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诸子百家的环保理念
古代中国的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
古代中国的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在古代,中国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是与人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课题,尤其在农业文明和水利工程建设背景下,古代中国境内出现了许多关注环境的思想和实践。
这些思想和实践,在当今时代仍有启示意义。
一、传统的耕耘思想与保护山水林木中国古代文化中,一直存在着“耕读精神”,即将读书和种地看作并重的人生追求。
古代诸子百家中,孔子就强调“当之无愧的职业是耕耘”,可见从两千年前就有了保护环境的意识。
土地是农民的生存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耕作的前提。
因此,古代中国农民在实际耕作中,注重采取保护措施,比如在耕种时轮换耕作,以免土地受到过度损耗;在山林地带修建水利工程,治理河流水源等。
农民们从种子到施肥,从挖井到打井,从引水到排水都在“讲求天时地利和气”,追求最科学的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古代中国还广泛实行的均田制,它保证了人民的合理土地使用权,有效避免了部分富人把土地光荣“尽有”,进而保持了良好的土地分配体系,为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打下了基础。
二、文人墨客的山水诗画除了实际的农业耕作,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创作的山水诗画也弘扬了崇尚自然、珍视生态环境的理念。
唐代著名文学家王维的《山行》用古雅新妍的笔调描绘了一幅“山水隐隐,风烟凄迷”的奇妙画卷,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珍视。
诸如李白、苏轼、黄庭坚等文人墨客都有大量以山水为题材的诗歌作品,深刻而真实地描绘了当时中国的自然生态。
同时,在中国的传统绘画领域内,山水画占据了重要地位。
山水画艺术家描绘着各种山水山峦、美丽的河流和流动的云雾,大量使用自然和生态元素作为图案的主题和背景,强调了人与自然界的共生共存。
三、治水工程和水利建设的实践中国的历代政府都注重水利工程建设和治水工程的实践。
早在汉武帝时期,就开始尝试进行防洪工程的建设。
唐代大运河的建设则是重要的水利工程之一,也促进了长城以北的人口流动和商业繁荣。
此外,境内还保留有许多以古建筑、古城墙为主体的大规模水利建设项目,比如亦庄亦谐水库和荒桥垸等。
以文化视角探讨中国历代思想家对生态保护的理念和行动
以文化视角探讨中国历代思想家对生态保护的理念和行动第一章:前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环境,然而在现代化进程中,生态环境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
中国历史上有着丰富的生态思想和理念,这其中就包括了各个时代的思想家对生态保护的思考与行动。
本文将以文化视角来探讨中国历代思想家对生态保护的理念和行动。
第二章:古代思想家的生态理念2.1 儒家学派的生态思想儒家思想认为天人合一,强调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
儒家思想家强调“敬天之道”,提倡养生、爱护自然,反对破坏和浪费。
例如,孟子曾说过:“天高地迥,觉察而生敬意”,孔子则强调“可与言而不可与言失之”的“恭敬斯文”。
2.2 道教学派的生态思想道家思想认为自然是道的体现,大力提倡顺应自然,降低对自然的侵害。
道家思想家张道陵就主张“归根”,相信只有回归自然,才能得到真正的生命力。
2.3 神秘主义思想家的生态思想神秘主义思想家认为自然是神的体现,强调自然的美和人类责任。
如唐代思想家李唐,他认为自然之美是神之表现,应该保护自然,并反对人类欲望对自然的侵害。
第三章:中国现代思想家的生态行动3.1 郑思肖的生态哲学郑思肖是一位具有深刻生态意识的哲学家,他认为环保是人类最迫切的任务之一。
他强调,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新目标,要发展可持续的经济和社会,实现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共生;他提倡树立“生态人”的意识,尊重自然和生命。
3.2 戴望舒的生态诗歌戴望舒是一位爱国诗人,同时也是生态诗歌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赤壁怀古》、《羽翼之歌》等作品,都表达了他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和呼吁,他用诗歌来唤醒人们的环保意识。
第四章:中国现有生态保护措施4.1 生态城市的建设中国在生态保护方面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果,一些城市从发展把“绿色”摆在了首位,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契机,推出了一系列的生态城市建设项目。
比如广州花城广场、北京大兴新机场等项目,都注重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平衡。
4.2 生态农业的发展生态农业是一种低耗能、低污染、环保型的农业生产方式。
诸子百家的思想综合和文化传承
诸子百家的思想综合和文化传承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丰富多彩,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传承。
在先秦时期,出现了一批知名的思想家,被称为诸子百家,他们的思想和学说对中国古代以及整个人类哲学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诸子百家的思想综合和文化传承两个方面,探讨其重要性和深刻影响。
一、诸子思想综合诸子百家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大瑰宝。
他们通过各种途径探究世界,思考宇宙的本质和意义等问题。
他们的思想和学说大多涉及到人性、道德、政治、文化、科学等各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下面我们就来谈谈几个代表性思想学派的主要思想:1.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社会和人文价值,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克己复礼、仁爱、忠诚等人性道德。
儒家提倡“仁心仁术”,认为“仁德”是治理国家和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
2.道家思想道家思想以道为中心,主张顺应自然,遵循宇宙本源,寻求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它提倡“无为而治”,强调自然、虚无、寓意、反常、道德无为,以及纯真、自由、无欲、平和的心态。
3.墨家思想墨家思想注重实践与利益,提倡以“兼爱”为核心的团队合作和共同进步。
他们主张公平、公正、公益、公共利益和互惠互利的理念,以“兼爱非攻”为核心价值观,并通过约束权力、调节利益、实践崇尚人格核心价值观等手段实现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4.阴阳家思想阴阳家思想认为万物都由阴阳两极相互作用而成。
他们对人体和宇宙的发展过程有着深刻的认知和研究,提出了相生相克、阴阳五行、乾坤八卦等理论体系,为后来的医学、数学、天文学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
以上这些思想与学说虽然各具特色,但又不可分割地贯穿了整个先秦时期的历程。
并且,这些理论和思想在不同的领域得到不同地应用和体现,相互之间不断交流和融合,形成了一种多元化、统一性和综合性的特色,这就大大增强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深度和广度。
