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选择理论

合集下载

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
一、公共选择理论的起源 二、公共选择理论的界定 三、公共选择理论的特点 四、公共选择理论的应用 五、启示
一、公共选择理论的起源 公共选择理论的起源
公共选择理论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末,并于五六十年代 形成了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原理和理论框架,60年代末 以来,其学术影响迅速扩大。英国经济学家邓肯·布莱克 被尊为“公共选择理论之父”,他于1948年发表的《论 集体决策原理》一文(载《政治经济学杂志》1948年2月 号),为公共选择理论奠定了基础。他在1958年出版的 《委员会和选举理论》被认为是公共选择理论的代表作。 公共选择理论的领袖人物当推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詹姆斯· 布坎南。布坎南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从事公共选择理 20 50 论研究的,他发表的第一篇专门研究公共选择的文章是 《社会选择、民主政治与自由市场》(载《政治经济学杂 志》第62期,1954年4月号)。布坎南与戈登·塔洛克二 人合著的《同意的计算——立宪民主的逻辑基础》被认为 是公共选择理论的经典著作。布坎南因在公共选择理论方 面的建树,尤其是提出并论证了经济学和政治决策理论的 契约和宪法基础,而获得1986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此 外,著名经济学家阿罗和唐斯对公共选择理论的建立和发 展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谢谢观看
三、特点
1.前提: .前提: 人都是理性行为者,其行为的目的是谋求私 利的最大化。 政治领域中的人,即政治家、文官及其他国 家(政府)代理人同私人经济中的是人一样 的,都是“经济人”,均以追求个人利益最 大化为目标。 政治家追求选票最大化,选民追求投票净利 益最大化,执行决策的政府官员追求预算最 大化
二、界定
一个应用经济学的理论假定和方法来 研究非市场决策或公共决策问题的新研 究领域。 可以把公共选择理论看作一个政策 科学学派,看作政治学和经济学的交叉 研究领域。

经济学中的公共选择理论名词解释

经济学中的公共选择理论名词解释

经济学中的公共选择理论名词解释公共选择理论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领域,它探讨了政府决策和公共政策如何影响经济的演变和结果。

公共选择理论强调了个体行为对集体决策的影响,同时也研究了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和限制。

一、公共选择在公共选择理论中,公共选择指的是一个由个体参与的集体决策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个体可以通过投票、集会以及其他方式表达他们的政治和经济偏好。

这些集体决策可能包括制定税收政策、公共支出、监管措施等。

公共选择理论的基础假设是个体在进行决策时会考虑自己的利益,并通过投票来追求这种利益。

二、理性选择理性选择是公共选择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

它指的是个体在做出决策时根据自己的利益来选择最优的行动。

根据理性选择理论,个体会根据他们对政策后果的评估来投票或参与决策。

在这个过程中,个体会考虑预期效用、机会成本以及信息不对称等因素。

理性选择假设认为个体会追求最大化自己的效用,而不是无条件地追求集体福利。

三、集体行动公共选择理论还研究了个体的集体行动对于决策结果的影响。

集体行动指的是个体通过组织、联盟或团体来实现共同的目标。

集体行动可以通过游说、示威、利益集团等形式来实现。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个体通过集体行动可以增加他们对政府决策的影响力,改变政策制定的结果。

四、政策外部性在公共选择理论中,政策外部性是指政府决策对除决策参与者以外的其他个体或群体产生的影响。

政策外部性可以是正向的,如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增长,也可以是负向的,如环境污染对当地居民健康的影响。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策外部性是决策制定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需要通过合理的机制来内化外部性的影响。

五、公共选择的挑战公共选择理论也面临一些挑战和批评。

其中一个主要挑战是信息不对称问题。

个体之间可能存在信息的差异,导致集体决策的结果可能受到信息的扭曲。

另一个挑战是公共选择过程中的利益集团和激励问题。

一些特定利益集团可能会通过游说和影响策划实现特定的利益,而不一定符合整体利益。

公共经济学第4章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经济学第4章公共选择理论
特点
公共选择理论强调个人主义方法论,认为个体在经济和政治领域中的行为都是理性的,追求自身利益 最大化。同时,它关注政治市场的竞争性和民主性,以及政府失灵和利益集团对政策制定的影响。
公共选择理论的重要性
揭示政府失灵
公共选择理论揭示了政府在提供 公共物品和服务时可能存在的低 效、浪费和滥用权力等问题,为 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
政府失灵是指政府在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时出现的低效、无效甚至负效的情况。政府失灵的原因包括政府机构和官员的自利 性、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政策制定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等。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在资源配置、分配和外部性问题等方面出现的无效率和不平衡的情况。市场失灵的原因包括垄断、不完全 竞争、外部性、公共物品等。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01
02
03
公共选择理论在公共部门人力资 源管理中强调人才的选拔和培养, 通过建立公平、公正的人才选拔 机制,提高公共部门的人才素质 和服务水平。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公共部门人力 资源管理应注重员工的激励和约 束机制,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和创造力。
公共选择理论提倡建立员工绩效 评估机制,对员工的工作绩效进 行科学评估和反馈,以提高工作 效率和服务质量。
02 对政策执行过程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政策的有效实
施。
建立政策调整和修正机制
03
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和修正政策,确保政策的持续
性和有效性。
05 公共选择理论案例研究
案例一:某城市垃圾处理政策制定过程
背景
某城市面临垃圾处理问题,需要制定相关政 策。
公共选择理论应用
政策制定过程中,政府官员、利益集团、居民等各 方参与者通过博弈、协商等方式,争取自身利益最 大化。

