要任务
具体措施
注意事项
监测与诊断
及时发现并确认线虫病疫情
1. 定期巡查:对目标区域进行定期巡查,观察植物或树木的生长状况。
1. 确保巡查频次,似感染的植物或树木进行取样,送至专业机构进行鉴定。
2. 严格按照取样规范操作,确保样品代表性。
疫情评估
2. 加强疫情监测和预警,防止疫情反弹。
2. 建立健全疫情监测和预警机制,确保及时发现并应对疫情。
3. 总结防治经验,完善防治方案。
3. 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提高防治水平。
2. 合理安排防治时间、地点和人员。
2. 确保防治工作有序进行,避免资源浪费。
实施防治措施
按照防治方案,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
1. 清理病源:对感染严重的植物或树木进行清理,减少病原基数。

线虫病害的防治方法

线虫病害的防治方法

线虫病害的防治方法
线虫病害的防治方法——线虫是为害园林植物上的一类重要病原,分布广,寄主多。

过去由于多重视真菌性病害,而对线虫类的病害了解较少,苗圃生产中有时把线虫病害与病毒病或生理性病害相混淆,致使在防治上处于被动地位。

常见线虫病害有三种:
①根结线虫侵染所致的症状,表现为植物根部形成小瘤状虫瘿(根结),单生或串生,表面粗糙。

初期为白色,后期变褐色,其内有白色发亮的(在显微镜下)线虫体。

地上部分表现为植株矮化、叶片皱缩和叶小等。

如果是花卉被侵染,花小或不开花。

②滑刃线虫侵染所致的症状,叶片上由于受大叶脉限制,表现出多角形的坏死斑,易提早落叶。

花芽畸形,全株矮化等。

③茎线虫侵染所致的症状,该线虫多侵染球茎和块茎花卉,表现为叶片变形,植株矮化等。

综合防治
(1)加强检疫严禁携带线虫的苗木、种球调运,防止扩大蔓延。

(2)消灭菌源及时清除病株、病残体和病土。

不要重茬种植,实行轮作。

(3)高温处理夏季高温天气实行晒土,日光暴晒30天,3天翻动1次。

要注意防雨。

(4)药剂防治使用药剂进行土壤处理,每667平方米苗床内,用微生物制剂线,虫必克(2.5亿孢子/克)2千克,或98%棉隆微粒剂
5千克,或80%灭线虫乳油7千克,沟施或穴施,沟深15-20厘米,距植物根部为10-15厘米,施药后注意盖土。

使用药剂时,要详见说明书,以防止中毒或出现药害。

线虫病的防治原则

线虫病的防治原则

线虫病的防治原则线虫病是一种常见的植物病害,会对农作物的生长和生产造成严重危害。

为了有效控制线虫病的发生和传播,需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

1.农业防治农业防治是线虫病防治的基础,通过合理规划种植制度、加强田园管理等方面来预防线虫病的发生。

(1)合理规划种植制度。

实行轮作、套作等种植制度,避免连续种植同一种作物,以降低线虫病的危害。

同时,在种植过程中,要注意合理安排茬口,避免将易感病的作物与抗病作物连作。

(2)加强田园管理。

及时中耕除草,保持田园清洁,加强肥水管理,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能力。

同时,要合理灌溉,避免过度浇水,以减少线虫的繁殖和传播。

2.物理防治物理防治是线虫病防治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高温消毒、太阳能杀虫灯、机械捕捉等方式来杀灭线虫。