二、诸子思想的文化传承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都有一个文化传承的问题,即如何将传统文化代代相传,让后人能够理解和欣赏到先辈留下的智慧。
中国古代的生态环境保护理念
历史上,数千年来,我国古人一直非常看重生态环境保护。
查阅历史资料,古代不少典籍都记载了各个朝代及古人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
比如古人要求春天不可以随意砍伐树木等。
当然在古代中国的早期,无主的树木是可以砍伐的。
但到了西周的周厉王,就宣布把一切山林水泽收归国有,不准老百姓染指。
再如在后来的宋朝乃至清朝的《大清律》,也都对生态环境保护作出了明确的立法。
所有这些,对今天走向依法治国的当代人来说,仍不失借鉴意义。
中国古代的生态环境保护理念不仅丰富,而且丰厚,并且在环保立法方面也有许多具体实践。
据史料记载,从4000多年前,历史上的中国各个朝代就开始设立专门的环保机构,对自然资源在开发利用的同时进行必要保护。
同时,中国古代的先民也在很早就认识到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性。
据《史记》记载,黄帝曾教导大家“节用水火材物”,帝誉也教导百姓“取地之材而节用之”。
周文王临终前嘱咐周武王:“山林非时不升斤斧,以成草木之长;川泽非时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
”另外,在《礼记》中也有这样的记载:“五谷不时,果实未熟,不鬻于市。
木不中伐,不鬻于市。
禽兽鱼鳖不中杀,不鬻于市。
”以上这些,都强调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强调不能违背自然生长规律过度获取资源。
尤其在春秋战国以后,诸子百家对自然和环境问题给予了更多关注。
像《管子》中就这样强调:“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莱,不可以立为天下王”;《论语》则是这样强调的:“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老子》中也有强调:“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 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在这些著名史书中,都强调了自然界中万物生长有各自规律,意在提醒统治者不能以为拥有权力就可以支配和挥霍一切自然资源。
另外《管子》还进一步指出:春天里应当“无G REEN TIANFU 绿色天府|文化·民俗68杀伐,无割大陵,倮大衍,伐大木,斩大山,行大火”。
因为,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在这个季节不能杀伐、不能大挖丘陵、不能焚烧沼泽,也不能有砍树、凿山、放火等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
穿越一次,看看古人的环保!
穿越一次,看看古人的环保!环境保护是古往今来永恒的话题。
古人也和现代人一样,对居住环境和生存环境的要求是非常高,也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很多方面都体现出古人强烈的环保意识。
小编今天带大家穿越一次,看看古人的环保是怎样的。
一、提出“环保治国”理念战国时期赵国著名思想家荀子,便提出了“环保治国”理念。
《荀子》一书中第九篇《王制》,里面提到:“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
”大概意思是在草木开花结果的时候,不能砍伐山林,践踏和破坏草木的生长。
荀子的这种环保要求,称为“圣王之制也”。
比荀子早约四百年的齐国上卿管仲便是位环保专家,管仲在任时,根据秋夏秋冬四个季节的不同环保要求,提出了环保“四禁”概念。
据《管子杂篇·七臣七主》所记,其中之“春禁”是:“无杀伐,无割大陵,倮大衍,伐大木,斩大山,行大火,诛大臣,收谷赋。
”管仲这种环保观,不只提出了环保问题,还考虑到了民生。
这种治国理念相当科学,齐国能成为“春秋五霸”之首,与此不无关系。
展开剩余84%第二、舜设世界上最早“环保部”-虞从记载来看,世界上最早的“环境保护部”,就诞生在中国。
据清黄本骥编纂《历代职官表》,中国古代早期的环保部叫“虞”,“虞”,既是机构名,又是官衔名,其很大一部分职能与今天的环保部相同,但所管理范围更大,山、林、川、泽的保护与治理,都是“虞”的职责。
虞的编制不小,第一任虞官名叫伯益,即舜的“环保部部长”,朱、虎、熊、罴4人任“环保部副部长”。
伯益确是环保专家,环保部长做得相当称职。
从史书记载和传说来看,伯益是嬴姓史祖,治水专家大禹的得力助手,他发明了水井,保证人类饮用水源免受污染;同时还是动物保护权威,即《汉书·地理志》中所谓“伯益知禽兽”。
另传,《山海经》也是伯益写的。
在周代,“环保部”编制更大,但“环保部”被进一步细化,有山虞、川衡、林衡、泽虞等四个平行部门,统统归“地官司徒”领导。
其中,山虞的地位最高,美国学者埃克霍姆称之是世界上最早的“山林局”。
浅析儒家思想中的环境保护观
浅析儒家思想中的环境保护观李一楠(河南大学河南开封 475003)摘要:我国传统儒家思想在处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的哲学基础是其“天人合一”的哲学观,我国传统儒家思想在关于人类与自然环境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人类应该怎样合理开发那些可再生资源的问题,并且儒家思想将其上升到了价值道德的高度。
当今的人类面临着严峻的环境问题,借鉴我国传统的儒家思想中对此有用的精华思想,无疑有着一定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儒家思想; 环境保护;仁爱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具有了更高的能力影响自己存在的环境,从环境中获取人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各种资源,改造环境的能力相对于人类以往的历史具有了难于定量的提高。
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巨大提高,首先是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标志着人类文明的巨大发展,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环境的某些巨大的变化,也严重影响了人类生活,甚至是危机到整个人类的生存和今后的发展。
关于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古人很早也就已经注意到,并且也有不少的具有至理的慧言。
儒家思想是我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体,我国古代一些儒家思想家有不少关于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阐述,提出了一些可持续发展思想,并且具有一定的体系性。
我们对我国传统的儒家思想中关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思想进行研究,不仅是在弘扬我国的传统思想文化,而且面对着我们日益面临着的各种环境问题,在借鉴古人思想的基础上,可以提高我们的环保意识。
一、儒家环境保护思想的哲学基础:天人合一关于人类与其生存的自然环境的关系问题,无疑是人们处理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哲学基础,对此不同的认识必然导致不同的对于环境的行为。
在把环境,或者是环境中的某一部分,或者自然环境的某一类、某一事物神圣化之后,就必然产生对其的神秘的崇拜,对其采取各种措施进行保护,采取各种仪式,表示对其的敬畏。
比如一些原始宗教、民族图腾就把自然环境的某一部分神圣化,在印度,牛就是印度教徒心中的圣物,因此,在印度,牛是得到普遍敬畏的一种动物;有民族或部族将狼神圣化,将其看做自己民族的图腾,因此,狼在这些部族民众受到特别的保护与敬畏;也有处于相对原始状态的部族把大山、大树神圣化的。
浅谈中国古代儒家道家的环保思想