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
3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人类社会由两个市场 组成,一个是经济市场,另一个是政治市场。 在经济市场上活动的主体是消费者(需求者) 和厂商(供给者),在政治市场上活动的主体 是选民、利益集团(需求者)和政治家、官员 (供给者)。在经济市场上,人们通过货币选 票来选择能给他带来最大满足的私人物品;在 政治市场上,人们通过民主选票来选择能给其 带来最大利益的政治家、政策法案和法律制度。
熊彼特与公共选择理论的关系。 保罗·萨缪尔森和威廉·诺德豪斯在《经济
学》教科书第16版中认为:“约瑟夫·熊彼特在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一书中开创了 公共选择理论。”
8
熊彼特之所以被冠以“公共选择理论的开 创者”,是因为他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 民主》一书中对民主的方式、民主与政治制度 的兼容性、民主政治成功的条件等问题进行过 探讨。这些问题正是公共选择理论所要研究的 问题。
14
瑞典经济学家林达尔(Erik Lindahl)提出 了公共物品理论。林达尔在1919年发表的《公 平的赋税》一文中,根据维克赛尔的自愿交易
学说,认为公共物品的生产同私人物品的生产
一样,都是社会成员通过交易各自获益的行动 的结果。
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庞塔雷奥尼
(Pantaleoni)、德·维蒂(De Viti)、德·马尔
伯格森(A.Bergson)发表《福利经济学 某些方面的重新系统论述》一文,提出用一个 多元函数来表示社会福利函数,把社会福利函 数表述为社会所有个人的效用水平的函数。 1951年阿罗(K.J.Arrow)出版《社会选择 和个人价值》一书(1963年又出了修订版), 试图在任何条件下从个人偏好次序推导出社会
财政理论是关于政府税收和政府支出的理 论。税收和政府支出是政府或集体的活动,而 不是单个的个人行为。在政府的收支过程中, 消费者面对的是国家或政府,而不像在经济市 场上他面对的是企业。为此必须研究税收和

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一、定义公共选择理论(Public Choice Theory)是一门介于经济学和政治学之间的新的交叉学科,它是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来研究政治决策机制如何运作的理论。

“公共选择是政治上的观点,它以经济学家的工具和方法大量应用于集体或非市场决策而产生。

”(布坎南:《自由、市场和国家》)“公共选择是对非市场决策的经济学研究或是把经济学运用于政治科学的分析”(丹尼斯·缪勒:《公共选择理论》)“公共选择理论是一种研究政府决策方式的经济学和政治学。

”(保罗·萨缪尔森和威廉·诺德豪斯:《经济学》)二、公共选择理论的三个要素(一)经济人假设1.人都是理性行为者,其行为的目的是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2.政治领域中的人,即政治家、官员及其他国家(政府)代理人同私人经济中的人一样,都是“经济人”,均以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3.政治家追求选票最大化,选民追求投票净利益最大化,执行决策的政府官员追求预算最大化。

(二)方法论的个人主义公共选择理论的第二个基本出发点是方法论的个人主义,认为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应从个体的角度来理解,个人是分析的基础。

社会被看作一种个人追求其自身利益的总量效果,国家被当作个人得以通过它寻求自身利益的一种机构。

集体行动是一些个人为了各自的利益而共同行动,并承诺遵守相应的规则的活动,集体行动不过是个体利益得以实现的工具。

(三)交易的政治市场经济学的基本命题是不同个体之间的交易。

经济学是关于契约的学科。

政治领域中的基本活动也是交易,政治是个体、团体之间出于自利动机而进行的一系列交易过程。

市场过程的交易对象是私人产品,而政治过程交易的对象是公共产品。

政治过程与市场过程一样,基础是交易行为,是利益的互换。

图表1 政治市场的三级结构---皮科克(Alan Peacock)三、市场决策与非市场(政治)决策的区别与联系四、投票理论西方民主决策机制分为直接民主决策机制和间接民主决策机制。

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公共选择理论是一种研究政府和公共机构如何做出决策的理论。

它将个人的决策模型应用于政府机构,以探讨政府决策的效率、公正和合理性问题。

该理论认为,政府决策往往受到不同利益相关方的影响,而这些利益相关方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假设是,个人和群体在做出决策时是理性的,并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这种理性行为不仅仅适用于市场经济中的个体决策,也适用于政府机构和公共决策的制定过程。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决策是一个集体行为,不同利益相关方通过投票、游说等方式来影响政策制定过程。

在公共选择理论中,政府决策的效率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效率指的是政府是否能够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做出最好的决策,以实现整体的利益最大化。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决策可能存在信息不对称、利益冲突等问题,导致决策效果不佳。

因此,公共选择理论提倡市场机制的引入,通过竞争和市场约束来提高决策的效率。

公共选择理论还关注政府决策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公正性指的是政策制定是否平等对待不同利益相关方,不偏袒特定人群或利益集团。

合理性指的是政策制定是否符合经济学原理和社会价值观。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机构应该通过公开、透明的过程来制定决策,避免偏见和不合理性。

在实践中,公共选择理论为政府决策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框架。

它强调政府决策的经济学基础和市场机制的重要性,并提供了一套制度设计的原则,以确保政府决策的效率、公正和合理性。

公共选择理论的研究成果对于政府决策的改进和优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总结起来,公共选择理论是一种重要的理论框架,用于研究政府和公共机构如何做出决策。