(1)高温消毒。

在夏季高温季节,利用太阳热能对土壤进行高温消毒,可有效杀死线虫卵和幼虫。

具体方法包括翻耕土壤、覆盖塑料薄膜、洒水等。

(2)太阳能杀虫灯。

使用太阳能杀虫灯可诱杀成虫和若虫,减少繁殖数量。

杀虫灯可挂在田间或基地上,一般需要连续使用数天才能取得明显效果。

(3)机械捕捉。

使用捕捉器、筛选器等简单的机械工具可捕捉线虫,但这种方法效率较低,需要结合其他防治方法使用。

3.生物防治生物防治线虫病具有环保、高效等特点,通过利用天敌昆虫、节肢动物等生物手段来控制线虫的数量和繁殖。

(1)天敌昆虫。

一些昆虫会捕食线虫卵和幼虫,如瓢虫、步行虫等。

在田间释放这些天敌昆虫可有效控制线虫数量。

(2)节肢动物。

蜘蛛、螨类等节肢动物也会捕食线虫卵和幼虫。

在田间增加这些节肢动物的种群数量,可降低线虫病的危害程度。

(3)营造虫害生态系统平衡。

通过培育多样性农作物和在田间投放天敌动物、节肢动物等,建立稳定的生态系统,控制线虫的繁殖和传播,达到防治线虫病的目的。

4.化学防治化学防治线虫病是一种见效快、针对性强的方法,但应注重安全、环保等方面。

如何防治常见线虫病害

如何防治常见线虫病害

如何防治常见线虫病害植物寄生线虫长1毫米左右,多呈线形,无色或乳白色,不分节,线虫还可传播病毒,假体腔,左右对称。

其口腔壁加厚形成吻针的特征,是大多数植物寄生线虫与其他线虫的重要区别之一,那线虫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呢?利用线虫病被动传播为主的特点严格执行检疫措施;利用植物线虫在不适宜的寄主上难以繁殖的特点,选用抗病、耐病品种;利用大多数植物线虫有在土壤中的生活史的特点,用化学药剂处理土壤;进行种子汰选和种苗的热处理;通过轮作、秋季休闲、翻耕晒土、田间卫生等耕作措施破坏植物线虫存活的适宜条件,以及利用天敌控制等,大家知道如何防治常见线虫病害吗?1、加强检疫,切断病害被动传播的人为途径。

无庸讳言,植物检疫是目前造成苗木线虫病迁移的薄弱环节。

一直以来,由于大家植物检疫意识淡薄,放松了对植物进出的检疫工作,使得线虫等检疫对象的传播容易,造成这些病害的逐年加重。

因此,在这里要呼吁业内人士都要自觉加强苗木的检疫工作,培育无线虫病害的健壮苗木种子,来减轻线虫病害的流行。

2、利用植物栽培,控制线虫病害发生。

①轮作是一种有效防治线虫病的措施。

防治根结线虫可以辣椒、大葱、大蒜、韭菜以及禾本科牧草、草坪、小麦、大麦、玉米等农作物轮作;防治花生根结线虫可以甘薯、棉花轮作、一般轮作2—3年。

实行水旱轮作,如水稻、水生花卉等轮作一年就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②种植诱虫植物和拮抗植物是消灭大量线虫的好方法。