浅谈中国古代儒家道家的环保思想【摘要】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保护良性生态循环等思想,在中国源远流长。
儒家、道家等中国传统思想中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
【关键词】儒家道家环保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保护良性生态循环等思想,在中国源远流长。
儒家、道家等中国传统思想中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崇尚”和“顺应”自然是保护自然环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
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伟大的思想家老子提出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理论。
一、儒家的环保思想儒家思想是中国历史最久、最具影响力的思想之一,它从春秋孔、孟时起到董仲舒、王阳明以至近代,历经历史的洗礼而独成思想体系,基本上是古代社会的统治思想。
(1)儒家“天人合一”自然观。
“天人合一”思想的最早论者和代表应当首推庄子。
庄子认为,自然界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人类要顺应客观规律,要“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这样才有可能达到“畸于人而侔于天”的境界。
荀子则较庄子更进一步,提出了“制天”的思想。
他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强调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从而改造自然、战胜自然。
历代思想家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先秦时期的“天人合一”思想。
西汉时期的董仲舒明确提出了“天人之际,合而为一”的哲学命题,使“天人合一”思想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唐代刘禹锡提出了“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的辨证思想,认为天人之间既有对立性又有统一性。
北宋张载提出了“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观点,认为世间万物都是我们的朋友,人类要尊重万物,友善对待自然。
宋明理学的程朱学派、陆王学派都提出过“人与天地万物一体”的思想,并对“万物一体”论作了系统全面的论述,认为人与万物、自然处于和谐、均衡与统一之中,人和自然都遵循统一的规律,天人协调是最高的理想境界。
论语?阳货》记载:“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历史手抄报资料环保先驱墨子文字稿
历史手抄报资料环保先驱——墨子古人墨子一生以尚贤、尚同、兼爱为坚持,并主张节用,却原来是前卫的想法。
说到最早的环保人士,中国可以追溯到二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期的墨子。
墨子名翟,战国初期鲁国人,是墨家的始创人。
在先秦诸子百家之中,墨子的学说思想是比较接近劳动人民,当时有些贵族指其学说是“贱人之所为”,荀子也曾批评他的学说为“役夫之道”,可能这样就使墨家向来比较沉寂,不及其他儒家、法家、纵横家等受人注意。
其实,墨家学说非常前卫,三千多年前就研究科学,他花三年时间以木料造成的“飞鸢”,可在天上飞行一整天的时间。
传世的《墨子》不但探讨光学、力学、数学等方面的问题,也有很多其他发明创作,例如破解公孙般发明攻城云梯,创出守城的特有器械等。
可惜墨子的学说不受当时的掌权派欢迎,要不然他就是科技的先驱,其发明或比西方的瓦特、爱迪生、贝尔、诺贝尔等人来得更早。
墨子提倡的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等政策,都是根据当时社会情况,为大多数人的利益而定。
其中以“节用”有最明显的环保意识,他主张经费紧绌的诸侯国国主,要节俭、节约,不要搞厚葬,又主张爱护粮食,爱护农民等,须知那个年代的诸侯葬礼非常隆重,耗去不知多少生人的口粮、衣料、器皿,还有活生生的奴隶要殉葬等,这都是非常浪费兼且不人道的封建习俗。
在当时一片趋炎附势投向诸侯以求富贵的风气之中,难得墨子一士谔谔,肯为中下层人士出头,虽则始终得不到诸侯的接纳,但相信也救过不少性命,曾经造福人群。
除此之外,“非攻”也是很环保的,因为战争往往是最浪费的,为着攻敌可以尽情破坏建设,破坏桥梁、城墙、毁掉百姓无数家园等。
甚至自家吃不完的粮食也得烧掉等;又可否记得台独分子曾猖獗到公然提出要炸毁中国的三峡大坝?战争是造成最大环境破坏的元凶,减少一次战争足以挽回很多生命财产以及物资。
不过,墨子也明白制止战争最有效的方法正是战争本身,正所谓:“止戈为武”是也,所以他要以新发明武器去示范给挑起战争的诸侯看,以证实他们没有胜望而自动放弃。
古代文化中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思想
古代文化中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思想中国古代文化是博大精深的,其中不仅有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和哲学,还有着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深刻思考。
古代人们深刻认识到环境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因此在不同历史时期,他们积极探索和实践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式。
以下将从历史角度、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两个维度,探讨古代文化中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思想。
历史角度:崇尚天地之道,尊重万物之神中国历史悠久,各个朝代都留下了关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文化遗产。
在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相继兴起,探讨天地之道。
《庄子》强调了天地之道,强调“无为而治”的理念,提出了“道法自然”、“物我两忘”的观点,提出了要遵循自然规律和和人类生存和谐的原则。
《老子》则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思想,强调天地万物都是相互关联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人类应当尊重自然界,与自然共存共荣。
在宋代,陆羽将茶道和自然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创立了“茶道”,强调尊重自然、保护环境,提倡“无用之用”的理念,不断给人们启迪。
自然环境:一草一木皆可资利自古以来,中国人民便十分重视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古代农业文化中,人们重视土地的肥沃和耕种的精细,遵循了相对科学的可持续农业规律。
人们利用纵向天险御敌,退耕还林,发展了塬中梯田等一系列农业措施。
同时,中医药文化中,人们发现了许多名贵的自然资源,如当归、人参等,并将其广泛运用于治疗疾病。
这些措施不仅保护着自然环境,同时也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质量。
人文环境: 和乐融融,关爱社会在古代文化中,人们也对人文环境的保护十分重视。
古代祭祀文化是一种传统、神圣、体现尊重人文环境的文化,通过祭祀活动表达对父母、师长、祖先和神灵的感恩之心。
古时候,“华表”、“堤长”,以及今天还遗留下来的“神仙墩”、“石牛”等,这些古建筑已成为民间文化、权威文化和优秀文化的一部分,展现着独有的文化艺术魅力。
同时在婚嫁、葬礼等场合中,人们总是注重环境的整洁和卫生,以此表达对他人的尊重和关爱。
先秦保护环境的思想及对治