该理论着重考虑个人和群体的理性行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公共选择理论强调政府决策的效率、公正和合理性,对于政府决策的改进和优化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公共选择理论主要内容

公共选择理论主要内容

公共选择理论主要内容公共选择理论是一种研究人们在公共领域做出决策的理论,它主要关注个体在群体中做出决策时的行为模式和结果。

公共选择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个体在做出决策时会考虑到自身的利益,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其他个体的影响。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重点介绍公共选择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其基本假设、决策模式以及对社会政策的启示。

首先,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假设是个体在做出决策时会追求自身的最大利益。

这意味着个体会根据自身的需求和利益来选择最合适的决策方案,而不会完全考虑到整个群体的利益。

这种自私理性的假设在公共选择理论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在一些公共事务中会出现自私行为和资源分配不公的情况。

其次,公共选择理论提出了不同的决策模式,其中最著名的是囚徒困境。

囚徒困境是指在一个博弈过程中,个体由于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而导致最终结果对所有人都不利的情况。

在囚徒困境中,个体会因为追求自身利益而忽视整体利益,最终导致了不利的结果。

这一模式在公共选择理论中被广泛运用,用来解释为什么在一些公共事务中难以实现合作和共赢的局面。

最后,公共选择理论对社会政策的启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它提醒我们在制定公共政策时需要考虑到个体的自私理性,不能过分依赖于道德和社会责任来约束行为。

其次,公共选择理论也提醒我们需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合作机制,来引导个体做出符合整体利益的决策。

只有通过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才能实现公共事务的协调和共赢。

综上所述,公共选择理论是一种重要的理论框架,它帮助我们理解个体在公共领域中做出决策的行为模式和结果。

通过深入研究公共选择理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公共事务中的合作与冲突,为社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理论指导。

希望本文能够对您对公共选择理论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西方经济学中的公共选择理论

西方经济学中的公共选择理论

西方经济学中的公共选择理论公共选择理论是西方经济学中的一种重要理论框架,用于研究个体在进行公共决策时的行为和决策结果。

该理论通过对个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政府与市场的角色以及社会福利的分配等问题进行探讨,对公共决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一、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概念公共选择理论源自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经济学家詹姆斯·布坎南和戈登·图洛克的研究。

他们认为,政府行为与市场活动一样,都是由个体行为所决定的,而不是超越个体行为的外部力量。

公共选择理论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概念:(1)理性选择者假设:公共选择理论假设个体在进行决策时都是理性的,并基于自身利益来做出选择。

(2)政府和市场的角色: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和市场都是一种社会组织形式,通过对资源的分配和调节来实现经济和社会目标。

(3)投票决策:公共选择理论将选举和投票视为一种集体决策过程,通过多数原则来选择某种政策或方案。

(4)集体行动:公共选择理论研究个体如何通过组织、集体决策和协作来实现共同利益。

(5)社会福利:公共选择理论关注政府行为对社会福利的影响,探讨如何在不同的资源分配方式下实现社会最大利益。

二、公共选择理论的核心观点1. 公共决策的困境公共选择理论认为,在公共决策过程中,个体追求自身利益往往会导致集体行动的困境。

因为个体可能受到羊群效应、利益分散化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无法有效地协调和合作,从而影响公共决策的结果。

2. 政府行为的限制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行为同样受到一些限制,政府也会面临信息不对称、官僚机构、利益集团等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导致政府无法完全有效地履行其职能,从而影响公共决策和政策的实施效果。

3. 选民的理性行为公共选择理论强调选民的理性行为对公共决策的重要性。

选民会基于自身利益来投票,追求最大个人效用。

因此,选民在投票过程中会综合考虑候选人/政策的政治观点、经济利益等因素来做出决策。

4. 政策影响的分析公共选择理论研究政府决策和政策实施对社会福利的影响。

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
(1)房地产公共政策的制定者 中央政府 )房地产公共政策的制定者----中央政府 最大化的利益:维护国家的健康稳定发展。 最大化的利益:维护国家的健康稳定发展。 行为表现: 行为表现:针对房地产市场先后采取了诸如 新老“国八条” 国六条” 国四条” 新老“国八条”、“国六条”、“国四条” 新旧“国十条” 、新旧“国十条”等等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政 以期房地产市场能够回归理性、 策,以期房地产市场能够回归理性、房地产 市场问题得以缓解、 市场问题得以缓解、社会公众的利益得到保 障。
(三)补救“政府失败”的政策建 补救“政府失败” 议
1、创立一种新政治技术,以提高社会民主程 、创立一种新政治技术, 布坎南设计的社会改造模式是: 度。布坎南设计的社会改造模式是:改革政治结
构,创立一种新的政治技术,重建基本宪法规则 创立一种新的政治技术, ,并通过新的宪法规则来约束政府的权力。 并通过新的宪法规则来约束政府的权力。
(四)房地产领域政府失灵的主要表现
1、信息不对称 、 过程: 过程:国家基本掌握了要出让的国有土地的所 有信息, 有信息, 开发商无法从公共渠道取得政府要出让 的国有土地的信息 政府也无法把要出让国有土地 的信息及时传达给房地产开发商, 的信息及时传达给房地产开发商,开发商由于难 以通过正常途径获得国有土地使用权, 以通过正常途径获得国有土地使用权,唯有利用 各种关系, 各种关系,千方百计以非正当的手段获得国有土 地使用权。 地使用权。 结果:一些与政府关系好的国有房地产开发商 结果: 往往可以较低的价格拿到较好的土地,而私营、 往往可以较低的价格拿到较好的土地,而私营、 外资的房地产开发企业难以拿到合适的土地。 外资的房地产开发企业难以拿到合适的土地。
(二)核心内容—政府失败及其表现 核心内容 政府失败及其表现

