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小说情节复习指导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延迟式 环扣一环,实现小说的结构张力。如普通高中课程标准
实验教科书选修人教版《外国小说欣赏》第六单元选文 《牲畜林》。 将时空浓缩到一个小小的点上,在精巧的结构中展开漫
横断面式
长的时间和立体的无限空间。如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 教科书选修人教版《外国小说欣赏》第六单元选文《半 张纸》。 它打破了时间这一恒常的维度,让人物的意识在超时间
(一)概括、梳理小说情节
常见提问方式:
1.这篇小说的主要情节是什么? 2. 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 3.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
4.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潮和
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
5.简要概括人物、事件、心理变化的过程。
(二)如何梳理、概括情节 梳理、概括小说情节的基本要领 理清小说的结构层次,按小说的叙述顺序、情节 (1)按基本脉 络梳理
概括局部情 提炼、概括。如2011年江西卷《晚秋》“简要 节内容 概括瓦萨卡发现小包后经历的心理变化过程” (心动——紧张——惊恐——慌乱——失望—— 轻松)。
真题再现(P140) 请围绕主人公贝尔蒂梳理文章的基本情节。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二 情节手法题 (二)情节手法题
情节手法是指能使小说情节连贯、脉络清晰、结构紧 凑而运用的各种艺术技巧,具体包含情节叙述手法和情节 结构手法。情节叙述手法指作者是如何叙述故事的技巧, 包含叙述手法和叙述人称;情节结构手法指作者在安排开 端、发展、高潮、结局过程中运用悬念设置、伏笔照应等 技巧。
探究小说人物及主旨
概括分析人物形象
探究小说情节
命 题 分 析
通过以上表格的综合比较,可以得出全国卷近几年在小说 阅读这一考点上的几个特点: 1.选材范围。以现当代的名家作品为主,作品内容具有较强的 文学性或审美情趣、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2.试题样式。题型相对稳定。1个5选2的选择题,3个主观简答 题。 3.考题特点。 (1)问题设计侧重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 环境)和主题。往往在以下题型中选择4个考查: ①把握故事情节(含“探究情节设计的合理性”);②揣摩人 物形象;③注意环境描写;④概括(或探究)主题;⑤品味赏 析语言;⑥赏析艺术技巧;⑦理解及鉴赏小说的标题。 (2)问题的切入点较小,问题较具体。集中于分析综合和鉴 赏题。 (3)更趋向关注对人生、对社会的思考。集中于探究题。
2.叙述方法及其效果
类别 顺叙
释义
特点
按照时间(空间)的先后顺序来写。 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 不按时间先后顺序来写,而是把某
倒叙 些发生在后面的情节或结局先行提 出,然后再按顺序叙述下去。
制造悬念,引人入胜。
就是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根 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
据表达的需要,暂时中断主线而插 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 插叙 入的另外一些与中心事件有关的内 使情节更完整,结构更严密,内
的距离,同时便于抒发感情。
第二人称 第三人称 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 的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使用第一人称的,往往穿插第三人称的转述,以进一步扩大 表现的时空领域;使用第三人称的,则常常夹杂进人物的独
人称交叉 白、对话等,从而增强文章的真实感和亲切感。人称交叉叙
述的方法,可以扬长补短,使叙述的对象得到全方位、立体 化的表现。
二、怎样赏析小说情节的安排技巧?