先秦保护环境的思想及对治【摘要】在先秦时期,保护环境的思想在各个学派中都有所体现,并对当时的环境状况产生了重要影响。
儒家强调天人合一的理念,提倡对自然界的平等尊重和保护;道家主张顺应自然规律,以自然为师,与自然和谐共处;墨家注重实用主义,反对破坏环境,提倡保护自然资源;法家则通过制度管理来维护环境秩序。
各个学派在探讨环境治理方法时,展现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
研究先秦时期保护环境的智慧与启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人们对环境的关注和对未来环境保护的借鉴意义。
通过对先秦时期保护环境思想的总结和探讨,可以为现代社会的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关键词:先秦时期、环境保护意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环境治理方法、智慧、启示。
1. 引言1.1 先秦时期环境保护意识的重要性在先秦时期,环境保护意识的重要性就已经开始受到重视。
这一时期人们对自然环境的依赖程度较高,因此关注环境保护也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
先秦时期的人们意识到环境保护不仅是为了维护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更是为了保护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在那个时代,人们尚未对环境资源进行过度开发和过度利用,更多地是与自然和谐相处,尊重自然规律,体察自然之道。
在当时,先秦诸子们也开启了对环境保护的思考与探索,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观点和方法。
儒家强调仁爱之道,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强调顺应自然规律;墨家强调爱人爱物,主张“兼爱”、“非攻”;法家强调法治社会,规范人与自然的关系;而在环境治理方法方面,也形成了一系列探讨和实践,如农业耕作的技术改良、水利工程的建设等。
在当今社会,尽管环境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但我们依然可以从先秦时期保护环境的智慧中获得启示,学习先贤们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智慧,更加珍惜和尊重我们的环境资源,为人类和地球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 正文2.1 先秦时期儒家对环境保护的思想在先秦时期,儒家的思想在环境保护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先秦保护环境的思想及对治
先秦保护环境的思想及对治第一篇:先秦保护环境的思想及对治内容提要:保护环境是人类二十一世纪的重大课题。
先秦保护环境的思想及对治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关键词:环境保护环境尊重生命土地沙漠化、海洋泛赤潮、水资源枯竭及水污染、南极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地球变暖、酸雨的面积不断扩大、沙尘暴步步紧逼、森林资源锐减、生物物种加速灭绝、动植物资源急剧减少、洪涝灾害、干旱灾难、大气污染、人口爆炸、生态失衡、……,进入二十世纪以来,人类社会从没有像现在这样对自己所赖以生存的地球忧心忡忡、惴惴不安,每天各种各样的有关环境方面灾难性的消息报道令人类惶惶不可终日,大有坐在即将喷涌爆发的火山顶上等待一蹴而灭的恐惧、惊愕。
有关环保方面的话题及行动,成为人类的世纪话题之一:科学家认为,未来人类生存最大的挑战是生态环境。
今天的地球在生态方面已经超负荷了。
在新的世纪里,人类必须更有效地运用水源、能源、土地和原料等自然资源。
―――摘自INTERNET《环境保护》保护和改善环境是关系到全世界人民幸福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也是全世界各国人民的迫切希望和各国政府的责任。
保护和改善环境已经成为人类一个紧迫的目标。
人类改造环境的能力,如果使用不当,或轻率使用,就会给人类和人类环境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害。
各国政府和人民为着全体人民和它们的子孙后代的利益而做出共同的努力!―――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正式报告《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当前大多数的环境问题,都是来自于人类对生态系统的错误行动。
我们把征服自然看做是人类的进步,这就意味着常常因为我们的错误认识而破坏了自然界。
―――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非正式报告《只有一个地球》或许,我们需要从中国古人那里吸取有关保护环境的思想及对策,以兹检讨作为后人因为愚蠢的自高自大、蒙昧的战天斗地、征服自然所犯下的违背“古训”的过失,以俟更有效地改善生存环境,以便能够生存下去。
我们的祖先在生存斗争中十分注意改善环境与保护环境。
论诸子百家的环保理念
论诸子百家的环保理念在中国古代,当你细细研究就会发现那时就已经有了环保的思想了,而在春秋战国那个思想极为开放的年代就显得尤为突出了。
我们都知道,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各家在治国,发展等观点上的意见都是对立争辩的。
而他们在对待环保上的态度上却有着惊人的相似。
这是为什么呢?当然维护自然,保护农业生产是其中的一个原因。
但深层意识上则体现了他们骨子里对自然、生命的尊重和对人和自然和谐的渴望。
儒家在那个时期乃至后世,儒家的环保理念可谓影响最为深远,发人深省。
就其而环保理念而言有:1将环保上升到道德的高度,2可持续发展观,天人合一的思想3保护生物多样性,4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去保护环境。
5.人类中心论1.子曰:“伐一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
”古人有说过:“百行孝为先”可见孝的地位有多高了。
而孔子却说如果不在适合的时节伐木狩猎就是不孝。
可见孔老夫子对滥砍滥伐是多么的厌恶。
他已经将环保的思想上升到道德的层面了。
在那个年代我们的孔老夫子就已经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可见他的先见性!那要怎么才能做到呢?这就需要培养公民的素质了。
当公民的素质达到一定得高度,孔子的这句话就没有了意义了。
在西欧的一些国家垃圾不分类就算违法,可能听起来你会觉得很荒唐,但这已经成为事实了。
这就是高素质和低素质的区别。
再例如北京的大街和巢湖的大街相比,你就会发现北京的大街干净的可以睡觉。
而巢湖的呢?问题就出在北京人的道德素质比巢湖的人要高。
虽然听起来不好听,但这就是事实,我们必须得承认。
那么如果道德素质高了,环保自然也就不是问题了,这么简单的道理孔子早就给我们想好了,但实践起来就要靠我们的不懈努力了,毕竟13亿人要不断提高素质,对教育的依赖可见一斑。
“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战国策·楚策四》)我国自实行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以来,党和政府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加强全民的环境和生态保护意识的宣传教育,同时,也不断加强环保和生态方面的法制建设。
《论语》中的生态环境理念及对环境教育的启示-精品文档
《论语》中的生态环境理念及对环境教育的启示孔子在《论语》中并没有明确提出“生态”和“自然”等概念,但在他的言论中却蕴含着丰富而又鲜明的自然生态环境理念,在文中谈到自然所涵盖的内容时一般以“天”“天地”等加以表达。
一、孔子敬畏自然的生态环境理念孔子敬畏自然的生态环境理念大致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自然之神”的敬畏 ; 二是对“自然之物”的敬畏 ; 三是对“自然之非工具价值”的敬畏,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对自然存在对象的崇拜、虔诚、畏惧等情感和态度。