公共选择理论分析

公共选择理论分析

公共选择理论分析公共选择理论是一种应用于政治经济学领域的分析方法,旨在研究个体在公共事务中做出决策时的行为模式和动机。

本文将对公共选择理论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和局限性。

一、公共选择理论概述公共选择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詹姆斯·布坎南和戈登·图洛克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

其核心观点是,个体在面对公共事务决策时,会根据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动机进行选择。

二、公共选择理论的前提假设1. 个体理性:公共选择理论基于个体理性的假设,认为个体在做出决策时,会根据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进行选择。

2. 信息不完全:个体在做出决策时,无法完全了解其他个体的信息和意愿,只能通过自身经验和观察作出判断。

3. 利益多元化:个体在公共事务中的利益多种多样,不同个体之间存在着利益冲突和分歧。

三、公共选择理论的分析方法1. 投票理论:公共选择理论通过研究投票行为来分析个体在公共事务中的选择。

根据投票结果,可以揭示不同个体的利益和意愿,并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参考。

2. 制度设计:公共选择理论认为,通过制度设计和规则制定,可以促使个体在公共事务中做出理性的选择。

例如,通过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和激励措施,可以减少腐败行为。

3. 成本效益分析:公共选择理论还强调了成本效益分析的重要性。

政策制定者应该在制定政策时考虑到其成本和效益,以使公共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

四、公共选择理论的意义1. 解释政治决策:公共选择理论提供了一种解释政治决策的方法,帮助我们了解个体在公共事务中是如何做出选择的,为政策制定者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

2. 提高政策效果:公共选择理论强调了效益和成本的权衡,鼓励制定高效的政策。

通过对公共事务进行分析,政策制定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个体的利益和需求,从而提高政策的适用性和执行效果。

3. 预测政策结果:公共选择理论可以用来预测公共政策的结果。

通过分析个体的行为模式和动机,可以预测不同政策对社会产生的影响,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决策依据。

第三章公共选择理论

第三章公共选择理论

第三章 公共选择理论目标1. 了解公共选择论的基本方法论。

2. 了解投票悖论、阿罗不可能定理、单峰定理、中间投票人定理。

3. 了解公共选择过程中各经济主体的行为选择。

4. 了解寻租理论。

引言1. 选择:经济学永恒的主题2. 私人选择3. 公共选择一、公共选择论概述1.公共选择论的发展1)公共选择,又称集体选择。

公共选择论是用经济学的方法研究政治问题的一种理论。

(现在,也有人用“政治经济学(political economy )”来取代“公共选择论”。

例如,Rosen(2005)就是一例。

)公共选择论在研究对象上和政治学没有什么区别,它是因为研究方法独特性而区别于政治学的。

公共选择论从经济学角度研究非市场决策。

它和财政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且起源于财政理论。

2)数学家:孔多塞经济学家:布坎南(James M. Buchanan ,1919- ),198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塔洛克2.公共选择论研究的方法论公共选择论研究方法论三要素:(1)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2)经济人(3)交易政治[这是布坎南在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奖典礼上致辞的主要内容,布坎南同时将这些看法和维克塞尔的贡献联系起来]二、 直接民主制下的公共选择直接民主制,是指集体决策中所有相关利益的人都能直接参与投票决策的制度。

许多国家的重大事项决策,实行全民公决的制度。

1.一致同意规则(一致性规则)(unanimity rule )1)所谓一致同意规则,是指一项集体行动方案,只有在所有参与者都同意,或者至少没有任何一个人反对的前提下,才能实现的一种表决方式。

此时,每一个参与者都对将要达成的集体决策享有否决权。

只有在一致同意的前提下,集体行动(公共选择)才能进行。

一般说来,“同意”包括不反对/弃权。

2)一致同意规则的特点:A. 帕累托改善的选择B. 参与者平等的选择C. 避免“搭便车”行为D. 交易成本高 3)“近似一致同意” (见图3-2) 2.多数同意规则(majority voting rules )1) 所谓多数同意规则,是指一项集体行动方案,至少有超过半数的人支持或认可(即同意或者不反对)才能实施。

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公共选择理论是经济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它研究的是个人在公共事务中做出决策时的行为模式和结果。

本文将从理论的基本概念、主要假设、实践应用等方面对公共选择理论进行探讨。

一、基本概念公共选择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詹姆斯·鲍茨和达克索特·布哈南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

它是对个人在政治和公共事务中的决策行为进行经济学分析的一种方法。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个人在做出公共事务决策时,并不是为了追求整体福利最大化,而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通过投票、游说、政治交易等手段来实现自身目标。

二、主要假设公共选择理论的分析基于以下主要假设:1.个人是理性的:个人在做出决策时,会根据自身利益进行权衡和选择。

2.个人是自私的:个人在公共事务中的决策行为主要是出于自身利益考虑。

3.信息是有限的:个人往往无法获取到完整准确的信息,导致决策可能存在不确定性和局限性。

4.机会成本:个人在做出决策时,需要考虑选择某种方案所放弃的其他方案所带来的机会成本。

三、实践应用公共选择理论在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将以政府决策、选举制度和公共政策为例,说明公共选择理论在这些领域的应用。