小说常见的情节结构模式除了基本模式外,还有如下几 种情况:
类型 特点、作用
即通常所说的“一波三折”。大多数小说情节运行并不
呈现为一条直线,作家不会让人物选择捷径一口气跑到 摇摆式 底,总会在某处放慢速度,甚至停下来做点什么,然后
[思维建模]
梳理概括情节5注意
1.注意情节的线索 要依照情节发展的阶段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针
对性地概括。
2.注意时间、地点变化 要分析清楚何时、何地、何人、何事,根据时空的变化 划分出结构层次并加以概括。
3.注意关键语句 要注意尝试寻找能够总括或暗示情节发展的关键性语句
进行概括,如果找不到现成的语句还需要考生进行提炼加工。
是对上文的内容作补充交
代,有助于更好地表达主
题,使文章结构完整,行 文跌宕起伏,收到出人意
料的效果。若无补叙,就
会影响故事的完整性。
条理清楚,便于了解事情
的来龙去脉。
表一枝”,因此又叫做分叙。
3.叙述人称及其作用
类别
特点
只能局限于叙述人的所见所闻,与“有限视角”一样会受到
第一人称 一定的叙述限制,但它能使小说显得真实亲切,拉近与读者
思考角度 文中对应的答案要点
开端(①~③ 段)
发展(④~⑥ 段)
贝尔蒂_____ 俘敌
贝尔蒂护俘
发展(⑦~⑧段)
高潮(⑨~⑫段)
21 段) 结局(⑬~○
被俘 贝尔蒂_____ 脱险 贝尔蒂_____
赴死 贝尔蒂_____
[参考答案]
贝尔蒂俘敌(开端)——护俘(发展)——被俘
(发展)——脱险(高潮)——赴死(结局)。(每点1分,五点4分)
伏笔
的提示或暗示。伏笔用得好,可使全文前后呼应, 结构更严谨,情节发展更合理,前因后果更分明。
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
对比 放在一起相互比较。对比的作用一般是渲染气氛、 表现人物或突出主题。
指描绘某一事物来表现另一事物的艺术手法,它分为
衬托 正衬和反衬两种。衬托可以使文章更生动,人物、事 物形象更突出,主题更鲜明。
意识流
的空间里任意往来。如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
修人教版《外国小说欣赏》第一单元选文《墙上的斑 点》。
三、从哪些方面赏析小说情节的构思技巧?
构思技巧
作用、效果分析 是指作者为了激活读者的“紧张与期待的心情”,在
艺术处理上采取的一种积极手段。通俗地说,它是指
悬念
在小说的叙述中先设置一个谜面,藏起谜底,在适当
小说的定义:
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 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揭示社会矛盾、反映 现实生活(主题)的一种文学体裁。
三 要 素
人物(核心) 情节(骨架) 环境(依托)
主题
1、人物
A、正面描写
B、侧面描写 C、细节描写 A、开端:引起矛盾冲突的第一个事件
小 说 三 要 素
2、情节
B 、发展:矛盾冲突逐步展开,逐步激化, 达到高潮前的这段过程 C 、高潮:矛盾冲突尖锐、紧张,决定矛 盾双方命运、事件成败和发展前景 D、结局:高潮之后的结果
发展中“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脉络进
行梳理。如孙犁的小说《芦花荡》,按故事发展可分为:
背景(序幕)——护送(开端)——受伤(发展)——报 仇(高潮和结局)。
(2)寻找小说 的线索来梳 理
线索对情节具有很强的贯穿作用,抓住了线索, 就可以围绕线索概括出情节发展的各个阶段内容。
如《项链》的情节构成:借项链——丢项链——
3、环境
A 、自然环境:人物活动的地点、时 间、季节、气候以及景物 B 、社会环境:人物的身份、地位、成长 的历史背景
小说阅读的基本要领:
1.阅读文章时边阅读边圈点勾画重要信息、关键语句。 2.阅读后先明确三点:①明确写作对象及对象特点或主要事件、
人物;②理清文章脉络;③明确文章主旨或作者情感。
3.审题要细致深入,既要关注问题,也要关注分值。 4.树立文本意识,答案要从文章中来。 5.答案组织要点面结合。 6.答题思路要清晰,用语要准确,不写错别字,能分点作答的
再回到轨道,这就出现了情节的摇摆。情节的摇摆往往
赋予小说更为摄人心魄的魅力。 在结尾出其不意地揭示真相,而这个真相通常都出乎人的 欧· 亨利式 意料,回扣前面的情节后发现一切又都在情理之中,从而
增加小说情节的生动性。
作者竭力给故事、人物、心理的进展设置障碍,又不使 读者觉得希望完全破灭,在这种捉迷藏式的游戏中,一
近两年全国新课标卷考查情况:
高考试卷 选文体裁 2016年 中国小说 《锄》 5选2选择题 (情节、人wk.baidu.com形象、表 达技巧等) 2015年 中国小说 《马兰花》 5选2选择题 (表达技巧、人物形 象、情节、主题、等)
11(1)
涉 及 考 点 11(4)
11(2)
标题的含义
故事情节的考查
11(3)
考查语言艺术的魅力
还项链——识项链。
小说中的场面是人物活动的重要场所,有些小 (3)抓住场面 说中一个场面就可以梳理为一个情节。如《林
梳理情节
教头风雪山神庙》:酒店遇故交→市场买刀寻
仇人→看管草料场→山神庙复仇。 这类题目要求考生能够深入阅读文本的局部内 容,把握住内容发展的层次,抓住对情节推进