在种植花木前,首先种植生长迅速的速生植物,如菠菜、小白菜、小青菜等1—2个月,线虫大量侵染后还没有产卵前连根拔除,可以大量清除线虫。

种植线虫非繁殖寄主植物或者拮抗植物,如柽麻、石刁柏、猪屎豆等,由于植物根部分泌物还有毒素,会使线虫侵染后不能发育成虫或不能存活。

种植万寿菊、孔雀草、芥末、芝麻、蓖麻能杀死土壤中线虫,降低土种线虫数量。

因为万寿菊能产生一种2-3-噻嗯,是一种强杀线虫物质,尤其对根结线虫效果很好。

3、加强栽培措施,对控制线虫危害十分有效。

线虫病害的防治

线虫病害的防治

线虫病害的防治分布:各地均有发生。

在暖温地带和亚热带地区可造成叶、根以至全株虫瘿和畸形,使草坪受到损失,在较凉爽地区也会造成草坪草生长瘦弱,生长缓慢和早衰,严重影响草坪景观。

除上直接危害外,还因它取食造成的伤口而诱发其他病害,或有些线虫本身就可携带病毒、真菌、细菌等病原物而引起病害。

寄主:范围广泛。

识别特征:通常是在叶片上均匀的出现轻微至严重褪色,根系生长受到抑制,根短、毛根多或根上有病斑、肿大或结节整株生长减慢,植株矮小、瘦弱,甚至全株萎蔫、死亡。

但更多的情况是在草坪上出现环形或不规则形状的斑块。

当天气炎热、干旱、缺肥和其他逆境时,症状更明显。

由于线虫病害的识别,除要进行认真仔细的症状观赏外,唯一确定的方法是在土壤和草坪草根部取样检测线虫。

病原及发病现状:病原:线虫。

温暖地区危害草坪草根部的线一主要有:针刺线虫、锥线虫、螺旋线虫、和根结线虫、短体线虫、环线虫、短体线虫、根结线虫等。

发生特点:线虫主要以幼虫危害,当草坪草生长旺盛时,幼虫开始取食危害。

线虫通过蠕动,只能近距离移动。

随地表水的径流或病土或病草皮或病种子进行远距离传播。

在适宜条件下,3-4周就可以完成一个世代;条件不适时,时间则要长一下,3-4周就可以完成一个生长季里可以发生若干代,但也因线虫的种类、环境条件和危害方式而不同。

适宜的土壤温度和湿度,土表的枯草层是适合线虫繁殖的有利环境。

而土壤过分干旱或长时间淹水或气氛不足,或土紧实、粘重等都会使线虫活动受到抑制。

即使在冷凉地区的高尔夫球场和运动场草坪,由于经常盖沙使土壤质地疏松,创造了有利于线虫生存繁殖的条件,所以线虫危害也很严重。

防治办法:1、保证使用无线虫的种子、无性繁殖材料和土壤建植新草坪。

对已被线虫分染的草坪进行重种时,最好先进行土壤熏蒸。

2、浇水可以控制线虫病害。

多闪少量灌水比深灌更好。

因为被线虫侵染的草坪草根系较短、衰弱,大多数根系只在土壤表层,只要保证表层土壤不干,就可以阻止线虫的发生。

(10)第二篇 各论 第十章线虫病(马尖尾、兔栓尾、异刺、捻转血矛线虫病)

(10)第二篇 各论 第十章线虫病(马尖尾、兔栓尾、异刺、捻转血矛线虫病)
捻转血矛线虫病
第三节 尖尾线虫病
一、马尖尾线虫病
马尖尾线虫病又称马蛲虫病,是由马 蛲虫(Oxyuris equi)寄生于马属动物的盲 肠和结肠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
1 病原体
雌雄虫体差异较大,雄虫小,白色,9-12mm长, 0.8-1mm宽。雌虫长150mm,尾细长,是体部的3倍以 上,成熟时为灰色。虫卵90 μ m×42 μm,两侧稍不对 称,一端有卵塞。




Life cycle of Heterakis gallinae



3 致病作用及症状 虫体寄生于盲肠,可机械性地损伤盲肠组织, 引起盲肠炎和下痢,盲肠肿大,壁增厚和形成 结节。虫体代谢产物及分泌的毒素可致中毒。 病鸡食欲差,发育慢,个别死亡。 火鸡组织滴虫可进入鸡的异刺线虫的卵内,可 得到很好的保护,因此,当鸡吞食了带有火鸡 组织滴虫的异刺线虫卵时,可同时感染两种寄 生虫病,导致鸡发生盲肠肝炎,极易导致死亡。
4 诊断 用浮集法查虫卵,或进行剖检。 5 治疗及预防
(1)丙硫咪唑 牛羊10-15mg/kg,一次口服。 (2)左咪唑 6-8 mg/kg一次口服或注射。 (3)伊维菌素 0.2mg/kg, 一次口服或注射。每 年春秋各驱虫一次;不要在低处放牧。

H11蛋白(捻转血矛线虫肠黏膜上一种跨 膜糖蛋白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用该抗原 免疫动物后, 可使雄虫减少70%, 雌虫减 少80% , 虫卵减少90%。今后要研究较好 的表达系统,以便获得较高产量且较好 免疫原性的蛋白。同时要找到恰当的佐 剂,以便制作虫苗。
本节重点: 掌握马尖尾线虫、兔栓尾线虫、异刺 线虫、捻转血矛线虫的虫体特征及寄生 动物的种类及寄生部位。
2 生活史及流行病学