1.政府决策: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决策往往是受到政治利益驱动的。

政府官员在做出决策时,会考虑自身的选民和支持者的需求,以及可能带来的政治声誉和选举前景。

因此,政府决策往往受到各方面的影响,并可能存在利益冲突和不公平现象。

2.选举制度:公共选择理论指出,选举制度的设计会影响选民的行为和政治结果。

不同的选举制度可能导致不同的决策结果,也会对政治体制和政党竞争产生影响。

公共选择理论的研究为选举制度的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

3.公共政策:公共选择理论认为,公共政策的制定往往受到政府官员和利益集团的影响。

政府官员在制定政策时会考虑自身的利益以及与特定利益集团的关联,导致政策制定的结果可能偏向于某些特定群体,而忽视其他群体的利益。

总结:公共选择理论提供了一种理论框架,用于分析个人在公共事务中的决策行为和政治的运作。

公共选择理论名词解释

公共选择理论名词解释

公共选择理论名词解释公共选择理论是指在政治经济学领域中,通过理性行为者的选择来研究公共部门决策和公共政策的理论框架。

这一理论主要由来自美国的经济学家詹姆斯·M·布坎南和戈登·图洛克于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提出和发展。

公共选择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公共决策和政策不是基于一方单独决策者或政府的意志,而是通过多个个体之间的互动和选择形成的结果。

理性的个体在公共决策中,会根据自身的利益和目标,通过权衡利弊、考虑成本和收益等因素来做出选择。

在公共选择理论中,个体的理性行为受到了一系列假设的限制和影响。

其中最主要的是“自利的个体”假设,即个体会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此外,公共选择理论也考虑到了个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其对个体选择的影响以及利益冲突等因素。

根据公共选择理论,政府和公共决策者在制定政策和决策时,需要考虑不同个体的影响和利益,并通过协商、讨论和投票等过程来达成共识。

在这个过程中,个体通过有限的信息和有限的资源来做出选择,并通过参与决策的机制来影响最终的政策结果。

公共选择理论的研究领域涵盖了政府运作、公共部门组织、选举、行政决策、利益集团等多个方面。

它提供了一种理论工具和框架,帮助解释和理解公共决策中的政治现象、政府行为和社会福利等问题。

然而,公共选择理论也存在一些争议和问题。

例如,它假设个体是完全理性的,且个体之间的利益完全独立和互不影响,忽视了社会和文化背景对个体选择的影响。

此外,公共选择理论也面临着实证研究的复杂性和方法上的挑战。

总之,公共选择理论是一种理解公共部门决策和政策制定的理论框架。

它通过分析个体之间的互动和选择,解释了公共决策的形成和影响过程。

公共选择理论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和政策制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但也需要在实践中考虑到现实情况和背景的影响。

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公共选择理论是指研究政治经济学领域中公共事务的决策与分配问题的一种分析框架。

该理论探讨了在集体决策过程中个体如何做出选择,并如何影响政策结果的问题。

本文将从历史渊源、基本原理和应用方面对公共选择理论进行探讨。

一、历史渊源公共选择理论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由詹姆斯·麦基(James Buchanan)和戴维·美勒(Gordon Tullock)等人提出。

其理论基础为个体理性选择理论,认为人们在面对选择时会考虑个人利益,追求最大化效用。

二、基本原理1. 个人理性行为:公共选择理论将个体视为理性行为者,在集体决策中注重个体的自私和有限理性。

2. 利益最大化:个体在公共选择中会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通过对利益的权衡和交换来做出决策。

3. 政府失灵: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在决策中也会受到利益驱动,存在各种局限和失灵,如信息不对称、选民困境等。

4. 公共财政:公共选择理论关注政府的财政决策,认为政府的支出和收入分配会受到个体利益和政治力量的影响。

三、应用方面1. 选民行为:公共选择理论探讨了选民如何决策的问题。

个体会在选举中考虑个人利益,根据对政策的期望、候选人的承诺和政治信念来投票。

2. 政策制定:公共选择理论研究了政策制定过程中的集体决策机制。

个体的利益和影响力会塑造政策的结果,而政治角力和利益博弈决定了最终决策的形成。

3. 政府失灵:公共选择理论指出政府在决策中可能存在失灵和效率低下的问题。

政府官员受到个体利益的影响,可能偏离社会最优解,产生政策失灵。

4. 公共财政与税收:公共选择理论研究了政府的财政行为和税收政策。

个体的利益和影响力会影响政府的支出和收入分配,而政治力量和政策竞争塑造了财政决策的结果。

综上所述,公共选择理论是研究公共事务决策的理论框架,注重个体的理性选择和利益驱动。

该理论通过分析个体行为对政策结果的影响,揭示了政府决策中的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在实践中,公共选择理论为政策制定者和研究者提供了思考和分析的理论工具,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改进公共事务的决策与分配问题。

经济学中的公共选择理论

经济学中的公共选择理论

经济学中的公共选择理论公共选择理论是一门独具特色的经济学学科,其研究的核心是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以及公共政策的决策过程。

该理论的核心观点是政府行为可以被看作是一个由个体选择组成的集合体,政府的行为也受到经济因素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概念、历史渊源、理论框架和实践应用。

一、基本概念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概念来源于1960年代的美国经济学家詹姆斯·布坎南和戈登·塔洛克的研究成果。

他们认为个体的行为不仅受到市场机制的驱动,也会受到政府决策的影响。

公共选择理论将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应用于政府的决策过程,并将政府视为一个由个体选择过程组成的集合体。