对“自然之神”的敬畏主要是针对一些迷信和宗教的神灵崇拜来说的。
它有异于一般的迷信,却不具备成熟宗教的特征,但是在孔子时代类似宗教性的敬畏自然思想依然影响巨大。
《论语》中多次提到了敬畏神■,“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论语? 八佾》)表现的是祭祀的虔诚 ; 在祭祀的时候则要求人们“齐,必有明衣,布。
齐必变食,居必迁坐”(《乡党》); 对子路忠告,“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先进》); 且“子不语:怪、力、乱、神”(《述而》)。
反之,如果不敬畏天神则会“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八佾》)。
对“自然之物”的敬畏是假借于物来体现的。
这是因为孔子时代的自然多少带着神秘的面纱,《论语》中对于直接的自然敬畏描述比较少,其中大部分为类似宗教性的敬畏,剩下的一小部分则是通过假借于物来实现的。
《乡党》中记载“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即古人取出一些饮食来祭祖也一定要像斋戒那样对待。
再如“有盛馔,必变色而作”(《乡党》) ; “迅雷风烈,必变”(《乡党》)即遇见迅雷大风一定要改变神色,孔子通过这些自然现象表达了对于自然的敬畏。
对“自然之非工具价值”的敬畏也充分体现了孔子对于自然之美的重视。
相对于自然之工具价值注重物质上的收获,自然之非工具价值则更偏重自然给人带来的精神愉悦,即“但人还拥有一种理解、欣赏和享受大自然的能力,这种理解、欣赏和享受远远超过了他们对大自然的生物学利用。
中国历代环保思想观点 论古代中国先进丰富的环保思想 环保论文
中国历代环保思想观点论古代中国先进丰富的环保思想环保论文中国历代环保思想观点中国上古时代的《诗经》指出:山川乃资源的产处,要与百神一同祭祀。
西周时期(约公元前1066—前771年)颁布的《伐崇令》规定:“毋填井,毋伐树,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
”这是中国古代较早的保护水源、森林和动物的法令,极为严厉。
春秋战国时代(约公元前700年—前221年)对保护生物资源有了明确的规定,范围相当广泛,并始终同经济发展相联系。
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人物是在齐国为相的管仲。
他从发展经济、富国强兵的目标出发,十分注意实施山林川泽的管理和自然资源保护。
他认为,山林川泽是“天财之所出”。
不能很好地保护山林川泽的人,不配当国家领导人(原话是:“为人君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莱,不可以立为王”。
秦汉时期(约公元前220年—公元220年)保护生物资源的理论达到了高水平。
西汉淮南王刘安在《淮南子》中对古代生物资源保护政策做了最完善的论述。
他指出:禁止砍伐生长的树木,不能捣毁鸟巢、不捕杀怀孕孵卵的动物,特别要保护好幼小的麋和鹿等。
唐代(公元618年—907年)把山林川泽、苑囿、打猎、城市绿化、郊祠神坛、五岳名山纳入政府管理的职责范围。
还把京兆、河南两都四郊三百里划为禁伐区或禁猎区。
管理范围超过了先秦时期。
宋代(公元960—1279年)注重了对生物资源的立法保护。
从宋代起,人们对围湖造田导致蓄泄两误,滥砍乱伐导致水土流失的问题已经有所觉察,说明当时的有识之士对环境问题的敏感。
明代(公元1368—1644年)对山林川泽的保护承袭了前代的规定,并且管制范围相当广泛。
到仁宗(公元1425—1426年)时,政府开始放弃管制措施。
“山场、园林、湖泊、坑冶、果树、蜜蜂官设守禁者,悉予民。
”由于驰禁湖泊,使许多湖泊被盗为田,破坏了生态平衡,造成了人为的自然灾害。
这是保护方面的倒退,对环境损害很大。
清代(公元1645—1911年)人口猛增,又开放了东北、西北及江南,许多草原或山地垦为农田。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理念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理念摘要:在我国的传统思想文化宝库中,有许多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
儒家有“天人合一”的思想,道家有崇尚自然,道法自然的理念,佛家有缘起理论与戒杀护生的戒条,都强调人和自然、社会的和谐关系,给人类提供了深刻的智慧,在科技、经济及人们物质生活快速增长,但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的今天越来越显其独特的价值。
关键词传统文化生态环境保护理念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利乐有情启示随着现代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使人类对生态系统的需求急剧增加,致使人类不断地大规模的向大自然索取,导致当前社会出现了空气污染、水质恶化、气候变暖、物种灭绝、能源危机、资源匮乏等一系列的生态环境危机,如何克服这种危机,是当前人类社会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宝库中,蕴含了许多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值得现代人类学习借鉴。
1天人合一——儒家生态环保理念1.1天人合一是儒家环保思想的哲学基础儒家认为“天”是具有独立不倚的运行规律的自然界,自然本身是一个生命体。
人是天地生成的,是自然秩序中的一个存在,所有的存在相互依存而形成一个整体,强调人与自然环境息息相通,和谐一体,这就是“天人合一”的思想。
儒家主张“天人合一”,共生共荣,既反对“人类中心主义”,也反对“自然中心主义”,主张二者和谐统一。
指出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对抗的,而是协和共存的。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1),人生活在自然中,必须按照“中和”的原则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保持自然的生机和谐及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
这对现代人类正确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根据。
1.2重物节物、以时禁发是儒家环保思想的行为法则儒家主张人应节制欲望,以便合理的开发利用资源,使自然资源的生产和开发进入良性循环状态。
儒家一贯反对滥用资源,提出了“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2)的节约论及“树木以时伐焉,禽兽以时杀焉”(3)、“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4)和“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觉其长也”(5)的生物协调论。
庄子的自然观与环保思维
庄子的自然观与环保思维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之一,他的思想对于我们理解自然与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庄子的著作中,他对自然的观察和思考,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都体现了一种独特的环保思维。
本文将从庄子的自然观和环保思维两个方面来探讨。
一、庄子的自然观庄子的自然观可以概括为“自然无为”和“自然变化”。
他认为自然界的万物都按照一种自然的规律运行,而人类应当遵循这种规律而不去干预。
他在《逍遥游》中写道:“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庄子认为,自然界的运行是自成体系的,人类应当尊重自然,不要过度干预和破坏。
庄子还提出了“道”的概念,认为道是自然的法则和规律。
他在《庄子·养生主》中写道:“道者,天地之始,万物之母。