线虫病

线虫病
2.少数随淋巴液进入乳糜管→肠系膜淋巴结 a.腹腔→肝→肝静脉→后腔静脉→右心→肺动脉→肺毛细血
管→肺泡→支气管→气管→咽喉→小肠发育为成虫 b. 胸导管→前腔静脉→右心→肺动脉→肺毛细血管→肺泡
→支气管→气管→咽喉→小肠发育为成虫 在以上生活史中,在肝蜕皮一次为三期幼虫,在肺蜕皮一次
为四期幼虫,在小肠蜕皮一次为五期幼虫。
致病作用
旋毛虫对宿主的致病作用主要是幼虫,幼虫 寄生于肌肉,形成包囊,使肌肉变性,周围 结缔组织增生,淋巴结发炎。
如大量幼虫寄生于横隔膜等处时,宿主出现 呼吸困难,甚至麻痹死亡。
幼虫还分泌毒素,如用病猪血液注入易感动 物,可引起头脸水肿,痉挛等毒性反应。
症状
主要症状是体温升高,腹泻,疝痛,发痒, 运动僵硬,肌肉疼痛类似风湿。
线虫的发育过程
线虫的发育要经过5期幼虫,4次蜕皮。 第一期幼虫—第二期幼虫—第三期幼虫—第
四期幼虫—第五期幼虫—发育为成虫
第一节 蛔虫病
蛔虫病是畜禽的常见多发病。是专性寄
生虫,各畜禽之间的蛔虫互不感染。
蛔科(Ascarida)---猪蛔虫
弓首科(Anisakidae)---犊牛新蛔虫
犬弓首蛔虫
但虫卵在阳光的直接照射下,4h即全部死亡。温、湿度对 虫卵的发育影响较大,虫卵发育较适宜的温度为20-30℃, 湿度有利于虫卵的发育和生存,当相对湿度低于80%时,感 染性虫卵的生存即受到严重影响。
致病作用
成虫的机械性刺激可以损伤小肠粘膜,引起 粘膜出血和溃疡,并继发细菌感染,从而导 致肠炎等; 大量虫体的寄生可以引起机械阻塞,夺取宿 主大量营养,从而使犊牛出现消化障碍; 虫体代谢产生的毒素被犊牛吸收,也会引起 严重危害,如出现过敏症状、阵发性痉挛等。