(4)分析细节 或人物活动、心理具有表现力的关键词句进行
考纲解读:
《考试大纲》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要求是: 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 现手法。阅读文学作品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 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 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1.分析综合C (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2.鉴赏评价D (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2)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3)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3.探究F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2)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题型:
1.情节梳理类; 2.情节手法类(情节安排的好处或合理性等); 3.情节作用类(某一情节的特点和作用分析); 4.情节探究类。
小说情节的结构模式
1.基本模式: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2.摇摆式:通常所说的“一波三折”。 大多数小说情节运行并不呈现为一条直线,总会 在某处放慢速度甚至停下来做点什么,然后再回到轨 道,这就出现了情节的摇摆。 3.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式:俗称“欧·亨利”式笔 法。 结尾处出其不意地揭示真相,而这个真相通常都 出人意料,回扣前面的情节,一切又都在情理之中, 从而增加小说情节的生动性。
[知能 构建]
一、赏析小说情节的叙述手法 1.叙述视角及其优点
即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其特点是叙述故事讲究隐 有限视角 藏作者的意图,故意留下一些环节让读者来推理、
判断和评价,可以调动读者参与到情节中,拉近与
读者的距离。 即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特点是作者可以随时对故
全知视角 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进行交代、加工和处理,便于迅 速展开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
尽量分点,标出① ② ③。
几个命题要点:
1.把握故事情节
2.概括探究主题
3.理解小说标题 4.分析写作技巧
5.品味语言特色
6.揣摩人物形象
7.注意环境描写
题型剖析
命题角度一:情节
小说的情节:在小说提供的特定环境中, 由于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人与环境间的矛盾 冲突而产生的一系列生活事件发生、发展直至 解决的整个过程。
的时候再予以点破,使读者的期待心理得到满足。悬
念的主要作用是吸引读者、引人入胜。 指对写作对象或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然后陡然一转, 抑扬 出乎读者所料,从而使文势曲折多变,使文章产生峰 回路转、跌宕起伏的效果,增强作品的可读性。
照应
是篇章间的伏笔照应,又叫呼应。照应能使情节连
贯、脉络清晰、结构紧凑。 指作者对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作
容的叙述。叙述完插入的事件后再 容更充实。插叙的内容是基本
接上原来的事件写。插叙内容不影 事件之外的,去掉它,不影响故 响主要事件的表达。 事的完整性。
也叫追叙,在行文中用两三句话 或一小段话对前边说的人或事作 补叙 一些补充的交代,补充另一与之 有关的事件,使事件的整个过程 更加清晰完整。 就是平行叙述,即叙述同一时间 内不同地点所发生的两件或两件 平叙 以上的事。通常是先叙一件,再 叙一件,常称为“花开两朵,各
4.注意语言要简洁 在明确主人公的前提下,尽可能用动宾短语梳理情节; “ 一波三折 ” 式情节分析也要注意抓住事件核心,不可 啰 唆 地复述原文,也不可前后交叉。 5.注意把握人物形象和主题 一篇小说无论怎样安排故事情节,都是为塑造人物形象 服务的,所以,梳理情节的过程就是对人物性格进行感受的 过程,也是对小说主题的理解过程。
也称铺叙衬垫,它是为了衬托主要人物或事物而铺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