”庄子认为,人类应当追求与道的合一,与自然界保持和谐的关系。
他主张人类应当放弃功利心和欲望,顺应自然的变化,以达到心灵的自由和宁静。
二、庄子的环保思维庄子的环保思维可以从他对于自然的尊重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中得到体现。
他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不要过度干预和破坏自然环境。
他在《庄子·养生主》中写道:“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他认为人类与自然是一个整体,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的支持和保护。
庄子还强调了人类对自然的依赖和感恩之情。
他在《庄子·养生主》中写道:“天地之间,物各有主,君子之道,贵人者也。
”庄子认为,人类应当尊重自然界的物种和生态系统,不要过度捕杀和破坏。
他主张人类应当保护自然界的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
庄子的环保思维还表现在他对人类欲望的反思上。
他认为人类的欲望是导致环境破坏的根源之一。
他在《庄子·养生主》中写道:“欲者无穷也。
”庄子认为,人类应当放弃功利心和欲望,追求心灵的自由和宁静。
只有减少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消耗,才能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三、庄子的环保思维的现实意义庄子的环保思维对于我们当代人理解和应对环境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总结先秦环境保护思想
总结先秦环境保护思想先秦时期,中国的环境保护思想和实践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
虽然先秦时期的环境保护理念主要集中在人的自身利益上,但其中也包含了一些对自然生态保护的关注。
本文将探讨先秦时期的环境保护思想,并从哲学、农业、水利、林业等方面进行总结。
在先秦时期的哲学家们的思想中,环境保护被视为道德和伦理责任的一部分。
老庄思想提倡“无为而治”,即尊重自然的运行规律,不过度干预,以达到和谐共生的目的。
老子在《道德经》中强调了生态系统的重要性,他提倡“天地之有以生,是谓玄牝”、“通乎昼夜,天地之交不可得而速也”,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存,而不是违背自然规律。
荀子则在《荀子·枢告》中提出了“知天地之宜,明鬼神之理”,强调了人类应当尊重自然神灵,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在农业方面,先秦时期的农民已经开始采取措施保护土地资源。
《国语·吴语》中记载了伍子胥在吴国任官时,提倡多留田地休养,防止地力耗竭。
《战国策·楚策三·张良》中记载了张良劝告楚怀王关注农业生产,禁止滥伐森林,以避免土地退化。
这些措施都表示了先秦时期人们对土地资源的保护意识。
同时,水利系统的发展也助力了先秦时期的环境保护。
先秦时期的农业社会对水利建设非常重视。
《礼记·水法》中就提到了“农必淤水修田,合水而治者而釐政焉”。
这意味着农民在农田灌溉时必须合理利用水资源,防止水土流失和干旱。
此外,除了灌溉之外,水利体系还可以用于防洪、蓄水、调节气候等方面,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还能提高农田产量。
林业也是先秦时期环境保护的一个重要方面。
《尚书·洪范》中就提到“四时有功,官正以表无缺”。
其中的“官正”就指的是治理山林的职责。
在当时,政府已经开始对山林资源进行管理和保护。
同时,一些士人也开始关注植树造林的重要性。
例如,《韩非子·外储说左下》中就提倡植树造林,以防止山洪泛滥和水土流失。
这些观点表明,先秦时期的人们已经认识到了林木对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环境保护
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环境保护古代文学作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不仅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风俗民情、历史变迁,同时也蕴含了丰富的人口、资源和环境观念。
从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体系到唐宋诗词、元曲、明清小说,古代文学作品中关于环境保护的描绘和思考比比皆是。
本文通过分析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环境保护思想,以期为当代环保事业提供有益的借鉴。
先秦时期:天人合一与环境保护先秦时期,我国古代哲学家和思想家们就对天人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哲学体系。
这一体系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提倡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环境。
儒家思想中的环境保护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等主张“敬天爱人”,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孟子更是明确提出“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的观点,提倡在砍伐山林时要注意时节,以保护自然资源。
道家思想中的环境保护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和庄子主张顺应自然,认为“道法自然”,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庄子在《庄子·逍遥游》中提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观念,倡导人们尊重自然、保护环境。
墨家思想中的环境保护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强调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在《墨子·兼爱中》提出“爱人若爱其身”,主张人们对待自然资源要像对待自己身体一样珍惜。
秦汉时期:生态平衡与环境保护秦汉时期,我国古代文学作品开始呈现出对生态平衡的关注,提倡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诗歌中的环境保护汉代诗人杜甫在《春望》中写道:“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诗中表达了对战争破坏生态环境的痛恨,呼吁人们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环境。
散文中的环境保护汉代散文家贾谊在《过秦论》中批评秦朝统治者过度开发土地、破坏生态环境,导致民生凋敝。
他主张统治者要注重环境保护,以实现国家的长远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自然审美与环境保护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雅士们崇尚自然,作品中呈现出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
诗歌中的环境保护南北朝诗人谢灵运在《山居秋暝》中写道:“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关于诸子百家思想对当代的影响作文
关于诸子百家思想对当代的影响作文
诸子百家思想在当代的“潮”应用。
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话儿放现在,不就是咱们
常说的“换位思考”嘛!公司里、团队里,大家都这么做,关系肯
定和谐多了。
墨子提倡的“兼爱非攻”,放现在不就是“世界和平”嘛!国
家间别老想着斗,一块儿合作,应对全球变暖、疫情这些大事儿,
多好!