传染病防治:线虫与抗线虫药物

传染病防治:线虫与抗线虫药物

传染病防治:线虫与抗线虫药物1.常见的线虫病线虫有寄生于肠道及寄生于组织两类。

前者包括蛔虫、钩虫、蜕虫、鞭虫及类圆线虫等,后者主要有丝虫、旋毛虫(成虫寄生于小肠、幼虫则寄生于肌肉)。

(1)蛔虫病是感染一种肠蠕虫,蛔虫所致。

此感染遍于全球,而更常见于温暖卫生设施不良的地区,因儿童随地排粪便致该地区持久的大量感染。

坳虫在肺中移行可发热,咳嗽,和哮喘。

肠道感染重者可致腹痛,偶可致肠梗阻。

大量的蛔虫可致营养吸收不良,成人偶可阻塞阑尾、胆道或胰管。

检查出粪便标本中蛔虫卵,就可诊断蛔虫感染。

偶尔,在粪便或呕吐物中查到蛔虫,或痰中查到坳虫。

血中嗜酸性细胞增多。

胸X线片可查见移行的影像。

预防需使用完善的卫生设备和不吃不洁的蔬菜。

治疗口服双羟蔡酸咯唳或甲苯咪嗖,但甲苯咪嘎有损胎儿,故不能用于孕妇。

(2)钩虫病是感染十二指肠钩虫或美洲钩虫所致。

世界上有1/4的人口感染钩虫。

此感染最常见于温暖,潮湿,卫生不良的地区。

十二指肠钩虫已见于地中海地区、印度、中国和日本;美洲钩虫已见于非洲热带地区、亚洲和美洲。

钩坳穿入皮肤处出现扁平、突起的痒疹(着地痒),坳虫移行经肺可致发热、咳嗽哮喘。

成虫常致上腹痛。

由于肠出血致缺铁性贫血和低蛋白血症。

在儿童,由于长期的严重失血可致发育迟缓,心力衰竭和全身水肿。

治疗应先纠正贫血,通常口服铁剂以补充铁可改善症状,也可注射铁剂。

在严重病例需输血。

当病人的情况稳定,口服双羟蔡酸喀唳,甲苯咪嗖1~3日,可杀灭钩虫。

这些药不能用于孕妇。

(3)旋毛虫病是感染旋毛虫所致。

旋毛虫病发生于世界许多地区。

人食生的或未熟的加工猪肉或猪肉制品受染。

当食入的包囊在胃或十二指肠内消化,释放出坳虫,穿入小肠壁,2日内,坳虫成熟并交配。

很少的坳虫经淋巴管和血流带至全身,仅到达骨骼肌者才能生存。

坳虫穿入肌肉致发炎,经3个月才成包囊。

上眼睑肿是最早的和最典型的症状之一,突发生于感染后大约第11天。

巩膜和眼底出血,眼痛,继而畏光。

饲养动物的线虫病防治

饲养动物的线虫病防治

饲养动物的线虫病防治线虫病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动物寄生虫疾病,对饲养动物的健康和生产效益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为了保障动物的健康和最大限度地减少线虫病的传播,饲养者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本文将介绍饲养动物的线虫病预防和治疗的关键方面。

一、病虫害监测与预防在饲养动物的线虫病防治过程中,病虫害监测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定期对饲养场环境和动物进行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和排除可能出现的线虫病问题。

同时,通过检测动物粪便样本和身体状况,可以确定是否存在线虫病,并能了解感染的程度和种类。

基于监测结果,饲养者可以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针对不同种类的饲养动物和线虫病的特点,预防措施可以有所差异。

一般而言,以下几个方面是必不可少的预防措施:1.良好的饲养环境:保持饲养场清洁,定期清理饲料残渣和粪便,减少线虫病的传播途径。

饮水设施要定期清洁、消毒,以防止线虫通过水源传播。

2.规范的饲料管理:饲养者应选择高质量的饲料,并定期检验饲料中是否存在线虫卵或幼虫。

避免给动物喂食受污染的饲料,以防感染线虫病。

3.合理的饲养密度:过高的饲养密度容易导致线虫病的大规模传播,因此需要根据动物种类和体重制定适宜的饲养密度,保证动物的生长和发育。

4.合理的兽医措施:定期请兽医进行动物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线虫病患者,采取有效药物治疗或其他措施,以减少疾病的传播。

二、线虫病的治疗方法当饲养动物感染了线虫病时,饲养者需要采取适当的治疗方法来控制疾病的进展和传播。

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常用的线虫病治疗方法之一。

饲养者需要按照兽医的建议,给患病动物正确使用适量的驱虫药物。

同时,使用药物治疗需要遵循药物使用期限和剂量,以免产生抗药性。

2.环境卫生管理:除了药物治疗,饲养者还应加强饲养环境的卫生管理。

定期清洁、消毒饲养场、饲料筒和饮水设施等,有助于减少线虫的滋生和传播。

3.隔离和销毁:对于发现有明显感染线虫病的动物,需要及时进行隔离,并与其他健康动物分开饲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丝虫病概述1线虫病(nematodiasis,nematodosis)是由线虫寄生人体引起的一类疾病。

在自然界中,线虫已被记录的物种超过28000个,还有大量虫种尚未命名。

绝大多数种类体小呈圆柱形,故又称圆虫。

线虫广泛分布于海水、淡水、沙漠和土壤等自然环境中,可以营自由生活或寄生生活。

寄生生活的种类超过16000多种,可寄生于植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和人类。

寄生人类的线虫大约176种,有些虫种专性寄生于人体有些种类具有广泛的哺乳类动物宿主,也有少数动物常见的寄生虫偶尔寄生人体。

人体常见的寄生线虫仅有10多种。

流行病学1、4在寄生虫感染中,线虫感染占有重要的地位。

1990年第1次全国寄生虫分布调查结果显示,全国人体寄生虫有56种,线虫12种。

寄生虫总感染率为62.63%,其中线虫感染率高达59.02%,而原虫、吸虫、绦虫的感染率分别为10.32%、0.57%、0.2%。

在线虫感染中,蛔虫、钩虫及鞭虫等土源性线虫感染率较高,估计全国感染人数,蛔虫为5.23亿~5.39亿人,钩虫感染者为1.87亿~2.01亿人,鞭虫感染者为2.05亿~2.20亿人。