二、历史渊源公共选择理论的发展源于对传统政治经济学的质疑。

传统政治经济学认为政府代表公众利益,具有无私的行为,而公共选择理论则认为政府行为是个体利益的结果。

布坎南和塔洛克等经济学家的研究为公共选择理论奠定了基础,并在后续的研究中不断深化和完善。

三、理论框架公共选择理论的理论框架包括了集体行动、政策外部性、政府失灵和公共选择机制等相关概念。

集体行动指的是个体决策对整个集体产生的影响;政策外部性指的是政府行为对其他个体或集体产生的影响;政府失灵指的是政府行为不能达到预期目标的情况;公共选择机制是一种通过个体之间的博弈和权衡来制定政策的机制四、实践应用公共选择理论在现实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税收政策制定中,政府需要考虑到个体的利益诉求和社会公共利益之间的平衡,通过分析不同税收政策对个体和整体福利的影响,制定最优的税收政策。

此外,公共选择理论也可以应用于环境政策、贸易政策以及公共支出等领域。

综上所述,公共选择理论是一门重要的经济学学科,它认为政府行为是个体选择过程的结果,通过分析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和公共政策决策过程,揭示政府行为的经济原理和影响因素。

公共选择理论的研究不仅对于政府决策和公共政策的制定具有指导意义,也为经济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公共选择理论ppt课件

公共选择理论ppt课件
概述
01
PART
公共选择理论基本特征强调个人自由和市场机制坚持自由放任反对国家干预。
概述
01
PART
公共选择理论与传统理论区别传统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中,假设政府制定决策时以公共利益为目的,政府和经济政策得制定都被看做是外生给定的。政治市场和经济市场彼此独立、互不相干。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中,虽然论述了政府各项财政政策及其效果,但没有讨论经济政策的制定过程。以上两种理论都没有走出“仁慈政府”的误区,没有把经济政策的制定看成决定经济活动的内在因素。而这就为公共选择理论的发展提供了舞台。
背景及理论基础
02
PART
公共选择理论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渊源思想渊源:从公共选择理论思想本质上说,古典经济学是其最根本的思想来源。同时也受到凯恩斯国家干预主义的影响,才会重新评价经济自由主义,重新估价市场的真正含义和作用。布坎南曾说过,他早年曾经是一名“忠诚的社会主义者”,后来通过对市场过程的重新理解,他才发生了转变。理论基础:瑞典经济学家维克赛尔和林达尔都企图用边际价值来说明公共行动决定。由于政治行为是人们在一定的规则内做出的选择,所以维克赛尔认为规则极其重要。改革的方向必须集中于改变决策规则,而不是通过对决策行为人施加影响来改善预期的结果。对公共学派的经济学家产生巨大影响。意大利经济学家庞塔雷奥尼、德·马尔科、萨克斯等人提出的两种国家模型,为公共选择理论所接受。一是垄断专制国家的模型,其前提是各个统治集团都是自私的,被统治集团只能被动接受或者抵制统治集团的决策。所以,统治集团会选择一种被统治集团抵制程度最小的财政结构。二是民主国家模型,其公共决策的基本单位是个人,每个人既是决策参与者,又是决策的承受者。
背景及理论基础
02
PART
偏好体系是稳定的、有序的,理性排序是经济学对个人偏好的起码要求。公共选择学派假定公共选择中的个人行为像他们在经济市场上一样,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按照经济人的行为来分析政治家的类似行为。 把交换的经济思想引入政治活动公共选择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派认为,经济学的基本命题是交换,市场机制可以看成是各种交换的过程。于是公共选择学者将这种观点用于对政治过程的观察。经济市场上的交换发生在个体之间,而政治市场上的交换发生在集团之间。经济市场基本上是一种商品的交换,而政治市场是“服从与统治的交换”。在个人单独保护自己的利益的成本过高时,选民与政府之间以服从换取安全。政治交换中有非自愿的成分。

公共选择理论主要内容

公共选择理论主要内容

公共选择理论主要内容
公共选择理论是指在政治经济学和社会学领域中,研究个体在集体决策中的行
为和选择的理论。

它主要关注个体在公共事务中的选择行为,以及这些选择对整个社会的影响。

公共选择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理性选择、集体行动、政府干预等方面。

首先,公共选择理论强调理性选择。

理性选择是指个体在面对不同选择时,会
根据自身利益和偏好做出最优决策。

在公共事务中,个体会根据自身的利益和价值观进行选择,以最大化个人利益。

这种理性选择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其次,公共选择理论关注集体行动。

在公共事务中,个体的选择和行为会对整
个社会产生影响。

当个体面对共同利益或共同问题时,他们可能会进行集体行动,以实现共同的利益或解决共同的问题。

集体行动的结果往往取决于个体的选择和行为,因此公共选择理论强调了个体在集体决策中的作用和影响。

此外,公共选择理论还涉及政府干预。

在现实社会中,政府往往会对公共事务
进行干预和管理,以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公共选择理论研究了政府的决策行为,以及政府对个体选择和行为的影响。

政府的干预可能会改变个体的选择和行为,从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综上所述,公共选择理论主要关注个体在公共事务中的选择行为,以及这些选
择对整个社会的影响。

它强调了理性选择、集体行动和政府干预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

公共选择理论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个体和集体在公共事务中的行为和选择,为政治经济学和社会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引言公共选择理论是一种经济学理论,用来分析和解释在政府决策中人们的行为和决策方式。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行为也是由个人理性选择所决定的,旨在解释政府失灵以及通过经济激励措施优化公共政策的可能性。