道家那个“无为而治”,不就是说别瞎折腾,顺其自然吗?现
代人压力山大,学学这道理,心里舒坦多了。
说到法家,那就是“法治社会”的祖宗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谁也不能搞特殊,这样社会才公平。
兵家的战略,咱们做生意的也得学学。
知道对手是谁,自己有
什么优势,才能赢嘛!
阴阳家那个平衡哲学,现在可流行了。
不仅是环保,还有生活、工作,都得讲究个平衡,不能一头沉。
农家思想,现在看就是重视农业和粮食啊!全球粮食危机频发,得靠他们的智慧,让农业稳起来。
纵横家的外交手段,搁现在就是“国际谈判”啊!怎么跟别国
打交道,怎么争取最大利益,都得靠他们那一套。
杂家的态度,就是啥都得学,啥都得懂。
现在的社会,信息爆炸,不多学点,怎么跟人聊天?
小说家呢?那就是给我们造梦的!工作那么累,看看小说,做
做白日梦,多爽!
所以说啊,诸子百家的思想,并不是古董,而是咱们生活的一
部分,时刻影响着我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诸子百家的环保理念在中国古代,当你细细研究就会发现那时就已经有了环保的思想了,而在春秋战国那个思想极为开放的年代就显得尤为突出了。
我们都知道,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各家在治国,发展等观点上的意见都是对立争辩的。
而他们在对待环保上的态度上却有着惊人的相似。
这是为什么呢?当然维护自然,保护农业生产是其中的一个原因。
但深层意识上则体现了他们骨子里对自然、生命的尊重和对人和自然和谐的渴望。
儒家在那个时期乃至后世,儒家的环保理念可谓影响最为深远,发人深省。
就其而环保理念而言有:1将环保上升到道德的高度,2可持续发展观,天人合一的思想3保护生物多样性,4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去保护环境。
5.人类中心论1.子曰:“伐一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
”古人有说过:“百行孝为先”可见孝的地位有多高了。
而孔子却说如果不在适合的时节伐木狩猎就是不孝。
可见孔老夫子对滥砍滥伐是多么的厌恶。
他已经将环保的思想上升到道德的层面了。
在那个年代我们的孔老夫子就已经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可见他的先见性!那要怎么才能做到呢?这就需要培养公民的素质了。
当公民的素质达到一定得高度,孔子的这句话就没有了意义了。
在西欧的一些国家垃圾不分类就算违法,可能听起来你会觉得很荒唐,但这已经成为事实了。
这就是高素质和低素质的区别。
再例如北京的大街和巢湖的大街相比,你就会发现北京的大街干净的可以睡觉。
而巢湖的呢?问题就出在北京人的道德素质比巢湖的人要高。
虽然听起来不好听,但这就是事实,我们必须得承认。
那么如果道德素质高了,环保自然也就不是问题了,这么简单的道理孔子早就给我们想好了,但实践起来就要靠我们的不懈努力了,毕竟13亿人要不断提高素质,对教育的依赖可见一斑。
“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战国策·楚策四》)我国自实行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以来,党和政府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加强全民的环境和生态保护意识的宣传教育,同时,也不断加强环保和生态方面的法制建设。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的同时,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也得到了空前的强化,就成效而言,总的说也是步入了有史以来最佳时期。
但是,同其它一些领域已经取得的显著成效相比,同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想目标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江河湖海水质污染现象仍然存在,滥砍滥伐、滥捕滥杀的不法行为仍有屡禁不止之势,由于违法开采而酿成的矿难事故仍然时有发生……这都不能不令人深感焦虑、震惊。
这种只顾人类自身物欲,而不认真考虑大自然的承受能力及其运行规律的无节制地索取的思想和行为,是损害人类真正的、长远的利益,是阻碍社会正常发展的一大顽症。
如果不彻底根除,什么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谐社会的构建,都只能是空谈。
2.子曰:“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从数量上进行捕捉限制。
孟子云:“不违农时,谷不可胜也。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荀子、王制》也记载“五谷不食,果实不熟不现于市;木不中伐,不先于市;禽兽不中杀,不现于市。
”他自己也曾说过:“圣王之制也,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故山林不童而百姓余材也。
”以上三为儒家大师都在一定程度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发展的全新战略。
它是在人类发展陷入严重困境的背景下出现的,为人类持续生存开辟了崭新的途径,是迄今为止人类最文明、最进步、最科学的一种发展观,是人类发展观的最伟大变革。
当然,探求人类未来的命运并不只是当代人的期盼,先前的人们也有过许许多多的梦想。
在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尤其是儒家文化中就包含着这种对人类社会繁荣幸福、长治久安、永续进展的关怀意识。
把梳这些思想颗粒,有助于人们完善并理解可持续发展思想,有助于制订21 世纪中国的发展战略。
“天人合一”思想和生态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以生态可持续发展为前提条件,它要求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和自然承载力相协调,实现资源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要求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既要满足当代人的现实需求,而又不损害子孙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要求人类能够和自然和谐共处,并能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应尽的责任,并有和之相应的道德水准。
所以,我们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决不能走西方文明浪费资源的发展模式,更不能模仿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道路。
儒家“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人最基本的思维方式,这一点不仅仅是儒家,道家也不例外。
同样这也是中国古人看待人和人、人和自然关系的基本态度。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注重思考和探索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主张“究天人之际,穷古今之变”,强调建立天、地和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本义并不是谈人和自然关系的。
在儒家来看,天就是自然界。