2005年第2次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报道,钩虫、蛔虫、鞭虫等土源性线虫感染率与第1次调查相比,分别下降了60.70%、71.28%和73.60%,但总感染率仍保持在19.56%的高水平,据此推算总感染人数高达1.29亿,这一现状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不相适应。

因此,土源性线虫病依然是我国优先防治的寄生虫病种食源性寄生线虫在我国也普遍分布。

广州管圆线虫病曾在温州(1999)、北京(2006)及大理(2008)发生暴发;旋毛虫病暴发以少数民族地区为主,但城市也有暴发的记载,如1995年郑州居民291人在某饺子馆吃了未煮熟的水饺,212人发病。

这些食源性寄生虫病的局部暴发,不仅对公众健康造成威胁,也易成为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在我国报道的食源性寄生虫病还有颚口线虫病、膨结线虫病、筒线虫病等。

此外,尖线虫的病例在我国至今未见报道,但从各海域捕获的多种海鱼的调查结果看,异尖线虫分布广泛,邻近国家感染者较多,因此,异尖线虫除在我国存在潜在的感染威胁外,临床上对该病可能存在误诊和漏诊亦不容忽视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对外交往日益频繁,国外寄生虫病传入的危险性增大。

此外,艾滋病病例在我国不断增多,一些机会性致病寄生虫的感染(如粪类圆线虫)必须予以重视。

1、传染源主要为血中含微丝蚴的感染者。

马来丝虫还可寄生于猫、犬、猴等多种脊椎动物体内,受感染的动物亦可成为传染源。

2、传播途径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

淡色库蚊、致乏库蚊是班氏丝虫的主要传播媒介,中华库蚊是马来丝虫的主要传播媒介。

3、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以20~25岁人群感染率和发病率最高。

4、流行特征呈全球分布,班氏丝虫病主要流行于亚洲、非洲、大洋洲和美洲,马来丝虫病仅流行于亚洲。

我国曾有16个省、市、自治区流行本病,山东、台湾仅有班氏丝虫病流行,其余地区班氏丝虫病和马来丝虫病同时存在。

流行季节一般在5~10月。

相关疾病1班氏丝虫病、马来丝虫病、慢性腹泻、钩虫病、鞭虫病、蛔虫病、血栓性静脉炎、感染性静脉炎、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性阑尾炎、急性腹膜炎、胆道蛔虫病、急性胆管炎、胆囊炎、胆石症、淋巴结炎、淋巴管炎、象皮肿、急性胰腺炎等。