理论基础1.个体理性选择:公共选择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个体在政府决策中也像在市场中一样作出理性的选择。

个体会根据个人的利益和期望来评估政府提供的不同政策选项,并选择对个人利益最有利的选项。

2.理性忽视:公共选择理论指出,个体在政府决策中更关注直接影响个人利益的因素,而忽视了对整个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这种理性忽视可能导致政府决策的偏离理想状态。

3.政府行为的经济激励:公共选择理论认为,由于政府官员也是个体,他们的行为受到经济激励的影响。

政府官员会根据自身的个人利益来选择决策,比如争取选票、提升政治地位等,而不一定是为了实现最优的公共利益。

政府失灵公共选择理论通过分析个体理性选择和政府官员的经济激励,解释了政府失灵的原因和机制。

1. 政策失效:个体的理性忽视以及政府官员的个人利益可能导致政策的偏离理论上最优的状态。

政府官员出于个人利益考虑可能推动不符合公共利益的政策制定,导致政策失效。

2. 肯定的外部性: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会倾向于提供产生正面外部性的公共物品,因为这样政府官员可以通过提供公共物品来争取选民支持。

然而,政府官员更可能过度提供公共物品,从而导致资源浪费和经济扭曲。

3. 负面外部性:同样地,政府官员也可能忽视负面外部性,因为他们对个人利益更感兴趣。

这可能导致政府对环境保护等问题的不足关注。

优化公共政策公共选择理论也提醒我们,通过适当的经济激励措施,可以优化公共政策。

1. 激励约束:政府可以通过激励约束来改变政府官员的行为。

例如,引入绩效奖励制度可以使政府官员更倾向于追求公共利益而非个人利益。

2. 市场机制:公共选择理论认为,引入市场机制可以促使政府更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

通过引入竞争机制,可以减少政府官员追求个人利益和资源浪费的倾向。

布坎南的公共选择理论

布坎南的公共选择理论

布坎南的公共选择理论一、公共选择理论的主要内容1.公共选择与公共选择理论所谓公共选择就是通过集体行动和政治过程来决定资源在公共物品间的分配。

即指人们选择通过民主政治过程来决定公共物品的需求、供给与产量,是把个人选择转化为集体选择的一种过程或机制,是对资源配置的非市场决策。

公共选择理论只是明确提出公共经济一般理论的一种努力,它可以帮助我们在集体选择方面从事人们长期以来在市场微观经济学方面所做的事情,即用一种相应的尽可能合适的政治市场运转理论来补充商品或服务的生产与交换的理论。

2.公共选择理论的研究对象3.公共选择理论的方法论二、公共选择理论的特点根据个人是在经济市场还是在政治市场活动,采取不同方式处理人类决定的过程。

公共选择理论的根本目的是要通过对政府决策行为的研究,使政府缺陷尽可能降到最低程度,从而达到以政治市场领域的和谐运转去弥补经济市场运转不足的目的。

三、公共选择理论的方法论1.个人主义:微观经济学分析的出发点,同样也被看成是集体行为的出发点。

2.经济理性:该原则认为,人是利己主义的,追求个人利益和效益最大化,其活动受个人利益驱动与导向。

3.交易政治:政治被视为一个在解决利益冲突时进行狡猾达成协议的过程,含有交易的性质。

四、公共选择理论的主要观点在公共选择理论出现前,许多经济学家都以为政府是在经济学研究范围之外的体制,并且认为政府的活动是与那些经济体制里的活动不同的(不过的确有一些经济学家如帕累托在这之前已将国家和其体制列入研究考虑)。

公共选择理论试着从研究官僚和政客的角度上探索政府带来的影响,并且假设这些人都是根据于自己的私利采取行动,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是为了增进自己的经济利益(如他们的个人福利)。