汉儒董仲舒的“天人合一”思想强调第一种含义,认为“天”是一个有喜怒哀乐的天,也是世界的大主宰,可以和人感应、能够决定人的吉凶祸福。
他认为:“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和人相副。
以类合之,天人一也。
”虽然董仲舒提出的思想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君主集权制,但在一定程度上的确有这么一个意义。
虽然他的天人合一多被我们理解为天子和天是合一的,不错,这的确是他的本意,但把它扩大化后就有了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意义了。
先秦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更强调第二种含义。
孟子认为,上天赋予每一个人仁义礼智道德观念和良心原则,但由于人类后天受到各种名利、欲望的蒙蔽,不能发现自己心中的道德原则。
因此,人类修行的目的便是去除外界欲望的蒙蔽,“求其放心”,达到一种自觉地履行道德原则的境界,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境界,也就是“天人合一”的境界。
宋明理学家张载、二程都继承了这条路线。
张载提出的“民胞物和”思想是对天人合一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荀子在《天论》篇里强调第三种属性,仿佛天就是物质性的大自然,但在他的整体思想里,“天”仍然是主宰、是人敬畏的对象。
虽然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并不是直接讨论人和自然的关系问题,因而不能直接用于解决现代社会人和自然的对立问题,但这个“天人合一”思想却能够给现代生态伦理提供重要的借鉴价值。
首先,儒家“天人合一”思想把天、地、人看作一个整体,认为“万物和我并生,天地和我为一”,把人类社会放在整个大生态环境中加以考虑,强调人和自然环境息息相通,和谐一体,天人之间可以互相感应和交流,认为天地万物是人的物质生命和精神信念的重要基础。
由此一基础所显出的是人对于自然万物在精神价值上的统一性和在宗教情感上的尊重和敬畏总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中国现代化建设发展的自身需要和必然选择,也是我们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
只有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保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才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因此,我们按照“古为今用”的原则,大胆地从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为我国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思想资源。
3.孟子在《孟子。
梁惠王上》中明确提出“不违农时,谷不可胜也。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他认为要从生物资源的角度来保护环境。
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要取之有度用之有道。
他以“敬天”和“民本”为思想基础。
认识到保护资源及合理利用资源的重要性。
他的这种措施同样也保护到了生物的多样性。
这些对我们今天保护生物多性有很大的启发。
4.“制天命而用之”儒家的处世态度是积极的,始终以平治天下为己任,在如何维护自然生态平衡的问题上也是如此。
他们虽然对那种竭泽而渔、杀鸡取蛋的急功近利行为予以坚决的否定和批判,但决不是说可以在大自然面前持消极态度,无所作为。
“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
”(《荀子·天论》)丧失信心,看不到人的主观能动性,将人类的命运依附于“天”——大自然,大自然所蕴涵的资源财富即使再丰富,它也不会将福祉轻易地奉送给你。
那样的话,人类怎么能生存繁衍,社会又如何能够得以发展?至于人类和自然的共生共存、和谐相处,当然也就更谈不到了。
“制天命而用之”荀子是言,振聋发聩,他在中国古代首创人定胜天思想。
该思想既不同于那种毫不顾及自然规律、只凭主观良好愿望的狂热思维,如“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之类;又同在大自然面前表现得软弱无力、无所作为,完全受制于大自然的懦夫心态和意识相左。
“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思想是建立在人们对客观自然的科学认知的基础之上的。
虽然说这种思想认为人定胜天是不对的但不可否认认识有主观能动性的。
人可以利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相好的方向去改变世界,我们可以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去改变已经被破坏的环境,而这就是制天命而用之在新时期的新突破。
大自然、天地万物,当然包括人类社会,其发展变化都是有规律可循的。
在先秦,如果说老子,以及孔、墨、孟、庄等思想家已开始对“天”及其运行规律进行过不无有益的探索的话,那么,战国末荀子在这方面的理论建树则是无和伦比的。
荀子说:“天道有常。
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话说得直白、生动,道理却是深邃的。
他既向人们揭示了大自然的发展变化具有永久不变,并且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同时也明确昭示了能否顺应自然规律所造成的“吉”、“凶”截然不同的两种后果。
这看似知识揭示了自然的规律性,但实际上告诉我们要利用自然规律加上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和自然和谐的相处。
人类只有认识了自然规律,才能控制和驾驭自然规律。
也只有顺应和控制了自然规律,才能利用大自然为人类造福。
唯其如此,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
几千年来,人们为实现社会和谐的理想而孜孜不倦地求索和奋斗,虽然由于历史的局限而难以如愿以偿,但他们所迸发的智慧之光却是永照人间。
小到“家和万事兴”,大到“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对以“天下为公”为特质的“大同世界”的憧憬(《礼记·礼运》),无时不在成为激励中华儿女自强不息地追求人人为公、“仁民而爱物”、没有尔虞我诈的相互关爱、和谐相处的理想目标而努力奋斗的强大动力,并且积淀为中华民族热爱和平,反对不义之战的价值取向或优良传统。
新中国建立后,党和政府十分关心人和自然的和谐问题。
将环境保护和自然生态的平衡作为重要国策来抓,领导全国人民植树造林、绿化荒山荒漠、治理江河湖海、加强环境保护,……成就斐然。
但也毋庸讳言,由于新中国底子薄弱,经验不足,人们又尚未彻底摆脱几千年旧制度遗留下的诸多负面因素的影响。
更由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极左思潮的泛滥,致使人们的思维方式往往偏离自然规律和科学的轨道。
在急躁情绪和急功近利心态的驱动下,为了取得暂时的经济效益而不顾及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滥砍滥伐、毁林造田、滥捕滥杀、野蛮开采等现象屡屡发生。
由此而引发的江河湖海水质污染、洪涝虫灾、物种锐减、矿难频频等不幸事件几乎连年不断,给国家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危害。