病因与发病机制1(一)病因1、形态结构(1)成虫线虫呈圆柱形,两侧对称,前端一般较钝圆,后端则逐渐变细,体不分节。

成虫大小相差悬殊。

小的虫体如粪类圆线虫只有1~2mm;粗的虫体如肾膨结线虫直径可超过1cm,长的如麦地那龙线虫可达1m以上。

除极少数虫种外,均为雌雄异体。

雌虫大于雄虫,雌虫尾端尖直,雄虫尾端多卷曲或膨大成伞状。

比翼属的虫种,雌雄虫体终生处于交合状态。

①体壁线虫体壁由角皮层、皮下层和纵肌层组成。

角皮层由皮下层分泌而成,无细胞结构。

覆盖于体表及口孔、肛孔、排泄孔、阴道等部位。

在虫体前端、后端常具有由角皮形成的一些特殊结构如唇瓣、乳突、翼、嵴及雄虫的交合伞、交合刺等,这些结构可作为虫种鉴定的依据。

角皮层之下为皮下层,皮下层多为合胞体,沿背、腹中线及两侧向体腔内增厚突出,形成4条纵索。

在背索和腹索中有纵行神经干,侧索粗大,内有排泄管。

纵肌层由层无横纹梭形肌细胞构成,肌层被纵索分为4区。

根据肌细胞的大小、数量及排列方式,可分为少肌型(如钩虫)、多肌型(如蛔虫)和细肌型(如鞭虫)3种。

在体壁与消化管之间有一腔隙,因无体腔膜覆盖,故称为原体腔或假体腔。

②消化系统包括消化管和腺体。

消化管由口孔、口腔、咽管、中肠、直肠和肛门组成。

口孔周围通常有角质唇瓣环绕,如蛔虫。

口腔形状不一,大的口腔称为口囊。

咽管亦称食管,圆柱形,有的虫种其后部膨大如球形,称咽管球,如蛲虫。

多数线虫的咽管壁肌肉中有3个咽管腺,背面1个,开口于口腔,亚腹面2个,开口于咽管腔中,其分泌物大多含有具消化作用的酶。

雌虫肛门与生殖孔分开肛门常位于虫体末端的腹面,雄虫直肠末端与射精管末端汇合,形成泄殖腔,开口于体外。

③生殖系统由生殖腺和长而弯曲的管状结构组成。

雄性生殖器官通常为单管型,由睾丸、输精管、贮精囊、射精管及交配附器组成。

雌性生殖器官通常包括卵巢、输卵管、受精囊、子宫、排卵管、阴道和阴门等。

寄生人体的雌虫大多具有结构相同的两套雌性生殖管道,属双管型。

两条子宫最后汇合,通入单管的阴道,开口于虫体腹面的阴门。

④神经系统线虫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是咽部神经环,为神经节的联合体。

由此向前、后发出纵行的神经干,位于背索和腹索中,各神经干之间有神经连合。

线虫的感觉器官主要是头部和尾部的乳突、头感器和尾感器,可对机械的和化学的刺激做出反应。

有些虫种缺尾感器。

⑤排泄系统线虫的排泄系统有管型和腺型两种。

有尾感器亚纲的虫种为管型结构,无尾感器亚纲的虫种为腺型。

管型的基本结构是一对长排泄管,由一短横管相连,呈“H”形,有的为倒“U”形或“U”形。

在横管中央腹面有一小管经排泄孔通向体外。

腺型则只有一个具有大的细胞核的排泄细胞,位于肠管前端,开口在咽部神经环附近的腹面。

(2)虫卵线虫卵大多为椭圆形,无卵盖。

卵壳多由3层组成。

内层为脂层或蛔甙层,有调节渗透作用的功能;中层为壳质层,较厚,含有壳质及蛋白质,是卵壳的主要组成部分,能抵抗外界的机械压力;外层来自受精卵母细胞的卵膜,称卵黄膜或受精膜,在光学显微镜下不易看见。

在蛔虫卵,当通过子宫时,卵壳外又附加了一层由子宫壁分泌的酸性粘多糖-鞣化蛋白复合物,称为蛋白质膜,有保持水分、防止虫卵干燥的功能。

虫卵自人体排出时卵内细胞发育程度因种而异。

有的线虫卵内细胞尚未分裂,如受精蛔虫卵;有的已分裂为数个细胞,如钩虫卵;有的则已发育为蝌蚪期胚,如蛲虫卵;有的虫种卵内胚胎在子宫内即发育成熟,自阴门排出时已为幼虫阶段,如旋毛虫与丝虫。