公共选择理论利用经济学的分析方式(通常是博弈论和决策论)探索政治上的决策进行过程,以此揭露在政府体制下必然出现的效率低落现象。

许多奥地利经济学派的经济学家也进行了类似公共选择理论的研究,这样的研究模型先假设政客们是真心要造福人民的、然而却无法取得足够的经济信息(这个问题又称为「经济计算问题」),由于他们在进行决策的过程中无法得知充分的经济信息,往往导致政府官员的经济人行为和有限理性决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 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public choice)理论是用 研究经济的一系列方法来分析和研究政 府的政策制定过程,研究在既定的社会 公众的偏好和政治程序下,政府政策是 怎样制定出来的,以及如何改革政治程 序以改进决策的结果。
w 第一节 公共选择理论概述 w 第二节 直接民主决策机制 w 第三节 集中决策机制 w 第四节 间接民主决策机制
效 用
(B) 单峰
(B’)
0
1
2
3
(C)
焰火燃放方案
2.两两表决,获胜次数最多的方案为最后的 决策。
假定有三个投票人甲、乙、丙,三个备选方案 A、B、C,三个人对这三个方案的偏好次序如下: 甲: A>B>C 乙: C>B> A 丙: B>C>A
在A、B两方案之间投票表决时,B胜过A ,B>A
在B、C两方案之间投票表决时,B胜过C, B>C
第一节 公共选择理论概述
一、公共选择与私人选择
(一) 共同点:
1.做出与一般经济学相同的行为目标假定: 个人是追求私利的经济人;
2.对个人偏好做出类似于市场的描述; 3.提出和传统的价格理论一样的问题,在 人们偏好以及决策程序给定的条件下,会出现 怎样的结果,是否存在某种均衡状态;
(二)不同点 1.偏好表达方式不同:
第二节 直接民主决策机制
政府决策方案付诸全体选民表 决时,只要赞成票占多数,该方案 即获通过。
分为简单多数(1/2以上赞成)、 多数(2/3以上赞成)
增加保安雇佣量
1
2
3
45
6
7
A B C 投票者 M F G H
投票结果
赞成 赞成 赞成 赞成 赞成 赞成 赞成
反对 赞成 赞成 赞成 赞成 赞成 赞成
AC CB
BC BA
C
B
A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 不真实投票
假定有三个投票人甲、乙、丙,三个备选方案A、 B、C,三个人对这三个方案的偏好次序如下: 甲: A>B>C 乙: C>A> B 丙: B>C>A
AB BC
B
三、阿罗的不可能定理
1、把各种各样的个人偏好转化为单一的社 会偏好是不可能的。
2、满足一切民主制度的要求又不会 出现 循环投票困境的决策机制,是不存在的。
5.强制性不同:
私人选择-------个人偏好决定 公共选择-------统一的社会偏好难以形成
二、 公共决策的内容
1.公共项目的种类; 2. 成本分担方式; 3. 公共项目的规模
三、最优政府----维克赛尔-林达尔机制
1.一人一票,一致同意的原则 2.信息成本为0 启示: (1)政府决策中应尽可能使每个人所拥有的权 力平等 (2)应尽可能减少政府运行中的信息成本 (3)应尽可能使政府机制的运行保证尽可能多 的人的利益。
特殊利益集团在公共决策中能发挥 重要作用。是因为它能够降低本集团成 员了解信息、对政治家进行游说或贿赂 的成本。
第三节 集中决策机制
一、集中决策及其特点: 指由一个人或者一个人数很少的
集体独立地做出政府决策,决定公共 项目的种类、成本分担方式和规模。
特点:成本低;速度快
二、集中决策机制中当权者的行为特点
当权者对公共项目的 效用评价远远高于一 般公众的效用评价。
1.当权者往往是公共项目的直接消费者 2.公共项目与当权者的权力相联系 3.公共项目与当权者的功名相联系
• 单峰偏好 假如投票人从自己最偏好的结果向任何方向偏离 之后,其效用总会下降,则称其具有单峰偏好。
• 双峰(或多峰)偏好 如果投票人偏离自己最偏好的结果之后,效用先 降后升,则称其具有双峰(或多峰)偏好。
单峰 效 用
0
1
2
3
焰火燃放方案
(A)

多峰

单峰


0
1
2
3 焰火燃放方案 0
1
2
3 焰火燃放方案
私人选择-------货币选票
公共选择-------政治选票
2.个人偏好的表露对决策结果影响不同:
私人选择-------必要条件
公共选择-------影响小
3.偏好表露程度不同
私人选择-------充分表露
公共选择-------倾向于隐瞒
4.偏好体系不同:
私人选择-------个人偏好决定 公共选择-------统一的社会偏好难以形成
反对 反对 赞成 赞成 赞成 赞成 赞成
通过 通过 通过
反对 反对 反对 赞成 赞成 赞成 赞成
反对 反对 反对 反对 赞成 赞成 赞成
通过 否决
反对 反对 反对 反对 反对 赞成 赞成
反对 反对 反对 反对 反对 反对 赞成
否决 否决
一、 多数同意原则下实现均衡的条件
1.投票者具有单峰形偏好。
•峰 指投票人效用曲线上的一个点,该点所有相邻点 的效用都低于它。
管理者——管理者是由政治家聘用的执行政策 的人。
选民 代表(政治家) 决策
一、 选民行为
1. 由于公共决策是一项公共产品,因而 选民会出现“搭便车”行为。
2. 由于公共决策中收入决策与支出决策 的分离使得选民的态度往往是自相矛盾的。
3.结成特殊利益集团。
特定的公共项目会与特定群体的利益 有比较密切的关系。与某一公共项目有 密切利益关系并在公共决策中发挥重要 作用的群体。
第四节 间接民主决策机制
全体选民先通过投票, 选举出一定数量的代表, 并授权这些代表来代表 选民作出公共决策。
间接民主决策机制是民主与集中 的混合体,很难确定决策结果。
在间接民主决策体制中,有三类 对决策过程产生影响的角色,这就是 选民、政治家和管理者。
选民——拥有选举权的公民称为选民。
政治家——由公众选举产生、代替公众行使公 共权力的人是政治家。
在A、C两方案之间投票表决时,C胜过A,C>A C
w
效A

B
C 乙
丙 甲
方案
2.投票顺序与循环投票------淘汰表决,投票顺序 影响投票结果。
假定有三个投票人甲、乙、丙,三个备选方案A、 B、C,三个人对这三个方案的偏好次序如下: 甲: A>B>C 乙: C>A> B 丙: B>C>A
AB AC
在A、C两方案之间投票表决时,C胜过A ,C>A
即B为最后结果。
w
效A

B
C 乙

甲 方案
二 、双峰偏好与投票决策困境
1. 循环投票------两两表决,出现循环投票, 难以达成均衡
假定有三个投票人甲、乙、丙,三个备选方案A、 B、C,三个人对这三个方案的偏好次序如下:
甲: A>B>C 乙: C>A> B 丙: B>C>A 在A、B两方案之间投票表决时,A胜过B,A>B A 在B、C两方案之间投票表决时,B胜过C,B>C 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