2、生活史寄生线虫的生活史基本过程分为虫卵、幼虫和成虫3个阶段。

各阶段是连续的,由一个阶段向下一个阶段过渡时,虫体增大并蜕皮一次。

根据线虫生活史中有无中间宿主,可将线虫发育过程分为两种类型。

(1)直接发育型生活史过程简单,不需要中间宿主,寄生于肠道的线虫多属此型,如蛔虫。

属于此发育类型的线虫亦统称为土源性线虫。

(2)间接发育型生活史过程较复杂,需要中间宿主,寄生于组织内的线虫多属此型,如丝虫。

于此发育类型的线虫又称为生物源性线虫。

线虫的感染性卵或幼虫,侵人人体后常经过一定的移行途径,到达寄生部位。

有些虫种的感染期卵经口食入后,在小肠孵化并下行,直接发育为成虫(如蛲虫、鞭虫),或需经过血肺移行,才能发育为成虫(如蛔虫、钩虫)。

钩虫和粪类圆线虫幼虫钻入皮肤后,在定居小肠前也需要经过血肺移行。

丝虫的感染期幼虫通过传播媒介的叮刺,经皮肤感染,在组织内移行,最后定居在特定的组织中。

有些线虫在中间宿主体内发育至感染期,然后经口(如肾膨结线虫)或其他途径进入人体。

此外,有些寄生虫还可异位寄生;有些虫种的幼虫偶然侵入人体,无固定寄生部位,尚不能发育为成虫,在组织中移行,引起幼虫移行症。

寄生在消化道中的线虫,其虫卵(或幼虫)随宿主粪便排出体外,蛲虫则移行至肛门周围产卵。

寄生于肺或肾中的线虫,虫卵随痰(比翼属线虫)或尿(肾膨结线虫)排出。

丝虫微丝蚴循环于血液(淋巴丝虫)或移行于皮下组织内(盘尾丝虫),在皮肤内被吸血昆虫吸入体内。

龙线虫属的虫种,其幼虫通过破损的皮肤进入与之接触的淡水中。

土源性线虫卵和幼虫在外界发育过程中,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温度、湿度、氧气较为重要。

它们生长、发育最适宜的环境是温暖、潮湿、荫蔽的地方。

线虫感染宿主的阶段因虫种不同而异。

蛔虫、鞭虫等产出的虫卵需在外界发育至含有幼虫期的虫卵才具有感染性;钩虫卵需在外界发育并孵出幼虫,进一步发育为丝状蚴才具有侵入宿主皮肤的能力。

生物源性线虫的幼虫,必须在中间宿主体内发育至感染性幼虫,才能感染终宿主,如丝虫等。

在人体寄生的线虫中,有些寄生于消化道,通常统称为肠道线虫,如蛔虫、钩虫、鞭虫及蛲虫等;有些寄生在组织中,如丝虫;有的在肠内兼组织内寄生,如旋毛虫;有些虫种可出现异位寄生,如蛲虫;也有些虫种不适宜在人体内进一步发育,在组织、器官中到处移行,引起幼虫移行症,如棘颚口线虫。

(二)发病机制人体感染线虫后,可以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而成为带虫者,也可以出现些症状和体征而成为寄生虫病患者。

虫体对宿主危害性的大小与感染的虫种、虫荷的多少、寄生部位以及宿主的功能状态和免疫反应等因素有关。

寄生的线虫通过夺取营养、机械性损伤、化学毒性作用或产生炎症及超敏反应等机制致病,严重时可引起多种并发症。

病理临床类型和分类临床表现1、2(一)症状体征1线虫病的种类较多,大约有40多种(类)。

线虫寄生部位不同,临床表现多样。

不同种类的线虫可引起相似的症状和体征,同一虫种在不同的感染者可有不同的表现。

在临床上线虫病仍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1、消化系统症状肠道线虫病均有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症状,腹痛、腹泻是最常见的共同表现。

如蛔虫引起间歇性脐周痛,钩虫病出现隐痛或类似溃疡病的疼痛,鞭虫病可导致慢性腹泻等。

消化道出血亦较常见,表现为潜血、柏油样黑便、鲜血便甚至出现大出血。

并发消化道大出血的线虫病有钩虫病、鞭虫病及蛔虫病。

此外患者尚有恶心、呕吐、便秘、食欲缺乏等消化系统症状。

2、呼吸系统表现有些线虫的幼虫在到达寄生部位前须经过体内移行过程,当通过肺部时可出现咳嗽、胸闷、哮喘、呼吸困难等症状。

如蛔虫病、钩虫病、旋毛虫病、粪类圆线虫病等。

有些虫种寄生在肺部,引起呼吸系统表现,如丝虫引起的热带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比翼线虫病。

少数线虫如弓首线虫、广州管圆线虫的幼虫侵入肺部,引起幼虫移行症。

3、急腹症一些线虫病可并发外科急腹症。

如蛔虫、蛲虫、鞭虫可引起急性阑尾炎;蛔虫、蛲虫、粪类圆线虫、鞭虫、旋毛虫、丝虫可导致急性腹膜炎;蛔虫、鞭虫、旋毛虫、异尖线虫、蛲虫、粪类圆线虫可引起肠梗阻;蛔虫引起胆道蛔虫病;蛔虫、钩虫、粪类圆线虫可并发急性胆管炎、胆囊炎、胆石症、急性胰腺炎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